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6: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陕甘南灾区偏远山区外部援建转型发展 适宜性对策
1台湾援建陕甘极重灾区LGS农房建设项目背景
汶川地震发生两日后,台湾政府宣布台湾将向大陆灾区提供20亿元台币的援助,并成立“台湾行动联盟”,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筹协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协作,进行农房援助重建项目,即台湾援建陕甘极重灾区LGS农房项目(下称台湾援建项目)。农房援建分布于陕西宁强县、略阳县,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康县、文县和舟曲县两省六县区。由于台湾和陕甘南地区的地理气候有一定的相仿性,该项目采用在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中大量实践的LGS结构住宅体系,费资7000万人民币援建800多户农房。每户大约90平方米,每户建造费用约7~8万元,设计寿命为50年。
中国乡村聚落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快速的转型。与广大东部农村较为成熟的乡村聚落发展相比,今天西部乡村聚落的转型发展相对迟滞,但原型与转型的对比更强烈、也更具有研究价值。台湾援建项目是陕甘南地区地震受灾后普遍重建背景下的产物,是外部援建在西部贫穷落后山区大范围应用LGS的第一次实践。先进援建理念、院校专业设计、LGS结构、工厂化建造等众多“现代性”标签是此次台湾援建项目的鲜明特点。
2台湾援建项目方案设计与评价反思
2.1台湾援建项目规划选址
援建点的选址按选址位置分类有三种:拆旧建新(村内重建)、发展重建(村边重建)和整村迁建(村外重建)。
拆旧建新型因原有每户宅基大小、模式不一,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外部援建由外及内从上到下的远程协调鞭长莫及,援建水土不服。发展重建是在村落发展用地上新辟宅基地进行修建,发展重建型援建点面临宅基选择受限和援建户数规模较小等问题,降低了LGS援建模式的优势。大部分援建点选择整村迁建,即村外整体重建的选址模式,一方面是因为原有村落整村受灾的格局,另一方面交通不便、位置偏远的局限决定的,整村迁建方便外部援建的实施。
2.2台湾援建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此次台湾援建农房项目按照建筑主体的平面形式分为店屋型和合院型两种。店屋型分布在宁强县长沙坝村、康县阳坝镇和武都区清水坪村,建筑选址在所在县区重要景区内或必经之路路边,每一户农宅面宽5米,几户并联这沿着道路分布。屋前有一个前廊作为入口空间,前廊联通方便人流来往,厅堂可以作为店面,针对旅游者进行一些特产和纪念品的商品销售。合院型分布在均为农业生产为主的聚落点,设计考虑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形式,建筑正房为一明两暗,各家屋前或屋后预留一个院落。
2.3台湾援建项目评价反思
台湾援建项目经理了援建点选取、设计方案确定、建设实施和验收入住几个阶段。项目的进展远非预期的一帆风顺,中途遇到了诸多问题,项目一度停滞甚至放弃。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外部援建材料、人员进入施工成本高
LGS主体援建的援建模式,面对位于西部偏远山区的现实背景,建筑材料和建造人员大量需要外部输入,来自上海和北京的LGS施工厂家每次进入施工现场都需要花费很高的交通物流和人力时间成本。项目方案与当地村民磨合产生设计变更、严格的审图与监理程序导致施工反复,项目稍遇阻滞,外部援建高成本的问题就会凸显。
2.外部援建与本土力量缺乏衔接互动
项目的建造流程为:建筑主体由施工方负责,场地和基础设施由当地政府负责,屋面铺瓦、室内地面铺设和后院建设由村民自理。各方之间相对独立,缺乏对于每个阶段需要规避的建设问题和达到的建造目标的整体理解,衔接之间存在问题不能形成合力,导致“1+1+1<3”的援建结果。援建房型在验收入住之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多由此产生。
3.LGS外部援建模式与乡村传统建设模式相比过于超前
传统的穿斗木构造结构是适应当地工匠技术的产物,工匠根据经验进行木材的切割铆接等,并在建造的过程中方便的进行细节的修正。LGS的结构形式需要严谨的结构计算与切割组装,严谨的援建模式与传统灵活建设模式不相适应,当地工匠很难融入援建房屋的建造之中。
全新的结构形式,加之缺乏参与沟通,当地村民对于LGS的房屋仍处于不了解不理解的状态。根据调研走访,村民普遍反映援建房型难以根据生活发展进行有机的加建改建,甚至连基本的修葺修复都变成了问题。
3基于转型发展的陕甘南乡村聚落外部援建适宜性对策
3.1本土力量现代化与外部援建本土化是外部援建适应乡村聚落转型发展的主要辩证法
陕甘南传统聚落转型发展的研究表明,快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导致农村迥异于传统农耕经济为主的生产生活状况。家庭人口数的变化、生产方式的转变等因素对聚落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技术和传统材料在构建新形势下的乡村聚落环境已经力不从心;而城市化、现代化的影响深入,尤其是外部援建新结构形式和新材料的直接介入,使得传统乡村聚落的转型发展直面现代的诱惑与冲击。
普遍的震损格局,本土力量应对普遍受灾格局乏力,外部结构与材料的介入是必要的。对比当地乡土建筑的原型,LGS结构对于偏远山区乡村的灾后援建在当下显得过于超前。台湾援建项目的实践表明,不能本土化的外部援建结构与材料在乡村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行进艰难,能否植根于本土的材料与技术更是前途渺茫。
外部援建进入乡村聚落的重建中,必须注重以本土力量为主外部援建为辅的定位,通过外部材料技术的介入,达成本土力量的现代化与外部援建的本土化。
3.2整合与重构是外部援建进行乡村聚落转型发展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论
陕甘南建筑结构形式为利用本土材料发展成熟的穿斗式木骨架夯土墙结构,建筑构造中厚外墙、深出檐、冷摊瓦、通透阁楼等构造特点,体现出与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的适应性,也形成了别具魅力的当地建筑性格。陕甘南两地的传统乡土建筑是与当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特征相适应的,在建筑选址、空间营造、建筑构造等方面都有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方面。台湾援建项目中着眼农户未来生产生活的户型设计,空间紧凑布局合理,形成方便生活、适宜交流村落环境,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传统乡村聚落的原型与现型存在着诸多的合理与不合理,外部援建的实践也取得了众多的经验与教训,分别对位本土力量与外部力量之间适应转型发展背景下各自的优劣。规避缺陷与教训,发扬优势与经验,整合本土力量与外部援建各自的优势,重构乡村聚落的转型,将会是外部援建介入乡村聚落转型发展的主要方法论。
3.3着眼转型、适应地理气候和受灾减灾格局是援建点规划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
原有聚落交通较为不便、普遍严重受灾的受灾格局、适应整个援建点未来的经济生活发展趋势和规避地震灾后地址灾害等问题、顺应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需要,并可以统筹安排基础服务设施、村内公建和村落绿化。基于未来发展的偏远山区村落的整村迁建选址对策是必要的。
当地“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援建点线性布局、顺应等高线的布局模式,既传承体现当地传统聚落形散而神不散的聚落格局,也顺应当下现代生活要求整合与集聚的社会生活特性,体现布局的灵活性与空间的多样性。湿润多雨、冬冷夏热的气候特征要求援建点需要着重考虑基地的排水与通风,需要考虑一定的高差与适应当地主导风向的聚落形态布局对策。适应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规划选址有利于形成当地特色聚落空间,有利于聚落点的防灾减灾。
1.1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一、旅游产品深化建设成效明显
省旅游经济强县创建强势推进。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全县加快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工作责任分工抓落实方案》。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部门通力配合下,我县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22个分点涉及的100多万字、200多幅照片的帐资料已全部收集完毕,并装订成册;30多个现场检查点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各项管理制度、员工礼仪培训及服务设施的添置改造均已完成;创建的汇报材料、PPT、VCD制作、迎检的线路安排、环境气氛营造方案也已准备就绪;创建涉及的品牌建设成绩不菲,皤滩古镇获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名镇,神景区获省级文明景区,吴桥农庄获省级渔业示范基地,永安溪漂流景区、竺梅度假村获市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规划编制进展顺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交通规划》已上报县政府审批;《省景区总体规划》已上报审查;完成《县农业景观(油菜花)规划设计》,完成向日葵种植规划和杨梅果园基地完善方案;完成《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建设神景区生态小火车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度乡旅游产业规划》和《神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初稿;完成了神至蝌蚪崖索道建设项目方案设计;着手制作风景名胜区沙盘模型。
景区建设逐步完善。出《县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了风景名胜区创AAAAA级旅游区的前期有关准备工作;完成县内通往景区主要道路的标识标牌设置和整治工作;开展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涉及风景旅游基本情况的调查工作;景区全面使用电脑开票系统,实现发票电子化管理。神景区完成上山道路拓宽改造的一期工程、250亩林相改造以及蓄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永安溪漂流景区完成西门码头办公楼改建、清口园临时码头搭建和赵岙码头河道疏浚、停车场填方等工程;绿地野营基地完成了基础设施和经营设施的配置,山景区推出了宗教旅游,杨百利饮品有限公司完成杨梅博物馆的修建,推出了工业旅游。
乡村旅游依然火爆。杨梅果园观光旅游喜获丰收,全县有一定规模的杨梅果园观光游基地达10余个,上山采摘游客达18万人次,果园观光门票达255万元,分别比往年同期增71.4%、70%。“农家乐”旅游如火如荼地开展,田市李老汉吴桥休闲农庄、赵岙农庄以及景区周边的农家乐生意红火,特别在油菜花节、杨梅节期间还出现爆满翻。溪潭垂钓型的“渔家乐”也快步发展,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休闲渔庄15处,散钓点80余处,溪鱼垂钓点2处,声名远播至各县市及周边县市。
招商引资积极开展。推出了蝌蚪崖游赏区、雪洞游赏区、西罨寺院、淡竹景区的项目招商引资,其中淡竹景区招商有明显进展,原公司已解散清算、资产转让方案已经县里同意,开发经营权和资产公开招拍挂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蝌蚪崖游赏区、雪洞游赏区的开发经营权招拍挂工作已开始正式启动。
二、旅游市场开发稳固拓展
围绕“立足、主攻、拓展闽粤、面向全国”的市场定位,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构建市场营销体系,加强区域合作,组织影响深远的活动,市场拓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广告投入大幅增长。去年共投入200多万元在主要客源市场的主流媒体通栏广告和软文宣传。在中央4套《请您欣赏》栏目投放了300分钟的风光短片,在上海东方卫视、电视经济生活频道气象预报时段全年旅游广告;在经济生活频道、电视、电交通之声、旅游之声做形象方面的大量宣传。委托宁波旅游网成功改版旅游网,并在新华网、上海热线旅游频道、上海旅游网、宁波旅游网、旅游网做门户广告、实现链接。
活动组织层出不穷。成功举办·首届油菜花节,期间举办了新闻摄影大赛、“花为媒·情定”大型交友活动、城市油菜花首发团、论坛美文美图大赛和油菜花基地特色活动等。组织策划杨梅果园观光游活动,与电交通之声联合举办“采仙梅游”自驾游活动。成功策划“热恋向日葵,欢迎你”的主题活动和“中秋景区送月饼”活动,举办了第六届全国生活服务类报刊联谊会活动。
实地促销持续深入。先后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节、乡村旅游节、老年旅游资源博览会、省旅游交易会等各种形式的旅游交易会;完成营销中心组建工作并开展正常运作;印制了10万份油菜花折页,在高速各出口免费发送;制作了100个旅游形象宣传X展架在主要客源地旅行社展示,制作了5000把旅游纪念伞赠送客源地的游客。
区域合作更加紧密。以高速公路全面开通为契机,加强区域联动营销,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依托新仙配、江南仙境游等黄金旅游线,组织“爱在旅途新仙配浪漫之旅”和江南仙境游“互动”活动,巩固上海、苏南等主要客源市场。
三、旅游行业管理日趋规范
安全生产管理务实有效。签订了《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健全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在“春节”、“五一”、油菜花节、杨梅节、奥运会、“十一”等重大节假日前,会同公安、交警、卫生、安监、工商、消防等部门,开展节前旅游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组织旅游企业在永安溪漂流景区召开安全应急知识培训现场会,并现场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行业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加强对旅行社和推广旅游点的扶持、管理,出《度县旅行社考核办法》、《关于扶持县内旅行社发展的意见》、《推广旅游点审批办法》。加强旅游人才管理、旅游企业品牌创建工作,组织饭店管理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和岗位资格考试工作;继续深化饭店“品质管理年活动”,积极指导假日大酒店创绿色饭店、安福酒店创二星级旅游餐馆及星级饭店工作。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制定《度县旅游市场操作规范》,规范全县各景区的门票销售价格、地接奖励政策、特殊社会群体优惠政策、旅行社接待住宿人和游览人次的统计及导游市场管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出《度县导游人员考核办法》、《局直属景区选聘优秀讲解员试行办法》;开展第二届导游大赛暨导游员星级评定工作、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和年度旅游系统“优秀导游员”、“饭店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开展县地方导游年审培训工作和地方导游资格证考试(共有60人取得了地方导游资格证);举办旅游系统景区员工业务培训和旅游饭店业高层论坛,联合劳动人事部门开展筏工上岗证考试;与农办、林业部门联合举办杨梅果园观光游从业人员培训会等各种业务培训活动。
机关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县风景旅游管理局综合目标考核办法》,完善中层月度例会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扎实开展百日行动,组织“增强信心鼓实劲,解放思想见行动”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积极学习西门片区拆迁攻坚精神,邀请县委咨询组部分老同志召开旅游民主恳谈会;聘请旅游行风监督员,完善旅游监督机制;办理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各类议提案4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案1起,政协委员提议案3起),办理率均为100%,满意率均为100%。
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全会精神,以全景区旅游发展为抓手,以实现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扬旅游人的“四于”精神,发挥全社会合力兴旅的集聚效应,深入推进旅游品牌建设,启动风景名胜区AAAA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努力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
工作主题:品牌建设推进之年。
工作目标:争取年接待游客440万人次,门票收入3780万元,旅游总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10%。
工作任务:一推、二抓、三创、四强
一推:即推进品牌建设。从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出发,加大涉旅企业的品牌建设力度。
神、景星岩、淡竹景区以及即将开发的蝌蚪崖、雪洞游赏区要按照国家AAAAA级旅游区的标准出发,改造配置,开发设置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经营设施,早日启动创建程序;皤滩古镇要积极探索文物异地集中保护的可行方案,加快静态、动态文化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步伐,努力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绿地野营基地、吴桥农庄、郑桥乡村会所在完善相关手续和服务设施的同时,努力朝创省级或国家级示范基地方向发展。
宾馆饭店、社会餐馆、购物场所要积极推行国家标准化管理,提高星级饭店、星级餐馆、星级购物场所的挂牌比率;对一时条件还不具备的或规模档次达不到星级标准的或不愿挂低星级的经营场所,将推行“旅游放心店”等形式,规范引导其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二抓:即抓产业配套要素发展,抓旅游队伍素质提升。
由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构成的旅游业在我县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与发展规模,但与形势发展需要、大旅游产业布局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住宿、购物、娱乐等方面,在自驾车游普及、人均出游消费提高的情况下,我县还处于低水平收入状态。为此今年旅游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加快神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步伐,抓紧上一批高档次、特色化的休闲度假设施与酒店;加快县城和白塔的旅游特色街区建设,集聚整合政府的能源资源,把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等配套要素抓到一体化的发展轨道上来。
由“善于学习、甘于吃苦、勇于争先、乐于奉献”精神凝聚起来的旅游队伍,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前不论知识层次、应变能力还是开拓创新、阔步前进的能力都有待于大幅度提高,今后要通过四方面工作来改变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用考试、外聘等方式招收一批懂管理、懂策划、懂设计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旅游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二是经常开展岗位培训、技能比武、评先选优等活动迅速提升现职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开展作风整治活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三是加大与旅游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力度,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办班的专业方向,全面培养旅游业快速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四是加快出用人留人的相关政策措施,组建旅游发展专家顾问组。
三创:即创新旅游产品内容、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创新旅游管理模式。
创新产品内容:旅游是注意力经济,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丰富游览情趣,才会保持经久不衰的市场魅力。为此景区要坚持错位互补的开发原则,在目前山水风光型较多开发的情况下,要注重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乡村旅游等符合休闲度假需求的产品形式开发,以满足不同文化需求游客的需要。宾馆饭店要坚持个性特色发展之路,在提供吃住娱普通功能的情况下,要分清目标客户群体,研究其吃喝玩乐的消费特点与心理,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营造相应的服务环境,努力创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意境。对散落在民间有特色的杂耍表演、花灯表演以及县名由来的神话传说和千年历史的文明传承,要编排整理出一戏,丰富游客的夜生活,加深他们对旅游的记忆。
创新营销方式:根据“立足,主攻,拓展闽粤”的市场定位,结合金、诸永高速将全线贯通的实际,打破以往“请进来、走出去”的常规模式,坚持点面结合、动静互补,广告先行、活动造势,合作共赢、策划为上的工作原则,努力做好春季油菜花节、夏季杨梅节、秋季丰收节、冬季采购节以及其它民俗节日的主题活动;努力做好扇形市场深入社区的客源巩固扩展工作;努力做好品牌线路的合作推广开发新市场的相关工作。
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加大打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力度,组织各种技能比赛,改善同行企业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工会等各种社团的生力军作用,形成旅游事务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加快旅游国企的转制步伐,在淡竹景区开发经营权成功转让后,拟组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神景区、永安溪漂流景区等国有景区的经营管理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促使政府职能归位、企业增强活力。
四强:即强化安全管理,强化资源保护,强化秩序监管,强化氛围营造。
强化安全管理:落实机构,要及时调整充实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机构;落实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力求横向到边,纵向到人;建立好的管理机制,要会同公安、安监、物价、卫生、质监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检查制度,切实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问题;注重教育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导游提示、巡逻人员提醒等多种措施,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游客及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强化资源保护:做好《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官坑(蝌蚪崖)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和《风景名胜区公盂岩景区详细规划》、《风景名胜区雪洞景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神主要游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报批。编制全县旅游资源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加大景区周边村庄违章乱建的监管力度,加强景区在建工程项目建筑风格与建筑体量的控制把握。
关键词:森林人家;开发利用;规划
“森林人家”就是以良好的森林环境为背景,以有较高游憩价值的景点、设施为依托,充分利用森林生态资源和乡土特色产品,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为游客提供吃、住、娱等服务的健康休闲型品牌旅游产品。
“森林人家”是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旅游形式,注重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倡的是一种生态旅游形式,这种旅游形式揉入了森林文化与乡风民俗的内容,引导游客用生态保护的旅游态度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交流,实现城乡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森林人家是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是符合我省资源特色的全新品牌,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很强的生命力。森林人家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对于弘扬、挖掘和传播森林文化,促进海峡西岸乡村旅游的发展,构建和谐海峡西岸,推动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1、厦门青春岭森林人家概况
1.1地理位置
厦门青春岭森林人家位于翔安区新店镇沙美村村部东北面,东经118°19′20″,北纬24°36′48″,北至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交界,南至沙美村农田,东至泉州南安,西至八一公路,占地面积300亩。距厦门市中心约15 km,距翔安区政府10km,离翔安隧道仅4.6km,从厦门岛到沙美村只需二十分钟的车程,交通方便。
1.2现状分析
厦门青春岭森林人家主要以马尾松针叶树占绝对优势林相单一,缺乏常绿阔叶林,大树少、难遮荫,观赏性较差;土壤以砖红壤为主,立地等级低,多数为Ⅲ级,还有部分为Ⅳ级,只有极少量的Ⅱ级;地层薄,几乎没有腐殖质层,大部分在50㎝以下;土壤干燥、瘠薄,石砾含量多,山顶部分地段有成片的大岩石。
2、厦门青春岭森林人家的规划原则
2.1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严格保护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加强森林植被抚育与林相改造,突出山林野趣。
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厦门青春岭森林人家以森林景观、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建设既要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又要兼顾未来发展。
2.3 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
厦门青春岭森林人家根据现有的森林资源和山地特色,开发生态休闲度假和生态观光体验的以天然土林为特色,以亲子游乐为主题,将涵盖土林观光、土林迷宫、玩水区、露天舞台、烤肉区、登山栈道、露营帐篷等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别样的生态体验。
2.4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考虑青春岭森林人家开发、保护、经营各个环节,做到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厦门青春岭森林人家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总体目标
3.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利用现有山体植被、地形景观为主体,改造林分结构群落,使林分具有乔灌草相结合的多种植物群落,并将休闲木屋、山间小路、小溪等与植物群落相融合。将森林观光与村野生活体验相结合,以登山健身和避暑度假相结合,并修建一个以世界著名建筑为背景的,展示世界各国风貌的“小人国”来丰富青春岭森林人家人文景观,满足厦门市民、厦大在校师生和城乡居民在休闲度假的同时足不出户的去感觉各国著名建筑的风彩。
3.2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开发休闲游憩设施,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结合天然土林迷宫为特色,合理规划建设,以森林人家建设为依托,旨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面向日益增加的旅游者,努力将森林人家建设成一个布局合理、特色明显、设施齐全、管理完善、集观光、休闲、健身、娱乐、聚会为一体的现代森林人家。
4、厦门青春岭森林人家总体方案设计
4.1 总平面布局
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结合地形、地貌条件,以山谷为中心设置亲子乐园、服务楼、水上乐园、土林迷宫、露营帐篷、生态菜园。在山坡地开发珍贵树木园、生态游览区、森林小木屋等。
4.2功能区划分原则
功能区的划分遵循现有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维护现有森林景观的完整性。 注重景观效果的构造,注重统一性、差异性和协调性。 便于组织游览和基础服务设施设置,有利于规划区的合理开发。
4.3 功能区划分
根据厦门青春岭森林人家的规划原则、目标及风景资源分布特点,经综合分析,可将厦门青春岭森林人家划分为以下四个功能区:生态度假区、亲子游乐区、森林体验区、拓展集训区。
4.4项目主要景点规划
森林小木屋是青春岭森林人家项目中最核心的部分,它突出了“森林人家”以家为主题特色的旅游品牌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让来景区旅游者至景区后有得住、住得好,让旅游者有“家”的感觉。木屋的经营与酒店模式相同,其根据不同群体的旅游者配备了不同标准的木屋结构,以迎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野营烧烤是“森林人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因些青春岭森林人家也将建成一个优美的环境和良好设施的野营烧烤区为野营爱好者宿营提供一理想的聚会休闲的好地点。野营烧烤区主要以租售野营、烧烤用具和销售食品为主。
生态走廊将城市中的咖啡吧和茶座与森林休闲相融合,利用地形条件,将两个休闲场所设于景区中最高的两个山顶,其两点间以步游道相连接;形成了青春岭森林人家独具特色的“两点一线”登高观景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景点。
亲子游乐是项目的一大特色之一,以土林迷宫,水上乐园为主的亲子游乐设施可增添青春岭森林人家的灵气,丰富森林人家的景观内容,吸引更多的家庭带着小孩来此休闲度假。
5、结语
随着厦门市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对城市周边山体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突出,在规划上要注重利用与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通过改造单一的林相来丰富自然景观;利用现有的地形条件建设休闲场地,做到将休闲场所与森林景观相融合;增加野趣游乐项目与健身项目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等。总之,森林人家的建设与开发已从初期的起步阶段向着功能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通.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J].中国经贸导刊,2011,2(9):123-125.
关键词:酒店景观;自然生态;结合
1 度假酒店的沿革及定义
度假酒店是现代酒店发展的一种形式,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为休闲度假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与游乐等多种服务功能的酒店。与一般城市酒店不同,度假酒店不像城市酒店多位于城市中心位置,大多建在滨海、山野、林地、峡谷、乡村、湖泊、温泉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而且分布很广,辐射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向旅游者们传达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度假环境与度假氛围是度假酒店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优化场地环境,以主题脉络为指引营造度假氛围,能够有效地提升度假酒店的整体吸引力。所以营造优美的景观、与当地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是打造度假酒店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千岛湖喜来登度假酒店概况
千岛湖喜来登度假酒店项目位于素有“天下第一秀水”美誉的千岛湖,基地位于千岛湖镇东北部,西、北、南三面濒临千岛湖中心湖区,与钱币岛、开元度假村隔水相望,并可远眺五龙岛和整个中心山湖美景,为本项目得天独厚的外部景观资源。酒店有知名房产商绿城集团进行开发建设,有澳大利亚普利斯担纲景观设计。项目总用地面积133512m2,总建筑面积288534m2,整体综合容积率为1.48,建筑密度25%以下,绿地率35%以上由五星级度假酒店、度假公寓、商业街区和游艇服务设施组成。项目定位之初就针对度假酒店的特殊性,充分挖掘基地的滨湖景观和天然的生态结构,景观设计强调一种休闲氛围的营造,力求为人们提供舒展身心,拥抱自然的诗意环境。
3 营造过程:酒店景观与自然生态结合
3.1 设计阶段
项目以千岛湖这一最大最具地方特色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在设计中的景观视线上使人们尽可能的包揽千岛湖美景,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时,强调建筑面向景观面的舒展性、展示水平面伸展界面的半围合的度假院落,形成面向水面开放并相互渗透、层次丰富的室外休闲,为观赏千岛湖胜景提供最大限度的开阔视野,把喜来登酒店设计于基地内观湖面最佳的位置,迎湖面花园为半围合庭院空间。同时对规划之初,对场地内的所有地形及原有生态进行详细的普查,对于重点可利用的的生态资源进行硬性保护,整个方案围绕现有的生态环境展开设计。如:沿湖一线驳岸进行保留优化,将位于湖内的用地红线进行收缩,方案规划用地紧贴湖岸线进行设置。对于用地范围内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无条件的保留。如:项目西南角的香樟林进行重点的圈线保护。在项目开发设计过程所有的建筑及构筑物都对该区域进行避让,并不惜削减建筑体量来达到避让和保护的目的,力求把它作为一个单纯的生态因子进行保护设计。
在景观空间层次安排上,从湖滨到社区深处,充分挖掘了基地原有的景观特色,千岛湖作为重要的景观因素,在设计中强调空间序列感,将湖滨景观与每个组团内部景观绿地成为两级景观界面,通过视线通廊,景观步道建立起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统一又富有变化的整体景观环境。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在进行第五轮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海南希尔顿酒店景观风格在结合本案原有得天独厚的水景资源形成了最终的景观方案:在大堂吧正对区域与湖面景观视觉通道相通,形成主要的景观轴线,将远山近景引入园区。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基地内的原始条件和建筑的空间布局,做到室内外景观相互渗透,全部设有到达湖滨的游步道,力求做到总体布局丰富、活动内容饱满、线条处理流畅、细节处理细腻,平面布局与功能的完美融合。
在园区的景观设计中,对于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保留和利用。主泳池区域:景观设计的中心景点和小品围绕原生的大枫杨(φ75)、大朴树(φ38)和大香樟(φ38)进行展开,绿化乔木的配置上也以原生树为主景树,在体量和高度上进行限定,不得超出原生树。香樟林区域:早在整个项目启动规划设计之初,高层领导就非常重视对这一块原生树林的保护,首先让建筑布局尽量避开与这片树林的交叉。其次为了能让这片树林完整的呈现在业主面前,取消了规划设计中环绕香樟林的车行道,保证这片树林的完整性。在小品布置方面尽量减少现代构筑物的设置,以风格和自然贴近的茅草亭进行点缀,林下溪流的线行设置围绕香樟树的空隙进行布置。
3.2 施工阶段
充分利用和强化原有的湖岸和树林景观,营造贴近自然、回归自然地景观效果。以香樟林为例,香樟林总占地4200m2,主体是由114棵高16~20m的香樟组成,香樟底下杂树丛生,野花野草分布其间,虫鸣鸟叫,显得分外的自然、野趣。面对这样的天赐景观,对于项目营造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在千岛湖度假公寓项目营造之处,对的原生香樟树林内所有植物和生态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并对主要的乔木进行编号和坐标定位。为更好的对原生树进行保护,针对香樟林的生态状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我们内部进行反复讨论,力求处理好香樟林的生态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找到他们的平衡点。通过多次方案评审,反复研究各种方案的利与弊,最终确定了改造思路:首先对于场地内的植物我们采取了两种方法进行保护,林内的主体树种香樟及12cm以上的乔木一棵不动、原地保留,并就地采取草绳绕干、竹片包皮等保护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人为破坏对树木造成影响。其次对于林下的灌木及地被根据景观区域进行分别处理;位于林中间隙景观小品施工范围内的灌木进行异地移植保护,待小品施工完毕后重新移回。同时对一些长势不好的植物进行清除,总的原则是保持精华,去除糟粕。其次,香樟林施工难度最大的就是林间溪流及硬质景观的施工,包括水循环系统的处理,处理好小溪及硬质景观施工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当我们拿到施工图纸后,并没有刻板地按照图纸进行具体实施,而是灵活地根据现场的标高及各乔木的具体点位进行布置,同时当溪流、硬质景观与原生香樟树相冲突时,我们尽最大努力进行调整,并为树木预留好空间。再次就是做好植物的配置工作,在保护好原有树种的基础上使新增的植物与原有植物相得益彰,发挥出理想的生态效益。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当引进一些本土植被及观赏性强、生长强健、易养护可自播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如:鸢尾、大吴风草、三叶草、酢浆草等;对于新建的溪流模拟当地龙川湾湿地景观,配置黄菖蒲、芦竹、荷花、睡莲、旱伞草、狐尾藻等挺水及沉水植物,尽量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同时针对香樟林绿色浓荫较重的情况,我们在乔木和灌木的配置上适当栽植了一些鸡爪槭、红枫、乌桕、梅花等色叶及观花树种,尽量做到四季景色因时而异,野趣天成。
4 结语
绿城喜来登酒店位于千岛湖中心湖区旁,最大的优势是千岛湖自然生态美景和保护良好的香樟和梧桐林区。作为千岛湖旅游业项目的重点工程,为了响应政府还湖与民的指导思想,在酒店景观营造过程中秉承自然生态理念,做到向自然让步,保留好原有的林木,空出湖区景观空间,力求给人提供一个纯正自然享受。酒店营造过程中,与其说是我们对酒店景观进行了营造,不如反过来说是当地的景观营造了我们。通过这一过程,使我们更加懂得如何尊重原有生态,尊重自然,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在原生景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利用!酒店营造结束得到了社会舆论的认可,我们也备受鼓舞,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打造出一块既生态自然又宜人休闲、旅游与公益兼顾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杭州四季酒店营造总结[J]. 绿城地产,2010(10)
传统村落作为民族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地域特色的传承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根,寄托着各民族儿女的乡愁,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文化遗产。但在社会变迁和城镇化日益加剧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日趋凋零,消失和被破坏的情况日益严峻。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10年时间减少了92万个,平均每天消失的自然村250余个。在传承与发展冲突凸显的大前提下,要尽可能地保存、抢救、记录传统村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2012年4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2012年9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2012年12月至今已前后公布了三批传统村落名录,共2555处,贵州共计426处,其中贵阳地区仅有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花溪区高坡苗族乡批林村和石板镇镇山村大寨3处,只有马头村(国保名称为马头寨)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实施名单。现将相关保护情况及存在问题作初步研究,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二、马头寨保护和利用情况
(一)基本情况:马头寨位于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始建于宋末,元初设底窝紫江总管府于寨内,寨内有宋氏家庙朝阳寺、布依族祖庙马头寺、元明底窝总管府遗址和清末底窝宋氏土司祠堂遗址、以及相对集中连片的传统古民居等85座文物建筑,保存相对完好。此外,寨内还留有1935年4月过禾丰时留下的标语等珍贵的红色文物。
(二)保护和利用情况:经省市各级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马头寨于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和贵州十大特色民族建筑,并于2015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第二批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实施名单。根据《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的相关要求,从2006年至今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完成文物“四有”工作和前期基础研究工作;二是完成马头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挖掘利用工作;三是成立马头寨保护和利用工作小组;四是完成马头寨小学搬迁,并交由马头寨文物保护管理所使用;五是编制完成马头寨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文物本体修缮工程方案、消防规划和防雷等工程方案;六是先后争取各级有关项目经费3000多万元。
三、保o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一是相关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推进和有效监管。长期以来省市县均认为马头寨重要并呼吁各级部门重视,但作为属地政府却未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持续推进,在相关工作推进过程中又缺乏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和汇报;二是对文物保护的认识角度出现偏差。多从马头寨的旅游开发方面进行思考和出发,未对文物的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作深入研究和思考,没有形成相关工作必须服从《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规划的共识;三是马头寨文物保护机构的人员编制未落实。现有在编人员仅2人,未有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平时疲于应付常规工作,无法对相关工作进行长远思考和深入研究,致使其保护和利用工作后劲乏力。
(二)统筹协调不到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虽然成立了马头寨保护和开发领导小组,并将相关工作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但领导小组未能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功能,领导和各部门的文物保护意识有待加强,没有形成《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规划的上位意识。
(三)资金投入度不够。近些年对马头寨的保护与利用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文物保护资金,然马头寨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整治工作,而各口项目资金或投入较少、或倾斜不足,使得部分目标难以实现预期。文物本体和现有民居基本上破败不堪,面临垮塌,急需修缮,居民住房紧张需要搬迁,整个村庄几乎没有相应的完善的基础措施,以及后山时常发生地质灾害等现状均需要大量的资金长期持续投入。
(四)文物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身为国保单位,同时居住大量原住居民,文物需要保护与居民需要发展成为马头寨的突出特点和矛盾焦点。由于马头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规划和方案审批周期较长,文物保护的限制条件较多,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未经整合统筹无法顺利进入,大部分当地村民尚未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文物保护和利用带来的红利,对文物保护抵触情绪严重,从前期积极配合文物保护,到近年来漠视和抗拒文物保护。同时村民生活用电、用火和生活污水等,也对古建筑群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五)综合研究和宣传不够。作为曾经统治贵州四大土司之一的水东土司的实物载体马头寨,虽近些年来获得的国家级、省级殊荣,省内文化界、史学界和宣传媒体对此投入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宣传手段简单,研究不够深入。综合研究基础薄弱,后期保护和利用前景乏力。
四、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一)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将马头寨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作为当地政府的重点项目来进行推进,依法管理和保护应形成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共识,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加强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培养,积极整合资源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关键词:小县城;城市规划;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Zhangbei county and Zhangjiakou city, and combining with reality of Shunping and the author’s years ofexperience, this paper talks about several suggestions of small county planning.
Keywords: small county; urban planning;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 F299.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全县城镇规划工作工作更上新台阶。笔者随顺平学习考察团先后到张北县和张家口市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不仅看到了榜样,学到了经验,更是感到了压力,增强了“学先进、赶先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大开眼界,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通过实地考察张家口市和张北县,发现有很多值得我县学习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他们思想解放程度高,加快发展势头猛,措施方法硬,让人大开眼界。张家口市以每年400多亿元资金投入城市建设,外环快速路建成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水系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园区建设促进了产业的大聚集大发展,正由一个小山城向现代都市演变。张北县大气魄谋划、大手笔运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势如破竹的力度,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将城区面积由十几平方公里扩大到70多平方公里,完成了过去几十年都没有完成的县城改造,拆除旧有面积150多万平方米,投入资金达300亿元,整个城区塔吊林立,建设场面热火朝天,令人叹服。二是他们眼光超前,项目谋划、城市开发魄力大。感觉最为深刻的,就是张北县通过政府统一收储的方式提前对土地进行了收储;在城市规划上也敢于花钱,投资3000万元聘请国外高资质单位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并严格执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三是他们都找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好路子,都有一支作风过硬、团结战斗的干部队伍,都有一股敢为人先,创新探索的进取精神,在推动工作上都有一套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好机制。
2学习先进,审视自身,力求突破
2.1顺平县基本情况
顺平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是5000多年前,“统一华夏,分封九州”的尧帝故里,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域面积708平方公里,辖4镇6乡、237个行政村,2011年底人口31万,城市化率18.5%、工业化率34.6%,处于工业化初期,城市化起步阶段。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县城发展面临着新的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布局分散问题。县域产业功能分区不明确,顺平县产业尤其是工业布局分散,形不成集聚规模效益。
(2)城镇化发展模式问题。顺平属于欠发达地区,城镇规模偏小,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能力不强,城镇职能分工不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承载力不高,城市特色和城市品味亟待提升。
(3)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问题。县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农林资源、旅游资源利用、整合不足,诸多优势未形成合力,未发挥出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2关于县城规划建设的建议
通过学习借鉴张北县和张家口市城镇建设先进经验,针对当前顺平县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四点关于顺平今后城市建设的建议:
建议一、以大手笔规划,绘制发展蓝图,做到四个对接
一是概念规划做到对接京津。顺平地处冀中南城市群、河北省环京津经济圈内,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要抓住京津冀经济带隆起的机遇,聘请高资质规划单位编制《顺平县整体概念规划》,从区位、经济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到与京津对接。
二是专项规划做到对接保定。要瞄准保定市“大城市、大交通、大水系”建设,进一步编制完善顺平县综合交通、给水工程、燃气工程、产业园区等专项规划,从路网建设、水系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到与保定市对接。
三是片区规划做到对接新区。要在顺平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旧城区改造工作,抓紧编制旧城片区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从基础设施、景观风貌等方面做到与县城新区对接。
四是乡村规划做到对接省市。严格按照省、市统一部署,高标准编制完成25个帮扶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全力做好幸福乡村和新民居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提升城乡发展水平。
建议二、以高水平设计,彰显特色优势,做到三个加强
一是做到设计理念加强。以城市特色风貌建设为切入点,牢固树立特色城市理念,在规划设计上大胆创新。初步构想是:结合顺平北环建设,在县城北部规划山林红杏公园让“大山进城、让果树进城”,提升城市特色;结合唐河灌渠建设,规划打造顺平环城水系让“水进城”,提升城市活力,塑造顺平“依山傍水”的城市风貌。
二是做到设计档次加强。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今后不论是商业区、住宅区还是单体建筑,不论是休闲广场、绿地还是雕塑小品,都要具有一定资质的规划单位设计,否则不予审批。重要的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群)、成规模的居住小区,大型广场、重要地段的各类类建筑,都要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招投标,力争每个设计方案都要做到匠心独具、精益求精。
三是做到市场管理加强。加强对规划设计市场的管理,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市场。除国家规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及规划以外,各类城市规划服务任务均可委托境内外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机构承担。要广泛吸纳、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单位,鼓励资质高、信誉好的设计单位参与顺平城镇建设规划设计。
建议三、以高标准管理,提高城市形象,做到三个严格
一是做到规划审批严格。要严格执行“一书三证”、规划委员会制度,把县城主要街道两侧建筑、重点建设工程全部纳入县规委会审批范围,严格审批。要加强规划审批力度,严格做到“四不批”,即:城区用地没有立项的不批、规划手续不全的不批、不符合规划选址的不批,未按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的不批。
二是做到规划决策严格。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讨论的决策机制,让社会各界了解规划、参与规划。要积极推进“数字规划”建设,力争2012年实现项目的网上申请、审批和管理。要探索建立起规范的群众意见收集、整理和反馈制度,保证人民群众对规划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让规划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三是做到规划监察严格。探索建立城镇规划联合(相关部门)执法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日常管理和巡查工作。探索建立规划监督执法考核体系,促使“关口”前移、源头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要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坚决杜绝城区内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的出现。
建议四、以大规模开发,提升城市品位,做到三个完善
一是做到新区设施完善。坚持系统设计、深度规划、成片开发的原则,加大对县城东部新区的开发力度,重点完善新区内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和基础公共服务设施,聚集人气、汇聚商机。
二是做到基础设施完善。进一步完善城区交通、管网、给水、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要加快公益设施建设,在居民小区配置必备的活动场所和娱乐设施、器材,尽可能地为城区居民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生活条件。
三是做到园区设施完善。要牢固树立“以园拓业、以业兴城”的工作理念,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把产业园区建成城市空间拓展的新区域、提供就业的新源泉、创造财富的新平台。要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规划,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并依托园区骨干企业,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中集约发展。
2006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选择北京韩村河、黑龙江兴十四村等10个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作为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工作。根据农业部总体部署,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担黑龙江兴十四村、河南刘庄、广西那生屯、新疆三道沟村等四个基地的培训组织管理工作。截至2009年11月12日,四个基地承担的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工作全部结束,全年实际培训1219人,基本完成了计划任务。
一、领导高度重视前期组织到位
中央农广校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在此基础上,组织了对四个培训基地的调研考察,就培训班的筹备工作与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基地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为完成好2009年的培训任务,学校积极做好三个层面的准备工作:一是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曾一春常务副校长担任组长,郭智奇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确定了由教务处牵头负责,动员全校力量协助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制定操作规程,明确工作重点。2009年培训工作任务量大,时间集中,针对这一特点,对全年的培训任务进行了分解,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同时编制了培训指导手册,按照培训阶段进程,针对培训班组织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了操作规范,便于培训节奏协调一致。三是提早安排教材师资,保障课程质量。根据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需求,多方联系专家、教师,围绕三农政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农技推广、农民创业意识和理念等主题聘请高水平师资授课。在教材选择上,除了农业部规定的教材外,中央农广校还为学员配备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读本》和《农民创业指导》作为学员课外辅导教材,获得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二、狠抓管理服务,确保培训效果
2009年培训课程的设置,仍然保持四个模块的教学设计,按照专家讲授、经验交流、座谈研讨和现场参观均衡配置时间,在内容上更强调互动性和实践性。每期培训班由中央农广校派一名处长带一名教师全程跟班管理,共派出跟班管理服务人员25人次。
统计显示,今年四个基地计划培训学员1250人,实际培训1219人。其中村两委638人,约占比例52.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422人,约占比例34.6%;其他人员159人,约占比例13%。学员分别来自北京、辽宁、湖南、广西等19个省(市、区)。按照对兴十四基地学员登记表的抽样统计表明,90%以上的培训学员对培训的组织管理表示满意。实践证明,四种学习板块的设计科学合理,专家的讲授精彩而富有启发性,先进村带头人的讲话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示范带动作用。培训班虽然时间短,但学员们纷纷表示培训班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收获很大。
学员对这种培训的反馈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学到了知识。不少学员反映说,很多知识以前都没听说过,如农业面源污染、野生动植物入侵等;很多事物处理和应对欠缺果敢;很多产业的兴办还欠缺能力和技术支持。通过学习,增加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激发了信心和热情。二是拓宽了视野。培训的很多内容是学员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参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如采用的太阳能路灯、村庄建设、新农村规划布局、生态家园保护与建设等等。通过参观学习,使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和明确了,学员们都说,只有没有想到的事,没有不能做到的事。学员们学会了对比先进找差距,原来感觉自己的村庄还不错,对比先进村,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三是搭建了交流平台。学员在学习中建立了友谊,相互探讨和鼓励,产业发展经历相似的学员互留信息,相约走访,甚至带着农产品的样品,进行介绍,拓展销路。
2009年的培训结束后,秦皇岛市委组织部在得到受训学员的反馈后,依托刘庄培训基地,按照同样的课程设计组织了一期村干部培训班,新疆沙湾县农业局也依托三道沟培训基地专门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社员培训班,培训的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三、改进薄弱环节,不断提升质量
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学员的培训需求,学校对2009年所有参训学员进行了调查评估,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从方案设计、教学水平、组织管理、培训效果、培训保障等五个方面对教学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反映出学员有三个方面的培训需求旺盛:一是学员们希望在政策介绍方面要起点高、视野宽、有指导性,能在中央层面上安排课程和师资。二是希望加强与先进村带头人的互动,增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的内容,增加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典型的时间和内容,能吸收更多更先进的经验与发展模式。三是很多年轻的带头人反映希望增加创业培训的内容,国家对于农民创业的政策支持,如何选择合适的创业路径,如何解决前期创业的金融方案等。
关键词:乌鲁木齐;道路绿化;景观;地形;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5.18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4.025
Discussion on Landscape Design of Urumqi: A Case of Shuimogou District University Planning No.2 Road
GONG Xuedi1,WANG Ce2
(1.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2.Xinjia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Abstract: Taking Shuimogou District University Planning No.2 Road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greening method for roads in details. It was 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design methods,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ign was made for district and terrain, especially the fill, excavation project. The purpose was to reduce the investment in the maximum level and carry 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was to retain the original topography and the feature of culture, and to design the road greening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 Urumqi;road greening;landscape;terrai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自2014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之后,乌鲁木齐市满眼绿色,步移景异,四季皆有景,美丽已经成为乌鲁木齐的代名词。近来,急于求成的态度使得市内大多绿化工程出现高投资低收益的状况,另一方面,乌鲁木齐近期正着手新区的开发与扩大,在维护老城区景色的同时还要开发新的道路,这样一来,更多的问题就随之而来了。新区的地貌类型多样,道路绿化比老城区的更为困难[1],土方巨大是最大的问题,这意味着更巨大的投资和更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这些问题都与新时代的景观设计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一定就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乌鲁木齐的道路绿化改革迫在眉睫。乌鲁木齐市需要展现和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绿化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方,要让乌鲁木齐的道路绿化造景跟得上时代,超越时代。
1 大学规划二路道路现状调查
1.1 区位分析
水磨沟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面积121.7 km2,人口约有12万,环境优美,是乌鲁木齐市的象征与代表。该区路网复杂,人流量巨大。因为水磨沟景区生态环境优美,房地产销售量也位居乌鲁木齐各区第一。随着居民量的增加,对于景观建造和道路规划建造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大学规划二路位于乌鲁木齐水磨沟区观园路以南,是一项城区扩大道路的绿化项目,也是典型的乌鲁木齐市新规划项目的代表。
1.2 大学规划二路地形地质现状分析
根据新疆时代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提供的乌鲁木R水磨沟区观园路片区路网完善工程――规划二路新建工程勘察报告,沿线地质条件如下。
(1)拟建场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小,地貌属于山前低山丘陵,整体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度在911.5~999.2 m之间,南北高层87.7 m左右,自然地面坡降约2.7%。
(2)沿线地层主要为杂填土、粉土、残积土、泥岩。
(3)场地水文地质特征:拟建路段大部分路段未发现地下水。
(4)场地土腐蚀性评价:地基土堆混凝土结构具有强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5)场地稳定性评价:场地地层构成简单,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粉土、卵石。
(6)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1.40 m。
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包括平地、坡地、凹地和凸地[2]。大学路以北地形起伏大,主要以石块堆叠的山丘为主(图1),西侧一条排洪沟明沟几乎贯穿其间,外侧坡上部分有护栏围护,现状东侧的排洪渠已施工完成,并已加护(图2)。大量的施工遗留废物杂乱无章地堆砌在道路两旁。该段道路西面有原红太阳苗圃基地,东侧则为师大山地公园。大学路以南的道路东侧则新修泄洪沟渠,道路与渠道上沿间高差大,边坡坡度极大,局部泄洪跌势较陡,同时西外侧靠陡坡,可见土方量之巨大。部分地势平缓处存在高压电塔及泄洪扩大段。道路西侧存在大量高起土丘和自建房,并有高大乔木生长在其周围。道路最南侧则为垃圾存放处。
由于规划二路所处区域位于原水磨沟河网水系上游榆树沟分支水系,是榆树沟水库的主要泄洪通道,道路修建后临近并新建泄洪道及相关水利设施。该地段中部沿大学路北侧贯穿了一条高压燃气走廊,其管线保护范围为60 m,同时大学路南段西侧并入一条高压走廊,为220 kV高压线,其防护区域范围为30 m,周围严禁大乔木的种植。较大的地势高差和现场复杂的环境对该区域的绿化形式选择有重要的影响,也加大了该地段的绿化造景难度。这是乌鲁木齐市极其少见的,地形状况极其复杂的,土方量极其巨大的道路绿化项目 (图3) 。
1.3 大学规划二路的功能定位及综合分析
规划二路毗邻大学区、医疗服务中心、多个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及公园绿化用地。该地区将来将建成大学城及一大批大型的居住社区。因此,该段道路在片区建设目标、产业定位及功能结构的融合上起着特殊的作用。它既要服务于教育科研产业、现代化健康产业,又要立足区域环境优势,有机结合特色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周围用地性质,现状条件,以及人流、车流情况,将其功能定位为“休闲景观绿地和防护景观绿地”的两条景观带。
综上所述,该路段地理位置重要,地形地貌特殊,承接文化多元,是一项典型的综合型道路景观绿化,更是一项革新乌鲁木齐道路绿化现状的项目。因此,做好这条道路的景观设计尤为重要,是彻底整改“地形一律推平”、“加大投资力度”的有力方案。
2 乌鲁木齐市大学规划二路道路绿化设计策略
2.1 地形处理及土方平衡策略
如图4所示,规划二路周边地形复杂,高差普遍较大,整体南高北低,道路两侧大多高于路面,同时沿道路及泄洪区,分布大量陡坡,增加了景观工程建设难度。地形作为景观基本骨架[3],在此项目中尤为重要。
各路段设计要点如下:
(1)该地段整体地势十分复杂,基本不能满足造景需要,需进行整体填方处理,以满足植被的种植设计需求。
(2)该地段整体地势较为陡峭,需进行整体挖方削坡处理,保留一定坡度减少土方,并增加竖向设计视觉,以满足植被的种植设计需求。
(3)该地段地势较为平缓,可就地稍作处理,仅局部做削坡处理。现状建筑垃圾,沙土需进行清理,部分现状岩石可予以保留。
(4)该地段可因地制宜,保留原有山坡肌理,陡坎用于植物种植,形成植物沟谷景象。
(5)该地段征途因处于高压电塔区域,部分^域进行缓坡的微削坡处理,形成安全的景观空间。
(6)该段整于观园路小区外侧,整体进行挖填处理,同样保留一定坡地,形成一块与城市干道、居住小区为一体的缓坡休闲绿地。
对于中小型洼地的地形现状大多予以保留,做“雨水花园[3]”之用。乌鲁木齐处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50~200 mm,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雨水十分珍贵。储存雨水,更好地利用雨水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4]。该地段有许多明渠、暗渠,以及当时为防洪所做的排水沟,将“雨水花园”的技术理念应用于景观中,对雨水进行生态滞留、循环、再利用[5]。设计主要以生态草沟[6]和排水明渠为主要渠道,以节约用水,减小不必要土方消耗,美化景观,改善环境。
对土丘的地形地貌予以保留,延续青山的记忆。民用房将其改造成挡土墙,细细打磨,刻以史籍,同时,一座座连续的景墙也得以建成,近景中篆刻诗词的古朴小品,远景青山蜿蜒,以保留原水磨沟村的记忆。道路两旁杂乱堆叠的石头,可以就地取材,重新利用。传承原有的田园风貌,改造沟渠,还原生态功能,同时减少土方,展现石山的直观视觉效应,保留林地原有的丰富景观地貌。整体绿化秉承延续、保留、传承、改造、保护的理念,还原乌鲁木齐的记忆。
2.2 植物种植策略
为配合该道路的整体设计,并且考虑该路段的地形状况,植物应以大乔木、灌木片植为主,局部搭配花卉,以曲、直的大线条进行穿插布置,形成多层次、多迹象的防护绿带景观效果。该路段因处于高压管线走廊区域,植物主要以灌木、花卉搭配设计,花卉应选择抗寒力强和耐瘠薄能力较好的宿根花卉,利用其花期长,具有自播繁衍的能力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7]。在坡地乔木的选择中,应选用根系发达的乔木以达固土固坡之用。洼地改造雨水花园的地块中应多选用本土原产鸢尾、车轴草等耐水淹植物,减少养护难度和投资成本。
3 乌鲁木齐市大学规划二路道路绿化方案设计
3.1 设计思路及主体理念
秉承建造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原则,保留原有地形、传承文脉记忆是这个项目的主题理念,分别以三大功能、四种效果、五大要素来体现。
三大功能分别是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休闲功能。通过生态设计,提升区域生态多样性,满足生态防护,水土保持的需求。在景观方面,通过特殊的土方处理形成多样的竖向景观,丰富视觉需求。在达到视觉满足的同时,休闲功能也必不可少,大量的坡地处理不仅减少投资,还可以满足周边人群休闲需求。
四种效果其一是通过景观的塑造,延续风土人文,保留原水磨沟村的部分建筑外立面,并加以改造,以独特的方式将其作以景墙的处理,创造史诗文化,可谓记忆传承。其二,由于地段地形复杂,造景条件严苛,因地制宜尤为重要。造景材料、植物配置以及造景手法都要结合此方法,要利用地形原有洼地打造“雨水花园”,体现生态多样的绿化效果。其三,通过植物和地形的配合,营造出气氛多变的休闲环境,以体现出景观丰富的效果。最后,则为四季皆景营造小环境,打破新疆气候条件的约束,多用乡土树种,减少养护费用。通过搭配方式和科技创新的方法,做到“寒冬岁月当有景,霜降翠色更如新”的视觉效果。
五个要素首先是文脉要素,根据原始地貌景观特质,如遗留植被、建筑,对这些文脉符号加以保留、利用和延续。第二是安全要素,地形设计的前提是以安全为基础,再加以改造和保留。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应该是在其环境容载力[8]和安全格局之下的发展。第三为节点要素,结合重要区域的现状特点,创造特色绿化设计。第四则为植物要素,充分结合现状,选择多样乡土树种,做到适地适树。在考虑以上四个要素的同时,关注成本要素必不可少。在社会经济形式相适应方面,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也不例外[9-10],巧妙地利用原有地形减少土方耗资是本设计的最大特色,同时通过积极推广使用长势较好的耐旱、盐、瘠薄的植物品种,减少养护成本,造景材料就地取材,利用石头、旧民居、干渠等进行景观构造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3.2 设计方案
以“蓝色记忆”为主题,通过保留现状中一条干枯的排沟渠为线索,将“山、石、川、田、水、磨、林、村”等自然景观串联,对部分原貌进行保留、延续、修复以及改造。这样,向南可观博格达峰远景,向北可见繁华的天山区市区,内有百景,而远可借万景,内外呼应达到延续地形现状,打造生态景观、特色景观的目的。
3.2.1 “山”景观主题段 利用场地现状在十字路口西北角保留并改造一座岩壁,结合上下植物修饰,营造岩山崖壁的景观效果,同时远借师大山地景观,结合高压燃气走廊区域的宽阔花灌带,延续新疆山林中山花烂漫的景象(图4)。
3.2.2 “石”景观主题段 结合道路两旁原有的岩石缓坡连绵的山林景观,保留其景观肌理,利用场地内的现状石材,设置形态各异的山间缓坡置石,结合曲折的园路以及折线的花岗岩石凳营造轻松闲适的山林石下景观(图5)。
3.2.3 “川”景观主题段 景观设计提炼冰川轮廓线形,设置多组特色景墙。同时保留原有洼地种植蓝紫色花带,对比周边自然群落试种植的乔、灌木形成密林河川的景观空间感(图6)。
3.2.4 “田”景观主题段 场地原址为苗圃地,此地形本身缓和,不用过多改造,在设计上延续田地肌理,以乔木分隔地块,其下片植花卉灌木,同时场地还原巨石裂谷溪流蜿蜒的场景,结合隆起的软质场地,营造乡野之趣(图7)。
3.2.5 “水”景观主题段 龅卦有水系属于水磨河上游来水分支,保留一部分防洪渠不做填埋,设计上利用蜿蜒如河曲的园路和花带抽象地重现河流昔日景观,同时大面积地利用场地内原有的卵石碎石,或铺以大面积的玻璃钢铺装,形成冲蚀洼地的景观视觉感,结合船型场地,矮丘绿岛共同营造无水胜有水的意境(图8)。
3.2.6 “磨”景观主题段 设计提炼了水磨沟区最有代表性的标志物“水磨”元素,设置木质铺装场地,嵌入置石,结合水车磨坊,生态洼地,植草碎拼,七色廊架共同营造一副乡间田野,水磨人家的写意画卷(图9)。
3.2.7 “林”景观主题段 绿化道路中园路蜿蜒如潺潺流水,辅以植草碎石和蓝紫色系花带,穿梭于未做削坡处理的小丘密林之中,叶子形的五彩廊桥将水的灵动与林的生机延展其上,悠然而起,高压线塔下以片植花卉灌木为主调,边缘辅以本土林地群落形成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图10)。
3.2.8 “村”景观主题段 场地原址为水磨沟村所在,设计保留了部分房屋院墙,原始地坪,通过块地铺设连通,辅以花径景石,疏林草地加上远处早已保留的青山延续,形成深远别致的乡村记忆(图11)。
4 结 论
本文通过以一项地形复杂,极具乌鲁木齐市新型道路绿化特点的项目为例,详细说明地形处理、现状保留、废物利用的设计优势,利用现状地貌、旧物和乡土树种在减少经济投资的基础上,丰富竖向设计,完善景观视觉,打造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谢香方.乌鲁木齐区域开发与整治――乌鲁木齐区域环境容量与经济开发优化模型[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2]胡先祥.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王淑芬,杨乐,白伟岚.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雨水花园建造探析[J].中国园林,2009,25(6):54-57.
[4]NEW YORK STATE. NewYork State stormwater management design manual [M]. Ellicott City, M D, USA: Center for Watershed Protection,2003.
[5]郑克白,孙敏生,彭鹏.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利用及防洪排水设计[J].给水排水,2008,34(7):97-101.
[6]倪艳芳.城市面源污染的特征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2):53-57.
[7]刘常富,陈玮.园林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乌鲁木齐市减灾研究课题组.乌鲁木齐市减灾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
(一)市级重点项目建设。20__年,西平县共筛选市级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1.2亿元。20__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止6月底,已完成投资6150万元,占全年的87.9%。其中,续建项目1个,总投资5000万元,20__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20__年6月底已完成投资20__万元;新开工项目2个,总投资7000万元,止6月底,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42.9%。
(二)项目建设。一是加强工业聚集区建设,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1—6月,全县新上项目(含新建、扩建、续建、技改、合同、意向项目)91个,计划总投资40222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2050万元;目前,已累计落实投资688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8820万元。在新上项目中,意向项目17个,总投资150300万元,合同项目11个,总投资110800万元;在建项目52个,总投资118547万元;建成项目11个,总投资22580万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1000万元以上47个,3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工业项目65个,占项目总数的71.4%,农业项目10个,占项目总数的10.9%,其它项目16个,占项目总数的17.5%。二是加快农村道路建设进度。20__年争取县乡道路改建工程17条74公里,总投资3341万元。截止6月底,已开工15条,完成总投资40%;争取通村公路37条58公里,总投资1174万元。目前已开工33条,完工28条46公里。三是加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西平县20__年安全饮水工程为20__年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本次饮水工程共解决23575人,涉及西平县3个乡镇9个行政村的22个自然村。20__年12月下旬开工建设,20__年3月竣工,新打150米深机井4眼,解决二郎、焦庄、柏亭办事处3个乡(办事处)9个村委22个自然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3575人。四是加快农村沼气建设。20__年西平县农村沼气建设任务5000座,项目涉及20个乡镇(办、场),现已建成池1150座,占任务总数的22%。五是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20__年西平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任务是规划建改农家店10个,强化配送中心功能,提高农家店综合服务功能。目前,10家农家店建改任务已基本完成。
(三)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道路,加快重点企业的扩建:请记住我站域名、续建工程和工业集聚区建设。扎实开展“工业振兴年”活动,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做好煤电油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要素的供求协调,缓解供求压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工业经济运行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18.1%;完成供电量2.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55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利税9230.4万元,同比增长26.1%。
二、关于“三农”工作
(一)认真落实小麦最低收购政策。按照国家标准,全县对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斤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比去年分别提高0.11元。截止6月底,全县累计收购最低价小麦2.1亿斤,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二)做好农资综合直补工作。20__年全县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已于3月6日全部结束,共兑付全县191386个农户8549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中粮食直补1816万元,农资综合直补6732万元。全县亩均补贴标准为84.72元。
(三)切实落实良种补贴。20__年,全县小麦良种补贴面积97万亩,每亩10元,补贴资金970万元(已完成);玉米良种补贴面积95万亩,每亩10元,补贴资金950万元;棉花良种补贴1.1万亩,每亩15元,补贴资金16.5万元。目前玉米、棉花补贴任务已下达,登记造册工作正在开展,预计7月底前落实完毕。
(四)认真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20__年,西平县共争取农机补贴资金650万元。截止目前,650万元购置补贴项目已圆满完成,补贴各种农机具536台,受益农户290户,带动农户投资农机1450万元。
(五)积极做好“家电下乡”工作。今年西平县家电下乡销售数量目标为15500台(部),销售金额403万元。止目前,共销电6273台、冰箱8125台、洗衣机1987台,已审核通过15485家,15172家群众已领到补贴,补贴金额282万元。
(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20__年,上级下达西平县的扶贫开发项目分别是乡村道路建设项目5个、安全饮水项目1个,财政投入资金250万元。修建道路11.4公里,解决2.4万人的行路难问题;修建水塔一座,解决0.3万人的饮水困难。项目已经上级批复,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力争按照上级要求于9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七)抓好粮食生产。切实抓好国家级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__年全县种植小麦97万亩,平均亩产484.1公斤,同比增长5.2%,总产46.96万吨。突出发展无公害疏菜、林果、花卉、食用菌、烟叶等特色农业。上半年,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达到11.2万亩,食用菌种植达到1亿袋,林果、花卉种植达到1.2万亩。
(八)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突出抓好养殖小区建设,全面建设县级动物防疫体系,努力提升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上半年全县共建成畜禽养殖小区15个,新建规模养殖厂24个,猪、鸡规模化养殖达到70%以上。全县共存栏生猪108.5万头,出栏7
2.2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9%和5.6%;存栏家禽1086.4万只,出栏631.8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8%和12.4%;肉牛存栏2.95万头,出栏1.2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和3.6%;毛肉兔存栏284万只,出栏165万只,羊存栏15.3万只,出栏10.4万只。牲畜五号病、禽流感防疫密度达到100%,猪瘟、鸡新城疫病防疫密度达到100%。全县没有发生一例重大动物疫情。
(九)加快林业生态县建设步伐。认真按照省、市关于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目标,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县累计投入林业生态县建设资金1100多万元。县财政筹措资金600万元作为林业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其中100万元用于城区绿化,100万元用于一个山区乡绿化,400万元用于农田林网和绿色通道绿化。20__年,全县共完成植树310万株,恢复完善农田林网32万亩,完善绿色通道73公里,成片造林2万余亩;积极深化林权改革。全县非公有制林达95%以上,造林数量和质量都明显好于往年。
(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上半年,全县新打机电井1818眼,洗修旧井1200眼,维修新建桥涵185座,建水利示范园区2.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8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平方公里,新增和改善易涝面积3.2万亩。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4万人。
三、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积极做好城乡规划编制。按照“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强化管理、争创一流”的指导思想,围绕20__年的重点工程建设,科学规划、精确定位。重点完成了文成中学教师公寓、商品砼中转站、天燃气分输站、4个建制镇垃圾中转站等36个建设项目的选址定位;做好了搬运站和棠溪商城西区旧城改造规划、文化花苑二期、文成中学园丁小区、柏城名苑小区建设规划;做好了嫘祖公园、洪河公园的初步方案设计和棠溪大道、建设路南段、西平大道、交通路、护城河路、柏城大道等6条道路改造工程,做好了凤鸣路、平顺路等4条排水工程测量设计;完成了52项建房规划的放线定位。按照市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试点村进行现状测量和规划修编工作。上半年,完成了盆尧乡、芦庙乡4个村庄规划。
(二)积极推进“三城联创”和市容、环卫工作精细化管理。根据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和省级文明城“三城联创”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对城区环境和卫生的整治,采取多种手段对全城所有主次干道的摊点、户外广告、游商、夜市摊点、乱牵乱挂、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不良现象进行规范和清理整治。特别是对责令限期改正无效的“钉子户”,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重拳出击,严管重罚,既加大了执法力度,又控制了暴力抗法事件发生,增强了执法工作的有效性。上半年,共出动宣传车1500余车(次),清障车180车(次),取缔马路市场及流动摊位210多个,拆除搭建的庵棚70多个,清理违法乱贴小广告900余处,清除户外违章设置的流动灯箱230多个。通过强力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区市容环境“六乱”状况得到彻底根治,形成了停车归点、广告归栏、经商归店、面貌整洁的良好局面。同时,对城区17条主干道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和“三扫一保”工作制度,投入垃圾清运车辆3800多台次,清运垃圾4万多立方米,保证了城区环境卫生的整洁靓丽。
(三)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筹措资金,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进度。目前,已在交通路北段路东建成经济适用房三栋,竣工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60万元,可解决105户入住;交通路西侧的廉租房建设项目已于4月9日开工,计划今年完成9栋住宅楼,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投资额2160万元,现正在抓紧施工之中,预计年底前竣工,可解决500户入住。
(四)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运营管理。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5万吨,总投资5013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日处理污水2.5万吨,铺设污水管网14公里。目前,洪河以东、以南的污水已基本应收尽收,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垃圾处理厂工程规模为日处理垃圾200吨,库容量80万立方米,总投资3009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营。
(五)进一步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上半年,完成城建项目投资1231万元,其中:投资700万元,实施完成了龙泉大道、经贸路、棠溪大道排水改造工程和城区主干道排水沟的清淤维修;投资296万元,对建设路进行了全面改造;投资235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5座、新建公厕4座。广泛开展园林绿化建设。以新建、改造、充实三项绿化工作重点,搞好了15条主干道行道树的补栽,共种植乔木1万多棵,灌木5万多株,补栽花带3000多米。
四、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工作
(一)加快中小企业货款担保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20__年3月,注册1340万元,成立了西平县财信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目前,已为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提供了投资担保。
(二)做好商贸流通工作。上半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亿元,实现出口创汇140万美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1亿元,增长22.1%,各项贷款余额23.6亿元,增长36.1%;分别较全市、全省增速高17.5和8.2个百分点,贷款增速超过存款增速14个百分点,新增贷存比达到57%,较全市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00.21元,增长
10.75%;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拉动消费需求。
(三)完善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大型物流企业,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大型、综合专业批发市场。上半年,全县共发展大型物流企业4个,改建、扩建、培育各类农副产品市场16个。投资5200万元,建设了新兴建材市场,升级改造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发展体系。
(四)加快发展旅游经济。以棠溪源和蜘蛛山风景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为契机,加大县内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和对外宣传力度,扩大旅游品牌影响力,旅游业已逐步成为西平县新兴产业。全年共接待游客4.23万人次,旅游收入506万元,旅客投诉率0.03‰,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五)进一步规范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一是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全县实施政府采购486次,实际采购资金12166万元,节约资金2853万元,节支率19%。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展顺利。实现了县级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支付并轨,为县直144家单位提供财政核算和服务。上半年,共审核支付凭证6万份,纠正不完整,不合规定支出100笔,涉及全额25万余元;拒付各类违规支出30多笔,金额16万余元。三是乡财县管改革进一步完善,保证了乡村工资发放和基层政权运转,进一步规范了乡村财政财务管理。四是财政投资评审力度加大。上半年,共审核财政投资工程项目29项,金额2957万元,审减524万元,审减率21%。
(六)加强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和土地交易管理工作。上半年,全县受理各类交易事项135宗,交易额15876.8万元,为财政节约资金1276.5万元,节支率达11%。其中,受理政府采购88宗,交易额达2147.72万元;受理工程招投标23宗,交易额4601.7万元;受理土地交易项目25宗,交易额9127.38万元;
(七)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切实抓好利用外资工作,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上半年,实现出口创汇140万美元;完成境外劳务输出任务20人,占目标任务的52%;利用省外资金达到4.94亿元人民币,占目标任务的81%。
五、关于社会保障工作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面对今年严竣的就业形势,积极开展“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再创业、返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活动,大力推动以创业促就业。充分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全县就业再就业形势良好。今年1--6月份,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7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3500人的71%;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1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1000人的72%;由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508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占全年目标任务350人的145%,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为33户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8万多元,办理小额贷款18笔,金额81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860万元的10%;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700人,占全年目标任务23700人的100%;缴纳失业保险金174.2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290万元的60%。
(二)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截止20__年3月,对全县符合养老金调整政策的5454名离退休人员进行了养老金调整,调整后人均养老金由原779.08元增加道902.36元,人均增加养老金123.29元。
(三)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调整机制。通过认真审核,全县城市低保达到4438户9130人,月需发放低保金118.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由13754户25234人增加到25392户34600人,保障比例由3.3%提高到4.5%。目前,城市低保救助金已发放至5月份,共发放685万元,农村低保金发放至6月份,发放1004万元,其中原有救助对象已从1月份起按新标准发放,新增加人员将从7月份开始救助,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复核认定工作已全面完成。认真做好五保供养工作。全县现有农村五保对象3689人,其中集中供养1476人,从1月份起,集中供养人员由每人每年1400元提高到1700元;分散供养人员由每人每年1100元提高到1200元。1—6月份,共发放五保养老金312.22万元,全部通过县信用联社储蓄网点。
(四)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范围。积极推行全县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今年1--6月份,参保城镇居民的医保证、本的发放工作全部完成,医保卡正在制作发放中。止目前,全县参保城镇居民48103人,占市下达目标任务68869人的70%;征缴城镇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费789.6万元,其中统筹基金701.9万元,大病统筹基金87.7万元。止5月底为全县城镇参保居民报销医疗费129万元,西平县城镇居民医保工作正式通过中央、省、市验收。圆满完成全县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保接续工作。出台《关于同意商务系统等58个破产困难企业参加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的通知》,县政府筹资146万元,为全县符合条件的3559名关闭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办理了入保手续,为参保退休人员报销20__年7月1日以来医保费84万元。工伤保险扩面工作进展顺利。积极实施“平安计划”二期工程,以高风险企业为重点,切实做好了工伤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止6月底,全县参加工伤保险单位158家(企业141家,事业单位17家),参保职工人数9220人,占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9600人的96%;征缴工伤保险费35万元,占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60万元的58%。
(五)免费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西平县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活动手术从20__年12月开始,已实施手术850例,占任务的40.2%。
(六)提高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标准。20__年3月底,全县已完成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对象资格认证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奖励扶助对象1414人,特别扶助对象57人。从20__年开始,对奖励扶助对象奖励扶助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720元基础上,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840元。特别扶助标准仍按国家标准执行。20__年全县计生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确定工作完成。已按照规定将县级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时落实到位,省、市资金按计划拨付。
六、关于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工作
(一)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和队伍建设。全县围绕工农业生产薄弱环节,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攻关项目。上半年,全县共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9个,完善农村和企业科技服务中心12家,转化科技成果4项。
(二)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切实增强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认真贯彻执行
新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提高普九水平,控制辍学率。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中学阶段入学率为98.5%,高中阶段入学率为60.8%。
(三)落实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各项免费政策。按照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后的标准,初中每生500元,小学每生300元已全部落实到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政策得到全部落实且继续执行。
(四)加快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20__年,西平县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方案已制定,现已上报省、市,待批复后实施。二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县职教中心建设。目前,投资3000万元的职教中心二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8月底可投入使用。三是抓好“阳光工程”的实施。今年以来,全县认定培训机构6个,培训学员530人,结业转移482人。四是抓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以县职教中心为依托,开设裁剪、缝纫、计算机等专业,目前已完成培训任务280人。五是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6月份,全县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90人,引导性培训1375人。
(五)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目前,焦庄、专探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基本完成;谭店、芦庙、重渠等乡镇资金到位后,我们将对整个建设过程实施监督,确保年底前新建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目标任务的完成。由国家、省、县各级财政投入111万元建设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已经完成,全县第一批80个村级基层接收点所需设备已全部发放到位,并已部分投入使用。第二批80个村级基层接收点所需设备供货合同已经签订。西平县20__年“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由市豫剧院、县豫剧团共同承担,截止目前,16个乡镇已完成“舞台艺术送农民”全县巡回演出任务。
(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西平县共分配公益性电影2352场。截止目前,已放映公益电影1200场,观众达28万人次。
(七)推进“农村书屋”建设。西平县承担的20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全省统一配发的各类图书已全部发放到位,各类期刊、杂志正陆续投放中。
(八)加快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投资300万元的杨庄、盆尧、芦庙卫生院规范化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7月底投入使用;宋集、五沟营门诊病房楼已封顶,预计9月底投入使用;吕店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资金已到位,正在筹建,6个中心卫生院共投资430万元,超额投资130万元。
(九)抓好艾滋病救治救助工作,切实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全县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现症病人均纳入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对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添置了电脑等设施,县、乡、村艾滋病救治一线人员补助按时足额发放。艾滋病致孤人员、单亲家庭子女落实的政策已全部落实到位。争取上级新一轮艾滋病重点防治项目资金约50万元,目前已由省下拨到市;全面落实了结核病“三免费”政策,对所有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检查、免费拍片、免床位费等;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积极完成了一类疫苗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扩大免疫规划,已将原来的5苗7病扩大为9苗12病。
(十)努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全县把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县乡目标管理,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并组织县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卫生、质监、畜牧、商务等部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综合执法。上半年,对全县1100家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企业开展自查和检查,自查检查率100%。同时,加强对药品安全监管,从药品生产、经营、及使用环节全面加强管理,对药品使用环节的医疗机构药房进行拉网式检查,杜绝不合格药品器械进入患者手中,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十一)积极推进污染防治。认真做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依法关闭了西平好强纸厂等5家污染严重或工艺落后的企业。上半年,全县减少cod排放总量1294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304.3吨。并对重点企业派驻环保现场执法人员,监督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
(十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问题,突出服务主题,坚持“四个结合”,严格“三次治理”,加强“三化”管理,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3.73‰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2‰以内。
(十三)继续深化“平安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抓好命案侦破,打黑除恶等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和行业的专项整治,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工作,积极化解矛盾和纠纷,保证了全县社会大局的稳定。上半年,办理各类案件147件,办结率为92.5%;立刑事案件1362起,立行政案件4892起,侦破、查处4826起,10类可防性案件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2%;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保持了全县社会大局的稳定。
(十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统一制作公开栏,统一规定公开内容,改事后公开为事前、事中、事后“三公开”,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七、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全县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讲、树、促”活动为契机,按照“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原则,积极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一)改革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评制度,增加衡量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指标。增强改革主动性,进一步细化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改革任务和措施,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效益。
(二)执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积极整合行政资源,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在公共服务部门和单位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健全行政服务大厅功能,精简办事程序,切实履行服务承诺。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察民情、解民忧,言必行、行必果,切实取信于民。
发改委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1)
今年以来,区发改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各项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职能,积极创新工作方式,真抓实干,着力做好跑项争资、经济运行、项目推进、深化改革、稳控物价等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跑项目争资金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我委进一步加强和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对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今年上半年共争取上级资金2.07亿元,主要包括中医院中医药大楼5000万元、饶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4800万元、垦区危旧房改造3900万元、垦区棚户区改造2017万元、农饮安全巩固提升1146万元、官塘大道818万元、档案馆502万元等。
2.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扎实推进。一是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在认真总结上年计划执行情况和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全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区相关会议已研究通过。二是积极开展经济运行分析。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的通知》,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切实加大调控力度,确保全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目前我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已基本完成。
3.抓项目扩投资工作大力推进。一是强化项目谋划。编制了《全区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全区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科学谋划区重点项目238个,总投资34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45个,续建项目93个,有效支撑和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区 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20.6亿元,同比增长14.5%。二是强化项目推进。烯牛石墨烯、富荣电子、宏鹏金属和三都农业示范园等9个项目列入省大中型建设项目(市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54亿元,其中5个市领导挂点重点项目1-5月份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占年度计划51.8%,序时进度在全市“12+2”中排名前列;贞白中学、富荣电子、柘阳LED、华凯丰科技、上饶卫校和人民医院保健大楼等6个项目列入2017年省市县三级联动集中开工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26.1亿元;全区238个区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其中:贞白中学项目多个班组同时施工,项目指挥长每周现场督查,确保9月1日开学投入使用;富荣电子项目1#、2#、3#厂房、8#办公楼、9#研发楼及1#宿舍楼已封顶,9月10日前全面竣工;丰溪山水田园综合体项目稳步推进,11月底全面竣工;华家源秀美乡村项目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已种植荷花32亩;上饶卫校项目正在方案设计。三是强化项目调度。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的通知》,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其他领导任副组长,区直、乡镇(街道)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重点建设项目推进领导小组,针对不同项目需要协调的各种事项,积极落实挂点区领导调度、常务副区长调度、区长调度和书记调度四级项目调度机制,强力推进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强化项目管理。上半年,我委开展了多次中央投资项目大检查,对全区20XX年至2017年下达中央资金的131个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向相关单位下发了问题整改通知,同时针对社会事业领域2011年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通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建设情况实行每月调度,进一步加强了稽查监管,有效地推进了项目的建设进度,提高了中央资金的使用效益。
4.抓改革促发展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入。项目审批方面,我委主动简化投资审批流程,优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严格落实投资项目备案程序。今年以来我委共办结投资项目83个,总投资89.2亿元,其中备案项目38个,总投资76.6亿元,占办结项目总投资的85.8%;清理收费方面,严格执行财税[2017]20号文件,从今年4月1日起,我区取消环境监测服务费、白蚁防治费、房屋转让手续费等3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停征卫生检测费、委托性卫生防疫服务费、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河道采砂管理费、计量收费、认证费和检验费等7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预防性体检费、登记费和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等3项涉及个人等事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执行赣财非税[2017]11号文件,从今年6月1日起,我区取消易地绿化费和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收费(含高速公路)两项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两次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预计年减负金额为355万元。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降成本优环境方面,全区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2017年工作要点、全区降成本优环境领导小组调整成员名单审议稿已完成;去产能方面,积极推进我区今年化解煤炭产能4万吨的任务目标,当前区政府已同意关闭东阳乡国庆煤矿的决定,该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深入开展“地条钢”专项督查和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清理行动,按照“零”容忍,达到“零”存在的要求,我区制定了排查方案,落实工作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目前我区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已按要求上报。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我委制定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7年工作计划》;公车改革方面,我区296辆保留公车标识化工作全部按要求完成。
5.调结构促升级工作有力推进。一是积极培育新动能,制定了《xx区贯彻新理念培育新动能2017年工作要点》,着力培育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和分享经济,推动我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二是夯实平台支持。抢抓省里高位推动调区扩区工作的窗口期,上饶高新区调区扩区相关材料再次提交省发改委,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大力推进。三是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今年以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我区已入选省级试点示范县,东阳龙溪、芦林西坛、铜钹山小丰、枧底溪西、毛村后溪等5个村入选省级试点示范村。
6.稳物价惠民生工作积极推进。一是价格监测精准。每月定期在我区嘉百乐超市、家友超市、裕丰市场、开心人大药房等代表性监测点进行市场采价。其中,对粮食、食用油、水产品、肉类、蔬菜等65个居民生活必需品,布洛芬、板蓝根等30种重点非处方药品和生猪收购价、玉米批发价等12种畜禽饲料进行采价监测并上报市发改委;对水、电、钢材、水泥、成品油等53个品种的商品及服务项目与周边县(常山县、玉山县)互通信息。在获得第一手信息基础上,对群众和社会关心的价格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及时消息,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二是价格管理到位。按照省市的要求,经区政府同意,启动我区社会求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证金人员共50416人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2.26万元;应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要求,分别对农业创客中心、热带植物园的门票进行成本监审;核定了三都热带植物园和农业创客中心门票试行价格、城区三个公办幼儿园春季收费标准、全区2017年春季中小学收费。三是价格监管有力。今年元旦、春节和“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委出动市场价格监管120人次,密切关注粮食、禽、蛋、菜等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供求情况和价格走势,对城区农贸市场、超市以及家电商场进行了全面检查(调查);春运和3月中旬,分别对全区各条客运班线票价的执行情况和气象部门的经营性收费进行了检查(核查);分别对区城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和丰溪自来水有限公司有关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核查);对教育、卫生等收费(价格)执收主体系统以及各大商品交易场所,继续强化收费(价格)公示,推进明码标价工作;实行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制度,进一步畅通12358价格举报投诉渠道,今年上半年共解答群众价格咨询 9件,举报件办结率100%。四是价格认证精确。上半年共完成涉案物品价格认证案件82件,涉案总金额127.53万元,其中盗窃、抢劫、诈骗等刑事案件54件,毁财案件22件,盗采矿产、滥伐林木、运输危险物品案件6件。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委将根据上级发改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健全项目审批(备案、核准)机制,继续做好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工作;
2、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沟通,继续做好跑项争资争策工作;继续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3、做好2017年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和2018年区重点项目谋划工作,加强中央预算内资金、省基建资金项目的稽查、监管工作。
4、继续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
5、继续做好新常态下物价各项工作,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6、继续做好省市发改委及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发改委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
2017年是召开之年,也是我市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建设美好新xx的关键时期。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立善谋、实干、争先工作思路,突出项目工作主线,围绕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强化创新驱动,聚焦“五大行动”,提振“精气神”、提高“执行力”、争当经济工作“排头兵”,逐月、逐季分解落实目标任务,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目标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9亿元,同比增长6.2%。 1-5月份,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9亿元,下降0.4%;固定资产投资46.6亿元,增长15.1%;财政收入7.03亿元,增长15.9%;财政支出18亿元,增长24%;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增长16.9%;全市用电量3亿千瓦时,增长10%,其中工业用电量0.87亿千瓦时,增长1.3%。
(一)开展经济运行调度。编制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主要经济指标及GDP主要构成指标目标计划,由市政府印发各地、各单位执行。提请市政府召开2次经济运行调度会,会同统计、经信等部门按月开展指标运行监测和调度。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国家政策投向,扎实做好项目谋划、项目争取和抓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1.强化项目谋划编制。围绕全年投资目标,会同各重点项目平台、各项目责任编制2017年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全年计划实施美好新xx重点项目358个,总投资528.1亿元,其中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184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01个,总投资457.14亿元。突出重点项目引领,着力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做好全市“学浙江、抓统筹、谋项目、促提升”活动谋划项目有关工作,做好谋划项目指导、调度、汇总、完善工作,全市共谋划重点项目252个,总投资近400亿元。编报2017年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1个,总投资379.4亿元。
2、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合肥-xx-新沂高铁项目第一次环评公示已完成,并被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被设计为在“八纵八横”主通道基础上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选址、环评等支撑性文件已同步编制,正在开展设计招标工作。蚌埠-xx-滁州-南京城际铁路已纳入xx省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xx通用机场成功纳入《xx省民航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1年)》和《xx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7-2030年),机场建设时序为近期(2017-2020年),且规划为构成沿江通用机场群的一类通用机场。xx泊岗淮河大桥项目施工图设计加紧编制。xx至巢湖高速公路项目纳入省交通路网规划,正在加快可研报告编制。104国道绕城线和女山湖特大桥工程稳步推进。环女山湖旅游总体规划初步完成编制。
3、加强项目申报争取。上半年以来,通过发改委渠道共争取中央及省投资项目16个,获批中央及省投资2.15亿,有力支撑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2017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获批资金0.9亿元、池河治理0.27亿元、千亿增粮规划田间工程0.25亿元、职高开放性实训基地0.2亿元、三中教学楼0.15亿元。截止6月底,已开工项目8个,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项目9个。组织申报了坡耕地治理、产业互联网园、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
4、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推进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纳入省“大新专”项目库项目71个,总投资379.64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75.1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39.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5%。开展项目集中活动,18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100%;27个计划开工项目已开工20个,开工率74.1%,完成投资17.92亿元;26个储备项目已开工4个,转化率15.4%,完成投资2.95亿元;7个计划竣工项目已竣工6个。
(三)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化工集中区方面,配合市化工园区管委会(筹)做好项目招商服务工作,协调省重化办对拟招商化工项目开展入园前期审核,推动一批精细化工落户建设。凹土产业方面,组织申报了滁州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xx凹土产业发展基地。经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努力,“xx经开区涧溪凹土产业园”已经完成征求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意见。开展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共建xx经开区涧溪凹土产业园检验检测中心、凹土新材料研发中心事宜。对接茅迪集团、xx路网等一批具有实力的产业园区运营集团,开展PPP项目合作,开发凹土产业园,打造产镇融合的“凹土小镇”。淮河生态经济带方面,编制了《xx市争取列入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重大项目库》,入库项目16个,总投资1715.48亿元。做好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学习、研究,积极争取我市相关项目纳入规划。
(四)着力开展物价稳控。常规开展节假日市场价格检查,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开展春季开学教育收费、民生价费、涉农收费和涉企收费多项专项检查。对全市商品房明码标价进行明察暗访,规范商品房明码标价行为,营造公开、透明的商品房销售价格环境,稳定房地产市场。认真办理价格举报投诉工作,确保12358价格举报投诉渠道畅通,上半年共受理价格举报和咨询36件,全部进行了调查核实和处理,并及时回复,群众满意度高。完成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度审核工作,加快推进水价改革,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正式出台xx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和完善家禽养殖和加工企业生产电价优惠政策,减免全市128家养殖和加工企业用电金额9.6万元。上半年,价格认证中心累计办理各类价格认定业务97件,标的总金额2768.2万元。
(五)加快推进淮干居民迁建工作进度。桥头镇淮干居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正在开展潘村洼125户淮干居民迁建,目前已完成旧房屋拆除。2017年全市第一批733万16个移民后扶项目全部开工建设。2017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监测评估工作报告和2017年度大中型水库直补移民人口更新工作全部完成。
牵头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在全市营造节能有我、绿色发展氛围;努力开展提升行动,推进皖北及沿淮快速发展;牵头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建设诚信社会;认真开展文明创建、扶贫攻坚、秸杆焚烧、企业帮扶和招商引资工作,狠抓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落实和廉洁自律主体责任落实工作,推动党的基层组织规范化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建设,努力打造创新奋进发改人才队伍,为推动五个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部分指标增速下滑。从当前经济运行看,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项指标增幅低于逾期目标,将影响二季度经济指标目标的实现。
二是工业增长后劲不足。1-5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1.7亿元,仅占全市完成投资总额的28%;在库工业项目剩余投资严重不足,剩余投资不足20亿元。从工业用电量看,1-5月,我市工业用电量8348万千瓦时,下降1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5261万千瓦时,下降16%。从新投产企业看,1-5月份,全市未增一家规上企业,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1-5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6亿元,增长15.1,增速位居滁州市第6位。其中完成工业投资9.6亿元,下降14%;技术改造投资下降3.78亿元,下降11.8%。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综合规划工作
1.加强经济形势分析调度。根据我市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滁州市下达我市任务,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调度工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计划。做好县域经济目标考核涉及我委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发展、节能减碳、项目工作、向上争取资金等指标调度,力争指标争先进位。
2.加强政策分析研究。在推进五大行动计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皖北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组织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推动工作落实。
3.编制年度计划报告。向市人代会报告《全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科学拟定全市2018年全年目标计划,在全面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谋划编制《全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4.扎实做好改革工作。统筹推进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改革工作,确保全市经济和行政体制2017年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1.加强投资调度。协调解决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相关问题,力争完成全年162亿投资计划任务,较上年同期增长15%。
2.聚力项目建设。以项目工作为抓手,以实施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和省“大新专”项目为核心,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加强项目调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3.做好项目争取。密切关注中央、省级层面战略重点及扶持方向,着眼“十三五”规划,谋划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新项目、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规划。
4.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着力推进2017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5、加快服务业发展。协调开展服务业重点项目谋划,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协调推进广大物流城、徽商大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做好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项目申报争取工作。
6、移民安置建设工作。组织好2017年移民后扶项目实施,重点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倾斜移民产业扶持项目,帮助贫困移民脱贫解困。完成潘村洼淮干居民迁建,做好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