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进步奖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筹备工作有突破
一是会同县财政局先后到*、*、*等先进*市县进行了学习和考察,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操作经验和管理办法,加快“创建”筹备工作。二是针对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相关问题向县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做了专题汇报,代拟《*县委、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的实施意见》,起草并积极运作《*县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实施意见》、《*县科技三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县专利发明资助实施办法》、《*县产学研合作经费资助实施办法》及《*县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等鼓励科技创新文件。三是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关怀和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相关科技项目资金已初步统一纳入县科技三项经费中,总支出达907万元,占我县*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16%,科技投入基本达到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法定比例要求。
二、在区域技术需求整理及科技成果项目申报方面积极作为
一是对全县规模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调研。了解把握、深入挖掘目前我县企业发展创新点,为在全县规模企业中开展企业创新试点活动奠定基础。二是积极开展重大技术需求建设征集活动。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筛选、确定、编写《甘薯淀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农村改厕清洁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等8个项目作为地方重大技术需求予以上报。三是积极组织阜阳市科技进步奖、阜阳市优秀专利奖申报工作。通过网站公告通知和电话联系,初步确定《龙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推广》、《标准化养蚕技术推广与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改进和应用》、《双侧输尿管结石手术创新》等8个项目申报市科技进步奖;县蕴旺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的瓜果脱水制蓉机和成红科技的无铅汽油生产技术申报市优秀专利奖。四是组织《鲜食玉米保鲜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三、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顺利实施
今年我县开始实施3项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一是《高产菱角推广种植及产品开发》、《煤矿塌陷区水域生态保护与渔业综合开发》两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县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以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技术专家组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农民技术培训。《*县高产菱角推广种植及产品开发》项目已在六十铺、五十铺、慎城等20个乡镇完成种植面积0.6万亩。迪沟镇6000亩煤矿塌陷区综合开发治理项目进展顺利。二是五十铺名特优香草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项目发展迅速。香草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安农大董召荣教授亲临现场指导生产和开展技术培训,80亩新繁育基地正在建设。
四、加大科技宣传培训,促进科技创新
一是举办*县*年科技活动周。5月17日—23日我局会同宣传部、科协、农委等部门举办*县*年科技活动周。特邀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大气专业博士生导师任保华教授在*二中为县直有关单位和广大师生举行“保护地球环境、保卫我的家园”的高端学术报告会;在黄桥镇郭彭村举行*县良种长毛兔科技示范繁育基地揭牌仪式;为新集镇韩庄村白灵菇种植示范户吴正支赠送一台电脑。二是与农业等部门合作,积极组织参与全省春季农业科技入户行动,邀请省农业专家对农民进行了春季小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养猪、养牛等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三是依托县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积极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以种、养、加等实用技术、技能为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五、知识产权工作逐步加强
一是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日、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企业调研等活动形式,加大了知识产权宣传力度,提高了全民特别是企业法人的知识产权意识;二是积极开展“雷雨”、“天网”专项行动。4月份,我局抽调专人配合有关部门集中组织开展以打击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及涉及专利诈骗行为为主要内容的“雷雨”、“天网”专项行动。三是专利申请及运用出现新局面,企业及个人申请、运用专利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年-*年5月,我县已申请国家专利55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外观设计13项);授权专利2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3项、外观设计6项);开发生产专利产品6项,主要为蕴旺食品机械公司研发的瓜果脱水制蓉机、削皮机、皮蓉分离机、切菜机,成红科技的无铅复合汽油等;引进运用专利5项,主要为安徽惠尔矿用设备有限公司的矿用导风筒热塑整体一次性成型技术、雷科环保制品有限公司的一次性淀粉纤维生物降解技术等。
六、党务、政务工作稳步进行
一是继续学习贯彻党的*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要点,科学分析*科技发展形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局机关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树立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廉洁高效型效能机关形象。二是加强科技信息工作,选派股室业务骨干到市局参加政务信息培训,制定信息报送奖励办法,加强科技信息网站维护,为各股室配备电脑设备,并对局现有电脑进行升级改造。三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对我县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成果鉴定、项目申报、获奖情况等及时公开。四是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爱民意识、规范从政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廉洁从政、促进科学发展”两个主题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积极组织系统全体党员捐款及缴纳“特殊党费”5950元。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开展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筹备工作,对照国家考核指标任务,补充完善各项软硬件,充分作好申报准备。
(二)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工作。以五十铺名特优香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六十铺循环经济、黄桥良种长毛兔繁育等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更好发挥基地在农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示范、推广等方面辐射带动作用。
(三)继续做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管理、监督、跟踪服务、阶段检查验收工作。
(四)开展企业创新试点活动。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以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促进产学研合作,开发新产品,引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推进规模企业技术提升。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专利申请量。加大对我县现有专利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力度,促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六)力争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活动落实到位。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切实推进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一、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电网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打造**电网技术品牌,科
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建了具有**电网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兴网战略成为公司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电网发展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攻关,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一)由我公司和中科院共同自主研发的国家“十五”期间“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的中国第一组、世界第三组实用型超导电缆于2004年在云南电网普吉变电站正式并网运行。
(二)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世界第一条±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云广直流)的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外绝缘、电磁环境研究等取得重要成果。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800kV直流合成绝缘子并通过全电压全尺寸验证试验。
(三)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500kV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开展的直流自主化工作在系统研究、成套设计等核心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工程设备自主化率达到70。
(四)集成开发了多项复杂的交直流混合电网稳定控制关键技术,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成功将光触发、电触发直流技术,500kV可控串补技术等多项世界尖端、前沿技术集成应用于**电网;自主研发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大区域稳控系统;成功实现国内首次直流换流变现场修复,节约了8000万元资金,形成了宝贵的具有世界水平的现场修复大型换流变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标准;建成了国内一流的RTDS实时数字仿真实验室。
二、科技创新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基本形成了以科技规划为方向,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电网发展为重点,以提高驾驭大电网能力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机制,初步建立了公司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平台,为公司快速稳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电网公司主要取得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经验:
(一)营造共识,形成合力,科技兴网成为公司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努力建设一个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电网的目标,“六个更加注重”的工作方针中,第一条就是“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电网科技含量,增强驾驭大电网的能力”。公司党组在公司战略体系研究中,明确将科技兴网作为公司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二)狠抓基础,建章立制,初步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的科技管理体系。
公司成立之初,相继制订并颁发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奖励管理办法》和《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科技管理的规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抓大放小”、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原则修订完成了《中国**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管理办法》。新的管理办法突出了抓重点、抓关键、抓实效,最大发挥科技管理效益的目标,进一步促进了公司科技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三)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科技进步取得初步成果。2003年,公司系统科技投入18469.5万元。2004年,科技投入22713.94万元,同比增长19。2005年,科技投入48422.08万元,同比增长53。
2003~2005年期间,公司系统科技成果获中国电力科技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共40余项,去年开展的首届**电网科学技术奖评出39项科技成果。
(四)调动资源,集思广益,服务**电网科技兴网战略。
聘请了包括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知名教授在内的专家组成了专家委员会。通过邀请专家进行咨询、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家委“智囊团”的作用,广泛征求专家对建立公司科技创新机制、优化配置科研资源,以及如何实施科技兴网战略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动公司科技进步工作献策献力。
第二条登记范围
1.阐明中医药理、法、方、药及其内在联系的,在学术上有新见解,并对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研究成果及应用研究成果。
2.解决中医实践、中药生产、中医药器械等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新品种。
3.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4.中医药古籍研究,中医药的标准、计量、科技情报、科技档案等的科学化、标准化研究所取得的科技成果。
5.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技术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6.推广应用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第三条登记材料凡申请科技成果登记的项目,须上报如下材料:
1.《科学技术成果报告表》二份(附件一)
2.《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二份(附件二)
3.有关的系统技术资料(其中不能对外公开的材料须注明)一套
第四条登记程序科技成果按项目完成单位的隶属关系逐级上报。本局直属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经本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地方所属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按其隶属关系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医药管理局(总公司)审查签署意见后,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
第五条成果公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负责对收到的科技成果及时审查,对符合登记条件的项目进行统一登记、编号,定期《中医药科技成果公报》,成果公报公布的科技成果是本系统首创查新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六条成果争议处理凡正式公布的科技成果,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在公布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异议。如经调查核实,确属剽窃或弄虚作假者,应在原公布的范围内宣布撤销并通报批评。
第七条中医药科技成果经鉴定后,应及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进行登记,此为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必备条件之一。
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2007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曲阜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全民创新活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增添了一些科技工作亮点,开创了科技工作新局面。我市连续保持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的称号,被列为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市,市地震局被评为山东省地震监测预报先进单位,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绩效验收。
一、突出全民创新,大力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一是广泛开展全民创新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济宁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曲阜市确定在全市开展全民创新活动,增强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加快创新型曲阜建设步伐。2007年3月,市里抽调组织、人事、统计、科技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全市12个乡镇(街道)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暨全民创新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核验收,重点围绕组织领导、科技宣传培训、科技示范园示范村示范户建设、科技创新、科技投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严格考核,对先进乡镇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优化了乡镇科技发展环境。6月25日,市政府第68次市长办公会通过了新修订的《曲阜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这次修订首次设立科技最高奖,奖金10万元,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由原来的1000元、800元、500元提高到1万元、5000元和3000元,极大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二是强化科技宣传培训。去年开展面向“三农”的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活动20余次,发放科技宣传材料1万余份。围绕“全民创新活动”主题,5月在息陬乡开展了“送科技下乡,赶科普大集”活动,市科技局为息陬乡政府赠送电脑、打印机和科技光盘等价值近万元的多媒体宣传设备。各单位制作了精美宣传展板60余块、条幅2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为群众进行技术咨询200余次,备受群众欢迎。充分发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和星火培训功能,利用《曲阜科技信息快讯》和曲阜科技信息网,对我市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和企业科技工作情况进行了及时通报和交流,全年共编发《曲阜科技信息快讯》12期,交流各类科技信息1000余条,印发12000余份。三是强化督导考评。进一步加大《科技进步法》的宣传和贯彻执行力度,市人大、市政协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建议。另外,市里调整充实了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在筛选出的30项优秀科技成果进行了评审奖励,发放科技进步奖金13.9万元。通过一系列政策、资金引导和扶持,进一步优化了科技发展环境,并将全民创新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二、突出重点企业和项目,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是抓重点项目。在继续抓好“复合材料活塞”、“铅酸蓄电池”、“天博晶碳”等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同时,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各级科技计划。2007年我市共组织申报济宁市级以上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6项,济宁市级12项,争取无偿资金245万元。曲阜金皇活塞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纳微米粒子复合活塞项目纳入国家级重点火炬计划,镍碳化硅复合镀陶气缸项目被列为济宁市重大科技专项,天博晶炭科技有限公司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制造高价位成型活性炭项目获得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的支持。二是抓重点企业。大力扶持天博汽配、金皇活塞、圣阳电源、圣旺药业、电缆集团等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对全市19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2家,省级9家,济宁市级8家)、50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1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跟踪服务,促其更好更快发展,为他们牵线搭桥,引进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提供科技信息,争取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抓重点产业。以我市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集中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医药、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规模化生产。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8.47亿元,同比增长39.1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例达到28.91%。四是搞好企业调研。11月份,对全市19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进行了全面调研。对企业基本情况、科技人员情况、经济指标、计划项目、专利情况、成果情况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印制了《科技法规政策选编》1000余册,发放到各个乡镇和企业,为企业提供科技政策支持。五是积极参与办好第八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这次博览会曲阜市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曲阜筹展、招展、参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各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职责任务,分管市长直接协调,市科技局靠上工作,保证了博览会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三、突出科技示范和推广,促进科技兴农
一是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村建设。我们下发了《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村、示范户认定标准和办法》,重点扶持了九仙山林果科技示范园、书院城建生态园林果蔬菜基地、董庄屈家村草莓基地等10个科技示范园区和20个科技示范村。二是加强了农业新品种的引进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了农业良种的引进、选育,积极推广了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重大疫情的预测预报技术。去年全市引进推广了农业、林果、蔬菜、畜牧等新品种100多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三是大力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我市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整合科技资源实施的“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促进全市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重要举措,被列为市政府2007年为民十件实事工程之一。为开展好此项工作,市里成立了科技信息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无偿为全市12个乡镇(街道)、388个行政村,建设410个信息网点。该工程现已全部建设完成,真正实现全市科技信息村村通。该项工程已成为我市的亮点工程,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赞赏和肯定。四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截止去年12月,全市共组织286名科技特派员下派到12个乡镇和17个科技特派员基地。无偿为书院科技特派员基地、时庄好友农牧基地、吴村林果高科技示范园制作了高标准宣传牌,大大提升了科技特派员工程的水平。
四、突出自主创新,实施知识产权带动战略
抓住“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宣传周”、“科技下乡”等时机,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评选“曲阜市优秀专利企业、优秀专利产业化项目、优秀专利发明人”活动。我们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科技三项经费中列支专项资金15万元,规范了《曲阜市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完善了专利申请资助制度,对全市2007年度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授权并符合资助条件的44项授权专利进行了资助。去年我市又获得两项“山东省第九届专利奖”奖励,新增6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2007年全市累计申请专利238件,同比增长70%,专利申请量在全省排第61位。
五、突出综合防御,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及时调整充实了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下发了《曲阜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督管理办法》、《曲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阜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等文件。扎实组织开展了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向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赠送科普读本300余册,举办科普讲座3次。全面完成了曲阜地震台的建设,扎实做好抗震设防标准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2007年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各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首位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科技人才匮乏,部分企业科技投入不足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
2008年,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我市科技整体水平,即“开好一个大会,抓住两个关键,突出三个重点,搞好四项活动,做好五项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开好一个大会。2008年6月,历时两年的全民创新活动即将结束,将筹备召开一次大型的会议,对我市科技功臣、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以及在全民创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展示我市科技创新的成果和成效。
二、抓住两个关键。工业方面:一是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将组织专门班子,靠上服务,重点扶持天博公司、圣阳电源、金皇活塞、等高新技术企业,为他们牵线搭桥,引进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提供科技信息,争取优惠政策,争取资金支持,为高新技术企业强筋壮骨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抓好重点高新技术项目,以好的项目带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计划再申报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6家。农业方面:一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尤其要抓好农作物秸秆利用,促进我市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争取引进新品种150个以上。二是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达到15家,科技示范村达到30个,科技示范户达到200户。
三、突出三个重点。(一)知识产权工作。1、积极推进曲阜市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2、加大对企业专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继续培植“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3、计划出台专利奖励政策,并设立专利发展专项资金。4、扎实开展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力争曲阜市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曲阜市创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5、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依法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二)防震减灾工作。一是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二是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网络建设。三是强化境内及周边地区地震地质研究。四是加强地震应急工作。协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信息化进程,对我市“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加强管理,注重实效。二是加强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信息网络中心,进一步完善科技信息网。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平台建设,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星火培训。
关键词:常熟市医院收入会计核算特殊性现状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与之对应的事业单位也需要在全新的生存环境和竞争机制中寻求新的经营管理方式。目前,各地区医院已经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以提高卫生经济发展质量为目标,不断谋求通过高效的成本管理来提升效益。医院会计在反映预算执行率、提高卫生经济的管理与核算水平、保障资金的有效运转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重视。
一、医院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一)运行方式多面性
在医院的会计板块,通常是上级单位固定拨付医院预算经费,以帮助医院推行医疗、保健、科研等等项目带来的收支缺口,以此来帮助医院的保持长期的稳定。医院会计需要精准地计算此类资金并按照数额领取、运用和结存。所以,医院会计也同样保存着普通的预算会计的特性。另一方面,医院会计在经费来源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包括上级拨付的预算经费、以及其他的预算外经费,通常表现为医疗服务、科研培训、房屋土地承包带来的收益等等,这是保证医院可以快速进步的安全手段。
(二)实物资产财务管理的复杂性
对于医院的运营来说,医院内部含有大量的实物资产,其中有药品、库存物资、固定资产等等,此外,还有在医院的其他项目经营中,会涉及到某些加工材料、资金投放、施工项目等等方面。和社会上其他的事业单位来说,医院无疑保存着十分明显的独特性,其实物资产多种多样、数额偏大,库存较多、同时对外欠款,这些错综复杂的项目和互相关联的关系系统都对医院的会计核算提出了很高的考验。
二、医院会计核算现状
(一)会计信息质量不够准确
医院由于财政和会计涉及的名目繁多而复杂,对各种资金往来的财务记录也难免会出现差错或者记录显得不够全面。距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许多医院在做财务账表时,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账实不符的情况,这些弊端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医院的某些经济决策造成负面影响。许多医院内部的医疗器械、医药物品都由于管理不善而出现重供轻管、重投入轻产出的不良现状。医院应收医药费没有根据权责发生制加以规范,已经存积下来的各种对外欠款也没有以相关的应付单位为标准列明细项,使医院财务部门在年尾核查资料时面对数据不清晰、把握不准确的情况束手无策。某些款项经常挂账,年度清查不完善,某些部门竟然肆意私建“小金库”、做“账外账”。长此以往,医院的财务工作者、会计核算部门都无法全面而精准地了解该医院具体的财务信息,乃至于错误地做出了会对医院的发展方向和状况造成严重影响的决策。毫无疑问,这些情况都是严重阻碍医院各种财务及其他工作领域的开展和整个社会卫生经济进步的。
(二)提供的经费数据不够准确
医院虽然是以为大众服务、提高全民平均健康水平为存在宗旨的事业单位,但是它的服务仍然是有偿的。医院有部分经费是来自于国家的预算拨款,也有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是来自于医疗服务收入。每年末,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会编制报表来呈现具体的经费使用状况。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许多医院编制所记录的经费数据都有失准确与全面。许多标准经费未按上报的生活费、公务事业费、保险资金决算等主动记账,项目经费未按照上级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记账。此外,许多医院在内部医药的收支问题上对其所属领域规划不明,医疗管理费、药品管理费的配置也不尽如人意。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都影响医院科学报表的形成,进而影响医院在一个科学的决策依据前提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三)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不够细化
在医院的长期经营发展中,出现偶然的医疗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纠纷中,对费用的核算不准确,却会对医院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现在,社会逐步走向民主,人民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在医疗卫生保健方面的希望寄托重,所以会在无形中增加了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医疗纠纷在开始形成至完成赔偿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支付赔偿款时,借记“医疗支出”科目,贷记“货币资金”科目处理,直接记入支出,导致记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不利于后期的资料查阅和考证。
三、结合常熟市中医院实际情况探讨会计核算改进措施
(一)常熟市中医院实际情况
该医院始建于195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医院规模与社会声誉日益扩大,现已成为卫生部国际救援中心认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爱婴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2012年9月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级中医医院评审复审,被正式认定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医院建有“名中医工作室”3个,18个临床科室、17个病区和9个医技科室。医院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大力提高科研教学水平。近三年来,共获得常熟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苏州市科技进步奖1项。常熟市新技术引进奖11项,苏州市新技术引进奖2项。科研立项55项,其中苏州市级以上27项。224篇,其中核心期刊38篇。
(二)完善会计报表内容体系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常熟市医院所经营的项目多,子机构复杂,必须编制科学而完整的会计报表,才能使整个系统处于井井有条的状态。在编制报表时,会涉及到现金流量的问题,它主要包括医院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中出现的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现象。在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中,一般情况下会列示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净值。对于以上三者,医院如果可以采取正确的措施,无疑可以减少医院在经营中的错误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合理改进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
由于常熟市中医院整个经营系统的复杂性,必须实事求是地研究出科学的会计核算管理办法进行管理。首先,需要有效核算其内部的经费收支,合理分配医院在购置设备、更新药材和投资项目方面的资金比例,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效益的产生。其次,需要准科学地核算医疗纠纷费用,此项目必须遵守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于净资产项目中增设“医疗纠纷赔偿基金”科目。按照医院预想中可能会出现的纠纷类型和几率,每月从医疗支出中计预设一笔款项,用于医疗事故赔偿基金的支出。
四、结束语
总之,医院的会计预算对于整个医院的长期经营发展和战略目标实现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针对医院收入会计核算的现状进行分析,考虑到医院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即它在运行方式上表现的多面性、实物资产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其次,是明确医院会计核算现状,了解其会计信息质量不够明晰、提供的经费数据不够准确、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不够细化等情况;当然,解决问题必须注意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常熟市中医院为了达到做好会计预算的目的,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会计核算改进措施,完善会计报表内容体系,合理改进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王峰,金佰璐.军队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军队财务杂志,2011
[2]王晓晖.深化认识、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改革[J].军队财务杂志,2010
【摘要】辽宁作为全国绿色食品大省,产品数量和生产面积一直名列前茅,多年来在绿色食品监管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创新。
【关键词】绿色食品探索创新监管发展
辽宁作为全国绿色食品大省,产品数量和生产面积一直名列前茅,多年来在绿色食品监管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创新。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全省14个市、74个县(市、区)都成立了工作机构,有绿色食品检查员100名,标志监管员90名,已建立起省、市、县职责明确,认证、检测、监管体系完善的绿色食品管理体系。
依据《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历时十年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已经完成,确认全省7000万亩耕地、果园的96.6%适宜发展绿色食品,建立了辽宁省环境质量动态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目前每年仍安排资金对10%的区域进行环境例检,为大规模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的划定提供技术支持。“辽宁县域环评”模式全国首创,得到了农业部有关部门的认可。
历时4年,在67个农业县(市、区)以县为单位开展了以标准制定、农民培训、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质量追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标准化暨“三品”生产整体推进项目建设,以农产品质量认证为载体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面积为省政府考核各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唯一指标。
推进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主持完成了省重大科研项目《绿色食品技术开发研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编辑出版了指导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专著《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认证》,制订了粮油、蔬菜、水果和畜禽生产操作规程为主的辽宁省地方标准23项,是全国绿色食品地方标准制定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创新手段,强化产品证后监管。2003年省长令《辽宁省绿色食品管理办法》的为依法监管奠定基础,2006年省农委《关于进一步明确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监管职能的通知》明确了省、市、县三级农业管理部门职责。从2001年开始,辽宁省创新的“两检一告”制度,即每年对绿色食品企业的检查率达到100%,产品抽检覆盖面达到50%,在《辽宁日报》我省有效期内绿色食品企业、产品和依法取消标志使用权产品名单公告,健全了省、市、县、企业4级档案管理,建立了全省绿色食品统计信息数据库,每年编印辽宁省绿色食品统计年报和全省绿色食品开发示意图。
严格准入,规范认证行为,保障绿色食品产业稳步发展。辽宁省加强绿色食品准入管理,严把认证准入关,已完成从重申报材料审核向加强现场检查转变,从追求认证数量向强化认证质量转变。到2011年底,全省绿色食品企业300家,生产面积400万亩,产品690个,实物总量329万吨;有机食品生产企业40家,产品260个;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
20__年我厂劳动竞赛工作,坚持对无泄漏考核、班组达标创一流动态考核和小指标竞赛考核工作长抓不懈,考核到位。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工作,提高经济技术指标,巩固发展创一流成果。截止至年月止,我厂的完成发电量.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完成.。供电量.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完成.,供电煤耗.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降低.克/千瓦时;厂用电率.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降低.。截止至月日,全厂累计发电量已达.mwh,超过去年全年发电量.mwh,创历史新高。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抓好各项月度竞赛考核。
职工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如果不去调动和组织,这只是潜在、分散的力量。为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安全经济效益。厂部把竞争机制引入安全生产领域,每月积极开展小指标竞赛、无泄漏考核和达标创一流动态考核。实施奖惩评比,奖惩工作制度化。每季召开劳动竞赛办公会议,总结布置工作,研究讨论和解决劳动竞赛过程的各种问题。每月实施达标创一流动态考核,全年经考核不能达标的单位共有个,我们按规定进行了考核。截至今年月份止,今年运行部总节油量为.吨,价值元,节油效益显著。
二、积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我们围绕企业工作目标,开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展了贯穿全年的“安全在岗位”竞赛活动,共表彰了安全在岗位先进班组个。为做我厂“迎峰度夏”确保安全发电,从月份至九月份开展了“迎峰度夏”竞赛活动,并对运行部a班等个个“迎峰度夏”安全先进班组进行奖励。我厂受到了省经贸委的表彰。月安信检修公司开展了员工技能大赛大赛,共设立电机、变电、转动、管阀、焊工、基础钳工等六个比赛项目,有多名员工参加比赛,进一步促进员工学习各种技能的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技术素质。厂工会与团委联合组织了第二届“职工技术论文”征集活动。积极开展职工技协活动,推动我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开辟了职工安全论坛,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我厂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系统推广工作启动以来,竞赛办要积极与nosa工作小组协调,提出激励措施方案,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把推贯工作做得更好。
厂团委创造性地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竞赛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运行b值期集控、运行部运行c值期集控、维修部热工计算机班、运行部e值班号机组、生产经营部信息分部、泰阳公司白玉兰酒店客房部等六个集体为年度厂级青年文明号;运行e值团支部获得了某省省青年文明号,运行部b值一期集控获得某省省粤电集团青年文明号,徐仿优、王建国被评为粤电集团青年岗位能手,运行部团总支、安信检修公司团总支获得粤电集团公司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叶文雄、郑颖、邓玉、郑菁、刘文花被评为粤电集团公司优秀团干、团员。
竞赛办积极配合安监分部组织了部分安全生产骨干二批共人赴香港青山电厂学习考察。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订方案,在全厂中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
我们继续开展“优秀职工”、“优秀职工标兵”、“模范文明家庭”的竞赛活动,表彰优秀职工名;先进标兵名,模范文明家庭户。
全厂共有个集体、人获得了上级的表彰。年度我厂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共项,其中:一等奖个,二等奖:个,三等奖:个,四等奖:个,五等奖:个。共有项、人获得了某省电力科学技术奖。
20__年,我厂的劳动竞赛要按照集团公司先进发电企业考核管理办法来开展,着眼于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在全厂开展专业技术竞赛、比武等活动,具体筹划请竞赛办、培训、生技等部门共同考虑,成绩以厂的名义进行并发证。为职工们施展才能和创造性劳动提供一个平台。在巩固国家一流火力发电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及综合管理素质,把我厂建设成为集团公司先进发电企业的典范。-
近两年来,石钢公司通过组织围绕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开展有特色的“讲、比”活动,实现“讲、比”活动攻关课题、科技项目立项200余项,创造价值达2.3亿元;平均每年有7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讲、比”活动;平均每年有100多位科技工作者在“讲、比”活动中取得立功授奖的好成绩。这骄人成绩的背后,是石钢公司“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组织者、开发部部长刘瑞宁两年来的辛勤付出。
“作为调动企业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一种好形式,‘讲、比’活动既可以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又能为科技工作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成就个人的梦想。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必须要用心做、细心做、精心做!”刘瑞宁如是总结了他的“三心”工作法。
“干什么工作都得用心去做,没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是做不好事情的。”这是刘瑞宁一贯的工作态度。“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开展之初,刘瑞宁在石钢公司担任技术部部长职务。作为技术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刘瑞宁把组织开展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各项工作当做企业科技的重要工作来抓。
“讲、比”活动“六结合”接地气
搞技术工作,必须要细心。搞技术管理工作,更需要细心操持。刘瑞宁在统筹安排各项活动的基础上,从石钢公司的实际出发,从技术工作的要求出发,从技术人员的需要出发,提出并实施了“讲、比”活动“六结合”,使“讲、比”活动接地气、效果好。
两年来,刘瑞宁先后完善了石钢公司《“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管理办法》、《公司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公司课题攻关管理办法》等文件内容,将“讲、比”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将“讲、比”活动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降本增效等中心工作相结合,激发了企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迈上新台阶,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好评。
他还将“讲、比”活动与石钢公司对标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进了“五提升一加强”特色对标工作,开展了“我与标杆比高低”、“人人挖潜增效有贡献”活动,在与行业先进水平对标的基础上,2012年组织了与先进民企对标活动。两年来石钢公司重点指标改善率达到70%以上,2012年石钢公司被评为省、市两级首届对标示范企业。他将“讲、比”活动与技术课题攻关活动相结合,根据课题的难度分为公司级课题、部门级课题和部门内部课题三类,不分年龄大小,职位高低,一律按攻关课题的水平高低、经济效益大小进行衡量和考核。这项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科技人员能够平等竞争,特别是能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受到科技人员欢迎。两年来共组织技术课题攻关120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26亿元。
同时,刘瑞宁还将“讲、比”活动与技术人员的专业研究工作相结合。根据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岗位职责组织成立了公司级“炼铁专业技术研究组”、“炼钢专业技术研究组”等30个专业性质研究组,涵盖了企业全流程的关键岗位,重点围绕实际生产中存在的技术、质量难题开展技术研究工作。每年组织不少于两次的研究成果会,由石钢公司专家委员会根据成果创新性、创效情况进行评比,2011~2012年间,共计成果120多项,创效近8000万元。
此外,刘瑞宁还将“讲、比”活动与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组织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搭建平台。两年来组织实施合理化建议260项,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开展“讲、比”活动,更需要精心。在推进“讲、比”活动过程中,为了充实“讲、比”活动内容,激发“讲、比”活动活力,提升“讲、比”活动实效,实现“墙里墙外同样香”,刘瑞宁把目光从企业内部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刘瑞宁先后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校企合作项目,在充分调动企业内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广泛吸引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与企业内科研人员联合协作,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讲、比”工作新格局。两年来组织与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项目16项、河北省钢铁产业技术升级项目2项,获得河北省科技厅资金支持220万元。通过开展产学研项目研究工作,两年来开发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易切非调质钢等高附加值新产品近百个;通过开展产学研项目研究工作,申请专利13件;获得省、市和河北冶金科技进步奖10项,在提高公司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体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还带领石钢公司科协把“讲、比”活动与创建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开展专家企业行等活动相结合。2011年组织申报并创建了河北省首批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签约了科技专家。同时组织国内外专家到公司讲课、交流,为职工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咨询的平台,增强了石钢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12年石钢公司也被授予河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把“讲、比”活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讲、比”出成效调动积极性
在组织“讲、比”活动过程中,刘瑞宁坚持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既为技术人员提供施展聪明才智的平台,更尊重他们创造的劳动成果,并及时、公正地予以评价,给予科技人员应有的荣誉和奖励。2011~2012年间,有20人获得石钢公司“讲、比”标兵称号、12人获得“讲、比”妙手称号、22人获得“讲、比”高手称号,58项技术研究成果获奖,相关技术人员也获得了石钢公司的荣誉和奖励。“讲、比”活动既为科技人员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又为科技人员体现自我价值和提高自身素质创造了机会,因而调动了科技人员为企业多作奉献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
创新开展“一人一村”科技服务行动
2012年春,为加强全省农广校系统求实创新作风,提升队伍教育培训能力,蒋校长提出并在全省农广校系统启动“一人一村”科技服务行动。全体办学人员每人联系一个行政村,以科技培训服务为主题,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以驻村、电话、网络联系为手段,大力开展调查研究、集中培训指导、赠送图书资料、开展读书活动、提供信息服务等服务活动,切实做到接地气、搞服务、办实事,实现了人村对接,锻炼了农广校办学队伍。为强化“一人一村”科技服务行动成果和进一步提高农广校队伍素质,2012年下半年蒋校长继续提出了“一人一班”和“一人一课”制度。
扩大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
在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中,蒋校长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成立了66人组成的山东省农民创业培训讲师团;补充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创建了创业培训督导员制度,省校教职员工全体参与,每人督导一个班;制定了县级分校考评考核规范,强化了创业培训跟踪服务制度;在培训资金的管理上,首次实行了省校统一报账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联合山东省电视台、大众日报对农民创业培训过程、模式和效果等内容作专题报道,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2年山东省农广校承担了全省4500人的培训任务,是2011年承担任务的1.5倍,占全省培训总量由2009年的33%提高到90%。
稳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工作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招生规模呈逐年下滑态势,蒋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2年伊始便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召开招生工作会议进行座谈交流,努力探索招生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学制与招生时间进行了大胆调整,增加了业余中专一年制学制,由过去每年春秋两次招生改为秋季一次。同时,积极探索推动“送教下乡”教学模式,通过“校村、校社、校企联合”的办学方式,使教学班实现了“到村、进厂、入社”,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了农民身边,实现了产业与学业的结合,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农民职业教育模式。2012年,全省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205人,其中,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全年招生2017人,较上一年增长了17%,业余中专全年招生7188人,较上一年增长了32%,实现了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大逆转。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首次中职学校评估中,农广校被专家组评为示范学校,七个专业被评为示范专业。
启动联合行业技术培训
为扩大培训服务范围,提高农广校教育培训的知名度,提升农广校教育培训能力,蒋校长积极探索联合培训机制。联合省农业厅信息处承担了农业部农村经纪人培训试点和全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骨干培训任务;联合省农业厅科技处完成了农技推广项目信息管理员培训任务;联合省土壤肥料总站举办了全省肥料配方师职业资格培训班;承担了省农业厅财务处农业部农业财政项目申报管理系统管理员培训班。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在蒋校长的带领和推动下,山东省农广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职业技能鉴定站鉴定范围由原先的9个工种扩大到40个工种,年鉴定规模由2010年的6000余人,扩大到了现在的每年2万余人。积极争取承办了两期全国农广校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壮大了鉴定考评员队伍,提高了技能鉴定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制定印发了《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鉴定站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高质量完成了农业部和省指导总站评估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农广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体系建设是农广校发展的基石,蒋校长高度重视农广校体系建设。学校先后举办了SYB创业师资培训班、通讯员培训班、农民培训项目管理人员培训班、中职教育班主任培训班和校长能力建设培训班等,组织开展了全省农广校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和教学能手大赛,提高了农广校队伍办学能力。制定了《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等专业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等专业教育学籍管理规定》等七项规章制度,完善教学机制,确保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原有培训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协议使用的形式,新建了淄博、烟台和临沂三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强化了农广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主渠道地位和示范带动作用。2012年,省校与14所市分校被评为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建设丰富的媒体资源
丰富的媒体资源是农广校服务农民的优势,在继续做好《山东农广校之窗》、《致富指南》、《农广天地》等广播电视栏目的基础上,按照“应需、应时、应急、应势”的要求,山东农广校策划制作了电视专题栏目《农事》,得到了省委组织部门的充分肯定,栏目先后在山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专用频道和山东农科频道等媒体播出,其中一期获“十佳电视片”第一名,有6期被推荐到全国远程办播出,收到了显著效果。2011年,在省农业厅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组织的山东“三农”宣传奖评选中,选送的电视片(栏目)分别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各一项。
协调引领农广校体系承担培训项目
在蒋校长的积极协调下,全省农广校系统承担的全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任务占全省任务总量的比重双双过半。2012年又分别承担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中技能培训58.8%、专项技术培训72.7%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74%的任务,承担任务的比重连续两年持续增加。为确保承担任务的各市县分校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省校专门印发文件,制定培训规范,及时安排部署,保障各项培训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同时,全省农广系统还深入开展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三进村”行动、“农民读书月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满足了农民的多元化教育培训需求。
致力于农业科技推广事业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蒋校长主编或参编出版著作10多部,10余篇,主持完成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获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一项。2012年获“省直工委‘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并入选“2012年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蒋庆功校长正以一位农广人的情怀,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着山东省农广人奋勇前进。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职工书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以“职工书屋”为平台,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各种活动,在广大职工中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引导职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满足了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该集团把“职工书屋”打造成为职工素质提升的“加油站”,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蓄能器”,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化的职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
一、完善规章制度,确保职工书屋规范化建设。
新矿集团完善职工书屋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工作目标,保障和优化职工书屋建设的顺利开展,使其文化内涵和载体功能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延伸。
加强组织领导。新矿集团所拥有的煤矿遍布山东、陕西、贵州等9省区,在册人员7万余人,一线职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左右。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队伍年轻,求知欲望强烈。该集团把“职工书屋”作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把“职工书屋“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主抓,部门配合,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并运用网络管理、电子图书等先进手段,打造特色书屋、精品书屋,以点带面,推而广之,保证“职工书屋”全面开花,结出果实。
建立投入制度。该集团把建设职工书屋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素质提升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坚持每年把“职工书屋”建设经费列入年度工作经费预算。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了近40个职工书屋,藏书总量达到60多万册,报刊总量5万多份,音像制品8万多张,实现了电子阅览和专人管理。按比例配备政治理论、科技教育、专业技能、法律维权书籍,以及电脑、电视、DVD等文化设施。华恒和良庄矿业公司的职工书屋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会优秀职工书屋示范点”。
建立责任机制。为满足职工的需要,确保“职工书屋”的正常开放,逐步建立建全《图书管理办法》、《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图书管理员工作职责》等管理制度。同时,为让职工有一个读书的好环境,还专门在“职工书屋”室内配备有舒适的桌椅和空调等设备,切实做到职工读书学习有场地、有书籍资料、有管理制度,及时添置一些新书好书、报刊杂志等充实到职工书屋,使“职工书屋”得到了建设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二、以职工书屋为阵地,形成学习推进网络。
为适应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以“职工书屋”建设为载体,建立总部机关、二级单位和车间工会三级职工读书学习领导机构,形成学习型部室、学习型区队、学习型职工等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学习推进网络。
开展多种读书活动。采取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丰富内涵,创新活动模式,拓宽活动渠道,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文化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打造职工文化品牌。每个矿井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以职工书屋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利用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读书论坛、专题辅导、读书沙龙、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本单位职工进行读书自学,扩大了职工书屋的影响力。目前,各种职工业余读书学习小组2300多个,参加学习的职工达35000多人。
开展主题教育。近年来,以“职工书屋”阵地为平台,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教育。比如:以职工“敬业、乐业、勤业”为标准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树立良好的企业精神;以“创新、发展、稳定”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团队精神教育,使每个职工保持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合作团队精神。通过多种主题教育使得职工在精神思想上同心共胆、催人向上、激励士气,在企业内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内聚力,推动企业和谐快速发展。
建设流动书屋。把书屋“前移”,让书屋延伸到每个班组、工地、小站、工点等,做到哪里有职工,就把书送到哪里,不让偏远班组职工成为被读书遗忘的角落,让所有职工都享受到读书之乐。及时将好书、新书送到各车间班组,每季度集中借取所需的图书放置到本单位“流动书屋”管理,让职工在第一时间读到好书新书,不断满足职工的求知欲望。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引导职工走进书屋,走进课堂接受教育,真正起到了在活动中引导人,在环境中感染人,在交流中鼓舞人,让职工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参与者和收益者。
三、以职工书屋为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提升职工素质。
职工书屋建设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成为职工搭建读书学习和成长成才的一个良好平台。利用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采取职工易于接受的教育、培训方式,全面提升职工整体素质。
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把书屋、职工学校、实践基地“三位一体”进行统一管理,对职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同时,利用书屋这个平台开展安全现场施工、知识竞赛、读书心得交流会、技术技能比武等活动,培养了一批“精一门、会二门、懂三门”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复合技能人才。从去年至今,仅35岁以下的青工有973名青年通过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获得高一级学历,同比增加了444人;1009名青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高一级等级资格,同比增加了698人。13名一线员工分别成长为山东省首席技师、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还有2名青年入选团中央人才库。
一、广开渠道,拓展空间,在“选才”上求突破
国有企业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立足专家人才自身特点,坚持“职位、专业、资格、称号”并重,协调配套,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式的人才发展空间。首先,畅通人才成长发展通道。国有企业按照“因需设岗、精简效能、结构优化、动态管理”的原则,构建从首席专家、专家、主任师到技术员等七个层级的专业技术职位序列,完善职位管理体系,并根据职位层级,明确职责和目标任务,赋予相应的权利,让专家人才随着职位的晋升有更大发挥才能的空间。完善人才选拔考核机制。其次,根据专家队伍特点,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结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制定《领军专家业绩考核办法》,建立高层次专家职位考核体系,重点考核专家在岗履职情况、工作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创新创效情况。再次,构建技术人才荣誉体系。对业绩优秀、贡献突出的专家人才优先推荐或破格晋升,形成了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成长导向。胜利国有企业现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专家180多人,建立起1100多人的国有企业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构筑起专业领域内的人才高地。
二、整体开发,深度培养,在“育才”上下功夫
人才队伍素质能力的持续提升,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国有企业把专家队伍作为人才开发的战略重点,践行“早育用、早成才,大实践、大人才”的理念,加大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力度,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专家人才培育体系。首先要创新培训机制,提升人才效能。创新培养方式,探索CTOT(首席技术官)培训模式,以国有企业重大勘探开发项目为平台,通过分段化实施、案例化教学、成果化结业,进一步增强引领技术发展的能力。分期分批对专家队伍进行深度高效培训,在突出勘探开发前沿理论技术培训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各类专家哲学素养、思维创新和管理方法的培训,提升战略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还要打造团队梯队,引领聚集人才。依托现有科研条件、前沿装备等资源和专家技术特长优势,借助国家百千万人才、泰山学者、外聘院士等人才工程的政策优势,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重大课题或项目研究攻关,出大成果、大效益。最后,更要加强人才储备,筑牢发展根基。制定优秀青年骨干技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破除论资排辈的评价倾向,注重青年骨干人才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质,针对35至45岁专业技术人才“黄金期”,及时选派他们参与或负责重要课题、重大项目,建立潜质骨干人才实践锻炼长效机制。通过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知名石油企业的深度合作,有计划培养锻炼优秀骨干人才,为后备人才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注重实践,发挥专长,在“用才”上做文章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国有企业注重发挥专家人才作用,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首先,完善职位基础管理配套机制。明确职责目标。确立专家在科技创新、技术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职位职责体系,并将职位职责量化为聘期目标和阶段任务,增强专家在岗履职尽责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其次,完善职权体系。明确专家享有技术决策权、审核把关权、建议督导权、问询知情权等,同时在有利于专家开展工作和发挥作用的前提下,给予专家一定的行政职权。发挥智囊作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在技术咨询方面,成立专家委员会,采取“领导出题、专家解题”的方式,集体研究国有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在技术决策方面,制定《胜利国有企业重大产能建设首席专家负责制管理办法》,建立国有企业重大产能建设方案编制、井下作业重大方案优化、钻采方案编制、科研项目评定验收等专家论证审核机制,强化专家技术把关责任,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决策风险。在技术服务方面,组织专家深入科研生产一线开展技术调研、指导,使专家的技术专长与科研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四、多措并举,营造氛围,在“聚才”上做工作
功以才兴,业以才广。国有企业坚持“人企价值共融、人企价值同增、人企价值并展”的理念,积极发挥政策、组织、人文等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专家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国有企业和人才事业的共同发展。用事业感召人才。国有企业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积极为专家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用环境和待遇凝聚人才。坚持软环境与硬环境同步优化、同步提升,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倡导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专家人才敢想、敢试、敢闯,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导向。国有企业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定期走访慰问专家和优秀人才,在研究决定重大问题上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专家的薪酬待遇,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建立专家跟踪保健制度,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和疗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还应用荣誉激励人才。认真落实人才政治待遇,推荐优秀专家参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支持和鼓励他们参政议政。优先推荐专家人才参加出国学习、评先树优、职称评定,以专家姓名命名重大项目、科研成果或实验室。定期开展国有企业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科技英才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评选,对稳定人才队伍、激发人才活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五、小结
人才是强企之本、发展之要。近年来,国有企业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专家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完善选才、育才、用才、聚才机制,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创新求实、敬业奉献的高素质专家人才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国有企业各项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广田.企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
一、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至10月,完成国家级、市级、区级各类项目197项(包括农医类)。复审验收跟踪项目66项。完成262家科技企业换发证工作。其中:
申报国家级各类项目25项。申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19项;申报国家级新产品1项;申报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申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3项。
申报市级各类项目93项。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计划32项(9项获资助),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计划9项(其中4项获资助),上海新市火炬计划7项,组织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1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再创新计划项目2项;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5项(获二等奖1个,3等奖1个);组织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其中首批获批7家);上海市科技创新人1人(神力)。
立项并实施区级各类项目79项。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计划8项;认定15家企业为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区高转项目5项;创建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区级科技发展基金立项46项(农医方面)。
完成其它各类复审、验收、跟踪项目66项。创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奉贤)基地1个;配合市科委完成上海市种子资金项目验收6项;配合市高新办完成现有5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工作(其中:48家企业通过复审,3家企业自动放弃);完成国家863计划执行情况跟踪调查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跟踪调查2项;完成项目鉴定5项,成果登记3项。
完成各类科技计划统计。完成262家科技企业的网上年检工作,换发科技企业联系服务证267份。完成完成2005年奉贤区春季网点土利用动态监测简析。
二、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至9月底,专利申请量640件,完成年指标任务的128%;办理专利申请专项资助22项,资助经费14600元;确定区第二批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所;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6项,技术交易额3072万元;组团参加《2005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有4项新技术成果及产品获.
2006年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教兴市主战略,继续推进《奉贤区科教兴区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和《奉贤区科技兴区推进计划》,努力营造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落实科普“六进”工程,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科技工作目标任务:
申报、落实国家级、市级各类科技项目130项以上(不包括区级项目),同比2005年118项递增10%左右。其中:
——申报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不少于20项。其中国家级创新项目12项,国家级新产品1项,国家级火炬项目2项,其它5项;
——申报市级各级科技项目不少于80项。其中市级创新项目12项,市级新产品6项,市级火炬项目6项,市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项,市级农业攻关项目6项,其它30项;
——落实区级各类科技项目不少于32项。其中:区级科技领军企业1-2家,区级创新项目15项,区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项,其它10项;
——农医类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不少于45项。其中农业类30项,医疗等其它行业15项,继续支持农业科技特色示范基地若干。
——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0家、区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2家,通过重点扶持,争取在2006年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0亿,比2005年100亿左右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由2004年13%增长至15%。
——实施科技“小巨人”扶持计划。每年挖掘并着力扶持10家销售额800—1000万左右、科技含量和利润率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争取在3年之内形成一批5000万元销售以上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不少于600项,申报市级专利培育试点企业5家,争创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申报并争取批准上海市著名商标1个以上(原我区全国驰名商标1个,市著名商标9个,今年申报5个还没结果)。争取上海市名牌产品1—2个(原我区有市名牌19个,今年申报4个,还没结果)。
——申报市级专业科普博物馆2家。(其中:化妆品行业1家,食用菌行业1家),争创市级科普基地2个,创建区级科普示范工程12个;
——进行各类科技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是拟在2006年年初,由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科技大会,表彰科技“五大奖“,按照科教兴区纲要,总结2005年科教兴区工作,布置2006年工作任务;二是出台《奉贤区科教兴区战略配套政策》(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科技发展基金、专利基金等六个管理办法),使全区科技型企业申请各类区级项目或资质认定,有明确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利用科普“六进”工程、“科普宣传周”、“三下乡”、“科普教育基地”等载体和阵地进行全民科普教育;四是发挥媒体作用,利用现有的科技网站、科技刊物、科技天地、电子大屏幕和科普画廊等有效的宣传阵地,积极宣传科技政策、法律、法规,培育企业科技创业文化,优化科技环境,不断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化进程
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依靠现有的各类科技资金支持,为科技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加快推进科技企业产业化进程,提升科技产品水平。
一是实施科技兴区推进计划。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施科技兴区规划纲要。按照“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要求,形成并实施2006年科教兴区各部门年度工作要点和目标,进一步构建社会所需,政府所能的全区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认真组织科技项目。坚持突出重点(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市区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四个层面)培育特色项目,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科技部和市科委各类政策,了解掌握全区科技型企业发展态势和主要行业发展势趋,为区政府提供建议;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使一批科技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基金(资金)的资助,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成果转化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促进科技企业产业化。三是打造科技领军企业。按照我区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年内培育1-2家科技领军企业,鼓励支持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带动一个行业、一个产业科技进步向纵深推进。四是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每年政策聚焦10家目前1000万左右销售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3年内可成长至4000—5000万销售企业。五是支持社会事业类科技项目。关注农业科技特色基地建设,发挥农业、医药等传统基础业科技方面的软课题研究,重点帮助农业种、养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
三、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提升专利申请的量和质
围绕实施科教兴区的主战略,以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为抓手,积极鼓励发明创造及自主创新,加快知识产权传播、服务中心建设,为推动科技、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一是实施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全面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我区2005年至2010年“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研究具有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情况,掌握信息动态,把握工作重心,使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教兴区”战略的总体部署相适应。二是促进知识产权对创新体系建设功献率。要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学普及和技术转移服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产学研结合,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升我区专利申请的量和质。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增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能动性,抵制非法专利产品流入市场,积极主动介入纠纷调解工作,保护专利产权,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发挥服务中心功能。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这一平台,构筑一条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便捷通道,方便专利的检索,开展持证上岗培训,确保专业人员的工作水准。举办大型知识产权论坛报告会。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推动科普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