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

时间:2023-05-30 09:1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

第1篇

关键词: 初中道德法治课 团体心理辅导 基本要求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必然要求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初中生养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已经成了每位教师的重要职责。2016年新学年,思想品德教材改名道德与法治,进一步提出了探索“活动型”教学模式和“体验式”学习模式的要求。在道德和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才能真正有效促进健康心理品质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

2.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充分发展,但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容易出现认识偏差和人格问题。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各种由于心理认识偏差导致的管理难题。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单独心理疏导和引导,为了防微杜渐,还需要开展各种心理团体辅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优化心理品质,培养阳光少年。

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有可能性

二者使命相同,都有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良好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的目标和任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一开始就追求与学校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个体在体验式活动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目前,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已经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团体心理辅导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相关内容有天然的亲近感和亲密性。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要求。

1.要掌握比较丰富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操作技巧

单纯依靠原有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难以开展和胜任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必须比较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进修,并努力争取获得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上岗证、资格证。

2.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初中生身心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个人成长、情趣陶冶、情绪管理、自我认识、生命价值、意志品质、学习管理、人际沟通、孝老爱亲、诚信友善等方面的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还要根据初中生年龄和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团体心理辅导游戏或活动。每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要有充分的准备,绝不做无准备的辅导活动。在讲授《人不能选择父母》这一课时,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护蛋行动》。我首先通过告家长书、家长群等途径提前和家长沟通,讲清楚活动的内容和规则,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督促孩子。还要得到班主任的支持,选好组长。活动感悟可以写在周记中,交给语文老师或班主任阅读,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实践。

1.认识自我和自我意识方面

在《我的自画像》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画自画像》,可以是头像画、半身画、全身画,可以是单色画、多色画,可以画各种动植物。学生的自画像丰富多彩,通过小组交流分享和班级分享,学生对自己都有了基本的认识。学生懂得了认识自我的意义和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我。我还尝试设计了《寻找镜中的我》、《价值拍卖》、《我的苹果树》等活动。为了鼓励那些长处和优点不是很明显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闪光点,我设计了《我想表扬你》的活动。通过寻找班级里每天的点滴正能量和进步表现,很多原来不起眼的学生,经常登上了班会课上的每周之星,得到了奖励和表扬,增强了自信心,使其悦纳自己。

2.竞争与合作方面

在《学会与人合作》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搭躺椅》。每个小组12-13人,凳子摆成圆形,学生坐在凳子上,用手搭住前面同学的肩膀,然后躺下,再把凳子移开,形成了一个相互倚靠的圆形。也可以和体育老师合作,在操场开展《十人十一足》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懂得了如何与人合作,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团结之风。在活动感悟中,很多同学写道:“要在学习上互帮互助,生活上相互关心。”

3.锻炼意识品质方面

在《磨砺坚强意志》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举手游戏》。每个人两只手臂放在胸前平举,身体不许晃动,坚持10分钟,看谁坚持到最后。活动过程中我也参与进来。虽不断鼓励和引导,但仍有学生在坚持了几分钟后选择了放弃,十分钟后,还有几位同学在坚持。最后,有一位平时不起眼的学生坚持了15分钟,得到了我的大力表扬和鼓励。有学生在活动感悟中写道:“原来以为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没到3分钟我就想放弃,因为手已经酸痛,没有一点力气了,但老师和同桌的鼓励让我一直坚持下去。虽然我没能实现十分钟的目标,但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懂得了把小事情做好就很了不起。”

4.开展集体适应环境方面

在《众人划将开大船》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辅导活动《啄木鸟》。这是一个快乐的游戏,充满了组内合作,组外竞争,通过在失败中不断激发“再来一遍,可以做得更好”的主动性,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学生在活动感悟中写道:“虫子的传递需要团队配合,只有双方配合完成才能成功,要懂得坚持,懂得合作。”《个人与集体》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个性名片》。活动中,五分钟内,学生在自己的胸卡上设计一个个性鲜明的名片,不少于五条个人信息。学生在组内交流,交流结束后,教师从每组找一名同学交流。通过展示交流,学生之间有了比较大致的了解。课后,把所有个性名片展示在教室内。这样大家的了解更深,增进了同学友谊。

5.孝敬父母方面

在《孝敬父母长辈》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感恩父母》。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填写一份《我所了解的父母》,填写完后,学生组内分享,选择3到5学生在班级分享。活动反映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父母不是很了解,提醒学生要更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关心父母,爱父母,感恩父母要从了解沟通开始。

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把课堂变成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和平台。通过这个平成教学任务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两个任务,从而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敏毅,鞠瑞利.团体心理游戏设计与案例[M].希望出版社,2010.

[2]杨敏毅,周嘉,张静.中学班级心理辅导活动60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第2篇

一、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的德育课课堂缺少职业特色。职业教育的德育课课堂没有职业特色,仍然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手段,所以产生了很多困惑:教师有困惑,因为所教内容学生不愿学,没有成就感;学生有困惑,因为对所学内容缺少兴趣,感觉所学没有用。最后的结果就是课堂僵化,缺少活力。(二)教材内容单调乏味。现行的教材内容主要以纲要性知识为主,缺乏对社会现象和学生现状的剖析。案例大多为学生不熟悉的人物,个别案例陈旧、缺乏时代感,缺少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习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把教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教师照书念,学生照书背,师生都围绕书本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内容缺乏理解和内化,缺乏实践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致使不少学生感到有些事好坏难辨,在遇到一些现象和问题时无所适从。(四)课业形式与学业质量评价方式不合理。受传统考试制度的影响,对德育的测评采用理论考试,一考定夺。这种评价方式重视知识考查,轻视能力和行为评价;重视笔试评价,轻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轻视综合评价;重视教育者的评价,轻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因此,这种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很难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实际效果和学生的真实能力。

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宗旨

德育课程改革,旨在发挥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德育课堂育人实效,构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德育课程观,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渐进生成的教育情境中,师生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实现共同成长。德育课程改革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改革,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德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德育课教学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三、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优化教材资源,更新德育教学内容。(1)打破章节界限,理顺教学内容。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在讲完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接着就讲第十一章: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和第十二章: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然后讲其他章节内容。(2)丰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特色。结合时事讲德育,将“三爱三节”、“中国梦”实践教育活动引入课堂,促使德育回归生活。将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渗透进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3)更新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将张秉贵的案例更新为青岛市道德模范许振超的事迹以及体坛明星姚明、刘翔等青年人崇拜的榜样人物事迹。身边的新时代的模范人物,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学习。

(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德育教学模式。改变德育课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时间,开展参观访问、市场调查等活动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今后走向社会、就业和创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结合本地区或本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等教学活动,进行即兴演讲等比赛。改革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合作、体验等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主动学习。可将德育教学内容分解为各类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调研与体验中,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创新课业形式,改革德育课学业质量评价模式。针对传统课业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生活,忽视学生的情感基础,作业内容封闭、程式规范单一等现状,倡导开放式、交互式等课业新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提倡各校开发、使用能够体现开放式作业特点的作业本。针对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脱离,测试内容主要倾向于学生“知道”什么,而不是学生“能做”什么等现状,要转变单纯以知识测试为主的传统考核评价模式,倡导以“学习档案袋”形式,将考试成绩、习作、调查报告等纳入评价指标。通过考查知识与能力、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课堂评价和实践表现性评价相融合的多元评价的目的。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素养提升为目的的现代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学业评价新体系。

四、结语

教学改革不会一劳永逸,只有紧随社会发展步伐,关注法律制度建设,密切联系行业企业,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丰富教学内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的劳动者。

作者:范金厚单位: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

第3篇

各市、州教育局:

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青海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青政〔2015〕71号)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推进我省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深化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为招生录取依据的做法,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并与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相衔接,发挥考试招生制度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育人。关注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和身心健康等共同基础奠定,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实行全科开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坚持普职并重。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力争做到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3.坚持有序推进。结合我省实际,实行省级统筹,市州为主实施的机制,试点先行,分步推进,逐步推广,确保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4.坚持公平公正。在录取计分科目设置、考试组织、录取实施等环节着力完善规则程序,规范高中阶段考试招生程序,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考试招生工作有序实施,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

(三)工作目标

逐步改革现行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政策,到2022年,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特长,维护教育公平。

2017年,根据本《实施意见》精神,制定出台《青海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青海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各市州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西宁市开始在市区初一新生中进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试点;2018年,西宁市三县、海东市、海南、海西、海北三州开始在初一新生中进行试点;2019年,全省新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2020年,西宁市市区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到2022年,全省全面实行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各地不得对开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学生另行组织义务教育毕业考试和高中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二、主要任务

(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既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结性考试,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将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2017年省教育厅制定《青海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确定各学科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各市(州)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实施办法并负责组织。经各市州统一组织到省内异地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有关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制定具体办法并实施。

考试科目:涵盖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即:语文(汉语)、民族语文(仅对开设民族语文课程的学生要求)、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4科。其中外语包括听说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实验操作。

考试方式:语文(汉语)、民族语文(仅对开设民族语文课程的学生要求)、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采取纸笔考试;体育与健康采取现场测试;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采取操作考试,外语听说测试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音乐、美术可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成绩呈现: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可以采用分数、分数+等级、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最终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具体形式由各市州确定。

(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市州应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以日常评价为基础,加之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充分反映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促进学生良好品行培育、个性特长的发展。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发展进步。初中学校要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便于在招生中使用。

2017年省教育厅制定《青海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各市(州)制定实施办法,明确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使用要求和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管理,各学校负责客观、真实、准确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全面发展状况。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可以折合成标准分或等级呈现。

(三)改革招生录取模式。本着有序推进的原则,先行从西宁市开始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试点,逐步扩展到海东市和六州实施。

1.计分方式。新的招生录取模式中,普通学校在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4科基础上,确定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6个科目作为中考录取计分科目(4+6);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在语文(汉语)、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4科基础上,确定民族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7个科目作为中考录取计分科目(4+7)。其中外语包含听说测试,物理、化学、生物考试包含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考试分值不低于50分。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2.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各市州要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核定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年度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课程培养目标,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严禁各学校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

3.落实特殊优惠政策。将优质普通高中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按不低于50%比例合理分配到市(州)全域内初中,并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户籍学生同等享受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残疾学生。

4.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各市州可结合实际,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严格控制自主招生学校数量及招生名额。各地要制定出台实施办法,市级教育部门审定,提前向社会公布。

经各市州统一组织到省内异地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工作由户籍所在地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2021年前的非试点地区非试点年级,继续按照现行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录取方式进行招生。

(四)深化中考命题改革

要改革考试内容,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应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强化学科教学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要加强命题队伍建设。从2019年起,全省新入学初中一年级实施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由各市(州)负责,各地可自行命题,也可委托命题,还可地区间联合命题。

(五)职普同步招生,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同批次同步进行招生录取工作,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六)清理规范加分项目,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各市州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严格的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严格控制保留的加分项目和分值,严格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和认定程序,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和社会监督力度。各市州须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取消的加分项目和拟保留的加分项目和分值。

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本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要求,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和本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完善措施,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西宁市的实施方案应于2017年8月底前报省教育厅备案,其他地区的实施方案于2018年7月底前上报备案。各地应在实行改革的新生入学前向社会公布实施方案。

(二)深化教学改革。各地区和各学校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各门课程,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及时组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得提前结束课程安排考试。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各地要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各地须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设置情况和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三)提升保障能力。各市(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掌握课程标准、指导教学改革、具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试卷评估分析能力的骨干教研队伍,确保命题质量。要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积极依托对口支援省市的智力支持,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加强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管理,实行从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到评卷全过程管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要依法保证考生在考试期间享有的权利,为残疾人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各地要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

第4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 课程体系 模块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08-02

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是各级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因长时期过分偏重专业教育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从而使教育背离了原先的初衷。有鉴于此,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并且把目光投向通识课程,希望通识课程能担当起提升大学生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重任。

一定的目标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实现,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由全面铺开的通识课程来完成的。据研究统计,我国高等院校以往的通识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一些模式:1.公共必修课+素质教育通选课;2.人文社科类课+自然科学基础课+实践课;3.通识课;4.综合教育I+综合教育II;5.人文素质、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类课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6.公共课+自然科学基础课+全校任选课(名为任选,但有限制)。其中公共必修课占到65%~80%,各校都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开设“两课”、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这些课程的内容、课时和修读方式都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校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另外的20%~35%的通识课程才能有限地展现各个学校自己的特色,而这一方面往往会受到办学者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以及学校的办学基础、学科特点、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尽管各校在努力创建自己的特色,但总体来看,由于种种限制,学校特色的发挥始终不足。实际上,各所学校这部分的通识课程体系的不同,也反映了各学校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的差异。

综上所述,以往通识课程的设置由于存在学生选择自由度过小、课程偏向应用性、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普遍性、社会适应性等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故讨论如何设置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来科学、有效的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是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亟待解决。

1 通识教育理念及饯行的理想模式

1.1 通识教育

对于“通识教育”,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是汪永铨教授和李曼丽博士的阐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一般地,所谓“通识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指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体制中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高等教育体系,或者说凡是专业教育之外的教育,都应列入通识教育的范畴。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和定位,则是通过公共课程的教学主渠道,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批判能力、国际视野、逻辑思考、社会认知、民主法治意识和实用技巧等七个方面的能力或素养,其中人文素养教育、社会认知及民主法治意识教育则成为各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教育重点。

1.2 通识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种规格的人才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曾经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高校受制于一定的教育理念和受教育者所持的人才观(或者人才素质结构)的影响,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有些狭隘。智育的任务主要被交付于专业教育,而德育、体育和少部分的智育任务则由通识教育来承担。具体体现在实践中,只注重“德、智、体”,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认识局限,“德”常常被狭隘化为政治素质,而对于现代社会需要的遵纪守法观念、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意识、全球化意识,虽有锤炼,但却相当匮乏。“智”则被狭隘化为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批判和反思意识、跨文化和跨学科视野、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却不够关注。“体”,我们关注的仅仅是课程本身,而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我们并不重视。而“美、劳”旨在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和文化成果的认知和态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则被严重边缘化。这种的狭隘通识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到现行的通识教育。基于此,为了更好地践行通识教育理念,许多高校都在寻找科学而有效的模式,并且因学校的办学理念的不同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实施方式也有所不同。

而在21世纪,通识教育的理念应该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为学生在校读书提供较为全面的知识、思维及文化素养,同时提升学生的批判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1.3 通识教育理念饯行的理想模式

通识教育理念体现在教学中,比较理想的模式为:一方面是面向全校各学科专业学生开设大量的通识教育理论课程,供学生选课,以全面推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认知、公共道德与法治观念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实训课、体验课、第二课堂活动来完成大学的通识教育,具体做法可以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体验实训课程,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利用高校资源如创意工作室、演播工作室、视觉艺术工作室、表演艺术工作室及相关研究机构,对有特长、有发展、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进行提高教学,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语言文化训练和艺术训练课程活动,为学生创意、学术、科技活动提供相关学科专业搭桥和社会联系服务,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学科连接、创新功能,同时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的更为广阔的空间。

2 通识课程的设置

要充分落实21世纪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必须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做文章。各高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类型、办学性质、培养目标等设置展示自我特色的课程体系。但都应把握的总精神是注重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强调教学与社会密切融合的实效性,为教育教学的深化做出不断的探索。以下通识课程设置方式方法可供参考:

2.1 课程体系制度规定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单独计算学分,进一步深化高校完全实施学分制的策略。总体思路是:一般除专业课、公共课外,本科生需选公共选修课(通识课)满14学分,方能毕业;专科学生需修满12学分。每1学分为16学时,每门课程24学时,为1.5学分,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共三学年修完,每个学生要修8--9门通识课程。

2.2 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定位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定位,以学生的人生设计和人生辅导为基本原则,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完整人格教育、情趣教育、意志教育、艺术教育);

批判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与选择能力);

国际视野(全球化视野与跨文化学习、沟通与管理能力、世界各国文化环境分析能力);

逻辑思考(跨学科专业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能力,学科专业与知识资源整合能力、推理与判断、新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

社会认知(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与对现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

民主法治意识(民主、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与文化认知);

实用技巧(语言能力训练、学习能力训练、情绪控制训练、艺术表现力训练)。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课程体系组合,达到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认知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

2.3 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与专业教育形成互补关系,逐渐实现均衡教育目标;

通识教育必须在人文专业基础教育之上形成具有学科关联性、跨学科性、学术承续性、学科专业创新性相统一的新的课程体系;

以实现认知、判断、实操、创新培养目标为己任,坚持不懈,以形成较为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

2.4 通识课程设置特色化

可以设定“模块课程+单选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具体可以设定:“7+2课程模块”和“6+3课程模块”两类,理工科学生选修“7+2课程模块”,文科学生选修“6+3课程模块”。课程模式里边的模块课程和单选课程的数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

所谓模块课程就是把全校所能开设出的通识课程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组合,如组合成主题课程模块、综合课程模块、特色课程模块,以6-7门课作为一个模块,学生在选课时一经选定某个模块,就要选修这个模块所包括的全部课程,没有选够的学分或者在课程模块选修中有某门课程因故没有获得学分的,要通过单选课程修满剩下的学分。

例如:7+2中国文化主题类模块编号001组合,它由编排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方言与中国文化、语言民俗漫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世界现代建筑、中国旅游地理、能源与社会七门课程绑定在一起供学生选课,同时注明这七门课程的开课学期、学分、学时、考试方式、开课学院、开课教师等情况,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通识课程通过选修一个模块加上单选两门其他通识课程来完成。在模块课程中学生一下子能修满10个左右学分,大大减轻了学生每个学期开学前上网排队选课的压力。

模块课程的设置并不是为了单纯追求一种系统化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它将带来的是通识课程主观安排所倾力打造的课程组合更加科学化、体系化、更加有针对性,课程管理能够作到程序化、简捷化,课程门类的编排能够保持合适的比例以及合理的搭配,学生选课具有可操作性,比单科选择省时、省力,而且选修同一模块课程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一同上多门选修课,增大了学生交流的空间,加强了教学管理的力度,强化了教学模式的效能。

3 结语

思路决定出路。每一种理念的实施都要经过积极的实践并通过不断的总结修正才能最终落到实处。通识教育也是这样,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模式都要通过教育的主客体沟通最终完成。对于通识教育教师来说,教师不仅需要对原有的专业学习有深入的研究和认知,同时还需要对相关学科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其专业素质要求具有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背景、语言教育和特色教育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科研实践中较为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能力,学有所成,能够通过学生的现实需要及时地调整和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与通识教育内容,善于寻找相关学科专业和不同专业的结合点,有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极为有限的学时中,能够学习到经过通识教育教师精心设计的跨学科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并通过跨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获得对于学科专业的了解和跨学科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只有教与学的真正融合才能有真正好的教学效果,通识教育将通过“通学教育”实现“通才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静.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