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诗歌

教育诗歌

时间:2023-05-30 09:25: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诗歌

第1篇

关键词:诗歌 想象力 传统文化

1.从诗歌内容出发,活跃学生审美的想象力,体会意境美

所谓的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都是诗人们精心挑选的题材,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诗,几乎每一首诗歌都是一幅唯美的画面。相比较我们现在的诗歌,已经很难寻觅到这样的诗歌了。意境美已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是古代诗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那些雄奇开阔、旷远悲凉、恬静闲适、朦胧淡雅……的意境,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冲击。当然,要领会这些意境美,就必须要从诗歌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能在教师的讲解下,通过想象,看到蕴藏在诗词中的“言外之意”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由情悟理,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接受这种意境之美的陶冶。例如教学王维《过香积寺》,要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寻找作者描写了哪些内容(即寻找意象),有“古木、深山、钟声、泉声、青松、古寺”等意象,以及让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这些画面,想象出一个清幽、寂静的意境。诗的色彩美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自然而然就进入了诗的意境,对诗的理解也就更深了。可以说,引导学生从诗歌内容出发,通过想象,当那些绚丽多彩的景色、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无不陶醉于那些美妙的意境当中,这种想象力的冲击使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文化有着更深的感受,仿佛可以触摸到诗人们笔下的景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对于陶冶他们的心灵、审美、体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运用电教多媒体,再现美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在诗歌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要讲究形象直观和语言直观,以感性形象为支撑。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形、声、色、光,把音乐、美术、文学、音像等诸因素优化组合起来,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产生一定的情感,使之获得美的享受。

因为诗歌里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挖掘,诗人笔下呈现的画面之美,可以借助唯美的图片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那些平仄相间的语言,可以通过音频的朗读来吟诵;甚至还可以借助古典音乐把我们带入诗歌的意境当中。如品析《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时,我就一边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一边带领学生吟诵,只需朗读两遍,学生就已陶醉于其间,自发地去理解诗歌内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品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采用播放幻灯片的方式将两组图片进行对比:雪前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雪后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明丽可爱的景色,而且这两组图片都是以边塞作为背景。同时,我还播放民乐《阳关三叠》,让学生在诗与音乐的旋律中体会诗人的离愁别绪。

古诗词的语言极为凝练,它往往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情感。在电教多媒体的帮助下,容易构建一个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这一文化瑰宝。

3.从作者的思想情感出发,深入挖掘,牵动学生情感

所谓“诗言情、言志”,在古典诗词中,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那么,鉴赏诗词中的内容情感就成为了重点。在他们的作品里,有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如杜甫的作品;有表现建功报国的豪情壮志,如王昌龄、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诗歌;有表现思乡怀人的情绪,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还有一些表现超尘脱俗、感时伤逝的作品。这些情感的抒发无一不是诗人们内心最真挚、最热烈的呐喊,时隔至今,我们在赏析这些诗词时,仍不免为当中所透露出来的情感而折服。那么,为什么说对古典诗词中作者情感挖掘是鉴赏的重点?因为反观我们当代,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已非同一般,在金钱的驱使下,有多少人丧失了道德,适Я苏庵秩攘业那楦校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早已空虚,甚至是无以寄托。诗词中这些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恰恰是我们如今所缺失的,他们留下来的这些民族文化确是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情感发展正趋于一个定型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情感教育,让他们感受这些荡气回肠的旋律,感受中国古典诗词有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剂良药。

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容丰富多样,我们要善于发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让民族文化的甘泉流淌在他们心间。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古代诗歌;审美教育;哲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67-01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语文教学活动中又无处不包含着美育因素。因而语文可以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学科。古代诗歌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大多文质优美,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因而要在语文学科渗透审美教育,可以把古代诗歌教学作为一个突破口,充分挖掘古代诗歌中潜在艺术美,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这些诗歌,并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这种艺术美,这样就会较好地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那意境深远、形象鲜明、格调高雅的古代诗歌的学习中感知美、理解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语言艺术美

古代诗歌是用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古代文人又非常注重“炼字”,因而古代诗歌中处处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彩。

首先,古代诗歌的语言有精确凝炼之美,十分传神。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第一句写得恢弘阔大。“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孤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风正一帆悬”一句写小景己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仍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人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也表现出来了。如此“炼字”,美哉!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 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后两句直抒天涯游子之悲。整首小令,景色与情思相融,确实不愧为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的美文。

其次,古代诗歌有节奏韵律美。古代诗歌往往可和乐吟诵或歌唱,因而诗人总要细心“炼句”,力求达到一种内在的节奏美。古代诗歌又十分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诗作多流转圆润。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二、四、六、八句中的“低”“泥”“蹄”“堤”四字押“i”韵,韵脚响亮,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韵律美。

二、画面意境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诗中有画”之名篇当首推王维之作。《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伟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这幅画的远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扰,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

《使至塞上》上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长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构成一幅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图。

三、哲学艺术美

诗人在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抱负等融入景物,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表现出深厚的哲学艺术美。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上下片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如上片结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与陶潜桃花源诗所说“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诸句约略同意。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凡境、圣域、清境、浊境。当一个人思想开朗,胸怀坦荡的时候,就是在圣域、清境里,反之清境、圣域便不见了。同时这也就是儒家“无人不自得”的思想。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在人间也可以得到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进朝廷中去呢?下片的“此事古难全”含有这样的意思: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这首词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哲学艺术美,让我们感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品中的人生哲学。如此古代诗歌给予我们的是哲学的启迪,艺术的熏陶。

第3篇

摘 要: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理解、再精读品味,让学生感受领悟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注重了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的启迪。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美育教育

诗歌是一种最简洁的文学样式。优秀的诗歌以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行列形式的特殊性,强烈的抒情性,联想和想象的丰富性,创造出深邃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动人的美感。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诗歌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受韵律美、音乐美

诗歌教学,在扫清语音、语意障碍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既是理解诗歌内容,再现诗歌意境的有效方法。又能让学生在“读”中一步步地体会出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古代诗歌,都讲究平仄,对仗工稳、押韵,节奏感、音乐感很强,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学生有节奏、有感情的反复的“读”和教师适时的“导”,其韵律美、音乐美自然会凸现出来,给学生给以美的体验。现代诗歌,虽不严格讲究平仄和对仗,但仍有极强的韵律感和音乐性。如贺敬之的《回延安》,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运用富有地方色彩的口语,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把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抒发得淋漓酣畅,读来高亢悠远,具有很强的韵律美和音乐美。比兴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陕北民歌风味。“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前者是比,贴切自然,后者是兴,联想丰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二、在理解分析中,让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学生通过熟读、背诵,教师再作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透过诗歌语句,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领悟其意境的优美深邃,在心灵深处与诗人产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抒发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乐趣。你看,西塞山前白鹭在水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漂流着片片粉红色桃花瓣的水中,肥美的鳜鱼趁着“桃花汛”在追逐、嬉戏。廖廖数语,就把一幅山川秀丽,落英缤纷的江南春景图展现在读者面前。接下来是“画龙点睛”的几笔:请看,在这幅优美的春天图画里,还有一个渔翁,坐在小舟上,戴着箬竹叶做成的斗笠,穿着龙须草织成的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江南的春色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这垂钓的老翁更是悠然自得。这样,一幅丽而不艳,疏而不空的写意山水画,便完整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其意境之优美深邃,给人以想象和启迪。

再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不仅诗句工整,而且用喻独具特色,联想也很自然,“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出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的意境。

三、在精读品味中,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诗人的情感,往往就在关键的字词中体现出来。通过研读片断,抓住关键词语,特别是关键动词,仔细地品味,分析比较,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领悟到诗歌的艺术精髓,而且能深刻地理解到诗歌的语言美。如贺敬之《回延安》中:“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抓”、“贴”、“搂”这些动词表达的感情份量特别重,抒彩也特别浓,充满激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延安故土无限热爱的情感。“扑”更是真诚地表现了诗人对延安乡亲们的炽热情怀,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再如贾岛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是用“敲”还是用“推”,斟酌良久,举棋不定。韩愈认为“作敲字佳矣”。一个“敲”字何等传神,不仅与前一句相互照应,表明夜已深,而且用词之妙,语言之美,成为千古佳话。

诗歌教学渗透美育的方式是很多的。例如:静听他人朗读诗歌,运用多媒体配乐或配图诗朗诵,让学生欣赏、感悟诗歌的美;为诗歌配图画,举办诗歌朗诵会等等。只要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认真总结、积累,不断探索,定会不断丰富诗歌教学的美育内涵。就能够不断引领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进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第4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体味诗歌的美,提升审美情趣呢?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认为,在初中诗歌教学中,通过诵读渗透美育是最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诗歌具有音韵之美,读起来才能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声声悦耳。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诗歌教学重在读。因此,在初中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诵读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去反复诵读品味,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品味到诗歌的音韵之美,产生愉悦的审美情感。在诵读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心不在焉地随意而读,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诵读中把握读音、节奏、语气等,真正读出诗歌的音韵之美。

首先,在诗歌诵读中保证正确的读音十分重要,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要读“xiàn”,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要注意“不胜(shēng):”“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等多音字的读音,一定要在学生诵读前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讲解,提高学生朗读的准确率,因为把字的音读准,是提升诵读效率、感受诗歌音韵之美的前提;其次,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之美,要通过示范诵读,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重音和节奏感,读出诗歌的韵味。比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几时”“问”要以重音来读,“几时”则要将音节适当拖长……这样读出来,才能使人感受到一种低吟浅唱、豪迈低沉的韵律之美;第三,在诵读中要读出诗歌的语气。比如,在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要结合诗歌的情感变化,运用恰当的语气来表现,时而苍凉、时而无奈,时而压抑,最后要用充满期盼、祝愿的语气来诵读。

如果能够从读音、语调、节奏等环节都表现到位的诵读中表现出诗歌的音韵之美,那种美是余味无穷、令人陶醉的,它会给予人的心灵一种艺术之美的洗礼,所给与人的审美享受也很容易潜移默化为读者的一种审美素养,因此,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是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有效策略。

二、诵读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每一首诗都有美的意境,这种意境之美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想象、品味才能感受到。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诵读引导,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将诗歌的意境之美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自主诵读中,结合诗歌形象优美的语言,充分发挥形象思维,乘着诗歌的翅膀让想象去飞翔,去感受诗歌意境的波澜壮阔、空灵虚幻、悠闲自得、美妙绝伦……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情与景的和谐、交融凸显出了诗歌的独特魅力,学生在对诗歌的反复诵读中产生想象、形成感受,不由自主地步入诗情画意中,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对诗歌的审美能力也不断地得以提升。

比如,教学的《七律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这首词就如同展示几幅“图”,只有用心地诵读才能感受到,该诗描绘的是一幅幅可歌可泣的悲壮的历史画卷,“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所呈现出来的是怎样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呢?在诵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那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精神境界,由此产生更加丰富的联想,提高审美能力。

三、认真吟诵品读,欣赏诗歌的语言之美

诗的语言是语言艺术的极致,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诗歌中的一些重要的字词往往凝结了诗人的所思所感。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吟诵品读重要字词,去欣赏、品味、享受诗歌的语言之美。比如,在教学冰心的《成功的花》时,要引导学生去品味诗中的“芽儿”“花儿”“果儿”所蕴含的意义,去欣赏作者始终运用拟人、反复、修辞的手法,展示出一个纯洁美好的世界,同时也赞美了积极的人生。诗意的语言所承载的是作者纯洁的内心世界。再如在学习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时,要引导学生在吟诵中体味什么是“黄金般的相思”、黄金有什么特点,由此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对祖国深深的眷念……

综上所述,依照新课改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实践证明,在诗歌诵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诗歌诵读教学中不断总结,大胆实践,为学生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努力。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385-01

审美教育是贯穿于任何一门学科之中的,而语文是最具人文特性、最具诗意的学科。中国作为诗的国度,诗歌教学其实就是在进行审美教育。那在诗歌当中应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反复诵读感受语言美和情感美

“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反复吟诵诗歌,有利于对诗句的理解,有利于对诗歌意境的体会。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古诗词的语言一般都经过诗人反复推敲,因而显得精炼、含蓄、优美,是学生学国语言的范本。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诗词特点,适当组织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品味推敲、反复吟诵等方法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凝炼性、音乐美、色彩美等。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这些字虽然放入诗中也很合理,但是都不如“绿”字来得有形有色。一个“绿”字,给人春风染绿江南的动感和绿草茸茸的美感。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要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就必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语言背后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感受诗歌的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称之为“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通过“美读”,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中浮现出由一连串有意义联系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如教杜甫的《春望》,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诵读,比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自然体会到诗人爱国爱家、忧国忧民的情感,引起了共鸣。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诗歌语言内涵的挖掘与领略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满足。

二、挖掘诗歌的结构美

诗歌的结构常常是诗人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应,是诗歌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时它甚至超过了诗歌语言本身的能量,因为形式对于情感的表达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进行诗歌的结构分析也是审美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这首诗在结构上就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所谓的统一,就是诗歌的段式、句式相对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对称和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所谓变化,就是追逐活泼、流动和蓬勃之美。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诗人既注意了诗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又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和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又有了参差之美,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表达出了心中对亲人、对故国的无比眷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结构做这深入的分析,那获得的审美感受一定会非常的深刻。

三、入境悟象,理解“美”

诗歌的形象常常是隐喻、拟喻、和象征的意象,意、情、意象的结合因此而显得比较隐秘。所以,诗歌的形象有朦胧美的特征。在教学诗歌时,就必须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在山的那边》: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作为意象,用大海比作思想,用群山表示困难重重,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征途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意想是超越于物象之外,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去体味、领悟、想像,才能领悟诗歌的神韵。

诗歌中的词句的组合往往构成一定的意象,这种意象是作者在份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观察、选择,按美的规律组合起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对它的把握不是通过对词句的简单解释可以实现的。而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入境来达到体会领悟形象的目的,从而理解意境的美。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是视觉性极强烈的意象,横阔荒凉无限展开的“大漠”和集中在无垠中一点一线的“孤烟”,一泻千里,杳无尽头的“长河”和孤独落寞的“落日”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对照,而“直”和“圆”两个意象则更强化了诗句的雕塑意味,这样脍灸人口的诗句只有进入到诗人设定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理解它的无以伦比的美。

四、激感,感悟“美”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架设一座座情感交流的桥梁。从而引导学生体悟美的深刻底蕴。如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往,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了诗的意境的美。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所作,他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急切盼望见到家人。诗中无一字言情,无一字不言情,把情感都溶化在景色中,头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借江上绚丽的景色流露诗人出发前的快乐心情。三、四句借舟行疾速表现了诗人急切思归的情感,连本来使人感到凄婉的猿声也被涂上欢快的色彩。

五、驱遣想象,创造“美”

第6篇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这一课程目标,强调的是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内化理解。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讲课过程比较机械,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诗中的自然美、语言美、情感美,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诗意。诸多教学上的缺陷造成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薄弱。因此,笔者认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必须落实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

一、在吟诵中培养语言感受力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有感情地朗读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让学生进入诗歌,领略古典诗歌的声律美、建筑美和艺术美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诵读上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在韵律上找到情感的契合点,通过诵读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在吟诵中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的魅力。例如在吟诵《江城子 密州出猎》时,全词气势磅礴,是豪放派词的力作,朗读时须以开阖大气的语势配合,才能体现词作的精气神。在吟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全诗充满着一种兴奋的心情,诗句的节奏流畅明快,几乎一气呵成。“忽传”“初闻”流露出作者刚听到喜讯时的激动;“却看”“漫卷”表现出喜出望外的情感;接着用了“即从”“穿”“便下”“向”这一连串的词语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怀着喜悦、轻快的心情顺江而下,归心似箭。诗人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极富节奏感的诗句,让我们领略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的魅力。当然,可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灵活处理。

二、在联想中培养审美想象力

诗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对于鉴赏古典诗歌尤为重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诗歌作品,给读者所提供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在确定之外,还有许多不确定。这些不确定就要通过想象予以发掘。学生通过感知发现美,进而进行审美、想象、鉴赏,以至创造美。它使参与者联系眼前感知的对象和已有的审美经验,将自己的情感意绪融入,进入一种物我交融的状态。情感因想象而得到充分表现。喜好山水之人皆有此情意胸怀,而这情意来自想象。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提到了联想的必要,他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其中的“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就是审美想象,就是教学活动中的联想。观者在幻象中激情迸发,即融入对象,从而达到感应共鸣。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作者将“风、天、猿啸、渚、沙、鸟”联想成一个个画面,与诗人素有的伤时联系起来,以此来感受本诗悲凉、惨淡的气氛,反映出诗人凄凉的内心。紧接着诗人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广阔的情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再次想象,进入到另外一个画面,远处望不到边的一大片呈黄色的树林,在瑟瑟秋风中摇摆,树上的枯叶在风中落下、上下翻飞,最后落在地上铺上了厚厚一层。在这一片黄色的旁边,江水滚滚,奔流不息。叶落意味着生命的凋零,可不尽的长江水,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亘古如斯,由此联想到历代贤人伟人的逝去,忍不住要抛洒热泪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在这里,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句时,教师可以找到贴合的图片影视剧作中的画面,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感知其中的凄凉的孤寂美。

三、在对话情境中培养审美感知力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同样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体的主观感受。这就要求学生参与到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去,直接与文本对话。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古典诗歌,然后指导他们与古典诗歌对话,引导他们审美认识的升华。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广,学生可以通过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感知美,包括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艺术美等很多方面。

古典诗歌中的一些情景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如小桥流水、夕阳西下;可是还有一些情景,没有类似生活经验的人是想象不出来的,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习惯了平坦的路面,习惯了便利的轿车,没有感受过交通上难题,他们很难懂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很难想象得出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很难能理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但是爬过山,尤其爬过像华山、黄山这样比较险峻的山的学生,比较容易进入情境,能在阅读朗诵中与诗人一起攀登,一起进行诗歌的再创作。

四、在实践中提升审美鉴赏力

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什么是素质?当一个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素质。”他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体验、实践是提升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10位诗人的鉴赏专题,学生根据鉴赏对象自愿结合成合作小组,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共同完成对某一诗人作品的鉴赏。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同学间的交流探讨、相互修正,使他们达成了共识、共享、共进步的目的,展示成果更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和独特体验,也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无不向我们昭示:教育要关心学生的心灵、精神。利用古代优秀作品的魅力感染人、教育人,应该成为我们必有的教育理念。这是语文课堂实践的必然趋势。

第7篇

关键词:诗性教育;诗歌教育课程;课程基地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6A-0058-05

2012年,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诗歌教育课程基地”获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并于10月正式启动建设。建设诗歌教育课程基地,是基于学校对诗歌教育的认识:首先,诗歌教育是大胆的教育尝试,旨在把素质教育、文化育人及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从口号层面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其次,诗歌教育是学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旨在通过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呼唤对美育的重视,改变异化的育人理念,创设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育人环境。第三,诗歌教育是新奇的精神畅游,旨在以诗歌为切入点,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人文基础,积淀人文底蕴,让学生在精神的滋养中发现自我,改变自我,完善人格。建立“诗歌教育课程基地”,也是践行“诗性教育”的实际行动。诗性教育并不是诗歌或诗性与教育的简单拼凑,而是教育与诗性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特色化、个性化、校本化的具体实践与实施。

一、十中师生的“诗源”之地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位于清代江南织造署旧址,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典雅秀美的校园和百年名校的流脉成为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百余年来,贤达名流之士垂注有加,“诚朴仁勇”之风薪火相传,品学兼优之才灿若繁星,荦荦大者如、何泽慧、李政道、杨绛、彭子冈等。“名园办名校,名人办名校,名校育名人,名校彰名园”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精练概括。

学校以“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的教育境界和情怀,倾力打造具有“书院气、书卷气、书生气”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情感体验、文化浸润”的育人功能,践行“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位师生的本色人生”的教育发展理念,创设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究、建构、交往、对话与反思的育人情境;开展诗性教育教学实践,追求“超然、本真、唯美”的教育情怀,为师生营造宽松融洽的成长环境,为师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实现学校和师生共同和谐发展,成就师生的本色人生。

2008年,学校被《人民教育》誉为“最中国”学校。此后,《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权威教育媒体又以“诗性教育”为主题,对我校的教育现状作了深度挖掘和充分展示,学校“诗性教育”因此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深厚的文化底蕴,“最中国”的校园文化,“本真、唯美、超然”的教育情怀激发了每一位师生的诗情诗性。师生读诗、写诗,已然成为学校常态。

2009年至今,每年5月的“放飞青春”校园诗会、10月的“我和我的祖国”校园诗会,都是全校师生的盛大节日。2011年,我校提议创立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首届诗会在我校举办,吸引了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50所一流中学的热情参与,并被列为《中国教育报》2011年全国教育文化之旅上的十件大事之一。《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等诗坛媒体也特意开设版面与我校展开交流合作。近年来,共有全国各地的近百所学校、近万人次参与了学校的诗歌活动,创作作品数万首,出版《放飞青春》《瑞云诗刊》《我和我的祖国》《放飞理想》《星星降临》《柳袁照诗选》等诗集。诗歌课程丰富多彩,更为学子们争相遴选,整个校园纸墨飘香,诗情洋溢。

二、诗歌教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一)诗歌教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宗旨,以诗歌教育课程基地为平台设置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课程系统

诗歌教育课程基地是综合性教学平台,它遵循课程基地建设的宗旨,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建设课程基地旨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二)诗歌教育课程是现行国家课程系统的延伸和补充

诗歌教育课程坚持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突出科学性、实践性、互动性、实效性,实现课程内容、手段、方法的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创新、互动的课程体系,诗歌教育课程以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的方式,对国家课程作出拓展、深化和补充。

(三)诗歌教育课程对高中教育应试教育倾向的矫正

诗歌教育课程依托课程基地建设,立足于改变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应试导向、千校一面的不良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纠正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不良倾向,以多样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实践和创造的潜能,强化学生诗意情怀、人文精神的培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理念

在诗歌教育课程基地的规划与建设中,学校明晰了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理念:

首先,以诗歌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养育学生的独立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创新人才培养积淀人文底蕴,奠定人文基础。

其次,以诗性矫正教育的时代病,消解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以诗的形式探讨教育的本质,追问教育的终极价值。把素质教育、文化育人及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通过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来呼唤对美育的重视,使教育回归本真。

第三,以诗歌活动为核心,创设开放的对话、探究、建构与反思的育人环境,在阅读、鉴赏、访问、创作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与经典作品、与前辈诗人交流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精神滋养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培育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

第四,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以诗歌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五,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通过物态和非物态相结合的模型展现,改进知识表达方式,以形象直观的体验,引导学生在模拟的历史现场和形象演示的环境中浸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情境,获得更形象的感受和更深入的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四、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行动

(一)统筹课程基地管理

我校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成立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工作小组,由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任组长;统筹协调各个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建立了高效的建设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建设、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细则和办法,确保课程基地建设有序进行。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断审视调整,细化建设蓝图。借助合作高校与社会资源,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对建设方案进行多次修正,使其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有专人负责,保证建设落实到位,按期实施。

(二)建设课程基地环境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占地面积小,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场地条件有限。我们挖掘潜力,因地制宜,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课程环境建设。

学校对杏园南北两层小楼及庭院作整修改造,构建有江南风情的小庭院,将小楼改造成课程基地的办公和教学场所,设立了课程研究室、诗歌研修室、创作活动室、微视频制作室、诗社活动室、名师工作室等等。同时,典雅秀美的校园和百年名校的文脉是得天独厚的校园资源,我们依托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了多个专题“情景教室”,连点成片,使整个校园都成为课程实施的教学场所。

诗歌的历史几乎等同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我们在长达图书馆内设立了“诗歌长河”情景教室,选取五个历史节点,画出一条时间轴线,表现东西方诗歌发展的漫漫长河。用这样的情景浸润,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不同时代的诗歌作品,以国际的视野去观照不同地域的文学现象。

苏州历来是文化源远流长之地,我们将苏州诗歌发展沿革变化的历史编成简版的“苏州诗歌史”,依托杏园建设了“姑苏诗情”情景教室,在充满苏州风情的氛围中,给学生一个苏州(吴地)诗歌的整体印象,给他们补上苏州文化中“诗歌”一课,让他们得到苏州地域文化的熏陶。

学校是清代江南织造署旧址,曹雪芹可能的出生地,我们在当年行宫花园瑞云峰旁建设“红楼诗画”情景教室,把“红楼梦诗歌研究与欣赏”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平台,坚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护原生态遗迹,弘扬和发展宝贵的精神遗产。

百年老校校园内的每一座小楼、每一块石碑、每一条小径都蕴藏着动人的故事,一草一木、一石一砖都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极富诗意的韵文碑刻中凝聚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把整个西花园作为现场情景教室纳入基地设施建设中。

课程基地的专题情景教室的建设本着实用性原则,遵循为课程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理念。每一个情景教室都有相关的配套课程,并编写有校本教材。如“红楼诗画”情景教室配有《红楼诗歌》,“西花园”现场情景教室配有《校园碑文选读》,“姑苏诗情”情景教室配有《文学苏州》,“诗歌长河”情景教室配有《诗海巡览》。每个教室都配备了信息技术设备,都有人机互动的资源。

我们还计划在杏园北楼建设四个功能教室和情景教室,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设影视制作室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自助、互动学习的“未来教室”等。

(三)实施诗歌教育课程

校本课程建设是基地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学校对诗歌教育课程建设做出了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制订了《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诗歌教育课程基地课程标准》,让全校的诗歌教育课程设计有章可循,有本可依。《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强调诗歌教育要关注全人发展,以语文学科为主,形成全校性全科课程。

遵循建设“全科课程”的理念,我们以语文学科为主,动员全校力量参与课程建设,给各学科布置任务,进行诗歌课程实施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目前各学科已初步形成诗歌教育整合课程设计初稿,并进行了教学实验,语文学科更是开发了30多个学科集体课程和教师开发的选修小模块项目。

1.国家课程中的诗歌教育

诗歌教育课程是现行国家课程系统的延伸和补充。我们以必修教材中“向青春举杯”“历史的回声”“笔落惊风雨”“此情可待成追忆”等专题为基础,结合读本中“青春颂”“韵”“故乡诗情”“热爱生命”“深情的歌唱”“大写的人”“时代的一个孝子”“公民,一个伟大的词”“爱情的绝唱”“永不褪色的友情”等专题,并辅以自编校本教材《诗海巡览》《我坐在窗前》等,共同构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资源,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利用“诗歌长河”“星河诗梦”等情景教室实施课程教学。

2.诗歌教育校本课程

(1)“文学苏州”(诗歌作品部分)

我们选编了历代苏州籍文学家的作品,并与苏州文学史配合组元,编成一部展示苏州文学发展与苏州文学作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发展》教材,开发并实施了“文学苏州”课程,以期让学生得到苏州文化的熏陶。这对学生作为一个苏州人的文化认知是很必要的。该课程分为“名胜流响诗文中”“姑苏的唐风宋月”“吴中自古多才情”三个模块,共计20课时,安排在高二下学期开学初开设,主要利用“姑苏诗情”情景教室来进行教学。

(2)校园碑文选读

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百年来,先辈学子的精神一脉相承。漫步在校园总会让人为历史而感慨,为学校的创办者以及前辈学子的精神所感动。漫长的历史中,校园内的每一座小楼、每一块石碑、每一条小径都蕴藏着动人的故事,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这些都凝聚在振华学生毕业时留下的许多极富诗意的韵文中。我们把这些编纂成册,引导学生在丰富深厚的文化背景之下进入作品意境,领略文学的魅力。借助相关资料细读碑文,学生们不仅能感觉到前辈爱校、爱师、爱友的情谊,甚至仿佛走进了几十年前的校园,眼前浮现当年的学生们在教室勤勉苦读,在西园玩耍漫步,“臧修焉,息游焉”的生动情景。他们对校园、学校突然有了新的感觉,浓浓的情谊涌上心头,对读书学习和人生意义也有了新的理解。该课程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教学地点为“西花园”和“校园诗韵”情景教室,分三个阶段进行,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的方式,时间为两个星期,共计10课时。

(3)诗与人生系列

该课程设置四个模块:诗与人生、匹夫不可夺志、感发的魅力、诗情画意,共计12课时。课程实施注重体悟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诗人的情感走向自己的生活,寻找彼此间情感的触发点,倾听心底深处的声音。课程以心育心,以诗情带动美育,以诗歌承载、传承文化基因,以诗意引领精神养成。诗歌一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有理性的分析,而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好和快乐,用诗歌记录他们的生命体验、生存状态、内心情感和理性思考。借助诗歌来解放想象力,与现实对话,与自我心灵对话,从诗歌的感知与发现出发,走向对生活、生命的感知与发现。

(4)写我真情系列

该课程设置三个模块:古体诗创作、现代诗歌创作、诗歌与写作,共计9课时。课程把握诗歌感性的特点,在诗歌欣赏与创作中锻造一颗“敏感而纤柔的心”。诗歌是内心情绪或想法的自然流淌,是“敏感而纤柔的心”观照外在世界的结果。学生在诗歌写作中体会生命,思考生活,丰富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切实提升人文素养。诗歌也是一种创造,诗人必须有独特的价值观,不苟同于现成的社会、历史等答案,必须有自己的回答,表述自己的自由创造。那是对人生的一种认识,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对生命的一种真诚。因此,写诗也好,写作也罢,其实都是在写一个“人”字。

(5)诗歌全景系列

在该课程中,学生通过读懂一定数量的诗文名篇,学习古典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和现当代中西方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6)杂花生树系列

诗歌教育不是语文单一学科的课程,而是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诗歌教育课程旨在以诗歌为切入点来培养和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化与科学素养,为现代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奠定科学基础,积淀人文底蕴。关于杂花生树系列,各学科已经开发并实施了“诗词与中国革命”(历史)、“在诗歌中解读经济与社会发展”(政治)、“诗情‘花’意”(生物)、“诗歌中的科学”(理化)、“诗与桥”(地理)、“诗与画”(美术)、“古诗吟唱”(音乐)等课程。

(四)开展诗歌实践活动

1.校园诗会系列活动

学校的诗会是有传统,有影响的。在课程基地建设的引领下,学校结合诗歌创作和诗歌吟诵的活动课程,每年组织5月的“纪念五四――放飞青春”校园诗会(高一年级为实施主体,全校共同参与)、10月的“庆祝国庆――我和我的祖国”校园诗会(高二年级为实施主体,全校共同参与),参加每年金秋举办的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等等,使学生能通过诗歌去观察、倾听、阅读、思考,从而产生不断发现的渴望与冲动,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我们还与苏州市教育局共同承办了苏州市“收获未来――教师原创诗歌朗诵会”,展现教师的诗情诗性、诗意人生,讴歌人民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展现我市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骄傲与自豪。

2.“感悟人生、抒写诗情”系列活动

每年,在高一学生中开展“90后的新――曙光行动,春天行走”活动(入选首批苏州市直属中小学德育品牌项目),在高二学生中开展“冉旭苍穹,勇攀高峰”活动,在高三学生中开展“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年级拓展活动。通过活动的切身体验,激发师生用诗歌表达挑战自我、克服困难、成功喜悦等感悟。

(五)推进课程教学变革

在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样,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变化,在实践中形成了情景体验式、历史现场式、讨论式、活动式、校园巡览式、视听结合式等教学新方式。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从课堂的绝对领导者转变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成为和学生一起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主体。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具合作性,也更有个性。

Philosophy of Poetic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Poetry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

XU Si-yuan & QI Ying-qing

(Suzhou No. 10 Middle School, Suzhou 215006, China)

第8篇

一等奖(2名)

《顾青悠的十七岁》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31班 黄雅馨

《悲鸣(组章)》贵州师范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 兰兴昌

二等奖(4名)

《子夜书(组诗)》贵州大学科技学院2013级新闻学 曾入龙

《圈里五口》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何娟

《萤火和光》贵州师范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学 吴长青

《老木》贵州师范学院2014级物理学 苏致龙

三等奖(8名)

《守望》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31班 何灵燕

《虚构(外1首)》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5级工程管理(1)班 杨爱琳

《清洗(组诗)》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1)班 宰清海

《灵魂的足迹(组诗)》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汽修(1)班 鲁海

《像你在身边一样活着(外2首)》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汽修(5)班 龚乾军

《你好》贵州师范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学 张婷婷

《鲜桃》贵州师范学院2015级汉语言(1)班 张应梅

《我们能留下的,其实都没有》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级地理本科班 蒋腊雕

佳作奖(31名)

《那些年,回不去的时光》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31班 李双

《完整人生》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31班 严宇寒

《黑夜》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31班 李龙梅

《与笑无关》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宋春丽

《一片落叶,成全一场相遇》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杨丽

《三万米高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杨倩

《忍不住想很多》F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杨懿

《猫・归》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张出尘

《一句话》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郭宝青

《猫》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黄鹂

《是爱》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孙燕

《归家所见所感》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杨小娟

《想当然》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41班 张文轩

《渡河》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151班 黄林玉

《怀念故乡(组诗)》贵州大学资环学院资勘131班 王启林

《一支箭(外1首)》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2013级新闻(3)班 陈再雄

《我的酒鬼父亲》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 王小污

《故乡是条河》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学班 苏明强

《最后一个贰》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教育技术学 艾文

《树(外2首)》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2014级旅游英语班 田林林

《藏在口袋里的时光》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2014级社会工作 肖丽萍

《雨》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3)班 王爱

《根》贵州师范学院2013级计算机 卢晓丹

《井》贵州师范学院2013级历史学 黄映雪

《一座城》贵州师范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 李红梅

《流年未央》贵州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 石金秋

《北风啊,请你小些吹》铜仁学院2014级文本(2)班 龙玉

《失眠(外1首)》铜仁学院人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3)班 杨圳

《远去的海棠花》铜仁学院人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2)班 张丹枫

《奶奶》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级地理本科班 陈丽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2016级美术专业 彭子力

团体获奖名单

学校团体三强

贵州大学

贵州师范学院

六盘水师范学院

社团团体三强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报社

贵州师范学院朝花文学社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沁欣文学社

先进组织工作者名单

学校先进组织工作者(3名)

贵州大学 龙汶

贵州师范学院 詹峰

六盘水师范学院 龙尚国

社团先进组织工作者(3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报社 蒋文正

第9篇

1.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改革开放进行过程中,我党提出,要把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放于首位,以确保大学生能够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文素养作为人类精神风貌与精神内在的主体表现,也是现代人类文明的综合表现。人文素养本身是借助于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观念与情感的碰撞来表现个人的内在优秀品质。大学生若是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水平,就可以成熟地处理人与社会、与自然及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及其他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振兴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发展大势。特别是步入21世纪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修养更是各国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我国也顺应科学与人文的理性教育的发展潮流,开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工作,并着重强调古典诗歌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实际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工作提出制度保障。

2.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得以完善

近年来,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在设置大学生人文素养学科、课程、教材等方面都有所完善。使得我国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得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并完善,人文素养教育效果显著。在高校的人文素质修养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人文素养理论课得到有效优化,变得更科学、人性化;在评估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工作方面,各高校都进行深入评估和检查,并把人文素养教育评估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里,以促进人文素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3.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工作者素质明显提高

为了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各高校开展大量措施培育人才。教育部门建立人才培养、研究和师资基地以造就大批人才投入到该项工作中去,目前这些工作者的教学方法、手段、学历和能力已经明显提高。

二、在运用古典诗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新理念未落到实处

我国有些高校的管理层只注重高校的办学规模、学科、师资、科研项目及就业等考核指标的建设,而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开展。因为高校没有加大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建设投入,使得一些高校应付中央提出的先进理念,导致古代文学的教学人员编制等方面的不健全和不完备。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理念未贯彻到实处,使得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设施和环境都不足以支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健康开展。

2.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氛围不足

目前,我国的高校、家庭及社会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工作氛围,各方也没有形成一致,协商合作,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整治工作水平。社会氛围和家庭教育的不适当会降低学校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效果,干扰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效用的发挥。

3.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师资不稳定

虽然现代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没有全部实现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专职化,大部分古代文学教师是半路出家地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工作。这些人员普遍存在着工作理论不扎实、工作经验不够的现象;而一些古代文学教师职业规划和发展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也使得这些教师无法专心研究如何把古典诗歌和人文素养教育工作相结合。

三、运用古典诗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对策

1.更新古典诗歌的教学观

要想借助古典诗歌教学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则必须要更新陈旧的古典诗歌教学观念。古典诗歌教学新观念指利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并以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作为辅助开展古典诗歌教学,使古典诗歌摆脱枯燥的死记硬背,可以真正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古典诗歌学习的教学方式。老师要想做好古典诗歌教学,必须加强自身对古典诗歌作为中国优秀文化载体价值的理性认知,并习惯于将诗歌作品作为知识教学的有效文本。中国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浸透着作者在社会与生活方面的亲身体验,他们通过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表达出人在社会上的使命与责任、健全自身人格及与自然、自我的和谐共处等人文精髓和人文内涵。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缺乏的人文素养。所以古代文学教师必须借助于古典诗歌教学法,在充分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的同时帮助他们继承优秀古典诗歌的文化精神,升华本身的人文素养,提高高等院校的古典诗歌教学功效。

2.帮助大学生养成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兴趣会帮助学习取得实际成效。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好奇且求知欲与精力旺盛,思维跳跃,这些都是提升学习兴趣和学好古典诗歌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通过诗歌的学习帮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并以情感诱发其产生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其人文素养。在开展古典诗歌教学时,教师必须借助于古典诗歌蕴含的深厚情感,将传统的知识教学转化为文化审美,充分发挥古典诗歌在人文素养教育和陶冶情操方面的重要作用。古典诗歌作为古代作者情感抒发的载体,教师在开展现代的人文素养教学时必须教会学生用本我的情感去理解作者的情感历程,以达到情感互通,即在引导学生吸收古典诗歌文化精华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古典诗歌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指带有一种特定的感彩的教学活动,它本身会产生特定的心理氛围,以生动、灵活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进行古典诗歌的学习情绪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教学更强调必须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在古典诗歌学习方面的自觉和探究的学习能力,以促进人文素养教育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古典诗歌的现代教学中,老师可以依照大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特点和特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用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共鸣,进而得到最佳的古典诗歌教学效果。情境创设教学可以引起大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的动力。依照大学生的认知特证和认知规律,经由教师建立实际的古典诗歌教学情境,合理表现或重现古典诗歌教学的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理解并掌握古典诗歌知识、文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情感。情景创设教学既能够使大学生通过古典诗歌教学得到古典诗歌知识、产生判断认知,也能够通过诗歌教学形成对人生、价值和道德的深入思考,与此同时古典诗歌的社会和审美价值也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4.加强诵读和吟咏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古诗词单元,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下文将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和诗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在两个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诗歌教学是“美育教学”的一部分

开展诗歌教学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从小建立起审美情趣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诗歌学习是实现美育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科学,更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审美和思维的发展,诗歌教学通过文字,传达出的美感,是属于审美的角度的。而在审美实践中又实现了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实现了对小学生心灵的美化。同时这也是丰富小学生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的良好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诗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2.诗词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般人的阅读能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其二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在小学生本身来说,自身没有大量的实践,而诗歌教学可以使小学生体会到没有实践过的生活,历史事件,是获得感性知识的很好途径。同时在学习诗歌后,小学生在对诗歌学习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主观积极地使用工具书和独立回忆,扩展学习,这就在复习预习诗歌时不自觉的加深了自我阅读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结果。

二、诗歌教学方法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诗歌教学才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扎实指导小学生学好,读好教材中的古诗的基础上,还掌握读诗赏诗的方法,能够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还能运用这些方法去读教材以外的古诗词。

1.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 探索诗中意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在文学作品中,尤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表达的感情也最为丰富 。也这是这一点,体现出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探索意境,创设情景就显得非常重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首先,基于诗歌偏重于抒情言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可以从阅读欣赏诗歌的感情着眼,从分析诗歌的语言入手,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含义,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切感情。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在阅读诗歌时将自己作为“意中人”的习惯,小学生这个年龄正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年龄段,这种代入式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成长,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美好和愉悦。

其次,教师的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将诗歌的内容通过分析,判断来教述给学生。小学生本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这就要求教师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同时达到学生领悟到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 获得美的享受。

2.启发学生探求诗歌的深层意蕴,在教学中着重于朗读、背诵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帮助小学生在初感诗歌的情境后,深化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对一首诗歌的学习扩展至这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来读更多有关与这个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诗歌,这也就很好的做到了课堂教学的扩展,锻炼了学生的自学与表达能力,积极有效地将学生领进了更为广阔的诗歌天地。

另一方面,因为诗歌本身具有的特点,在学习诗歌的时候需要反复吟咏。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中也应该要求学生在品赏诗句,体味诗情后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以加深记忆力和理解程度。而小学生这个年龄是记忆力强,接受能力强的年龄,因此背诵诗歌也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3.注意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将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作为研究的目标。当学生对事物感到兴趣,进而再转化为乐趣和志趣时,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等学习过程,使这种兴趣加深,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也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就辨别真伪美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挑战。因为它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诗歌学习的程度好坏影响着小学生今后对语文一科的兴趣程度。也正是如此,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使学生由爱学到善学诗歌是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伊漪.谈诗歌教学与审美教育《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1

[2]田珍粮.谈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 诗歌教学 创造力

幼儿诗歌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一首好的幼儿诗歌,对于幼儿不仅可以丰富认识、发展语言、启迪智慧、熏陶心灵与情感,还可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幼儿诗歌的特点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在幼儿园诗歌教学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一、选择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发展幼儿想象力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内部驱动力,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部分。幼儿好奇心强、好学好动,创造性想象不断发展。因此,在诗歌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该是幼儿感兴趣,比如象大班诗歌《小兔子开铺子》,诗歌的主角“小兔”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小动物,内容又是诙谐的,能充分吸引幼儿,这样的诗歌就非常受孩子的欢迎,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高。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儿童的视野越来越广,给幼儿提供的诗歌就不应只限于幼儿园语言教材上的内容,而应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接近幼儿生活,题材广泛的;为幼儿所喜爱的,以及反映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启发幼儿思维和想象、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制定可操作的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

要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懂得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制定具体、明确并可操作的诗歌教学目标。诗歌教学中,不能只注重道德教育目标,而应通过诗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不能片面地注重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幼儿的理解、想象和创新的能力等。比如诗歌《摇篮》的教学目标,既有理解诗歌内容的要求,又有培养迁移能力、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的确定具体而明确。

三、营造宽松氛围,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的氛围,最基本的要求是降低幼儿的焦虑程度。幼儿只有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可预料和可控制的环境中,心理上才会产生安全感,知道什么行为是老师所希望的,知道老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并在活动中进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在诗歌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容忍并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机会,营造出积极的环境气氛。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浯言表达力有所提高,同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诗歌的特点决定了诗歌教学可以启发幼儿思考,发展幼儿想象,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富于启发式的方法,把幼儿从机械的朗读背诵活动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诗歌的特点,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创造,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这样才能发挥幼儿学习诗歌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教师可以创设一种让每个幼儿都面临的非常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幼儿对其中的问题表现处好奇,注意力和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师激起的疑问,能激发幼儿猜测答案和结论,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幼儿在渴求答案的心理状态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有效地把幼儿耳、目、脑、口充分运用起来,进行积极思考。

提问是创造的开始,而问题是引导幼儿开展想象力和思维的一把钥匙。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提问是创造的开始;问题是引导幼儿开展想像力和思维的一把钥匙,只有将问题设计得恰到好处、掌握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在多种假设问题的启发下,才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提问,并对幼儿的提问、回答正确与否都积极地对待,从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探索,使孩子拥有创造的源动力。当幼儿因为好奇心提出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地听,让孩子畅所欲言地发表看法、想法。积极地对待孩子的各种提问,就能在积极发展孩子语言能力、鼓励孩子敢说会说的同时,保护孩子好奇与探索的天性。

总之,充满儿童情趣和具有教育意义的诗歌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是幼儿喜爱的精神食粮。教师应在诗歌教育活动中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心去观察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发展幼儿创造思维能力,让文学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田发芽。

参考文献

1.朱细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第12篇

读者不难看出我们的“雄心”:《诗歌读本》的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我们的编辑理念是:“让诗歌伴随一生。”

读者自然要问:你们为什么要编这样一套书?你们如何编这套书?

我们的编辑灵感,来自中国的“诗教”传统。其实,不仅是中国,世界许多民族,特别是希腊、印度这样的古老民族,都有一个诗教传统。

所谓“诗教”,按我们的理解,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大的方面说,也是更接近本义的,就是要以诗来管理、教化社会,以诗治国。这就是《诗大序》所说:“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这里有一个核心的治国理念,即对人心、民心、民情的重视,观人心、民心、民情的最好途径,就是听其声,所以又有“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之说。这就是所谓“诗可以观”的功能。按儒家的理念,诗的最大功能还是对人的精神的引导、教化,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也就是要通过诗歌的吟诵,发泄不满和悲苦,使情绪得以平复(“诗可以怨”),然后,通过诗的移情兴发、潜移默化的作用,涵养人的中和之性情(“诗可以兴”),由个人心灵的净化、性情的温柔敦厚,进而发展为人与人关系的融合,弥漫于家庭、社会以至国家,就可以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与和谐(“诗可以群”)。

对这样的儒家的以诗治国观,历来是有不同看法的,也有尖锐的批评,这里不作讨论。我们注重的是其中的一个合理因素,即对人的心性、内在精神世界以及人伦关系的重视,强调诗歌对提升、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移风易俗的作用。由此,我们想起了人们已经熟知的“人诗意地栖居”的理念,这样的联想大概是有道理的。

一位中学教师对这一理念作了这样的阐述:“人生活在两个世界里。首先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生活在一个世俗化的世界里,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丑陋和污浊的世界里。但这绝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每一个人还拥有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这位教师说,“为了一种诗意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阅读诗歌的“第一条理由”。(马小平:《走近诗歌》)

这自然是有感而发:今天的中国,人的情感的沙化,趣味的粗鄙,精神的沉沦,心灵的扭曲,人伦的丧失,人际关系的敌化、毒化,都到了崩溃的临界点,而且是全民性的,构成了真正的民族精神危机,社会危机。面对这样的现实世界,我们作为普通的教师、学者,普通百姓,总体上是无能为力的;但我们还可以“救出我自己”,这就是我经常说的,我们至少可以在自己和周围的小圈子里,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诗意的生活”。这绝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恰恰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和精神失落的现实社会对抗。而要创造有意义的诗意的生活,最重要也是最简捷的途径,就是阅读诗歌。这也是我们提出“让诗歌伴随一生”的理念的最基本的意义:在不间断的诗歌阅读中,人将永远保持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永远保持不断提升和净化自我心灵的态势,这确实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命题,也是我们面对假、恶、丑的现实,必须坚守的最后的人生底线。

我们不仅自己读,还要和朋友一起读,至少要和家人一起读。这样,我们不仅有充满诗意的生命个体,还有读诗写诗的家庭,读诗写诗的朋友圈,在这无诗、排斥诗的时代里,坚守一种诗的个体与群体的“存在”,哪怕是十分微弱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首“诗”,一种意义。我们编选这一套《诗歌读本》,也是为了创造一个由编者、出版者、读者共同组成的诗的精神共同体。至少在我们拿起这套书时,能够感受到一点诗意,感受到现实中所稀缺,因而不免有些怪异,但却是超越时空,永恒的美好的诗歌,美好的人生的“存在”,这就够了。

“诗教”,还有一层意义,就是重视和强调诗歌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这也是诗歌的教化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首先是基于诗歌和儿童、青少年本原性的亲和力,诗与童心的内在契合。如一位儿童文学研究者所说:“人天生即具备歌唱的本能”,“在声音与节奏、韵律与情感之间,儿童天生地即与诗有一种最亲密的联系”,诗的创造“植根于这种原初的天才的想象力和本质性的儿童精神生活中”。(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如一位中学教师所说:“几乎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是多愁善感、混沌初开的青春期,迷惘执著的深情,敏感纤细的心灵,仿佛只有诗歌才能诉说满腹的心思,书写对生活的最初的感应,因而,每个年轻人天生地就是诗人。”(严凌君:《人间的诗意――人生抒情诗读本・前言》)

于是,就有了阅读诗歌的第二条理由:“诗歌是教育,而且是最好的教育,它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为诗歌是诗人灵魂的产物,灵魂的交谈方式是最能抵达根本的交流方式”,而且“诗歌能够使我们获得对世界最好的理解”。(马小平:《走近诗歌》)

而儿童教育学者们更看重诗歌的两个教育功能。首先,诗教“不仅适合儿童的天性”,而且“有助于激活(孩子自身潜在的)人类本原的精神自由与想象力”;而儿童心灵自由的保护与培育,又是人的“生命中最伟大的事件”,这不仅对儿童个体生命的终身发展,而且对民族精神的健全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二,诗教“有助于儿童建立个人与古典文明或民族思想文化价值传统”,以及人类文明传统之间的“亲和联系”。(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这也是由诗歌的本性、本质所决定的:诗在文学的文类中,是最具精神性的,因此,杰出、伟大的诗人的诗,总是集中了时代的个体精神、民族精神和人类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读诗,特别是经典诗歌,是承接民族和人类文明精神成果的最佳途径。编选中国和世界最出色的诗歌,促进文明的传承,正是我们这套《诗歌读本》的一个重要动因和目的。

这当然也是有感而为。正值诗意年龄的儿童、青少年却不读诗,他们的生活也了无诗意: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教育现实。究其原因,首先是在应试教育的狂澜下,诗歌也以应试的面目出现,“那种非生命形态,是肢解后的残句片语,接受着一种指令性的观赏”,知识的灌输,解剖式的分析,使得最应亲近诗的孩子,望诗而生畏。(原珠海市第一中学曾宏燕老师语)

对诗的挑战,还来自电影电视动画。如研究者所分析,“对于儿童来说,生命经验有限,观看动画艺术自然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但电影、电视、动画的想象是“直接的,确定的,图像化的,它具有一种特别的强制性,即让接受者没有自我创造和自我独立想象的空间,只有被动接受和感知的自由”,因此,“我们如果只重视动画艺术,那么,很可能全世界儿童的想象力将来都是一样的”。这就会导致一个“十分可怕”的后果:“儿童的精神想象没有了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这样,通过诗歌的阅读来保护儿童的自由的想象力和个人创造力,就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性。可惜,至今中国的教育界和诗歌界,还很少有人注意到这“诗与视觉艺术本质上的对抗性”(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还不懂得越是面对教育手段的科技化,恢复诗教传统就越具有迫切性。我们编辑这套《诗歌读本》,为“诗教”而大声疾呼,实在是出于诗歌教育因应试、因视觉艺术的冲击而被边缘化的隐忧。

但我们也有自己有限的信心,还是基于前面所说的诗歌与人,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本原、本质上的血缘关系,即所谓“人在,诗在;青春永在,诗永生”。我们甚至觉得,教育的所有领域: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以至大学教育,成年教育,老年教育,都是诗歌“展翅飞翔”的广阔天地。这些年,诗歌界一直在讨论如何走出只有诗人读诗的小圈子和困境,却很少注意到诗教给诗歌发展和传播带来的巨大空间和可能性。而在我看来,一个时代的诗歌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要看诗歌能否进入年轻一代的精神生活。因此,编选这套《诗歌读本》,也是一次沟通诗歌界与教育界,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的自觉努力,因此请来了诗歌研究的专家洪子诚教授和我共同担任主编。本书的编者也大都是诗人和诗歌研究者,这样也就同时增强了这套《诗歌读本》的学术含量。

我们确实是把《诗歌读本》的编选当作学术工作来做的。这就说到了我们“如何编”,即按照什么原则来编选,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的问题。大体有两大依据和原则。

我在编辑工作一开始,就提出“人类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的程序相同,儿童时代又经过文明发达的历程”的人类学基本原理,这是我们编选这套《诗歌读本》的理论基础”(《〈诗歌读本〉编选杂想》,文收《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我们强调,人对诗歌的阅读是一个生命的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在生命成长的不同时期――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和诗歌发生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诗歌阅读的需求和期待。因此,我们要根据人的生命成长、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来编读本,在人生命和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诗教要求,也就有不同的选文与编排。

我们正是根据这样的编辑思路,将全书分为六卷――

学前卷。分两个阶段:从出生到进幼儿园之间的诗歌,是父母吟唱给孩子听的,是所谓“母歌”。其特点是诗教与乐教的统一,突出的是“歌”的特点,只为好听,意义并不重要。孩子在聆听、歌唱中学习母语,培养孩子的听觉思维,在听中感悟生命的欢乐、自由和神秘。

从孩子进幼儿园开始,就意味着进入一个群体,进入了“儿戏”阶段。其最大特点,是群体的歌、舞、诗、画的统一,是更接近原始艺术的。我们在这一卷里,编选的“游戏歌”“问答歌”“数字歌”“连锁调”“谜语歌”“拗口令”“颠倒歌”等儿歌,都有这样的特点。这一时期的诗教的主要功能是在语言游戏中培育孩子对语言(特别是语音)的感觉与趣味,对五官,特别是听觉、视觉、躯体的感觉,培育孩子的自由想象力。

小学卷。和学前相比,这一阶段的诗教有三大特点:一是直接面对文本,逐渐和歌、舞、画分离,成为独立的文字阅读;二是由群体的游戏性阅读变成个体的阅读行为;三是除声音层面外,开始注意诗歌的意义层面。

因此,本卷的编选突出的是“儿童的思维”“儿童的情感”“儿童的生活”(包括儿童家庭和集体生活和儿童在大自然中的生活)“儿童的智慧与德行”等,其功能在培育童心、童趣、童思、性情、情感、智力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本卷虽不分初小和高小,但特地编选了主要供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少男少女们的歌唱》和《祖国土》两个单元,突出“成长”的主题,表现少年意气和精神,并引导孩子的视野由家庭、学校,扩展到祖国与世界。

本卷诗歌的诗体也很丰富,除儿童诗之外,还有童话诗、寓言诗、哲理诗等。

初中卷。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感觉最敏锐,情感最丰富,想象最活跃,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适应这样的成长特点,我们将本卷的诗歌定位为“生命幻想曲”,以生命母题组织单元,展现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他人、社会,以及历史的关系,这些都是少年期最基本的生命命题。所选的诗歌,大都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和丰盛、无羁的想象,并且充溢着生命的亮色,这是为孩子一生的精神成长垫底的。

少年也是诗的自觉意识觉醒的时期。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诗的要素单元,对每首诗都作了详尽的导读,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并撰写了介绍诗歌基本知识的专题,引导孩子自己朗读诗、写诗。

高中卷。学生从少年逐步走向青年,思想、感情都趋于复杂,这是接触“现代诗”的最佳时期。因此,本卷以现代诗的阅读与鉴赏为中心,分别展示现代诗的多义性,风格和抒情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现代诗的结构和层次。除导读之外,还编选了有关的分析、讨论文章,以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逐渐进入诗学的层面,在感性的激发之外,也多一些理性的沉思。

高中卷我们也设置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部分,试图引导学生从中国古诗词的特点入手,去鉴赏中国传统诗歌。每首诗后面,都附录了研究专家精到的点评和相应的阅读提示,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本身,更提供鉴赏方法,以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大学卷。大学和大学以后阶段的诗歌读者,大都本身就是诗人或诗歌研究者,他们对诗歌有一种迷恋和探索热情,因此,本卷的定位是:“诗道寻踪”。从表面上看,似乎更偏向于对“诗”本身的理性思考,所展现的是“诗歌在现代社会的位置及诗歌文化的多个侧面”。但诗的背后,仍有人、人的精神世界;诗学所要追问的,最终是诗道,人之道。它涉及精神与身体,个体和社会、历史,语言和人的思维,古与今,中与西,以至纯与不纯,小与大,自由与规范,少数与多数等社会、历史、美学、哲学问题。如本卷编者所说:“读一首诗,同时也是接近一种生活方式和想象方式;理解诗歌的目的,最终在于理解自我,理解那洋溢在语言之中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创造力。”――这样,对诗的理解,又回到最初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与创造:这也是诗教的本质。

老人儿童合卷。这是人的生命的一个合题:老人与儿童相遇。这也是诗教的一个合题:老人和孩子一起读诗。本卷命名为“憩息诗乡”,诗分“天道”“人心”“童心、童趣”三篇,而且全选中国古典诗词,这都有返元、归根之意。

这样,本书的编选也就此画了一个圆圈。

这套《诗歌读本》编选的第二个原则,是追求“家庭诗教”“学校诗教”“社会诗教”的合一。因此,本书定位为这三类诗教的阅读读本,它的预设读者是家庭的祖、父、孙三辈人,学校教师与学生,以及社会上热爱诗歌的老、中、青三代人。

我们特别注重的,是家庭诗教。这是一个至今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的教育问题,却又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家庭诗教的最大意义,在于为家庭营造一个浓郁的诗性空间,让亲情在诗中得到升华,研究者甚至说:“当每个家庭都自由地传出诵诗声与音乐声时,中国的现代文明就会产生真正的变化。”(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诗歌读本》编选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要为家庭诗教提供一个切实可用的文本,具体可操作的途径。我们设想,家庭诗教可以以不同方式贯穿一生的阅读。学前阶段,以“母教”为主,由母亲(或父亲)给孩子吟诵诗歌,或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儿戏”,在游戏中读儿歌。小学(尤其是初小阶段),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诗,家长给以适当的讲解。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诗教,应以孩子的自主阅读为主,但家长也要自己读诗,这既是自我精神提升的需要,而且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诗,交换彼此阅读的体会,这应是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进行精神交流的一个较好方式――在这一时期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常有障碍,一起讨论诗,是最容易沟通的。最后,是老年的祖父母和幼年的孙子、孙女一起读诗,这既是彼此的精神需要,也是沟通祖孙辈的较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