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

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

时间:2023-05-30 09:26: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

第1篇

导语: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one sunday afternoon when i was learning to ride my bike, i fell down and hurt my arms badly. as soon as my parents heard this, they took me to the hospital at once.

during my stay in bed, they took good care of me and cheered me up. meanwhile, they helped me with my lessons. with their help, i caught up with my classmates. now i'll try my best to study well to repay my parents.

【原文翻译】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学习骑自行车时,我摔倒了,伤了我的胳膊严重。当时我的父母听见了,他们把我送到医院。

我住院期间,他们把我照顾得很好,让我高兴起来。与此同时,他们帮助我学习。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赶上了我的同学。现在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报答我的父母。

第2篇

一、有一点小生活

“小生活”就是要去写那些属于学生一族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展现一个本色的“你”。

如以“信任”为话题的作文,有位考生的作文《后门有眼》就写了校园中的一段“小生活”。在高中入学的第一次班会上,老班就要求“上课不许讲话”;但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很快便将老班的“圣旨”抛置脑后,甚至在课堂上不时因某个问题与任课老师发生争论;事后老班对我们大发雷霆,竟还指名道姓强调“×××上课与同桌说话,×××上课与老师顶嘴”。后来,一位细心的同学发现教室的后门上有一个小洞;从此,上课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但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班级成绩也直线下降;经其他老师提醒后,老班在班会上诚恳地向同学们征求了意见后,并用一块小木板将后门上的洞封了起来。从此,课堂气氛活跃,班级成绩骄人。这段“小生活”完全是学生版的、花季版的,抒发了学子们对“互信”式的新型师生关系的企盼,让人品味出一份久违的清荷滴露般的纯真。

二、有一点小感情

“小感情”是相对“假感情”“空感情”而言的。它抒发的是自然流露的感情,抒发的是切身的感受,而不是做作的煽情,不是大而化之的感情,不是口号式的感情。

如以“为了短暂的美丽”为话题的作文,有位考生的作文《军营花开》就写了一名在起床号吹响前为自己化妆的女兵。因为她是一个女孩,所以她爱美;因为她是一名战士,所以她只能偷偷地在自以为无人知晓的凌晨化妆。文章将“人性中对真、善、美的渴望”和“战争对人性的扼杀”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从而演绎出了一朵“军营之花”的“短暂的美丽”。这份情感,虽然违背军规,但它真实;虽然远在军营,但它亲切;虽然只在瞬间,但它给人以震撼。

三、有一点小发现

鉴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事物的看法不大可能高屋建瓴,石破天惊,但如果能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小发现,同样可以让文章新颖。

如以“借”为话题的作文,许多考生都以“中国制造”为骄傲,但有一位考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小发现”――“中国创造”。他在文中说:“技术是可以借到的,但思想却无法借得。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原发思想,才能真正强盛起来。否则,只能永远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确,无论是“中国芯”,还是“神舟五号”“嫦娥一号”,靠的都是原发思想,靠的都是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真正强大的标志不是有多少“中国制造”,而是有多少“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虽是一字之变,但却显得别具慧眼。

四、有一点小哲理

“大道理”往往给人以空洞、乏味之感,而那些带着泥土气息、带着情感余温、带着生活感悟的“小哲理”,往往因为其真实、真挚、真切而让人“于我心有戚戚焉”。它不大,就是日常所见;它不远,就是日常所及;它不深,就是日常所感。因其贴近生活,故而能打动人心。

如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朱克波的《那枝康乃馨》就值得借鉴。母亲仅靠两亩薄田供儿子上学,可谓含辛茹苦。在母亲节这天,儿子省下一周的生活费,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买了一枝康乃馨送给母亲。而这位母亲见此却仅说了一句话:“孩子,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母亲这句话虽然质朴,却蕴涵着“小哲理”――“孩子有出息”就是母亲的幸福。这句话中蕴涵的哲理虽然很小,却也足以使人怦然心动,回味无穷。

五、有一点小描写

记叙类文章要想打动阅卷老师,依靠的不是叙述,而是描写。因为“叙述”搭建的仅仅是骨架,而“描写”凝结的才是血肉。“小描写”并不要求成段成篇,只要求“时有”,往往是一段对话,一个动作,一丝心动,甚至是一景一物,便可以凸显出人物的神韵,传达出文章的旨趣。

如命题作文《我的歌》,有位考生写了一首“用父亲的血为词、我的泪为曲”谱写而成的歌。他在对“背尸匠”父亲这一形象的刻画上用足了“小描写”:

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下,父亲才从老家来到我的新房。上楼时,父亲显得十分吃力,我伸出手准备拉他一把,谁知他倏地把手缩了回去,只是笑着说了句:“不必了。”到新房时,我高兴地打开门,对父亲说:“瞧!”并随手拿了一双拖鞋让父亲换上,父亲刚准备脱鞋,随即又停了下来,用袖子揉了揉眼说道:“我站在门口看看就心满意足了。”

“倏地把手缩了回去”是因为父亲怕把手上背尸体的“晦气”传给儿子。“准备脱鞋”是父亲下意识的行为,也是他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随即又停了下来”是因为父亲怕把自己身上的“晦气”带进儿子的新房里。“用袖子揉了揉眼”是因为父亲眼中有泪水溢出,这个“泪”是“欣慰”之泪,儿子终于有出息了;这个“泪”是“骄傲”之泪,自己一辈子被人瞧不起,儿子终于让自己在一村老小面前可以抬头做一回人了;这个“泪”也是“辛酸”之泪,为了这一天,自己背了一辈子的尸体,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小描写”虽“小”,但它传情,传神,能让人物形象霎时丰满起来。

六、有一点小化用

“引用”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提升文章的理性层次,但有时也会有“掉书袋”之嫌,而那些已被人引用过千万遍的“名人名言”更让人大倒胃口。为此,你大可不必去“嚼别人嚼过的甘蔗”,你完全可以在这些“名人名言”里加入一点你自己的“情思”,而这些流淌着你的思想血液的“凡人名言”顷刻间就会变成一道“风味小吃”,让阅卷老师满口生津,这就是“小化用”的魅力所在。

如以“经典与时尚”为材料的作文,有位考生就在名言“所有的果都曾经是花,但并非所有的花都能成为果”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思”,使之由一道“大路菜”变成了一道“时鲜小吃”――“所有的经典都曾经是时尚,但并非所有的时尚都能成为经典”。虽是“小化用”,却将“经典与时尚”的辩证关系演绎得深入浅出。

七、有一点小技巧

在文章的主旨确定、写作的素材选定之后,如何使这些素材更好地表现主旨,有时需要使用一点“小技巧”。它可以是:行文上的小布局――让文章有点眉目;情节上的小调整――让文章有点波澜;论证上的小安排――让文章有点层次;表现上的小手法――让文章有点味道。

如命题作文《学会调整》,有位考生在行文上就进行了一点“小布局”,他根据“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的“三态”变化,为文章设计了三个小标题:“匍匐的冰”“流动的水”“升腾的气”,并在三个小标题下分别写了一个创业者夯实基础、兼容壮大、促成飞跃的创业历程。其实,很多考生在文章中都写了这个内容,但大都写得东拉西扯,而这位考生因为用了一点“小技巧”,就使得文章布局整齐匀称,眉目一清二楚,故事简洁紧凑,主旨明了。

八、有一点小才气

何谓“小才气”?就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加点儿小机智、小文气、小风格,它不一定很大,只要有那么一点表现,就会让阅卷老师颔首一笑。

第3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上没有人,没有人的路也便不是路。每一条路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是通往不同的方向。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高三以路为话题的作文600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高三以路为话题的作文600字1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我总喜欢静静地看着脚下的马路。他很普通,灰扑扑的,有的路面甚至被过往的车辆压得坑坑洼洼。几乎没有人会去留意他们,因为他们不像明星那样,有着光鲜靓丽的外表,有着众多粉丝追捧。

他们总是默默地躺在那里,任由川流不息的车辆从他身上碾压而过。有的重型机械车的重量已经远远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重量,但还是会任由他们从身上碾压而过,没有半句怨言。

他们不管是寒冬酷暑、还是暴风骤雨,都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他们不敢休息,怕他们休息了,学生就不能准时到学校去上课了;怕他们休息了,人们就不能按时到达工作岗位了——他们直到粉身碎骨,还是默默的躺在那里,无怨无悔。他们让我肃然起敬,他们不就像我们生命中最该感恩的那个人,老师吗?

一些偏远的大山里,因为贫穷,师资缺乏,有的老师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却不敢退休,他怕退休了,孩子们就没有老师给他们上课了,像91岁高龄的叶林平老师,至今还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有的老师任教期满却不忍离开,像徐本禹,支月英老师——他怕离开了孩子们,就没有老师给他们传授知识了,孩子们学不到知识,就没有办法改变山里贫穷的面貌,有的老师甚至身患残疾,仍然坚守在讲台上,为孩子们传授知识。

在我上二年级时,我们的英语老师怀孕了,她从未休息过,直到宝宝出生的前一天,他还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上课呢;数学老师生完宝宝刚一个月就回到讲台上给我们上课,按照劳动法规定,他们完全可以多休养一段时间,但是他们不敢,怕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不就是老师的真实写照吗?

他们像一条条灰扑扑的“马路,”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但是他们却有一颗质朴的无私奉献的心。正因为有了这么一群像“马路”一样不畏风雨,始终坚守岗位,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老师,才有今天崛起的中国,才有让世界敬畏的中国。

马路我爱你,长大了我也要像您一样,做一条无私奉献的“马路,”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高三以路为话题的作文600字2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那么几条路,或是遥远的漫漫长路,也或许是短短几米的小路。或许是在夏日微熹下走来,也可能是在阳春白雪中前行……,但这条路不论是如何,都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在我的生命中,有这样三条路,然而都是在我的校园里的。一条是从教学楼走向大操场的,一条是从教学楼走向食堂的,最后一条是从学校大门走到教学楼的。

第一条路,是我在小学一二年级天天走过的,因为那条路是知识和欢乐的桥梁,我经常沐浴着午后的阳光走向那片属于我们欢乐的圣地。再满载一午后的欢乐,走向知识的宝库。就这样,这条知识和快乐的长路让我走了七年,而记忆最深的那段时光还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因为那两年,我把爱全部奉献给那条路。

走着走着,我渐渐的长大了,上了三年级,我们就开始到食堂吃饭了,而从教学楼到食堂这几十米,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我省二生涯中忘不掉的一条路。我还记得,每当在午间阳光下往食堂走的时候,心里总会有学完一上午后的满足感和轻松。这条路,让我走了五年,每日皆如此,每年皆如此。

最后一条路,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条路。这条路走着并不轻松、不欢乐。这就是六年级时,从校门口到教学楼的那条路,秋冬季节,每天清晨都在月朗星稀的黑夜里前行,对,叫黑夜,因为天还未亮。踏着皑皑白雪走,是的,不是那种琵琶曲般的阳春白雪,而是“北风卷地白草折”中走。可是,虽然它这样恐怖,但我依旧爱它,因为那条路被我叫做“追梦路”。那段时光很累,因为我在追随上初中时的一个学霸梦,所以每天我都咬牙早起,为了早些上学。所以就日复一日的走着那条路。每当我想放弃时,那条路总会提醒我,让我不忘初衷。最后,我成功了,期末考出了一个理想的成绩。

在这三条路上,留着一串串我走过的痕迹、脚印。午后阳光下、皑皑白雪里,留下的,是我的背影。

高三以路为话题的作文600字3一说到路,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我们走的马路啊之类的,而我今天要说的是一条隐形的路,一条在心中存在的路——“成功”之路。

我所说的成功,是指就我们目前而言的学习方面的成功,这个成功不一定要成绩要多么的优秀,只要你有努力追求过自己的目标,不论结果如何,都称得上成功。

想必大家对史蒂芬·威廉·霍金并不陌生。1959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攻读自然科学,用了很少时间而得到一等荣誉学位,随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1963年,21岁的他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当时,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他只能活两年,可他一直坚强的活了下来。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几乎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呲牙咧嘴”的样子,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形象。

在所有人眼中,霍金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可他也承受着不一般的病痛。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光鲜的外表,却看不见别人背后的汗水。

想要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就得学会付出。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没有人一生下来什么都不付出,就能走向成功,天上的馅饼不可能总砸到你头上,只有付出才是王道。

现在的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画出那条道路的草图,一点一点地筑起那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高三以路为话题的作文600字4外婆家门口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处,两旁树木郁郁葱葱,风景优美,惹人向往。

十年前的我五岁,十年前的外婆家破砖破瓦,那儿的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坑里积满了水,自行车驶过,溅得行人一身烂泥。小路很差,很窄,两辆自行车并排走,其他人便无容身之处,小路上长满了杂草,硬是被人踩出了一条道,因为这条路是唯一能够走到外面去的。那个时候我极不情愿去外婆家,原因是路不好走,甚至有一次摔倒,落下一个疤。

五年前的我十岁,五年前的外婆家盖起了新屋,梁是木柱做的,很结实。外婆家门口的路不再坑坑洼洼,它成了石子路,踩在上面,如同踩在刀尖上,扎得人生痛。小路还是那么窄,我还是不喜欢外婆家的路,自行车轮胎扎在上面,有时会夹进石子缝里出不来。

现在的我十五岁,现在的外婆家已被舅舅们盖了座新房,水泥做的,外墙贴上了淡黄色的瓷砖,高雅大方又漂亮。外婆显然老了,但她却更快乐,更有活力了。外婆家的路已经变得很宽,两辆公交车并驾齐驱都毫无问题。路是水泥浇注的,平坦舒适,人走在上面悠闲舒服,不会害怕雨天的泥水,不会再有恼人的石子尖。外婆家的变化如此之大,仅仅一条路,现在却变得这么先进,外婆家也富裕了,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证明,中国选择改革是对的!沉睡在东方的睡狮已经苏醒,目光中积蓄着几千年的力量。

如今,走在外婆家的路上,从小路坑坑洼洼;到大路,平平坦坦。蓦然回首间,眼前的道路就一直蔓延在东方,泪水模糊了视线,我知道这是感动的泪水,在脸上肆意的泛滥……路依旧漫漫,不免内心澎湃,我无法忘记自己曾在这条路上洒下了多少的泪水和希望。现在,我看见了我的国人希望终于展翅,言语间,怎能不透出那股喜悦?

清晨,第一道曙光照耀在大地,面前的那一条路,无不放射出多么夺目的光彩,不管前路如何迢遥,我们依旧会满怀希望的走过。

高三以路为话题的作文600字5“学自勤中得,萤窗万卷书。”这是一首叫《勤学》的诗。我非常喜欢这首诗的涵义,更因为我的心愿是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那是去年暑假的某一天,早晨的阳光依旧温暖地洒在肩头,我坐在书桌旁,沐浴着阳光,拿起了手机开始刷视频。刷着刷着,突然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同是寒窗苦读,怎敢甘拜下风?”

我愣住了。脑子里突然涌现出许多回忆:班里有许多同学都在暗暗努力,课间在座位上看书;有好几次英语考试别人都超过了我,我却只是叹叹气,心不在焉地听老师讲题……那时起,心中就有了“好好学习,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的愿望。

自那以后,我开始努力,把手机上的游戏删了;别人玩耍时,我尝试着复习、看书;每天晚上会预习和课外积累;对于基础较差的数学,我也会努力做题;利用空闲时间,我会抓紧背书……白天时,有和煦的阳光陪伴着我,像外婆织的毛衣,温暖着我;夜幕降临,我学习困倦时,抬头望望窗外皎洁的月亮,鼓励自己:“加油!这是我的愿望、我的目标!”在自己的努力下,我的学习成绩果然有所提高。我的心里乐开了花。但是,这“花”“开”着“开”着,就变成了沾沾自喜,我的成绩又开始不稳定了。

第4篇

作文题目蕴含着特定的命题意图,或暗含做人的道理,或蕴藏积极的情感,或指明远大的立志方向。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让文章有意义。笔者所说的“有意义”包含两个方面:(1)力求意义真、新、深;(2)要通过某种方式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读者。

如徐州市2008年中考以“成长回眸”为题作文。根据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命题用意:记录成长历程,展望美好未来。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影响自己一生的人、事、物,我们回眸过去就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让过去的经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光亮的一笔,所以写这个题目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积极意义。如我们可以以时间节点为序,回眸逐渐成长的过程:7岁时,爱看《西游记》,孙悟空顶天立地迎难而上;10岁时,迷上《三国演义》,学会了坚强;13岁时,《名人传》让我孤傲的心渐成一泓清泉;今年15岁了,回眸成长,懂得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你还要在文章中把你所要表达的意义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读者。一般在文章的结尾处,以议论或抒情的方式表达,文字不必过多,但要切中关键之处,做到锦上添花。

二 几种作文形式的审题构思对策

1.命题作文,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

示例:《那一刻,我笑了》

“那一刻”要抓住特定的时间、场景;“我”,要书写文中的自己;“笑了”表明所写的事情蕴含健康的道理、情趣、智慧等,“我”能心领神会。

生活类选材示例:家中气氛“异样”父母相互斗气插叙其中原因我做“和事佬”:互相尊重,遇事商量处理父母和好如初表扬我长大了,学会做事我笑了。那一刻,就是父母和好并表扬我的一刻。包含三重含义:(1)相互尊重、理解;(2)家庭的育人环境应和谐;(2)在父母的称赞中感受到自己成长起来,这都是笑的主因。切记:点明或是含蓄点明非常重要,这是文章的“命门”。

2.半命题作文,就需要你有“七十二变”的本领

你要在命题者留下的横线上慎重地填入你将“变化”进去的内容。当然,你能变得越小越好,“以小见大”吗?

示例:《与 相伴》

审题注意:相伴是一个过程,可长可短,可以是一生,也可能是一段。如与同学相伴只是三年,但是从他那里学到的“善于理解他人”的思想却可以终生相伴。这就是审题中的难点部分。

添加词语忌讳“大、空”,如加入“理解、挫折、母爱、感恩、自然”都太大。我们要通过小添加,反映上面的大主题,如《与善良的你相伴》(写善良的你理解人的事情,由此引发自己人生如何去对待别人);《与30分相伴》(它教会我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吸取教训);《与一碗清汤面相伴》(母亲每天为我做一碗清汤面一次特殊的清汤面感受、理解母爱自己也做一碗清汤面,回馈母亲,懂得感恩。反映“母爱”、“感恩”两个互补的主题);《与秋叶相伴》知秋去冬来,逝者如斯;《与落红相伴》知化泥护花,鞠躬奉献;《与残荷相伴》乃悟出淤泥不染;《与书香相伴》而明“腹有诗书气自华”。文章千秋远,立意万代长!

3.话题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话题作文,你将获得“天马行空”的机会,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大胆作文吧!首先你要拟一个漂亮的标题。

示例:以“真情”为话题作文

拟题引导:(1)添加修饰语:《回味真情》、《窗外,有真情在等待》、《牵手真情》、《真情,不差钱》、《忽悠真情,蹉跎人生》。(2)隐含真情:《谢谢你,我懂了》、《温柔的教诲》、《因为严,所以爱》、《抓紧·放手》、《白纸红字》(写给阅卷老师,表达真挚的感激之情,可以采用书信体)、《不能说的秘密》(真情自在心中);《独上西楼》(李煜的真情)、《你的香肩扛着谁》(黛玉的真情)、《南山种豆,东篱采菊》(陶渊明的真情)。

三 落笔前要先“折腾”

把一件事写完整、写生动是学生基本能力的体现。记住:写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强求“是我亲身经历的”,要明确作文其实就是一种“艺术的加工”,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那么,一件事情如何展开呢?首先要选择一件事的精彩之处,细加推敲;其次对于选择好的材料,要善于“胡思乱想”,放胆“折腾”。再次,注意结尾扣题。

例如作文题《凝视你的双眼》,可这样来打开思路:

第一步:解决“写谁”的问题,即选材。

生活写实:(1)熟悉类:父母亲属老师同学朋友等。(2)偶然见到类:商场购物时营业员走过大街时乞讨者路遇无助的孩子街道卖货的人等。

自然写实:(1)鸟类:麻雀、鹦鹉、八哥等。(2)鱼类:常见的金鱼等。(3)其他小动物:小狗、小猫、小鸡等。

写虚材料:(1)历史人物:屈原凝望江水的双眼王昭君回望故乡的双眼李清照写诗时的双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双眼。(2)文学作品和影视中人物的双眼:黛玉葬花时的双眼林冲忍辱负重的双眼。

第二步:解决写什么“事情”的问题!解决“为什么凝望”(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人物描写重点刻画什么?)

情节构思:一次考试,自己没考好向母亲说出实情,母亲内心的苦痛、酸楚、无奈、无助之情涌满双眼。凝望母亲的双眼,读懂母亲望子(女)成龙(凤)的心,也读懂了母亲的怅惘!作为人子,面对这双眼睛——愧疚、反省一起涌上心头!母亲为花浇水,借以鞭策我!凝望母亲的双眼,我的心也阳光般灿烂起来(示例也可以写成功后父母“奖励”我的温柔喜悦的眼光)。

对母亲的动作、神态、外貌要细细刻画,尤其是眼神要富于变化,赋予动态感。经典语言:(1)我知道你没考好!(2)我清楚你没用功!(3)我原谅你过去的失败,希望你从头再来!(4)花和人一样,花不浇水,就会死亡;人不努力,就会失败!

第三步:解决放在什么“环境”中写的问题。

如开头营造具体环境:春末,花落,风轻吹;残阳,倦鸟,步徘徊。

母子对话时的景物选择:客厅中久未浇水的几盆海棠花,耷拉着叶子,枯萎着花瓣——情景结合,暗示苦果都是自己没有用功造成的,为后文写母亲浇花教育我埋下伏笔。

第四步:解决表达什么主题的问题。

主题:母爱、母亲的理解与教育对我激励很大,我也要奋起,不负母亲期盼的眼睛。

第五步:解决采用什么结构的问题:(1)小标题式(可以直接用诗词做标题,也可以自己拟,如:一场考试,一场寒;一番话语,一番暖;一双聪慧眼,一片灿烂天);(2)“三”字结构,按时间发展顺序写作,可以采用递进结构;(3)书信类结构;(4)镜头式结构;(5)总分总结构;(6)中心句引领的结构;(7)悬念设计结构;(8)小说“开端、发展、、结局”的创作。

第六步:解决“首、尾或者尾与题目”的照应问题(精彩的开头与结尾的预设)。

开头的预设(首):春末,花落,风轻吹;残阳,倦鸟,步徘徊。两种写作内容任选,用情境引入正文,先抑,与后文的主题提升形成对比。

结尾的预设:妈妈,凝视你的双眼(扣住文题),我知道:春末,花虽陨落(扣住开头,首尾呼应),但秋的果实正在含苞(含蓄地提升主题思想)。

第5篇

在教学中,几乎所有教师都在告诫学生:作文要“写小事,写生活”,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文章的真实性、可信性。然而,当学生写了所谓的“生活”后,教师们往往又觉得“不够味”,因为学生的作文立意不高,没能做到“志存高远”,没能做到“反映社会正能量和时代的气息”。曲高调低,真是难煞了莘莘学子:写小事,说主题不深刻、欠挖掘;主题深入了,又说题材太大太空、不切实际。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见大”呢?下面就以今年中考满分作文为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发掘有价值的“小事”

如写以“爱”为话题的文章。一个学生写他扶老太太过马路。这真是一件地地道道的生活小事!细节、语言、动作描写都十分到位,但是只能给及格分。为什么?价值太小!就这件事本身而言,当然自有其社会价值,可小学生写写还可以,但作为中学生,还对“扶老奶奶过马路”“我住医院”“辅导我”之类的“生活”乐此不疲,结果可想而知。

今年济南中考题目是《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一位考生这样构思:下雪了,为怎么回家担心;妈妈来接,为妈妈担心;看到妈妈,想起了龙应台的名言――做妈妈的总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在纷乱的人群中照样能无比准确地看到自己孩子的背影……这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心理,让我们感觉真实和细腻。有了这些心理描写,心怀感恩的考生,才能让妈妈在校门口迎接的画面永远定格,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妈妈”的内涵。

二、联系实际,挖掘闪光点

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开掘,就能从具体的人事景物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如一考生以《听,真美》为题,写爸爸妈妈的斗嘴声是天底下最美的声音。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从爸爸妈妈爱拌嘴写起,然后选取生活中的两三件小事,最后悟出“斗嘴中藏着爱”的主题;另一个考生则写聆听指责声,正义之声真美。他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毒奶粉、毒大米、毒豆芽等食品安全问题,编写故事,聆听指责声中深藏的公正之音,呼吁大家都要敢于维护正义。

三、刻画细节,见微知著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要于细微处见事物的大,往往是通过其细部特征传达出来的,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如陕西一考生在《热情,让青春灿烂》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豆大的雨滴不断地捶打在我(注:指地丁草)的身上,我柔弱的身子骨经受不住这摧残,一下子便被打折了。”在这句话中,“豆大”“捶打”“柔弱”等词语运用得极为传神,特别是“捶打”跟“柔弱”相对,突出了遭遇的悲惨。

四、合理想象,提升档次

联想和想象是作文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我们在写作时由物及人、由人及社会,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有效地提升素材的层次,从而达到文章表达“以小见大”的目的。

所以,不是“大事”也能成“优文”。我们可以通过“聚焦凡人小事”“观察自然景象”“捕捉细小情节”等来关注社会、感悟人生、诉说真情,从而做到以“小”见“大”。■

第6篇

关键词:写作困境;出路;阅读;兴趣;积累;指导

叶圣陶先生曾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精辟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诉诸于作品中,我们就可以洞察学生的心理,让师生、生生真正互动,心与心的交流。

一、写作现状分析

多少年来,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以考试为中心,写作仍坚持“以文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这样扼杀学生创造个性和创新能力,八年级学生所学课程多,“两耳不闻窗外事”,写起作文来“纸上谈兵”看似侃侃而谈,振振有词,实质是苍白说教,唱高调;作文与做人相脱离,思想与生活相违背,内容空洞不切实际,出现“假、大、空”现象;写作过程僵化,循规蹈矩,像在如来佛手掌心里跳舞,落入俗套;谈谈孔繁森,批批,想想钱学森,联系中学生;作文没有新意,更不用说文质兼美;究其原因:教师没有正确的技法点拨、指导,忽视课外阅读,没有养成观察习惯,素材欠缺,写作兴趣缺乏,没有足够积累,阅读品位降低,批改一元化,作文水平日趋下降。

二、写作困境具体表现

1.忽视课外阅读,写作手法单调

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受益匪浅,从中感受先辈的情操,英雄的形象,历史的屈辱,从而拨动沉睡的心弦,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我对八年级(1-10)班1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情况不容乐观,出现以下问题:

(1)课外阅读面窄。

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以“考试”为中心,阅读作文选的占27%,阅读“学习辅导资料“的占25%,阅读“言情、武侠、漫画、儿童文学”等消遣性的书籍占36%,而阅读中外名著的只占12%,八年级学生考试科目多,为考试而写作,背范文,写作落入俗套,写法单一,不新颖。

(2)课外阅读量少。

八年级学生在一学期内阅读2-3本以及3本以上的人数占40%,而阅读量0的学生数占15%,由此说明学生阅读严重不足,写作语言平淡无奇。

(3)课外阅读方法简。

大部分学生应付了事,走观观花,学生专心致志阅读的只占34%,大部分学生马马虎虎,心不在焉,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直接影响写作的质量。无从借鉴美文的精妙,阅读盲目,随便,更不注重素材的积累、技法的提炼。

2.沉迷网络游戏,写作兴趣缺乏

兴趣是写作的动力,然而在信息时代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兴趣不是阅读、写作,而是被网络所取代,大多数学生宁愿花上几块钱遨游在有形有声有色的网络动画世界,同学之间谈网络,在竞争中升级,沉醉不知归路,路转街头又在网上忽见,即使勉强写了作文,但语言也不规范,网络语言冲击学生头脑,不正规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如,“有1个梦想,藕(我)要与你PK(竞争、升级),写作兴趣淡然无存。

3.被动观察生活,写作素材贫瘠

叶圣陶曾形象指出:写作材料的 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会滔滔汨汨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平时多观察生活,多积累素材,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心灵舞蹈。

三、探求农村八年级学生写作的出路

兴趣是写作最好的老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易中天讲《三国》,就激起学生读古典名著的阅读热,教师也写作,学生也会写吗?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率先垂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向师性心理,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可谓潜移默化。为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写,我也跟着学生写,师生养成勤写的习惯,多读多写,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除此之外,我每周利用二个时间段为学生辅导,激发他们写作兴趣,比如以“节日”为话题的作文,好多学生无法写作,我与学生互动,先找出节日名称,然后从节日中横纵联系,谈节日意义,影响,有的学生写到沙埕镇的感恩节,以歌曲《感恩的心》开头,然后举例他们节日的由来,以至于把“感恩“教育推己及人,产生影响,写身边事,抒真挚情。这样,学生认为有话可说,写作兴趣就调动了,就乐于写作。八年级半期考一百名学生作文平均70.3,期末考试作文平均76.2,作文明显进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善于观察生活:解决学生素材问题

新课标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把自然、社会、生活的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生命活力得以充分张扬。作文与做人是密切联系,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只有经过实践,才有自己的感悟,才能真情流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有充实生活才有好文章,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深入自然,感受生活,比如看到的花卉,让他们闻一闻,嗅一嗅,摸一摸,把他们的生活写出来,就能言之有物。

3.注重课外阅读,为写作积淀技能

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阅读能砥砺思想,润泽语言,掌握技巧,陶冶精操,开启学生的心门。为此,我开设文学欣赏课,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美文,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周末引导学生看电视、我看天下事以及感动中国的家事、国事,要求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并有自己确有所感的内容,章法发表自己的看法,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空间,以读促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是一粒种子,播下一粒好的种子,意味着会有好的收成。“博览群书而晓天下”,阅读能熏陶学生,对提高习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冰心、叶圣陶、等人物终生学习的例子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写作材料,像“知识就是力量”,“不读书就像生活中缺乏阳光一样”等名言警句,引导学生走上课外阅读的“阳光大道”,为写作积淀丰厚的基石。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第7篇

一、利用中职语文教学资源加强亲情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描述亲情的佳作名篇。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语文教学将会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吴康宁教授在《课堂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所说,学生“在课堂社会中经历着生活,体验着由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作、展示、回避、失败等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语文教师可利用语言、音乐、多媒体及表演等手段将中职生引领到文本所反映的情境之中,感受其中的浓浓亲情。在体会的基础上让中职生学会与父母沟通,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以感恩的心回报父母。让学生明白亲情是美好的,要懂得“感恩”;也要让学生明白,亲情也会有缺憾。无论是美好还是缺憾,亲情都是无法选择与回避的。感恩也好,痛恨也好,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好好珍惜。尤为重要的是,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亲情教育过程中更应教育他们坦然面对,正确地引导他们进行情绪宣泄,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学会坚强,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利用课堂主阵地加强亲情教育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利用课堂加强亲情教育是实施亲情教育的关键所在。可以说,中职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辑精挑细选,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者是具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要精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个性,巧妙地设置教学环节,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打开处在青春躁动时期学生的心灵,将他们的苦闷与忧愁释放出来。例如,在学习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时,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概:一个孩子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波折后,最终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孩子,而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文章的重点在于描写父亲,字里行间充满对父亲的爱,我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他们爸爸的身上,让学生回想自己的爸爸对自己的付出,哪些事情让他们感动不已等等,这样学生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课堂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另外还有很多名篇如:《傅雷家书》、《背影》、《我的老师》、《藤野先生》所表现的是人间真情――父子情、师生情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亲情教育。

三、利用社会生活资源加强亲情教育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特别适合于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如春节,启发引导学生在自觉参与“春节”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喜庆团圆的气氛,培养学生“勤俭、孝亲”的精神;利用“元宵节”做元宵、猜灯谜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亲情”教育,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做到与家人互亲互爱;利用“清明节”扫墓的传统习俗,让学生在燃香祭拜的过程中缅怀去世的亲人,了解家庭的历史,传承优良传统;利用端午节传统习俗,让学生参加一系列身体力行的节日劳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利用中秋节在品月饼、赏明月的过程中,激起学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开展系列活动加强亲情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或设计一定的情境,使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可以不断地引起学习的需求和兴趣。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从书本中走出去,到现实中去具体感受亲情教育。例如,可以让学生注意收集一些有关母爱、父爱的诗词、文章资料,收集后进行研究、探讨;还可以组织亲情诗朗诵赛、以亲情为话题的演讲赛和辩论会等活动。在活动中,经常给学生以亲情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五、亲情教育要争取家长配合

亲情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亲情的走样或变异,因此,亲情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配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上学期我给学生出一道作文题:《我眼中的妈妈(爸爸)》。作文一收上来,很少有同学赞美妈妈(爸爸)的,大多数同学写了妈妈的嗦,爸爸的简单粗暴……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如果进行简单的说教,效果一定会很苍白。于是,我把学生的作文寄给学生的父母,让他们父母也看看,同时要求家长把内心对孩子的希望和爱写成一封信寄给我,语文课上我把学生父母给他(她)写的信发给同学,同学在读了信之后,课堂之上没有了以往的浮躁、张狂、不屑一顾,亲情已悄然蔓延学生的心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亲情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迎接人生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第8篇

【关键词】语言表达 自觉意识 平时练习 背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强调了“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等内容,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纵观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高考语文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

这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必须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必须在夯实学生字音、字形、字义、词语运用、病句等方面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当然,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就要提高我们语文教师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师,上课时的语言必准确明白,符合语法习惯,逻辑性强,以保持汉语的规范化――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汉语的典范。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以其鲜明、和谐的语言节奏,准确丰美的文采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汉民族语言的艺术魅力。

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更要注意在课上课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阅读、积累生活、积累资料、积累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练习时思如泉涌、妙笔生花。

这又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首要的前提是我们应努力加强对学生意识方面的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在应试中、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自觉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在平时多实践、多学习、多读多说,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关中方言同普通话存在一些差异。很多学生就“是”与“寺”不分、“竹”与“走”不分。在白水县内,不同乡镇的方言也存在着很多差别。每次上语文课,普通话说得不好的学生被我叫起来读课文时,总是有些不好意思,生怕个别字音读不准确――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普通话其实是越来越好了。我也了解到,在课间时,一些方言比较重的同学会主动找一些普通话比较好的同学“聊天”,而那些同学也会在聊的过程中,认真地帮他们纠正发音。知道这些后,我很开心,相信他们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都会收获很多。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也应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比如对课文中某段话的概括,对一些精彩句子、语段的仿写、改写、续写等。专项的语言表达题的训练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不定时地穿插着练习。对于学生们写出得很精彩的句子,我们应大力表扬,最好在全班诵读,以激励其他学生写出更好的句子。我记得,在一次自习课上,我要求学生写一句感恩的句子。有位平时学习并不太用功的学生写道:“你是我迷茫时的一盏灯,当我徘徊歧路时,璀璨的光芒让我豁然开朗。”结果,他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在之后的课堂中,他活跃了许多,经常会想到一些很有创意的东西,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然,我们应该将语言表达题的解题规律与方法科学地教给学生,并让他们完全掌握。这样天长日久,学生们这方面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另外,我还想说说背诵的重要性。

高中教育从根本上说还是基础教育,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仍然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上讲,在高中阶段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和文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背诵对于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目前,学生们写议论文时,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材料。但我们如果把近几年来高考的满分作文拿出来分析,就会发现不少满分作文中的材料来自于我们的语文课本,甚至就来自于我们要求背诵的名作名篇。

记得有一次,我们以“个性与价值”为话题,让学生们作文。有一个学生就很好地引用了我们学过的《病梅馆记》里的句子,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当我向全班同学读这篇作文时,很多同学都很遗憾地说,自己也想过,但就是一些句子想不起来,便放弃了。由此可见,背诵是非常重要的。

背得多了,一些素材和妙语都烂熟于心了,写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这样,在高考时,材料信手拈来,作文取得高分甚至满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高中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有40多篇,古今中外,风格各异。如:《游褒禅山记》中“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等句,信手拈来,均可成文。

有时候,苦思冥想、东翻西阅,倒不如就地取材,从课本所学撷取佳句,稍做改动,写出新意。如:2007年湖南卷满分作文就得益于此: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