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世界经典名著

世界经典名著

时间:2023-05-30 09:26: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界经典名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世界经典名著

第1篇

1、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

2、历史喜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神秘岛

3、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安娜·卡列尼娜

4、誰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好兵帅克历险记

5、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荷马史诗

6、同上帝保持联系是一码事,他们都赞同这一点,但让上帝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身边就是另一码事了。——第二十二条军规

7、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追忆似水年华

8、在甜蜜的梦乡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当太阳升起,生存的斗争重新开始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的不平等。——总统先生

9、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童年

10、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汤姆叔叔的小屋

11、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要由患难来促成的。——基度山伯爵

12、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儿子与情人

13、对于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门。——失乐园

14、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霄特

1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简·爱

16、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拜伦诗选

17、离开一辈子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从小到大,他一直是那个地方的目击者。——尤利西斯

18、在各种事物的常理中,爱情是无法改变和阻挡的,因为就本性而言,爱只会自行消亡,任何计谋都难以使它逆转。——十日谈

19、就投机钻营来说,世故的价值永远是无法比拟的。——死魂灵

20、强迫经常使热恋的人更加铁心,而从来不能叫他们回心转意。——阴谋与爱情

21、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荆棘鸟

22、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诗选

23、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伪君子

24、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泰戈尔诗选

25、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傲慢与偏见

26、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巨人传

27、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的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28、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也没什么关系。——安徒生童话

29、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随笔集

30、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第2篇

[关键词] 教师 文化品位 读书

读过犹太民族的生存发展史后,你会深深感到了读书的责任与沉重。犹太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智慧来自于读书,来自于全民族共同读书的自觉性与延续性。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人均拥有图书量为世界之最。鲁宾斯坦说:“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人们在那里看到的是良好的读书风气。火车上、站台边、轮船上,到处都有人安静地阅读。他们的习惯是不说闲话,只读书。据说,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孩子出生不久,母亲就会让孩子去舔一下粘上蜂蜜的《圣经》,从小让孩子感觉到“书甜如蜜”。可见,犹太人为了营造一个书香家庭用心良苦。学者约翰生说过:“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屋子没有窗子。”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

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地、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画家尚且如此重要,何况对教师。教师想成为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必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一、古代经典

教师要向专家型的教师方向发展,必须多读些学术精品,因为学术精品中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如经典作品的忧郁、悲悯、雅致、优美、圣洁、庄重和意境,等等。在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论语》应作为教师的必读书。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中国历代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古老的教育智慧,经过了历史的淘洗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仍是有启迪、有裨益的。另一方面,中国的许多古籍都有励志性质,这些书籍强调气质精神,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故能经久不衰。所以,一个有文化品位的教师,还要读其他诸子散文、唐诗宋词以及历代经典诗文、学术精品。另外,作为小学教师还须读一读《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中国传统蒙学经典。“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让我们每位教师都来诵读文化经典。

二、文学名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温立三提出,“读1000本通俗期刊,不如读一行好诗,读一行名家的诗。与其读1000本地摊上的东西,不如读一本名著。”在温立三看来,贯穿人的一生的阅读可以分两步走:一是“博”,广泛阅读各类读物;二是“精”,就是对一两部、三五部名著进行反复的阅读,经常读,一辈子读。“如果能够将一两部名著读通了,读精了,名著精神将会化为一个人自己的精神血脉,甚至改变其一生的行为方式。”

因为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大凡称得上经典的中外文学名著,多是出自于那个时代的语言和思想非常成熟前辈“大家”之手,这些名著主要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感情。因而,阅读名著是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时代精神,启迪和发展心智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更应读名著,不仅从中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更要从其蕴涵的时代精神的价值、文化智慧的精华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这是作为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必不可少的。

三、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整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儿童文学同样对成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作为教师要关心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世界。那么,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关心学生在读什么,能够帮助老师真正走进儿童世界,去正确认识、理解儿童,正确处理儿童与成人、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同时教师通过儿童文学的阅读,还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起到筛选、推荐、指导、讨论的作用。

四、文化杂书

第3篇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前的一段时间和“”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以“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并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的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

[练习]

1.从全文看,第一段引述了许多作家作品,其表述的主要意思是( )

A.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非常多的。

B.每一本经典名著都是取之不尽的精神矿藏。

C.经典名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D.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

2.对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名著经过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的价值。

B.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

C.过去“左”的一套完全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

D.过去“左”的清规戒律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

3.下列名著、作者、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儒林外史》—龚自珍—清代—小说

B.《长恨歌》—白居易—唐代—诗歌

C.《九歌》—屈原—春秋—诗歌

D.《复活》—阿·托尔斯泰—俄国—小说

4.对“名著需要重读”的“重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

B.破除陈旧的阅读方式,用开放的阅读心态去阅读。

C.破除简单化的思维格局,用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去阅读。

D.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的文化性格而阅读。

参考答案:

1.D(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的提示语“从全文看”。从全文看,首段谈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第二段说“名著需要重读”,第三段说怎样“重读”。再从首段看,首句是领起句,以下列举中外著名的作家作品,概述其成就,目的在于表明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可见正确答案是D项)

2.C(第二段“名著需要重读”是领起句,第2句是一个并列复句,分号前从作品本身的特点出发说明“需要反复阅读”,分号后从读者的“需要”出发说明应当“重读”。以下“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说明应当“重读”。A、B、D三项据此编拟,是正确的。原文说“……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而C项故意删掉“鲜活”二字,语意就变了)

3.B

第4篇

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现状

调查一:课外书的种类

通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发现,中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中,30.9%的人选择了恐怖小说,57.7%的人喜欢看青春小说、武侠小说、奇幻小说、网络文学和流行杂志等。相比之下,经典名著颇受冷落,只有11.4%的中学生表示爱看经典名著。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85%的中学生表示“没有看完”《红楼梦》,像《高山下的花环》、《红岩》、《烈火金刚》这些红色经典书籍,几乎很少有人去关注。阅读《飘》、《呼啸山庄》、《茶花女》、《三个火》等外国名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调查二:课外书的来源

调查发现50%的中学生的课外书都是由父母购买的,32%的中学生的课外书是老师、同学和亲戚推荐的,只有18%的中学生利用节假日自行到书店选购。初三学生张迪说:“我喜欢看漫画书,从《灌篮高手》到《我为歌狂》,从《死神》到《海贼王》,我几乎都看过。一套漫画书往往数百元,价格有点贵,但作为藏品也算是个人爱好吧。”

调查三:看课外书的目的

调查显示,75%的中学生看课外书是为了娱乐消遣,17%的中学生是为了扩展知识面,只有8%的中学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赵媛媛是一名初三学生。她从小喜欢阅读,凡是“目所能及”的书,她都纳入阅读计划,尤其是文学类作品。不过,自从升入初中,赵媛媛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看课外书了。因为学校禁止学生往学校带课外书,一旦被老师发现就被没收。赵媛媛说:“我看的课外书都是文学类的,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再说,学校阅览室的名著版本老旧,类型单一,根本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

调查四:中学生的阅读倾向

24.5%的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为实用型,包括阅读新闻类、科普知识、人物传记以及相关的学科辅导书等,75.5%的中学生喜欢阅读流行的、时尚的言情小说或幻想小说。喜欢科普的中学生一般都读过《时间简史》,这是一本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这本畅销世界的《时间简史》已成为科学著述的里程碑。这不仅归因于作者史蒂芬・霍金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今年初二的冯世章刚刚读完《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他说:“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巴马的故事。45岁的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灿烂的笑容更虏获许多民众的心。与过去有意竞选总统的黑人前辈相比,奥巴马是首位在初选前民调获得全国性支持的明日之星,200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与这些实用型书籍相比,沈阳市某中学的李姗姗则把自己的阅读点放在青春故事和幻想小说上面。李姗姗说:“我很喜欢雪小禅的书,她的《看我青蛙变王子》、《戏子》、《像冰一样疼,像火一样蓝》、《一地相思两处凉》等我都看过。我不仅喜欢她的写作风格,关键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读后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把阅读目光投向了漫画。赵小天说:“学习太紧张,看漫画书可以解除疲劳。另外,故事内容富有幻想性,打斗场面很刺激,人物形象逼真,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

分析

名著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结晶,无疑有很高的价值,但是由于时代、文化的差异性,使名著与中学生离得越来越远,甚至产生了“隔膜感”,这就造成了中学生宁愿看漫画,读青春小说而不愿意看名著的主要原因。另外,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以快捷的网上阅读代替了纸面阅读。从课外书的来源上看,中学生看名著处于被动,也许是学习时间紧张,也许是名著枯燥乏味,也许是父母的过多干涉……总之,名著就好像是身边的一缕风,可有可无。

有人认为名著是文学的经典,能影响人的一生;有人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为什么一定要读去名著?到底如何看待这个文化现象?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不读名著的三大理由

理由一:名著内容陈旧,缺少新意

张利伟(初二学生):我们初中生大都不喜欢读名著,《梦里花落知多少》、《那小子真帅》、《哈利・波特》之类的书倒是很受欢迎。什么原因?名著读起来十分无聊,使人读不到一半便不想再往下读了,就拿《西游记》来说,故事无非是说有一群怪兽贪吃,抓了唐僧就走,而每次又不吃,等着孙悟空来救,最后怪兽输了。每次的故事无非如此,毫无新意,我读到一半便不想往下读了。另外,我感觉名著的语言习惯和我们现在大不一样,如果看得多了,我还担心自己模仿上了,那样就有可能写不出东西了啊!

理由二:“名著”是闲书,应以学习为主

李宏达(大一学生):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水浒传》《西游记》《格林童话》之类的书了,开始并不是很愿意去看,只是父母总在耳边说看这些书能受益一辈子。尽管名著中的语言不太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里面的故事很经典。

我和“名著”划清界限是从高一开始的。有个周末,我一睁眼就发现枕头边的《红楼梦》不见了。没多久,母亲敲门进来,对我说:“你已经上高中了,高中就意味着学习,以后不许看这些闲书了。”“闲书?”我诧异地看着母亲,一时说不出话来。母亲一边说一边开始收拾我的书桌,把所有和学习无关的书籍都没收了,临走时还呵斥我:“等你考上了名牌大学,随便你怎么看!”我知道母亲这样做是为了我好,就是一时无法接受她的这种做法。高中三年,我从没来没有读过名著,偶尔看几眼杂志,也都是母亲拿来的。去年,我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给母亲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可是每当同学谈论文学典籍时,我很少能插上嘴。在此,我要劝学弟学妹一句:不要为了考大学而忽略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其实,读一些名著是很有必要的。

理由三:时间紧,放弃课外阅读

赵晓冬(初三学生):我从来不看课外书,中外名著,我也打小就没有接触过。但是你不能据此断定我不爱学习,相反,从我有记忆以来一直在忙着,甚至远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忙。记得初一的时候,有个朋友来我家做客。当他看到我的书架上一排一排花花绿绿的书时,大为感叹地说:“想不到你不是个书呆子嘛,知识面这么丰富啊!”但是不过三分钟,他又说了一句:“这么多书,怎么连一本名著都没有啊?”我还没来得及答话,就被妈妈抢了先:“现在,我家冬冬正准备出国,最重要的是补外语,没时间看那些课外书。

是啊,小时候是不知道看,现在是没时间去看,我什么时候才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名著呀!

读名著的三大好处

好处一: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田丽莎(学生):读名著的好处真是数不胜数。它能在我掌握知识的同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能在我提高文笔的同时,领略到了大文豪们的风采。名著中还能体现许多文豪的人生观,使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读名著还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不去赴那些过了一辈子失败人生的人的后尘。《时间简史》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时间简史,一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科学经典,我读了三遍。这不仅归因于作者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时间简史》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的知识。

好处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董力夫(学生家长):经典书籍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经典书籍能提升我们的人文的价值和人文的精神,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老子》、《孟子》、《论语》等古籍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理论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百家讲坛”风靡一时,它借助名人名家之口将中国古人的思想精髓传播开来,产生了轰动效应。我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读名著的习惯,读名著对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来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增强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好处三: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赵维江(语文教师):大部分中学生不读名著,原因很复杂,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因素,也有是出于个人原因。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学生热衷于考大学是情理之事。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充斥下,一些中学生跟着浮躁的风气走,扑向网络和卡通,名著当然就被冷落了。但是,名著都是经典,而经典是永恒的,有着永恒的价值和魅力。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玩乐而忽略了对经典的阅读。说到名著与考试的关系,这几年,部分省市为了提倡读名著,语文卷都要出几分的“名著题”,“名著题”多是普及性的简单知识的填空。有些同学认为分数少,不得也罢,其实,“名著题”是很容易拉开分数的,如果同学们对名著很了解,对提高考试成绩会助上一臂之力。

链接:中学生必看的十大名著

《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小说语言简洁,情节激动人心,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读者。1954年,《老人与海》使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文学名著。

《边城》

推荐理由:《边城》,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不朽杰作。该书分别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湘西》、《从文自传》中搜辑名篇,基本囊括了沈从文作品的精髓,且较能体现沈氏文风的别样神采。

《繁星・春水》

推荐理由:作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了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骆驼祥子》

推荐理由:作者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格列佛游记》

推荐理由:该书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该书的灵魂所在。另外,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鲁滨孙漂流记》

推荐理由:小说对鲁滨孙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推荐理由:该书采用大量的引文,抓住“传主”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使之成为统领全篇的灵魂,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书中,作者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童年》

推荐理由: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第5篇

经典文学对大众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经典文学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夺目的光彩,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似陈年结酿,愈久愈纯,又如翡翠明珠,百代流传。从作品内容来看,经典文学的影响更久远。经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汲取了通俗文学的精华,是通俗文学的升华。经典名著凝结古今人类智慧,拥有深刻思想内涵,反映一定时代的精神。百家争鸣,一部《论语》让儒家的仁爱传承千年,,鲁迅犀利的语言让民主自由深入人心;文艺复兴,莎士比亚的作品展示的复杂人性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泱泱华夏,一部《史记》展示了半边历史画卷。名著的深刻内涵让其经久不衰。

经典文学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它凝结往日的智慧,旧年的时尚:刻写历史的年轮,岁月的创痕。一如远古留下的化石,向我们诉说着隐藏其中的古老秘密。文学名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和辉煌,正如同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也正如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代,英国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名著以其超越时空的震撼,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其次,经典文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学名著早已渗透于深厚的文化大环境之中。经典文学对读者的影响更深,更广。经典名著深刻的思想内涵触及到的是读者的心灵层面。诚然有些名著诞生之初是通俗文学,但它作为通俗文学影响的只是一代人,而它成为经典后却影响代代人,通俗文学功在当代,但经典文学利在千秋!

文学名著构建和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气,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他的力量虽然无形,却如同那无数的溪涧沟壑为人类文明的江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汩汩泉源。正如儒家经典《论语》,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亲身读过,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深受其影响。《论语》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在这深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我们感到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第三,名著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持续度,都是通俗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四书五经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我们的一举一动;《论语》中的思想逐渐融入民族精神,融入华夏文明;《资本论》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社会。经典文学以其广大受众和深刻内涵,从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经典,终将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在这里,在当今这个浮躁喧哗的文化工业时代,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应迷失在消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之中,也不应放弃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文学名著自产生之日,或难以兼容于时代惊世骇俗:或激起时代共振,狂扫文坛,最终大浪淘沙铸就成经典传世绝唱。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内心的纯粹和高尚,引发我们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它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将是永远不变的,即使将来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照耀和抚慰,离不开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梦想。

文学名著,汲古今中西之文萃,纳天地日月之精华。感沧海桑田之变幻,奏乾坤寰宇之辉煌。

反方观点

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第一,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必要根基。通俗文学产生并存在于老百姓身边,被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在民间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回顾文学发展的历程,“经典文学”就是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众所周知的《诗经》已成为经典,而《诗经》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国风》。《国风》它首先属于通俗文学,再如《三国演义》等经典亦是由通俗文学发展而来的,它们经过文人的润饰、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淘洗而成为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说,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基础,是经典文学的土壤,经典文学是通俗文学这块土壤中长出来的一颗参天大树,试问,没有供大树扎根生长的土壤,何来参天大树呢?

自古以来,通俗文学被许多正统学者看作是不登大雅的“下里巴人”,受到所谓正统文人和精英文化的歧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下里巴人”就是要比“阳春白雪”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产生于“草根阶层”,有着社会最大比例人群的拥护与支持。《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现在已经成为文学名著的作品,问世之初就是“下里巴人”,就是通俗文学。

第二,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容易为最广大的民众所理解,接受,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绝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遍布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

从根本上说,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根本。而通俗文学以其通俗性关注了最广大的受众――广大的人民群众,它以通俗平易的形式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经典文学往往因其思想或艺术富于深刻性,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往往不易理解,把普通读者拒之门外,这难道不是给文学的广泛传播,发展造成障碍吗?

第三,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走八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而大部分评书、曲艺、戏剧也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

第6篇

时下,文坛最热闹的盛事之一,就是对名著的颠覆。历经草根文人“大话”、“歪说”、“水煮”、“误读”等多道程序,代代相传的经典文化,可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更有精英学者,在主流媒体上,引进这种“颠覆风”,大谈特谈: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和瑶姬有婚外情;司马相如弹奏《凤求凰》,开启劫财又劫色的篇章;李清照和赵明诚非古代才子才女幸福婚姻的范例,夫妇常掐架……凡此种种,莫不是向经典开炮,语不惊人誓不休,将无聊当有趣,挑战现代人的忍受极限。

当代诸多畅销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和现代文化经典的颠覆和糟蹋,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以孔子为噱头所作的“国学辣妹”式对古典文化的“恶搞”,以等英雄为佐料炮制垃圾拼盘的政治文化“恶搞”……这岂止是低级趣味,简直是在拔民族文化的根!我们在教科书中好不容易建立的对古之文人的信仰系统,在这种颠覆中摇摇欲坠。似乎看到,这种文化泥石流现象,将会造成民族文化脊梁骨的塌陷!

有学者指出,要保持所谓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即主流文化的中国化。我以为,它应该是指以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经创新、丰富后积淀和延续下来的精粹文化元素为基本架构的文化形态。这种形态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我们要守住经典,必要把守名著、把守文化精英。名著,是经典的文字载体,是经典的喉舌;精英,是经典的形象代言人。名著、文化精英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个中人物形象在代代相传中日益丰满生动,进而深入人心,割裂这种感动,是一种文化犯罪。

一直以来,我们都感动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感动于白居易对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认知,感动于柳永“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没有感动的人生,是怎样荒芜凄凉的人生!没有感动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和期待可言!我们的心,是因为感动而丰盈,因为感动而潮湿,而水草丰美。世界因为感动而美好。

百年老树,砍伐不过瞬间;千年经典,讨檄似乎不费吹灰之力。砍树容易载树难,颠覆容易树立难。经典林立的国度,是幸福的国度;经典林立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古之圣人,纵其一生,成就经典;今之众人,纷纷操起矛戈锯斧,经典纷纷应声而倒。经典之林几成荒芜。难道,这不可怕吗!

是人皆有藏在皮袍下的“小”来,经典人物也有他的局限性,如果,我们不能从大局出发,而是一味刺探那些非主流的人事,对历史就是一种尊重吗?对文明就是一种推进吗?对当代,对后人,就是一种负责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经典,是民族不可多得的财富。经典,是一个民族的知识产权。它的期限,和民族历史一样长。如果你窥得经典人物生命中的无知无觉,无措无奈,更应该心怀悲悯,以历史局限性宽之容之,而不是肆意地嘲讽。

诸多历史伟人,他们的丰功伟绩,人性中的闪光点,都化作感动与时光一起镶入我们生命的年轮,一次次回首,感动依然那么新鲜,带着素朴的华彩。我们不可盲从前人,那就让我们拥有这份生命的感动吧。人生需要感动。心灵的花苞,惟被感动的露水打湿,才永远保鲜。

一味炮轰经典,必引发主流文化泥石流,精神世界如何构筑,精神文明焉能不滑坡。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颠覆经典泛滥成灾,是一种犯罪,而非创造力。经典被毁后的残垣断壁,谁来重建?!

警惕颠覆,全面抵制文化“恶搞”,全面“挺立”中国文化的脊梁,这是当代文人的课题。我以为,可以此测试主流文人的文化良知指数!

第7篇

一、一滴水映射出一片海

教材上精选出来的课文就象一颗颗晶莹的水珠,而这滴水珠的背后是小河,是大江,是海洋。这江河就是与每篇课文相关的文章或知识,这海洋就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所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知识。这江海需要教师指给学生。王财贵教授说过,如果我有一桶水,我会指给学生一条河。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话,我们应该从这例子出发,把它当作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我们在学习每篇课文时,可以把相关的文章指给学生,相关的时代背景,名篇名文,甚至是整本书。在中学语文的教材中,有不少名篇节选,如《草原》摘选自老舍的《内蒙风光》,《少年闰土》摘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蟋蟀》选自法国的法布尔的《昆虫记》等。在教这些课文的时候,可以把原著指给学生,让学生课外去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到文章的全貌,丰富了知识,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还能更全面地感受大师的语言魅力,学习准确、精练、优美的语言表达。名著有着非凡的、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学名著,不但能从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能从品德上受到影响,受到教育。学生名著学多了,慢慢也就会有一些欣赏名著的能力了。这种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学生课外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引,教师给学生的指导不仅仅在课堂上,不仅仅是针对课本,我们应该从这一滴水珠出发,把这滴水珠映射出的知识海洋指给学生。

二、关注兴趣,指导方法,让知识的海洋激荡欢乐的浪花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智力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性。教师要充分了解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在阅读兴趣上给予引导,努力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好符合自己兴趣的的阅读材料。

中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给学生提供《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儿童文学的经典,也可以是《哈利?波特》、《拇指牛》、《魔法学校》、《郑渊洁童话》等畅销书,让他们选择。有的学生喜欢思考,热爱科学,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学《十万个为什么》,或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喜欢社会信息、知识的学生,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观看电视新闻时事,阅读报纸,去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这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有些孩子自小就对经典有特殊的喜好。我曾经见到一个六岁的孩子整天抱着注音《三国演义》看得津津有味。足见经典并不是高深的,孩子学不懂的。现在很多事实证明,六岁以下的孩子诵读经典,不但能朗朗上口,还能记忆背诵,经久不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经典。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让学生能在综合知识考试中考出高分,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的心智,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斯尼的故事等。这些都是学生一生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难道不更应该指引给学生吗?

在阅读量的要求上,我们更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一般的学生每天要求3千字左右,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要求5千字左右,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哪怕他每天只读1百字,你都应该对他进行肯定和鼓励。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呢?

首先,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好的阅读材料已经足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要知道孩子的热情是不能较长期保持的。大多时候老师和家长的榜样更能起到有用的效果。学校和家庭都有着良好的读书氛围,耳闻目睹,孩子自然也会是爱读书的。其次,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如果一本书,孩子翻了三页就不感兴趣了,你不能再强迫他一定要看完;如果孩子对一本书着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你不能因为它不在你的推荐范围之内而横加阻挠,你应该想想这本书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是不是有它可取的地方,万一它真是儿童不宜的话,那你就更要检查一下是否自己的引导存在着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孩子。

另外,有的孩子喜欢看注音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有图画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原著,有的孩子喜欢看有解释和评价的。不同的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好,也许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但有的孩子有可能连读懂意思都感到吃力。这些,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个性差异,不要动辄棒喝,也不要过份赞赏。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他们喜爱的事,让知识的海洋常常跳跃着他们因阅读有所收获的欢快的浪花。

三、持之以恒,小溪汇成海洋

好的习惯成就一生的成功。现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终身学习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提倡。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很大程度来自于学生时代的坚持。我们可以用一些活动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第8篇

一、激发再读名著的兴趣

初中生对于书本中提到的名著基本上比较熟悉,对“名著”的内容也能讲个大概,于是有的同学便游离于课堂,大多只能讲讲故事情节,了解一些皮毛。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他们对“名著”的兴趣,让他们更加全面、深入地阅读。教学时要从“激趣”入手,可以采用以下这些方法:

1.利用多媒体展示精彩片段,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课堂容量。如阅读《水浒传》时,放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精彩情节,比较文学名著与影视作品的优劣。

2.播放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的主题歌,讨论歌词对烘托主题的作用。如《敢问路在何方》不但描述了唐僧师徒经历的千辛万苦,而且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风貌。这首歌不仅把学生带入故事中,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更能够引导他们主动地去探究故事的主题。

3.渲染名著的影响。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这样开头: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西游记》和《圣经》一样,是一部用神话故事讲述的寓言,其价值在于其中演绎的人生哲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西游记》,跟随唐僧师徒一起踏上万里征途,感悟人生的哲理。

二、通过对学生喜爱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有效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对作品中鲜活的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全面分析,通过适当引导,认识人物的成长,并能从人物的经历中受到启发,从而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并借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在读《西游记》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聪明的同学们,你能说说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去路上的遭遇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从而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熟知程度,为人物形象的分析作铺垫。接着请学生自主选择谈论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接下来可以这样问:那么,从这些人的思想性格,从这些人的经历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大家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领悟到的道理吗?学生不难得出,唐僧也好,孙悟空也罢,一个有追求的人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就是在不断克服和战胜自身以及外在世界可能存在的各种假恶丑因素,来实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三、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经典名著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初读时不可能理解得深透。所以布置阅读名著时,我并不要求学生理解得多么深刻,而是强调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虽然他们的看法有时显得幼稚肤浅,但这没有关系。我想,打好了“精神的底子”,名著的哲思自然会在以后的岁月中了无痕迹地渗入到他们的心灵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名著推荐与阅读”教学最大的功效。

四、充分阅读,以读促写

学校语文教育应当坚持一种对经典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尊重和倡导,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当的精神支点。

1.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仅仅安排在课外读,还安排两到三节课到课堂内读。只有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真正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否则,后面对作品的探究就不能够深入,只落得个走过场的形式。

2.安排好读书过程(即定一个计划):做好笔记;精读跟泛读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读整本书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或重新选择,或交叉运用各种阅读方法。

3.在阅读完全书之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自由的思想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在此过程中适时作出评点,用中肯的评价、鼓励的话语去激发他们发表见解的热情。例如在《西游记》的阅读之后,学生自由地谈论了自己对唐僧师徒四人的看法,之后,我让学生筛选自己的感受,就“写作、活动”中的议题或选择自己所感兴的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书面文字。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择好的作品办一期专题墙报。

第9篇

2016年9月26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秦春华在文章中表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这些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但都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是孩子的经典。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应该让更多的现当代中文经典名著摆在孩子的书架上,更多关注白话文学经典的传播和阅读引导。对此,有网友认为,应培养小孩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引导、自作主张;也有网友表示,小时候被逼着看看不懂的名著确实很痛苦,什么年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思考。

儿童是否该读经典当“喜好自定”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可不是带有思想毒害的禁书,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所有经典书籍,其实都没有所谓的适合与否。真正的判断标准,不是年龄上的限制,而是阅读者是否喜欢与接受。小孩子看名著更多是看热闹而不是寻内涵,看情节而不求甚解。看三国主要看打仗的热闹,看西游记也主要看英雄的勇敢。也没有人因为看了四大名著,就变得厚黑奸佞,从而怀疑自己的价值观。更多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对看书的限制。

孩子的接受与思考能力、创新与甄别能力,其实远比大人想象中的更为强大。只是因为基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人为地设定了一堆条条框框,把孩子严严实实地限制在里面。家长、老师与专家,往往以成人的标准去限制孩子的成长,使他们失去了自我选择的空间与诗意成长的机会。结果就是在长期的路径依赖之下,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跟独立性、自主性都完全消失,有了听话的孩子却少了独立张扬的自我。但什么才是适合的标准?有益、有效、有趣和喜欢的东西,就是孩子最喜欢的。与其告诉或者限制孩子读什么书,不如教会他们如何读书,并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权利,让他们有自我决定的权利与空间,素质教育才有可靠的基础。

争议来源于文学影响的焦虑

民间向来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文学影响的焦虑,自古有之。柏拉图指控诗歌的罪状,将诗人逐出“理想国”,原因就是诗歌常常亵渎神灵、丑化英雄、摧残理性、滋养。这一指控,与时下对名著的指控非常类似。还好,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按照柏拉图的设计走,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发展出了最早的“诗学”。历史证明,柏拉图多虑了,世界因为诗歌的存在产生了璀璨的文明;而人类的所有罪恶中,因诗歌而起的毕竟在少数。

也一直有人指责童话或民间传说的残忍。比如《巨人传》中著名的情节,巴奴日与卖羊者发生争执后,使用巧计,使所有羊与卖羊者都赶到海里淹死了。儿童大多会为巴奴日的聪明哈哈大笑,但是不是因此培养了残忍呢?未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死”(其实也包括其他成人所谓的诡计权术等等)在孩子那里,只是个符号,根本不具备成人脑海里那种阴森复杂的含义。回到中国的“四大名著”,它们能成为“经典”并非幸致。事实上,自它们诞生以来,就占据着读书人的书单。现代的大家,有案可查的,如、鲁迅等,有谁没阅读过这些小说,没从祖母那里听过相关的故事?这些小说,较之枯燥的四书五经,更贴近儿童的生命,并给予他们以持久的滋养。而他们基本也并未因为看了《水浒传》而在内心播下了残暴的种子。总之,要相信人自己的选择以及判断力,不要以想象中的所谓负面影响,来限制孩子的阅读。

第10篇

我现在所带的九(2)班学生,语文成绩在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但大多数学生在写作上常常无病生吟、孤芳自赏、现状堪忧。他们一窝蜂的阅读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的作品,甚至玄幻小说。这些作品并非一无是处,郭敬明的作品带有小女子哀怨的气息,笔调略带忧郁,常以感情为话题,试图为青少年勾画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韩寒的作品文笔犀利,带有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安妮宝贝的作品似乎更能揭示人的情感世界中较为深刻的东西,她探讨新时代中都市人的心态及生活方式。喜爱阅读这类作品,也正体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不适应以及情感世界、思想世界的困惑、压抑。大量阅读的结果体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则是“小资情调”明显增多,自怨自艾。因此教师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

一、经典名著

我在北京清华附中听课,一个七年级的学生在谈到自己对杜牧《赤壁》中“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他旁征博引《三国志》、《赤壁赋》来佐证“二乔”在历史上并非后人认为的大乔和小乔,让人感慨万千,小小年纪“阅历”匪浅啊!正是腹有诗书语自华,经典名著能在无形中提高人的气质。利用寒暑假我布置学生阅读这些经典名著,怎样来检验阅读的效果呢?我在收假后采用书面形式让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检阅自己。同时我还组织类似讲故事的小组比赛,要求必须尊重原著,用自己的语言生动讲述名著故事,这就迫使学生必须去了解名著,从而再现名著。

经典是前人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文化主食,真正的经典都是经过了历史的筛选,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如《红楼梦》、《三国演义》。随着网络的无孔不入,传统书斋、书香馥郁的书店,不再是莘莘学子流连忘返的地方,面对这种挑战,语文教师有责任树起“经典”这面大旗,完善学生的心灵和人格。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经典名著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而教师以生动的形式加以引导,开启通往经典的这扇大门,学生一定会加以关注。

二、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更贴近学生的现实,比起大部头的名著,可能更利于学生理解、阅读。这些书籍能丰富学生阅历,了解时代,如近年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系列,涉及到中外文化博大精深;如港台著名作家张晓风、席慕容、林清玄、刘墉等人的作品。其中林清玄的文字恬淡自然,蕴涵佛理,犹如一股真淳的凉风,能让人心平如水。张晓风关怀社会、关心人民,她的文字洗练而生动,可刚可柔、时真时幻,出入自在。这些当代作家的文章有如远方走来的一位娉婷女子,初时,不能让人有惊艳之感,再看,就如一道山泉,缓缓地向我们的心中渗透,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在其中。

我对学生的引导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见机行事,例如课内学完席慕容的《乡愁》后,我播放了她的另外一首诗《出塞曲》改编的歌曲,“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悠扬悦耳的音乐中,我和学生仿佛看到那苍茫大漠上一柱孤烟袅袅,闻到长城外才有的清香,此举深深激发学生兴趣,大家跟随吟唱,领略美好,课后兴趣大增,自觉收集了席慕容其它作品如《一棵开花的树》、《如歌的行板》等等。“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一定有些什么在叶落之后,是我所必须放弃的。是十六岁时的那本日记,还是我藏了一生的,那些美丽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学生被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深深打动,他们发现文字竟然可以如此优雅,打动人心。

三、“文化快餐”

指的就是那些篇幅短小、言简意赅,阅读时间不长的文章,作为在校生持续一整天或几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并不多,尤其毕业班学生大量的作业、试卷在等待。所以我大力给他们推荐《读者》、《意林》、《杂文选刊》、《散文选刊》等。每当我读到某篇精美的文章,便带到课内与学生分享,例如《那种爱戛然而止》,文章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一位母亲经历失去亲生儿子撕心裂肺的痛,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让我情不自已,读到动情处,难掩悲戚,教室里一片唏嘘之声,这不仅是文学的熏陶,更是对学生灵魂的深化。

学生崇拜偶像是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变现,我们没必要视为洪水猛兽,完全可以因势利导,比如成龙的守信、周杰伦的坚持,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的特殊经历同样来自阅读。

我曾经在语文课上拿着《读者》给学生介绍两个人物:张艺谋、白芳礼。当记者问张艺谋现今个人财富是多少?没想到享誉国际的大导演居然回答“一部照相机!”原来他人生的第一部照相机竟是靠卖了一个月的血换来的。在名人的身上我们常常被他们成功的光环所吸引,却往往忽略他们身上某些坚毅的品质。再把目光投向那位平凡却高尚的老人------白芳礼,北京的一人力车夫,在自己74高龄的时候,感慨家乡失学儿童众多,他抬起年迈的双脚,靠每天人力车的收入,总共为家乡教育基金捐款――24万元!而他死后遗产,经人清点:一人力车、一黄莺、一床。介绍完这些,学生自发鼓掌了,那是被老人的人格力量所震撼!

第11篇

[关键词] 四大名著;翻拍;影响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不仅是古典四大名著,也是当今提升人文内涵的阅读经典。在“眼球经济”的今天,被重新翻拍也就成为“自然”。 电影、动画、游戏层出不穷,形成一股股热潮,并且一次次升温。

一、“四大名著”不断翻拍的现状

“四大名著”的翻拍推动了国内影视剧市场的繁荣,也重新唤醒了受众对经典意义和价值的审视和思考。但“翻拍自然难免有‘借鸡生蛋’之嫌,也就避免不了‘遗传与变异’的命运”[1]。

(一)随意想象

“四大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不仅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我们追怀既往、感知历史的心灵驿站。当下一些编剧以所谓的“看点”为要旨,一切人物故事不再坚守原著的血脉,因“紧跟形势” 而胡编乱造。如怪异雷人的台词、尺度较宽的情爱、荒诞不经的剧情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成为映照当下纷繁的社会现象随意涂抹的人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时代人物形象的偶像化诉求是不同的,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趣味,但翻拍也应有对影视艺术的执著和严谨。不是“合理”想象的文学作品,只能说明是对保护传承文学遗产的无知与无妄。

(二)“一锅乱炖”

在所谓“推陈出新”的旗帜下,将古装、言情、偶像等各种足以使影视剧大卖的时尚元素全部加入。使用电脑特技增加浪漫多彩的氛围,通过华丽浪漫的服装、造型及大肆宣传为演员进行多重包装,注重的大多是视觉效果,而在内容上却很少有所突破创新,甚至对原著“不忠不肖”, 过度关注人物情感,走出了一条“一切皆有可能”的道路,把观众当弱智和花痴。

不可否认,制造视觉奇观,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感官享受,也是丰富影视剧可看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内容上的无厘头地颠覆和虚构缥缈地“混搭”,也确实换来了娱乐的轻松,无形中为生活在现实压力中的人们减了压,也迎合了青少年文化的审美需求和娱乐心理,可以说是符合现今当下的时代价值观。但事物是讲究分寸的,文艺创作讲究原创性,改变原著中与如今时代不符的情节剧情,一味迎合观众,博取笑声,最终只能落得毁坏经典的诟病。

(三)资源浪费

1982年国庆节,央视播放了《西游记》试集《除妖乌鸡国》,打响了四大名著上荧屏的第一枪。[2]近两年“四大名著”的翻拍剧在数量上已经呈现“井喷”的状况:荧屏上出现了曹操方唱罢、宝玉就出场的“景观”。长此以往,不但使电视剧题材单一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而且时间间隔太近,导致观众反胃、资源浪费,无异于饮鸩止渴。

影视翻拍关注古典名著固然是好事,然而,仅仅着眼于挖掘其中的经济效益,也是要担风险的。俗话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也应记住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有些东西是不能用经济杠杆来衡量的。

二、“四大名著”翻拍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

虽然观众需要找到符合时代口味的偶像来使文学人物形象现实化,虽然主创人员也经过多重工艺的加工,但扎堆儿名著的翻拍剧不但没有超越老版、得到观众认可,而且还给年轻观众带来了消极的反应。

(一)影响人格塑造

“四大名著”不断被翻拍,可谓是我国影视产业以退为进、扩张市场的一种战略选择,但翻拍并不代表为了剧情强行篡改名著。比如新版《水浒传》难掩美女如云,尤其是将“”潘金莲做了“历史同情”处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豪气也被妩媚柔情点缀;新版《红楼梦》导演李少红 “用诗意的画面去阐释哲学的生存状态”,只是为了衬托美好背后的荒凉和惨烈。似乎每个角色都在期许美丽和爱情。其实“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里有“女儿国”之外,其他三部的女人只是点缀。

这种流行的翻拍剧,会让年轻女性沉迷于电视剧里女主人公那种争宠、幽怨甚至自轻自贱的心境,也会让年轻男性失去阳刚、果敢,男子汉气概不足,如今的伪娘也不能不说是受到影响的一个“副产品”。这样既伤害了观众的感情,又不利于民族文化精华部分的保存和传承,最终只是对文化的忽视和功利性的截取。

(二)诱发浮躁心态

2010年,可谓中国经典的翻拍年,新版《三国》《西游记》《红楼梦》等电视连续剧陆续登场,但潘金莲“寂寞”了,唐僧“恋爱”了,黛玉“裸死”了……新版《红楼梦》被指“超现实太离奇”,《三国演义》成了偶像剧……以致新版《红楼梦》在青岛电视台首播取得9.3%高收视率后,之后不断下滑。[3]收视率的低下,其实与主创人员“追赶时髦”有关: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去诠释古代,甚至完全按照言情小说思路来写。实际上翻拍剧最见功力,丰富的文史知识是必备的修养。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必须取信于人。像新版《红楼梦》审美追求和设计都很大胆,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让黛玉“裸死”却备受观众争议,主要原因在于表现的对象是错的。再如新版《水浒传》,时空错乱,人物失去灵魂,制作粗糙。这些均让“80后”“90后”,甚至“00后”感觉剧本好写、剧作好拍、金钱好挣,翻拍似一种吸金工具。实际上,精品来自严谨的创作态度,其创作理想都应是 “写出别人没有认识到的东西”。

(三)误读经典作品

“含着芯片长大的一代”,阅读习惯已深深打上了网络的烙印,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娱乐性的阅读,使他们对文学的需求则更多追求一种视觉化、影像化的文学欣赏,应运而生的影视可能是他们了解名著的一个窗口。从这个意义上说,翻拍自有它的积极性。但翻拍不等于“糟蹋”, 必须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时代特色,而且创新还不能超越观众的承受范围。新《三国》中关羽自杀身亡的情节,就让三国迷感到愤怒:“为什么一代武圣要自杀?依照关羽的性格,即使到最后关头肯定也要流尽最后一滴血,他又不是日本武士,打不赢就自杀?”[4]新版《红楼梦》也不再讲述一个大家族的兴盛衰落,只演绎了一群痴男怨女的情感纠葛。当年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难道没有超越宝黛爱情的魅力?大唐高僧玄奘“舍身求法”,被鲁迅尊其是“中国的脊梁”。结果在新版《西游记》中竟有,岂不笑话?这样做,看似丰富了人物性格,但却混淆了是非善恶,歪曲了原著。这种不惜“胡编”注水来“稀释”原著,只是使经典变成闹剧。对此,有观众提出:我们想娱乐,但并不想被娱乐,全民娱乐的只能是时代,不能是智商。广电总局于2010年4月也叫停了“四大名著”的翻拍,算是还“四大名著”一个清静吧。

三、翻拍剧的正确走向

在“商业利益”“文化之根”“经典魅力”“敬畏之心”等词语的冲击下,名著翻拍路在何方?

(一)应开掘一些具有“精神养料”的“娱乐富矿”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需要有新兴的传播媒介,来提起年轻观众了解经典作品的兴趣。虽然貂蝉属于颇具牺牲精神的当今女强人,虽然潘金莲变为清纯善良的良家妇女,虽然铁扇公主被处理为自怨自艾的家庭主妇,虽然自由泼辣的晴雯以真性情示人,虽然剧作背负着“弱智”“低端”“山寨”等骂名,但往往是一面被批评为“脑残”,一面又获得热捧。如高希希版的新《三国》自从开播后,其收视率基本位于黄金时段前三名,综合收视率则高达4%以上。

事实上,每一部翻拍剧的出现都会引起观众的极大关注。像新版《红楼梦》,即便毁誉参半,但刚一开播时,还是取得了9.3%的超高收视率。虽然一些文化界人士也指出,应该抱以宽容的态度,但重拍经典还是要从原著的精神内核生发出新的体悟。这既挑战着编导人员的艺术功力,也挑战着人们对于经典的情感和记忆。如果编导们能正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文化娱乐的需求,拍摄出能给他们增加些许“精神养料”又有一定文化底蕴的翻拍剧,从商业价值上考量,还是可以成为蓬勃发展的影视剧产业的又一座“富矿”。

(二)应力避急功近利和盲目跟风

名著翻拍虽然填补了荧屏的空白,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名著扎堆儿出现,肯定不是正常的情况。若追根求源,都是经济利益惹的祸。因为四大名著戏都有庞大的体量,都有相当的号召力,都能沸沸扬扬地抢占娱乐版面造成“未拍先红”的局面,巨额的投资有稳定的回报。于是电视剧出品方急功近利,老想借船出海,很少力推原创;老想一本万利,不想从头做起。结果形成我国电视剧产业飞速增长、质量却并未提高的局面。另外,近年影视剧在创作上也存在着一股盲目的攀比之风:攀比投入、攀比制作、攀比场面、攀比豪华,这使得一些作品往往流于营造视觉,缺少经得住回味与咀嚼的内容。

如今我国翻拍剧大多在原作与创新之间徘徊,使得人物塑造以及人物背后故事的处理备受考验,以致新版的“四大名著”的翻拍褪去了光环,得到了板砖。

(三)(主创)应持有真诚的态度与平和的心态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认为:“娱乐业并不是不想超越平凡,但它的主要目的是取悦观众,它的主要策略是运用技巧。”[5]运用何种技巧翻拍达到“取悦观众”的目的呢?这是主创人员应该正视的问题。

对于经典的翻拍,应遵循其应有的 “人文关怀”。既能具备现代色彩,又尽量避免只为迎合当下观众的欣赏趣味。在日趋多样化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讲究经济效益是影视剧拍摄无法回避的现实。但重拍经典一定要远离浮躁与功利的心态,切忌为“眼球经济”而制造噱头。“任意删减剧情……或是加入太多的情爱戏,或是让英雄人物世俗化、粗鄙化,或者反面人物的人性模糊化等这些做法不但不能赢得观众的青睐,而且也是对经典作品的严重亵渎。”[6]因此创作视角要独特,创作态度要端正,要在原剧的基础上运用独特的视角进行不同的解读。

翻拍经典,已被西方影视界证明是一条经久不衰的艺术之路。既能解决剧本荒的难题,又能凭借原著吸引更多的观众,还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捷径。但翻拍不是简单的复制,贵在出新。而创新并非是为了收视率而烹饪出的文化“乱炖”,翻拍名著的关键在于发掘当代价值。现今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翻拍剧的七十二变仍会继续,希望在更丰满的剧本和更精良的制作之后,有望成为新的经典。

[参考文献]

[1] 王秀芹.“四大名著”翻拍热 改编岂能“乱炖”[N].人民日报,2010-07-16.

[2] 李星文.四大名著翻拍热缺乏理性[J].大众电影,2007(23).

[3] 李法宝.从好莱坞看我国影视剧翻拍困境[J].文艺争鸣,2010(08).

[4] 梁燕芬.《三国》导演有何权力让关公自杀?[N].新快报,2010-06-09.

[5]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4.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名著导读 技巧策略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重要栏目,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并列而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由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索三部分组成。编者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既能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事迹、风格流派、取得的艺术成就等方面的情况,又能深入一个点,明了其某一代表作的故事概貌、艺术特色,进而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但是经典名著普遍存在篇幅较长、结构复杂、内容繁复、思想深邃的阅读难度,古代作品还存在白话文和文言文之间的阅读障碍,而外国作品则于中国作品存在着明显的思维方式、写作习惯、情感特点、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别。以上种种现象都是目前学生不喜欢阅读名著、不会阅读名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授之以相应的阅读技巧、有效提高阅读水平便是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此,我谈一谈在教学中摸索出的一点经验,以抛砖引玉。

一、课堂精读与课余泛读相结合

高中新教材里选用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片段,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资源来为名著导读服务。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为例,课堂内,教师可以点拨学生阅读这一精彩片段,促使学生理解小说“逼上梁山”的社会主题和林冲由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过程,掌握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同时教给学生精读的阅读技巧,例如圈点、批注、对比阅读等。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泛读《水浒传》全文。这种方法可以在课堂内提高阅读的质,在课堂外补充阅读的量。

二、文本阅读与影视作品阅读相结合

高中阶段让学生通读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一类的大部头,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又费脑筋的事情。为了解决“读不完”的问题,我会先选择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欣赏,然后补充文本阅读进行对比鉴赏,引导学生充分领悟和体会原著文字的独特韵味和审美价值,最后推荐学生欣赏剩余的影视作品,以便对整部作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例如,《红楼梦》篇幅较长,人物较多,深奥难懂,难以记忆,学生兴趣不高,以上情况就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先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片段,这种方法既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在阅读时突出重点篇目,兼顾全文情节。又如中央台《百家讲坛》播易中天的《品三国》,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感受战火纷飞、三国鼎立的汉末社会图景,在时尚中体会古典文化文学名著的魅力,学生会喜闻乐学。

三、个人阅读与名家评论相结合

经典名著普遍存在着篇幅较长、结构复杂、内容繁复、思想深邃的阅读难度,而目前高中生的阅读理解力又不高,“读不懂”成了制约名著导读的瓶颈问题。因此,适时地补充与文本相关的名家评论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领悟、理解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学会思考,最终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我在给学生推荐阅读作品的时候,同时会推荐“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中“于丹说《论语》”“刘心武解析《红楼梦》”等讲解深入浅出的节目或一些评论性的书籍以供参考借鉴。

四、东西方经典对比阅读相结合

对比阅读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这种阅读方式我一般向学生推荐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章。例如同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王蒙的《春之声》,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产生于同一时期的诗歌作品《诗经》《离骚》《荷马史诗》;也可以将鲁迅的《祝福》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表现主义小说《变形记》进行主题思想方面的对比阅读。

五、校园阅读与终身阅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