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寄生虫评价

寄生虫评价

时间:2023-05-30 09:25: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寄生虫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寄生虫评价

第1篇

方法:一般会采取卢戈液直接涂片、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大便培养法和塑料薄膜透明胶纸肛拭法等对患者肠道内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检查。然后给予被检测患者每天200g的阿苯哒唑氨的驱虫方法,持续用药2个月以后再到医院进行复查,然后再根据患者的感染的变化情况对该药物的驱虫效果做出具体评价

结果:108例当中,肠道寄生虫的总体感染率为51.22%;其中有23例患者是蛔虫感染,占总体的21.30%;蛲虫感染患者有18例,占总体的16.67%;其他种类肠道寄生虫疾病的感染率总共为13.52%。对寄生虫感染患者给予阿苯哒唑药物治疗。两个月后基本痊愈。只有2例患者因为终端停药延误了病情,总体治愈率高达98.15%。

结论:本次对108例肠道寄生虫感染监测与驱虫效果的分析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效益,同时为更多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感染监测驱虫效果阿苯哒唑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75-02

现在,肠道寄生虫感染问题已经演变成一种可以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本文任意抽取了某城镇3所学校的师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监测,并且在集体驱虫之后,考核了这3所学校师生的驱虫效果,下面就对该项监测和考核的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任意抽取某城镇3所学校的师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所学校当中有2所是中学,1所是小学,一共涉及师生5496人。其中男性2867人,女性2629人。年龄分布范围在7~18岁,平均年龄在14岁左右。该城镇位于比较偏远的地区,卫生条件较差。

1.2检验的方法。在检验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和《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的相关要求实施。一般采用的办法有四种:大便培养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检查场内滴虫、小杆线虫、粪类圆线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等;透明胶带肛拭的办法法,为患者检查带条虫卵和蛲虫等;碘液直接涂片的办法,主要是为患者检查其原虫包囊,包括溶组织内的阿米巴、人芽囊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布嗜碘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哈门内阿米巴和微小内蜒阿米巴等;此外,还有改良加藤厚涂片的方法,就是对患者检查其肠道的蠕虫卵,例如:鞭虫、蛔虫、带条虫和微小膜壳条虫等。

1.3驱虫药物和方法。用常用的一些方法对研究对象宣传一些预防肠道类寄生虫疾病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其自我保健的意识。在此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药物是由国家的定点厂家——湖北制药厂所生产的高效驱蚊药物阿苯哒唑。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被检测患者每天200g的阿苯哒唑氨的驱虫方法,持续用药2个月以后再到医院进行复查,然后再根据患者的感染的变化情况对该药物的驱虫效果做出具体评价。同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来决定患者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服药,以及服药的剂量,还是可以停止服药了。利用这种办法,对所有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患者进行集体性的驱虫。在此期间还要记录好患者服药期间的反应与表现,并对其服药的具体情况做出改善。

1.4驱虫的效果评价。在对肠道寄生虫患者感染进行集体地驱虫之后,再利用上文提到的四种检测方法对之前进行监测的人群实施复查,根据肠道寄生虫总体感染变化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估,得出利用阿苯哒唑进行集体驱虫的具体效果与质量。

2结果

2.1在对肠道寄生虫进行防治之前的感染情况。5496人当中有108例是肠道类寄生虫疾病,肠道寄生虫的总体感染率为51.22%;其中有23例患者是蛔虫感染,占总体的21.30%;蛲虫感染患者有18例,占总体的16.67%;其他种类肠道寄生虫疾病的感染率总共为13.52%。对寄生虫感染患者给予阿苯哒唑药物治疗。两个月后基本痊愈。只有2例患者因为终端停药延误了病情,总体治愈率高达98.15%。

2.2肠道类寄生虫感染患者的性别分布。在所有检测的肠道类寄生虫感染患者当中,男女的比例基本上为1∶1。其中检查出的男性患者有53例,占总体的49.07%;女性患者有55例,占总体的50.93%。对该项结果的统计符合统计学要求,所以其差异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3对患者集体驱虫的主要效果。在2012年4月的时候对检测出的肠道类寄生虫感染患者进行集体驱虫。并在同年的6月份对其进行复查。部分服药之后的患者表示,自己在服药以后出现了恶心、发热、皮疹或腹痛等一些不良的反应症状,但是在停药以后就逐渐地消失了。这充分地说明该次集体服药的办法比较实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对学校全体师生作的相关预防宣传教育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防范意识。

3讨论

研究对象的患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造成的。该城镇的瓜果十分丰盛,在炎热的夏季,许多学生在吃瓜果的时候经常不洗或是洗不干净就直接食用。再加上苍蝇的密度比较高,也很容易导致溶组织内的阿米巴感染。所以,要特别做好中小学生关于肠道寄生虫疾病的防治。在学校中开展一些讲卫生、树防护意识的活动,培养起讲卫生的好习惯。

本研究当中的驱虫方案对于中小学生和其他人群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有很大的作用,效果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性效益。

参考文献

[1]吐送托合提·肉孜,古丽鲜·巴依孜,阿布都卡依木·阿布都拉.某县3~18岁肠道寄生虫感染监测与驱虫药效果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2.(33):208—209

[2]彭国华,陈海婴,熊志伟等.2007-2008年鄱阳湖区饭湖自然村居民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5.(22):478

第2篇

【关键词】低年级;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防制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8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33-01

肠道寄生虫感染是在我国低年级学生以及学龄前儿童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常见疾病[1]。其中以蛔虫、鞭虫、钩虫及蛲虫最为常见。儿童感染肠道寄生虫后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有比较大的影响。目前调查发现,我国贫困县儿童肠道寄生虫情况比较严重,贫困县卫生条件比较差,特别是不注意饮水源,活动环境卫生条件的监控等因素使得大批儿童感染寄生虫情况频发。为了调查我国贫困地区低年级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以及分析驱虫效果,此次抽取广西资源县低年级以及学龄前儿童共1500名做感染率调查并分析驱虫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广西资源县(该县为广西49个贫困县之一的低年级以及学龄前儿童共1500名,以当地1-3年级5个班,幼儿园6个班,学校分县,乡、村为监控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龄前儿童抽取711名,其中大班223名,中班271名,小班217名;低年级学生抽取789名,其中小学一年级学生267名,小学二年级学生241名,小学三年级281名。所有1500名学生中,其中男生861名,女生639名,3-6岁年龄段618名,7-10岁年龄段882名,县级学校低年级学生421名,学龄前儿童370名,农村学校低年级学生368名,学龄前儿童341名。所有学生无其他心、肝、肾等严重疾病[2]。

1.2调查及驱虫方法由县疾控中心检验科以改良加藤氏法[3]和透明胶纸肛拭法采取学生粪便检查是否有蠕虫虫卵,有虫卵者为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寄生虫检查种类包括蛔虫、鞭虫、钩虫及蛲虫,计算寄生虫感染率;此外,对于所有感染了寄生虫的学生及儿童口服杭州制药厂生产的阿苯达唑,服药时于下午课后统一发放服用,并由专业人员及医生现场监督。服用剂量每次200mg。服药后半个月再对寄生虫感染者以相同的方法做检查,观察寄生虫感染转阴情况。

1.3疗效评价疗效标准对于肠道寄生虫感染者服用阿苯达唑半个月后对其再次做寄生虫感染检查,观察寄生虫感染转阴情况。以寄生虫感染阳性转阴为治疗有效,计算驱虫有效率,驱虫有效率=(总病例-无效病例总病例×100%。

2结果

2.1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对抽取的所有1500名学生做肠道寄生虫感染检查,结果发现,寄生虫感染学生共为186例,总感染率为12.4%,其中蛲虫感染学生为65例,感染率为4.33%,钩虫感染学生为39例,感染率为2.6%,蛔虫感染学生为42例,感染率为2.8%,鞭虫感染学生为40例,感染率为2.67%,在寄生虫种类感染率上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男生感染率为11.61%,女生感染率为13.46%,两者之间无差异显著性(X2=1.69,P>0.05;在地区分布中,城区学生感染率为11.88%,农村学生感染率为13.07%,两者之间无差异显著性(X2=1.75,P>0.05;在年龄分布中,低年级感染学生共为48例,感染率为6%,学龄前儿童感染者为138例,感染率为19.7%,两者之间有差异显著性(X2=21.75,P

2.2服药后驱虫效果对于所有感染了寄生虫的学生及儿童口服杭州制药厂生产的阿苯达唑,服药后半个月再对寄生虫感染者以相同的方法做检查,观察寄生虫感染转阴情况,计算驱虫有效率。结果显示,总感染人数186例中,寄生虫转阴为172例,驱虫有效率为92.47%。说明阿苯达唑对肠道寄生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副作用较小,是一种较为理想可靠的药物。

3讨论

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卫生条件比较恶劣、寄生虫防疫也做的不够完善等原因,我国低年级及学龄前儿童特别贫困地区中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比较严重。而在感染者群体中发现,学龄前儿童感染人数明显多于低年级学生,这可能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小,卫生习惯不如高年级学生有关。对于阿苯达唑的驱虫效果的报道中,此种药物驱虫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副作用小。

参考文献

[1]宋英前,路翠贤,孙秀敏.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调查及应用阿苯达唑驱虫效果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2003,19(2:109-110.

第3篇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试验教学;创新能力;改革

【中图分类号】R3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53-02

1 人体寄生虫试验教学现状分析

人体寄生虫学是介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一门基础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人体寄生虫学既不是主干学科,学时数也不多,且在实际的医学应用中也不如其他学科那样广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难以得到学生的关注,从而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了较大的矛盾和障碍。考虑到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因此我们就将实验室教学看做这一学科进行良好教学的关键所在,如果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还不能起到对寄生虫教学改良的作用的话,就很难在有新的改观。

纵观现代医学课程中对于寄生虫学的教学方式,大体上都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但显而易见的是,在进行试验教学的时候,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是远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标准。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仅仅只是简单的提供试验仪器设备,照本宣科的讲一下操作步骤,然后学生就依样画葫芦的进行实验,甚至于有的教师考虑到实验安全或者是仅仅出于节约时间和实验材料的目的,就对试验程序进行压缩,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加难以从实验中学到什么东西。加之理论学习上的空缺,寄生虫学这样一门基础学科,就算是过去了,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有用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更不用提创新能力的拓展。

2 改革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2.1 改进试验教材:理论不断丰富、技术不断进步,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良好前景下,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教学的相关教材也就应该相应的实现更新和调整。具体的更新和调整方式可以从三个具体的方向上来进行:一是对理论相关知识的丰富和补充;二是对一些过时的、在实际的科学实验操作中已经不予适用的试验技术和内容进行删减;第三点是最重要的,主要是将现行的先进科学试验技术引入到人体寄生虫学的教材中来,如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培养技术等。让学生在现论体系和试验技术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的掌握好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2.2 培养动手能力:眼高手低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的导致了动手能力的低下、实践能力的缺乏和创新精神的退缩。因此鼓励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病原学诊断操作技术中来,从自己的实际操作中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各种相关的原理与理论。实际上,形态学相关课程总能够动手的机会并不多,但其实际相关的内容又往往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因此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检查一下面部蠕形螨或者是制作粪便中虫卵的厚薄血膜,这都是非常新奇有趣的过程,学生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就能够感性的认识和理解理论并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可谓是一举多得。

2.3 结合病例与临床:实际上在人体寄生虫学中所学的很多具体内容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是要求有这样一种判断能力的,但学生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难以理解和预想到其潜在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误诊或者是根本看不出病因所在,这对于医学工作者而言是很不应该的。据统计,曾经就有病人在很多大医院就诊后都没有发现到底是何种虫体的感染,从这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医院和临床医生对于寄生虫学的认识和关注度都是不够的。同时也可以发现,其实寄生虫学尽管自身不是临床医学,但与临床医学的关联却极深。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必要结合临床与病例来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有更加准确和直观的认识。

2.4 开展设计性实验:在我们国家的高校教学水平评价中,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学校教学的重要参考。而开展设计性实验就正好符合这样一种要求和条件,且在人体寄生虫学这样一门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学科中,设计性实验的成果更加能够体现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可以说就是学生在这门课上专业素养的体现。具体的实验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首先在网络上和相关数据库中搜集所设计课题相关的资料,弄清楚前人的研究领域范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可以进一步展开研究和讨论的点来立论,根据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来对实验过程进行设计和开展。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掌握好学生的实验进度并以此为依据来依次开放所需实验室,并审批学生的实验设计报告,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予以更正,以保证后续的实验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向这样一种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可能在设计中所涉及到的某个病原体就会在未来发生,到时候就可以作为一手资料来投入直接的使用,不至于因病变的突袭而让人们束手无策。

2.5 进行实验考核:一定要认识到一个基础观念,即考核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仅仅是以此作为衡量学生知识储备和实验技能的一个方法。在以往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验是分开的,实验成绩是通过实验报告的书面成绩来确定的,这里面就存在着不合理的成分因为实验报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实际的实验水平,而更多表现的是报告书写能力,这就会给学生带来误导,即认为只要实验报告写得好就行,从而使得实验进行的目的偏了方向。而且,开展人体寄生虫学的试实验考核也并不复杂,比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那在显微镜下辨认出指定的寄生虫即可,但这样一种考核方式的纳入就会对学生的积极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 结语

显而易见,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工程中改革教学模式,引入实验教学方法,并将多种有效的方法结合进来,对于教师教学的方便有效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都是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常见疾病表现出大便异常

健康成人大便是黄褐色,且为成形软便。婴儿大便不成形,颜色为金黄色或者黄色。当人体发生某些疾病后,大便颜色、成形等会发生改变。①便秘,便秘患者可出现球形硬便。②狭窄或者直肠狭窄者可出现扁平带状便。③阻塞性黄疸患者可出现白陶土样便。④痔疮、肛裂、直肠病变、结肠息肉、肛裂患者等可出现鲜血便。⑤霍乱与副霍乱患者可出现米泔样便,类似于淘完米后的水。⑥消化道出血、隐血试验阳性患者可出现明显黑便,出血量达到50~70mL时大便可呈柏油样。⑦肠炎、感染性腹泻或者非感染性腹泻患者可出现稀汁样便。⑧细菌性痢疾患者可出现黏液脓血便。⑨阿米巴痢疾患者大便为暗红色,类似于果酱。

大便化验内容

(一)显微镜检查

正常大便通过显微镜观察,存在少量的细菌、结晶,没有红细胞,偶见白细胞。显微镜检查中如果发现异常,根据异常可提示存在不同病变,具体分析如下。

1.白细胞。如果显微镜检查发现白细胞增多,则提示患者出现肠炎,可能是细菌引起的感染,也可能是过敏性肠炎或者是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2.红细胞。常见的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痢疾、肠道下段炎症出血等情况,可在大便中检出红细胞。如果红细胞检出量超过白细胞,可能是阿米巴痢疾;如果红细胞检出量少于白细胞,则可能是细菌性痢疾。

3.结晶。胃肠道出血后可在大便中检出棱形结晶;而肠道溃疡、过敏性肠炎、寄生虫感染等则可出现夏科莱登结晶。

4.上皮细胞。假膜性肠炎、结肠炎等疾病患者通过显微镜检查可见大便存在较多上皮细胞。

5.肠黏膜上皮细胞。肠道存在炎症时可出现肠黏膜上皮细胞数量的增加。

(二)隐血检查

消化道出血检查中多采取大便隐血检查,通过大便隐血检查可知晓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同时还可以反映出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情况。大便隐血试验包括免疫法与化学法。

(三)寄生虫检查

寄生虫感染疾病可在患者大便中检查出寄生虫,因而通过寄生虫检查能够为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疾病治疗提供参考。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如下。

1.部分儿童腹泻以及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隐孢子虫感染引起的,通过大便寄生虫检查可检出隐孢子虫。

2.阿米巴痢疾是因为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通过寄生虫检验可发现这一寄生虫。

3.部分爱好旅游人群可出现腹泻,大便寄生虫检验可发现蓝氏贾第鞭毛虫。

(四)结晶检查

主要是通过对大便中结晶的检查为不同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正常大便中很少有结晶检出,比如草酸钙、磷酸盐、碳酸钙等。根据前面的分析,过敏性肠炎、鉤虫病、阿米巴痢疾等大便结晶检查中可发现夏科莱登结晶。

(五)食物残渣检查

食物经消化吸收,大便中多有植物纤维存在,其他残渣少见。如果大便中有食物残渣,根据食物残渣可为某些疾病的进一步筛查诊断提供依据。

1.淀粉颗粒。对于胰腺功能不全、慢性胰腺炎患者,其大便检查中可发现淀粉颗粒。

2.脂肪。胰腺炎、小儿腹泻、胰头癌等疾病大便食物残渣检查中可有脂肪检出。

3.植物纤维素、肌纤维等。如果大便残渣中上述物质过多,患者可能存在肠蠕动亢进。

大便化验取样注意事项

第一,可通过大便杯上的采样装置,合理选择含有脓血、黏液等病变成分的粪便,标本应选择新鲜大便。

第二,样本采集完成后需要在2h内完成检验,避免时间过长引起粪便成分发生改变。

第三,大便标本采集中应防止尿液、经血等混入其中。

第5篇

多年以来,弗莱格尔一直怀疑有寄生虫进入了他的大脑,影响了他的思想。他把这种颇具科幻色彩的想法带进了实验室,结果吓人一跳:家猫携带的微小生物体弓形虫真的会爬进你的大脑,会导致撞车和精神分裂症等灾难性后果。

每年杀死100万人

约在30年前,弗莱格尔读到了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一本书,书中写到,扁形虫通过借用蚂蚁身体,感染他们的神经系统来延续生命周期。这种感染改变了蚂蚁的行为,例如,当遇到温度下降时,一般昆虫会留在地下。但相反,受感染的蚂蚁却爬上草叶,将草叶压弯,最后它们就被牧羊群吃掉,这样扁形虫会就会进入动物肠道,在里面继续生命周期。弗莱格尔由此开始注意自身行为与蚂蚁之间的相似处。

类似的寄生虫有很多,比如,金线虫选择食草动物作为宿主,他们会驱使宿主往水里跳。宿主淹死后,金线虫的后代破体而出,新一轮的劫杀行动又开始了。吸虫类寄生虫感染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后,会让淡水螺爬到更明显的地方,容易被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吃掉,这样这些寄生虫就自然进入其下一个宿主体内。

弗莱格尔发现,自己在车流不断的道路中穿行一点也不害怕,而且他一点也不掩饰自己对捷克斯洛伐克当政政党的蔑视,这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弗莱格尔想,自己是不是也被寄生虫控制了?他开始怀疑家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控制了他,导致他行为怪异,有自我毁灭的倾向。弗莱格尔认为,如果这种寄生虫能够把他的头脑搞乱,那它们也同样会控制别人。

经过一系列研究,弗莱格尔盯上了弓形虫。这种寄生虫通过猫的粪便排出体外,人一旦感染会导致弓形虫病,所以孕妇一般会被告诫远离猫。从20世纪20年代起,医生就已经认识到在怀孕期间感染弓形虫的孕妇会传染给胎儿,可能会导致胎儿严重脑损伤甚至致其死亡。对免疫系统弱的人来说,弓形虫也是重要的威胁。在艾滋病流行初期,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还没有被发现的时候,弓形虫会让艾滋病晚期患者遭受痴呆的痛苦。但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和儿童来说,弓形虫感染不过会产生类似感冒的症状,然后自身就会击退这种细菌,之后这些寄生虫会在脑细胞内以休眠状态存在。这是一般的医学常识。

不过,弗莱格尔认为那些“潜伏”在人脑内的弓形虫很可能会悄悄改变人的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从而改变人的脾气和性格。他认为弓形虫会让我们撞车,自杀和精神分裂。把所有这些伤害方式加在一起,弓形虫就跟疟疾一样是致命的,“每年至少杀死100万人。”

老鼠爱上猫

弗莱格尔深入研究了弓形虫的生命周期:受感染的猫把弓形虫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随后传染给其他食腐和食草动物,主要是老鼠、猪和牛。弓形虫存在于这些动物的大脑和其他细胞内。人类感染弓形虫,有时候是因为接触了猫的便盆,有时候是喝了受到猫粪便污染的水,吃了没洗干净的蔬菜,或者吃了没做熟的肉。比如法国人超爱“滴血”牛排,所以法国弓形虫感染的几率高达55%,而不怎么爱吃嫩牛排的美国人的感染率在10%到20%。一旦进入动物和人的体内,弓形虫就需要回到猫体内,因为只有在那里弓形虫才能进行 繁殖。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弓形虫需要控制寄主的大脑。

弗莱格尔发现,被弓形虫感染的老鼠更活跃,更容易成为猫的目标,受感染的老鼠暴露在猫面前时也不恐惧。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罗伯特・萨波斯基发现弓形虫能让老鼠丧失对猫的天生恐惧感。猫尿味是啮齿动物天然的威慑剂,但受弓形虫感染的老鼠嗅到猫尿后大脑掌管恐惧的区域会处于瘫痪状态,从而大大增加了它们被猫捕杀的风险。

通过研究老鼠的这一致命反常行为,牛津大学科学家得出结论,认为弓形虫作为自然界最成功的一个物种,已经进化出完美的机制,能有效地控制老鼠的行为。它们操纵老鼠让其自取灭亡,从而使自己在新寄主猫身上完成整个生命历程。

更重要的是,很多科学家认为,弓形虫并不是唯一一种能让人类变成牵线木偶的病菌,萨波斯基教授说,“我猜测,哺乳动物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我们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寄生虫。”

让人精神分裂

人和其他大型动物都可以看成是弓形虫意外的寄主,进入其中对它来说是走进了“死胡同”。不过,即使人类从来不是弓形虫生命循环圈的一部分,但因为从老鼠到人的所有哺乳动物大部分基因都一样,所以,弗莱格尔推断,人类还是会被这种寄生虫控制。

弗莱格尔发现,被弓形虫感染的影响表现出明确的性别差异。被感染的男性更加内向、多疑,对别人的评价毫不在乎,蔑视规矩。而受到感染的女人则完全相反,会变得更加外向,信任别人,注重形象,比没有感染的女人更遵守规矩。相比未受感染女性,她们对于男性更具吸引力。

与没受感染的同性相比,受到感染的男性更喜欢穿皱巴巴的衣服,而受到感染的女人在着装上更认真,更爱穿昂贵的设计款的衣服。被感染的男性没几个朋友,而被感染的女人则朋友很多。被感染的男性比没受感染的男性更犹豫,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会不会对自己有伤害?而被感染的女性则完全信任,总是按别人说的做。

弗莱格尔认为,高度焦虑可能是被感染人群的共同特征。当精神紧张的时候,女人会通过社会的接纳和慰藉来缓解,所以她们会显得柔和友好。而焦虑的男人,会缩回内心,变得敌对和。弗莱格尔认为被感染的男人和女人的反应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

此外,弗莱格尔还发现,被感染的人注意力和反应速度都降低了,所以受到感染的人更容易发生车祸。弗莱格尔统计了涉及交通事故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率,发现,发生交通事故的人,无论是驾驶员还是行人,他们的弓形虫感染率是类似无事故的人的3倍。土耳其科学家也发现了类似的数据。

第6篇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化学、生物和物理危害进行评估,定性或定量地描述风险特征,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

风险评估主要由政府部门组织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单位完成。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将食品分为三大类

根据各类食品消费量和食品中各种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风险的高低,将食品分为I类、Ⅱ类和Ⅲ类,其中I类覆盖居民消费量大、一旦出现问题危害严重,其中有粮食(大米、面粉)、植物油、蔬菜、畜禽肉(猪肉、猪肝、猪肾、鸡鸭肉)、水产品(海水鱼虾、淡水鱼虾)、禽蛋(鲜鸡蛋)、乳制品(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乳)、水果、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熟食卤味、盒饭和婴幼儿食品等12大类、20小类食品,涉及223项指标,每月监测一次;Ⅱ类食品涉及粮食(玉米、豆类)、畜禽肉(牛羊肉、鸡鸭下水、其他禽肉)、乳制品(成人乳粉、干酪、奶油)、蛋及其制品(鲜鸭蛋、咸蛋、皮蛋)、粮食制品、调味品(酱油、味精、食糖、食盐)、腌腊肉制品、瓶(桶)装饮用水、休闲食品、茶叶、食用菌等12大类、46小类食品,涉及208项指标,每季度监测一次;Ⅲ类食品涉及蜂制品(蜂蜜、蜂王浆、蜂胶)、熏烤肉制品、冷饮饮料、淀粉、酱腌菜、清洗消毒剂、葡萄酒等10大类、31小类食品,涉及60项指标,每半年监测一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还包括生物性污染风险

食品中生物性污染风险监测分为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寄生虫和食源性病毒三种。其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14大类食品,涉及19项致病菌指标,按月开展监测;食源性寄生虫监测8大类食品,涉及35项寄生虫指标,按季度开展监测;食源性病毒在每年冬季监测一次,上半年未监测。

2011年上半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食品安全评价中心以产品为主线,开展上海市各类食品风险监测,覆盖全市75%以上的食品供应渠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风险监测的情况,对高风险的领域加强监管,以防范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目前面临的主要食品安全风险仍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在I类食品中,合格率最低的为熟食卤味(65.6%),其次是盒饭(桶饭)(66.7%),其他食品合格率较高,均在90%以上;Ⅱ类食品中,合格率最低的为茶叶(66.3%),其次是粮食制品(80.4%),其他食品合格率较高,均在90%以上;Ⅲ类食品中,合格率最低的为熏烤肉制品类(90%),其余食品合格率均超过96%。

市售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风险监测中,禽畜肉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18.8%),其次是菜肴(3.9%)及米粉、盒饭(3.2%),在生食动物性水产品、蛋及蛋制品、婴幼儿食品中均未检出;市售食品的食源性寄生虫风险监测中,海水类水产品的寄生虫检出率最高(40%),其次是牛羊肉(25%),淡水类水产品、生食水产品、猪肉和内脏等食品均未检出。

上半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

主要问题

1.养殖、种植过程中违禁药品使用、限用药品超标的情况依然存在。如水产品养殖、运输过程中使用孔雀石绿、氯霉素等违禁渔药,生猪和肉牛养殖过程中使用瘦肉精或是其替代品,蔬菜和水果中偶有农药残留超标,茶叶中禁用农药屡有检出。

2.微生物和寄生虫污染情况时有发生。豆制品、盒饭(桶饭)和熟食卤味等高风险食品常见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说明其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卫生状况不佳。

3. 甜味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的现象依然存在。如熟食卤味中滥用亚硝酸盐、即食食品中超范围和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

4.虾夷扇贝肠腺中常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超标,偶有检出铅镉重金属超标。

上述问题中,兽渔药残留、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和食品添加剂残留总体上属微量水平,对普通人群健康危害风险不大;即食食品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说明生产和储运过程卫生状况不良,但不会导致食用者急性中毒。不过,即食食品中检出的致病菌则具有一定的急性中毒风险;畜禽肉中检出寄生虫幼虫,在食品加工和烹调时要烧熟煮透。

第7篇

一、重新构建微免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因

1.认真分析近三年教学大纲

认真分析近三年护资考试大纲,考试分为两个科目,即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考试的内容是护理工作需要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和技能、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在护资考试中开始使用人机对话,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考试中出现大量跟实际工作有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临床实践的问题场景,更加直接地考察考生实际工作能力。考试时间缩短,由原来的150分钟缩短为120分钟。题量减少,由原来的135道减为120道,全部为选择题,有 A1、A2、A3、A4四种题型,以病例分析题为主。

2.全面分析 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护资考试真题

全面分析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年护资考试真题,涉及微免相关知识点所占的分值约为:2014年细菌知识有22分,免疫知识有9分,病毒是4分,真菌和寄生虫为1分;2015年细菌知识有25分,免疫知识有5分,病毒是6分,真菌和寄生虫为3分;2016年细菌知识就有29分,免疫知识有6分,病毒是9分,真菌和寄生虫为5分。掌握考试对考点的具体要求,从而为微免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依据。由此深知护资考试与微免课程的关联度很高,有必要对微免课程教学评价体系重新建构。

二、目前笔者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考试的弊病

1.考前辅导的考试形式

因为中职学生基础差,又不上进,教师对教学的考评只能是处理教材、少而精教,考试前又进行辅导,所以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复习,等着考试前老师辅导,形成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学习风气。学生是考一门记一门,如果连续考两门以上,前面有时间记的能及格,后面没有时间记就不及格,考试完毕,脑袋里一锅粥。

2.注重理论知识,轻视实践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是课本主要内容的简单再现,考试内容以机械记忆的理论知识为主。试题中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较少甚至没有,使学生为考试而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三、重新构建微免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举措

1.制定护理专业微免课程教学大纲

分析护资考试真题,细菌部分尤其是在化脓性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破伤风梭菌知识点多;病毒方面涉及的是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狂犬病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轮状病毒;寄生虫章节考点是蛔虫、血吸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因此,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及护资考试相关知识点,制定既能体现护理专业特点又能注重与临床课程衔接的、适应护资考试的教学大纲。

2.根据护理资格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定位微免课程教学内容及方式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特点,编制符合护资考试的案例版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临床病例分析,以激发学生学习微免课程的兴趣。微免教学过程中,由于记忆知识多,又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感到比较困难,在课堂中运用案例情景教学法,使理论知识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如讲结核分枝杆菌,每次护理资格考试都有,为了让学生重视及加深理解,上课就让学生扮演患者和护士,患者咳嗽3个月,咳白色黏痰,内带血丝,午后低热,面颊潮红,疲乏无力,常有心悸、盗汗,较前消瘦。来医院检查,痰结核菌检查阳性。诊断为肺结核,作为护士在护理该患者时,应明确该病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又是什么,对该病如何预防。通过形象逼真的工作场景化,提高了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新构建微免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有形成性考核又要有总结性考核,共同构成学生的最终成绩,从而达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1)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的构建。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考核,包括n堂提问、作业完成、阶段性测验和实验报告等基本形式,体现于微免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培养。重点做好两方面:一是阶段性测验,采取滚动式考试的办法,给学生更多的考试机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管理思想和服务理念,改变传统一考定终身的理念。鼓励学生们要高的分值,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我们可以不断考试,但是要严格闭卷考试,学生觉得今天复习好了就告诉老师,老师就出题考试,考题的范围是从开学至考试时所学的内容,学生兴趣很高,不但有了满意的分数,更掌握了知识;二是作业完成形式不一,保证内容的掌握。以前要求学生作业书写规范认真,可那是学生心不在焉抄书本的,根本没有达到做作业的目的。为此进行了改革,让学生自己看书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图表式、书面案例分析、口头讲解、情景模拟表演等形式完成作业,学生经过思考掌握了很多知识。

(2)适应护资考试,改变以往考试的内容及题型。改变以往考试内容和题型,适应护资考试。考试内容上以各种细菌的致病性、预防为主;病毒方面是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狂犬病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轮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免疫性出题多些;寄生虫考点是蛔虫、血吸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考试题型以往是名词解释、填空题、解答题以及单纯知识点记忆的选择题,现在为了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微免的老师改变以往考试题型,改为A1、A2、A3、A4 四种题型,加大病例分析题量,目的是使学生早早熟悉考试题型,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缩小了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又全面施行人机对话考试,考试题目灵活,题中有图片,视频等接近临床工作场景,知识范围广泛。

微免课程最终成绩包含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 40%(内容包括提问、作业、阶段性测验和实验报告各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24%,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36%,最终考核评价体系按满分 100分计算。在整个考核体系中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进境南美白对虾;种虾;风险管理

基金项目:台州市市级科技资金补助项目“南美白对虾生物性危害因子检测和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62ny16

中图分类号: S851.347.3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32

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归根结底病害是元凶。对南美白对虾养殖产生较大影响的病害有十余种,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同时也有寄生虫疾病。国内市场上目前30%以上虾苗是由国外进口种虾繁育,并且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种苗作为整个养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病害传播的重要载体。为了强化其源头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依据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对种虾隔离过程从种虾引进、活鲜饵料、人员流动、生产用水等多个环节进行危害识别,通过引入“风险管理计划”,促进南美白对虾苗种及其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进境南美白对虾种虾建立风险管理计划,浙江宏野海产品有限公司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企业,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多批种虾。

1.2 产品概述

进境南美白对虾种虾的风险主要是携带有害病原生物,造成动物疫病传播,使对虾大面积死亡,这些动物疫病主要为甲壳类易感病原,包括:病毒性病原,如WSSV、HPV、IHHNV、TSV、YHV、IMNV;寄生虫性病原,如EHP;细菌性病原,如NHPB、AP等。

1.2.1病毒性病原

WSSV即白斑病毒、HPV即肝胰腺细小病毒、IHHNV即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TSV即桃拉综合征病毒、YHV即对虾黄头病毒、IMNV即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病毒病一旦爆发,死亡率非常高,而且传染性非常强。

1.2.2寄生虫性病原

EHP即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简称肠胞虫,肠胞虫是细胞内寄生,传播速度非常快,感染肠胞虫的南美白对虾会出现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的情况。

1.2.3细菌性病原

NHPB即坏死性肝胰腺炎,也称肝胰腺坏死细菌,属于细胞内寄生细菌;AP即AHPND,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其病原有报道称是携带高致病性致病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也是导致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的病原之一。凡是携带高致病性基因的弧菌都可以称作是高致病性弧菌。南美白对虾感染这两类细菌之后死亡率非常高,而且病害传播速度快,会给南美白对虾的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1.3 隔离检疫过程

隔离检疫在相对分割的环境中进行,检疫区远离其他水生动物养殖场、水产加工厂及居民生活区等场所,具有独立的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及消毒设施,隔离检疫区入口须设有消毒池(垫)。

2 风险管理

应用HACCP体系原理,对进口的南美白对虾种虾隔离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对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评价,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1 风险识别

南美白对虾的风险识别考虑种质引进及其隔离期间投喂活饵,水源污染和人员流动等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参考以往风险监控和进口检测数据、国内外法规标准、国外通报等信息。进口南美白对虾种质的风险主要是识别是否携带有害病原生物。

2.2 风险评价

对已经识别并分析的风险进行评价,即通过评价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从而确认风险的等级,见表1。

评估采用风险等级矩阵法。

风险得分评价:风险得分=严重性×可能性×可检测性

风险等级矩阵表,见表2。

2.3 风险管理措施

从管理的角度来思考衡量风险的影响,发生概率极低的风险因素不应占据更多的管理资源,而应该把精力投入到发生率高、影响较大的风险中。

低风险,用来作出决策来降低或接受风险,一旦风险降低至该等级,就接受该风险而不用再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进一步降低风险;中度风险,建议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高风险,必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2.4 监测和评审

风险管理小组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再审核,结合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开展,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对运行中的特殊情况,及时对相应环节进行改进。

2.5 风险管理活动的记录

风险管理活动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采取风险管理措施、监测与评审等,是运行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及时记录。

3 结果与分析(见表3、表4)

4 讨论

隔离检疫是严防国外动物疫病传入我国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来说,种苗的安全是第一位,直接影响到之后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实施风险管理计划,对种虾隔离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核。在隔离检疫期间,通过采取检测、监测,限制人员流动,进出更衣消毒,进水消毒处理等控制措施,做好种质引进、活鲜饵料、人员流动、生产用水等环节的控制,从而杜绝病原传播,确保种苗的安全。

参考文献

第9篇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什么是饮食风险

风险可简单地理解为人所不希望发生的事件的发生概率或机会多少。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问题,不过风险有大小,饮食当然也不例外。有一些饮食风险是可以度量的,而有一些饮食风险只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给予估算,例如某种食品成分的风险。饮食风险通常都是针对整个人群而言,并非指个人风险,后者通常比群体风险要低或高一些。就食品而言,个人风险将视危害成分暴露量、个人敏感性及饮食方式等而定。用风险概念来分析食品安全性问题,就不难理解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无风险或零风险的事,问题在于消费者能接受什么样的风险。对可能的风险和获益作综合的平衡,权衡得失利害,才能作出合理的取舍和符合实际的决策。例如,在外就餐可能有食品污染、餐具不洁、染病机会多等危险,但有省时、便捷、美味的好处,相对而言,其风险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兽药、添加剂及其他化学品,可能为消费者带来一定的风险,但不用这些化学品又会增大别的风险,如病虫害滋生可使食品中某些致病的微生物、生物毒素、寄生虫增多,导致食品的质量和数量严重下降,食品的营养和品味不佳,食品价格上涨。作为消费者,只能根据条件选择接受哪一种风险。显然,对风险与获益两个方面的充分、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是确保食品安全性的前提。其中,对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危害成分的风险评价及其相应的风险控制,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需要严格的方法、技术、工作程序和机构上的支持与保证。

3当前食品安全面临哪些新问题

对有害投入品的投入变换手法,给检测工作带来了难度。如养殖户添加“瘦肉精”变过去的全程添加为现在的宰前二十天停止添加,规避了通行的尿样检测,但肝、肾、肌肉中仍然残留,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仍然有较大的危害。

有害投入品的功能花样翻新,危害面较大。现在有害投入品的功能,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还包括改变颜色、形状、口感等,并不断开发“新的功能”。例如,为了提高销售价格,某地十多家养鸡场竟在鸡饲料里添加了加丽素红(色素)以生产所谓“红心土鸡蛋”;为防止苍蝇污染,竟在火腿上喷敌敌畏;为使蚕蛹显得新鲜,竟给蚕蛹喷敌敌畏,使之不住摇头;在鱼池中加入激素,使鱼保持活力,不断游动;给屠宰前的生猪喂盐,使之口渴喝水,以增加肉中水分等。

有些企业打着金字招牌制售污染食品,欺骗性较大。一些不法分子将普通的甚至是污染的食品进行包装,贴上“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质量安全食品”的标签,或打着著名品牌的招牌,进入超市高价出售,利用品牌、超市的信誉度和影响力,欺骗消费者。

以低营养食品原料替代生产假冒高营养食品,销售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由于广大农村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收入水平较低,监管力度较弱,加上农民食品安全意识普遍不强、鉴别能力差,给制假售假者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将假冒伪劣和有害物超标食品的销售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4食品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生物性污染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及昆虫的污染。微生物污染主要有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以及病毒等的污染。出现在食品中的细菌除包括可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染病等的致病菌外,还包括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并可作为食品受到污染标志的非致病菌。病毒污染主要包括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污染,而其他病毒不易在食品上繁殖。寄生虫及其虫卵主要是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直接污染食品或通过水体和土壤间接污染食品。昆虫污染主要包括粮食中的甲虫、螨类、蛾类以及动物食品和发酵食品中的蝇、蛆等污染。

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涉及范围较广,情况也较复杂。主要包括: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恶英、三氯丙醇等。②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接触食品时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③滥用食品添加剂。④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⑤掺假、制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如在辣椒粉中掺入的化学染料苏丹红。

物理性污染 有的物理性污染物可能并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但是严重影响了食品应有的感官性状和(或)营养价值,主要有:①来自食品产、储、运、销的污染物,如粮食收割时混入的草籽、液体食品容器中的杂物、食品运销过程中的灰尘等;②食品的掺杂使假,如粮食中掺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掺入大量的糖等;③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应用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污染。

5家庭防范食品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一般来说,家庭防范食品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

(1)要购买没有污染和杂质、没有变色及变味且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不买已知被污染的食物。(2)生鱼生肉应在低温下保存,买回后若超过两小时才烹调,也宜先放入冰箱,不要图省事。(3)要买消毒牛奶,不食用未经加工的牛奶。(4)易腐败的食品要随买随加工,加工过的食品最好马上吃掉。食物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越长,危险性就越大。(5)做饭前要把手洗干净,中间转而做另一种食品时最好也要洗手。(6)菜刀、菜板用前都应清洗干净,要先切熟食,后切生品,或切生熟食品的菜刀、菜板分开。(7)尽量用封闭的容器装食物。(8)当准备食用已存放一段时间的食物时,要将食物再次加热到100℃以上。(9)饮用洁净的水,把水烧开了再喝。(10)及时将厨房里的垃圾清除、扔掉。

6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7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第10篇

关键词:寄生虫;精品视频公开课;爱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47-02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一种特殊的免费开放网络教育形式,以高校学生为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为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于2011年启动,同年11月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爱课程”正式上线,之后教育部在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立项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截止到2015年7月20日,“爱课程”网站共上线895门课程,选题涉及哲学、经济、法学、文学、艺术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2015年2月,遵义医学院完成的《寄生虫感染与人体健康》视频公开课作为第32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在爱课程网站。本文结合这一实际案例,通过该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准备、制作、修改、正式上线等环节中得到的经验和体会,为地方院校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提供一些参考。

一、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1.学校的大力支持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高校进行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不仅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以满足社会多元化学习需求,还可促进高校转变教学理念,加快教学改革。因此,学校的大力支持是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重要保障,精品视频课程建设离不开各高校积极提供各方面的支持。遵义医学院由主管校长负责,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在政策、经费、硬件设施、人力等方面给予精品视频课程建设大力支持。为了保证课程质量,学校专门安排教师参加培训,让主讲教师更好的把握内容要求和建设标准。同时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学校开设的课程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和体现自身特色的课程进行分批建设,保证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顺利实施。

2.突出特色,做好选题和教学设计。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的视频公开课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案例,要注重应用环节的建设[2]。选题是实际开展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首要环节,课程选题要突出地方院校特色和学科优势和课程建设目标,打破传统,追求新意。南开大学陈洪教授认为:公开课不一定要有很高的理论深度,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角度,能够切实地提高听众的知识面和科学素养[3]。课程《寄生虫感染与人体健康》教学团队以承担的贵州省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为基础,团队成员具有近十年为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进行科普宣传的丰富经验,能够打破学科的知识体系禁锢,很好把握科普宣传讲解的内容和深度,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精品视频公开课每门课程至少5讲,各讲相互独立又成整体。课程设计应尽量选择新角度、避免重复,勇于创新。针对授课对象的不同和授课时间的限制,不能照搬教科书,讲授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又不能过于专业和详细;既要考虑通俗易懂、使社会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但又必须严谨、准确、精益求精。为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寄生虫感染与人体健康》以寄生虫常见感染途径为线索,每讲题目巧妙设计“病‘虫’口入”、“都是宠物惹的祸”等新颖标题。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使枯燥的人体寄生虫教学讲解直观而生动,变得有趣味。教师尽量采纳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或形式,增加对学习者的吸引力。

3.录制前相关人员的准备要充分。要保证课程制作的水准和课程质量,在录制前与媒体制作团队沟通非常重要。让制作团队了解教师整个课堂安排和教学设计,录制导演提前做好准备、制定拍摄方案。制作团队要准备高清数字设备,采用三机位拍摄,一个前机位、两个后机位,并要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提前做好摄像机机位、拍摄角度、话筒声音调试、灯光等准备工作。

教学场地应事先选择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的录制现场,可适当对教室进行教学环境的布置和装饰,如有学校Logo的背景墙或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图片等,学生人数以50~80人较合适。授课教师除了完成前期教学内容准备、教学设计和PPT制作以外,教师准备的衣着要大方得体,展现出教师的风貌。为呈现自然、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不赞成提前组织学生对互动环节的提问进行演练,但考虑拍摄机位、声音收集等因素,可提前安排参与互动学生的座位。

二、视频公开课的录制和后期编辑

视频公开课每讲以专题呈现,每讲内容完整,时长30~50分钟。为了完整、全面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三台高清摄像机中一台机器拍摄教室全景,一台拍摄主讲教师中、近景,一台拍摄学生画面,要避免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内容。主讲教师在做好教学内容的充分准备后,在现场摄制导演的指挥下开始视频拍摄。授课过程中学生要坐姿端正,精神面貌饱满,认真听讲。教师既要用专业严谨、富有激情的语言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传授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到通俗易懂,用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用良好的教学仪态、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肢体语言真实展现个人教学魅力,也要考虑现场录制视频的要求,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要有镜头感。对于一些简单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可以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与学生互动环节无需提前演练,如果学生回答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内容可以课后补录,也可真实记录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和更正,真正展示课堂教学过程、体现互动式教学形式。

为了保证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教育部特别制定了《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教高司函[2011]105号文件),对课程录制,后期制作,视、音频交付文件等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很多人认为后期制作由制作团队完成,与授课教师关系不大。事实上编辑制作团队对后期制作的技术手段很娴熟,但是对于课程内容如何能更好展示却外行,如PPT的插入形式和位置、整体衔接性、为更好展示某些教学内容如何切换镜头、字幕的准确等,都需要教师与制作公司进行沟通交流,并全程参与后期制作。

课程开始时一般要呈现整个课堂的全景画面,教师授课过程以近、中景为主,适当切换学生镜头。为保证PPT的清晰度,一般后期编辑时将PPT转为图片格式嵌入视频,但这种方法不能体现课件中的动态演示效果,就需要结合中、远景镜头现场反映课件的动态演示过程,达到课件制作的动态演示目的。此外,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声音为主要载体、声画结合的形式展现课堂教学内容,如授课过程中的某些口误或小的失误,要由授课教师与制作团队协商解决办法,可通过剪辑、镜头切换等方式尽量弥补,不要出现明显的画面跳跃感或语言的不连贯,否则只能补录声音甚至镜头。

三、视频公开课上线前的修改和注意事项

视频公开课制作完成后上报,经初审、复审、三审、修改后才能上线。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遴选目前主要通过专家和社会公众评价,上线前由专家评议课程选题是否恰当、有无重大政治性、科学性问题、讲授内容是否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定位、授课教师的教学魅力、后期制作水平等。三审通过后会有非常详细的修改意见供课程团队修改,涉及教师授课内容中某些专业问题的严谨性、PPT和唱词中文字的疏漏和不规范、唱词压字、某些有广告嫌疑或不恰当的图片引用、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视频技术参数检测指标是否合格等细节问题。课程团队要严格按照修改意见逐条修改,以保证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和水准。对于同行评审专家提出的涉及专业知识的修改意见,特别是一些不严谨或不规范的专业内容授课教师要提出修改方案,与编辑制作团队认真修改、弥补,如有争议可提出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以书面形式与编辑沟通。经过多次修改、审核,课程经终审合格后方能在爱课程网站上。

四、结语

虽然通过精品视频公开课《寄生虫感染与人体健康》的制作和评选过程,获得一些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经验,但也发现该课程与目前我国建设的多数视频公开课存在同样的授课模式相对单一问题,课程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主,课堂学生的思考和与教师的交流环节较少。此外,教师对课程内容讲授深浅的把握、后期制作略显粗糙及专家提出有的互动环节显得比较生硬等,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不仅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学术造诣,而且要做好课程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同时在拍摄与制作方面要加强与摄制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引入更多更新的摄制技术运用到视频课程中。

参考文献:

[1]王朋娇,田金玲,姜强.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310):86-92.

第11篇

(f0002)稿约 无

(f0003)藤县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调查 徐沛兰 陆世文 袁莉凤

(i0001)《应用预防医学》第18卷索引 无

论著

(321)广西永福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 赵明明 胡才友 杨泽 吕泽平 孙亮 李俊纯 黄泽治 李正杰 韦勇 史晓红 梁庆华 吕渊

(325)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在保障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唐振柱 李秀桂 孙贵娟 黄彦 黄兆勇 丁伟 龚祖康 王红 吕素玲 诸葛石养

韦程媛 方志峰

(332)2006~2010年贵港市hiv/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住院病人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朱宇佳 李健龙 覃雄林 覃琼芬 吴兴华

(335)广西6~13岁学龄儿童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杨虹 唐振柱 秦秋兰 邹思梅 郑瑾 梁馨元 李蕙菱

(339)2011年广西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调查 钟格梅 赵鹏 郑承杰 黄林 李明江 黄江平 黎勇 李裕利 张伟尉

(343)广西南宁部分医院就诊者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 中继清 王静 谭裕光 黄福明 杨庆利 田春林 石焕焕 卢作超 刘登宇 黎学铭

(346)国家级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防治效果及措施评价 黎学铭 杨益超 欧阳颐 万毒玲 张伟尉 申继清 黄铿凌 许洪波 王静 李文 粱炯明

谢石光 何其斌 郭发元 蔡凤清 孙强

调查研究

(351)2009~2011年北海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黄坚 梁健 许承宝 陈琳 白海涛

(353)贺州市实施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合作项目效果评价 黄文胜 谢世林 韦廑 黄艳芬

(356)2011年宾阳县孕产妇中3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韦秋玲 宋树平 施珍玲 黄晓兰 文玉虹

(358)南宁市某高校学生和医院就诊者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王静 刘腾 石焕焕 王鸽 刘登宇 刘晓泉 卢作超 申继清

疾病与卫生监测

(360)2010年桂林市女性工作者艾滋病与性病监测结果分析 周芸 陈伟 周美容

(362)梧州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黎启明 黎炽森 陈洁宁 何婕 谢勇玲

(365)2000—2011年广西隆林县鼠疫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 黄凤晓 吴声荣 廖生华 王利荣 陆胜忠 常苡舒 吴璇

(368)即食凉拌米粉及盒饭中蜡样芽胞杆菌限量值初步探讨 李秀桂 轰诱 吕素玲 王红 诸葛石养 孙贵娟 苏爱荣 韦程媛

检测技术

(371)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质量分析 李剑军 梁炳健 刘鑫 赵书银 黄丽花 张鸿满

疾病防治

(374)护肝药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观察 罗丹 黄敏莹 刘飞鹰 李鹃

实验研究

 

; (378)辅酶q10对自然衰老大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彭亮 姚思宇 何励 傅伟忠 王彦武 覃辉艳 梁慧莉

综述

(381)健康教育干预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的意义 杨娟(综述) 刘军(审校)

第12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主管单位: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小16开

国际刊号:1674-6422

国内刊号:31-2031/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