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易经预测

易经预测

时间:2023-05-30 09:2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易经预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 易经 科学 预测

一、《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用以占筮的书

它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是说明宇宙变化的法则和运用的一门学问。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指点人生,辅佐事业。《易经》在我国古代历史、政治、军事、数学、医学等领域都曾得到广泛的应用。传说孙膑、诸葛亮都曾应用八卦治军,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常言道:“医易相通”,《易经》是中医诊断和预测疾病的重要手段。

《汉书艺文志》说:“易道深,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有三易:指神农氏(炎帝)所创之《连山易》,轩辕氏(黄帝,又号归藏氏)所创之《归藏易》,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的《周易》,时在周代,故称《周易》。因年代久远,《连山易》《归藏易》已失传,唯《周易》继承发展,流传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

预测的概念在汉语中最原始操作意义上的表达就是“占卜”。占卜是《易经》中最原始的因素,也是易学演变过程中最经久起作用的内容之一。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占卜依然是现代易学中最基础的构成部分。现代易学特别是现代易学的预测学研究,没有完全脱离来自占卜的原始规范性。《易经》的基本素材和内容来源于占卜,具有复杂的形式和内容。学“易”以致用,《易经》中64卦再加上每卦都有“变爻”,涵盖了所有方面,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做出回答。历史学家常说,回顾过去的历史能帮助我们展望未来的前景。未来学家表示赞成,同时还补充说,了解过去主要是为了预测未来,我们关于“未来”的种种猜测,需要依靠“过去”提供的丰富资料。因而,《易经》尽管十分古奥,难以索解,却几千年来因其“实用性”一直为人所接受,这种实用性的基础就是占卦。数学研究物质及其运动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从这一点上看,《易经》是我国古代在人类数学史上的伟大创举,可以说,《易经》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本数学著作,因而是我国数学发展史的渊源。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约225~295)认为,数学来源于伏羲画八卦,八卦的基本原理是“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由此他“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而为《九章算术》作注。他接受了《天圆地方》,地阴天阳的观念,同时认为阴阳是相反而又转化的。刘徽创造的割圆术,即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逼近圆的周长,得到圆周率3.1416。

事实上,卦爻辞本来就是在卜筮过程中有关占断的记录,经过长期积累、收集、整理、反复修订、反复加以验证、理解、概括、归纳,甚至经过一定的抽象和形象处理,涉及到自然、社会、历史、人文、思维、人生体验、伦理纲常等方面的一部反映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典籍。所涉及的内容可以用来启示或象征吉凶祸福、盛衰兴亡、成败顺逆、忠奸叛孽、生老病死等等。世上存在的种种相似性、同构、同态和历史的大同小异、大异小同的重复和类似,再通过占卜和占者的联想、比类、推测、直觉和灵感得到综合的占断。

憧憬着未来的占卜者总要为自己为家庭的未来或者为社群为民族为社稷的未来,设立一些价值目标。希望今后的处境或际遇会好一些,能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追求某些价值目标是一回事,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又是一回事。未来的人化及其价值取向不能凭一己的愿望去支配,伸向未来的价值目标能否实现更是一个未知数。问卜者想预测或预知问题答案的迫切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当代未来学家除了企图了解未来的前景之外,还要看看以后发生的事件和提供的机会能否实现自己或人们的愿望或理想。说到底,了解未来往往是一种手段,测算今后能否达到或怎样达到预期目标才是研究未来的深层目的。

二、科学一词从来就没有被严格定义过

《辞海》1999年版这样定义:“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可以说数学方法的运用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而科学计量学是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技术等数学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产出和过程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科学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学分支学科。科学计量学是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典型表现。我们可以通过科学计量的研究方法来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说明。例我国从科学计量学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对1993年到2006年间与世界各国合著论文的时间分布、学科分布和主导地位分布进行的考察,了解到我国与各国的科技合作的现状和模式。通过分析结果使我们发现对于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有着重要意义,对我国将来制定一系列的相关发展政策继续扩大我国与国际间的合作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依据和指导作用。这种研究方法是我们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到数据,并对所统计的数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等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并以此规律性来认识事物,并对事物未来发展作出一定的决策。

三、《易经》与科学:两种方法,一种认识

科学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它之所以形成为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人们通过长期观测与实践,对事物规律的总结,认识把握与验证的成果。近来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世界总是和谐之下蕴含着冲突,冲突之外似乎又体现着和谐。虽然我们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所突破,但终究是以有限的目光去认识无限的世界,不免给自己造成许多困扰。人类目前对世界的认识状态也正是处于这种有限之中。《易经》是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及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细致观察和研究总结与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方法论体系。自然规律如花开花落的生长规律,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白天与黑夜的交替等一样,人类生长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两者相似性都是在一定规则内用一定的方法来认识事物并试图找出规律,用以预测事物将来的发展方向。其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当人们认识一定的规律,并掌握一些方法的时候,就很自然的想运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一定的预测行为。需知世事无绝对的祸福之说,再大的祸端也藏有生机,再大的福祉也埋有祸患,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面对。用《易经》进行占卜,是借前人的遭遇来给我们提供事情的“知几”,让我们防范于未来。既然古人传于我们此种方法,使我们得以“推过去,演未来”,试问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把握现在,以飨未来?

参考文献:

[1]程莹.从科学计量学指标看我国名牌大学近年来的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2007.09

[2]袁军鹏.科学计量学高级教程[M].2010.03

[3]秦国洋.道:从易经到易传.西南科技大学学报[J].2006.03

[4]赵仲牧.易经与未来学一对预测未来的哲学思考.思想战线[J].1993.6

[5]程铖.解析易经的大价慧和大系统.今日中国论坛[J].2009.2-3

第2篇

变卦,顾名思义,就是从一种卦象到另一种卦象的转变。《易经》六十四卦描述的是六十四种状态或局面,任何状态或局面都是动态的、有变化趋向的。在外力及自身行为的作用下,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或得以保持。

在稳定的条件及个人取向不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则某种状态的发展趋势走向是确定的、可预知的。根据可预知的走向,人们就可以作出近乎正确的决策,用以趋利避害。

中国人都讲究命运,那么命运是什么?命就是本质的内在的自身能力及态度决策,运就是不可预知因素的扰动,合起来命运就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体。通过使用易经,常人可以修正自身命理,以便更好的认清自身和拥有比较接近正确的态度与决策,虽然不能改变运,但命硬了,命运自然向好,更何况运气往往会垂青命理好之人。

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算卦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在二十一世纪我们不再需要占筮式的算卦方式,我们需要的是结合各卦卦理,明察自身不足,作出综合性的全面有效改进。即便单独学习某一卦的某一爻内容,常人也可以从中受益良多,但这往往并不能改变命运,因为人们的处境形成常常不是由单方面原因形成的,而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如果能从整体上学《易》用《易》,则可从中体察人生百态,得立身处世之精要。

算卦对于个人来说,就是根据自己目前和过去的情况,比照《易经》卦象,将来的走向可见一斑;根据可预见的走向,个人就有必要根据《易》爻中指出的明路,作出适当的态度、行为和决策的调整,以便趋利避害。

算卦作为中国古代的预测学,对于当代智能科学也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比如对于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粗集理论等方面的深入发展都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如果能耐下心来读一读《易经》,世界上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能从《易经》中得到灵感和进步。

对于《易经》如何用来预测,那我们常人就不用管了,那是专业人士要做的事。普通大众只要能静下心来读《易》,将其中渗透着智慧的文字融入内心,并能够指导行动就已足够;我们的人生也会因用《易》而更加精彩。

第3篇

1、先看序卦传,六十四卦是按照规律排序的,规律性非常强。它符合一般事物的发展过程。通过学习易经,你可以预测一些简单的事物。

2、学完序卦传,你会对易经有个简单的了解,然后你可以一卦一卦的慢慢看,慢慢研究。

3、辞卦传、杂卦传(后期看)等可以看看,那些是掺入个人观点的,你可以根据你的理解,从中取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刘君祖1952年生于台中,祖籍湖南宁乡。台湾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硕士。主要著作有《易经与现代生活――决策易、生活易、经典易》、《易经与生涯规则――治平易、性情易、组织易》、《易经与终板关怀――天地易、人间易、神明易》、《时习易》、《忧患之书》,现任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我1975年开始学《易经》,快35年了,教《易经》也快20年了。20多年前,我在出版界,碰到一些经营上的难题,开始占卦。我觉得很有用,它好像抓得很准,这一会就停不下来。

现在说《易经》,都跟迷信联系起来,碰到这种情况我有时懒得说。因为要看对象,觉得可以说说就花一点时间。《易经》里是有占卦的内容,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它有很多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智慧,包罗万象。《易经》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全经之首。

我的《易经》启蒙和学习

34年前,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我的老师――爱新觉罗・毓。三十几年来我一直追随他。老师是前清的皇族,在台湾学生非常多,现在104岁了。当时他有一个私塾,几十个人的班,刚开始不是学《易经》,是讲四书五经。后来他长期讲《易经》,我就这样开始接触《易经》了。

那时我还在念工程,他那个班学费是台币200块一个月。他住在台北市新店,宝桥路一个巷子里,教室就是住家,旧式的房子,几十个学生在客厅里上课,叫“奉元书院”。那算是我在中国文化方面的启蒙。老先生很有威仪,穿着旧式服装,戴软帽,留长须,长相是很不错的,旧时的帝王相――他本身就是王爷,是宣统的侄子。

每天晚上都有课,我们选自己能上的科目。他常常骂人,也批评时政,讲书始终扣紧时事。原先他就受过清朝文武官员的教导,很有底子,后来到台湾,有一点就是绝对不再从政,再就是自己下苦功,教书。

老先生讲《易经》的特点:经世致用。希望对人生是实际的,做人做事也好,政治、社会也罢,都要有关怀,不合理的要批判。这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教化、训练。

算卦还是给别人算比较准

《易经》的卦象里分析得蛮精到,曾对我作出关键的决定有正面的影响。不过算卦还是给别人算比较准。《易经》会提供一个比较客观的分析,让我们摆脱感情用事或是看不清楚的状况。

应该说我学生有很多了,好几千不成问题。学生中有政界人士,还有大企业家。李登辉请我做顾问,想学《易经》。一个礼拜我去他家一次,每周三晚餐后上两个小时,上了一年多。他先是留日,之后留美,应该说中国文化的底子有限,但他学的时候也不容易,做笔记蛮认真的。他刚学了两个礼拜就很有兴趣,跟他那些政界的朋友说,以前读书的时候看《易经》看不懂,上了两次课很多东西就下豁然开朗。所以他才会学那么久。

有些学生掌握了《易经》思考问题的方式,面临重大问题的时候,自己也会占算。算的方法很简单,但是判断很难,光要把文字看懂就不是那么容易,还有很多信息在文字以外。它那个符号本身就有很丰富的含义――文字基本上是一个比较简便的表达,但有些东西还不能受限于文字。

十年前,台湾做高速铁路,好多企业要进去,最后总投资金额达到好几千亿台币。这么大一个案于台湾第一次做。我一个学生,富邦集团的领导,是五个原始股东之一。当时他刚学《易经》就占测,占出来一个卦象,预示了台湾高铁会走的路子,包括出现的风波、转折等等,时间一定拖得很长(工期几乎延长了一倍,预计四五年完工,结果搞了十年),而且中间会遭遇很多状况,卦象上叫“小过”。如果“大过”就不能完成了,就结束了。解读出来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早一点做心理准备。这个案子中间很多不顺,李登辉时代开始建,时代快结束时才完成――这些信息。十年前就全部解读出来了。

2003年,SARS肆虐那一年,我算了一卦看美国经济未来十年的趋势。当时已经预测出有危机,但不知道是金融风暴。

《易经》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根基

研究《易经》要读书、思考、印证。我自己在这方面有些突破,跟我的教学分不开,因为会碰到大量的学生的案例,你要给别人讲你就要更懂。

《易经》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根基,包括思维方式都跟它有关。它的历史太久远了,影响所及,从诸子百家――几乎或多或少都受它影响,到中医养生啊、兵法啊,很多很多。在中国文化里,《易经》是一个统摄的东西,运用非常广。所以想真正对中国文化有了解,就必须对《易经》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它比较难,不只是比较难,是相当难,它的难是有名的,几千年来都这样。但并不是说没有学习的途径,就是说少走些冤枉路,这方面我们是有些心得。《易经》有一个高门槛,所以一个是看决心,一个跟机缘有关。

《易经》有两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是从卦辞爻辞,从《周易》、伏羲画卦、文王演绎一直流传下来,到孔子集大成。虽说《易经》教我们趋吉避凶,预知未来,但它真正关心的是,未来是现在、过去造成的,你关心未来的话为什么不关心现在的我呢?《易经》真正的意思,是要你修的,这就是义理派的精髓。象数派就是搞风水、面相,一个八字给你排下来,你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你的一生。义理派是不赞成的。

跟别的学科不一样,《易经》不易自学,几乎可以说没办法自己看书就能学会,因为它除了文字之外还有符号。《易经》最早是一本有字天书,它介绍这一个卦那一个爻,最后所有这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要串在一起的,叫玲珑宝塔。就是说一个卦是一个情景,一个爻是一个社稷,你钻进去看的时候觉得很有收获,但那只是其中一点,到最后要交叉辐射,每个卦、爻要互相握手――《易经》难是难在这上面。它给你一个架构,有着很多内涵:它给你一个骨架,那个血、那个肉、那个生命是个人加上去的。所以学《易经》,每一个人的领悟不同,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刘君祖答问

问:你的学生都信服你,觉得你说的都特别对,为什么会这样?

答:我的学生中,走得比较近、比较信服老师的,也只是其中一些吧。有些泛泛的,或者说长久也就不会再联络。所以我认为一方面跟教学时比较诚意的互动有关,另外当然就是人跟人会有缘分。

问:是什么让你下了决心,离开出版界专门研究《易经》?

答:职场上有一些变化,有一个比较无奈的环境。大概20年前吧,我还在企业界的时候,就开始教《易经》,有大量的学生,自己投入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开始出书。虽然我还没有完全离开职场,但已经越来越专心研究《易经》。

采访手记

刘君祖到中国人民大学给企业老总们讲课,课余也给我“启蒙”了一下。

刘君祖话不多,谦和低调。他的学生越来越多,但他总是很谦虚地说:“是老师教了很多东西。”

第5篇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易学经典《周易》读书心得感想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易学经典《周易》读书心得感想1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周易》这本书。二十几年前,看有的文章中说,中国的《周易》,是二进制之父,假如没有《周易》,电脑也许要晚发明很多年,甚至几百年。我是学无线电的,知道二进制是数控的基础。

在我的知识里,那时只是听有些老人说过《周易》这本书,理解为《周易》应该是算命方面的书,怎么还能与电脑,二进制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找了一本《周易》来看。《周易》与二进制的关系很简单,马上就明白了。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奥妙和很深的哲理,却让我至今都没有把玩明白。为了明白,后来又看了很多版本的《周易》,虽然没有过深的明白,但因看了很多年,也有很些点滴的体会,在此纪录下来,以供大家分享。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谈不上研究,但是书中的文字与哲理,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一看和把玩的。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发音:遥)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阴五阳,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说,这不是正配。卦中一说女人的,二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在《周易》这本书中,全书都在贯穿着一个“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为之作的系辞,对“位”的关系,有更多的阐述。主要是说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个卦,都有“位”的关系。虽说这是我们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会来说,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都有对“位”的要求。所说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该说的要说,该做的要做,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胡说,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这是我们做人和做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现在的企业都讲团队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与“位”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处理的很好,团队也一定会团结。

如果有人把《周易》单纯的看成算命的书,我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错,《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预测,对于这本书来讲,它只是一个极小的方面。我不反对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现在有时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对某件事情,举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时候,我自己就算一下,当卦上说的很时,我会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当算的不好时,我就要冷静的考虑事情的过程与结果,理智的还是要去把事情办完。不要认为算得不好时,就不办事情了,那样是不对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贵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还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的例举了。总之,《周易》能位于我国的五经之首,一定有它的道理。以上只是我看《周易》粗浅的认识,有不到的地方,望朋友们点评。

易学经典《周易》读书心得感想2易经,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到从小就有,陌生到对其一点也不了解。现在突然发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都与易经相关,而现在科技的发达也归于易经,真得感觉很奇妙。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事实上是集合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阴阳一元论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

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亦被介绍到西方。

我们知道易经里面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六十四卦的卦辞跟爻辞,所谓算命其实是易经将世间所有情况统一归纳到六十四卦中去,每一卦为一个情景,然后对号入座,将你对应到某一卦中,再去详细分析该卦的卦辞。这里先强调一下,六十四卦中除了谦卦之外,其他六十三卦都有阴阳两面,也就是无所谓好无所谓坏,因为物极必反,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去定。先看一下六十四卦的由来,古云,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两仪生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生八卦(天,风,火,泽,地,雷,水,山),八卦再演绎成六十四卦,其实就相当于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分析每一个卦都应该将它分为上卦跟下卦两部分来看,例如乾卦,上下皆为天,为纯阳之卦,坤卦则为纯阴,但谦卦却是上卦为地,下卦为山,这就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想象一下为什么了,可以任意发挥,但是要能自圆其说,所以说为什么找不同的人算命算出来可能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可能算命先生会根据你的表述来判别,然后强硬地塞入卦辞里面,以示这是古人说的,来增强说服力。很多卦其实都很有哲理,例如坤卦,未济卦,既济卦,咸卦,丰卦等等,这里就不再列举了。一阴一阳,亦阳亦阴,阳中含有阴,阴中亦含有阳,看着自己的手就想到了阴阳说,有时想想也不无道理,阴不能缺少阳,而阳亦不能缺少阴存在,就像大拇指与四个手指一样,一奇一偶,一阳一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人生来其实就已经于已经相关。从《易经》里,我也学会了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应规律,一切不需要强求,也不必着急。该来的必然要来,该去的终究要去。比如生命,比如四季。斗转星移,周而复始,交替而已,变化而已,轮回而已,用一个字来总结,就是——易。

知“易”不易,知易行难。天空之下,大地之上,众生之间,我们每个人既自身渺小又汇入茫茫,既生命有限又思绪无涯,如何把“易”中的道理融入生命的过程,真是一个需要代代人研究并传承的课题啊。

今天春日融融。当春风轻轻吹拂着我的心,《易经》的真谛似乎就融化在我的胸怀里。眼望遥远的天边,在静静的冥想中,仿佛我已经化身为白云,飘在无界的天空。

易学经典《周易》读书心得感想3就我自己体会,《易经》是用拟象思维方式写成的,如果你具有拟象思维方式,读懂《易经》就毫无困难,无非是准备一本古汉语词典。如果你只有逻辑思维方式,那么《易经》你是不可能读懂的。

《易经》的要点其实就是简易,变易和不易。

简易就是认为世界的构成无非阴阳及其转化规律而已。

变易就是认为世界虽然变化多端,混乱无比,其实不过是错诸复杂而已。成语错综复杂就来自于《易经》。

伏羲创立的八卦体系,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

所谓错卦,就是两个卦相对应的每一爻阴阳属性都是相反的。如坎卦初、上爻为阴爻,中爻为阳爻;而与它形成“错卦”关系的离卦初、上爻为阳爻,中爻为阴爻。所以互为错卦的卦在卦性和卦气上也是完全相对的。(错卦又被称为反卦)例如:

乾性健,卦气向上--坤性顺,卦气向下;

震性动,卦气向上--巽性入,卦气向下;

坎性陷,卦气向下--离性附,卦气向上;

艮性止,卦气向上--兑性悦,卦气向下。

所谓综卦,就是把一个卦旋转180度,倒过来所形成的新卦,新旧两卦是互为综卦。乾、坤、坎、离这四卦的综卦就是本身,所以它们是没有综卦的,因此它们又称为八卦中的四正卦。

四正卦在《易经》体系中代表的是宇宙的四个方向。以“玄(天)道”为主线的两个方向是乾和坤,分别象征天地;以“黄(地)道”为主线的两个方向是离和坎,分别象征日月。

八卦中剩下的四卦就是四隅卦,其中震卦和艮卦形成综卦关系;巽卦和兑卦形成综卦关系。

四正四隅是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别的,后天卦的方位是地球的层次,这时四正卦指东、西、南、北四个主方向,分别对应震、兑、离、坎四卦;而后天四隅则是指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现在我们读的《易经》是周易,是周文王演化的,是八卦重叠而来的,所以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叠而成的。

复卦和杂卦是针对六十四卦体系来说的。

所谓复卦就是与八个单卦相区别的。三爻的卦称单卦,由两个单卦组成的六爻的卦称复卦。从这个意义上说,六十四卦体系的卦都是复卦。

复卦就是重复。是指上下卦由同一个单卦组成的复卦,所以这样的卦,也叫纯卦,这样的卦只有八个,所以又叫八纯。

与纯卦相对的当然就是杂卦,其他五十六个卦都是杂卦。纯卦秉承的是上一层次八卦的主要特性,所以纯卦自然就是统领杂卦的祖宗卦、宗主卦,所以又有了以八纯为主体建立的八宫卦象体系。这也是《易经》宇宙规则气纯则贵,气杂则贱的体现。

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体系下,综卦就是将一个六爻的复卦的上爻和初爻互换;五爻和二爻互换;四爻和三爻互换所形成的新卦。综卦的意义是指有着共同基础上的局部不同,错卦则意味着绝对的对立。所以六十四卦体系中大多数的对卦关系,都是综卦关系,说明了所有的矛盾中,大多数都是同中求异的矛盾。

只有乾(天)和坤(地)、坎(水)和离(火)、小过(雷山)和中孚(风泽)、大过(泽风)和颐(山雷)这四组卦因为各自没有综卦而以错卦的关系组成对卦。其实真正的错卦只是前两组;后两组属于错综结合卦。

而《易经》中代表世界变化状态的64卦及其384爻不过是阴阳因时,因地,因利的互相转换而已。

至于不易,是因为《易经》认为世界有基本不变的天道,那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阴阳循环,无限往复。所以生老病死,盛衰生长,都是这个天道的表现而已。

其实《易经》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中,例如为人,我们崇尚以诚待人,不自欺不欺人,心平气和;例如做事,我们崇尚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中正平衡,要自强不息,要持之以恒,要坚持不懈,要坚韧不拔,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急于求成。

所以从《易经》的思想,自然发展出了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方法:中庸之道。

拉拉杂杂,东拉西扯写了不少字,可能有人会问你自己会什么?

经过认真考虑,我认为我会组织打群架。并熟练掌握了4个打群架不可或缺的技术:

1、优化技术:用各种可能的优化方法,通过对参与打群架的各单位的人、财、物和技术等等之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投入产出效率优化。

2、协同技术:用各种网络分工技术,通过对参与打群架的各单位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减少工作流程上下的延迟或等待,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3、组织技术:用各种流程设计技术,通过对系统过程的流程设计,把参与打群架的各单位分散的任务流程和模块,组装成可以顺畅运转的系统。

4、计划技术:可以把设想变成目标,目标变成一堆任务清单,任务清单变成一群可执行流程,流程变成过程化的可监控成果,最后把这些分散的成果组装成一个整体,实现最终目标。

所以我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技术人员,当然拧螺丝比不上操作工,画设计图比不上工程师,但是我的价值是能够使一个系统组装起来,并正常运转实现预订目标。

这些废话跟读《易经》心得没直接关系,但是我个人认为有间接关系,因为《易经》包含了人最需要的整体观和大局观。所以我认为《易经》虽然不能教你做什么,怎么干,但是能够启发你怎么看,这个更重要,干具体事情主席不会比普通人强多少,但是看事情,却比大多数人强十万八千里。

其实怎么干很容易学会。因为完成任务,无非是把目标变成过程,把过程变成步骤,从数学角度而言,步骤就是算法。只是人由于精力有限,能够熟练掌握的无非几种而已。而熟练掌握几种具体做事情的方法,例如目标任务法,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法,不过只需要一年而已,而要形成自己看问题的系统思维模式或框架思维模式,可能得一生的不懈努力。读《易经》,可以使我们从高山到平原。

读《易经》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不断发现自己的愚蠢。其实人是很难发现自己有多愚蠢的,倒是很容易发现别人的愚蠢。我们经常身披羡慕嫉妒恨为标志的最愚蠢马甲,招摇过市,得意洋洋而不自知,但是别人都知道。

对《易经》的理解,实际上是对人生的理解,所以必然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加,人生体验丰富,会不断变化。所以如果以后有精力和体力,这份读《易经》心得将不断补充,完善和修正。

易学经典《周易》读书心得感想4《周易》这本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听说过了,不过它比《论语》这些书要神秘得多,我还记得是从外公那里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正是过年,淘气的表弟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了一本发黄而且还没有封面的书,结果外公很宝贝地拿过这本书,不让表弟玩。外公就说这是《易经》,然后叔伯们,姑丈们都说这本书很好……因为年纪太小,记不太清楚,不过,《易经》是一本好书,我从小就知道。

渐渐长大,还是没有拜读这本书,我心中有小小的疑问:这本书不是很有名吗?怎么都没有怎么看到同学看呢?

大学后,专业的原因我正式有机会阅读了这本书,而且知道《易经》也叫《周易》。

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及卦辞、爻辞的书。简单一点说,就是类似于看风水,算命的书。难怪外公会读它——我外公的业余兴趣是帮人家楼房看风水。

不过,虽然是关于算卦的书,不过我还是怀着浓厚的兴趣读下去,因为我得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名言居然是出自于《周易》,我想,这本书不会那么简单,应该是一本充满哲学的书。

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一本,《周易》在古代是专门用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也讲述了怎么处理自然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其中不免包含着一些不科学的理论,但是在文化方面,还有在讲述人与自然,人应该怎么才能成功的方面,我觉得有它精妙之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这是出自《周易》的第一卦《乾》。大概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在潜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龙飞到天上,是预示着天下万民都会因此得到福泽;君子应该自强自立,终日努力不懈。当积极选择之意,当退则退,当跃则跃,可上可下,跃就跃进九五之位,退则退往群众之渊,才能够没有错。这里面,包含着高深的哲学意味。多少年来,这些话一直支持和鼓励许多人为成功而努力。这些话教会我们,要有所作为,就要自强不息,有博大的胸怀,然后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怀着坚定的信念,等待时机成熟,最后勇敢,坚毅地走向成功;而且要果断,做错了立刻改正。

《周易》中的哲学道理还有很多,例如“阴极必反,阳极必至”说的是凡事不要太过,必须有分寸;“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则告诉我们,既要注意天时,把握自然变化,更要注意人和,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一步。

《周易》是我国古代寓意极深的巨作,即使到今天,它依然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我看《周易》,也只能看懂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知识,哲学道理潜在书中。不过,仅仅是这么一部分,我都受益匪浅,它教我很多人生或者是处事的道理。在休闲的时候,拿起《周易》,细细品读,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易学经典《周易》读书心得感想5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封建的制度在不断的废除,但是有一项文化却是与时代潮流相反——易经文化,随着现代人思想上的进步,开始探索老祖先留下来的精神食粮。朱熹说过:不知易,无以习。老子得易之体,孟子的易之用。但对于这本集中代表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书,我们还存在着太多的疑问,若没有曾老师的指导,我也许无法体,也无所用了。

首先,我澄清了多年在心中的误解,以前,总以为易经是用来算命的,但是曾老师给了我很好的解释:易经里的说词只是给你参考用的,并不是算准你的是非祸福。算的命有事都是:真作假时假作真。有时都是不可信的。算出来的是上天给你的参考工具,用不用都是可以的,根据自己的切身环境去使用罢了。

易经告诉我们凡事都有阴阳两方面,为人处世如此,思考问题亦如此。所谓阴阳就是相对的正反两方面,你不能太阴,也不能太阳。因为物极必反,万物都讲究平衡。万物既是对立又是统一,互生互换。

曾老师说学习易经的意义一个是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第二个是具有神秘性道德性第三个是。何为道?道就是自然规律,万物都是在自然规律中生长成熟,而易经就是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所以现在我们心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只有在用自然去比较是最合适的。

曾老师讲到过天地人三才。易传里有张三才图,上阳为天,下阴为地,人在天与地阴与阳之间,图像边框是圆的,所以又称为天人合一,意为人与宇宙互为协调。

系辞里讲过八卦变化的问题: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意思是:八卦排成阵列,天地间的万物变在其中了;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便尽在其中了;刚爻柔爻递相推移,变化之理便尽在其中了。从中可以看出周易是多么的广大以及它深怕的哲学思想。

第6篇

古老而简洁的《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蕴藏着深刻的东方智慧。通过对《周易》的科学解读,将其中宝贵的智慧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从而帮助企业和企业家建立起本土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失为古为今用的妙法。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周易》并非鸿篇巨著,仅由《易经》和《易传》两部份组成,但其内容博大精深,对后世的影响无以伦比,时至今日,仍然光芒四射。

数千年来,学易治易者穷经皓首,显微阐幽,探赜索引,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述,但真正握其精微要义者却寥若寒星。当人类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周易》的历史花朵在诸多科学领域绽放异彩。《周易》思想及思维方式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导致了东方管理学的产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周易》的最基本思维模式就是象、数、理,象断事体,数定吉凶,理推源由。《系辞传下》指出:“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通过观天法地,以达到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的目的。

远古的伏羲氏“始作八卦”,起源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之后,通过进一步的总结归纳与升华,形而上为之学,创作了八卦的符号系统。从其产生与发展看,符合科学产生的基本程序,由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分析得出世间万物的一般性特征,然后归纳创制出象、数、理的逻辑体系。

一、《周易》象、数、理概述

《周易》象、数、理思维模式的“象”,就是观察各种自然、社会现象;“数”就是在“象”的基础上研究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理”则是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达到形而上的道。

1、象

《周易》“象”思维,其实质就是观察法,通过观象、类比和模拟,形成卦象、爻象、位象等符号系统,然后再辐射到万物类象,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

《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略例》中说“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说:“物生而后有象”。《老子・德道经》曰:“执大象,天下注”。在用象析的方法中,包括万事万物的本象和拟比类象。万象、形象、景象、现象、象征、象兆、象声、象形、图象、气象、病象、脉象、脏象、卦象、爻象等等。能够知象而解象、破象,才能进入象、数、理的易学世界。

象还分为静态的象与动态的象两类。一方面,静态的象为阴,动态的象为阳;另一方面,静态的象为不易,动态的象为变易。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只是八个静态的符号,其动变关系是通过每一卦中的爻的阴阳变化反映出来的。在八卦中,乾、坤、艮、兑是相对静止的,而震、巽、离、坎则是动态变化的。

2、数

“数”即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万事万物在时空中发生的变化通过五行生克制化、旺相休囚等的现象反映出来。在《周易》看来,即体现为数的变化。世间万物都可归为数,所以,数是最好把握,最接近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部分,也是让很多现代学易者最容易接受的部分。

《说文》说:“数,计也”;《老子》曰:“善数者不用筹策”;《祖冲之》:“专攻数术,搜炼古今”。这里讲的数术是指易理、天文、历法、算法等学问。《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汉・王充《论衡》中说:“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内含策略与权术之意。古人以数论事物间的相关性、规律性、结构性和必然性等。人世间充满了数,如数目、数量、数据、数值、数制、数学、数字等,所有与数有关的问题构成了数学,所以,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的科学。数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也是一种语言和思维工具,用数学符号、公式、模型、图表、曲线等来反映事物的规律、特征、变化、联系等,是最直观、简洁、准确的方法。《易经》的逻辑就是用数来表述、解析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趋势、特性和规律。

3、理

“理”就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次序,是非得失的标准,科学体系,应对事物变化的策略等。如:理论、理由、理性、理智、理念、理喻、理解、理想、理科、理财、理疗、理睬、道理、管理、治理、修理、明理、事理等。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庄子・秋水》:“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

理也是逻辑和思维的方式。按照《周易》的思维模式,无论是观物取象,还是推演数理变化,或者是事物的未来存在状态等都必须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类似于经济学上所讲的路径依赖。在对未来的推演与预测上,一般都是沿着时空变化的轨迹彰往察来,并与人类自身已建立起来的情理关系及价值观相衔接,否则,无论多么精细的观物或取象,以及缜密的旺衰生克推算,都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也无法真正体现《周易》卦爻辞所蕴含的启发性与预测性。

《周易》象、数、理逻辑思维模式是中国先贤圣哲总结归纳出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其基本特点是抽象性、演绎性、统一性、全息性、和谐性,以及可实证性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可以在无限高度、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细微的领域之中自由地发挥运用的方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在介绍《周易》时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如果理解了象、数、理的内涵,这一评述是公证客观的。古代中国的辉煌科技、文化成就正是在这一基本方法论的滋养中,运用象、数、理的思维模式取得的。

根据《周易》的逻辑,象、数、理不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且任何事物、现象都是象、数、理的统一体。象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数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机理,象与数是统一的整体,没有脱离了数的孤立之象,也没有脱离象而存在的数。象是事物变化“数”的空间特征和存在形式,数是事物变化“象”的时间特征与演化轨迹。理是对象与数的时空变化的认识描述。一方面,无论任何数都有与之对应的象和理;另一方面,任何象也一定有其对应的数和理。象的存在与变化,体现着事物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过程。大象之变是事物存在形式及结构的整体变化,小象之变是事物存在形式的局部变化。同时,其变化的方向与强度,体现为阴阳五行属性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并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在应用象、数、理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状态时,如果时空因素不确定,则变化仅具有概率性,而不具备确定性特征;一旦时空定格,其变化的结果则具有可测定性。

二、管理中的“象”

管理中的“象”,就是各种存在、各种现象,以及管理的过程等。应用《周易》中的“象”思维管理,首先要观察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如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市场管理、营销管理、库存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各种现场管理。所有可见的事物、现象、活动等都属于“象”管理的范畴,属于管理活动中的低层管理。

1、“象”管理的基础是观象,即调查研究

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活动现象,正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窥人事。在观察中寻找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律,然后决定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法。管理科学是经验科学,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都是来自于管理实践,所以,善于观象,重视调查研究,就能发现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更有效、更实用。

2、“象”管理的重点在于总结与归纳

从事物发展变化的现象入手,观察管理活动的规律,总结出管理工作的一般原理,是“象”管理的重点。现象是纷繁复杂而多变的,透过各种现象,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达到形而上的道。

3、“象”管理的方法是实践

在观象中总结归纳出的管理方法能否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检验的唯一方法就是管理实践。经过多次的观象,总结出管理的一般方法,把管理的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解决管理问题,并进一步观察其效果,然后再进行总结、凝炼与升华,最终成为管理的一般原理。

三、管理中的“数”

管理中的“数”是从观象中总结管理活动的内在逻辑,并洞悉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实际上“数”管理就是预测。主要方法有六爻预测法、梅花易数预测法等,类似于现代预测学中的定量预测。

如果说观象管理重视的是过去与现在,那么“数”管理着眼的是未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预测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周易》原理不仅能进行宏观预测,也能进行微观预测。宏观预测主要是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微观预测主要是预测未来的存在状态。管理者既要重视宏观预测,也要重视微观预测。《周易》“数”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有如下五个方面:

1、观象中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征兆

《周易》预测的基本原则有三条,一是无事不测;二是无疑不测;三是不动不测。

所谓无事不测是指预测是一件神圣、严肃的事,不能把预测当作游戏。只有当你有明确的预测目标,有强烈的动机,需要做出决策时方可进行预测。

无疑不测原则是指当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茫然不知所措,面临多种选择而又无所适从时才能进行预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有先兆的,当出现了变化的端倪和征兆时,就要敏锐地把握其“几微”,并及时进行预测,这就是不动不测的道理。

2、确立预测对象与预测方法

预测要有明确的目标与具体的对象,不能说测一下我要做什么,也不能说你测一下我在想什么?这都是没有目标与对象的预测,即使进行预测也不可能准确。无论是宏观预测还是微观预测、组织预测还是个人预测、以及自然、社会、经济、人事等预测,都要有明确具体的预测目标和对象,要有强烈的预知动机与愿望,才能调动各方面的信息运动,为预测提供信息基础和前提。任何预测都依赖充分的信息资料,没有信息资料绝不可能先知先觉。

《周易》预测所需信息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测主体的信息,二是预测客体即预测对象的信息。具体包含五类信息:第一,时间信息。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间信息是《周易》预测的基础资源。中国传统纪时方法是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每一组干支时间中都蕴含着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信息。第二,空间信息。空间信息是指我们生存的空间方位信息,即东西南北中等五行数理信息。第三,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信息。事物发展变化的端倪与征兆透露出的信息。第四,预测目标本身的信息。如股市预测中,股票本身的代码、名称、所属行业、所在的地理空间方位等信息。第五,关联信息。即与预测目标相关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显现出来的信息,如梅花易数预测中应用的外应信息等。

《周易》的预测方法很多,主要有六爻预测法、梅花易数预测法,以及根据《周易》原理演化出来的奇门遁甲、太乙、六壬等。

3、建立预测模型

从预测学的角度看,《易经》六十四卦实际上就是六十四个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根据预测对象的时空信息、以及预测目标的信息资料建立的。面对不同的预测目标,同一模型反映出不同的信息。这是由预测对象在时空中的存在方式与运行规律决定的,因此,六十四个预测模型实际上千变万化,包含了自然、社会、人类的所有变化信息和存在状态。

4、分析预测并得出结论

对预测模型的分析是根据八卦数理、万物类象、五行动变等在时空坐标中的生旺、休囚、病败、墓绝等进行的。其中时空因素分析最重要,物象动变的五行生克制化是基础。通过诸多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最终得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存在状态。

5、提出对策措施

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所以根据预测的结论,管理者应采取应变、适变的对策措施。应对的措施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面对好的、理想的预测结果要顺势而为,以促使其尽快实现,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另一类是面对不利的结论要采取逆势或规避的方法,以减少和降低决策行为导致的不利后果,使风险或损失降到最小。比如,我们预测某种行为将会导致环境破坏与生态失衡,决策者就应该停止或改变其行为,以阻止不利后果的出现。

四、管理中的“理”

《周易》象、数、理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理”,“理”就是管理之道、管理哲学,由一系列的管理理念、管理规律与管理法则构成。

1、太极--对立统一的均衡管理原理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周易》体系是由符号与文字构成的,最初的易经是没有文字只有符号,文字是在演易的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周易》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与阴爻。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阴阳对立统一构成了《周易》均衡性原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交感、阴阳和谐,万物化生。这一思想对现代管理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组织结构的均衡协调、市场供求的均衡一致、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流程和进度协调、权力的制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等方面均有体现。

2、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渐进性与周期性管理原理

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总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量变到质变。人类的生命周期也是从出生到成长、成熟,再到衰弱直至死亡的变化过程。企业的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一样,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与产品。世间万物总是物壮则老,月满则亏,这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渐进性原理。

自然、社会、人类的发展变化不仅是渐进的,还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周易》乾卦从初九的潜龙勿用到上九亢龙有悔,一方面反映了渐进性原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循环原理。从旧事物的消亡到新事物的产生,自然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无不是这样周期性、螺旋式的上升。比如从老产品的退市到新产品的上市,从老技术的淘汰到新技术的诞生,反映了企业、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

3、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系统性原理

天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时空,人居于承天接地的重要位置,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是自然、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天地人三才的运行规律一方面各循其道,另一方面又协调一致。即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无论做任何事,都必须顺势而为,遵循自然、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确保天地人三才的和谐与统一,否则将受到规律的罚处。在管理中,天地人三才的和谐一致,是指一个组织中,上层、中层、下层的统一与团结。

4、积善成德的人本原理

《周易・坤・文言》指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积累善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很多吉庆,累积恶行的人家必然会遗留很多后患。《周易・系辞传下》也指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这段话是说,不积累善行,是不可能成就美名的;自身的毁灭是因为累积了罪恶的结果。品质低下的人认为积累小善没有益处而不去做,以为小恶没有伤害而不革除。所以,当恶行累积起来后就掩盖不了,罪行太大也无法开脱。

《周易》的思想强调的是以人为善、以人为本。在管理工作中,要理解人、尊重人,不能一味的只追求效益或效率而忽视人的需要。易经还指出,以人为本的管理要讲诚信,守礼仪,知法度,循法则。所谓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道就是法则、法度。《周易・系辞传上》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厚德载物,兼容并包,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依靠着自强不息的意志力,不断地繁衍生息,日新其德,追求卓越。管理者要效法天道刚健的品性,不为物役,不随境迁,不畏时艰,始终坚守正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管理者还要效法大地的美德,宽厚载物,兼容并包,容得下不同的意见,以仁慈的胸怀对待员工,才会有追随者、拥护者。

6、革故鼎新的创新原理

创新始终是进步的阶梯,发展的动力。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组织才有生命力,员工才有积极性,事业才能发展壮大。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常变常新,才能适应环境,才能有新的希望与发展前景。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传上》指出:“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只有不断的求新求变,才能实现盛德大业。

7、彰往察来的预测学原理

未来发展总是具有不确定性,但未来变化趋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征兆。《周易》是研究象、数、理的学问,强调观象知变,如履霜,坚冰至,脚下踏到霜,就知道不久坚冰将要到来。古代圣贤之所以建立《易经》六十四卦体系,目的就是为了彰往察来,显微阐幽。《周易・系辞传上》指出:“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通过观察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预知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周易》的重要功能。

五、象、数、理管理法则

通过对《周易》管理智慧的剖析,我们总结归纳出其象、数、理管理的五条基本法则。

1、太极阴阳管理法则

太极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即阴阳、刚柔、仁义的对立统一,是均衡和谐式管理。《周易・系辞传上》指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应用太极管理,最根本的要求是高层的均衡和谐,权力的约束与制衡。

2、天地人三才管理法则

天地人三才管理的实质是系统管理,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上中下齐心协力,管理者、被管理者相互理解、尊重与支持,才能形成群体合力与动力。

3、简易、变易、不易管理法则

简易、变易、不易法则也是管理的基本方法,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简单的道理,关键是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化繁入简,分工合作,管理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变易法则是指没有万能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管理方法,管理者要因地制宜,权宜应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易法则认为,任何事物万变不离其宗,天下大道殊途而同归,因此,要抓住本质,发现规律,顺势循道。

4、阴阳五行管理法则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既相生又相克,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同样存在相互影响、制约和监督。组织的机构设置、管理的控制过程、内外环境等因素互相作用与影响。因此,要从制度上建立制衡与约束的机制与方法,一方面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有行之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

第7篇

7月18日,由徽商杂志社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MBA中心联合主办的“你被‘大师’忽悠了吗?”圆桌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211室举行。论坛由徽商杂志社执行副主编宁鑫主持。

头号猎物

一个隐秘的风水师群体正在壮大,他们活跃在富豪与官员周围,为他们预测未来,判明是非,提供心灵的慰藉,大大小小的企业家已经成为他们的头号猎物。

当你陷入不安,想用金钱购买一种玄幻的力量,来换取内心的安宁之时,他们就打着“易经”、“国学”的旗号指点一番,奏效了就从此一飞冲天被当成“大爷”伺候着,没奏效的,骂骂咧咧之后,他们再以同一姿态转向别的猎物——用的是四处撒网的战略。

行业内的鱼龙混杂难免让人产生质疑:究竟我们是否应该相信风水学说?面对那些侃侃而谈自称“大师”者,该如何辨别?企业与风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企业中的“风水观”

风水、《易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郭台铭在面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时候,就请来五台山高僧做法事祈求摆脱“跳楼门”。

其实,我个人此前并不相信风水,是被一个朋友“带上道儿”了,他是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易经》,经常跟我提起《易经》,时间久了我居然自己开始上网百度“自学”,到现在,我觉得无论风水如何,但是《易经》是具有科学性的,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应用中有所作为。

首先,从企业文化来说,易学思想可以为中国式的企业文化提供精确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甚至包括很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比如组织原则、变通原则、调控原则、用人原则等等;

其次,《易经》的卦则对企业的风险和危机有防范作用,根据卦象的变化可以引导企业管理者趋吉避凶,本质上就是提醒企业家重视风险管理;

最后,《易经》中提到的“保合太和”,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企业内部要形成一种信任、尊重、关心人的人文精神。

我现在经常跟我朋友开玩笑说,你赶快毕业吧,开个易经咨询公司,我来给你做法律顾问!

用科学论证给我看

我不同意胡律师的观点,虽然你所说的很多专业名词我都不懂,但是我始终坚持一点:如果你能用科学论证你的建议,我就信,否则,我坚决不会相信风水之说!

我的企业就从来没有用过风水来帮助经营管理,因为我并不相信这个玩意儿,现代的风水学说被赋予了很多迷信的东西。现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旦某件事情无解或者陷入死胡同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求助神明,在西方更多是投向宗教,在中国就成了寻找风水大师。

我见过一些例子,有些企业家请风水师来看办公室的摆设,风水师说“这里摆个吉祥物就可以带来好运”,企业家就照做不误,我试问这些大师:这里面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如果你说不出来,我就可以选择不信!

不迷信风水

话绝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十几年前我也认为风水之说完全就是骗术,从来不屑一顾,但是2005年的一件事情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

不过,我虽然相信风水,但我并不迷信,风水师都只相当于我的战略咨询师,最终决定必然还是我自己来拿,但我也见过很令人难以置信的例子。

二年前认识的一个做安利的推销员,前段时间见到他的时候,竟然成了风水大师,装扮成一副道貌岸然的养子穿梭在各个企业家之间,我看到之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风水能助企业一臂之力?不靠谱!

这也太夸张了吧?如果大师告诉他往东南方,他却往西南方,难道就完不成任务了?再如果六个大师的意见不一,他听谁的?如果我告诉他我是大师,给他指一个方向,他是不是也能完成任务?这玩意儿太不靠谱了!

我认为把风水和企业经营管理联系起来,太过牵强。我的公司里有很多同事都相信风水,从办公室的物品摆放,到买房娶妻生子,都要找大师算一卦,但我没尝试过。比如之前有同事请教了大师,认为柜子应摆在座位背后,表示“有靠山”,折腾半天搬过去,但我的柜子到现在还是摆在办公桌的侧面,至少这样看着我心里舒坦。

寻求心理慰藉

大家都别争了,这样的争论没有意义,风水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法儿界定真假,我觉得更多的就是当事人的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首先我必须强调的是杜总刚才说的属相相合一说我是绝对不信的!照这样说的话,全球60亿人按属相分一分就剩12种人了?相比之下,我倒觉得血型性格更可信一些。

但是问题又出现了:既然风水之说没有什么科学依据,那为什么很多企业家经过大师指点之后都能成功呢?我认为,这其中风水是起到了一个助推力的作用。企业家本来有既定的目标,在朝目标努力的路上,听取了一些风水之说,瞬间就增强了他成功的信心,一旦人有了目标、又肯努力、再信心满满,成功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

所以,我认为,不要把风水想得过于神秘玄幻,如果能用科学来解释是最好不过了。

别让大师“忽悠”了

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所言成理,但我必须纠正大家的一点认知错误:周易与风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周易更趋向于“道”,而风水则是演变而成的“术”,在从“道”往“术”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扭曲和偏颇。

首先,刚才有企业家提到风水之说大抵是一种心理安慰,我认同这个观点。比如在房地产企业中,大师的指点也无非是遵循自然、美的原则,从光线、环境、阳光照射和周边等等方面来找出一个最佳方案,让住户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愉悦,生活状态自然就会好起来;

其次,刚才有企业家认为风水与企业经营管理毫无关系,我是不认同这个观点的。在一定程度,风水师们的一些手段还是可以运用到企业营销之中。

第一,美学营销原则,在各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今天,利用美学原则打造符合消费者心理的舒适环境有时候会成为一张王牌;

第8篇

关键词:陈法;义理;朱熹为宗;自我之得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59-02

陈法①治经,鄙视考据,不屑“句说字解”[1],志在阐发义理。理学是在同佛学、道教的对抗中产生的。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及中国传统的道教盛极一时,在相当大的领域里夺取了儒学的思想阵地。佛、道,特别是佛学,是哲理丰富的学说,它提出了有关宇宙和人生的许多命题,为古老的经学所不曾有。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学,其主要内容是统治者为政的方术和修身处世之道,哲学思想是先天贫乏的。汉唐经学(主要指东汉以来的古文经学)拘泥于章句训诂,更不去探究哲理。儒学要战胜佛学,要牢牢保持自己的独尊地位,就必须转变章句训诂传统,阐发义理;转变不擅思辨的传统,阐发哲理。以理、气、心、性、命、欲等为基本论学对象,探究宇宙万物的本原及其演化,着重对经典进行哲理化的诠释,是理学最主要的特点。

一、“吾与物同得于天之理”

陈法存继理学传统,鄙视考据,不屑“句说字解” [1],“生平潜心性理”[2]。以为,宇宙的本原是一个精神性的理,此理先天存在,至高无上,故又谓天理:“吾与物同得于天之理” [1]。《易经》谓:“易有太极”[3]。而“太极无形”,故“太极本无极” [1],太极即无极,太极又谓无极。天理、太极、无极、性、命、理,总言之,曰天理,曰太极,曰无极;分言之,曰性,曰命,曰理。“自其赋于天而言曰‘命’,自其具于吾心而言曰‘性’,自其在事物者而言曰‘理’。理也、性也,命也,一而已矣。”[1] 就《易经》中太极与象数的关系而论,太极先于象数,太极生象数。“太极无形,不可图也,周子不得已,而以一图象之。”“有数有象者,人得而知之;无数可纪,无象可见者,人不得而知之。”《易经》之象数,乃太极之象数;以之象太极,而非生太极。“盖于象数之中,深探其本原……曰‘《易》有太极’,此圣人所以发天人之奥,开万古之群蒙也。”太极乃宇宙之至极、本原,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实质上指一个精神性的本体。“拟之人心,则太极者,性也” [1]。诚如二程所云:“冲漠无朕之中,而万象森然已具。”[1] 空寂无形之中,万事万物森然毕具。太极生象数,象数来自太极;同样地,宇宙万物均来自于天理、太极、无极:“吾与物同得于天之理” [1]。

8卷、10万字的《易笺》,是陈法解说《易经》,阐释哲理的代表作。或以为,《易笺》解《易经》既宗于程朱之义理,又有别于程朱。朱熹之义理视“理”为宇宙本原,是高于象数之上的永恒绝对。《易笺》则把“理”还原于象数之中,以为“有图而后有卦,有卦而后有《易》”;主张“因数以显象,因象以显理” [1]。不但实现了理与象数的统一,而且摆正了理与象数的位置,带有明显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特点,与程朱唯心论的义理思维有明显的不同[4]。

此说似待商榷。《易笺》固谓“因数以显象,因象以显理” [1];“理寓于象”[1]。然而《易笺》又谓:“象由理生”[1],明确提出理在象之上,理先象后。既曰“象由理生”,又谓“理寓于象”,究竟是理先象后,还是象先理后,似乎混沌不清,自相矛盾。考查一下周敦颐、二程、朱熹的理学体系,个中奥秘不难明了。在周敦颐、二程、朱熹看来,宇宙的根源是一个精神性的太极,而太极是无声无形、无始无终的,故又称无极。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相会,产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以至万物;阴阳与五行凝合而成男女,世间万物以人“最灵”。太极本身又具有“道”或“理”的意味。太极生万物时,将理附着在万物,万物亦得太极之理;万物具有了太极之理,故理寓于物,求理当于物上求,当即物穷理。陈法所谓“象由理生”,此理为宇宙本原之理、至上之理、总括之理,即天理、太极;所谓“理寓于象”,此理为个别之理、具体事物之理。故陈法谓:“象由理生,而理寓于象,理明则象愈确,象明则理愈显而辞愈合” [1]。程颐论《易经》理、象关系谓:“谓义起于数则非也。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易》因象以明理,由象而知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必欲穷象于隐微,尽数之毫忽,乃寻流逐末”[5]。以为太极生《易》象,因象以明理。陈法“象由理生,而理寓于象”之论断,即程朱“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因象以明理,由象而知数”[5] 《易》学的翻版。“象由理生,而理寓于象”,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浑然一体,自圆其说。

二、天地万物“对待”、“流行”,“循环不息”

《易经》首列“河图”、“洛书”。“河图”由黑、白二色圆点多层交错环列而成,“洛书”由黑、白二色圆点多层交错方列而成;白点代表阳,黑点代表阴;白点为奇数,1、3、5、7、9,黑点为偶数,2、4、6,8、10。“夫河图者何也?天地之化机也。”[1]阴阳、黑白、奇偶的对立、交错、变化体现着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矛盾运动的现象与规律。事物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循环不息”[1]。运动变化根源于事物的矛盾法则。浩瀚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如同阴与阳、黑与白、奇与偶一样的、矛盾对立的、彼此“对待”[1]的两面;“阳长而阴消,阴长而阳消”,一切事物都必然经历着“盛衰之变化”[1]。但彼此“对待”、消长盛衰之中却又相互“交易”:“阳消于外而已生于阴内,阴消于外而已萌于阴中”,由“交易”而化生新事物,“由微而之著,以渐而相推” [1],成长壮大,取代旧事物,“于对待之中,显流行之用”。矛盾的双方既“对待”,又“流行”[1],既相互对立斗争,又彼此资生依存。“对待”之中,使事物达于新的“流行”,达于新的统一;新的“流行”之中,又包含着新的“对待”,新的消长盛衰,新的萌生,由此演绎着事物“循环不息”[1]、生生不息的进程。“盖阳不独生,阴不独成,惟其交易,所以变异。”[1] 宇宙万物,莫不循此生生不息之理。“阳自一而三,而七而九;阴自二而四,而六而八。阳生于北,长于东,盛于南而消于西;阴生于南,长于西,盛于北而消于东。其由内至外,自始至终。凡阴阳流行互根之妙,盛衰循环之理,已悉具于其中。天地之阖辟,阴阳之动静,四时之运行,日月之盈缩,昼夜之晦明,万物之生长收藏,皆不能外乎是。”[1]“河图”、“洛书”乃以“体天地之撰”、“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1]。 “对待”、“流行”,“循环不息”,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事物产生和灭亡的根源。

陈法天地万物如同阴阳、黑白“对待”、“流行”,“循环不息”的见解,充满朴素辩证法思想。不过,事物的矛盾对立、运动变化不是“循环不息”,而是螺旋型上升,发展进步。

三、以朱熹为宗,而不迷信朱熹

陈法义理之学,以朱熹为宗,却不迷信朱熹,其解说经典,颇多自我之得。《易经》为儒家典籍之首,深奥难懂,历代治者如云,著述浩如烟海,众说纷纭。包括朱熹在内的一种论断,视《易经》为卜筮之作,颇有影响。“《易》最难看。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包涵万理,无所不有。其实是古者卜筮书。”[6] 陈法虽然尊奉朱熹,却不迷信朱熹,明确指出《易经》是一部言人事之书,而非卜筮之书。“《易》何为而作也?曰:圣人本天道以垂教万世之书也。”上古之时,民智未开,故“用之卜筮”,预测吉凶[1]。“自文周系辞,乃一反之人事。”[1] 文王“取六十四卦拟之人事,而一一命之名,复从而系之辞。”周公“即一卦而观之,又有以见夫上下之并列,而贵贱远近之分明;刚柔之杂居,而好恶攻取之情见。比应乘承,而无不相肖。于是乎又即六爻而各系之辞,阐发无遗;一卦之理,无不周尽。”孔子“又从而为之传,发明卦德与其时义” [1]。自文王、周公始,《易》“所言者,人事耳。人伦日用之间,一言一动之际,有能外于《易》者乎! ”[7]《易》所言之人事,“大之天下国家兴废存亡之理,小之饮食男女向背离合之端”[1]。“远之,在乎天下、国家;近之,及于旅、讼、家人;大之,关乎穷通得丧;而小之,不外日用饮食。”[7] 事实上,朱熹自己也承认,《易经》也并非只讲占卜,“它是说尽天下后世无穷无尽底事理,只一两个字便是一个道理。”[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于此深为赞赏,谓,《易笺》“以《易》为专明人事……最为明晰”[8]。

参考文献:

[1] 陈法.易笺[G]//黔南丛书:第1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2-56.

[2] 陈法.国史儒林传·陈法传[G]//犹存集:第6卷.黔南丛书:第2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256-257.

[3] 系辞上[G]//周易正义:第7卷.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70.

[4] 刘宗碧.评陈法《易笺》的义理思维[J].哲学研究,1991,(6).

[5] 程颢,程颐.答张闳中书[G]//河南程氏文集:第9卷.二程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615.

[6] 朱熹.易三[G]//朱子语类: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1659-1661.

第9篇

本文试图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对《周易》进行探索和讨论,以请方家教正。

一、科层制——《周易》的管理体制论

《周易》产生的时代是宗法制时期,因而,其管理思想也就是说它对社会、社会组织的各种管理措施与主张不可避免地建立在血缘关系,对家长的效忠、依赖的基础之上。其领导者是权力最高者,也是权利最集中者,这就使人们长期以为《周易》的管理思想是一种家长式管理的思想。然而,如果我们细心地研究《周易》的丰富内涵的话,就会发现《周易》所推崇和体现出来的社会管理制度不是家长制管理而是科层制管理。早在夏代时,我国就已经有了百官管理国家组织,这可看作是我国古代科层制管理的萌芽,而《周易》在吸收其先辈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备了这种理论,从而使处在萌芽状态的科层制管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它的这一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序性 《周易》管理思想的有序性依赖于其本身的有序性。它本身的有序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六十四卦的有序性。根据通行本《易经》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六十四卦由乾坤两卦所生,在此基础上从屯开始直到既济、未济而结束,秩序严密。虽然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经》的卦序不完全相同,但它本身也有完整的结构,严密的顺序。二是事物发展演化的有序性,《系辞》讲:“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大业”在《周易》中主要指经济活动,这里泛指各种事业。这些东西都有内在的逻辑顺序,不可变更,不能替换。三是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卦的本身也是一个有序的整体。每个卦基本上都有阴阳二爻组成。而六爻中有上中下的天然顺序或秩序并分别对应着天道、地道、人道。这种有序的结构以及结构的有序性,为社会管理提供了可以类、效的蓝本,从而为管理者(统治阶级的代言人)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方便和可能,由此使最高统治者不必每事躬亲,而只需对有关(下一级)部门和人员发号施令即可收到理想的管理效益。

2.层次性 基于有序性,《周易》的层次性更为突出和明显,这体现在管理上表现为强调分层管理,其管理的实质是下级要对上级服务,而上级则应保证下级在自己主权范围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级部门间则强调协作配合。《系辞》指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首先指出了在层次管理中“天”是不同层级的最高点,而“天”在这里就指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君,《说卦》讲“乾为天;为圆;为君……”把广大的臣民放在下层之中。这一思想在《序卦》中有更为深刻的阐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

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这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周易》是在宗法制的基础上,由家庭的等级层次推广到社会中去。认为社会中人各自有不同层次,分属不同等级,附属于不同的组织部门,并且在不同组织部门中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即“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正矣”(《易传·彖》),并特别指出“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环嗄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易传·说卦》)。对雷、风、雨、日、艮、兑、乾、坤等的不同职责进行了明确规范,这体现了它对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人员有着不同要求。对处在同一层次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人员,除了要求他们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外,还要求他们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协调,体现出层次性管理的整体效益,所以《周易》主张“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易传·说卦》,)认为这样才会“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同上)。它通过八卦变化之多动不息的对立运动和事物交合不悖相统一的思想,要求各部门能通过对立与统一实现相互配合,能变化而成万物的理想状态,这就是说《周易》主张对社会组织和管理人员的职权责任有明确的分工,在实行权力分级的层次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各部门及有关人员的相互配合,认为这样就会“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易传·系辞》)才能“持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同上),才可以通过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实现政治清明、经济富裕、军事强大,即富国强兵的目的,才能保证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使自己的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严格地说,科层制管理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然而,《周易》管理思想有序性、层次性的基本特点以及分科执掌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主要内容,与近代资本主义科层制管理的特点完全一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早在二千余年前,《周易》就已经形成了科层制管理的思想,这比西方近代科层制管理的思想早了一千多年。值得指出的是《周易》产生后我国古代社会的管理体制一直是专制主义集权制即家长制,大权只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但这并不能抹杀《周易》的科层制管理思想,这只能说明其思想太超前而难以推广运用而已,其思想没有适宜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二、盛德大业——《周易》的管理目标论

以科层制管理为体制的《周易》,它所主张的管理有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盛德大业。《系辞》指出:“显诸仁,藏诸用,持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盛德”首先指圣人和君子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即圣人体道,而这个道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道”,体会了这个道,就具备了“显诸仁,藏之用”的崇高美德。其次指不断更善日日增新,认为“日新之谓盛德”,盛德可以看作是《周

易》德治或政治的管理目标或管理理想。什么是“大业”呢?大业即是富有,《易传》讲“富有之谓大业”(《系辞》),原意指物无所不备,无所不包,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指经济的富足。

这是因为在古代社会中政治是第一生命,有了政治就有政权,但政治的基础是经济,没有经济基础做保证,就谈不上政治,谈不上特权。概而言之,盛德大业主要是指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丰硕成果,而这就是《周易》的管理目标。为了实现盛德大业的目标,其总的管理要求是崇德广业即崇尚美德和发展经济,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崇德 《周易》对道德是十分重视的,特别是《易传·系辞》作为阐释经文的重要篇章对德更是推崇有加。它指出“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拾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对树立道德的基础,施行、修养和充裕道德的方法以及巩固道德的途径,检验道德的标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对六十四卦中的近三分之一的卦用道德来解

释,表明其对道德、对盛德的高度重视。具体地说来,其崇德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是对德的政治功能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我国封建社会除秦朝实行纯法治外大都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并且把德治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这就是孔子所讲的仁政。在《周易》特别是《易传》中德治的观念比较明显,对德政、仁政的认识十分深刻。《系辞》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这就是说,天地的根本大德是生长万物,圣人的大德是守住王位,但怎样才能守住王位,而顺利地进行统治呢?这就要靠仁政,靠道德。可见,《周易》把道德与政治统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仁德、仁政当成是进行政治统治的首

要前提或基础,从而肯定了德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其二,认识到德与个体、个人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德可以促使人成为圣人或众人之长。《易传,文言》指出“君子体仁,足以长人”,而《系辞》也指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把道德当成人“长人”“成名”的途径和手段。《彖》指出“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象》则曰“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以懿文德”,这又把道德当成教化百姓的根基,认为德行、美德是教育百姓成为顺民的保障。其三,认为德

行是人性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象》),“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易传·系辞》)。认为一个人只要潜心道德修养,就会没有过错,可以心胸宽广坦荡容纳万物,从而取信于天下成为一个君子,即“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同上)。由此可见,它把德治当成治天下的基础和手段,即所谓的“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而它重视道德与个人的关系,实际就是主张通过增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使人有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品行,从而有利于其统治的稳定。

2.大业 《易经》六十四卦本身的目的就是要为成就大业的人提供关于事物吉凶、追求行动而获得成功的参考,实际上,“大业”正是《易经》本身所追求的目标或理想,《易传》在释《经》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这一思想,并且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与引申,使大业成为其追求的管理目标或管理理想。大业是事业即“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从《易传》的解释来看,对大业、事业的定位不外乎“富有”,即经济强盛。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盛德大业并称,因为盛德作为一种德治政治必须有经济为基础来做保障,这样才能“以财聚人”,所以财成了富有的代名词。追求富有即追求财,而追求财,要富有之大业的内容主要有二方面:一是重农业兼顾工商业。古代社会是以农立国,无农则无国,所以十分重视发展农业,这在《周易》中亦有深刻体现,如《易经》提倡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反对“不耕,获;不菑,畲。”(《无妄·六二》,要求“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提倡通过制造农具加快发展农业,并要求发展渔业即“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为渔”(《易传·系辞》)。发展农业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然而这种情形在春秋时的齐国发生了变化。齐国由于管仲的大力改革,把工商业当成经济支柱,这一思想在《易传》中得到继承和发扬。这表现为《易传》在重视农业的同时兼顾工商业的发展。其工业主要是手工业,如制造农具、舟车、弓矢等,这是实现工业所必须的,故《系辞》讲“备物致用立成器,为天下利”,这就是说要制造出足够的器具供人们使用,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以实现富有之大业,正所谓有工而富。发展商业也是《周易》追求富有之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易传·系辞》讲“日中为市,致天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由于商品即部分农、工产品的相互交流而使天下人互通有无,从而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大业得以实现。二是要善理财。重农业兼顾工商业可以说是富有之源,无农、无工、无商就谈不上富有,谈不上有财,更谈不上什么大业。但是有了农工商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经济势力,是不是就一定富有了呢?也不是,还必须善理财管理好财物,一方面,要使财物有所用,用到正当该用之处,所以《易经》主张“理财、正辞、禁民为非”,理财指的就是治理或管理财物,使财物用之有方,量入为出,节约开支。正如《周易正义》所言“治理其财,用之有节”。另一方面,要节俭,反对奢侈。《易传》指出君主应“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而臣民则要“以俭德辟难”,要求人们“安节之亨;承上道也”‘《象》’,即让百姓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去克服困难,而统治者则节俭顾民“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彖》)。

总之,《周易》以盛德大业为管理目标,试图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治国平天下国富民强的政治目的。

三、阴阳之道——《周易》的管理决策论

决策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决策是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周易》对这个问题也有较为令人满意的答复,在它看来,要决策并使决策有针对性、实效性、长远性就要进行预测,即以预测为基础,然而,在此基础上果断决策即决定行动。从预测来看,《周易》是一部占筮之书这是没人怀疑的,而且用易最早的时候其意义极可能就是以占卜吉凶为主要内容。正如朱熹所说“易本卜筮之书,想当初伏羲画八卦之时,只是阳为吉,阴为凶,无文字,某不敢说,窃意如此。后文王见其不可晓,故为之做彖辞。或占得爻处不可晓,故周公为之爻辞尸……皆解当初之意。”(《朱子语类》)可见朱熹不仅把《易经》的内容即卦象当成是筮书,而且认为卦辞和爻辞亦是为卜筮而做,此说似可信。从《易经》来看,其卦辞、爻辞都是先贤圣人的经验总结,所以后人就不怀疑其占筮之功用。这可从《易传·系辞》的阐释中看出端倪,“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认为“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因此这就为管理预测提供了方便和基础。《易传·系辞》讲“《易》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预测是决策的第一步,但预测一定要观天文、察地理,即详细了解管理的环境’、对象、过程及方法等各方面条件,对这些条件做到心中有数,“知幽明之故”,然后据此来做决策。进行预测还要依据阴阳之道,阴阳之道是《周易》最基本的一对范畴,整个《周易》可以说始于阴阳终于阴阳而由阴阳组成,而阴阳变化的阴阳之道就是预测的基本规律,阴阳之道为预测依据时主要是指规律之道,正是这个规律之道可以为决策、预测提供方便,故《易传·系辞》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这是对阴阳之道对预测作用的极好解释,在它看来知阴阳之道(事物发展规律),就知刚柔相推之理,于是就能知天地变化,能“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系辞》,“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而为预测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对于《周易》来说,其预测基础——阴阳之道就是要细于观察,善于类推而明于变化。从决定行动来看,《周易》主张要坚决、果断,反对犹豫不决,因为犹豫就会心生疑虑,心生疑虑就会瞻前顾后,坐失良机,“《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易传·杂卦》),这是说管理中进行决策时,要坚决果断,不能像《解》卦讲的那样松懈舒缓,犹豫不决而贻误战机。

四、变易协调——《周易》的管理方法论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周易》十分重视管理方法,而其管理方法概而言之主要有二类,一是变易,二是协调。正是通过变易和协调来实现管理,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

(一)变易 “易”就是变化,孔颖达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周易正义·序》),《易传》也讲“生生之谓易”(《系辞》),认为易就是变化、变易。变易亦即变化、变通、改革之意。这成为其管理的主要方法。为什么要变易、变通、改革呢?首先,在社会发展中要成就盛德大业就不能墨守成规,或者永远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稳定”水平上,只有变易、改革,才是社会发展的出路,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即“通变之谓事”,因此说变易、变通、改革是事业成功、社会进步的基础。其次,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通过变化、改革才能通畅,只有通畅了才能使社会得到进步与发展,并使社会统治得以长久地存在下去,所以《周易》主张对于过时的方针、政策、制度要进行改革,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传·系辞》’。这就是说只有通过改革过时的制度、政策,才能使百姓乐于进取而不知懈怠;也只有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才能使百姓适应改革的社会思潮,从而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去。另外,革新、变易也是治国平天下安身保国的必要条件,它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同上,。那么,怎样变易、革新、变通呢?《周易》提出了几条基本原理。一是要顺天或应天而变。这是说,变易革新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进行,不能逆规律,逆历史潮流而行,指出要“广大配天地”,主张“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传·象》),认为只有顺承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可以资生万物,“应乎天而时行”(《易传·彖》)。特别是在《易传·彖·革》指出“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把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王朝的革命看作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二是要顺时而变。即是说,变易、变革必须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当的时机,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只会徒劳无益。《易传》指出“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要求变通、变革适应四时的变化,并特别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要求“观乎天事,以察时变;观乎人事,以化成天下”‘《彖》,,认为只有随时而变“与时行”才可见“天地万物之情”(同上),一旦时机成熟,环境允许,就要尽快地实行革命;如果不成熟,就不能急于变易,如果已经开始变易,也应该马上停止。所以,它要求“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同上),真正做到“君子以治历明时”(《象》),“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系辞》)三是要应乎人。在社会改革的大潮中仅仅顺天趋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改革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但改革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

以改革的受益对象也包括广大的黎民百姓。因此,改革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能否满足广大百姓的愿望,能否满足他们的需要,是变易改革成败的关键,因为“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易传·彖》),所以,《周易》在顺乎天、顺乎地、趋于时的基础上,还要应乎人,以满足广大民众的愿望、利益与需要。它指出“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主张“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易传·系辞》),要

求变革变易以明察民情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而“使民不倦”“使民宜之”,并能充分发挥人道的作用。“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同上)。

(二)协调 无论哪种管理,都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实际上,管理就是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这其中尤其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现代管理学的要旨,也是《周易》所推崇的管理方法。《周易》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要求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关系,防止各种矛盾激化,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所以它反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出现“太过”和“失中”两种情况。并指出太过则反,即物极必反,人就会走向反面。而失中则致于凶,会使自己(指统治阶级)处于凶险的境地,故而它提出协调的中和、平衡思想,认为“保合太和乃利贞”(《易传·彖》),这同孔子的和为贵以及《中庸》的致中和思想极其相似。它的协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中正 《周易》认为中正是管理中追求的较为理想的协调结果。它指出“刚柔分而刚得中”,“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易传·彖》),认为中正可以观天下得吉利,有利于上下级关系的协调。从《易传》对经文的解释看,经文中六十四卦每一卦的二爻、五爻为得其中。因为二爻、五爻分居下、上卦之中,而传统的理解认为得其中则为吉,即使不得位的阴爻阳爻也可因其得中而吉。如《易传·彖·节卦》“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刚指上坎为阳卦,柔指下兑为阴卦,刚得中指九二、九五分居下,上卦之中。王弼注云;“坎阳而兑

阴也,阳上而阴下,刚柔分也;刚柔分而不乱,刚得中为制主,节之义也。”故“节,亨”。这对管理来说只要使人们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社会就会稳定,就会使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等级分明,从而有利于其统治。

2.当位 《周易》之爻有当位不当位之说。一般说来,当位则吉,不当位则凶。实际上位是指每个人所处的地位或代表的身份。当位指地位的恰当,说到底,当位是统治阶级强调尊卑关系,让百姓民众安于现状的一种理论,因为它把阳、阴、君子、小人的关系及君臣、父子间的主从关系看作是自然赋予的一种不可移易的本性。《易传》指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因此可见,《易传》的作者把人们之间的那种尊卑、主

从、依附、上下的关系当作是当位的东西。这些当位的东西不能随意变化,若变化则为不当位,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周易》把当位看作是协调的另一重要内容。

3.相应 协调也指上下相应,对立统一。因为对立本身也是一种协调,并且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协调;统一相应也是协调。所以《周易》除追求中正、当位外还强调相应与对立统一。从《易经》六十四卦看,乾坤二卦是父母卦,其它六十二卦皆由此而生,这些卦中有许多是对立统一的,如泰否、损益、既济未济等都是完全对立的卦象。这成了六十四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周易》强调对立更重视相应、相交、和谐、统一,如《易传》讲“泰:小往大来。吉,亨”,指的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彖》’,把上下相交当成事物亨通的条件。并对否卦的上‘下不交而带来的“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后果深感不安。所以它反对上下不应上下不交,要求上下相亲,指出“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易传·文言》)。在它看来上下相亲即是相应,相应则社会上下团结一致,从而“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传

·系辞》)。正如《周易正义》所讲“有感必应,万事皆通”。这就是说阴阳交感则成大业。而阴阳分别代表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因此,它所主张的实际是要求万民相通而成就盛德大业。在这里,上下相应就包括了要沟通上下左右多方面的信息,使人们团结一致,和谐发展,共同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从而使社会处在有序的运行状态中。

总之,《周易》是要通过变易、协调等管理方法以实现盛德大业的管理目标,从而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民为邦本——《周易》的管理主体论

现代管理学在把人、财、物当成管理对象的同时,也把人当成管理的主体。《周易》在这个问题上更看重人是管理的主体,把人看成是社会稳定、发展,使社会得以良性运行的根本之所在。它的主体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为邦本,重视圣人的作用。《周易》认为易有三道即天道、地道、人道。三道又称为三才。其中,天道、地道只有通过人道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它认为圣人是人类的杰出代表,正是“圣人设卦,观象系辞”才“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传·系辞》),而设卦观象系辞主要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同上),从而“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气”以便达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同上),通过圣人而通天、地之道,察

百姓之情,即“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为民用”(同上),把天地、自然界中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给天下百姓,让老百姓运用它。像包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黄、尧、舜则“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又“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同上)。正是圣人能通天地之道并效法“天地变化”而治理百姓,“穷理致性以至于明”,从而使人能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以发

展社会。除此外,圣人还通晓人道,能“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传·彖》),能“通天下之志”而“民从之”(同上),从而,“知进退之道,而不失其正”(《易传·文言》),化成天下,使百姓安于现状而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因为“进以正,可以正邦也”(《易传·彖》)。

2.重视管理者的道德修养。由于圣人、君子是社会的管理者的代表,其道德品行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百姓的教化、管理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周易》十分重视他们的道德修养,要求他们崇德,并能坚持不懈加强修养。特别是《易传》对此问题的认识更高,如前所提它曾对近20个卦用道德来解释,并把“履”卦当成树立道德的基础,以“谦”卦为施行道德的柯柄,以“恒”为巩固道德的前提,把“损”卦当成修养道德的途径,把“益”卦当成充裕道德的方法,把“困”卦当成检验道德的标准,把“井”卦当成居守道德的处所。《周易》正是以此为基础对道德的修养与维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是重视和要求积善成德。它指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易传·系辞》),认为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就可以充裕道德而扬名天下。反对那种不积小善的人生哲学,指出“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弃,罪大而不可解”,从反面指出要积小善为大德,并能去恶,“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传·象》)。二是要求忠、信,讲信义。

指出“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传·文言》),把讲求忠信当成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还指出“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更把忠、信、义当成与道德日夜相伴不可缺少的东西,要人们即使身处险境也要讲信义,正所谓“行险而不失其信”。三是讲究持之以恒。修养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久、恒常,只有长期不断地修行,才会有大德、盛德,所以,《易传》指出要“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彖》)。由此而达到“天下化成”的目的,并主张“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象》)。四是要求进行反求诸己的自我修养。它认为仅仅通过别人的教育、示范影响,不能完全实现德行的修养和维持,所以它要求除了“以省方观民设教”,“以振民育德”外,还要重视自我修养。重视“以惩忿窒欲”,特别是要求“以恐省修者”(《易传·象》),正如《周易正义》所言“君子恒自战战兢兢,不敢懈怠,今见天之怒,畏雷之威,弥自修身,省察己过”。它还主张谦虚,让人有厚德载物的胸怀,认为谦虚的人能受到别人的尊敬,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能促进德行日渐成为大德的美德,即“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传·彖》),因为一个人有了谦虚的态度,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故它主张“君子以虚受人”(《易传·象》),而“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就是说有功劳且谦虚是万民心悦诚服的条件,而要谦虚就应“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易传·系辞》),真正做到“居上不骄,在下不尤”。另外,他还主张宽容勤劳,不违则等。它认为管理者只有身怀盛德并坚持不断提高其水平,才会为管理成功提供基础。

3.要求爱民。由于《周易》认识到民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它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有爱民的思想,《易传》讲“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认为仁与义是人道的根本,是实现领导与社会管理的核心问题。仁就是仁爱,《易传》之《文言》讲“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彖》则要求“容民蓄众”,主要是主张管理者体恤民情,并有“交相爱”的思想。为达到爱民的目的,《周易》要求首先要发

展生产增加财富,认为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求不劳民伤财,《易传》讲“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彖》),认为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不违背农时是爱民的重要内容,这样,百姓就会安心于生产,满足于现状。它的这一主张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现象,实际上,这是要求百姓手中也有一点财富而能维持其基本的生活需要。此外,它还主张从富者手中拿出一些财富,分给那些没有财富无法生活或极少有财富而难以维持生活、生存的黎民百姓,即“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易传·象》),认为

“损上益下,民悦无疆”(《易传·彖》),由于这样,统治者就会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这体现了一定的养民颐民思想。另外,《周易》还主张教民,如《易传》要求“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主张教给百姓各种农具的制作与使用方法等,从而,使百姓能自求生存并为统治阶级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它也要求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通过“振民育德”,使他们成为顺民、驯民。其教化主要是根据天地之道即“圣人之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观

第10篇

作为国内资深的专业周易预测师、玄磁功法创始人、芳名斋馆长:易龙先生,连续九年在全国独家推出系列周易预测仪,使无数下岗职工、家庭贫困者、易学爱好者,找到了一门终生受益,干到老不用改行的特殊致富门路!重新找回了自信,真正轻松、体面的赚钱。

芳名斋多年来被《生意经》、《新财路》、《现代营销》等多家媒体评为信誉之星!易龙老师也成了广大读者最信赖、最贴心的朋友、致富带头人。

为使大家不再浪费巨额血汗钱到处学习,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周易预测,成为一名高水平的预测师,又成功研制出新一代“人体金三角五行预测仪”!

只要有小学文化,任何人都可以在几天内马上学会运用,掌握令人惊讶的预知能力,可随时随地为人和自己预测目前和未来的任何事情,预测结果详尽、具体、准确!可使无任何基础的人快速达到很高的预测水平,成为一名高级预测师!

拥有此仪,你就会真正掌握一门不可多得的预测秘法,让朋友、众人刮目相看,也会大大提升自己的身份地位!更关键的是可以靠此发家致富,彻底甩掉穷帽子,扬眉吐气!

金三角五行预测仪除了可预测人的疾病、灾害、外伤、工作、职业、出行安全、交友、合作伙伴选择、合婚、事业、升学、会见、有利方位选择、万事趋吉避凶等近百种事项外,还具有一般算命术根本无法达到的独特功能!

如:(1)一个人的小孩受到了惊吓,发烧、乱语,到医院和其它地方都无法看好,找不到原因,而用金三角预测仪可在五分钟内快速测出小孩是在什么方位、什么场所、什么物体旁边受到的惊吓,犹如亲眼看见,让来人深感惊奇!

(2)某人出现伤灾或疾病,找一般算命先生光算八字根本找不到原因,用金三角预测仪却能马上知道是因为他家那个方位放了什么东西引起的,如:柴草、石头、猪栏、大树等等!只要移除物件,即可化解!

(3)年轻人找对象,到底找什么属相的好,什么人与你有夫妻缘,选择什么人做朋友、合作伙伴,什么人与你相冲、相克,相和,外出、谈生意、搬家、迁居,什么日子对你有利,那天去什么方位,要避开什么!什么人会对你有帮助,是你的靠山,那年你容易遇到灾祸、伤灾、那年容易遇到贵人,那年会遇到小人、惊吓等!

欢迎全国有志于从事预测事业,有志于当预测师、开预测馆的朋友购买,相信你会从此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也会从此走上富裕之路!特惠价每台:680元!

特大喜讯:最新推出:2013版新型掌上全能预测仪!小巧、实用、携带方便,充电即可使用!具有公司、个人起名、推算一生运程、看风水、合婚、抽签、解梦、批八字、选方位、任意事吉凶快速预测等几十种事项!包含国内最权威的奇门、六爻、紫薇命盘、金口诀、玄空、八宅、五格姓名、四柱、三世相法等!无需到处花巨额学费学习,这里一应俱全,可为你节省几万元学费,堪称不可多得的电子预测大师!特惠价:1680元!

地址:山东淄博乾元山芳名斋易学研究院

购仪器请将款汇入邮政帐号:

6221884530011836908

第11篇

关键词:《周易》;乾;革;师;贲;未济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灿烂的文化瑰宝,大致形成于3000多年前,对中国传统科学、农学、儒家、道家思想都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在《系辞上传》里讲述了研习《周易》的意义:“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意思是《周易》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文字简洁、语意深遂、词采华美,可以提高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周易》经文中详述了384个动变的爻辞,例如“生生不息”、“变动不居,唯变所适”、“爻者,言乎变者也”等,都是论述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国外有学者把《易经》称为“变化之书”(Book of Change),抓住了《易经》的核心——易;而且,《易经》是“理”与“象”的统一体,且义理寓于象数之中,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本质规律寓于表面现象中,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需要认真观察事物的现象;最后,做事应未雨绸缪、预测未来,这就需要研究它的“占法”。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大体分为四个环节:研发、生产、销售、售后。

一、研发:自强不息、改革创新

(一)自强不息

《周易·乾》:“元、亨、利、贞”,“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 ,四德,象征事物发展具有生长、发育、成熟、收藏四个阶段。《周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运行刚健有力,有志向者当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不仅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是企业取得成功的法则。加入WTO以来,我国民族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企业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视洪水猛兽为发展机遇,企业若想“保和太和,乃利贞”(《周易·乾·彖》,意思是保持乾坤二元的交合,让事物对立统一和谐的发展)就必须“自强不息”。

(二)改革创新

在企业研发中,自强不息表现在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上:

郑玄说:“易一名而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不易”,意思是事物运动是客观的,均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简易”意思是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人认知和利用的;“不易”的意思是天、地、人三才无时无刻不再变化,宇宙万物在无限变化中生生不息。市场无时无刻不变化,企业要顺应市场需求必须跟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式,不断改革阻碍市场发展的体制,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抢先占领市场。《周易》强调变化,这种改革创新理念也适用于企业经营和发展。

《周易·革》:“己日乃革之。”,是说改革的时机到了。《周易·革·彖》:“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意思是改革的当,悔恨就会消除,天地变革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改革的意义重大。《革》卦肯定了改革的意义,同时强调改革的三原则:一是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及时变革;二是“顺乎天”(《革·彖》),改革需遵守客观规律;三是“应乎人”(《革·彖》),改革应充分考虑民意。

《周易·鼎》:“鼎颠趾,利出否”。意思是把鼎翻转使鼎足向上,有利于把废物倒出来。所以现代企业改革创新,只有大刀阔斧、打破陈规,才能实现改革创新。

《系词上》曰:“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观物取象”“观象制器”之法被孔子视为《易》的三项功能。“伏羲画八卦,文王‘因而重之’作《易》就是创新,在此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体会到象、意、理在《周易》中的巧妙联想与有机互动,还可以发现它对围绕创新要求而启发灵感和创意的能动影响。” 《周易》重视创新的灵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技术创新尤其需要这种灵感的尽情发挥。

二、生产:厚德载物、上下齐心

(一)厚德载物

第12篇

董易林:

出生在孔孟之乡,周易世家,擅长堪舆风水学、建筑风水学、命理姓名学等;现为国际周易发展应用研究院院长、董易林吉祥物连锁集团创始人、中城建五局董事、丽贝亚建筑装修工程公司高级顾问、董易林(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易林国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周易风水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被誉为“中国现代周易大师”、“中国首席现代风水大师”,“中国首席人居环境学专家”等。

水遇风而生,风得水则成

小资CHIC!:你出身在周易世家,能简单解读一下风水学的意义吗?

董易林:其实风水学的意义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回答;风就是空气、气流、气场的好坏优劣,如春风拂面是好的磁场与气候,龙卷风、风沙暴则是劣质的磁场与气候,而水则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水源,水源同样也有好坏之别,“水遇风而生,风得水则成”,因此“风水”一词是分不开的。而“风水”的作用大到宇宙万物,世界各地无处不在,就目前的气候变暖、世界自然灾害频频等等,都与风水环境有关,更不要说居住环境的风水不好,对一个家庭所造成的伤害了。我可以引用200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一阴一阳谓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精辟的解读了“易经与风水学无处不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小资CHIC!:你认为在建设风水学中,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很多家庭选房的时候会特别找风水师看房型看方位,你觉得这是必须的吗?

董易林:建筑风水学还是需要注意周边的环境及配套设施,注重“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理念。比如一个建筑非常的坚固、时尚、大气、配套设施非常齐全,但是她的周边有个臭水沟或臭水河流过,居住在这种小区,在这种环境风水下生活,居住者的身心与健康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是风水建筑学所需要注意与规避的问题之一。目前家庭购房、选房看风水,虽然不是必需的,但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选房前请风水师来实地勘测一下,可以避免你走入“风水”歧途、误区,提前规避或化解“风水气场”对居住者的不利影响。

小资CHIC!:你出过很多本书,也办过很多的讲座,你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承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国粹吗?

董易林:是的,我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挥传统文化最大的效应,让他更好的服务于民,让更多的人们都能享受易经的智慧和结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好的改变。

小资CHIC!: 现在有很多人相信星座占卜,星座和姓名命理有联系吗?咱们的姓名命理学主要是沿用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董易林:星座是西方的占卜方式,咱们中国在预测人生运势时,主要是通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换算出的天干地支,也就是所谓的八字,再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等来测算的,是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姓名学是根据五格剖象法的象、数、理来测算姓名吉凶的,首先要知道这个人的八字喜用神,然后再把他的姓名根据五格剖象法分别计算出他的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及外格数理及五行,然后再综合来分析吉凶。

小资CHIC!:很多人都会说“命”和“运”,“命”是先天的,“运”是后天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在中国的算命中会有一个“破”字和转运的概念,真的能“破”吗?

董易林:完全同意;所谓的“破”、“转运”,就是根据这个人的八字信息,给他找出平衡不利因素的五行,从而利用这个五行来克制那些不好的因素来滋生,同时配合时间和方位等来改变他。

小资CHIC!:你经常在我们的专栏中提到家居风水的概念,如果建筑是成形的,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内饰来改变家里的风水?你有遇到过特别差的房型结构风水通过内饰来改变的情况吗?能举个例子给我们的读者讲讲吗?

董易林:要结合整个房子的整体的布局,即内部格局和所处的方位来定,如果这个房子从方位上来讲处在吉位,即使内部格局稍差些,那么可以结合居住人的八字信息,配合五行元素及吉祥物等来缓解不利信息;这种例子很多,大部分都能通过调整来改变,但也有内外环境都比较差的,确实改变不了,我也会直接建议房主出售掉,另选他房。

例1:可以内饰、色彩等调理的户型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户型,这个是一个客户的户型,首先从整体来看这个户型还是比较方正的,户型为“寅山申向”最喜黄色或米色等暖色调来进行装修,所以在色彩上我建议他们多用一些温馨的暖色调。第二是这个户型的次卧处于凶星凶位,此星最怕五行属木的事物克制,所以在居家饰品方面我建议他们多用一些实木的家具及在卧室阳台处摆放一颗高大一点的绿植来化解此星,因绿植五行为木,可以克制此地的凶星,但是绿植在使用上一定要挂点“喜庆”,就是所谓的红丝绸或红灯笼来促使绿植转阳,从而能起到更好的化解效果。第三是这个户型的厨房在北面,厨房为火,北方属水,构成水火相克,不利家人健康的信息,所以在厨房的布局设计上一定要注意水火的分离,最好以“L”设计为佳,这是第一个建议,再就是厨房的整体橱柜台面以深绿或墨绿色为宜,这样可以形成“水生木、木生火,相助家人的食禄与健康”的信息。第四是这个户型的厨房门与大门相对,多主口舌与居住人的口腔、肠胃之疾,所以我建议他们把厨房门改在冲南客厅开门最佳。

例2:即便想通过内饰、色彩等调理,也不会起到好效果的户型。

这个是一个格局较差的户型,即便是想通过布局来调理,也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我们直接建议其处理掉,原因是户型偏向过重,导致“九宫”不全,其次是户型内的“吉星落空”,凶星发威,即便是通过吉祥物对凶星进行克制,也对居住人的事业财运起不到好的助益效果。最后一点这个户型属于“枪型”宅,往往会出现红伤、磕碰、交通意外之事,所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此户型不可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