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5: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近义词辨析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114-02
一、近义词辨析的教学对策
对于汉语非母语的留学生而言,要做到正确使用近义词,首先需要掌握近义词辨析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近义词使用中偏误的出现,在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的教学中,应该找准“切入点”,从语义、语用两大方面进行辨析。
(一)辨析语义,通过近义词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来区分近义词
“科学的甄别、准确的辨析近义词语义上的细微差别,引导学生从本质上认清相关近义词语义诸方面的异同,是学生准确理解、正确使用近义词的必要前提。”(敖桂华,2008)
1.语义侧重点不同
“发挥”和“发扬”都是动词,都含有“表现出来并扩大”的意思,但意义的侧重点却不相同。“发挥”着重把蕴含在内的东西尽力表现出来,如“发挥作用”“发挥力量”“发挥特长”“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发扬”则着重把对过去存在的东西,在原有程度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如“发扬作风”“发扬传统”“发扬民主”等。请看下列的偏误用例:
a.发挥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帮助。
b.我想谈谈父亲和母亲怎么发扬作为老师的作用。
前一句中,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帮助是原本就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东西,用“发扬”更为合适一些;而后一句中,父母作为老师的作用是潜在拥有的,需要表现出来,则用“发挥”更为贴切。
再如,“接受”和“接收”,都是动词,都表示把事物接过来收下,但“接受”着重从思想上承受,领受而不拒绝,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如经验,观念等,比如“接受礼物”、“接受思想”等;而“接收”则是着重从行为上接纳,一般只用于具体的事物,比如“接收新学生”等。
a.老人和年轻人都想要用自己的方法,不愿意接收对方的想法。
b.这里的广播很不容易接受到。
第一个例句中,方法属于抽象的东西,只能用“接受”,而不能用“接收”;第二个句子中,广播的信号是物质的需要从客观上接纳得到,应该使用“接收”。
2.词义的轻重不同
“失望”和“绝望”都含有“愿望或希望没有达成”的意思,但“绝望”的意义比“失望”要更为强烈。比如说,“对比赛结果很失望”,“对你的行为很失望”,如果这里用“绝望”,就不合适了。
a.我考试成绩不好,爸爸很失望。
b.如果我们饥饿,会失去所有的欲求、希望、生命力,只剩下绝望。
前一句中,考试成绩不好,爸爸的希望没有达成,但是仍然有机会,所以用“失望”更为合适;而后一句中,对生命力的欲求的失去,是非常强烈的感情,应该是“绝望”。从这两个句子能明显看出词语意义轻重的不同。
再比如“渴望”和“希望”都含有“想要”的意思,但意义的轻重却不一样。“渴望“突出的是“如饥似渴”,进而非常迫切想得到,语义较重,比如“渴望幸福”,“渴望婚姻”,“渴望健康”等;而“希望”则表示一般的想要得到,语义比较轻,比如说“希望一切顺利”,“希望你幸福”等。但留学生有时候不能明确区分出二者的不同,经常出现以下的偏误:
a.我渴望明天下雨,这样就可以休息了。
b.离开故乡三十年,爸爸希望早日回去看看。
上面例句中的“渴望”和“希望”使用明显不正确,第一句中想要休息是想要的事情,但并没有到达如饥似渴的地步,用语义较轻的“希望”才是正确的表示;第二句中离开故乡三十年,回去看看应该是非常迫切想要做的事情,用“渴望”才是正确的。
3.适用范围不同
“召集”和“召开”都是表示把人们召唤到一起开会。但是“召集”强调聚集,它所带的宾语既可以是表示开会的词语,也可以是被召集的人群。如“召集全体村民开会”,“ 召集一次重要会议”,适用范围大。但是“召开”只指聚集大家开会,宾语只能是表示会议的词语,如“召开村民大会”,“召开班会”等,不能是“召开全体村民”,适用范围较小。
再如“考察”和“考查”两词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但是适用范围却不相同:“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如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的对象等等;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成绩、学习、业务、工作、活动、行动、言论等,有时也是其他事物,如年代、历史、文物等等。
a.这次考试是为了考查你们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
b.长白山的项目很重要,一定要好好考察地形地质。
这两个词语不止意思相近,发音也一样,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中经常混用误用,一定要加以区分。
(二)深入语境,从用法差异上区分近义词
掌握近义词语义的不同时为正确理解和使用近义词打开了门窗,而对用法不同的掌握才是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的重点。
1.语用色彩不同
留学生在近义词学习中的一些语用偏误,完全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够正确了解和掌握词语的语用色彩而导致的。因此教会留学生审视语用色彩(感彩和语体色彩),对正确使用近义词有很大的帮助。比如:“结果”和“成果”都是表示事情发展的最终状况,但是感彩不同:“结果”泛指最终情况,可以是好的结果,也可以是不好的结果,是个中性词,比赛,考试,测试等都可以用结果来表达。而“成果”在表示发展的最终情况是,往往侧重于事情好的结局,比如“研究的成果”,“奋斗的成果”等。
再比如“高兴”和“欣喜”都是表示好的事情带给人的愉悦,但是语体色彩不同,“高兴”偏重于口语,日常说话和小说等文体中会比较常用到,如“他今天很高兴”,“很高兴见到你”等;而“欣喜”则多用于书面语,如“欣喜万分”等。有的学生在刚学习了“欣喜”后,会出现“今天很欣喜”等句子,就是没有掌握语体色彩的差异。
2.搭配对象不同
在近义词的教学过程,如果能对所教授的近义词提供一些较为常用的词语组合,也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用近义词进行交际的能力。比如说,“解除”和“废除”,在“除掉、消除”的意思上相同,但“解除”一般搭配的有合同,武装,装备等,而“废除”一般搭配的有法令,条例,制度等。当学生掌握了以上的常用组合时,像“解除条例”,“废除武装”之类的偏误便会迎刃而解。
3.区别词性
【关键词】语言习得;ESL;有效学习;近义词辨析
同义词划分为两类,即相对同义词(relative synonym)和绝对同义词(absolute synonym)。绝对同义词在英文当中数量廖廖,常见的如motherland与mother country, word formation与word-building,fricative与spirant等。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在意义的各个方面语义对等(John Lyons,2000),可以相互替代,所以也就没有了辨析的必要。而“相对同义词”则不然,它们又被称为“近义词”,每一组的近义词之间的意义有重合的区域,也有不重合的地方,在应用中不能相互替换。所以为了力求语言的准确性,对它们的辨析也就成了必然。
国内对近义词的辨析有多个角度,如基于杨百翰大学的BNC或是COCA的语料库方法;根据Leech提出的语义分类框架,着眼于词汇间概念含义、内涵含义、社会含义、情感含义、反映含义、搭配含义(1981)的不同而进行辨析的方法;或是参考英语字典的英文释义以及国外的近义词辨析书籍(如Use the Right Word,S.I. Hayakawa)并归纳总结出的词汇间差异。本文所倡导的近义词辨析策略,与前述方法利用的资源差异不大,同样包括一定数量的语料、意义理论的支持(利奇的意义七分法)、英语字典和近义词辨析书籍,但是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导向,即 “语言习得”。既然以此为导向,那么在语料的选择上,必然以英美原文语料为主且应更贴近语言学习者的教材,数量适中;语义分类理论则以搭配意义为主;在对国外近义词典释义的提取上,则应更忠实原文,少作臆测。
中国的ESL学习者按学习阶段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本文更适宜高中以及上学习阶段的学习者。因为小学初中阶段习得的词汇本身就少,且学习时间长,其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明显占优。尽管部分词汇辨析也可以从本文中汲取思路,但优势不明显,此处从略。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来说,更贴近语言学习者教材的语料首先就是各类教辅了。但当前的教辅鱼龙混杂,部分学生本身无法分清哪些文章源于英语本族语者写的文章,哪些不是,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为学生挑选合适的教辅,并适时发现遣词造句不当的文章,及时剔除,以免学生深受其害。大学生接触的英语信息范围更广,包括英语刊物、仿英式的文章、互联网英语甚至BNC、COCA的语料。在此.笔者仍是倡导以英语本族语者的文字或是优质的仿英式文章为主要语料,从中提取词汇辨析的关键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杨百翰大学提供的两个语料库因为其权威性和检索的快捷性,已经成为验证词汇用法的有利工具。所以,大学生可对其善加利用。对于研究生,参照前者即可。总而言之,优先选择原汁原味的语料。
另一个词汇辨析的重要信息来源就是权威的英文词典,如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DCE)、科林斯合作英语词典(CCELD)、牛津英语大辞典(OED)、牛津高级学习者词典(OALD)以及在国内发行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ALD)。此类词典会在其英文释义处及英文例句处直接提供词汇间差别的关键信息,不仅简便,而且高效。
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是Leech意义七分法当中的一类,且在原著中以adj. + n.,S + O和vi. + prep. + O的搭配形式作为事例,但英语中词汇的搭配结构远多于上述三种形式,所以本文所指的搭配将延伸到英语当中所有的短语或句子结构,包括核心词汇为名词的det. + n. + prep. + O, prep. + (det.) + n. + prep. + O;动词的 vt.+ O, vt. + O + prep. + O, vi. + prep. + O;以及形容词的adj. + prep. +O等。最常见的事例即是对charge/accuse/indict的辨析。三者同表“控告”义,仅用单个词汇的角度不易下手,但是从搭配的角度驾轻就熟,因为它们vt. + O + prep. +O这个结构中的prep.是互斥的。即charge sb. with sth.,accuse sb. of sth.,以及sb. be indicted for sth(即常用被动语态),迎刃而解。再如exempt VS exonerate二者都可以表示“免除”,实际区别在何处?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英文释义和例句中可得知,二者在vt. + O + prep. + O这个结构中的第二个宾语上有所差异。exempt sb. from 后面的宾语通常为义务(obligation or liability),而exonerate sb. from后面的宾语则为过错、罪行等(blame for a fault or wrongdoing)。
另一方面,从学习以及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仅仅使用同一短语结构来辨析一组近义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如表示“暗示”之义的常用词有imply和hint.但在表达此义时,二者的词性是不一样的:imply为及物动词,hint为不及物动词,后面要接at才能接宾语。即从意义和结构的双重角度来看,imply与hint at才是更严格意义上的近义词。另一方面,因为二者在结构上的明显不同,类似的事例还有表示“过分痴迷、过分喜爱”的covet,drool over及salivate at;表示“沉思”的reflect on以及contemplate;表示“A 优于B ”的A is preferable to B, A is in preference to B和sb. have a preference for A over B等等,都属于结构不同意义相近的近义词组,且从结构本身即可区分彼此。
此外,近义词组中某词的独有用法也是学习的重点,最常用的如hope VS wish中,wish sb. to do sth., wish sb. sth.及wish后的宾语从句须用虚拟语气这些用法为wish所独有,而in the hope of为hope所独有。学习到此层面的时候,对hope VS wish意义上的辨析直接转移到了常用句法的应用上,即利用较少的资源获得了实用性较高的结果。
综上,参照本族语者的文章或搜索BNC及COCA语料,参考权威英文字典的英文释义及例句,以词语搭配为理论基础,是本文提出的辨析英文近义词的方法。尽管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但本方法贴近权威资料、快捷、有效的特性值得英语学习者的采纳。
【参考文献】
[1]John Lyons.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关键词:BNC 语料库 近义词 语域 语义韵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15-02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词汇量庞大,其中近义词的辨析又成为语言学习的难点,近义词在英语语言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们通过词义、用法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构成了庞大复杂的英语词汇体系。近义词辨析一直是词汇学习重难点,传统的区分方式一般借助词典来辨析近义词,而词典只能提供词语解释,无法提供充足的词汇使用信息。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无疑为近义词的辨析提供了新的方法。语料库是词汇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本族语料库可以提供真实的母语使用信息,帮助二语习得者准确理解词的内涵意义,避免搭配误用。本文以英国当代语料库(BNC)为基础,从语义韵方面研究news和information这组近义词的搭配和使用,证明语料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一、BNC 语料库
英国国家语料库,简称 BNC,它是英国牛津出版社,朗文出版公司,钱伯斯-哈洛普出版公司,牛津大学计算机服务中心,兰卡斯特大学英语计算机中心以及大英图书馆等联合开发建立的大型语料库,于1994年完成。
英国归家语料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英语语料库之一,可在网络上免费注册后直接使用。该语料库书面语与口语并重,收录电子资源超过一亿,其中书面语语料库达 90%,口语语料库占10% 。在应用方面,该语料库既可用其配套的新型 SAIRA 检索软件,也支持多种通用检索软件。本文使用的是在线检索。
二、news和information在 BNC 中的差异分析
1.news和 information在 BNC 语料库不同语域中的分布情况
所谓语域(register) 就是指语言随着使用场合环境不同而区分的语言变体,是考察近义词差异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更加准确的展示admire 和 respect 在不同语域中的分布情况,需要对“频率”和“频数”进行区分,“频率”是语料库语言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语料库中某一词汇、短语每百万词出现的频数,又叫标准化频数。而标准化前的频数译为“频数” 。由于同义词其内在意义的差别,它们往往在不同的语域会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所以统计它们不同语域中的频率差异,有助于学习者将同义词区分开来,掌握的地道的表达。对于news和 information在不同语域中的分布情况,笔者参照 BNC 所提供的分布数据,按口语、小说、杂志、报纸、学术五个主要语域以及在不考虑语域情况下出现的总数进行分类,并且根据各类的出现的频数和频率制作表1如下:
为了更加直观的比较出news和information的分布差别,笔者表1 中五类语域的频数以及它们在 BNC 语料库中出现的总频数绘制图 1 并且进行比较说明。
从总体上来看,news和 information在 BNC 中出现频率相差很大,information出现的频数是news出现频数的3倍多。在各个领域 news 和information的差别比较来看,news和information在学术语域中差别最大。而且就 news和information 在五个语域的分布比较看来,在报纸语域中news的出现频数最高,是information的1.5倍,其次在小说中news的出现频数也比 information 多,在其他几个语域钟information都高于news,这就说明information相对于news来说使用频率比较高,人们在学术文章中使用的是information,通过对比发现,我们以后再小说报纸中应使用news,在学术文章中尽量使用information,而传统的词典对比,就不会如此直观,BNC也同时提供了很多例子,方便英语学习者进行对比研究。
2.news和information在 BNC 语料库的搭配和语义韵
搭配代表了节点词与搭配词的共选关系。为了研究搭配词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语料库将节点词的所有搭配检索出来,然后再利用统计方法来计算各搭配词与节点词共现的显著程度。MI 值即相互信息值 是计算词语搭配强度的第二种常见的方法,计算单位为比特。类联接与搭配的关系极其紧密,如果说搭配代表了词汇与词汇的共选关系那么类联接就代表的是词汇与语法的共选关系。一个类联接代表了一个类别的词语搭配。笔者在 BNC 语料库中以 news和 information为节点词,跨距为(1,0) 分别对它们的左一搭配形容词进行检索,找出这组同义词各自的搭配词的频数,共现频率(%) 和 MI 值。由于篇幅所限在表2中展示一部分数据。
本文考察 news 左一搭配形容词的特征,表2 选取的是 MI 值大于3 的一部分数据,据规定,MI 值大于3 具有明显搭配强度并且 MI 值越大,说明节点词对共现词的吸引力越强。在检索中与news搭配的形容词( MI > 3. 0) 还有,等。语义韵即节点词的典型搭配词在语境中营造的语义氛围,是以节点词为中心的多词序列组合单位的语用功能总结。语义韵可以分为积极语义韵、中性语义韵 和消极语义韵。观察 news搭配的左置形容词并未发现这些形容词具有明显的表示褒义或贬义的韵味,因此倾向于积极或消极韵形容词搭配使用。
在 BNC 语料库中以 Information 为节点词,跨距为( 1,0) 对 information的左一搭配形容词进行检索,找出information 的搭配词的频数,共现频率( %) 和 MI 值如表3。
通过检索我们发现修饰information的都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中性的单词,没有特别带有予以色彩的形容词修饰information,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修饰news的都是一些感彩比较浓厚的形容词,因此,与news相比来说,information比较偏中性。
三、启示与总结
对于news和 information这样一对近义词,现在我们手头上必备的教科书对它们的差异性特征方面的信息往往流于空泛,学生在比较使用起来会感到困惑,因为就它们对应的汉语释义,不能提供充分的纵深信息。尽管近义词在中国英语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词汇知识,大多数近义词教学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相对于近义词的语法特征、语体色彩、语域限制、文化特征等信息,传统词汇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英语词汇的形式和其汉语对应词的掌握。
就本文来说,通过 BNC 语料库考察近义词 news和 information,我们很清晰的发现它们在语域、搭配形容词的语义韵类别及其分布上都存在差异。首先,在忽略语域的情况下,information出现的频率要比 news 高得多,几乎是news 的三倍。而且在学术领域较之 news来说,information更是频繁出现,出现的频率几乎是 news 的十四倍,可见差异之大。在笔者所罗列比较的五个语域内, 只news在小说和杂志语域比 information用的频率高。教师在讲授这两个近义词时要给学生分析两词的分布差异,使学生在使用时首先要有语体意识,中国学生书面语由于语体意识薄弱有很强的口语化倾向。另外,通过对news和information的语义韵的统计分析,发现 information多与中性语义韵形容词搭配使用而与 news搭配使用的形容词倾向于积极和消极语义韵。
总之,大规模通用语料库为近义词差异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习者可以通过语料库对本族语者的近义词使用情况,包括常见搭配、类联接、语义韵和使用频数等方面特征有更加全面直观的认识,必将有益于学习者对词汇的对比分析和准确把握,从而提高自我纠错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中,濮建忠.语料库索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国语学院学报.
[2]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0-25
[3]Sinclair,J.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关键词:词汇呈现方式 同义词呈现 短时义时间副词
一、汉语词汇呈现方式的界定和意义
在汉语的词汇教学中,词汇呈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留学生知道目标语的内容,最主要的是为了让留学生记住目标语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自由地运用目标语。使其在学习目标语的同时感知目标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区别和差异,使目标语尽快地进入长时记忆,进而达到永久记忆。由此可以看出,词汇呈现方式的作用和意义是举足轻重的。通过选择有效的呈现方式,能让留学生一接触目标语就能建立深刻的感知印象,从而加深词汇的记忆,促使词汇的储存和提取,增强词汇的习得效果。
二、同义词呈现的界定和意义
同义词呈现主要是根据词汇之间的相似性,将之统一呈现出来。使其在词汇教学中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得以体现。孟详英(1997)总结了五个为什么留学生需要进行同义词辨析的原因:(1)由于汉语的外语注释不准确,汉语中近义词的外语对应词只有一个,给留学生留下了两次相同的印象,留学生在使用时就常常会不加区分;(2)大部分近义词都有相同语素,在留学生看来其形、义都很类似,在使用时会因为不懂音节的搭配,或者不辩词义任意选用;(3)汉语中的常用词经常时一词多义,因此有一系列的近义词,构成了复杂的词义交叉现象,给留学生使用近义词带来混乱,具体表现为,在这个句子中的两个词可以互换,而在另一个句子里则不能;(4)汉语中一些近义词基本意义相同,但附带的感彩、语体风格等附属义不同,留学生由于不熟悉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表达习惯,在词语选用上会出错;(5)留学生词汇量有限,找不出最恰当的词来表达思想,便从自己仅有的词汇储备中找一个简单的、词义接近的词来,勉强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造成用错词或用词不当。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短时义时间副词辨析――“才”和“就”的同义词辨析
(一)短时义时间副词“才”的句式特点和语义表达功能
(1)“才”用在数量词语的前面,表示时间早。例如:
现在才七点。(时间早)
(2)“才”用在动词的前面,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慢、不顺利。例如:
我们下个星期才上课呢。
(二)短时义时间副词“就”的句式特点和语义表达功能
(1)“就”用在动词的前面,表示事情发生得快、早。例如:
这种电脑,两天就米卖了二十多台。
他一下子就喝了三碗。
(2)“就”表示两个动作的发生连接得很紧。例如:
我起了床就去上课。
(3)“就”可以和“一”、“了”等词搭配使用。例如:
①“一……,就……”表示前一个动作发生以后马上就发生第二个动作。这两个动作可以使已经发生的动作,也可以是目前还没发生,但以后一定发生的动作。例如:
我一到北京就给你打电话。(动作还没有发生)
在“一……,就……”的格式中,“就”不能放在主语前边,应该放在主语后边、动词前边。下面句子里的“就”位置就不对。
*早晨一起床,就他去跑步了。(早晨一起床,他就去跑步了。)
②“了……,就……”表示一个动作完成紧接着发生第二个动作。例如:
昨天我们下了课就去参观了。
(三)短时义时间副词“才”和“就”的辨析总结
(1)在表示时间上,“才”和“就”的意义往往相反,且在句中位置上往往用在动词前,“才”表示刚发生,而且发生的晚或用的时间长或进行得不顺利;“就”表示将要发生,而且表示快或用的时间短。但是,如果“才”和“就”连用,则“才”一般表示时间短,“就”表示快或早例如:
他才来就走?
(2)如果前头有表示时间的时间词语,“才”表示晚,“就”表示早;如果有表示时段的时间词语,“才”表示慢,“就”表示快。例如:
八点上课,他八点十分才来。
八点上课,他七点半就来了。
(3)“才”可以在后面接表示时点的时间词语,表示早,而“就”不可以。例如:
才七点钟,再睡一会儿起床。
*就七点钟,再睡一会儿起床。
(4)用在数量词语前面,其中包括直接跟数量词语或者是跟“动词+数量词语”的形式,“才”和“就”都表示数量少。例如“
我们学校才三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
我们学校就三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
但是,当“就”跟“数量词语+就+动词+数量词语”的形式时,如果前面的数量少于后面的数量时,“就”则一般表示数量多;而其他情况下多表示数量少。例如:他这次住院,一天就花了一千多。
四、结束语
词汇之间的相似性对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有其积极的一面――已学的词语是新词语的基础和桥梁,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词语之间的相似性给学生辨别词义造成困难。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尽量运用词汇呈现方式的积极作用,使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方绪军.对外汉语词汇教与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何家宁.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1998,(2)
[3]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4]孟详英.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7,(3)
[5]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摘要】汉语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语境分析意识,并在词汇教学中自觉运用语境理论,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近义词辨析能力和语用得体能力的汉语词汇教学目的。
ludwig wittgenstein曾在他的词语语义“用法论”中认为,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仅从词本身不能了解词的意义,只有在词被使用的环境中,才能了解词的真正意义。这种观点虽然不乏偏激,但它却充分肯定了交际语境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体现了ludwig wittgenstein对语言在其运用中的功能的重视。这个观点对词语意义的研究,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语义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何谓“语境”
语境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是在交际过程中,参与者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理解接收信息时所依赖的因素总和。leech认为语境就是说话人与听话人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也有学者把语境理解为语言环境(即上下文)、发生言语行为时的实际情况以及文化、社会和政治。
虽然语言学家们对语境的定义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从他们对语境的理解可以看出,语境的内容十分丰富。总结一下,其对语境的理解包括以下几类:
1、语言语境,即文章或言谈中的话题的上下文或上下句。
2、情景语境,即发生言语行为的实际语境。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j. lyons)把它解释为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言语活动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包括参与双方,场合(时间和地点),说话的正式程度,交际媒介,话题或语域。
3、文化语境,谈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即某一言语社团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即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活动中更容易接近、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具有相同的认知环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处于同一地域文化中的人的情感、心理具有相通性的事实。
二、语境对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对于语言教学来说,我们知道的一些重要的语言教学法,如功能法、情景法、视听法等,都是在充分重视语境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绝对离不开语境。而在把汉语作为外语的语言教学中,我们发现语境对于汉语语言的分析与表达更是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制约作用。
1、掌握语境有利于近义词语的辨析
应当说,我们汉语所有词的语法意义和语用价值,都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尤其是近义词语,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对其中的分辨困难往往习焉不察,而对于汉语能力还很差的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正确理解和使用近义词的难度是很大的。
所以,一定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即语境,来理解和辨析其中的差异。上下文包括句内和句外两个方面。句内的上下文指本人的一连串话语中的前言后语,句外的上下文指对话中的前言后语。
如果教师能够在近义词语的教学中通过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来讲授、练习,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语境进行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采用例句作为词汇语境的形式呈现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应该同时注意语境例句的安排顺序、语境的信息量、语境的对比性、相关性、科学性、技巧性等问题。
2、掌握语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用得体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高级阶段的外国汉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即一句话单独说时没有什么错误,可如果把这句话放在具体的语境时,就会让中国人觉得别扭。
譬如我们常会听到外国学生这样说:“老师,我想找您谈话,您有空吗?”经过分析发现,“找……谈话”的用法是没有错误的,同时该学生也懂得对老师应当尊敬使用了尊称“您”。可是在我们听来就会觉得很别扭。究其原因就是整句话违背了汉语中“尊上”的语用规则。因为“找人谈话”,在汉语交际中是运用于“上对下”的一种言语行为。外国汉语学习者的这种语用失误可以说是对“谈话”的语用规则即它所联结的人际关系不了解所致。
这是由于外国人不习惯用汉语思维,对汉语上下文之间“意合”的内在气脉没有充分地感知和把握,因此也就不能随着交际对象的改变而自然地选择恰当的词语。
所以,利用语境培养学生的语用得体能力至关重要。要想让学生做到说话看对象看场合,用词恰到好处,对语境的分析于判断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也由此可以看出,合理运用语境学的理论能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能够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些也恰恰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优化语境,运用语境理论设置教学环节,借助语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分辨能力、加深理解记忆以取得更佳效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努力方向。同时,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体语境意识、语素分析意识,并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训练中把这种观念外化为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扎实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参考文献】
[1] 陈贤纯. 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2] 崔希亮. 语言理解与认知[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1.
[3] 郭继懋 似同实异—汉语近义表达方式的认知语用分析[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 黄锦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6] 郝小明.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释义[j]. 太原大学学报, 2003,4.
[7] 江新.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初探[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1.
【关键词】英语词汇 语境 构词
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在英语学习中,词汇的学习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汇是语音和语法的载体,是构成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译,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基于此,本文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展开探讨。
1 加强词汇教学过程中直观感受
加强词汇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就是要求在词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视觉,听觉以及动觉感受器官,建立词汇与实物的直接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使学生获得一个直观的印象。如教book一词,就向学生出示“书”,并用手指着书说:“This is a book.”,再拿另一本书说:“This is a book,too.”,反复读几遍,学生很容易明白了“book”即是书。还有其它一些学习用具如pen,bag,pencil,ruler…教室里的各种实物和用品:chair,door, window,computer…;利用图片或简笔画,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和声光电多媒体揭示词义,如park,tree,river,bank, plane等;利用动作表情揭示词义,如教smile时,教师做出smile的表情动作“微笑”,并且口中不停地说着smile,让学生在看表情听发音的同时,充分领会smile的词义,并且说出这个词。这种直观教学法可将词的音、形、义全过程一次性完成,既生动形象又情趣浓厚。这种形象思维和情景思维的交替使用,既可营造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2 充分利用派生法、复合法和转化等构词方法
2.1派生词缀和词根结合构成单词的方法,就叫做派生法。在词汇的学习中,通常要逐个地记住成千上万个单词,显然这个工作量非常大,但是词根、词缀的数量毕竟有限,其中词缀(前缀和后缀)的数量尤其小,使用的场合却特别多。通过词根加不同的前、后缀,可以转换词性、改变词义。例如:
Dis appear出现 disappear消失
In complete完全的 incomplete不完全的
Re write写 rewrite 重写
2.2复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结合在一起构成新词的方法,叫复合法。用复合法构成的词叫复合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词一起出现,可能构成复合词,也可能只是一个自由结合的词组或短语。鉴定复合词的主要依据是语义。例如:a greenhouse(温室)和a green house(绿色的房子)不同,前者是复合词,后者是自由词组。复合词的种类繁多,从词性看有复合介词、复合连接词、复合副词、复合代词、复合数词等,而数量最多是复合名词,其次是复合形容词,再次是复合动词。例如:blackboard,classroom,man-made,blue-eyed等等。
2.3转化法:不改变词的形态,只是使一种词类直接转化为另一类,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成为一个新词,这种构词法叫做转化法。英语的词类转化,如walk,to Walk; play,to Play等。派生词通常不能转化,因为派生词具有明确表示词类的后缀。各种词类的词经常转化,如like最初是个形容词,以后转化成副词、连接词、介词、名词,又跟它的动词同形。利用构词法进行分析讲解,归纳总结,找出单词内部、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产生联想记忆,使他们温故而知新地巩固、扩大词汇量。一旦引导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同义、近义辫析教学法
同义词是指同一语言中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英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学生在学习中对同义词常会感到似是而非,因而往往误用、错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同义词反映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和特征,使语言变得丰富多彩。但是英、汉两种语言很少有完全准确的对应词。例如汉语中“杯子”一词,在英语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词,即“cup”,“glass”,“ tumbler”。它们分别代表不同意义,他们的形状、作用以及构成的材料也不尽相同;destroy和damage都可以译为“损害”,但有时它们却不能互换着使用。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同义词辨析是很重要的,不可等闲视之。
4结合语境教学
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是相当薄弱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严重不足,导致作文中的词汇贫乏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2.学生掌握的词汇常常不够正确,运用时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3.有些学生虽然记住了很多词汇,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用,作文中的语言依然贫血,也就是说有效词汇掌握得太少。由此可见,学生表达水平的普遍低下,固然原因很多,而能够运用的词汇量的匮乏是极为突出的因素。
而学生词汇量的匮乏又直接与词汇教学的质量低下有关。从小学到初中,词汇教学应该是受到重视的,但是随着年级升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却不断下降。
进入高中,词汇教学的质量进一步下降,直接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冲击,高中语文教学看似加强了阅读和写作教学,但是没有高质量的词汇教学,阅读和写作尤其是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词汇教学一般都是采用“三步法”:认读字音,掌握字形,记住解释,词汇教学便大功告成。这三步当然是词汇教学必须做的,但是并没有真正地落实词汇教学的任务,词汇最重要的是运用。在语言表达中,词汇是活的,是动态的,只有在语言表达中的词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汇;否则,即使记住了大量的词汇,也只是一部词典而已,对于提高表达水平价值并不大。因此,采用恰当的方法,改进词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亟须重视的一个内容。
那么,如何改进词汇教学呢?
首先,要继续加强词汇教学的“三步法”,正确认读、正确书写、掌握词汇的意思仍然需要大力加强;特别是词汇意思,要尽可能掌握得细致、准确,不可似是而非。很多时候学生在写作中用词不当,原因就在于对词汇的意思掌握得不够清晰,模模糊糊的理解必然会导致稀里糊涂地运用。
其二,要加强词汇的辨析。作为语文考试必考题的选词填空无疑是一项很有效果的训练方式,近义词的数量是衡量一种语言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因为丰富的近义词可以更精确地实现表情达意。因此,加强词汇尤其是近义词的辨析,应该作为词汇教学的一项重头戏。
其三,按类来进行词汇的积累,这里的类指的是词汇表达在内容上的类别,而不是词性的类别。譬如说“心”,有心灵、心田、心窝、心坎、心扉等等,同样是“心”的意思,但是表达需要不同,要选用的词汇也是不同的,按内容的类别积累词汇,可以使学生在表达时恰当地选用,从而使表达更加丰富、更加精确。按类积累这种方式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来帮助学生进行,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经常性地要求学生按照类去积累词汇;二是在阅读教学中讲到某些词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增加同类词汇的积累。
其四,要引导学生在句子中领悟词汇含义,积累词汇的运用方式,这一步是把死的词汇转化成活的词汇,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枢纽,而且,加强这一步的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懂得用词的丰富灵活并不仅仅是掌握更多的词汇,真正灵活用词的关键在于把合适的词汇放到合适的语言环境之中,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汇,只要运用得当,依然可以极富表现力,用词并非一定要求新求奇。再者,整套语言材料的积累本身为语言水平的提升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就非常重视成套的语言材料的积累。
其五,用连词成段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这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词汇学习的方法。要连词成段,首先要掌握词汇的意思、色彩、用法,同时在连词成段的过程中,更好地积累了词汇,又形成了运用这些词汇的能力,还训练了写作能力,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关键词】 数学;概念;理解;词意;辨析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数学概念,而小学生年龄小,所学得的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也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因此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 再加上概念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并且有些概念其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又有区别. 如数与数字,数位与位数,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化简比与求比值,时间与时刻,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周长与面积,等等. 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有些概念往往在课上掌握得很好,但综合在一起就出现了概念的混淆现象. 借助理解词意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词意的分析来理解概念,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达到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
一、近水楼台先得“异”:近义词类概念辨析不同字
近义词类概念是指概念非常接近,在概念词的构成上只相差一个字,如“分子和分母”、“体积和容积”等这些概念往往在同一时间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一次的探究、思考和比较来掌握这些意义相近的概念,教学的效果就是大部分学生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运用起来随机选择,正确率也只有50%.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这类概念,除了组织学生探究、比较外,还可以借助理解词意进行理解和掌握.
例如“体积和容积”的教学,两个都有“积”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积”字前面是“体”,而另一个“积”字前面是“容”. 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不同字的含义,“体”是指物体,“体积”是指物体的体积,包括这个物体的整个部分,因此计算“体积”时应该从物体的外面量它们的各种数据. 而“容”是容纳的意思,也就是指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因此计算“容积”要除去容器外层所占的空间,只计算里面所占的空间,要从里面量取所需数据.
二、两岸青山“相对”出:反义词概念辨析相反(对)字
反义词类概念是指概念意义相反或互相对立的词,如“因数和倍数”、“正比例和反比例”、“乘法和除法”等. 这类反义词类概念,不但揭示了概念间的矛盾,还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把数学概念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通过理解词意也可以很好地掌握反义词类的概念. 因为反义词类概念一定是反映同一意义范围里的词,如:乘法和除法都是表示一种运算,正比例和反比例都是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关系,因数和倍数都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等.
例如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时,引导学生“正比例”是指两个量(a与b),如a扩大若干倍,b也扩大若干倍;若a缩小多少倍,b也缩小多少倍;简单来说就是方向一样,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扩大. 而“反比例”是指在相关的a和b两个量中,如果其中一个量a扩大到若干倍,另一个量b反而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或一个量a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另一个量b反而扩大到若干倍;简单地说就是两种量的关系是反过来的,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缩小. 这样的话,学生就清晰多了.
三、雕玉“关”联意乃成:关联词概念辨析词义间关系
关键词: 英语国家语料库(BNC) 同义词 区分方法
一、引言
语料库是指经科学取样和加工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借助计算机分析工具,研究者可开展相关的语言理论及应用研究。关于语料库有三点基本认识:语料库中存放的是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真实出现过的语言材料;语料库是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承载语言知识的基础资源;真实语料需要经过加工(分析和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资源。
最早的计算机语料库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是由纳尔逊(F.Nelson)和库切拉(H.Kucera)建立的BROWN美国英语语料库。语料库语言学是出现在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边缘上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它以真实语言使用中的语言事实为基本证据,凭借现代计算机技术,采用数据驱动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对语言、语言交际和语言学习的行为规律进行多层面和全方位的研究,从而给语言学工作者带来了一种新的理念,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简称BNC)是目前网络可直接使用的最大的语料库,它是英国牛津出版社﹑朗文出版公司﹑钱伯斯—哈洛普出版公司﹑牛津大学计算机服务中心、兰卡斯特大学英语计算机中心,以及大英图书馆等联合开发建立的大型语料库,于1994年完成。英国国家语料库(BNC)是一个以来源广泛的书面语言和口语为样本,收录了1亿字的电子资源,用以呈现20世纪后期以来的英式英语,涉及口语和书面英语。该语料库书面语与口语并存,词容量超过一亿,由4124篇代表广泛的现代英式英语文本构成。其中书面语占90%,口语占10%。BNC最新版是BNC XML 2007。它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化标注体系SGML,使用三级赋码标注,使标注错误率由3%减少到1%。在应用方面,该语料库既可用其配套的SARA检索软件,又可支持多种通用检索软件,并可直接进行在线检索。
二、如何用语料库辨析同义词“appartus”和“instrument”
由于历史原因,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英语词汇根据来源可分为两大类:本族词语和外来词。在英语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对或三个一组的词意义相近,但由于这些词的来源不同,它们之间在意义和用法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异。对于以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很难区分这些同义词之间的微妙差异。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借助语料库来辨明同义词之间存在的微妙差异。为了更好地阐释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教学方法,我们将结合实例来阐明如何具体借助语料库来辨别这组同义词“apparatus”&“instrument”的用法,在BNC语料库输入关键词“apparatus”&“instrument”来进行搜索,删除无关部分。然后,研究者将得到这两个词的有效索引。
1.“Apparatus”
首先我们探讨“apparatus”这一词的用法。笔者在natcorp.ox.ac.uk网址上找到共29项词语索引,从中不难发现“apparatus”常和“physical,chemical,tactual,sensory and experimentation”等词语搭配使用。笔者从中随机选择了一些。如下所示:
(1)...y 1801,Oersted did manage to experiment with physical apparatus and reported exp eriments made with a voltaic battery o...
(2)...al terms,that the performance-capacity of the tactual apparatus,from the periphery up to the tactual centers in the b...
(3)...a lessening in the reactivity of the sensory and motor apparatus of the somatic nervous system. With the dominance of...
从以上的词语索引中,可以看出“apparatus”用于指做某事,尤其是做科学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词语索引项中有这么一句:“...of aerial flips and twists...and apparatus work.”美国体操运动员一度常用“apparatus”一词指体操运动中所使用的器械,表明“apparatus”还可指与体操有关的器械。
因此,从这29项词语索引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apparatus”一词通常用于指科学实验及体操训练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器械。
2.“instrument”
至于“instrument”一词,从48条词语索引中可以看出,其表达的意思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即:
(1)器具;器械;仪器;
(2)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笛子或鼓);
(3)(发动机等或航海、航空中用的)测量仪器、仪表;
(4)(instrument of sb./sth.)受人利用或控制的人;
“instrument”常跟这些词“mechanism,mechanical,flying,and flight”搭配,例如:
(1)...it hit him.Bob Fogg didn’t have today’s advantages of Instrument Flight and Ground Control Approach systems. At the end...
(2)...pened the way to the sensitive use of the camera as an instrument of art as well as a mechanical recording device.
(3)...d week at sea he brought the curious melody out of the instrument and suddenly wanted to force the biwa to remain at...
(4)...us.He again began to play the violin, and tucking the instrument beneath his chin, performed soulful and romantic airs.
在前两条词语索引中,“instrument”表“器具;器械;仪器”,而在后两条中表“乐器”之意。
此外,“instrument”常跟“measurement”&“measure”搭配,指诸如“pyrometers”(高温计)&“autocollimator”(自动瞄准器)之类具体的实物,例如:
(1)...tial transformer pickup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instrument to accurately measure film thickness. This, too, is re...
(2)...ease-removal basis as desired. A reflectance-measuring instrument may be desirable to measure cleaning, whereas Soxhlet...
(3)...on which will aid in the design of a more satisfactory instrument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normal pressures. Such an...
在这三条词语索引中,“instrument”表“测量仪器、仪表”。
而“instrument”跟介词“of”搭配表达“受人利用或控制的人(常为不自觉的)”之意,例如:
(1)...is no reason why O.E.C.D. cannot evolve into a broader instrument of union if its members so desire. Indeed it might be...
(2)...thers.Properly used,the present book is an excellent instrument of enlightenment.Let us not confuse the issue by...
(3)...go out and punish Mr.Wright.I am an attorney,not an instrument of vengeance.Miriam Noel disregarded the free advice...
(4)...tions as an instrument of self-interest rather than an instrument of national interest had two important effects on elec...
(5)...In both cases the individual tends to be treated as an instrument of the organic reality. When the reactionary respon...
由此可见,通过BNC语料库中的真实例句,“apparatus”和“instrument”这一组同义词之间的区别就可以被区分出来。除了BNC语料库以外,中国学习者在英语语料库(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简称CLEC)收集了包括中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英语专业低年级和高年级在内的5种学生的语料100多万词,并对言语失误进行标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用的反馈信息。使用这些语料库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更加客观和真实,并且语料库在信息化越来越发达的网络时代也更加容易操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借助语料库能区分“apparatus”&“instrument”这组同义词的不同用法。在英语教学课堂活动中,辨别同义词、近义词时,教师借助语料库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区分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因此,语料库是同义词、近义词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莫俊华.基于语料库的非宾格动词被动化的原因分析——兼与Hiroyuki Oshita博士商榷[J].外语教学,2002(11):13-18.
[3]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笔语语料库[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Oshita,H.What is happened may not be what appears to be happening:a corpus study of“passive”unaccusatives in L2 English[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0,16:293-324.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现代化辅助手段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借助多种直观手段,可快速吸引学生眼球,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其交流表达,这无形中又训练了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与判断力。其中,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是良好的教学手段,若能灵活运用,则可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感知体验,唤起学生积极思维,诱惑学生表达欲望,从而激活英语课堂。
1. 现代化辅助手段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融合了音形、义,可传递更丰富的信息,刺激学生多重感官,优化语言环境。因此,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若能有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辅助手段,则可强化教学效果,优化词汇教学,营造互动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1.1情境再现法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若单独记忆词汇含义,则易于遗忘,并且无法准确运用,正所谓“词本无义,义由境生”。词汇只有融入一定的语境中才能体现其具体含义。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可巧妙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可诱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词汇,记忆词汇,并准确运用词汇。例如教学近义词时,英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深刻认识词汇,学会辨析近义词。
1.2形象直观法
比如借助Flash 动画演示,刺激多种感官,增强学生直观感受,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例如为让学生区别表示路的几个英语近义词:expressway、subway、underground、road、path、avenue、street等,英语教师可巧妙多媒体技术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感知。首先,教师可在屏幕左方展示上述几个英语词汇,而后按右下角按钮,将一幅林阴大道的场景呈现出来,要求同学们大胆猜猜应该运用哪个英语词汇来表示图中的“路”,请学生回答,并将鼠标置于所说词汇上,倘若回答正确,则出现V型手指图片;倘若回答错误,则显示出哭泣图片。如此类推,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情境学习上述几个词汇。当教学之后,教师可重新呈现图片与词汇,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操作,将图片与相应词汇链接。
2. 现代化辅助手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能力是四项基本技能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对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巧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有效辅助教学,强化英语教学效果。
2.1借助现代化手段,巧妙导入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教师需要优化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录像等现代化手段,营造出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求知与阅读欲望。例如教学Moduel 4 Unit 3 Tomorrow’s world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播放一首非洲音乐,同时呈现非洲地图与非洲大草原图片,出示撒哈拉沙漠、埃及、骑骆驼穿越沙漠、登山等图片,并提出有关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比如①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se pyramids are located?②Is it worthwhile going to Africa for your holiday?③Do you think it is a land full of attrition,charm,mystery? 等。这样,可给同学们补充一定的背景知识,唤起学生阅读热情,并给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2.2借助多媒体,巧设问题情景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图片等,然后结合阅读内容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唤起学生探知欲望。例如教学Unit2 Wish you were here时,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把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比如自读课文,解决课文内容,完成如下信息摘要。
2.3借助多媒体,设置合作情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设置一定的合作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合作学习。比如呈现语境,要求学生角色扮演,运用巩固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有关习题,引导学生巩固训练。或者呈现相关插图与关键词,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或者借助多媒体呈现课文短文,隐藏部分短语、关键信息,要求学生填空补充,巩固阅读。
3. 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需求灵活运用现代化辅助手段,以设置丰富多样、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优化知识呈现方式,让学生结合语境深刻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1] 卞爱斌. 浅谈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交流[J]. 理论版, 2009(03).
【关键词】英语词汇 思维导图 方法 应用
一、思维导图理论概述
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 )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的优势分析
思维导图的构成主要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建立起立体思考的方式,使相关联的词汇、概念之间联系更紧密,层次更加分明。同时由于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是为了更好学习、记忆,所以图像愈生动活泼愈好,应使用容易辨识的符号,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风格,根据自己的思维变化对导图进行不断的完善,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思维导图的特征之一是使用层级结构的方式来表述学习资源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的另一个特征是交叉连接,这是用来表达思维导图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对立关系、包含关系等。思维导图的交叉连接的运用进一步说明了某些领域知识是怎样相联系的。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积极的探索了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学习中,单词是最基本的元素,拥有相当数量的词汇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保障,单词学习是英语学习的根本,下面我谈一下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生词。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画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脑像图来更方便地进行学习。因为思维导图重点突出、联系紧密,有助于师生提炼总结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进行care ,can的词汇讲解中,我是如下设计的:can 的讲解设计为三方面:发音拼写,词性,解释。发音拼写的相似词,是hand 一词。词性中对于情态动词的词性归类扩散新知should,must,may,etc. 通过句型公式和用法举例复习所学过动词,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复习已学旧知。而care 一词的设计扩散为两方面。首先由它的词性引出相关词组take care of,care for,并联系同义词组look after复习旧知。由take care of 引出take care 及其同义词组学习新知。由care 词性变形扩散其反义词变形,总结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2.利用思维导图和语义场学习单词。那么英语的词汇并不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因拥有某种共同的特征而被组建成一个语义场。语义之间的对比、相似及包含等关系可以用脑图画出,从而使学生能更加清楚地掌握它们。比如在教授身体部位单词时,按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听说、认读这些单词。但对于成人学生来说,这些单词数量之多、难度之大,学生如果能够绘制一幅关于身体名词的思维导图,以新单词为基础,根据词形、读音、意思等向外发散联想已学单词,依照规律认读单词,效果必定显著提高。
3.利用思维导图辨析同、近义词。一个人的词汇量大小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掌握的数量依次递增:能说的词,能写的词,能读的词和能猜的词。前两层次属于能够应用的积极词汇,后两个层次属于不一定能够应用的消极词汇(汪榕培,1997)。积极词汇量掌握的大小,在英语单词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画出这些单词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对其组织能力及创造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这种简而易行的脑图可以让学生们形象生动地辨析同近义词。
在近半年的实践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提高,在预习单词的时候自己设计各式各样的导图,枯燥乏味的英语词汇学习转变成生动有趣的绘画过程,使英语词汇学习形象化。在思维导图给词汇教学带来效果的同时,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学生初画导图的个性化差异,搜集整理信息的操作量大,耗时多,等等。我还在寻找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我也相信在学生词汇的掌握逐渐扩大的同时,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指日可待的。
【关键词】 完形填空 解题技巧 提高
完形填空是中、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考题。这种题型能够综合的考察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在完形填空的解答过程中,如果适时的应用解题技巧,能够很明显的提高完形填空的正确率和集体的速度。接下来,本文将详细对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进行分析。
一、运用语法知识点来进行完形填空的解题
完形填空是综合的考察英语能力的题目,在里面有一部分是考察英语语法的题目。再对这一类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老师应该及时的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句式特点和语法结构来推导、揣摩空缺的地方应该填写什么样的成分以及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解答。比如说,经过各种的推测,确定了这个空缺处要天一个动词,那么,还要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就是动词的语态、时态、以及动介搭配、主谓搭配、动副搭配、及物和不及物、延续性和非延续性、固定搭配等各个方面都要考虑的特别清楚。
二、利用文章的“首句”进行解题
完形填空的篇幅一般都不是很长,短小的文章喜欢“开门见山”的表达。所以,一定要抓住文章的第一句或者第一段,往往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藏在里面。文章通过第一句或者第一段陈述一下文章的中心思想,接下来在详细的分段进行介绍。所以,在接下来的阅读理解的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学生们对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话的概括和总结,然后把握住文章主旨,通过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理解来进行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三、联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解题
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完形填空的四个选项在搭配和语法以及单句上都合适,但是,文章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词语跟词语之间,句子跟句子之间,段落跟段落之间都存在着逻辑关系。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联系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根据文章的逻辑进行分析,理顺了句句之间的联系,就会很容易的选出正确的答案。
四、利用固定搭配或者习惯用语来行进完形填空的解题
在完形填空中,一般对词语的考察就是对固定搭配或者习惯用语的考察以及同义词的辨析或者近义词的辨析这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固定搭配或者习惯用语是英语中比较固定的形式,不能随便的改动。在平时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掌握习惯用语的习惯性用法。在完形填空中,对这样的题型的考察也是比较固定的,一种是把固定搭配中某些词语删掉或者是说在固定搭配的词语中插入比较长的句子结构来迷惑学生们。
近几年来,对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进行辨析的题型有加大的趋势,要想做好这一类型的题目,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大词汇量的积累和词语辨析能力以及词语搭配能力的运用,最主要的是要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来灵活的运动。
五、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来行进完形填空的解题
在教授学生们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紧绷一根弦,就是空缺部分的解答离不开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离不开文章的语言环境。在真正的解题过程中,应该联系上下文的转折关系、因果关系以及环境和同义词等来猜测文章中空缺的词语。这种,通过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和选出正确答案的句子需要学生们综合的运用英语知识来进行分析和推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考察。对于这一类题目的考察,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整篇文章的语境是解题的一个关键点。
六、利用比较判断的方法来行进完形填空的解题
在完形填空中,有这样一部分的题型,根据前面的语言环境和文章内容很难做出空缺部分的选择,而在后面的句子中有同样的句子和语言结构。遇到这样的题型的时候,一定要对相同的句子结构进行比较和分析,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找到与这个对应结构相吻合的答案。比较判断的方法也是完形填空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七、利用排除干扰项的解题方法来完成完形填空的解答
在学生们进行阅读理解的解读中,不仅需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阅读、分析、推理和判断,还需要的是对文章提供的四个选项来进行分析、比较和对比。在大量的做题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对文章的大体内容搞不清楚,但是,一看四个选项中有明显的错误或者表达。那么,这种情况就很适合用排除、比较的方法进行一步步的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