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影美丽人生

电影美丽人生

时间:2023-05-30 09:2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影美丽人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影美丽人生

第1篇

【关键词】美丽人生;叙事风格;叙事方式;叙事节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34-01

贝尼尼曾在采访中向观众透露《美丽人生》的片名来自利昂・托洛茨基的话。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时期,得知他即将被斯大林暗杀,他望着花园中美丽的妻子写下了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在《美丽人生》中,贝尼尼以他非凡的创造力,从一反传统的叙事角度出发,向受众讲述了一段有关二战时期爱情和亲情的故事,这种表达方式摒弃了陈旧老套的叙事链和叙事角度,将别具一格、发人深省的艺术魅力印在《美丽人生》和观者心里。

一、另类卓佳的叙事风格

纵观世界电影的发展,反映战争题材的不在少数,诸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战争爱情片《魂断蓝桥》等,影片都从残酷血腥的战场中正面刻画不同人物细腻情感中的无限悲情,以此表现战争的残酷。《美丽人生》同样选自二战背景下,纳粹与犹太人间的种族矛盾,但导演贝尼尼从一个侧面,加入黑色喜剧元素,重新对这一传统主题进行了另类诠释,所以这样一部悲喜交加的作品带给观众包括视听层面和情感上的多重冲击,这样的叙事手法使作品本身更具情感倾向,其中价值引领的导向作用更加明确,叙事技巧使得影片不失厚重感的同时又极具力量。

影片《美丽人生》的叙事结构分为两大序列,第一部分是平民圭多与贵族小姐多拉的爱情故事。在意大利传统制度模式下,导演故意将圭多塑造成小人物的形象,圭多善良、乐观,沉淀在他内心的是份赤城的热情,他达观的面对一切阻挠,积极地寻找克服外力的方法,向往幸福也追求幸福,消解了沉重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使叙事效果的传达更加生动。第二部分是圭多为了防止战争在儿子约书亚心里刻下烙痕,精心编演了一出父爱游戏,在其过程中运用滑稽的方式,隐忍而细致地诠释了深沉的父爱,再次将战争环境淡化,反传统的叙事模式彰显独具深意的叙事风格,具备了相当的文化厚实度。

二、浪漫童话般的叙事方式

《美丽人生》采取线性叙事策略,故事的推进以时间先行为主,加入黑色幽默的戏剧因素和童话色彩,使得叙事效果更加具备影射力和感染力,爱情和亲情的暖流缓缓流淌于俗世洪流中,以小人物为叙事切入点,有意弱化残酷的战争大背景,着重突出人物关系和各自命运,以此隐喻战争带给人们的深刻反思。所以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场景调度上做了细致的调度,增强了喜剧背后发人深省的悲悯情怀。

从建构的内容上看,影片分为两大部分。正如影片开场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不容易说清楚,它像寓言一样既悲哀,也有奇迹和欢乐。第一序列的内容以圭多和多拉的爱情为叙事主线,映射了诸多童话中的浪漫桥段,在雨中,圭多一边为多拉撑着伞,一边讲述着他们相遇的每个情节,圭多骑着那匹蕴含特殊意义的绿色马匹,将宴会上的多拉带走,诸如此类的细节叙述,结构新颖独特,韵味十足。

第二序列的内容是圭多和他的儿子约书亚在集中营相依相伴的生活。圭多为保护儿子幼小的心灵免遭战争伤害,以游戏竞技的方式近乎完美地为约书亚编制了一个充满爱的童话谎言。渗入童话色彩的叙事方式,将影片的整体艺术架构起华彩的叙事魅力,更将主题深意挖掘得透彻而深刻。

三、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影片的叙事节奏直接影响整体叙事效果,甚至由于快慢节奏或先后顺序的不同,所呈现的表意空间也将出现反转,《美丽人生》中,主人公对白语速的轻快、人物行动的敏捷迅速,转场干净利落,片中很多细节的刻画与演绎,使得整体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变换合理,收放自如。

《美丽人生》在叙事技巧上有意弱化了戏剧冲突,与之对比则加强情节的喜剧元素,使得叙事节奏亮点十足。圭多在假扮总督先生来到多拉所在的学校,而后被大家识破从窗户落荒而逃,这一方面表现了充满童话色彩的爱情魔力,另一方面,主人公如此滑稽的欺骗方式本应该会与校长及众人产生冲突,却以圭多落荒而逃告终,目的便是弱化矛盾,强调喜剧色彩,留给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此外影片着重突出了生活细节,众多巧设情节都是平凡而琐碎的生活,却构筑起关乎亲情、爱情和人性的深刻主题。虽故意隐去悲剧色彩,却从一定的层面不断暗喻悲彩。所以说《美丽人生》是被细腻而平实的细节构筑起的叙事链。意味深长的生活哲理映射出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

喜剧与悲剧的交合,滑稽与深情的交融,建构起《美丽人生》的叙事表现方式。任何痛苦都是一时的,唯有乐观的人们才会拥有美丽的人生。这种人文情怀的释放酣畅尽致,表现出贝尼尼卓越的导演智慧以及精湛绝伦的叙事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斯皮尔伯格.评《美丽人生》[N].扬子晚报,2001-1-16.

第2篇

从男性的角度考虑,父爱同母爱完全不同,父爱是严肃的、刚强的、深沉厚重的,父爱的表达方式也与母爱完全不同。

电影《暖情》是中国青年导演乌兰塔娜的一部力作。作为一部送给每一个家庭的影片,《暖情》用平实而饱含真情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夫妻双双下岗后在创业、持家、情感、婚姻上的选择。他们的故事是千万个家庭中的一个代表,但他们的选择以及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带给观众的是一份感动和对父爱的理解。

该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大宇的父亲,他是一个下岗工人,他有个儿子叫冬冬。妻子晓燕因为家里贫穷且负债累累,狠心地抛下深爱她的丈夫及儿子和初恋情人一起去了美丽的城市——大连。大宇父子俩为了找回出走的妈妈一起来到了大连这座城市。在大连,父子俩各负其责:大宇靠着扫大街、收废品的活边找冬冬妈妈边照顾冬冬生活。而儿子冬冬明白妈妈是因为家里没有钱而离开家的,所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攒很多的钱把妈妈找回来。一次,冬冬因为要捡一个被伙伴踢走的易拉罐被货车撞倒了,冬冬妈妈晓燕通过电视上报导冬冬父子俩拾金不昧的事迹而得知了冬冬出车祸住院的消息。于是她决定向大宇要回冬冬,但是在妈妈找到冬冬把他接回了自己的家后,吃着自己最想吃的饭菜、喝着自己最喜欢喝的易拉灌饮料时冬冬的心底却非常地想念大宇爸爸。那天晚上下雨,冬冬想着爸爸此刻仍在雨中扫大街的情景就怎么也睡不着了。他跳下床,对着窗外吹起了口琴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在艰难抉择过后,大宇决定把冬冬让给晓燕妈妈,自己打算回老家工厂上班。走的时候大宇对晓燕说:冬冬这孩子从小就重感情,什么时候你不想要儿子了,记得把冬冬还给我。说完,大宇忍着眼泪头也不回地走了。是出于对冬冬的爱,又或许是为了让冬冬能够更快乐地成长,晓燕最终还是把冬冬送到了大宇身边。就在晓燕即将离开父子俩的时候,冬冬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叫住妈妈飞快地从屋里拿出一个存硬币的”猪宝宝”交给她说﹕妈妈,这是我捡易拉罐存下的,里面存满了钱。如果不够的话我会继续存钱等你回来。面对这个纯洁心灵的孩子,这个时候的晓燕是那样的崩溃!电影的结尾﹕冬冬和爸爸在回乡下火车的站台上转身发现了同列火车另一节车厢下站立的妈妈。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是由意大利梅兰坡电影公司出品,由罗伯托·贝尼尼(Roberto Benigni)自编自导自演,曾获第71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外语片3项大奖的影片。该片于2007年7月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行,上海电影译制厂出品,一经上演就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情感震动。人们为故事中基多的勇敢和对儿子的无私的爱而折服。

电影《美丽人生》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意大利某处一个小镇。逍遥乐天的犹太青年人基多因为与美丽女教师多拉的多次巧遇而结婚。后来纳粹来了,他们的生活中加上了血腥。基多是犹太人,在纳粹的逼迫下,只能与自己的儿子约书亚登上去往集中营的闷罐车,而妻子多拉为了一家人在一起舍去了求生欲望,跟随他们来到了集中营。为了使儿子心灵免受创伤,基多总是给儿子编一个又一个的理由,让约书亚明白集中营的生活是个能挣分的游戏,等挣够了一千分后,他就可以获得人身自由和一辆坦克车,这是一个美丽而真实的谎言,是一个让人心疼却又愿意笑看的故事。

影片笑中有泪,将一个大时代小人物的故事,转化为一个扣人心弦的悲喜剧。电影的结尾是纳粹逃走前,基多一改往日乐观开朗的模样,将约书亚藏在牢狱角落的一个铁柜,并叮嘱他不要发出动静一直到天明。然后他又去女牢找多拉,很不幸地被荷枪实弹的纳粹发现,在经过儿子的铁柜时仍然是一副乐天派的样子,就这样基多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天终于大亮了,约书亚从铁柜里爬出来,远处一辆坦克出现了,小约书亚的游戏结束了,他收到了爸爸给他的礼物。

二、如山的父爱

《暖情》和《美丽人生》的背景完全不同,《暖情》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大批的工人下岗时期,而《美丽人生》处于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法西斯残害犹太人时期。不同的背景下却刻画出了两位相同的勇敢而富有责任心的父亲。

(一)勇敢、富有责任心而又坚强的大宇

大宇住在一个比较落后、贫穷的小镇中,妻子晓燕很早便下岗了,全家的支出,都是由大宇独自承担。但是,大宇从不抱怨,总是默默承担起这个家的全部责任,为了帮助单身母亲小孙,他自愿下岗,将工作让给了小孙。在妻子晓燕看来,自己的丈夫是个不折不扣的没出息的人,不是吗?他连自己的工作都保不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宇总是把自己的事情推到后面,而先为别人着想,大宇不正是一位勇敢而富有责任心的人吗?

晓燕的离家出走使得冬冬因为对母亲的思念,情感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开朗乐观变得沉默寡言。大宇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便带着他千里迢迢地来到大连寻找晓燕。但在这个大城市中能找到一个人很不容易。他们送过外卖,扫过马路,甚至靠拾荒维持生活,而大宇的坚强和强烈的自尊感染了冬冬,他在艰难和痛苦中成长起来了,同时从大宇那里学会了坚强、勇敢和自尊。

有一天,冬冬在捡空矿泉水瓶子和可乐罐时,捡到了一个装有各种证件和很多钱的钱包,可大宇却选择把钱包送还了失主,然后继续和儿子过着扫大街、捡废品的生活。本来两人的生活就够紧张,他们要交房租并维持两个人的生活,大宇已经累得脚不沾地,所以当冬冬因为捡一个马路上的可乐罐被汽车撞伤时,为了住院费,大宇又找了一份挣钱多的工作,给摔跤队员做陪练,一天下来骨头都快散架了。

在冬冬看来,那个装有很多钱的钱包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但大宇选择了归还;冬冬的住院没有把大宇整垮;这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一点一滴的举动无声地教育了儿子冬冬,使他懂得了生活得靠自己来过,不能靠别人,也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大宇的行为诠释了一位父亲、一个男人的意义,做人要坚强,要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负有责任,男人就得这样去生活。

钱包的主人是一位记者,当她打 听到大宇和冬冬的艰难处境时,她决定帮助大宇。她通过媒体帮助大宇找到了晓燕。回想起从前一家甜蜜的生活,想到大宇帮助别人的一幕幕情形,想到丈夫大宇的坚强、勇敢和富有责任心,晓燕最终选择了回家,大宇也返回到了曾经失去的工作岗位。于是一家人又开始了他们温暖而幸福的崭新生活。

(二)快乐、勇敢而又坚强的基多

电影《美丽人生》开始时开场气氛活泼,色彩明快,完全是一部喜剧电影,主人公基多乐观豁达的性格在观众面前暴露无遗。基多与妻子结婚前的几次巧遇都以喜剧开始,喜剧结束。,两个人的第一次相遇观众就看到了基多的乐观开朗,多拉从阁楼上跌下,正好掉在跑过来的基多怀里。基多热情大方的性格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爱情,他驱车跑到意大利的一个城镇,想要在此开一家书店,而由于他的犹太血统,这个梦想并没能成为现实。在他去往城镇的途中,刹车突然失灵了,而后却无意中成为意大利某地居民列队欢迎的王。

多拉是镇里的小学教师,她曾经的未婚夫是当地的一个纳粹走狗。当基多还在叔父的酒店作侍卫的时候,从罗马来的督学要到学校视察,基多得知后,竟冒充督学来到学校,校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为引起多拉的注意,基多索性跳上讲台施展起喜剧演员的才华,惹得学生开怀大笑,令校长和教师瞠目结舌。基多在讲台和课桌上大胆放肆地进行种族优势演讲,并勇敢地恶搞了一把校领导,并不仅仅是为博得多拉一笑那么简单。这里让基多站在课桌上,学生们仰视,使得基多看上去很高大。他敢于提出种族优劣问题来挑战当权,用滑稽言论和动作来讽刺督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然而,快乐时光逝去了,代之而来的是纳粹的铁蹄践踏和杀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种族歧视愈演愈烈,基多一家的幸福遭到了破坏。在约书亚面前,基多被警察带走。影片中出现的一次被警察带走就是在自己儿子眼前。而在这之前为了不让儿子受到种族歧视的影响,基多以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教育儿子,说商店门口不允许犹太人和狗进入只是那些商店的个人喜好而已。

在纳粹恐怖的统治下,观众看到了杀戮,看到了死亡,然而他们更看到了面对杀戮和死亡,一个用各种美丽谎言将纳粹血腥屠杀编织成纯洁的儿童游戏的父亲,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基多拥有对家庭对儿子最伟大的爱。他一边面对着死亡,一边还要承担保护家人的义务。基多和儿子的最后一面凸显了基多的快乐、勇敢和坚强的本质。通过基多的诠释,死亡在约书亚的面前并不存在,那只是爸爸基多和他玩的一场游戏,游戏结束了,他就得到一辆自己的坦克。基多用自己的聪明和勇敢给约书亚编织了一场游戏,他让约书亚全然不知死亡就在自己面前,那只是一场游戏,而游戏规则就是呆在铁皮柜里静等天明。而基多在被纳粹分子发现后,依然在儿子面前扮演了一个小丑的形象,他夸张的步伐,对身后纳粹分子的怒吼置之不理。儿子快乐地看着父亲的表现,但是他绝对不会知道这是他和父亲的最后一面。伟大的父亲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家人。

(三)几近相同的结尾

这是两部大环境完全不相同的电影,但是不约而同的是《暖情》和《美丽人生》的结尾都是妈妈站在车子前迎接着自己的孩子。《暖情》中冬冬在下车之后,看到了站在另一节车厢前站着的妈妈,可以想象在经历了那么多想念妈妈痛苦的日子之后,冬冬该是多么的快乐啊!他的快乐是以爸爸的勇敢沉稳而富有责任心的肩膀为起点的。冬冬一家子团圆了。《美丽人生》的结尾,是约书亚从铁柜里爬出来,远方真的开来了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一辆坦克,他爬上了坦克,看到了远方晨光中的妈妈,他赢得了一千分,得到了真正的坦克,他们赢了。约书亚是多么的幸福啊!他的幸福是以爸爸快乐、坚强的性格为基础的。约苏亚虽然失去了爸爸,但是有妈妈在,有爸爸的精神支撑着,相信他会快乐、坚强地成长起来的。

三、结语

电影《暖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向观众缓缓讲述了一个平凡却伟大的大宇父亲,这是一位在艰苦面前不失本分,贫穷面前不失人格的爸爸;电影《美丽人生》以喜剧的形式向观众呈现了一位微笑但却在心底里承受痛苦的游戏人生的基多爸爸,这是一位用游戏面对杀戮,以微笑面对死亡的爸爸。这两位爸爸所处的大环境不同,但却用相同的勇敢、坚强和执著换回了下一代——儿子的快乐和幸福,用自己的责任心撑起了一座父爱的大山,他们的爱以特有的沉静的方式影响着家庭,父爱是伟大的。

[参考文献]

[1] 乌兰塔娜.暖情[OL]2004.http://m1905.com/vod/play/604563.shtml#guessYouLike.

[2] 罗伯托·贝尼尼.美丽人生[OL].http://tudou.com/programs/view/ZVTpH-7gI6Y/?union_id=100501_100500_01_01&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V8wMV8wMQ.

第3篇

[摘要]以电影的题目American Beauty为出发点,以当代美国社会中“美”的概念为切入点,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美国丽人》的社会意义和呈现形式,挖掘这部电影的主题和结构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美国丽人》 美国社会 “美”的概念

《美国丽人》在第72届奥斯卡领奖会上独揽五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这部影片在美国好评如潮,但很多中国观众看后却是一头雾水,所以本文尝试从电影的题目American Beauty出发。以当代美国社会中“美”的概念为切入点,力图从整体上准确把握电影的呈现形式和社会意义,从而深入挖掘这部电影的主题和结构的内在联系,为《美国丽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电影的题目American Beauty已经指出了它的一个重要主题:当代美国社会中“美”的概念。事实上,这部电影引发了一系列在当代美国人心目中有关“美”的问题:“什么是美?”“美为什么重要”以及“当我们放弃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来追求美时,会发生什么?”在《美国丽人》中美的代言人是里基。极度沉迷于DV摄影的里基似乎跟普通人很不一样,有某种程度上的自溺,但他却是活得最真实的人。他拍摄所有他观察到的“美”:Jane的眼睛、飞舞的塑胶袋、甚至死去的白鸟,他其实是活在一个最贴近自己的世界。在电影进行到一半左右的地方,给莱斯特的女儿简看他所拍过的“最美丽的影片”。片断里是一个迎风飞舞的透明塑胶袋,贴着红砖墙角不断飘动,飞上、飞下,左移、右飘,停留、旋转,伴随着满地枯黄的落叶,恣意飞扬。而那镜头就只是跟随着塑胶袋,锁定它曼妙的舞姿,幽雅而缓慢地舞动,一会儿好像即将要贴到地面,忽然一阵风又使它拔高飞起;画面停留在影片上,镜头越来越近,配合着阴郁单调的音乐,刹那间时间仿佛停止,只剩下那单纯的节奏紧扣观众的内心。风中的塑料袋表面看起来无章可循,却暗示了更高层次规律的存在,这种规律使塑料袋的飞扬转变成具有吸引力的美丽风景。它美,第一是因为它暗示着世间万物,即使是(或者尤其是)那些最不被人珍惜、没有意义的东西背后,都有着某种“生命”,――宇宙中一种与人为善的力量;第二是因为它培养了一种看待事物和理解事物的方法,美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看就会看到,即里基所说的“停下来,靠近点,看清楚”(Stay,look closer)。

在《美国丽人》中,如果说里基是“美”的理念的倡导者,那么莱斯特则是“美”的追寻者、验证者。在电影的第一幕,他遇到了自己女儿的高中同学和朋友――金发碧眼的啦啦队队长安吉拉。42岁的莱斯特在安吉拉身上看到了诱惑,这让他多年来第一次想为自己做点什么。他的已经凋敝的个人生活开始出现转折,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他辞去了索然无味的工作。减肥健身,在当地的一个快餐连锁店炸汉堡包,听Pink Floyd的音乐,抽大麻。当然,他也开始向妻子坦白自己对夫妻生活的厌倦。他第一次为活着感到欣喜万分,感到自己有时间尽情享受曾经错过的缤纷的美丽。但是,根据经典的三幕式结构,主要角色之前采取的行动都有着某种错误,直到第二幕的“第二个转折点”他才能认识到这个错误。《美国丽人》的第二个转折点是莱斯特知道安吉拉还是个处女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所沉溺的美丽是个错误,他看清了他一直寻求的并不是艳遇,而是和一个女人片刻的亲密感。这恰恰印证了里基所说的美是一种看待事物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停下来,靠近点”,才能“看清楚”。《美国丽人》的第三幕在经典三幕结构中是主要角色的失败,但是从更深的层面上,主角永远不会彻底失败,因为莱斯特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了美、发现了美的意义。他在弥留之际重新审视了他“愚蠢的小小人生”,并且发现他苦苦寻求的“美”,并不仅仅存在于卡罗林精心修饰的装扮,也不仅仅存在于安吉拉这样的纯真少女的美貌,更不仅仅在当代美国人有关“成功”的价值理念中,美其实一直都在他琐碎的日常记忆里,小时候女儿欢快的模样,热恋中妻子甜美的微笑。

此时,美成为了一种把人和神连接在一起的力量,但是这个神不仅仅指美国人心目中的上帝,它是控制着世间万物的一种善的力量,它会保证宇宙任何东西,不管它多么渺小,都有自己的意义。

第4篇

中国教育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

金鹰卡通频道是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全天候专业动画电视频道,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准通过卫星传送的卡通频道,于2004年10月30日开播。节目覆盖31个省会城市,连续七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卡通卫视,4-14岁核心观众收视份额稳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二、卡通频道第一。节目先后打造了《呆家家》、《美丽人生》、《超女娃娃》、《越策越开心》等12部原创动画片,生产总量突破15000分钟,并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手机动画电影《美丽人生》获得文化部、中国移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中国原创手机动漫游戏大赛G3创新大奖,入围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独创《童话新世界》儿童动画舞台剧品牌,入选2011国家动漫精品工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如若不是因为赫本去选修奥斯卡电影赏析,我想我不会关注这样一部电影——《美丽人生》。虽然早就听说这是一部怎样怎样被荣誉光环环绕的片子——9项奥斯卡提名等等。听课任老师介绍是一部喜剧片。一直以来喜剧就我而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并且单单是它的中文名字就让我失去了兴趣。不过在我看完片子的时候,我也不得不感叹这又是一部以击碎我心灵的电影。

影片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基度与黛丽相遇相爱并结为夫妇,这一段的背景音乐至始至终都是欢快明朗的,没有丝毫有关于纳粹、战争的悲剧色彩以及暴力疑点。然而即便是如此,我仍旧无法将之定义为喜剧篇,因为喜剧的外衣包裹下的却是战争、杀戮这样沉重的内容。这我们从后边部分的五年后的二战爆发足以得知。基度和年幼的儿子约书亚因拥有犹太血统在约书亚生日的那一天在刺刀威逼下登上了开往集中营的闷罐火车。妻子黛丽舍去求生之望,为了能与家人相守,选择尾随家人一起来到残忍,不堪血腥的犹太人集中营。毅然决然。那时我发现,在基度踏上火车的时候,他那曾经一向开怀的大笑,不再显得由衷,此时的基度,挂在脸上的满是忧愁隐痛的苦笑。但是为了让儿子幼小的心灵不被这残酷绝望的集中营所摧毁,他对儿子说这只是一场游戏,至于他们每天的工作,所遇到的粗暴对待都是一种考验,他们需要表现优异,才能获取积分,等到积满1000分,便可赢得那其实并不存在的锦标。他许诺儿子,最终的奖品是一辆他想要的坦克。这真是一个真实而又美丽的谎言。一个让人笑看又心痛的动情故事。这是父与子的生死游戏,在他心中亲情和爱情就是他的全部生命。

父亲仍旧貌似开怀。不放弃对美好的坚持,对爱人对儿子的鼓励和支持,不忘记在苦难上插上一朵鲜花的浪漫。因此,几乎每一天,他都要通过随意应变给儿子营造一个比赛的氛围。他冒险给德军当翻译,冒险在餐厅播放他与妻子喜爱的音乐,冒险在广播站问候她的公主、、、、、、向亲人传达平安的讯息。就在大屠杀即将开始的时候他竭尽所能,在集中营里为妻儿最大限度地提供生存下去的希望。自己却被纳粹抓住。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基度在被处死之前,在经过藏在铁箱中的儿子摆出小丑般的姿势,佯装喜悦。这是为了不让儿子害怕,并且快乐的走向死亡,在房子的转角处,便随着枪声的响起,生命也到此完结。

墙角后急促的枪响,接着已是明媚的清晨,我还没反应过来,这突如其来的失去!

当严守规则的小孩走到空旷的营地中央,我第一次感到害怕,他今后该怎么办,他对一切都还懵懂未知,他会不会无法承受那希望后的深深绝望?那么之前所有的牺牲是不是都毁于一旦?

当苏联的坦克隆隆开到孩子的面前,看着他那足以驱散漫天阴霾的笑脸,看到他那惊讶得合不拢嘴。我哭了。那个伟大的父亲真的做到了,他用生命实现了那个承诺。

就是在最残酷绝望的集中营,他用生命为儿子营造出了希望的世界。影片的结尾,母亲亲吻着儿子,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承载着父亲生命的祝福。看完影片我们发现,美丽人生其实并不像文字表面的含义那么浅显。那不只是生活上的衣食无忧,而是精神上的乐观,在如此残酷的现实中,还能以机智、幽默、坦然的态度去面对,哪怕是死亡,也会是美好的。一切的痛苦都只是暂时的,唯有乐观的人们才能得到美丽的人生。我想这也是编剧最初想要表达的情感罢。

这美丽到令人震撼的谎言,伟大到难以言喻的父爱,在这部悲喜交织的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是让我深深感动并为之震撼的!

高二:徐梦涵

第6篇

不仅仅是电影

河塘燕,媒体人,天秤座。总在寻找一种平衡,无论生活,工作抑或爱情。对电影仅喜欢但并非专业的名义写作,围绕它写延伸而去的浪漫、激情、泪水和笑声。

有时候,我会觉得生活就是一幕小剧场,随时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紫霞仙子说,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生活中的故事亦如此,结局永远是出乎意料的惊人。

比如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好友喜得双胞胎贵女,她那老公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他总喜欢吹牛聊天,贪玩,但现在,在老婆和孩子的“双重压迫”下,开始洗心革面,重新踏上了认真工作、拼命挣钱的征途。原以为,这样幸福的负担会一直持续下去。可没曾想,几个月后,我兴冲冲地去看那可爱的双胞胎公主的时候,女友郁闷地告诉我,他家老公可能有外遇了。她翻看了他的手机短信,其中有一句:其实我很想你。然后,她偷偷查看了他的QQ聊天记录,发现他和他的一个学生言语暧昧。最要命的是,女友曾经质问老公,结果那男人死不认账,并且抛下一句“我的事情你不要管”后,匆匆摔门而去。崩溃的女友,问我怎么办?

说心里话,我对他老公的外遇多少有些吃惊,他貌不惊人,又不是特别多金,言语还不幽默。不过,这男人似乎挺有女人缘,据说结婚前,曾跟他谈过恋爱的女人都要死要活的,但最终我这位女友以善良坚忍取胜。说来也不容易,情场如战场,厮杀得伤痕累累后,原本以为就此一帆风顺,可看来,婚姻决不是情感的避难所,碰到合适机会,碰到合适的人,外遇就开始生根发芽。

这多少有些电影的情节,但却真实发生在我的身边。一段外遇预示着什么?电影中的故事大多不外乎两种结局――离婚或者重归于好。但后者似乎占的比例更大一些。最近好莱坞重拍的意大利电影《终情之吻》中,男主人公迈克尔就面临着这样的抉择――和另外一个女孩的吻即将断送自己和未婚妻的感情。迈克尔是名建筑师,有理想的职业,有美丽善解人意且相恋三年的女友珍娜。然而,迈克尔发现自己越来越厌倦这样平淡的生活――一切都似乎在计划之中,没有丝毫惊喜。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金的出现改变了一切。还在读大学的她有着迷人的微笑,美丽的外表,诱惑似乎不可抵挡。不过,最终,理智战胜情感,迈克尔凭着真诚执着和勇于认错的精神得到女友珍娜的谅解,两人重归于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老调重弹的故事,剧情琐碎,但却极富生活气息,我喜欢类似的影片,因为它们像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周遭的生活,让你看清生活的本质。

相较女人,男人更容易被诱惑,我那女友的老公如此,电影中的迈克尔如此,另一个男人同样如此。前几年获得奥斯卡奖的《AMERICAN BEAUTY》,即《美国丽人》中凯文斯贝西扮演的男主人公,迷上女儿的高中同学,决定豁出去重拾人生,面对诱惑,他开始锻炼身体,注重穿着,而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妻子也索性搞外遇;至于苦闷的小女儿,则幸运地在邻家男孩身上寻获心灵的安慰。影片的结局很有些悬念色彩。

“不风魔,不成活”的陈蝶衣把人生当戏,入戏太深,最终没能逃脱悲惨的结局。生活亦如此。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生活也像电影一样纠扯不清的时候,你总不能将自己的生活也留有悬念,混沌一生。电影浓缩了生活,又还原了生活。最重要的是,你如何从中学习方法,应对你的生活难题。

第7篇

1、《天下无双》,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对皇室兄妹来到江南,认识了一对开客栈的兄妹。之后,两对兄妹不打不相识,在相处中擦出火花的故事。

2、《夏洛特烦恼》,影片主要讲述了,夏洛昔日的初恋情人秋雅正在举行隆重的婚礼,而夏洛大闹了婚礼现场。他的行为引来妻子马冬梅的现场发飙,发泄之后的夏洛睡着了。

3、《大腕》,影片主要讲述了,电影制片厂摄影科的下岗职工尤优接到一份活,要给好莱坞大腕级导演泰勒在中国拍摄的《末世王朝》拍摄一部宣传纪录片。当尤优去做这份工作时,一系列有趣的故事也因此发生。

4、《两杆大烟枪》,这部影片是1998年,由盖伊·里奇执导、编剧的英国黑色喜剧电影。该片讲述了伦敦街头混混艾德和朋友参加黑社会赌局却欠下巨款,筹划打劫一群毒贩,毒贩恰在同一天对供应商实施了抢劫,意外频发,最后演变成完全不可预计的闹剧。

5、《岳父岳母真难当》,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法国旧式传统资产阶级家庭中有四个女儿。三个女儿却分别找了阿拉伯、犹太、中国丈夫,老夫老妻唯独期盼剩下未嫁的小女儿能找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法国白人,结果没想到小女儿找了一位非裔黑人。

6、《美丽人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意大利喜剧电影,虽然讲述的是纳粹时期的故事,但却让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好之处。

7、《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这部喜剧片是周星驰的经典之作,相信多数国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堪称中国喜剧片史上最经典的电影之一。

8、《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非常搞笑的印度喜剧片,不得不说,印度有很多优秀的电影,无论是喜剧片还是剧情片,很多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无法触碰》是一部十分搞笑的法国喜剧片,这部电影用一句话评价就是开怀大笑一整场,最后却蓦然飙泪。

10、《疯狂动物城》这部动画喜剧电影在2016年风靡全球,获奖无数,几乎是一部零差评的电影!该片讲述了在一个所有动物和平共处的动物城市,兔子朱迪通过自己努力奋斗完成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动物警察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眼下好莱坞电影打着“全球化”或“国际化”旗号如鲨鱼般吞食全球市场,面对如此强势,各国纷纷打出“本土”牌,诸如“新新浪潮”、“纯X国电影”、“乡土电影”等,“本土化”倾向十分强烈。意大利作为欧洲电影大国,虽然2011年度总票房比前年减少10%,为8.44亿美元,但本土影片却实现了大翻身,其所占的市场份额从前年的31.91%上升到37.51%,而好莱坞影片因意大利观众兴趣缺乏而从前年的60.15%下降到48.46%。另外,有4部本土影片进入票房前10名。《多么美丽的一天》以5937万美元胜过《哈7》而居榜首,还有22部本土影片票房均超过380万美元。

如此大翻身的关健在于传承。其一是传承特色喜剧,其二是传承新现实主义。意大利的喜剧电影历史悠久,早有德·菲里波、托托、索尔迪等主演的,近有罗·贝尼尼主演的。与胡闹的美式喜剧片不同,意大利的喜剧片用大文豪高尔基的话说是“含着眼泪的笑”,亦即忧伤的喜剧效果。例如《警察与小偷》描写一小偷(由拍有系列喜剧片的托托饰)卖假古币被警察抓住,坦白是“太穷了”,但警察也要交差,前者在后者陪同下去自首。全片中两人一追一逃令观众捧腹大笑,但看到结尾不由得对二战后意大利平民的贫穷和无奈产生同情。贝尼尼导演兼主演的《美丽人生》更是通过父亲用滑稽的游戏哄骗儿子来反衬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里的悲惨遭遇。近期意大利喜剧电影承袭了60年代由得·西卡等导演和索菲娅·罗兰等演员创建的“社会喜剧”(代表作有《昨天、今天和明天》《意大利式结婚》等)传统,即在原先的“悲喜剧融合,聚焦现代生活”之基础上加进许多本土文化、地域特色和时政时尚等元素。结果这种“新社会喜剧片”足以与好莱坞大片分庭抗礼。去年意大利本土影片票房榜上的前8名均为喜剧片,加上另外2部,总的票房达1.8亿美元,超过前年的1.4亿美元。最卖座的《多么美丽的一天》(CheBelagiornata)成本才660万美元,却因为加进恐怖组织计划炸毁米兰大教堂这一地域文化(宗教)和反恐时政以及由超高人气的明星担纲,结果创下意大利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纪录。该片由导演吉·诺扎蒂和电视喜剧明星切·扎隆继2009年《漫步云端》后二度联手。剧情描述一名南方青年阴错阳差地当上了米兰大教堂的保安,为了帮漂亮女友给教堂内名画拍照,居然将那些稀世珍品私自拿出来,拍完后又送回去,结果被一个恐怖组织看中,要他去炸毁大教堂,爱情和职守的双重危机迫在眉睫……惊悚、浪漫、性感、苯拙等嘘头撮合在一起,不卖座才怪呢。

新现实主义是20世纪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这一学派崇尚真实的美学原则和美术风格仍然传承在当代意大利电影之中。第62届柏林电影节将金熊奖最佳影片授予维托里奥和保罗·塔维亚尼兄弟的新作《凯撒必须死》(Cesaredevemorire),正表明:新现实主义精神永世长存;崇尚真实已成为当代世界电影的主流。塔维亚尼兄弟早在50年代就筹建电影俱乐部,拍摄纪录片。1977年凭借《我父我主》夺得金棕榈奖,1982年又以《圣洛伦佐之夜》在戛纳电影节捧得评委会大奖,这对兄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表现角度相当独特,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拍摄方法纪实化,实地取景,用非职业演员。得奖作《凯》就是由两位耄耋老人在罗马的雷比亚监狱(专门关押重刑犯)内跟踪拍摄犯人们排练演出莎士比亚名剧《尤利乌斯·凯撒》的整个过程。那些犯人有的是黑手党成员,有的已被判死刑或终生监禁,他们一边排练,一边从莎翁剧中人物身上找到了与自己生命相关的东西。用美联社的评论说:“排演这出戏剧不仅让这些特殊的演员了解了各自所扮的角色,也让他们了解了莎士比亚笔下的友情、权力、不忠和暴力。”或者引用一名犯人在演出结束后说的话:“自从遇到了艺术,才发现了真正的牢房。”实际上,他们这才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和自由的可贵。片中并没有那些扮演者对自己罪行进行忏悔的画面。“影片首映后,他们要继续在狱中生活,自由之门又被关闭”,所以在柏林电影节颁奖的那晚,他们因身份特殊,根本无法出席。评委会主席、英国著名导演麦克·李及其他评委特地通过塔维亚尼兄弟向参演的服刑人员表达问候和敬意。

这部影片的表现手法大胆绝伦。全片采用黑白影调,纪录片形式,打自然光,同期录音,全部非职业演员。之所以选演《尤利乌斯·凯撒》,因为该剧主角是功彪显赫却遭惨杀的悲剧人物。这种“片中剧”的套式叙事结构颇具“间离”效果,既将凯撒的悲剧全情演出又影射周遭的现实社会。用导演的话说:“希望观众看了片子后认识到,即使是罪犯也应该得到一定的尊重,对一个人头颅的惩罚是可怕的,这也正是莎士比亚的光辉教诲我们去深思的。”难怪他俩在领奖台上激动又敬意地将参演的犯人姓名一一报出来。

第9篇

圣诞夜,和男友品尝完丰盛的烛光晚宴后,最温馨的事,莫过于窝在他的臂弯里,一起来看别人的爱情演绎。这5部片子会让你明白:原来,爱情也可以用搞笑来经营。

老虎和白雪

Tom Waits率领他的小乐队在古老的建筑物前深情款款地唱着“You Can Never Hold Back Spring(你永远都无法阻止春天的到来)”,然后,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诗人乔瓦尼出场,陶醉在无限的幸福之中。这是他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婚礼场面,而远处他美丽的新娘正以无比温柔的目光看着他。但是,此刻作为新郎的乔瓦尼总是穿着短裤。意大利导演罗伯特・贝尼尼总是喜欢用这样不合常理却令你忍俊不禁的方式给他的电影开头。坦率地说,这部新作仍然和他的经典《美丽人生》一样,叙事方式慢条斯理,布局架构也没有太多变化。但这丝毫不影响你一口气把这部电影看完。因为一开始贝尼尼就设下了包袱――诗人梦中的女孩现实里还真有,叫维多利亚,只不过此刻她正在巴格达医院里躺着,生命垂危。而电影最精彩的就是展现诗人如何凭靠自己的“歪门邪道”穿越海湾战争美国大兵的防空线,来为自己的梦中情人奉上紧缺药品。某种意义上,小人物救美的传奇,完全胜过英雄救美。更何况,电影出自极善于制造平民喜剧的贝尼尼之手。因此,《老虎和白雪》对于眼球的诱惑绝对不容置疑。而无法不多说的一句是,影片的后半部分虽然残酷,但泪水下落的同时仍会让你的笑容绽放。至于电影为什么取名“老虎和白雪”,电影里有着非常浪漫而诗意的解释。

不要吻上我的脸

法式爱情里的浪漫经营注定与众不同,比那些美利坚的家伙们所擅长的纽约街头男女无由头的邂逅要强1万倍。《不要吻上我的脸》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阿仑雷乃,老先生可是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左岸派电影的中坚人物。至于此人经典,多不胜数,比如那部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岛之恋》。而在这部《不要吻上我的脸》里,他竟然又一次采用了音乐剧形式来表达爱情。电影说的是一个和纽约男人离了婚的女人为了对现在的丈夫隐瞒婚史而费尽心机,最后不得不让美貌的老处女姐姐出山打掩护。谁知阴差阳错,现在的丈夫为了一笔生意而和前夫成为好朋友,这下热闹才开始。当然剧情不会如此简单,阿仑雷乃又加上很多为爱情奔忙的小人物,从而让这场爱情闹剧更加多彩。真想不到80多岁的老头子玩起爱情的花样来,要比年轻人更为煽情和泼辣。多说一句的是,最耀眼的“爱美丽”奥黛丽塔图在片中有不俗的表现。

恋爱高手

两大恋爱高手,“情场恶女”智媛与“浪漫色狼”敏俊,一个针尖,一个麦芒,互不服气,于是较量不可避免,以便确定自己的江湖地位。智媛的本领是擅长“把偶然变成必然”,比如精心制造交通事故,通过惨兮兮的模样激发白马王子的同情之心,进而俘获爱情。而敏俊亦是老油条,感情交战中最拿手的就是“郎心如铁”,他主张“男人心不硬,怎能赢爱情”原则。当这两大爱情高手施展出各自的顶尖功夫硬碰硬的时候,台下的观众要做的只是就着爆米花看热闹。反正结局早就能猜得到,斗来斗去,冤家迟早变情人。

越爱越抓狂

西班牙大导演拉孟雷纳度最爱拿小人物的爱情开涮。大概他也意识到爱情本身并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而经营它的人往往脑子里缺根筋,宛如这部电影里的女主角Maribel。这个辣妹喜欢偷风尘,当然她也相信一见钟情的浪漫,否则,不会爱上那个穿上兔子装替人讨债的衰鬼Manolo。但辣妹要爱情,更要金钱。之所以嫁给面包店富有的老头子Nestor,在Maribel看来,这个有心脏病的老家伙肯定会因自己的辣劲而早早上天堂。谁知事与愿违,Nestor在床上越战越勇,仿佛找回第二春,倒是辣妹有些力不从心……这下好戏才拉开。无奈Maribel让Manolo行凶,只是万万想不到,阴差阳错Manolo却恋上Nestor的女儿……肥妹有情天

在这个苗条女郎占上风的爱情市场里,身体肥胖的黑人女孩Jazmin只能一次又一次咬牙发狠:一定要成为一个出色的专为肥妞设计服装的时装师。对此,同病相怜的死党斯特西举双手支持。只是上帝并没有让她们两个成为被爱情遗忘的人,于是便安排一次旅行。当邂逅的男士对Jazmin含情脉脉时,Jazmin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同行的斯特西的表妹可是个苗条性感的健身教练。这下Jazmin恍然大悟,原来,肥胖也是一种美。随之,人生明媚的一页便被掀开……

第10篇

在战争题材的电影里,东方似乎一定会有一种奇怪的意识,就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总会出现那么一个人,他的出现总是由掌声和鲜花相伴,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民族添彩,只因某某人在战场上绽放出这样那样的光。

对这样遥远的战争故事,难道不觉得太政治了么?战争并不是英雄们背负的,战争不是单属于英雄的故事,不单属于士兵的故事。有时候我在那些所谓的战争作品中找不到时代,倒是颇像一部偶像剧。我们对战争的感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什么?

我也看过一些国外的战争题材的电影,比如《希伯利亚理发师》又比如《黑皮书》。战争过于残忍,因为在战争中所仇恨的对方,同样也在战争中因此而清晰得从心底到指尖地痛苦,又在扳下枪扣时从手指把麻木传到心底。在战争里,前任何一个人的死亡都太微不足道。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恐惧驱使我们忘记了一些东西,放弃了一些东西,比强孩子们忘记了纯真。但我们绝对不要放弃爱与人道,在战争面前它可能是最脆弱的,但也可以是最坚固的。

战争面前我们都要受伤,我说了战争不仅是士兵的故事,它是一场暴风雨,每个人都要淋湿,可是我们看到有的人没有被淋湿,因为有另一个人帮他挡住了全部的雨点。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个美丽的童年,完整的童年,可是战争夺走了他们的完整的童话,让他们在灰色背景的世界里完成他一辈子的使命。这不公平,对谁都不公平。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用生命拯救了一个孩子的纯真。他的死亡,他的一切行动都在控诉战争带给我们的创伤。这样精神上所带来的创伤,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那些伤痕在说:

“不要再有战争了!”

在课文中也有这样的话,是《亲爱的爸爸妈妈》里所出现的。

在世博会的墨西哥馆里我记得有介绍墨西哥的历史,战争。“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不去阅读它们,它们就永远地消失了。”大屏幕上是这样写的。但是欠们所应阅读的,不是憎恶。

在阅读《芦花荡》时,那个分析“老头子将敌人置于死地时萌发出的愉悦心情”到现在还使我痛心着。这种仇恨,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停止?战争中需要我们记住的不是英雄们杀敌后的,而是告诉我们这些身处在和平土地地上的人们,我们所享受的安逸带来的一切的可贵,和平的可贵,自由的可贵。

第11篇

【关键词】英文电影;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引言

现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

众所周知,英文电影是文字、图像和声音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立体的语言环境。电影中大量丰富地道的语言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活动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的认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电影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文化知识积累。因此,英文电影是英语课程的重要资源。

二、英文电影有利于教学的依据

心理学家 Treidler 的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5%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人们一般可记住自己看到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 2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由此可见,人类获取的知识来自多个方面,其中视觉和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给学生输入大量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他们大量地接触语言运用,充分地接触真实的交际语言,通过听觉或视觉感知语言材料去理解和接受语言信息,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将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大量的语言信息存入大脑,然后经过“内部”加工处理再用到新的交际情境中去,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我国英语运用环境的缺乏是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而英文电影则可以弥补这一缺失。电影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能够充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视觉和听觉调动起来,将单纯的言语描述转变为直观的语言交流,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英语语言训练机会,将英语学习衍变为一种自然的交流活动,学生会自觉地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来,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英文电影应用于教学的原则

(一)由浅入深能事半功倍

选择什么样的电影对开展英语电影教学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从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少、语音清晰、画面内容丰富的电影来学习作为开始,有助于学生通过电影的情节猜出语言的含义,避免在教学中因听不懂、看不懂而导致学习疲劳和学习信心的丧失。其中,好莱坞出品的动画片比较适合于英语电影选修课,如《海底总动员》< Finding Nemo >、《冰雪奇缘》< Frozen >等。在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语言理解能力之后,可以逐步选择内容励志或有趣,语言更贴近生活的影片,如《阿甘正传》、《指环王》等。

(二)思想教育也必不可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观看电影的渠道很多,可以去影院观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观看,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是件好事。但有些影片在内容、语言等方面并不适合青少年观看。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影片来对其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如:利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对学生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通过《阿甘正传》和《美丽人生》,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通过卡通片《火鸡总动员》,来引导学生感受美国的感恩节和相关文化。

(三)输入输出促效益提升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阅读、试听)--吸收(加工、记忆)--输出(说、写、译)的过程。根据输入输出之间平衡的观点,从理解、储存到产出之前的阶段被称作“孵化期”。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缩短孵化期。为此,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堂讨论的话题或课外观后感,让学生在观赏完整部电影后将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要讨论的话题与写作等实践中。否则,学生刚从电影中学到的大量习语、表达方式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三、英文电影推动教学的途径

(一)课前准备是保障

对于英文电影教学课而言,前期资源的准备是关键。要把握好四个字:“望、闻、问、切”,即针对学生语言能力,有目的性的选择英文电影,多收集浏览相关影评、资料、信息,多角度切入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影视片,既带有知识吸纳性质宽泛的面,又有娱乐和实践意义的点。一句话,要把握英文电影教学范围、顺序、深度、学生水平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

(二)课堂强化是关键

1、形式多样的播放模式。播放类型可以分为:进行提出问题的讨论式播放;注重审美的欣赏式播放;配音模仿的节选式播放;学术型的专题式播放等。

2、去除画面的听力训练。控制播放,使学生只能听到对白而无画面可视,目的是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使学生专心注意发音、语调和语气,以培养对语音的敏感和根据音调、语气判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的能力。

3、针对片段的观点分享。教师可以选择影片的某一特定片段播放,可要求学生猜测人物的个人信息、事件原因、结果,也可以谈谈对该画面的感受,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评价是促进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育目标,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英文电影教学课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总结:一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二是看课前准备的完成情况,主要包括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找资料;三是看观点交流和观后感等内容是否有独到的见解等。

总而言之,英文影视欣赏作为辅助英语学习的有效教学资源,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影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的文化内容、精彩的对白都会给学生提供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机会,特别是它对于生活化语言和西方社会文化的传递,具有其他语言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对影视作品进行详细的准备和加工,组织有意义的教学讨论,努力探索教学方法,从真正意义上把英语学“活”。

参考文献:

[1].舒其惠.钟友循.1994.影视学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2篇

耗尽心力的张艺谋、张伟平、刘恒等人,最后得到的成效却并不让人满意:40%的媒体好评率、27万美元的北美票房,昭告着这部电影巨轮在世界影坛上的沉没。

口碑之路

一路高开低走

尽管由于制作周期上的一些问题,《金陵十三钗》并没有赶上戛纳电影节或者是威尼斯电影节这样的电影盛会来进行自己的全球展映,甚至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金陵十三钗》带出来的,也只是20分钟的精华剪辑片段,即使是去年9月为了申奥所进行的小规模展映,也没有太多观众有机会拿到电影的入场券,直到12月份的电影首映,观众们才得以见到影片的“庐山真面目”。

影片严密的保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影片质量制造了相当大的悬念。而不少北美影评人也在上映初期给了《金陵十三钗》相当不错的评价,尽管《Slant》杂志与《纽约时报》在上映之初就给了影片相当大的恶评,但是整体的好评和不错的观众反馈还是让人对《金陵十三钗》的北美口碑充满了一些信心。

但是,随着影片的公映扩大,影片在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上却遭到了不少北美影评人的诟病,《好莱坞报道者》的托德・麦卡锡就认为《金陵十三钗》对于人性的刻画虽然动人,但缺乏深入之处;而《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则表示,尽管《金陵十三钗》在某些环节上,可以说得上是一部杰作,但是作为一个曾经拍出过《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史经典的导演新作,《金陵十三钗》在故事结构上所出现的问题是相对业余的,而人物转变的突然和快速更是让人觉得有些突兀……不少北美影评人在观摩完影片之后,对影片的评价更多的是“视觉上很美”。

的确,作为一个以镜头表达闻名于世的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语言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金陵十三钗》中,其一向细腻的人物刻画却成为了北美影评人们最为之诟病的抨击点,很多影评人在感叹影片精致的镜头画面之余,表示了对影片人物刻画的惋惜,不少人认为如果张艺谋能够在角色性格的转变、角色形象的塑造上多下一些工夫,影片的表现效果就会好很多。毕竟,在好莱坞电影人眼中,一部外语片的评断标准,不是其主旨高低,而是镜头故事以及人物的完整性,在后两个方面,《金陵十三钗》显然没有达标。

口碑之痛

精美的镜头掩盖不了

苍白的人物塑造

张艺谋的电影美学一向备受人推崇,即使是在中国没有获得很好口碑的《英雄》,在老外眼里,也是一幅瑰丽的史诗画卷。他一向铺张华丽的镜头表现力,不仅帮助他获得了其名震海内外的国际声誉,也让他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而这一次的《金陵十三钗》,他也依然延续了自己在镜头上的表现力,只是,这一次有些用力过猛。

不少影评人对影片的镜头赞赏有加之余,还是对张艺谋提出了这样的质疑:《金陵十三钗》确实是张艺谋的电影吗?不少欧洲的影评人就表示,《金陵十三钗》在镜头表现力上依然展现出了张艺谋的独到功力,只是这一次,张艺谋似乎有些用力过猛,影片在变得太像一部好莱坞史诗电影之余,却又缺乏了张艺谋原本的独特表现,这也让影片缺少了其应有的魅力。不过总体上,各国的影评人们依然对《金陵十三钗》的镜头表示了欣赏。

但影片的人物塑造,却成为了《金陵十三钗》最为海外影评人所抨击的点。罗杰・艾伯特在自己的影评中写道:“不管是克里斯蒂安・贝尔所饰演的约翰・米勒由前期的痞子无赖到后来的英勇神父的转变,还是以玉墨为代表的女性角色前后期的转变,都显得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而不少影评人甚至还怀疑,约翰・米勒这个角色在电影中的一些举动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原本针对于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位演员,张艺谋对严歌苓的原著小说做出了很大的修改和调整,但这样的调整,在海外影评人眼中,却成为了弱化影片剧情推动力的关键。不少人认为影片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是却缺乏最深层次的鞭辟入里,让原本可以成为经典的人物刻画流于了表面。

票房之苦

奥斯卡竹篮打水一场空

海外票房沦为镜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