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年诗会

新年诗会

时间:2023-05-30 09:2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年诗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年诗会

第1篇

一、形象设计

朗诵者的形象要意气风发、光彩照人,仪表要端庄大方、亲切自然。男士要将头发梳理整齐,将胡须修理干净;女士要注意发型大方,化妆得体。

朗诵者的服装应整洁大方,男士一般着西装,系领带;女士可着套裙,最好穿八成新的衣鞋,以免给自己制造紧张感。服饰要和朗诵的内容、朗诵者的体貌相配合;服装和鞋子要配套,上装和下装从款式到颜色要和谐;装饰物要和服饰及人物身份统一,戴手表等应松紧适度,女性所配饰品最多不超过3件,不要配戴叮咚作响或太夸张的首饰。朗诵古典诗词可着古装,如朗诵李白的诗《将进酒》可穿古代长袍,衣袂飘飘,以展现这首诗飘逸豪放的风格。朗诵近代作品可着近代服装,如朗诵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可穿“五四”运动时期流行的学生装。

二、舞美设计

简单的道具、布景、灯光舞台等辅助手段,对朗诵也有很大好处,能更好地体现朗诵作品的意境,烘托朗诵的气氛。

朗诵的道具应简朴,如朗诵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可在蓝背景里放两个暗红的灯笼;朗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可放一辆轮椅、一张椅子;朗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片段,可垂一片晾晒的鱼网。

朗诵的布景应令人赏心悦目,图案和色彩要和朗诵的主题相匹配,或热烈如火,或沉静幽雅,或古色古香,还可用高低不同的台阶作背景。

根据朗诵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采用不同色彩的灯光来烘托气氛。例如,朗诵朱自清的《春》,光线的主色调可用绿色;朗诵郭沫若的《雷电颂》时,可把前台的灯光熄掉,增加明暗对比度,还可根据朗诵的内容在时突然打开舞台上所有灯光,令受众产生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将作品的感染力推到最,或根据朗诵的内容需要采用追光等。

三、乐舞设计

朗诵中配以适当的音乐,有助于营造气氛,渲染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乐曲可以是播放录音,也可以是现场伴奏。例如,2007新年诗会《情感的花朵》,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泽群穿着浅色长袍朗诵徐志摩的诗歌《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旁边坐着一位美少女弹奏古筝。

精心选择和编配乐曲,有时甚至需要将几首曲子加以剪辑编配。配乐应选择情绪变化不大、风格稳定统一的乐曲,或选择一些主题不明朗或无主题的乐曲。这样,乐曲一旦与朗诵相配合,朗诵会自然而然地赋予它某种情绪色彩。所选乐曲还应尽量突出所朗诵作品的风格,如朗诵闻捷的《吐鲁番情歌》,可配以新疆民乐;朗诵中国古典诗词,可配以二胡、箫、笛、琵琶等;而朗诵抒情、深沉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可配以钢琴、小提琴或大提琴等。音乐常在朗诵前开始,有时也可根据需要等朗诵一段内容后再演奏或播放配乐。若是乐曲组合,应注意过渡、衔接应自然,一般应做到淡入淡出,即前一首曲子渐止,后一首曲子渐行渐起。有时,在两首曲子中也可适当留有空白。朗诵时,还可以配以哼唱、合唱或舞蹈、情景表演等辅助手段,但舞台、情景表演等要为增强朗诵的感染力为目的,不能喧宾夺主。

四、形式设计

朗诵时,配以新颖恰当的形式、富有创意的朗诵方式,往往能让受众耳目一新。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年一度的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央视的新年新诗会等朗诵活动的不断开展,朗诵的形式不断创新,更增强了朗诵的感染力。朗诵的形式分为独诵、对诵、联诵、分角色朗诵、群诵、合诵等。

1.独诵

朗诵材料的绝大部分适合独诵,有关个人情感的内容则更要通过独诵来实现。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那段经典的独白片断,非独诵不可。

2.对诵

两人朗诵,一般为男女对诵。在朗诵时,男女交替,有的地方也需要男女合诵。对诵适合于较长的作品,特别是内容带有两极化色彩的作品。例如,2008新年新诗会,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修平和王世林朗诵的《我在一棵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就是对诵。对诵的关键是搭档配合要协调默契,表现出来的风格要统一,形式与内容要一致,双方的音色、音质、身高体态、气质风度等条件最好比较接近,以利于整体的协调。有时,根据作品内容的特殊要求,也可以有较大的反差。

3.联诵

联诵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若干个朗诵者分别担当一个朗诵材料中的不同部分的朗读,如诗的节或文章的段落,以组合成朗诵的整体,这种联诵适合较长的诗文;第二种是指若干个朗诵者各诵一首独立的短诗,连缀在一起组成系列式的单元,如朗诵唐诗绝句组合。联诵的实质仍是独诵,但比独诵有着更丰富的表现力。

分角色朗诵比较适合于童话、寓言、叙事散文、剧本等作品,或生动活泼,或绘声绘色,或锋芒毕露,或异彩纷呈,富有艺术感染力。

4.群诵

这是集体朗诵的一种形式,适合气势磅礴的作品,可安排一人或数人担任领诵,部分由大家齐声朗诵。例如,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可先由一人领诵,朗诵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时,改为群诵,中间“旭日初升,其道大光……”部分又由领朗诵,结尾再次群诵。这样表现作品富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具有很强的鼓舞性。

5.合诵

它是指作品的一部分由一人或几人领诵,其余部分由大家齐声朗诵,其实质是独诵、对诵与群诵的结合,要求领诵和齐声朗诵配置得当。合诵变化多样、气势恢弘,给人强烈的震撼,在大型演出中分量较重。

在对诵、合诵、群诵中,还可以采用压字朗读、重复朗读等富有变化的形式,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感染力。例如,2010年新年新诗会《囚歌》的朗诵,就多处运用了压字、重复的技巧。当朗诵者读到“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时,背景音乐中依次出现了“自由”、“自由”的和声,产生了回声般的效果,显得非常有厚重感。

朗诵时,形象设计、舞美设计、乐舞设计和形式设计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往往能将受众带入优美的意境,获得愉悦的享受。2007新年新诗会《情感的花朵》,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和梦桐朗诵穆旦的诗歌《在寒冷腊月的夜里》,其道具是一张旧桌子、一把旧椅子,桌上放着一叠发黄的信纸和一支笔,朱军身着蓝色粗布长衫,围着灰色的长围巾,梦桐身穿深色的旗袍。深蓝的灯光、飘雪的背景,让受众回到了20世纪40年代。钢琴曲响起,朱军坐在桌前,拿着笔,轻轻朗诵,时而搓手,时而呵手,时而写字,表现出气候的严寒。至尾声时,他站起来,走到梦桐身边并肩站着,合诵结束全诗。这一节目将道具、布景、朗诵、态势语言、配乐、灯光等和谐完美地统一起来,既符合诗歌的具体情境(天气寒冷),又符合诗歌的时代历史背景,向受众很好地诠释了诗的内容,感染力极强,令人回味无穷。

第2篇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叫我如何不想他。”、“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不知怎地、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日子我总是在央视新年新诗会的陪伴中度过我晚饭前的一个小时,朗诵者们各具特色的声音时常听得我如醉如痴,前辈文学巨匠们酝酿出的文字自然也是字字珠玑,但这似乎都不是我喜欢这一个小时的最大原因,最大的原因只是我有些习惯了这种方式。

只是不知为什么,在这集珍荟萃的盛大诗会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首文字极为“浅显”却将我心中难以表达的爱全部写出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恕我的浅陋和无知吧,在艾青这首屹立中国诗坛、感动了无数人的诗作中,我实在没有读出什么文字背后的深刻寓意,即便是看到了其他人对它的剖析和解读,我依旧很快将其抛在脑后,因为我对这些似乎不那么在乎。但毫无疑问,我爱这首诗,正如作者艾青和他的保姆大堰河之间那样最朴素的爱一样,我深爱着这首诗。

没有华丽的排比,没有朦胧的意境,甚至没有了诗歌的押韵,这些都没有,我看到的只是一个“深爱着她的乳儿”的母亲和一个“敬你、爱你”并将这份敬爱之心化作滔滔江水尽情表达的儿子。拥有着厚大的手掌、含着笑的面容以及那个“不曾对人说起的梦”的大堰河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她的乳儿,在乳儿将去做“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时,我不忍向作者一样再去问这个慈祥的阿妈“为什么会哭”,只是此时的我早已泪流满面。大堰河在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就已死了,我像作者和她的五个儿子一样,哭得很悲!

大堰河那“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是否是厚重乌云下的一座囚笼,而她的乳儿又是怎样写着“呈给你的赞美诗”和“给予这世界不公道的咒语”,关于这些,早已被感动和震撼的我都懒于再去思考,我只想怀着最复杂的心情将那份最简单的爱献给我的大堰河,仿佛她曾经是、一直是我的保姆。

第3篇

一、诗教及其意义

孔府有个“诗礼堂”,孔子教儿子孔鲤学诗学礼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这个典故见于《论语 季氏》: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孔子教子学诗学礼,历来传为美谈,被称作“诗礼垂训”。后世子孙建“诗礼堂”来纪念这件事,并以“诗礼传家”为荣耀。“诗礼堂”前两棵古银杏树至今枝荣叶茂。孔府菜中有一道传统名菜叫“诗礼银杏”,那银杏就是采自“诗礼堂”前古银杏树。

孔子整理删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将其作为教材,被后世称作“六经”,而《诗经》居“六经”之首。《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很显然,孔子以自己删订的《诗三百》为教材,是为了达到“施于礼义”的教育目的。

其实,《论语》里除了父子对话中孔子对儿子“不学诗,无以言”的教诲,还记录了一些关于“诗教”的言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现,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见孔子对诗教意义的认识。《礼记 经解》里阐释诗教的意义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在孔子看来,讲学问修养,必须要学诗。自此,诗教也就成了传统的育人途径之一。

今天讲的“诗教”,其外延应该更大,内涵也一定更丰富。它应包含《诗经》在内的古典诗词,乃至现当代人的诗。我国历来有“诗教”的传统,这种教育形式今天也有其借鉴意义。钱理群的《呼吁“诗教传统”归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诗教不仅适合儿童天性,而且在保护与开启、培养儿童的自由与想象力方面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儿童心灵自由的保护与培养是‘生命中最伟大的事件’。这不仅对于儿童个体的终身发展,而且对于民族精神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让诗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的生活更有诗意,其教育意义应当毋庸置疑了吧。

二、诗教的形式

大致说来,诗教有两种形式:一是写诗育人,二是读诗育人。

写诗育人。这是指教育者写诗育人,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但其效果却很明显,有针对性。写诗育人古已有之。陆游写诗教子,为后人称颂。他鼓励儿子躬身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指点儿子写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他临终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今日读来,仍被他殷殷爱国之情所感染。可以想见,陆游在当时对子女的教育该是何等深刻!

陶行知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品味,他说:“我要把育才办成一所诗的学校,盼望大家帮助我,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我并不是要学生每个都成为诗人,那太困难。但我要由我们的学校做起,使每个学生、先生、工友都过着诗的生活,渐渐扩大出去,使中国的人民、世界的人民都过着诗的生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伟大教育家的情怀和对诗教孜孜以求的态度。

陶先生是言行一致的。他把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写成诗,学生喜闻乐见,口口相传,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心田。他写诗鼓励学生,学问不但要重视“学”,还要重视“问”: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河南灵宝市阳平一中副校长李冠民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仅靠传统的简单说教已很难走进学生心中。于是,他便想出一条新方法,使德育真正进入学生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正是从这样的目的出发,爱好写诗的李冠民开始了“诗教”尝试,收到了理想效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生态校园的大主题。春末夏初,校园里出现了很多鸟儿,有些在树上筑起了小巢,有一对儿还把巢安到了教室的屋檐下。多好的教育契机啊!李冠民很快写出了一首诗,题为《别致的奖章》:

有一种声音实在美妙/那是清晨鸟儿在树丛的合唱/有一种景观最为动人/那是身边有许多鸟儿飞翔/校园里不能没有鸟雀/有鸟的地方就应该有鸟巢/鸟巢其实是一种最可爱的建筑/它又是镶嵌于校园的一枚奖章/只有文明、和谐充满生机的地方/才配得到这珍贵的奖赏

李冠民用小黑板将诗工工整整地抄好后,挂在一楼走廊上。下课铃一响,立即吸引了学生的围观与诵读。

此后,校园里再也未发生小鸟被伤害的事件;而教室屋檐下的一窝雏鸟也在大家的热切关注中一天天地长大,最终快乐地飞上了蓝天。

创作也是诗教,笔者却不大主张大家都来写诗,当然果真有兴趣,偶尔为之也未尝不可。中学生可写新诗写短诗,但不要当作业来完成。在我们曲阜市实验中学,就有不少教师和学生喜欢写诗。近期笔者出版了自己的教育诗集《泮水行吟》;语文组的教师都是学校新月诗社社员,连地理、数学、英语老师也“手痒”。英语老师陈儒亭是班主任,他把对学生的爱化作诗行,念给同学们听:

同学/在我的眼里/你是一朵花/我已把你悄悄地/戴在了心上/尽管你花托下的刺儿/刺得我的心隐隐作痛/但是没关系/我忍着/直到有一天/我热诚的血浆/把你的刺软化了/吸收了/那时候/你就是世上最完美的花了/同学/在我的眼里/你是一朵花/我已把你悄悄地/戴在了心上

这首诗后来发表在《中国教师》杂志上。“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学生读懂了教师的心志,感于心而得教化。这种教化,如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许多学生也喜欢写诗。这也难怪,处在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他们本身就应该是一首诗。他们激情澎湃,幻想如云,情趣盎然。笔者总说:“一个喜欢诗的孩子,他总也坏不到哪里去。”他们写诗,会使心灵更澄明、更通透、更美好,生活更富有情趣,这也应视作自我教育的过程吧。

记得我们学校首届诗歌大赛是由北辰文学社副社长宫琳同学倡议的。全校总共不过1500名学生,一下子收到诗作400多首。同学们写诗的兴致由此可见一斑。我们把学生的优秀诗作发表在校报上,发表在文学社社报《北辰文学》上。曲阜市《鲁风》报还为我们开辟了专栏,整版刊发学生的诗作。学校隆重举行了颁奖仪式,请大学教授、诗人彭兴奎先生作了诗歌创作专题讲座,把诗教活动推向了。小诗人们笑意写在脸上,那洋洋笑意不就是浓浓的诗意吗?

读诗育人。读诗育人简便易行,只要想做,人人可做。但古今歌诗,浩如烟海,读什么,这要教育者精心选择,“取法乎上”。选择那些富含哲理、意存高远的传世之作,则有利于学生明理悟道、陶冶情操、丰富语言,培养想象力和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

三、我校的“诗教”实践

曲阜市实验中学在“诗教”方面已作了十年探索,确有一些成功做法。

选诗。2000年始,学校便开展诵读《论语》箴言和古诗词活动,那时所选《论语》箴言和古诗词是散页的,初一年级每周两首诗,初二年级每周一则箴言。2003年,学校编印了《中华古诗词诵读篇目》,收入古典诗词60首,其中诗40首、词20首。编选诵读篇目时,有意避开了已选入中小学教材的篇目,与学校另一册学校德育校本教材《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读本》配合使用,增加了学生的诵读量。学生在初中三年,除教材规定的30篇古文、50首古诗词,再补充《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读本》中的《论语》箴言30则,古典寓理短文20篇(段),合计190篇。同学们读读背背,想想议议,从中受到文情诗理的熏陶渐染。多年积淀,学校涵育催生了“弘扬传统文化,构建诗意校园”的教育理想,诗教的特色愈加彰显。

2009年2月,曲阜市实验中学以此为基础,推出了传统文化精品工程――“五百工程”,即《百诗》《百联》《百歌》《论语百则》《名言百则》。《百诗》《百联》《百歌》都可算做“诗教”范畴。其中《百诗》中选编了从《诗经》到现代今人的诗词计142首,包含女诗人的诗10首、咏曲阜的诗10首,还有新诗10首。这五个“百”就形成了曲阜市实验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文本课程。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在校三年,果能接受“五百工程”的洗礼,汲取传统文化母乳的营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还会有问题吗?

读诗。读诗背诗是诗教的最有效方法。诵读要不断强化,熟读成诵。丰子恺曾告诫子女读书,讲究一个读法。“读”字的繁体为22画,因此,他要求每篇诗文须读22遍。这样口熟心熟,历久不忘,在诵读过程中也悟个七八分了。

我们不太主张讲诗。在这点上笔者很赞同顾随先生的观点:“读诗,读词,听人说好坏不成,须自己读,‘说食不饱’。”他还说:“天下人不懂诗,便因讲诗的人太多了。而且讲诗的人话太多,说话愈详,去诗愈远。人最好自己参悟。”他特别强调朗读,因为朗读不但能欣赏文字美,且能欣赏古人心情,感觉古人之力、古人之情。古人也有过这样的论断:“少年读诗,如隙中窥月;中年读诗,如庭中望月;老年读诗,如台上玩月。”年龄大小不同,阅历多少不同,读诗的见解和境界当然也就不一样了。我们相信,随着年龄长大,学生自会体悟、理解、消化。这个理解的过程是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且去慢慢体会吧。悟一辈子,化一辈子,不就可以受教、受用一辈子吗?

展示。读诗背诗,是个体行动,靠学生自主自觉,也靠教师检查敦促。我校读背时间安排“三前”:每天第一节正课前10分钟,朗读试背;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落实背诵;睡前5分钟,温习巩固。初一一学年完成“百诗百联”。交流展示活动,安排“两赛”“四会”。“两赛”,每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安排一场集体诵读;“四会”,是诗社组织的“四季诗会”,即校园之春诗会、端阳诗会、中秋诗会和新年诗会。除“两赛”“四会”的常规诵读活动,我们还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全国“推普周”闭幕式、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典礼仪式,我们学校千人诵读方阵备受注目。在与新加坡中小学四年多的教育交流中,我们创意策划了“同一个月亮,同一首诗”“同一个月亮,同一首歌”“同一个月亮,同一片天”系列活动。在新加坡的舞台上,笔者和20名学生在古筝伴奏下,朗诵长诗《春江花月夜》,把“诗教”带出了国门。为了配合诗教,学校还在四层的教学楼上创意制作了诗书画印长卷式文化长廊,一层走廊就是一部中国艺术史的长卷,十分壮观。学生经意不经意地观之摩之,心领之神会之,最终达到“悟”或“化”的效果。

展示交流营造了诗教的氛围,激发了学生读诗背诗的兴趣,促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读诗背诗诵诗唱诗,意趣无穷,欣欣然如坐春风。

第4篇

2013年新年伊始,雅丽诗即先后在石家庄、沈阳、福州、贵阳、西安等地召开区域经销商会议,依据不同区域市场的特点及客户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地市场推动工作,全面打响单点突破战。

雅丽诗是中山市威雅电器燃具有限公司旗下的热水器品牌,2012年工厂从顺德搬迁到中山,在热水器生产上进行了三十多项技改,引进专业热水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生产的全自动化,生产的各个环节更加的精细,生产规模扩大了数倍。同时,扩充国内营销团队,开始在国内市场发力。

威雅电器的总经理徐稳松认为,中国的热水器市场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厂商之间能不能形成合力去推动。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工厂时间沉淀的越久,客户对你的信任度越高,开发客户时越容易。雅丽诗已经有十年的市场基础,只要保持稳扎稳打,市场工作有序展开,实现在国内市场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

雅丽诗的优势是电热水器品种的多样化,产品体系比较齐全。徐总认为,对于雅丽诗来说,推一些技术太高端、太新颖的产品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式,反而是采用成熟的技术、成熟的产品,多花些功夫,专心去把产品做细做好,为经销商提供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更重要。

速热的机型是雅丽诗的主力产品,端盖内扣和超薄机型是雅丽诗电热水器的两大特色,超薄机型更节省空间,端盖从里向外延伸的内扣机型,保温效果要好一些,产品的流线性外观会更好看,维修起来会更加方便。另外,企业还在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差异化的产品。例如,推出黑白配的产品,对于这一系列机型,有些经销商认为外观不是很好,但其实这款机型是有意推出用于终端展示的差异化产品。徐稳松认为,作为一个还没有长成起来的品牌,在终端上必须要找一些突出的东西,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而黑白配的机型,能够起到与其他热水器形成差异的效果,与众不同的外观能够吸引消费者去关注它,使销售人员能够争取到一个向消费者介绍其他系列产品的机会。

2013年,雅丽诗以三四级市场为核心,以突围作战的方式在高手林立的热水器行业中打出影响力。因此,2013年元旦刚过,中山市威雅电器就启动了全国突破行动,召开多场分区域营销会议、培训会议和全国分销会议,以实现市场突围。

雅丽诗热水器副总经理任岩峰说,2013年雅丽诗制定了行动纲领,启用新的Vi标准、新的企业宣传片、新的手册及单页,给客户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在渠道发展上,计划新增扩容,并且在人员、费用、营销、服务、研发五个方面下移,以多形势、多地点、多频次的会议方式推动网点的开发。同时,选择基础好的市场建立样板市场,打开市场通路。对于分销商启动复合型渠道建设,要求地区级的商客户,开发的零售网点数量不少于20家,并且要达到一定的出样台数,标准出样为3组展柜,9个样机。对于零售商客户的选择,建材店、太阳能、管材店、水暖店占80%以上,专业厨卫、热水器店占20%。任总说,为了保障战略规划的落地,雅丽诗会在全国各区域搭建好业务团队,在网络建设方面将改变以往由商自由发展的状态,由总部全面主导推进工作。2月份组织客户优秀的操盘进行为期7天的培训,通过客户培训会议的方式提升经销商的业务能力。除此以外,企业还开通了线上培训,增加产品培训、销售技巧培训、产品维修培训等,以图文并茂及视频的方式为经销商提供指导,提升客户的业务能力、服务能力。

对于工厂的这些变化,经销商也是很受鼓舞。在雅丽诗石家庄及沈阳的经销商会议中,很多做雅丽诗都有十年之久的经销商,对雅丽诗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们认为,2013年的雅丽诗经营的方向更加积极进取,提供的产品及各项政策支持也更具竞争力,会加大对雅丽诗热水器的销售力度,以跟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许稳峰说,雅丽诗的企业文化是激情、感恩、宽容、责任,2013年将再一次升华,以感恩为基础,品质为信心,品牌为导向,成就经销商,让雅丽诗健康热水器走进千家万户。

第5篇

20年,是崭新的一年, 挑战未来我们需要有,着眼于未来的战略眼光,我们需要勇气、胆略和意识。我们需要自强不息、拼搏进取,我们需要更多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好的公司年会致辞,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最好的公司年会致辞1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是个很高兴的日子,在猪年即将到来之际,也是公历20年的新年,我在这儿,代表深圳光耐尔科技有限公司先向大家拜个年了!

勿容置疑,20年我们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全赖于在坐以及不在坐的所有公司同事、各界好友辛勤付出和鼎力支持,因此,在这里,我要代表深圳光耐尔科技有限公司,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用你们的汗水,铸就了光耐尔20靓丽的风采!(浅鞠躬)我更相信,因为你们,猪年里的光耐尔一定会是飞龙在天,再创辉煌!(挥手)

古人曾说:良士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这意思是说,这么多优秀的人士,都坐在这里了,恰好是在我们该休息放松、欢聚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我都不及时快乐,那太阳和月亮都要阴暗了。所以,今天站在这里的我,是带着快乐的心情说话的,我相信大家也都是快乐的,是不是?

我们今天的快乐还远不止这些,我们等下还要快乐的看到:我们当中那些特别优异的员工,得到他们应得的荣誉!我们还要载歌载舞,送别玉兔,迎接飞龙的到来!

当然,这肯定少不了我们还得举杯畅饮,欢度春节!“好乐无荒”。我相信,我们今天的欢悦,并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而是我们欢悦后更加倍的努力,换来下一个更大的欢乐!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我的同仁、我的朋友们!光耐尔会见证我们,也会记住我们的!

谢谢大家!

最好的公司年会致辞2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

年,是我们公司极具挑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一切都似乎突如其来又让大家充满无奈.新劳动法的出台,花生原料的忽涨忽跌,全球经济寒流对市场的萧杀都不期而遇,这令许多休闲食品企业顿陷困境.

我们公司在这种形势下顶风冒雨,怀着一股豪情坚定地迈过了年,这一年中我们一路披荆斩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不怕犯错误,但是我们最怕知错不改,我相信,今天的错误必将成为未来更加辉煌的基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跨越困难证明我们是一支同心同德、能征善战优秀的队伍,因此在这里我代表公司向所有兄弟姐妹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我们同甘共苦的经销商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我们雪中送炭的供货商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无论将来做到多么强大,我们都不会忘记一路相随的兄弟姐妹和我们尊敬的合作伙伴!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依然是豪情满怀,首先是我们要认真的应对当前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信心尤为重要.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危机,重振国内经济发展的信心.

人生难免有冬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失意的时候不必过于悲观,得意的时候也不必过于张扬,冬天会不会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准备好棉袄和食物,只有“未雨绸缪”,做好过冬粮食和棉袄的准备,这才是最重要的,才不至于被动,危机里面有挑战、更有机遇.

危机不可怕,但企业没有准备就真的很可怕.在国内大环境不利、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之际,转型也好、升级也罢,都将带来刻骨铭心的阵痛.我们必须直面这场挑战,向成本控制要效益,向品质保证要市场——以生产成本控制获得发展新动力,以管理体制创新降低运营成本,以产品创新赢得新的市场空间.“成本控制、品质保证是战胜这场风雨的支点”,这决不仅是一句口号,更预示着一次壮烈的凤凰涅槃.

年来临了,冬天来临了,对春天的向往也渐渐清晰起来,要从重重风险迷雾中看到其中给我们蕴藏的机遇、战略性转折机会,抓住它并利用它.危机与机遇是同行的,对未来长期的休闲食品消费,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尽管当前休闲食品受到寒流的影响正在逐步展露出来.而经济动荡时期,是对行业企业的一次大洗牌,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环境,并能够从容应对的企业,能够顶得住压力,经受住考验!

谢谢大家!

最好的公司年会致辞3全体员工们

下午好! 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新的一年开始, 又到了我们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的时候。首先,我谨代表 SD 集团向为 SD 辛勤工作的各岗位全体员工致以忠心的感谢及新年的祝贺! 过去的 年里,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各方面 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工程、开发、销售、租赁、物业管理等各项经营指标均有显著提高。各部门严格管理,明晰责任,尽心尽力, 使 公司展现出团结一心、积极向上、高效务实的良好工作氛围,为 SD创房地产行业强势品牌作出了巨大贡献,在 SD 集团的发展史上写下 浓重的一笔!在此,我深深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长期以来 对 SD 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面对更多的困难与风险,当然,也是更 大的挑战与机遇,我们要继续尽一切努力,抓住机遇,把握当前房地 产发展的良好势头,利用公司所处的优势环境, 挖掘资源, 整合资源, 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千方百计盘活资产,争取在企业中小企业融资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并努力以商场为导向,强力推进项目运作,集中精 力打造公司的形象工程,全力以赴抓好项目的建设、销售及市场招商 工作,并力争运作出几个亮点出来,使SD 品牌及公司形象得到更大 提升。

在客观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的意识到公司 在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整改完善的地方, 我们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全面、机构设置还不够科学、人力资源还不够完善、员工业务 技能参差不齐、团队整体创新意识不够突出。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改 革和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根据项目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及时 调整经营班子,合理调整和完善现行机构设置及人员力量的配置。

进 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管理, 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及监督检查力 度,使公司日常工作更加合理有序,同时,也要强化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提升公司 的整体战斗力,实现 年质的飞跃。

总之, 年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我相信,只要 我们全体员工能够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努力拼搏、扎实工作、与时 共进,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新的一年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及目标 任务。

最后, 再次祝贺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新春愉快!

最好的公司年会致辞4回顾20年,我们的成绩不俗,尽管人员不多,尽管会员能力侧重不同,尽管经费短缺,但是我们仍然写出了相当可观的诗词、楹联、现代诗、散文、小说、赋曲乃至歌词等作品,并在一定层次的刊物上发表,很多在不少地方获得奖项。可以说20年诗词楹联协会的成绩来之不易。我想每一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上级文联、作协、诗词组织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体会员的勤奋努力,离不开每一位会员家庭成员的理解与支持。

展望20年,我们县诗词楹联协会的工作打算如下:

一是办好一场谷雨诗会。选择一个较好的场址,把全县的诗歌爱好者都汇集在一起,歌颂伟大祖国,歌颂美丽新干,歌颂和谐与文明。

二是出好一本书。依靠县文化馆,把近年来诗词楹联协会成员的诗词、楹联、歌赋、现代诗等作品汇编成书,以激励广大文学爱好者。

三是搞好一个古典汇编。搜集整理全县范围内的古诗词、古楹联,然后汇编成册。

四是搞好采风活动。计划在本县范围内一月安排一次采风,周边县市一年一至两次采风,为协会成员增加写作素材。

五是积极参加征诗征联活动。大力支持县内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活动,为县内文化部门提供诗词楹联等方面支持。

神马回眸丰稔景,灵羊翘首吉祥图。我衷心期待各位诗词楹联会员继承传统,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相互交流,博采众长,紧跟主旋律,抓住正能量,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弘扬新干精神,繁荣新干文化,助推新干经济,圆就新干梦想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借此机会祝各位领导、各位文友,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心想事成,羊眉吐气!笔健文丰!

谢谢大家!

最好的公司年会致辞5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华灯初上,美酒飘香的美好时刻,集团在这里隆重聚会!我们欢聚一堂,把酒言欢,来共同分享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温馨,来共同分享我们一年来的成功和喜悦!

在这个激情荡漾的夜晚,在这个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请允许我代表董事长,向大家致以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愿!

年年岁岁有今朝,岁岁年年各不同。今天,我们比往年有更多的欣喜,更多的激动,更多的感慨。刚刚过去的20年,是我们团结奋进的一年!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赢得了更高的荣誉,取得了更多的成就,拥有了更多值得回味的感人故事。

20年,公司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都圆满完成了年初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掌声和荣誉只代表昨天,成绩永远只属于过去。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肩上的任务也更加艰巨。机遇与风险同在,希望和挑战同行。让我们在以董事长为中心的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勇敢地站立在20年新的起跑线上,信心满怀,激情澎湃,团结一致,求真务实,为公司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最后,在新春来临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公司的全体领导,向在座的各位同仁及你们的家人致以新年的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第6篇

一、激发热情,拉近距离

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之前,教师应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知人论世,了解到名著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目的,使其能“亲其人而信其书”,知道名著是能给他们启迪和帮助的,自然会激发兴趣,主动阅读经典。

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做的是让同学们明白阅读对他们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我为学生印发过谢冕先生的《富有的是精神》《读书人是幸福人》等文章,也为学生播放了一些由名著改变的电影戏剧、百家讲坛等视频,我们还随时开展一些读书会等活动。例如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展活动,在作家诞辰日举办他的作品介绍会。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开展读书交流会等各种活动,让学生们的思想进行碰撞和交流,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二、分类引导,品读经典

学校图书馆应对学生全面开放,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教师尽量少布置书面作业,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确保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

我们可以把名著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类介绍给同学们。

小说是同学们较为喜欢的体裁,在调查中我发现有63%的同学最喜欢读小说。中短篇的小说如《边城》《老人与海》,我安排在读书课、自习课上来读;长篇小说如《复活》《堂吉诃德》,我多安排学生在假期读,并且制定计划,让学生在高一课余时间读完《三国演义》,在高二课余时间读完《红楼梦》,并举办相应的知识竞赛。

此外,我还把当代的优秀小说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推荐给学生,这些作品也深受学生们欢迎。我们还曾举办了河南作家的专题交流会,引领学生们认识了我们河南作家姚雪垠、二月河、周大新、刘震云、李佩甫、阎连科、刘庆邦、王奎山等,让同学们认识到文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诗歌也是受同学们欢迎的文学体裁,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22%的同学表示最喜欢诗歌。通过与同学们座谈得知,同学们最重视诗歌,因为古诗的默写、赏析是试卷中必考的内容。古代诗歌的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日常教学中常抓不懈的重点。我们不仅在课堂上讲解分析诗歌,还要求学生在早读时间大声诵读、自由背诵,并且我校还开发了校本课程《新诗经》,为学生补充了大量经典诗歌。

对于新诗的学习,学生在刚进入高中时就能接触到徐志摩、戴望舒的诗歌,但我认为重点还是安排在高二年级较好,因为在高二年级,学生们将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本中接触许多经典现代诗歌。我们可为学生们播放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的视频。一首首名篇佳作,经过主持人们的深情演绎,再次闪现出熠熠光辉,感动了学生们纯真的心灵。我们还可给学生们讲解一些诗歌朗诵的技巧,包括声音基调的把握,节奏的安排等等。那段时间,我们班里掀起了读诗的热潮。当然我们还应趁热打铁,在班里开展诗歌朗诵会,让学生们找出自己喜欢的现当代诗歌诵读。我发现:泰戈尔、普希金、郭沫若等早已进入同学们的视野,汪国真、席慕蓉、海子、舒婷、余光中则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诗人,许多经典的现代诗歌同学们也熟读成诵。我还鼓励同学们自己尝试创作诗歌,那些较好的作品还曾发表在我们的校报《矿砂报》上。

散文是不太受高中生欢迎的文学体裁,因为大多数同学表示散文没有什么情节,不太吸引人。调查中,只有11%的同学喜欢散文。我为同学们推荐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梁衡的一系列人物传记式散文、张晓风温情脉脉的散文,同学们渐渐被散文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思、缠绵的温情、优美的文笔所打动。在此基础上,我又为同学们介绍了朱自清、汪曾祺、林清玄、龙应台、迟子建、毕淑敏等不同风格的散文家及其作品。当然,同学们之间也互相介绍彼此喜欢的作家,鲁迅、韩寒、巴金、冰心、丰子恺等都受到不同同学的喜爱。

三、注重积累,以读促写

在引导学生们阅读名著时,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只注意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在肯定和鼓励的同时,我们也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语言和构思,让学生们在读书时做好笔记,摘抄优美段落,积累写作素材,学习构思技巧。

记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既能写下自己的感悟,也能摘抄一些好的句子段落。可有些同学是有惰性的,因此教师要定期检查同学们的读书笔记,以便更好地督促同学们进行阅读。我们可以分阶段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可以开展手抄报活动,可以举办“读书伴我成长”的征文比赛,还可以以“名著中的经典语句”“名著中的经典情节”为内容举办演讲活动。这些都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可以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对解决写作的材料积累、构思、立意是非常有益的,所以阅读名著对写作教学的促进是势在必行的。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自然会“下笔如有神”。

第7篇

【关键词】中日 七夕 习俗 传承 发展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联系就非常密切。古代日本人在创造本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向先进的中国吸取文化养分,滋养并发展日本本土文化。对此,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曾说:“旧本文化是豆浆,中国文化就是使它凝结成豆腐的盐卤。”这一形象比喻, 道出了中日文化的传承关系。然而,文化的传承绝不是原封不动地代代照搬,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在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甚至是剧烈的变化。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时,为了使之适应自身的社会环境,而对其进行了取舍与组装,然后世代传承下来。

一、中国七夕节的历史渊源及风俗

七夕习俗最早源于战国,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到汉代初年,七夕传为牵牛织女相会之夜。所以七夕月下,织女星当顶,女儿们聚会,摆瓜果祭织女,用五色丝线穿七孔针,谁能尽快顺利穿过针眼,谁就向织女乞得灵巧。乞巧之风自古在江南尤甚,因自东吴起,金陵就有了织丝业,到南朝时丝织业遍布全城,素有“袜陵南京之民善织”之誉。传说株陵巧织云锦的技术就是织女传授的,所以一到七夕,上至宫廷、下至间巷,女子无不面向银河穿针引线,就连南朝齐武帝也特命宫女于此时登“层城华”,对初出新月引丝线穿七孔针以乞巧,故此楼又称“穿针楼”或 “乞巧楼”。此后民间每逢七夕也于庭院搭彩楼乞求智巧。

伴随七夕乞巧,承继汉代水边用五色丝乞子、乞爱的风俗,晋代七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无子乞子”,晋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了牛郎织女天河相会以及人们向牛郎织女乞子等内容, 为七夕增加了新的内涵。乞子习俗至唐代演变为“化生”,《唐岁时纪事》中记载“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 。宋代则为赏玩“泥偶” 之俗,直至近代。有些地方直接将七夕称之为结缘日。多数学者认为,女性祈愿机织针缝等女红能够精巧,是乞巧的主要目的,乞巧作为七夕的主要风俗活动,阐释了七夕的主要内涵与性质。结合七夕的乞爱、乞子的重要内容来考虑,乞巧也应该与生殖文化有关。

到了唐宋时期,此风更盛,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撰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南唐时李煌适逢七夕生辰,为了使万民欢乐不致因寿诞而受影响,遂将七夕移前初六举行,初六度七夕也由长江流传至中原。宋太宗为恢复传统七夕曾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年下了一道诏书“七夕嘉辰,善于令甲,今之习俗,多用久日,非旧制也宜复用七日。”乞巧节又改回七夕。宋代七夕已演变为一个相当隆重的民间节日,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楚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都有详细记载。而这个时期,亦出现大量歌颂牛郎织女的诗篇。例如:唐代白居易的《七夕》,杜牧的《七夕》,李商隐的《辛未七夕》,北宋时期秦观的《鹊桥仙》等,都是歌颂七夕的名篇。

元代多称七夕为女孩儿节,习俗亦盛。据《析津志》载“都中北平地区人民七月祀祖先,市卖摩诃罗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宫廷宰辅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日女孩儿节。”摩诃罗又称摩合罗或摩侯罗。宋元时此俗很兴盛, 并流传后代。除这些以外,宫女们还登高台各用五彩丝比赛穿“九尾针”,快者便“得巧”,迟者为“翰巧”。明清以来,,民间还流行“丢巧针”的习俗,即于初六取净水一盆,放阳光下曝晒,再放露天下过夜,待初七清晨,拈平日缝衣或绣花针投入水中, 看水底针影的形状以验智愚。满洲妇女用松针来代替, 称为“掷花针”。

明代七夕穿针乞巧之外,又增添新的内容。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了北京地方的七夕“丢巧针”浮针乞巧的习俗将针丢到曝晒过的水上,视影之妍娃,以定巧拙。与前两种乞巧方式不同的是,“丢巧针”是在白昼举行,而非夜间,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近代。

值得一提的是,但在乞巧的活动中,多是未婚或新婚女性参加,在这种特别环境下,这些特殊群体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愿望。自古以来,以日为父、以月为母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拜月是中国比较古老的习俗,且限于女性,时间上通常是在七日到十五日, 其时月亮由缺到圆,代表了生命力和生殖力最旺盛的时期。在古代神话里,有女狄吞月精而生禹的故事。古人认为,女性妊娠与月有着密切的关系。梦月而孕的故事也是屡屡所闻。由此看来,古人是非常信仰月神具有生命和生殖神力的,女性的妊娠与其有着很深的关系。在生命力和生殖力由弱转强的七夕月下,未婚和新婚女性的祈愿是很自然的。因此在中国古代,乞巧活动更多是未婚少女所进行的,七夕更像是个“少女节”。

二、七夕文化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日本的“七夕”,是与日本农耕文化同时开始的,最初是为祈祷秋天的丰收而祭祀田神的一种活动。农历7月7日,正是稻子开花的季节,也正是风水害和虫害等袭来的季节,为了祈祷秋天的丰收,日本的古人们除了诚心诚意地向神灵求助之外,别无他法。当时的人们相信田神是万能之祖灵变化而来的。7日早晨,人们来到水边清洗身心后,开始祭祀活动。可以说,这就是与农耕文化同时开始的日本“七夕”之起源。

在中国七夕节俗传入以前,日本就有“棚机津女”的信仰。“棚机津女”是在水边搭建的棚内一边织神衣一边等待神的来访的少女,她织出的神衣就是来访神的衣服,少女和来访神结合,成为来访神的妻子。《日本书纪》神代下第九段第六记载了天孙降临,娶了在水边织布的大山抵神的少女丰吾田津姬,丰吾田津姬当晚就怀孕了。丰吾田津姬实际上就是“棚机津女”。“棚机津女” 与中国牛郎织女的神话中的织女有些相似,“棚机津女”是在河边搭建的棚中织衣的女人,银河的织女星宛如“棚机津女”,尤其是每年在河边等待与来访者相会这一点非常相似。这种巧合让奈良时代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诗人非常高兴,他们借七夕传说表达自己现实生活的情与景,从文学上达到汉化效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七夕传说传人日本以后, 迅速被上流社会的日本人接受并吸收, 并在上流社会中流行起来。

成书于奈良时代末期的日本和歌集《万叶集》,从第八卷到第20卷共收录了130首七夕和歌。这些和歌大多反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其中,第八卷有山上忆良12首、汤原王两首、市原王一首。卷九有两首,卷十二有98首, 卷十五有三首, 卷十八、卷十九各一首,卷二十有八首。山上忆良出生于日本齐明天皇六年(660年), 但第八卷以前未见,表明中国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传人日本并展开的时期是在日本的白凤时代,在宫廷内蔚然成风则是奈良时代中期。

中国的乞巧节传入日本,大约是在日本奈良时代。据《公事根源》记载,孝谦天皇天平胜宝7 年(公元755 年)第一次举办了乞巧节。当然,最初是宫廷活动,所以是在清凉殿的东厅进行的:将7根金针穿过叶,另外再挖7 个孔,把五色丝线合并起来穿到孔中;庭院里放上椅子,把“和琴”放到上面;天皇观赏“二星会合”,赐予公卿们酒宴。据说这就是如今日本七夕节的初始形式。这种形式又逐渐被日本古代的七夕信仰所吸纳、复合。到了室町时代(1390 年代),宫中的活动略微简单化了一些,七夕节的娱乐面得到了凸显,与七夕相关的游戏随之风行起来。

江户时代以前,农举行的乞巧活动是带有与水有关的农耕活动的性质。他们在水边洗头发、洗农具、给牛马洗澡,甚至还清理井水和河水,将半年的污秽洗净流走。另外,为即将到来的祭祀祖先的盂兰盆节清洗罪恶和污秽,所以这一天也叫“七日盆”,这天要扫墓,并且要用黄瓜、茄子扎成牛和马的形状来迎接祖灵。至今在七月七日这一天,东京等一些地方仍有此习俗。

江户时代(1600年代)七夕节被列入日本一年中的五大节日(人日、上巳、端午、七夕、重阳)之一。至江户时代,随着“五节供”的确立以及上流社会的七夕节俗向庶民阶层的渗透,七夕传说及其节俗活动逐渐被民众熟知并流传。于是,全国各地就更加风行过七夕节了,并且流行装饰竹饰品,最初是在竹子上悬挂用以表达愿望的五色丝线。

元禄时代(1690 年代),开始悬挂纸签、幡。将军家举办的七夕节,是在城里竖起两棵带着枝叶的竹子,上面扯满五色丝线,还要悬挂上彩纸、诗签和叶,彩纸、诗签和叶上写着自己创作的诗歌或古人的诗歌。这些写着诗歌的彩纸、诗签和叶,饱含着乞求学艺、书道进步的愿望。另外,庭前摆设一对祭坛,其上点燃9 盏灯。还要把蔬菜、鱼类、果实等供于一张两腿桌上,在其前面放上乐器、香花、莲叶,把五色的丝线挂在带枝叶的竹子上。另外,桌下还要放上带泥金画的水盘,里面注满水,将叶浮于水上,两颗星在水盘中映现出来后,开始祈祷。竹枝上的丝线,称之为“愿望线”。据说挂上这种丝线进行祈祷,所想之事三年内就一定能够实现。竹子与水稻原来都是热带植物,这种仪式的意义,和新年的门松(日本新年时在门前装饰的松枝或松树)一样,都表示神灵降临之处。后来,诗签也逐渐被纸条,即常绿树枝或稻草绳上所悬挂的装饰用纸条(古时用的是布条)所替代。

三、中日七夕习俗之比较

(1)相同点:

综观中日两国的七夕传说和七夕节日习俗,至少有两点是共同的。其一是中日两国在诗歌上,都出现了大量歌咏牛郎织女传说的七夕诗,中国则是唐宋时期歌颂七夕的诗篇尤为多。在日本表面上追求女红精湛、实则乞爱乞子的七夕乞巧以及牛郎织女的传说, 与日本固有的信仰相结合,自古代起便流行于日本宫廷内部以及上流社会,除有时从形式上对乞巧仪式进行模仿外,实则成了上流社会附庸风雅、学习汉文化的七夕诗会。“七夕”在《万叶集》里写作“织女”,在随后的一些和歌集中则使用“七夕”,无论是“织女”还是“七夕”,二者发音都与“棚机”相同。

其二是七夕具有鲜明的农时节令民俗特征和强烈的农耕礼仪性格。首先分析牵牛、织女的所指。牵牛,通指牵引牛的人,此处的“牵,为拉,挽引向前。前文曾提到日本七夕起源时,为了祈祷秋天的丰收,他们进行一系列祭祀的活动。此外,在七月七日这天,为了迎接祖灵所进行的一系列带有农耕文化性质的活动。而中国自古有以初熟五谷或时鲜果物祭献神明的习俗。

(2)不同点:

1.两国七夕的活动对象不同:在中国七夕更多的是一个“少女节”,它流露出古代少女的传统爱情观,在客观上起到了增进人们相互交往的作用。然而在日本的七夕,它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节日。

2.日本七夕时间因随时间推移以及地区分布不同而大相径庭:自江户时代起至明治6年以日本的七夕都是于旧历七月七日举行,自改历后很少有地区沿用旧历,大部分地区改于新历关东地区七月七日举行。另外东日本和北海道地区推迟一个月,改到公历八月七日。中国的七夕都是在农历的“七月七”举行。一直以来维持不变。

3.两国七夕在过节方式上差别较大:日本的七夕有在院子里摆上玉米、梨等贡品来许愿,写诗歌许愿求一身好手艺,另外把许愿望的带有线的竹签系在竹枝上的特殊活动与中国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当前的七夕节主要形式还是以烧香、燃烛、上供品等。可见中日七夕的仪式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日七夕节一方面都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汉”文化,这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另一方面,中日七夕节在仪式性质、时间及地域范围及其仪式上都有较大差异,这又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在异域的流变的过程。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理解中日七夕节之间的异同,只有这样,才能对中日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所把握,对日后中日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东晋)葛洪主编:《西京杂记》,陕西,三秦出版社,2006.

[2] 《古事类苑》,日本古书.

[3] 玉勃,《七夕赋》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23.

[4] 《古今要览稿》,日本古书.

[5] 汤礼春,《中日七夕文化之异同》华夏经纬网,2009.

[6]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邓之诚,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8] 宋敏求.长安志[M].灵岩山馆,乾隆甲辰年.

[9] 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第8篇

三棵树的产业园区,是理解洪杰的一个逻辑起点。

这片300多亩的土地位于莆田城北新区,原本流淌着一条小河,还生长着300多棵上百年的荔枝树,而三棵树将在这里建造一座生产涂料的化工厂。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冲突由此而生。

究竟要建一座怎样的工厂?

规划前期,洪杰不仅走访了华为深圳总部园区,甚至还飞赴欧洲参观了一些世界500强企业,而后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一流企业的总部,都有大片大片的草坪和树林,看上去很上档次。”

一家化工厂要上档次,这很令人费解。一种惯常思维是,只要不污染环境就已经谢天谢地了。福建一些景观设计公司发来了很多传统工厂的设计草案,但都被洪杰逐一枪毙。最终,北京一家国内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虚晃一枪”打动了他,说要“天人合一”,正好切中了他崇尚的道家思想。

这家景观设计公司的方案是,保留原有的自然生态,增加成片的绿地,建筑沿着河岸分布。但即便在大方案上一拍即合,洪杰仍然在细节上前前后后改了十几次。

其中一次,三棵树的总部大楼原本设计在园区大门正对面,地基都已经动工了,但洪杰发现如果继续施工,必然要砍掉旁边的三棵荔枝树。于是,他立即下令停工并填平了地基,“活了一两百年的树,都是有生命的,砍掉干吗?!”最终,整个大楼被挪至大门左侧一角。

建筑区位的调整、荔枝树的保留以及天然水系的修浚,诸如此类的“天人合一”,让洪杰多花了100多万元,这还是小钱。而原本几百万元的环保设备就能达标,他却硬是砸下1000多万元引进最好的设备。当地一些老板朋友们搞不懂他:“老洪啊,你究竟是盖化工厂,还是修公园?”

周围人的不解,是因为想法上的偏差。“大家都以为涂料厂又臭又脏,我们就不这样。前段时间还有一个新闻,三棵树工厂‘惊现’鸟巢。员工在这种环境里上班不更好吗?”

2010年,总投资5亿元的三棵树新园区正式投入使用。荔枝树、小溪流、大草坪等自然景观,与三幢俯瞰呈树叶状的写字楼以及车间厂房,融为一体相映成趣。更有趣的是,洪杰还真把工厂做成了公园,比如设置好望角、百草园和田园美等十八个园区景点,又比如每年7月举办采摘并品尝荔枝的“荔枝文化节”。

从感性上说,这座承载着洪杰个人情怀的工厂,带着一点“乌托邦”的意思。而从理性的角度看,不管是在莆田当地,还是在涂料行业,当时三棵树的规模都不算最大,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真的值得吗?

值不值的问题,可以引申出三条商业逻辑――

其一,早在2002年,三棵树品牌创立初期,洪杰就打出健康漆的概念,而这并非三棵树的“专利”,而是业内通行的做法。但放眼业内,只有三棵树将工厂建得像公园一样绿色健康。“工厂都不绿色健康,你能生产出绿色健康的产品?”

在品牌传播上,这座工厂为三棵树的健康概念,平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亮点。每年有两万多人走进这座工厂参观,一次参观就是一次根深蒂固的品牌记忆,参观也就成了一种生产力。

其二,在绿色环保的社会趋势下,这座拥有300多棵老树、2万多平方米水系和3万多平方米草坪的工厂,自然成了当地工业的一张环保名片,引来了公众的关注,而关注即是一种珍稀资源。

国内一些知名的歌舞团、诗歌会等文化团体,常常走进三棵树的园区,举办文艺晚会或新年诗会,吸引了不少民众的眼球和媒体的报道,一些影视剧组和明星演员也不时进驻园区取景,拍摄而成的电视剧在各个卫视播映,无形中提高了三棵树的品牌知名度。

其三,在争夺客户的市场竞争中,这座工厂成了三棵树独一无二的软实力。

2010年,三棵树进军建筑涂料领域,经过激烈的招投标,最终成为恒大地产的三家涂料供应商之一。随后,恒大负责采购的副总裁分别到三家企业参观,三棵树的园区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三棵树不像一家涂料企业,甚至比很多住宅楼盘的景观都美。”在后来恒大地产的采购合同中,三棵树的份额提高至60%~70%,四度蝉联恒大集团优秀供应商。

落在地上的文化

理想主义的情怀,也是实用主义的商道。实际上,规划产业园区之初,洪杰并没有考虑后来“值不值”的问题。一次个人情怀的感性实践,却带来了看得见的理性收益,这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偶然。

但其实,这种充满矛盾的复合逻辑,却正是来源于他自己。而反观这一由内及外的践行过程,难处并不是在硬件上投资多大一笔钱修建怎样的景观,而是在软件上究竟该为园区里三棵树1000多人的团队,注入怎样的灵魂。

这是一个很虚的命题,但对于三棵树这种制造型企业,实则非常具体――不能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强调自由、创意、冲破规则,毕竟严格的工业化流程,需要的是服从、精准、一板一眼;但又不能把员工当成机器,车间、食堂和宿舍三点一线死板地工作――这又是一大矛盾。

怎么办?从三棵树创立至今,这个问题让洪杰苦苦追问了12年,获得的答案也从一个薄薄的小画册,变成了一本几十页的绿皮书,再变成了一本名为《道法自然》的企业文化书。

“道家讲究‘无为’,但‘无为’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什么不能做。”一个企业家试图在追求出世的道家思想里,为需要入世的企业经营寻找答案,这并不常见。更不常见的是,说一尺不如做一寸,这些答案并非只是被写在书上。

那么,具体什么不能做?譬如不诚信的事。

创立三棵树之初,洪杰就定下了一条铁规:贪污20元以上予以开除。12年至今这个标准从未改动。曾经一位在他身边工作了8年的秘书,在一次采购办公用品时,私自占了公司500元的便宜,东窗事发后,洪杰毫不犹豫将其开除。“与钱的多少无关,这是底线,不能碰。”

一个更为员工们熟知的故事是,洪杰上中学时曾经在表妹家借住了四年,表妹一家人对他精心照顾,可谓有恩于他。后来这个表妹在公司当了一个仓库管理员。一次,表妹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将库存价值仅20元的促销服装,私自送给了其他员工,结果被洪杰得知后立即开除。

当时一些在场的员工苦苦相劝,而洪杰却铁面无情:“制度执行,哪能讲情面?”不过终归是亲情,事后一次高管会议上,洪杰提及表妹一家的恩情,一度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类似铁打的规矩,在三棵树内部形成了3000多条管理制度,洪杰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检查小组,从各个部门轮番抽调十几个人,每天对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对违规者进行纠正与处罚。他们可以出入任何场所,甚至包括洪杰的董事长办公室。

有一回,洪杰在生产车间跟员工们讨论工作,突然手机响了,他习惯性地随手接听,一时忘了自己正身处严禁使用手机的生产区。结果,这一违规行为被检查小组逮了个正着,小组成员不仅立即令他挂断手机,还现场开具100元的处罚通知书。第二天,对于洪杰的通报批评就出现在企业内部办公平台上。

制度很死,但却是价值观由内而外传递的一种保障。“搞清楚了‘无为’是‘不能做什么’,才能无为而治。”至于怎么治,则需要站在一个对立面上来看,如何既约束了员工,又让他们拥有尊严,甚至感到幸福?尤其对于一个制造型企业,这似乎更难。

在三棵树,公司向员工提供的福利多达37项:全体员工可以享受免费食宿,食堂用的是自己菜园栽种的无公害蔬菜;员工公寓按照三星级酒店标准建设,如果在外租房还有补贴;成立篮球、摄影和瑜伽等各种员工俱乐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鼓励经理级以上员工买车,公司报销购车款,5年内报销完毕,每月还补贴油钱;成立“无忧基金”,只要员工家里遇到过不去的坎,全部由公司帮他们渡过难关……

这其中一项有趣的福利是,如果员工戒烟成功,将会获得500元的精神补偿费,但如果又被发现抽烟,那对不起一次扣200元。这项福利一出台,200多个烟民员工纷纷戒烟,至今几乎没有员工在园区里吸烟。虽然洪杰为了这项福利,前后花了10多万元,但巧妙的是,这不仅迎合了三棵树主打的健康概念,还更有效地杜绝了涂料工厂的安全风险。

其实,这些看似细微的员工福利,往实处说,是一种物质保障,而往虚处看,则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影响。

比如2008年成立的“无忧基金”,后来又将救助范围扩大到经销商群体,短短几年内,资助了员工及经销商30多人次,金额达到几百万元。又比如,洪杰规定,部长级以上的外地员工每月必须休一次探亲假,家人来企业探亲,往返机票给予报销。“一个连家人都不爱的人,你能指望他爱工作,爱企业?”

为了什么做企业

灌输价值观并非易事。三棵树在企业文化制度上的开销,每年足足500多万元。

这又产生了一个矛盾:无论是投入规模还是所获成效,都不像是如今年销售十几亿元、行业排名前列的三棵树必须要做到的事情。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倘若洪杰将相应的资源投入到经济效益见效快的地方,三棵树的业绩绝不止于此。

事实上,在传统制造业内,比三棵树做得大的企业数不胜数,像三棵树这样不惜代价打造灵魂的企业却凤毛麟角。“中国的老板们往往信奉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话,做企业不赚钱,就等于犯罪。但却忽略了他另一句话,松下是培养圣贤的地方。那么,我们辛辛苦苦地做企业,究竟是为了什么?”

目的不同,走的路自然不同。同样是500万元,有人更愿意为广告招商再加一把火,有人却用来实现听上去很缥缈的“道法自然”。只是,洪杰的这种偏执究竟从何而来?

时间倒回20年前。1994年,从厦门化工学校分配到莆田物资公司的洪杰,在工作五年后辞职下海,创立了一个化工贸易公司,将化工原料从广东、宁波和泉州等地倒腾到莆田各个工厂。经过五年时间,他不但从这门生意中获利颇丰,还一口气开办了果园、印刷材料和煤炭经营,美其名曰“集团化运作”。

“那时候我年轻啊,狂得不得了,名片上印着一大串公司名字,什么都想做大,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当时福建沿海石油走私猖獗,洪杰跟生意上的朋友一起投资2000多万元,建了一个码头,打算进点石油来卖。然而,不久后厦门远华案发,国家重拳打击石油走私,洪杰刚建好的码头门可罗雀,他的公司也很快破产。

千万富翁转瞬间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洪杰的人生跌入低谷。“落差太大,太痛苦了,经常晚上睡不着,想着第二天怎么还钱,我头发就是当时掉的。”这次刻骨铭心的失败,让他得出了一个信条:做企业要专一,做透一个领域就好。这让他后来在把三棵树做大的同时,放弃了大把投资房地产的绝佳机会。

“前几年,房地产来钱又多又快啊,当初如果我们投5个亿下去,拿到地皮即使不开发,现在起码都50个亿了,但这创造了什么价值吗?”暴利摆在面前谁不动心,洪杰也曾犹豫过,但他又转念一想:“如果赚了房地产这种容易钱,哪还会有心思赚办工厂的辛苦钱啊!”

这的确是一条艰辛的路。1999年,一心想着咸鱼翻身的洪杰,重拾大学时的化工专业,他花了3000元向一个朋友买下了一个反应釜,在一个200平方米的废旧化工厂里,创立莆田三江化工,打算生产乳白胶和万能胶。为了研制出自己独特的配方,他把样品搬到自家厨房,自己用高压锅做实验,结果一不小心高压锅爆炸――轰的一声,炸得他一条手臂鲜血直流,差点落下残疾。

功夫不负有心人。洪杰最终鼓捣出了配方,他生产的洪洋牌白胶和万能胶,很快打开了市场,当时一年销售达到了几百万元。而这场人生翻身仗的背后,更有一种影响了洪杰价值观的经历。

办厂之初,债务缠身的洪杰在资金上已经见底了,他招来十几个工人,但很快便发不出工资。他本以为工人们会作鸟兽散,工厂就此,不料大家却一致支持他,让他缓过气后再发工资。甚至最困难时,他一度拿不出钱购买原材料,员工竟然主动借钱给他,帮他渡过难关。

当初这十几个员工中,至今还有一半的人跟随着洪杰,这一铭刻在他早期创业史上的细小片段,构成了他后来不惜真金白银投入员工福利的因果逻辑。而由此触及心灵的感动,也形成了他“渐悟”的修行起点。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真是可以抛开利益的。”他开始真正思考一些终极问题,比如,做企业究竟为了什么――为自己积累财富?为了员工过得好?为社会创造价值?他越想越不明白,反而陷入一种痛苦,于是就买来一大堆书彻夜彻夜地读,最后在老子的道家思想里找到一些感觉。

“道法自然其实是说,要遵循规律,不能乱来。比如我做涂料,就不能去搞房地产。做企业就是为了寻找一种自然运行的规律,对自己、对员工、对社会都有益处。”后来,这些很缥缈的想法,逐渐落地变成了公园一般的产业园区和待遇优厚的员工福利;再后来,又抽象地聚集成了一个企业的灵魂。

产业孤岛

企业的灵魂是想出来的,但企业却是做出来的。

2002年,洪洋牌胶粘剂已经做到了福建省第一,年销售上千万元。但是,胶粘剂领域技术壁垒不高,市场日趋饱和,利润也越来越薄。于是,洪杰瞄准了与其关联的涂料领域,在公司内部喊出了“五年进入涂料行业前十强”的目标。一些三棵树的老员工回忆,这个目标在当时看来,就是老板在吹牛。“八字没一撇,怎么可能啊?!”

彼时的涂料行业,虽然市场潜力很大,但国内已有大小涂料厂8000多家,品牌1.5万个,在低端是众多区域小品牌的无序混战,在高端是立邦和多乐士两大外资品牌占据的绝对优势。更严峻的现实是,地处莆田、想做涂料的洪杰,就像置身于一座四面无援的产业孤岛。

事实上,中国最大的涂料产业集群位于广东珠三角。该区域不但集中了立邦、多乐士等外资品牌,以及华润、嘉宝莉等本土品牌,还拥有完善的产业上下游配套,其中广东顺德还被誉为“中国涂料之乡”。而洪杰所在的福建莆田,则在涂料行业没有任何地缘优势。

没有优势就自己创造优势,摆在洪杰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出奇制胜。

首先是品牌名称。他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征集了近百个名字,其中“洪洋”在员工中的呼声最高:“一看就他老洪家的品牌,而且凭着胶粘剂业务,也成了福建省的名牌。”但他却觉得“洪洋”太土,最终选择了一个大家都觉得很奇怪的名字――三棵树。一些员工提出异议,他反问道:“你们说七匹狼怪不怪?三棵树,就是要让大家看一下就记得住。”

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趣味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它让这个新品牌与诸多一贯主打色彩的品牌名称区别开来,进而足以更好地在健康、绿色和环保等品牌定位上大做文章。

其次是品牌规划。当时,很多涂料企业,为了招商获利更多,均采用多品牌运作。道理很简单,一个品牌在某省市只能招一个商,多个品牌在该省市就能招多个商。这背后其实产品都是一样,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和包装。但洪杰不这么做,而是集中有限的资源,只做“三棵树”一个品牌,而且高举高打单点突破。

2002年下半年,为了给三棵树招商造势,洪杰将当时公司仅有的130万元现金,投入央视广告,而且还是在热门栏目《新闻30分》间隙集中投放。“同样的钱,也可以在央视其他频道投一个长期,但不轰动啊。”洪杰放手一搏的高端集中轰炸,确实收到了奇效。业界一时都以为,这个新品牌背后的企业实力不凡。

再次是人才招揽。如何让珠三角的产业人才,甘愿千里迢迢地来到莆田为三棵树效力?洪杰奔赴广州,在当地极有影响力的《羊城晚报》上,连续三天打了半版招聘广告,其高出行业平均水平1.5倍的工资,更是吸引了很多产业人才来到莆田三棵树工厂应聘。

事实上,当时的涂料行业鱼龙混杂,一个企业能给员工按时发工资不克扣,就算不错了,如果还能够给员工提供住宿就已经很好了。而三棵树不但开出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还提供了一大堆诸如包吃包住、一年发两三套高档工作服等优厚的员工福利。

一位从广东的涂料企业来到三棵树的老员工回忆:“我们那时候在老厂,住的是小套房三房一厅,客厅有电视,每个房间有空调,电费都由公司出。”优厚的条件使得一大批产业人才留在了莆田。而抛开个人情怀,从理性的角度来解释,洪杰为何要花大力气打造三棵树的产业园区和员工福利,其实也就是为了让身处莆田的三棵树,在人才竞争上形成优势。

最后是产品策划。初出茅庐的三棵树,不可能跟立邦、多乐士等外资巨头抢夺高端市场,也绝不能陷入低端市场的混乱争斗。于是,洪杰将三棵树定位于中端偏上,对标盘踞在中端市场上的知名本土品牌。

为此,他精心策划了“金叶”系列产品,大部分采用进口原材料,包装外观上学习欧美简洁大气的风格,定价比一些知名本土品牌的平均价格还稍高一点,以品质取胜。这个系列的产品在市场测试时,一度被很多油漆工抱怨说:“树脂含量很高,质量过于好了,太硬导致施工难度增大。”

火箭上的黑马

初出茅庐的三棵树虽然奇招频出,但并未立竿见影,毕竟三棵树比对手们起步晚了整整一个年代,又不占产业地缘优势。

尽管洪杰弥补上了不少短板,但在初创品牌的2002年上半年,三棵树的招商几乎无人问津。涂料业内的商们,都信赖广东的品牌,实在不敢相信一家福建莆田的企业,能够生产出品质过硬的涂料。

市场上的一盆冷水,令洪杰迅速清醒过来,他随即调整了三棵树的招商策略:一方面在香港注册了一个公司,暂时以香港公司的名义和“324国道101公里处”的地址,代替原有的“莆田标签”推进招商;另一方面将招商区域重点集中于当时竞争还不激烈的三四线市场,以求“农村包围城市”。

2002年下半年,僵局被渐渐打开。其中,洪杰孤注一掷地上央视打广告,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广告高空轰炸的造势下,20多名市场人员从最熟悉的福建、浙江市场入手,重点开拓两地的地市级市场,随后洪杰在莆田举办了第一场招商大会,最终敲定了几十家商,使得三棵树在莆田、泉州、龙岩、余姚和台州等地的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这一看似一气呵成的营销战,实则暗藏凶险。“当时几乎所有的钱,都拿给央视打广告了,要是那次招商会没有效果,也就没有今天的三棵树了。”但正是这种带着一些赌性的直觉判断,让三棵树在短短五年内,实现了当初看来根本不可能的“行业十强”。比如“搭载上神舟六号”一役,让三棵树从区域品牌一跃成为全国品牌。

2005年9月,三棵树在北京参评中国名牌,洪杰偶然得知一个月之后即将发射的神舟六号,开放了一些领域的商业合作。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三棵树品牌营销的绝佳机会:举国上下对于神舟六号的关注度不言自明,而大家看到代表尖端科技的航天飞船时,最直观的印象就是白色的外观涂料。换句话说,如果三棵树能搭载上神舟六号,就会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高科技、高品质的印象。

然而,以当时三棵树在业界的当量而论,去跟这么一件国家大事搭上线,几乎想都不敢想。一大帮规模比三棵树大的同行,甚至连这样的念头都没有动过。

但洪杰敢想敢做,他几经周折找到相关部门,借着刚刚获得中国名牌的东风,让三棵树漆参加了一系列严格的品质审查,结果各项指标远高于国家标准,三棵树一举成为神舟六号在涂料行业的唯一合作品牌。

随后,洪杰又砸下300万元,在2005年10月央视直播神舟六号发射时,让三棵树新版广告《飞天篇》闯进全国亿万观众的视野。发射成功后,他又立即组织营销部门,在上千家终端网点,掀起了一场以“三棵树携手神六飞天”为主题的抽奖促销活动,使得当月销量同比增长50%多,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

事实上,当年三棵树的年销售不过两个亿。这场营销闪电战前后花费上千万元,几乎耗去了大部分年利润。然而,由此吸引而来的上百家商,让三棵树的渠道不但在福建、江苏、浙江、江西等根据地得以巩固,更是铺向了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以及四川和新疆等新增市场。

商队伍的扩张,很快提升了三棵树的渠道规模。但问题随之而来,如何让迅速扩大的渠道更有效率?

三棵树的渠道从地级市做起,比起从省级总做起的同行们更加精细。不过,其原本“市、县、镇”的三级设置,仍然给渠道深耕造成了障碍。因此,洪杰制定了更加扁平化的渠道政策――分销到镇,即地市级商对其下属分销商不能以县级为单位,必须直接下沉到乡镇,而且全部采用开专卖店的零售模式。

“分销到镇”的渠道下沉,很快扩大了市场覆盖面,提高了区域市场的占有率,而且通过扁平化管理,还腾出了利润空间,使终端价格更具弹性。以样板市场莆田为例,当地一共四区一县,2006年其分销网点达到68个,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销量等同于当地第2名至第5名四个品牌的总和。

2006年,三棵树分销网点超过2000多个,销售额超过3个亿,同时跻身业界十大品牌,洪杰兑现了五年前在员工面前夸下的海口。

最遥远的一棵树

业界十大品牌、年销售十个亿、当地纳税第一……12年来,洪杰渐渐觉得这条路遥远得没有尽头。“进了前十名,就想得第一,有了十个亿,就要一百亿。”

增量从何而来?洪杰并不相信报告单上的数据,他经常带上几个高管,一连好几天开上千公里的车,到各个市场一线去考察。比如报告上说某个乡镇市场的销量一直上不去,他走到当地一看,并非市场本身的问题,而在于商自己冒出诸如陈列无章法、导购不专业等问题。

“涂料本是半成品。你说它可以除甲醛,能不能现场做实验检测?你说它可以耐黄变,能不能拿紫外光来照一下?要不然顾客凭什么觉得别人的值五百,你这就要值八百。这不就是用户体验啊?”

实际上,2009年以后,三棵树的各类终端渠道网点就已经超过了5000个,很长一段时间,洪杰都希望在单店盈利上有所提高。但后来他发现,这还远远不够。

比如一个小镇市场上,三棵树以50万元的年销售排名第一。这个小镇的某个片区,正新建着一片小洋房,三棵树的业务还未打得进去。洪杰实地一看,按工程量估算,起码有300万元的业务量,而整个镇上的在建工程,起码又有1000万元的业务量。“以前觉得莆田做到一两千万元,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发现做到4000万元,都还不知道底在哪里。”

那么,问题就在于三棵树怎么争取市场增量?

2012年,洪杰率领团队对成都市场进行了调查:一是摸清成都到底有多少个建材市场;二是查明每个建材市场里有多少个主要竞争对手的门店;三是获取主要竞争对手在成都市场的年销量,然后除以门店数量,得到单店销量。

将这些数据一对比,洪杰发现,比起年销售100多亿元的立邦,三棵树的单店销量其实并不落下风,但输就输在门店数量太少。随后,他很快调整了市场策略,推出“万店计划”,再次加大市场覆盖面,并提出了“2017年销售超百亿元”的新目标。

一百个亿,是一个实打实的目标。然而,洪杰时常在想:“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在企业的历史进程上,销售过百亿元乃至千亿元的企业一定很多,那么三棵树这个企业,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

这又回到了“为了什么做企业”的命题。或者进一步说,三棵树应该拥有一种怎样的运行规律?洪杰给出的答案是:最美的企业。这又如何解释?

比如让企业运行得更加顺畅。2007年至今,三棵树已经投入了5000万元用于智能化与信息化办公,覆盖了经销商、员工和供应商,任何一个环节即使出差在外,也可以通过移动端进行流程交接。由此,订单交货周期从原来的两三周,缩短至现在的一周。

又如让企业踩得准未来趋势。三棵树每年会拿出销售额的3%~5%投入研发,被授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研发部门,不仅跟中科院、厦门大学和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校进行长期交流,还在跟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杰马里・莱恩教授进行跨国研发合作。

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在人的思想。

三棵树明文规定,每年投入培训费用在300万元以上,如果到年底300万元没有用完,人力资源总监就会被评为不合格,甚至被免职。而洪杰更是要求员工每天读三张报纸,每周三份杂志,每个月三本书,部长级以上的员工,每个月还必须推荐一本书给老板。

一个更有意思的细节是,自从企业内部信息平台上线后,洪杰规定,每个员工都要把当天工作中的感悟记录在信息平台上与大家共享,而且必须是质朴真实的感悟,绝不能在网上抄袭或者引用一段名人名言。这被他称之为“悟道”,如果哪个员工哪天没有悟道,将被扣罚绩效分数。“时间久了,我们摘录一些精华,出一本《悟道集》。”

第9篇

城市文化是指具有城市特征的文化模式,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及其在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活动中的反映。城市文化也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格局、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人居环境等物质空间环境;二是非物质的城市风俗、习惯等,以及作为每个城市成员所形成的一些能力和习惯。

吴良镛先生认为,可以将城市文化分解为下列层面:

物质层面:属于城市文化的表层,包括城市形态、建筑设施、街区风貌、历史遗迹等;

行为层面:属于城市文化的浅层,包括市民生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中的行为习俗和特点,城市功能运转等。

制度层面:属于城市文化的中层,包括社会组织结构、规章管理机制与效率水平、城市文化艺术管理制度和机构等。

精神和心态层面:属于城市文化的深层,广义的心理观念包括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政治观点、、伦理习性、审美趣味、文化艺术底蕴等。

事实上,这些层面往往是整体呈现、交互作用的,反映了城市文化问题的相当复杂性。

二、城市环境的文化特征

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所处的区域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居民生活和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城市环境是经过千百年来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而形成居民共享的公共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物质设施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三大环境系统中都渗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文化创造的成果。城市环境的文化特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城市环境的基底——地域特色和风景名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杭州之美在西湖,武汉之美在长江。城市所在区域的山脉、水系、动植物,四季的风光,以及独有的风景名胜,是城市环境特色的基底。北方的雄关落日,南方的小桥流水,穿越城区的大江,融入城市的湖泊,高低起伏的地形,恰恰是城市环境的独有特色,也是地域文化及风俗习惯的源泉。

(二)城市环境的灵魂——民族传统和文化遗产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常常体现在历史遗产之中。北京故宫、伦敦的泰晤士河畔、巴黎圣母院、莫斯科的红场,无疑是城市最富魅力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根脉,在城池、建筑、园林、水系和胡同街巷上形成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了城市环境特色的灵魂。

(三)城市环境的主线——城市文脉和公共空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文脉是指一个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演变的脉络,体现为不同时期的城市格局和遗存相互叠加、累积,加上每个时代按照新的需求产生的新创造,形成的丰富的空间形态和建筑、园林、街景。城市环境的美丽在于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精华,特别是富有魅力的街景、广场、店铺等公共空间,提供有特色的交往、购物、娱乐场所。

(四)城市环境的生机——民俗礼仪和文明素质

荀子有言曰:“人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眺……不禁叹为之治也”。西方规划师沙里宁也说:“根据城市的面貌就能知道这里居民的文化追求”。市民是城市舞台上的主角。民风遗俗,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是城市舞台上的精彩大戏。市民日常的行为举止,文明素养,则是城市舞台上的主旋律。浮躁、吵杂、拥挤和混乱,无疑是极不和谐的音符。

(五)城市环境的魅力——文艺展演和特色产品

纽约的百老汇、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维也纳的音乐会,巴西的狂欢节,苏杭的丝绸和评弹,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在全球化时代,奥运会等体育赛事,演唱会等文艺演出,交易会等产品博览,成为城市竞争和营销的重要手段,而在各类盛事中突出民族文化精粹,已经成为传播文化、吸引游客的有效途径。

(六)城市环境的品质——服务能力和人文精神

城市环境的主体是人,城市文化的核心也是人。美好的城市的共同特征是良好的城市运行能力,精细化的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承载能力是特大城市的必由之路,但是科技要为人服务,要更加关注对人性的深切关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城市的公共精神还体现在对公共空间的重视,对多样性、差异性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三、北京城市环境的文化特征

就城市环境而言,自然是其本底,历史是其根系,文化是其灵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城市环境具有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融合一体、交相辉映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四季美景与山水名胜相映成趣

北京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四季美景各不相同。古时有“燕京八景”,其中四季之景为:琼岛春阴、居庸叠翠、太液秋风、西山晴雪。明代把历代都城的郊坛改为天、地、日、月四个坛庙,分设在城市四方,皇帝四季祭祀祈福的都城只有北京。北京二十四节气特色鲜明,正如乾隆年间就已有的“九九消寒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就是冬至的节令游戏。由此可见居民对节令的感应已形成风俗习惯。

(二)古都风貌与城市色彩交相辉映

古都风貌是北京城市环境特色的核心。明清北京城(称旧城)位于城市的中心,面积62.5平方公里,是在辽、金、元时期北京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挂牌保护院落等。此外还包括与旧城格局相关的坛庙等历史遗存以及三山五园风景区、周边历史水系、军事防御体系、传统聚落等历史遗存等。

(三)城市格局与城市印象相通相印

城市交通格局清晰:城市道路方格网加环路和放射路的格局,以及正南、正北的道路走向,具有鲜明的城市识别特征。

城市功能格局鲜明:以天安门广场为核心形成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区、古都风貌旅游中心区;东单、西单、前门传统商业区;金融街、CBD现代商务区;中关村学院区和商务区等。边缘地区的居住区、40余个郊野公园等生态休闲区以及新城特色功能正在形成。郊区的风景名胜、生态休闲、公共服务等功能日益完善。

(四)风俗习惯与吃穿玩乐相互渗透

城市风俗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京味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目前北京所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包括主要的节日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风俗习惯与传统美食、音乐喜剧、品茶赏菊、登山赛车等各种吃喝玩乐紧密结合,还与旗袍、玉雕、雕漆、景泰蓝等服饰文化展演结合,带动老字号的传承繁荣,形成浓郁京味风韵。

(五)园林水系与文娱民俗融合共生

北京现有316个城市公园、绿地,其中登记注册的城市公园178个,面积6300公顷;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占市域面积的3.72%。近几年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建成郊野公园81个,面积81103亩,基本形成“郊野公园环”。

北京的民俗活动,如春节庙会、十五观灯、清明祭祀、重阳登高等主要都依托公园进行。居民更是在公园扭秧歌、唱京戏、练武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晨练和晚会。近些年一些重大文化活动,如新年钟声在颐和园、中秋赏月在卢沟桥、“三高音乐会”在天坛公园、清明诗会在八达岭长城举行,使美丽的风景和美好的文化活动相互融合。

(六)文艺活动与文化设施异彩纷呈

艺术是城市最有价值的因素,文艺是城市文化的格调。北京不仅具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还保留了传统的演出场所,如老舍茶馆、天桥演艺中心等。近几年北京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十几处,天桥演艺区、国际演艺中心等高端文化艺术演出场所将不断涌现。北京拥有数量众多的博物馆,市级博物馆37处,众多的文化艺术展览不断呈现。

(七)文明素养与包容粗放并生并存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常住人口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数为617.8万人,全国共有1194.6万人,占全国的51.7%。因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总体较高,地铁、公共汽车上车排队现象十分普遍,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现象较少。但是,随地扔垃圾、吃零食、中国式过马路、公共场合吸烟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城市管理粗放缺位现象在很多地区存在。

(八)庄重大气与破败粗犷相邻而处

北京的城市空间疏朗开阔,建筑庄重大气,但精致不足。城市干道道路宽度近100米,干道两侧的公共机构建筑数量较多,特别是政府机构、大型国企的建筑具有庄重大气的风格。但是,城市背街小巷经常存在脏乱现象。特别是旧城的大面积平房区,长期处于待拆未拆状态,建筑破败不堪,道路残次不平,产业低端衰落。

四、首都环境建设体现文化特色的对策

随着北京市民的生活开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市民对人文关怀、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应该更加重视体现城市文化特色,营造保留城市美好的集体记忆的人文环境。

(一)塑造城市节庆民俗空间

北京市素有重大政治活动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的传统。建议将民俗节庆活动纳入城市美化的范围。在民族节日和重要节气日子,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民族节日气氛,体现对民族传统的传承。配合民族节日,整治和设计城市的节庆空间。节日到来前,组织民俗和艺术专家开展相应的景观设计指导,适当美化、装饰和整治节庆和民俗活动场所、路径、公交车和地铁站等,在城市广场、主要道路等公共设施处,悬挂具有民族特色的幡、旗、标语等。

(二)对重点区域的环境进行再设计

北京城市文化特色集中体现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各级公共活动(商业)中心、各类重点功能区内。着力改变历史文化保护区“因保而衰”、“过度开发”的两种状况,复兴旧城文化功能,发展旧城经济,开展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重塑。全面开展各级商业中心的环境整治,重点对机动车交通、慢通、公共交通场所、路径进行整治,同时对商业设施门前和城市广场进行环境设计,鼓励开设具有文化气息的咖啡厅、书屋、影剧院等。重点对CBD、金融街、中关村重要的公共交流场所,包括著名的酒吧、咖啡、书店等门前、临街道路的环境设计,突出区域的现代文化特色。选择重要地区重点的公共活动场所,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组织开展公共环境艺术竞赛,或委托著名艺术家进行环境和公共艺术设计,或动员著名机构(包括世界著名公司)设立公共艺术小品。将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路灯、公交站亭、果皮箱等)与区域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可由区县自主选址设计方案,路灯、道路护栏、座椅等设施可体现区域文化特色。

(三)开展区域环境整治和特色塑造

按照尊重自然生态、体现文化特色、梳理服务功能的原则,划分不同区域,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对交通线路、公交站点、停车设施、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整治。对商业、服务业集中地区,重大公共设施周边,对其绿化景观、商业广场、街道空间、广告标牌等进行整体设计,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特别是要梳理慢通系统和公共交通站点,体现人行空间尺度,突出人文关怀。

区域环境特色要问计于民,特别是文化、民俗工作者和老居民。已经消失的城市功能,可以在区域公园中再现,保留城市记忆,如广安门货站消失后,可在城市绿地中通过公共艺术留下城市居民记忆。

(四)提高特色休闲区的公共服务能力

完善滨河绿地、郊野公园的路灯、座椅、休闲亭阁、健身步道、骑行道、电影放映点、交流空间、区域文博、社区图书屋、风筝广场等服务功能,适当增加儿童游乐(免费和自助)、体育健身(如民族性梅花桩、投篮处)、文艺展出(健身、演出广场)等功能设施,设置体现传统文体活动、地区历史文化的雕塑小品。在公园和城市广场资助文艺院团进行室外文艺演出,让社区居民免费享用,特别是传统文艺、杂技、魔术演出。提倡公园、大学校园、城市广场划出专门区域,在固定时间,接受学生成年礼、婚礼、婚庆、名人纪念活动、室外演出等纪念活动的申请,如北大校园接受学校的成人礼仪式,如陶然亭石评梅雕像接受室外婚礼申请,让市民的人生节点与美好的城市景观结合起来,留下集体的记忆。

(五)让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亮出来美起来

城市文化特色来自于可见的文物古迹和标志性建筑。要提高文物古迹和标志性建筑的可见性,如北大红楼后面的图书馆和民主广场,即使仍被“求是”学刊使用,也应该把围墙换成通透的栏杆,让在皇城根遗址公园里散步的市民看到建筑和广场组合的美景。城市街道原有很多对景,多因建筑、道路上的各种障碍阻隔视线,不能让市民一饱眼福。要通过体验式的方法,设计机动车和行人可视的标志性建筑和对景,对这些对景进行再设计,提高其文化特色。公园等景观应该通过通透性的栏杆、中国式窗棂让美景透出来。将美好建筑门前的停车场移到街坊后面,将建筑露出来。将行道树好、尺度窄小、存在街道对景、沿街有标志建筑的街道改成单行道,控制机动车通行数量,提高景观的艺术性。鼓励标志性建筑和公益性设施进行适当改造,从而将广场对公众开放,设立适当的有棚空间,安放座椅等设施,营造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六)营造社区文化空间

社区环境治理的重点是三个地区,分别是社区商业中心、休闲广场、菜市场。社区商业中心需要整治机动车和慢行交通线路,让商业集中的街道以步行为主。整治商业中心两侧非必需的店铺和摊贩。完善社区休闲广场的环境,突出其文化特色,重点是体现人文关怀,增加必要的交往和休息设施。重点塑造菜市场的文化环境,通过公共资金改善菜市场的设施,增加必要的用水、垃圾收集和电子购物等设施,以及社区居民讨论做饭、美食的交流场所,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茶馆和咖啡馆,为中国美食文化提供交流、展示空间,也可提高社区中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口的饮食交流,促进饮食文化传承和居民文化融合。

(七)促进文化艺术活动与园林等公共空间融合

制定公共政策要求公园、城市广场每年举办一定数量的公益性或捐文化艺术活动,向市民公告,让市民享受艺术空间。接受学校、协会、票友和艺术团队的演出申请,让丰富多彩的文艺更加普及。改变目前公园主要由老年团体自娱自乐进行健身娱乐的状况,让高雅的艺术走近公园。随着中小学在校时间的缩短,可适当安排学生在公园从事文化艺术体育活动。

(八)加强对塑造城市环境文化特色的指导

可在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中成立文化特色专业委员会,由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艺术、景观设计、民俗、园林专家组成,对城市环境设计方案进行指导。举办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京味文化认知水平。编制《美丽北京——城市环境文化特色案例》画册,分类展示首都环境的城市文化特色,对风景名胜、公园绿地、古都风貌、现代建筑、城市广场、社区特色等文化特色,进行解释和案例分析。如以王府井北段天主教堂的环境设计进行分析,为文物古迹融入城市生活提供范例。

(九)让公众参与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

在首都之窗等公网上开设栏目,开展“美丽北京”美景征集活动。向市民征集可改造的城市景观建议和方案概要,开展征集建议的评选,每年评出一定数量的方案由社区组织实施。听取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建议,改变社区过度商业化的氛围,制定政策增加社区图书馆等文化、体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