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时间:2022-12-21 22:06:19

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第1篇

1.建筑电气节能的工作原则电气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确保节能技术的适用性,实际性以及节能性的有效发挥,进而实现节能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1.1适用性:节能技术与建筑电气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电力的供应与配置,以实现其电力的科学供应,合理优化。

1.2实际性: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材料的选择以及设备的运用方面,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是回收成本的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1.3节能性:建筑电气工程在其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节能措施,使建筑能源的消耗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减少。

2.建筑电气节能的特点建筑工程的电气节能特点为:

2.1同时性:电气节能的同时性是指同时进行电力生产的输送、分配和转换工作,但是不能实现大量储存。

2.2集中性:统一电气资源的调度和检修,建筑工程中电力系统的配置系统是最终用户端,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电气节能水平,落实电气节能的政策和方针,保证电气节能技术的实用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3.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

3.1对建筑用电进行优化设计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之初,相关设计人员就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分项施工,对于电气工程的用电量以及电力负荷方面的计算要严格精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节能减排的节能措施得以顺利进行,为了能够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性,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亲自进入施工第一线,在于工人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收集资料和数据,从中得到工程的总体情况以及电量负荷特点,结合工程结构以及各县功能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进而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建筑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用各种新型的节能技术,不断能够降低成本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是一举多得重要的举措。由于建设施工毕竟的环境复杂,工序繁多,因此,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做好其本职工作,及时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设计的方案能够得到落实和执行。另外,电力工程中,还涉及到变压器的问题,我们在选择变压器的时候,一定要与工程的电力负荷变化相一致,这样能够减少很多无用的电能消耗,进而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

3.2强化管理建筑电气系统的运行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于电能的消耗很大,因此工作人员在电气设备的管理方面要下足功夫。电力设备控制系统的有效管理能够保障电气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提高了电能使用率。

二、结束语

第2篇

作者: 收录来源: 中国建设科技网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和住宅的供热和空调已成为普遍的需求。在发达国家中,供热和空调的能耗可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5-30%。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依靠矿物燃料,特别是煤炭。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包括大量SO2、NOX等有害气体以及CO2等温室效应气体。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的供热已经历了一家一户的小煤炉到燃煤锅炉的转变。现在又进一步禁止在城镇建设中小型燃煤锅炉房,体现了政府对保护大气环境的高度重视。因此,除了集中供热的型式以外,急需发展其他的替代供热方式。热泵就是能有效节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CO2排放的供热和空调新技术。 一、 热泵与建筑供热空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和住宅的供热和空调已成为普遍的需求。在发达国家中,供热和空调的能耗可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5-30%。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依靠矿物燃料,特别是煤炭。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包括大量SO2、NOX等有害气体以及CO2等温室效应气体。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的供热已经历了一家一户的小煤炉到燃煤锅炉的转变。现在又进一步禁止在城镇建设中小型燃煤锅炉房,体现了政府对保护大气环境的高度重视。因此,除了集中供热的型式以外,急需发展其他的替代供热方式。热泵就是能有效节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CO2排放的供热和空调新技术。 热泵(制冷机)是通过作功使热量从温度低的介质流向温度高的介质的装置。建筑的空调系统一般应满足冬季的供热和夏季制冷两种相反的要求。传统的空调系统通常需分别设置冷源(制冷机)和热源(锅炉)。建筑空调系统由于必须有冷源(制冷机),如果让它在冬季以热泵的模式运行,则可以省去锅炉和锅炉房,不但节省了初投资,而且全年仅采用电力这种清洁能源,大大减轻了供暖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采用热泵为建筑物供热可以大大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耗。通常我们通过直接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产生热量,并通过若干个传热环节最终为建筑供热。在锅炉和供热管线没有热损失的理想情况下,一次能源利用率(即为建筑物供热的热量与燃料发热量之比)最高可为100%。但是,燃烧矿物燃料通常可产生1500-1800℃的高温,是高品位的热能,而建筑供热最终需要的是20-25℃的低品位的热能;直接燃烧矿物燃料为建筑供热意味着大量可用能的损失。如果先利用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热能发电,然后利用电能驱动热泵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低品位的热能,适当提高温度再向建筑供热,就可以充分利用燃料中的高品位能量,大大降低用于供热的一次能源消耗。供热用热泵的性能系数,即供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现在可达到3-4;火力发电站的效率可达35-58%(高值为燃气联合循环电站)。采用燃料发电再用热泵供热的方式,在现有先进技术条件下一次能源利用率可以达到200%以上。因此,采用热泵技术为建筑物供热可大大降低供热的燃料消耗,不仅节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燃烧矿物燃料而引起的CO2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热泵利用的低温热源通常可以是环境(大气、地表水和大地)或各种废热。应该指出,由热泵从这些热源吸收的热量属于可再生的能源。 二、空调热泵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以建筑物的空调(包括供热和制冷)为目的的热泵系统有许多种,例如有利用建筑通风系统的热量(冷量)的热回收型热泵和应用于大型建筑内部不同分区之间的水环热泵系统等。这里主要讨论利用周围环境作为空调冷热源的热泵系统。就其性质来分,国外的文献通常把它们分为空气源热泵 (air source heat pump, ASHP) 和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 GSH

第3篇

1.1空间功能设计分析

这座建筑地下2层,地上5层,包括研究室实验室、办公室、教室和餐厅以及公共区域。主要的设备以及研究用房呈一字形排布,凸出“T”部分为2层,主要是报告厅、教学及共享空间。学生和教师通过公共空间的楼梯到达上下层。每一层中庭都有布置舒适的桌椅供师生们交流,这也是与设计者的协作精神不谋而合。实验室主要在第2层~第4层的“一”字部分,是由不间断连续的空间组合而成,这就是考虑到多个研究小组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平面布置。实验室需要采光以及大型设备的运输,因此条形走廊同实验室的布置相平行。中庭部分大量使用自然采光的天窗并同时观赏到室外运动场地而采用的玻璃幕墙,将室外景色引入室内,同时也将室内景色延伸到室外。在大楼中安装使用声控灯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机械系统装置和低振动试验室布置在地下室,功能分区合理安排,能有效的减少噪声的相互干扰。

1.2场地设计分析

建筑的设计充分与场地设计相结合,推广绿色交通的实施和公共交通的发展。建筑场地附近有5个公交站点,在场地内设有30个自行车位,大楼的内部设有60个淋浴头,供骑车师生使用。在这种短距离出行模式大力提倡下,进一步强调了低碳交通和低碳出行,满足师生交通需求的同时也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该设计减少硬化土地比例,与生态协调发展,师生积极参与,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因此,从康奈尔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设计中的种种细节可以看出设计者对环境的崇高敬意。

2建筑节能技术

2.1屋顶绿植与节水

在屋顶设计方面,迈耶在屋顶上种植绿色植物,这些是当地松软的、具有良好吸水性的植物,它们的优点在于可以保持低温隔热,减小屋顶雨水径流时间,降低排水系统压力,同时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并且释放氧气康奈尔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拥有一套高效的废水回收系统和节约用水的模式,有32%的用水使用低流速设备,配合使用高效的废水回收系统,使得大楼减少废水排放高达40%,与同等规模建筑相比每年节水约170万L。

2.2环保建材及湖水冷却系统

康奈尔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在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方面,有超过65%的建筑废料可以再回收利用,同时有超过60%的木材或者木制品来自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再生林。建筑工程中使用所有的绘画材料、密封剂和含有粘合剂的地毯含有的有机物都是低挥发性的,这对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令人瞩目的是大楼使用了康奈尔大学拥有先进的湖水资源冷却系统,充分利用卡尤加湖(CayugaLake)地理优势,减少污染性的制冷装置,并且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依赖,大大节省了制冷能耗。与传统制冷相比,大楼每年节水333万L。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仅仅是康奈尔大学中的一个缩影。高效的冷却系统是一种更具成本效益和可靠服务的措施,从长远来看,在提供优质环境的同时,也为校园制冷方面减少了80%的能源消耗。湖水冷却系统与之前的制冷相比平均每年节电2000万kWh,这些节省下来的电量足以供应2500户家庭使用。在夏季提供制冷的同时,冬季也可以供暖。事实已证明,校园水系统和湖水冷却系统配合的很默契,二者协同合作且不会相互干扰,通过热交换器将湖水能量传递给校园水系统,热水自然流动,同时从热到冷释放能量,无需额外压力去驱动。湖水冷却系统有独立的监测装置,保证在从湖水中获得能量的同时不会破坏湖水环境,在得到能量的同时也不会干扰校园正常的用水。

2.3冷梁技术应用

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空调通风系统对于整个实验室亦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将湖水冷却系统和空调系统结合在一起,运用新技术,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在实验室中使用冷梁系统,有助于实验室空气温度均匀分布和有效节能。简而言之,冷梁系统是一种对流冷却技术,把经过处理的新风送入冷梁后,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在冷梁箱体内部形成局部负压,驱使室内空气进入冷梁,经冷却水盘管线冷却以后,从两侧送风口送入室内。冷梁是由一系列被动的或者主动的设备组成。主动式可以通风、除湿、制冷或者制热,被动式的只能通过物理原理制冷。水路方面一共是两个过程:一方面从制冷机到空气处理机,并且最后再流回制冷机的冷冻水循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流经主动式冷梁制冷水的循环。其中冷冻水循环中的冷水低于制冷水循环中的冷水的温度,两个水循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最终将室内热量排放到室外。主动式冷梁冬季则通过空调系统和湖水系统与热交换器持续为室内供暖。可以看出,冷梁技术具有舒适节能、空间小、低噪声、易于操作维护简单的优势。

3结语

第4篇

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比较大,而电气设备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占据最为主要的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周围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综合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资源、能源节约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1促进建筑物更好运行和工作

电气设备是建筑得以有效运行和工作的重要设备,如果忽视采取相应措施做好电气设计,容易导致资源、能源出现大量浪费现象,对整个建筑物的运行带来不利影响。而采取有效措施,在电气设计中采用节能技术,能有效转变这种情况,推动设计水平提高,促进电气设备能耗降低,使整个建筑物更好运行和工作,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1.2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如果建筑物电气设备的资源、能源消耗过大,不仅影响周围环境,还会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而采取相应措施,重视节能技术应用能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对建筑电气作用的发挥产生积极影响。例如,通过太阳能、风能利用,能促进建筑电气节约能源、资源,更好满足人们对各种能源的需要,为人们生活营造良好氛围,也有利于提高周围环境质量。

2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技术的原则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采用节能技术,应该以相关原则为指导,将这些原则有效落实到电气设计的每个环节。总的来说,这些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安全原则

建筑电气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的需要,为人们日常生活营造良好环境氛围。节能技术的采用是为了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消耗,取得更好的效果。但不能忽视的是,采用节能技术的同时必须坚持安全原则,实现对各类事故有效预防,保证电气设备绝缘性能良好,合理设计防雷技术、防静电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前提下,实现对各类事故的有效预防。

2.2适用原则

节能技术的采用必须与建筑物相适用,不能为满足节能而进行设计,而是在适应建筑物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节能技术,促进节能水平提高。另外在采用节能技术时,还要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要求,保证质量合格,满足负荷容量要求,进而促进电气设备综合性能有效发挥,更好发挥其节能效果。

2.3经济原则

在确保电气设备节能降低的基础上,促进电气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发挥。要在保证电气设备使用功能及安全的基础上,尽量采用投资低,效果佳的节能技术,提高设计的经济性,节约成本。合理选用节能设备,提高设备性能,降低设备运行和维修成本,在发挥节能效果的前提下,促进电气设备更好运行和工作,降低整个建筑物电气设备运行成本。

3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

尽管很多设计单位认识到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但由于设计人员综合水平偏低,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电气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供配电系统选择不合理,变压器选型不恰当,照明设计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导致大量电能的浪费,对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存在不足的情况。这些问题影响电气设计水平提高,也不利于整个建筑节能工作,今后应该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4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技术及其应用对策

为应对电气设计节能工作存在的不足,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有效对策。

4.1合理选择供配电系统及变压器

在供配电系统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建筑电气的负荷性质与容量、电气设备类型、供电距离等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供电电压,科学设计供配电系统,保证系统连接到位,能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另外,为促进电气设备更好运行和工作,必须合理选择变压器,降低其运行能耗,提高运行效率,实现节能的目的。

4.2做好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照明电器所消耗的能源较多,是节能设计的重点和关键环节,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节能潜力,促进设计水平提高。高处灯具选择金属卤化物或高压钠灯,或采用大功率荧光灯,以实现节能的目的,通常不采用白炽灯。面积较小房间采用两灯一控或一灯一控方式,面积较大房间采用一控多灯方式,适当设计单控灯,楼梯、走廊、过道采用定时开关控制方式,室外照明采用光电定时控制方式。

4.3提高电气系统功率因素

提高电气设备自然功率因素,降低无功功率要求,应用功率较高的电动机。利用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当自然功率因素达不到要求时,要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减少路上无功传输损耗,实现节能的目的,降低能耗。

4.4重视无功补偿设计

设计中要加强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提高变压器功率因素,实现节能的目的。在传统无功补偿工作中,采用的是三相共补方式,其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随着社会生产力提升,建筑电气中的大功率电气应用越来越多,使三相平衡难度不断加大,对电气设计也提出更高要求。为应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变压器进行单相无功补偿,但该技术应用会增加投资,设计中要对其综合、全面考虑。

4.5有效利用清洁能源

随着技术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被应用到建筑电气设计中,这也为电气设计中更好应用节能技术指明方向。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设计中要重视对这些清洁能源的利用,使其更好发挥节能作用。例如,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能促进建筑物节能效果提升,该技术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物提供电能,其重要组成内容包括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控制模块、放电控制模块等。建筑电气设计采用太阳能,主要将其应用到照明、热水系统、锅炉系统当中,并且其应用具有良好效果,设计中应该重视清洁能源利用。

5结束语

第5篇

1节水施工技术

在建筑项目建筑程序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水,大多使用过后的水都要进入污水处置设备,之后再排放到外面的环境中,不符合经济。所以在建筑程序中引入节水措施,推动水源往复使用以及一水多用,以便提升水源利用效率。如,在基坑降水时抽取的地下水不要直接排放到外界,而是进行收集起来再混凝土搅拌的时候使用,因为地下水温度不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工作时的温度,例如还可以使用降雨雨水收集措施把雨水收集起来,运用建筑现场的喷洒降低尘土或者冲洗建筑设备等,此外流入到处理装置的废水例如钻孔程序中形成的废水等通过沉淀、过滤等程序能够直接再使用到钻孔程序进行生产泥浆抑或别的对水质需求不高的程序中。

2建筑物顶面光照节能施工技术

建筑物顶面是建筑物结构中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部位,整个顶面几乎整天都处于光照条件下,并且在冬季容易冰雪堆积,因此顶面的保温、保湿、隔热性能必须要符合要求,否则就会出现顶层住房冬冷夏热的情况,在实际施工中,可考虑在顶面采用导热性差的建筑材料,或者在顶面的保温层和防潮层之间多施加一层保温防潮复合材料,提高顶面的保温防潮性能。或者可将建筑物设计成顶面为太阳能板的节能建筑,使大面积、长时间的光照转化为能量为建筑物所用,可用作建筑物内部的空调制冷或者采暖、热水器等,是发展现代化建筑的关键举措。另外也可采用屋面种植技术,将建筑物顶面上种植上蔬菜等绿色植物,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顶面的优良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蔬菜生长,另一方面使得建筑物顶面无形中多了一层保温层或隔热层,是绿色节能施工理念的重要体现,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保证顶面的防潮性能以免由于灌溉导致屋面漏水。

3门窗节能施工技术

在建筑物的建筑项目中门窗是使用节能技术的关键,因为门窗部分其保温性能不佳、但是光投射性很好等特征,因此如果能够把节能效果高效的运用到门窗的建筑中,这样,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物自身的使用节能的效果。首先,可以选择经济性较好、实用性较强的建筑材料。如一些节能环保玻璃,常用的有低辐射镀膜玻璃,这种玻璃是在普通玻璃的表面涂布一层半导体氧化物薄膜形成的,可以有效降低门窗的反射率。目前这种节能环保玻璃已经普遍应用在建筑行业,但是由于相关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建材本身质量不过关,导致了在实际应用中达不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使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增强有关的检测强度。第二,还要把握好门窗之间的比例,假如门窗占据整体的比例太大,肯定就会对建筑物的保温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根据相关规定北向与东向的建筑都不能够超过百分之二十,西向的建筑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南向的建筑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五。

4地面节能环保施工技术

对地面的建筑关键是保证地面保温以及防潮建材不会受到破坏,这就要加强覆盖在保温以及防潮建材商的地面物料要拥有较好的抵抗冲击以及压力的机能,省得保温结构以及防潮物料的破坏而再进行更替,这样消耗了更多的建筑劳动力以及物力,不符合绿色节能施工的思想,所以在对地面建筑时对保温结构以及防潮物料的选取时在符合节能需求的根本下尽可能使用力学机能好的物料,同时能够加强地面的持久耐用性。

5结束语

伴随着国内城市乡镇建设的速度日益增快,房屋的建筑数量日益增多,规模日益扩大,建筑业正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好的发展机会,要完成单位的永续、健康的发展,在将来的挑战中能够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紧跟社会时代的前进脚步,在建筑程序中使用绿色节能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把建筑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度减少到最低,并且还能够节省资源,进而减少单位的建筑成本,不过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因为方方面面的缘由,现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使用的不多,所以在实践过程中,相关机构一定要倡导使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这样能够使绿色节能施工技术不在停滞在思想理论层面不前,而是能够真真实实的运用到建筑程序中,为建筑提供服务,进而对我们的居住环境、大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作者:吴方清单位:横店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第6篇

住宅建筑的节能问题包括的方面很多,甚至一些智能化的建筑还需要考虑系统的优化问题,这里仅仅就当前我们面临的几个主要能耗漏洞说明我们的问题。

1.1保护结构保温方法不合理

当前,一些住宅建筑为了减低成本,在建筑护保温工作中使用了内保温、夹芯墙等方法,这种保温方法导致的结果是内外墙两层皮,分别被置于不同的温度环境中,时间一长就会导致二者发生不同的形变力,导致墙体发生多处的裂缝,既影响装修的美观,又无法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并间接危机建筑物的安全性。

1.2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节能的设计标准过低

目前,由于一些开发商认为能源消耗费用是业主直接支付的,国家对于建筑能耗问题也没有明确操作的强行标准,导致一些大部分建筑开发商不愿意在节能上投入成本。在建的住宅绝大部分无法满足节能建筑的基本要求,多数为高能耗的建筑。同时,加上建筑施工过程能耗也比较严重,最终我们的住宅是发达国家能耗的2-3倍,至于建筑垃圾、环境污染等成本更高。

1.3建筑材料不环保,消耗资源多

当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材料主要是聚苯板和聚氨酯,它们都属于消耗石油资源的大户。据统计,生产一吨聚苯板需要消耗石油两吨,聚氨酯的石油消耗与其相当。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急速扩展,石油资源捉襟见肘,建筑材料生产行业经消耗了将近一半的石油资源,让人触目惊心。

1.4供热系统不合理造成能耗浪费严重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都是采取集中供暖措施,按照住宅面积收费,对于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缺少监控,住宅里面没人而仍然在消耗热能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也存在部分住宅的热能由于关闭不严而泄露,导致能量浪费严重。

1.5在设计施工中对于再生能源的利用不够

只有极少的建筑能够大规模地使用太阳能资源进行能源采集。对于水、电以及各种能源的消耗缺乏循环利用的设计,建筑材料缺乏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利用建筑设计来进行空间布局节能更是缺乏研究。对于屋面以及地面等的节能问题几乎没有企业在施工设计时进行考虑。

2建设节能住宅的基本技术措施

2.1注意住宅的整体性

当前,我国很多的住宅的主体建设与装修是分开进行的,业主在装修阶段对住宅的原有布局与基本设施(如基础水电、墙体窗洞等)会进行改建,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把建筑施工与室内的设计进行融合,将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吸取发达国家工厂化住宅建筑的经验,推进标准化、模块化的建筑建设,通过国家给标准化建筑制定具体的统一数据标准,能够大大减少施工与装修工作中的浪费,而且能够发挥整体节能优势,提供能源的使用效率。

2.2重视建筑结构本身的节能效果

在传统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师考虑的往往是容积率、日照间距、空间形态、以及建筑与环境等问题,很少重视设计中的节能问题。其实,建筑本身结构的采光与通风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房间的纵深、门窗的位置、外墙的凹凸、楼道的设计等对于采光与通风有着很大的影响。减少太阳辐射、增加自然通风可以节约能源。例如:根据不同的地区设计不同的结构;建筑的朝向面向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窗户的设计要有利于形成过堂风等,都应该成为设计的基本原则。

2.3要充分重视再生能源的利用

要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优势,根据住宅的形态、构造、设备的特点,让多项太阳能技术搭配使用,如穿孔金属板太阳能集热墙、太阳能组合屋面板、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综合应用等。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水等深水层温度相对保持稳定的特点,与地能进行冷热交换提供所需的冷热源。在建筑材料上,要重视各种环保新材料的使用,但是要防止将废旧的钢筋等不合格材料用于建筑。

2.4设计过程遵循节能原则

随着建筑能耗问题的日益突出,要求建筑师在优化设计方案时把节能作为设计的一个标准,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做到最低限度地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3未来住宅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趋势

住宅建筑的节能主要还是要通过做好建筑的规划设计工作,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转变服务理念与消费理念来实现。具体在建筑技术上要做到:

3.1建筑构造设计上

首先,要坚持做到增加住宅的进深空间,减小外部形体系数,这样外部形体系数越小,外墙面积就越小,使用的围护材料越少,同时保温效果更好,也就更容易节能;其次,住宅的朝向与布局要合理,结合我国不同地域的特点,最大化利用区域气候的潜在优势,使得建筑在夏季能够减少太阳的辐射量,做到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的使用量,冬季能加大太阳辐射面积,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资源;再次,注重住宅屋顶的保温隔热设计,顶层尽量采用坡屋顶,这样既丰富了建筑造型,又有利于保温隔热;同时,要重视窗户与墙体的比例,减小能量消耗。

3.2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

要注意墙体材料和隔热保温材料的选用。首先,墙体材料在建材中约占70%,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取代粘土生产粉煤灰烧结砖。目前加气混凝土是集承重和绝热为一体的材料,属于在节能上达标的材料,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具有质轻、保温、隔热、防火等优良性能,应用于新结构体系如钢结构中是比较理想的。其次,要重视保温材料的使用选择,墙体传热在建筑物总体传热中占比例最大,在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温涂料综合了涂料以及保温材料的双重特点,有一定强度及弹性的保温层,是一种理想的保温材料。再次,重视节能门窗和节能玻璃的使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推广使用的节能玻璃主要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和镀膜玻璃等。能大大地提高节能的效果。同时,在施工中要重视生态水泥的使用,包括:环保型高性能贝利特水泥,低钙型新型水硬性胶凝材料,碱矿渣水泥等。重视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对固体废弃物加以筛分、破碎后制成建筑垃圾砖或用作路基垫层及地基垫层,走循环经济之路。

3.3在住宅的冷暖设备上

住宅建筑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建筑供热系统和制冷系统的平衡。充分采用变频空调和蓄冷空调技术,尽力实行集中冷暖供应系统,并对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与维护。增加一次性投入,做好建筑的太阳能集热与地热采集使用设备的建设。装备好自力式调节阀,加大智能化控制设备的建设,装备好按户调节热量及温控装置,按户热量表计量装置,空调系统热量回收系统等的建设。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必须与智能化控制结合,形成整体的技术控制平台,使得住宅不仅在建设阶段减少能耗,更靠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保证能耗的减低。

第7篇

目前国内的高层楼宇建筑在电气节能方面做的并不是太好,不少高层楼宇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较多的电能浪费,这主要是由于高层楼宇建筑在进行电气施工中所造成的原因,下面将详述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的现状。

1.1节能设计存在问题

在对高层楼宇建筑的电气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设计问题是导致其浪费电能的主要原因,设计师在设计高层楼宇建筑电气工程时既要满足大楼日常办公的需要,而且还要使得电气设备有较好的扩展性,这样就方便以后对大楼进行电力维护。而且有的高层大楼智能化程度很高,智能化的实现是依靠电动机来进行的,只有通过对其智能化系统进行节能设计才能够有效的节省电能,但是目前的智能化系统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节能设计。

1.2设备选用存在问题

由于传统的电气设计没有考虑到节能的因素,所以在现今很难进行更改,老旧的电气设备虽然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在节能方面非常欠缺,相对于新型的电气设备而言其能耗非常大,由于老旧电气的使用而导致的电能浪费占据总电能浪费的大半部分,所以对于这种问题是很难进行解决的,只有通过全面更换电气设备来实现,不过更换的过程非常麻烦,不利于大楼其他人员的正常办公。

1.3设备维护存在问题

电气设备正常使用的电能要远远低于设备故障时所消耗的电能,而高层楼宇建筑中的线路物理损耗要远远大于其他普通建筑,因为高层楼宇中的电缆线路非常长,电缆线路也有一定的电阻,短距离的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长距离电缆导致的电能消耗是非常大的,高层楼宇的电气维护人员如果没有将这些设备的故障排除就会浪费较多的电能,只有及时维护才能够避免这些电能的损耗。

2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

在高层楼宇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使得高层楼宇建筑在电气方面更加节能,下面将详述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

2.1合理分配

高层楼宇建筑的人口密度非常大,因此用电量会非常大,但是每部分的用电量却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节能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分配,要让各个部分都有充足的电力,即在保障人们用电稳定性的前提下,将电力按照负荷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样就可以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电能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省。

2.2使用节能设备

节能设备较普通的设备要贵一些,但是从长远的规划考虑使用节能设备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高层楼宇所消耗的电能。例如高层楼宇可以大范围的使用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利用太阳能所转换成的电能可以为大楼提供部分电力,这就会使得高层楼宇的用电量得到节省。此外在大楼进行电气安装的过程中就使用节能型的材料,例如使用导电性更好的电缆,这样就可以减少电缆的损耗。虽然在短时间内并无法看出节能材料为大楼带来的效果,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就能够看到节能设备为大楼带来的经济收益。另外节能材料都具备可回收可重复利用的优点,这样还可以节省这部分有限资源,对于高层楼宇日后的电气改进工程将非常有利。

2.3优化系统原则

高层楼宇建筑电气的智能化程度比较高,因此可以利用智能化的系统来节省电能,以此来降低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在对高层楼宇建筑进行电气安装的过程中采用变频的电器,通过采取变频措施就会更大限度的节省电能。另外绿色照明设备的使用也可以提高电能的高效利用,通过优化高层楼宇的电气系统将使得电气节能更加合理有效。

3高楼所采用的电气节能技术

为了使得高层楼宇建筑在更大限度上节省电能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电气节能技术,目前通常所采用的电气节能技术包括更改配电系统、降低线路损耗以及优化配电系统功率因素,下面将简述这些电气节能技术。

3.1优化配电系统

优化配电系统主要是要了解用电设备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布局,然后计算最短的供电半径,这样便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失,高层建筑在优化配电系统的过程中主要方法是更加接近负荷中心,并且选择离大楼最近的供电系统,这样就减少了电能运输中的电能损耗。同时还可以使用切换变压器的方式来合理的调节用电高峰期与低峰期,这样就可以在保证用户正常用电的前提下更大限度的节省电能。

3.2减少线路损耗

在高层建筑中最损耗最多的就是线路,因为线路中的电阻会损失部分的电能,那么为了减少线路损耗就需要减少线路的电阻,减少电阻的方法主要包括更换导电性更好的导线、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以及较少导线的长度,而且使用大横截面积的导线不仅可以降低线路的电阻,而且还可以为日后线路的改良提供方便。减少导线的长度就是缩短配电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导线的长度,这样就会减少线路的电阻。虽然线路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采取上述的方法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线路带来的电能损失。

4结束语

第8篇

1 建筑能耗 根据我国的统计要求,建筑能耗一般指建筑使用能耗,即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包括照明、电器,采暖、制冷、设施、热水、炊事等。2000年的统计结果表明,尽管我国民用建筑的整体舒适度低于世界各发达国家,但我国的建筑能耗已经占到当年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的27.8%,接近发达国家(1/3左右)的水平,采暖和空调为主的建筑能耗已占10%以上。最新报道显示,我国终端能源消耗总量已经位于世界第二。 2 能源现状 根据美国、日本和Shell、BP等公司预测,世界化石燃料生产和消耗峰值在2020~2030年之间。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值,而且能源经济可开发剩余采储量的资源保证程度仅为129.7年。 3. CO2减排压力 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CO2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其中,住宅约占2/3,公共建筑占1/3。 对未来CO2排放的预计是,如果不采取措施,50年后,大气中的CO2含量是现在的3.5倍,如果积极采取各种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在25年内就可以看到明显效果,在50年内可把CO2的含量降低到目前的水平。 对可再生能源减排潜力的系统研究表明,太阳能光热光伏应用和太阳能建筑对于CO2减排的贡献,从2010到2030年时,可达到1-5~15-30 TtC/yr。 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对太阳能应用的预测结果为,在正常发展和生态驱动发展两种模式下,2050年我国太阳能利用在总能源供给中分别达到4.7%和 10%。 其对我国未来CO2减排的潜力估计是,到2010年以后,太阳能利用对减排开始有较明显作用,2020年以后开始有较显著作用。 4 太阳能建筑 定义:综合考虑社会进步、技术发展和经济能力等因素,在建筑物的策划、建造、设计、使用、维护以及改造等活动中,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建筑统称为太阳能建筑。我国太阳能建筑领域中技术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是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次是被动式采暖太阳房。 我国在太阳能建筑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积极的研究与实践。包括太阳能光热、光伏设备设施厂家在内,各地政府、研究机构、设计院以及开发企业等在不同层面、不同区域、不同建筑上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开发、设计、建设工作。正是在这些工作基础上,中国太阳能学会决定增设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其作用是以满足建筑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为宗旨,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为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构架学术和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两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5太阳能建筑的技术途径 太阳能建筑的应用领域包括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及业主对于安全、便利、舒适、健康的环境需求。 太阳能建筑的技术途径包括了被动应用、主动应用和综合应用等多种途径。如从保温隔热材料的开发、自然采光通风功能的实现、太阳能光热光伏技术的应用到遮阳、光影和舒适环境的创造,全方位地综合应用太阳能资源。就目前发展最快的太阳能光热利用而言,也将包括低温利用、中温利用和高温利用等多层次能源效率利用形式;而太阳能光伏利用也将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上表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6 制约太阳能建筑发展的因素 尽管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如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不同地区的节能设计标准等,除成本、技术、市场等制约因

第9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前言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如果过度消耗,必然会带来能源紧张的状况,这样会严重制约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因而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能源利用的充分认识,已将各类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当中,及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也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代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不仅应作为建筑创作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应成为建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并为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注入新的内涵,同时极大地拓展建筑理论探索和创作设计的领域,因而也相应地为建筑评论拓展了崭新的视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衡量人类一切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将成为建筑评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原则也应成为建筑评论的重要标准;而当代建筑评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和创作设计原则,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论和方法,在引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设计实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交流经验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把握相应的理念原则和标准,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论活动的关键。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作为一切建筑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理论、建筑创作设计、建筑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管理法规和运行体制等等都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正是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概括而形象的称呼,其实质是“生态健康的建筑”。绿色是自然、生命和生机的象征,意味着成长和发展,绿色建筑就是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其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人工环境要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节约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和管理维护等一切建筑活动应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提倡经济、合理、实用、高效,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适用技术相结合、行政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健康卫生、无废无污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应采用无毒、无害、环保型绿色建材,采用耐久性的、可循环、重复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清洁能源;应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固体垃圾、废物的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等;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和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渴望。灵活开放,适应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应具有包容性,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易于发展的可扩展性,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与其物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的持久生命力,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其当前的使用要求,而且应避免建筑物因其功能失效而大量、频繁地拆除重建,使建筑具有潜在而巨大的节能、节材、节约资金以及减少生产和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综合效益。应把建筑及其规划设计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生长过程,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提倡“弹性设计”、“预留设计”和“潜伏设计”等,优先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发展模块化、标准化、易于维护。生态建筑文化和美学艺术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方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和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3 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当代绿色建筑应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原则为主要发展标准和依据,以建筑的生态环境理论和创作设计实践为重点,使建筑与能源利用进行完美的结合,为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只有充分认识到以下各方面的内容,才能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纲领、行动措施以及建筑学为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探寻人居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紧迫性。建筑设计师应担负起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优美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及其职业道德。与生态、环境、能源等相关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绿色建筑规划、创作设计中的综合应用。节地、节材、节能的建筑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绿色建筑技术,如绿色建材技术、太阳能建筑技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建筑环境调控技术、节能建筑设备技术、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建筑节水、水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居住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智能化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

第10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环保节能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production level, the human living conditions produced very big change, the theme of the current architecture-is green, this is world construction the mainstream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 Green building accord with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now the health requirements 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is the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problem i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十年我国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各地的高楼拔地而起,房地产市场热火朝天。但是,必须承认我们的建筑存在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随着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节能减排。针对建筑物日益突出的问题,国家完善了绿色建筑的标准,鼓励各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但绿色建筑的节能和减排技术一直不是很完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绿色建筑的节能措施。

2.建筑节能技术概述

建筑节能,是在满足住户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建筑能耗,最终达到这样一个目标: 既能提高建筑舒适性,又能实现节省能源。建筑节能工程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建筑节能是全人类的事,我们赖以生存的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使节能成为全球的共识,我国也不例外,这是当前的社会形势。

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看,建筑节能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建筑节能是国家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多,建筑能耗大,而且浪费严重,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建筑节能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建筑节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近年来,房屋建筑增多,多建筑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建筑资源有限,人的需求无限,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需要重视和开展节能技术。另外,我国城镇化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这就需要更多的房屋居住,从而增加了建筑资源压力。还有,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在提高,传统的一些建筑材料被淘汰,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这也增加了建筑用材的紧张性。总之,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建筑节能工程,已经成为节约能源的必然选择。

节能技术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地理位置、传统意识、地域经济状况等等都影响着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当然,也就影响建筑节能活动的开展。具体的影响因素有: 室外热环境质量、建筑功能、室内空气质量和气候环境、规划布局等这些是外部影响因素,另外一方面是内部影响因素,来自建筑本身,主要包括建筑结构能耗、建筑使用能耗等。如何实现节能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主要的建筑节能技术有: 屋顶节能、节能窗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合理的设计消防电梯、合理的设计避难层。总之,节约建筑能源,是执行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开发建筑技能技术,推进建筑节能,有利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建筑节能,是当今全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建筑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所以,下面将围绕建筑节能技术展开讨论,提出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举措。

3、绿色建筑的价值观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事实上正是基于建筑领域中绿色人本主义价值的觉醒。然而从觉醒到占据主流的地位,这种价值观的确立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因此绿色人本主义只能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存在的动力,而在现阶段,在工业、后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论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不能仅仅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经济杠杆此时此刻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绿色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理由就是对运营费用的节省。一次性投资的回报将是长期的。积累的结果必将远远大于对初次投资成本的节约。这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理由。这显然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思想,事实上也正是目前支持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的主要经济动力。然而,无论是“长期回报”还是“绿色成本”在当前来看都是虚无缥缈的。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任何形式和远期平衡表或是成本核算评价与初期投资与直接利润相比,恐怕都是不足以使人为之心动的、更不用说考虑到远期的各种变故或是灾难。考虑到长期回报是否还能落入投资者的腰包。这也正是为何‘绿色建筑’在实践的道路上如此举步艰难的原因之一。

为此,国家对于建材选择,每平方米所耗标准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规定乃至立法,对可持续技术的研究,对新的洁净高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方面增加投入的力度,都将成为推进绿色建筑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4.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技术

4.1设计阶段。

设计是绿色建筑的重要阶段。绿色建筑在设计中,就要体现环保健康和节能的特点。一般采用整体设计。建筑整体设计就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建筑参数优化设计等建筑设计及技术手段,并结合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有机能源的依赖,创造舒适的人居化境。在设计中,做好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重建。例如南方地区绿色建筑成功设计最关键的因素一是通风,二是遮阳,三是建筑立面绿色和屋顶绿化。这三项非常简单的技术应用可大大降低空调的使用,可使建筑能耗降低50%以上。在北方,需要在建筑墙体中加仁非常厚的聚乙烯泡沫保温材料,因为北方冬天的室内外温差可高达40℃以上;而南方室内外温差一般不超过10 0C,这种气候条件下就不需要特别加强墙体构造来保温。

4.2施工阶段。施工是建筑中能耗消耗最多的阶段,也是环保和节能技术中关键阶段。在施工中,使用健康和节能的材料和设备,强化绿色建筑的施土技术,是绿色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手段。

4.2.1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环保健康和节能,是绿色建筑中的关键技术。例如合理使用经济适用的节能技术可在满足舒适要求的同时使建筑节约1/3左右的能源费用。低能耗高效能的建材、先进的绝热技术、充分考虑遮阳和日光利用的高性能集成窗系统、建筑气密性的处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使用、高能效设备和用具的使用、区域热电冷联技术等在建筑的使用,将是绿色建筑中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

4.2.2建筑施工方法。绿色施工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有较大区别。传统的施工方法以满足工程本身指标为目的,以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为根本目标,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很少,当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与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发生冲突时,总是采取保证后者,放弃前者,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工程本身的质量、工期、成本达到了要求,但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给社会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建筑物绿色施工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进行控制,强调施工全过程“四节一环保”。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

4.2.3使用阶段。绿色建筑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使用的功能。因此,要求环境品质能够满足环保健康和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室内环境品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室内热环境问题,一个是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因此,室内环境要讲究通风和采光技术,还要采用地热,分户计暖等措施来进行节能。室外环境要能够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因此,要采用绿化措施还要采用节水、绿化等技术措施。

5.结论

绿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探索、研究试.这一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绿色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绿色建筑必将以自身的独特风格、千姿百态的建筑形态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陈硕,黄宁海。建筑节能的设计技术、发展探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8)。

[2]张学英,赵小强。论建筑节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5)。

[3]高文满。浅论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J]。现代农村科技,2009,f15)。

[4]王维昌。建筑节能的现状、对策和意义[J]科技资讯,2008,(04)。

第11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 课程构架 专业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01-02

1. 绿色建筑发展与人才培养概况

1.1 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界应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研究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在发达国家被不断实践与推广。在国内,绿色建筑的概念开始为人们所熟悉,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也已经成为业界的热点。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把绿色建筑产业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重点,建设工程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到2015年必须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就大量增加了社会特别是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专业人员的需求,给加快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绿色建筑思潮对高校建筑学专业发展的影响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系环境。高校建筑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摇篮,在推动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这一需求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要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不但了解与熟悉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更能够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性方法,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贯彻绿色建筑的指导方针,身体力行地实践绿色建筑设计,这就要求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将绿色建筑设计理论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站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角度对此展开的探讨与分析。

2.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调整与应对策略分析

绿色建筑概念贯穿于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其涉及的学科较传统建筑学更加广泛。其研究内容及相关学科包括:绿色建筑文化与历史、绿色建筑基础理论、绿色建筑技术基本知识、绿色建筑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与管理。只有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的改革与修订,才能将绿色建筑的知识体系融入到建筑学专业长达五年的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从专业理论课课程结构调整方面着手进行策略推导。

高校建筑学专业现行的专业理论课体系中,和绿色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

《建筑概论》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开启建筑学习之路上的第一道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初入大学,对建筑既陌生又好奇,同时也不乏希望和遐想。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大学里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图1】传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全面而概括地了解建筑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方法,熟悉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及构造原理等内容。此课程中,应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发展与趋势,为之后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理论基础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分析、案例解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并在实践与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应开设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的专题,从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能耗几个方面详细地剖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的展示与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课程中亦应介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从选址的基本原则、自然环境因素、节约用地方针、乡土文化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

《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技术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实验数据演算与分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而这些技术知识恰恰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物质载体与手段。如《建筑物理》的三大主干课程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均与绿色建筑设计中室内环境品质及控制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及技术等内容密切联系。再如《建筑设备》课程中,给排水部分应融入建筑节水技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知识;暖通部分应融入室内新风系统、自然通风技术、高性能空调设备的运动、能量回收等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电气部分应考虑适时适度照明、高效节能灯具、待机能耗控制等绿色环保理念。《建筑材料》课程应增设绿色建材篇章,系统介绍绿色建材的概念、绿色建材的选择与运用、建筑节材技术与方法等课程内容。而在《建筑构造》课程中,通过对最新材料、最新技术构造节点大样的剖析与讲解,可以帮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段和操作方法。

《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课程为开始在五年级毕业班的专业理论课。作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即将告别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涯,走向建筑师的职业岗位,担负起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绘制再到各专业配合,以及与甲方、施工方各方面配合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之中。在这些课程中,应通过增加建筑环境心理学、绿色建筑相关法规、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等知识点的章节,帮助学生完善绿色建筑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他们今后的实践与工作中积蓄发挥作用。

除了对传统课程大纲的修订与调整之外,还可以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绿色建筑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供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图2】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绿色人才的培养,是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建筑设计课程原有教学框架的基础之上,应时代需求而开展的教案研究与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体系化、进阶式和强调实践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改革引发了建筑学专业指导教师对绿色建筑教学与科研的深层次思考,也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将由原来个体自发的实验转向系统化、整体性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一个传统深厚的学科面对当下全球关切的发展活力,孕育着我国高校建筑教育发展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134-02

在能源缺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伴随着建筑能耗大幅度增加,建筑节能技术备受关注,因此在该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开设“建筑节能技术”课程,为今后学生从事建筑节能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涉及建筑节能相关规范、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节能材料、节能改造、节能评价、节能检测、合同能源管理等众多内容、技术面广,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技术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以及综合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针对该课程的特点,不断更新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教学内容改革

1.1 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建筑节能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建筑节能相关标准和规范更新很快,而传统教材内容更新缓慢,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学中,要及时优化教学内容,收集、整理国际、国内建筑节能的最新技术和成果,把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与研究热点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并不断进行该课程的数字化多媒体讲稿建设[1],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建筑节能领域的国际前沿技术和成果,保证学生走在建筑节能技术的最前沿。

1.2 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在有限的学时中,珍惜每次授课时间,不同专业,应合理安排重点授课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根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特点,选定建筑设备与空调系统节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供热系统节能,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专题作为重点讲授章节,适当增加课时。对于可以由学生自学理解的内容,交由学生自学完成,授课时主要讲述重点以及难点内容,对自学内容予以提问或作业形式上交,采取统一答疑的形式来完成。

1.3 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建筑节能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快速、准确把握建筑节能市场动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所授内容与市场需求和节能政策紧密联系。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走出教室外出参观、调研、量测当地一些施工现场和典型建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深度介绍与剖析,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与透彻。理论与工程实际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1.4 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是一门涉及热能、设备、机电、城乡规划、土木、材料等多学科综合交叉课程,应用性强,技术更新迅速。在教学过程中,要统筹安排教学内容,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既要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具体操作能力,又要兼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采用专题讲述

根据国内建筑节能工作的需要、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所授学生专业特点,将“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划分为多个专题,主要讲授:建筑节能相关标准、建筑设备和空调系统节能、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室内环境品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及其评价标准、建筑节能检测等专题。每个专题就是一个讲座,授课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本教材,可以针对这一主题通过网络搜集很多资料,特别是跟这一主题相关的国内外建筑节能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建筑节能界的前沿动态,参与老师相关建筑节能技术课题。采取专题讲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并且及时了解到最新最前沿的东西,体验一种科研型学习的乐趣。

2.2 采取学生讲述法

针对学时有限的问题,可以将节能规范、节能检测方法、节能材料介绍等相关资料和视频逐步发给学生,在开课前,学生每4~5人自愿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任务进行学习、分析、讨论、总结、实施,形成书面报告,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项目负责人在课堂进行汇报[2],老师和学生进行简要点评,既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3 采取案例教学

针对专业和“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增加案例式教学环节比重。在课程授课中可设置的案例有: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某工厂余热利用、某园区江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联合系统、雾霾天气室内空气品质解决方案、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关键节能技术等案例[3-4]。采用案例教学,使得学生能将理论、实践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4 采取现场教学

建筑节能技术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安排的认知实习机会,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建筑节能方面典型、突出的工程项目,在教学中结合所参观的工程实例与所拍摄得图像,围绕具体工程进行展开讲解,能够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建筑设备与空调系统节能、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等内容时,就可以结合所参观的节能工程项目来学习和讨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2.5 开展探究式实验

学校已建有建筑节能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开设建筑墙体保温性能测定、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甲醛气体测试、噪声测试、室内环境品质检测等实验项目,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我设计一些探究性综合实验,对耗时较长的实验,可将实验过程拍摄成视频给学生观看,开展探究性实验,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对当地一些工厂和建筑进行现场量测,结合现场实测获得的声、光、热等相关物理数据和建筑节能技术,分析所测试建筑物节能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写出详细调研报告。通过这样的探究式实践环节,不但可以深化基本理论的学习,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 利用好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有力手段,针对“建筑节能技术”内容丰富、授课课时有限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图片、声音、 视频等多种方式,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工程实例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例如在讲围护结构能耗时,可以通过插入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建筑物围护结构能耗的构成与各个部分所占总能耗比重;在讲空调设备时,可以通过图片和动画来展示空调系统工作原理,空调机房设置,空调末端设备等;在讲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利用的工程案例时,可将工程的大量施工流程照片做成视频或仿真动画, 让学生轻松直观的掌握教学内容。

3 考核方式改革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全面、合适的考核方式是检验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考核方法应改变传统单一的考卷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定。拟定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三部分构成[5]。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由考勤、小组讨论学习成绩、课堂笔记,中期考查、课后作业成绩等几个方面组成。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由建筑节能相关实验成绩、科研训练和节能减排学科竞赛等方面成绩构成,引导学生尽早参与建筑节能技术科研和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也要摒弃以往单一考卷的形式,侧重知识应用能力的测试,采取考卷与专项命题PPT汇报、建筑节能改造方案设计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如一些专题命题与方案设计可以为“热泵与建筑”,“风与建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方案设计”等,学生单独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设计内容并绘制图纸,以汇报或设计效果作为计入期末成绩的评分。

4 结语

“建筑节能技术”是一门跨行业、跨学科、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建筑节能技术发展与更新非常快,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把握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积极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于国清,曹双华,吕静.建筑节能新技术双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9(6):85-87.

[2] 吴苗苗.“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5(1):11-13.

[3] 吴学红,尹亚领,赵敏,等.案例教学模式在能源动力工程专业课程综合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5):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