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餐礼仪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不断交流,中餐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还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而这种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中式餐饮,用餐时的礼仪却是有一番讲究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餐用餐礼仪,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中餐用餐礼仪11、设宴方应及时介绍来宾,让宾客各方能互相结识,要优先向社会地位较高的以及年长的人士或女士介绍其他来宾。
2、设宴方要妥善安排客人的座位,要将餐桌的主席留给年高德重的客人或最为重要的客人。
要考虑客人的具体请求,要考虑使各位客人都有背景相近的谈话对象。还要考虑合理安排性别不同客人的座位顺序。要尽量利用空间,不要坐得过近。
3、设宴主人应当确保不冷落每一位客人,不应依客人的身份不同而加以明显的区别对待,应当关照每一名客人,令其感到备受重视和享受主人的友谊。
4、宴席开始时,宴请方应作简短致词,说明宴请的目的,并致各位来宾以良好的祝愿。
5、设宴主人一方应该完全遵守以下叙述的宾客须知各项内容。
6、设宴方应时刻注意全体客人的安全,特别是在使用煤气的火锅店必须严防火灾,并应警惕防范失窃和流氓行为等。
7、请客方有责任确保驾车赴宴的`宾客不饮酒。
8、当客人进餐完毕之时,应呼唤服务人员结账付款。
为增进国家的财政收入,个人的宴请也应索要发票。最好应叮嘱餐厅的服务员就用餐的费用向客人保密。
9、应征求大家的意见,适时以委婉的方式提出结束宴席。
并真诚地感谢各位宾客的光临和赏识。
10、宴会结束时,剩余的菜食应打包带回,或交给愿意带回的宾客。
中餐用餐礼仪21、中餐宴席进餐一开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嚓手的千万不要用它去嚓脸。
2、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水盆其中飘着柠檬片或玫瑰花瓣它可不是饮料而是用来洗手的。
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刷洗然后在用小毛巾搽干。
3、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
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举杯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
4、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己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领座前面一次夹菜不宜过多。
5、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浪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6、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菜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盘子里。
7、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汤泼翻。
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和吃菜时的“咕噜咕噜”声。这都是粗俗的.表现。
8、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
9、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10、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
11、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
12、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裼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13、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
14、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大饱嗝或暖气。
15、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中餐用餐礼仪3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摘 要】中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友好的邻国,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全球化趋势下,两国的跨文化交流的趋势尤为明显。然而,餐桌礼仪文化恰恰是这种跨文化交流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主宾礼仪、就餐礼仪、餐具使用等几个方面对中俄两国餐桌礼仪基本常识进行介绍,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并掌握中俄餐桌礼仪知识。
关键词 中国;俄罗斯;餐桌;礼仪;差异
作者简介:王岩(1983—),女,呼伦贝尔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1 中国餐桌基本礼仪
1.1 主宾礼仪
在中国请客吃饭办事是常事,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提前预定的地点,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这反映出饮食文化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中国人不但热衷饮食,而且还很讲究饮食礼仪虽然他们有时说话声音较大,给人以吵闹的印象但在他们的餐桌背后隐藏着多种礼仪。
1.2 就餐礼仪
就餐时姿势要端正,脚自然放在自己座位下,不要任意伸直。手肘不要靠桌子,或放在临坐椅壁上。进餐时要温文尔雅,从容安静不要急躁,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1.3 餐具使用礼仪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的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2 俄罗斯餐桌基本礼仪
2.1 主宾礼仪
俄罗斯人到别人家做客或者邀请人到自己家做客一定要提前邀请,可以口头邀请,电话邀请,比较正式的也用书面邀请。这样以确保被邀人在确定时间到达,以便主人做好迎接客人的准备。俄国人对朋友十分热情实在,不论家境贫富,烹饪技艺高低,都要像俄谚所说,“炉子里有啥,往桌上端啥”。
2.2 就餐礼仪
俄罗斯人进餐时,采取分餐制,使用刀叉。刀叉的摆放位置是:叉子在盘碟的左边,刀和羹匙在右边,酒杯在盘碟的前面,用餐者应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吃完一道菜后,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上把儿朝右,服务员会把它们收走。如果下一道菜还要使用刀叉,盘子左右没有备用的刀叉,就要把刀叉放在桌子上。
2.3 餐具使用礼仪
俄罗斯人进餐时,采取分餐制,使用刀叉.匙。其基本用法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汤匙的持法与握笔的方法基本相同,即匙柄置于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用中指在柄下拖住。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后半部,食指按在柄上。使用刀叉进餐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持刀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一般是切一块吃一块,不要一下子切完,每块大小要掌握在一口量为宜。
3 中俄餐桌礼仪异同之处
3.1 从餐具使用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叉和筷子,不仅他们的发源地出现的环境不同,而且使用也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餐具时中俄均有不同的规范。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
3.2 从座次安排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中俄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俄罗斯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3.3 从就餐氛围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俄罗斯餐桌上的静是中俄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餐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动,俄罗斯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俄罗斯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3.4 从餐桌话语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而俄罗斯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
总之,各国不同的文化才构成世界的丰富多彩,本文通过对中俄两国的餐桌基本礼仪进行介绍和说明,使我们对中俄两国的基本礼仪有所了解。通过对比了解到中俄之间的餐桌礼仪文化有很大差异,这主要归因于两国不同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地理物产和气候。但是,虽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是热情、好客的,都是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中俄礼仪文化进行详细的对比,通过各个方面来看中俄文化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对于中国人,我们一出生便开始了品味中式饮食了,因而或多或少对厌倦中式饮食。同时我们现在又正处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中,西方饮食的进入使得我们有了新鲜感,开始习惯出入西式各种快餐店,这中间就包括俄罗斯式餐厅,品味与中式饮食不同的俄罗斯快餐。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密切,礼仪文化不断的渗透两国的礼仪文化会不断的被传承下去。虽然礼仪文化都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我们民族已根深蒂固的礼仪文化传统是不会变的。
参考文献
[1]朱一飞.俄语学习[J].2009(3,4.6).
[2]孙飞燕.俄罗斯餐桌礼仪漫谈[J].俄语学习.2009(03).
[3]丁昕.丁昕集[M]黑龙江大学出版,2007.
[4]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02).
[5]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6]张月明.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之俄罗斯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吴克礼.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9]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Z].文汇报:笔会.
(一)宴会的基本礼仪
(1)座次安排。正式宴会,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参加宴会者入席时井然有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非正式的宴会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之分。安排座位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以主人的位置为中心。如有女主人参加,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为上,依次排列;二是要把主宾和夫人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通常是以右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离门最远的、面对着门的位置是上座,离门最近的、背对着门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边是第二号位,左边是第三号位,依次类推;三是在遵从礼宾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相邻者便于交谈;四是主人方面的陪客应尽可能插在客人之间,以便与客人交谈,避免自己的人坐在一起。
(2)宾主礼仪
主人的礼仪
应该说,宴会的成功有赖于主人的热情好客,慷慨招待和细致周到的组织安排。从礼节上讲,主人的职责是使每一位来宾都感到主人对自己的欢迎之意。主人举办宴请,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主人都应提前对客人发出口头或书面邀请,并依照客人的习惯、特点安排好请客时间、地点等事宜。礼仪性宴请礼节更隆重讲究。在宴会开始前,主人应该站立门前笑迎宾客,晚辈在前,长辈居后。对每一位来宾,要依次招呼,待客人大部分到齐之后,再回到宴会场所中来,分头跟客人招呼、应酬(家庭便宴比较随便,主人不一定在门口迎客,可在客人到达时趋前握手招呼)。主人对宾客必须热诚恳切,一视同仁,不可只注意应酬一两个忽略了别的客人。入席前,烟、茶不可全部假手他人或服务员代劳递送,主人应尽可能地亲自递烟倒茶。上菜后,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说一些感谢光临的客气话。此后每一道菜上来,都要先举杯邀饮,然后请客人“起筷”。要照顾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时调换菜点或转动餐台。遇到有特殊口味的客人要及时调换菜点。席散后,主人要到门口,恭送客人离去。对那些在宴请中照顾不多的客人,应说几句抱歉和感谢之类的话。对走在后面的客人,可略为寒暄几句。
做客礼仪
作为应邀参加宴会的客人,如时赴约,举止得当,讲究礼节是对主人的尊重。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服饰。客人赴宴前应根据宴会的目的、规格、对象、风俗习惯或主人的要求考虑自己的着装,着装不得体会影响宾主的情绪,影响宴会的气氛。(2)点菜。如果主人安排好了菜,客人就不要再点菜了。如果你参加一个尚未安排好菜的宴会,就要注意点菜的礼节。点菜时,不要选择太贵的菜,同时也不宜点太便宜的菜,太便宜了,主人反而不高兴,认为你看不起他,如果最便宜的菜恰是你真心喜欢的菜,那就要想点办法,尽量说得委婉一些。(3)进餐。进餐时举止要文明礼貌,“不马食,不牛饮,不虎咽,不鲸吞,嚼食物,不出声,嘴唇边,不留痕,骨与秽,莫乱扔。”面对一桌子美味佳肴,不要急于动筷子,须等主人动筷说“请”之后你才能动筷。主人举杯示意开始,客人才能用餐。如果酒量还能够承受,对主人敬的第一杯酒应喝干。同席的客人可以相互劝酒,但不可以任何方式强迫对方喝酒,否则是失礼。自己不愿或不能喝酒时,可以谢绝。夹菜时,一是使用公筷;二是夹菜适量,不要取得过多,吃不了剩下不好。三是在自己跟前取菜,不要伸长胳膊去够远处的菜;四是不能用筷子随意翻动盘中的菜;五是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可很少地夹一点,放在盘中,不要吃掉,当这道菜再传到你面前时,你就可以借口盘中的菜还没有吃完,而不再夹这道菜,最后你应将盘中的菜全部吃净。进食时尽可能不咳嗽、打喷嚏、打呵欠、擤鼻涕,万一不能抑制,要用手帕、餐巾纸遮挡口鼻,转身,脸侧向一方,低头尽量压低声音。(5)参加宴会最好不中途离去。万不得已时应向同桌的人说声对不起,同时还要郑重地向主人道歉,说明原委。吃完之后,应该等大家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能离座。宴会完毕,你可以依次走到主人面前,握手并说声“谢谢”,向主人告辞,但不要拉着主人的手不停地说话,以免妨碍主人送其他客人。
(3)其他礼仪
①筷子的用法。筷子虽然用起来简单、方便,但也有很多规矩。比如:不能举着筷子和别人说话,说话时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将筷子并齐放在饭碗旁边。不能用筷子去推饭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馒头或别的食品。其它用筷忌讳还有:忌舔筷--不要用舌头去舔筷子上的附着物;忌迷筷--举着筷子却不知道夹什么,在菜碟间来回游移。更不能用筷子拨盘子里的菜。忌泪筷--夹菜时滴滴哒哒流着菜汁。应该拿着小碟,先把菜夹到小碟里再端过来。忌移筷--刚夹了这盘里的菜,又去夹那盘里的菜,应该吃完之后再夹另一盘菜。忌敲筷--敲筷子是对主人的不尊重。另外,筷子通常应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放在碗上。在用餐时如需临时离开,应把筷子轻轻放在桌子上碗的旁边,切不可插在饭碗里。现在有些宴席实行公筷母匙,那么,你就要记住不能用个人独用的筷子汤匙给别人夹菜舀汤。②餐巾的用法。如今很多餐厅都为顾客准备了餐巾,通常,要等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后,你才可以取出平铺在腿上,动作要小,不要像斗牛似的在空中抖开。餐巾很大时可以叠起来使用,不要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所以只能用餐巾的一角来印一印嘴唇,不能拿整块餐巾擦脸、擤鼻涕,也不要用餐巾来擦餐具。如果你是暂时离开座位,请将餐巾叠放在椅背或椅子扶手上。用完餐,将餐巾叠一下放在桌子上,可千万别揉成一团“弃”在那儿,好像一朵被你摧残过的花朵。③一般餐桌上会为每位用餐者准备茶水饮料和酒水,通常茶水饮料酒水在右侧,饮用时尽量不要用错。④作为主人(特别是陪同人员),宴会进行期间可能为客人斟酒上菜,应该从客人左侧上菜,从客人右侧斟酒。
(四)服务顺序。服务人员侍应,要从女主宾开始,没有女主宾的,从男主宾开始,接着是女主人或男主人,由此向顺时针方向进行。规格高的,由两名服务员侍应,一个按顺序进行,另一个从第二主人右侧的第二主宾至男主宾前一位止
(4)自助餐礼仪
自助餐的特点是不设固定席位,可以任选座位,站着也行,形式活泼,很便于彼此的交流。菜肴、食品连同餐具都摆设在桌上,任由客人自取,喜欢什么,量的大小,完全自主。在这种场合也要注意礼仪。一次不宜取太多的食物,不够可以再添,以免让别人笑话自己没吃过东西,没见过世面,如果吃剩下一堆,就更失礼了。另外,要把骨头、鱼刺等拨到盘子一边。吃完自助餐,不能将食物带出餐厅。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如何上酒?
正确方式为酒杯只倒二分之一满。
不论宴会是在住家或餐厅举行,如果你提供的是珍品佳酿,务必把酒瓶拿出来给客人瞧瞧。
如果你提供的只是普通酒类,请事先把酒倒在有塞子的玻璃瓶内,玻璃瓶不用放在垫子或银盘上。
许多品酒师都觉得,加重酒精浓度的葡萄酒,应先倒进有塞子的玻璃瓶,再端出款客。
款客的红酒温度应相当于室温。如果你的红酒太冰,可建议客人用手暖酒。
宴会前请先把白酒摆在冰箱至少两小时,或放人装着冰块和冰水的冰酒器20分钟。记住,白酒品质愈好,降温所需时间也愈短。如果忘记预冰,请把酒瓶放进冰室15分钟。不过,不管你将它放在哪儿,千万别忘了取出来!
许多人偏好整晚只喝自己喜爱的某种酒,所以一个用心的主人会同时准备红酒和白酒。虽然隔热器放在桌上不好看,但在盛夏夜晚用来保持白酒冰度却相当实用。
第一次上酒时,作主人的可以亲自为所有客人倒酒不过记住,依逆时钟方向进行,从坐在左侧的客人开始,最后才轮到主人自己。客人喝完一杯后,可以请坐在你对面的人(也就是二主人)帮忙为他附近的人添酒。如果你同时准备了红酒和白酒,请把两种酒瓶分放在桌子两端。:
绝对不要让客人用同一个杯子喝两种酒,这是基本礼貌。
除非技巧炉火纯青,否则倒酒时请在瓶颈垫上一条毛巾防滑,而且瓶口尽量朝上,免得酒洒出来。
有时你需要一个装酒瓶的篮子,酒瓶以近水平的斜面放置,这样瓶中沉淀物就不会和酒混在一起。
每一种膳食都有菜单,中国菜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中国菜不象西餐或日本料理那样,由特定的材料或调理法来决定出菜顺序。
其实,菜肴的选择与出菜顺序都有基本原则,只是不以菜肴的种类来限定顺序罢了。中国菜的大致出菜顺序是:开胃菜---主菜---点心。
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盆组成的大拼盘。有时种类可多达十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凉拌海蛰皮、皮蛋等。有时冷盆多之后,接着出四种热盆,常见的是炒虾、炒鸡肉等。不过,热盆多半被省略。
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多与适当时机上桌。如果菜单上注明“件”,表示共有八道主菜。
主菜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利的。在豪华的餐宴上,主菜有时多达十六或三十二道,但普通是六道至十二道。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对比
1.历史起源。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汉族传统的宴饮礼仪程序是:主人向客人发出请柬,届时主人在门口相迎。出席的宾客也要互致问候,开席前客人先在客厅小坐,吃些茶点。待客人到齐后一一就座,以左为上,相对上座的是二座,上座之下为三座。等到客人都坐定之后,主人开始敬酒让菜。敬酒时先敬长辈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这种传统的宴请礼仪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流传至今,在各种电影电视剧作品中也很多见。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亦纷纷面世。
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西方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习俗。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开始,家长就对其进行餐桌礼仪的培养。
2.餐桌用语。
在中国,即使餐桌上的菜琳琅满目,主人也会说“菜很少,招待不周,还请大家多担待“;而西方国家的主人则会很随便的说“help yourselves”,显得很自然随意。同时中国的主人会不时往客人的碗里添布新菜,经常客人的碗被主人夹的菜装得满满的,但是在西方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主人的布菜会让客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没有受到尊重。
3.餐具使用和摆放。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在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而筷子的主要原料就是木头和竹子。而刀叉的起源与欧洲古代的游牧民有关,他们随身带刀,往往遇到猎物,用刀子割下来,烧熟了,用刀子分着吃。大约到15世纪前后,为了改变进餐姿势,才慢慢开始使用叉子。不同的餐具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观念。
在中国,一家人坐在一起,用筷子合餐,体现了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家庭单元,而西方人一开始就分吃,由此反映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地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一定要整齐地竖向放在饭碗的正中。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竖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挠痒或夹取食物以外的东西。
西方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子上,另一端放在桌子上;进餐中需要暂时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吃;用餐结束后将叉子的背面向上,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息放置于餐盘上,表示用餐结束。
4.从座位安排角度对比。
中西方都对宴请活动过程中的座位排序极为重视,中国人在传统的思想中,对八仙桌极为喜爱。在宴请中,年纪大的长者或是主人,以及德高望重的人坐到主要位置,其他客人会按顺序入座;而西方国家在宴请客人中,习惯用长桌,主人会坐在桌子的两端,而客人则按照次序入座,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思想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喜欢幸福圆满的感觉,所以选择圆形的桌子。
5.从餐桌礼仪禁忌角度对比。
与中国的传统家庭一起用餐,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习俗,不要触犯了他们的禁忌,因为中国人通常认为饮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在用餐时犯了禁忌会带来厄运。比如说吃鱼,当吃完一面鱼身,需要用筷子翻转到另一面时,通常开车的人是不会动筷子去翻的。他们认为:如果翻了鱼身,那么驾车的时候就会翻车。
在西方餐桌上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不要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遇到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不应在进餐中途退席;确实需要离开,要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等。
二、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1.思维方式不同。
中西方受不同文化底蕴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反过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又进一步影响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思维是综合性的,在思考的过程中注重集体利益,而西方人则偏好分析性思维,思维上更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注重个性的张扬。
2.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人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相对的西方人的思想中个人主义占主要地位。中国人崇尚中庸的思想,主张通过努力来调和各种矛盾以达到共赢的结果。而西方则以个人利益为重,注重自我和个性的张扬。价值观的差异影响的意义深远,不仅在心灵思想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体系。
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西方交往之前,对对方的餐桌礼仪了解十分必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分析,了解到了中西方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也就突显了餐桌礼仪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掌握二者之间的不同,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人们需要了解中西方国家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以便能在国际交往中更好地交流,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海芳.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 跨世纪:学术版,2009,17(4)。
[2]w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 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人对于饮食的要求很高,但并不在营养方面,大部都在口味、形式上,对于口味的追求表现出中国人的调和思维,而烹饪也追求这种调和之美。此外,在文化礼节上,中国人把饮食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比如日常生活中朋友好久不见,为了表示对其尊敬要一起吃饭,为了促成与客户的合作,要一起吃饭,逢年过节大家团圆,还要一起吃饭;总之,饮食以成为一种礼节性的需要,不再仅仅是果腹充饥的功能。相对于中国对口味注重的饮食观,西方人则比较注重营养的搭配,强调饮食的营养,对于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等方面的要示较高。西方人在进行烹饪时,他们会将营养的追求放在首位,仔细的研究食物中有没有副作用、营养失衡等,并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总而言之,在西方人的饮食思维里,吃饭不简简单单地是为了填补肚子,也不是为了享受美味,而是自己生存与健康的保证。从此可以看出,在饮食观念上,中国强调口味追求形式,而忽略了食物的营养搭配,西方人则较为注重食物的健康分配,注重营养均衡。
一、用餐方式的差异
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与西方社会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是喜欢热闹的,因而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一家围在一大桌饭菜前一起就餐;在公司年会时,领导与下级员工也会在一起聚餐,大家有说有笑,边说边聊;在吃饭时人们都会很活跃,相互敬酒、劝菜等等,整体营造出一种热闹温暖的氛围。这样的饮食方式,在中国的很多场合都会用到,特别是在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里,全家人从四面八方回到一块儿过节,家里的老人或者是擅长烹饪的人会做一大桌子的菜,其乐融融的一起吃饭,并祝福、拜年等等,讲究的是一种和睦、团圆的气氛。通常中国人在进行聚会时,不会给每个人定食定量,而是会准备很多的饭菜,至于吃多吃少,并没有量的要求。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的用餐方式就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没有中国人团圆与热闹的吃饭习惯,他们喜欢在安静、优雅的环境里就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盘,而每个人的食物都是提前分配好、搭配好的,并没有中国式的一大桌子人围着一堆菜共同而食。而在吃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没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可以拿着自己的餐盘随意走动。西方人的这种用餐方式体现了他们注重个体的思维方式,他们强调个人空间,讲究个体的尊重。但是,西方人的用餐方式也存在着不足,人们在吃饭时不能进行感情的交流,因而缺少了一些中国人共乐的情调。
二、饮食礼仪的差异
很多人说,中国的餐桌,可以谈成合作、可以求婚、还可以联络感情,总之中国人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餐桌上解决。因而,餐桌不再是单纯的吃饭的地方,更是一种交际方式,在用餐这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中,礼仪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一般来讲,中国人在进餐时十分看重座次的安排,除非是一些家庭内部的吃饭,其余场合里人们进餐时都十分重视尊卑、长幼。在集体进餐时,人们一般都会等客来齐了才会入席,而座位则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正对着门口的位置为最高,其次以东为尊,而请客者或主人一般都坐在门口的位置。宣布开始入席时,会先叫一些位高权重、重要的人先开始,随后主人才会开始。但在西方,饮食礼仪则与中国存在着很多不同。西方进餐礼仪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绅士风度,男性要对女性表示尊重,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与女性一起参加宴会时,面对门口的最为重要位置是女主人的,而男主人则座在女主人的对面,即门口的位置,显示出对女性的尊敬。而在具体的进餐时,男士要起身先为女士拉开椅子,让女士先入座;在就餐时,男性并不能先进餐,必须要等女主人及其他女士都开始进餐后,男士才开始进餐。在进餐结束时,女主人离席之后,男性才能离席,而男士仍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表示男性的绅士风度。
三、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饮食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其中主食以谷物为主,其次中国的蔬菜种类很多,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食物中所包含的植物最多,是西方国家的七倍,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吃植物就有六百多种。中国人之所以将植物作为主菜,这与佛教对国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唐朝以后,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认为,动物是仅次于人的一种生灵,人们不可以将其杀死,也不能把他们的肉用来烹饪;相比之下植物就不然,它是没有灵魂的,所以中国就形成了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内容。因此,有人将中国人的性格称之为植物性格。中国人在进食时喜欢将菜做熟了吃,因而大部分菜都是热的,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菜如果凉了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只有趁热吃,菜的味道才真正发挥出来。西方人则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食物中动物居多,这与他们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关。在原始西方社会,很多人以打渔、捕猎与养殖为生,而种植业在西方社会并不发达,因而人们习惯在动物身上完成吃、穿、用的需求。因而在西方国家,食物中动物类居多,如牛肉、羊肉与猪肉等,在烹饪方法上,也十分注重营养的均衡,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考虑的因素。由于西方人食物中的动物类居多,因而他们也被称为是有动物性格的人。此外,西方人不喜欢热食,他们喜欢冷食,比如色拉、蔬菜拼盘等,一直是西方大从所爱;他们在吃蔬菜时,也喜欢生食,如生菜、黄瓜等,并不将它们做熟,而是直接食用。
四、烹饪方法上的差异
在中国,烹饪是十分讲究的一门艺术。中国的烹饪方法是五花八门的,如煎、炒、爆、炸、溜、焖、蒸、煮、炖、烤、烩等,都是厨师们对食材进行改造的方式,在进行烹饪时,中国人讲究口味与形式的统一,做出的食物更加讲究色、香、味俱全,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失败的烹饪。中餐的工艺十分复杂,一道菜品,往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可能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也可能更久,这一道道工序下来,原本食材的模样已经不见,变成了菜桌了各式各样的精美菜品。由于烹饪过程的复杂性,同一道菜品,经不同的人做,由于火候、佐料与方法不同,味道也会有所不同。人们在烹饪过程中,单纯的吃饭的目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反乐趣与形式的追求,则更加深厚。但是在西方,人们在进行烹饪时并非如此。西方人认为一位好的烹饪师,是能够将食物的营养搭配到最好,在烹调的过程中应完全按照科学的要求去做,因而西方菜品具有规范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在每一道菜品里调料的分量、时间的精确都是其重要的考核项。在烹饪方法上,西方人大体只有四种方式:煎、烤、焖、炸。这是因为,西方人注重营养的保护,他们认为过多的烹饪工序会破坏食物的营养。综上所述,中西方饮食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方式、用餐礼仪、饮食内容、烹饪方法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是由于中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不同、文化起源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充分认识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文化,我们应加以吸收,以此来弥补我国饮食文化的不足,以此达到科学饮食、健康饮食与美味饮食相结合的目的。
作者:郝慧婷 单位: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日)米山公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定价:22.0元
荐书理由
父母健康长寿是为人子女者的最大心愿。衰老病痛除了带给父母痛苦,也会给子女的生活带来各种问题。随着父母年龄的不断增加,患病的风险越来越大。这本书里,日本知名老年医学专家介绍了31种让父母健康而又不太费事儿的方法,对于很难挤出时间照顾父母的忙碌上班族尤其适用。
《煲一碗靓汤》
作者:萨巴蒂娜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定价:38.0元
荐书理由
这是一本正宗的广式靓汤汤谱,拥有全面的汤品介绍,以及全面的煲汤食材介绍。书中除了汤谱之外,还有对于食材和煲汤工具、火候以及其他周边内容的详尽讲解,是一本粤式靓汤的权威指南。在书的后面部分,将部分煲汤食材以百科索引的形式体现,并在菜谱中有指向链接,非常新颖且实用。
《亲爱的西餐》
作者:大蕃茄传媒机构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定价:28.0元
荐书理由
本书精选50道在西餐厅中必点、必吃的人气排行菜谱,包括色拉、汤品、主菜、烧烤、意大利面、比萨等。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很多西餐必备的食材、西餐礼仪和西餐文化,可以提升您的品位和气质。书中每道菜均配有“中餐联想”和“替代品”,使人能够举一反三,有创意地制作出更多的精致美食,让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婴幼儿睡眠圣经》
作者:(美)马克・维斯布朗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定价:35.0元
食不言寝不语
切记不要在饭菜还含在嘴里未下咽的时候就同别人讲话,这一点是非常忌讳且不礼貌的。如过对方很着急得到答案,你一定要用手捂住正在咀嚼的嘴巴,反过来讲,如果你看到别人正在咀嚼食物,也不要去跟别人讲话,看到别人在夹菜的时候也不要去敬酒。
学会礼让和安静
很多小孩子总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会把喜欢吃的东西顺其自然地拖到自己面前,大人也任由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孩子们在餐桌旁跑来跑去大声喧哗,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中餐礼仪,是教会孩子懂礼貌重要的一步。
坐有坐相
魔法导师顾薇薇很欣赏这句话坐有坐相。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弓腰驼背的,她的恩师国际时尚礼仪专家周思敏老师,就无时无刻提醒她一定要坐直。
跟随周思敏老师学习的多年的时间里,不管她是在镁光灯下、荧幕前还是平时聊天的场合,背都是笔直的。所以在餐桌上,你也一定要注意仪态,不仅是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也可避免胃部囤积食物导致身体不适。
说到周思敏老师,顾薇薇导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个她保持好身材的秘诀吃饭时小口小口地吃,吃一会儿就停下来。这样吃得比较慢也会比较少,吃饭时候细嚼慢咽不仅仅提升自己的气质,也是对身体比较健康的方式。
关于夹菜
在有玻璃转盘的中餐餐桌上,夹菜的时候应顺时针转。这一方面寓意着顺意顺利,另一方面也是根据人体的运动方向习惯规定的。当每个人都顺时针转动转盘的时候,如果你逆时针转动就会显得很突兀,并且要注意的是在上菜品时应先转到主宾或尊长面前。
在讲究老规矩的人家吃饭,还有主坐、次坐等很多区别。虽然现代人普遍不在乎这些了,但我们研究的时尚礼仪是非常科学化的礼仪。不管是那种礼仪,它都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只有能考虑到别人,注意到别人的不便时,你才能从内心里成为一个真正讲礼貌懂礼仪的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到过的人,包括吃到过的美食,都是足以撑起Ta与众不同气质的东西。地理地貌的不同、餐饮文化的不同、祖国各地种族的不同,都是导致我们生活性格特点迥异的原因。 一个人想要变得在礼仪上更自信,一定要多学习,并且多出去走一走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宽阔。
如何保持优雅和自信、所有在外人展露出的细节美,都是平时锻炼出来的。在此,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将时尚礼仪传播出去,让时尚礼仪文明之花开遍大江南北,让所有人都成为知礼懂仪的一份子。
餐桌礼仪常识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正对门口的为上座,一般是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来安排)。
二、进餐时,先请客人中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者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十、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1] 入坐。
十一、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
十二、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十三、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托拉座椅。
十四、喝汤要用汤匙,千万不要端起碗来喝。
十五、喝汤的方法汤匙由身边向外舀出,由内向外方向舀着喝。
十六、喝汤时,第一次舀汤宜少,先测试温度,浅尝。喝汤不要出声。
十七、喝汤时,不要任意搅合热汤和用口吹凉。
十八、汤舀起来,不能一次分几口喝。
十九、喝完汤,汤匙应搁在汤盘上或汤杯的碟子上。
二十、面包要撕成小片吃,吃一片撕一片。不可用口咬。
二十一、如要涂牛油,并非整片先涂,在撕下来吃,宜先撕下小片,再涂在小片上,送入口吃。
二十二、撕面包时,碎屑应用碟子盛接,切勿弄脏餐桌。
二十三、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二十四、面包切用刀子割。
二十五、如面包是烤热的,可以整片先涂牛油,再撕成小片吃。
二十六、汤将见底,可将汤盘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托起,向桌心,即向外倾斜,以便取汤。
二十七、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坐。
二十八、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二十九、必须等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三十、餐巾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三十一、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十二、餐毕,宜将餐巾折好,置放餐桌上再离席。
三十三、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应用匙取食。
三十四、粒状水果如葡萄,可用手抓来吃。
三十五、葡萄连子吞吃,如欲吐子,应吐于掌中再放入碟里。
三十六、汁少较脆的水果如苹果、柿子、梨,可将之切成四片,再削皮用刀叉取食。
三十七、桃及瓜类,削皮切片后,用叉取食。
三十八、香蕉可用刀从从中划开,将皮向两旁剥开后,用刀吃一口切一口。
三十九、台湾的柑,用手剥皮后,,可用手一片一片的撕下来吃。
四十、草莓类多放于小盘中,用叉取食。
四十一、西餐在吃水果时常上洗手钵,所盛的水,常撒花瓣一玫,供洗手用。但记住,只用来洗手尖,切勿将整个手伸进去。
四十二、刚吃完水果的手,不宜用餐巾擦手,应先洗手指,再用餐巾擦干。
四十三、一般蛋糕及派,用叉分割取食,较硬的用刀,切割后用叉取食。
四十四、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以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四十五、用餐时须温文尔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四十六、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是招呼两侧的女宾。
四十七、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四十八、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四十九、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未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五十、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五十一、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五十二、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宜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五十三、自己手上拿刀叉时,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五十四、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汁,不能匆忙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五十五、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五十六、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放屁。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五十七、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五十八、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五十九、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汁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六十、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身手横越,长驱取物。
六十一、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六十二、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六十三、 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六十四、在餐厅就餐,不要抢着付账,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抢付账,未争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账。
六十五、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
剑桥大学的formal hall(正式晚宴),是一项传统保留项目,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正式晚宴。各具特色的厨师厨艺、餐厅风格、礼仪传统,使得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不仅是丰盛的晚宴,还有英国那种肃穆神圣、高贵优雅的悠长韵味。
刚来到剑桥的学生,不少人都立下饕餮目标:尝遍三十多个学院的晚宴。而最终实现目标的却寥寥无几。一来因为经济原因,有些学院的晚宴餐券很贵,一次正式晚宴可能要花上平时一周的伙食费。二来因为时间问题,不少学院一周只有一次,时间互相冲突。况且,每次赴宴还要盛装打扮一番,花费不少时间,学业紧张时连吃便饭的时间都没有,哪敢奢求奔赴丰盛的晚宴呢?遗憾之余,我们发现,其实所有学院的晚宴不外乎两类:传统与现代。传统晚宴出自历史悠久的古老学院,典型代表为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现代派晚宴则出自新兴学院,典型代表是我所在的新大厅学院(New hall)。
尽管晚宴的餐券昂贵,尽管学业很紧,但我在剑桥学习时,还是挤时间参加了一些学院的正式晚宴。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一学院的正式晚宴。那天,经过三一学院同学的精心安排,我们如愿拿到了晚宴餐券。穿上从国内带来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晚礼裙,精心打扮一番后,来到三一学院的晚宴大厅。上百名身着西服的绅士们与身着礼裙的淑女们,正在利用晚宴前的时间举行餐前花园派对。站在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学院主楼长廊里,毗邻碧草茵茵飘着清香的大草坪,面前数盆鲜艳欲滴的草莓、葡萄,浇上香醇的奶油汁,各式各样的烧烤小串和餐前小点犹如精致的工艺品,五颜六色的果汁和鸡尾酒发出诱人的香气……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各国学子在其间徜徉闲谈。西方国家的同学,大都练就了一手端着餐盘,一手捧着酒杯,还要谈吐自如、举止优雅的硬功夫。而像我这样来自中国的学生,大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把美酒果汁泼上衣衫,狼狈窘相定会惊醒你仿佛置身英国贵族交际圈的黄粱美梦。晚宴开始,宾客列队入席。气氛逐渐凝重庄严起来。进门前大家都须披上校袍(Gown),就是一种如神父穿的黑色长袍。走入大厅,与其说是餐厅,不如说是餐“殿”,石板地面,雕梁画栋,四周高悬曾在这所学院学习或做过研究的牛顿等名人画像,后辈学子似与前辈共餐,倍增荣耀与肃穆。学院院长携若干教员就座于高台上,其他宾客就座于台下的长桌前。长桌沿餐厅环绕一周,桌上整齐地摆放着银色烛台、各式银色刀叉、盛着葡萄酒的水晶高脚杯;长桌下面摆放的是古老的实木长椅,由于椅子很难被挪动或晃动,人坐在这么重的椅子上,也显得沉稳。各就各位后,院长带领大家做餐前祷告,拉丁文我也难悟其道,唯一半懂半猜的两个字是“阿――门――”。之后,一声钟响,盛宴开始了。侍者为每位宾客陆续摆上五道菜,都是传统方式烹饪的英式食物,如蔬菜鲜虾沙拉、烤鸡块土豆片、香草汁鳕鱼、烤鸭腿、草莓布丁。既然是正式晚宴,用餐礼仪也很有讲究,此时我暗自庆幸之前已经在语言课程中接受过正规训练,而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的晚宴虽正规但不沉闷。席间,十几位年轻的宾客开始玩起行酒游戏,鼎沸的人声划破了笼罩在这个殿堂的庄重的寂静,但并没有引来主持者的干预。大家逐渐热闹随和起来,盛宴的气氛被推向了。身在其中的我突然领悟到,我们的剑桥大学不正如三一学院的盛宴一样吗?既沿袭传统,保留经典,又从不拘泥于古板形式,而鲜活血液、多元文化的注入,使它永葆青春活力。这种庄严与浪漫、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正是其独特魅力所在。饮尽杯中酒,食尽盘中餐,盛宴渐渐落下帷幕。宾客们仍需保持礼仪,等“高台”贵宾退席之后,方可散去,可谓有始有终。
如果说这种“传统派”正式晚宴对我来说是“盛宴”,“现代派”正式晚宴――来自我所在的新大厅学院,对我来说就可谓家常便饭了。这是因为我所在的学院对学院研究生免费提供正式晚宴,作为这个学院的一员,自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须每周二晚上的晚宴之前预定位置。说它是家常便饭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现代派”的体现。不像传统学院,我们学院并没有太多“陈规”,不必穿大袍子,这样就可以秀出漂亮的衣装。学生与教员或校长不必等级分明,可以坐在一起轻松亲切地进餐聊天。老师们也不必高高在上、正襟危坐。与“传统派”最显著的区别,体现在餐厅风格上。我们学院的餐厅是我们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充分体现了我们学院新派时尚而又充满艺术气息的特点。餐厅掩映在绿树林中,圆拱形的房顶,打上粉色的柔和灯光,在夜色中尽显温柔优雅。这也流露出了我们学院的另一特色:女子学院。虽说是女子学院,可参与我们学院正式晚宴的宾客,多为男生,大概是艳羡这里的可餐“秀色”吧。进入餐厅,白色的基调显得敞亮、雅致。圆拱形的穹顶,装饰着简约的顶灯,周围的墙壁上,没有学院名人的肖像,而是名人或学生赠予学院的版画。有的抽象派版画像是打翻了五彩瓶恣意泼洒出来的,有的印象派作品寥寥几笔便渲染出亦真亦幻的惬意美景,有的是人体写真栩栩如生,有的如童话插图般天真诙谐,把餐厅装点成了艺术殿堂。我们的桌椅,是简洁线条与轻薄面板巧妙组成的立体几何,截然不同于三一学院餐厅那制约人们行动的厚重木质桌椅。然而我们的菜谱依然保留传统英式风格,各式乳酪黄油、红酒酿制的羊腿、新鲜水果调和奶酪制成的蛋糕……
各个学院不同的饮食文化,展现着各个学院缤纷的学院风格,而这多姿多彩的统一,呈现了现代剑桥的亦庄亦谐。
(摘自“和讯博客”)
■责编:周正旺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高职院校;英语课堂
传统的英语课堂通常采用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3P教学法。该教学法将语言教学分为三个阶段:Presentation(演示)、Practice(操练)和Production(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和操练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交际,从而实现语言输出,形成学习成果。[1]
笔者在多年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以3P教学法为主导的课堂存在明显缺陷:其一,以教师为中心,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需要,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过分强调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无法有效地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于真实交际场合的语言实践。
任务型教学法优于3P教学法,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广泛应用于本科院校的语言教学中,但专门针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证研究尚为不足。为克服以3P教学法为主导的课堂存在的缺陷,笔者对某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进行了一学期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教改实验,以探寻任务型教学法是否有利于提高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文献回顾
1.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发展
为改善“语言结构为本”的传统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应运而生。TBLT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英籍印度语言学家N.S.Prabhu在印度南部Bangalore地区主持进行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交际教学改革试验(the Bangalore Communicational Teaching Project, 简称BCTP)。该试验验证了一个假设:不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与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相比,前者更能使学生使用语言。[2]
“任务”是任务型教学法的关键。究竟什么样的任务符合任务型教学的要求呢?
Nunan对任务下的定义是:在课堂上用目标语做一件事,涉及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操作、运用和互动。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调动语法知识表达意义,而非强调语言形式。任务应该意义完整,可作为交际任务自成一体。[3]
Skehan在综述了Candlin、Nunan和Long等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任务”的五个主要特征,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表达意义是首要目的、学习者需要解决某个交际问题、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联系、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任务的评估基于任务的执行结果。[4]
2.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近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操作模式,其中有些已经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如Willis(1996)提出的三段式任务型语言操作模式:任务准备阶段(the pre-task stage),介绍教学主题并说明任务内容;任务执行阶段(the task cycle stage),执行任务―准备报告―汇报成果;语言聚焦阶段(the language focus stage),进行语言结构分析与练习。[5]
Willis认为,与3P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的教学中心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机会,呈现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并且学生使用和接触语言的方式也更接近日常生活。[6]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任务型教学法是否有利于提高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具体问题是:与3P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是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导的课堂上是否收获更大?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2级两个班共99名一年级新生参与了本次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教改实验。教学设计方面,以Nunan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专著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为理论基础;课堂教学方面,以Willis提出的三段式任务型语言操作模式为实施步骤。
学期末,笔者随堂发放了自行设计的课程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2份。下面以三个课堂活动为例,具体说明笔者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实践。
三、教学实践
综合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文秋芳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教材以不同主题为编写单元,涉及社会、风俗、文化、伦理、环保等内容。现以第二单元Food、glorious food!为例,具体说明笔者是如何设计任务的。
任务一:教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有关食物的小故事,然后让学生讨论六个与食物相关的话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讲,展示讨论结果。
任务二:学生观看一个大学生自编自演的关于西餐礼仪的视频,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视频中男主角约会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总结出西餐礼仪,最后自编自演一个有关中餐礼仪的短剧。
任务三:学生参考课本上一份以食物为主题的调查问卷,小组合作设计一份与食物相关的调查问卷,并在全班同学中展开调研,最后各组汇报调研结果。
教师在设计这三个任务时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并着重考虑了Nunan提出的设计任务时应关注的4个因素:①任务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为目的;②信息输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难度适中的视听说素材;③任务类型,目的明确、繁简适度、形式多样,以表达意义为主、具有挑战性;④教师和学生角色,教师扮演合作者、输入者和监控者的身份,学生则处于积极、自主、灵活的学习主体地位。[7]
下面以任务一为例,详细说明教师如何将Willis提出的三段式任务型语言操作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
任务主题:关于食物的讨论
1.任务准备阶段
(1)介绍主题:教师首先展示两张相片,并配合手绘图画,讲述两个关于自己旅行时品尝过的特色小吃的故事,由此引出单元主题;
(2)说明任务:教师给出6个与食物相关的话题(春节、童年、冬天、大学、爱情、军训),引导学生参与头脑风暴活动,尽量多地说出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2.任务执行阶段
(1)执行任务:各小组抽签选定话题,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可使用任何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自由表达。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教室,并注意观察任务的进展情况。
(2)准备报告: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报告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时间,然后学生自行协商决定小组分工,决定由谁记录讨论要点、谁负责制作ppt,谁汇报成果等。在这个阶段,教师随时准备提供必要的语言帮助,但不刻意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3)汇报成果:经过一周的课后准备和演练,各小组代表轮流向全班同学简要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其他小组注意倾听。教师鼓励其他小组对报告结果进行提问或评论,然后就各组表现作出简要点评。
3.语言聚焦阶段
(1)语言结构分析:教师根据自己倾听汇报成果的笔记,将学生常犯的错误列出来,首先让全班同学一起尝试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归纳和总结重点语言项目。
(2)练习:教师根据语言结构分析中的重点语言项目带领学生进行其它形式的操练,以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此外,全班同学在学期初就根据教师的要求准备一本学习笔记本,活动结束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错误等。
四、结果与讨论
1.教学效果评估
为获得学生对任务型教改实验的反馈,笔者自行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学期末共发放问卷99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统计并分析问卷数据结果如下:58%的学生喜欢任务型教学法,55%的学生认为任务型教学法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50%的学生感觉这门课的收获较大或很大,66%的学生希望下学期继续这样的教学方式,77%的学生认为任务占用的课外时间正好,59%的学生认为小组成员的分工合理。
对于“你对这学期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这个开放式问题,大部分学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如,“课堂有趣、新颖,学了很多,兴趣大增”、“能带动学生积极性,我很喜欢您的课堂”、“课堂有趣,气氛不错”、“课堂活动很多,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增进友谊”、“希望下学期同学们也可以在合作中,在老师的帮助下,继续愉快的英语学习”等等。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和课堂观察笔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与传统的3P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更大。究其原因,至少有3点:①课堂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②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语言操练机会,③学生使用和接触语言的方式更接近日常生活。
2.问题与反思
这是笔者首次尝试在高职英语课堂实践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问题和不足,下面从任务设计和任务执行这两方面具体说明。
任务设计方面:任务的选择基于教师对学生语言水平、语言能力和兴趣爱好的猜测之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根据多数研究者的意见,任务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真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过程原则、信息交流原则和意义表达原则。[8]但由于时间、精力、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教师很难将上述原则全部贯彻到每个任务的设计中。Prabhu根据BCTP的实践总结出,主要的任务类型有三种:信息沟通活动(information gap activity)、推理活动(reasoning-gap activity)和观点表达活动(opinion-gap activity)。[9]此次教改实验中的任务局限于观点表达活动,形式不够灵活多样。各单元任务的先后顺序没能完全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编排,而是依靠教师对意义复杂程度的常识性判断来排列,不符合学生认知循序渐进的规律。
任务执行方面:任务准备阶段,介绍主题部分占用的时间过多,本意为调动学生兴趣的热身游戏或故事有时喧宾夺主,影响后续活动的进行;任务说明部分,教师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领会复杂任务的具体实施步骤。任务执行阶段,教师观察到很多问题,如部分学生完全用中文与组员交流;少数学生采取“搭便车”的态度,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汇报,也不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评价等。语言聚焦阶段,由于教师在学生汇报成果时还要兼顾组织课堂、观察学生,很难细致地对汇报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做笔记,因此在及时、全面地进行语言结构分析方面还做得不够。练习方面,对重点语言项目的操练还比较薄弱。
五、结 语
笔者在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实践了一学期的任务型教学法。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师观察,与传统的3P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更大,教改实验的整体效果较为理想,但仍需在任务设计、任务编排和任务执行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为更好地实践任务型教学法,笔者今后将阅读更多有关任务型教学的文献和著作,获得启发与灵感;与担任相同课程的同事集体备课,分享心得体会;与兄弟院校的同行加强交流合作,学习他人宝贵经验;计划今后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水平和特点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平.任务型教学法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J].外国
语文,2011,(2):133-136.
[2] [6]廖晓青.Bangalore交际教学实验简介[J].国外外语
教学,2002,(2):24-28.
[3] [4][7][9]Nun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4,3,40-65,57.
[5] 贾冠杰.英语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54.
可如果说一家餐饮集团,“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你信吗?
数个项目各具特色
引领餐饮消费潮流
不甘平庸,一心只想着广告上说的月收入过万元的高薪工作,长沙汉子刘永梁兴奋地踏上了开往台湾的货船。殊不知,这一脚踩上的却是条贼船。那时候他才知道什么叫“偷渡客”。
稀里糊涂地到了台湾,可不会闽南语,打工、生存都成了头号问题。一个偶然的机遇,他应聘到了一家餐饮集团后勤部,这才算落了脚。
进入这家大公司后才知道,该集团是台湾九洲方圆国际集团,在全台湾拥有久粥源快餐城、“聊味斋”涮涮吧、烧烤坊等数千家连锁店。该集团专业从事餐饮加盟连锁项目的市场开发、连锁、营运与市场管理、特色食品的研制与技术开发,旗下项目长期引领餐饮市场消费潮流。
项目之一――久粥源:在休闲与餐饮营养结合上,粥是最佳组合。据饮食专家分析,台式粥馆以中西休闲餐饮为卖点,必将成为全新商业亮点。今天,即使是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巨头,也不得不放下架子,在美式铺里卖起了中国粥。由快餐向慢餐、中餐西餐向中西餐融和,是国际发展的方向。在九洲方圆餐饮集团推出的如火如荼的久粥源餐饮店中,粥的品种和档次已今非昔比。除了粥本身所产生的可观利润,因粥而起的其他特色菜肴和点心更是远远超过了粥本身,带动系数高达1比10,即一碗3元的粥产生的连动消费至少10-20元。若亲朋好友聚餐,消费就可达100元以上。清粥小菜带来的消费群和利润让加盟商赚得盆满钵溢。
项目之二――聊味斋涮涮吧:台湾聊味斋迷你涮涮吧在环境及气氛上颇为讲究,有点像酒吧。大厅主餐台采用“工”字形吧台设计,圆中有方,外形流畅;周围配以高脚的靠背椅,可以左右转动,不用离座位便可以任意选菜;异域风情的情侣包厢式软座,专供帅哥美女窃窃私语温馨小涮……身临其中您能感受到西餐厅的优雅、酒吧的随意和异域的风情,聊味斋成了时尚人士品尝美味的首选。
此外,聊味斋独树一帜的“纸火锅”也是一大亮点。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可聊味斋用来做火锅的纸张是进口的特质纸,燃烧点很高,只要火锅料里有足够的汤汁,就能在高温下煮几个小时也不会点燃,让久煮的食物维持原本的鲜美。如此风情万种的吃法冲撞着消费者的胃,激发无尽的食欲。
项目之三――蒸有味:中国蒸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九洲方圆蒸菜系列不断创新,它体现了“味”中有“雅”。在众多名品菜中,蒸菜强调适口而求“味”;强调香辣而求“爽”,个性分明,使人们在辣中品尝百味;强调精致而求 “和”,兼有粤菜之鲜香,不失鲁菜之气派,蕴涵苏菜之文气雅致,博采众长,别具一格,粤菜湘做、川菜湘做融通创新发展餐饮文化的精髓。
同时,九洲方圆餐饮集团还有聊味斋烧烤坊、骨汤维他粉面等特色餐饮项目,也都各具特色,吸引着加盟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对集团的项目了解得越多,刘永梁的干劲儿就越足,看着集团各个餐饮项目直线上升的加盟店数量,他觉得里面有他这颗螺丝钉的努力和付出,备觉骄傲。由于勤劳肯干、能力出色,刘永梁这个无名小卒终于受到了集团高层的重视。做了半年的后台管理员,刘永梁便被任命管理一家直营店。在干中学、学中干,“业精于勤”的他将直营店做得风声水起。想着 “聊味斋”迷你涮涮吧里那种风情万种的“纸火锅”,流香四溢的“粥火锅”,更具特色的自酿鲜啤无烟烧烤坊他心生向往,回味无穷。
面对哗哗流淌的钱流,回归故里自己创业的激情弄得他血脉贲张,终于有一天,他抱着酝酿已久的想法大胆地走进了总裁办公室,谈出自己对大陆餐饮的前景,并想获得集团“聊味斋”品牌的使用权。总裁稍作犹豫,说:“如果想买断,你目前还没那个资金实力,我可以给你一年的试运行期,根据业绩决定存亡。”2000年底,满怀激情的刘永梁终于踏上了转道香港回大陆的航班。
回到老家后,便马不停蹄地调查国内餐饮市场。他发现,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喜欢吃西餐,繁琐的西餐礼仪和难以习惯的西方口味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西餐厅幽雅的就餐环境和美妙的音乐却有令人心生向往。中国有13亿人口,大众消费群体占据了主流,如果既有西餐的环境又有中餐的味道就两全其美了。而九洲方圆的几个主打项目恰恰在这方面很有特色,而且具有很深的开发潜力。几个月后,刘永梁将长达100多页的餐饮市场分析报告及运作计划书递交给了总部。董事会看后出奇的叫好。自此,久粥源中国餐饮管理总部、九洲方圆(长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成立。
总部成立伊始,刘永梁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加盟店,通过湖南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轮流播放,配以自己强大的门户网站,在百度、网易等国内大中小型搜索网的强势宣传下,推广久粥源的品牌内涵,以快速准确的方式传递给市场。截至去年6月,有600多家连锁加盟店在各地火暴经营。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中西式休闲食品研究和专业推广机构。公司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整合市场资源和手段,贯穿整个营销过程,2004年在湖南卫视等各大媒体就投下一千多万支持加盟商,使得各个加盟店其营业额迅速增长。投资者也深知“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再看到公司对以后各加盟商的跟踪服务和承诺时,纷纷加盟公司旗下。
无偿帮加盟商二次创业
贴心服务彰显霸主豪气
餐饮是最容易成功的行业,也是一个成长性巨大的朝阳产业,而做餐饮有特色才是硬道理。中国虽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餐饮市场,可结合国人社交,饮食文化,讲究健康、营养、美味的特点,快餐连锁也是投资额最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唯一办法。
为了降低投资风险,给予投资者最大的利润,总部采取低门槛进入、高标准管理的策略。加盟者只需投资1.48万元,便可获得“久粥源”国际品牌使用权,总部提供的全套专用设备以及授权铜牌、证书、等统一的形象用品,加盟商只需在公司总部先进规范的电教化教学室里培训几天后,便可操刀斩将。如个别技术学不会的,可免费再学直到能独立作业。
其后,为确保加盟店的成功营运,总部将派出专业考察小组,协助加盟商选择和规划店面,通过对商圈地理、消费特征、顾客群及客流量、竞争状态等多项分析后,才会确定加盟店地址,提供商圈经营规划与市场推广建议书。而且还为加盟店提供统一的VI设计、统一的人员培训,对每一阶层的员工都有详细的培训内容与计划,让实际操作与理论能相互运用,达到管理出效益的成果。在服务里,推行“阶梯式”的新概念服务,从创业到经营再到督导,总部不定期指导店面,免费长期地向加盟商提供新产品、新技术。而且,为了使经验不足的加盟者尽快获利,消除其后顾之忧,总部为加盟店提供了妥善的退出方案,或转让或关闭,帮助加盟者安全退出连锁系统。
在服务上,公司长期的后续跟踪服务时刻关注并指导加盟商的发展。去年7月初,强台风“碧利斯”自福建省登陆后穿过江西再向西肆虐郴州,造成300年不遇的洪水灾害,狂风暴雨,山洪暴发,江河水位陡涨,塘库爆满。树木被连根拔起,房子在风中颤抖。洪水导致11个县,170万人受灾。对于久粥源加盟商彭丽丽来说,7月13日个黑色的日子,因为那一天绝情的洪水将她的家园、正经营的十分红火的事业洗劫一空,来的那样猛烈和干脆。可7月17日又是一个让她永生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她做梦都没想到公司为她定做了“二次创业计划”,而且都是全程的给予支持,让她又看到了新曙光的到来。
原来得知情况的刘永梁总经理听说自己的加盟商在洪灾中变得一无所有了,立即驱车直赴600多公里外的郴州。到达加盟商的地方看到实况后,他动情地跟加盟商说:“你加盟我们的品牌也有好几年了,经营得很好,我代表公司和台湾总部向你表示感谢!但遇到了这天灾人祸的事情,谁也阻止不了,对于你这个情况,我会为你尽量争取。”刘永梁回到长沙后,立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刘总的建议,大陆总部将免费为对加盟商彭丽丽提供“二次创业计划”。即免费为她提供店铺的重新选址、全新的店铺设计、提供所需的一切设备及短期内公司下派的厨师、上门带店等等。她在双手接过公司送来的设备和援助金时,深情地说:“多亏了公司的照顾和支持,才让我又找回了创业的激情和自信。”
刘永梁就是用这种朴实无华的方式感动并吸引着加盟商。这种贴心的帮助和指导彻底改变了加盟者一招不慎无法从头再来,担心资金突然断裂而“败走麦城”,以及唯恐因缺乏对行业了解而陷入未知的迷茫心理。让投资者加盟一家,成功一家。
准确的品牌定位和先进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使九洲方圆旗下的久粥源名吃快餐城、聊味斋涮涮吧、无烟烧烤坊、蒸有味蒸食、中华小吃城等一直是整个餐饮界响当当的品牌。
台湾九洲方圆餐饮国际集团大陆总部
地址:湖南长沙市芙蓉中路2段395号
电话:0731-5518515 5518514 551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