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

时间:2023-05-30 09:2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村庄规划意见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

第1篇

一、本周工作开展情况

1.早会上要求组员严格按照周计划开展工作,做到按照既定周计划开展村庄工作。

2.整理近半年工作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后期计划。

3.督导村庄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火工作,不要放松警惕心,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4.与区长、片长研究村庄项目规划事宜。

5.前往照旺庄镇梨乡梨源示范基地、濯村樱花小镇参观学习,拓宽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思路。

6.全程监督东古城村委换届选举流程,确保选举顺利完成。

二、遇到问题解决思路

三、下步计划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抓实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工作

2.与街道办事处和村“两委”研究落实项目事宜,积极推进项目尽快落地。

3.与包村干部沟通了解村庄上访人员动向,及时关注相关情况。

第2篇

在《新嵊组合城市发展空间协调规划》中提出利用新嵊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的台地和新昌江两侧用地空间构筑新嵊组合城市的中心,而城北台地是新嵊城市群最重要的中心部分,为提升新嵊两县市的竞争能力,新昌县规划局于2011年4月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新昌县城北台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范围在上一轮分区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容,规划用地面积从分区规划的17.94 km2扩大到19km2,规划控制范围约27 km2,做到了城北台地控规全覆盖。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分析研究后提供了两个规划方案,详见图:

二、案例处理经过: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是解决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的衔接,它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细化和深化,同时也是城市地区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并起着协调专项规划的作用。因此为使《新昌县城北台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在规划编制中,我强调社会各阶层多渠道、多层次参与规划的全过程。首先将规划在“县规划局网站”、“县规划公示展示中心”等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地方进行规划公示,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充分吸纳社会各界人士的观点意见;其次组织局内部的规划专业人员对方案进行充分讨论;第三,邀请本地及国内知名专家对规划方案做进一步探讨;第四,用会议的形式听取县委、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的意见。在经过上述四轮程序后,各层次的意见建议均已广泛收集,现将两个方案的意见建议整理汇总和筛选后评析如下:

方案一:注重城市新区型多业态开发的设计理念。

优点:

1、合理布置台地功能分区。由于规划范围内用地呈现西窄东宽,整体狭长的结构形态,将基地核心片设置在面积较大,地势相对较为平坦的东部片区,有利于增强与中心城区和嵊州的衔接交流。而台地西部地区用地狭窄,适宜安排分散布局的旅游酒店度假功能用地,因此该方案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

2、顺应自然形态布置的路网,可减少对山体的填挖和生态的破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道路建设的可操作性,而且通过纵横交错的路网对各功能区块之间做了很好的衔接,有利于促进各区块的交流和发展。

3、本方案在注重地块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对基地内大大小小的众多水塘和绿地进行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如利用螃蟹水库周边优美的自然景观,对该片区进行旅游开发,同时利用台地上各地块之间存在的高差,通过绿化的形式将地势上的缺点转变为优点,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开发有度的台地新城。

缺点:

1、通过对本方案的分析,认为缺乏对台地各村庄的统筹安排。整个台地分属七星、羽林两个街道,现有14个行政村,涉及自然村143个左右。由于村庄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在相对平坦的山谷地带,且呈现分散布局的特点,因此如果对这些村庄不做好相应的政策处理,将对台地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2、缺乏人口规模预测,缺少人口吸引载体。本次规划面积达到19平方公里,按照1万人/平方公里的标准计算也要超过10万人,而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整个新昌县域只有43.76万户籍人口,其中常住人口只有38.04万人,因而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必定需要一个吸引载体才能留住人群,所以需对这方面做进一步调查研究。

3、目前台地上的开发项目较少,尤其是市政配套建设较少,台地东部区域交通联系主要依赖新大线,而新大线的建设已较为完善,通过该线路与中心城区的连接也较为便利,其周边地块的建设条件也相对较为成熟,因此建议对新大线西侧地块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其开发潜力。

本方案侧重于台地的城市开发,以螃蟹水库北侧区块为核心区块,从西至东依次打造生态度假片―休闲娱乐片―基地核心片―旅游服务片,形成东西向的生态发展轴和南北向的都市发展轴。同时本次台地路网在上一轮分区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规划形成四横四纵的主干道,并与新昌主城区和嵊州台地做好道路对接。

方案二:注重生态度假型主题性开发的设计理念。

优点:

1、本方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北台地作为一片特殊的城市发展用地,丘陵地形特征明显,内部山体较为平缓,且目前台地内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保持较好,因此降低基地内地块的建设规模,保留大片水系绿地,有利于台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水土流失和山体破坏。

2、方案布局顺应自然,地块开发注重台地本身特点,合理利用了台地的地形地貌和现状建设资源,如利用东部宽阔的地域面积,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一个影视文化主题公园,狭窄的西部片区则利用已建成的五星级雷迪森酒店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一个高档的休闲度假区。

缺点:

1、路网密度较低,不利于各地块之间的沟通联系。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达到19平方公里,其中东西向直线距离超过1万米,南北向直线距离超过5千米,而在方案中只规划了二横四纵六条主干道,两条次干道,不便于各区块内人流的出行游玩,因此建议根据功能布局适当提高路网密度。

2、本方案中侧重于生态保护,景观特色突出,对土地的开发强度较低,尤其在土地集约利用规划方面,主要是影视主题公园、五星级酒店、度假休闲区等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地,但缺乏长期居住的用地安排,无法使台地人口进行集聚,不利于台地城市的形成。

本方案侧重于台地的生态保护,从西至东依次打造度假休闲区―未来世界区―生态保护区―影视主题公园―五星酒店配套区,形成四个中央水体景观和三条主要景观轴线,同时规划形成二横四纵的主干道,并与新昌主城区和嵊州台地做好道路对接。

根据以上评析,我认为方案一更适宜城北台地的发展,建议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深化完善,并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1、城北台地作为我县今后重要的城市发展用地,需要明确其规划定位。根据总体规划对台地组团的发展定位和台地发展研究报告,城北台地定位为新昌中心城市的台地城市副中心。

2、本次规划范围较大,规划面积约19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控制范围达到了27平方公里,尤其在台地上市政设施缺乏的情况,需要合理安排各区块的建设时序,提出建设启动区,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3、进一步优化核心区空间结构,突出区域特色,完善公共设施,将商业、旅游开发与绿化景观资源结合起来,提升全方位的生活环境质量和个体休闲运动的空间和设施。

4、保护台地风貌,保护和利用台地内现有的水系、绿化,创造风景宜人的台地风貌,通过改变单纯依靠车行交通的出行方式,规划便捷的梯道,引导行人的步行交通,并且大型城市梯道也能成为山地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5、方案中缺少对市政配套设施的表述。作为地块开发建设的先行条件,道路、水电等市政市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本方案中还缺少对各类市政管线线路走向、接口、利用方式的表述,因此需在方案完善过程中进一步补充相关规划资料。

6、由于城北台地规划用地过于狭长,东西向道路主要依靠环乡公路延伸段进行联系,结合我县道路实际情况及公众意见,为保障台地道路的安全性,在道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设计坡度及与周边道路的衔接问题,主要是与嵊州城区和我县中心城区的道路接口问题。同时应通过人口预测做好台地与中心城区、台地与嵊州城区及台地内部的交通流量分析,并根据交通流量和实际地形情况合理布置台地路网,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7、新昌城北台地用地面积达27平方公里,台地要开放建设需要运用什么载体来带动台地建设,我认为利用城北台地在国内少有的台地风貌优势布局和吸引大专院校分校(分部)和老年养生疗养等功能区,究竟用什么载体尚须通过进一步规划论证调研后确定。

三、案例启示

1、当前,居住在城市的每一位市民,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加关注城市尤其是所居住城市的规划,让规划见“阳光”,并参与到其中来,是体现政府意见和公众意愿的“阳关规划”的内涵。在规划编制中,强调社会各阶层多渠道、多层次参与规划的全过程,实现“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社会监督”的目标。城市规划是为城市长远和整体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推行公共参与、实施阳光规划,打破了以往规划是“封闭循环”、“自产自销”的做法,不仅提高了市民的参与程度,更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3篇

自浙江全面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以来,地处钱江源头的开化县始终冲在治水一线。仅2014年,该县就启动了116个行政村453个村点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涉及农户超过3万户。

可由于工程量大面广、情况复杂,推进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设计不够合理、施工不够规范、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质量如何,直接关系‘五水共治’成效和群众切身利益。”在今年1月召开的开化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这些问题引起了代表们的热议,他们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对此开展监督,争取把这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良心工程”。

人代会后,开化县人大常委会便决定将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2015年度重点监督议题,计划通过专题调研、专题审议、专题询问、代表视察、工作督查等方式开展监督,确保钱江源头兑现“送出一江清水”的庄严承诺。

地毯式摸底,凸显监督之实

要想监督有的放矢,首先得摸清情况、找准方向。春节假期一结束,开化县人大常委会立马兵分7路,按照“走进每个工程实施点,把座谈会开到每个行政村”的要求,深入全县453个项目实施村点,就一些群众、代表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了一次地毯式的摸底调研。

村头镇大黄山村坐落于海拔500余米的山间,120余户农家分布在4个自然村,其中3个自然村去年实施了污水治理工程,人口最少的一个村点仅10余户人家。3月6日清晨,早春的天气仍是寒气逼人,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育全带领调研组一行6人,翻山越岭来到了这3个自然村,就偏远山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情况开展调研。

大黄山自然村有70余户农家,近年来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许多农家都办起了农家乐。调研组走进每户农家乐,详细了解他们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意见建议。调研组发现,“靠山吃山”的大黄山村民深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非常支持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而在仅有10余户农家的岭头自然村,调研组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上级鼓励我们向中心村集聚,为何还要花几万元做这工程”“我们村有两三户可以建化粪池,现在做那么大一个终端,不是浪费吗?”几位群众带着调研组一路察看污水管道铺设情况,并向调研组道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3个自然村走下来,调研组既看到了不同自然村、不同环境下工程实施的实际状况,也充分了解了不同生产生活条件下群众对工程建设的态度和真实期盼。

与此同时,为使调研工作更加全面、深入,全县14个乡镇人大分别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对本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开展监督。其中,杨林镇人大三次组织镇人大代表对不同设计规模、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建设进度的在建工程开展视察,切实做到摸清问题,督促整改。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95%以上的县乡人大代表都参与了这次地毯式的摸底调研,许多代表作为项目实施村的主要负责人,更是积极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意见建议。“我们调研后发现,以村为主体,采取‘三议三公示’进行施工,既能降低工程造价,又能保证工程质量。”“我们调研组不这样认为,有些村以‘三议三公示’为名,实为逃避招标,而且由村自行组织施工的,因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影响了工程质量。”“我们认为,以哪种形式进行施工,应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各村实际情况。由村自行施工的,村两委必须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村民对此项工作也需十分支持才行。”……经过激烈的观点碰撞,在对调研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后,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形成了一份6000余字的调研报告,既详细阐述了工程实施的真实现状、基层群众的担心和顾虑,也提出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等。

多措并举,彰显监督之力

面上看得见的情况摸清了,看不见的情况又怎么样? 就在开化县各级人大代表分赴各地开展实地调研的同时,县人大还要求县审计局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开展专项审计。

2月中旬开始,县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五水共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重点抽查了6个村实施的工程项目,并对集中采购管材价格偏高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审计发现,部分工程存在招标管理不规范和项目补助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有的村违反招投标法规定将工程直接发包给有关施工单位,有的工程设置的招标条件不利于市场竞争。看到审计局罗列的种种问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看后十分揪心,要求将这些审计情况印发给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并决定在常委会会议审议县政府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后,就相关问题开展专题询问。

“一些工程设计没有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致使设计方案频繁调整、终端选址不合理、工程返工等问题出现。今年准备如何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询问会上,县人大代表邓仕海率先发问。

“针对工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设计单位和项目实施村的作用,争取做到科学性和实用性并举。对住户在20户以下、布局比较分散的自然村,可以调整为生态化处理模式……”县农办主任葛宏雷马上接过话筒应答。

“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应答声刚落,邓仕海代表又追问:“畜禽污水处理是农村污水处理的重点,但从目前实施情况看,绝大多数畜禽污水未被纳入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出于什么考虑?下一步准备如何处理畜禽污水?”

“未将畜禽污水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围,主要考虑到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有限,将畜禽污水纳入会影响处理效果。下一步我们将针对畜禽污水处理作进一步研究,争取尽早拿出方案。”葛宏雷就此问题进行了解释。

“如何规范工程技术指导和监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针对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招标、建设、验收、资金使用等方面出现违规、违纪情况,监察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督?”

…………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集中调研,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早已对开化县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情况了如指掌,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期间举行的专题询问会上,接连提出“敏感”问题,让县府办、县财政局、县监察局等部门负责人应接不暇。

专题询问是为了发现问题、弄清问题,可解决问题才是人大监督的最终目标。为此,开化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审议和专题询问情况,形成了《关于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的审议意见》,向县政府提出了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规范有序地进行施工、及时做好工程验收、建设长效运管机制等意见建议,并要求其在三个月内向县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研究处理情况。

一抓到底,更显监督之效

接到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书后,开化县政府第一时间召集各乡镇、部门负责人,研究相关问题整改措施,并在一个月内先后下发了《开化县2015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的通知》、《关于简化201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管材管件及检查井领用程序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对准症结问题开出数剂“药方”。

对于代表意见较集中的污水处理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各设计单位今年对新实施的106个村和续建的8个村逐个进行了现场勘测、分析,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尤其是一些地势复杂、住户分散等情况的特殊村庄,不再是简单地套用建设图纸,而是争取做到“一村一图”,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说,类似齐溪镇龙门村、华埠镇永丰村等已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仅需对原有管网或终端进行改造提升,既可节省建设资金,又能达到治污效果;像芹阳办事处宋村村这样住户较分散的村庄,再加上地势高低错落,污水处理设施和管道铺设较困难,设计单位经过数次现场勘测后,提出了部分农家通过建立生态化粪池来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案。

另外,针对基层群众反映的管材、检查井中标价格高等问题,县检察院、监管办、农村治污办、财政局等单位联合组成了谈判小组,经与材料供应商多次谈判后,最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部分主要材料的价格。为防止材料质量以次充好,县农村治污办还开通了举报热线,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了材料质量检验检测制度。

第4篇

邵洪泽,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08级水利水电工程二班

张亚东,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08级水利水电工程二班

摘要:由于近年来,张家口市农村人口搬迁外流情况严重,农村常住人口迅速减少,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外迁原因和现状和趋势以及农民生活现状,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事实依据,本文对河北省崇礼县高家营镇大沟村近十二年来农民外迁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民外迁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农村;农民;外迁;原因

张家口市所辖范围内的农村很大一部分处在山区,农民以耕种务农为生,基于自然条件等原因,生活水平较低。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已不能够再依靠务农维持生计,所以导致了农村人口迅速大量的搬迁外流,农村居住人口迅速减少,外流人口外迁至城市郊区及乡镇或其周边交通便利的地区。这一现状的产生和发展趋势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且具有当前农村人口流动情况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张家口市崇礼县高家营镇大沟村人口外迁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兹将调查研究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农村人口外迁情况的现状和趋势

近年来农村人口迅速外流,外流人口全部搬迁至城市郊区及乡镇或其周边交通便利的地区,经调查,大沟村外迁村民30%迁至高家营镇,40%搬迁至镇毗邻的乌拉哈达村,另外30%迁至市郊区,如:孤石村、口外东窑子村、东湾子村等等。农民外迁家庭在这些地区租赁房屋居住,房屋面积均在30平方米以下,居住环境拥挤。农村常住人口迅速减少,滞留人口基本为65岁以上老人。调查数据详见如下表1及图1:

表1 2000~2011年大沟村人口外迁情况调查表

2001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户籍总人口340325292277270265264267272265263266

外迁人口50657095102107126156208212215223

居住人口29026022218216815813811164534843

图1:

从表格数据及折线图变化趋势明显看出,近年来农村人口外迁情况严重,尤其从2005年以后。到2011年初,农村居住人口仅占全村户籍总人口的16%,经调查统计,居住人口的72%为65岁以上的老人,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人数为0。大沟村12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见下图2:

图2:

(注:少年儿童组:0~14岁,成年组:15~64岁,老年组:65岁及以上。)

经过实地考察,由于近年来农村居住人口的锐减,村庄开始逐渐衰败,就连村庄的街道也荒草丛生,外迁户的房屋因长时间无人居住,已经开始坍塌,院子里长满杂草。而且街上鲜见村民,整个村落一片荒凉景象。不难预见,不久的几年后,整个村子将不会再有人居住。据实地走访,自然环境类似的农村现状基本相同。

农村人口外迁的原因

近年来,造成农村人口迅速外迁的因素有很多,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旧的生存模式已经不能维持家庭生计,必须放弃务农,外迁到靠近劳动力市场的地区打工来维持生活。具体详细地分析,农民外迁有以下原因:

一、农村的自然条件因素。类似于大沟村的山区农村,耕地多为坡地且耕地面积很少,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后,农民可耕种的面积减少,而且传统养殖(主要有山羊、绵羊、骡马等)受到限制,虽然农民每年能得到政府的“退耕还林”补贴,但是依然不能解决生计。可耕种面积少,坡地旱田又无法实现人工灌溉,而且耕地分布零散,基本没有五亩以上的单块耕地,农民每年土地收入很少。若年内旱灾,农民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加之,农村交通不便,距离乡镇公路约35公里,虽然现在村村通公路,实际是一条未经规划的水泥路,使用寿命很短,而且不能根本上解决农民生存问题。因自然条件差,农民基本没有可以发展的副业。受自然条件所限,导致农民外迁。

二、社会因素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山区农村的生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资料显示,近年来农民消费意向支出比例有所增加,项目较多的有家用电器、教育、医疗保健、水电和住房、家具、衣着、娱乐交际等[1]。其中重要一方面是父母为了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够在更好的氛围里成长。因此,大量农村家庭外迁。

三、农民的生活负担日益沉重。农民处在社会的底层,从事最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收入微薄,生活艰苦。当前,农民的沉重负担主要来自:1.子女的教育经费。可以想象一个农民家庭供读一个高中生或大学生的拮据。分析表明,我国老百姓教育开支占收入的比例,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中最高国家的3倍多。供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农民14年的纯收入,对于相对贫困线下的农民则需要45年的积累[2]。2.子女成家在城市或城镇购房的压力。就当前房价水平,农民家庭基本无力承担。3.老人的赡养经费。主要包括老人的生活供养和老人的医疗经费。就近年来的物价水平衡量,不难想象普通农民的生活压力是多么沉重。那么,如果一个农民家庭依靠在农村务农维持生计显然是不可能的。

四、农民的大量外迁是符合当前城市化形势下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的。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乡镇建设步伐加快,劳动力市场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近几年农民工工资已经比较可观。在张家口市区附近的劳动力市场调查了解到,一个农民工每天平均收入在110元左右,尽管劳动体力繁重,但是农民对劳动报酬比较满意。因此,城市化引起的这种“供需关系”也是导致农民搬迁外流的重要因素。

针对农村人口外迁的意见建议

当前农村人口大量外迁是普遍城市化进程的体现,但是张家口地区某些山区农村具有其独特性。主要原因是那里自然条件差,农民生活水平低,与城镇贫富差距悬殊。农民自主搬迁后,租住简单房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政府应该实行相关扶民政策,解决农民生计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经调查提出建议:政府应对个别贫困农村(自然条件差的山区农村)实行政府出资扶助搬迁政策,迁至城镇周边地区。农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就是城乡统筹的过程。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只有在真正了解农民对城乡统筹的态度和需求后,才能正确实施[3]。具体实行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键是解决农民外迁后的住房安置问题,使其居有定所。当前农民自主外迁,租住房屋暂住,家庭居住环境差,设施简陋、空间狭窄,没有一个良好的安身之处。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民住房安置问题,这些农民当前主要在为子女奔波,根本没有能力顾及自己城乡定居。

2.搬迁尊重农民意愿。主要针对农村部分老人,可能不愿搬离生活几十年的故土,政府应做好资补安抚工作。

3.政府要做好全面详细的统筹规划。协调各级政府态度意见,处理好搬迁的选址问题。杜绝搬迁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例如贪污受贿、农民的利益争端等,主要遵循公平、公正,保证农民利益的原则。做好搬迁的后续工作,尤其避免迁入农民的边缘化问题。(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01)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程容宁.农民需求新动向带给我们的新思考[J].江西农业经济,2000,(06):11-12.

第5篇

一、村情

村位于镇东北部,辖区有耕地面积约1100亩;村民小组9个,农户176户,总人口868人,常住人口400余人,其中五保户2人,农村低保对象32人;村里党支部1个,党员17人。有村小1所,学生8人,教职工1人。今年种植烤烟220亩,下季水稻制种200亩。该村地处偏远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田、烤烟、水稻制种和外出打工,经济水平比较低。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1、制订工作方案,分阶段稳步推进

根据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围绕工作目标,制定《2013年镇村开展“三送”、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建设内容、措施办法,全年分三个阶段有序进行:第一阶段,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宣讲新农村建设政策;深入走访农户,梳理民情民意,分析研究解决措施;召开村民大会,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理事会;建立健全工作组制度等相关制度。第二阶段,召开村民大会,做好“三清六改”规划工作,并分步实施;争资争项,启动水渠、公路等项目建设。第三阶段,落实项目资金,确保新农村建设点工作任务完成;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等;迎接新农村建设工作检查考评验收。

2、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合力。

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新农村建设当作一项中心工作来抓,要求要进一步优化、细化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提高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委主要领导先后2次到驻点调查研究,指导村庄整治与建设,一起想方设法解决通组路建设、改水改厕、土坯房拆除等问题。委分管领导与工作队一道经常性深入农户,了解民情,落实进度解决难题。

3、发动群众,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促进全民参与,工作队深入农户,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宣传话动,激发广大农户投身新农村建设,广泛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权、决定权。成立了以村干部为会长、等7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理事会,召开了村民大会征求意见,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动员拆除空心房、签订协议、通组路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理事会的作用。

4、抢抓进度,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目前已经启动了通组公路建设,修建长度达2.6公里;筹措资金修建通往契下的简易桥梁一座;根据“三清六改”要求,拆除破旧烤烟房1座、空心房一栋、牛栏2间、猪栏1间。

三、存在困难:

1.资金筹集困难。目前拆除破旧土坯房缺少启动资金;简易桥梁资金缺口2万元;破旧建新等工作预计总资金缺口将达到30余万元。

2.破旧土坯房拆除困难。由于资金困难,部分村民只顾眼前利益,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影响村容村貌建筑的拆除工作基本陷入停顿。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根据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度安排,协助村抓好破旧土坯房拆除、村容整治等“三清”工作;

2.协助村抓好外墙粉刷、改厕等“六改”工作;

3.启动村委会通往新农村建设点桥梁的护栏修建工作;

4.做好村通组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第6篇

2019年终个人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李高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全县帮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帮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引导农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结合当地实际,在帮扶队长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开展了曹务乡罗林村的帮扶工作。现将本人一年来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开展入户调查摸底。我采取进村入户核对信息、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与村组干部及农户谈话交流等方法,与自己所包的41户贫困户协商制定了《户内增收计划》,并且核对了相关信息,并得到了农户的签字认可。在深入农户摸底调查的同时,我还就扶持发展种植养殖、扎实做好劳务培训输转、加快推进土地改良、尽快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支持发展乡村教育事业等问题,与广大农户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了深入交流,征求了意见建议,为下一步精准建档立卡、靠实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做实帮扶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依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村具体实际,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并结合自己所包的户内实际情况,制定了户内帮扶计划。

三是实施具体扶贫措施。按 照“六个精准”的要求,从罗林村自然条件和帮扶户意愿出发,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具体规划建设:1、新建果园1000亩,其中标准化幼园管理500亩,管理大苗移栽200亩。2、危旧房改造任务150户,目前完成67户,在改造的同时,主要对沿途的村庄环境进行整治。3、完成旱作农业1800亩,其中幼园套种洋芋1000亩,栽植大蒜300亩,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500亩。4、高标准完成梁峁沟道生态建设1500亩,共栽植侧柏、直柳、刺槐、山毛桃等生态苗木15万余株。5、新建乡村舞台1座,配套硬化村民活动中心2500㎡。6、新修塘坝1座。7、引导村组剩余劳动力、“两后生”积极参加实用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外出长期务工或参加当地的季节性务工,增加家庭收入,使2019年实现全村181户脱贫的工作目标。

第7篇

一、论坛概况

本次论坛由县政协主办,乡政府、景区管委会协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旅游事业大发展”为主题。县政协主席彭岳舜,县委副书记,县政协副主席、等领导出席会议,部分县政协常委、委员,各专门委员会、委员联络组,县发改局、旅游局、建设局、财政局、环保局、乡政府、景区管委会、旅行社负责人及乡班子成员、各村主要干部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作热情洋溢的致辞,作总结讲话。主持会议。

本次论坛共收到交流材料24篇,其中乡党委、景区管委会书记、乡乡长、乡乡长,县旅游局局长、环保局局长、建设局党组书记,县政协委员,旅行社总经理等13人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经过一天的大会研讨,本次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人民网、《联谊报》、电视台、《报》作了采访和报道。

二、论坛成果

我县旅游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次旅游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我县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很有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提升了政协论坛品牌。举行“2012政协旅游发展论坛”。通过两年的尝试和完善,政协论坛在我县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初步成为我县政协相对固定的履职品牌,为今后继续举办论坛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旅游信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是深入实施“一三四八”发展战略,实现“三大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次论坛通过交流研讨,对发展风情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许多较为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增强了我县领导干部群众对做强做大旅游产业的信心。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全力发展旅游,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时机已经基本成熟,的旅游产业必将大有可为,大有所为。

(三)进一步浓厚了创A工作氛围。本次论坛在正值我县全力推进中国之窗景区和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之时召开。创A工作成了本次论坛的热门话题。会上,与会人员对创A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顺应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形势的必然之举,是我县实现经济社会借势赶超的现实需要,是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境内景区景点档次及知名度的内在需要。通过研讨,相关部门、乡镇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营造了攻坚克难、通力协作的浓厚的创A氛围,为创A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四)进一步提高了宣传教育效果。本次论坛参与对象更加广泛,除政协委员、有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参加会议外,还有旅游企业、农村干部群众参加。而且还在人民网、《联谊报》等全国、省级媒体上作了宣传,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作用。特别是各村两委主要干部会后认为,通过参与论坛,对我县打造旅游大县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创A活动存在的困难更加了解,并表示对创A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处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文物保护等力度,为创A工作提供更大的支持。

三、主要观点及意见建议

本次论坛与会人员围绕景点景区建设、文物保护与开发、旅游节目演出、生态文化建设、库区旅游发展等课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提出了许多观点鲜明、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主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创A工作方面。1、景区。由于景区名胜区涉及面很广,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应该抓住重点,走精品化开发、差异化开发之路,才能真正有效完成创A任务。首要之急是加大对时思寺、雪花漈及古树名木的保护;其次是重点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小佐村云中桃源渡假区和上山头高山湿地游憩区;当前关键是创A工作中的政策处理、旅游服务及文化挖掘工作要跟上。2、中国之窗景区。旅游的最主要优势是文化浓厚,要立足人文优势,大力弘扬挖掘畲语、畲歌、畲服、畲屋、畲俗、畲艺等民族文化,并依托农家乐、漂流、风情演出等载体,把风情转化为旅游资源。

(二)风情演艺方面。体会民俗风情是我县旅游最重要的卖点,一场富有地方特色、具有鲜明个性的风情节目演出,是文化的最好表达方式之一。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风情演艺节目。这就要求党政部门、旅游企业及演出团体通力合作,用一至二年的时间,在现有演出节目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提升,打造一到两台融合风情、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精品演出节目,定期演出,丰富旅游内涵。

(三)库区旅游方面。随着滩坑水电站移民和复建工作的基本完成,工作重点要尽快从“移民”转移到“富民”上来,充分利用库区资源优势,把发展库区旅游产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发展库区旅游业当前要抓紧对库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科学评估,做好高起点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四)乡村旅游方面。乡村旅游是丰富我县旅游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我县的乡村旅游首先要做好规划布局工作,形成村庄(民族村)、舞台(演艺)、街道(小吃、工艺品)、山庄(农家乐)于一体的格局;其次做好与农业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良性互动文章;再次是加大对重点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营造整洁优美的旅游环境。最重要的还是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素质,以独特淳朴的民风习俗,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引客留人。

第8篇

一、现阶段我县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情况

市政中心负责城区博济、侨润、狮子楼三个办事处的清洁取暖改造工作。自2017年县政府出台实施方案,开始启动以来, 2017年改造气代煤525户,电代煤1921户,合计2446户;2018年改造气代煤675户,电代煤3818户,合计4493户;2019年气代煤401户,电代煤7876户,合计8277户。2017-2019年三年气代煤合计1601户,电代煤合计13615户,总计82个村庄15216户。

在项目建设上,我们坚持“倒排工期、平行作业、压茬推进”,完善制定具体改造台账,确定施工队伍后,加班加点实施设备安装和线路改造。并每村安排驻村盯包小组,由街道办事处和市政中心工作人员组成,始终确保有3-5人驻村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涉及多部门联合办理的问题,及时召开现场协调会,坚持特事特办,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了各项工作均按照时间节点来推进。同时,为保证工程质量,所有线路改造和采暖设备的安装,均由具有专业资质的队伍施工,并抽调县市政中心和供电、燃气公司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所有采暖设备均安装在安全区域,确保每个细个都规范化安装,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在运行管理上,一是不断完善安全监管制度,确定了安全网格员监管机制,由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专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村支部书记担任网格员,每村配有1-2人安全员,负责所辖区域内燃气安全使用的监管检查。二是积极督导天然气企业制定了气源保障供应应急预案和压非保民保供方案,进行了燃气工程应急抢险演练,定期对村干部、安全员、群众用户进行了安全宣讲培训,利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进行了燃气安全专题播出,在社区、村庄、街道悬挂燃气安全教育条幅、发放了明白纸,逐户张贴了燃气安全操作彩页。三是组织开展冬季清洁取暖“进村庄、进社区、进家庭”集中宣传活动,由供电、燃气和设备供应商专业人员,对用电、用气、设备操作等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现场演示操作流程,悉心告知燃气安全使用注意事项、隐患和泄露处置方法。同时,建立健全服务管理机制,要求设备供应商在我县设立产品售后服务点,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保障第一时间到达用户家中进行维护、维修。

在补助资金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市政府文件精神及《阳谷县冬季清洁取暖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对建设费用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煤改电”户均6500元,“煤改气”户均5000元;运行费用补贴标准为户均1000元/年,连补3年。其中建设费用补贴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中标企业,签订施工合同,约定工程完工支付工程款的30%,第一个取暖季结束后支付工程款的40%,第二个取暖季结束后付清剩余款项。运行费用补贴,每年分两次支付,春节前已支付给博济、侨润、狮子楼三个办事处2017、2018年度的运行补贴共计346.95万元,待取暖季结束后,剩余部分的补贴经专营企业核实后按规定进行发放。

二、居民取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改造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参与冬季清洁取暖改造的用户都是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底,安全意识薄弱,对电气取暖设备的正确使用、保养知之甚少,甚至不理解取消使用第二火源的安全措施,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亟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二)取暖配套设施建设亟需加强。目前,我县清洁取暖改造主要是“电代煤”和“气代煤”,城乡电力、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与清洁取暖发展趋势相比,已经严重滞后,造成电气消费远高于散煤取暖。

(三)群众认可度较低。农村地区群众受生活习惯和使用成本等因素影响,对参与清洁取暖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清洁取暖运行补贴1000元的标准低于实际运行费用,导致老百姓不愿意改,或者改造了不舍的用,导致了开机率的降低。

三、下一步意见建议

(一)将安全教育培训常态化。在今后的监管中,我们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要求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以村庄为单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用户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通过集中授课、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现场演示等形式,让老百姓记住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经常性的邀请老百姓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

(二)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步伐。一是加快完善城乡电、气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清洁能源供应范围,为城区和农村地区清洁能源替代打下基础。二是推广农村住房节能改造,提高居民取暖能源利用效率,引导更换使用高效环保炉具。三是依法管理,提升民用取暖散煤质量,严格落实煤炭质量标准,加强销售环节监管,从源头阻断劣质煤流通渠道,大力推广优质煤使用。

第9篇

一、突出重点,在协调服务上下功夫

我们始终把握“项目推进”这个重点,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狠抓项目的谋划、争取和组织实施,着重完善了“三个机制”。

一是完善项目编制的牵头协调机制。以系统管、综合管、牵头管、合作管和服务管的方式,按照“早安排、早启动、确保开门红”的要求,在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于元月中旬编制下达192项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同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今年已有57个项目进入省重点计划单子,其中22个为新增项目。

二是完善重点项目实施的跟踪服务机制。以市领导联系制、“双百”项目直报制、项目推进例会制、重大问题限期办结制及重大项目全程跟踪办理制等形式,协调有关方面,着力做好192项重点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百项”前期项目的推进工作,突出“六个百亿”工程这个重点,把项目前期、实施、跟踪、监督、绩效评估抓紧、抓实,初步形成了大合唱、大推进、大建设的工作局面。上半年,全市重点建设实现投资8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0.7%,同比增长14%,居全省第5位。其中“百项”重中之重实施项目实现投资58.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2.9%;“百项”重大前期项目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53%。同时,进一步完善项目储备库,形成了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研究一批、储备一批的梯度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市已有总投资1.5亿以上储备项目46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三是完善重大项目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以简报形式,每月对重点项目的投资情况、开工情况、施工进度进行通报,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定期召开县区和部门碰头会,查找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督促整改。同时,按照国家、省发改委的要求,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认真做好51项投资亿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的自查工作,确保了我市重点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攻克难点,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

我们把抓协调、攻难点、求突破作为转变机关作风,促进加快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是转变职能强服务。土地供应、资金筹措、征地拆迁是推进重点建设的三大难点。针对我市农保率高,土地折抵指标少,项目用地十分紧张的状况,我们一方面强化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引导,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另一方面切实转变职能,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更多重点建设项目进入省重点计划单子,缓解用地紧张矛盾。全市有57个省重点项目争取到土地指标3900亩。针对部分项目资金筹措难度加大的状况,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衔接汇报,争取国债、省补助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参与组织召开经济金融发展银企洽谈会,牵线搭桥,推介项目。今年以来,全市争取到近30个项目的国债和省补助资金3016万元,有10家金融机构与我市22家企业现场签约资金近11亿元。针对部分拆迁户要价高,拆迁难度大的状况,我们及时召集县区和市级部门会商对策措施,及时消除项目推进中的不和谐因素。

二是创新方法优服务。在项目审批管理中,我们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对企业自主投资在产业政策上属于鼓励类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审批程序由3道简化为1道,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办理时限由15天缩短为1天,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对企业投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及外商投资项目,采取核准制;审批程序由3道简化为1道,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办理时限由法定的20天缩短为5天,严格按照承诺时限执行,大大简化了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流程,方便了业主。

三是依法行政促服务。积极推进收费“阳光工程”,对中央和省公布取消的收费项目进行逐项清理,并汇编成册,在网上进行公示;对我市3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的收费进行摸底调查,向42家企业发放缴费情况调查表,并全面核查了5家工业企业从立项到竣工过程中的缴费情况,在全面梳理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18项涉企收费提出了减免优惠意见建议,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广泛开展价格咨询宣传,在927个行政村、129个社区建立了收费公示栏,发送收费公示手册2000余册,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价格维权意识;加强价格举报工作,认真办理各类价格咨询及投诉举报件184起,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6起,退还用户金额3.97万元,维护了群众利益。

三、强化责任,在主动服务上下功夫

抓机关作风建设,制度是保证,关键在于人。我们从一开始就围绕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精英团队目标,高度重视机关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强化责任,提升服务发展素质。按照市委的要求和年度学习计划安排,采取委领导带头讲、中层干部轮流讲、邀请有关领导专家讲的“三讲”学习辅导方式,共落实了8个机关学习日。通过狠抓学习,确保了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思想上的统一、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强化了服务发展的主体责任。

二是建章立制、强化考核,激发服务内在动力。在原有7个系列30多项制度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一手抓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按照“一岗双职”的要求,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处室单位负责人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使人人肩上都有担子。同时,从今年4月份开始,试行了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改“年终一次性算总账”为“每日考勤、每月汇总、每季考评、年终综合、赏罚分明”,进一步调动了全委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转变作风、深入调研,提高服务基层水平。今年以来,围绕规划编制实施、重点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价格服务等工作重点,由委领导带队,先后有87批次、201人次、共64天时间,深入县区、企业、项目现场、社区、乡镇、村庄等进行调研、检查和现场办公,确保了机关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第10篇

也因为千岛湖,数万淳安百姓曾不得不退居山中,如今依然过着十分艰辛的生活。

为了让这些身居深山的百姓也能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淳安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下山脱贫工程。为了让这些工程落到实处,让这些百姓下得了山、脱得了贫、过得上好日子,淳安县人大常委会就此展开了持续的监督。

徒步进山,调研高山农民清贫生活

2010年5月的一个清晨,淳安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组织调研组赴屏门乡隐将村,就下山移民和农民异地搬迁工作开展调研。

从千岛湖镇出发,坐了近两个小时的车,再无公路可走,调研组一行只得换上登山鞋,背着干粮和矿泉水,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大山进发。刚开始,调研组成员还为山路两旁的奇花异草和远处的奇峰异石叫绝,可不到半小时,就开始有人脱衣擦汗了。一路上,调研组一行走走歇歇,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隐将村的远代里自然村。

在这个山岭重叠、峡谷幽深的小村庄里,住着8户农家。他们都是上世纪60年代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因在山下吃不饱饭才翻山越岭举家迁徙到山上的。当年一起上山的共有29户农家,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山头,他们开荒辟地,靠种茶叶、山核桃、油茶、笋竹、土豆等农作物为生,现在很多人已陆续下山移民。

走进一间3米多高的小土房,调研组看到,屋内只有4条长板凳、一张旧八仙桌和一台黑白电视机,墙壁与木柱子都因烧柴点油灯被烟熏得黑黑的。男主人章孝法见家里来客人了,赶紧叫来妻子找杯泡茶,并生火开灶炒南瓜籽给大家吃。据当地村干部介绍,这已是当地农民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了。章孝法说,他们几户人家至今未通上电,平时用电全靠自己上世纪90年代末买的一台小型水力发电机,但也只能供他们一家人的照明,偶尔也能看看电视。

“辣椒当油炒,爬山当棉袄。”说起山上生活的艰辛,章孝法神色凝重。他说,买米买盐、穿衣、看病和孩子读书都要钱,家里的茶油、山核桃、茶叶、笋干能变钱的都卖掉了,平时炒山菜时没油吃不下,只好多放些辣椒,用来开胃下饭。冬日里,哪怕是雨雪天也得爬山干活,以此暖身祛寒。

因为山上“地无三尺平”,当时一起上山的29户农家都分散在各个山头,虽然相互间房子都能看得见,但走走起码半个小时。当地人用一句顺口溜来形容他们的生活:治安靠狗、信息靠吼、交通靠走。

离开章孝法家后,又走了半小时左右,调研组来到另一户人家。这家屋内比章孝法家更黑,房屋主人是一对年近8旬的老夫妇。他们有4个儿子,两个留在山上已经另立门户,还有两个儿子在山下的村里做了上门女婿。听说调研组是专门为他们走出大山的事而来,老人高兴得不得了:“早就想下山了,只是苦于没有地方肯收留我们,上山之前留在村里的宅基地早被人占去建房,连户口也都迁出了。”“最好是山上的东西仍旧归自己所有,亲手种下的树、毛竹、油茶等,经营管理了几十年,已经有感情了,荒掉砍掉卖掉都舍不得。”老人的语气很坚定。

从屏门乡回来后,2010年9月,淳安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调研组到中洲镇、安阳乡、界首乡等地就下山移民问题开展调研。中洲镇余家村当时有8户农家想从山上搬到山下来生活,村里也安排了统一的安置点,但余家村的党总支书记程名山心里明白:“实施下山移民工程,不是把山上的农民迁下山就算了事,而是要通过这个工程让搬下山来的农户生活得更好。”

据介绍,淳安县像这样急切盼望着下山脱贫的农家共有3000多户。

直抒胸臆,为民解后顾之忧

2010年10月,淳安县人大常委会在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山上农户异地搬迁情况的报告。

“实施农民异地搬迁工程,必须充分考虑新建安置点的选址问题,既要着眼于生活方便、交通方便,又要考虑到避险防灾、排污纳管设施和建筑风格等问题。”

“要切实解决异地搬迁农民安得下、富得起、过得好的问题。”

…………

审议时,淳安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就如何实施下山移民工程直抒胸臆。

接到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后,淳安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淳安县农民异地转移集聚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特色村培育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的补充意见》等多个文件,并加大了发展来料加工和乡村旅游、农家乐经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以及农民异地搬迁的补助力度。

据淳安县农办副主任江小元介绍,2011年全县共有3594户12180名农民申请下山脱贫转移,2012年将建成下山安置点36个,可安置下山移民搬迁农户1256户4374人。

可是,正当山里农户感激县政府的下山移民政策让他们走出大山、住进新房时,却又为没有生产资料立不了足犯起了愁。

“我家有4口人,住在与建德相邻的富文乡荷山村,儿子与媳妇常年在杭州打工,我和老伴吃住在山上,平时靠种些茶叶、采点粽叶卖,加上养两头猪,两人的年收入1万多元,基本能维持生活。政府发动我们整个村都搬迁到离村10多里路的山下来,没有生产资料分配,我们有手有力无处使,今后的生活难保障。”2011年5月23日,淳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余永青带领调研组到富文乡调研时,青田村村民邵长生道出了很多下山脱贫农户的顾虑。

“无产业支撑不敢转,老年人恋旧不愿转。除了个别居住环境极差的高山农户,现在自愿转移的山上农户不多,所以县政府必须出台政策,把产业支撑等配套工作跟上去,为农户解除后顾之忧。”汾口镇人大主席严政平直言。

第11篇

一、感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在蹲点调研期间,我分别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多个层面的座谈会,参与了村“民情沟通日”,走访了种养大户、贩销大户、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对村情民意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带给该村的新变化。

一是村班子团结干事,群众威信高,新农村建设势头良好。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村级组织建设,把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特别是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得到加强。该村“两委”负责人都是两年前上任的。支部书记严志刚是村中的养鸡专业户,村民主任严水华从事建筑装饰材料经营,两个人都有较强的事业心,群众信任度高。村集体经济薄弱。但他们带头筹资筹劳浇路、造戏楼、整治村庄环境,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村庄整体面貌得到较大改观,村民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树立了村班子的威信,激发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全村呈现出齐心共建美好家园的新气象。

二是农业主导产业有效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柑橘产业是严村的传统优势产业,衢州桠柑的发源地也在该村。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偷橘罚戏”的故事就发生在该村。提升农业传统产业、培育农村新兴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增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持续动力。我区始终是紧抓不放。随着柑橘品质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严村柑橘产业稳步发展,在农业产业中仍处于主导地位,柑橘收入占了该村农民人均收入的2/3。柑橘产供销体系完善,村中有一批柑橘贩销大户和加工包装户,形成了柑橘收购、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年销售量达到500多吨,带动了300多名农民从事柑橘加工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是村庄整治效果明显,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全区开展了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的农村环境整治与农村新社区建设。坚持建管并举,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一方面,加大建设投入,我们通过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基本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亮化:另一方面,加强整治与管理,去年我们两次组织全区性的“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清理了大量的陈年垃圾,清除了卫生死角,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情况有了好转;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村里现有两名卫生保洁员,负责村内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经过整治与管理,村民的卫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庭院环境卫生整洁有序,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是村风民风纯正朴实,农民群众致富愿望强烈。在走访与交流中,我感到该村村民朴实厚道,勤劳善良,民风纯正。为建设“西安高腔”活动中心,村“两委”发动全体村民及社会力量筹措资金近10万元,义务投工1万余工,建起了64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村中社会治安好,邻里团结互助,近年来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我在参与他们的“民情沟通日”活动中感受到,村民讲得最多的是发展,包括柑橘产业的发展、村庄整治与增收致富等,大家谋发展、求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提出的具体意见建议也很实在。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我深深感受到。这几年来党的农村政策是富有成效的,经过各方的努力,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村风民风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是肯定和拥护的。但新农村建设也面I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是村庄规划滞后。影响新农村建设。严村地势平坦,居住相对集中,但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村庄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主干道,村庄布局杂乱无章,“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与其优美独特生态环境不相协调。当前。农村的规划滞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给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是农民致富愿望强烈,但缺少增收门路。该村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是柑橘。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柑橘收入起伏较大。这几年,不少农民长年在外打工,由于缺乏一技之长,大多数人从事脏、苦、累的工作,赚些辛苦钱,收入不高。农民也很想发展一些其他产业,但因看不准市场,不敢贸然行事。如该村部分村民想发展“农家乐”,又担心没客人来,想发展其他种养业,又怕没有销路。等等。这说明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组织化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任重道远。

三是村集体经济薄弱,少数农民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该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靠少量的山塘水库承包款。年收入仅8000元左右。据统计。2006年我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有141个,占总数的52.8%,连村干部的正常误工补贴都难以支出,公共事业发展更是成了“无米之炊”。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虽然近年来实施了农村救助体系建设,但仍是低水平的,不少农民生活还十分困难。少数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像该村83岁高龄的老党员严卸元老人,因老伴多年患病,生活相当困难。

四是干部作风不够深入,指导和服务发展还需提高。不少村民对农业种养技术十分迫切。而实际上有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很成熟,如西瓜嫁接栽培实用技术等。却没有得到有效推广。这固然有技术信息不对称、农业技术推广不力的原因,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党委政府在服务“三农”还不到位的问题。不少干部实际工作中习惯于面上走走看看。没有真正满怀情感与责任去做工作。不能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呼声,不能很好地把上级政策与群众需求结合起来、把工作指导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解决当前矛盾与谋划发展结合起来。

三、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启示之一: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不仅要看到部分农民富起来的一面。同时还应看到不少农民致富仍然缺少途径和手段,有的甚至还十分窘困。因此,要树立“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的理念,把帮助农民拓展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既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做好农业增收的文章,同时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要多头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启示之二:提升农业产业。仍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工资性收入占了我区农民收入的一半左右。但又必须看到,外出务工受年龄、文化水平、身体条件及家庭等因素限制,大多数农民工还不能真正转化为产业工人,所以要高度重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柑桔产业是我区的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全区80%以上的丘陵田地都种植了柑橘,且柑橘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健全,这是经过10多年来打拼形成的,十分不易。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主导产业不放松。针对当前存在的柑橘品质参差不齐、培育管理粗放、加工低水平等问题,要着力抓好柑橘产业品质提升工程。围绕“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培育品牌”,重点推广柑橘“三疏二改、增糖降酸”等10项种植技术。提升柑橘产业,努力实现柑橘大区向柑橘强区转变。同时,要充分挖掘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生态农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努力引导农民多元增收。

启示之三: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这几年政府加大投入。带来了农村建设的新变化。但从总体上看。新农村建设还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我们欠发达地区。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办的事更多,而政府的财政支撑能力有限。当前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坚持循序渐进,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能使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放在突出的位置,多做“雪中送炭”之事,少做“锦上添花”文章。一方面,要按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投入,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项目实施、以奖代补、财税政策等形式,引导农民和工商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抓点带面、示范引路等,激发农民建设自己新家园的热情,变“要我建”为“我要建”。

第12篇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拆迁工作、违法建设整治工作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拆迁工作

(一)深刻认识实施拆迁工作的意义。

今年是我市推进旧城改造和以城南新区为重点的新城建设的关键之年。实施城市拆迁改造,是市委、市政府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加快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实施城市拆迁改造的重大意义。

1.实施城市拆迁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迫切需要。

城市环境是城市品位的外在表现形式,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体现着城市品位的高低。近年来,我市按照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集中人力、物力,实施“东扩南进、西延北连”战略,初步构建了30.2平方公里中等城市的基本框架。同时,按照“完善功能、彰显特色、提升品位”的要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景观建设,城市功能和形象得到新提升,相继成功创建了“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但要继续推进城市整体品位的提高,我们必须坚持旧城改造与城南新区建设并重,通过旧城改造,促进城市核心区块功能更加完善,通过城南新区建设,加快拓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使城市风貌更具特色,使新区发展更具亮点,促进城市建设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实现内涵发展和集约发展。

2.实施城市拆迁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促进节约集约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密切相关,产业集聚是城市化的基础,而城市化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实施一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按照市委“工业强市、和谐惠民”的工作主线,今后几年,我市将为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多渠道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实施城市拆迁改造是今后我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所在,也是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把实施城市拆迁改造作为我市改善投资环境、提升三产发展水平、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载体,盘活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实现节约集约发展。

3.实施城市拆迁是改善人居环境,体现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居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大多数市民享受到了城市化带来的实惠。但是,旧城区的相当部分居民,住房狭小,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不少老房子破旧不堪,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南,不实施拆迁工作,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难以实施,制约了整个新区乃至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实施城市拆迁改造已成为广大居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殷切期盼。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实施城市改造,完善设施,改善环境,提升功能,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让城市化的阳光惠及广大市民,更好的体现执政为民。同时,通过城市拆迁,我们还可以基本解决大部分生活在旧城区的弱势群体和住房困难户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推进旧城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造福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二)明确城市拆迁工作的具体任务。

拆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明确要求,周密部署,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

1.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法规为依据,按照“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要求,坚持依法拆迁与和谐拆迁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拆迁工作。

2.工作任务和实施范围。

根据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结合我市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工作的实际,完成旧城改造和城南西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拆迁任务。拆迁实施范围为列入年度拆迁工作总计划安排表的项目。

3.实施步骤。

前阶段,市建设局会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广泛听取对拆迁安置工作的意见建议,赴周边县市调研考察,制订完善了《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市年度城市拆迁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政策。盛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征求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对《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等政策的意见,这些过程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在制订政策时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和逐步与市场接轨的原则。接下去,要按以下三个阶段有序推进拆迁工作:

一是宣传发动阶段。这项工作要求在5月31日前完成。市级新闻媒体要加大力度,开展全面、广泛的宣传;各相关责任单位分级成立城市拆迁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拆迁小组,并层层召开动员大会;有关社区要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和工作手册;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房产要带头做好搬迁、腾空等有关工作。

二是全面实施阶段。这项工作要求在6月1日至9月30日实施。主要工作有两大块:一是做好调查评估。各拆迁工作组开始现场办公,发放拆迁通知书,进户调查、踏勘、评估;二是完成签约搬迁。集中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组织拆迁房屋腾空、验收、交付,组织房屋拆除施工企业招投标,落实相关管线迁移等工作,制订空房拆除方案,对已腾空房屋实施拆除。

三是扫尾阶段。这项工作要求在12月31日前完成。做好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有关依法程序,全面完成拆迁任务。

(三)做好拆迁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年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全市上下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既要坚定信心,突出重点,又要把握原则,科学引导,讲究方法,通力合作,采取有力措施强势推进。

一是要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对城市拆迁工作极为重视,专门成立了由盛市长担任组长的城市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相关责任单位和乡镇街道会后要迅速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落实拆迁工作具体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做到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涉及到拆迁的企业、社区要引导企业员工、社区居民,自觉服从拆迁工作大局,及时签订协议、腾空房屋。

二是要明确任务。各有关单位要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科学合理确定拆迁时序,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深化细化各项任务,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科学合理地排定拆迁进度,逐级落实工作责任,逐项明确时间节点,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应该担负的任务。这里再强调一下,今年拆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列入相关单位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市政府将加强工作督查,对一些思想不重视、精力不集中、工作不得力而造成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或发生重大事件的个人和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

三是要密切配合。做好拆迁工作,需要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需要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各相关责任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千方百计加快城市拆迁工作进度。各有关部门要自觉服从城市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调配,按照工作职责,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及时解决拆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水务、电力、广电、电信、市政、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部门,要全力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财政、金融部门要想方设法做好资金保障。公安、等部门要密切关注各类信息,及时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

四是要严肃纪律。在拆迁工作过程中,要严肃各项纪律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理直气壮,敢抓敢管,善于运用组织纪律及法律武器开展工作,对一些阻碍拆迁工作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决不手软,确保拆迁工作顺利推进。各有关单位和乡镇街道要有专人负责拆迁工作,及时了解拆迁户思想动态,掌握相关信息,制订相应对策。要全力维护拆迁工作秩序,快速处置突发性事件,做到有效防范、有的放矢。在实施强制拆迁时要严格按有关程序,做到依法依规,文明规范,公平公正,确保社会稳定。

二、关于违法建设整治工作

(一)当前我市违法建设现状。

1.肯定成绩。市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违法建设的管理,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出台相关文件,并三次开展了违法建设集中整治行动,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建筑蔓延的势头。

2.正视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违法建设监管不够到位,部分村民受经济利益驱动,建房审批难等原因,同时今年又恰逢行政村撤并和村级班子换届选举,一些违法建设者借机进行违法建设,并且与前几年相比,数量日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正常秩序。今年1?4月份,12345市长专线共收到违章建筑来电受理件898件,其中粮田违章444件,占49.44%,规划违章454件,占50.56%。

(二)对做好下一步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的要求。

针对上述现状,各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要以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建设秩序为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部门协调配合,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堵与疏相结合,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既抓重点又抓难点,使全市违法建设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重点区域的违法建筑得到彻底整治。在此,我就做好下一步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提四点要求:

1.明确职责。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查处非法使用土地进行建设的违法建设。市城管执法局负责查处违反建设规划的违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及嵊政办文件之规定,乡镇、街道、开发委负责查处本辖区内的违法建设,一旦发现辖区内的违法建设行为,要及时组织人员前往阻止,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对继续实施的违法建设,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要及时组织城管、国土执法人员以及有关乡镇、村(社区)干部进行拆除。对未能拆除的重点、难点违法建筑,应根据违法建设的性质,书面调请市城管执法局或市国土局依法进行。

2.通力协作。城管、国土、建设等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违法建设整治工作。

公安、法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对违法建设整治工作予以全力配合,对申请的建筑,法院要积极支持,及时执行,对执行处罚过程中的暴力抗法事件,公安部门要及时介入,严肃查处,对较大规模拆违行动,需要公安部门维护秩序时,要及时安排警力。对被确认为违法建设的,工商、供电、供水等部门不得颁发营业执照,不得供电、供水,真正形成整治违法建设的合力。新闻单位要加强政策宣传,及时报导典型案例,形成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3.完善规划。要加快镇域、村庄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特别是根据行政村撤并工作的实际,建设局要加快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土地、建设规划要相互配套,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市国土局要千方百计安排好用地计划,确保农民建房的正常需要,并加快农民建房用地的审批服务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建房要尽快落实,从源头上减少违法建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