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植树节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清明节祝福诗句1.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
2.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途中寒食》
3. 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4. 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折尽长条倚春雨,为君垂泪小窗边。《清明祭诗》
5. 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清明祭诗》
6.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清明》
7.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长安清明》
8. 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9. 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清明祭诗》
10. 一沾春雨一断肠,飘零无计觅君乡。《清明祭诗》
11.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12.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夜》
13.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14.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清明》
15.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
16.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
17. 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1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19.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20. 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21.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22. 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清明祭诗》
23.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24.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25. 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26. 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清明祭诗》
27.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清明》
28.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苏堤清明》
29.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
30. 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清明》
清明节祝福语1. 又到清明时节,你在何处寄托哀思?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 从相识到相恋,少了对彼此的相知,爱情就像缺少基础的高楼大厦,最终成为了废墟.然而我永不言悔,因为我们曾经爱过!
4. 鱼说:“没有人看见我流泪,因为我活在水里。”水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5. 一个月亮一个你两个影子我和你三生有辛认识你四个月来好想你五湖四海寻找你六神无主迷恋你七星伴月围绕你!
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 一个月亮一个你两个影子我和你三生有辛认识你四个月来好想你五湖四海寻找你六神无主迷恋你七星伴月围绕你。
8. 清明时节雨纷纷,出门别忘带把伞
9. 清明时节雨纷纷 网上亦可悼故人
1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1. 从相识到相恋,少了对彼此的相知,爱情就像缺少基础的高楼大厦,最终成为了废墟.然而我永不言悔,因为我们曾经爱过!
12. 在湿漉漉的雨天,是你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无论风雨雷电,我就是你的风衣、雨伞、避雷针,无悔的是我们相遇!
13. 认识你是我的错意,想着你是我的本意,爱着你是我
14. 风沙漫天锁残阳,独依云阁心彷徨。欲执玉腕偕白首,愁离催人愁断肠!亭,这是你送我的第二首诗 - -《情殇》!
15. 寂寞游荡网间,戏语漫入眼帘。怎会有情人,叙述心结千千。寻寻,觅觅,世间万事皆缘。
清明节习俗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渗透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
挖掘身边的科学素材,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可激发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便于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我努力贯彻“情景教学、愉快教学”的方针,通过小组讨论、比赛、表演、动手操练等方式渗透科学教育。如学习了sweet,hot等表示味道的词语后,活动课上,我请学生用舌头品尝食品,体会不同的味觉,学生在动手做中新学了sour(酸),bitter(苦),salty(咸)等词语;如在学了Don’t read in the sun.It’s bad for your eyes.句型后,我们开展了How do you protect your eyes?(怎样保护你们的眼睛?)的讨论,各小组轮流汇报搜集的信息,如Don’t read in bed.Don’t watch TV for too long.Don’t stay too close to your book when you read.等知识的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勇于创新的学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对知识的好奇心,敢于推陈出新,有创造性思维和意识。对此,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避免用否定、批评抑制学生的不同思维,而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创新。如在渗透学习We can hear because we have ears的科学常识时,学生提出了But how animals hear?的问题,对此问题,我没有敷衍解答,而是和学生一起查询调查,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如The fish can hear by the lateral line(侧线).The cobra(眼镜蛇)can hear by the facial pit(颊窝)等。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欣赏、肯定和支持,大大激发了求知欲,努力钻研、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逐步形成。
3.优化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创新素质要求学生有协同合作、探究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可有效地做到合作沟通,信息互补,还可大幅度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小组学习中,我们制定了组长轮流制、学习内容登记制、讨论交流制等制度,要求人人平等参与。如在学“Asking the way”内容时,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完成了“Find the best way”的竞赛,锻炼了学生敏捷的思维;在学plus(加),minus(减)等词时,我们进行了数学抢答赛,如seven plus four is...,...minus two is eight等。竞争机制的引入,锻炼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设计情趣作业,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设计灵活有趣的作业同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让学生搜集回答What animals need to hibernate(冬眠)?让学生观察描述Life of a plant。我也邀请学生们自行设计作业,如在学How many...are there...?句型时,学生设计了How many square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的讨论题;在学“be good for”句型时,学生设计了What are the computers good for?的讨论题目。课本知识向课外知识迁移运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渗透自然环境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素质教育目标明确指出:要在各学科中渗透自然环境教育,培养儿童初步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在向学生渗透自然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我注意加强课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展动手试一试活动。
在植树节种花种树过程中,我教给学生植物的名称,如seeds(种子),seedling(幼苗),plant(植物),flower(花),fruit(果实),要求学生跟踪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成观察日记life of a plant。在试一试活动中,学生还亲手操作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如利用a white carnation,a knife,some ink,a glass of clean water材料做实验,观察 Do plants really drink water?(植物真的喝水吗?)在查字典理解步骤,动手做实验中,学生增长了自然科学知识,提高了英语水平,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它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性质。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四时八节中,清明出现较晚,影响却相当的突出,缘何如此,耐人寻味。
清明虽然晚出,但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对于祖先的祭祀中国向来十分重视,上古四时祭仪中春季祭祀宗庙的大礼称为春
(后为春祠)之礼,当时尚无墓祭的礼俗,要祭逝去的先人,就立一名为“尸”的神主在宗庙祭祀。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渐浓,据《孟子》记述的一则笑话说:在齐国有一个无所事事又颇好脸面的穷人,其人外出,常常醉饱归家,声称自己有诸多富贵朋友,对妻妾颐指气使,其妻生疑暗地跟踪,发现丈夫并不是出入于富贵之家,而是乞讨于墓地之间。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以酒食在墓区祭拜先人的习俗。但这种习俗似乎还限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对于身份低微、财力薄弱的庶民阶层来说,并不普遍。汉代随着儒家学说的流行,宗族生活的扩大,人们因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返本追宗观念日益增长,人们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转盛。
唐人沿袭前代祭墓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从礼经的记载看,古代并没有春季上墓祭扫的例规,但唐时已成风气。唐玄宗鉴于士庶之家无不寒食上墓祭扫,于是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的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亦由寒食扩展到清明,唐人已将寒食清明并称,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节俗,这时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逊于寒食的话,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的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
清明到,儿尽孝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一到清明,人们就忙着上坟祭扫,湖北民谚有“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无论城郊还是乡村,清明祭祖扫墓都显得出奇的热闹,古代帝王宫廷祭扫陵墓的声势与排场自不必说,就是一般百姓也是提篮担盒、携纸将烛,竞上墓地。祭扫的时间并不限定在清明当天,在前三天,后四天的范围内均可。民间有“清明朝祖,前三后四”之说。这样的习俗规定显然为人们提供了时间选择上的便利,特别对城市居民来说,不必拥挤在清明当日的出城人流之中。
上坟祭扫,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挂纸烧钱;一是培修坟墓。唐代以前已有烧钱祭亡的习俗,但因寒食期间禁火,墓祭亦不能火化纸钱,人们将钱纸插、挂在墓地或墓树之上,有的压在坟头,表示后辈给先人送来了费用。这种因禁火而改变的祭祀习俗在当时曾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唐・王建《寒食行》), 但民间习惯一经形成,就往往成为一种特定的民俗传统,它在后世已不禁火的环境下仍然流传,挂钱成为清明墓祭的特色之一。随着寒食禁火习俗的松懈,清明祭墓的流行,在清明墓祭中,人们不再忌讳烧纸钱,再说清明本来就是钻取新火的日子,“神前新火一炉香”,自然有它的灵应。烧纸钱与挂纸钱的习俗并存。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是清明扫墓的又一活动。在雨水到来前的春季,人们借清明祭祀的时机,对坟墓进行清整,既保全了先人,又尽了孝心。唐人就很在意这种习俗行为,“但有陇土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王建《寒食行》),由墓上有无新土可判断墓主有无子孙的存在。现在某些乡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动的有无作为家族是否绵延的标识,民间有“有后人,挂清明,无后人,一光坟”的说法。清明祭扫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的确不能等闲视之。民间也有一套自发形成的习俗压力,“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的俗谚,正是对试图不履行祭祖义务的人的告诫。
清明祭祖除扫墓的“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庙祭跟古代春之祭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在时间上相距遥远,血脉确是相通。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径直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在祭祖仪式结束后,族长主持共商族内大事,申诫族法家规,最后会聚饮食。以同食共饮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团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所谓“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如《诗经・公刘》所记“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饮之食之,君之宗之”。后世祭祖费用一般由专门的祭田田租开支,祭田为祖业族产。
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同时以培土、展墓、挂青的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祖先在坟墓里安住,关系到子孙的繁荣,子孙的兴旺又能保证祖先的安宁与香火的延续,这是一种“互惠关系”。这样,祖先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情感之结,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牵挂着乡里庐墓。
清明节俗及其演变
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节俗。清明时节,杨柳青青,自然界生机一片,人们借祭墓踏青郊游。祭墓与踏青原来分属寒食与清明,唐代以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这就是后来清明兼并寒食的内在文化依据。清明时节的户外运动,其原始的意义在于顺应时气,是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万物萌生,人们以主动的姿态顺应、进而促进时气的流行。踏青、蹴鞠、秋千、拔河、放风筝等大都是有助于阳气发散的活动。
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宋代为了让人能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一日。此时的寒食不仅收容在清明节下,清明踏青习俗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兴盛。史称“四野如市”,“都城之歌儿,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东京梦华录》卷7)。《清明上河图》就更直观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清明时节宋代都市居民出行的生活图景。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吐出新绿。柳树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显示出其生命力的强旺。因此在古人观念中,柳树非普通林木,它有着神奇的效用。清明的新火就取自柳榆木。据说民间新火的传递亦是以柳条传送。贾岛“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诗句大概吟颂的是这一情形。柳木不仅带来新火,而且它很早就具有驱邪避鬼、护佑生灵的功用。民间向有以桃弓柳箭削减煞气的做法,柳木号称“鬼怖木”。《齐民要术》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之说。这就是“三月清明门插柳”习俗的心理根源。宋代清明节已“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说是可以“明眼”,也就是能明辨鬼邪,看住家门。新柳一般由人们在祭墓踏青时在墓地野外折回,宋人诗曰:“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除门户插柳外,清明还有戴柳的习俗。人们以结成球状的柳枝或柳叶戴于头上,民谚曰:“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城居的人们很喜欢这一习俗,鬓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气。插柳与戴柳在民间还有招魂与安魂的解释,有说“插柳留春”。事实上,春夏之交因气候的关系人们易受季节性的疫病侵袭,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一危险时段,于是利用清明节俗预先进行禳解。这正是清明戴柳、插柳的原始民俗意义。青柳留春,意味着在春季将逝的时节,人们用青青的柳枝来象征对青春的挽留,“留青”,也就留住了“红颜”,留住了生命。
清明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在节俗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社会生活的演进,清明节俗较早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在那里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插柳日在民国时期也变成了“植树节”。清明节俗的新变化反映了岁时习俗演变的一般趋势。当然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性,中国人的血亲观念与尊亲意识依然浓厚,清明仍为国人认祖归宗的孝心展示日,“清明到,儿尽孝”的民俗图景至今在城乡仍历历可见。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有时真的得暂停脚步,回到自然,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温先人的智慧,聆听传统的声音。
相关链接
清明俗谚
扫墓探亲、踏青、插柳、戴柳等节俗,民间自有一番生动的说法:
清明端午不来望,一生一世勿威风。
清明踏青,手脚轻健。
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插柳挂青,福降农家。
作为时令节气,还有一系列跟农事气象紧密相关的谚语:
清明刮起坟前土,庄稼佬一年又是苦。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