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6: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产业振兴的探索与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自治区直属党委区直机关工委关于2021年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开展调研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桂直工发〔2021〕3号)文件精神,结合2018年5月10日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46号)与本人工作经历,特选取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作为此次调研的重点方向。
为响应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需求,同时调研范围广,时间紧,在必须满足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此次选取户籍所在地-广西东兰县花香乡(重点为乡所辖下的花香村)作为此次调研的区域,主要通过采取发放电子问卷调查、电话访问、面谈访谈等方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花香乡基本情况概述
花香乡位于东兰县东部,东与金城江区九圩镇、北与金城江区三旺乡、南与大化县板升乡交界,西与长乐镇、大同乡、隘洞镇等乡镇接壤。乡政府所在地花香村距县城48公里,全乡面积210平方千米,总耕地面积1177.77公顷,其中水田790.13公顷,旱地387.64公顷。截止2020年5月,从东兰县人民政府网站获知:全乡辖11个行政村,239个村民小组,364个自然屯,年末总户数5899户,年末总人口数为21135人,居住着壮、汉、瑶、苗、侗、毛南等6个民族。花香乡地理位置优越,有东兰"门户"之誉,是东巴凤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
花香乡农业产业情况: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黄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大蒜、李果、油茶、甘蔗等,畜牧业以养猪、牛、羊为主,产业类别较多,但产量产值不高。
花香乡交通设施情况:全乡约有16条村级道路,894县道和976县道贯穿全乡,尤其894县道,原是东兰县往返河池市的必经之路,得益于此道路优势,花香乡曾跃居东兰县经济排名前列。
二、调研时间和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分为两期,第一期于春节放假前(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2月8日)采用电话访问和发放电子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第二期于春节放假时间(2021年2月11日至2021年2月17日)采用面谈访谈的形式开展。
为使调研资料收集更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特将调研对象分为两类:一是花香籍在外工作人员,二是非花香籍的外来工作人员。具体对象涉及农业产业和交通设施的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员工、个体户及闲散就业人员等。
三、具体调研内容
根据调研对象的不同分别制定调研的具体内容,总体包括如下:
(一)从事的行业。
(二)对农业产业与交通设施的意见与建议。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经过为期15个日历日的调研,发放电子问卷调查300余份,收回有效调查卷236份;电话访问50人次;回乡面谈访谈15人次。现将调研对象所反馈的材料整理汇总如下:
(一)农业产业基础薄弱,没有优势企业,特别是缺少龙头企业的进驻引领发展。农业现代化技术不普及,应对灾害气候能力不强,生产水平不高,易受市场冲击,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二)贯穿花香乡境内的主干道长乐镇至九圩镇二级公路还在建设,且进度较慢,极大增加了全乡人员的出行时间和成本,制约着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全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季节性缺水的顽疾未完全解决,需送水给群众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几年的春节期间仍存在缺水现象,农村饮水问题突出。
(四)对乡贤的回流引进急需加强,让乡贤能真正回得来、住得下来,专心为家乡贡献自己的热情。
五、启发与个人建议
饮水思源,做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花香人,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经过此次调研,更引发了我对花香乡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
(一)要将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当前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应当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如可参照原先我曾主持或参与几个县份做的产业振兴规划项目,选择两到三个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与发展,以点带面,同时组织专家把脉会诊和外出学习“取经”,建成乡级示范样板项目,进而提升自身的产业品牌效益。
通过了解,目前花香乡有乡级业示范园3个,村级示范点8个,包括桑蚕、大蒜、山羊、油茶等产业。政府应选择优势产业,以重点企业为抓手,加快现有农业企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培育壮大一桑蚕、油茶等电子商务企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产品销售,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和全乡农民脱贫奔小康。
(二)加强项目带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一是重点
发展产业道路交通设施。乡政府应加强与县委县政府的沟通汇报,尤其是获得发改、财政、交通、扶贫办等项目主管部门的支持,积极解决我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道路建设问题,尤其是解决在建二级公路项目进度缓慢,资金不到位的问题。花香乡应积极破除修路与致富难题,减少产业运输成本,进而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同时,也应当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等当地金融机构的合作,为解决道路资金和农业发展瓶颈提供实惠的资金支持。二是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加快落实政府所在地和人口聚集区集中饮水工程,解决饮水难问题,进一步修整完善农田水利渠道,努力争取农村家庭水柜、田头水柜指标,大力实施水源保护和净化工程,确保人畜饮水充足安全。
(三)乡贤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从花香乡出去当干部、做学问、办企业的人很多,这些人有知识、有人脉、有能力,也有家乡观念和乡愁情结,愿意为家乡发展做点事。个人认为,还是要从制度安排上做些探索和突破,要让乡贤能够回归农村作贡献。建议学习兄弟乡镇-三石镇对于乡贤回流的先进做法,重视乡贤,制定相应的回流引进方案或者制度,让乡贤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为建设花香乡的乡村振兴事业做贡献。
(四)继续加强党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力量,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乡党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事项、重大项目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更好地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同时,建议切实加强党委对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以及对乡内年轻人的培养,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在这方面继续加大制度探索和创新。支部书记选得好,可以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一面旗帜,年轻人也是未来建设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我相信,在这样从横向到纵向的引领和发展下,我乡的乡村振兴事业会走在全县的前列,农村生活会越过越红火。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城江公路养护中心
养护与工程管理科吴胜平
2021年2月18日星期四
附件:
1.电子问卷调查一
2.电子问卷调查二
电子问卷调查一
尊敬的女士/先生: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答此问卷。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花香乡农业产业与交通设施的一些看法。调查的结果仅用于相关的科学研究。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您所分管的部门:
£农业
£交通
£教育
£其他
您对分管部门的意见与建议:
电子问卷调查二
尊敬的女士/先生: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答此问卷。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与交通设施的一些看法。调查的结果仅用于相关的科学研究。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您所从事的行业:
£农业
£交通
£教育
关键词:民俗文化;休闲农业;运用
一、乡村民俗文化及其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民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反映其经济活动和精神面貌的文化形态。严格说来,民俗文化不仅存在于乡村,而是产生和存在于任何人类社会的聚落形态之中。应当说,民俗文化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反应,具有传承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是地域文化的深层次文化现乡。[1](P68)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因工业化和城镇化造就的新型文化形态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故而传统民俗文化一般存在于受现代社会影响较小的乡村地区。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具有其他旅游资源无法比拟的资源价值。具体来说,在休闲农业发展中,乡村民俗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赋予休闲农业文化内涵,助推发展方式升级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态,主要是指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资源,对农村农业生产及其他经济活动、乡村聚落形态和民俗风情等物质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吸引城市游客前来游览、认知和体验的一种旅游活动。农村有别于城市的特殊人文、经济和地理风貌,对于城市市民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是休闲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香醋民俗作为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担负着增强乡村旅游资源差异性和感染力的重要功能,也让市民在欣赏田园优美的农家风光和品味乡村特色美食的同时,能够感受乡村民俗文化的质朴之美,让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参与下朝着文化产业的方向升级发展。[2](P12)因而,乡村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和提高文化品质的人文价值所在,更是实现文化产业化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塑造休闲农业差异特色,有助产生品牌效应
休闲农业的参观对象,无外乎乡村的现代农业景观、农村自然风光、乡村聚落形态和不同于城市的乡土民俗。在一定区域内,围绕一个中心城市二兴起的休闲农业必定不止一处,尤其在乡村振兴推进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成为各地助推农村产业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导向。如何在区域休闲农业大量上马的情形下实现对目标消费市场的成功定位营销,关键在于能否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培育特色,塑造品牌。显然,现代农业、自然风光和聚落形态在一定区域内不排除有所区别,然变化不大,只是大同小异,除个别农村外很难形成休闲农业的差异性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则不同,其不仅在不同村落之间存在一定区别,而且即便在民俗文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某个村落也可以围绕一到两个民俗形成有别于其他村庄的特殊风格,并给游客提供不同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因而,乡村休闲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有助塑造其差异特色,也有利于培育其针对目标市场的品牌形象。
(三)有助提高农民精神文化品质,优化休闲农业要素基础
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提是对传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面貌进行符合旅游文化行业发展需要的升级。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市民参观、游览和认知的对象为现代农业、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等自然或人文景观要素,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自然风光的维护和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农民精神文化品质的提高。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乡土精神世界的反映,在传承和发展中具有原始质朴、天然本真的特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内容,是值得传承和弘扬并有助对村民进行人文熏陶和精神文化素质提升的文化精华。因而,乡村休闲农业发展中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品质的提升和休闲农业发展要素的优化存在一个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3](P105)休闲农业发展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有利于调动其维护乡村休闲农业发展的景观要素的积极性,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过程中村民的精神文化品质也将获得提高。
二、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引导、鼓励和扶持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精神和政策下,乡村休闲农业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人激发文化自觉、培育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基因,应当在休闲农业发展中予以充分利用。然而,我国各地休闲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仍有待加强,尤其是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与休闲农业发展的脱离不仅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升级发展,而且不利于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具体来说,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运用中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乡村民俗文化资源闲置,开发利用不足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通过不断整合乡村生产要素和持续构建更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实现乡村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应当属于旅游文化产业范畴,在产业结构当中档次更高,收益也应当更好。然而,将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纳入休闲农业发展中需要投入更多资金,需要拥有专业文化传承和创意设计人才,也需要建立更为健全而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4](P183)显然,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来说,具备如上条件并不容易,由此导致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运用成为畏途,一些乡村在发展休闲农业时情愿因陋就简,更愿意选择投入低、风险小的开发模式,使得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甚至因产业化的休闲农业发展而受到冲击侵蚀。
(二)民俗文化运用成本高,融资困难,风险大
文化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行业,其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必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涉及到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民俗文化创意设计、物质载体建设、农村景观格调协调以及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等,同时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还需要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以上因素决定了将民俗文化运用到休闲农业中需要投入比传统休闲农业更多的资金。休闲农业发展所在的农村,一般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和较少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或集体组织自身的融资能力有限,且金融资源分配本身便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商业银行也往往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融资设置更多门槛。以上情况使得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面对更大的融资难题,且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如果存在创意匮乏或重复建设问题的话,即便花费绝大资金建成运营,其所面对的经营风险也很大。
(三)民俗文化保护不力,开发应用缺乏创新
传统与现代是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一个基本矛盾。从哲学角度看,凡是没有受到商品经济影响并采用现代技术的领域都属于传统范畴,反之则属于现代范畴。因而,乡村民俗文化虽不能被完全解读为传统文化,然其更加倾向于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在全球化背景下,乡村民俗文化不仅正在遭受现代性的全面冲击,而且在农村的存在也更多是零星的、碎片的,而很难是系统的。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运用乡村民俗文化,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然而,我国休闲农业在发展中因对民俗文化开发重视不足,故在其产业化的经营中不仅很难起到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的作用,一些地方甚至造成了对民俗文化的二次侵蚀。同时,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应当坚持保护与开发平衡发展的原则,而其能否在休闲农业开发中创造可观效益,还离不开针对目标市场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新。一些地方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简单粗糙,缺乏打磨,挖掘整理不足,文化创新匮乏,都是缺乏文化创新的表现。
三、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运用策略
我国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其在新时代将表现得更为明显。众所周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塑造了较为明晰的城乡二元结构,故乡村民俗文化更多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而城市文化更多代表着现代工商业文化的基本形态。乡村民俗文化应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形态,是华人群体追寻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之根,也是我们在激发文化自觉中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载体。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融入乡村休闲文化,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而且拥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民俗文化运用尚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如下解决建议。
(一)出台系统扶持政策,构建政府引导机制
休闲农业发展和乡村民俗文化运用属于高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是对传统农村产业经营形态的转型升级,单纯依靠农民和集体组织难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同时,休闲农业和民俗文化开发适宜集中连片进行,其亦非一村、几村能够协调解决的事情。加之,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国各地休闲农业迅速发展,其中出现的盲目上马和重复建设问题也需要政府通过建立信息统计机制予以规避。对此,政府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的各个层面尚都要出台系统的扶持政策,在土地流转、融资协调、税收优惠、信息沟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构建起系统配套的政策扶持体系。[5](P88)政府要在休闲农业发展和民俗文化开发的市场大潮中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将村镇休闲农业发展以及民俗文化运用纳入区域整体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之中,避免在区域内出现重复建设,将休闲农业开发控制在市场需求的限度之内,在鼓励和扶持的同事要通过政策机制对休闲农业和民俗文化开发形成有效的引导机制。
(二)因地制宜,探索民俗文化和休闲农业的融合方式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现代表现,是在区域经济生活和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带有乡土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可以体现在不同领域,也可以展示为不同的形式,如房屋建筑、娱乐项目、农家饮食、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民俗节目都可以成为民俗文化的载体,而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展现则需要各地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资金、人才、场地等因素予以统筹考量。因而,在休闲农业发展中,民俗文化的运用既要考虑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实际,也要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人才储备等要素情况量力而行,同事还要针对目标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选取吸引力强、普适性高的民俗文化承载形式。[6](P126)在民俗文化项目建设前,休闲农业开发企业要针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市场调研,也要对区域历史文化传统和民俗文化传承等人文背景进行调查分析,尽量探索出民俗文化传承和休闲农业经营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融合模式。
(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建立民俗文化保护长效机制
在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悖论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一直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长期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与现代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固然是学界早已意识到的基本现象,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的民俗文化若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存在,只有融入其中进行适应性的调适,舍此别无他途。显然,休闲农业的文化产业化为民俗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寻求存在和发展之路开辟了新径。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不仅赋予其要素资源的经济价值,而且是保护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之路。为此,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各地区文化管理部门要充分调动村民、村集体组织、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中来,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保障,以休闲农业的民俗文化参与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各种条件,形成各方参与、创造效益、趣味调动、精神激发和长期有效的民俗文化良性互动保护机制。[7](P)117
关于“融入发展”大讨论的发言稿
就贯彻落实关于开展“融入发展”大讨论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结合域情、民情、政情和发展规划,做如下发言:
自然景观绮丽独特,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有“百里湖光小洞庭”的,“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定位是,将打造成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兴产业聚集、乡村振兴示范、美丽滨湖花园城。即中心城发展核,高新技术及临空产业园、绿色农产品加工及物流产业园、花卉科创产业园、。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将凡事秉承“融入优先、凡是先想融合”的思维,切实融入发展大局。
一是在各项具体工作中贯彻融入发展的理念。再好的思想都要依靠实际行动来体现。进一步树牢“融入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委、政府工作大局,着力从政策法规、便民利民、宣传服务、人才培养、制度机制等方面全方位融入,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凝聚力量、贡献智慧。创新落实好各项便民利民新举措。做到让群众“只跑一次”。
二是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积极探索和完善融入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要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深刻认识全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思考“融入发展”,将工作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推动“融入发展”。 首先,针对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同时,又面临城乡规划严重落后,新兴产业无序发展的阵痛。我们将树立创新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充分采取联学共建、宣传培训等方式方法挖掘融入点,寻找突破口,主动作为,主动服务。另一方面,结合高频次参与农村灭火战斗、及道路救援、抗旱送水等工作实际,做好融入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激发正能量,依托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好的良好形象。其次,准确把握融入发展的时间节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提前谋划好发展思路,认真研究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要着眼于“十四五”规划、综合救援能力建设、城乡火灾防控、重大风险防范等长远发展目标,做好搭车借力,全力推动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是在提高“融入发展”的精准度上下功夫。全面掌握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准确定位队伍“融入发展”。从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地思考探索“融入发展”。科学推动“融入发展”。结合重点工作来看,我们将树立创新意识,拓宽发展思路,挖掘融入点,寻找突破口。“融入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事业的发展进步,具体措施是逐项推动重点工作的完成,我们将认真分析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找准发展路径,致力推动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的台阶。将将主动与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沟通衔接,积极争取领导支持,为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
[关键词]坪头村;灾后重建;发展模式
凤仪镇坪头村位于阿坝州茂县县城西岸,距成都188公里,国道213线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该村90%以上的房屋严重受损或倒塌,通村道路全部毁损,农业收入几乎为零,直接经济损失达257万余元。在灾难面前,凤仪镇党委、政府及坪头村两委会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奋力爬坡,抢抓被列为全州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村和精品旅游村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就近、就地、分散和原宅基地重建”的安置原则,按照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提高居民居住水平的村庄规划要求,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加快推进发展新跨越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可喜成绩,树立起了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一、坪头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做法
坪头村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551户1824人,是一个典型的羌民族聚居村。现有耕地1200余亩,主产甜樱桃、枇杷、葡萄等特优水果和无公害蔬菜,2007年该村农业总产值为17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形成了独具羌民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的村庄布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幽雅恬静的桃源风情的整体布局。
(一)理清思路,高起点谋划发展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坪头村两委班子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打破简单原样复制的束缚,认真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思索长远发展的方向和路子。在考察学习了云南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等地城乡统筹、城乡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后,大家深深地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农业难以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坪头未来发展的优势有哪些?出路在哪里?几经反复,最终确立了依托毗邻茂县县城、国道213线横贯全境和九寨、黄龙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发展以乡村酒店、农家乐、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游的灾后经济发展模式,立足实际培育优势产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思路确定后,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就在于定位。茂县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谋划坪头村发展,倾力打造“集休闲、观光、中转、教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高地”。错位思考后的产业发展模式,高点定位后的跨越发展目标,引领灾后的坪头村在废墟上崛起,稳步迈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二)因地制宜,高标准规划发展布局
该村在重建中,始终坚持“科学重建”理念,切实做到整体推进。一是根据三个自然组的区域特点,合理布置产业发展结构,以离县城最近的坪头组为中心,辐射带动其他小组的发展。具体的规划是:坪头组全力打造以乡村酒店、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游目的地;波西组,根据县上羌城的打造,建设为以羌文化旅游为主的旅游和餐饮服务区;桥头组,根据其地处九环线公路要道和临近县城的优势,集中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在村庄建设中,突出羌民族的传统特色,把坪头组的每一处农房建设为精品民居,合理配置公共设施,运动场、卫生室、停车场、联户公路、人畜饮水管理、KTV、啤酒长廊等浑然一体,一个全新的坪头新农村在历经灾害后以更加秀美的姿颜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整合资源,高效率创新发展体制
坪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建设“天下第一羌寨”最为匮乏的是资金和项目。茂县县委、政府和坪头村两委会大胆创新发展机制、体制,多管齐下,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走出了一条适合坪头的发展之路。一是勇于“走出去”、善于“引进来”,积极与外地实力雄厚的企业联姻,按照“村两委+公司+农户”的思路,组建“茂县水风羌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全力打造坪头新村。二是通过“政府补贴一点、农户自筹一点、银行贷款一点”的方式,高效整合各方资金,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改造、设备购置等资金不足的问题。该村风貌改造等资金主要依靠灾后村庄保护资金解决,而乡村酒店内装修及设备购置资金则由符合条件的村民委托茂县水风羌寨公司在县农行争取的每户50万元农村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予以解决,其他农村小额贷款主要满足从事农业及其他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重点扶持优势农产品种养殖大户、羌家乐经营户和农村流通领域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微型企业。这样,就彻底打破了制约发展的资金瓶颈,走出了一条符合各方利益的融资之路。
二、坪头村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成效
(一)立足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坪头村有着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基于这种优势,一方面,通过整合农业生产资源,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在解决了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的同时,又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探索出了新途径。另一方面,下大力气提升旅游档次,改善旅游产业结构。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充分挖掘、整合、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抢占市场,在体现羌民族特色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着眼长远发展,实现管理科学规范
硬件设施上去了,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软件提升。为了真正打响4A级乡村旅游品牌,该村由村两委牵头,全村农户以土地和住房自愿入股,公司统一租赁,再以相同的价格出租给茂县水风羌寨有限公司等经营商,由经营商将房屋改造成乡村旅游酒店,用于接待旅客。由公司支付房屋及门前果园每月每平方6元的租金,考虑到农户急需公司一次性将5年的租金支付给村民。入股后的农户按成本价在村集体统规统建的安居点购买房屋居住,购买房款使用已到手的租金即可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产权的资本化运作。对于未入股又具备经营条件的农户,则由农户先行在县工商局进行个体工商户注册,再向村两委会提出申请,两委会按其经营场所的硬件设施、接待能力统一规定经营价格,有效避免了村民之间为谋取个人利益而进行恶意竞争的现象发生。同时,符合条件的农户向公司提出申请,参与到经营活动中,领取相应的报酬。
(三)注重工作实效,实现群众根本利益
该村在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立足长远,注重实效,既解决了经营过程中有序竞争的问题,又让农户有长期的经济收益,较好地实现了带动群众快速致富和保持市场长期繁荣的有机统一,破解了后续管理的难题,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据统计,公司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正式营业,截至10月份,扣除213国道遭受泥石流冲毁等因素的影响,累计接待游客约2000多人次,经营性收入达200余万;今年前三季度该村农业总产值达21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180元,比2007年震前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8% 和6%,较上年度同期增加9%和12%。
三、坪头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启示
(一)科学完善规划方案,有效的资金运作是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的前提
坪头村之所以能在灾后重建中一跃成为全州新农村建设的尖兵,最根本的是该村充分利用了其地处城乡结合部和大九寨旅游环线的区位优势,坚持走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风貌改造为契机,合理规划村庄布局,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庄公共服务功能和水平,成功将羌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设技术融为一体,倾力打造“水风羌城”,缩小了城乡差别。以星级标准装修的碉楼式样、精致的木栅栏围成的庭院、一扇扇张开犄角的羊头窗、古朴的木门,坪头发展的成功经验,再一次表明了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自身特色,找准发展定位,统一规划方案。
坪头“天下第一羌寨”的成功打造,得益于其创新发展机制体制,积极引进公司化经营模式,通过贷款、引资等方式加大融资力度,“借鸡下蛋”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有效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难题。同时,通过自愿入股、务工就业等方式,为广大村民找到灾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藏区跨越发展、扩大内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等一系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更多的资金,只有有效地对各类项目、各种资金进行整合,发挥资金使用的叠加效应,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的基础
坪头村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大力振兴乡村旅游产业,用最短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关键在于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该村两委班子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坚持不懈地发展村级经济,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坪头村发展的经济模式,实现了全村共同致富的梦想。坪头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切实发挥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其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人是社会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坪头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政府规划作引导、群众自主搞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统一思想、主动参与、自觉融入、形成合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携手共建和谐自然、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的新家园,携手共创坪头美好新明天。因此,要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真正把权力交给农民,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三)加大管理规范力度,创新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定县实验;河北;新农村建设;知识分子;农民
近百年来,河北一直是探索中国乡村现代化模式的重要“实验基地”,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定县实验更是使河北名扬海内外。作为中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认真总结定县实验的现实启示对于今天的河北新农村非常重要。因此,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认真总结其历史经验,挖掘河北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既擦亮了地方史研究的一大“亮点”,弘扬了光荣历史传统,又对于今天的河北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乡村变迁的重要骨干力量――知识分子
自近代以来,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与乡村之间始终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知识分子就与河北的乡村变迁发生了密切联系。为了探索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出路,1929年,留美归国的晏阳初先生选择了河北定县作为实验基地,并率先垂范,由北平举家迁往定县定居,很快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留美归国的专家、学者。这样,以晏阳初为代表的留美归国知识分子成为河北定县乡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把定县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为了实现“以农立国”、“教育救国”的理想,他们告别了都市生活,举家迁往定县,与农民为伍,引发了一场“博士下乡”的热潮。他们在定县对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用教育改造农村与农民等做法,赢得了民众的广泛赞誉。由于他们的努力,河北定县与山东邹平一起成为名闻遐迩的“模范县”。他们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被更多的地方所接受。为改变祖国乡村的落后状况,以晏阳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值得肯定,其爱国情怀值得钦佩!
历史已渐渐远去,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定县实验并没有被世人所忘记。定县先驱们“心系农民”的精神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中断。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天的河北乡村,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像温铁军这样的学者和许多年轻的面孔。这使我们确信:定县先驱的精神依然在燕赵大地上薪火相传。为了服务于解决“三农”问题,广大知识分子(包括专家、学者、教师、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象牙塔”,深入乡村,亲身实践,为河北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聪明才智。例如,河北师范大学的“顶岗实习支教”活动和专家教授下乡支教行动、河北农业大学师生开拓的“太行山道路”、大学毕业生踊跃参加的“三支一扶”政策和农村基层“村官”直选等。这些支援乡村建设的活动,无论名称与形式怎样变化,都是定县精神在今天延续的生动写照!我们应该珍惜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光荣历史传统,在河北新农村建设时期值得继续提倡和发扬。
今天我们要深入思考:在时代背景、社会制度和农村状况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去继续定县先驱的使命?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呢?知识分子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怎样才能与时俱进并且更具现实的可操作性?知识分子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的角色?对此,定县实验带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改造中国乡村不能仅靠知识分子们的一腔热血,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特别是政策的扶植、财政和科技的大力投入;第二,从理论与实践来看,知识分子无论是选择“坐言”还是“起行”,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我们提倡参与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做表面文章”,而是要“深度参与”,就是要尽可能地真正“走到农民中去”,与广大农民共同劳动、共同创造、共同建设。[1]
二、河北乡村变迁的关键所在――农民素质的提高
与城市不同,乡村的发展变迁有特殊的内在理路。为此,乡村不应该成为被动改造的对象,我们应该尊重其自身规律,努力挖掘促其变化的内在动力。从这个新的视角来看,历史上的定县实验并没有把定县单纯作为一个“被救济”和“被改造”的对象,而是关注到了乡村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农民。晏阳初把中国农村的问题归结为农民的“贫”、“愚”、“弱”、“私”,认为乡村平民的教育才是救国建国的基本,主张要振兴农村,只有对农民开展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2]为了提高农民素质,他在定县开创了以农民为对象的中国“平民教育”事业,成为“教育救国”的终身实践者。为了简化中国汉字,开启农民心智,他在定县组织编印了《农民千字课》本,并以此获得被美国“哥白尼逝世四百周年全美纪念委员会”推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的殊荣。河北定县也由此成为中国“平民教育”的发源地。
在新的社会制度和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著名经济学者温铁军认为,晏阳初提出的中国农民有“贫、愚、弱、私”四个问题中,“‘愚’和‘穷’的问题已经改善;但农民还是分散的,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落后,这是‘弱’;小农分散生产让他们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这是‘私’。这两个问题仍然严重。事情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问题只能一点一滴地去解决。” 为了继续当年定县实验未完的使命,2003年,温铁军倾力建造的中国第一个免费培养农民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河北定州成立。同时,他还筹款投入了“大学生支农调研” 和“劳动者免费培训”计划,试图帮助农民提高合作精神和组织化程度。[3] 基于对“三农问题”的特殊贡献,温铁军被评选为“CCTV2003年度十大经济人物”。由此可见,无论哪个时代,对于那些能够关注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并敢于到乡间去亲身实践自己理想的学者,人们总是会表示出特殊的敬意。
今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仍旧是广大农民,而且我们已经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对于河北来说,农民教育(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仍然举足轻重。农民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技术性和实用性,而且要结合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因此,定县实验对农民教育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经验,不容忽视,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诚然,改造中国乡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与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程度都密切相关。但不能否认,以教育为途径来提高农民素质以改变其生存状态,的确是中国乡村变迁的关键所在。
三、改变河北乡村面貌的现实选择――对外交流
这里的“对外交流”既包括国际交流,也包括河北与周边地区的国内交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乡村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对外交流这一重要的外部条件。河北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燕赵文化也有着开放性和多元性的历史传统。与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实践相比,定县实验体现了燕赵文化的重要特征――融合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这使定县实验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也促进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1933年,著名的美国记者斯诺(Edgar Snow)访问定县后,撰文《中国民众的觉醒》,发表于《纽约先驱论坛报》,引起了世人对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极大关注。广泛的对外宣传、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美国民间的友好往来,这些正是当年定县实验重要的成功经验,值得今天研究和借鉴。
近年来,为适应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河北省农业厅曾先后组团80余个,600多人次出国考察,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4]由此可见,河北省政府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这必将为河北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提供有益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河北可以充分发挥环绕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边地区市场需要的、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如,花卉业、食用菌栽培业、中药材种植业等朝阳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农民增收。
四、最具生命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特色生态环保农业
2003年以来,创建生态文明村成为有河北特色的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安全生态农业”的目标,自然离不开科技的投入。而“科教兴农”早在定县实验中就已成为改造中国乡村的核心理念:从创办中国第一所乡村医院到传染病的防治,从村民识字班到引进良种。据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定州(即定县)是河北省内唯一的一个无文盲县;当年晏阳初引入的良种棉花、苹果、白杨等作物和培育的良种鸡等现在仍然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在今天定州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温铁军等人主张发展“绿色农业”,反对农作物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他们尝试着形成农业六位一体的生态循环经济,以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正为探索河北特色的生态环保农业做出积极贡献。[5] 对于河北新农村建设来说,这条 “土生土长”的符合地方实际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值得关注与探索。
综上所述,定县实验是中国乡村建设史上的一朵“奇葩”,为今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河北而言,“新农村建设”并非突生事物,而与近百年来知识分子在定县探索改造中国乡村的历史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我们不应该中断这一历史的延续性;河北的新农村建设也并不是“从零起步”,而是有着定县实验的丰厚历史积淀。我们应该增强历史意识,从历史经验中获得更多的现实启示,才能更好地推进河北的新农村建设。
注释:
[1] 参见乌裕尔.建设新农村・历史的启示之一――需要千千万万知识分子深度参与[J]. 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11-10.
[2] 晏阳初.晏阳初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37.
[3] 参见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80.86.
[4] 李荣刚.持续发展的――河北农业.省略/魅力河北.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韩国;济州岛;旅游发展
2009年底,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旅游业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济州岛与海南岛同属岛屿型旅游目的地。虽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种创新,没有现成模式可循,但韩国济州岛等其他岛屿型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经验,将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成立背景
按照韩国行政区划,韩国全国共划分为1个特别市、6个广域市、1个特别自治道和8个道。济州道是韩国唯一的特别自治道,济州特别自治道行政区域内包含韩国最大岛屿—济州岛及周边8个有人岛和55个无人岛。
旅游业一直是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的核心产业,特别是自2006年设立济州特别自治道以来,以济州岛为中心,济州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2002年1月26日,韩国政府颁布了《济州国际自由城市特别法》,该法自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济州国际自由城市特别法》的核心目标是将济州岛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旅游、休闲、会展城市。主要内容是:打造“世界和平之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外国人自由往来济州岛,加强对外沟通与联系(济州岛实施免签证入境,扩大游客停留区域,为游客提供外语服务等);培育国际化的教育环境(设立外国大学,设立国际高中,实施教育财政特惠政策等);实施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建设济州尖端科学技术园区,设立济州投资振兴园区,设立船舶注册特区,促进水上休闲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及乡村文化发展。
为了从行政、财政等制度上对“国际自由城市”建设予以支持,2006年2月21日,韩国政府颁布了《济州特别自治道设立及建设国际自由城市特别法》,2006年7月1日韩国政府批准将原来的济州道升级为济州特别自治道。济州特别自治道确立了4+1的核心战略产业:“4”代表旅游、教育、医疗和绿色农业,“1”代表尖端产业。可以说,建设“国际自由城市”是济州发展的目标和愿景,设立“济州特别自治道”是推进济州“国际自由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成立以来旅游业发展情况
1.旅游业吸引投资情况
设立济州特别自治道对旅游业吸引投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表1数据可知,2004年—2007年,济州特别自治道每年设立的吸引投资目标额略有递减,但实际吸引的投资额持续增加。2004年—2006年,目标完成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为52.8%、54.7%和65.0%,特别是2006年设立济州特别自治道以后,2007年目标完成率达到110.5%,大大超过了最初设定的旅游业吸引投资额的目标。
表1 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旅游业吸引投资情况 单位:亿韩元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4]
2. 旅游人数
2005年—2009年济州来访游客人数如表2.
表2 济州来访游客人数 单位:千名
资料来源: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观光协会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访问济州道,济州特别自治道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在韩国国内,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游客,自2006年特别自治道成立以来,共在韩国国内大型城市举行旅游说明会36次,在旅行专业报纸刊登旅游宣传文章64次;为了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在中国、日本等地举办旅游促销活动399次。
济州特别自治道设立3年来,济州来访游客持续增长,2007年增长2.2%,2008年增长7.2%,2009年增长12.0%;特别是来访外国游客,达两位数的增长,2007年外国游客增长率达到17.6%,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来访外国游客未有增加,但2009年很快恢复,外国游客人数大幅增加,增长率达17.0%。由上述数据可知,设立济州特别自治道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效果是显著的。
3.观光振兴基金预算支持及放宽旅游企业审批手续等情况
随着济州特别自治道的设立,济州获得了更多观光振兴基金支持。2007年获得了44亿韩元的观光振兴基金支持,自2008年开始,济州每年获得100亿韩元的支持;同时,进一步放宽了旅游企业的审批手续,旅游开发企业审批期限由原来的22个月缩短到13个月(减少了9个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济州旅游业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济州旅游费用高
韩国著名报纸《朝鲜日报》在2006年9月22日第4版刊登了“旅游费用最高而游客满意最低”的文章,对济州岛旅游中存在的“高价、低质”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有韩国学者指出,济州岛旅游费用与东南亚相比,贵很多,特别是济州岛的酒店费用、餐饮费用和交通费用都较高(包价旅游产品除外),对自助游游客和家庭游客极其不利;通过比较中、日、韩(济州岛)2夜3天高尔夫包价旅游产品可知,济州岛的费用也是最高的。
2.休闲型旅游产品亟待开发
济州岛是韩国最知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亚洲10大国际会议城市,每年在此召开100-120余次国际会议。在建设国际自由城市背景下,如何将现有旅游产品与教育医疗产业整合是济州岛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发特色医疗旅游产品和教育旅游产品是关键;同时,来济州岛旅游的外国游客主要是日本、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游客,这些游客一般坐直航飞机抵达济州,在岛上停留最多2夜3天或是3夜4天,如何开发更多休闲型旅游产品让游客停留更长时间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韩国观光公社组织旅游专家于2007年3月31日——4月1日对济州主要旅游地进行了旅游服务暗访,暗访结果显示,服务人员的外语能力普遍欠缺,服务态度不好,特别是餐厅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低。
济州特别自治道于2007年5月4日的“游客投诉处理案例报告”显示,游客投诉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从业人员态度不好及交通服务质量不高。
四、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示
2009年12月31日,国发[2009]4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六大战略定位: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海南旅游业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济州是韩国唯一的特别自治道和最大的岛屿,海南岛与济州岛同属岛屿型旅游目的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济州国际自由城市建设分别是中国、韩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国际自由城市背景下的济州特别自治道于2006年设立,迄今国际自由城市已建设了3年,建设经验和教训值得思考。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的设立,使济州旅游业投资、旅游人数大幅增加,旅游企业经营环境得到改善,对济州旅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步深入,海南旅游业势必迎来高速发展期。
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济州岛旅游费用高、服务质量低等问题,也早已存在于海南旅游中,只不过存在的形式并非“高价”而是“低价”,但这种“表面低价”是具有欺骗性质的,最终游客面对的是过多的自费项目和旅游购物等“高价”。具体来说,由于海南部分旅游企业追求短期效益,对包价旅游产品进行削价竞争,导致“零负团费”、购物欺诈、宰客现象等问题频频出现,旅游价格起伏过大,严重损害了海南的旅游形象。
济州岛休闲型旅游产品亟待开发问题也是海南岛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有中国学者指出,海南旅游观光线路单一,“环岛三日游”作为海南旅游主打产品一统十多年不变。同时,由于旅游产品开发缺乏远期规划,投资经营者不是靠产品的吸引力和优质服务来吸引客源,而是靠提供高额回扣,严重制约了海南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完善。
济州岛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高的问题也是海南旅游经营中存在的十分突出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旅游服务意识不强和旅游服务技能偏低两个方面。
五、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旅游业发展对策建议
第一,对于包价旅游产品中的“零负团费、购物欺诈、宰客现象”等问题,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严格规章制度,依法对违规者以严惩;同时加强对旅游者 “明白消费、快乐旅游”的宣传,引导旅游者合理消费。对旅游业快速发展而导致的“高物价”问题,政府应通过税制减免、对旅游企业实行优惠补贴等手段,抑制旅游消费价格过分上涨,维护旅游消费者的权利。
第二,充分利用岛内丰富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医疗、保健旅游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使游客在岛内停留时间更长。海南岛与济州岛相似,四面环海,非常适合开发海洋休闲旅游产品。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将旅游度假产品与医疗、保健结合,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旅游收入,让游客满意。
第三,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服务的核心是“让游客满意”。“游客满意”意味着游客对旅游全过程(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的满意。应充分利用IT技术,建立功能强大的旅游信息数据库,使游客在旅行前更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接受旅行指导;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使游客在旅行过程中获得满意的服务;应提高顾客关系管理水平,定期回访游客,使游客在旅行后与旅游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使游客满意,提高游客的忠诚度。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海南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创新,使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海南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担负起“试验田”、“排头兵”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韩国国家概况.[EB/OL]. (2009-7-15). [2010-2-3] /chn/pds/gjhdq/gj/yz/1206_12/.
[2]济州特别自治道.[EB/OL]. (2009-12-4). [2010-2-3] /wiki(韩).
[3]金真浩 江才南:以效率为中心的区域发展与地方化的困惑[J],21世纪政治学报,2007,17(3): 311-333(韩).
[4]金钟来:济州特别自治道评价和今后发展方向[A],韩国政策科学学会夏季学术大会论文集,2008:161-182(韩).
[5]济州特别自治道:为建设超一流国际自由城市而奋斗的济州[J],地方行政,2008, (1):56-63(韩).
[6]尹大顺:济州特别自治道观光经验问题与对策[A],第63次济州学术论坛,2008:80-88(韩).
[7]尹与勋:建设东北亚最好的国际自由城市--对济州特别自治道金泰焕知事的访谈[J],事件与人物,2008,(1):65-69(韩).
[8]金永河:济州旅游--服务态度及交通服务亟待改善[N],事件济州, 2007-5-16(4)(韩).
——老观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是释放结构能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产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引领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总结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律性,坚持和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系统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合理、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我镇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
(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主要劳动力外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已成必然,农民因比较效益的原因,外出务工较多,截止2018年底全镇总劳动力15454人,外出7718人,占主要劳动力的近50%,在增加劳务收入的同时,因素质较高,劳动力较强的群体外出,在家以老弱病残为主体,对我镇的产业调整带来不利局面,影响了产业调整的推进。
(二)农业投入周期较长,部分农民对优质农产品发展缺乏信心。有的项目需几年才能见效,且市场难以预测,许多农民不愿意进行发展,安于现状或只进行短平快项目的选择。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靠天吃饭现象普遍。由于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十分有限,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依赖性极强。农民投入缺乏资金,自然气候对种植业发展成功与否影响极大。
(四)农民综合素质明显偏低。首先是农民整体性文化素质偏低。市场竞争越激烈,现代农业的科技依赖性就越强,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其对市场变化规律的把握,对能够带来高效益的新技术的掌握,适销对路产品的科学营销就不会达到理想境界,也就难以承担起优质农产品发展的重任。其次是部分农民市场决策水平不高。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跟着感觉走”,靠经验经营,看大众行事,结果常常使农产品品种种植单一、质量不高,上市集中。再次是部分优质农产品发展意识滞后,常常在根本没有把握市场总体运行态势与规律的情况下,盲目发展农产品,结果是产品越多价格越低,农产品的总体规模效益呈现递减状态。一些干部缺乏市场观念和经济知识,到底如何调整,心里没底,办法不多,甚至有些干部错误的认为产业调整是农民自己的事,调整的积极性不高。
(五)安于现状,不愿意发展。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农民有承穷受穷的思想,缺乏敢闯先、敢冒险的劲头,不敢于接受新生事物,担心调来调去没有成效。也有一些干部鉴于以往发展优质农产品中出现的“卖难”现象,求稳怕乱,宁可让农民在收入上受些损失,也不愿因发展惹出麻烦,致使一个个机遇擦肩而过。
(六)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过去,我镇虽有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但在调整过程中忽视了品牌培育,忽视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一直都是单家独户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形成规模,因此在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或项目扶持时缺乏说服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然难以体现。
二、我镇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及措施
(一)总体思路:
1、巩固传统农业种植,适度发展果树,大力发展中药材、蔬菜等特色种植。
2、积极引进业主,扶持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打造亮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措施
1、政府大力引导,农户积极发展。本着政府引导为主,农户自愿发展的原则,政府积极组织镇经济发展中心,镇兽防站、镇供销社等部门,广泛收集市场行情,及时分析市场供求状况,制定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制定措施,鼓励广大农户发展。
2、典型示范带路。党委政府针对以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些挫折和失败,必须改变以行政命令式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做法。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户带头发展,政府及职能部门大力支持。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促进周边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3、政策、资金支持。党委、政府为支持、鼓励广大农户带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实行政策倾斜,协助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帮其提供相关技术政策咨询。组织他们去产业发展好、上规模的周边乡镇学习取经,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报道,协调金融机构优先为有资金需求的业主办理贴息贷款,给他们提供和谐宽松的创业环境帮其做大做强。
4、以技术为后盾,搞好产业调整服务。针对广大农户缺技术的现状,始终以科学技术为指导,由镇农业服务中心、镇供销社、镇兽医站等单位牵头,强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持,同时也积极引进外来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努力从技术上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调整示范户掌握技术,规范进行种养植。
5、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经济。要跳出以粮为主的单一圈子,着眼于大市场、大流通、大农业,不仅围着市场转,而且迎着市场干。其次立足市场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认清了自己身边的土地、市场、气候和人才、资金、环境的优劣,扬长避短,真正找到了本地与市场的结合点。再次要把握好本地经济的特色,在支撑本地域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上做文章,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6、多策并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首先是搞好产前技术培训,把科技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每年利用科春农闲时节,以实施科教兴农工程为主要内容,以乡村家技术为主阵地,邀请市农牧局对相关农户开展专题讲座,对镇村干部和农民进行相关产业适用技术培训。其次是搞好产中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根据各产业不同生产环节技术需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地,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和服务。再次是政策引导推动农民自学使用科学技术。采取优先扶持使用新技术经营新产业的农户等措施,使农民尝到甜头,看到效益,从“政府要我调整”转变为“我要调整”。
三、今后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镇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把产业建设进一步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解放思想,要破除保守思想、小农意识。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不搞产业调整就没有出路,实现基础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要首先做好产业调整,建设蔬菜基地是必由之路。同时,也要认识到发展优质农产品不是简单的种什么,不种什么,种多少的问题,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后发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有规模才有市场,有规模才有效益。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特色化经营的思路加快发展,努力形成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必须树立两种意识。首先要树立经营意识,用工业化的思路来经营农业,牢固树立“效益观”。无论种地还是养殖,都要算经济账、效益账,以谋取最大利润作为调整的核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同时,要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分级分类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要树立风险意识。市场瞬息万变,任何经营都有风险,调整农业结构也不例外。调整出效益,同样也有市场风险,高风险中蕴含的是高额的回报,要敢于面对赢亏,努力规避风险。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做到为“养”而种、为“加”而种、为“销”而种。要探索采取农业结构调整参保和建立“风险联营”机制的办法,降低农民投资调整的风险,调动农民调整的积极性。
三是要突出创造品牌。我镇在产业发展上要自始至终注重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如上水有机大米、奉禄米业等要不断加强引导,强化管理,加强宣传,提高市场影响力,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名牌,最大限度地使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关键词 女蚕校;官产学用合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6-0078-04
民国江苏省立女蚕校的前身是著名爱国新闻事业家、《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于1904年秋创办的私立上海女子蚕桑学堂。1912年后,私立上海女子蚕桑学堂改为省立,并迁至苏州浒墅关,改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桑学校。史量才与郑辟疆均毕业于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蚕丝业科技人才的专科学校——杭州蚕学馆(郑辟疆是第三期毕业生,史量才是第四期毕业生)。史量才希望通过创办蚕业学校倡导“注重栽桑,养蚕、制种、缫丝等试验,并改良旧法,兼授普通及专门学理,以扩充女子职业,挽回我国利权为宗旨”[1]。培养女性蚕业人才,促进蚕丝业之改良一直是江苏省立女蚕校的追求。
1918年,郑辟疆出任江苏省立女蚕校校长后,面对女蚕校“进行上万分艰难,荏苒十年,厥效甚微,欲使毕业学生获得相当之职业,殊非易事。而校内同人沉闷已极,良医所教所学为新蚕业,而社会蚕业并不欲革新,亦何怪其格格不入哉”[2]。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对女蚕校的人才培养进行全面改革势在必行。郑辟疆提出:“今后教、实、行政宜实行联合,俾毕业生易于从事本业或得服务于公家。按农蚕业教育本为改进农蚕业而设,能实行改进农蚕业政策,学生自有活动之地,否则事业不提倡,人才多废弃,农蚕业何有改进乎?”[3] 他为女蚕校提出的明确任务是“使蚕丝业得利用省女蚕以革新其事业,吾所谓省女蚕所负时代之任务与今后之设施者如是”[4]。在他的主持和带动下,女蚕校遵循“坚决向蚕丝业改进途径进军,使学生有用武之地”[5] 的办学方针,不但在专业教学中不断改善,更将精力逐步投入到中国近代蚕丝业的改进上,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郑辟疆追求的“学生自能投入蚕丝战线,而蚕丝业由之改进;学生投入蚕丝战线愈众,蚕丝业改进愈速”[6] 的理想。
一、促进教、实、行政的联合
郑辟疆担任江苏省立女蚕校校长期间,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作为蚕丝革新家,充分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推动产业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1923年9月,为了“对于养蚕制种制丝家及女子蚕业教育应尽提倡指导贡献受托之义务,特依全省农业组织系统案,设推广部以专司之”[7]。女蚕校推广部的设立,将改进中国落后的蚕丝生产局面当作推动女蚕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将女蚕校的教育与蚕丝改进事业联系起来,是郑辟疆最具革新和现实意义的举措。组织推广部,“是为女蚕对蚕丝业改进上有计划的依一定方向前进的起点”[8]。
为促进教、实、行政的联合,郑辟疆在女蚕校成立蚕业研究会,定名为浒墅关女蚕校蚕业研究会,规定所有女蚕校蚕科教职员以及相关制种家均为研究会会员,研究会以交换知识、研究蚕业学术为宗旨,规定每星期五集会一次,以讨论蚕业上之各种问题。他召集各制种场代表来校参加讨论会,与会的有12家制种场的代表15人。开会的主要内容为:一方面,由学校报告上一年度蚕种检种、销售以及价格审查等情况,并说明下一年蚕种供给和需求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邀请各制种场代表围绕种业经营与技术、制种新趋势和新技术以及当前国内外的蚕种改良情况等课题进行演讲,“全校学生均参与旁听,以保持学生对蚕丝业先进技术潮流的把握。对于种业经营与技术,指示其趋势与新法。其随潮流为改进。直至午后一时始讲毕,而听者与讲者。均精神百倍。毫无倦容云”[9]。
二、推动建立产学合作的体制机制
民国苏南地区推行的这场乡村蚕业技术改良,是由郑辟疆主持的江苏女子蚕业学校最先开展的。郑辟疆积极发挥个人的影响力和作用,推动民国政府在乡村农业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围绕蚕丝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全新的体制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比较完善的技术改良体系,谋求产业革新与突破;推动地方政府和地方势力以及当地工商业者在蚕丝改良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与震泽市议会合作,选定开弦弓村(所取学术名:江村)为实验基地,开办“震泽市、省立女子蚕校推广部合办蚕丝改进社”,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在开弦弓村对蚕业的指导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徐绍阶在《本省唯一之模范合作社》一文中,赞扬该社“开弦弓之生丝精制合作社,分子健全,组织严密,自选种育蚕,至于缫丝,无不采用科学方法,故业务发展有蒸蒸日上之势,非独为一县一省生产运销合作之模范,抑亦全国之标榜”[10]。1935年,中央合作研究社曾组团专程考察开弦弓生丝精制合作社,并予以褒扬。他推动吴江为改进并复兴蚕丝事业设置了蚕桑改良区,统辖全县蚕桑改进事务,总办事处设在县政府内,由县长兼任主任,委任费达生为副主任,费达生经过调查,制定了《改良吴江县蚕丝业计划》,刊登于1934年10月25日天津《大公报》“乡村建设”版[11]。他推动江苏省政府农矿厅制定蚕种检查法规,加强对蚕种的检查;与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合作,亲自与时任改良会监理的葛敬中以及技师费咸迩和何尚平等人接洽,商谈如何促进女蚕校学生更广泛地参与蚕种改良等事宜。抗战期间,学校迁至四川乐山,郑辟疆又兼任新生活运动委员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乐山蚕丝实验区顾问(费达生为主任),致力于复兴中华蚕丝事业。
三、搭建产学合作平台
郑辟疆积极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加强与产业界密切联系,开创了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女蚕”模式。他发起成立的“吴江县震泽区开弦弓村有限责任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是我国农民办的第一个近代丝厂,也是我国蚕丝业史上第一个农村自办机械制丝厂,其成功开办具有划时代的示范作用,成为我国蚕丝业改进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先声。通过农民合作以及农民股份工厂的形式,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乡村企业,并及时返利分红给参股农民,同时,通过技术培训,使农民自愿放弃旧习俗,短期内就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改革得以在农民中推行。帮助农村和农民形成农工贸合一、产供销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推动土丝改良,震泽乡村企业从此能生产大工厂出的“白厂丝”,同时,倡导的新技术也由改革试点——开弦弓村向江南传播丝织术,辐射至苏南、浙江的蚕丝产区。与当时的龙头企业——无锡瑞纶丝厂厂主吴申伯合作,对瑞纶丝厂制丝技术与设备进行彻底改造,将瑞纶丝厂改称为玉祁制丝所,作为推动制丝改进的新示范基地,对整个制丝业的改进产生了巨大影响。
女蚕校还在苏南各县蚕区建立蚕业指导所,指导蚕业改进工作。从1924年女蚕校在吴江震泽开弦弓村建立第一个蚕业指导所开始,学校推广部在吴江和无锡等县设立多处蚕业指导所,20世纪30年代之后,在苏南蚕业改进掀起的背景下,女蚕校更是加快了蚕业指导的步伐。1932年,女蚕校在武进县的横林江头村和戚墅堰新河乡、江阴县的塘头桥、洞歧、胥林、南闸等6处设立蚕业指导所,1933年女蚕校在吴江花木桥、鸟家口、馄饨兜各新设指导所1处,在吴县旺米山、汤巷等地设指导所9处,又在江阴之塘头桥、洞歧各新设指导所1处。至9月,女蚕校在吴江、吴县、江阴等地区公开办秋蚕指导所24处。1935年之后,女蚕校为了更好地开展蚕业改进指导,聘请30多名技术员到苏南各地开展蚕业改进指导,同年,女蚕校还计划以震泽镇为中心,建立新型的指导体系。
郑辟疆在回忆中总结道:“女蚕对蚕丝业之改进,自1918年至1922年为进军前奏,自1923年特设推广部起至1929年,以开辟新蚕业(蚕种改良和养蚕改良)为重点时代,自1930年起至1937年为加紧改进制丝,以图挽救蚕丝业衰落时代,抗战胜利后,1947年至1949年,为继续前进,尤为试行养蚕和制丝联合进行的时代。除前奏时代及推广部在川服务外,先后共计十有八年。其进行上, 是节节相关、环环相连,故在养蚕方面全面反映了丰收好茧,使制丝原料之面貌为之一新。养蚕繁盛之区,显见农业经济好转,农本宽裕。尤在吴江之震泽,减少了高利贷,呈现了修建房屋的新气象,在制丝方面的反映,则被迫放松了原料收购之剥削,而争取生产高级蚕丝之利益,其技术上、设备上、经营上皆有所革新,呈现了正规制丝工业的面貌。”[12]
在郑辟疆和女蚕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民国江苏省立女蚕校开创了苏南地区蚕种场毗连兴盛之盛况,实现了一个学校带动一方经济的格局。郑辟疆创立和组织的民国江苏省立女蚕校推广部,为古老衰落的中国蚕丝业点燃了希望。推广部不仅传播新技术,还帮助农民建立新的生产组织,促进了农民观念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
四、现代启示
民国江苏省立女蚕校组织推动的教、实、行政联合,其最大特点是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全面负责设计和组织整个教学活动。郑辟疆利用技术优势,有选择地搭建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尽快抢占丝绸科技创新制高点。在实现“科技救国”价值目标的同时,确保省立女蚕校“蚕丝发动机”的领先地位。
社会学大师先生在《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一文中写到:“不妨想一想,过了快要一个世纪了,而科技下乡、职业教育等还是有待突破的目标,学用怎样结合现在还在困挠大学里读书的学生。”[13] 仔细想来,作为社会学大师的“之想”值得我们思考和汗颜。今天还有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停留在论文和实验室,满足于纸上谈兵,研发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定位不正确,教授们不屑于也不善于与市场打交道,对校外大千世界漠不关心,孤芳自赏,不能够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到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去,把自己完全和外界封闭起来,缺乏面向国家战略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动力,徘徊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之外。我国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机制,造成了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
高等学校应借鉴郑辟疆、费达生的做法,深化产学研合作,向社会开放,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体来说,需要像郑辟疆和费达生那样组织教授到地方科技部门和企业挂职,进企业当“外援”,不仅直接为地方提供技术服务,还向学校反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需求信息,成为校地沟通的桥梁;需要像郑辟疆和费达生主导的女蚕校推广部那样,建立一批科技型企业,不仅为学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而且以这些科技产业为依托,找准自己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出口;需要像女蚕校那样,以学校为单位,与地方政府结对子,将学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由点扩充到面。
(一)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政产学研协同发展
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为高校主动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方式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产学研的有机联合是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奥巴马在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明确指出,大学的科学研究与企业的产品研发之间存在创新断层。为此,美国政府准备拿出10多亿美元,在大学周边建一批“制造转化工程”,填补大学与企业间的沟壑。这一做法值得借鉴。我国高校可以围绕地方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地方全面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的迫切要求,大力构建服务地方的有效机制,并主动寻求与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合作,在科技、文化、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倾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打造多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坚持校企合作的多维性
推动校地合作走向深入,还需要搭建学校与地方合作的新载体。从教授、博士解决企业难题,到学院与地方结对子,再到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和研究院的成立,探索实施多个维度“立体化”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在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多条纽带,使得学校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地方需求,促进学校的科研成果一出实验室就能进市场。进一步整合学校的科教资源和地方的产业优势,使学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佚名.上海女子蚕业学堂章程[J].女子世界,1905(6).
[2][4][6]郑辟疆.省女蚕校所负时代之任务及改进[J].江苏教育,1933(5):36.
[3][7]女蚕[Z].1923年10月20日,第7期。
[5][8][12]郑辟疆.浒墅关蚕校对蚕丝事业改进的经过[M].苏州文史资料,第1-5合辑:265.
[9]苏州大学档案馆藏.第二次种业进行讨论会开会情形[C]//女蚕.1928年1月16日,第35期。
[10]徐绍阶.本省唯一之模范合作社[J].江苏党务周刊,1930(24).
[11][13]余广彤.蚕魂——费达生传[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91.
Enlightenment of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Industry,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ial Nvcan School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ZHU Yue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 China)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民是农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就是要一心一意为农民谋利益,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之分享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努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以人为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最根本的体现。要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广开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求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开辟新的增收途径;既要立足当前采取尽快见效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动力。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要使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过程。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维护农民的经营自,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维护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和管理参与权。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管,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管理农业、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农。当前特别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
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减少农民、使农民富裕起来的关键所在。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加强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深刻领会“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着力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之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体制,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要为农民提供平等的教育、医疗机会和待遇。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平化。引导各类资源与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要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调整和优化支持“三农”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扩大农业补贴规模。探索建立农业投入的补贴机制,积极推动农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
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要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搞好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按照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原则,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机结合。
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的比重。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水产养殖。推动乡镇企业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粮食加工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健康发展。
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人增、地减、水缺,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地节水。要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实施沃土工程,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改进栽培和饲养方式,推行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立体种养模式,发展保护性耕作。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努力培肥和提高地力。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型农业。
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发展生物质经济,支持农业副产品循环利用。大力推进生态富民家园计划,加快农村沼气发展步伐。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秸秆产业。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实现增值增效。
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为目标,利用人、生物和环境之间能量转化及生物循环的规律,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环境优良化。按照“提高认识、依法监管、加大投入、防治并举”的要求,加大农业污染的防治力度,减少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量。全面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富民家园计划,加快规模养殖场粪便净化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扩大退牧还草工程规模,加强鼠虫害防治,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草原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
坚持科技进步理念,强化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点,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点。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创新、集成技术创新及应用转化的能力,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农业科技发展的着力点要实现由注重增加产量向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研究向研究、应用、推广和普及并重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常规技术集成和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并重转变。大力发展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的技术、标准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建立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技术体系。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关键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核心是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要扩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重点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
坚持改革创新理念,消除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和动力。深化农村改革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农村改革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积极推进,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建立健全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要加快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立法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补偿费,推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国有农场农业用地保护和占用的监督管理。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的服务能力。
探索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鼓励和扶持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和其他中介组织。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进程,保护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立起农民与市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免征农业税步伐,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动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试点,探索解决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加快国有农场农业税费改革。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搞好兽医管理体制、农垦管理体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坚持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要把工业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等,导入和应用到农业领域,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运用现代工业成果改造传统农业。要把现代工业发展的成果逐步运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持。推进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采用工程、生物、农艺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优化农业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借鉴现代工业组织形式,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积极探索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引入工业融资方法,强化项目推进意识,开展农业资本运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建设规划、认知、思考、体会
中图分类号: 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abstract 】 : combining with their own engaged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since the job of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own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began,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zhao xuegang some thinking and problem of comments.
【 key words 】 :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cognitive, thinking, experience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和村镇人口逐渐向城镇靠拢,可见优良的城镇规划建设必然会促进一方地域的经济发展。所以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戒骄戒躁,理清思路,认真思考善于总结。
一、对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建设规划关系的认知
顾名思义城乡一体化既是让村镇像城市一样实现城市化的功能,是城市与乡村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结合为一体,互相协调、相互融合、共同繁荣的过程。它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城乡平等,均衡发展。
而城镇建设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启动农村市场的必然要求,做好城镇建设规划有利于加快村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农民素质现代化;有利于城乡信息交流和平台的共享;有利于带动村镇经济更快和城市接轨;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镇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更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对城镇建设规划的思考
在明白了优良的城镇建设规划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展的重要性后,城镇建设规划引起了人们的更高的重视,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思考总结如下:
1、首先城镇建设规划必须符合当地城市发展的要求。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在进行城镇建设规划发展企业时必须注重成本投资和环境保护理念,不可违反自然规律必须尊重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和当地的人文风情,确保城镇建设朝着当地城市需求的方向好好发展。
2、城镇建设规划要突出中心镇重点建设。顾名思义中心镇就是这个地域最繁华最具代表性行的城镇,所以在进行城镇规划建设时,重点建设中心镇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不能把中心镇建的临近县城,也不能建的太远离县城,必须分布均匀,便于居民进行生活和活动,方可促进一方城镇的发展;二要将中心镇建在能带动整个城镇经济发展的地方,经济上能起到辐射作用,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富裕;三要建设的交通便利,因为民众生产生活方便,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增加外来投资。
3、城镇建设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城乡居民的主体作用。任何建设的终极目标都是服务广大民众推动社会发展,所以在城镇建设的每个环节中,必须突出城乡民众的主体作用,尤其是落后一点的城镇在建设规划时,更要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建设规划自己的家园,明白自己是建设的主体,不要坐、等、靠、固步自封,被动行事。
4、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可以运用优惠的土地政策鼓励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现今许多地域采用一次性征地、一次性付款的土地征用方式解决规划占地问题,个人思考认为可以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作股参与城镇开发,具体形式是农民或农村集体以股份的形式联合开发,实现土地增值,也可鼓励运用“邻村换地,集零为整”的土地征用法进行城镇建设,并在城镇规划区内划出部分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建立城市化的城镇居民点。
5、在城镇建设规划时对旧村改造应当有条不紊、有理、有序。城镇建设中经常会遇到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它是统筹城乡全面、协调发展及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必然产物,其次在人们认知了它的重要性后,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有力度的进行规划,以达到既改善了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又保留了原始民风民俗的文化风情,进而汇聚成一股移风易俗、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凝聚力,规划利国利民的城镇建设工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6、城镇建设规划要摸索新路子、勇于创新。在城镇规划时地域、风情、人文、生活习惯的不同,使得城镇建设规划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相同,所以在规划发展中要大胆创新,探索出新路子,吸取成功案例,积累经验,创造新模式。此外,城镇建设规划也要有一个富有超前意识、组织能力较强、对城镇建设规划有丰富经验的领军人来正确领导规划建设,在工作上才会少走弯路,在遇到难题时才会有新突破,进而才能在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对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的体会
以上是自己对城镇建设规划的一点思考建议,下面简要论述自己工作中遇到问题的体会总结:
1、对于上述提到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在建设规划过程中,因为种种综合原因必然会遇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与阻力,所以我们在从事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时,发现问题要及时正确快速的解决,不推不拖,主动积极提出改善的措施与方法,处理过程中要善于对当地居民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少抵触情绪,减少矛盾激化。处理问题要及时。
2、对于重要的建设在遇到问题时,一要抓紧,二要手腕硬,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处理问题时必须狠抓不懈,坚决不能放松,必须一抓到底。二要手腕硬,首先要耐心的动之用情,晓之以理,在占理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无效,那么就要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对那些违章的建筑,要做到该罚的罚、该拆除的必须拆除,而且要彻底,干净利落,决不能拖泥带水,给城乡建设规划的长远利益留下后遗症,此外若遇到一些纠纷户胡搅蛮,无理取闹,概不理他,按照规划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要顾及其它方方面面的关系,也不要迫于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城镇建设发展工作的进展。
3、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要立足于长远利益,及时解决生产及生活废水增加问题,避免水体污染问题,以及工业废气排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垃圾围村的现象。首先,必须完善城镇规划中涉及排污线路的部分,污水的排放是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生活和生产污水,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排污设施,通过排污管道流入污水的最终处理地,改变居民原来出门倾倒污水的陋习,保证水源的清洁卫生。其次,对排气量超标造成大气污染的企业坚决予以抵制,目前某些地方出于发展经济吸引外来企业的目的,对上门来的企业来之不拒,这也是导致城镇重工业污染的原因之一,虽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牺牲了广大居民的健康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总之,在进行城镇建设规划时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有了好的环境城镇才会显得生机勃勃、盎然一新。
结论:城镇建设规划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我们必须着眼于发展,立足于创新,工作中善于思考,多做总结体会,积累经验,才能为城镇建设发展创造必胜的前提条件,进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健康有序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尽自身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董艳艳,张明义;对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5期
海山;蒙中经济区城镇体系结构及其优化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6期
特邀委员组
特邀委员组有以下观点和建议:应加快陕西省工业设备节能改造,建立支持鼓励工业设备节能改造的体制机制。
就建立政府与高校重大课题研究沟通、对接机制,扭转高校研究与政府需求、发展需要“两张皮”的问题,建议由政府定期向高校提出重大研究课题让高校组织专家来攻关。
建议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加快我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
就陕西省就业难与省内外制造业专业技师、技术工人缺乏并存现象,建议从长远考虑,发挥全省的科教优势,加快发展与产业需要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来解决就业和支持产业发展。同时要吸引高端人才,防止人才流失。
希望省上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解决外向型经济发展短腿问题,建议设立海外商务代表机构;高度重视风电装备制造、光伏、核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发展、缺乏核心技术支持等问题;要重视全省粮食安全问题。
农业组
委员们针对发展产业大县和农民增收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比如“关中-天水经济区”到2020年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不同的产业大县如何搞?如何将产业大县转变成经济强县,如何抓?谁来抓?还有陕西的农业条件比较好,但农产品却不怎么好,原因是什么?陕西多数县是农业县,但农业县怎么发展?农业现代化以什么样的途径实现? 陕北是否适合搞大规模农业,关中可走日本农业发展的道路,陕南走发展饲养业的路子。
还提出陕西省农业的发展,要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如:河南、山东重视农科院建设,山东省明确提出要将山东省变成全国人民的大厨房等,我们也可以在发展农业上向河南、山东学习。
环保组
委员们认为:环保涉及的很多经济问题,最终还有待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发展低碳经济,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创新低碳技术。
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新要求,目前农村污染量大面宽,地区之间也不平衡,应结合“十二五”规划,选择目前我省正在建设的100个重点镇,进行县乡村分层次环境治理。对此,提出了《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的研究课题。
特色经济组
特色经济组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应将农村变成社区,农村城镇化;提出要应用现代工业搞农业,用现代技术搞农业,用现代企业经营搞农业,用现代人才搞农业。
财金组
财金组提出两个课题:《我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几点建议》。
委员们认为,陕西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和能源,在全国投资政策基本转变之时,没有支柱产业的支持,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在产业发展中,要重点发挥金融业的引导作用。
关于农村金融机构问题,委员们认为,关键在于政策支持、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目前,中央给的政策,我们并没有用好。我们要重点围绕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这两个问题做文章,还要注意农村金融服务与城市的差别性,解决好担保和信用问题。原来农村金融改革按产业化的思路进行,造成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农村金融机构流失;现在搞资金公司,效率高,但农民负担重,因此应该有一个新思路,应该反哺农村,给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
法制组
法制组提出研究的新课题是:《城乡结合部的治安问题》。
关于解决社会矛盾的问题,建议可以鼓励民间成立一些社会组织来解决,减少群众和政府的对立;建议政府给这些中介组织以资金支持;建议应加强党风问题研究,如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款吃喝问题等。
社会发展组
委员们针对“今年中央提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议研究“新型产业领军人才的造就与培养”问题。
建议陕西省应该由资源驱动向科技投入转变;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建议政府要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更加关注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解决县医院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关注事业单位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目前西安的学校、医院、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总体不够且布局不合理,需要研究提出意见,呼吁有关部门解决。
建议提高文化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基础设施组
基础设施组的咨询委员们建议,应多审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规划方案是否可行、是否有必要、是否有经济价值。提出:要深入研究全省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城镇化建设与市场化运作两个课题。
科技组
科技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关于高校的管理体制问题。委员提出:应允许大学教授在企业兼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认为目前的大学管理有过重的行政化倾向,但高校在性质上有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其改革的核心是要按教育的规律办事,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现在考核、科技获奖等指标,不重视成果的应用,包括一些实验室的发展方向也不正确。现在学校里静下心来搞研究、做学问的人太少,教育的方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脱节,急需研究治本之策。
2.科教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问题。认为我省长期以来科教优势发挥得不好,值得反思。当年有科技厅的种子基金,虽然数额不大,但机制很好,建议继续在陕西推行,这总比目前报项目审批、撒胡椒面效果好。统筹科技资源的核心是体制机制,如何突破央企的高度垄断,要在机制上下工夫研究。不能走公有制路子,要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探索统筹新举措,同时要注意提高对股份公司的控制力。
发展战略组
发展战略组经过讨论总结:
第一,陕西省转变发展方式任务紧迫,应立即着手对全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委员们认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调整产业结构,因而对陕西依靠能源化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要下工夫调整;一哄而上搞能源化工值得深思,西安、渭南也争着要上,更要值得考虑,煤化工争着上的结果是产能过剩。陕西省现有可研报告的煤化工项目就有23个,投资3500多亿,年耗煤8500万吨,年产值2000亿。煤化工能耗太高,必须转变这种发展方式。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产业振兴规划,同时又严格要求限制落后产能,这就为研究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建议就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列题研究。
第二,对于大秦岭的旅游项目建设,要统筹管理,科学开发。委员们一致认为,一个秦岭不能几个部门管,你搞大秦岭,我做终南山,你建地质公园,我修植物园,没有大的统筹,决策就会走弯路。
一、工商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实践
近年来。为适应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变化,山东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全省各级工商机关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与党委、政府同向思考、同步决策,广泛实施“红盾帮扶”工作,通过多种措施,有力支持了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两大经济区发展壮大。
(一)政策推动。自2003年以来,省局适时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振兴服务业,以及降低门槛、简政放权、提速提效等几十项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工商部门的职能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更加积极主动谋划服务发展措施,在对近几年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关于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的36条意见,对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全程服务、支持企业二三产业分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助企解困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政策出台之密集,支持力度之大,是近几年少有的。同时,在认真贯彻省局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市、县级工商机关也因地制宜,制定了多项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广泛宣传,认真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期,滨州市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市各部门中率先制定出台了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30条意见,重点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促进全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加大了政策帮扶力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日照市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打造“日照电子商务示范城”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全市电子商务企业迅速发展。
(二)探索创新。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引导企业注册商标,扶持企业争创著名和驰名商标。两大经济区的工商局都积极主动地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商标工作的支持,成立了由工商局等部门组成的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将商标发展工作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加大对驰(著)名商标的政策扶持和奖励力度。整合工商部门的融资手段和职能,运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和向金融机构推荐诚信企业等多种手段,积极破解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青岛市局提请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商标权质押贷款规定,在全省率先研发动产抵押网上登记系统。省局开发并推广了产业集群查询系统,各地积极开展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分析工作,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加强与市场主体的联系沟通,根据省局统一部署,2009年2-3月、2010年1―2月,各地工商机关开展了面向市场主体、政府有关部门的“大走访”和“大回访”活动。起到了服务发展、锤炼队伍的良好作用,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坚持开展企业登记窗口规范化建设,围绕规范服务、提高效率、优化环境的目标,推行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首办责任制、AB角制、企业登记疑难问题请示制、注册局(科、处)长带班制等制度,推行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目前全省工商系统201个县级以上工商局已全部建立了规范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登记大厅,有135个进驻当地政府审批大厅;13个市在登记窗口建立了窗口服务电子评价系统。简化登记和年检程序,全面实行“一审一核”制登记程序,推行“一网、一表、一次”式年检,在全国工商系统率先全面推行网上年检,目前网检率达100%。威海市局不断扩大“一审核准”范围,试行了“企业注册官制度”,将登记权限大幅下放分局和工商所。青岛市和潍坊市局共同签署了青潍工商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等合作协议,为两市企业联动发展搭建了平台。东营市局发挥信息化优势,建立“移动工商所”,延伸了服务领域。
(三)健全机制。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单位实行网格监管和区域监管责任制的做法,以“经济户口”信息为基础,建立了以县级局、企业注册局、工商所及网格责任为层级的网格监管制度,做到“网中有格、格内有责,责任到人、监管到位”。推行了食品安全监管“四项制度”,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的可追溯;烟台市局实施了“一票通行”制度,将监管重心由以往的食品零售商前移到食品批发商。在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无传销社区(村)”创建活动,有效减少了传销活动的生存空间。针对治理商业贿赂、商标侵权、虚假广告、无照经营等重点、热点问题,探索完善监管机制,创造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不断改革、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坚持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经营者利益相统一,法律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相统一,行政执法、普法宣传、指导帮扶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推进行政执法工作改革,组织实行“小局大所”改革、集中执法改革、协作执法改革,创新推行行政指导制、统一掌控制、案件主办制、合理裁量制、案后回访制等五项重要制度。
(四)协会服务。注重发挥所属各级协会的作用,积极帮助会员企业借贷、担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展“消费者满意单位”“百强私营企业”评选活动,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熟悉企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开展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积极搭建高层管理者交流平台,为会员输送管理知识和社会资本。协助企业开展人才招聘活动,积极开展以会员创业促社会就业活动,解决企业缺乏人才支持的问题。积极探索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设,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主题教育、“山东最佳企业公民”评选等活动,培育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制约工商部门提升服务两大经济区建设的主要因素
尽管工商部门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也有些因素制约着工商部门服务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部门服务两大经济区建设的效能和水平,主要表现在:
(一)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干部队伍的服务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两大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对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掌握不准,对相关专业知识特别是企业管理知识、新领域知识学习不够,服务发展与市场主体需求脱节等问题。
(二)市、县两级工商机关简政放权的空间已很小。多年来各级工商机关坚持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而目前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对工商
部门的意见、建议仍然多集中在放宽市场主体准人等方面,但各级工商机关在权限划分、职责履行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市、县级工商机关出台类似降低门槛、提高效率等方面帮扶措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
(三)现代技术装备的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一方面,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市场业态多样化、营销方式现代化、市场违法行为日趋高科技化,对监管执法特别是广告监测、网络交易监管、食品安全抽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多年来工商机关的服务举措停留在“降低门槛、简政放权、上门服务”等层面上,依托网络提供较高层面的服务能力较低,而这些又对T商机关的硬件装备、信息化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现行经费保障体制和机构编制建设对工商部门履职到位有一定影响。“两费”停征后,省局积极争取支持,不断强化经费保障。但目前实行的经费保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基层工商部门仍将执收执罚、收取会员费作为工作重点,制约了履职的进一步到位。同时。近年来沿海部分市对辖区开发区的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使得区域面积、人口及市场主体数量较过去有了成倍增长,但工商部门系统内的机构、编制调整没有相应跟上,现有人员编制数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五)外部环境对工商工作的干扰。一些地方认为,工商部门做好服务就是少处罚、不处罚,有的地方甚至规定无故不得到企业检查,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职责履行受到了制约。部门间监管体制不畅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比如威海市局反映,由于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把握尺度不一,导致全市50%以上的海带生产加工业户不能取得质监部门的许可,因而无法办理营业执照。
三、进一步做好服务两大经济区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在现有的法律、政策制度框架内,争取国家工商总局在企业登记注册、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争创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对市、县两级工商局的赋权、授权力度,特别是对涉及全局性、突破性政策措施的出台,及时提请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执行:对需要省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的关键措施出台,要商请审批部门共同制定下发。同时,密切关注政策措施执行效果,国家及本地的行业、企业变化情况,不断完善、创新现有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措施真正有效、管用。
(二)拓展职能空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大经济区建设的科学规划,本着既要抓量的扩张、又要抓质的提升的原则,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推进重点、优势、龙头企业组建集团,兼并重组落后困难企业,鼓励城市企业进入乡村发展:认真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扶持新兴产业由无到有,由小变大;引导外资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研发环节,推动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企业改组和兼并重组;完善帮农助农手段,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尽快出台全省商标战略中长期规划。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重视商标注册和使用工作;支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大经济区内的重点产业争创驰(著)名商标,积极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推动全省自主品牌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继续帮助企业拓展投融资渠道,重点完善“三押一推”融资手段,探讨债权、市场场地使用权、集合债权融资等新的投、融资方式,并积极参与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融资担保机构等的研究、支持和规范。
(三)完善服务机制。认真总结“大走访”“大回访”活动,将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做法提炼上升为长期制度并针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市场主体,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建立健全工商部门联系市场主体制度,以达到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问题,引导发展等目的。进一步深化、细化行政指导内容和方式,制定和完善行政指导的内容、措施和制度。完善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全程服务制度,实行全程服务、跟踪服务、延伸服务,使重大重点项目早登记、早发照。完善信息数据分析制度,尤其要建立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制度,提升数据分析质量。建立工商数据向本级党委、政府报送制度,注重选择有代表性、针对性的数据指标定期报送党委、政府,积极为决策服务。认真总结青潍工商一体化合作经验,借鉴长三角工商一体化建设的做法。探索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两大经济区工商机关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大经济区内工商机关市场主体基础信息互联互通、企业登记注册要件互认、市场监管信息和商品检测信息共认共享、行政执法协作与支援、违法案件协查通报,逐步实现两大经济区工商一体化。
(四)推进监管改革创新。强化信用分类监管,重点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合理划分监管网格,加强基础数据、监管数据的归集。以农资监管、取缔无照经营、食品安全监管、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保护商标专用权等为重点,加强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继续推进以“五制一化”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工作改革,提高监管执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