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物活化石

生物活化石

时间:2023-05-30 09:2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活化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物活化石

第1篇

活化石的动物有加布林鲨鱼、大蜥蜴、海百合、腔棘鱼、马蹄蟹、鸭嘴兽、鹦鹉螺、麝雉等动物。

活化石,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类。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现存的一些古老的生物种类,属非科学术语。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所以被视为国宝 。

2、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3、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外国人发现的珍稀植物

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的地质矿产专家在我国新疆一个叫康苏的矿区进行援建,是他们在当地偶然发现了小沙冬青,但他们的发现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的专家才开始重视相关研究,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资源调查。

地质史表明,远在135万年以前的白垩纪时期,地球上的生物进化出现了有袋动物、胎盘哺乳动物,植物界也出现了有花植物,小沙冬青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时间上仅次于桫椤。说它们是古生物的“活化石”一点也不过分。论年龄,毫不夸张地说,它们的年岁比这里现有的植物都大;从科学价值来说,它们是植物里的“活化石”。

目前,小沙冬青仅在我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有分布,对研究植物地理学、古生物学、地质学都有重要意义。

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小沙冬青又名矮黄花木,矮沙冬青,当地的柯尔克孜人叫“玉孜干”,是亚洲中部荒漠地带唯一的常绿阔叶灌木。它树型美观,开花多且花色鲜艳,为西北干旱地区绿化的首选树种。

在植物分类学上,小沙冬青属豆科沙冬青属常绿灌木,但也有些植株非常高大,主干呈明显的小乔木状。小沙冬青的株高多在170厘米,基茎的茎围多在6.5厘米左右,树冠直径约110厘米。小枝密集,嫩茎黄色,老茎褐色、黄褐色,嫩枝上着生有白色绒毛。椭圆形叶片着生枝上,上面密生银灰色绒毛,叶片长2.5~3.2厘米、宽2~2.5厘米。总状花序,花互生,花冠金黄色,蝶形筒状花。果实为荚果,荚果里有种子3~4粒,种子扁平状,褐色坚硬。

小沙冬青的分布

小沙冬青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集中分布于新疆天山西南端与昆仑山西北端的结合部并向两山延伸,垂直分布在海拔2000~2400米的中、低山地带。

小沙冬青分布地属于干旱荒漠草地,那里光照充足、光质好,年蒸发量2500毫米以上,是降水量的十余倍。主要伴生植物有落果木、琵琶柴、驼绒藜、锦鸡儿、喀什霸王等高耐旱植物。

这里的柯尔克孜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用小沙冬青放牧,当柴烧,还药用医病,民间用其叶熬水治肺痨、咳嗽痰多。

资源有限,濒于灭绝

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由当地有关部门织组织人员历时3年完成了资源调查。调查表明,小沙冬青共有6万余亩,覆盖率最多的每平方米10余株,有的仅为三四株,大多数不到1株,哈拉俊的几十平方千米仅有1株。该树被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奉为“神树”,挂上布条,加以保护。

第4篇

江苏红豆集团是在1983年以针织内衣起家,1992年开始,集团形成了服装产品系列化。1995年,红豆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成功地收购了上海申达摩托车厂,推出了“赤兔马”和“欧豹”两个品牌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实现了产业多元化。1997年,“红豆”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红豆集团被国务院列入全国120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2001年1月,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5000万A股正式在上交所上市。当时发行价为每股7.4元。这一资本运作项目的成功,为“红豆”募集资金3.58亿元。2003年,红豆集团进军房地产业。2004年9月,在中国股市极度低迷的情况下,红豆股份以8.2元/股的价格增发了3580万股,募集资金近3亿元,成为股市逆风而上的成功增股案例,至此红豆的资本经营将步入新阶段。

目前红豆集团拥有九家子公司,其中一家为上市公司,八十五家三级企业及美国纽约、洛杉矶两个分公司,员工18000多名,产品涉及服装、橡胶、机械、地产等四大类。近年,集团成功培育了红豆杉苗木,进入生物制药领域的红豆集团因为开发红豆杉再次扬名。

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植物的“活化石”,因能提取治疗癌症非常有效的紫杉醇而成为癌症患者的福音。1997年,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洞察出人工培育红豆杉的广阔前景。目前,红豆杉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亩,种植红豆杉苗170。万株,未来4年,种植将达到3万亩。万亩红豆杉基地,是国内最大的红豆杉实生苗繁育基地,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实生苗栽培基地之一。不仅如此,红豆集团还加速了红豆杉的“资源开发”。企业于2005年11月筹建江苏红豆杉药业有限公司,致力于红豆杉的加工提炼。作为红豆杉药业重要组威部分的紫杉醇针剂厂,计划2007年建成一幢高科技研发大厦,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投产后年产针剂900万支。投产后,近期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近期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利润30%左右。

“快繁”培育植物活化石

周耀庭在投资进入生物制药领域,是从红豆杉种植开始,显然这不符合上市公司多元化投资的常规,阵线长了,投资未知因素增加了。但周耀庭对红豆杉的投入,一点不亚于当年对服装行业投入的热爱。

1997年,周耀庭与有“植物活化石”美誉的红豆杉相识。因为对红豆事业的热爱,使他对于与红豆有相同名字的事物都非常关注,随着对红豆杉的了解,有着不凡经商才能和社会使命感的周耀庭感觉到,发展红豆杉不仅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社会公益项目,还是项发展潜力巨大的商业项目,因为红豆杉可以提取对于治疗癌症非常有效的紫杉醇,而且红豆杉还是目前惟一能提取紫杉醇的植物,是癌症患者的福音,于是周耀庭决定,从当时国际上发展红豆杉最薄弱的环节――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入手,攻克红豆杉发育缓慢的难题,进行大规模人工种植。经过艰苦的技术攻关,红豆集团掌握了红豆杉快繁技术,使红豆杉经过4~5年生长就可以成功利用、提取紫杉醇,解决了红豆杉种苗严重短缺的国际性难题,使大量提取紫杉醇制成抗癌药物成为可能,由于红豆杉快繁技术的独创性,2004年该技术申请为国家发明专利。红豆杉的快繁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省科技攻关(农业)项目。南方红豆杉盆景栽培方法也获得发明专利。用南方红豆杉的幼苗及引进种子自己繁育,目前栽植成活率已达到95%,经检测紫杉醇的含量为万分之零点八。

紫杉醇比黄金还贵

红豆杉提取的紫杉醇(98%纯度)国际市场价格为每千克20至30万美元,我国纯度为70%的紫杉醇售价为160万至180万元/千克,比黄金价格还要昂贵数倍,因此红豆杉又有“黄金树”的美誉。

成功进行大规模人工种植红豆杉后,为充分开发、利用红豆杉资源,红豆加速了红豆杉的“深度开发”。2005年11月,红豆成立江苏红豆杉药业有限公司,致力于紫杉醇加工提炼。一期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工厂占地50亩,厂房面积为28800平方米,年可加工300公斤以上成品的加工能力,最终形成500公斤的生产能力。

第5篇

在探测一万米深的马里亚那海沟时,从海底的表层堆积物中首次分离出带壳的海生单细胞生物有孔虫类。

这些从海底表层堆积物中分离出的有孔虫类,平均每平方厘米449只,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有孔虫类呈细长袋状并具有柔软外壳,它们在分类学上全部是未记载的新种类,通过遗传基因分析显示,新发现的带壳有孔虫类与现在海洋中常见的带壳种类大约在8至10亿年前走上了两条进化道路,可称为海底的活化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发现银杉

2亿多年前,银杉在地球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并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但第四纪冰川的浩劫,使得它们中的大多数惨遭灭顶之灾。迄今已知的银杉仅分布在我国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植物。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 银杉在植物界享有“植物中的大熊猫”之美誉。

过去,中外植物学界曾认为,由于遭受冰川寒流的袭击、摧毁,地球上珍贵的古生植物――银杉,早已灭绝。但在第四纪冰川期,欧亚大陆的冰川势力并不大,有些地理环境独特的地区,并没有受到冰川的袭击,从而成为某些生物的避风港。银杉、水杉和银杏等珍稀植物物种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德国、波兰、法国及前苏联等地都曾发现过银杉的化石,但却始终难觅它的芳容。

1954~1956年,我国植物专家多次深入桂林龙胜花坪考察,竟意外发现了被世界植物学家断言早已灭绝了的植物银杉。我国惊现“银杉”的喜讯轰动了当时世界植物界。下面,让我们揭开“活化石”银杉的神秘面纱。

名字来源・性情特点

银杉树干挺直,高达24米,胸径(地面以上1米处树干的直径)通常有40厘米粗。树冠像一座宝塔,分枝平展,树姿俊俏优美。树条上螺旋形排列着条形的叶子,叶片像杉木的叶子一样扁平。但与众不同的是,银杉叶片背面有两行银白色的气孔带,它们是银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遇到微风吹来,便会发出闪闪银光,“银杉”的美称即来源于此。

银杉名字中虽然有个“杉”字,但它与我们惯常所见的杉木却非同族,而是隶属于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松科,是松科常绿大乔木。因为银杉跟松同类,所以它的花与松的花很相似。银杉的花雄雌同株,黄色的雄球花呈长椭圆状卵圆形,而绿色的雌球花呈卵圆形,比雄球花大得多。球叶卵圆形,熟时呈淡褐色或栗褐色。种鳞,也就是果实的外衣,只不过这些外衣看上去更像是木质化的鳞片,一般有13~16枚,近圆形,背面有短毛,腹面基部着生两粒宿存的种子。暗橄榄绿色的种子上具有不规则的斑点,呈倒卵圆形。

银杉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还具有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和抗风等特性。但在荫蔽的林下,会导致银杉幼苗、幼树的死亡,影响其林木的生长发育。

银杉的分布区地处我国亚热带的中山地带,该地带气候冬暖夏凉,雾期长,湿度大,土壤为石灰岩、页岩、砂岩发育而成的呈微酸性的黄壤或黄棕壤,这些都为银杉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银杉的价值

银杉的分布现状是森林发生、繁育、分化以及长期绵延演替的结果。因此,通过对银杉消长变化的研究、分析,可以窥探其所在森林的演替规律,了解该地区植被的气候属性、植被起源、历史变化以及植被的地理区域性质等,特别是裸子植物的连锁变化;对于自然区划、植被区划和农林业区划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7篇

2、中华鲟:大型溯河洄游性鱼类,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食,分布于长江、珠江、钱塘江和闽江。

3、儒艮: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以海藻、水草等水生植物为食,分布于北部湾的广西沿海、广东和台湾南部沿海。

4、库氏砗磲:生活于热带珊瑚礁浅海区,是高盐度狭盐性贝类。

5、达氏鲟:淡水定居性鱼类,体长梭形,头呈楔头形。食物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

6、白鲟:半溯河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的上下游。

7、新疆大头鱼,新疆塔里木盆地特有的大型底栖鱼类,以鱼类和水生昆虫等为食。

8、中华白海豚:身体呈流线型,但较粗壮,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

9、鼋:鳖科动物中最大的一种。背盘宽圆,四肢形扁。捕食小鱼、虾和螺等小动物。

10、鹦鹉螺:稀有的头足类,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主要以蟹类、贝类、海胆和底栖性鱼类为食。

11、红珊瑚:喜栖息在水流急、低温的硬质海底,以触手捕食微生物或有机碎屑。

12、黄岛长吻虫:身体柔软而细长、呈蠕虫状,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胶州湾附近海域。

第8篇

大约7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海绵、水母等动物。大约5亿年前,出现了三叶虫、珊瑚虫、头足类动物。大约4亿年前,文昌鱼出现了。大约3.5亿年前,鲎(hòu)问世了。大约3亿年前,总鳍鱼类产生了……人类才问世多久?充其量仅200多万年。可以说,海洋生物是地球生命的开路先锋。

在这些开路先锋中,便有“威震一时”的元老级物种。奇怪的是,这些元老级物种至今还或多或少地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鹦鹉螺、珊瑚、海星、鲎、文昌鱼、矛尾鱼等。数亿年来,它们不改相貌,不改习性,我行我素。这些海洋中的“活化石”,对研究生命演化的有着重大意义。

现今的海蜇就是水母中的一类。它们的身体为包子形的一个圆盘,直径约50厘米,下面长着许多长须。它们身体一张一缩,在海中飘游,远远看去,犹如一把把小伞不断张合,有青蓝色的,有紫红色的……在我国,它们主要分布在浙江沿海。海蜇有种特长,那就是当海洋风暴到来之前的几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它们会将身体紧缩成一团,由海面纷纷沉到海底,好像在提醒渔民:“快进港湾,暴风雨就要来了!”原来,在暴风雨区域内,风与海浪的摩擦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的传播速度比风速快得多,海蜇感受到后,会立即躲到海底。弄明白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后,渔民们也就把海蜇当做预测风暴来临的参照物。海蜇体内有毒素,被它刺伤后,人会感到周身刺痛。但海蜇还是逃脱不了人类好吃的嘴。人们将捕到的海蜇用明矾和盐水脱毒加工,制成佳肴,即常见的蜇皮、蜇头。

鹦鹉螺,个儿较大,螺壳表面呈灰白色,间有很多橙色或褐色的波状横纹。鹦鹉螺壳内具有极美丽的珍珠光泽,有许多弧形隔板将壳的内腔分成一个个小室,肉体藏在末端的小室内。若把鹦鹉螺竖起来看,还真像一只小鹦鹉,末端尖尖,好似鹦鹉的嘴巴。人们常把鹦鹉螺螺壳当做工艺品。在我国台湾海峡、南海,都有它们的身影。

珊瑚虫,个体很小,直径不到1厘米,形似小蚂蟥。珊瑚虫口小,咽道侧扁,体腔内分成许多小室,雌雄异体。可谁也没想到,那些珊瑚礁、珊瑚岛,居然是它们的“杰作”。原来,珊瑚虫的身体外层能分泌石灰质,形成“骨骼”(也叫小室)。前一代珊瑚虫老死之后,后一代珊瑚虫又在原基础上繁衍发展起来。岁月悠悠,代代相传,无数的珊瑚虫所留下的“骨骼”,经石化作用,成为珊瑚礁。正因这一特点,在自然条件下,珊瑚礁会缓慢长大。珊瑚礁相连,最终成为珊瑚岛。我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就属于珊瑚岛。

海洋中有一类像五角星的动物,就是海星。海星有红色的、橙色的、黄白色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5个“角”,那是它们的腕足。海星没有头,但其中有1个“角”起到头的作用,行动由它指导。若把这个“角”切除,海星岂不没有头了么?无妨,其他4个“角”中会有1个“角”顶替上来,行使指挥功能。海星主要以贝类为食,当它们抓获1只贝时,就将自己的胃从口里翻出,包住猎物进行消化。贝肉被消化完毕后,海星吐出贝的空壳,接着胃又缩入体内。

与海星同宗的兄弟是海参,我国沿海所产的海参有60余种。它们像一条条硕大的肉虫,遇到敌害无法脱身时,会急剧收缩身体,将内脏从挤出,送给敌害吃,然后逃命。没有内脏怎么活下去?没事,过不了多久时间,海参体内又会长出新的内脏,照样生活。有人做过实验,将1条海参拦腰截断,没过多久,它竟能变为两条有头有尾的新海参。海参体内含有自溶酶(另含酸性黏多糖、硫酸软骨素等),渔民们捉到新鲜的海参,都会及时加工,煮熟,拌入草木灰,晒制成干品,否则,新鲜海参在自溶酶的作用下,很快会变成一堆黏稠的液体。现在,人们针对海参的这些特点,开始进行医药研究,想弄清楚它们体内所含的化学物质,是否对人体细胞的再生,对溶解血栓有相应的效果。

鲎,有一个圆盘状的硬壳,拖着一根长长的剑状尾巴,头胸部最前端有两只单眼、两侧各有1只复眼。雌鲎体大,雄鲎体小,常常是雌鲎背着雄鲎,共同生活。在我国浙江沿海常能见到鲎。由于体内肉很少,有人就拿它们的壳做水瓢。有的国家大量捕捉它们,把它们作为肥料,这实在是大材小用了。一般的动物的血是红色的,昆虫的血是无色的,可鲎的血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它们血液中没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而含铜元素比较多。鲎血抗细菌的能力极差,一遇细菌,马上会变色分解、“全线崩溃”。人们利用这一特点,将鲎血作为试剂,能快速检测出样品中有无细菌。

文昌鱼是鱼类的老祖宗。人们原以为它们早已绝灭了,可到1923年人们发现它们依然生活在这个世界。因它们多产于福建厦门文昌阁附近的海域,于是被命名为文昌鱼。文昌鱼的模样太“原生态”,实在不像鱼,细长的一条,长不过三四厘米,全身粉红透明,没有鳞。平常,文昌鱼半截身子插入泥沙里,半截身子露在海水中,吃点自来食――小型的浮游生物。

第9篇

扬子鳄又叫中华鳄、土龙、猪婆龙.分布在安徽、浙江和江苏的交处.

两亿年前的中生代地球是爬行动物的天下.由于环境变化,恐龙等爬行动物灭绝了,而扬子鳄却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扬子鳄的身上,至今可以找到恐龙等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它为“活化石”.现在,人们常常以扬子鳄等爬行动物去推断恐龙的生活习性.扬子鳄对生物进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扬子鳄体长约2米,像条大蜥蜴.嘴长,头扁,外鼻孔位于嘴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列甲片突起形成两条嵴纵贯全身,四肢短粗,趾间具蹼 ,趾端有爪.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向后灰黄相间.尾侧扁.出生小鳄为黑色,带黄色纵横.

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 ,性情凶猛,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具有冬眠习性.

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扬子鳄国家自然保护区定期对野生资源进行普查,依法保护扬子鳄.目前野生扬子鳄的数量仍在不断减少,已从原来的200多条减到100多条.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当很好的保护扬子鳄这类珍惜动物,让扬子鳄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茁壮成长!

第10篇

1818年,探索北极的约翰・罗斯爵士从1800米深处的海中取回部分海底沉积物,从中发现了蠕虫。上面的传说才开始受到质疑。1955年前后,在中南美洲的太平洋外海,发生了多起大型抹香鲸被处在近千米深的海底电缆缠死的事件。由于那时的海底电缆只是松松地布置在海底。人们据此猜测,抹香鲸一定是在紧贴海底搜寻猎物时意外遭遇不幸。

奇怪:的是,这些死去的抹香鲸身上大都带有条状伤痕,条状伤痕上又分布着多个圆形伤疤。这些奇异的图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人们才恍然大悟:那些条状和圆形伤疤恰恰和大王乌贼的触手及吸盘吻合。它们想必是抹香鲸恶战大王乌贼时的伤痕。抹香鲸的体重可达70吨,大王乌贼连同触手总长可达15米以上。两者死缠恶斗之惨状由此可见一斑。人们因此才确切知道,深海里同样有大量的动物生生不息。

不过迄今为止,目睹过深海真容的幸运儿实在是少之又少。曾下潜到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的,只有瑞士的皮卡德教授等二人。

因此,诡秘的深海之于人类,仍然是一团迷雾。

漆黑的永夜

自从地球上出现海洋,深海便处于黑暗、高压和低温之中,亘古不变。

与被阳光照耀到的海面完全不同,大海深处没有日夜和四季之分,有的只是永远的冰冷和漆黑。究其原因,是因为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很快被上层海水所吸收。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90-770纳米之间。其中波长为622-770纳米的红光在海面下不足百米处就被完全吸收。然后是597-622纳米的橙色光、577-597纳米的黄色光和492-577纳米的绿色光陆续消失。到了水深300米处,只剩下455-492纳米的蓝靛色光和390-455纳米的紫色光还依稀存在。继续向下,即使海水非常清澈,在水深不足600米处,紫色光也彻底消失。再往下就只有永远的黑暗了。

没有了光照,深海也就失去了太阳的热量供给。与此同时,北冰洋和南极周围冷冰冰的海水却源源不断地沉入深海。虽然墨西哥湾暖流流过深海,许多海底火山口和热泉也会带来不少温暖,但对于约占地球表面一半的深海而言,这些热量实在是杯水车薪。因此,全球的深海大都冰冷刺骨,水温只有0-1℃。

至于海底的压力,水深每增加10米,就增加0.96个大气压。马里亚纳海沟深1.1万米,该处的压力接近1100个大气压,也就是说那里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超过1吨。即使在水深3000米处,压力也已经达到288千克/平方厘米。换句话说,所有存在于深海之中的物体或生物,都必须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

不过能揽瓷器活儿的,必有金刚钻。深海生物之所以能够悠然自得来去自由,一是因为其表皮或体膜渗透性良好、体内组织充满了水分,使体内外的压力平衡;二是因为其肌肉和纤维组织柔韧而富有弹性,抵消了强大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可以把刚性的金属破坏,却不能把橡胶板压碎,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依靠鱼鳔在水中浮沉的鱼类如果急速上升,会导致组织膨胀破裂乃至死亡。潜水员在水中如果上升过快则会得潜水病甚至氮中毒,所以他们必须进高压舱缓慢减压。然而同是温血哺乳动物的鲸却为何可以急速升潜自如?至今无人能对此给出合理解释。

生命的摇篮

如此冰冷、高压、漆黑的深海,却极可能是地球生命的摇篮。

关于生命的起源,20世纪20年代有人提出过一种假说。该假说认为,原始海洋里存在着由有机分子构成的“原始汤”,生命就起源于这种“原始汤”。然而,此类有机分子如何诞生?生命又如何从“原始汤”里飘然而出?无人能说清。

后来,科学家们认识到:氨基酸是构成有机体的最主要成分,氮又是氨的最基本成分;因此,氮怎样转变成氨,就成为生命起源中最重要的一环。

1979年,美国科学家比肖夫博士在太平洋2500米深接近海底处,首先发现了海底热泉。这些位于海底深处的喷泉,喷出来的热水有白、黑、黄等颜色。喷泉热气腾腾,烟雾缭绕,烟囱林立。烟囱周围生存着许多奇异的生物。热泉附近各种矿物质极其丰富,有的热泉水温竟达400℃左右。2500米深处的海水压力为240兆帕。

1998年,美国卡内基研究所的科学家黑普通过实验发现,在高温和高压下,利用金属矿物质作为催化剂,氮分子可以与氢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组成的具有活性的氨分子。更妙的是:反应条件为300-800℃的温度、100-400兆帕的压力,这也正是海底热泉的典型环境。也就是说,氮分子向氨分子转换的一环,很可能就发生在溶解了大量矿物质的海底热泉周围。

该实验为海底热泉生命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动摇甚至彻底颠覆了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蕾切尔・卡森在《海洋传》里的断言:“深海非但不是生命的起源地,而且极可能近代才有生物移居进来。生命在浅海、海滨甚至河流沼泽繁衍之时,地球上仍有两大生命的禁地:一个是大陆,另一个就是深海。”

2007年,中国和美国地质学家从河北的硫化物矿石中,找到了一些14.3亿年前的深海微生物化石。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发现已经成为化石的球状和丝状细菌。这些古老细菌极端嗜热,繁衍于海底黑烟囱周围的高温、高压矿液中。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生命起源于海底。

史前生物留守处

鉴于深海的神秘与亘古不变,许多科学家认为,多种史前生物可能就潜伏于此。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腔棘鱼的发现最有说服力。1938年圣诞节前夕,南非罗兹大学的解剖学助教拉蒂迈小姐在渔民的筐里发现了一条极为奇特的蓝鱼。该鱼身长1.5米,头部巨大,鳞上有棘状突起,所有的鳍都长在四肢般的附肢上。属于腔棘鱼目矛尾鱼科的唯一种。有人认为,它正是陆上四足脊椎动物起源于鱼形脊椎动物的活化石。

腔棘鱼是个十分古老的鱼种,生活在大约3.5亿年前。早在白垩纪前期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人类此前只发现过它们的化石。拉蒂迈首次发现活体腔棘鱼之后,直到1952年,人们才捕获到第二条腔棘鱼。1982年,科摩罗政府赠送给我国一尾腔棘鱼浸制标本作为珍贵的礼物。

皱鳃鲨的发现则是又一例证。它是1-4亿年前的远古物种,人们以前仅在意大利的上新世和小安地列斯群岛的第三纪地层中发掘过其化石。想不到它依然生活在当今的深海。皱鳃鲨的样子很像4亿年前的古鲨――枝齿鲨。其体形似鳗,眼睛无瞬膜,三叉棘状牙齿、较小的背鳍、圆嘴、6对鳃孔。与现代鲨鱼有明显区别。目前捕获皱鳃鲨的海域包括挪威、日本和美国外海,可见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深海都有分布。但皱鳃鲨数量极少,全世界至今捕获的总

量不到60条。

侏罗虾是生活于侏罗纪时的一种虾。这种长着10条腿、状似龙虾的史前虾被认为在6000万年前即已灭绝。不过在1975年和2005年,科学家在海底两次发现了这种活虾,令人惊异。

1976年,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罗纳博士和同事们在海底拍照,偶然发现了一种具有许多类似蜂巢的六角形小孔的活物。两年后,科学家将其命名为“不明无脊椎动物”。后来,借助于“亚特兰蒂斯号”科考船上的深海潜艇,罗纳拍到了上千张照片,证实了这种活化石的存在。它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尽管我们还木知其为何方神圣。

实际上,科学界对深海的期待远不止于此。大家早已做好迎接更多发现的心理准备。如果某一天,有人从深海捕捉到了一条蛇颈龙或者巨齿鲨,无人会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可能会说:哇噻!原来如此!

生物进化博物馆

由于黑暗、高压、低温与亘古稳定的独特环境,深海海相地层沉积物中必然保留了从最低级到最顶级最完整、丰度最高的生物化石。甚至可以说,地球上所有“到此一游”过抑或曾经生活过的水生甚至部分陆生生物,都可能在深海中留有化石或蛛丝马迹,至少留有基因化石。深海堪称是一座巨大的生物进化博物馆。

不过,鉴于地球的沧桑巨变,有些深海地壳上升成了陆地;有些陆地凹陷成了深海;有些则反复上升、凹陷了多次。当然,不少海盆亘古至今依然是深海。

深海上升为陆地,会把沉积在海底的各种化石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且为发掘提供了方便。前述14.3亿年前深海微生物化石的发现就得益于海陆变迁。2002年,德国古生物学家在墨西哥挖掘出的完整“海洋霸主”化石,也得益于此。“海洋霸主”体长20米左右、体重超过50吨,仅头盖骨就有小轿车大小。它们生活于侏罗纪时代,以古鲨和鱼龙为食,是迄今地球上最庞大的食肉动物。

我国1984年发现的距今5.3亿年的澄江泥岩化石群、2007年发现的距今2.4亿年的罗平层岩化石群以及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化石群等,就都是海陆变迁后、大自然呈现给人类的海洋生态群落化石宝库。澄江泥岩中的藻类、海葵、栉水母、体长1米的奇虾、舌形贝、软舌螺等各种动物化石门类齐全、形态原始、个体完整。罗平层岩中的植物、菊石、真颚鱼、弓鳍鱼、龙鱼、鱼龙等化石生物链完整、保存精美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第11篇

关键词:动态保存 静态保存 长久保存

档案长久保存的实质是档案信息的长久保存。档案介质作为档案信息的载体,其保存时间终究有限。如果人们希望档案信息不随档案介质的自然损毁而消失,希望档案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久,就需要找到更能有效延长档案信息保存时间的方法。

一、以不同的视角看信息保存

信息是广泛存在的。相对于人的认识活动而言,信息是对象之间相互区别的、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由氢和氧构成的水是最常见的物质。水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表现出不同信息。雨露滋润传递出水为生命之源的信息,洪水猛兽传递出水的可怕信息。记录人类活动的档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信息。

物质对象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依赖物质对象而存在。存在时间越长的物质对象,其信息保存时间也越长。例如地球形成已经有45亿年左右的时间。已知构成地球的最古老岩石存在了近40亿年,其中保存了地球形成演化的信息。质地坚固的载体有助于信息的长久保存。但是坚固的岩石也可以被风化水蚀,使其保存时间大大缩短,并且一旦被破坏就难以再生复原。那么质地相对柔弱的载体能否长久保存信息呢?这是自然进化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档案长久保存面临的其实是类似的问题。

自然的令人敬畏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提出问题,也在解决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仿生学看来,人类今天面临的种种技术难题,有许多是生物曾经面临并且已经解决的生存问题。例如人类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羡慕鸟类的飞行,因为飞行可以极大地扩展生存空间。但是当人类发明了能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的飞机之后,对鸟类的飞行就不屑一顾了。然而仿生学研究发现,鸟类飞行时的能量转换效率远比人类的飞行器要高。这使得人类重新对鸟类的飞行刮目相看。原来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自然对问题的解决总有更高明之处!面对自然、向生物进化寻找答案,这是仿生学对档案面临的长久保存问题的启示。

相对于坚固的岩石,质地柔弱的生物对信息长久保存做得又如何呢?有些生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由于适应了生存环境,它们在漫长的年代中变化很少。例如鳄鱼已经存在了约2.3亿年,其间几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生活在海中的鹦鹉螺甚至在近5亿年间没有发生变化。这些活化石今天的形态和习性与数亿年前的几乎相同。这意味着它们携带的信息保存延续了数亿年。可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现代生物遗传学的分支基因学说告诉我们,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使然,这就是遗传基因。遗传基因通过“代代相传”来长久保存信息,而不是依靠某种质地坚固的载体。质地坚固的载体能够长久保存信息离不开环境的稳定少动,因此这种保存方式可以被称为“静态保存”。而与之相对的是以“代代相传”为特征的保存方式,我们可称之为“动态保存”。

二、信息动态保存与其特点

用图形能够直观地表示信息动态保存。可以看到图中处在横竖轴上的是一组随时间推移而延续的波浪形曲线。其中每条曲线表示一个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个体的生命周期。一组曲线则表示一个代代相传的生命传承。通过图形可以看到,当一个生物载体的活力将要减退时,它已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新一代更具活力的载体。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看来起伏很大的个体生命曲线的波峰顶部,可以模拟出一条跨越数代、接直的长曲线。为了让这条长曲线更容易理解,图中在它原来的位置稍稍抬高并且以虚线表示。由每一个体的最佳状态接力组成的长曲线不仅模拟了生命的传承,更模拟了承载信息的保存状态。长曲线在竖轴上的位置表示信息保存状态良好,而在横轴上只有小幅度的波动,这意味着信息得到相当稳定的长久保存。如果考虑到在自然状态下有无数条峰谷并行或交错的生命传承,那么对一个物种模拟出的曲线就愈加平直,其信息保存状态就更为稳定。动态保存可以大大超越载体质地的保存局限。这是静态保存不可比拟的。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到高等生物乃至人类,无不以动态保存的方式延续着各自的遗传信息。

下面将以有限的篇幅描述信息动态保存的一些重要特点。

动态保存的必要条件是信息可以与其载体分离。如果二者不能分离,再坚固的载体也难免在极端灾难性事件中被损毁,结果导致承载信息的消失。既然信息可以与其载体分离,载体本身的坚固与否就不再重要。在进化过程中,自然终于选择了柔弱的物质作为信息长久保存的另一种载体。信息与载体的关系从此不再唯一。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代代相传的柔弱物质可能只有生命物质。生物的柔弱质地导致个体寿命的短促,例如蜉蝣的成熟期寿命仅有数小时。但是,选择柔弱反而换来了生机与活力。这为生物带来可以逃避灾变的优势。亿万年来历经灾难依然生机盎然、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已经证明信息与其载体分离的必要。

动态保存的关键机制是遗传信息的复制。遗传信息精确决定着生物个体生老病死的过程和生物的各种性状。基因是细胞核内DNA大分子中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片段。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是基因的基本功能。每个基因中有4种碱基的不同成对组合,以此保存不同的遗传信息。它们排列成双螺旋长链,并且盘绕紧缩。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复制开始于碱基长链从盘绕状态的展开,随后长链像拉锁一样拆开,两个半边的碱基长链依据互补配对原则分别复制出自己的另一边。生物的柔弱质地为复制带来便利。复制出的两对完整碱基长链再各自盘绕紧缩为两个基因,完成基因复制。结果是遗传信息被复制到新的将更具活力的载体。那些活化石表明历经亿万年、难以计次的基因复制完整可靠。

动态保存的显著特点是趋于长久。时间本来就是存在的基本属性。在生存竞争中,基因能够得到长久保存的物种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势。因此每个物种的基因都自然趋向于长久保存,就像它们有一个共同目的。以至于有一种观点认为,基因才是不朽的,生物个体不过是它的一件件外套;基因通过不断更换外套,实现保存自己的目的。其实,通过不断变化实现长久保存才是自然的真正高明之处。基因中的碱基构成不断更新也表明,它并不需要什么恒久不变。但是,无数基因长久保存的共同趋势在人脑中的反映形成所谓目的性。而目的性恰恰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属性。有意识的强化目的性,对人类活动信息的长久保存将大有裨益。

动态保存的重要组成是需要付出代价。原因一方面在于动态保存的载体质地原本就柔弱,另一方面动态保存是由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的各种生物来实现的。这使许多生物个体面临覆灭的可能,而不能走完正常的生命全程。前面图形中的尖峰曲线就表示了这种情况。生物应对险恶环境的方法之一就是大量复制。例如一条翻车鱼一次产卵的数量可以达到惊人的3亿个,其中只有极少数能够长大到繁殖下一代。遗传信息动态保存的不惜一切代价,由此可见一斑。所幸随着物种进化程度的提高,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在相对降低。但无论如何,不付出代价,遗传信息就不能长久保存,令人惊艳的生物世界就不能持久繁荣。同样也很难设想,不付出代价就能长久保存人类活动的信息。

三、人类活动中类似动态保存的踪迹

动态保存的概念是以生物实例为基础提出的。那么在人类活动中能否找到动态保存的些许踪迹呢?

人类活动中确有某些现象与动态保存存在不谋而合之处。例如信息技术发展了使用多块磁盘存储信息的阵列技术。当阵列中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通过人工更换故障盘,可以保证存储信息的完整可靠。这类似于遗传信息从一个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体。但是二者之间至少存在三大差异:阵列技术的复制只是局部复制,并非整体复制;另外阵列技术更看重信息存储的可靠性,而不是要长久保存信息;由于磁盘更新不是系统的内在机制,它需要外部人工干预才能实现,结果降低了系统设计预期的可靠性。虽然阵列存储与动态保存之间远不具有可比性,但是二者的某种相似性还是值得关注。

在收藏中,古旧字画由于存世年代久远,往往出现纸张以至画面缺损。这时不仅要补上缺失的纸,甚至还要重绘缺失的那部分字画。这也类似基因复制,不过同样只是局部复制。随着时间推移,字画的其他部分也将逐渐破损,局部复制积累而成全局复制。但是对真迹与否重于信息真伪的字画收藏来说,越是完整复制越可能是一种灾难。对于档案信息长久保存来说,这两个实例具有不同的借鉴意义。

四、结束语

第12篇

英才,是学习的殿堂,英才,是一片美丽的土地。它位于四川省绵阳小岛春天花园城,学校全称“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学校里有热闹非凡的操场,有高大的教学区,还有鸟语花香的前广场以及温馨舒适的公寓……

我一走进校园,就看见了美丽的前广场,广场两边种着十棵银杏树,它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是优美的庭园观赏树,种子可作干果,叶、种子还可作药用。接着,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棵既大又神奇的鸭脚术,它的叶子长得非常像两只鸭脚,我想:它的脚掌伸得那么开,应该随时准备着与敌人作战的吧!别看它神奇,它还有一些用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它可供观赏;根皮及叶可治感冒、流感及其它炎症,浸酒服治跌打损伤。看完鸭脚木我又去看人人赞叹的白玉兰,白玉兰属于木兰科,它的树皮、叶和花可提制浸膏;花蕾入药可治头痛、鼻窦炎等,并有降压功效。花含挥发油及少量生物碱。如果一到春天,我们公寓那里的白玉兰会开一些非常漂亮的花……

除了有鸟语花香的前广场,还有高大的教学楼。早上一走进教学区,你一定会被朗朗的读书声给吸引住,下课了同学们的欢笑声就像唱歌一样婉转悠扬。教学区里还有设备齐全的信息室,阅读的天堂---——阅览室……

英才学校还有富有文化底蕴的八德廊,五颜六色的食堂……在这样好的环境里学习,我把英才当做了一艘船,相信它一定能载着我的理想远航。英才我为你骄傲、自豪,我永远爱你——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