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

时间:2023-05-30 09:26: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华传统文化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

第1篇

传统文化作文(1)

上个周,我们班开展了一次有趣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之旅”。张老师还告诉我们:“这个活动有三个奖项——‘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同心协力奖’。”我们一听有奖,就纷纷活跃起来。分组、分工、选组长、填表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这些事情全部搞定了。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写书法、练武术、做风筝、剪窗花、画国画、包粽子大家还搜集了资料并装订好。各小组的准备活动进行的非常顺利。

今天,我们就要展示我们各自的作品了。瞧,汪以锌带来了国画《雏菊》、雷鸣带来了书法作品、陈柯宇带来了厚厚一叠资料和剪纸作品、毛艳吉带来了“粽子”同学们带来的有关传统文化的东西真是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展示作品开始了,首先是我们剪纸组的代表——陈珂宇上场,他宣读了我收集的资料,展示了我们组精雕细刻的剪纸作品。接着,是罗玲杰和冷宗祥的武术表演,他们那笨拙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然后是雷鸣的书法作品展示,那挺拔秀丽的繁体字,让我们赞叹不已。最后是童谣组的朗诵。同学们表演的非常出色。

活动结束了,张老师郑重宣布:“获得‘最佳表演奖’的小组是——”说到这儿,他停了一下,好像故意吊吊我们的胃口,接着宣布:“武术组!‘最佳创意奖’是童谣组,‘同心协力奖’是剪纸组!”得奖的组欢呼雀跃、趾高气扬,没得奖的组全都垂头丧气、恨己不能。

这样的活动真是太有趣了!真希望老师以后多搞这样的活动!

传统文化作文(2)

二胡的悠扬踩着三月斜雨的韵脚,沁过薄雾和窗纱,微微的还有些许暖意。冉冉檀香弥漫着空气,让我不觉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长河中。

天地初开,万物终归混沌。祖先们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无一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争鸣,如一声春雷惊雨,给华夏大地一场润泽。道家,法家,儒家、诸如雨后春笋纷涌而出。其文学思想,道德学说更是沿用至今,令我们受益匪浅。而反自春秋《诗经》开始,先秦散文,魏晋文学,后唐诗宋词元曲,品读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学的博大精深。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给人们打上了一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这种忧患意识逐步上升到爱国精神,体现了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崇高天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不屈不挠精神。“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功业抱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当世界文化的铁蹄滚滚袭来时,总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抵挡。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洋节”,昔日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欢的,是没错。可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漠视?那些我们曾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记得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美国总统也曾说“当中国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是我们攻打这个民族的时候”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淅淅小雨尽苦泣。

传统文化作文(3)

静悄悄的新年像极了一个普通的周末。

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

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的目光正移向它们。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悠远的东方古国,也向每一个中华儿女诉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珍贵。

当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把民俗民风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又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和飞舞的秧歌彩带时,当在传统节日里我们都有机会去重温过去的习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再是个让人永远担忧的问题,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手相承。

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教学 文化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规定:"高中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这意味着语文教学要渗透传统文化。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化缺失

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的历史积淀,民族性是其鲜明的特征之一,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性。不同国家的语言都在传承、发展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中国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和精神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文化的传播又主要通过语言文字途径。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高度交融的时代,通过对汉语说明与演绎,引导学生进入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意义世界更彰显重要。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压力,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不能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现在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作文中常常出现一些网络用语,这样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习和辨别能力。二是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知识。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学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即使学一点古代作品,也是为了应付试卷上的文言文试题。使得本来就很薄弱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加微乎其微了。三是语文的基本能力太差。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现在的学生中被轻易的抛弃,甚至恶搞演变成低俗文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化意义

首先,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热爱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厚植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离开了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就失去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重视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度开掘与积极扬弃已成为世界各国母语课程所达成的一个共识。

德国教育家普朗格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的传播就是把文化的有益部分转化为个人的主观精神。语文总是镶嵌在文化之中,当时教材的文化包容,一直是支配着古人也影响着后世的文化模式和精神原则。在文化意识高度自觉的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要热爱本国的母语。从语言的层面关注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一个重要思想:教育学生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爱自己的文字,爱这些语言文字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爱写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伟大的作家,爱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兴起的汉字文化学、语言文化学的研究表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结品和载体。

二是追求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语文教育负有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的一生打好"精神基础"的底子。因此,高中文新标指出:"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感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高中时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幼年时期,求真向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学生经历、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熏陶。为此,高中语文教学呼唤着文化的浸润,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培育精神以终身受益。

其次,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形成开放的文化胸怀。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化自然也呈现也多样。中国经历改革开放30年,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是文化多样发展的理想,以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我们应具有的文化包容观。高中语文课新标准明确规定:应具备开放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主张用多元文化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养成新的国民素质和文化品格。同时,开放的义化观有利于促进文化的整合,促进本民族的文化繁荣。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途径

(一) 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将语文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它以充满文化足迹的经典作品为血脉而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并且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体现着教育的本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对汉语的认识开始,突出汉语自身特点,从对汉语自身的特点说明与演绎出发,引导学生来体会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

要在中学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转变中学阶段中传授知识而不管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到提高学生文化品味的高度来认识。其次,还要转变以文言文代替古代文化典籍的观念。我国历次制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都只提到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其实,我国还有不少优秀的文化遗产,是用古代白话记录并保存下来的,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白话小说等等,都是古代白话作品。事实上,这部分内容,在任何一套语文教科学书里,都占有不小的分量。

(二) 教材的编写

中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有主要的一环,就是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要拓宽选材的范围。要根据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许多过去认识不清的东西渐渐为人们所认识, 所理解,就可以吸收到教材中来。在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既可以编进必修课教材,也可以编写选修课教材,还可以是课外自读教材。在选文的形式上,既可以是古代作品的原典,也可以是现代学者用现代文写的介绍传统文化知识的文章。中学生有必要读一些介绍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读物。

(三)加强汉语思维方式的教学

一个民族的语文与该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密切的联系。如在篇章修辞上,我国传统修辞理论讲究前后照应和首尾照应,强调修辞的效果在整体,而不在部分。这种修辞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思维的反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突出传统文化的这种思维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作进一步说明,这样首尾呼应能使文章前后文气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了传统文化重视整体的观念;并要求学生学习这种写作特点,在作文时重视文章的整体构思。汉语中对偶修辞发达,这是汉民族讲究对称、均衡、喜欢整齐的思维方式的反映。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对课文中对偶句的分析,启发学生感悟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

第3篇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要使学生作文文辞华美精致,必然要在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方面多下功夫。我国的唐诗、宋词、元曲等代表民族文学精华的篇章可以直接被学生借鉴到作文中来,让自己的作品遣词文雅、生动、精炼,这样无疑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我们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从传统文化的精品中学习锤炼语言的方法。比如用词简练精准可以学习“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形容词动用,精炼地表达了春天到来,江南一派生机盎然的动态过程;“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再比如在学习王昌龄的《送魏二》“江风引雨入舟凉”时,不仅仅要分析“凉”字的作用,还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借鉴表达情感时可以运用感官词……学会了这些词语和方法学生在书面表达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多用书面语,这样就可以使W生作文精炼、生动、文雅。

造句也是一样,如果能从传统文化精品中学会句式的多变、手法的多样,就能使平直的陈述具有更多的况味。传统文学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比如《蜀道难》在写到蜀道之高时连用三个感叹,一开篇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巍峨形象,“难于上青天”运用比喻,层层推进地为我们讲述蜀道之难;《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服秦穆公就用了反问“夫晋,何厌之有”,既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又具有强调作用;再比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论证艰难困苦也会促使人努力成就自我,就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极具气势……学会了这些句式的变换、语气的多样、手法的丰富,学生在作文时语言将不再单一死板,说服力也会增强。

二、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近年来考场作文多以议论为体,议论文写作除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之外,论证方法的多样是使议论更精彩的不二法宝。如果议论方法单一,语言直白粗糙,再好的观点,再深刻的见解都难以被读者接受和认同。所以我们老师就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精品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使学生的论证能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1.学习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就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讲道理,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曹操在《龟虽寿》中就用了这种论证方法来阐释自己的宏图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例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开篇就用了比喻论证“王好战,请以战喻”,用战争做比喻,投梁惠王之所好,既吸引了他的兴趣,又深入浅出地为之阐释了“邻国之民不加多,寡人之民不加少”的原因。这种比喻论证既可以说明道理,阐释观点,又生动形象,容易让人接受。如果学生在写作中可以借鉴古诗文中的比喻论证,无疑会使文章增色不少,又可见出写作者发散思维能力的高超。

2.借鉴假设论证

假设论证是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信服。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所举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所举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在我们所学习的传统文化篇章中就有不少是运用假设法的经典。比如:汉代乐府名篇《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此诗自“山无陵”一句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做假设,以此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让人惊叹;《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用了三个假设“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不阙秦”,多次运用假设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劝说方式,会极大地加强说服的效果;而杜牧的《赤壁》更是运用假设成就了千古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不仅将硝烟弥漫的战争写的含蓄蕴藉,也引发无数后人的思考与想象。

3.使用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就是在先设定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过秦论》中的这样一段文字“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使用了因果论证法,发人深省,极具震撼人心的说服力……”往往对原因的进一步追问,总是更能牵动读者的心灵,所以如果我们能在学习这些经典篇章时领会研习,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论证方法,必会使自己的文章可爱而灵动。

4.运用类比和对比论证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什么是传统文化?综合《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和“传统”的解释,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什么是语文?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相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了一个新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很有研究的必要。下面,我谈几点浅见:

一、传统文化的缺失

有人感慨:“传统文化的载体正面临着灾难性的毁灭,满文不见了,蒙文没几个人会写了,那悠扬的蒙古长调成绝唱了,‘泥人张’的泥塑无人会捏了,东北大鼓没人会敲了,西北的木偶成老人的回忆了,天津的杨柳青版画只能残喘后继无人了。”

北京大学经管学院有意委员长在飞机上看到杭州市的全景曾愤慨地说:“这哪里是美丽天堂般的苏杭?简直是一座人间地狱,到处都是水泥房子和高架桥,传统文化的遗迹荡然无存了!”

随着商业气息在丽江的蔓延,民间音乐大师金科先生感慨万千地说:“丽江完了。”

一位演艺圈著名人士在主持一个节目时问学生:“《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坡。”主持人以坚定的语气反驳道:“不对,应该是苏轼。”

一位老外对一位中国官员说:“你们中国的李时珍很有名,他写了《本草纲目》。”出乎意料的是,中国官员急忙吩咐身边的人:“李时珍来了吗?没来,赶快把他接来。”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人翻译道:“《尽信书》这本书不如《无书》这本书好。”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有人理解为:“苛政这个人比老虎还凶猛。”

不用再举例了,这足以说明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在不同的领域受到了严重的忽视。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得到重视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不同角度说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讲语文课程的性质时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强调:“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讲课程的目标时要求:“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讲必修课程时专门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在讲选修课程时特别重视文化论著研读:“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 种种认识和理解,真可谓高屋建瓴,意味深长。

2、《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广泛触及传统文化。

诗歌有富有写实精神和浪漫气息的《诗经》和《离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高峰上两颗耀眼的明珠李白和杜甫;散文有长于论辩、通俗流畅的儒家经典《孟子》,文笔生动、感情浓厚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小说有内容异常丰富,思想极其深刻的“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

“综合性学习”涉及居民文化,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客家的土楼、傣家的竹楼、草原的蒙古包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涉及异彩纷呈的书法文化和“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涉及“山水与文化”,包括让人浅吟低唱的的塞外风光、江南风景和使人魂牵梦绕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还涉及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存智慧,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有人预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会带来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新思路。

3、《普通高中语文读本》作为《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补充和拓展,从更加宽泛的层面进一步关注传统文化。

首先突出了诗歌的地位,从诗骚流韵到汉魏诗歌再到唐诗宋词元曲,真可谓星光灿烂。其次加重了散文的比例,既有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也有诸子散文《礼记》《墨子》《韩非子》;既有《晏子春秋》,也有《孙子兵法》;既有“秦汉文章”,也有“魏晋风度”;既有魅力庄子,也有风采孟子;既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记》,也有古色古香的桐城古文和儒林遗风。真是百花齐放,五彩斑斓。其三适当地选了一些经典的小说,比如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写尽魏晋风流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又如古典小说的杰出代表四大名著;还有极尽讽刺之能事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刺贪刺虐”“写人写妖”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特别是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作为一个重点加以突出,既有一组选文,又有一组研究文章。其四还选了一些直接研究文化的文章,诸如“文化论衡”版块选了金开诚的《漫话清高》、李欧梵的《美国的中国城》和罗素的《东西方幸福观》;“科学文化”板块选了杨振宁的《关于怎样学科学的一些意见》、卡西尔的《科学》、托夫勒的《科学和变化》和赵鑫珊的《从庄子到海森伯》;“科学探索”版块选了克莱因的《数学与文化―是与非的观念》、柯文尼和海菲尔德的《时间的形象》;“语言与文化”版块选了金开诚的《语言与文化》、杨德峰的《饮食与汉语》。

4、语文高考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共16套)第六大题作出了历史性的突破,出现了一个闪耀的亮点――恢复高考27年以后第一次考对联。这让整个文化圈为之震惊,中华传统文化将以此为契机焕发出勃勃生机。

(2)古诗鉴赏是语文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2002年高考考了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问诗中“折柳”寓意是什么,这直接涉及中国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没有这个文化积淀,很难应对。诗歌最大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分析一下近几年的考题,诗歌所抒之情大致有:①忧国伤时,如2004年江苏卷考柳中庸的《征人怨》,2005年重庆卷考王昌龄的《从军行》(诗有“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句)。②建功报国,如2005年北京卷考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诗有“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句)。③思乡怀人,如2004年琼桂陕藏蒙卷考晏几道的《鹧鸪天》(诗有“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句),2005年北京卷考范仲淹的《苏幕遮》(诗有“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句)。④生活杂感,如2003年北京卷考赵嘏的《江楼旧感》(诗有“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句)2004年甘青卷考五代•欧阳炯的《江城子》(诗有“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句)。⑤长亭送别,如2001年全国卷考韦应物的《赋得暮鱼送李胄》(诗有“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句)。

(3)高考文言文语段也特别注重选择“忠”、“孝”、“严”、“俭”“宽”“智”“勇”等传统文化的内容。2002年(春)考的是孙登平等待人、孝敬母亲、关心国事的故事;2002年(全国卷)考李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事迹;2003年(全国卷)考裴矩佞于隋,忠于唐的故事;2004年(北京卷)考辛公义勤政爱民的故事;2005年(广东卷)考朱晖不惧权势,见义勇为的故事;2005年(全国卷Ι)考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的故事;2006年(全国卷Ι)考何远生性耿介,为官正直的故事;2006年(北京卷)考晏子爱国爱民的故事。这些高考试题传达出两个信息:一是中学语文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读经、读史;二是呼唤道德回归,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培养中华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

(4)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应用。2001年的“诚信”,触及了中华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道德中核心的规范――诚实守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则要求学生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义与利等层面作出正确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切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评价性心理的痼疾,引发考生乃至全社会的深入思考。2004年(北京卷)的“包容”,则更为直接地考查考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可以说要写好这类主题的作文,如果缺少丰富历史素材的积累、缺乏人文精神,学生很难写出理想的文章。2004年(冀鲁豫皖卷)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2005年(重庆卷)的“筷子”,看似简单之题,却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2006年(浙江卷)的“生有所息和生无所息”,更是直面中华民族强烈的生命意识。

三、语文教学应弘扬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承载着一种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义不容辞应渗透和传承这种精神。

1、生命感

“生命诚可贵”,中华民族历来尊重生命,重视对生命价值的探索。生命是奇妙的,当弟子向老师请教生死的问题时,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所以,要珍惜时光,孔子对着川流不息的流水语重心长地教育弟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为人生短暂,因此要努力探求未知,庄子认为:“吾生有涯,而知亦无涯。”因为生命宝贵,所以要追求真理,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正因为生命短暂而宝贵,所以要重视生死,太史公曰:“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要舍身报国,陆游有诗曰:“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林则徐也有诗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要努力探索事理,陆游写诗明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宽容情

宽容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中华民族历来胸襟坦荡,光明磊落。俗话说:“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佛教也强调:“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物;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人们处世强调:“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道有语:“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鸿儒则曰:“小不忍则乱大谋。”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没有宽容,人与人不可能和谐相处;没有宽容,国与国不可能和平共处。

3、责任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战士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学生的责任是求知成才,官员的责任是造福百姓。各负其责,人尽其才,方能国富民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将士的责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师的责任,“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是有志者的责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探索者的责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知心朋友的责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长太息以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忧国忧民者的责任。正因为各人能负起各人的责任,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够源远流长,繁荣富强,日新月异。

4、超越性

中华民族历来无拘无束,洒脱不羁。“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这是待人接物的超越。诸葛亮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应成为我们立身行事的座右铭。刘禹锡身居陋室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一种洁身自爱的超越。孔子夸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一种安贫乐道的超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悠闲恬静的超越。韦应物“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是一种孤高真洁的超越。李世民“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是一种豪气盈天的超越。玄览“大海凭鱼跃,长空任鸟飞”更是一种潇洒旷达的超越。高适“到处尽逢欢恰事,相看总是太平人”是一种襟怀坦荡的超越。

参考文献: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③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④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个性化;作文资源

目前,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作文教学的功利性太强,教师为考试而教作文,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写作文。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写作练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写作,致使作文形成了模式化,缺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既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确定的目标,可见怎样打破模式化,怎样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就成了农村中学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立足农村特色,充分挖掘个性化作文教学资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农村初中学生个性化作文首先应着眼于农村生活,在农村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汲取丰富的营养。农村初中学生来自乡村,山水田地养育着祖祖辈辈、酝酿着孩子的童年生活,这种背景为学生个性化作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从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实践体验两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资源的挖掘。

一、采撷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

农村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素材应该是自由而广泛的。教师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家庭、社会和自我生活,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地积累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引导学生不仅要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功能,更要用心去观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甘甜。在拓宽选材渠道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如,附近的山川田野、道路桥梁、花鸟虫鱼等;利用农村的人际关系,如文明家庭、远亲近邻、致富能手、新人新事等成为写作素材。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家庭和社会学习活动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如,开展“听、记、讲新闻”活动,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了解许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再如,组织学生收集本乡本土俗语、谚语,鼓励学生在家代家长看说明书、写书信、写春联等。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并不断发现可以动笔、需要表达的契机。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

实践出真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体验活动。在实践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酸甜苦辣,呵护他们的独特感受,使之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从“怡情”“开放”“体验”三个维度进行个性化作文活动过程的调控。

(一)怡情

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作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灵魂。

1.应充分发挥阅读价值效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关于阅读的要求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1)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课本,让学生领悟到内容的丰富、语言的优美,唤起学生曾有过的生活经历、真切体验,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其形成较为稳定的渴望成功的上进心态。

(2)要通过品味课文激发学生作文灵感。如,学了《春》,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寻觅春的踪迹,感受春天农村的美丽景色;学了《安塞腰鼓》,可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民间艺术的美,激发他们抒写家乡民间艺术的愿望。

2.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

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将自己融入其中去积极地体验、感悟,为逐步形成作文所需要的健康人格打下基础。

(1)要让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要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生活,如:设计园地、筹划活动、开展兴趣活动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激情满怀的创造中享受生活馈赠给他们的作文素材和灵感。

(2)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感悟生活。学生的生活是真实的、多彩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就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的同时注意让学生抒自己的情,讲自己独特的见解,自由倾吐、放飞遐想,陶冶学生的个性。

3.营造积极愉悦的作文氛围

教学中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愉快的富含创造性的作文氛围,让学生欢欢喜喜作文,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爱写、想写、争写,进入那种如饥似渴、欲罢不能的境界。培养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必须从内容入手,活化学生作文对象,要想方设法让作文内容鲜活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兴趣盎然,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写作的兴奋点,莫过于“动真情”,一旦触及情感领域,文章便会随心而出,滔滔不绝。老师要让学生动真情,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倾吐机会,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发挥特长,只要能写出真情实感就行。如,可以开几次演讲会和故事会,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这也是积累素材的一种办法,还可以写日记,给亲友写信,这也是倾吐真情的好机会。

(二)开放

作文教学致力于“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在操作上,首先要解脱对学生作文心理的各种束缚,实现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努力创建一个民主的、宽容的、张扬个性的、乐于创造的,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一要放宽种种过多过严的限制,降低不切实际的作文要求,不设统一的、静态的作文标准,实事求是地、因人制宜地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点,不拔苗助长、不吹毛求疵。要先让学生“放胆”写,再让学生“小心”写。二要淡化“审题”,放开题材世界,稍加点拨后设法让学生尽情地说,充满热情地表达。三要宽容“出格”,学生对现实的观察思考、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有些偏差,甚至“出格”是正常的,宽容和肯定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和作文的欲望。四要开放“形式”,变单一的作文形式为多样化的、多功能的、多个性特点的作文形式,给学生自我命题的自由,给学生选择表达形式的自由。

(三)体验

作文不着眼于给学生以完整的写作知识体系,而在于让学生去扎扎实实地经历学习全过程;不是灌输给学生写作技能技巧,而是在作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体味、发现写作规律。如果学生想要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就要做好“三变”。

1.变“熟视无睹”为“敏于感知”

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一些熟视无睹的事物,获得新的感受,边看、边想、边说,把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起来。

2.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在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中,在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中产生或选择主题,然后亲身经历探究全过程,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素材,产生真切的体验,激发表达的欲望,领悟写作真谛。

3.变“封闭作文”为“情感体验”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看一看有兴趣的事,做一做力所能及的事,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表达欲望。

体验还应讲求实际,即要求农村学生个性化作文要符合农村实际,就地取材。农村有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淳朴美好的人文特色、厚重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等;有种菜、割稻等艰辛的农活,也有捉鱼、摸虾、采果等欢快的农事。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走进农家”“体验农活”“观察农景”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农村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第6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文学作品;文化创作;思考;途径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各地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宣传、实践的主体力量,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就成为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进步,通过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还将提高人们群众文化素质与知识水平,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此外,群众文化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十一五”期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加群众文化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帮扶力度。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产品、惠民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所以,群众文化建设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方针,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发展群众文化,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提供保障。

二、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1.利用文学作品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很多群众之所以没有激发起对文化活动的热情,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缺乏与文化作品的近距离接触,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对于文化活动提不起兴趣。为了能够使群众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文化馆应多多利用文学作品,让群众能够深入领略文化作品的魅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阅读的习惯,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修养。例如,《平凡的世界》电视剧在群众中口碑良好,很多群众对于电视剧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文化馆可以借势开展《平凡的世界》阅读活动,定期带领群众对作品按照章节进行讲解和分析,对作者的生平进行阐述,发掘文学作品的创作故事,让群众在电视剧的带动下走进文学作品的世界中,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2.指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创作文学作品

有的群众在对文学作品进行了解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兴趣,甚至产生了自己创作的念头,希望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想法进行表述,但因文学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没有掌握写作技巧,从而产生畏惧心理。文化馆应深入对群众的需求进行了解,有意识地指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培训活动,激发群众的创造想法,并让群众能够在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从而创造出情感丰富、主题明确的文学作品。例如,文化馆可以开展一些写作名人走进群众的活动,让当地知名作家与群众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向群众传达文学创作的乐趣与方法,使群众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写作心得,从而有目的地开展文学创作。

3.办好群众文化综合期刊

群众文化综合期刊一般是由各省市县文化(群众艺术)馆进行编辑、排印和发行的,一直以来,群众机构文化综合期刊发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期刊虽然是针对群众的,但是在编排内容上没有考虑到受众群众,无法满足所有群众的阅读需求。因此,在编写和发行群众文化综合期刊的过程中,应对群众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并增加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从而激发起群众的阅读兴趣,使群众文化综合期刊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例如,每个地区都会定期开展文化活动,期刊的编写人员就可以对整个文化活动进行跟踪,并对群众的感悟和想法进行采访,将这些内容编写到当月的期刊中,让群众能够在期刊中看到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甚至能够看到自己亲戚朋友的身影,从而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产生主动阅读和收藏的愿望,实现群众文化综合期刊的高效传播。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作为文化馆的工作者,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拉近群众与文化的距离,鼓励群众创作文学作品,提高整个地区的群众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齐新东.对新形势下创新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8.

第7篇

关键词 壮医药 文化 概念 内涵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000万的60个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壮民族创造了神奇绚丽、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壮族文化是一个包括壮族历史文化、哲学文化、学术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医药与文学艺术等文化形态在内的综合性文化体系。壮医药文化作为壮族文化体系中的一种文化形态,虽然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早已客观存在着,但是人们对其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壮医药文化的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初步探讨,并力求揭示出其内涵和形式。

1 壮医药文化的概念

伟大的医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医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每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药创造和医药积累,壮医药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防治疾病的医药经验总结,壮医药文化则是壮医药与壮族各种文化交融、结合、渗透形成的产物。壮医药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中与医药相关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壮医药精神文化是壮医药哲学基础、生理病理观、治疗理念的反映,其核心部分是壮医药理论体系。壮医药物质文化也可称之为有形文化,是指与医药相关的有形之物,主要包括诊疗工具、药物及其采制加工器皿等。壮医药一方面是壮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医药文化,它对人体生命现象进行了观察和追踪,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与总结,本质上属于医学范畴,对本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壮医药又蕴含了民族智慧,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等无形的内容,因而又具有较多的人文因素。总之,壮医药文化既有自然文化,又有人文文化;既有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还有非物质文化寓于物质文化之中难以分割的双重文化。

2 壮医药文化的特点

2.1 与壮族传统文化同根互生、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壮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壮医药是壮族文化体系中的一种文化形态,深深地打上了壮族传统文化的烙印。以稻作文化为例,壮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稻类的民族之一,世代以水稻为主食,稻作文化对壮医理论的形成就有较大的影响。壮族先民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水稻禀天地之气以生长,赖天地之气以收藏,得天地之气以滋养人体,而人体则赖“谷物”以养,一日三餐不可或缺,于是将谷物得以进入人体并消化吸收之通道称为“谷道”(壮语称为“条根埃”),壮医理论“三道”中的谷道就源于壮族先民对人与自然的朴素认识和实践经验总结。反之,壮医药文化对壮族传统其它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壮族的其它文化体系比如在饮食文化、干栏建筑文化、花山文化、山歌文化中,隐含了大量的医疗卫生价值取向。例如,桂西北的壮族人有喝羊糜汤、生羊血的习俗,在外族人看来,实在难以下咽,但对于当地的壮族人来说,羊糜汤清热养胃,生羊血补虚健体,是难得的保健佳肴。

2.2 受汉文化影响,具有土著文化特色

壮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其文化深受中华汉文化的影响。壮医药文化当然也不例外,例如由于壮族聚居和分布地区处于亚热带,虽然平均气温较高,但四季仍较分明。日月穿梭,昼夜更替,寒暑消长,冬去春来,使壮族先民很早就产生了阴阳的概念,《广西通志・卷十七》(明)就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加上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流及受其影响,阴阳概念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就更为广泛。如阴阳的概念也被运用到医学上,作为解释大自然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说理工具。除受汉文化影响之外,壮医药文化更多的是具有本土土著文化的特色。如壮族著名神话《布洛陀》中传说天地分为三界,天地三界必须保持同步平衡,才不会发生自然灾害。后来联系到人界,则人与天地三者之间,也必须保持同步平衡,人才不会发生疾病。壮医理论中的“三气同步”理论其来源就与壮族先民这种朴素的宇宙观有密切的关系。

2.3 内涵丰富,涉及面广

文化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形式来承载的。壮医药文化涉及许多方面,物质文化方面如:文献(包括壮医药文献和反映有壮医药内容的壮族其它文献)、医疗实物(如壮医诊疗工具、药物采制加工器皿等),药物(壮族地区原产或民间常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非物质文化方面包括神话传说、巫术、口头传统、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绘画、歌谣、饮食等等。

3 壮医药文化的表现形式

作为壮医药与壮族传统文化交融、结合、渗透形成的产物,壮医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彩多样的。有的以相对独立的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一些治疗器具如药线、骨弓、药锤等,大部分则隐含在其它文化丛的表现形式当中,以神话、习俗、山歌、药市等形式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壮医药文化可以分为物态文化、神话文化、巫医文化、符号文化、医药习裕文化、口碑文化、歌谣文化、药市文化、气功(体育)文化、生殖文化、药食文化等等。

3.1 物态文化

在壮医药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壮医广泛使用各种针、药线、瓷碗、骨弓、药锤及熏蒸、药物敷贴、药佩、药刮、牛角、竹罐等壮医医疗工具,相当部分至今仍在沿用。在药物方面,田七、肉桂、八角、薏苡仁、罗汉果、珍珠、蛤蚧等均为主产于壮族地区名贵药材,早已为壮族群众所了解和广泛应用。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田七,生于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为金疮要药”。它们均具有实物的属性,属于壮医药物质文化的主要形式。

3.2 神话文化

“神医三界公的传说”是壮族地区流行的与医药相关的神话文化。三界公乃仙童转世,曾于山中遇仙,授以五彩带、仙棒、仙桃及金字书法宝,三界公服下仙桃变成神医,专为贫苦乡人治病。治病时在病人患处缠上五彩带,以仙棒轻轻敲三下,则骨折脚跛的人就能奔走,浮肿病人恢复健康,多年瞎子能重见光明。在瘟疫盛行期间,三界公广发“驱瘟灵”,使患者药到病除,起死回生,且分文不取,深受群众的爱戴。为了纪念这位神医,祈求三界保佑,消灾祛病,壮族地区多处修建有“三界庙”,现忻城县土司衙门旧址附近仍保存有一座清代修建的“三界庙”,常年香火不断。

3.3 巫医文化

巫医与神职医生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早期都出现过的职业。壮族地区巫医文化古已有之,壮族先民重巫,文献不乏记载。汉代越巫风曾在中原地区广为传播,可见壮族巫文化影响之深广。清代,南方壮族地区仍盛行巫风。直到现代,壮族地区仍见巫之遗风。如至今广西城乡还可见到一种治小儿夜啼的符咒法,把写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小哭王,路人行过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光”的符咒丢在路口或贴在路边的树杆、电杆、墙壁上,路人走过念一念,小孩的夜啼病就好了。这是巫医文化的一个例证。

3.4 符号文化

在广西左江流域一带,共发现了180处笔触粗犷、风格浑扑的巨型壁画,其中宁明县的花山崖壁画,其规模在国内崖壁画中首屈一指,国外亦属罕见。经考证,这些崖壁画属于先秦时期瓯骆先民所作,对崖壁画的文化内涵,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是壮医为防病强身创制的功夫动作图。利用舞蹈导引气功等方法防治疾病,是古代壮医的一大特色。有学者将之与春秋战国时期带气功铭文的玉佩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帛画并列为中国三大气功文物。

3.5 医药习俗文化

壮族地居亚热带地区,气候潮湿炎热,且多高山丘陵,树木茂密,故岚丘瘴疟、瘟痧疫疬均多发生。因此壮民十分注重未病先防,并总结经验出了一些颇具特色防病方法。如将草药扎成药把挂于门旁或置放房中,以辟秽驱邪。《靖西县志》记载:“五月五日,家家悬艾虎,持蒲剑,饮雄黄酒,以避疠疫”。又如家中若有未成年的孩童,则令其佩挂各种香药制成的药囊,以扶正驱瘴;若在瘴疠流行季节,村寨无论男女老幼,均佩带药囊,以避邪防瘴,这些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3.6 口碑文化

壮族民间医药经验历经千年而流传至今,最主要的原因是民间存在有丰富的口碑资料。口碑资料中有的是医者亲身经历的记录,有的仅仅由口头转述。例如:“罗勒、佛手、九里香,治疗腹痛和肚胀,小茴香和水田七,胃痛服了真有益。花椒和干姜,胃寒是良方。茉莉花根和香附,跌打扭伤痛即除。”一些壮医药的口碑资料并不止局限于壮医之间流传,而且在民间普通百姓中已经作为一种生活常识而世代相传。

3.7 歌谣文化

壮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壮族歌谣包含的内容广泛,除了男女之间的感情交流外,壮族的生活习惯、农耕工艺、民情世俗、社会形态乃至医药等等均在歌谣中大量出现。如从已收集到的壮族民歌中就有对疾病症状、治则与用药的认识内容,“脸黑透红怕发痧,桐油浸纸慢慢刮”,“每棵都成药,有苦也有辣,辣的能治痧,苦的能清热。有酸也有甜,酸的能吸汗,甜的能补气”可以说壮族歌谣是一部壮民族古代原生态的百科全书。

3.8 药市文化

壮族聚居的广西靖西县、忻城县等地,长期以来就存在药市习俗。靖西壮乡药市每年在端午节举行,其规模宏大,丰富多彩,壮乡男女老少这一天去逛药市,一方面饱吸百药之气,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交流和传播壮药知识,这不但是一种有关医药的良好民俗,也是壮族民间医药经验自发性质的大交流,是壮族地区的盛大的医药文化习俗。

3.9 气功(体育)文化

壮族先民很早就意识到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广西宁明县花山崖壁画所绘人像,经专家研究认为,不管是正面还是侧面,都是一种典型的舞蹈动作或功夫动作形象。舞蹈在早期医疗实践中的地位,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华佗的五禽戏中可以得到证实。壮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阴湿多雨,脚气、风湿、身重等为常见多发之病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故而壮族先民创造了这些具有宣导滞着、疏利关节作用的舞蹈动作,并作为永世流传的防治疾病的方法而绘制下来。至今壮乡人民崇尚气功,喜爱体育活动及歌舞,常在节日里开展抛绣球、赛龙舟、拾天灯等传统健身活动,这与壮医十分强调“未病先防”的预防保健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3.10 生殖文化

壮族民间对人类的生殖繁衍也有自己的理解。壮人信奉花婆神,她是专管生育儿女的女神,又称“花王圣母”。壮族认为儿女是花婆庭院里的花朵,枯荣全凭花婆主宰。婴儿出生,即在床头铺上纸花,逢年过节由母亲领孩子另祭花婆。孩子有病,也要祭请花婆保。在骆越文化考古考察工作中,专家在环大明山地区发现男根形态的大型石祖一直被当地村民所供奉。另外,在宁明花山崖壁画上,能清晰地看到数千年前壮族祖先描绘出的2副人交媾图,这体现了壮人历来对人类的生殖有着非同寻常的崇拜。

3.11 药食文化

壮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稻类不仅是古代壮族人民充饥之食,而且作为健脾胃、益肾气、延年益寿的食疗壮药,加工成药粥、药酒、药饭、药糕等药膳食用。如贺县的黑糯米酿酒“沽于市有名色”,桂平市的黑糯米酿成的甜酒,具有“补中益气而及肾”之功效。除了粮食作物被壮人发现有良好的食疗保健作用外,水果、蔬菜、动物、调料等能给予人补充营养的大部分食品都有特定的食疗功效。如橙“能解鱼蟹毒,核炒研冲酒服,可治闪挫腰痛”;紫苏“食之不饥,可以释劳”;枸杞菜“味甘平,食之能清心明目”等,以及壮族民间历来流传有生饮蛇血治风湿;老鼠滋补之功“一鼠当三鸡”;蚂蚁治风湿;蛤蚧、麻雀、公鸡蛋(公鸡)滋补壮阳等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声震.壮族通史 第1版,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第8篇

说:“传统文化是我的精神食粮。”生于斯,长于斯,浑金璞玉,天然美质。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摄了你的魄,卒成丰富的内在。是的,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

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风度,也曾大碗喝酒,畅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养育情怀。情感丰富来源于文化的底蕴。正如古语“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恰似朗月清风,不知不觉文化融在了品性里,成为一生的底色。就好比沙龙孕育了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骨子里都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柔美。亦或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好似山里的黄鹿,从不想痛苦的事,从不发怒,从不伤心。”眸子里显现着山水的灵性。这种无法否认又不抗拒的文化的力量,会让异域之人赛珍珠在晚年念念不忘曾养育她的中国,带着一种文化的忧伤。

文化是一个人的魂魄,无论是信天游还是沂蒙小调或是闵音,都在生命里唱响。《雅舍谈吃》中,梁先生大谈令他魂牵梦绕的正阳楼的烤肉,薄如纸的烧饼和一鸭三吃的北平烤鸭。老北京的文化符号连同胡同与冰糖葫芦刻到了他的脑海里,在内心中未然成杯。

抑或是叶子说她发了疯地想念南京,想念路边摊的虾皮小混沌,想念夜晚柏油马路上油沆气混着半酸半甜的果皮的味道。嗔怪南京人将车站修在周围绿得不像话的群山。这是石头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让生活丰富且安详。所以说,鸿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域的灵气。

传统教育中《颜氏家书》更是以“令熟读经史子集”为教育目标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我们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或者说文化成为自我的内在。而这种巨大的影响,是夏怀骂虫,玩物成痴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从文念念不忘的凤凰古镇,是莫言传奇魔幻的山东高密乡。今生今世,定时和骨子里的文化白首相依,不离不弃。而罗素感概“参差百态而幸福本源。”那就和鲜活的文化一起,幸福到老,行囊永恒。

高考满分作文:享文化之繁华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的渺茫与伟大,与陶潜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

文化从那翻滚激荡的黄河开始,便扎植于我们的心田,镌刻于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那元宵佳节的灯谜,那雄伟的华夏庭院,无一不是珍贵的传统元素。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正因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烂壮美。把文化作为生命的行囊,便让灵魂与文化一道,穿行在历史的音符与文字墨香之间。

文化,流淌在悠远的箫声中,诉说着哀怨与愁绪,文化,也弥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叹尽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转于锦瑟之间,轻拢慢捻之间净化内心的污秽。本无生命的乐器与乐曲结合在一起,便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寄予着心灵的世界,承载厚重的文化。

不仅仅在丝竹间,文化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伏在洞底绘出的梦幻敦煌,诉说着那千百年前人们的信仰;齐白石着手画出的自然风物,亦传达着生命的灵动;壮观的《清明上河图》,也刺激着美的神经。中国画中的水淡云轻,妙手丹青的一点一描,拓开的不仅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之魂由笔底传承。

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腑脏;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带般拂过的清新之风,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那挥洒自如之间掩盖不了中华文化之含蓄内敛,那笔锋回转之间亦彰显着文化之典雅深厚。亦深潭微澜,亦雪底苍松。

文化如辽远的江海,包容着一切。既有张翰的“江月年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白的“起舞弄清影”的飘渺烂漫。那篇篇诗词,字字珠玑,诗人惜字如金,落笔生花,留给世人一片芳华。文化之美常浮荡于我心间。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至臻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那是中华之精髓,炎黄子孙之傲骨。它如枝头的梅花,傲吐芬芳。

愿乘文化之舟,度文化之沧海,享那份美好与挚真,低吟文化之妙语,歌呤一生,幸福一生。

这样的行囊,希望我们共同拥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

高考满分作文:藤蔓人生懂得放下

麻纸粗糙的纹理带着原始树木的粗犷,香火味和着纸张燃烧的味道仿佛是从远古吹来的风,带着厚重呛鼻的气息,灰烬升腾,摇曳,又无力委落在尘埃里。瞳跪在满是荒草的墓前,按下手机上单曲循环键,低吟浅唱的越剧缓缓溢出,不知不觉,她也跟着哼唱起来,寂寥而落寞。

每个人的喉头都卡着一根鱼刺,那是一种咽不下去又无法言语的痛,只得等着岁月这味陈醋的浸泡,慢慢软化。瞳的那根。鱼刺“却坚硬而固执,母亲便是她一生的心痛。

十年前。小镇总被薄雾所包裹,一切都朦朦胧胧,看不真切。发黑的乌蓬船靠在岸边,昏黄的灯沿着河流一路闪烁,瞳撑着一把泛黄的油纸伞,趿拉着雨鞋走在回家的路上,青石板上的苔藓几次让她险些滑倒,屋檐将天空割裂成不规则形状,指尖所触及的墙体,片片剥离,逢着。丁香般的姑娘”,瞳在心中自嘲了一下,只有为生计而忙碌的。侏儒“。她恨透了这样的天气,心想:诗人真是矫情。远远地,母亲轻唤:。囡囡回来了,头发有没有湿,有没有着凉……”一串的询问打断了瞳的沉思,抬头便望见,母亲斜倚在厚重的木门上,古朴精致的木簪将发轻轻束起,嘴角噙着几丝温暖人心的笑,周身总是散发着江南女子所特有的温润与体贴,这薄薄的雾更是平添了一份美人如花隔云端的诗意。

“嗯,没有”。瞳冷冷的回答。我给你熬了碗姜汤,喝了暖暖身子“。”不用了。“

屋内又是死水一般的沉寂,母亲放上磁带,坐在一旁静静聆听越剧,手不断揉着膝盖,捶着肩膀,江南潮湿的气候使母亲早早患上了风湿,梅雨天气里,又犯的紧。童起身原本去帮母亲捶肩,身子顿了顿,抬手关了录音机。嗞嗞,嗞嗞”声在空气里颤动,童望着窗外,一字一句缓缓的说:。学校填志愿表,我填了北方的一所学校。“母亲猛地停了手中的动作,停在半空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几乎用恳求的语气说道:。为什么去那么远呢,填省内的吧,你可以多回家看看那我也可以照顾你啊……”。我想去!“她不想再听下去,仅仅用这三个字就让母亲从今往后只字未提。

瞳如愿以偿,到了心心念念的北方。她爱晃得人眼疼的蓝天,爱北方姑娘的豪爽与洒脱,艾沙漠瑰丽奇绝似火晚霞,爱明媚阳光渗进骨骼,爱冬日大雪纷飞,明艳的红和黄色调占据整个眼球,她疯狂的想要忘记一切有关潮湿气味的记忆,包括母亲与那绵软越剧,撞击耳膜的一直是嘹亮的秦腔,这才是最惬意的生活。她自私的活着,贪恋这样的人生。以致四年大学毕业后,仍固执决定留在北方。

母亲一人守着江南的老房子,望着大门前奔跑嬉戏的的幼童,几十年如一日的断桥。六年匆匆而过,瞳与母亲的见面只限于参加婚礼那次,平日的嘘寒问暖。囡囡,以后想干什么就随心而做,快乐就好,不要被太多的事牵绊……”母亲这次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可也成了最后一次说这么多的话。

第9篇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教学理念、思维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在教学理念方面要树立应用型教学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贯彻到大学语文课的课堂中去;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地体现应用型教学的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大规模的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学生所具备的技能应是他们毕业后职场中急需的技能。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学校一方面强调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校期问学会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他们在三年后的职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语文课无论是从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方面来看,还是从适应大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方面来看,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语文课的课程改革也刻不容缓。这门课改革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就业需求这两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应用型教学的理念,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地体现这一理念。

一、转变观念,重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

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高校认为大学应该强调专业特色,大学语文课没用。这就导致了这门课程的边缘化地位。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形同虚设,专业课可以随意挤占大学语文课的课时;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将这门课取消了。即使开设了这门课也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认为这门课是给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认认字词,让学生读读课文,写写作文等,在很多方面都是高中语文课的延续。此外,中文系有经验的教师都不愿意讲授大学语文课,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中文系的专业课上,科研论文也主要关注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大学语文课的授课教师也多为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年轻老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对教材的处理等方面比较欠缺。为数不少的高校把科研经费都投在本校重点学科和专业上,对大学语文课却几乎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大学语文课的课本内容陈旧老套,教师的授课方式单调乏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大学语文课现在的状况:老师不愿意讲课,学生不愿意上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宣传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和应用性,使学校各方面认识到它在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开阔视野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证大学语文课的课时。第二,在师资方面既要配备有经验的教师,同时也要培养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科研经费的投入。

二、强调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应用性

在重视大学语文课的前提下,我们更要强调它的人文性和应用性。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合理化,尤其注重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对应聘学生的要求不光体现在专业技能上,还体现在应聘学生应有较高层次的人文素养上。这两方面对于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院校就应该立足社会,突出学校特色,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课在这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大学语文课应在“新”字上做文章。它的改革方向应从中学语文的工具性转向人文性,把传播人文思想和传统支化作为其主要的任务。讲授大学语文课的教师要通过课文讲解、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深层次发展的需要。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重视文化的时代。各学科之间不断渗透,学科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各学科不断融合的趋势,很多学科在融合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创新。大学语文也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打破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地理、心理学等学科的界限,树立文化语文新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充分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解读文本,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理解,需要考察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经济之问的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如民俗风情、神话传说、智慧谋略、图腾崇拜等各种各样的知识。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智慧、锻炼他们整合知识的能力。

大学语文课和其他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有所用。教师一方面要强调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另一方面更要强调它的应用性。教师让学生明确在学完这门课程后应该掌握一定写作阅读交际的技能。学生在单位应具备正确书写应用文和公文的能力,同时还具备准确地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及在公众场合积极主动地与人沟通的能力。

三、授课过程中必须贯彻学术性、趣味性、时代性、应用性的教学原则

教师所选的课文应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教师要发挥专长,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可以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并且和学生一起探讨该学科的学术热点问题,并把这些科研成果通过课堂这个媒介和课文联系起来,从而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教师也要提高大学语文课的趣味性。在讲授具体篇目时,教师应把相关的背景知识、作家的生平趣闻轶事、民俗文化等内容穿去。这些材料都会提高大学语文课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教师讲授的课文应体现时代性。大学语文课的讲授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作出见解独到的理论分析,对一些新出现的现象进行文化阐释,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理性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虽然一些经典的古文文本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描写的是古人的生活和思想,但是作为大学语文课的教师也应该能挖掘出时代意义古为今用。

追求实用性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最大课题。高校现在开设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实用的技能性课程,而“形而上”的人文课程,各级部门并不太重视。大学语文课的实用性,既有“形而下”的语言层面的应用,又有“形而上”层面的“用道”。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资源都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都可以对接现代企业管理,这是“形而上”的“大用”。而这些内容正是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严重忽视的,也正是此课程链接专业课的关键。这里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四、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及考评方法

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一节课,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首先,教师把课文按主题分类,让学生分组来领取不同主题的篇目,一个小组内部分工查找相关主题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其次,让组内的每位学生都根据整理的相关资料认真准备,写出完整的教案。最后,每小组推选一位学生上讲台,讲十五分钟准备好的课文。同时教师应提出严格的实训要求如:板书整齐、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重点突出等。其他听课的同学也应做相应的听课记录实训结束后教师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对在实训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精神奖励。

2.教师可以讲授一些西方当代的文艺理论,实行应用型教学。教师运用理论对具体文本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修养。如教师可以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解读文本,让读者——学生意识到读者在文本创作中的重大作用,比如从结构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孔乙己的存在意义。从影视美学的角度来对现在的影视大片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影视欣赏能力。

3.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教师做一些幻灯片进行辅的教学,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听一段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沉浸在古诗词优美的意境中。一段影像资料的播映又能把学生带回久远的历史中。多媒体的使用会使教室里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学生从中得到熏陶。

4.改变期末考试方式,建立灵活的全面地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评体系。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把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还要把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纳入考评体系中,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五、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

第10篇

开展课外阅读的好处,大多数人都知道,可是为什么学生总是不能光明正大的开展阅读呢?我认为一方面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另一方面是人们思想认识上存在着问题。其实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强有力的补充渠道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课外阅读是启发学生智慧和锻炼学生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健康读物,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积累都是很有好处的,下面谈谈开展课外阅读的好处。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学科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民族精神,都饱含在书籍和文献中。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人类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胜过学校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的成长。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提升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们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拿小学生来说,有些老师喜欢让学生抄写字词,他们动不动就让学生把学过的每个生字抄写几十遍,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这些无用功上。因为这些宇他们早都会写了,老师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去写,他们心里就会产生厌倦感,虽然看起来学生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可是这样的作业作用在哪里呢?假如用这些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健康的课外书籍,同样的时间内,这两种学习方法学生实际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后一种方法学生感兴趣,可以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学会更多的字词等等。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提升他们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母语素质和接受传统文化的能力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面向每个学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大量的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把提升祖国母语素质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大量的中国优秀文化作品,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泉。中国语言,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让学生多读,多感受,多品味,这是增强学生对母语情感的唯一途径,也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

四、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可能刚开始,学生还是漫无目标,想阅读又不知从何读起。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适合他们意愿的课外读物,引导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自己获取读物,一旦养成习惯,将会受益无穷。

五、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第11篇

近些年来,网络用语已经“跳”出了网络,开始频频出现在电视、广播、报刊等上面,例如:菜鸟、大虾、粉丝、恐龙……网络语言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简单易用,具有简洁性、新奇性、诙谐性等特点。它符合网络世界推崇个性、追求创新的特质,轻松幽默的风格也迎合了现代人在紧张忙碌充满压力的生活中寻求放松的心理。但是,也存在着语意模糊、不合规范、过度求新、生僻晦涩甚至粗俗低下等不容忽视的弊端。

笔者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各位大虾、菜鸟、米娜桑,大家好!听了楼上的发言,偶感到实在是激动的内牛满面,偶实在是非常非常稀饭。5201314,思密达!”对于这样一段内容,年轻人或许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对于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来说,要理解它的意思实在是有些困难,而像这样的语言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对于喜欢张扬个性、标新立异的青少年来说,他们不仅是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更是网络语言的创作主体。习惯于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的他们,将这些语言写进日记与作文也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实上,网络用语已经成为了校园流行语。我们并不反对学生使用这样的一些语言,但如果将一些不规范的语言如缩写、错字、别字等,用在日记与作文中,必然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给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

首先,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性与简单化的特点,长期使用很容易使学生养成对语言随意生造、篡改的不良习惯,浮躁散漫的心理也会由此滋长。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网络语言往往求新求快,因而大多使用词语和断句,甚至是字母、数字,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另外,对于长期习惯于使用口语化、通俗化较强的网络用语的学生,很可能会对传统文学如:文言文、古诗词等经典篇章产生厌倦情绪,使学生忽视了对经典的阅读,不利于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更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去规范学生的语言。语言直接影响着思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就表达相互反映的中介;当作用于人与客观事件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作息的载体”。由此可见,规范的语言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那么,对于网络用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打击压制,还是任其发展、放任自流?如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打击压制很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任何力量在社会潮流面前都有如螳臂当车,更何况这一潮流又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如果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又不能听之任之。因为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要规范语言。网络用语中“走召弓虽”、“内牛满面”、“稀饭”“酱紫”等语言在语文课堂上是绝对不可以出现的。中学生尚处于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语言的应用能力与语言的鉴别力不强。经常使用网络语言这种另类的表达方式,很容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是规范的。由此看来,面对网络用语对语文教学的冲击,我们既不要一棍子打死,又不应该听之任之。

笔者认为,面对无处不在的网络用语,我们大可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思考语文教学如何在保持其特点的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固守被僵化了的所谓‘传统’必然取消语文教学本身。”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因此,我们不妨学习一下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应对。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我们应该主动了解网络语言,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不能将其完全否定,而应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差异,认识到网络语言存在的缺陷,教给学生如何甄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其次,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能力。提倡并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在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感受到汉语语言的魅力,获得美好的精神体验,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汉语语言和民族文化。

语言的规范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面对无处不在的网络及网络用语,我们不应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又竭力反对学生使用网络用语。正所谓“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我们应该正视这一趋势,并积极应对网络用语带给我们的挑战。

第12篇

关键词:诗歌批评;时代背景;发展;出路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当前中国诗歌批评发展概述

提及当前诗歌批评具体进展究竟如何,不仅仅普通大众,就连一些文学爱好者也对这些内容漠不关心甚至一无所知。尤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领域中,诗歌正逐渐走向边缘化,诗学研究者大量关注的关于诗歌的种种事件或诗坛论争,一再倾注大量的精力来阐释那些事件和论争的意义,严重忽视了诗歌本身、诗歌发展的现状及合理且有意义地开展诗歌批评。因此,大量的诗歌批评与理论研究成果对新诗的创作与发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大量充斥于诗歌研究领域的诗歌批评也开始失之原味,暴露出诸多的弊端与误区。因此,我们必须清晰地认清当前诗歌批评误区的相关问题,从根本上把握诗歌批评误区产生的相关根源,进而纠正当前诗歌发展方向,寻找一条诗歌批评极其自身的发展出路。

二、当前诗歌批评发展的出路

诗歌批评领域出现的问题不是凭空闪现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社会原因的。所以,要想有针对性地解决诗歌批评领域存在的问题,真正为当前诗歌批评发展及当代诗歌创作乃至整个诗坛的发展寻找一条合适的出路,就必须从历史背景、社会现实、诗评主体及诗作本身等各个方面考虑,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出路。

(一)充分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学观

中国传统文学向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是继承、借鉴、创新、发展的历史。中国现当代诗学由传统诗学发展至今,继承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这是根本。也就是说,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必须深深跟之余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其次才可以适当有选择性地借鉴国外经验。毕竟外国的文学理论观念是其国家政治经济甚至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反应,和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大有不同。继承我国传统诗歌文化的根源并有所发展,保持其具有中国特征的旺盛生命力和艺术张力,在此基础上以多民族视角去发现外国文学理论中的精华部分,切不可全盘西化照搬西方理论,也不能脱离我国文学发展的背景和规律,更不能违背我国人民大众的文学审美和批评习惯,兼容并包且和而不同,创造出我国特色的当代诗学批评理论体系。

(二)坚持以创作文本为中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不仅仅可用在思想上,同时也可以用在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上。实践出真知,诗歌创作的实践之中才能得出正确合理的诗歌创作和批评理论。像当前诗歌批评体系之内,大部分批评家都是没有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空谈家,这样的现象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诗歌作品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诗歌批评必须以诗歌作品的文本为基础出发点,批评的理论必须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有料可考,不能抱着“纯理论”或者“纯主观”的态度去进行诗歌鉴赏与批评。

(三)以人为本,提升诗评者综合素养和形象

在上文中我们可知,部分诗评者进行诗歌批评的目的不纯洁,附庸风雅、盲目追捧的现象严重,其实从根本开来还是其综合素养相对较低,与其进行诗歌评论的行为活动不搭配。诗歌评论所需要的专业或非专业的诗评家除了要具有足够的文学素养以外,还必须能够在诗歌评论时做一个“纯粹的文人”,不能过多得将除去文学以外的其他东西带进诗歌评论的行为之中,严肃准确地划清诗歌评论与社会政治、人际关系、金钱需求等等的关系,同时要具有知识分子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本着对传播受众负责的态度,真正用心去做好诗歌批评。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个人形象的打造和维护。有部分诗评者或以前卫自居的文学爱好者极力炫耀自己的诗歌天赋,主张把诗歌文本同诗人人品完全剥离,纵容自己的人格及形象背离社会发展的正常方向,展现给人们一种刻意做作下的愤世嫉俗、神秘怪异、荒诞不经的形象,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诗人及诗评家产生误解和偏见。所以,提升诗评者综合素养和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重视教化作用,引导诗歌创作向良性方向发展

威廉维姆萨特说过:“批评家不是关于一首诗的统计数字报告的撰写人,而是诗的意义的启发人或诠释者;如果他的读者足够敏锐的话,他们将不满足于把批评家的话当作证词,而将把它当作一种教导来深思熟虑。”这句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诗歌评论家对受众的引导和教化作用。当前诗坛充斥着大量的新的“艺术”表达形式,比如“下半身”诗歌、“梨花体”和“口水诗”等等。这些诗歌的创作者大部分以第三代或后现代派自居,与中国诗学传统格格不入,自绝于大众,同时也不吸取西方诗歌创作理论的精髓却追逐其浅显自由的表达形式,严重地扰乱了诗坛的创作秩序,使中国当代诗歌质量下降,备受大众诟病。诗歌批评应该严肃地尊重中国传统诗学的发展实际和审美向度,在严厉整饬诗坛的这一股不正之风的同时,努力倡导如东方诗风般的新格律诗,以救赎当前新诗无韵无味的痼疾,纠正当前新诗创作之中反结构、反韵律、无内涵的歪风,尽量使新诗能够很好地被朗诵甚至演唱,提升其语言的魅力,同时力求致力于建立新的诗风,与当前时代现状想结合,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以此来增强诗歌评论的教化作用,解决当前诗歌误区中的难题。

(五)制定“行业规则”,建立相对的诗歌批评标准

当前诗歌创作与批评体系之内,可参考的标准纷杂且较为混乱,秉持不同诗歌评论观念的学者也就会有不同的诗歌批评标准,而学者与学者、流派与流派之间,诗歌批评参考的标准都具有较大的差异甚至出现理论性的冲突,诗歌批评标准也未形成一种常态的相对完整的体系。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作为诗歌评论受众的读者的判断意识直接陷入了“瘫痪状态”,在“百家争鸣”的诸多诗歌批评理论之中,究竟该相信那一家的言论。这种局面的确相当糟糕,必须进行彻底或较大的改观。

我们都清楚,诗歌的定义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诗歌批评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但是,诗歌之所以被称为诗歌的基本元素,却不可能被轻易地否定或者颠覆,诗歌创作在语言的纯度和张力、想象力的持守和发散、生活的诗意发现即“诗意栖居”方面均具有自己规范性的要求。如果有相关学术权威组织或者团体在尊重诗歌自身基本特征的前提下结合当下新诗发展的客观实际而制定相对的诗歌批评标准,诗歌批评界内各种不和谐的声音便会大大减少,诗歌批评产生理论的质量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结语

当前中国诗歌批评现状的产生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及根源,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是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必然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结合中国诗歌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找到当代诗歌批评突破当前现状、进行下一步跨越的有效方法和出路。只有这样,我国的诗歌批评才能够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刻的教化作用形象展现在广大诗歌及诗评爱好者面前,进而推动我国当代诗歌乃至整个诗坛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言宏.诗歌研究与诗歌批评[J].当代作家评论,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