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次北固山下王湾

次北固山下王湾

时间:2023-05-30 09:26: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次北固山下王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所写作的一首羁旅诗,诗中用精炼而极富艺术价值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所见到的春意盎然、水面壮阔的景致,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南国初春到来时的欢喜,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通过对该诗的赏析,世人更倾向于此诗是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把它定为一首写乡愁的诗。这就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了。笔者认为,从诗句来看,此诗是一首和乡愁无关的羁旅诗。

作者王湾在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后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优美的山水美景深深倾倒,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山水的优秀诗篇,但不知因何原因,王湾留存于今的诗作很少,现存诗仅有10首,而《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王湾的诗歌深受当时吴中诗人诗风的影响,有着清新隽秀的飘逸之美,而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也体现了他的这一诗风。

在首联中,“客路”“行舟”两个词语点出作者身份,是一位身在异乡的羁旅客,于是,有人就揣度此时的诗人会对故乡产生思念之情,这就未免有点绝对化了。难道仅仅凭借这两个词语就能意会出作者因思念家乡而产生愁苦的情绪吗?如果这样分析,那可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且看一两句的后面三个字各写的是什么:“青山外”“绿水前”。诗人由楚入吴,沿江乘舟而行来到北固山下,所到之地是一个有着青山绿水的所在。他为什么停船?是因为眼前所见之景吸引了他。“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遣词造句中,是很珍惜用词的。他会用最恰当的词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表现出来。如果诗人的本意是要流露思乡的愁苦之情,它会选择一些更能表达他愁苦之情的意象。“青山”“绿水”,这些亮丽悦目的景致是足以让诗人产生喜悦之情的,也符合王湾清新隽秀的诗风。

而在颔联部分,作者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对仗工整的句子,写出了春季到来,潮水上涨,漫上了堤岸,使河面更加宽阔。春风柔柔地吹拂着,使船帆高高地悬挂着的景致。这是身处船上的诗人所见之景。在读到“潮平两岸阔”一句时,我想起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两句可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所写的,都是春水上涨,使人眼界开阔,内心顿生旷达之感。而“风正一帆悬”更是写出了诗人此时恬适自在的心情。悲伤之情,我想是无从而来的。

而最为有名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诗人的所见所感。见到的是夜晚还没有消尽的时候,朝阳却从海边喷薄欲出;感觉到的是此时春天已经冲破了严冬的束缚,迫不及待地从旧年中走出,焕发着勃勃生机。“生”和“入”形象地把“海日”“残夜”和“江春”“旧年”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日和江春那种动态的活跃之美。而这种时序的更替和新旧年交接的形象化描写,无疑会让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人产生一种欣喜之感。往往人们在分析此诗的过程中,会从“残夜”和“旧年”这两个带有贬义的凄凉色彩的词语入手,而没有从全诗的感彩整体分析。想当然地认为羁旅在外的诗人在面对时序更替的时候,生发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和后面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联系在一起,更加认为此诗的主题是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认为此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我认为,此种理解是片面的。诗歌是精炼的语言艺术,如果此诗是写乡愁,作者在前四句里所做的铺垫是否太长了,直接写自己的乡愁多好、多直接。如果我们耐心品味,对这两句诗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这两句诗还阐述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而这种人生感悟的获得,会使诗人更加留恋江南,更加喜爱初春时的江南风景。即使是身处异乡,但见到此种景致,定会使他萌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此时的诗人刚刚中进士,又赶上历史上文人最有希望的开元盛世时期,诗人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诗人离家在外,这时的诗人,是没有时间来思乡的。

《河岳英灵集》中记载,唐代著名文学家张说在任宰相的时候,曾亲笔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题于政事堂,令朝中文士作为楷式。试想,哪一个朝中要员会把写满思乡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悬在居所里,弄得自己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两句诗能让人产生向上的力量,流露的是积极乐观的心态,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这些要素才会让张丞相把这两句诗悬挂于政事堂上。

“诗言志,诗言情。”在前六句写景铺垫的基础上,诗人在结句开始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是以自己身为羁旅客的身份为立脚点的,所以,先以问句的形式吟出“乡书何处达?”一句,这一句是很耐人寻味的,似有着身在异乡游子的淡淡忧伤,可是,“归雁洛阳边”一句一扫悲郁愁苦之情,鸿雁传书,使诗人最牵肠的思乡之情也找到了寄托的对象。这样,诗人就更专注于眼前的初春之景中,沉醉下去了。甚至,由于初春之景给诗人带来的美好感受,我想,乡书的内容写的也不一定是抒发愁苦的思乡之情这样的语句,而很可能是以欣喜的笔调尽情地描述南方美丽的初春之景,让家乡的人共同感受一番江南美景吧?

所以,笔者认为,《次北固山下》一诗,主题是畅游吴楚之间的王湾在春季到来时,见到南方美丽壮阔之景,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进而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部分赏析者所体会出来的思乡之情,只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是断章取义罢了。

第2篇

一、介绍诗歌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诗歌教学不宜采用开门见山的教学方式,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普遍对于诗歌的兴趣不大,教师如果在上课开始就直接进入诗歌的理解教学阶段,学生会觉得十分枯燥无聊,难以接受。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个“过渡期”,让学生在“过渡期”就对诗歌产生学习的愿望。所谓“过渡期”就是教师结合课外各种资料对将要教授的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相关故事或者典故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最好是以故事的形式来开展这个环节,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与诗歌相关的文学知识,还为学生深入学习该首诗做了铺垫,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因为对相关故事感兴趣而产生对诗歌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苏教版7年级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次北固山下》的教学中,教师先对诗歌《次北固山下》的作者王湾做相关介绍:王湾是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却偏爱江南春水,常常往来于吴楚间,《次北固山下》是诗人最有名的作品。教师在介绍诗歌作品时可以刻意地突出该诗歌的文学地位,引起学生的重视,接着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虽然王湾喜欢江南的春色和美景,但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面对江南美景和孤独的小舟,思乡的情感就油然而生了,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分析之后,可以体会出来。教师在这个“过渡期”还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设置悬念,比如教师可以这样问“王湾的诗歌通常是以赞美江南美景为主,但是这首诗歌却有着淡淡的愁绪,同学们知道诗人的这种愁绪是什么吗?”这样的提问为理解设置了悬念。

二、为学生营造诗歌的意境

许多学生之所以对一首诗歌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领略其思想之美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创造相应的氛围,营造与诗歌相应的情境来让学生酝酿情感,产生代入感。所以,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的第二步就是创造合适贴切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造意境。教师可以利用绘画联想展示的方式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即教师让学生将诗句所描写的景物在脑海中一一想象出来连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尤其是古代诗歌,诗人多数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十分注重环境的描写。

例如在古代诗歌《过故人庄》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诗中描绘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场景,安宁平静的小山村被矮小连绵起伏的小山包围着,周围是青翠一片,随处可见的绿油油的树木,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小村庄外,诗人走在山村小路上怡然自得的享受着大自然的静谧美好。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营造诗歌的意境,烘托气氛。

比如在学习诗词《水调歌头》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同名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产生对诗词的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感。特别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应该配上较为古典的音乐,通过我国古代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才能与古诗词较好地契合。比如二胡演奏的名曲《二泉映月》就能营造一种悠远而宁静的诗歌意境。

三、深入发掘诗歌的内涵

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即内涵是诗歌的精华部分。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要重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感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诗歌情感的大致方向,查找并总结相关资料,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诗歌是一种艺术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中很少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的情感是等着读者自己发掘的。因此这就使得诗歌的学习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诗歌的细节,发挥主观能动性,揣摩诗人的意图。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第3篇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5、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很多人应该就是通过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这首《泊船瓜洲》,才第一次接触到“京口”这个地名。而随后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又刷新了人们对京口的印象。二者相较,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只是交代了京口的地理位置,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系统介绍了京口的辉煌历史和著名人物。

京口,古地名,在长江下游南岸、今镇江市北固山下,其北临大江,南据峻岭,自古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在王安石生活的北宋时期,京口、瓜洲(今属扬州市)是长江两岸的重镇,诗人从江宁(今南京)进京(汴京,今开封),必须要从江南的京口乘船渡江至江北的瓜洲,这便是《泊船瓜洲》写作的地理背景。

而到了辛弃疾写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南宋时期,国家已是山河残破,词人登上京口的北固山,在北固亭前俯瞰长江,百感交集,他无心关注春风、明月,心中卢斤怀的都是天下大事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说的是最初营建京口的孙权。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已称霸江东的孙权在镇江北固山的前峰营建京城,并将大本营从吴(今苏州)迁来。京城即后来的京口。在孙权坐镇京城的三年多时间里,先后发生了赤壁大战、刘备借荆州、孙刘联姻等重大历史事件,因此,毫无疑问,京口不仅成就了孙权的伟业,也是促成三国鼎立的一个关键地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是京口历史上另一个重要人物――南朝宋武帝刘裕,“寄奴”即刘裕的小名。东晋南渡后,京口作为军事要地,称“北府”,东晋著名的精锐部队“北府军”(曾赢得淝水之战)就驻扎于此。刘裕最初只是北府军中的小人物,后因率北府军在京口起兵讨伐篡位称帝的桓玄而掌握了东晋朝廷的实权。掌权后,刘裕曾两度北伐,一度收复洛阳、长安,建立了丰功伟绩,因此被一心抗金北伐、收复国土的辛弃疾赞为“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列举的这两个英雄人物,都来自偏据东南的政权。京口自建城以来,就是建业(今南京)的门户锁钥,所谓“建业之有京口,犹洛阳之有孟津,自孙吴以来,东南有事,必以京口为襟要”,因此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宋,对京口的倚重均要胜过其他朝代。

与京口地区有关的古诗词,并不仅此两首。光出自名家的就有陆龟蒙的《京口》、李白的《永王东巡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杜牧的《润州二首》、苏轼的回文诗《题金山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文征明的《金山寺追赋》、唐寅的《春日与乔白岩游金山》、孔尚任的《北固山看大江》、乾隆皇帝的《题文征明金山图》……有趣的是,还有一首高丽王朝诗人李齐贤的作品――《焦山》。

在这些诗词中,提到了许多京口的名胜,如著名的“京口三山”――北固山、焦山、金山,以及今天已不存在的芙蓉楼和几经重建的北固亭(祭江亭)。相传南朝梁武帝萧衍登临北固山时,见其景色壮观,便挥笔题写了“天下第一江山”六字大加赞誉,今天在北固山甘露寺前仍可见到“天下第一江山”的石刻(宋人书,清人勒石),而甘露寺,正是当年刘备招亲之地。

查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上标注“京口”一名的,只有东晋、南北朝和隋朝,但历朝历代的史书中,关于京口的记载数不胜数,直到清朝还设有京口将军一职。是官方命名与民间习惯的冲突,还是“京口”这个地名从来就没有消失过,这个问题尚待从地方志中考证。无论怎样,在20世纪80年代,“京口”这一历史悠久的地名终于得到了恢复,成为镇江市城区的名字,并延续至今。

第5篇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

释义: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释义: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

译文: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代李白《行路难三首》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5、照秦通警急,过陇自艰难,闻道蓬莱殿,千门立马看。——杜甫《夕烽》

战乱的时候颠沛流离,每天都穿梭在各种战场上。别说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就算是现代社会,发生了天灾人祸,一句“平安”也是那么难得。出门在外,不管你走到哪里,都别忘了及时地给父母发个信息,告诉对方自己平安到达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

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二)诵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4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的意思。

2.写出描写大江行船壮阔景象的诗句。

3.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你觉得有何意义?谈谈你的理解。

4.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品味古诗,完成以下题目。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释】唐宣宗李忱继位前,曾进山为僧。一日游山,与香严闲禅师同行,观瀑布后对诗,香严闲禅师作上二句,唐宣宗作下二句。

1.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本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从一个“作”字可以看出在瀑布的形象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四)诵读《赠荷花》《白莲》两首诗,完成1-3题。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 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列举以上两首诗中三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词。

2.写出一句与荷花或莲叶相关的诗句或谚语。

3.细读以上两首诗,说说它们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五)比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5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两首送别诗中,《送元二使安西》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两诗的送别地点分别是哪里?两诗的共同点是什么?

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5.根据你的感情与性格,你更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

(六)比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甲】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乙】酬朱庆馀

张 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内容上看,甲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乙诗以酬诗的方式对朱庆馀的试探表明了什么看法?

(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中描写的人物活动背景是什么?词中出现的人物有哪些?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农村画面(限用四字概括)?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哪个?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怎样的?

(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第7篇

1.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没有比别离更痛苦的东西了,爱却在遥感与思念中日益深刻,日见清晰。

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7.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8.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9.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0.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3.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1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15.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7.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8.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20.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2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4.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5.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题》

2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9.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3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1.次北固山下【元】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2.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3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5.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7.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的《鹧鸪天》

3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39.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4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1.次北固山下【元】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2.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4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44.等待一万年不长。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狄金森

4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4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唐·鱼玄机)

47.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毁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字早醒侬自梦,更更。泣不尽风檐夜雨铃。——《南乡子》

4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50.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51.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52.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5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5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6.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5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8.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59.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6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6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4.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6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66.取第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6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6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9.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70.相爱几时穷,无物似茶浓

71.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7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73.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 ——《林园即事寄舍弟》

7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75.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的《长相思·其一》

76.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7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的《秋风词》

7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第8篇

笔者通过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以读为本,反复朗读,培养语感,发展素养”的诗歌诵读教学法,可以打破传统语文诗歌教学的弊端,有效地提高诗歌的教学质量,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诗歌教学相比,诵读教学法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熟悉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并能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素养。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开展诗歌诵读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师示范诵读,帮助学生体验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充满真挚情感的优美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诗歌的读音和诵读节奏,更好地感悟诗歌的感情,而且能极大地感染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调动起学生自己朗读诗歌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诗歌教学的示范诵读,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好范读的作用,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诗歌进行认真的朗读和研究,准确地掌握读音和诵读节奏,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此外,教师在范读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突出诵读的要点,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去模仿、去诵读,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冰心诗四首》中的《成功的花》时,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在突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等词语的作用(明艳形象突出了花的成功,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进而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含的艰辛,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二、各种感官参与,体验诵读快乐

语文教学,是多种思维和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自己去逐步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体验到诵读诗歌的快乐。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教学思路的束缚,往往是一个人在前面讲,整节课下来就是满堂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诗歌教学中开展诵读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参与、体验和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诵读诗歌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朗读诗歌。在朗读完之后,让学生们动脑思考,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自己根据头脑中所想到的内容,把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自己画出来。这样,学生在画完之后,再让学生对照着自己所画的景物,朗读诗歌,学生对诗歌所描写的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就能有了更好的理解,从而体验到诵读带来的快乐。

三、引导课外诵读,发展学生素养

诗歌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诗歌积累为前提。如果学生在平时有着大量的诵读诗歌的积累,在遇到很多相似的题材时,就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实现举一反三。让学生多诵读课外诗歌,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熟练地掌握课本诗歌的基础上,扩大课外诵读,通过大量地诵读课外诗歌,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增加学生诗歌的阅读数量,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9篇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唐)王昌龄《从军行》

6、春*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宋)王安石《春夜》

7、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8、大自然在春天曾经显得俏丽、欢乐,像一个眺用将来的姑娘;草地变成金色,秋天的花朵露出它们苍白的花瓣,雏菊现在很少用白色的眼睛截破草地,色调转为浓重,阳光已经倾斜,让橙黄色的和倏忽的微光,让长的闪亮的痕迹溜进树林里面,这些痕迹象向你告别的妇人的拖在地上的袍子一样,很快就过去了。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1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4、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在邻家。(唐)王驾《雨晴》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6、一鸟不啼山更幽。(宋)王安石《钟山即事》

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1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20、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勤惠恩二僧》

21、地街大雨润如酥,草色远望远却有。

2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3、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清)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2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25、唉乃一声山水绿。(唐)柳宗元《渔翁》

26、今年的节气自然是晚了一些,蝴蝶们还很弱;蝶儿可是一出世就那么挺拔。好像世界确是甜蜜可喜的。天上只有三四块不大也不笨重的白云,燕儿们给白云上钉小黑了子玩呢。()

27、初春呈水部驰十八员中唐韩愈

2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3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3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2、最非一暮年春利益,尽负烟柳谦皇皆。

3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34、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二首》

3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以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3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39、最先是朝阳的山坡处的雪在融化,慢慢地露出黄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润着泥土,浸湿了去年的草植;被雪盖着过了冬眠的草根苏醒复活过来,渐渐地倔强有力地推去陈旧的草植烂叶,奋力地生长起来。在同时,往年秋天随风摇落下来的草木种子,也被湿土裹住,在草殖着根须,争取它们的生命。

4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41、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唐)张谓《早梅》

第10篇

一、字词 qí shà lín tān huàn chuí qiáo cuì jué làn màn分 歧 霎 时 粼 粼 瘫 痪 捶 打 憔 悴 诀 别 烂 漫xù dāo dǎi chà jiá zuàn jīn zhàn nì 絮絮叨叨 逮着玩 树 杈 脸 颊 攥 不 禁 寒 战 匿 笑 zǐ hàn dàn pái huái qī yīn bì jiǎo huá bǔ mó姊 妹 菡 萏 徘 徊 攲 斜 荫 蔽 狡 猾 卜 问 模 仿jié cuō niǎn yǎn xǐ cù míng míngxiá ài截然不同 搓 捻 繁 衍 迁 徙 花团锦簇 不可名状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zhuó gān gà tuò zhì zhuó shè xū yú bǐng茁壮成长 尴 尬 开 拓 停 滞 着 实 威 慑 须 臾 屏 息 míng lǎng rùn wǎn zhuǎn yùn niàng liáo hōng dǒusǒu xiāng 铭 记 朗 润 宛 转 酝 酿 嘹 亮 烘 托 抖擞精神 镶chéng zhù ruò chà quán shū zhuī zhēng 澄 清 贮 蓄 偌 大 刹 那 蜷 曲 疏 忽 锥 形 丁 丁 liè liáo hé shuò qī mèi 清 冽 寥 阔 枯 涸 肥 硕 栖 息 梦 寐 二、常识 1.《散步》:作者莫怀戚。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3.《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4.《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家奖获得者。5.《荷叶.母亲》:作者冰心。6.《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著。7.魏巍,散文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谁是最可爱的人》。8.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十九个月时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9.丘吉尔,英国政治家,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0.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1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13.《观沧海》选自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4.《次北固山下》作者唐朝诗人王湾。15.《钱塘湖春行》作者唐朝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16.《天净沙•秋思》作者元朝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三、背默1.《论语》十二章 ①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②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⑤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⑥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观沧海》•曹操①《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次北固山下》•王湾①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②《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①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龟虽寿》•曹操①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7.《过故人庄》•孟浩然①描写友人家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②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②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0.《夜雨寄北》•李商隐①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病句1.看动词①XX同学数学成绩提高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的结果。②语文老师实现了不仅能使学生语文成绩提高,还能使学生数学、英语成绩提高。2.看介词(通过、经过、由于、使、让、从、在)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3.看否定为了避免成绩不退步,他报了补习班。 4.看两面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5.看并列(和、且)①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②人们将反腐败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健全和建立反腐机制上。五、名著阅读《繁星》《春水》(1)作者简介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籍贯福建福州长乐人。(2)作品简介《繁星•春水》是冰心早期的两部诗集:①核心“爱的哲学”;②主题“母爱”“童真”“自然”;③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③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④语言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3)作品赏析1.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赏析: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2.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赏析:最美的世界是充满纯真童趣的。3.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赏析:这首诗歌集中表达了冰心诗歌主题,把母爱,自然、童真之美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4.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赏析: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5.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赏析:生命之花,总是在谦逊的心境中绚烂开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是说“墙角的花”如井中之蛙,困囿于狭小的视野,而看不到广阔的天地。六、文言文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1.字词解释①內集:家庭聚会。②儿女:子侄辈。③讲论文义:讲论,讲解讨论;文义,诗文。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⑤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⑥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⑦期行:期,约定。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⑨舍去:舍,丢下;去,离开。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没有。⑪相委而去: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 ⑫家君: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⑬引:拉。⑭顾:回头看。2.句子翻译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③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在正午。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⑤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3.课文理解①《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②《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韫的才气。③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论语》十二章1.字词解释(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4)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6)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7)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8)四十不惑:迷惑,疑惑(9)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0)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1)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2)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3)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4)人不堪其忧:忍受(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6)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7)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18)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19)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0)于我如浮云:对于(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2)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3)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4)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5)不舍昼夜:舍弃(26)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7)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8)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29)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30)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2.句子翻译1.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 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 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4.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5.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6.子曰:“ 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粮)食饮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表顺承)枕之,乐(乐趣)亦在其中矣。不义(正当手段)而富且贵,于(对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几个)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择其善者而(表顺承)从(跟从)之(代词,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河)上曰:“逝(流逝)者如斯(这)夫,不舍(舍弃)昼夜。”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军队)可夺帅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也。”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广泛)学而(表并列)笃志,切(恳切)问而(表并列)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11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古诗文。所谓“积累”就是指在诵读古诗文时要有意识地牢记所学的古诗文。

近年来的中考基本上是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80篇优秀古诗文作为默写出题的范围,所默写的诗文名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代表某种物象或描写景物的占诗文名句。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鸟”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抒发感情的古诗文名句。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忧民之情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表达心志的古诗文名句。如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诗人胸襟的名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试题演练

一、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不愤不启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采菊东篱下,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_。(虞世南《蝉》)

5.______,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8.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11.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2.小大之狱,_____,_____。(《曹刿论战》)

13._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4.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16.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7.感时花溅泪,______。(杜甫《春望》)

18.明月松间照,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19.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20.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二、根据题目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王国维在《人间同话》中提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境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 。”

2.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应像《爱莲说》中的“莲”那样“_______,_______”。

3.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_____,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________,衣冠简朴占风存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总能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朱熹面对一池碧水,感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龚自珍凝视一地花瓣,顿悟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的心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感和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

三、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相关的诗文名句。

1.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______,______。”

2.“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______,______。”

3.诗言志。从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的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从杜甫“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中,我们能领悟到诗人身处茅屋却心怀苍生的济世情怀。

4.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的悲苦慨叹;而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唱“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借月抒怀,尽显洒脱旷达。

5.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感。

6.乡村美景,总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乡村美景的句子(连续的两句1:“______,______。”

解析指导

在古诗文积累考查中,最常见的失误表现为写错别字。写错别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解诗文的意思而写错别字,如将“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烛”写成“竹”,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的“行”写成“形”。

2.没有准确理解诗文意思而用同音字替代。如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尽”写成“进”;将“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写成“汉”。

3.没有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而与形近字混淆。如将“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中的“冽”写成“洌”,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写成“擎”。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古诗词的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96-01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古诗词鉴赏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不少教师对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翻译字词句的水平上,很少对古诗词作进一步的赏析,有的教师虽然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但或蜻蜓点水、或只读不写,学生的朦胧感知不能上升为明晰的认识,因而鉴赏能力的形成就落不到实处。笔者在教学中领会到,要提高古诗词教学鉴赏水平,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读――读出情韵

古诗词的最大特点是情韵并美。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读”,通过不同层次的诵读,感受古诗词的节奏美、情感美、意境美。

读可以分为音读、意读、情读和悟读。音读就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形成初步的感知,同时注意停顿和节奏,这是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

意读就是在音读的基础上,边读边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弄懂诗词句的含义,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诵读表演。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于漪老师在《面面观》中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尤其古诗词的美、古诗词的意味,有很多只有在读时才能感受得到。同时也要读出古诗词的语气和语势,如果读不出语气和语势,就不能确切地理解作者寄寓在诗词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或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应读出惆怅、无奈和乡思之情;曹操的《观沧海》应读出豪壮、雄浑之情。

情读就是引导学生借助节奏、重音、语调和语速等手段,把自己体悟到的情感诵读出来。情读的过程必须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边构思意境画面,在想象的过程中呈现出诗词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如读温庭筠的《忆江南》一词,在读的过程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词所营造的动人画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那种渴盼和“过尽千帆皆不是”的那种落魄的画面,从而更好的体悟词作的情感。

悟读就是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读出古诗词的情感和韵律,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同时对古诗词产生新的理解。虽然这种理解学生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但只要他们觉得心中多了点什么,我们的教学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二、品――品语言、品内涵

一首优美的古诗词值得品味的“美点”很多,诸如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艺术手法美等。可谓美不胜收,俯拾皆是。要是“一口吃个大胖子”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对古诗词的教学当中首先要注意品味语言运用技巧,由此及彼地进行赏析。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中诗人以“平、阔、正、悬”四个极为简洁的词,将一幅平野开阔、江水浩渺、波平浪静、船帆高悬的景致,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次品味古诗词的内涵,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方法。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自由诵出、找出最能表现诗词情感的词句并说明理由;也可以通过参与式教学,把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在班上交流合作,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如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课前播放音乐创设情景,从而把学生带到学习的氛围中;接下来让学生诵读,检查熟读情况,并让学生说说词的感情基调,了解词的写作背景。然后学生自由诵读,合作探究,寻找词中最能体现词人“愁绪”的句子与同学交流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深入作品的内部,从而理解了词作的内涵,掌握了词作的情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