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才培养建议

人才培养建议

时间:2023-05-30 09:15: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才培养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才培养建议

第1篇

一、存在问题

作为区级唯一一家精神专科医院,我院担负着全区精神障碍患者的诊疗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在逐年增加,我院现可以满足精神障碍患者诊疗的工作,但是对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有较大难度。

二、原因分析

(一)现有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医院发展

(二)人员结构配备欠合理

随着医院的发展,现有人才资源与医院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能够胜任心理方面人员数量少、质量低,不能满足现社会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培养心理学人员,成立心理科

1.可以在医生及护理队伍中对比较上进、有学习需求的职工给予学习平台,或给予培训机会,来弥补我院心理服务缺失的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2.为满足社会需求,我院可以成立心理科。

(二)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及薪酬分配制度

1.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对稳定员工的心态有比较好的作用。医院应该根据医疗、护理、医技和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别和不同岗位的人,来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绩效管理方案,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将个人发展与医院的发展相结合,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2.建立完善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各岗位工作才能有条不紊。根据制度,各科室领导组织本科室职工学习,认真执行制度。也可以定期组织培训,以培训促提升。单位领导加强督导检查力度,使管理落到实处,定期进行督导、考核,来促进提高技术水平,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三)拓展培养途径,全面提升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1. 单位领导班子应该带头学习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在思想、认识上取得一致,行动上才能步调一致,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并积极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自觉融入到医院发展的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破解工作难题,提高在工作中的开拓创新精神,尽心尽力踏实工作。

第2篇

关键词 辽宁省 创新型人才 培养战略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1辽宁省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2014年以来,政府出台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意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实施科技治霾、新能源汽车推广等200多项重大科技专项和示范工程,启动白洋淀科技城建设,与中关村、清华、北大及神州数码、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4家,全年专利申请量2.9万件,引进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和科研骨干,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目前,辽宁省人才总量达到45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0.6%,其中党政人才26.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5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49.8万人,高技能人才80.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1万人,社会工作人才9.8万人。随着经济发展,辽宁省科技投入增加,从而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中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论从数量还是涨幅比例来看都高于高等学校的投入,在科技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的科研活动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但目前的科研投入处于较低水平。

2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失衡

创新主体总量匮乏,企业和基层创新人才少,建设创新型大省,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而辽宁省科技人才过多集中在辽宁中东部地区,集中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而农村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科技人才供给偏离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极度缺少创新型人才供给。全省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的供给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对接,科技教育人才与经济发展分化现象较明显。高校的学科建设不符合实际需要,创新创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较少。

2.2科技人才地位低下,创新人才激励导向出现偏差

目前,我国科学研究人员的行政化、“官本位”趋势愈演愈烈。中科院曾对118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职业取向,结果发现第一位职业是公务员,而科学家职业在第5位以后。在2009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中发现,总体看来科技队伍较稳定,但存在较强的职业忠诚危机,未来愿意成为科技工作者的比重仅为19%。科技人才出现“轻学术而重行政”的趋势。

2.3创新型人才管理机制存在障碍,创新环境不够宽松

在管理科技人才队伍的工作中,面临着比较突出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首先表现在行政化及外部多种干扰因素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专心研究;其次,对科技创新及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存在偏差,导致全省学术活动出现浮躁;再次,对科技人才的激励不够,对科技人才的使用效率较低;此外,科技人才的流动存在较大障碍,融资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宽松。并且,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和实践相脱节,青年人才缺乏实践锻炼机会。

3提升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对策建议

3.1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调整创新型人才结构

突出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掌握关键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适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建立开放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国家、省重大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开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预测,定期急需紧缺人才的信息与目录。不断调整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重点领域科研骨干人才分配激励办法。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的创新氛围。

3.2统筹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强化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

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建立一批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培训效果突出的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中心。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训。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以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体系,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市场调节、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分配机制,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研究制定人才补充保险办法。整合政府各项人才专项资金,建立以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和单位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

第3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现状

会计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在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国各类层次的院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1918年9月7日在谢霖等一批会计专家的力谏下,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同年,谢霖领取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并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但只有大约30~40万是高级或注册会计师。低水平和不尽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与高标准的巨大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尤其在注册会计师职业国际化发展背景下,优秀的国际化注册会计师人才显得更为缺乏。首先,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国内注册商户的不断增加、企业的商业活动频繁,迫使他们对会计及审计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市场需求量一再增加;其次,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接轨,使得企业对内部审计、公司管治等要求提升,也导致了对注册会计师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第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债转股”的出台,需要注册会计师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金融、证券、保险等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也越来越多地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扩大和增强服务功能,为确保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发挥重要的监督、预警作用等,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二、高职院校对培养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80年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13所职业大学起,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09所,高职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都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注册会计师行业是高智力、密集型的特殊服务行业。各执业人员的专业教育程度、技能和经验等专业素质与服务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而要想取得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是通过考试,这项考试也成为目前声誉最高的职业资格考试之一。从考试的模式上看,主要有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这三种模式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的教育水平不同,因而在报考标准和考试要求方面有所差别。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模式同美国类似,只是对报名要求只需要专科水平。近些年来,我国把推进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办学质量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旨在满足全社会对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既需要领军人物提升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引领整个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实际工作人员开展一般的业务审计或执行较低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而目前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研究生院主要培养的是注册会计师高层次后备人才,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通过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来培养的。高职教育以他特有的教学特点,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岗位、面向工作过程,融教、学、作为一体,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

三、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资格前教育只有财经类本科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这一单一渠道的状况,既有利于拓宽注册会计师培养渠道,提高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夯实基础,也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注册会计师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同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近几年来,注册会计师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9%以上,学生们也相继参加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师资队伍与现实需求缺口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突显出来的首要问题是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资源的需求,会计专业尤其如此。各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有限的教学资源面对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大多呈现教师严重透支、教学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一方面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的双师素质工程往往流于形式。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仅达30%左右,并且大部分会计教师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他们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他们从学校毕业后没有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而有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则十分重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无论是专业理论课教师还是实训教师,一般都是“双师型”。

2、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做法,把传播知识视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师讲个不休,学生记个不停。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只注重专业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课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而会计工作更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掌握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有所用”,对于会计理论要求够用即可,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课时偏少,目前的教学仍然是采用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配套的随课堂实训、课内分散实训以及课外的综合实训等内容;二是实训教材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产品制造型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但我们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行业是多样的,单一企业类型的练习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三是指导实训的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目前,大多数院校每年都会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但这种看似有利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致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的过程中会显得力不从心。

4、考试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院校都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并且在考前大多数教师点出出题的范围,基本上考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对应用能力的测定比较少。很多学生仅靠在临考的前几天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势必会误导学生平时的学习方向与目的,荒废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四、对高职院校CPA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突出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不同就在于,高职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培养的是高技能型的应用人才。而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内容为具体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以培养能毕业后直接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不仅应具有雄厚的理论教学基础,更应具有扎实的实践功底,不仅要掌握高职教育基本教学规律,更应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具有教师和会计师双重素质的能力。所以,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打造一支知识和技能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一,我们要注重自身教师的实践与实习,坚持新任教师深入企业社会一线顶岗实践制度,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鼓励和引导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第一线锻炼提高的政策和措施;第二,可以引进资深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线会计工作人员等到校担任兼职教师,鼓励和引导社会一线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不断优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第三,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会计职业考试,并对取得相应资质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3、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必修课各专业方向统一原则、理论“够用”原则、加强技能训练原则、多专多能原则。兼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使综合课程具有现实性和导向性;其次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采取一切可能的有效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自学、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结合所学书本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寻找课题,搜集一定的前沿性资料,进行科学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获取信息与新知识的能力,增强综合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最后,要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鼓励学生参加会计职业类的考试,采取以“国考代校考”的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强化实践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掌握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有所用”,对于会计理论要求够用即可,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在会计专业的实践实训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时间,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工作能力;(2)注重实训教材的建设。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特色,高职教材更要突出其应用性。在会计的实训过程中,除了选择市场上的实训教材外,各院校可组织相关力量自编实训教材,并注意会计专业各门学科的综合性实训内容的选择;(3)校内的实训设施应满足实际的需要;(4)产学结合,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的建立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当地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5)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解决学生对各个工作岗位的模糊认识,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就基本能顶岗工作。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军峰,黄红球.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会计之友,2006.

第4篇

一、开放音乐思维,扩大音乐视野

音乐剧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需要有广泛的思维和开阔的事业,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保持学生在音乐问题的设计和讨论中的开放状态,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得他们的思绪可以自由地驰骋于美妙的音乐剧欣赏、表演、创作当中。在音乐剧教学中渗透、实施、遵循听觉、视觉艺术的感知规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开拓多种渠道,提供多元的审美内容和学习资源,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礼堂、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定期举办音乐剧的排演、歌舞大赛、文艺汇演、师生音乐会或音乐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可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与音乐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音乐剧教学的多维发展。同时,由于音乐剧学习内容的题材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我们应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汲取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精华。在教学内容上选取具有时代感的、民族性的优秀民族音乐,让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感受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情感及精神世界。让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在排演、交流、展示成果等过程中,都要突破原来课堂上、校园间的限制,从而使音乐剧的学习在时空上具有开放性,不要局限于课堂40分钟,而是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共享课内外资源,引导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聆听、创作音乐剧。

二、注重培养过程,加快教材建设

“教材的选定是实施声乐教学漫长的积累过程,但是往往我们在实施声乐教学过程中,因为音乐剧的商业性和进入中国时间较短的缘故,决定了我们没有足够多的音乐剧声乐作品。”因此,在学生初学音乐剧阶段,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表演性和戏剧性较强的传统曲目供学生演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的进步,逐渐加入清歌剧的片段。专业技术课主要涉及音乐类、舞蹈类、戏剧类三个部分的艺术技能课程,不同的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或是有所侧重,但这三部分技能课程都是可以基本独立的。但三种艺术手段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有效结合,三种艺术手因为音乐剧是通俗艺术、娱乐艺术,观赏性、娱乐性是它的第一本性。同时,教材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媒介和依据,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力度还有待加强,我们应该在原有的声乐教材中及时加入更多的音乐剧曲目,甚至出版专门适用于高师声乐教学的音乐剧教材。把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剧曲目连同创作背景、剧情介绍、获奖情况、思想感情的表达等演唱提示一并写入教材,提供原文、英文、中文三种歌词。音乐剧的题材广泛,符合大学生欣赏口味的多样性,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剧风格。

三、夯实基础教学,投身各种实践

目前的艺术院校中,专业教学体制多是单科性的,这种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专长突出,但在综合艺术中的表现较弱。而音乐剧恰恰就是集戏剧表演、音乐、舞蹈和舞台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以目前的专业体制来培养音乐剧人才,自然会产生诸多问题。音乐剧表演人才要求三位一体,表演、舞蹈、歌声都要精彩,难度大,训练很苦,必须像芭蕾舞演员那样,每天进行形体训练,又得像歌唱家那样,每天都要练声,否则做不到边跳、边演、边唱。所以说,要想培养出优秀的音乐剧人才,就要静下心来,耐住性子,一点一滴的培养,扎扎实实的培养学生的每一项音乐剧技能,可能短时期内没有什么收益,但是从学生个人发展的长远角度和中国音乐剧整体发展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态度和精神。同时,学生们学到了技术之后,因为没有实践,就没有机会把这些东西融入到音乐剧的表演当中去,与市场脱节也就会成为必然。所以多种实践方式的探求已经是迫在眉睫,比如学生们自己设置舞台,邀请教师和同学们观看。也可以在学校的一些文艺活动上上演一个片段,也可以由学校出面,跟一些演艺单位签订演出的合约,尽可能多的为学生们提供实践机会,对于他们今后的音乐剧表演,是有着本质性意义的。

四、打造民族音乐剧,弘扬民族文化,

我们想要让其真正的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就需要对音乐剧有一种民族的认识,用民族化的方式创作,用民族化的方式表演,是每一个从事音乐剧的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在题材上,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音乐剧有着丰富的素材可以选用。如历史题材,可以利用历史上的事件和历史中的人物,借古喻今,折射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形形的问题。如现实题材,选取我们现实中发生的故事,经过加工、构思和提炼,不但能够深刻的反映出现实,还能给你以深刻的启迪。又如民族地域题材,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风貌,民族题材的音乐剧,对于音乐剧本身和地方民族文化的丰富,都是一种共同的提高。

其次是在音乐创作上,可以选用富含某一个地域特色的音乐素材,或直接运用,或经过整合后运用,我们的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中,都有着大量的优美的音乐素材。如果是一段全新创作的旋律,则可以通过增加民族调性,是作品更加具有民族特色。

最后是在音乐表演上,作为音乐剧来说,演和唱诗两个最主要的表达手段。在表演方面,可以特意选用一些具有民族风情的服饰,借鉴一些国粹―戏曲中的程式和动作,如果涉及到舞蹈表演,还可以选用一些民族舞蹈作为主要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加以变化。在歌唱方面,要敢于大胆的突破,既然是中国的音乐剧,那么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都可以溶于其中,特别是一些反应少数民族题材的音乐剧中,还可以使用原生态唱法,这是一种独具中华民族地域传统特色的演唱方法,这种唱法也将有力的推进我国音乐剧的民族化和特色化发展。

综上所述,从1982年上演的真正本土意义上的第一部原创音乐剧作品《现在的年轻人》,到今天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史,先后创作出了百部音乐剧,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无论是在音乐剧创作,还是音乐剧的人才培养,还是在音乐剧的传播上,中国音乐剧都已经具有了雏形,而且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人才的培养是一门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一门外来的艺术来说,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就音乐剧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几点粗浅的分析,也期盼着和更多有志于中国音乐剧艺术发展的同仁们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居其宏.迈入新世纪的中国歌剧和音乐剧[J].人民音乐

2001,9

[2]吕艺生.舞蹈家与音乐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2

第5篇

摘要: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阐述了该校在有色金属行业方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验,分析了校企合作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经验;困难;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行业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了6.8亿多吨,有色金属产量达到了3400万吨,已经成为金属生产的世界第一大国,正在向着金属生产强国的方向发展。我国有色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有色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迫切地要求,也对地方工科有色学科领域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云南省具有有色金属的资源优势,如铜、锡、铅、锌、锗、镍、锶、铝等,现在生产的有色金属年产量已跃居全国的前列,有色金属工业已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之一。深加工和多产品品种是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生命线,技术进步和有色金属人力资源成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有色类学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矿产、冶金、材料行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验

近几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区域及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工程教育存在的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等矛盾,开展教育理念、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按照“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总体要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根据“质量工程”项目要求,积极寻求企业支持,启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与多家各企业联合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项目的实施将加强实践环节教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项目的建成为支撑和保障本科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2.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全面而深刻的重大改革。学校以此计划启动为契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不断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积极探索并构建起我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在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背景,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审视培养目标与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对应关系。注重创新教育强化企业培养方案,大力重组和优化课程体系,补充设置“环境保护意识”、“工程师职业道德”等特色课程;与企业联合共同制定企业培养方案及开设课程,企业课程需体现“企业与工程管理”、“企业法规”、“企业文化”、“国内外营销”等课程,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

3.实施“强化实践教学计划”,全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与机制,努力加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等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的综合化、信息化、创新性,有计划的选择和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实习基地,加强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把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困难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间采取了各种方式加强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观念、政策、体制等种种原因的限制,校企合作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

1.合作基础不稳固。校企合作的稳固基础是“双赢”,但目前的情况却是,学校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极力促成合作,企业一方却没有什么利益驱动,因此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

2.合作不够深入。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校企合作还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联合。如高校按照企业需求确定专业方向, 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授课等等。这种合作还往往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阶段, 远远不能够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是教育部门,企业则是经济部门,两个部门管理制度不同,在学生的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分配制度等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深入的校企合作实施起来很难。

3.合作管理不规范。校企合作间缺乏有效的保障,特别是法律保障和当地政府的政策、资金的支持。在管理中常出现人情关系的管理,使校企合作双方的职责、权利等不能严格执行,或者合同中规定的双方职责与权利根本就不明确。如学生实习期间的待遇、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安全等一旦出现纠纷,很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4.校企合作双方面临的难题还有待更好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学生实习效果保障问题;学生实习过程安全问题;企业聘任导师的资格问题等。企业面临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企业生产安全问题;实习规模过大、时间过短问题等。

5.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对具有工程实践经验高职称、高学历师资引进;以及聘请企业兼职专家授课、指导学生各类实践活动存在一定困难。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建议

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其中政府的支持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在各级政府的指导、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才能成为可能。建议:

1.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指导机构。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校企合作,应在各级政府成立有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构来指导、协调和管理校企合作事宜。

2.制定鼓励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若干政策。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参与高校培养计划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学生实习安全责任事故处理政策。制定参与企业的工程师承担高校学生培养任务的鼓励政策。制定支持参与企业的工程师继续教育政策。参与企业依据高校、企业、实习学生三方签订的协议,可以享有学生优先录用权。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通过采取财政拨款、税收优惠和评估奖励等政策为校企实践基地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支持高校创办各类社会实践基地,增强企业发展实力。

4.建立合理的管理运作体制。校企合作可以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成立办学指导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企业、学校的领导、专家组成,委员会的职责是协调、督促企业与学校、企业内部、学校内部的工作。

5.建立校企共建产业联盟。打造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以及实践教学、工程训练、专业培训及科学研究等各功能实验平台,创建校企双赢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文宾,沈兰,马卫兴﹒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第6篇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84-02

一、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人才的需求量和结构往往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总量和结构来不断变化的,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近几年的发展较为缓慢,与高技能人才的紧缺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和需求来看,在未来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幅上升。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汲取经验,他们所依赖的都是这些有着高级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在未来我国企业的发展中,高技能人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技能型、复合型、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大大提高,平均会以年增长20%的速度进行,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是主力。通过这些高技能人才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来带动一些中级、初级的技能人才,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高技能人才结构特点。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企业中的产业技术在不断地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首先高技能人才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对于一些高新技术有着极强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当今的时代,技术在不断地更新,技术的发展也在向着复杂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着,企业的技术也是需要不断地升级,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保证高技能人才面对新的技术能够快速地学习和掌握。其次是对外语、计算机以及一些国际法则的掌握,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扩大,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因此高技能必须具备上述所说的三种能力。最后是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技能、技术的迁移能力,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大多是在生产的一线进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技术技能的迁移能够帮助其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不断地对技术进行重组,提高自己的能力,企业也会因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3.高技能人才在第三产业和制造业中比较密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数量正在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工作人员有着下降的趋势。同时在制造业中涌现出来的服务行业,比如在汽车和电脑的维修方面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企业高技能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生产和服务的一线技术岗位,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这些高技能的人才会逐渐地代替那些低技能的工作人员,为企业的转型奠定基础。

二、当前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1.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通过对企业的职工类型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很多企业中的技工人才占据了企业的一半,但是在这些技术工人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仅有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在企业众多的职工中高技能人才仅仅占据了十分之一,在当今世界上的一些中等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在2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40%,从这一数据中我们就能明显地发现,我国高技能人才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为我国企业中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因此一些科技成果转化率也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数据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比是14∶3,这个数字的差距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高技能人才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2.综合素质较低,年龄结构不合理。通过对一些企业中的高技能人才的调查来看,很多高技能人才的文化水平是比较低的,专科以上文化水平的不到5%,因为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在工作中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对于问题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差的,同时这些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也一般,不具备从事复杂、交叉工种的工作,其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也是几乎为零。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外语和计算机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两种重要手段,因此企业的发展想与国际化接轨是比较困难的。在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老龄化严重的现象,这种情况无法保证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改变这种高技能人才的年龄结构也是企业当前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3.高职院校职教人才紧缺,实践教学落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我国的人才培养高校有着极大的关系,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集中地,但是从当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情况来看,职教人才的紧缺直接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中的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毕业的学校来到学校进行工作,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践教学方面还是有着极大的不足。因为教师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比较地注重理论教学,而一些专业需要较强的操作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是无法满足的。企业需要是有着高级技能的专业人才,不是空有理论却无法实践的。高职院校也注意到这一问题,在校内外都建设了属于自己的实训基地,但是有了实训基地却没有实训教师,这样的局面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是有着极大的阻碍,因此众多因素都阻碍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

1.注重实践,提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提高人才素质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通过是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总结来对自己进行提高,我国当前很多的技术人才都是动手能力差,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情景模拟和考察实习等方式来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中,也应该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做出一定的调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结合企业和高职院校各自的资源,企业可以为高职提生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让其到高职院校中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对于学生的技能提高有着巨大的帮助,改变了以往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高职院校也为企业提供了定向的人才,这样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有着巨大的帮助。

2.加强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实践教学环节,应该让一些双师型的教师来担任。有着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是特别受学生欢迎的。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才都被企业所招聘,高职院校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没有企业好,因此企业应该从自身出发,挖掘人才。可以将一些校内的优秀教师送到企业中进行实训,了解企I的工作流程,熟悉其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对自己的技能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传授给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次应该对这些技能出众的教师提供奖励机制,提高其积极性,在课后不断为自己充电,进而从整体上来提高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3.企业与高职实现高技能人才共享。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是有限的,想要增加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就要不断地进行培养,而高职院校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佳地点,而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会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高职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实现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让企业中的高技能人才定期到高职院校中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高技能人才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来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这样在不耽误企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共享,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4.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高技能人才数量少的原因之一是工资福利待遇较差,企业都比较重视学历,在企业内部也是白领的地位高于蓝领,因此很多学生都会选择提高自己的学历,而忽视了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因此,企业应该相应地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更好的制度来激励高技能人才发挥更大的能量。

参考文献:

[1]潘伟男,邓水秀,吕毅,肖秀春,张燕琴,张云坤,郑冲.药品生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4,(07).

第7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23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Applied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Mode

TANG Peng, GONG Sai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He'nan 473004)

Abstract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year of increasing employment pressure extremely arduous. In this situation, the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through the trans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which adapts to cultivate bo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students. The only way to make the school development achieve a new leap forward.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practice; talent training mode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较为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目前我国高校主要有三类:传统研究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新建本科院校,而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在2000年后职业技术学院升本或几所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建立的,其人才培养模式要么是照抄照搬研究性大学的要么还是延续以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和目标比较为模糊,且不太准确,在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以及社会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在就业压力异常艰巨情况下,如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直接关乎这类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1 目前应用型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1.1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尽管国家近年来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也并出台了一些举措,要求各级、各类高校注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缺乏刚性的举措。因此,许多高校的领导层将其视为可为或者不可为,所以有的高校领导层重视就有许多积极的作为,而有的高校领导层不重视就没有开展。其次国家教育部门并没有组织权威性专家对已有的培养人才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尽可能地形成权威性意见为各级、各类高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国家教育部门对评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与要求,缺乏检测方法、评估的具体内容与要求。①

1.2 高校本身

(1)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准确。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重点突出的是理论知识,培养的能力比较单一,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较差。

(2)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且实践教学薄弱。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组成。但是许多高校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逐渐失去。在高校教学的课程设置中,课程大多以专业性为基础,所以使得专业课程过多,并且时间过长,从而忽视了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局限对学生的人才培养。再者实验实践或课程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传统的模仿式教学。部分学生的实践学习完全是形式,机械重复完成一届有一界同样的任务的,没有思考与创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设置了障碍。②

(3)实习实训情况及基地建设不足。首先大多数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习实训环节均加大投入,所以在实习时间上有了保障,但理想与实际相差较大。部分高校把学生送到企业后,就当了甩手掌柜,而实习单位也从自身利益出发,学生实习尽可能地以参观实习为主,从而缺乏实践学习,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第二,学校与实习单位只在需要实习时才联系,学生的实习变成企业应尽的义务,对企业也不公平。更有甚者,部分企业把学生的实习当廉价劳动力;第三,承担实习的企业对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性不高,尤其是考虑到企业自身利益和安全等因素,导致实习基地建设困难。

(4)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数是2000年后升本或者有多所职业学校合并而成的院校,在这类院校学生人数急速上升,与此同时师资队伍也在急剧增加。许多刚毕业分配的研究生在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情况下直接授课,成为了教学一线教师。“师资队伍年轻化”是这类高校的共同特征。这类教师长期所受到理论教育而自身也缺乏实践教学的经验,因此很难实现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现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此外许多高校的教师进校后上岗进入一线直接对学生授课,而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的校内外培训。③

1.3 社会问题

人们普遍认为应用技术类高校非正统的大学。学技术从事技术工人好像会低人一等。所以即使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学生拥有更高就业率,容易找工作。但是他们仍不愿在这类高校学习,也有部分用人单位在选聘大学毕业生的时候迷信、盲目追求名牌高校和高学历的现象,而忽视对其岗位的适应性与实际操作能力。有的地方高校对转型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和准备,持犹豫、怀疑、观望的态度,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与高职院校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2 针对主要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1)政府行政教育部门的政策、制度的支持。地方政府要把高层次人才培养纳入到地方的全面发展的布局中,立足于区域优势,建立、制定和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政策体系及机构,着眼于对顶层制度的设计。使地方本科高校与重点、大型企业共同推进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另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本科院发展所需财力、物力的投入,给予政策、制度上的保证。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人才支持,通过好的制度,例如“绿色通道”等方式吸引和汇聚高素质、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

(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制定和完善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培养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培养“理论基础强、实践能力强、应用性强”等全面发展的,实现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优化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实现课程模块化设置。专业结构的优化是新建本科应用型高校在学校办学定位的重要体现。通过对专业结构的优化可以使传统优势学科与地方经济之间交叉融合产生出新专业。这类专业既满足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建设需要又满足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课程体系建设,对不同专业的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设置,不仅考虑到专业内在的综合性,还要考虑到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和实践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教学。学校可以尝试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根据与企业、就业单位协商,对课程的模块化进行设置可以专门设置,针对这些单位所需要的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课程的学习。④

(4)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规格的关键。中国的教育一直以来延续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多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与灌输,缺少师生的互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通过对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核心课程教改立项等方式引起和激励教师不断地改革、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此外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立项来改变固定的考核方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式。

(5)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加强和深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的协调作用,让更多的重点、大型企业与高校展开深度合作,高校面对区域性性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同时,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以适应经济该行业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合作是“共赢”的,一方面高校学生在上学的同时增加实践的经验,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自身的发展还可以挑选合适的人才。校企合作可以通过共同开发课程和共同编著教材,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展开合作。⑤

由于实践教学是提高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所以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主要有:不断地更新建设实验室,淘汰陈旧实验设备;通过校企合作让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任实验指导教师任课教师指导,加强和完善实践环节的考核机制,加大实践环节在学分中所占的比重,增强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积极性。

(6)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解决普遍存在的只重学历轻实践的问题。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学习和实践锻炼,保证教师都有到企业、行业工作与实践的经历。此外,攻读博士学位和作为访问学者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报告会、研讨会,可以扩大视野,提高学术水平。还可以请企业、行业的优秀技术、管理人员聘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学校最终形成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专兼职结合、校内外兼有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应用型教师队伍。最后,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学院工作。⑥

3 展望与总结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职业教育和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中必须寻找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道路,途径就是高校转型发展,通过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来培养理论与实践复合型人才,地方高校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把握机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努力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注释

① 陈永斌.地方本科学院转型发展之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等研究,2014.11.

② 王超,杨莲红,孙万麟.地方高校新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J].高师理科学刊,2015.1.

③ 秦玮.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12.

④ 赵荷花.地方本科学院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

第8篇

关键词 高职;人才培养;实验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47-03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1 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为指导

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师能否用新的观念、正确的思想去认识和占领这个阵地,是课堂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只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而要从素质教育和能力全方面来衡量。有的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学生信任度不够,讲得多,根本就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说话,学生思维只能跟着教师转,去找答案。表面上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要转变观念。

1.2 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气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育活动视为他们自己真正乐意的生活。现实中,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只要不是按教师的“标准”答案回答,学生一开口,就被教师命令坐下,另外抽人回答。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有宽松、民主的氛围作保障,要敢于让学生把不同的观点暴露出来,哪怕错了,只要有一点儿闪光的,都要抓住及时给予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宽松起来,大家的表现欲强烈了,就都愿意主动发言了。

1.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 尽量放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观察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凡是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只有学生说出来,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灵活、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敢说、愿说、有话可说。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又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以“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项目一“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为案例进行阐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电气与机电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讲述的知识既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又具有一定难度和前沿性,对于基础不好的高职学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爱学这门课,让大家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笔者首先将该课程核心内容归纳了6个项目,也就是创设了6个学习情境,这六个学习情境均来自实际应用。下面以项目一“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及其中的“任务三 调光灯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的课堂教学过程为例进行阐述。

将项目分解成5个任务完成:认识晶闸管;晶闸管的选型;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触发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综合制作与调试。

首先,第一次课给大家带一盏实际的调光灯到课堂,接通电源展示调光的过程,给大家增加感性认识,然后询问调光的原理是什么,激发学生研究调光原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后,多媒体展示教学情景一: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提出要设计一盏调光台灯,并进行安装与调试,并告知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提出要求。这样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我应该怎么设计?采用什么原理?

再次,通过多媒体动画阐述晶闸管的认识和选型。布置课后任务:查找调光灯电路原理图,并弄清楚它的主电路调光原理。(为下次课做准备)

任务三调光灯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1)任务布置:完成调光灯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2)任务分析:首先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调光灯主电路的构成,可以查找教材或利用网络资源;然后各小组对调光灯主电路进行筛选,既要简单实用、造价低,又要满足控制方便、经久耐用。引导启发学生利用任务一、二学到的晶闸管的知识组成最简单的主电路。

3)任务实施。在各小组汇报答辩,教师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最适合调光灯的主电路——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给出负载大小220 V、40 W的灯泡,提出电路设计参数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主电路。根据任务二所学知识确定晶闸管的型号规格。重点:晶闸管器件参数计算与选型。难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现调光的原理。(采用启发式教学,在电路设计中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调光原理采用分组讨论、提问答辩的方法,最后教师点评,通过动画演示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工作原理,从而阐述调光原理。)

4)学生上机MATLAB仿真,验证设计结果。

5)进行元件测量与搭接硬件电路进行测试,进行实际动手操练。重点:实际电路测试方法与数据分析。(在实际电路安装与测量中,教师主要是巡视指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严谨的科学作风)

6)学生先总结归纳任务三的完成情况,并完成自评和互评。然后教师点评、归纳总结,并对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考核。

7)课外能力拓展训练:本电路采用了单相半波可控直流电路作为调光灯主电路进行调光,请同学查阅资料,设计出另外两种调光灯主电路,并说明其调光原理。(作业布置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自主学习,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能力)

8)任务四布置:调光灯触发控制电路的计算、设计、器件选型与调试。查找资料初步确定调光灯触发控制电路构成,每人至少确定一种方案。(为下次课任务的实施做准备)

2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素质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笔者认为,高职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素质,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下述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2.1 将“两课”、社会实践、日常教育等融为一体,立德树人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实际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养成。将“两课”与社会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适应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对培养高职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重要作用。

2.2 将选修课、科技文化等活动融为一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时,应淡化专业界线。高职学生更应该成为人文主义工作者,在自己的技术劳动中体现出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因此,要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人文素质讲座。

2.3 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为标准,搭建课内外训练平台

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降,已经是一个让人担忧的严峻问题。因此,要加强体育课、公益劳动课及大学生专业体育团队的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

3 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招到高质量的生源

1)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就业问题,使每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得到一份工作是职业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因为就业不仅关系人的生计,还关系人的尊严。

①职业教育要找准服务对象,即其可能吸引的对象,提供适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如下岗工人的转岗培训、回乡农民工的技术学习、待业青年短期技术培训、大学生“回炉”以及其他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应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职业教育的经济目标为主要取向,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设置、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办学。

②职业教育要改进服务质量。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教学环境的改善,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趋势,改革专业课程,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接受高水平的、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为以后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必须要关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之后的生涯发展,让学生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首先,要改进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评价机制,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在关注技术精湛、能力出众的高水平技术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关心普通技术工人,要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提高技术工人的初始薪酬水平,使其与企业其他人员的薪酬水平大体相当。再次,以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为契机,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并逐步实行与技术等级相配套的薪酬制度,使其技术技能提高与职位晋升及薪酬增长相匹配。

3)完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发展环境。首先,政府有必要继续相关的支持政策,推动职业教育乘势发展。要对职业教育实施保护性招生政策、倾斜性学生奖助政策。同时,对地方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绩效进行分阶段的考评,制订严格的操作性强的督导和问责机制。其次,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强化职业院校的标准化配置,即职业院校在师资建设、实验实训设备配备等方面根据招生数量、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配置。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旅游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问题 建议

一、当前我国旅游高职教育所面临的几个问题的分析

1.“专业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难以跟上我国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形势。

职业教育师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早在1999年,时任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黄尧在全国职业教育协作会上就感叹道:“职业教育师资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实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骨干教师缺乏。”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而言,2000年我国各级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为1241.63万,当时专职教师65.76万,师生比例接近为1∶19,十年过去了,中国教育年鉴同样记载了这样的数字,即: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为1809.46万,专职教师为77.26万,师生比例扩大为1∶23.4。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仅仅反映的是“专职教师”与学生数的比例,而不是专业学科学生数与专业学科“专业教师”的比例;长期以来,我们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数字比例,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比例,则教师与学生的差距更大。中等职业教育是这种现状,高等职业教育更不乐观。这一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旅游职业教育,据我对多所高等职业院校的调查了解,绝大多数旅游高等职业院校都达不到教育部所规定的师生1∶18的要求,特别是不少旅游高职院校甚至超过1∶20或1∶30。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是教师少学生多,只能采取大班上课,学生听课效果差;二是一个专业教师要带多个班级的学生,老师的体力精力更不上;三是实验室不够,实验设备跟不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一教室多班级,学生操作实践机会少,影响学生的操作技能的学习等。

旅游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近二十年,旅游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加快,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二是专业教师师资来源渠道单一。长期以来,我国专业教师主要依赖于师范院校毕业生,或本校对留校生的培养,这种单一渠道所提供的师资补充是非常有限的,很难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忽视企业与社会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

2.专业教师(包括双师型教师)缺少酒店企业实践,其专业技术水平与实践能力难以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

专业教师(与双师型教师)应当既是“教育的行家”,又是“行业的专家”,还是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应当既懂教学又懂技术,既能专业理论教学又擅长专业技术指导。然而,目前在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包括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实践能力都很欠缺。据国家一份调查统计,在整个我国职业教师队伍中,能完全胜任实践教学,表现出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包括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教师的5%左右。这一调查说明我国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师队伍中,真正在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及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符合“现代职教”要求,并能保持“与时代同步”的很少。正如黄晓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协作会上所言:“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仅数量不足,更重要的是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亟待提高。”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显示“高职院校2/3左右的教师没有生产实践经历,缺乏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方面旅游高职院校恐怕还低于这个水平,我甚至了解到有少数旅游高职院校还有教了二十多年的专业课,却从没到酒店实践过的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多年不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作科研、更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提高实践能力等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是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职业院校的提高教学质量将是一句空话,旅游职业教育也难于跟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的步伐。

从整个职业教育来看,导致专业教师(包括双师型教师)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决大多数来源于师范院校和普通高校,在专业技术和技能方面存在“先天性营养不良”的客观现实;二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没有钢性的职前培训法规和要求;三是各职业院校对专业教师培训和培养重视不够,安排不力、步子不大,其客观原因是教师少人手不够,(上课都排不过来,再抽人出去培训很不容易)主观原因是重视不够;四是我国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也是导致职业教育“轻实践”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教师最为关心的职称评定上,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坚持以“论文定成败、外语行否决”的评定条件,这种“政策导向”必然把从事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引导到只顾埋头写作、“重理论、轻实践”的歧途。这也许是导致专业教师忽视与企业的接触,忽视深入企业实践,忽视提升自己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原因之一。

3.“专业教材”编写缺少统一规划和相关旅游行业专家参与,难以达到应有的质量水准。

“专业教材”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教材”,专业教材应当既要反映社会各行业最普遍的生产活动方式,又要反映当代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因此,作为用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的编写应当在国家教委与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指导下,组织各行业熟悉生产工艺、精通生产技术的行业、企业专家与职业院校共同研究、磋商、编写。但我国长期以来除了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以外,各有关协会、学会、出版社也各自牵头组织部分院校编写职业教材,而且在整个编写过程中缺少统一规划和组织管理、缺少企业的参与、缺少严格的评审等。因此,每年虽然教材出了不少,但在质量上却是“良莠不齐”,真正能够反映行业先代工艺技术和先进科研成果的、先进的、实用、管用、好用的教材寥寥无几。比如一些旅游高职教材不仅内容过时,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有许多明显错误。不少教材因为编者缺乏对酒店服务于管理的深入了解,只是凭自己对个别酒店的一知半解来编写,所以,编写出来的教材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这对提升国家旅游职业教育水准、提升教学质量和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将产生不良影响。

4.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课程组合缺少对社会和酒店的调查研究,学生知识结构难以做到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要“无缝接轨”。

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组合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规格、质量,更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构成、能力构成和未来发展潜力。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确定和课程组合,首先是由专业培养目标来决定的,无论是哪一类职业教育,最终都是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服务。因此,学校在制定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应当深入到社会和企业调查研究,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走向,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只有以国家、社会、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以国家、社会、企业的发展方向为指导,以“量身定做”的方式设计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的组合,以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全面规划职业教育,才能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既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方向,又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真正做到与时代无逢接轨、与社会无逢接轨、与企业无逢接轨。

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职业教育在确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组合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做法,在人才培养方向、目标方面缺少深入社会和酒店企业的调查研究;在关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实习时间安排等重要问题上,缺少与酒店必要的、制度化的沟通;在教材和教学内容上仍然是学校自编自教,学校不知酒店最新工艺、服务规范和技术进步,酒店不知学校的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内容等;有些旅游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十多年不变,有的还在叙说和练十多年前招待所的服务程序和操作技术,不能及时跟进国家经济发展和酒店发展的步伐,不能及时对专业和教材“升级换代”,这种脱离社会现实,脱离酒店企业现实的职业教育与过去“关门办学”和“关门教学”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并无二样,与现代职业教育、现代企业激烈的竞争局面南辕北辙。在这样的教育思维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处于高速发展的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更难以与现代酒店无缝接轨。

二、对于解决影响我国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建议

上述所涉及的有关旅游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是关系到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及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必将影响到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更影响到我国旅游酒店行业未来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中国酒店企业与世界各国酒店业的竞争力。为此,我就上述问题谈谈几点建议。

1.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和多渠道、多途径的师资引进模式,加快旅游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缓解旅游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资源紧缺。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加快旅游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缓解专业教师资源紧缺,按过去单一渠道是不可能的,必须多途径、多渠道、多方法地扩充专业教师队伍。一是加速专业教师的培养引进。旅游院校要加快专业教师的培养步伐,加大对新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二是重视内部资源整合。即,从现有的非专业教师中选出一批条件比较好、热爱专业的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和送到国内外酒店学习、实践等,使他们能够成功转行成为专业教师或兼职专业教师;三是深入旅游职业院校与酒店的校企合作,聘请旅游酒店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各层次管理人员到对口院校兼职任教;四是借鉴国外鼓励企业参与学校对专业教师的技术培训的经验,根据需要组织一些新专业教师,接受有实力有条件的酒店或酒店集团的业务与技术培训,以缓解当前旅游高职院校主业教师的人员不足。如:德国奔驰汽车公司仅在机电专业方面每年为职业教育培训的专业技术指导教师在200名以上,我认为,这些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2.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建立高标准的专业教师准入机制的同时,推行旅游专业教师定期到酒店做科研、深入实践、更新技术,确保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与时俱进。

专业教师师资在职业教育活动中是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学)的“第一要素”,也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如果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面窄、专业技术水平低、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等,将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如何确保旅游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与时俱进方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高标准的专业教师准入机制,严把职业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关,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在提高专业教师准入机制方面,美国有的州明文规定,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并有相关领域1年至2年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者,才能颁发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这一点值得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借鉴;二是在目前我国旅游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善专业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情况下,可出台新教师在担任专业课前必须先到酒店企业实践不少于一年,老教师定期深入酒店企业做科研的制度和规定,确保新专业课教师熟练地掌握专业技术和较高的实践能力,确保老专业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三是国家在职称评定方面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给予正确的政策引导,即:适当降低论文的数量要求,把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列入专业教师职称评审中去,以确保专业教师(包括“双师型”教师)既要有与其职称相对称的学术能力,又要有与其职称相对称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建立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与国家行业主管(国家旅游局)所组织的教材规划机构和由酒店专家、院校专家共同参与的教材评审机构,统一规划和评审专业教材,以确保旅游高职教材的编写质量。

旅游“专业教材”是旅游职业教育的“核心教材”,是影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和条件。旅游专业教材应当既要反映国内外酒店行业最普遍的生产管理活动,又要反映当代国内外最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科研成果。由于近几年来,各级教育部门、行业协会、出版社等牵头组织部分院校编写了大量的旅游系列教材,使得旅游教材“各种版本名目繁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甚至“有的同类教材多达个版本,质量却良莠不齐,许多酒店专业教材东拼西凑”达不到应有的质量水准。我认为:为确保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材的权威性及高质量、高水准,必须实行统一管理。一是明确职业教育专业教材的编写必须在国家教委与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指导下,由地方相关部委组织各行业熟悉生产工艺、精通生产技术的行业、企业专家与职业院校共同研究、磋商、编写,以避免教材的重复建设,版本混乱:二是各省市教育厅局与相关行业职教部门建立教材评审认定机构,对教材的编写、审校和评估等进行必要的质量把关,以避免专业教材东拼西凑,相互抄袭,质量低劣;三是建立新教材试用制度和老教材的淘汰制度,确保教材跟上时代的进步、科学的进步、行业的发展。

4.建立由旅游职业院校、酒店等行业为“联盟”的“人才培养方向指导机构”,宏观指导旅游职业院校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组合等,确保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满足现代酒店人才竞聘要求。

旅游职业教育的性质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旅游职业院校必须与人才使用单位――酒店,结为职业人才培养、教育“联盟”。这一点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新西兰、澳大利亚把政府通过教育财政政策鼓励职业教育院校调整其专业设置和办学行为,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别在职业教育管理方面重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要求企业全程参与职业教育,如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师资培养、教学计划、课程改革、教学条件建设等;德国联邦政府通过制订《职业教育促进法》以保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益;英国政府积极倡导“企业与学校建立合作办学制度”,并要求职业学校“严格按照企业或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进行教学”等。上述国外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我认为:在我国建立由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为“联盟”的人才培养目标方向指导委员会,宏观指导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组合是非常必要的。就旅游职业教育而言:一是有利于推进旅游院校的“校企合作”的深化,有利于“产学研”的顺利实施;二是有利于实现酒店与旅游院校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有利于确保旅游职业人才的培养既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方向,又符合酒店企业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与时代无逢接轨、与社会无逢接轨、与酒店无逢接轨。

参考文献:

[1]陈荣,陈耀,李悦铮等.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十二五”规划与旅游发展(三).旅游学刊,2010,3.

[2]中国教育年鉴2008年,2009.

[3]周长富,赵斌涛.关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步履维艰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9):19.

[4]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黄尧在全国职业教育协作会上的讲话,1999.

[5]当前影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问题分析与建议.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第10篇

一、职业教育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维护能力,具备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设计、推广、应用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由电子信息专业教研室牵头,以电子信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专业指导,召开职业工作过程与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邀请企业一线专家代表,对企业的工作过程与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群职责与要求进行分析研讨,校企共同选择分析企业真实项目,确定工学内容,共同设计工学模块、工学方案,并将意见进行分析、分类整理,并快速反馈,形成“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以“校企共育、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目标,构建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途径是:通过专业调研分析,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得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职业能力目标”;与职业技能考试标准相结合设置相应课程,也可按职业能力相关性形成多门课程;并按工作过程展开的顺序确定课程排列顺序,同时,兼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循环递进的原则,形成“结构完整、相互支撑、有机沟通”的专业课程体系。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案例(1)师资建议:某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2012年已评为市级教学团队。在该项目的建设中建议该专业有教师17人,其中聘任企业兼职教师7名,专任教师1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助教1人。专业带头人2人(其中企业1名),骨干教师7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8人,硕士4人。(2)实训条件配置建议: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根据对企业和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调研可以看出,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建议实训条件配置为新增SMT生产实习基地、PCB实训室、单片机应用综合实训室。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另一方面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接受社会的评价,即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遵循如下:(1)突出特色、准确定位通过科学分析社会需求、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化教学资源,制订切合实际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2)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应充分体现出人才的职业性和高等性。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构建课程体系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3)工学结合、突出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教师深入生产一线,以此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将就业与顶岗实习紧密结合。(4)特殊针对性与普遍适应性相统一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有普遍的适应性,普遍适应于学校专业群的整体实际;又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不同专业的个体差异。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环节及课程的设置应该是针对一定的职业岗位(群),同时还必须考虑培养学生的就业弹性与持续学习能力。各类职业院校开展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种种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1)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4)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任务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上述种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确实能阐释和指导职业教育,有其合理之处。以“产学合作”、“需求导向”等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显得笼统和模糊。以具体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又显得过于狭窄和偏颇。因此,以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作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不够全面。既然上面种种提法都不是很科学,那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只能表明在“怎样培养人”上面,即在人才培养措施上。综上所述,结合我市具体情况,以及电子信息专业多年来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校企共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新模式,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校企共育”就是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教学资源,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优势,共同作用于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即聘请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团队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联合制订计划、组织教学、开发课程;通过“校企共育”模式,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文化氛围,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在企业实践,或作为员工实习,在工作中培养素质和提高技能;在人才培养途径上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双证融通”就是以培养应用能力来设计培养方案,依据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和岗位的任职要求,与职业技能考试标准相结合,重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达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采取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方式,实现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具体表现在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在课程模式上,是以突出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当前,职业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来开发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针对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导向,与企业合作开发,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胆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模拟训练、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顶岗实习力度(不少于半年)。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技能的考核,采取校内考核和企业考核、终结考核与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和实操考核、文本(试卷、报告或论文等)考核和产品(或项目)考核相结合,并逐步转变为以企业考核、过程考核、实操考核和项目考核为主。在评价体系上,引入社会、行业和企业(或用人单位)和学生与家长作为重要评价主体,把学生职业能力对职业(岗位)的适应度和社会、行业和企业(或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

作者:张庚 许戈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第11篇

[关键词] 订单式 高职院校 就业 实施

一、背景

根据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在它里面提到“加强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还提到关于如何进行的措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目前的浙江省许多高职院校进行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的绩效研究就尤其重要。

二、浙江省高职“订单式”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从整体上来说,浙江省“订单式”人才培养缺乏政策导向

(1)政策性文件较多,法律法规性文件较少

政策多出自教育管理部门,由企业管理部门出台的很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企业享有更充分的自,行政手段的权威性日渐弱化,政府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加强法规建设成为必要

(2)经费支持不足

目前,浙江省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规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企业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鼓励,在这一方面基本处于空白。而一些发达国家为鼓励和促进企业参与,在有关财政支持和拨款方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和基本要求,并以立法的形式给予保障。

(3)缺乏可操作性法规

浙江省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立法起步较晚,政府相关文件中倡导的政策和宏观指导性意见较多,具体责任义务和措施较少。有一些原则性规定,但缺乏操作性法律。英国在其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地区性和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作与协调机构等具体措施,以加强产业界与教育界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2.高职院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1)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教育本身应该是有预见性的,在专业设置方面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同时要满足企业长远的需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学计划也应体现这种长期性。但是学校往往受“订单”的约束,在培养人才时为了履行合约,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和转岗能力,这就势必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狭窄和单一,从而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

(2)高职院校、企业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问题

作为校企联合办学,其目的是实现“双赢”,学校以培养合格人才来提高自己的社会效益,而企业主要是强调经济效益,这就存在着学校、企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问题,在企业活动与学校教学计划发生冲突时,学校和企业要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目标处理好这一矛盾。

(3)专业面向行业、社会的关系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依托通用专业吸引企业和学生,拓展学校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学院往往面向订单企业,对通用专业进行改造,以更好适应订单企业的人才需要,甚至有些专业是专为订单企业开设的,适应面非常窄,招生人数少。但随着这期订单学生的毕业,普通班招生又成为了问题。因此,存在学院面向行业的专业与面向社会的通用专业设置的关系问题。

(4)“订单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的关系处理问题

由于目前中国劳动力过剩,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还不高,学校为了获得良好的声誉,不惜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对“订单式”人才培养予以关照,如何正确处理“订单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的关系,也是摆在学院师生面前的一个问题。

(5)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应落在实处

订单学生顶岗实习是提高其实践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学习形式。对学生来说,在校学习只是学到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些操作技能,至于实践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还需要通过实习来获得。但不少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学习,对实习环节往往关注不够。

3.校企合作方面的问题

(1)校企之间缺乏保障机制,学校与企业或行业联系不紧密

虽然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努力,但多是零散的,缺乏规模和效益。所以校企之间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使校企结合不紧密甚至处于困难的境地。

(2)受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

目前来说,企业对参与合作办学的认识不到位,参与的热情不高;缺乏对接经济互动开放的办学意识和热情,由此造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参与的“面”还不宽,停留在少数企业、学校的零星的“点”上,没能形成气候和规模,其合作的优势和效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学生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学院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局限性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岗位特征明显,学生的岗位适应期短,专业能力突出,而学校受“订单”的约束,在培养人才时为了履行合约,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和转岗能力,这样就势必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狭窄和单一,从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

(2)学生就业时的局限性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生的就业也带有暂时性色彩,他可能会面临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于多次就业。所以说“订单式”人才培养解决了学生的业问题也只是相对而的。

(3)学生对“订单”的兑现问题

毕业后有多少“订单班”的毕业生能留下在企业里工作这是考查“订单式”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

三、浙江省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法律法规完善及建议

1.对国家和职教管理部门的建议

(1)加强舆论宣传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

浙江省有关政府部门应通过舆论宣传,介绍校企联合办学对校企双方的好处,同时对联合办学的校企双方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并积极为双方牵线搭桥,促使联合办学的成功。但注意不要流于形式。

(2)建立有利于产学双方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浙江省有关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有利于产学双方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制定可操作性法规,加快产学合作管理体制的创新步伐,推进制度创新,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

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自身也必须强化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社会的意识,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3)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政策性投入

建议浙江省有关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根据财力,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增加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按比例增长。

2.对高职院校方面的建议

(1)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应体现长期性

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动过于频繁,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尤其要重视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的研发,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共同研究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内容的设计。

(2)正确处理学校、企业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正确处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能只管企业和学校的当前利益,更要考虑企业、学校的长期发展需要,考虑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3)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应落在实处,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为订单培养的主要一方,企业应努力为自己未来的准员工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拿出一定的操作岗位,派出经验丰富的一线技师为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使“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真正落到实处。在企业里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4)正确处理“订单班”和“普通班”的关系问题

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要注意把“订单班”学生与“普通班”分开,平时只有公共理论教学是合在一起上,实践课分开上。在任课教师的配备,教学设备的使用,经费的投入方面在保证培养目标实现、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3.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企业的建议

(1)要注意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双元制”模式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的介入,以企业为核心来确定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指实务技能课程)。所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对企业来说也是件好事,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加强与合作学校的联系。

(2)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要根据发展规划,合理制订人才需求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对“订单”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使“订单班”毕业生的岗位针对性更高,工作能力更强,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4.对学校教师的建议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注意自身专业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建议实行“实习就业全程化导师制”。加强职业生涯规格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学生从“订单人”向“T”型人才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解决学生日后的事业发展问题,实现学生的职业理想。

四、结束语

尽管浙江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对外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确保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对内尽力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以求在岗位竞争和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它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值得肯定。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订单式”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以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 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2004.06.17

[2]宋丰景: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职教论坛,2004(8)

第12篇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费、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上海市提供给上海市后备人才培养的总体经费较为充足,但是仍有部分学校或运动队仍然收支不平衡。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经费的研究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上海市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经费

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体育经费的供给水平,适时、适量增加体育经费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再加上运动训练耗资较大,训练经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运动队的竞技水平[1]。因此,训练经费的多少是影响训练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海市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上还存在着严重不足,没有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化培养体制[2]。应该广泛带动和利用社会这一丰富的资源,以学校为基础单位,建立上海市特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资金链。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以“上海市”、“人才培养”和“经费”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查阅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费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专家访谈法:通过实地拜访、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等方式,就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经费的问题,对上海市各级某些运动学校领导、教练员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获取第一手资料;逻辑分析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调研资料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归纳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上海市专业运动队经费来源与支出

财政拨款是上海市竞技体育事业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首先,为了保障专业运动队的训练质量,上海市对专业运动队训练场地的兴建和修缮进行补助。例如上海市拨款8966万元对上海体育馆进行了大修,投资8000万元对江湾体育场进行保护与修缮,投资14.9亿元兴建上海旗忠网球中心等;其次是对运动队建设经费的投入。例如2005年上海市对专业运动队的支出经费为29817元,2007年上海市对专业运动队的投入经费为18313万。丰厚的经费保障,为上海市竞技体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上海市各区县业余体校经费来源与支出

调查发现,当前上海市业余体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见表1),各学校办学规模不同,政府拨款额度也存在一定差异。从总量上看,大部分学校能够做到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教学经费、训练经费和运动员伙食费是业余体校经费的主要支出对象[3](见表2)。各项经费收入和支出的标准差与均值相差较大,说明在所调查样本学校中学校经费收入与支出存在非差大的差异。即有的学校经费非常充足,收入与支出的经费规模比较大。而有些学校,经费收入与支出规模则相对较小。

表1 上海市各区县业余体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

经费来源 有效样本 均数(万元) 标准差(万元) 最小值(万元) 最大值(万元)

办学经费 21 562.2014 576.76088 38 1970.2

政府拨款 22 500.9468 561.17090 38 1970.2

学费 4 49.4325 40.20286 4.58 89.00

其他 13 67.5131 107.42993 3.6 400.00

注:数据来源于沈建华《上海市区(县)级业余体校规范化建设》,属于上海市体育局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论文。

表2 上海市各区县业余体校的主要经费支出(万元)

经费支出 有效样本 均数(万元) 标准差(万元) 最小值(万元) 最大值(万元)

教学经费 10 103.3415 205.55444 1.00 680.00

训练经费 22 99.7545 139.61118 10.00 548.00

运动员伙食费 15 48.8473 46.31287 5.39 182.00

注:数据来源于沈建华《上海市区(县)级业余体校规范化建设》,属于上海市体育局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论文。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上海市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但是仍有部分业余体校或体育传统学校或某一项目运动队仍然出现收支不平衡状态。这主要是由经费来源渠道较窄、获取比赛资金途径较为单一和学校自筹经费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

(二)建议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应当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重视社会融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上海市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新兴力量。

参考文献:

[ ] 陈烨.山西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