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6: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鲁迅故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什么最能代表绍兴?小桥,流水,乌篷船?是,却又不尽然。它们是属于江南的文化符号,但却不完全属于绍兴。来到绍兴,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已经与一位近代文人密不可分——鲁迅。虽然用一个人来表述一座城市的气质,难免有些以偏概全,但你不得不承认,在这位笔触辛辣、充满着批判主义精神的文人身上,承载与体现着绍兴千年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是绍兴古城根深蒂固的气质与底蕴。
2003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22周年的纪念日,绍兴鲁迅故里一期改造工程也在这一天正式开放。为了加强对鲁迅故居及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绍兴市经过多年的论证,于2002年上半年,委托清华大学编制了整体规划,决策实施《鲁迅故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并将这片街区正式定名为“鲁迅故里”。鲁迅故里保护规划范围为51.57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28.9公顷,总投资10亿元。改造后的鲁迅故里将江南古街东昌坊口步行街、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寿镜吾故宅寿家台门、鲁迅曾祖母娘家的戴家台门以及鲁迅故里东入口停车场等,将连同闻名遐迩的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再加上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一起捏合起来,通过资源整合与全新规划、修缮,形成了一个完整集中展现江南风情、江南古城、江南文化的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历史街区新概念。
立在鲁迅故里东侧街口的那个巨大的视觉标识牌,如今来此的游客们都要上前与之合个影。画面很简单地以黑白两色为基调,勾勒出绍兴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城市特色,而鲁迅叼着烟卷的反叛文人形象更是为人熟知的经典形象。在2012年年底的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上,笔者有幸见到了这幅作品的主设计师郑跃鲤先生,当时他正在做题为“鲁迅故里公共艺术与品牌案例”的主题演讲。“重要的是如何用简单而鲜明的主题元素,直接而准确地传达出绍兴文化特质。”后来在一次闲聊中,郑跃鲤这样对笔者讲道。
郑跃鲤还提到了2010年绍兴市全新亮相的鲁迅故里、大禹陵、兰亭、东湖和沈园五大核心景区的标识导览系统,这些标识系统是为绍兴古城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而统一设计和整体制作的,最大的亮点就是充分展示了“绍兴古城”文化共性与“景区特色”个性的和谐统一。比如,鲁迅故里的标识标牌以灰黑色为主基调色彩,兰亭景区的标识标牌选取传统宣纸颜色,东湖景区以东湖石色彩为主,大禹陵景区则选取的是红木颜色。
走过十年发展新路,现如今的鲁迅故里历史文化街区将整个历史街区划分为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环境展示区、鲁迅笔下风情展示区、鲁学文化研究展示区、旅游商业服务区及旅游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块。在这里,不仅能够原汁原味地解读鲁迅与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商业的引入更让整个街区立体而丰富了起来。你可以在咸亨酒店来上一盘正宗的茴香豆,也可以在梁祝酒业品一壶极富盛名的绍兴黄酒,可以转一转那些有趣的创意小店,当然也可以尝一尝喷香喷香的臭豆腐,于是你对绍兴便立刻亲切了起来,鲁迅也不再是那存于课本中虚幻的影像。
那天,我们去了鲁迅故居——绍兴城。
之前对绍兴城早有所了解,所以在去的路上有一丝丝按耐不住的兴奋。到了后,让我感觉仿佛来到了一个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著名小吃臭豆腐的味道飘散在空中,与桂花糕的十万飘香毫不逊色。走进去,我们最先参观的是鲁迅的家。鲁迅的家很大,要是不跟着导游走,估计就得迷路了。院子里飘散着阵阵的花香。鲁迅的家仿佛也像一个文人的聚集之地,华美而不失清秀。
接着就是要去参观鲁迅的学院了,也就是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里,所有的学生必须都得自带学习用品,当然也包括书桌。据说鲁迅上学的时候,家里花了不小的一笔钱去给鲁迅做了一件红木书桌。“这就是我们大文豪鲁迅在桌上刻的早字!”导游姐姐和我们介绍道。三味书屋也就这样了。最令我期待的地方其实还没有到达——那就是鲁迅在《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这篇文章中提到的百草园。
可是却让我失望了,百草园并没有鲁迅先生描述的那样那么的有趣。许多游人在那里照相,仿佛百草园也没有了往日的彩色外衣,现在只是一个旅游景点了。但是,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的写作水平,能把不美的东西写得不平凡。
啊!鲁迅先生!感谢您,带领着新中华!
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西二条,是建国后最旱建立的“人物传记性文学博物馆”。该馆的前身为原西三条的北京鲁迅故居,1954年在故居旁兴建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日落成开放。1994年扩建后的新展厅是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与故居相邻。该馆占地1.3万平方米。
鲁迅(1881一1936),渐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故居内为“鲁迅故居旧景陈列”,这是一座精巧的小四合院,南北房各三间,东西房各一间,一直保持着当年先生居住时的模样,南房是会客室,北屋东西两房间分别为鲁迅的母亲和朱安夫人的住室,中间一间为餐厅,北屋当中一间向北凸出一小间,面积仅8平方米,是先生的卧室兼书房,即着名的“老虎尾巴”,先生自称“绿林书屋”,陈设十分简朴。东厢房辟为展室,举办“鲁迅在北京西三条21号”展览。 网kt250.Com整理该文章……
该馆在1993年被西城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两史一情”(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国情)教育基地。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最近便道到拆除的危险……“商业价值”在已然很局促的老城区,搜寻着每个角落,希望找到一席之地,以赶上本轮房地产发展的快车。
我有种感觉,总是到被拆掉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那些早已被改造成大杂院的地方,曾经是某某名人的故居。面对拆迁,这些故居像这个城市的包袱一样,里面装满了陈旧的“东西”,用不得,又扔不得。尴尬地,一年又一年地存在着,苟延残喘。
住在那里面的人们,如同生活在一个珍贵而陈旧的瓷器里一样,每天小心翼翼,等待改变,又害怕改变。
哪一处老宅不是故居?宣武门外,校场口胡同上悬挂着鲜艳的标语,“丢掉幻想,切实洽谈”,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这照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两天后,亲身经过那里的时候,标语依旧鲜艳。看得我哑口无言……
还能够说什么?就感觉自己在幻想。从报纸上看到,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住户,将被安置到北京市东五环外,靠近通州的一个地方。
由宣武门外此处向南300米,就是著名的菜市口,菜市口旁边的康有为故居,现在住着117户人家。那个大杂院,相当于一个村庄了。我曾经到过那个“村庄”的门口,却始终没有勇气进去。
倒是阜成门旁边的鲁迅故居,相对气派。每到春天,鲁迅先生亲手植栽的丁香花,依旧在那里盛开。3个月前,我重游那里的时候,发现鲁迅故居依然是鲜有人光顾。冷清,冷清得如同郊外,丁香花也开得煞是寂寞。看来,不管这些名人曾经是多么有名,今天似乎是没有人关心了。
因为,资本忙着赚钱,把这些破败的老宅推倒了,设计成了光鲜的商业地产。小市民们也忙着赚钱,因为还沉重的房贷。可叹那些逝去的名人,似乎跟每个人都没有关系了。
似乎只有媒体,站在一个一些人不喜欢的高度,执拗地呼吁“保护”,但这份执拗与那鲜艳的催促拆迁的标语相比,又显得苍白无力。
一天外出郊游,奇迹般的发现郊游的地方有一棵古老的老槐树,老槐树上有一个类似于门的树洞,出于我对它的好奇,我钻了进去。
这时,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醒来时发现,身边的所有的一切都变了。高大的楼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矮小的茅草屋,所有的现代服饰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古装。我看了看自己,穿着一身漂亮的粉红色古装,我以为是父母不让我知道,要给我一个惊喜,所以弄晕我,给我换上衣服,放我拍古装剧。
我站起身来,拉住一个路人问:“现在是什么年代?”“现在是清末民初,怎么,难道你不知道吗?”什么!!?我穿越了,穿越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鲁迅生活的年代,啊!我太幸福了,终于可以见到我的偶像鲁迅了。“请问,鲁迅先生住在哪里?”“诺,就在那里,对,就是那个站在那里遥望远方的人。”
我快步走到了鲁迅的身边,“敬爱的鲁迅先生,是您吗?”鲁迅缓缓的转过头,问:“是,我就是鲁迅,请问你是?”“哦,我是赵晓沫,一个来自未来的人。”“什么?来自未来的人?”鲁迅显然被我的话语雷到了,“未来?未来是什么样的?跟我们现在是一样的吗?”看着鲁迅对未来那么好奇,我也不好意思转移话题,继续和他聊关于未来的事情,“未来嘛,未来的这里,是个很美丽的地方,未来和现在是不一样的,现在只是这些矮小的茅草屋,而未来的这里,都建起了高大的楼房,况且,未来比这里先进了很多呢!”鲁迅听我讲未来的事情,也许有些迷住了,我摇了摇他,“哎,鲁迅先生,你怎么了?”鲁迅回过神来,“哦,没什么,咦,我们怎么站在外面呢?快到屋子里来坐坐,来,快来!”我跟着鲁迅走到了他的屋子里。
进入鲁迅的屋子,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德壽堂”三个字,随之看见了几幅图画,“鲁迅先生,可以带我参观一下你的家吗?”鲁迅谦虚的说:“当然可以!”接着,我看到了一张大大的摇椅,也许,鲁迅没有事情的时候,就躺在上面休息吧!一张木头的床,在我看来有怀旧的感觉。还有张书桌,应该就是鲁迅先生写字的地方吧!来到后面,我就看见了“三味书屋”,这就是鲁迅小时候的书塾吧!“鲁迅先生,那时候的你,是不是不喜欢读书,总想着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么,因为在未来,书中是怎么说的!”
“那未来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在未来,人们给你建造了许许多多的故居,就你现在住的地方,也是一个故居,在其他地方也有,想必,使人们对你的怀念吧!”“原来是这样啊,对了,时候不早了,你也回去吧!”“鲁迅先生,我还会再来看你的!”“谢谢你啊,小姑娘,本来今天有些忧愁,可是你一来,就让我把我的忧愁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鲁迅先生再见!”“恩,再见!”
告别了鲁迅,我回到了路上,可不知道怎么再回去,“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在心里默念了三遍,果然,眼前出现了一棵大大的老槐树,这应该就是刚在我穿越过来的那一棵吧!我钻了进去,眼前一黑,又昏了过去,醒来,发现我躺在床上,看着外面的天,蓝蓝的,也许,这只是一场梦吧!不过,正是因为这场梦,让我更深的了解了鲁迅先生!
陆韵从小就听老人说“雌螳螂吃夫”的典故,而自然课的教材上也说雌螳螂吃雄螳螂的“螳螂效应”是昆虫界的自然现象。直到有一次,她看了一期科普节目,才知道其实“雌螳螂吃夫”的概率极低,“雌螳螂吃夫”只是人们的“观察效应”。事实上,有时极低的概率往往会遮蔽人们的双眼,于是她决定将自己的网名改为“螳螂”,为含冤的雌螳螂正名。
经过“雌螳螂吃夫”这件事后,陆韵在阅读教材时不自觉地会多一个心眼。高一时,陆韵发现第二册语文教材第91页上对柳永的《八声甘州》最末一句“正恁凝愁”的“恁”字注音为“rèn”,而它正确的读音应该是“nèn”, 意思是“那么、如此”。于是,她给编印教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官网写了一封信。一年后,等到下一届学弟学妹再使用这本教材时,她还特意跑到他们教室去看了一下,发现这个差错已经得到了更正,陆韵给教材的第一次纠错取得了胜利。
初次成功触动了陆韵原本就好质疑的神经。从此之后,陆韵更加认真地阅读教材,遇到教材中的一些细节以及与印象有出入的问题,她就会及时摘录下来,再去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考证。如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教材彩页中有一张“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照片,当陆韵按照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到虹口区寻访鲁迅纪念馆时,却没有找到相符的场景。纪念馆的讲解员告诉她,这张照片的场景是在山阴路上的鲁迅故居里。她马不停蹄地赶到位于山阴路大陆新村里的鲁迅故居,果然看到了拍摄这张照片的房间。“教材对照片的地点标注错了,应该改为‘鲁迅故居’。”陆韵大胆地向老师提出,并获得了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吴颖芳的赞赏。
除了语文教材,陆韵还从英语教材中发现了常识错误。一次,陆韵在牛津上海版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英语课本《植物的趣味世界》中看到一段话:“the lotus,a near relative of water lily,is such a plant. It has a long white root, in which there are many holes. In Asian countries, lotus roots and seeds are often cooked and severed in meals.(荷花是一种与莲花有近亲关系的植物。它有一条又长又白的根,根的里面有许多孔。在亚洲的一些国家,荷花的根和种子经常被烹调和食用。)”
这里说“藕是荷的根”,可是自然老师明明说“藕是荷的茎”,于是陆韵及时请教了生物老师沈洁心,沈老师肯定地告诉她:“你是正确的。”回家后,陆韵又上网认真地检索了一番,查到“荷花根状茎白色,称作藕,横生泥中,长而肥厚,截面多孔”“荷,也称莲,地下茎称藕”等释义,这些足以说明英语课文中的表述不准确。
对于陆韵对教材大胆挑错的行为,洋泾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安卓很支持,他仔细核对了相关资料,还发动老师展开讨论。安卓说:“像陆韵这样的孩子真的精神可嘉,有些学生即使发现教材中有模糊的地方也不会顶真,更不会去认真查找资料加以核实。作为一名中学生,敢于对教材质疑,这需要勇气。”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中学生敢于给教材纠错、向书本质疑,体现了独立思考和不畏权威的治学精神,值得点赞。
(摘自《知识窗》 2015年第4期)
我从小生活在上海,和绍兴虽近却没有什么往来。直到童年时的一天,常年在外工作的父亲突然回到家里,我正庆幸爸爸可以陪我了,可是他却从此病倒,而且是无法治愈的罕见病。此后的几年里,我内心抑郁,深叹别的孩子天真幸福时,自己却小小年纪就要担上生活的重任。
之后有一天,在回家看望父亲的路上,经过四川北路鲁迅在上海的故居纪念墙时,看到了墙上贴着这样一句话—“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使我因此明白了很多事情”。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到这句话的力量,可当时的我却被深深震撼!顿时意识到,应该换一种方式理解生活。对于我来说,除了对父亲过早离去的惋惜和对他的不舍,更多的真的是感谢。感谢生活,感谢父亲,感谢我所有经历的一切。从此,我在别的孩子玩耍时努力画画,我在别的孩子休息时努力挣学费……
如今的我,又在“绍兴的鲁迅纪念馆”看到了刻着这段文字的牌匾,心里何止百感交集。如果当时没有看到这句话,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还会不会坚持画画?会不会如此满怀着爱去做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呢?如果你也正被生活的琐事烦扰,来绍兴感受一下这正能量满满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吧!
其实小时候喜欢鲁迅的书还有一个原因—他书里的版画,是我之后自学木刻的起点,虽然书中的版画不是鲁迅制作,但是鲁迅先生却是中国版画的重要推动者。他经常组织青年木刻家座谈和展览,编选了很多国内外木刻版画集,还自费编选了中国第一本新兴木刻选集。在鲁迅故居,除了能看到鲁迅先生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还能看到他书中版画的作者赵延年先生的版画作品展,你也可以试试用版画回味原先读过的那些故事!
毡帽也是绍兴特色的标志!大街小巷、河边、乌篷船上,戴着毡帽的绍兴大哥随处可见。甚至上了公交车,正在掏零钱,却发现司机大哥也扣着一顶毡帽—这实在是很有趣的一道风景。
门槛和屋脊恐怕是最能让人边走边体会绍兴柔软中那份坚毅的地方了,到处可见或新或旧的坚强屋脊,还有各式的门槛,这中间的微妙感觉,只有你亲自来跨过看过,才能体味。
习惯了在快节奏中不停追逐,来这里随手涂一张速写,在不经意出现的小桥上坐坐,感受放慢了的时光。爱极了这般惬意的午后时光。
最美绍兴
Q:你在绍兴最享受的是做什么事?
A: 在绍兴的一天傍晚,天下起小雨。沿河两岸的住家亮起了灯,水中的船亮起了灯笼,我就在雨中慢慢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觉得非常平静,非常享受,那是我心目中的江南水乡——绍兴。
Q: 在你脑海中,“最美的绍兴”是怎样的场景?
A: 我喜欢作为水乡的绍兴那种最家常、最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清晨的时候,因为水边雾气重,小镇还朦朦胧胧的。住在水边的人家已经端着一脸盆衣服到水边洗了,用手搓洗,用木槌敲打。
不得不说,乌镇真的是一个奇妙的地方。这里的一切一切,都是在熏陶着这一方的灵人。
跟随着大部队,我来到了矛盾故居。矛盾故居真的非常小,想比鲁迅的百草园,真的算很小的一块地儿了。据我所知,矛盾是中国一位非常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总能一招击垮那些正处于低落期的人们。茅盾先生曾写过非常著名的一本书,至于叫什么内容,我已经不太记得了,但是茅盾先生的精神,却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中。接着,导游老师们又跟我们讲了许许多多有关矛盾小时候的故事,我们这时才明白,原来一个伟人的诞生,必须经历很多的苦难,就像孟子两章里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心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天色渐渐暗了,我们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乌镇,但是,乌镇却依然让我舍不得……有机会,一定会再来的……
绍兴市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它也有很久远的风俗文化了。
来到绍兴,最著名的当然要算“三乌”: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
就拿乌篷船来说吧。乌篷船船型优美,船头和船尾微微向上翘起,像一轮弯弯的新月。上方盖着一张乌蓬,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若你坐在乌篷船里,手捧一碗黄酒,再拿几粒茴香豆,在小桥流水中缓缓前行,仿佛你就与这个优美、惬意的环境融为了一体。
还有乌干菜也应是绍兴人的一大特色了吧。将采在太阳下晒几天,在用各种用料将其腌制,之后再在太阳下晒几天,乌干菜也算是完成了。再细细品尝;嚼劲十足,渗透在菜内的盐分被嚼出来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吃、行方面都介绍了,也该说说穿的方面了——乌毡帽。乌毡帽,顾名思义,就是用毛毡制成颜色乌黑的帽子。虽然这种帽子随着科技发展已不太有人戴了,不过这的确是绍兴的一大特色。
绍兴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才辈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祖籍就是绍兴,不止鲁迅,还有、、秋瑾等都是绍兴人,我无不为绍兴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骄傲。
现在,绍兴已成为一个旅游胜地。一到节假日,大禹陵、鲁迅故居等著名经典人满为患,车水马龙,而且还有不少外国游客。可见我们绍兴的知名度正在不断提高。
我感叹:“绍兴真是太美了啊!”
建立个人文学馆的时候,贾平凹54岁,莫言54岁,实64岁。他们还未停止创作,文学成就尚不能盖棺定论。此现象让不少人心生疑惑:这是否违背了中国读书人“生不入志、活不入祠”的传统?
作家建馆“生不入志、活不入祠”?
回望过去,鲁迅、巴金、丰子恺、张爱玲、老舍等名家的文学馆、纪念馆和故居,都是在作家逝世之后筹建。“这些文学大师尚且如此。那么,在一个已经没有大师的今天。后辈士学们何以如此‘感觉良好’?”有媒体如此评论。
记者致电实文学馆馆长邢小利时他表示:“实是一位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在中国具有公认的文学地位。”邢馆长认为,作家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地域性可以成为衡量其是否适合开个人文学馆的标准。
一位作家、特别是在世作家是否具备“文学史”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邢馆长坦言,对作家的成就存在争议是正常的。至于为什么选择在2006年建立实文学馆,他表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促成的事。
“2006年时,实已经64岁,有了相当的文学地位,《白鹿原》也出来了;建文学馆的想法是我提出的,西安思源学院很支持,因为这所学校就建在白鹿原上;家乡人也很支持,这个想法才得以实现。陕西曾经想为作家柳青建一个文学馆,但有想法却难以落实,杜甫也曾经在长安区住过十年,假设我们要建一个杜甫故居,未必能得到各方支持。实文学馆建成。应该是各方面的机缘巧合吧。”
作家态度:不支持?不反对?
在世作家对个人文学馆的态度大多非常微妙。
莫言获得“诺奖”后,曾回答网友关于他的家乡建莫言文学馆的疑问。“我主观上并不希望建这个馆。但是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和努力,我也不想过多干涉。我主观上不希望修缮莫言故居,劳财伤神。”
莫言曾表示,他和家人都反对修建莫言文学馆,但既然文学馆建成了,他也无奈。莫言文学馆馆长毛维杰说,很多馆所都想拿到莫言的书籍和手稿,但他还是把资料都留给了家乡的文学馆。
实对个人文学馆的态度有一个“默许——支持”的变化。
“实是个很低调的人,牵涉到颂扬他的事情,他都不是太积极。建文学馆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可以说默许吧。但办成之后他很支持,提供了很多外文版本的书籍。文学馆还有很多他的字、获奖证书等等。”
邢馆长告诉记者,实本人很少来文学馆,除非有些重要客人来参观。“我们从不当着他的面解说。做文学馆的是我们这个班子。实不参与。怎么说呢。他跟文学馆的关系就是,他从来不提建议,完全放手交给我们来做。他跟我们有个君子协议,将书的样本寄给文学馆,有人跟他拿资料,他会让他们来联系文学馆,他从不说哪儿做得不好,也不聊文学馆的事情。”
陕西作家贾平凹,不仅在西安建有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还将在贵州开分馆,另外家乡商洛“贾平凹作家村”的7000万元投资造价惊人。据称因为他自己提议将景点名称简化为“贾平凹故居”,贾平凹还曾被推上风口浪尖。
对于家乡把自己作为文化品牌发展旅游的做法。贾平凹没有反对。“想想看,那么穷的地方,怎么会拿出那么多的钱为我来建造什么东西。说白了,丹凤县就是借我这块牌,来为发展经济作宣传而已。”
作家对个人文学馆的兴建含糊表态,并非完全无道理。有业内人士认为,很多作家成名后身不由己,不得不以“文化产业”的形式为故乡建设作出贡献。资金来源:官办?私办?
在资金方面,有的个人文学馆由政府财政拨款筹建,如高密政府全额拨款的莫言文学馆;有的由学校建立,如西安科技大学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也有的是企业或私人筹资兴建,如用“非官办资金”建成的实文学馆,以及由南长城企业集团投资1000万元即将建成的铜仁贾平凹文学馆。
说起实文学馆的资金来源,不得不提到一所民办大学,西安思源学院。这所学校原是西安交大产业集团下属的民办学院,这几年独立出来,成为教育部批准的“三本”本科院校。思源学院的董事长周延波很支持建立实文学馆,于是提供场地和经费,文学馆才办起来。其中,建设场馆估计花费超过500万元,每年还要提供二三十万元的经费维持。
对于是否引入官方资金,实文学馆的理事们早已进行过一番讨论。灞桥区政府曾经想接手文学馆,但为了保证文学和研究的纯粹性不受政府意志的影响,理事会最终保持了私人办馆性质。
“我们认为官方支持有利有弊。有利之处是经费有了保证,因为文学馆常年要购置新的资料、给工作人员发工资。缺点在于,我们担心政府接管、提供人员编制之后,对文学、对实不是太热爱的人也会来应聘,最后文学馆成为官方装点门面的一个机构。所以我们没有采取跟官方携手合作的模式。”邢馆长告诉记者。
但是,当他从记者口中得知莫言文学馆是“纯官办”性质时,言语中难掩感慨:“哎呀,这个好,有官方支持还是好。”
他表示,由于现在文学馆是非营利机构,希望政府给一些土地、经营、税收方面的扶持政策。“假如我们现在想卖一些书,是连发票都不能开的。要开发票必须有工商手续,可我们这是纯粹公益行为,没有发票,民政部门也不给我们免税的发票。”
同为文学研究机构,莫言文学馆和实文学馆的资金性质截然不同,“官方资本”和“非官方资本”,哪种更适合个人文学馆?邢馆长的意见是,个人文学馆应该由学者主持,欢迎民间和官方资本支持。“学者主持可以保持文学馆的文学和学术性质不变味。资金上,官方也罢,民间也罢,越多人支持才能办得更好,资金不足也叫人觉得寒碜。”
学者观点:谁说了算?旅游是挡箭牌?
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文学馆的参观者激增。重修莫言文学馆的消息一传出,不少人提出疑问,“莫言文学馆重修与否,谁说了算?”有人开始质疑财政拨款的合理性。
对此,知名旅游和文化学者裴钰认为,个人文学馆、纪念馆、故居应当鼓励民间团体兴建,谨慎动用公共财政。“以国家名义建名人纪念馆、故居,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有崇高声誉的标准。以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名义建立的纪念馆、文学馆则要区别看待。国外也有民间组织设立纪念馆。不管名人在世与否。名气大或者小,场馆的建立只跟筹建者的价值观念有关。现在的纪念馆、故居都过分严肃化了,我提倡多样化。对私人组织、民间集资、私营企业投资,不要有太多限制,政府筹建则需要慎重。”
裴教授提出,舆论不应对政府认可的文学和作家有太多期待。“最伟大的作家和文学不需要政治认可,因为文学和科学一样,不受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地区局限。作家也不需要政治家认可。”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迎着春风,我开始带着春天旅行。
朔门古街的味道
空气中隐约飘来一丝丝清新的竹香,是沁人心脾的气息。与家居店中的竹家具所散发出的味道有所差别,只是这竹香更胜一筹。还未踏进朔门街,只是站在路口,我便惊呆了,这并不是惊讶于它是多么繁华、多豪华的街道。相反,这儿的街道实在窄得可怜。于是带着七分诧异、三分好奇,我走进了古街。
此时沿街的商店几乎未开门,那些敞开大门的往往都是居于此地的人们。白天,这儿俨然成了一条具有古色古香,极具生活气息的小巷。低矮的楼阁,镂空的门窗,大梁上潇洒的书法,以及那雕花的栏杆,袅袅的炊烟,午后宜人的阳光,让人不觉惬意起来,开始幻想着四十年后,甚至更久以后,能与心爱的人在这古街小巷富有诗意、具有古之韵味的石木桌上,迎着柔和的冬日旬阳,小酌一杯,忆人生甘苦,品其之乐趣。
朱自清故居的魅力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朱老先生的故居似乎和刘禹锡的陋室有着多处的不谋而合。初看外观,这座宅子是有几分阔气,庄严的黑灰色建筑群,碧绿无暇的草坪花园。为了一探究竟,我轻轻的推开那扇承载历史光辉的朱红色大门,,踏进了朱自清故居。正想感慨它的奢华与美丽之时才发现,朱老先生的家是“虚有其表”。它华丽的外观下隐藏的是一颗朴素无质的心。我沿着大厅的边缘转了一圈,口中低吟着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从踏进宅子之时,我四处逛了一下,不久便发现这陈设最多的家具就是桌、椅,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不经意间打扰了朱自清先生的卧室,这似乎充满了他往日的影子,我不禁伸手触摸那张大床,静静地掸去记忆的灰尘,每一次的触摸,心都会莫名地悸动,是激动吗?是啊!我觉得近了,更近了,朱自清先生就像站在我身旁,像他那张大床一样温柔,让我舍不得就那么离开。终于我还是来到了后院,抬头仰望天空时,想起了鲁迅所说的“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虽说四角的天空对于鲁迅是显得有些乏味、无聊。可是朱自清家的天空就不同了,虽说院子也是四角的,但从庭院抬头时,屋檐与屋檐纵横相交,檐背上则长满了青葱的苔藓,昨夜晶莹的露珠似乎还挂在上面,与那天蓝色的天空相映衬,真是美不胜收。只是遗憾,就如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说的那样“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时间匆匆的流逝,当我还只是初尝其一丝内涵时,我才发现我该走了,带着几许不舍,我轻轻的离开了朱自清故居。早春自然的芬芳为一睹马鞍池盆景园的风采,我们快马加鞭的来到这,也顾不得老师的解说,眼球已被大大小小的盆景所吸引。也许是初春的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每一盆盆景都显出勃勃生机。我们在院内随处欣赏,轻快的脚步踏出春之乐章。对于每一盆盆栽我都爱不释手,但其中一盆名为“树下对弈”的盆景俘虏的我所有的心思,盆上种的是古柏,那种貌似绝崖上的怪柏,虽然小,但是却像是吸收了天地之精华,日月之光辉。显得如此精神。在树下,有两个老头在对弈,我似乎是惊讶于他们的面部表情,眉头紧皱,嘴角微微紧闭,两眼炯炯有神的看着对方的棋路。于是我快速的记录下这珍贵的一笔。突然,想起老师在赏梅花之时说的“盆景可欣赏的地方分为两步分,一部分是盆上的景,另一部分是景下的盆”。于是,我开始观察每一座盆景的盆。果然,每座盆景的盆都是与众不同的,别出心裁。景和盆相依为命。没有了盆,景便无处安身。若是没了景,盆便一无是处。所以我感叹于盆景园艺大师的创造力,感叹于盆和景的完美结合。如果说说门街的阳光让我感受到冬日的温暖,那么马鞍池的阳光则是给我留下了春天的活力与朝气的印象。漫漫人生路,征途何其多。但此情此景却在我心中烙下了一个很大的印记,挥之不去。我希望每当打开记忆的扉页,总是能笑着回忆这次的旅途。
温州市第二十中学初二:汤晓倩
鲁迅故里:解读绍兴名片
第一次来绍兴,鲁迅故里是必须去的。
故居门前小桥流水,绿波之上漂着一条条乌篷船,水乡气息扑面而来。首先参观的是周家老台门,即鲁迅祖居。这座宅子里外四进,布局严谨,是周家世代居住之地,也是目前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牌匾和陈设都在讲述着周家当年的鼎盛。
鲁迅小时候很少来祖屋,西行不远是周家新台门,这才是鲁迅从小生活的地方。来到这里,我忽然觉得一砖一瓦都似乎泛着文学味儿,静静体会着先生年少时日常起居的点点滴滴。更让我兴奋的是传说中的“百草园”。相信同龄人都能背诵两句“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葚”,也像我一样对鲁迅笔下这个儿时乐同充满好奇与想象。如今,“短短的泥墙根”加上了栏杆,“高大的皂荚树”也不是原物,在我们看来,百草园只不过一派农家菜园的寻常景象。我一面体味着鲁迅先生的少年童趣和卓越文采,一面也在想,一些寻常的东西在我们年幼时都被视为珍宝,这又恰恰是童年的乐趣所在吧。
故居斜对面隔河相望的是鲁迅先生幼年求学的私塾——三味书屋。大名鼎鼎的“三味书屋”其实很小,而且不能走进去参观,只能在门外看一下格局。鲁迅先生的课桌远在书屋一角,先生为自勉而刻下的那个“早”字被一块玻璃覆盖加以保护,远远地看不到真容。仿佛为了弥补人们的遗憾,寿家台门(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住屋)开设了一间“三余书屋”,模拟当时的课堂,可以体会一下当年私塾的感觉。
时近中午,来到闻名遐迩的咸亨酒店,早想好了一定要来这里享用几样著名的绍兴小吃,尤其是要学着孔乙己的口气“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敞开式的店面,曲尺形的柜台上摆着茴香豆、盐水花生等下酒小菜,旧时光里的“短衣帮”们就站在这里喝酒休息,柜台旁边一张张古朴的黑色木桌木凳供人慢慢坐食。学“老绍兴”的样子,呷一口温热的黄酒,嚼两颗茴香豆,很快微醺了。霉干菜焖肉、醉鱼、臭豆腐味道很“绍兴”,吃起来让人印象深刻。坐在这里享用这样一餐正宗绍兴美味,望着酒店门前孔乙己的雕像,仿佛抓到一丝旧时光的影子。
东湖:乌篷船上看社戏
午饭过后乘车前往东湖,准备好好体验一场乌篷水乡漂流。东湖被称作一尊“水石大盆景”,来此一看确实很有独特之处。空气清新、满目青翠自不必说,几十米高的岩壁陡峭险峻,有的地方甚至直上直下,岩壁脚下碧绿的湖水莹莹环绕,深不见底。然而,这尊“盆景”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乃人为造就。
早在汉代,工匠们便开始在这里开山采石,千百年来的人工开采凿出了悬崖陡壁,挖出了数十米深的东湖。这些石材很多成了绍兴城里的桥梁栏杆,门柱台阶;还有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的风雨染上青灰色纹路,成为老绍兴的标志色彩。无心插柳柳成荫,石材的产地也由此获得了令人称奇的秀美景观,清末名士在此基础上营建园林,山水问各式桥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成就了一处迷人胜景。
终于坐在心心念念的乌篷船上,看着两侧江南山水缓缓移向身后,恍若梦中。时值端午,所有的乌篷船上都插了一束绿色植物,闻起来有种药材的香气,问了船工才知道原来是菖蒲和艾叶。
坐在乌篷船上看绍兴船工划船颇有趣味。绍兴乌篷船的船桨一大一小,一前一后,大的是主桨,在船工身前,靠双脚控制划动,小的是副桨,在船工身侧,一只手即可拨动,因此,绍兴的船工在划船载客的同时,还可以腾出手来往嘴里送几口老酒,划船、喝酒两不耽误呢!
最独特的体验当属水中看社戏。船上就是坐席,看戏的船连成片,虽没有鲁迅先生文中那么大的阵仗,看起来却也新奇。正在上演的剧目是《孔雀东南飞》,爱情题材总是最能吸引人。鲁迅小说中描写的社戏是在晚上,景致大概与我们白天看戏不同,而小说中几个少年看戏回程路上偷豆煮食的那段更让人难忘。当然,今天的我们断然体会不到当年水乡少年的乐趣,但是在风景如画的山水当中听听吴侬软语的戏文,饮一口端午节的黄酒,脚下水波荡漾,也就不知道是景醉人还是酒醉人了。
下了船,沿着“华山一条道”的石阶爬上去,路上茶园竹林香气宜人,呼吸着清甜的空气,不知不觉上到山顶。放眼鸟瞰,好一幅水乡画卷。山路上还遇到了扮成屈原的小哥给路人送上端午节的香囊,节日气氛更浓了。
沈园:乘着夜色玩穿越
沈园,原本只是一位沈姓富人的私家园林,却因为南宋诗人陆游的爱情故事有了更多的浪漫色彩。听说沈园之夜很有意思,所以游沈园就选在了晚上。
凭门票可以兑换宋币,揣着逛逛宋街。夜幕笼罩下,看着身边穿着古装的工作人员,真有点入戏了。跟随园中解说听了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不禁扼腕叹息。
陆游与唐琬本是一对如胶似漆的小夫妻,无奈唐琬未能生育,被陆母棒打鸳鸯。一日他们在沈园不期而遇,陆游倍感怅然,赋词一首题于壁间,这便是现在沈园墙上的《钗头凤》。唐豌见之更感悲痛,忧伤成病,也做了一首《钗头凤》和之,不久郁郁而终。此后几十年间,陆游多次重游沈园,每每思念伊人感伤难抑,作诗多首诉说心中遗憾。如今读着墙壁上这对有情人留下的两首《钗头凤》,内心波澜起伏。“错,错,错”,“莫,莫,莫”,仿佛声声叹息,痛人心扉。
喝一口“黄藤酒”,品一品“红酥手”,带着丝丝愁绪游园,最后来到双桂堂会,观看沈园的夜间大戏,顺便舒缓情绪。演出包含了越剧、黄梅戏、歌曲等表演形式,颇具观赏性。越剧婉转曼妙,此情此景让人仿佛真的置身那个年月的一场堂会,时光似乎停滞。
老街:老绍兴的市井情怀
像绍兴的黄酒一样,绍兴城也贵在一个“老”字。虽然今天的绍兴现代建筑越来越多,但真正有味道的还是那些老街、老巷、老居民。曾经去过一些江南古镇,据说那里的住户并非真的居民,而绍兴城老街的居民却是真正在这里过着悠长的日子。
一早乘坐三轮车随意来到一条绍兴老街,站在街头,“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美景让人仿佛置身画中。苔痕淡淡的青石板路不是一马平川的笔直,而是弯曲成美好的弧度,使街道不能一览无余。两侧白墙黑瓦的民居相隔不过数尺,真是一条窄窄的老街巷。据说这里的建筑多建于清末,还保有数十个老台门。闲散地漫步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观看两侧商铺和民居。其间第一次吃到绍兴名点“奶油小攀”,真的很神奇,不知是原装的西点,还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遇到一间较为清静的茶楼,上去叫壶茶水,在跟茶馆老板攀谈中了解到,绍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食“五黄”的讲究,即黄鱼、黄鳝、黄瓜、黄梅、雄黄酒。雄黄酒恐太强烈,难以驾驭,其余“四黄”也一时难觅,老板便送了我一只粽子应景,味道还真不错。临窗小坐一阵,看着窗外河道上间或划过一条乌篷船,船上的人在看我,我也在看船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