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朗月行全诗

古朗月行全诗

时间:2023-05-30 09:15: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朗月行全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66-02

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实践证明,在儿童语言、思维、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古诗文,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主题阅读”的研究、实践中,我们采用“主题诵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在诗中漫步,从而进入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

1.整合同一主题内容,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人文内涵。

在浩渺的古诗长河中,许多诗歌均以浅显含蓄的笔调,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乡,或讴歌大好河山……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首送别诗,写的都是朋友离别之情,没有千言万语、千叮万嘱,只是长久伫立,翘首凝望,直到朋友远去。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尽在默默无言、翘首凝望之中。不同的作者,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借潭水抒发友人对自己感情之深;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以豪言送友,劝慰共勉之情溢于言表。送别诗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物的命运和世态人情。

同一“送别”主题,多首古诗融为一体,建构了互相联系、互相延拓的立体资源。学生整合比较,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不仅深入理解了古诗的内涵,还培养了其探究和思考的习惯。

2.整合同一诗人作品,让学生在拓展中解读诗人内心世界。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外化,是诗人用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对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情感的,具有无限美感的文本。不同时代的诗人,其诗作有着不同的特点。屈原遭逢残酷命运的打击却不屈不挠,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化作精彩的诗篇,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神话;陶渊明辞官回乡、归园田居、躬耕田亩、饮酒作诗,在田园生活中体会人生哲学,开创了田园诗派;谢灵运在山水之间发现诗意,寻找心灵的平衡,开创了山水诗派……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恬静自然;岑参的诗豪气横溢,透出阳刚之美;陆游的诗豪放,充满爱国情怀……整合同一诗人作品进行诵读,由个及类,深度拓展,由类及理,形成主题阅读的整体之效,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解读,从而把握其写作风格。

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李白和月亮》一课时:

课前预习。孙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呈现6首李白写月亮的诗:《静夜思》《古朗月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月下独酌》《将进酒》《把酒问月》,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网络理解诗意。学生上网查找其他一两首李白写月亮的诗并理解。深度思考:李白为什么偏爱写月亮?结合李白的人生,找出三点原因,可以上网搜索或与父母商讨。

课上研读。谈论李白导入:你了解李白吗,说说你对李白的了解。李白有哪些别称?呈现李白6首写月亮的诗或片段,学生配乐朗诵。你还找到哪些李白写月亮的诗,分享给大家。重点研讨:李白为什么偏爱写月亮?首先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在李白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月亮诗中:月是相思,寄托情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月是想象,启迪智慧――“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月是朋友,消解寂寞――“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月是牵挂,希冀平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秋歌》);月是陪伴,相随万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月是追求,寄托理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课后总结。李白是“月亮诗人”。李白为天而生,据说母亲怀太白金星而生李白;为月而死,传说因醉中跳入长江捞月而亡。他一生政治上不得意,怀才不遇。因而他以无限深情,向往月亮,讴歌月亮。在人世间,他遭白眼,受委屈,那什么地方是他理想的净土呢?月亮,只有月亮,才是他精神的家园,理想的乐园。播放歌曲《月之故乡》。一轮明月啊,给了诗人多少遐想,多少安慰,多少思念,多少情怀。让我们一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月之故乡》的美妙音乐中结束这堂课。这一组“李白与明月”的诗,增进了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3.整合同一艺术手法,让学生在品味中感悟言语的美妙。

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志向,但大多数作者并不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写景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等。诗词中,数字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诗句化平淡为神奇。清代陈沆即景写人,在《一字诗》中用了十个“一”:“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以数词冠物、冠人及人的动作神情,写得别有情趣。清代王士G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在江边独钓,伴着高歌清酒,意不在“鱼”,而在一江秋色,一切烦恼忧愁大概都会随着一江秋水远逝,快意酣畅。两首诗中,数字“一”是实指,表示数量“一”;也是虚指,表示全部。数词“一”反复巧妙地入诗,使全诗于单一中又富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着复沓的韵味。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里”指辽阔广远的境界,“更上一层”指更高的地方。数字“千、一”用于以景喻理,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中,要高瞻远瞩,不畏艰险,努力攀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是虚数,形容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是实指,形容时间之短。“千里”和“一日”虚实的对比,表现舟行速度之快,透露出诗人遇赦东归时的兴奋之情。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也是虚指,在诗中意为“处处”,春天到来,到处花红、柳绿、莺啼,有一种开阔之美,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三首诗都有数词“千”,都是虚指,诗人将其巧妙运用于诗句中,使得文辞生辉,情趣盎然,显示了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诵读古诗时,应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抒情方式,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归类整合,分析比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第2篇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一般都是篇幅比较短小、思想情感积极向上、意境优美单纯,画面比较鲜明、语言比较朗朗上口的,尤其小学低年级以五言绝句为主。长期以来,小学古诗教学积累了一点经验,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个人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393-01

一、诵读,读出节凑、读出语感

诵读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教育方法,是小学生感受作品语言美、感悟作品情意的最佳方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由语言到内容,由内容到情感。而对诗文内在情感的体会又会反过来促进诵读的效果。古代私塾中,一群孩子在老先生的带领下,摇头晃脑地读古文。初读、熟读、反复读,直到背诵如流。即使学生年纪小,对文章内容不理解,声情并茂地朗读也可以有效地发挥发散思维、增强语感、激发联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其中的自见,便是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一种顿悟。待到学生年龄增长,理解能力增强时,年少时曾经反复背诵、深藏在脑海中的那些美妙词句就会脱口而出,那些深刻的文字自然地与生活和社会现象产生联系,这绝对比课堂上老师的反复剖析感悟深刻的多。诵读不仅指有声的朗读,还包括低声的吟读,无声的默读。拿到一首古诗,先让学生大声的朗读,扫除字词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典故等,熟读成诵。此时,声音占主要地位,读者所获得的主要是声音方面所呈现的气势气概。教师不能只追求一种热烈的气势、热闹的场面。在读熟、读正确的基础上转为低声吟读,要求学生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节凑、合理断句。感知诗意,体味诗韵。最后让学生合上书本,心中默念,回味诗的意境,再现诗的画面,也可让生眯眼摇头、带上动作,或者配上轻缓的音乐让学生反复玩味。整个诵读过程要恰当的运用一些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才能使整个诵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对这种言简意丰的文体不甚了解,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有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教师若不顾学情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斤斤于诗歌的字、词、句的解释、翻译。把整首诗拆碎了逐字逐句串讲,犹如拆碎七宝玲珑塔。不仅破坏了诗歌浑然一体的意境,使诗味荡然无存,而且限制了学生想象空间,不利于思维发展、对古诗整体意境的感悟,更不利于今后对古诗的鉴赏。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强调的是学生对古诗整体意境的感悟。教师需要讲解的并不是字词的表面意思,这些学生通过查字典就能解决。而应是字词在特定语境下内在意蕴,字词为作品的表情达意起到了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这些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这正是需要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的地方。如唐-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偷”字在字典中有5种意思,1、盗窃,私下拿别人财物归自己2、偷东西的人3暗中,瞒着人(做事)4抽出、挤出(时间)5只贪图眼前的好处,得过且过。很显然,在诗中不是这几种意思,应为悄悄的、很爱惜的摘下,一个“偷”字把顽童爱莲的情感表露无遗,诗人用字之妙耐人寻味。再如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一句中“绿”字成全诗的点睛之笔,无字能替。用“绿”有春天的色彩美,让人满目绿色,春天的气息充满江南大地,也有动感,好像春风把生机带到江南,用“到、过、入、满”均平淡五味,诗人用字之考究正是学生学生的重点。

教师的作用是对重点词句进行启发、点拨,而不应把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强加给学生。学生对诗意的感知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学生通过与作品的对话,有感而发。此时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样。正如方智范老师所说:“首先要重视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他对作品有独特的反映时教师一定要肯定。阅读是一种创造,所以不要让孩子被你的标准答案所束缚,让他们主动去发现意义、创造意义。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阅读的对话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也不能将教师的地位降到和学生一样。他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一个中介,老师做中介,那么你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当然要高于学生,要其向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并不等于对学生的任何想法都听之任之,包括胡思乱想也不加判断的一味肯定。如果这样将会导致对作品的理解误入歧途。古诗既有它含义的丰富性,又有它立意的确定性。每个学生的阅读感受虽然不尽相同,但却不能完全脱离最怕的整体意境,这是有最怕的内在意蕴所决定的。

总之,在古诗大意的理解上,教师既要设法使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又要善于规范学生的思维,避免出现脱缰的野马那样不可收拾。

三、体会诗的画面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符合小学生形象直观的思维特征。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将诗的语言文字转化,还原为生动具体的形象,自己动手画出一副优美的画。通过图画再现出诗的内容,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形象变的具体可见,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将会容易的多。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挥联想,把诗中没有写出的想象出来,极大的丰富诗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加深了对诗的理解。同时调动各种感官,充分使用眼、耳、鼻等器官感受视觉美、听觉美。如骆宾王的《咏鹅》,学生学习后可动手画出一副白鹅戏水图,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的色彩美,“歌”有听觉的音乐美,“浮、拨”等词有动作的形态美。一幅画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再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是一副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描写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暗含有江水之蓝、船舶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正是一副春和景明、赏心悦目的画面。小学低年级画面感强的诗还有《江南》、《江雪》、《古朗月行》、《静夜思》、《所见》、《华山》、《小儿垂钓》、《早发白帝城》、《登鹳雀楼》、《咏柳》、《池上》等,这些诗都可用画面展示诗意,加深理解。

第3篇

兔在人们心目中是柔顺、善良、聪明活泼的象征。兔是哺乳动物,其特征是耳大,上唇中间裂,尾短而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跳跃,跑得快;性情温和可爱。兔是月亮的别称。《埤雅・兔》曰“旧说,兔者,明月之精”。汉张衡《灵宪》曰“月者,之宗,积而成兽,象兔蛤焉”。唐黄颇诗曰“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清杨模又诗“南讹莫认火西流,顾兔高悬略似钩”。“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和由此产生的成语“扑朔迷离”我们耳熟能详,同时也感受着人与兔的密切关系。从古到今,特别是在民间,人们对兔情有独钟,兔形传情,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兔神由来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鸟,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诗人李白《古朗月行》中说的月中有兔、玉兔捣药即为中国神话中一个美丽的传说。

关于兔子神话的由来,我国学者研究屈原《天问》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楚人屈原在《天问》中曰:“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那月亮得到什么神术,每个月都能死而复苏?究竟有什么好处啊,而仍有顾菟在腹中?这里“顾菟”是指古人在月亮崇拜时对月影想象的称谓。上古时,顾菟、遽蝣、居蝣(蟾蜍)、於兔、乌(虎)、兔这些字因为同音或近音的缘故,历来有3种解释:①虎;②蟾蜍;③兔子。

以汤炳正为代表的“虎说”根据《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于菟”的记载(于菟是老虎之转音),释“顾菟”为于菟,即虎。他认为月影想象是虎神讹化为兔神的过程。

以闻一多为代表的“蟾蜍说”在《天问释天》中列举11条理由论证“顾菟”当为蟾蜍之异名。月影想象是由蛤蚌、蟾蜍、蟾、兔(蜍古音近兔)、兔的神兽变化的过程。

以东汉文学家王逸为代表的“兔说”在《楚辞章句》中以“顾”作动词,解顾盼,而以“菟”解为兔,认为月影想象是兔神。

上述“三说”让我们知道:“虎说”道出了月影想象在楚地的特殊情况,解“顾菟”可能更接近屈原在《天问》中的实际情况。“蟾蜍说”和“兔说”则道出了汉以后的现实情况,从中原地区长沙马王堆西汉帛画上月亮蟾蜍与兔、南阳蒲山阮堂汉画像苍尤星座月亮中兔与蟾蜍、山东曲阜县汉画像兔捣药等考古发现来看,众多形象都证实在汉代蟾蜍与兔组合与分离的情况。再则“三说”分析都没有否定至少在东汉之后已出现月兔神话的事实。后世多称月影为兔影,称月亮为玉兔、兔轮、兔魂。兔神在崇月文化中的重要性,使其逐渐地代替了众多的神兽的地位,其文化蕴意也是集月中神兽之大成者。

古老哲学认为月亮为太阴,太阴与太阳相对,它因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因月为之宗,其象为水,故每取水族蛤蚌和蟾蜍为月神,具有喻阴象形和多子的作用。水族配月在先秦两汉神话、美术作品中常以女娲神将蛤蚌、蟾蜍捧在手上的形象出现,作为生殖之神的标志。自汉以后,历史经过了从战乱到安息的过程,道仙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尤显突出,像屈原在《天问》中对月发问的“死而又育”的不死观念在汉时焕发出新的光彩,并在道仙文化的想象中找到了答案,即在月亮中有不死之药。这个答案给崇月文化带来了变化,制造不死之药的职司由蟾蜍和月兔承担,并成为长寿的象征。《抱朴子》中有“蟾蜍寿三千”、“白兔寿千岁”的说法,这时崇月内涵由太阴多子增加了长寿不死的内容,这种变化又给月兔神话的传播带来了机遇。玉兔捣药的形象已经不只是出现在月宫,还常出现在西王母身边,这种变化说明人们崇慕仙药、希望长寿不老。

兔从月出

兔从月出,即兔神从天上被请到人间,统治者特为玉兔建观改寺。传说山西浮山县在唐朝时称作神山县,是道教圣地,老子在此“五次显圣”,受到唐朝李氏各代皇帝的重视。从唐高祖李渊开始与“老子联宗”,当神山县西南隅9次出现洁白美丽的“玉兔”时,惊动了朝野上下,认为这是“吉兆”,高祖李渊下诏书,在“玉兔”入穴之地建“玉兔观”祭祀,至唐武则天时,玉兔观改称为玉兔寺。

而在民间,玉兔则入乡随俗。拿一年时间来说,时空的变换便有这般情景:正月点起兔花灯,清明梁悬兔寒燕,端午绣制兔香包,中秋摆供兔儿爷,佳日面兔结良缘,要富除夕贴盘兔。

正月点兔灯寓意来年生活红红火火;清明时用柳条串挂的面花称寒燕,象征春天的到来;端午系兔香包可祛毒保健康;中秋供奉兔儿爷去病消灾;婚庆时新娘胸前用红绳系面兔进洞房圆圆满满;除夕窗前贴盘兔,可保家庭年年富。

在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中,当崇月文化与民俗生活汇合之时,正像纳万川于大海,民间兔文化蕴意也呈现出不同层次。(见图表一)

在山西古代的窗花剪纸中有“玉兔闹白菜”的纹样,当地有这种说法:玉兔喻子,白菜取“百”音,谐连成“百子”的隐喻。此纹样名称中以一个极平常的“闹”字,暗示着极其古老的崇月繁衍母题,月中的兔子来到凡间,比喻多子。在晋代《博物志》中这样说:“望月而孕,自吐其子。”晋代人认为兔子眼看月亮之后可孕,口便能“吐子”,其名兔(音谐吐)子可谐连成“吐子”,兔眼、兔口、兔名分别互生其意。这种魅力使山西民间古霍州有这样的做法:大年初一时,未育女子定要吃下用白面蒸的双吉兔,祈盼早日得子。食兔求子习俗在崇月文化、民俗生活中增添了些许巫术色彩。

一年明月打头圆,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民间元宵灯节之时,居家挂兔灯、娃娃玩兔灯、厨房点面兔灯已成风俗。古代火种崇拜是与氏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并与祭太一天神风俗融合。汉武帝时,正月十五祭太一天神最为隆重,从黄昏到第二天天明一直要燃灯,从此逐渐形成灯节习俗。当传薪火不灭的道理与子孙不绝相联系时,民间又有传灯或送灯求子的风俗。兔灯是民间繁衍母题中崇月与崇火观念融合在节日文化中的现象,其结果又使民间兔文化增加了火的“光彩”。

随着兔文化深入人心,喻阴多子的兔形同喻阳动物形象组合成男女婚合喜花、布置洞房的标志,如蛇盘兔、鹰抓兔等,其隐喻的效果深入人心。陕西洛川女子出嫁时,多绣制兔围裙带,穿在身上同喜花相映,祈盼早日得娃。

“月兔捣不死之药”在民间是这样描述的:“天冥冥,云蒙蒙,玉兔捣药出月宫,瘟魔入户驱赶走,布医施药显神通。”月兔在河北、山东称兔儿爷、兔儿奶奶、长耳定光仙,其装扮在清代后则是这样:头戴金盔,身着红战袍,手拿臼和杵,骑着神兽(虎、白麟、鹿不一)。同月宫玉兔比,兔儿爷已是神兽之王,每到中秋之夜,民宅的中堂之上便会供奉兔儿爷的泥塑偶像,以保佑家人健康。兔神居家入俗神格提高、形象社会化,表明崇月文化中的生存母题在民间倍受重视,山西代县清明时吃兔寒燕即是“不

死之药”观念的泛化。

除繁衍和生存这两个母题之外,民间兔文化求吉还有很多层面。在山西代县居室悬挂兔寒燕、北京中秋时1~5岁小孩穿兔儿爷鞋都是祈盼小孩要像家兔一样敏捷、活泼可爱;端午节小孩挂兔香包是希望给小孩驱毒避邪;山东渔民在谷雨清晨,妻子待丈夫一进屋,便出其意外地把白兔塞进他怀里,这个“把个兔子腰别住”的古老习俗是为了祝愿丈夫平安出海、捕鱼丰收;民间泥艺摆供“骑虎兔儿爷”,人们认为卯兔驭寅虎,寓含卯吃寅粮、生活富足有余之意。此外,民间给属相为兔的孩子命名时都喜有“月”字,如育华、鹏飞、明辉、辰朝、胜彩等。

民间兔文化融合了崇月的文化内涵,充实着人们的民俗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其吉祥的蕴意又受到其他文化影响,下面又作叙说。

兔有三窟

三窟之“兔”是指民间兔文化在崇月文化外的渊薮,历史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解读。

兔的记岁、记宿观念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与古代十二地支卯相对应,故称卯兔。卯兔记岁增加了兔文化的实用价值和吉祥内容,其影响波及亚洲诸多国家。如作为战旗标志的丁卯兔神旗,意在战时保佑属兔战士平安;记青龙七宿中的第四宿――房宿,与十二生肖兔对应,故称房日兔。

兔显佛性在佛本生故事中有这样的记述:释迦牟尼前世出家修行,化身为一老人到林野之中,老人在森林中断炊,当生命垂危时,兔对老人说“我愿将自己化作你的美餐”,兔跳入火中,拯救了佛祖的生命,为了感谢兔的舍生精神,从此佛门素食斋饭。

远祖兔图腾信仰情结图腾是氏族的标志,禁止在一个图腾单位内部通婚,从而产生了外婚制的习俗。蛇盘兔、鹰踏兔、蛤蟆驮兔类纹样是原始部落联姻的标志,民间还赋予蛇盘兔丰富的吉祥内涵。

在陕西、山西的黄土高原民家窗花、喜花、墙花、面花中有蛇盘兔的文化传统。在远古,这里是以蛇为图腾的黄帝氏族发祥地,在靳之林先生《中华民族保护神抓髻娃娃》书中写到蛇盘兔文化的深层蕴意是祖先抚育子孙,其吉祥隐义则集中体现在语义层:“蛇盘兔,必定富。”在农家人们经常这样说:“要富除夕贴盘兔。”

兔形传情

在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书中,我们了解民间兔形承传着甲骨兔字的象形图式:夸张的长耳和短尾;为了区别昆,又突出了兔形无颈、直接身体的特点;为了区别免,兔形还不开口露牙,表现出兔形柔顺的生性。

在民俗生活中,民间兔形被转换成有形的文化,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剪纸、刺绣、彩绘、塑作的兔形。

兔形象征这里指兔形在文化上的暗示,如兔形色白则喻长寿:兔形色红则喻祥瑞,《瑞应图》书有“赤兔者瑞兽”之说;兔形中饰钱眼,喻阴多子;兔形饰春花,喻报春讯;饰杏花,喻样更加活灵活现。

面花兔已是妇女手中的精灵,春节女人要吃面兔,小孩生日要送面兔,男婚女嫁要做兔喜花。山西浮山人办喜事时,女方要作12个面兔和12个面蛇,放置在枕中陪嫁,另外还要用红绳系好一个面兔和一个面蛇挂于胸前走进男家。在陕西洛川,男方家把4个面兔置放于炕四角,新婚夫妇要唱《拉枣歌》,歌词中这样说:“……新媳妇上了炕,踏了四角儿女多。”面兔和歌词在这时都成为有形有声的喻子文化。

结语

中国民间兔文化记录着农耕社会中人们信仰中的观念,积淀着层层的文化意蕴,其多子多福、健康长寿、祛病驱邪、幸福……文化暗示给民间兔形带来了魅力,同时也为兔形写意提供了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