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团队精神的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职 体育教学 团队精神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集体智慧和力量越来越凸显出重要作用,可以说团队协作能力已经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子。团队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了各层次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几乎渗透每一学科的教学。体育教学的师生集体参与、双边活动等众多特点决定了其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互助、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以强化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长久性的过程,通过笔者的探究总结,主要从教学原则、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加以实施。
1、确定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施的方向指导,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必须以一个系统性的原则为指导。根据教学经验,结合课程标准及中职体育教学纲要,笔者认为中职体育教学中要坚持集体性、针对性、因地制宜性团队精神培养原则。只有通过集体活动才能使学生认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领会团队精神的精髓所在,因此,集体性原则是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根本,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所在秉持的理念。针对性原则是基于中职学生现实特点、专业特性以及个体差异所提出的,即在体育教学中,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有针对性,着眼于中职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寻求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有针对性地培养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因地制宜性原则考虑到了差异性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以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在团体精神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即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的地理优势、气候条件来开发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如山区可根据地形设计集体登山项目,北方可利用冰雪选择合作滑雪项目等,通过教师的对教学资源的精心创造和合理编排,形成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最佳体育教育形式,来强化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
2、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施的先导,为了提高对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要在积极学习《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和《新课标》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体育课只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三基”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着重提高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找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3、丰富教学方法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和参考国内外先进体育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综合采用合作学练法、游戏法、竞赛法来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
3.1 合作学练法
合作学练法是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有助于强化学生团队精神体系各个构成因子。首先,合作学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参与意识。在体育课合作学练中,小组利益是根本,为了共同完成任务,每个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相互协作,互相帮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其次,合作学练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自信。在引入合作学练教学后,为了不影响团体成绩,学生必须通过模仿、沟通、交流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容置疑地会提升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自信心,同时也就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凝聚力。最后,合作学练增强了学生的团队责任感。在合作学练中,学生在小组中自我价值的完全实现是关键。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采用讨论法让每个小组想出几种能够让自己快速奔跑的方法,这使小组的每个成员能在短时间内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献计献策,时时表现出对团队的关心和维护,自然而然提高了他们的团队责任感。
3.2 游戏法
团队体育游戏是中职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有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教学方法。团队体育游戏种类较多,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团队精神较差的现状,有必要对各种方法进行整合和创新,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与团队拓展训练的相结合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方法,如“人肉运输”、“瞎子背瘸子”等游戏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沟通和配合能力;“瞎子走路”、“信任背摔”等游戏可以增强中职学生对团队的信任感:“搭桥过河”、“穿越电网”等游戏可以让中职学生体验团队成功合作的快乐。
3.3 竞赛法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竞赛法是一种检验和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方法。竞赛法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团队合作成功的成就感。团队竞赛中,个人技术虽然重要,但团队的协作配合更是重中之重。如球类比赛中,个人能力在强的学生也离不开集体的互相配合;田径接力赛中,只有每位队员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比赛胜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团队竞赛,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以上体育教学方法对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认知、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需要强调是。这些教学方法不是为了达到某一团队精神培养目标而独立使用的,有必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完善教学评价
传统的中职学生体育成绩评价,过于突出对体育技能和技术的评定,不利于检验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情况。因此,中职体育评价中需要增加团队精神评价内容,笔者认为可采用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个人成绩由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部分组成。团队成绩是对团队共同合作与个人努力程度的综合评估,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团队共有的成绩,主要是教师对团队表现及团队作业的考查;二是团队的自评,即团队对成员的讨论评估;三是团队的互评,即团队与团队之间的评价。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团队精神的实质是,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高校篮球训练队;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培养
篮球是球类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团队团队精神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都要求全体队员和睦相处,队员间有非常高的协作能力。在现在的高水平篮球比赛中,各球队之间除了比技术、战术及队员的身体,心理素质外,最重要的就是球队队员之间的团结,即球队的团队精神。高校篮球训练队的团队精神,是一种动力过程,它反映出一个群体间实现其目的和目标而甘苦与共、齐心协力的倾向。团队精神强的高校篮球训练队其成员的“归属感”强,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能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的战斗力。本文就团队精神对球队的影响及如何提高球队团队精神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
一、团队精神对高校篮球训练队的影响
(一)团队精神对球队队员的相互交往和队员自信心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心理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的心理状态。运动队集体中领队、教练员、运动员能否相互团结、协作,互相理解、体谅,造成一种相容的心理气氛,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心理指向,将对运动队队伍建设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团队精神是实现运动队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运动队的奋斗目标的确定与实现必须是运动员与教练员的齐心协力,忘我投入,才能众志成城,勇夺桂冠。团队精神是运动水平正常发挥的前提,通常在其他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团队精神越强的运动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大,成员的向心力也就越强。
(二)团队精神对球队工作实效的影响
团队精神是提高运动队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离不开集体的密切配合与相互间的协调默契,而团队精神能有助于消除内耗,增强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工作和训练的责任心,群策群力拧成股绳,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团队精神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要以群体的规范、目标和要求为中介,群体要求成员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那么高团队精神的群体工作效率就高,反之工作效率就低。这就要求领导者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积极的训练内容与方式,提高团队精神。团队精神高的球队。成员之间相互依赖都愿意在一起,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球队和队友,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势必刻苦、认真、投入,全队队员齐心协力,即团队精神高的球队,工作效率就高。
(三)团队精神对球队运动成绩的影响
尚格对篮球项目的研究表明:球队与球队的成绩呈相关,这一研究也表明了球队的团队精神对球队的重要作用:即运动队的团队精神越强,球队的成绩也越好,尤其像篮球、排球、足球等集体性的项目。强大的团队精神会产生好的运动成绩,而好的运动成绩又能促使运动队团队精神的增强。即运动队在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之后,队员之间会呈现出良好合作的情感,队员之间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这种循环关系也为运动成绩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在团队精神较强的运动队中,队员之间由于相互支持,关系融洽,队员们对于所属的运动队以及对自我的评价都会提高,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并更加热爱所属的运动队。因此,作为运动队的领队和教练应注重对运动队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发展。
(四)团队精神影响球队队技、战术的学习
一个运动队的团队精神强,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就大,领队、教练员、运动员之间的意见比较一致,团结、协作精神好,运动员之间思想统一、目标一致、齐心协力、配合就更加默契,在比赛中对技战术的运用将更加熟练。运动员思想境界提高了,训练必然更刻苦,投入,技术的掌握必然更迅速。运动实践表明:同样的队员、同等的技术、结构相似而思想水准不同,训练的功效差异显著。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竞技运动,运动队技、战术的提高是与运动员之间的齐心协力,配合默契成正比的。全队的队员凝聚在一起,团结友善、相互了解比较深,在赛场上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直接让队员知道下一步的思想和行动,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其威力。球队的技术、战术配合的默契取决与教练员与队员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团队团队精神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
二、提高球队的团队精神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球队的生活管理,提高球队的交往团队精神
高校篮球训练队,教练员不仅要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责,还要管理队员的生活和文化教育及伤病治疗等一系列的问题,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事业的认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习惯和顽强的训练作风;还要对运动员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及业余爱好等方面进行管理,使队员意识到身体对运动员重要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的行为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训练起来全心投入,刻苦努力,疲劳恢复迅速;教练员还要善于应用管理制度以外的“软管理”手段,多与队员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与运动员以心换心交朋友,在管理过程中还要善于处理队员与自己,队员与外界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通过协调教育、批评等手段,培养队内团结、友善、和睦的气氛,增强队员的归属感,提高球队的交往团队精神。
(二)增加队员的相互了解,提高交往团队精神
合理安排全队的训练计划,指定合理的训练目标,提高球队的集体效能感,能增强球队的任务团队精神。教练员通过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良好表现和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及时的评价与表彰,既满足队员一定程度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运动员的自我实现需要,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奖励制度,把运动员的实际利益,合理需要与运动成绩结合起来,可强化运动训练目标。教练员通过训练来处理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及队员之间的各种关系,通过策划、组织、指导、协调和落实对内的各种活动来加强队员之间通过相互交往,通过给队员更多参加机会,增强队员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责任和使命感,增强他们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增强球队交往团队精神。
(三)加强球队的实力,提高任务团队精神
实力是球队自信心的坚强后盾。教练员通过科学地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间歇时间等,合理地安排身体训练与技术、战术训练,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技术结构,选择不同的训练手段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技能,增强队员个人实力。不断地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将会更加适合队员的发展,教练员通过与运动员协商来提高比赛战术及训练目标,更能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更能因材施教,增强队员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队员有的放矢的去比赛,更好地完成训练目标,增强球队的任务团队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篮球训练队团队精神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然而球队团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球队教练员花大量时间去培养,本文就提高球队团队精神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高校球队教练员训练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红为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团队文化[J];体育学刊;2005年02期
[2]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孙亦峰.我国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 李海峰.团队精神的文化渊源与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
关键词:团队精神;培养;初中数学教学思路
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意义分析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未来承担的责任和工作条块分割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每个人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学会协作、学会配合,这就是团队精神,只有具有团队精神,这个人才会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初中阶段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快速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可以利用好,并行之有效的对学生开展团队精神培养,这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必然非常有好处。做为初中阶段最重要基础课之一的数学,责无旁贷的也要开展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2 基于团队精神培养为基础的初中数学教学思路分析
2.1 充分利用合作学习,发掘学生团队协作潜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1]。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机会,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尤其是一些适合开展调查的知识。待学生们合作学习完成后,要开展具有一定组间竞争性质的比赛,这样学生为了自己小组获胜,必然会更加努力的去分析,把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最大化。其实,很多时候,团队精神,正是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在良性竞争机制的推动下形成的。比如,学习科学计数法的时候,先让学生分别去调查一些规模较大的数字,比如我国的人口数量、石油产量、淡水资源总量等等。然后让学生们先把这些数字展示出来,看哪组最全;然后再让各组思考如何把这些数字简化,有哪些方式,最后教师再讲具体知识。
2.2 结合课堂知识延伸,融入对团队精神的培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而且,数学的形成,本身就是一门基于生活的学科,生活中有很多知识都涉及到数学,同时数学的很多知识又都涉及到生活。同时,只有数学知识联系到生活后,学生才会感觉知识更有价值,更愿意去学习。比如学习平面几何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做模型。可以是女同学先去画图,看看需要如何做这个模型。之后是力气小的男同学负责搜集材料,力气大的男同学负责制作,最后有女同学负责美化,并在课堂上展示。也可以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比如一些大的应用题和思考题,教师布置下去后,让几个能力不同的同学一起解答。有的同学善于计算,有的同学善于分析,有的可能善于搜集资料,这样他们通过以此配合,很容易就发现几个人之间相互配合的优势。很多时候,团队精神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方面学生们通过这种生活中的合作密切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逐步的认识到完成一件事情离不开大家的合作。
2.3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自由辩论中学会合作
不同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智力结构、非智力条件和认知倾向也不同[2]。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们在课堂上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自由的去辩论和讨论。因为学生之间共同语言比较多,之所以之前课堂上学生交流少,这跟教师一味的主导课堂有很大关系。教师把课堂的主导还给学生,围绕每一个知识点,先让学生之间进行畅所欲言的讨论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我的“同桌”或我的“某某同学”比我知道的多,跟他交流很有好处。再进一步,学生就会养成,有问题之前先互相交流,慢慢的,他们就会知道合作的好处,知道团队的力量。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预,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同学交流、辩论、合作的优势。针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地引导他们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就能得到形成[1]。
3 结语
海默说:“一根链条,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性格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一个集体的好坏也是由个体所取决的,只有凝聚每一份子的力量才能拥有一个完美的整体[3]。的确,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为了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与集体共同进步的一种有效措施。同时,当学生具备了团队精神,他们进入社会后,也会把这种精神带给更多的人,这对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又何尝不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邱艳文. 数学学习中的合作学习[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团队是指互助互利、团结一致为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坚毅奋斗到底的一群人。
团队精神: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团队的高效率运转。
团队和团伙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纪律,而另外一个没有任何纪律。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 团队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17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现实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团队力量、团队精神的发挥已成为赢得竞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亦成为当今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健美操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充满激情与活力,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而且,健美操常以团体操的形式出现,参与性、普及性强,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良好体育项目。那么,如何将团队精神培养有效地融入健美操教学?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与途径,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具体说来,健美操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一、改革教学模式,确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作为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模仿,这样的教学手段不利于教师全面观察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而且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小团体的组合就能较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按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情况分成8到10人不等的小组,每一小组都有1至2名学生作为小组长,小团队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纠正错误动作,尊重个体差异,学会相互包容。这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之间加强了感情交流,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集体的精神力量及合作带来的好处,就容易培养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当然,教师在确立各小组名单时,需要经过前期的观察,按照实力基本均衡的原则予以划分,同时选用技能佳、责任感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
二、明确教学的共同目标,统一方向
确立团队的共同目标十分重要,它是团队的发展方向,是团队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一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为这个共同的目标服务,这就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基于这一思路,教师在健美操每节课的开始部分,就可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基本目标与练习的目的,让学生明确主攻方向,有助于统一意志,统一步调。
在确立总目标之后,教师需要围绕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例如,要求每一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掌握前面4×8拍的动作,人人要过关,而后才能学习后面5×8拍的动作,这样的目标,会促成组内学生自觉主动地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教学场面。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巡回指导体现出来的。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或练习的情况,对错误技术动作进行纠正,对正确技术动作加以肯定,肯定成绩的同时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减少了很大的工作量,却有着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学生不仅学会了动作也培养了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观摩互评,共同进步
在分组学习到一定的程度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组织小组之间进行健美操表演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团队、交流信息的平台。在一个小组表演之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从各队的角度出发,交流一下表演的体会,找出不足之处,发扬他人优点,起到同伴之间相互激励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形成学习活动中的良性竞争。同时,在观摩、评价的过程中,可促使学生意识到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个人的优秀并不意味着整个团队的优秀,个人的不足可能影响团队的整体,每个人在团队中的位置都很重要,团队的形象来自大家的共同努力,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是团队成功的关键。
四、增设自编实践活动环节,增强团队的荣誉感与凝聚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条件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小组活动,这样给学生自己体会团队精神提供了条件。而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的学生自编实践活动,更有助于增强团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具体方法如下:在健美操阶段测评时,教师允许学生自编自演。教师规定表演需要包含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至于表演中队形的变化,动作的衔接、音乐的选择等,由小组自行创作。这样的测评方法,使得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主动,从模仿练习变成对创造能力的培养,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在自编自演的训练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充当编导,利用所学过的健美操理论和实践知识创造出一套健美操;动作技能好的学生是教练,是小组成员学习和模范的对象;在进行练习和考核中,队形的变化、动作的整齐性等都要靠集体力量来完成,全队队员必须齐心协力,才能获得考核的成功。在自编操考核中,学生为了取得比赛成绩,为了集体的荣誉,群策群力,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团结向上。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由此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
五、交流沟通,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健美操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是一种多人的学习组合。健美操教学中的团队精神是建立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之上的,所以要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2页)和交流,逐渐形成凝聚力。这种交流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真诚的积极的交流。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或训练中投入一定的情感,而且还应该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通过积极的沟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善于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或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当好参谋,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营造出课上是教师,课下是知心朋友的和谐气氛。教师友善、支持、肯定的态度能树立起学生进取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更需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在健美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友好的关系,是取得团队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健美操运动是一项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美化身心的运动项目,需要锻炼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音乐和动作中,心情的好坏也是可以影响其学习或训练成绩的。因此在学习或训练之中,师生都应该投入感情,感觉到所有的健美操学习者在一起了,大家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大的家庭,需要做到上下同心。
六、树立全局的观念和整体意识
健美操运动的团队精神最终追求的是整体的合力、凝聚力和最佳的整体效益。所以教师必须教育学生树立以大局为重的全局观念,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自觉为团队整体利益作出贡献,努力形成团队成员与团队之间强烈的归属感与一体感;帮助学生改变多年来形成的“自我”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要有与人共事、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团队精神;教育学生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既要尊重强者,也要尊重弱者,不排斥、歧视较为落后的队员。教师可考虑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影视作品及好的文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团队精神的观念。
现代的健美操教学活动,不单指某一动作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是强调集体的配合,使学生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价值追求得到提高。团队精神在健美操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团队创造良好成绩的精神支柱和可靠保证。在健美操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同学间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学生个体素质全面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健美操运动,喜爱健美操运动。
【参考文献】
[1]王电华,王东.浅谈篮球运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5(2)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团队合作精神 重要性和必要性 现状调查 实施途径
伴随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人类进入21世纪,人际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艾贝蔓尔调查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三分之一是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可以说合作意识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而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以课堂为中心,强化程式训练,以致于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比较薄弱。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自信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社会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和体现团队精神,这是目前我们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去探讨和实践的教育内容。
一、团队合作精神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进入WTO后,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现代企业更加强调发挥团队精神,建立群体意识。也就是说对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要求除具有业务上的竞争力,更要有“团队精神”。与此同时,我们的语言教学正经历着空前的一次变革。随着教育的改革的深化,各大院校的扩招,给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各类大学毕业生正达到空前的规模,就业率的下降随之成为各种院校头疼的问题,尤其给高职高专院校带来不小的挑战,成为危及其生存的大事。“面向沿海,面向外向型企业”(黄藤,2007)的就业思想迫切需要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型的外语人才。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4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过程来重新设计、组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就是指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语言作为与人沟通,相处的载体必将首先担负起这一教育使命。通过语言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团队协作的学习方法反过来又促进语言的学习,突出语言的沟通的本质。二者相互作用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自尊;培养起他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而这种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也更是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英语教学中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现状透析
首先,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八十年代中期出生的,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有孤僻、不合群的不良心理素质,甚至存在害怕处于陌生环境、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而英语是语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敢于开口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融入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团体合作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大大有利于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其次,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较多的关爱,基本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往往使得自我中心意识膨胀,很容易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主动性的习惯。为此,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作为独生子女的这部分大学生尤其有意义。
我从事语言教学之初发现:当需要几个人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作为集体成员之一的大学生相当多地表现出合作不够,个人主义至上,造成了学习中不少班级凝聚力不强;有的学生把市场经济的金钱意识和竞争原则盲目扩大化,在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上不注意感情的培养,轻义重利,缺少互帮互助的热情,沟通关系上过于淡漠。譬如在讲到《新编实用英语》中SectionⅠ口语练习部分,Pair work环节相当一部分学生参与意识不够,使教学活动组织的难度增大,基础稍好的学生宁愿自己一个人完成对话练习也不愿意让别的同学做自己的partner,为了突出自己完全不顾合作伙伴的感受和小组整体荣誉,也没有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与1+1>1的合作理念背道而驰。对于大学生在成长、发展历程中,比较注意自己的个性张扬,从依赖性逐步转向独立性和自主性,喜欢我行我素,习惯于自我奋斗,不大会主动与他人合作,对自己应付的社会责任缺乏负责的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出了教好书还应肩负起育人的职责,以人为本,特别要对大学生较强引导。在一项关于大学生团队精神调查中令人深思的是:仍有12.6%的学生认为团队精神是一种不承认个人利益,抹杀个性的精神。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团队精神会吃亏。我们更能从中看出: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还有待加强;大学生对培养团队精神的认识不足;大学生应具有的团队精神素质与社会对他们应具备的团队精神素质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团队合作精神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一)教案设计方面。
针对目前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团队精神的培养,要么仅仅注重个人的发展,忽视团队的作用,要么缺乏个性,随波逐流,在竞争中被淘汰,存在一个“由浅入深”的教学理念问题,就是说,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要求,通过浅显的事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明深刻的道理,启发学生深刻的感悟能力和对理论的认同感。我在教学中常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适当引入团队创业成功的案例。如在讲到《新编实用英语》Book 4 Unit 4 “The IT Age”时我在背景知识设计中穿插惠普、微软、雅虎、苹果电脑等世界优秀IT企业都是从团队创业起步的案例,让大学生明白优秀企业更看重员工的协作精神,虽然只是几句话,但我发现其作用至少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异常顺利。针对上面提到的学生缺乏小组荣誉感的情况可以通过打整体分的方法,让他们意识到一人的表现良好并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只有团体都精彩才算完成学习任务,在体会合作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培养合作意识。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方面。
这部分也是培养合作精神的最核心的部分。我在刚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都会做一个教学前的Introduction游戏,即由固定的几个学生(根据班级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各组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通过简单的英语交谈了解各自的优点并且总结本组的特点,然后每组从中选一个比较擅长画画的学生leader/moderator(为了表示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肯定leader/moderator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选择轮流担当的方法)一起到讲台上经过简单沟通(当然还是用英文)画一幅交通工具,要求这个交通工具的各部分必须代表各组的特点,并且用语言加以描述(根据学生的水平情况交通工具的各部分的英文名称可由老师提供给学生)。通过这个游戏,小组内初步树立合作意识,小组外的同学之间有了比“I am from...My name is...”更深刻的了解,也对各位同学的合作意识做出摸底,对以后因材施教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依据;通过各位leader的杰作,教师也可以用他们描述的交通工具的各部分对各小组加以命名,作为以后小组活动的基础。
合作小组可开展丰富的活动:
1.小组问答。根据课文内容,可采取老师提问,也可同组同学相互问答。比如单词学习可以采用老师提问的方法,可以由老师说出单词的英文意思,由各小组采用抢答的方式猜出是单词表的哪一个单词,当然此方法还可以用来进行单词的复习。在课文学习中照课文宣讲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疲惫,并且也不容易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我在学到“The Most Unforgettable Character I’ve Met”(《新编实用英语》)这一课时,提出“What’s your first impression of one of your teachers(或者问What’s your first impression of me?)?What’s the special of him or her?His/Her appearance,age,personality?”等问题让各组交流抢答来激发学生对新文章的学习欲望。
2.小组游戏。英语课堂游戏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当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比如现在同行中采用得比较有效果的游戏之一是在课堂中开展“气球游戏”活动,此游戏有助于引出新的话题,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培养团队精神。
目的: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通过英语例句复习、归纳句中词汇的表达顺序,通过课堂任务,引出新的语言功能。
步骤:(如果班级学生总数为30名)准备六个气球。老师将准备好的问题或者句子写在纸上,并剪切成片段(纸条)。要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例句参考(见《新编实用英语》Book 4 Unit 1):
*I’m beginning to prepare for the intermediate level.What test are you going to take ?
*Confidence is built on abilities,isn’t it?
将剪开的纸条塞入每个气球中后,将气球吹起,并放置于教室一角。向学生详细讲解活动方法和规则。将全班分成六组,每五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位跑步速度最快的学生做代表。当教师说“Go”时,小组代表迅速跑至摆放气球处。学生代表必须在不用手和脚的情况下,将气球弄破,并将其中的纸条取出。各小组齐心协力将代表搜集的纸条(碎片),拼接成完整的句子或问题。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小组即为获胜者。如果哪组拼出的句子是一个问句,那么该组须一同讨论出该问题的答案。
3.小组表演。如角色扮演活动(role play):每单元对话练习时,指导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结合学习内容,发挥想象,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在学习“Art of Negotiation”(Book 4,Unit 2)时我曾经让学生试着模仿谈判双方,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是学生的劲头非常大,互相鼓励,各组都发挥出团队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小组讨论。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各小组根据具体任务或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自由发表意见,leader/moderator记录整理后,自己或推举某一组员轮流向全班汇报。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人共事的意识和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小组都很成功,有的组活动气氛很好,学习兴趣很浓厚,而有的小组合作则懒懒散散,一语不发,“团体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不仅使得教学目标不能完满实现,而且还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采用小组合作,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充当好“促进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四、结语
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技术及管理的日益复杂,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是天才个人,也需要他人的帮衬。同样,很多外国企业如日本企业,其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根源不在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而在于其员工整体“团队合力”的强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内部无处不在的“团队精神”。全球公司EDS(电子资讯系统)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John W.Egan(约翰-宜根)先生在江西某学院作的《从EDS的发展看IT服务的未来》演讲中建议大学生在学好软件的同时,必须掌握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他说在IT这个行业,团队精神与技术水平将显得同样重要。各大企业对新员工的招募中也纷纷加大对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的考察力度。
总之,无论是学校的教学中心工作,还是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都应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发展协作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验、领会、理解、相互尊重、爱护、支持、学会宽容、学会妥协、学会“双赢”等团队精神的素质内涵。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的科研方法.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文化研究,1999.
关键词:班主任 团队精神 共同目标随着知识经济步伐的加快,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呈现出各种学科、知识、信息、文化的交叉化,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它需要各种英才的汇集,发挥团队的智慧,同时辩证地处理好合作与竞争、个体意识与团队意识的关系。近年来,由于偏重于“发展个性”,使得一些学校和家长忽略了对孩子团队精神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世界一些知名企业已明确将“合作精神”或“团队意识”作为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这对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职学校是直接面对用人单位的职业教育单位。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求它能提供直接可用的技术人才,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把“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作为人员使用的重要指标。因此作为中等职校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尤显重要。以下结合实际工作,谈谈本人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树立集体的共同目标
要培养团队精神,必须为班级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一点上,即所谓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每个学生融入到班级这个团队中。中职学校的班级一般与重点高中的班级很不相同。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缺乏对知识价值的强烈渴求;而且许多人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面对这些特性,如何找到一个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班主任我抓住中职学生大多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一心理,提出了“学多种知识技能,找一份理想工作”的口号,为班级树立了一个现实的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多数学生对这个目标的评价是积极的。于是我又有意识的在班会、课堂等场所强化这一观念,并以历届毕业班级的就业情况为契机,大做文章。通过多种师生互动活动,终于使同学们接受了这个班级目标,同学们也在这些活动中强化了班级团队意识。在这个班级共同目标的激励下,同学们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忱与活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使集体生活充满了生机。
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所有的老师都担任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的知识、人格、做事方法、对事物的态度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的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自觉的学会如何团结协作。在教学中,作为中职教师兼班主任的我充分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如我发现在以往的实习教学中,只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互助的教育。为弥补教学上的缺陷,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安排一些以小团队形式参与的教学活动,在团队学习中使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这种小规模的新型学习组织形式在课内可以作为讨论小组,在课外可以作为互帮小组,在实习和操作时可作为项目实施小组。比如“接发列车”实做技能训练, 项目实施小组团队成员之间只有角色分工,团结协作,才能顺利完成接发列车的整个作业程序。学生培养起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而有效的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形成互动局面。
转贴于
2、通过班会加强班级建设,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班会是强化学生团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活动从具体实施到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作为班主任我坚持班会开展的连续性、制度性以及高质量,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的班风。与此同时,我非常重视班会和班级建设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形成了良好班风。我们这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荣誉感和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的相同活动,有着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有着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有着团结协作、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3、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学生在学校的“第二课堂”, 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班主任我精心地组织以增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为重要目的的活动,比如球类比赛,群体性文艺活动,辩论赛,暑期社会实践等。现在的中职学生是新时代的青年人,他们热衷于组织的这些活动,例如在校文化艺术节中,我班学生自己认真准备书画艺术作品,歌舞表演,球类比赛等获得非常好的成绩。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团队精神的重要,体现出团结协作精神,进而培养出良好的团队精神。社团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效途径。例如我鼓励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发明创造类社团(电子协会,网页设计兴趣小组等),这些社团活动仅仅一个人的创意可能不是完美的,即使有好的创意,仅靠个人也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社团成员组织分工、团结协作才能完成,正是在这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才逐渐凝聚起较强的团队精神。再如我组织班级利用双休日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为社区打扫卫生,宣传交通法规等。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学生宽容与合作的品质
今天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今天的竞争是集体的竞争,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体现。成功的潜在危机是忽视了与人合作或不会与人合作。我班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强,点子也不错,但当他的想法与别人的不一致时,就是固执己见,不知如何;有的学生谈到自己的同学时,对同学很挑剔,缺乏客观看待事情的品质;有的学生,在家里都是被照顾、被包容的珍宝,特别有一些家庭环境比较好的,由于有优越感,更不容易做到宽容待人和与人合作…面对这些情况,我有针对性的举行各种培养学生宽容与合作品质的讲座、座谈会、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理论讲解、事例展示、互动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团队中的每个人各有长处和不足,关键是成员之间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而不是挑他的毛病,培养自己的素质。通过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引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宽容与合作的品质,促进他们相互关爱、相互理解、友好合作。这不仅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 团队精神 策略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身心健全的学生,才是素质教育之最终目的。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仅要拥有高智力,还需要拥有健康的身体。但是很多时候,不论是在进行体育训练过程中,还是在学校体育比赛环节,学生们都没有很好的配合在一起。每个人都各自的想法,没有团队意识,没有明确到团队的重要性。因此,会输掉比赛,没有荣誉感。因此,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显得至关重要。
二、培养高中学生团队精神处理好几对关系
1.凝聚力和教学之间
借助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凝聚力,而凝聚力的拥有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凝聚力是团队精神最为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课程上学生可以很积极很主动的去为自我的团队争光,在自己的团队荣誉而战。
2.成员共存和体育教学之间
团队是一个整体,由很多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分工不同,完成的任务也有所差异。当个人组成团体时,一旦个体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整合效益。因此,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自己团队。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可以选择游戏式、集体性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带来不同角色扮演,感受成员共存重要性。
3.心理相容性和体育教学之间
心理相容性,指的是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依赖和信任。当下,比赛都是在公正环境中进行的,比赛的双方都需要尊重对方。要保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每一组成员都是平等的。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相容性,在明确了比赛的真正含义下进行比赛,这样可以提升团队凝聚力,还收获了友谊。
三、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要渗透团队精神的培养
1.明确学习任务
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初步合作。可以借助体育教学资源,提倡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取得的成效会非常直观和明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你、我、他的重要性。教师在体育课中,可以借助篮球、排球或者是足球集体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分角色去活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角色意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合作,学生明确了各自的分工之后,会使得配合度提高。第二,学生自我学会分工。在球类集体项目比赛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优势,在比赛中明确到个人的长处。第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体育教学比赛和开放的体育课外活动中,可进行分组比赛或训练,让学生学会确立共同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合理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开放的体育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树立双赢观念
教师在给学生传输体育精神,体育技能和知识时,更应该教会学生交流。学生在一起合作时,能够做到和谐相处,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进而树立起双赢的观念。比如,在篮球教学完成之后,将参赛的学生汇集在一起。从各自的角色出发,学生交流比赛体会,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去发现他人的优点。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互助作用,学生之间相互鼓励,学生认识到如何去和其他人交流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是不是一味的去称赞学生,在听到别人的称赞后是不是一味的接收。这样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相信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学会制定计划,进行知识整合,根据计划开展教学。学生在进行交流、讨论。当整体的战术和技术都达到需求时,才能提升教学目的。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分层两组,每个学生要各自完成任务。第一组两个先完成跑篮动作。第二组三人一同完成“8字”跑篮动作。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去观察他人的练习,找出他组的优势在哪里,在进行全班同学谈论。教师引导谈论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发现,两人和三个合作的优势,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精神重要性,最后再将注意力集中到技术和战略上。
3.游戏教学
教师是教学主体人,但是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变化。学生是游戏的主体人,但是游戏过程中不能缺少教师角色。教师和学生一同游戏,使得教学氛围更加浓烈,逐渐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而且,教师参与其中也可以发挥出协调作用,使得体育游戏井然有序进行。可以借助一些分组竞赛的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体育魅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出现矛盾,这个时候教师要掌控局面,帮助学生调整情绪,让学生明确每个人的情绪在集体中产生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者应该开拓教学思维,应该与时俱进,将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作为奋斗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惠志东、魏玉柱. 连云港市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13年11期.
[关键词]职校生 创业 团队 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69-02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团队学习”的理论,认为组织目标是团队合作的动力,沟通是团队合作的粘合剂,协同是团队合作的核心。团队学习利于推进员工与团体的合作关系,使个人的力量能够通过集体来得以实现。圣吉的“团队学习”理论,为我们理解团队合作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好的团队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还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达到工作效率最大化。目前,团队精神在公司、企业及一些盈利机构中比较推崇,而在职校学生队伍建设中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在大力倡导团队文化的今天,职校生作为未来企业中的生力军,就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共处。
一、团队合作中的博弈现象
为了说明团队合作中的博弈现象,我们通过《经济学》中的一个简单案例来进行分析。
假设甲、乙两人做同一件事,如果单干,每人每天可以收入100元,抛去干活成本后,净得40元。现在,他们要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去做这件事,获得的收入两人均分。如果他们相互配合,都努力工作,一天总共可以赚到200元,这样,每个人的毛收入为100元,假如每个人成本是60元,扣除成本后,每个人每天净得40元。但是,如果相互不配合,比如甲偷懒不干活,乙仍然努力干活,则他们一天总共只能收入100元,甲、乙各分得50元,抛去各自成本后,甲净收入为50元(无成本付出),乙净收入就为–10元。如果甲努力干活,乙偷懒不干活,则甲的净收入就为–10元,乙的净收入为 50元(无成本付出)。如果两人都不干活,则他们既无收入也无成本,两人的净收入都为0元。
在上述情况下,甲会做如下理性考虑:如乙合作努力干活,甲合作干活会得到净收入40元,而甲偷懒不合作会得到净收入50元,这时甲以不干活为好;如乙偷懒不干活,甲干活合作只能得–10元,甲不干活虽没有收入,但也无亏损,这时甲还是以不干活为好;这样就得出这个结果,不管乙是否合作干活,甲不干活都是上策。
这个例子表明,尽管大家都合作,结果会对每个人都好,但团队中的不合作的形态是经常存在的,它导致团队的效率低下,也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此时,一个很自然的解决办法是解散团队,实行单干,这样效率会得以提升。但是在现代经济日趋复杂、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解散团队实行个人单干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必须另辟解决团队低效率的途径。
二、激励机制的引入及其效果
在现代企业中,能否找到一种激励制度,使下属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动地追求企业利益呢?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到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发明并推行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度,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激励制度。
计件工资制的依据的经济基础是:工人多生产多得,企业也就多得。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深受企业主和工人的欢迎。因此,企业主与工人商定,工人每产出一个产品,就获得一份报酬,产出两个产品,就获得两份报酬,即工人的报酬与其产出成正比。这样,企业主就不需要督促工人进行生产,而工人为了自身利益,也会努力去多生产。基于这种基础提出的激励制度,不仅可以较好的解决工人的“偷懒”问题,同时也会增加企业利润,满足企业发展。
因此,计件工资制提出后,一时间在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受到众多人的推崇。但到20世纪中期后,调查发现,计件工资制实际上很少被推行,因为按照这种制度的设想去运作在实际中往往行不通。调查资料显示,起初采用计件工资制后,工人工资明显上升,企业主看到工人报酬增长太快,为了使自身获得更多利润,于是就压低计件工资率。这时,工人渐渐懂得,多生产并不能多得,于是就不再增加产量。可见,计件工资制并非是理想的激励制度。资料还表明,对于那些想要多干活的工人来讲,其他工人也会给他施加一定压力,迫使他与别人在产量上大体保持一致。另外,在管理者制订一项工作标准来测量完成该项工作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时,工人会想方设法从中作梗,让记录下来的动作中夹杂着许多貌似有效而实际是无效的动作,使得工作时间延长,让管理者很难得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真实有效时间。管理者和工人之间这种“不配合”“不信任”的关系,造成计件工资制这类激励制度难以有效推行下去。
三、团队合作的理论基础
鉴于团队中存在的“囚徒困境”,以及诸如计件工资制等形式的激励制度都无法解决由自利行为所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1994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博士首次提出了“团队合作”的概念:指出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智慧和能力,并且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而产生1+1﹥2的效果。
前面提到的像计件工资这类制度虽不能完全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但也不能说企业中依据科学管理理论制订出来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都是无用的。一般地讲,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主要是告诉员工应当按照什么流程去做某件事?做到什么程度?而对员工的激励(包括奖励或惩罚)作用则是第二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是必要的,否则在企业里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运作。但是,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大系统,管理者要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激励员工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内实现团队合作,上、下流程和同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精诚合作,这样企业才能高效运作,不断发展、壮大。
四、学生创业中团队合作的现状分析
从本校“金宝通”汽车服务中心创业项目的实践调查来看,目前,绝大多数职校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是乐观的,但也不能忽视存在的个别不良现象:第一,缺乏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部分职校生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与人交往能力弱,很少有朋友。对集体活动,他们不太关心,很少参加,就算参加了,也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需要集体合作完成的事情,从不主动去做。第二,带有狭隘的竞争心态。少数职校生不能正确对待同学间的平等竞争,喜欢忌妒、猜疑,无事生非,常常会引起一些人为矛盾,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团结。第三,缺乏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少数职校生对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不积极参加,例如,每次学校召开运动会等比赛,要三请四邀,对集体荣誉漠不关心,更不能为顾全大局而牺牲个人利益。
针对职校学生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职校生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独生子女相对封闭,优越的成长环境,造成在家经常以我为中心,走向社会后在集体生活中依然我行我素,致部分学生性格孤僻、自私以及不合群的不良心理,常把自己置之于集体以外。另一方面,则是目前职校往往强调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教育者只重视了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忽视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陶冶与培养。
五、加强学生创业团队合作建设的若干设想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没有哪一家企业会不注重团队协作,也没有哪一家企业在招聘时会聘用没有团队协作意识的员工。因为这些优秀企业深知,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的员工,会成为企业发展不可越逾的障碍。有调查表明,企业招聘人才最需要在“团队合作精神”“实验工作经历”和“受教育程度高”三个方面素质较高者,其中尤以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得票最高,达55%,“受教育程度高”的得票最低,仅占24.6%。表明企业不再单纯注重高学历,而对团队合作精神高度重视,强烈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兴衰与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密切相关。对于即将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职校生来讲,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将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呢?
第一,要学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局观。在团队合作中并不反对个体的个性,但是我们需要的个性应该需要与整个团队的大体方向一致,个体要有整体的观念,全局的观念,要考虑到整个团队的需求。它需要整个团队之中的团员能够相互帮助,相互配合,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坚持培养职校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
第二,加强班集体建设,强化合作学习,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这个首先要做到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会,增加人际关系的契合度。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班级,学生之间是关爱的、互助的。当困难来临的时候,班集体是学生个体的坚强后盾,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从班集体获得温暖和帮助,当获得成绩时,可以从班集体获得认可和关注。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个体价值和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是完成了集体的共同目标。其次,要学会引领学生之间的合作化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学习特长,组建和搭建可以互补长短的“互学组”。这样的互学组内,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长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学习层次,让学生处在一个交互学习的状态下,互补长短,实现多赢,甚至是共赢。第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团队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协作能力的提升加强团队意识。例如,让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社会调查,开展符合职校特点的实训研究等。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完成作业和训练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团队能力、协调能力的过程。
第三,营造良好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可以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一些活动,藉此培养学生表达与沟通能力、宽容与合作品质、全局观和敬业精神,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例如,在学校各项文体比赛中培养团结协作,为团队荣誉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把团队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在学习生活中提倡学生互帮互助,对困难学生富有同情心,使每个同学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同学们在互敬互爱的团队氛围中逐步形成合群与合作的品质;在人际交往中,针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强化宽容待人品质的训练和相互信任感的提高,使每个同学都能切身体会到团队精神的培养其实也是个人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第四,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各类兴趣小组或者是社团,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调协作能力。要知道团队之间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群体意识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相应的集体团队合作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校里常见的学生社团有摄影协会、文学社、乐器队、篮球队、排球队、舞蹈队等。这些社团是在学生们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组建的,因而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能够得到社团成员的积极拥护和响应,藉此利用社团不失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这些学生社团,通常都有协会组织的规章和纪律,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达到强化成员的群体意识的目的。
第五,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学校中教师的知识、才能、人格,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试想,一个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教师,其言传身教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可以养成与人合作的精神。反之,一个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教师,很难有与人合作成功的体会和感受,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熏陶。因此,充分发挥和展示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培养;团队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在现在的社会当中,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就像一棵树,无论它怎样伟岸、粗壮和挺拔,也成不了一片森林;一块石头,无论它怎样大,也成不了一面墙。任何人要有所作为,就须得把自己融进团队中,与大家共谋共筹、齐心协力,才能赢得发展。[1]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精神是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其团队合作精神所凝聚的则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在不利于民族生存、发展的外部自然环境中,日本人除了把个人融入团体,凭借团体的智慧与力量来赢得个人的生存发展,除了合作,他们别无选择。也正是这种团结、协作、同甘共苦、休戚与共,甘愿为团队、民族、国家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和勇于牺牲,也就是以民族精神为主导的企业精神,使日本创造了世界经济上的奇迹。企业人为一个合作组织,它的健康运转有赖于所有员工的良好协作。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班主任就是这个小团体的领头人,如何使你的班集体深具凝聚力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追求和期待的。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是一个有着团队精神的高效团队,班级成员会充满活力,会不畏挫折,会充满责任,会共同奋进。班级团队精神对班里的每一个成员自身都有极大的好处。这样的班集体必然有着优良的班风和学风,而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和高尚的精神存在,并在无声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学业的成绩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对人生的和对价值的取向。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要改变那种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它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要使学生具有这些能力,除了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还需要群体间的合作和帮助。因为现代创新活动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是以承认个人的差异性为前提的,即对个人差异性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态度。新课程标准倡导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探讨,达到学有所得,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目的。要实现新课标的基本策略,学生必须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培养班级团队合作精神是新课标的要求。
班主任如何培养班级的团队精神,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班主任与班级全体成员要有一个明确的班级共同目标
班主任要调动每一个成员的活力与热忱,要培养团队精神,必须为班级寻找一个共同目标。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性,每一个学生也有其特点,面对这些特性特点,班主任如何找到一个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班主任必须抓住学生中大部分同学的心理,根据需要提出一个班级目标的口号,为班级寻找一个现实的目标,这个目标既以教育的基本价值为依据,又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又要让学生能真正接受。目标的正确确立,能使学生有积极的评价。然后班主任要有意识的在班会课等场合强化这一观念,对此大做文章,通过各种师生互动活动使同学接受了这个目标,同学们也在这些活动中强化班级意识。同学们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忱与活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使集体生活充满了生机。
2 班主任要教会班级成员学会分享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凝聚团队精神的重要因素除了目标要一致以外,另一个就是要学会分享。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愿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有好的参考资料也不愿意给别的同学看,担心别人走到自己的前面。这种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试想,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觉得“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当你需要帮忙时,你认为了别人会来帮助你吗?反之,如果你常慷慨地帮助别人,那你是不是会得到更多的回报?因此班主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交流,或者开展读书活动,如互相介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以及思想方面等的经验交流,或者开展读书活动,让同学推荐你认为最好书籍,要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好的东西介绍给别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肯定,享受到一起分享的快乐。要教育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害怕自己吃亏,我们生活在集体当中,一定要学会分享和给予,养成互爱互助的行为习惯。分享是一种成功的境界,是一种智慧的升华,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领悟,分享爱,分享劳动,分享喜悦,甚至分享痛苦,这都是一个团队所需要的。[3]把自己的成就和快乐与别人分享,这也是需要勇气,体现的是仁爱和宽容,而积极地分享别人的思想和痛苦,则意味着尊重,体现的是民主和合作。
3 班主任要积极组织班集体活动,体现团队精神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业”才是最重要的,各种活动都应该让路。但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有知识的人才,而是需要有各方面才华的人才。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在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4]班主任还要热心去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不要认为说过多开展文体这方面活动,会影响到学习成绩。因为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他们能够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观念,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这些活动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认识自己班级的价值,体现合作的精神,从而形成对班级的基本态度,进而培养出良好的团队精神。如果不通过开展活动,或班主任不参与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甚至根本否定学生们自己开展的活动,班主任就难以以一个成员身份介入班级,也不可能让学生接受自己的价值观。换句话说,一个脱离集体的人是不可能对这个班集体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因此,班主任对于班级活动特别是以学校组织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型活动要精心组织,要和学生一起分析研究,并有地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强调集体的力量。这样,每搞一闪活动,班级的凝聚力就会增加许多。并且,对于每一次班级获得的荣誉,班主任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并分析每一位同学努力和合作的结果。这样,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为班级工作,参与班级的活动,并以班级的成功感到自豪。
总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平等、团结、互助、互爱的。一个班级的团队精神也不是一两天就能锻造的,也不是一两次集体活动就能形成,这需要班主任长期不懈的去关注学生,呵护他们,培养他们。让他们共同合作,共同分享,师生、同学之间经常进行有效的沟通,经常组织和开展集体活动。这样,这个班集体就能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优化育人的载体,这个班集体的学生成员才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教与学——班主任工作实用丛书》.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客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5年8月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6月
今天我能够作为代表在这里做经验交流,内心非常高兴。下面我就在日常工作中,为客户服务的做法和认识你们做一汇报,请予以评议。
一、对客户用心服务,注重细节,恭敬有礼
在工作中,我感受到只有用心服务每一位客户,才能感动客户,才能发现销售机会,今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有位客户需要提现**万元,根据直觉我判断客户没有报计划,所以首先我没有询问客户是否已报计划,而是马上安排柜员给予提现,实际上我知道如果客户没有报备计划的话,我们肯定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在此过程中通过和客户沟通,了解到其款项中的15万要汇往淄博农信社,另13万要支付本地客户货款,他自己只需要2万元现金,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马上向其推荐电子银行业务,客户感觉非常便利,征得客户同意后推荐至个人业务顾问处,在其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个人业务顾问又适时地推荐了其他产品并营销成功,对于此类客户,他们大多数对费用并不是很注重,但只有用心服务理解客户需求,提出有效的建议,才能发现销售机会。
按标准流程欢迎客户,切实做到有礼及恭敬,通过回应或同意客户所说的话加强亲和感。去年十二月三十日下午四[此文章由21秘书写作网/独家原创]点左右,有一个姓许的客户急需提取现金20万元,通过交谈得知该客户确实只有现金才能满足其需要,随后我根据柜面情况想方设法安排柜员给予办理,在此过程中我一直对其恭敬有礼,客户深受感动,当时表示“今天我提20万,元旦后来存40万”,果然于一月三日从他行提现**万元,到我行存为半年定期,目前该客户已成为我行的vip客户。
用心服务客户也是产品营销的关键,通过优质的服务,很多客户都和我建立了长期的联系,今年一季度旺季营销期间,我个人销售产品五百多万元,其中多数都是老客户介绍过来直接找我办理的,另外还成功营销1000万元以上的公司客户3个,其中包括**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为**万美元。
二、以积极的心态建立可靠、有信心的形象
十几年的工作使我认识到,只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所处的岗位,才能做好工作,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因为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不能改变我们所面对的任何人和事,我们只能以积极的心态改变我们自己。对于客户而言,我们是客户最先接触到的员工,客户在接受我们的产品之前一定要先接受我们自己,所以要千方百计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涵,不断地包装自我,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建立可靠及有信心的形象,让自己看上去就是一个好产品,先把自己营销出去,我认为这是进行产品营销的关键之一。
三、只有发扬团队精神才能取得卓越成就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任何一个人离开了团队都会成为无土之木,无水之鱼,上面的两个案例就充分体现了团队的重要性。正因为市中支行营业室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所以我们在各项工作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个人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今天我能在这里与各位同仁做经验交流,这也是对**团队精神的肯定。
各位领导、同志们,通过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深刻领会到,调整心态活在当下是基础,用心服务客户是手段,产品销售是我行发展的根本!我只有取得卓越的成就,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在为客户服务的岗位上,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为我行的进一步腾飞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