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银行融资

银行融资

时间:2023-05-30 09:2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银行融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银行融资

第1篇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指企业不依赖于外部资金,而主要通过以前的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外源融资主要指经济主体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它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而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投入结构,这种投入结构所需要的配置资本相对低下,一般可以通过自筹得到解决,或者说,内源融资正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相适应,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但这种金融安排只适用于处在初创时期的企业,当企业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阶段,则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仅包容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正规”资本市场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证券发行与转让的需要;并且,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期。同时,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利率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而且为大量非法资金提供了活动空间等原因而大都属于政府限制的范畴。因此,在我国,不论是现在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它金融机构为辅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银行融资将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融资交易进行的并不顺利,一方面,大量的资金“躺”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又缺乏资金,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尽管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融资方式相对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而言仍是有效率的。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交易的不顺畅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率管制

商业银行对每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一样,无论贷款金额多少,都需经过信用评估、企业财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贷款委员会审查等一系列程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加上中小企业一般比国有企业规模小,其信息披露也远不如国有企业完善,如果银行的收入不足以抵补这些成本,就可能对中小企业“惜贷”,因此,更高的利息收入能够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7-8%,利率浮动幅度虽然不大,但能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更偏好贷款给大企业,做“批发业务”,而放弃向小企业贷款,不愿做“零售业务”。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是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机会利率,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很小,则商业银行会停止向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比较小,则商业银行只向大企业贷款,不向中小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相当大,则商业银行就既向大企业贷款,又向小企业贷款。因此,要从根源上治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良策。

(二)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改变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现行的融资体制中仍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事实上锁定了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决定了改革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这种融资体制对于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外生”的而很难与之相兼容。

体制的排斥性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另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宁愿将钱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上,也不愿意贷给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目前,由于商业银行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规避风险上,因此,它们对那些预期的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已经失去兴趣。央行要求各大专业银行推行个人贷款负责制后,更没有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了。(三)信用担保机构

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尚在建立中,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全社会有信用危机感。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减少呆坏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从1998年起,普遍推行了贷款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己经很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等特点,因而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第三方提供保证,这就有赖于信用担保制度的完善。

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企业和银行之间,担保人对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帮助企业获取发展资金。但是,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在数量上的匾乏、运作方式上的不规范不仅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四)信贷歧视

尽管许多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经营绩效较好、产权结构较为完善、资本结构因依托于内源融资机制也较为完备的优势,它们却很难与商业银行建立普遍的金融联系。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所有制歧视。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中小企业仅占总数的

24%左右,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其主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存在所有制“不兼容”问题,影响银行授信。国有银行不愿也没有必要因为给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即便是民生银行这样的纯粹的民营银行,主要客户也是大企业(包括民营大企业)和大项目。二是客户评价标准歧视。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是针对较大型企业制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而大企业的各项信用指标是中小企业无法相比的,该评定办法过于强调企业资产规模,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客观上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信用标准歧视,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

信心。

(五)企业自身

现实中,中小企业违约行为已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随着银行信贷业务趋于谨慎,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不愿意贷款给信用度低、风险度高的中小企业。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没有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有22.5%是由于自身信用不佳造成的,这就是常说的“道德风险”。

总结

要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三方面的协调合作。

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增强信用意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报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给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使用银行贷款并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逃费银行贷款债务行为,提高自身素质。

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产品的设计以及信贷业务的创新,以满足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创新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如民营企业联保、仓单质押等,既方便民营企业贷款,又减轻其担保费用负担;政府倡导建立由民间发起、民间参股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小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激活国有银行的活力,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完善银行业整体架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来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探索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来适当转移贷款风险,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穆争社.“浅析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3

2.牟伟明.“企业融资成本新探”,《经济师》,2003.8

3.田金文.“企业融资成本问题探究”,《甘肃农业》,2005.11

4.徐绪松.“改变信息结构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保险研究》,2005.10

第2篇

【关键字】中小企业;银行融资;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公司融资时,向资金融出方支付资金使用费,向中介机构支付中介费,以及产生的其他相关代价。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银行融资是企业最常见的融资形式,信誉高的企业可以直接向商业银行进行各种融资,一般企业需要担保、财产抵押、票据质押进行融资,这些都是企业容易做到的,是企业大众化的融资形式。但由于市场运行规律、中小企业的先天弱质及金融业的经营特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指企业不依赖于外部资金,而主要通过以前的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外源融资主要指经济主体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它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而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投入结构,这种投入结构所需要的配置资本相对低下,一般可以通过自筹得到解决,或者说,内源融资正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相适应,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但这种金融安排只适用于处在初创时期的企业,当企业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阶段,则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仅包容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正规”资本市场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证券发行与转让的需要;并且,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期。同时,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利率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而且为大量非法资金提供了活动空间等原因而大都属于政府限制的范畴。因此,在我国,不论是现在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它金融机构为辅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银行融资将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融资交易进行的并不顺利,一方面,大量的资金“躺”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又缺乏资金,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尽管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融资方式相对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而言仍是有效率的。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交易的不顺畅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率管制

商业银行对每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一样,无论贷款金额多少,都需经过信用评估、企业财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贷款委员会审查等一系列程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加上中小企业一般比国有企业规模小,其信息披露也远不如国有企业完善,如果银行的收入不足以抵补这些成本,就可能对中小企业“惜贷”,因此,更高的利息收入能够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7-8%,利率浮动幅度虽然不大,但能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更偏好贷款给大企业,做“批发业务”,而放弃向小企业贷款,不愿做“零售业务”。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是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机会利率,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很小,则商业银行会停止向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比较小,则商业银行只向大企业贷款,不向中小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相当大,则商业银行就既向大企业贷款,又向小企业贷款。因此,要从根源上治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良策。

(二)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改变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现行的融资体制中仍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事实上锁定了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决定了改革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这种融资体制对于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外生”的而很难与之相兼容。

体制的排斥性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另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宁愿将钱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上,也不愿意贷给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目前,由于商业银行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规避风险上,因此,它们对那些预期的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已经失去兴趣。央行要求各大专业银行推行个人贷款负责制后,更没有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了。

(三)信用担保机构

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尚在建立中,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全社会有信用危机感。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减少呆坏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从1998年起,普遍推行了贷款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己经很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等特点,因而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第三方提供保证,这就有赖于信用担保制度的完善。

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企业和银行之间,担保人对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帮助企业获取发展资金。但是,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在数量上的匾乏、运作方式上的不规范不仅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四)信贷歧视

尽管许多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经营绩效较好、产权结构较为完善、资本结构因依托于内源融资机制也较为完备的优势,它们却很难与商业银行建立普遍的金融联系。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所有制歧视。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中小企业仅占总数的

24%左右,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其主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存在所有制“不兼容”问题,影响银行授信。国有银行不愿也没有必要因为给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即便是民生银行这样的纯粹的民营银行,主要客户也是大企业(包括民营大企业)和大项目。二是客户评价标准歧视。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是针对较大型企业制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而大企业的各项信用指标是中小企业无法相比的,该评定办法过于强调企业资产规模,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客观上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信用标准歧视,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信心。

(五)企业自身

现实中,中小企业违约行为已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随着银行信贷业务趋于谨慎,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不愿意贷款给信用度低、风险度高的中小企业。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没有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有22.5%是由于自身信用不佳造成的,这就是常说的“道德风险”。

总结

要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三方面的协调合作。

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增强信用意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报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给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使用银行贷款并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逃费银行贷款债务行为,提高自身素质。

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产品的设计以及信贷业务的创新,以满足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创新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如民营企业联保、仓单质押等,既方便民营企业贷款,又减轻其担保费用负担;政府倡导建立由民间发起、民间参股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小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激活国有银行的活力,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完善银行业整体架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来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探索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来适当转移贷款风险,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穆争社.“浅析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3

2.牟伟明.“企业融资成本新探”,《经济师》,2003.8

第3篇

【关键字】中小企业;银行融资;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公司融资时,向资金融出方支付资金使用费,向中介机构支付中介费,以及产生的其他相关代价。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银行融资是企业最常见的融资形式,信誉高的企业可以直接向商业银行进行各种融资,一般企业需要担保、财产抵押、票据质押进行融资,这些都是企业容易做到的,是企业大众化的融资形式。但由于市场运行规律、中小企业的先天弱质及金融业的经营特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指企业不依赖于外部资金,而主要通过以前的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外源融资主要指经济主体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它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而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投入结构,这种投入结构所需要的配置资本相对低下,一般可以通过自筹得到解决,或者说,内源融资正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相适应,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但这种金融安排只适用于处在初创时期的企业,当企业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阶段,则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仅包容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正规”资本市场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证券发行与转让的需要;并且,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期。同时,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利率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而且为大量非法资金提供了活动空间等原因而大都属于政府限制的范畴。因此,在我国,不论是现在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它金融机构为辅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银行融资将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融资交易进行的并不顺利,一方面,大量的资金“躺”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又缺乏资金,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尽管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融资方式相对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而言仍是有效率的。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交易的不顺畅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率管制

商业银行对每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一样,无论贷款金额多少,都需经过信用评估、企业财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贷款委员会审查等一系列程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加上中小企业一般比国有企业规模小,其信息披露也远不如国有企业完善,如果银行的收入不足以抵补这些成本,就可能对中小企业“惜贷”,因此,更高的利息收入能够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7-8%,利率浮动幅度虽然不大,但能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更偏好贷款给大企业,做“批发业务”,而放弃向小企业贷款,不愿做“零售业务”。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是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机会利率,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很小,则商业银行会停止向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比较小,则商业银行只向大企业贷款,不向中小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相当大,则商业银行就既向大企业贷款,又向小企业贷款。因此,要从根源上治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良策。

(二)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改变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现行的融资体制中仍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事实上锁定了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决定了改革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这种融资体制对于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外生”的而很难与之相兼容。

体制的排斥性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另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宁愿将钱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上,也不愿意贷给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目前,由于商业银行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规避风险上,因此,它们对那些预期的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已经失去兴趣。央行要求各大专业银行推行个人贷款负责制后,更没有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了。

(三)信用担保机构

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尚在建立中,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全社会有信用危机感。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减少呆坏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从1998年起,普遍推行了贷款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己经很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等特点,因而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第三方提供保证,这就有赖于信用担保制度的完善。

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企业和银行之间,担保人对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帮助企业获取发展资金。但是,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在数量上的匾乏、运作方式上的不规范不仅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四)信贷歧视

尽管许多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经营绩效较好、产权结构较为完善、资本结构因依托于内源融资机制也较为完备的优势,它们却很难与商业银行建立普遍的金融联系。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所有制歧视。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中小企业仅占总数的

24%左右,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其主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存在所有制“不兼容”问题,影响银行授信。国有银行不愿也没有必要因为给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即便是民生银行这样的纯粹的民营银行,主要客户也是大企业(包括民营大企业)和大项目。二是客户评价标准歧视。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是针对较大型企业制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而大企业的各项信用指标是中小企业无法相比的,该评定办法过于强调企业资产规模,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客观上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信用标准歧视,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信心。

(五)企业自身

现实中,中小企业违约行为已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随着银行信贷业务趋于谨慎,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不愿意贷款给信用度低、风险度高的中小企业。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没有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有22.5%是由于自身信用不佳造成的,这就是常说的“道德风险”。

总结

要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三方面的协调合作。

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增强信用意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报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给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使用银行贷款并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逃费银行贷款债务行为,提高自身素质。

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产品的设计以及信贷业务的创新,以满足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创新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如民营企业联保、仓单质押等,既方便民营企业贷款,又减轻其担保费用负担;政府倡导建立由民间发起、民间参股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小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激活国有银行的活力,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完善银行业整体架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来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探索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来适当转移贷款风险,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穆争社.“浅析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3

2.牟伟明.“企业融资成本新探”,《经济师》,2003.8

第4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物流银行 融资

一、物流银行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1.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及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各个国家无论其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发展如何,这一难题都会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是首先我国中小企业成份多种多样,有乡镇企业、科技企业、国有工商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其次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自筹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得较大,银行存款所占比重明显偏小,有价证券微乎其微。再次融资市场方面,金融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票据市场都还存在很多空白,同时相关的法制还不健全,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中小企业融资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则表现为企业“想贷贷不着”、银行“想贷不敢贷”。

2.物流银行业务应运而出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但经济成份的复杂性总会使得作为个体存在一些自身的内在“缺陷”,比如信息不透明,发展不确定,交易不经济等。而这些所谓的“缺陷”正是中小企业与生俱来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些“缺陷”,也就没有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的经营优势和特点。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中小企业自身要改变什么,而是我们的金融环境,包括制度、机制和产品,要努力去适应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

以动产质押为主体的物流银行业务则是能很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从广义的角度讲,物流企业资金运营及银行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都可称为物流银行;而从狭义的角度,“物流银行”则是专指物流质押银行贷款业务,它是指企业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而且符合要求的产品抵押作为银行授信条件,运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进行信息整合,由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银行综合业务服务。近几年,物流银行在我国异军突起,被“2004中国物流创新大会”列为“十大物流创新模式”之首。物流银行的引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问题,银行也可通过物流公司的信息平台把资金流、信息流和货流统一起来,达到一个银行、生产方、经销商、物流企业的四方共赢局面。

二、中小企业实践物流银行融资中的问题

1.中小物流企业的艰难处境

物流银行业务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是指所有的物流企业,中小企业所选择的物流公司必须拥有雄厚的实力、规范化的管理、先进的信息系统,银行才会与其合作开展物流银行服务。而中小物流企业的数量和在行业内承担的业务量已分别占到总量的80%和三分之二以上。可以说,中小企业已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在实践中,与银行进行合作的物流企业往往是中外运、中储、中远等大型物流企业。虽然中小企业数量及发展潜力巨大,但总体利润率不高,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都反映企业贷款特别困难,其中遭遇拒贷率高达80%以上。与此同时,银行放贷更倾向于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如中储、中远等,他们从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有任何的障碍。这也是实践中银行对中小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放贷的条件要比对国有大型企业苛刻得多的原因。目前短期内银行还是不会轻易进入专门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的信贷业务,也不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2.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能运用物流银行融资

物流银行业务一经推出,就受到中小企业及银行界人士的热捧。理论上完全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能利用的工具。能利用物流银行业务融资的中小企业仍然有限。这是因为一方面银行要求申请物流银行业务的中小企业必须满足一些硬性条件,这些硬性条件包括:产品销售稳定、业务发展迅速,而且拥有比较成熟的分销网络等。比如广发行在审贷时,一般选取行业市场占有率位于前3位,而且产品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好的生产商合作,同时也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实力、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目的是为控制好信贷风险。物流银行刚刚面世不久,虽然效果显著,但还需要各方面配套设施的完善才能有效地控制业务风险。比如,多数商业银行仍然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的中小企业信息库,还没有制定出有效、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企业融资准入标准,还不完全具备市场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能力。因此一些不能满足条件的中小企业会被排斥在外。

3.物流银行业务融资成本相对高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消息获取能力较差,导致其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而在银行信贷的支持下,物流企业常常凭借其经营的垄断地位来充分利用其垄断经营和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物流企业一旦采用垄断高价的短期定价策略就会大大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一部分企业就会因此而退出该业务;另一部分企业会不惜以高成本融资,然后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一旦投资失败企业也将遭到致命打击。这些都是中小企业在物流银行业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给中小企业的建议

1.保证资金供应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

中小企业在运用物流银行业务中主要应考虑自身的还贷能力和资金的使用问题,保证一个稳定的现金流,以防出现资金链的断裂。此外,物流银行融资的单笔业务量通常较小,但是其频率却比较高。因此,要将物流银行业务系统化,业务操作规范化、程序化,才能有效地降低每笔业务的成本。具体来讲,就是在开展物流银行业务之前,银行、生产方、经销商、物流企业四方要认真进行协商、谈判、沟通,确定业务的具体运作方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的承担等条款,然后签订合作协议,并将物流银行业务各环节的分工与协作规范化、程序化、可操作化。在这些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各业务环节进行实时的跟踪、处理、协调与监控。这样才能在保证物流银行融资安全的情况下,降低业务成本。

2.借物流银行运作之机提升自身业务与管理水平

抓住机会,建立自己的信用品牌。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既是银行的委托方,又是中小企业的物流业务伙伴,因此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小企业和银行将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从而使双方利益关系也由短期、临时转向长期、固定。在这种利益关系下,中小企业的信用机制将会大大加强.因为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不但会影响银行对企业今后的贷款,而且也将影响到自己的物流业务,从而使自身的经营受到影响,在长期利益关系下,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成本”将会很高。

借机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若能够借此机会不断苦练内功,从供、产、销以及技术、组织市场等各个方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只要这样,中小企业才有可能迈进物流银行的“门槛”,与商业银行一起为实现双方的利益目标而建立战略合作的投融资关系,从而让物流银行能够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也能使中小企业改造升级自身的物流体系。中小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物流思想,要善于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改造升级物流体系。这样可以减少中小企业的物流成本和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少艺:《物流金融――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江苏商论》,2005年第12期

[2]李碧珍:《融通仓: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思路》.《商业经济文荟》,2005年第3期12

[3]张俭:《“物流银行”之生产商贸企业篇突破融资瓶颈》,《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第9期

第5篇

关键词:银行贷款 贸易融资 企业选择

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和机制下,银行贷款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照企业取得银行贷款的方式分类,主要是流动资金贷款和贸易融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是主流,贸易融资主要集中于国际领域,占比较小。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我国内外贸易快速发展,贸易融资规模迅速扩大,流动资金贷款向贸易融资转化趋势初步形成。

1、当前贸易融资发展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

国际方面,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取得重大成果。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这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为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在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发展势不可挡,近期在台湾炒得沸沸扬扬的阻挠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事件,只是经济车轮前行中的一个“小插曲”。对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为贸易融资业务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国内方面,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压力。银行是一个经营资金和风险的行业,抵御风险的终极手段是消耗资本,规避风险的直接目的是创造利润。消耗最少的资本创造最大的利润,这就是商业银行孜孜以求的价值最大化目标。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利润贡献以存贷利差为主,然而这一事实将面临改写。原因如下:

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金融改革的目标和措施,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为利率市场化,例如放开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与下限,放开存款利率的下限等。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预期平均年收益率高达5%以上,普遍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利率管制一旦放开,金融机构之间存款与贷款的竞争就会加剧,必将导致银行存贷款利差收入对利润贡献的明显下降。

二是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监管机构认识到,现行的银行资本监管国际规则存在一系列重大缺陷,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来增强银行体系的风险承受能力。为此,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协议的实施要求商业银行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资本来抵御风险,必然导致银行资本利润率快速下降。

以上两个因素导致银行盈利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银行必须寻求出路,创新转型。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是典型的高资本占用和单一存贷差产品,已不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金融改革方向。

2、贸易融资的比较优势分析

贸易是永恒的,贸易也是庞大的,在我国国际贸易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早在“十二五”规划初期,我国就设定了国内贸易总体规模指标实现翻番的目标,预计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凡有贸易就有贸易融资,贸易融资服务贸易。贸易融资是银行以企业的真实贸易背景为基础,围绕国际国内贸易流程的各个环节而提供的一系列融资。通俗讲,就是银行根据企业的某一笔贸易合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注入银行资金,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交易。贸易融资的品种较多,大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融资和国内贸易融资,国际、国内贸易融资均可以分为买方融资和卖方融资,国内贸易融资还通常依托结算产品划分为票据融资、国内信用证项下融资和国内保理等。

当前,为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国内银行对贸易融资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银行还成立了专门负责贸易融资的部门,如贸易金融部、供应链金融部等;为鼓励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一些银行还都出台了相关的发展目标和激励机制,如农行设定2014年贸易融资占比不得低于全部短期贷款15%的发展目标,以后逐年递增。下面分别从银行和企业角度,分析贸易融资的比较优势。

2.1、从银行角度看,贸易融资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贸易融资基于自偿性特点,有效降低了融资风险。自偿性即自我清偿、自动清偿。如给卖方的融资,以将来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给买方的融资,以产品加工销售后未来的销售收入为第一还款来源。贸易融资的期限一般与应收账款账期或加工销售周期相匹配,回款即还款,资金使用效率高。而流动资金贷款一般不与具体某一笔合同严格挂钩,且期限相对固定,还款来源游离于银行可控范围之外,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二是贸易融资基于组合性特点,其产品线长,产品带宽,可以提高综合回报。组合性体现了贸易融资仅是银行提供给客户众多产品中的一项,且是最重要的一项。它是银行成功营销企业客户的突破口,企业办理融资后,与这笔融资相关的结算、交易、理财、存款、担保等产品必将随之而来,如同穿起一串漂亮的珍珠。对于银行来说,贸易融资的价值,不仅仅在自身,而在贸易金融的大境界中。反之,流动资金贷款与其他产品的组合性较差,综合收益不高。

三是贸易融资经济资本占用低,是银行资本节约型产品。银监会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贸易融资经济资本明显低于流动资金贷款。举例说明,农业银行同样一笔资本,叙作的贸易融资金额,可以是流动资金贷款的1.7倍。在监管层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至15%的情况下,贸易融资节约了资本,实现了资本的效用最大化。

2.2、从企业角度看,贸易融资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融资成本低。外币贸易融资成本高度市场化,以美元融资为例,成本报价采用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加点的方式,年利率为5-6%(具体依融资企业授信、业务品种、期限等情况确定)。国内贸易融资期限一般最长为半年,即以半年期基准利率5.6%浮动,低于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的浮动基准6%。

二是受银行信贷规模控制程度低。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我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连,正如近两年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复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商业银行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途径,信贷规模控制就是措施之一。以农行为例,总行每月月初设定人民币最高放款额度,超过额度的贷款一律不得发放,企业贷款排队等规模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外币贸易融资基本不设额度上限,用款时效性强,随贷随用,审批和发放不存在时间间隔长的问题。另外,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可以通过产品设计绕开规模控制,如从表内融资转为表外融资。

三是准入条件低,担保条件宽松。正因为贸易融资对于银行来说风险低、占用资本少,银行才降低了企业准入和担保条件,归根结底这与贸易融资的自偿性特点有关。银行为企业贷款,有着严谨的信贷标准和流程,对不同客户不同产品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于不能满足流动资金贷款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采用贸易融资来获得资金。

3、企业该如何选择

据金融业专家预测,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环境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正式落地的双重因素夹击下,将极大地压缩传统流动贷金贷款的资本利润率,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化大势所趋。30年前的欧美银行业和15年前的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银行业曾经走过的流贷贸易融资化之路就是一面镜子,足以为中国银行业贸易融资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201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和财政部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贸易融资发展的通知》,堪称史无前例,可见在国家政策层面是鼓励贸易融资发展的。作为资金的需求者――企业,是否觉察到了这样的变化?未来将如何选择融资方式?对贸易融资产品了解几何?是否实现了运用?据调查,国内大型进出口企业对贸易融资并不陌生,也切实体会到了贸易融资的诸多好处,甚至有的企业已实现了流动资金贷款的全部贸易融资化,而大多数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内贸企业还停留在那种“只认流动资金贷款”的阶段。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多年交易习惯使然、银行宣传力度不够等。把握经济金融变化的新形势,以变应变,顺势而为是企业的最佳选择。为此,企业应做好以下准备和尝试:

主动获知金融信息。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经济中信息意味着机遇,掌握信息多的人往往占据有利地位。为此,企业需要与银行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机制,要委派专人了解银行产品。近年来银行的创新产品可谓“百花齐放”,融资产品早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贸易融资可谓另辟蹊径,其具有丰富的产品种类和产品组合,一个贸易环节甚至有4-5种产品,总有一款适合你。

勇于尝试融资产品。贸易融资确实起源于进出口贸易,但如今不仅仅局限于此,实现了国际业务产品国内化,如国际信用证演化出国内信用证、国际保理演化出国内保理、国际订单融资演化出国内订单融资等。这意味着贸易融资的适用范围已扩展到国内贸易,只要是有买卖交易,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可以利用贸易融资获得资金。因此,贸易融资的适用范围大大增加了贸易融资的运用空间,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要勇于“吃螃蟹”。

诚实提供真实贸易。机遇面前,银行准备的是不断变化的产品,企业需要准备的是贸易背景。2013年12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完善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银行必须以贸易背景真实性为基础来办理贸易融资,企业不得虚构贸易背景套取银行融资。现今市场上确实存在利用虚假贸易套取银行融资的现象,监管层出台文件是为了有效规范这一融资“新贵”。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校正发展的路径才是正途。

注释:

[1]巴塞尔协议III.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韩国首尔.2010年11月通过。

[2]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际金融市场中短期资金拆借利率,是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包括贸易融资。

[3]资本充足率.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一般都对商业银行有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4]经济资本.描述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上,一定时间内(如一年),为了弥补银行的非预期损失所需要的资本。

参考文献:

[1]彭兴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金融学原理(第三版).

[2]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第四版).

第6篇

关键字: 中小企业;银行融资;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公司融资时,向资金融出方支付资金使用费,向中介机构支付中介费,以及产生的其他相关代价。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银行融资是企业最常见的融资形式,信誉高的企业可以直接向商业银行进行各种融资,一般企业需要担保、财产抵押、票据质押进行融资,这些都是企业容易做到的,是企业大众化的融资形式。但由于市场运行规律、中小企业的先天弱质及金融业的经营特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指企业不依赖于外部资金,而主要通过以前的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外源融资主要指经济主体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它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而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投入结构,这种投入结构所需要的配置资本相对低下,一般可以通过自筹得到解决,或者说,内源融资正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相适应,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但这种金融安排只适用于处在初创时期的企业,当企业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阶段,则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仅包容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正规”资本市场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证券发行与转让的需要;并且,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期。同时,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利率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而且为大量非法资金提供了活动空间等原因而大都属于政府限制的范畴。因此,在我国,不论是现在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它金融机构为辅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银行融资将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融资交易进行的并不顺利,一方面,大量的资金“躺”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又缺乏资金,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尽管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融资方式相对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而言仍是有效率的。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交易的不顺畅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率管制

商业银行对每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一样,无论贷款金额多少,都需经过信用评估、企业财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贷款委员会审查等一系列程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加上中小企业一般比国有企业规模小,其信息披露也远不如国有企业完善,如果银行的收入不足以抵补这些成本,就可能对中小企业“惜贷”,因此,更高的利息收入能够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7-8%,利率浮动幅度虽然不大,但能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更偏好贷款给大企业,做“批发业务”,而放弃向小企业贷款,不愿做“零售业务”。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是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机会利率,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很小,则商业银行会停止向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比较小,则商业银行只向大企业贷款,不向中小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相当大,则商业银行就既向大企业贷款,又向小企业贷款。因此,要从根源上治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良策。 

(二)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改变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现行的融资体制中仍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事实上锁定了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决定了改革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这种融资体制对于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外生”的而很难与之相兼容。

体制的排斥性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另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宁愿将钱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上,也不愿意贷给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目前,由于商业银行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规避风险上,因此,它们对那些预期的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已经失去兴趣。央行要求各大专业银行推行个人贷款负责制后,更没有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了。

(三)信用担保机构

    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尚在建立中,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全社会有信用危机感。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减少呆坏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从1998年起,普遍推行了贷款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己经很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等特点,因而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第三方提供保证,这就有赖于信用担保制度的完善。

    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企业和银行之间,担保人对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帮助企业获取发展资金。但是,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在数量上的匾乏、运作方式上的不规范不仅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四)信贷歧视  

尽管许多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经营绩效较好、产权结构较为完善、资本结构因依托于内源融资机制也较为完备的优势,它们却很难与商业银行建立普遍的金融联系。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7篇

关键词:铁路;投融资;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铁路产业特征

铁路是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现阶段,铁路企业既要承担一定的国土开发和社会公益性的任务,还要实现市场条件下经营主体对盈利的要求,正是体现出铁路产业的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多重属性特点。对铁路的属性和产业特征有清晰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研究铁路投融资问题。

铁路产业特点:一是网络的规模效应。铁路必须通过完善的线路网络才能提供较为完整的运输产品,满足运输主体跨区域运输的要求,实现网络的整体效应。这也就不难理解某些线路建成后暂未联入网络,达不到设计运力而导致亏损的现象。

二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价格弹性小,社会效益显著但自身盈利回报能力低。铁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占比高,专用型强,投资将产生巨大的沉淀成本。

三是有很强的公益性。政府出于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的需要,以国土开发、消除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强和巩固政治统一、民族团结、内地与边疆联系,满足军事需要等目的兴建的铁路,具有明显公益性。

二、铁路行业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虽然我国铁路重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合资铁路,不断扩大合资建路规模和社会投资比例,但是,投资主体仍然是铁道部,铁路部门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和垄断经营的体制环境,铁路建设仍然主要采用行政计划管理的方式,铁路投资主要由计划部门统一控制、分配和调整,市场化程度不强。铁路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一是铁路建设基金,二是银行贷款、发行债券。随着铁路投资规模不断增加,以及银行贷款宽限期到期,铁路系统面临的还本付息压力将逐步显现。

2013年3月14日,国务院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对原铁道部进行改制,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标志着铁路系统市场化改革迈出了第一步。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推动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7月24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这是继铁路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8月9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筹集建设资金、完善铁路运价机制、建立补贴制度、盘活用地资源、提高资产收益、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等六方面工作措施。

预计未来投融资改革的趋势主要围绕几个方面:

一是对新建铁路实行分类投资建设,区分铁路项目的公益性、商业性,确定政府参与的程度和方式,对公益性运输和线路建立财政补贴机制。

二是发挥财政主导作用,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三是改革运营管理机制。引入企业主体共同开发和建设铁路,铁路企业给予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并保证与现有铁路网互联互通,保证企业的利益。逐步进行铁路运价市场化改革,理顺铁路价格关系。探索铁路用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开发收益支持铁路发展。

四是创新融资模式,主要是降低债权融资,扩大股权融资,推动项目融资。

三、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支持铁路建设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对于改变中国资源分布、工业布局以及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拉动投资合理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铁路还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旅客和货物运输需求,未来几年,促进铁路运输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因素将不会改变,铁路行业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铁路总公司2013年基建投资计划,按照国务院部署,预期下半年铁路投资速度将加快,但基于财务成本控制考虑,铁路总公司筹资将以发债资金为主,适度控制银行贷款增幅。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尤其是融资脱媒化带来的挑战。

一是科学制定信贷政策。铁路项目特别是路网建设项目具有长期使用的特点,经营期限一般30年以上,其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的预测也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贷款的偿还具有长期性。铁路项目具有建设超前性,并要兼顾社会效益和财务效益,建成后由于运量难以迅速达到设计能力,营业收入少,财务负担过重,会使运营面临较大困难,因此,要灵活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计划。在制定行业信贷政策时,充分考虑和体现其行业特点。

第8篇

关键词:国有股权;社会资本;银行融资便利性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本文拟以我国民营控股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国有股权对民营控股公司获得银行贷款资源的影响,以及民营控股公司的社会资本与政治关联(国有股权,企业家参政)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

一、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一)国有股权与政治关联

企业行为内生于制度,并倾向于趋利避害。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式制度还不健全、不稳定,鉴于政府对众多资源的垄断性,民营企业倾向于与政府建立联系,从而为其建造有利的外部空间。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股权能够使民营企业与政府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趋于一致,这种股权安排可以促使双方共同利益的产生,从而建立相对稳定和紧密的政治关联;这种政治关联渠道建立在法律和制度的基础之上,政治关联在本质上出于对利益的考虑。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国有股在融资便利等方面相较于民营股有着先天的优势,民营企业通过国有股持有,一旦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困难便可直接利用政治权力降低经济损失;政府在民营企业中参股不仅传递了民营企业有实力的信号,而且政府信用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隐性担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制度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国有股权持有,政府在民营企业中存在利益关系,民营企业就构建了一种与政府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张祥建和郭岚,2010)。一方面,民营企业通过政治关联直接参与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承担了一定的地区发展责任,并在某种程度上为其自身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形象;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通过承担地区经济责任,政府也会回报性地为其经营发展提供适宜的政治生态,在产权保护、资源获取、融资便利、进入管制性行业等方面提供诸多优惠。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政府和民营企业倾向于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博弈双方的利益在此情况下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一方利益增加,另一方利益不受损害,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利益增加(孙早和鲁政委,2003;Bai等,2006;郭士倜和宁艳丽,2011)。

(二)国有股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可得性

我国民营企业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更容易享受到政府给予的各种政策优惠(张兆国等,2011;罗党论和唐清泉,2009b;于蔚等,2012;何镜清等,2013)。如民营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有助于消除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金融机构对于民营企业的信心,从而提高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此外,国有股权的存在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种潜在担保,一旦其陷于财务困境,政府会选择施予援手来维持发展。这样一种潜在担保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银行在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时的忧虑,从而提高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对于其他条件相同的民营企业来说,含有国有股权能使民营控股公司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三)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在影响民营企业银行贷款方面的替代性

制度环境主要是作为企业的一种外在经济环境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一种对市场制度层面的约束力。而社会资本作为企业的另外一种外部环境,是以道德约束的形式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一般认为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主要是由相互信任而导致的合作行为,社会资本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渠道提高社会诚信(LLSV,1997):一是社会道德对人们不守信行为的内在约束,二是社会舆论对人们不守信行为的外部惩罚。社会资本对银行信贷支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的财务状况会更加真实透明,金融机构对申请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评估结果也会更真实可信,从而降低了银行对民营企业所产生的信贷歧视;二是社会资本的惩罚机制会增大企业欠款不还的违约成本,造成对其声誉的损害从而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因此,在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企业会自动自发地遵守社会“规则”,使其行为规范化、诚信化,银行也更倾向于与其开展合作。

相比于无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银行更倾向于向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政治关联带给民营企业的诸多优势,造成了现如今中国企业政治关联现象的普遍性。但是,如果对于同样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银行又该如何选择信贷资源配置呢? 在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银行能够较为直接地了解到企业真实的实力与信誉,从而可以为民营企业公正合理地配置信贷资源,作为民营企业也就不用过分依赖政治关联来传递信号,以便较容易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民营控股公司中的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在影响企业取得银行贷款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即在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民营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对国有股权的依赖程度会显著降低。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2011年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这里的民营企业是指终极控股股东的产权属性是民营企业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上市时就是民营企业性质的公司和上市后通过改制转变为民营性质的上市公司,并根据以下原则剔除了一些样本:(1)剔除了国有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转让而转化为民营企业的样本;(2)剔除了数据缺少或者数据极端异常的样本;(3)剔除了那些ST、PT公司;(4)剔除了最终控制人不详的样本;(5)剔除了金融行业样本,因为金融行业公司的负债不同于非金融行业的公司。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资料来自CSMAR中的公司治理数据库,财务相关数据来自CSMAR中的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其余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最后,本文共得到721个样本。

另外,为了与已有的政治关联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对民营企业家参政也进行了相关的刻画,将企业家参政定义为企业实际控制人或总经理当选为省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关于企业家政治身份的数据主要通过互联网检索相关企业网站,表1列出了样本公司的政治关联分布情况。

(二)研究变量的定义说明与模型建立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用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及贷款期限定义企业的银行融资便利性,主要检验民营控股企业中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对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及贷款期限的影响。Debt i是被解释变量,表示企业的银行贷款特征,分别为银行贷款率及银行贷款期限。

2.解释变量

(1)国有股权变量:我们定义公司前十大股东中的国有股权作为政治关联的刻画,度量方法有两种:一是是否含有国有股权(StateShare),二是国有股权的比例(Staterate)。

(2)社会资本变量:本文采用各地区的教育水平作为测度社会资本的指标,各地区教育水平②用2007-2011年各地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全部人数的比例是否高于全国平均值来衡量,各地区教育水平指数如表4所示,平均值为8882。

3.控制变量

根据以往的文献研究,我们控制了影响企业银行贷款融资的一些因素:企业规模(Size),盈利能力(Ebit),可抵押资产(Asset Struc),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Lev),民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为当地支柱产业(Pillar industry),以及年度变量和行业变量。最后,还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因为社会资本在地区间的差异可能还反映了各地经济、金融、社会发展的差异信息,如果不对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因素加以控制,那么很可能得出的是伪结果。为了尽可能控制省际制度变量对银行贷款融资决策的影响,又在模型中加入各省金融发展水平变量,其数据来源于樊纲等(2007)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中的金融发展指数,详细的变量定义见表2。

4.模型说明

为检验本文提出的假设,根据设计的变量分别构造了如下回归模型。

模型(1):

Debtit=α+β1StateShareit+β2controlit+β3Industry+β4Year+ξ

模型(2):

Debtit=α+β1Eduit×StateShareit+β2(1-Eduit)×StateShareit+β3StateShareit+β4contaolit+β5Industry+β6Year+ξ

其中模型中Debtit代表被解释变量,StateShare代表国有股权变量,control代表控制变量、制度变量,i表示横截面上不同的公司,i=1,2,…,721,t表示不同年份,t=1,2,3,4,5。模型(1)用于检验假设1,即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股权对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影响。如果假设1成立,则对应于解释变量国有股(StateShare),可以预期模型(1)中的β1显著为正。模型(2)用于检验假设2,即民营控股企业中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在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方面的相互替代作用。如果假设2成立,那么可预期模型(2)中交互项(1-Edu)×StateShare的系数β2显著为正,并会显著大于另一个交互项Edu×StateShare的系数β1。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所使用的控制变量不同,检验假设1包含的公司特征变量包括企业规模(Size)、盈利能力(Ebit)、可抵押资产(Asset Struc)、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Lev)、支柱产业虚拟变量(Pillar industry)、制度环境变量(IndexFIN)。此外,本文还增加了企业家参政虚拟变量(PC),在模型(2)的基础上构造模型(3),以检验国有股权与企业家参政的替代关系。

模型(3):

Debtit=α+β1PCit×StateShare+β2PCit×(1-StateShareit)+β3PCit+β4Contaolit+β56Industry+β6Year+ξ

我们的观测样本是包括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由于面板数据模型包括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且二者在应用上有较大的区别,可以先进行豪斯曼检验(Hausman-test),检验结果p值00019,故拒绝原假设。因此,模型存在固定效应,可选用固定效应模型。

(三)描述性统计

表3是对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主要描述了样本主要变量的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和标准差。从表3可以看出民营控股公司的平均银行贷款率(Debt1)为246%,银行贷款仍是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来源;表3显示国有股东持股量占总股本的比例(Staterate)平均为67%,体现了民营控股公司通过国有股权的方式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程度。表4是社会资本的度量指标――教育水平指标在全国各地区的分布情况,中国不同地区的社会资本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北京、上海等地的社会资本得分排在前面,云南、处于最末位。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变量的分组检验

在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前,我们根据表1的样本分组进行变量的分组检验。从表5可以看出含有国有股权公司的Debt1为254%,比未含有国有股权公司176%高出78%,差异在1%水平上高度显著,这说明公司是否含有国有股权对银行贷款率有显著差异。此外,对于样本A和样本B的相关变量,企业规模(Size)、盈利能力(Ebit)及可抵押资产(Asset Struc)的检验结果是显著的。对于样本A和样本C、样本A和样本D的分组检验,上述指标大多没有显著性,有些指标有显著差异,但由于这些样本的政治关联情况较为复杂,只有经过多因素回归后方可进一步解释。

(二)多元回归分析

表5通过变量的分组检验初步支持假设1,本文的观测样本是包括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表6在控制了可能影响公司贷款的企业特征和行业属性等因素的条件下,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方法来检验前文的假设。

1.表6是解释变量为国有股权虚拟变量(StateShare)的线性回归,分别考察了国有股权对银行贷款率(Debt1)和银行贷款期限(Debt2)的影响。列(1)和列(3)结果显示在控制相关变量之后,StateShare的系数分别在5%和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民营控股企业含有国有股权确实对企业取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有显著促进作用,即假设1成立。国有股权对公司取得贷款的期限有显著促进作用,国有股权间接传递了民营企业得到政府保护的信号,对于其他条件相同的民营企业来说,银行更愿意将长期贷款配置给有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此外,在回归模型中,列(2)和列(4)结果显示企业家参政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民营企业在含有国有股的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或总经理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仍对公司获取银行贷款有显著好处,这个结果也与以前将政治关联定位于企业家参政的研究文献结论一致。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股权作为一种政治关联形式,可作为一种非正式替代机制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2.在控制变量方面,企业平均资产规模(Size)、可抵押资产(Asset Struc)、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Lev)以及制度环境(IndexFIN)对银行贷款率(Debt1)和贷款期限(Debt2)有显著的影响。 企业规模越大,银行贷款数量越多、期限越长;规模越大的企业实力越雄厚,银行放贷的风险越小,更倾向于提供贷款。可抵押资产占企业资产比重越大,越容易获得更多、更长期限的银行贷款,这与可抵押资产的特性有关;可抵押资产比重越大,银行在企业违约时收回贷款的可能性越大,银行的放贷风险相对较小。企业资产负债率越小,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越多,期限越长,资产负债率低,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与企业资本总额相比,所占比例低,企业不能偿债的可能性小,银行更易于向其提供贷款。

(三)社会资本与国有股权的替代效应

前边的分析表明国有股权对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下面通过检验模型(2)和模型(3)来分析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在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以及国有股权与企业家参政在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方面的关系,表7列出了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显示交互项StateShare×(1-Edu)的回归系数β2均显著为正,另一个交互项Staterate×Edu的回归系数β1虽然为正值,但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社会资本较低的地区,这一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取得银行贷款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在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企业便可以凭借较高的互信度为企业带来融资便利,民营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对国有股权的依赖程度便会显著减弱。 即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在影响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这一结论支持了假设2。此外,我们还检验了企业家参政与国有股权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交互项(1-StateShare)×PC的回归系数β2均显著为正,另一个交互项Staterate×PC的回归系数β1虽然为正值,但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在含有国有股权时,企业在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方面对企业家参政的依赖程度会显著降低,这说明企业家参政与国有股权在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考察上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现进行稳健性检验,对国有股权虚拟变量StateShare和国有股权比例Staterate进行替代。 表8用新的国有股权变量替代了表6和表7中的解释变量,从表8的检验结果来看国有股权比例对企业银行贷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与假设1一致。此外,Staterate×(1-Edu)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其绝对值大于Staterate ×Edu,这意味着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在更换衡量国有股权的指标后,新的指标仍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本文的假设,说明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和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

本文将政治关联引申为国有股权在民营企业中的政治关联行为,并对公司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政治关联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民营控股企业含有国有股权对其获得银行贷款有显著正向影响,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在影响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即在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在取得银行贷款时对国有股权的政治关联作用的依赖程度会显著降低。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探明国有股权在民营企业中的存在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关联渠道,像其它政治关联方式一样,都能为企业带来发展资源。但是,伴随社会软环境的改变与完善,如社会诚信度提高、信息透明,民营企业对政治关联的依赖会大大降低,社会资本的提升会显著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这对于企业所处环境的社会资本的培育具有重要启示。

注释:

①数据来自《FT中文网》2013年11月13日《中国应该鼓励民营银行发展》,http:///story/001053372.

②数据来源于2008-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 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2]戴亦一,张俊生.社会资本与企业债务融资[J].中国工业经济,2009(8):99-108.

[3]樊纲.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6年度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郭士倜,宁艳丽.地方政府行为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一个动态博弈分析[J].求索,2011(4):60-62.

[5]何镜清,李善民,周小春.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关联、贷款融资与公司价值[J].财经科学,2013(1):83-91.

[6]胡旭阳.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以浙江省民营百强企业为例[J].管理世界,2006(5):107-113.

[7]陆铭,李爽.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8(9):161-165

[8]罗党论,唐清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制度环境与绩效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9(2):106-118.

[9]罗党论,唐清泉.政治关系、社会资本与政策资源获取: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09(7):84-96.

[10]潘越,戴亦一,超鹏. 社会资本、政治关系与公司投资决策[J].经济研究,2009(11):82-94.

[11]孙早,鲁政委. 从政府到企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文献的综述[J].经济研究,2003(4):79-87,94.

[12]卫武. 中国环境下企业政治资源、政治策略和政治绩效及其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6(2):95-109.

[13]余明桂,潘红波. 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8) :9-21.

[14]于蔚,汪淼军,金祥荣. 政治关联和融资约束:信息效应与资源效应[J].经济研究,2012(9):125-139.

[15]张祥建,郭岚. 政治关联的机理、渠道与策略: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0(9):99-104.

[16]张兆国,曾牧,刘永丽. 政治关系、债务融资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5):106-121.

[17]Allen F., J. Qian and M. Qrian.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5):57-116.

[18]Bai, C. E., Lu, J. and Tao, Z.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Access to Bank Loans: Evidence from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J].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06,14(4):611C 628

[19]Epstein, E. The Corpor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M].NJ, 1969.

[20]La Porta, R.F.,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A., Vishny R. Trust in Large Organiz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87(2):333-338.

[21]La Porta, R.F., Lopez-de-Silane, Shleifer, A., Vishny R.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8(2):3-27

[22]Putnam, R. Mar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第9篇

关键词:新疆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关键因素;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新疆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近年来,尽管新疆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快速,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仍未满足。截至2011年底,新疆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294.8亿元,同比增长25.14%,全年新增461.1亿元。但是,中小型企业数量多与信贷资金占有量少的矛盾仍然突出。根据最新的 《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011年,自治区中小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为99.8 %,而从贷款余额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只占46.14%[1]。由此可见,目前新疆地区中小企业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情况并不乐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依旧严峻。为此,本文通过建模实证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究并论述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所在。

二、经济模型建立

1.数据来源

为了更有效评估新疆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新疆近10年来中小企业单位数、资产、总产值、出货值、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等大量相关数据进行筛选整理,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样本中只包含那些对外部融资有明显需求的企业。本文数据来源于2001~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年鉴》[2]和2011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3]。

2.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就当前情况来看,新疆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形式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贷款支持为主[4],“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能比较集中地反映新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整体支持力度,因此自然选择“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 作为被解释变量Y;而选择“企业利润总额”作为解释变量X1,代表了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选择“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作为解释变量X2,代表了中小企业的实体规模。

依据样本数据建立的变量Y、X1、X2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出了如图1所示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Y和X1、Y和X2之间大体均呈现出线性关系。为此,本文选择了Y=b0+b1X 的一元回归模型、以及lnY=b0+b1lnX的对数回归模型,来论证中小企业自身利润总额和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分别对银行融资的相关程度,以及对银行融资的弹性。

图1 函数关系散点图

3.模型实证回归分析

(1)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Y)与中小企业利润总额(X1)的回归分析

依据样本数据,分别对一元回归模型Y=b0+b1X、对数回归模型lnY=b0+b1lnX的参数进行OLS[5]估计,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从以上两个方程结果可以看出,拟合优度度量的可决系数分别为0.870395和0.887831,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表明“中小企业利润总额”对“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

至于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针对假设:H0:b0=0和H0:b1=0,取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n-2=8,临界值t0.025(8)=2.3060。和以上方程结果比较,对于b1,t统计量分别为7.329805和4.625306;对于b0,t统计量分别为10.08268 和35.46487。所有t统计量均大于临界值2.3060,所以拒绝假设。这表明,中小企业利润总额对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有显著影响。

(2)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Y)与中小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X2)的回归分析

依据样本数据,Y与X2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

Y与X2的弹性分析结果如下: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分别为0.937377和0.932448,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表明新疆中小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对“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的绝大部分差异也做出了解释。

同理,对于回归系数t检验,临界值t0.025(8)=2.3060。而以上结果中,对于b1,t统计量分别为10.94293和10.50843;对于b0,t统计量分别为-7.513756 和-2.457644。因为所有 t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2.3060,所以同样拒绝假设。这表明,中小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对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也有显著影响。

三、结论

从本文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是:(1)新疆中小企业利润总额与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正相关,弹性系数为0.230957,说明中小企业利润总额每增长1%,可导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0.230957%;(2)新疆中小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与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正相关,弹性系数为2.993571,说明中小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每增长1%,可导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2.993571%。

上述结论说明,分别反映了新疆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和实体规模的“利润总额”与“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是决定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关键性因素。

在当前我国以国有银行为核心的大银行金融体制下,由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6],导致银行只能机械地从企业盈利能力和实体规模来判断是否对企业放贷。但是,中小企业天生伴随着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经营状况不稳定、经营风险大的特点,盈利能力、实体规模这两大因素往往是中小企业的弱项。正因为这样的矛盾,才导致了尽管国家和新疆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当前新疆地区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获得融资却依然非常困难的奇怪现象。究其根源,就在于我国当前僵化的大银行金融体制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冲突。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伊犁州刚成立一年的企业希望获得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而银行方面却强求其提供三年以上的利润证明。

据博州抽样调查,在停产、倒闭的中小企业中,约70%是由于融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致。 由于从正规银行融资贷款困难,导致大量中小企业要么坐失发展良机,要么被迫另寻他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和环境,才促使目前新疆地区的民间融资开始逐渐普及并日益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新疆统计年鉴2011[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中国中小企业年鉴2001-2011[Z].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011.

[3]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11[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张耀琳.新疆中小微企业:困境中前行[N].亚洲中心时报,2012-06-19.

[5]刘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

[6]宋媚.支持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决策的G2B信息共享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作者简介:薛迎春,新疆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

第10篇

【关键词】赊销;贸易融资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出口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在国外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海外市场。但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成熟,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议价能力低,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赊销结算方式经常被我国中小型出口民营作为对买方客户比较优惠便利的结算方式,提供给国际买家。此举虽然提高了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也加大了其自身的资金压力。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小民营出口企业该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找到合适的融资方式呢?

一、四大贸易融资产品为企业解决资金短板

目前,赊销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主要的结算方式,为了缓解赊销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不足的问题,中小出口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有效利用银行提供的融资产品,做出对适合自己的选择。银行主要融资方式有:出口订单融资、出口TT押汇,出口信保项下押汇、出口保理融资业务。银行提供贸易融资授信审查的重点是出口企业近几年来历史交易的真实性、信誉状况,对企业的规模、及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相关财务指标考量的相对较少、在企业融资项目的审查中占比较轻。因而一些因某些财务指标不达标而无法获得流动资金贷款的企业,可以选择利用银行的这些贸易融资产品来缓解资金压力大的问题。企业在对银行融资产品进行选择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不同融资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下面对几种出口贸易融资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分别加以介绍。

出口订单融资: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以汇款、或跟单托收方式进行国际结算,银行凭借申请人(出口商)的出口合同或订单,向其提供短期融资的业务,该笔短期贷款只能用于出口货物备料、生产和装运等履约活动。功能特点:解决出口商备货前资金不足的烦恼,为其生产或收购出口商品及从属费用提供资金融通;可以增加出口商的现金流入量,提高购买能力,缓解前期备货资金压力。业务要点:1.进出口双方为长期合作关系,以往收付汇记录良好;2.进口商符合银行审查要求,为国外大型商家;3.要求出口企业必须在银行开立专门回款账户,并要求该企业的国外买家出具“将订单回款只打入该账户”的承诺函,以利于银行控制回款。

该产品一方面填补了以往没有出口发货前贸易融资产品支持的空白;另一方面,银行贸易融资往往需要提供担保物,而中小企业缺少抵押物,以订单及订单下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出口贸易企业可根据贸易需求自由选择欧元、美元、港币、人民币等多个币种,融资比例最高达90%。出口订单融资的单笔融资期限最长可达180天。

TT押汇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以货到付款(T/T)结算方式结算,客户在完成出口合同规定的交货义务并取得相关单据后,向银行提交贸易合同、商业发票及正本运输单据等相关,并以该笔出口收汇款项为主要还款来源的短融业务。功能特点:出口商在国外收汇到达前获得融资,加速资金周转,改善财务状况。业务要点:企业要具有进出口业务经营权,且在银行有一定的进出口结算业务,业务情况及收付汇情况良好,能够提供银行接受的保证、抵押、质押的出口企业;银行必须为该笔汇款的收款行。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押汇业务(以下简称“信保押汇”)是指申请人取得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核定的信用限额,并按规定缴纳保费、发运货物之后,以该单据项下应收账款的权益作为质押,银行根据信保公司确认的有效信用限额和赔款转让条件,将出口信用险项下的保险权益转让给银行,给予客户一定金额的出口押汇融资。功能特点:在进口商支付货款前,出口企业就可以提前得到偿付,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相当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就其承保的信用风险范围向融资银行提供额外收汇保障,使出口企业在原有贸易融资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收汇保障,无须要求申请人提供其他抵押、担保,申请方便快捷;申请人可自由选择人民币或外币押汇融资;业务要点:作为授信担保,出口企业将保险单项下的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银行对信保押汇业务保留追索权。

出口保理(Export Factoring):是指卖方(出口商)在采用承兑交单(D/A)、赊销(O/A)等信用方式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将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出口保理商为其提供的一项集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无追索权保理指保理商凭债权转让向出口商融资后,即放弃对出口商追索的权力,保理商独自承担买方拒绝付款或无力付款的风险。国际保理业务大多是这类无追索权保理。

功能特点:企业出货后,只要将出口项下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无需另外提供担保或质押物,即可获得资金融通,如果因进口商信用风险导致出口货款不能收回,银行将不再追索所融通的资金。企业可通过保理商了解买方的资信状况,从而控制销售风险,降低出口收汇风险,有利于拓展高风险地区的贸易市场。

二、出口企业融资使用方案攻略

方案一:

对于财务指标良好、客户源稳定、经营与收益情况比较不错的企业,较容易获得银行的授信支持,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上述几种方式均可以尝试。此类企业可结合自身的贸易方式特点,多渠道获得融资。

方案二:

对于中小型出口外贸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财务数据很难满足银行的贸易融资授信的审核门槛。这类出口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特点,采用不需要占用企业授信的低风险贸易融资产品:信保项下押汇、无追索权的出口双保理融资。

这两种低风险融资产品均可在提供融资的同时,提供进口商资信调查和评估以及坏账担保。两者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一是适用结算方式不同:信保押汇适用于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帐(O/A)和远期信用证(L/C);出口双保理适用于承兑交单(D/A)、赊帐(O/A)。

二是费用:信保押汇根据不同地域和申请人注册地政府的补贴大小而各有不同。中央财政统一实行20%的保费资助,另外根据申请注册地政府对出口业务扶持力度大小,各地又有不同的保费补贴政策。例如,在广东地区登记注册的出口企业,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50%保费补贴(在深圳地区的企业享受30%补贴),并以5折保缴的形式即时受益;出口双保理佣金比例为发票金额的0.6~1.2%。

三是融资比例信保押汇不超过信保公司核定的出险赔偿比率;出口双保理不超过发票金额80%。

四是融资金额:信保押汇没有要求;出口双保理单笔金额较小。

五是客户保障程度:信保押汇根据出险责任确定;出口双保理较大。

六是保障确认时间:信保押汇事后索赔;出口双保理事前买断。

七是否有追索权:信保押汇有追索权;出口双保理无追索权,除非应收账款到期日后180天内发生争议。八是适用区域:信保押汇信保公司承保的地区;出口双保理银行认可的进口保理商覆盖的地区。

鉴于以上特点,出口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如:出口的产品、出口地区、进口商的信用等特点加以选择。一般来说,对于出口到经济比较发达、国家政治风险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应尽量选用无追索权的出口双保理,以获得保理商较为专业的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控制等服务;对于需要承担更高政治风险及商业风险的出口业务,如出口到一些国家风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有可能遇到汇兑限制,贸易限制甚至战争等风险,由于银行的保理服务往往无法覆盖,选择信保融资更合适。

以上对赊销贸易项下贸易融资模式的分析表明,对于想通过赊销的结算方式增加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提高出口额的外贸企业来说,在对各种赊销融资模式进行选择时,应尽量按照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成本低、不占用自身授信的顺序进行选择。

然而无论怎样选择,采用赊销结算来换取订单毕竟是被动之举。外贸出口企业应在发挥传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从而在谈判中,取得更有优势的谈判地位,以获得有利于企业的结算方式。这才是最优选择。

第11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网络银行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9-0055-03

基金项目: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以其旺盛的生命力、灵活的经营方式、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及提供众多就业岗位等优势,逐步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群体。但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并不理想,在融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障碍。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1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

银行贷款作为一种融资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由于外部企业和自然人的股份具有分散股权的风险,中小企业不希望外部股东介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从而会更多地选择银行贷款。所以银行贷款作为一种融资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被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采用。但是,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银行会要求中小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抵押或担保,而且需要支付比大型企业贷款更高的浮动利息,银行业的传统观念是在保证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尽量将贷款发放给实力雄厚、贷款额度较大的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不仅贷款额度小,且风险较大,自身利益很难保证,最终导致银行形成重大型企业轻中小企业的思维模式,所以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能够得到银行贷款的几率非常小。

2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筹措的资金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而且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的经营需要而定。然而,中国的证券市场, 一直以来都是重点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 中小企业几乎被拒之门外,虽然已经推出了创业板,但是,主要是针对成长性好、科技水平高、资金密集度高的中小企业,对那些以解决就业为主,赢利水平不高,成长性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想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可能性很小。

(二)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1外部原因

长期以来,国有大型企业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显著的规模和竞争优势,因此,政府在制定金融政策时一般会比较关照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政策需求,而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小。商业银行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也偏向于将资金借贷给国有企业,其市场定位始终偏重于大型企业集团,所以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有效融资。

2从内部原因分析

首先,中小企业的普遍情况是经营规模较小,自有资金较少,经营业绩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差,亏损企业较多,银行和投资方对其投资风险较大。其次,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许多中小企业对外披露信息非常谨慎,甚至频频出现财务信息掺假失真的现象。由于中小企业无法提供给银行甄别风险所需的完整数据,这些都将导致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因此信息不对称问题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对于债权人和投资者而言在对中小企业做出借贷选择时,担心资金难以回收,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对称,造成中小企业在融资时受阻严重。

二、新型融资模式——网络银行

(一)网络银行融资的定义

网络银行融资是指建立在网络中介服务基础上的企业与银行或第三方机构之间的一种借贷,其通过贷款人在网上填写贷款需求申请与企业信息等资料,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而获得贷款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此种融资方式具有无需担保物﹑利息低﹑贷款额度宽松﹑贷款速度快等特点,网络银行融资的最大优势在于在线上建立的企业网络信用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例如,阿里巴巴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建立的“网络联保机制”,在这种机制中,中小企业联合获取网络诚信认证的企业成为网络融资的联保体,以联保体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联保体中的成员对贷款承担连带偿还责任。中小企业通过网络联保体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既解决了中小企业缺乏抵押物的难题,又降低了银行贷款违约风险。

(二)网络银行融资服务模式

1银行+企业

这一模式是指银行借助自身的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提供服务的主体是银行,实质上是将在银行柜台的人工业务移到网络上办理。例如,工商银行推广的网络融资业务——“网贷通”,从制度上突破了传统银行业务制度模式,从流程上实现了网络化、集中化操作。中小企业提供合格抵(质)押担保即可申请“网贷通”,从客户申请到发放贷款只需5个工作日,尤其适用于资金使用频率高、周期短、贷款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的中小企业。而且网络银行贷款业务的准入门槛较低。

2银行+第三方平台+企业

另一种网络银行融资服务模式是指银行与第三方平台合作,银行利用第三方服务商的线上信用数据为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的融资服务,同时依托电子商务的交易、支付、信用、物流、安全等各类平台上的交易数据和信息,建立公正、透明、权威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网上企业的市场前景、信用行为等进行评估,为线上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提供重要依据,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成本和违约风险。例如,全球网是全国第一家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联合政府、银行、专业市场、商会等机构,搭建的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综合性的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服务平台。将电子商务、银行和中小企业连接起来,实现三方的利益共赢。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市场;银行效率;竞争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2-0032-03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本文尝试建立银行与金融市场的竞争―互补关系模型来分析金融市场发展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一、银行与金融市场关系的相关理论回顾

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实质就是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关系,也即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关系。关于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关系,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传统理论认为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仅仅是一种竞争替代关系,近期则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二者之间的相互补充关系。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莫过于由默顿(1995)提出的金融功能观。默顿认为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在金融产品的提供上是相互竞争的,技术进步、金融创新导致交易成本持续下降,而交易成本下降加剧了这种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金融市场的优势逐步显现,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最终导致金融市场对金融中介的替代,这实质是对传统的交易成本观的一种发展。当然默顿并没有就此止步,其所提出的金融功能观最大的贡献在于根据金融产品的性质对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作了具体分工。默顿认为金融市场倾向于交易标准化的或者成熟的金融产品,这种金融产品能服务于大量的消费者,而金融中介则更适合于量少的新金融产品,服务于那些具有特殊金融需求的消费者,这样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各司其职,共同满足消费者的金融需求,二者缺一不可。

事实上,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互补关系,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之间的互补关系不仅体现在二者提供不同性质的金融产品的分工合作上,更体现在相互促进对方发展上。这里尝试建立模型来说明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银行)之间的竞争―互补关系,着重说明银行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动态竞争,以及通过动态竞争实现的银行效率与金融市场效率的相互促进提高。

二、银行与金融市场的竞争―互补关系模型

(一)模型基本假定

假定在资金供求市场上,只存在资金供给方银行及金融市场,资金的需求方公司。公司需要通过融资来投资一个项目,市场无风险利率为r,公司可以选择在金融市场上融资,也可以选择通过银行融资,融资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公司管理者的效用最大化。管理者的效用由公司价值及管理者的私人控制租金决定,即U=U(V,C),其中V为公司价值,C为私人租金。当公司使用外源融资时,公司融资后在资金的使用上可能具有一定的道德风险:这里假定公司不具有道德风险(即公司必定投资于好的项目)的可能性为P,公司具有道德风险(即公司可能投资于好的项目,也可能投资于坏的项目)的可能性为1-P。此外,当公司使用内源融资时,公司不具有道德风险,即使用自有资金投资时,公司必定投资于好的项目。

(二)银行融资、金融市场融资两种情形下的管理者效用

情形一:公司通过银行融资时管理者的效用。

当公司通过银行融资时,银行可以监督公司的投资行为,通过对贷款的差别化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在投资项目上的道德风险。假定当公司具有道德风险时,由于银行的直接监督作用,公司投资于好的项目的概率为ξ,公司投资于坏的项目的概率为1-ξ。当公司投资于好的项目时,公司以概率?棕获利R,以概率1-?棕,获利0;当投资于坏的项目时,公司获利为0,但是此时管理者从该项目中获得私人租金N。银行根据公司的道德风险状况决定贷款价格,当公司不具有道德风险时,公司的融资成本为r/?棕;当公司具有道德风险时,公司融资成本为r/(ξ?棕)。这样,通过银行融资时,公司管理者的效用为:

Ubank=P?棕[R-r/?棕]+(1-P)[ξ?棕(R-r/ξ?棕)+(1-ξ)N]+C(1)

情形二:公司通过金融市场融资时管理者的效用。

与银行融资相比,公司通过金融市场融资会带来三点不同:第一,公司上市后,成为公众公司,信息更加透明,强制性信息披露以及二级市场收购兼并行为会损害公司管理者的私人控制租金,管理者存在失去公司控制权的危险,不妨假定公司上市进行金融市场融资后失去私人控制租金C的可能性为?茁。第二,公司通过金融市场融资时,由于没有银行的直接监督作用,而中小股东监督力量薄弱,当公司存在道德风险时,公司必然投资于坏的项目,以获取个人项目租金N。当然,公司的道德风险程度会受到接管威胁的约束,即P的增加,会使?茁增加,从而抑制公司的道德风险。第三,根据Boot和Thakor(1997)的研究,当公司通过金融市场融资时,公司投资好项目成功的概率会加大,假设进行金融市场融资时,好项目成功的概率增加为?棕+?籽,其中?籽∈(0,1-?棕)。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通过金融市场融资时,公司的融资成本为r/P(?棕+?籽),此时公司管理者的效用为:

Umarket=P(?棕+?籽)[R-r/P(?棕+?籽)]+(1-P)N+(1-?茁)C(2)

(三)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动态竞争性均衡

银行与金融市场的竞争表现在二者之间具有相互替代作用,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公司管理者的效用最大化:当Ubank>Umarket时,公司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反之,当UbankUmarket及UbankUmarket,还是UbankUmarket或Ubank

当银行与金融市场达到竞争性均衡时,有Ubank=Umarket,即

P?棕[R-r/?棕]+(1-P)[ξ?棕(R-r/ξ?棕)+(1-ξ)N]+C

=P(?棕+?籽)[R-r/P(?棕+?籽)]+(1-P)N+(1-?茁)C(3)

将式(3)整理化简,得到当Ubank=Umarket时,

ξ=■(4)

在式(4)中,由于前文设定,当公司使用内源融资时,公司不具有道德风险,即使用自有资金投资时,公司必定投资于好的项目,所以有?棕R-N>0。显而易见,1-P>0。因此,P?籽R-?茁C>0。

三、基于竞争―互补关系模型的银行效率分析

由前面的设定可知,ξ为当公司具有道德风险时,由于银行的直接监督作用,公司投资于好的项目的概率,银行的效率越高,银行阻止公司投资于坏项目的能力也越强,即ξ的数值越大。因此ξ可以看作银行效率的替代变量,ξ越大说明银行的效率越高。

当金融市场效率提高时,一方面会使公司投资于好项目时,好项目成功的概率增加,即增大?籽;另一方面会使公司的接管威胁增大,即?茁会增大,以减小公司的道德风险。但是当?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茁就完全随P而变动,即只有当P变动时,?茁才变动,且二者变动方向相同。这表明在一个成熟、高效的金融市场中,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与公司的道德风险成正比。

由式(3)及(4)可知:

当ξ>■时,Ubank>Umarket,此时公司通过银行融资。

当ξ

可见,银行与金融市场的竞争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二者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两种融资方式的替代上,即公司既可以选择银行融资,也可以选择金融市场融资,融资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公司管理者的效用最大化行为。

这里我们着重说明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动态竞争过程中,银行效率与金融市场效率会相互促进提高。根据这一研究目的,可以将P、R、?棕、N设定为不变。这样Ubank与Umarket之间的大小关系主要由?籽、?茁和ξ决定,即主要由金融市场效率和银行效率决定。

由于初始状态不影响最终均衡状态,不妨假设初始状态为Ubank>Umarket,此时银行在竞争中占优势,这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金融市场刚刚发展时期的状况。此时,金融市场刚刚建立,市场规模小,效率低下,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融资来实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金融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此时?籽、?茁不断提高。但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在一个成熟、高效的金融市场中,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与公司的道德风险成正比,所以当?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茁就完全随P而变动,即只有当P变动时,?茁才变动。这样在P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市场效率持续提高的结果必然导致P?籽R-?茁C增大,直到U■■=U■■,此时,银行与金融市场达到短期均衡状态1。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效率进一步提高,P?籽R-?茁C进一步增大,银行与金融市场重新达到非均衡状态UbankUmarket,这时来自银行的竞争压力也会迫使金融市场提高?籽,以增大P?籽R-?茁C,即金融市场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上述动态竞争过程不断重复,会形成金融市场效率提高银行效率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提高银行效率提高……动态螺旋,从而在相互竞争中促进银行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不断提高。

四、结论及相关政策含义

综上所述,银行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银行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两种融资渠道的相互替代上;银行与金融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除了如默顿所说的功能上的互补之外,更表现为银行与金融市场相互促进,即在二者的相互竞争中,银行效率与金融市场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实质上,从直观感觉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出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其效率提高对银行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会促进企业公司治理的改进,从而减轻企业道德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增加银行赢利;此外,银行直接在股票市场上市,会增强银行的资本实力,而且在资本市场的外部监督约束作用下,可以改进银行的公司治理,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进而促进银行效率的提高;最后,金融市场为银行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拓展了银行资产组合的空间,有利于银行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实现风险分散化及赢利多元化,从而提高银行效率。总之,随着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市场效率逐步提高,这既对银行产生了竞争压力,分流了一部分银行客户,形成所谓的“金融脱媒”现象。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市场规模扩大、效率提高同时也会产生正向反馈作用,并促进银行效率提高。

上述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对如何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效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政策含义包括:第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在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银行融资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其合理性。第二,由于金融市场与银行存在竞争关系,在国家需要通过银行集中金融资源的特定历史时期,限制金融市场的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第三,由于金融市场与银行可以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实现双方效率的提高。因此,一个高效率的金融市场是提高银行效率的前提基础,从长期角度来看,要实现银行效率的不断提高,就必须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努力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第四,针对我国目前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偏小、市场效率较低的情况,国家应积极扶持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资本市场与银行的竞争,在竞争中实现资本市场效率与银行效率的相互提高,进而实现金融体系整体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五,要建成一个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必须既重视银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重视金融市场的发展。只有在二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中,才能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体系整体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宏.论开放经济下中国的金融管制[J].经济评论,2003,(4):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