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汉字的演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080-03
汉字发展至今,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几千年来,汉字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又是分阶段进行着。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和简帛,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汉以后的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各自有其鲜明的特征。它们相互间的明显差别,就是汉字形体变化发展阶段性的最好说明。
一、商代的甲骨文
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形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它是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也称契文;又由于它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市郊区的小屯村一带,历史上叫“殷墟”的地方,因此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多“卜辞”,也有少数“记事辞”,所以还有“卜辞”或“殷墟卜辞”的名称。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甲骨文的特点:首先它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1)所见不重复的4600多单字,还不是当时是用文字的全部,规模庞大的文字体系,绝不可能是原始的文字系统;(2)汉人总结的汉字造字法――六书条例,除转注外,都已相当发达。例如:雨 ,臂 ;(3)方块汉字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它描写横向事物的字的竖写。例如:家 ,梦 。
尽管如此,甲骨文毕竟还是离原始文字较近的字体,与后世文字相比,自然会保留不少早期文字的特征。比如:(1)象形成分相当重,会意字主要是靠部件的图画式组合起来的偏旁观念还比较薄弱;(2)构字方式多样,字形很不固定:形符随意增减变换。例如: 凤 ;(3)书写形式十分自由,有反书和倒书。例如:帝 ,侯;(4)由于刀刻难于填实,遇有肥笔,多以钩外廓表示,且多以横直线条代弧曲线。如:王 ,土。(5)假借字大量使用。形声字已产生,不过,整体上仍以象形字,会意字占绝大多数。
除甲骨文外,商代尚有金文,陶文和石刻文。不过,后两者留下来的不多。所以谈商代文字,一般以甲骨文为代表。
二、西周的金文
周初甲骨文出土600多,字都很小。谈西周文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代表性上讲,都比不上金文的价值。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主要铸或刻在铜器上。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把这样的文字称金文。由于古铜器中乐器的钟体型最大,乐器中的鼎数量最多,因此也称金文为“钟鼎文”。人们对金文的认识水平比甲骨文高出许多。
(1)图绘成分减少,方块结构趋于稳定,偏旁意识增强。如弧曲线拉直,减少汉字描绘和实物是否相符的做法;取消左右合文结合式,留上下结合式和兼体式两种。例如:车;(2)构字方式日趋成统一,字形日益固定。倒书大大减少。如:望 ;(3)偏旁的调整。主要表现为扩大近似形符,和同化近似形符;加强主观选择,夸张区别特征,增加区别特征,规定区别方向;直接同化,有标记的同化。如:龙;(4)金文形符的增减与变换。例如:哲。
虽然金文比甲骨文又前进了一步,但比起后世文字还不算十分进步的文字。
三、战国时期的石刻和简帛
这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变化,文字也进入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应用文字空前广泛,书写形式多样。除金文外,尚有书于竹简与缣帛上的简帛文,刻于玉石上的石刻文以及钤印在陶上的陶文,钱币上的货币文,印章上的玺引文等。它的特点有:(1)文字异形现象突出。如齐、楚、燕、晋等诸侯国的文字分歧很大;写刻材料与用途之品类繁多造成的文字异形;简化方式不同;饰笔不同。(2)讹变现象十分激烈。“者”字下半部讹混了“口,白,古,其”。(3)新的近似形符的发生与细腻的区别标志。(4)组合形符的增减与变换。(5)简化的形式,兼体式合文大量增加。例如:公子,子孙,并立;(6)组合声符的变换。
四、秦代的小篆和秦隶
六国地域差异,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不便,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着手文字的统一。标准字体为小篆。
1.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2.小篆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具体特点如下:(1)线条化。“角”字也不像牛角了。如:马;(2)简省化。结构简单明了。如:雷 ;(3)定型化。变现为偏旁的形体、构成和位置,还有笔画数的笔顺也基本定型;(4)新的近似形符的产生比较微小。如“王”与“玉”。
3.秦隶的特点:圆转匀称,书写不变
(1)篆草并写。例如:素;(2)简化篆书的偏旁形体。如:始;(3)一般为竖向伸展气势,于汉隶明显区别;(4)兼顾美观。平衡因素使得同一意义的形符在不同的位置上有不同的写法的现象。
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它的出现为汉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过渡。
五、汉代的隶书和章草
汉隶是到了两汉中晚期在秦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它是篆书形体的归于消失和波磔的开放由竖伸变为横展使字形扁平,体势左右相分的汉隶风格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1.汉隶的特点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变革,隶变的完成,是汉字形体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变篆书圆转线条为方折笔画,字形变得方正平直,看不出原来的相形面貌了。(2)对一些繁复的字的笔画乃至部件省并简化。如“雷,屈”两字的部件简省,“书,承,胜”的偏旁省并。(3)部分偏旁因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形分化为若干不同的形体。“冰、浆、注”的“水”旁,到隶书就五花八门了。(4)偏旁的变形,省略与归并,使一些篆书形体不同的偏旁混而为一。如:“丰”,到隶书基本上变得完全相同。
隶书完全抛开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得汉子变成抽象的符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汉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汉字的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章草
它是隶书的快写,实际上是由秦隶中的草书因素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以笔画牵带和借让为特色的隶书快写,后期隶书波磔精美,章草也跟着波磔精美。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章草是隶书的快写,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
六、汉代后的楷书、行书、草书
1.楷书
它是今天通行的正体字,含有楷模,规范的意思它。由汉隶发展而来,大抵出现于汉末魏初,成书于东晋时期。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
2.行书
它是楷书的快写,它的取名从“民间最为流行的书体”而来它,与楷书同时产生。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一方面,它克服了草书过于放肆而难于辨认的缺点而采取了楷书的形体。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草书书写快捷的优点,弥补楷书过于拘谨的缺陷,既易识易认,又简易快捷。所以,在实用方面,都与楷书无本质区别。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行书是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3.草书
它包括章草和今草。“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今草是楷书的草写。这里重点说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是从长草发展过来的,他一方面承袭了章草的牵丝引带写法,并且由字字独立发展到字字相连属;另一方面,它又尽去章草的波磔,变章草的横势为纵势,使草书由隶书的体势转变到楷书的范畴,因此成为楷书的草书是恰当的。草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笔的连和结体的简两个方面:
(1)用笔的连。具体体现在:1)改变笔顺。2)改变笔画形态。3)改变笔画部位。
(2)结体的简。1)笔画借用。2)笔画简省。3)偏旁简省。4)一旁多用。
草书趋于简捷,同时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具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七、结束语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在中国文字中,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就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文字是国家的灵魂,为了了解祖国文字的变迁,祖国的历史,祖国的灵魂,我们很有必要再次深刻认识汉字。
参考文献:
[1]杨开义.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书系[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2]韩鉴堂.中国汉字[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一、汉字形体演变的内部机制
形体演变体现了汉字体系的发展变化,不同时代的文字资料中,同一个字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得面目全非。字形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状态,一种是被社会认可的相对长久的字形变化,一种是个人书写的变化,字形演变是汉字通过自我调节,不断从无序走向有序,汉字的演变是一个个字进行但并非是孤立的,而要受整个汉字体系的制约,这是因为:
(一)字与字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整体关系,决定字形变与不变。这种变化往往是汉字与其他字的聚合关系导致的。如:两个字的形体相似,便会引发甲字和乙字,或是丙字的形体变化。
(二)字形演变是从属于文字体系的整体调整,如某一独体字发生变化,其它的作为偏旁的字也就要发生变化,单字字形的变化,必须着眼于整体字序的优化,文字字体不允许某个字的优化,破坏整个汉字体系的有序度。
(三)汉字字形的总体特征决定汉字形体。古文字阶段字形演变不能背离又结合体被假借后的字,就加上形符加以区别,使其向表意方向回归。
(四)字形的演变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其中人们的主观意愿的介入成为推动汉字简化的一股区大力量的不同时代对字义的理解不同或观念不同等,也会导致汉字字形演变。
(五)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对字形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汉字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价值(表现汉字形体美)。书法是着重表现汉字形体总的艺术,那些一味求简单而缺乏美感汉字是受排斥的字形演变是汉字字序发展的需要。第一,受到汉字自身的制约,第二,受到人的主观愿望的影响,它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汉字在使用与发展中,一直受到两条规律的约制,一是简易
律,即形体的简单易写,由图绘变为线条、由象形变为不象形、由较繁复的符号变为较为简单的符号。小篆是对甲骨金文的简化;隶书是对小篆的简化;楷书是对隶书的简化,草书和行书是对楷书的简化。另一个是区别律,字是一个一个造出来的,作为符号当然要越来越简单。但是,字这么多,如果都要求简单,没有办法区别(亦即使它的功能强化)。要区别,也需要增加区别的标志。例如二与一的区别异是多了一个横笔,三与一的区别异是多了两个一横,十与一的区别是在中间加一个交叉的竖笔。这个变化规律,异是区别律,也可以叫繁化律。为使汉字的形体明确,音义明确,彼此之间要有区别,以达表达功能的目的。在某些程度上具有汉字繁化的功能。如:[其],本义为竹子或树枝编的畚箕,但被假借当虚词,原先表[畚箕]的反而要加竹字头成[箕]了。然亦是,此类假借字不胜繁举。同时,在区别律繁化后,简易律又起作用了。汉字就是在这两律的作用下达到相对的平衡。
(一)类化。这是重要规律,类的观念对汉字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文字若不能从形体上加以归类,就很难形成体系,不易于检查、记忆,所以类化成为汉字发展的迫切要求。第一,为一类相同的字加义符,在甲骨文阶段表祭祀的字形却很零散。第二,改造构形特殊的字把它们加入语意相关的字群里,这类字多代表某种具体事物的象形字,为了类化,只能牺牲其表形特征,如:易即锡。第三,按字的意思来分化字形相同的字,归入不同类,如 à陷,可以使字形原本模糊,表义清晰,强化汉字的形表义。第四,把高频字符异化成不同的形体,使大多的汉字分流,这是从字形来分化,这类化有利增强字形间的区别度。类化极大提高了汉字的有序排列,为汉字部首的建立创造条件,使汉字体系成为一个整体体系。
(二)简化。汉字由繁难向简易的变化,由古文经过两次大简化,一是殷商迁都时的简化,甲骨文是商文的简化。二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小篆为天下官方文字,到文学阶段隶书又是一次大简化,简化手段有:⑴图象线条化。把图象变成简洁线条,降低了写实性,增强了抽象性,便于书写。⑵以局部代替整体,对某些构形复杂的字异截取其富有代表的部分代表。如:车。⑶删除多余繁复的部分。⑷以构形简单的字来代替构形复杂字符的简代繁的意符,是语义相同或相关的。
(三)繁化。字形由简到繁的变化。第一,添加笔画。第二,附加字符。第三,改异字形。字形繁化目的:第一,强化字形间的区别度,在一个文字系统内部,一个文字只有具有区别于其它字的特征,才易于被人识别,文字形象和信息同样要求这样,如果某一个字符区别特征不明显造成相似,这样会增加难度,不利于使用。第二,巩固字形义统一关系。据义统形,形义统一是汉字构形原则,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字符,形义关系逐渐淡化,甚至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繁化可让字形内部的表义因素,使得字形的关系得以重建。第三,增强匀称美:出于审美的需要,适度的繁化可以使那些缺乏平衡感对称感的字拥有匀称美。简化与繁化是对立统一的、
三、汉字的构形特点
几十个世纪以来,汉字的具体构形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使是一个字的形体,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从总体看,汉字并没发生性质的变化,它的基本构形特点一直是保持着的。
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所表达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汉字形体中可分析的意义信息,来自原初造字时造字者的一种主观造字意图,我们称作构意,也称造意。例如:“初”的造意是“用刀裁衣”,这个形象用以表现“开端”、“开始”的词义。造意一旦为使用的群体所公认,便成为一种可分析的客体,我们称作造字理据。造字理据因社会约定而与字形较稳定地结合在一起,它是汉字表意性质的体现。造字理据越是早期就越直接、越具体。例如,早期的甲骨文和金文是靠着直绘物象来构形的,例如:甲骨文“天”,直绘正面人形,突出人的头部,表示头顶。甲骨文“沫(音hui)”,画水点、用手洗脸的人和盆的形状,组合后表示洗脸。可以看出,在以上汉字的构形里,不但单个的形体是直观物象的描写,就是形体组合,也是反映事物之间的直观关系的。
汉字在发展中,为了书写的快速,逐渐简化,早期古文字的象物性逐渐淡化,汉字不再用直观的物象来反映词义了。但是,因为一批具有意义的基本字符已经形成,它们可以直接把意义信息带到字形里。例如: “日”已不象太阳,但它在构字时仍然把“太阳”和与它有关的信息诸如“时间”、“明亮”等带入字形。
字符与构件象物性淡化,由表形转化为表意的现象,称为“义化”。义化以后的构件组成新字时,有的还保留着物象关系,如小篆:“苗” 草长在田地上,构形时草在田上。而大部分已不保留原来的物象关系了,可以考虑字形的整齐、美观来安置构件。如:“解” 用刀剖牛角,刀在牛上,减去了手,意义信息足够说明“解剖”义。以上两种组合方式,前者叫形合,它们是物象组合的遗存;后者叫义合,它们只靠字符意义的累积或连缀来表意。但它们的字形都是可以分析的。
四、汉字构形方式
最常见的汉字构形方式是半意半声。拿果木来说: “桃”、“柚”、“梅”、“棠”、“梨”,都用“木”来表示它们是木本结果的植物。而“兆”、“由”、“每”、“尚”、“利”则用近似的声音来对这些果木名称加以区别。汉字的声符作用不只在标音,而且用不着和所构的字读音完全一致,它们是一种区别手段,通过这些声符,可以在许多同类词里,区别出这个字是指称哪个词的。“桃”和“兆”并不同音,但人们可以由于“兆”与“桃”声音的近似而确定它不是棠、梨、柚、梅而是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说明汉字表意性质的主要依据,就是它的因义而构形的特点。因为汉字是因义而构形的,所以,说明一个汉字的形体必须包括构形和构意这两个部分。构形指采用哪些构件、数目多少、拼合的方式、放置的位置等。而构意则指这种构形体现了何种造字意图、带来了哪些意义信息,又采用了何种手段来与相似字和同类字相区别。
五、汉字构形的另一个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早期汉字大多是采用形合的方式组成的,这种组合需要采用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来反映事物的关系。且看上面提到的甲骨文的 “沫”这个字。为了描写出人在器皿中洗脚、洗澡、洗脸的情境,在组字时,器皿一定放在下面,被洗的手脚应放在器皿中,而用手洗脸的人则应放在器皿边上,脸又要放在器皿近上方。这样组合,完全体现了事物的本来情境。这样组构的字,一定是一个两维的平面,而不能是线性的。所以,在古文字时代,方块汉字的格局就已经形成了,当汉字发展到义合组字和义音组字后,由于整体构形已经经过了一番规整,当然也就要保持上下、左右的两维方形。因此可以说,方块汉字正是汉字的表意性必然带来的特点。
汉字以秦代统一文字前后通行的古隶(秦隶)和整理规范过的小篆为过渡带,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从隶变开始,汉字的构意大部分保留了下来,也有少部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三种情况:
(一)理据重构:形体因书写而变异不能与意义统一时,在使用者表意意识的驱使下,会重新寻求构意去与它的新形切合,或附会它的意义去重新设计它的构形。例如: “射”甲文时代象一只手持弓箭,是合体象形字,小篆作“射”,弓形变成“身”箭形变成了义化构件“矢”,会以身体射箭的意思。
关键词: 汉语日语发音状况对比研究
一、引言
日语和汉语之间的联系可谓源远流长,日语中汉字的使用历经久远,而在读音这一方面,至今我们都可感受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两者自日语吸收汉字时起,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依然可以发现其间规律,但是同时,一些微妙异变亦可发现。汉语音韵学历史悠久并且发展深远,日语音韵系统同样历经变迁,因此,我们若要抓住两者关系并深入了解,不仅要进行共时比较,历时比较也同样重要。笔者单从《常用汉字表》中声母为g、k、h的汉字入手,从汉语声母的变化找出日语音读中的对应,找其规律,同时针对非规律字,利用日汉音韵学知识加以说明。
二、汉语声母g、k、h的演变
日语汉字的音读是以古汉语读音为基础的,汉字音读在日本又有吴音、汉音、唐宋音的区别,这是因为汉字传入日本的时期、地区不同,因而研究这些音韵时不能拘泥于某一地区或时期,而要从日语汉字音读中也可以找出汉字在某一时期的发展变化特征。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历史分期,划分标准虽有不同,但基本上可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因而可以将声母的变化分为这几个不同时期来观察。
探究汉语拼音对日语汉字音读的影响,必须先弄清汉语音韵自身的演变过程。现代汉语音韵系统的形成,是历经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才实现的。其历史时期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上古音是指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重点是研究周秦古音,一般以《诗经》用韵和谐声字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为代表。中古音韵系统的代表是36字母音,中古音是指魏晋南北朝到唐宋这一历史时期的汉语语音,三十六字母代表中古晚唐至宋初时候汉语的三十六个字母。近代音指元明清时代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以之为对象的音韵学研究被称为“北音学”。现代语音系统即是我们目前所学习使用的音韵系统。
在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声母g[k]、k[k‘]、h[x]三者都属于舌根音,g为舌根不送气清塞音,k为舌根送气清塞音,h为舌根清擦音。而追究至上古和中古音韵系统,现代汉语声母g来源于见母[k],群母[g]仄声;k来源于溪母[k‘],群母[g]平声;h来源于晓母[x],匣母[?掮]。见、群、溪、晓、匣五母皆属于舌根音,其中见、溪、群属于牙音,晓、匣则属于喉音。如按其清浊分类,见、溪为全清,溪为次清,匣、群为全浊音。
在上古音韵中,各汉语语言学家对于上古音韵系统的分类各不相同,如王力在《汉语史稿》、《汉语音韵》等书中将上古的声母确定为32个,在此分类中见、溪、群、晓、匣(云)归为牙音。
中古音韵系统的代表是三十六字母音,字母表中,见、溪、群、晓、匣皆为舌根音,见、溪、群归为牙音,分别为全清、次清、全浊,晓、匣归喉音,分别为全清、全浊。至此可见,在上古音到中古音韵的转变中,见、溪、群、晓母皆无大的改变,而匣母则出现“喻三归匣”的情况。同时《汉语音韵学讲义》指出:“中古群母只出现在三等韵,匣母只出现于一、二、四等韵,宋人三十六字母的喻三只出现在三等韵,中古隋和初唐时代的喻三归入匣母之中,而在上古它们又归入群母之中,因而它们在上古有相同的来源。”①即匣母和群母在上古同源。
在近代音韵系统中,出现了一次变动,即浊音清化。从中古到近代,即从9世纪初开始,汉语共同语的声母系统趋于简化,浊音清化便是其中最普遍的一个规律,即除了次声母以外,所有的全浊声母都变成了清音。在这一变化中,在匣母在分离出喻三以后,因匣母[?奕]是浊音不能再维持而与晓母[x]合流,逐渐变为清声母,群母合并到了[k,k‘]之中。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已最终形成。在此之前,晓母[x]分化出了[?揶]和中古心母合流,[k]和[k‘]又分别分化出[t?揶]和[t?揶‘],分化的条件是[k]和[k‘]后接细音。以上便是g、k、h三声母自上古至今的演变过程。
三、以g、k、h为声母的汉字在日语中的发音
1.以g为声母的汉字。
《常用汉字表》中以g为声母的汉字共有79个,其中吴音汉音的读音相同有49个,有2个字有唐宋音,7个字有惯用音。从吴音汉音来看,在现代日语中读成カ行音的有78个,其余三个含辅音g的汉字在日语里读作ガ行音。总体来说,以g为声母的汉字对应的基本为カ行音。
在这79个汉字中,声母g没有太大变化。声母g来源于见母[k]、群母[g]仄声,在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一直是[k][k][k][k]的形式出现。但在这些汉字中,有两个例外,分别是“乾”和“拐”。
①乾:从汉语角度来看,乾为多音字,上古即有两音:[kan]和[gran],中古:[kan]和[gr?藓n],近代:[kan]和[k‘ien],现代:[kan]和[t?‘ian]。吴音汉音都为かん。
上古和中古音韵中的[k]和[g]即为见母和群母,在9至13世纪,群母在浊音清化的过程中逐步分流至见母[k]和溪母[k‘]之中,因此,乾出现了近代音为[kan]和[k‘ien]的现象。并且,随着17世纪末18世纪初见母[k]和溪母[k‘]在后接细音的条件下分出[t?]和[t?‘](精母),[t?‘ian]音的出现了就不难解释了。由于日语音韵所受影响大部分来自上古和中古音韵,所以近代以后的声母变化没有改变日语发音,由此可见见母和群母的汉字在日语发音中皆可为カ行音。
②拐:上古:[guǎd]、中古:[gǎi]、近代:[kuai]、现代:[kuai]和[guǎi]。吴音为け、汉音为かい。与乾同理,群母[g]在经历浊音清化之后归入见母和溪母之中,因此拐的声母发生了[g][g][k][k]的变化,由此字也可看出群母的汉字在日语有カ行音的情况。
2.以k为声母的汉字。
《常用汉字表》中含有汉语辅音k的汉字有44个,其中吴音汉音的读音相同有25个,有1个字有唐宋音,6个字有惯用音。从吴音汉音来看,在现代日语中读成カ行音的有43个,例外的汉字吴音读作ガ行音,为汉字“狂(ごう)”。其中另有四个汉字“、、孔、堀”的吴音为两音,分别为:(け、かい)、(かち、げち)、孔(く、くう)、堀(ごち、こち)。
同g一样,以k为声母的汉字在汉语音韵演变中没有太大变化,k来源于溪母[k‘],群母[g]平声,在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一直是[k‘][k‘][k‘][k‘]的形式出现。但在这44个汉字中,有四个汉字的声母不是呈这样的趋势演变,分别为以下四个:
①狂:上古:[gIua?]、中古:[gIua?]、近代:[k‘iua?]、现代:[k‘ua?]。上古中古的声母皆为群母[g],清音浊化至近现代为[k‘],因此吴音按其古音发音为ゴウ,汉音为キョウ,由此可见,群母的发音在日语吴音中也可以是ガ行音,汉音依旧是カ行音。
②:上古:[hIua?]、中古:[hIua?]、近代:[hiua?]、现代:[k‘ua?]和[kuàn]。h来源于匣母和晓母,匣母、晓母对应吴音汉音カ行音(在下部分会将会提到),因此这个字依旧为カ行音。
③昆:上古:[ku?藜n]、中古:[ku?藜n]、近代:[ku?藜n]、现代:[k‘u?藜n]。吴音汉音都为こん。
④括:上古:[kuat]、中古:[kuat]、近代:[kuo]、现代:[k‘u?藜]。吴音为かち、汉音为かつ。
昆和括的声母变化一样,都是在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没有变化,都为[k],而在现代则都变成了[k‘],这种变化对日语汉字的音读没有太大影响,吴音汉音依旧都为カ行音。
3.以h为声母的汉字。
《常用汉字表》共有含辅音h的汉字81个,76个读カ行音或ガ行音,4个读ワ行音,1个读ア行音。在这81个汉字中,吴音和汉音绝大多数不同,不同的类型有很多,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吴音经常出现读ガ行音或ワ行音或ア行音的情况,汉音则基本都是カ行音。
仔细观察这81个汉字的声母,基本都是从[?揿](中古音韵前期)[h](中古音韵中期)[h](现代汉语拼音)或[h](中古音韵前期)[h](中古音韵中期)[h](现代汉语拼音)两种渠道演变过来的。喉音的[h]和[?揿],同现代的吴语,代替原来的晓母[x]和匣母[?奕]。古代音韵演变成日语吴音,中古音韵演变成汉音,日语中将辅音[?揿]也就是晓母[x]读成ガ行音或ワ行音或ア行音,将辅音[h]也就是匣母[?奕]读成カ行音。
(1)从hhh演变过来的汉字,日语吴音汉音都读成カ行音。即晓母[x]自上古音开始并无变化,只是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时匣母浊音清化完成了与它的合流,并分出[?揶]。由此可见,匣母的日语对译音吴音汉音皆可为カ行音。
(2)由?揿hh演变过来的汉字,日语汉音读カ行音,吴音读ガ行音或ワ行音或ア行音。上面提到过,《汉语音韵学讲义》指出:匣母和群母在上古同源,群母在吴音中可对应日语中的ガ行音,这样便不难理解匣母吴音中出现ガ行音的现象。
四、由上面的比较,就见、溪、群、晓、匣五母在日语音韵音读中的发音
1.牙音见、溪、群。
(1)见、溪、群三母字中,见母为全清音,溪母为次清音,所以以清音か行音译之。见、溪母在自上古至现代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太大波动,唯一的变化是在从中古时期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普通话过程中,分化成了两组声母,其洪音字(古、苦)仍保持读[k,k‘],其细音字(居、去、渠)则受韵母开头[i]音的同化作用,变成了颚化音[tt?、t?‘],即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合流。
但是日语音译中没有反应出这样的合流,凡古代汉语的见、溪母字,日语汉字音读一律以カ行音对译,凡古代汉语的精、清母字,日语汉字音读一律以サ行音对译。这反应出了日语汉字音读所依据的不是现代汉语语音系统,而是中古汉语语音系统。这样的古代汉语语音系统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还有所保留。
(2)群母有カ行音和ガ行音两种音译情况。中古群母在其后经过浊音清化归入见母和溪母,同样由于日语汉字音读依据的是中古语言系统,在以见、溪母为辅音g、k的大多数汉字音读中仍可以找出群母的影子。
2.喉音晓、匣。
晓、匣二母都是摩擦音,清、浊配对。日语汉字音读吴音系统表现了这种差别,从上面h的声母两种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日语吴音中,晓母字以清音カ行译之,对匣母以浊音が行译之。汉音系统则一律以清音カ行译之。这种吴音系统、汉音系统的差别可以从译音的不同时代(吴音借自中古的南北朝时代,汉音借自中古的唐代)与地域(吴音借自中古的南方,汉音借自中国的北方)的来源得到理解。
五、结语
以上就声母为g、k、h的汉字分别在汉语、日语里的发音状况进行了列举,并进行了一些浅显对比研究。从上面可以看出,汉语的音韵系统演变历史久远,复杂多变,而日语的音读在汉语中追根求源都有所体现,并且汉字中的方言特点,以及传入日本的时间差异等现象,在日语中都能发现。从汉语音韵系统可以找出日语音读发音的规律,同样从日语音读中也可以发现汉语音韵的演变历程,这对汉日语音韵研究都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成春有.日语汉字音读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升余.近世唐音[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丁锋.日汉琉汉对音与明清官话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林瑞.日语汉字音读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3.
[5]高本汉.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M].济南:齐鲁书社,1987.
1、汉字的一般常识
(1)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2)汉字的形体及其演变
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
形体, 构成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是笔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由点和成演变而成的八种笔画:点、竖、撇、捺、提、折、钩。
汉字产生都是几千年,形体在不断地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行书到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样一个过程。
2、正确书写汉字
(1)注意字休的规范化
(2)不写错别字
3、熟悉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和笔顺的知识, 掌握查字典的方法。
4、汉字中形声字形旁与声旁的六种配合方式
(1)左形右声(2)右形左声(3)上形下声
(4)下形上声
多年来,识字教学由于在理念上的众说纷纭故在形式上表现得异彩纷呈。虽然在形式上百花齐放,但在实质上多数的识字教学还是通过分析汉字结构、拆分汉字笔画、机械抄写汉字形体的方式来加强对汉字的识记,这种把汉字当作僵死的符号来死记硬背,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学生的识字兴趣、直接导致学生厌学、弃学。“字理识字”则是从汉字的特点出发,遵循汉字的造字理据和演变规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呈现汉字构字原理和文化内涵的一种识字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字理识字”是承传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字理识字有助于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
汉字的形体不是随便画成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有一定的理据。如果我们在识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某个形体的构形原理及其演变过程,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这样的识字教学,它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可想而知。汉字是一个互有联系的符号系统,它们的组合有理据、有序列、有层次、有类别,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而以简驭繁,成批识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昭”字,从“日”“召”声,“召”又从“口”“刀”声,共得三个基础字,然后按构字原理循序渐进地联系相关字形进行教学,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互有联系的字形。如“召”组成“昭、招、沼、诏、苕、韶、绍、邵、劭、p、笤、龆、髫、迢、”“昭”又组成“照”……诸如此类,先识字成为后识字的基础,相关联系的字互为背景,互有联系又互有区别,这样从字理出发按构形规律,系统地教学汉字,比起忽略字际关系的死教硬记来,效果无疑会好得多。
二、字理识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字理识字就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的析解,从中感悟汉字本身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如我们在教“大”和“男”时也可以这样讲,“人”跨腿伸臂表示“大”(这样站立的人所占的空间和面积当然大了),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是“男”人(男字不但明确地定位了男人的社会分工,也反映了远古社会男耕女织的社会现状),那么,当“大”“男”等字再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不会是抽象的笔画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则则美丽的故事,一个个神奇的传说,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较之抽象的符号识记,这样讲“理”的识字,其“质”是根本不同的。识字要以感知为先导,并有分析、综合以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参与,而最主要的过程是记忆。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讲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是抓住了汉字的构字原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记忆和联系的线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字理识字有助于正确理解汉字的形义
由于汉字形体的局限和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复杂,汉字在据义构形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些形近字,加上长期的发展演变,现代汉字中形近字更多。其实,汉字构形是有依据的,汉字的演变也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能从字源上讲清楚形近字各自的构造原理,又能从演变过程中说明某些因变化而形成的形近字的现实依据,然后结合辞例用法,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那么学生的印象肯定很深,读错用错的机会就可能大大减少。例如:“盲”和“肓”,“盲”指的是眼睛看不见,所以从目;“肓”是指人肉体的一个部位:心和隔膜之间,故从肉,而“肉”跟“月”同形。这样学生就容易区别了。通过这些字学生就可以做到因形知义,准确地区别字形,正确地理解字义,从而牢固地掌握汉字、达到正确应用汉字。
四、字理识字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对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除了承传语言文字的意义外,对提高青少年的传统民族文化素养也意义深远;对于社会而言,文言文教育能产生一种民族凝聚力,将古今的社会精英与广大的民众联系起来,学好文言文意义重大。但是,文言文的学习相对于语文其他知识来说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对小升初孩子来说,更是头疼。如何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为难情绪,我感觉如果我们从小学开始就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来学习汉字,让学生从汉字的古文字、字源义来学习、识记汉字,我相信到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效果会是截然不同的,如左耳旁,与山或高台有关,“毕力平险”的“险”――险峻的高山;和“无陇断焉”的“陇”――高山;“其队可止”中的“队”――通“坠”,从高处落下;“阡陌交通”中的“阡”――有高垄的田地。学生懂了左耳的意思,即使背不下来书下注释,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临场发挥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关,它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思想交流和传播的基本工具,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多年来的实践研究证明,“字理识字”对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承传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古文字构造法;汉字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六书理论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图到字,从少到多,从抽象到具体的漫长历程。古人研究文字,有“六书”之说,就是将汉字的形、音、义三者统一考虑。
什么是“六书”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又作《说文解字序》)中提到: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本文将以六书理论为依据,结合甲骨文、金文字例分析汉字的基本构造模式。(转注和假借虽在“六书”之列,现一般认为其实为用字方法,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造字法。在此将不作列举。)
一、指事字
汉字中一小部分是由象形字和一个指事符号构成,而这个指示符号表达汉字的本义。这类汉字称为指事字。指事字中常见的基础汉字有“上”“下”“一”“十”“本”“末”等。
以“中”为例:
甲骨文和金文中()为旗形,代表两军部队,中间部件为两军中间不偏不倚中立地位的非军事地带。又作空旷地面的中央地带,由旗杆标出位置,方便部族聚集。
在讲解汉字“中”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原”(中国)、“中央”以及中国国旗等文化知识给学生予以介绍。在汉语教学课堂中,积极适量地加入相关的中华文化知识在里面,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欲望,还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象形字
汉字源于物形。物,本身有其音,据此物所造之字也就被赋予了读音,由此产生的汉字便是象形字。此类汉字教学中,应该抓住象形表意的特点,用图画和分析字形的方法理解字义,记忆字形。由于造字规律所限,常用的汉字中,象形字大概有仅两百个左右。但是这二百多个象形字对于提高汉字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影响。常见汉字如“日”“月”均是象形字。
以“牛”字为例。
甲骨文,以牛头代表牛,突出牛角这个主要特征。文字表达牛这个物的含义。
金文,仍是以牛头为象形。因为金文是浇铸而成,浑厚的笔画使牛头的额形象更完美。
其它类似用于表动物名称的汉字有“马”“猪”“龙”“鸟”“羊”“鱼”“虎”
“象”“鹿”等。实际教学中,可以如上图所示范,结合动物图片演示汉字的出现和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印象。
具体的汉字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画”汉字。每个学生选择可不同的汉字进行演示,然后根据画出的“汉字模型”在班级上跟所有师生一起分享其中的故事,故事中可以再次穿插图画把汉字作出进一步演绎。通过“画”汉字和“讲”故事,用编写绘本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课堂展示所学汉字,表达各自的见解,对汉字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含进一步探讨学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的了解以及汉字学习的兴趣。
三、形声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形声”以其一半表音、一半表意的结构模式,适应了记录汉语的需要,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方式,成为创造汉字的主要方法,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数量最多。然而,由于汉语发展历史久远,古音与现代汉语发音有说不同;古语有云“十里不同音”,区域汉语方言发音有出入,我们在看待形声字声符时,不要纠结于其在汉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发音。
以下是汉字的声符(音符)举例。
常见汉字以“方”为声符的如:芳、坊、纺、放、仿等。
金文常见汉字以“平”为声符的如:苹、砰、评、坪等。
常见汉字以“方”为声符的如:俘、孵、浮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声符发声,意符表意,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联系,理解字义。可以采用现有的教学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视频短片,语音文件,小型话剧表演等方式演绎、诠释汉字含义。抓住汉字读音演变规律,使教学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传统上枯燥的汉字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四、会意字
由两个以上不同物形符号组合在一起,可以从中领会其意思的字,简称会意字。会意字是象形字的发展,不同的象形符号用不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表达不同的含义。会意造字法产生的汉字数量更多,使用更广泛。会意字造字法演变出的常用汉字用“家”“休”“朋”“友”“明”“从”
“森”“胖”“多”等。
以“福”字为例。
甲骨文中,左边“T”形部件意为祭祀用的供台;右边部件意为双手举起酒器。会意为祈福。文献记录中显示“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多钟不同但是类似的写法,归根于古人汉字书写还没有统一规范。但是,“福”字的根源和演变在上面完全可以体现。
教学中,可以将福字在现在汉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入,介绍春节以及春节有关的传统。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加入书法入门课。
五、结语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对于母语是表音文字的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来说在认知书写上必然是困难的。如何让汉字学习更加有趣,吸引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闻汉字色变”是汉语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分析汉字的造字模型,探讨汉字衍变过程和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
汉字发展至今,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以及近代的汉字繁简字改革,基本上已经定型。汉字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汉字教学、演示汉字演化规律过程中,适量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文化知识的引入也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
汉字教学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教学阶段,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汉字学习对于了解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诗词作品的重要意义。音、形、意兼备的汉字在诗词中可以传达深厚的文学意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汉字课程,融入书法、绘画等中国元素,让学生欣赏汉字美,才能真正体会中华文化及文学最品种蕴藏的深厚美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汉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选题定位
写中国字,做中国人!但是对于中国汉字,只有亲近他、了解他,才可能喜爱他、才能更好地表现他,所以汉字文化是孩子们必须了解的。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汉字》一课,恰好能给予学生一个接触汉字,感受汉字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的机会。
二、技术优势
对于本专题,在常规教学中会出现以下两个难题:
1.汉字是表意文字,由图形发展而来,其内在艺术性、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身的形象美在常规教学中很难得到充分展示。
2.“汉字”专题讲授需要大量资源的补充支持。
那么,利用信息技术就能使以上两个问题迎刃而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色彩丰富、生动性增强,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汉字,亲近汉字,也有助于教者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策略目标
对于本课在设计前我思考最多的是三点:学生缺少什么?学生需要什么?信息技术可以给予什么?对于前两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孩子们普遍缺少对汉字文化的认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知道中国字符号性的优秀,也因此无法意识到古人的聪明!他们需要感受到文字,经历一次愉悦的文化洗礼。对于第三个问题,我想结合我的具体设计进行介绍。
有以上三个思考,本专题的教学目标就很明确了:
1.知识目标:了解汉字的历史和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
2.能力目标: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享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感受汉字构造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
四、设计理念
以信息技术为桥梁、以兴趣教学为主线、以创设情境为手段、以了解汉字为目的。
五、教学设计
现在我来具体说一说我的教学设计,同时也是来具体回答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信息技术可以给予什么?
(一)走进汉字王国
这一环节作为本课的导入,通过播放动画《有意思的汉字》,给予学生任务性问题: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播放由汉字演绎的动画,展现了在常规教学中所难表现出的形象美,契合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为下面的学习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遨游汉字王国
(设计意图:因为整个课件基调都是在童话般的氛围中开始的,那么为了配合这样的情境,将教学重点部分的三个模块,设计为“三扇大门”。并且画面中右侧的“资源导航”为这一环节提供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信息,使课件既可以是教师课上的讲授课件,又可以成为学生课下的自学课件。
第一模块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汉字。我国的汉字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中国最早的字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演变呢?让我们共同打开王国的第一扇大门――汉字之史。
⒈汉字起源
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那么从古至今,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都有哪些呢?它们的可信度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吧!
在这里提供了四种起源说,它们分别是:a.结绳说;b.八卦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让学生结合课件所提供的图片和可信度的解说自主阅读,确定“汉字起源于图画”。)
⒉汉字演变
结合刚才所学,观看视频《汉字形体的演变》,提出任务性问题:你能尝试着概括出汉字演变的过程吗?大体过程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视听,认真归纳。通过对“汉字之史”的学习,完成了知识目标中提出的“对汉字历史的了解”。)
第二模块
有人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学习汉字能使人变得更聪明。”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打开王国的第二扇大门――汉字之奇。
⒈构造方式。“六书”即为: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e.转注;f.假借。其中前四个是指造字之法,后两个为用字之道。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师生共同观看视频讲解,并结合文字定义,互助学习,得出结论。)
⒉自我检测
(设计意图:这是利用Flash自制的一个检测游戏,通过以上的学习,检测对四种“造字之法”辨析和理解,做到即检即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有效的完成了知识目标中提出的“对汉字特点的了解”。)
第三模块
(设计意图: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第三扇大门――汉字之趣,让学生在游戏和生活中进一步体味、感受。从而完成情感目标中提出的“享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致谢汉字王国
(设计意图:为了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即“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我设计了最后一个环节:致谢汉字王国。)
⒈七嘴八舌话汉字
研究探讨:⑴你认为汉字会在电脑时代被淘汰吗?⑵你认为汉字会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吗?⑶你认为现在的书刊中常常有汉字夹字母的情况好不好?
(设计意图:在之前所学基础上进行探究,进一步认识了汉字的价值,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达到理性思维阶段,自觉维护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
⒉ “啄木鸟行动”
开展“啄木鸟行动”,分组到校园或街道调查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和不准确拼音等情况,并形成报告,请有关部门及时纠正。
⒊给我留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讨论、交流,便于学生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实现了教学难点的实破,从而也使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拓展。)
(四)结语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劝学》(荀子)作为教学案例来阐释“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试图将汉字造字法推广到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与学之中,让其成为文言文教学中“应试”与“应需”的均衡器。
关键词 :汉字造字法 六书 文言文教学
一、造字法引入让语文教学从“应试”走向“应需”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核心部分,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意义重大。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语文(2012版)》(简称《意见》)对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作了以下说明:“1.理解并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理解版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文言句法和词类活用现象,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培养筛选文中信息、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3.理解常见文言文体的特征和常用的写作技巧,明确文体和技巧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赏析文章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精妙。4.赏析人物形象、体验作者情感、体会作品思想,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并从历史视角和当代立场评价文章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5.背诵《意见》中规定的经典名篇,汲取语言营养,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这一说明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是相一致的。它能够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维度中获得发展。
然而,一方面由于文言离现代学生生活时代较远,语言使用环境悬殊,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普遍兴趣不多。另一方面,文言文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再者,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以致在学生中流传着“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的说法。因此,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实际兴趣方面,文言文是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
然而,教师可以将汉字的造字法引入高中文言文的常规教学中去。造字法是极具语文味的教学内容。它指的是一种文字系统里的每个字是怎样从无到有被造出来的。一方面,在“六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汉字形成演变的特点,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打心底里喜欢上了文言文,他们才能够迈出第二步去接受、学习文言文。其二,这也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汉字音形义相糅合的构造之美的同时,触摸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的脉搏,嫁接起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传承之桥,从而促进文言文教学。
也就是说,将汉字造字法推广到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与学上去,让造字法成为文言文教学中“应试”与“应需”的均衡器。所谓“应需”,即通过对学生进行某种刺激,让其内心主动地形成一种对文言阅读的强烈渴求,这种内心主动的渴求是推动学生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受这种由兴趣而产生的渴求的刺激,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到文言学习中去,自主地寻找培养良好古汉语语感的方式与途径,从而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深化热爱祖国母语的感情,更深层次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谓“应试”,即一名高中生在该阶段所要具备的高中语文文言最基本的素养。这属于应用的层面。即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功利性来讲,“应试”直接的评价方式呈现在卷面或成绩上。
“应试”的结果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下降,而汉字造字法选取一些典型性的汉字的变形历史或造字意义来进行解释,语言文字的魅力便可一览无余。将造字法引入高中语文文言教学中来,让学生内心对文字产生真正的兴趣,文言文教学课堂便瞬间“活”起来了。
二、“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
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但汉字又是表意文字,因此我们说汉字的理据性是与生俱来的。但随着语言文字的不断演变发展,有限的文字符号,其词语意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引申,文字符号变得越来越抽象。汉字这种演变过程中的隶变、简化等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汉字的理据性,但是汉字的理据性依然存在。
许慎《说文解字》提出的“六书说”便是对汉字理据性的有力证明。它系统地阐释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并提出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法。其中,“六书”不能单纯地认为就是造字法,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为用字法。而前三种造字法——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的理据性可通过汉字的演变历程清晰地看出。形声字的理据性可从形声字形旁的形体上直接看出。“六书”理论对汉字变化规律和构成的阐释,有力地说明了汉字的理据性。汉字的理据性运用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提高我们文言教学的效率。
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对汉字进行“六书”分类,根据不同分类的特点,结合汉字的发展和历史,揭示汉字的内部理据,将汉字内部结构的理据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步骤为:首先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即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展示图片或由教师在黑板上勾画,这是一个直观的过程,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这个字的意义。再次,根据所展现出的图片,教师再仔细说明其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过程,这很容易帮助学生记住现代汉字的字形,并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个汉字会是这样写的。最后,记住该汉字的读音,这样学生便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汉字的整个系统——形、音、义的结合体了。
例1,以前在教学荀子的《劝学》后得到的反馈是:很多学生对于文中两句话的默写总是出错。这两句话是“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与“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两句中的“致”和“至”,学生总是屡写屡错。因此在这一次的教授过程中,笔者参考《说文解字》,运用“六书理论”试图将这两字的区别告诉学生。
“至”,象形字。“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说文》)因此“至”的本义为“到来、到达”。
“致”,形声字,《说文解字》:“[卷五][夊部]:致,送诣也。从夊从至。陟利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送诣也。言部曰。诣,候至也。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処也。”“致”,左边为“至”,右边为“攵(反文旁)”。
“攵”即“攴”。“攴”字象形,《说文解字》:“攵,小击也,即手执竿轻敲。”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击打之形。从“攴”“攵”旁的汉字,本义大多与鞭打、敲打有关。
从“至”“致”“攵”三者的甲骨文可以看出,“至”“致”二字的区别就在于“攵”。两者都有“到达”之意。但“致”因多了“攵”,这个“到达”的意思,确切地说是“凭借他人的帮助而到达”。这正与文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意思吻合。相反,“至”就是指“不借助外物的自然到达。”
许慎将象形字定义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诸拙,日月是也。”象形文字,每个文字就像一幅图画,形象地展现出上古先民们对客观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根据象形字这样的特点,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图画进行教学。图画直观而形象地展示了汉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告诉他们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沉淀着中华上古先民的智慧,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更感兴趣。
例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就”为何有“接近、靠近”之意?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因此,“就”的本义为“到高处去住”。后来词义又引申为“靠近(高处);走进;趋向(高处)”,再引申为“担任”(如:就职、就事)、“完成”,即“已到达高处”。而后来的这几个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出发,意义上都是有联系的。
例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疾”的词义形成过程。
甲骨文= ,像一个人在战场上被箭所射中。《说文》:“疾,病也。从疒矢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 因此,“疾”的本义为“中箭受伤,卧床休养”。又因“从矢会意,矢之去甚速”,因此,“疾”又有“快,速”之义,联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该语境,“快,速”之义又引申为“(声音)洪亮”。
后来“中箭受伤”这一本义引申为形容词“疼痛的”之义(如:痛心疾首)、动词“厌恶、憎恨”之义(如:疾恶如仇)等。
例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绝”的词义形成过程。
《说文解字》:“绝,断丝也。从糸,从刀,从卩。,古文绝。象不连体,绝二丝。”因此,“绝”本义为“将丝线切断”,引申为“断,断绝”“停止、消失”之义。两山断绝,如何到达?那么只有“横渡”了。因此,“绝”又引申为动词“横渡”之义。
三、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建议
在中学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较高的认识功能,它是广大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它使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利用“六书”理论进行文言文教学,这是一件值得推广与普及的文言字词教学方法。汉字的形体结构很有奥妙,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由形而义的过程,又是有道理可言的。因此,学会用此知识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便可以形成师生之间语文文言文教与学的快乐气氛,以此来代替机械地死记文言词义的方法。
当然,教师也不能简单生硬地套用传统“六书”理论。一味地理论解释或许会让学生陷入新的枯燥中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时,不妨采用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解说象形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图示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图式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图片呈现,它能将字形、字形演变过程以及中国祖先的造字意图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联想教学法则是一种在图式教学基础之上的适应学生年龄层次的教学方法。它需要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寻找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点,从而更好地记忆、理解词义。
总而言之,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它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何让学生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或许汉字造字法可成为一渠活水,让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真正“活泛”起来!
参考文献:
[1]杨自俭.字本位理论与应用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韫是多音字,读yùn或wēn。韫是动词,有收藏、蕴藏的意思,常用于人名。出自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晖。韫的词组:韫藏(蓄积而未显露)、韫椟(隐藏其才不为世用;或指隐藏其才以待时;也指深闺中的才女)、韫愚(愚笨的样子)、韫椟而藏(比喻为才不为世用)。
汉字: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来源:文章屋网 )
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了解了汉字的由来,就让我来说一说吧!
汉字早在四千年前就有了汉字。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逐步的演变过程。我们现在常写是楷书,因为楷书端庄,比较好写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书写。在楷书后面还有两个分别是草书----行书。而小篆、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也受不少人士的喜爱。在甲骨文的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是王懿荣。有一天,因为王懿荣生病了,在药铺买了一包药叫龙骨,他在吃之前细致的观察了一下这个龙骨,一看就引发了天下的大震动。他发现龙骨上面有许多文字,于是,他把那家药铺的龙骨全都买了回来,结果发现每一个龙骨上都有文字,于是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人们把这些文字命名为甲骨文。但在四千多年的演变过程中,现在的文字变得越来越简单了。这就是甲骨文的由来,你们知道了吗?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了解了汉字的由来,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了甲骨文的由来,那你们了解了什么呢?
【摘要】在中国汉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装置艺术中,将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巧妙运用,创造出了很多构思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中国汉字;汉字艺术;装置艺术;运用
一、概述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
中国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经过了由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便有了“汉字七体”的说法。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但是小篆的根本性缺点在于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皆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至今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而后被日益广泛地使用。
二、关于装置艺术的诠释
装置艺术在中国的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前期的中国美术中,已作为极有实力和潜力的艺术形式之一。而中国文字的象形、会意、形声等起源造字规律以及后来艺术发展历程的诸多与汉字相关艺术自身“同构表意”的哲学思想本身就对汉字在古今发展具有潜在的、内发性的创造力。因此,在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造型艺术、装置艺术,乃至其他设计等艺术门类都可以充分挖掘文字自身的造型结构,并应用其内涵与外延,根据装置、设计、绘画等创作要求,交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答卷来。
三、汉字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
汉字作为一种符号与表现形式运用到装置艺术中的创新与创意正不断的涌现和发展。当代艺术家邱志杰的与文字相关的《念叨》、《哑钟》等系列作品奠定了当代艺术中关于观念的汉字之应用形式的基础,并迅速得到艺术界的关注和研究。年轻艺术家曾伟豪的汉字装置作品《觅风音》,这是一件以多幅汉字为主轴,利用人体导电原理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装置演绎出汉字形声的装置艺术作品。这件作品是将汉字的部首进行拆解,然后制作成黑色巨型胶条,当参与者拉上部首其中两端,现场就会发出不可预测的电子音讯,产生了形与声的互动。在字的形体之外,音响凭靠空气进行传播,人们在寻找声音的来源时,凭靠的反而是声音,而非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在《觅风声》自由吹动的导电字条,字与字的随意组合可以激荡出略显嘈杂的声音,通过参与者亲自组装的字形和声音,沿着地面斜坡和延伸的墙面,随着手的触摸发出声音,透过有声与无声的线条探寻隐藏的汉字趣味与声音想象,这正符合了趣味性和独创性的特点。
本人的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八卦》也是关于文字拆分及其应用的具体实践。提出“关于‘八卦’”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通过文字的拆分来做文章。“八卦”出自《周易》。当时做这个作品时理解为:这八个字以及其对应八个符号,用来代表中国古人对环境的独特性理解。作品的基本元素是“字”,“字”赋予“平面”,“平面”构成三维空间的立方体,同时也是一个由“文字”所构成的最为概念化和本质化的空间。作品中每个平面的字由不同的字体、大小、朝向来重复和叠加,构成一看似“杂乱”的背景,而中心是由一个现代化印刷的标准体――“宋体”和代表中国传统的“隶书”拼接而成,这种对“八卦”文字的解构和拼接也是作品所暗藏的深层意义,它主要表达现代人和环境的种种矛盾,以及凸显现代人对于环境的种种作为和从古代所延续的人类文化上的断层。
当然“八卦”作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的朴素的科学遗产《周易》的核心应用价值,其在当代艺术中的拆分应用尚不足以说明其普遍性规律和原理的话,那么奥运会的“和”字演出,以及武当山的“灵”字诠释及系列设计,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汉字的一种新的应用,与拆分的原理一样。同时说明的是,汉字的拆分应用在本章节是借与装置艺术的关系而提出,但是绝非是仅仅停留和使用在对装置艺术的应用上。
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解释“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作品借用“八卦”中的“乾、坤、离、坎、震、艮、巽、兑”(这八个字分别对应自然世界中的天、地、雷、水、山、风、火、泽)。
如何抓好小学中年级的识字教学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 多元识字,激起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呢?
1. 演示汉字演变过程。“有趣的汉字”讲的是汉字的演变过程,它告诉小学生汉字的“家”由甲骨文到金文,再由金文到小篆、到楷书的演变过程,这个“家”字的出现还引出了一个小故事。学生不但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而且知道了一些历史知识,他们对这些都非常感兴趣。学生还自己收集了“日、月、山、鸟”等几个汉字从甲古文到楷书的大致演变过程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展示出来。
2. 游戏带动识字。游戏不但低年级的学生喜欢,中年级的学生同样也喜欢。不过,在中年级,学生玩的游戏难度要加大。如给汉字加偏旁。“主”可以加上哪些偏旁,变成什么字?学生就可以想出常见的“住、注、柱”,然后进一步探讨、启发,“驻、拄、蛀”就想出来了。
3. 开展识字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参加一些竞赛活动,如开展“火眼金睛”活动,把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如“棉、绵,折、拆”等写出来,让学生去辨认,认得多、错得少的学生就是“火眼金睛”。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把生字编成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在猜谜语中识字。如“秋”字,出示:“一半绿油油,一半红通通,待到丰收时,农民笑呵呵。”字谜竞猜,帮助学生识字,记住字形。
二、 辨析字义,寻找方法
一个汉字往往有多种字义,单独的一个汉字有时很难确定其该为哪种意思,而且读音也有好几种。因此,必须置汉字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切知道它的读音、意思。
1. 联系上下文辨析。当遇到多音字时,这个字到底该读哪个音呢?这时最好的方法是根据上下文去辨析。多音字处在语言环境中,它们往往跟词语一起出现,可以根据词语来读,如“闷热”,这里的“闷”就是第一声;“苦闷”,这里的“闷”就是第四声。也有的字不是和词语一起出现的,就要读懂课文大意,再联系上下文去分辨该字的音义。
2. 使用工具书辨析。到了中年级,学生的工具书不但有字典,还有词典,当学生把握不准一个字的发音或者意思时,可以到字典、词典中找答案。如教学“炊烟”一词时,学生提问为什么不用“吹”,我让学生自己查词典搞清楚两者的区别。
3. 课外读物助辨析。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大量阅读了。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巩固识字,而且对字、词的理解能力也会大大加强,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语言材料,辨析字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三、 变化方式,记忆字形
中国的汉字虽然结构复杂,形式多样,但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汉字特征,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记忆:
1. 部首记忆法。有许多汉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者换另一个部首就能变成新的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学过的字进行分类,让学生说一说某一个字是怎样由另一个字加、减、换部首得到的,这可充分发挥学生头脑中的迁移、联想功能,学生参与其中,记忆更为深刻。
2. 组合记忆法。可以把一个较繁的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来记忆。如“赢”字可拆为“亡”“口”“月”“贝”“凡”,“腐”字可拆为“广”“付”“肉”等。这类字猛一看,笔画繁多,但拆开来看,都是一些简单的独体字,而且从这些简单的独体字中可以揣摩出合体字的读音、字义。
3. 对比记忆法。这是根据字的间架结构相近或字音相同、相近来归类、对比进而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跑”“抱”“袍”“炮”这四个字,字形、字音相近,容易混淆,若归类、比较后,可编成顺口溜加以区分。如“有足就是跑,有手就是抱,有衣就是袍,有火就是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