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6: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黄河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黄河历史、地理知识和黄河精神的内涵。
2、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诵诗歌,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感情朗读的技巧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2、整体把握诗歌的主体部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设计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
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了解背景,走进作者。
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汇报,教师课件展示,进行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欣赏《黄河颂》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字词积累,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四、研讨探究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做是一个序曲,这一部分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幅图画让你感受到黄河怎样的精神特征?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些特征?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哪一个词语统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体思想是什么?
五、小结课文
六、欣赏《黄河颂》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诵并学唱《黄河颂》
2.拓展延伸提高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概述上节课内容,组织《黄河颂》的朗诵表演
二、学唱《黄河颂》
三、组织学生表演唱(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唱,如学生能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
四、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为什么保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黄河颂》
五、延伸阅读、深化主题
1、诗词积累
(1)欣赏学生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古典诗词。
(2)教师小结补充。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还。——李白《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焕《豋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豋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作业设计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阅读诗歌的诗词部分,完成下面练习。
①“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②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中华五千年的记忆,汤汤大国留下的文字印迹,那神韵般的诗歌印证了兴盛衰亡,那条源远流长的诗歌长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风化而褪去它清澈的“流水”。
从那苍老的母亲河中满载着民族的耻辱愤懑与光荣,在千万年不化的雪山下流淌出远古的沧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河牵引着历史的巨轮,牵引出一代代朝堂的兴衰。
从《诗经》到《离骚》,一部部不朽的名著在绵延九万里的中华大地上烙下一个又一个它们走过的足迹,那河流的涌动,那波涛的巨浪,一次次冲刷那属于大河文明的记忆。
都说时间风化记忆,但那历史沧桑并没有把诗歌的光芒棱角磨平,而是越挫越利。那一浪浪的文学风潮接踵而至,涌现出的郭沫若、艾青、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演绎出那诗歌不朽魅力,那种唯美、那种情调。
停顿使河流断流最终就意味着死亡。人的生命就像河流,永远在前行,无法停顿。
回到老家,踏入那条河流,那潺潺的流水还是那么的清澈。清澈——只因它是源源不断着流着,没有停顿过。我们的生活更何尝不是如此一直的前行,如果停留于现况我们又何来的“清澈”。子曰:“生无所息。”我知道,我们必须坚定的像流水般奔流不息,坚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迎着朝阳汇入属于自己的大海。
我们活着就是要让生命延续下去,更要为之而努力让它更加的精彩及展现出它的价值,西塞罗曾说过:“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那样的努力去实现自己人生之中的种种,在这一段短暂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行,走得更远,体现出生命存在的意义。
那覆盖九万里疆域的诗歌的魂从门口的那溪水至滚滚长江黄河,那不可玷污般的纯洁诠释着生命的历程,牵引着万代沧桑巨变。
曾经,那诗歌流传万代。今朝,那诗歌风靡生命。曾经,那大河孕育生命,今朝,那大河延续历史。就让诗歌里的那条河延续着生命的赞歌,鼓舞着继往开来的下一代。
基本方法步骤是:自查资料识背景诗人反复诵读品诗情质疑讨论赏诗意延伸升华悟诗理,简称为“识-诵-赏-悟”四步诗歌教学法。
一、自查资料识诗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因此,笔者设计了课前“自查资料识诗人”这一教学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阅读环境,不仅有助于扩大信息量,扩展知识面,还能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得到体现,通过观察、倾听、动手操作等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积累知识信息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从书籍资料中,从网上查询诗人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黄河知识。例如笔者《黄河颂》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了解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通过历史课了解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了解作者作品,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感受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激情。
情境导入:
同志曾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同学们谈谈黄河在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学生交流完毕后)引出《黄河颂》。
简介创作的时代背景。( 学生介绍查阅资料情况,教师适当补充。)
1938年,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在课前5分钟演讲中,要求学生以“我看光未然”或“历史黄河”为题进信息交流,不仅提高了演讲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听众主动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更深入地感知诗歌意象黄河形象,为下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反复诵读品诗情
语文教学把诵读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诵读应该成为初中诗歌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在《黄河颂》教学中,我们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听读、诵读、析读、自由读、合作读、探究读、配乐读,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品味诗人的真情实感。
1、听读。利用多媒体教学,听配乐诗朗读。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感情世界,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从整体上感悟这首诗对黄河精神的热烈赞美和对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真诚祈愿。
2、自读。教师对学生进行节奏和重音方面的指导。也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共同体会诗中的感情。
3、合作读。用交响乐的方式设计诗意的美读,可以让感情的潮水如汹涌波涛般,一层一层劈空而来,很有感染力。第一节男女生单人交替诵读,中间几节分男女声部合诵,而最后一节则全体齐读。这种交响乐式的诗意朗诵,一应一和,将诗歌的感情一步一步推向。诗人对黄河精神的热切颂扬之情,不用老师说,“一切尽在一读中”了。
4、析读:引导学生诵读“最喜欢的诗句”,并简要分析所表达的感情及深刻含义,让学生领读该诗句,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感悟,这个环节应和下面的“质疑讨论赏诗意”有机结合在一块进行,教师应调节好读书与讨论赏析的节奏,处理好听讲与诵读、思考与表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听的热情,思的激动,说的明快,读的酣畅。
5、背读。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不同的组合,提出不同的要求,全班同学进行沸沸扬扬的背读竞赛。
如《黄河颂》设计了如下环节: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2)学生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的感情一脉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学生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6、朗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发表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
三、质疑讨论赏诗意
调控教学中“释疑”这个环节,侧重于学生互相答疑,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对诗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最后让学习小组讨论、筛选,共同问题最后全班商议。
教师针对问题“适时点拨,相机诱导”,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充分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真挚情感。当然这个环节与前面的诵读也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笔者教学《黄河颂》这样处理:
内容研讨: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这一部分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副图画让你感受到黄河怎样的精神特征?你认为哪些词最能体现这些特征?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针对教学目标1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将课文的结构、内容、主题进行梳理明确,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朗读诗歌)
四、延伸升华悟诗理
调控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为“延伸迁移”,它与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超文本”“大阅读”理念一样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视课内外的沟通,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创新精神。为此,在《黄河颂》教学的最后环节里,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更深一层领悟这首诗歌透露的豪迈雄阔的爱国激情,使学生不仅受到审美的教育,而且使心灵得到熏陶和升华。
1、听唱歌曲黄河颂。
2、用相同手法写一首歌颂长江的诗。
唐诗分为四种: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诗歌和现实主义诗歌。
以高适、岑 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高适在《别董大》中写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即使是出征远戍 ,心情也爽朗明快。这里,没有悲痛,只有昂扬,豪迈和勇敢,从而构成盛唐之韵的一个基本内容和画面。
王维、孟浩然等创作的田园诗也是盛唐诗歌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田园诗的优美宁静中,跳动着的是一片盎然的生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诗,尽管伤春惜花,构成的却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早春图画,优美,明朗而健康。
李白用奇特的夸张,绝妙的想象,激荡的感情谱写出一首首千古绝唱。他那叹蜀道之险的“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黄河奔腾之势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庐山飞瀑之奇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摹三峡放舟之快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诗句,千古不朽,众口传唱。
杜甫写了大量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八百字》一诗中,写他自京师赴奉先的所见所闻,及其所感所思,他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无情地鞭挞贫富悬殊现象。他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故国虽在,已满目伤痕。国破家亡的痛苦令作者感到春天景物也黯然失色,传达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高峰,让我们走进唐诗,领略诗人的风采,吟诵他们的千古绝唱!
关键词:李白;流水对;原因;解析
古诗之美在唐,唐诗之美在盛唐,盛唐之美在李白,李白是盛唐诗的顶峰,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等天地,齐日月,吞吐万象,激越超迈,盛气凌人,大气磅礴,瑰奇宏廓,豪放飘逸,呈现为一种令人震撼敬仰的壮观之美。清人赵翼在《颐北诗话》中评价李白诗歌“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铭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因勒之势”。
1流水对简介
“流水对”这个名称产生得较晚。《文心雕龙・丽辞》仅列出4种对仗形式,旧题隋文帝《诗格》列出8种对仗形式,均未见有此名。《文镜秘府论》虽把对仗分为29种,却仍然没有“流水对”的名目。《文镜秘府论》讲述的是六朝至唐初关于诗歌的体制、声韵、对偶方面理论的,而“流水对”在初唐诗坛上已然出现,如骆宾王的“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在狱咏蝉》)、沈期的“愁见三秋水,分为两地泉”(《陇头水》)。大约是这种特殊的对仗在初唐尚未流行开来,故未能引起普遍关注。到了南宋初年,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提到了这种对仗形式,将其称为“十字格”。葛氏所说的“十字格”,就是五言律诗的“流水对”。其后,南宋末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十四字格”,指的就是七言律诗的“流水对”。最终正面提出“流水对”这一名称的,则是宋末元初的方回,他在《瀛奎律髓》中说道:“少陵妙手,惯用流水对法,侧卸而下,更不板滞。”只可惜他对这个概念未作详解,明朝人胡震亨把前人之说加以概括,在《唐音癸签》中写道:“严羽卿以刘慎虚‘沧浪千万里,日夜一孤舟’为十字格,刘长卿‘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为十四字格。谓两句只一意也,盖流水对耳。”[1]至此,“流水对”的概念算是确立下来。大概是由于“流水对”这一称谓,更能形象地揭示此种对仗的质性特征,所以就被后人广泛地使用起来。
2李白诗歌中“流水对”
2.1主谓式
把单句从中拆开,把主语部分作为出句,把谓语(或不出现谓语)和谓语后面的成分作为对句,以构成相互对仗的形式。这样的对仗也能造成语意的连续不断。李白诗中有几处是属于这样的“流水对”,例如:1)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十二),句法结构:[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2)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长相思》,句法结构:[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上句为主语,下句为谓语,构成一个判断句。
2.2述宾式
其一,把宾语拆开,使之分属于出句和对句。这种情况下的宾语,均具备“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具体作法是,把其中的“主语”部分留给出句,使出句呈“动宾”结构,而把剩下的“动宾”部分作为对句,使出、对两句语法结构相同,呈对仗关系。
3李白多用“流水对”之原因解析
3.1生活状态影响所致
李白躬逢盛世,唐代漫游之风盛行,而诗人又酷爱旅游,他一生经历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漫游,他的足迹几乎遍及神州大地。李白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甚至,“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早在蜀中读书时,李白就渔游了成都峨眉山等地。二十五岁时,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去国长如不系舟”(《寄崔待御》)。离家之后,他到处漂流,一直到生命的尽头―客死于当涂李阳冰处,以漫游终其一生。他的游迹所到之处很广很远,南穷苍悟,东涉溟海,北抵燕赵,西历歧邢,至于宛洛、吴越,更是多次重游,名山大川,古迹胜地,无不亲临其境,所谓“俄属戎马生郊,远身海上,往来于斗牛之分,优游没身。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2]李白一生浮游四方,他李白一生有一种漫游情结,以游促诗,以诗记游,这在他的诗中屡屡流露出来:“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望庐山瀑布》),“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落日忆山中》)。在这种漫游生活中,游目骋怀,抒情遣兴,产生了众多的流传千古的瑰丽篇章。这样的生活状态,势必影响到诗人的心态。他的心态也是流荡不定的。在这种心态下进行诗歌的创作,必然会排斥那种静止的、凝固的对仗形式,而去追求这种具有动感的“流水对”。
3.2与诗人的精神气质息息相关
李白是一个率真任情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充溢着一股盛唐的豪气与侠气,天马行空,飘逸似仙,扬心底之激流,倾情感之洪涛,奇思幻想,瑰丽多姿。他不象杜甫那样沉郁顿挫,感情的波涛在胸中反转回流,一唱三叹;不象李商隐半吞半吐,欲语还休,扑朔朦胧,缠绵悱恻。他的情感是“真率”的,爆发的,如长江东去,波涛滚滚,如黄河决堤,一泄千里。他好像是一匹野马,不受现实秩序的束缚,在当时的社会里狂驰无忌。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使李白一生傲视乾坤,高扬自我。他的诗歌创作也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作细致的描述,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再加上诗人的放荡不羁、特立独行,他的感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变幼莫测的、奇之又奇。“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严羽评点李集》)。太白确实是用胸喷,而非用笔想,而喷涌之源泉正是诗人心中的激情。飘逸奇纵、瑰丽多姿的浪漫色彩和不拘章法、任情任性的独特风格,呈现出长天绿水、花光百里的诗意境界。在这种激情的支配下,他必定厌弃那种板滞的、凝固的对仗形式,而活泼的、富于流动感的“流水对”,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3.3与诗人所选择的物象存在密切相关
李白独特的酣畅淋漓的激情,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物象,这些物象大都具有一种飞动的美,如奔腾咆哮的黄河、去天不盈尺的蜀道、银河倾泻的瀑布、使丘峦崩摧的雷电等等都是李白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这些雄伟磅薄的意象总是以其体积的巨大、力量的狂暴、气势的磅礴,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具有宏大的气势。如写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巴女词》);写波涛“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横江词六首》);写瀑布“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写山“群山如逐鹿,奔走相驰突”(《登梅岚望金陇赠族侄高座寺僧中浮》),“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九日登高》),“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这些物象无一不呈现出雄奇变幻的动态美,而流水对正是这种动态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震亨(明).唐音癸签[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说到诗人张振民,我和他可谓是交往多年的师生及文友了。1987年他刚踏进西北民族学院时,我也刚刚留校工作两年多,由于我恰好留在校报编辑部,而他又是在班里年龄偏小的“热血青年”,对诗歌投入了满腔的激情与活力,最多时一天可连续创作二十首诗作,可谓速度惊人。
记忆中大学时代的张振民,外表瘦弱单薄、衣着简朴,典型的山东汉子;其内心的激烈与能量却常如火山般爆发,是当年班中不可多得的作家“天才”。常有作品在校内外各大报刊发表,包括《飞天》月刊的“大学生诗苑”栏目等全国有影响的刊物专栏。业余时间,我们也曾常常在一起交流探讨过文学创作,甚至曾热烈地争论过,倾心地交谈过,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朋诗友,并且因对文学的共同追求和爱好,成为相互信赖、彼此尊重的好友。果然,他没有辜负西北黄土高原对他的雕塑,更没有愧对黄河母亲对他的厚望,如一只满载着诗情与憧憬的风筝,飞回到故乡山东那大海般宽阔的怀抱。先是在文化馆工作,历任创作室创作员、创作室副主任、主任;办公室主任、副馆长、馆长及文化局副局长、政协常委、济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等职。期间,虽说常常是杂事、俗事缠身,但他作为诗人的气质和天性却始终未变,依然钟爱诗歌胜过一切,投身创作激情澎湃。短短几年间,一鼓作气地连续推出了《还犹豫什么》、《并不轻松》、《太阳出世》、《大路朝天》、《草色入帘青》、《爱你不亏》等等诗集,而且每隔一、两年有新作出版时,他都提前打电话告诉我,并且我也是兰州母校中先睹其新作品集子的友人之一。每每捧读,都明显感觉到张振民的诗歌中少了一份学生时代的书卷气,而多了几许对现实生活与未来梦想的深情讴歌与大胆追求。不仅他的诗歌在日益成熟起来,他本人也渐渐地“发福”起来,越来越具备“山东大汉”的典型诗人气度。而且更为难得的是他的诗较学生时代明显地成熟和老道了许多,更具备了对火热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不俗感悟,越来越从最初学生时代的朦胧意象而变得聪颖质感,雅俗共赏,令人爱不释手;如在《太阳出世》中的《重返故里》一诗中,诗人这样深情讴歌到:“沿黄河流向/自东向西/你看一看吧,请听一听/屏信气息/我感喟/我流泪/激动难抑/那里曾有我亲手垒起的石级/那里看我亲手扫净的土地/我曾发疯般地酷爱那棵小树/我,生命的绿叶中/我不能没有你/如果/如果再让我重新选择/兰州啊/请接收我吧/我亲爱的黄土地/ 我以一个山东大汉的身躯/向你鞠礼……”质朴的语言,炽热的情愫,坦荡的表白,把诗人对“兰州”的深沉眷恋之情抒发得如此酣畅淋漓,感人至深。同样地,在另一首题为《唱给祖国》的作品中,作者这样咏叹道:“我歌唱阳光/我歌唱阳光一样的党/我歌唱红旗/和红旗一样的武装/我歌唱人民/和人民一样的土壤……”诗中运用层层递进的排比手法,把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深厚感情渲染得十分浓烈。除此而外,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许多事物和自然现象,如土地、粮食、阳光、河流、苔痕、枣花、被子、枫叶乃至“鱼台大米”、“一块红布”、街市风景、春夏秋冬四时变化等等都会在诗人的丰富想象下,化作精美、空灵的诗歌意象进入人们的视野,拔动着读者的心弦。这是因为在诗人张振民的心中,始终蕴藏着一个“向外喷火”的“心底的春天”,即诗歌的“春天”,激情的“春天”;如在诗集《爱你不亏》中这首名为《我心底里的春天向外喷火》中如是写道:“我心底里的春天向外喷火/我,一手抚摸阳光/一手抚摸生活/美和爱把善良团团围住/围住米、酒、油、馍、围住蜜和梦以外的山坡……”由此可见,诗人把诗歌与大地、与生活紧贴起来,用生活的“米酒”酿造出诗歌的“甜蜜”和理想境界,处处流溢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风格特点。的确,来自于基层,而又紧贴大地母亲,用“诗耕地”,“结出粒粒饱满的种子”,诗人曾这样写道:“不难发现/脚下的土地在诗歌里灿烂/前景是多么诱人/美好的明光在原野里流淌/在生命里流淌/在我们心中诗一样高高在上。”从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受,就像著名诗评家耿建华所评价的那样:“张振民诗歌的想象丰富而奇特,他诗中的意象虽大都取自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但是由于想象的光照,都使他们变得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著名评论家谢明洲先生在《诗,走在路上》的评论中指出:“振民的诗,浪漫、自由、洒脱,不着边沿却颇具新意的想象,着实深印了他生命的影子,深印了他骨子里渴慕美德的本质。……比如这样的诗句:‘你说迎春花在我窗前照耀着另一个世界/我说这是夜来香让一朵玫瑰凝结//你说雪花背后有一行文字/不知谁在书写/我说一片玻璃上写满了我看不懂和更多的感谢。’”谢先生还说:“在《草色入帘青》的许多文章中间,强烈地涌动着诗人所固有的一种热枕,一种不安,一种偏执,一种坦荡,一种无序和错乱――它们构成了振民的诗歌风景,起伏的、耐读的,有些绝妙而不易凋零的诗歌风景”。特别是他的新诗集《我的黑夜比你长》出版以来,更是好评如潮。著名诗评家吴开晋先生在题为《捕捉瞬间感受,营造多彩意象》一文中评介到:“辈诗人着力于对现实生张振民先生是齐鲁诗坛很有影响的诗人,赠我的诗集读后令人感到清新可喜。他的创作手法,既不同于老一辈做正面描述或采用直抒胸怀以达情,也不同于先锋诗人热衷扑朔迷离式的超现实幻觉,而是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敏感力捕捉瞬间的感受,开掘更加广阔的感觉和思维空间,然后再通过营造多姿多色的意象世界加以展现,这就更增加了诗味儿,又不至于把读者引入艰涩深奥的迷途。”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龚丽平教授也在《汉诗和英美诗歌的意象研究》中,以张振民新诗集《我的黑夜比你长》作为范本进行汉诗与英美诗歌意象解析,不仅撰写出了有份量的研究文章,而且还组织学院英美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集体翻译并研讨张振民的诗歌作品。她在文章中指出:“诗人张振民出生在60年代末期,在诗的田地已辛勤耕耘20多年。他的诗歌里有第三代诗人呼吁的个体意识,又有英美诗歌的渗透,还有民族本土精神。因此,读他的现代诗可以领略不同于传统表达形式的意象,无不含着外国诗歌的影响。”“在诗集《我的黑夜比你长》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突破了传统诗歌不重视‘象’的局域,突出了‘象’的作用。”
总之,在世纪之初,诗人张振民以他的别具一格的现代诗精神,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纪的心灵之门。
乘着诗歌轻盈的翅膀,自由飞翔于诗歌的王国。诗人张振民先生迄今已在全国120家报刊和近十家出版社出版、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和被翻译、获奖、转载等文章1570余篇;尤其是新诗集《我的黑夜比你长》已被译成英文《My night is longer than yours》正在出版中。据悉,在今、明两年内,又有第八部和第九部作品集即将付梓。而且最为与众不同的是,几乎他所有的著作均“无序无跋”和“后记”之类的附丽文字,追求的是纯粹的现代诗的自由精神,彰显出诗人足够的自信和内敛风格。正如他的诗《岁月的高度》中发出的感慨:
岁月站了起来
仿佛白塔山生长的杂草
越站越高
风舞动
岁月的脸脱落一层皮
因霉变渐生绿毛
深度有水有泥沼
上升的牙齿
张振民诗歌的想象丰富而奇特。他诗中的意象虽大都取自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但是由于想象的光照,都使他们变得五彩斑斓、光彩夺目。比如《岁月的高度》:“岁月站了起来/仿佛白塔山上生长的杂草/越站越高//风舞动/岁月的脸脱落一层皮/因霉变渐生绿毛//深度有水有泥沼/上升的牙齿/高度迎风环绕//溜墙根走向一座湖心岛/那是一个热情的家园/只可惜家园无温饱//日子仿佛米粒般大小/怎么过我的神态/常在荒凉处随风飘摇”
这首诗的想象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跳跃和转化。“岁月”是抽象的,但是一个明喻“仿佛白塔山上生长的杂草”却使其具象化了。我们一般说岁月加深,但诗人却说她“越站越高”。白塔山上的杂草,又似乎让人想起随岁月而变白的长发。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经历沧桑岁月的白发老者在山上迎风而立。第二节的想象就更奇特了。“岁月的脸脱落一层皮/因霉变渐生绿毛。”岁月之久,“霉变”则暗喻岁月之少见丽日阳光。接下去出现于高度相反的“深度”,“有水,有泥沼”,上升的牙齿,仍与第一节的高度相呼应,表现出一种坚持和抗争的姿态。第四小节的湖心岛是“热情的家园”,这是想象中的乐土,但又“无温饱”。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后一节“日子仿佛米粒般大小”仍是用抽象转化为具体的手法,表现出构成岁月的无数日子的琐细。这首诗充满了想象出的具体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沧桑岁月的体验和感受,表现出生命的高度和坚守的姿态。
表现爱情,诗人的想象也很丰富。如《缠身》:
每隔一段时间
你就会把温暖的语言做成丝棉
再过一段时间
你又把刻薄的语言做成针
你就用这针 对我
万箭穿心
你的每一根针尖上
都闪着血红的牙印
我是个悲伤的恋人
这样的命运
蛇一样缠身
诗人把恋人的不同话语比作丝棉和针,丝棉温软,针尖锐刺疼。而纠缠如蛇则更表现了对爱的复杂感受。
张振民的诗还蕴含着哲理,具有思辨的色彩,如《无主题变奏》:
你看天,看地
我审视自己
你看别人时
我看你
刚刚看出个主题
一阵风过
射出的响箭与靶心偏离
但是
只要我眼睛轻轻一闭
世界将是一团漆黑
这首诗有点像卞之琳的《断章》,具有相对主义的色彩。看与被看是相互转化的,内心主观感觉与客观世界也不会是完全统一的。同一对象会因主观情感的转变而改变。《生长》也有哲思内涵:“星星不只在晚上闪亮/太阳不只在白天摇晃/飞机不一定都停泊在机场/草地上站着的并非都是牛羊//……所有的风 不一定都能指示方向/每一阵雨不一定都能无害/望远镜看到的并非全是风光/被枪儿瞄准的不一定都是死亡。”这些诗句用语并不深奥,但却能令人回味、启人思考。
张振民的诗取材随意,书写自由,在浪漫的抒情中又带有后现代的反讽,可见他对各种诗歌艺术手法的借鉴与吸收,他的诗歌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空间》是从杜甫的诗句引发的,“一行白鹭上青天”,但他对此进行了现代的改写:
最快乐的事 应该是
放飞一只白鹭
既然自由已被削尖
那就悄悄地等待 等待
一支开心的箭射穿
丽日青天
一行白鹭 上天后
才知道脚下的路
与地上的黄河一样
曲曲弯弯
这种改写使诗境更加开阔,但又赋予了新意:天空并不是自由的,“与地上的黄河一样/曲曲弯弯”。
张振民的诗中常常出现蜜蜂意象。比如:“蜜蜂的翅膀是美丽的糖纸”(《标点》),“蜜蜂 这些送春的小喇叭”(《酝酿》),“整个四月的山坡/运输甜蜜的小飞机往来如梭”(《日前》),“花汁/很甜/蜜把蜜蜂围在中间”(《桃花做伴》),“傍晚不肯闲着/点燃最小的灯/张开红嫩嫩的小嘴/唱夜半歌声”(《蜜蜂的一天》)。这些蜜蜂意象表达出诗人内心对这勤劳的酿造甜蜜的小生灵的赞美.也表达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意象化传达。从张振民的诗歌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他想象力的丰富,意象创造手法的多样,还可以看到这个山东汉子美丽而崇高的内心世界。他的内心向往着真、善、美,他的诗歌的意象也是美的,总体给人简洁、透明的美感。他说:“开花的心 不管怎样许诺/一丁点的蕊正拖着一团火”(《开花的心》)。他这样写树:“一片绿色站在低空/被风的队伍/相拥/树枝像翅膀一样抖动/黎明”(《树的风景》)。他这样写草原:“他凹凸的缎面像褶皱的毛毯/阳光下,一挂就是一天”(《绿野》)。他虽然也说:“我的黑夜比你长”,但是我们从他诗歌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春天的阳光。正如他在《夏天》一诗中所写的:“这么多美好的沉淀/满世界的翡翠/在闪”!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饱满的艺术创造能力。
当年的“黄漂”队员们都知道一个故事,当北京队队员马挥他们漂流至青海省的尕玛羊曲时,两位当地妇女有了这样的对话:
“他们在干啥?”
“去峡谷划船哩。咱们这里的峡谷从来没有人敢去,村里一个娃不服气,自己划船进峡谷,再也没有出来,现在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这个娃了。”
“这就是漂流探险,去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去常人不敢去的地方,探索人类未知的领域,然后,大家都知道你了。”漂流队的勇士们说。
马新朝说,“黄漂”与“长漂”最大的不同是因为黄河的落差大,漂流更具危险性。
在“黄河漂流”的百科词条上,将“黄漂”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并称为当时中华民族的两支精神催化剂。
1987年,而立之年的马新朝跟随黄河漂流队到了黄河第一县青海省境内玛多县,休整了七天,当地海拔4300米,缺氧30%,做饭用高压锅。有些人不能适应就返回了,而马新朝怀着巨大的勇气留了下来,正如他所说的,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黄河情结。他要了解黄河,他要踏进自己的母亲河,他要写下这条河。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和漂流队员们没有吃过任何热东西,没有洗脸刷牙。六月的黄河源头还是冰天雪地,吃的是部队支援的压缩饼干。每天吃,吃到想吐。漂流队共有三支: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北京青年黄河漂流队和安徽马鞍山黄河漂流探险考察队。每次下水,对于队员们来说,都是生死考验。马新朝说,每次下船的时候都非常感动,因为下去之后就意味着不一定能回来了,可是队员们还是争着下去。
在黄河拉加峡入口处,河南漂流队的三十多个人,停了三天,研究对策,他们都不知道下去之后会是个什么样子。队长郎保洛最后下了决定,漂吧!
漂下去之后好多天,无影无踪。
在何向阳《自巴颜喀拉》一书中,写到黄河漂流章节时,她查当时的新闻媒体资料,写到整个8月份找不到相关报道,众多媒体在喧闹一阵后都已对黄河漂流沉默了,不宣传,不支持,而《时代青年》的马新朝还在坚持报道。
在奔流作家改稿班上,马新朝充满自豪地说,我是随队记者,也是好多报纸的特约记者。1987年,20岁的叶晓燕每天从报纸上寻找“黄河漂流”的那些报道,多数出自马新朝。不得不说,这一场跨越28载的相会让他们异常兴奋、感慨。让叶晓燕印象颇深的,是河南漂流队的队长郎保洛。
关于郎保洛,马新朝讲了一个颇具时代感的爱情故事。像叶晓燕一样,当年追随着漂流队消息的还有全国很多的年轻姑娘,她们被漂流队员们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有一个上海女孩,从家里跳窗子跑出去,坐火车到大西北找郎保洛。那个女孩最终见到了郎保洛,并得以保存郎的漂流日记。
而女孩不知道的是,等待她的将是一场噩梦。
郎保洛带着队员漂下去之后毫无踪影,青海省军区派了直升机、民兵,并号召两岸居民共同寻找漂流队的下落。直到七天以后,才有了消息,下去的五名队员仅有一人存活。
“我游到岸边,精疲力竭爬上岸,独自上山慢慢地走。我在山上采到两棵大黄,它的秆酸酸的,4天,整整4天,靠这两棵大黄和山上的泉水,我活了下来。”侥幸生还的袁世俊后来说。
而郎保洛、朱、张宁生、雷建生却再也没能睁开眼睛。
在青海省的恰卜恰镇,郎保洛的遗体要被推进火葬场时,上海姑娘嚎哭着要往上扑,被众人拦下。姑娘把里面的衣服脱下,写上“郎保洛,我爱你”,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
找到郎保洛之后,马新朝马不停蹄跑到邮电所给报社发稿子。夜里将近两点,邮电所的工作人员得知他要报道“黄河漂流”,配合十分积极。没有时间写,就口述电报,发回了报社。第二天,全国的报纸都报道了漂流队员的消息。
对于黄漂的采访,成了马新朝写下《幻河》的一个诱因。因为有了这一段的历险,他对黄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黄河漂流对我的人生是一个改造,那是一种生死的改造。”马新朝说,“我目睹了黄河漂流的全过程,黄河伟大而神秘的震撼力慑服了我的心灵。这改变了我的写作方法,改变了我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由于和黄漂队员们的朝夕相处,不仅看到了河,更重要的看清了人,人在生命危急状态所表现出来的风景。”
炊烟属于蓝天/属于麻雀和云/阳光新鲜/永远属于成长的麦田/多年以前家乡简朴的姿态/成就了一位少年的前程/和一生一世的牵挂
细雨霏蒙的家乡/俗世很远/大雪纷扬的家乡/人情逼真/家乡站在和煦的春里和饱满的秋里/收获大地/荣耀无边
青春常在的家乡/母亲永远年轻/高处的家乡/长路漫漫/本真的稼禾/旷世绵延/坎坷的游子/正在回家
这首《关于家乡》的诗,以虚写为主,读来却是无比的真实感人。诗人已经走过了一段艰辛、坎坷的人生之路,作为漂泊在外的游子,家乡与亲人自然是他心中深深的牵念了。这时,在诗人的回忆与想象中,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明媚简朴,那么超凡脱尘,那么人情逼真,那么荣耀无边……凡此种种情景,无不令人油然而生向往之情。思之愈深,念之愈切,诗人想起青春常在的家乡,想起永远年轻的母亲,不禁觉得:“高处的家乡/长路漫漫/本真的稼禾/旷世绵延”。如此,最后两句“坎坷的游子/正在回家”,不多的几个字,却已是蓄满了晶莹的游子清泪!
谁能拒绝麦地的宽广与热烈?在七月的王国/首先是内心的歌词熟了然后才是镰刀熟了/金属的光芒照彻天空:坚韧、理性而又狂放/金子般的麦地/远远超越了朝圣的火把
一切不属于幻想/一切像大地一样坚实/秋香/怀孕的秋香从齐乳的麦浪里抬起头/发现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麦粒更饱满更美丽/没有什么比麦子更水蓝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劳动更芳香/更透明纯净/更丽质绝人/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影子更辉煌
一切已不属于幻想/一切像大地一般坚实/劳动从歌声和忍耐中擦亮双眼/理想从骄傲和自信中放飞逼人的光芒/一切像麦子一样饱满无敌
《像麦子一样饱满无敌》这首诗,单从诗题中就不难看出诗人自信、喜悦、坚定、乐观的情怀。诗人一开篇就纵情赞美麦地的宽广与热烈,成熟的麦子、成熟的歌词、成熟的镰刀,给予诗人的是坚韧、理性而又狂放的信念与情怀。此时此刻,在诗人的眼里,“金子般的麦地”,“远远超越了朝圣的火把”。紧承第一节,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将满腔的赞美之情给予麦地,其实也就是对劳动与生活的倾情讴歌。诗人行走于大地,凭劳动创造生活,用真情讴歌生活,因而诗中的感情读来真实、朴素而又强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劳动,让诗人目光明亮;劳动,让诗人放飞理想。诗人对未来满怀信心:“一切像麦子一样饱满无敌”!读着田世荣的诗句,我们仿佛一扫心中的阴霾,他的劳动,他的真情,他的理想,也带领我们,跟他一道向前去。
如果/远方的雪不能带来真确的纯洁/如果凛冽的大地只有一双孤单的脚印/那么/十二月的风/你会吹拂什么
十二月真确需要挽留/一丝蓄谋已久的温暖/它又将经历一场怎样的血腥和拼搏/才能穿越千山万水/才能走过寸断柔肠/才能带来一片雪花短暂的洁白/才能/告诉这个充满忧伤的季节如何学会平静和眺望
十二月/风仍在黄河码头停滞不前/港湾寂静/天庭昏暗/时空狭长/黄河一样汹涌的眼泪/凝成桅杆的目光是多么坚强有力
如果/雪仍然不能预期而至/那么/长风将化作冰冷的白帆
随着年岁的渐长,生活的打磨,田世荣的诗作中曾经的那种青春、明朗、自信、热情慢慢地被孤独、寂寞、忧伤以及内心的惶惑不定所代替。《十二月,我的泪我的雪》(其一)就是见证之一。读这首诗,仿佛觉得诗人的形象立于我们面前。诗人内心充满了寂寞、忧伤,却无与诉说,他孤单地行走在大地上,要么与风对话,要么暗自独白。诗人满心期待“一丝蓄谋己久的温暖”,而这一丝温暖显然与“纯洁”所代表的人事有关。然而这一丝温暖的到来,却是千难万难。诗人不禁设想:它又将经历一场怎样的血腥和拼搏/才能穿越千山万水/才能走过寸断柔肠/才能带来一片雪花短暂的洁白/才能/告诉这个充满忧伤的季节如何学会平静和眺望。一种洁白,一丝温暖,对于诗人是多么的重要。然而,诗人久久地伫立,久久地等待,依然略无消息。“十二月/风仍在黄河码头停滞不前/港湾寂静天庭昏暗/时空狭长/黄河一样汹涌的眼泪/凝成桅杆的目光是多么坚强有力”。诗人不禁再次设想:“如果雪仍然不能预期而至/那么/长风将化作冰冷的白帆”。诗人的情感,已达到绝望的边缘。诗人将要借长风化成的白帆,航行到哪里去呢?
我们不难感到,诗人的自身形象是很饱满的,有平静而坚强的眺望,有执著的期盼与等待,又有无助的迷茫与绝望。我们似乎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如果我们能够领略到诗人内心的那份真诚、那份执着、那份坚强、那种不懈的追求,就足够了。
风/依然是风/我们无法掌握的刀锋/它来了/总要带走一些/流动的语言灵的画皮/美的丧失/空气的痛/阳光的一块暗疮
风/依然是风/谁能解开它的玉石纽扣/让我们看清/人世艰涩不堪的内心
《谁能解开风的玉石纽扣》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意味无穷。风,我们无法掌握,它有着刀锋的骇人锋利,“它来了/总要带走一些”。这意味着我们的心里必然要损失一些什么。接下来第二节,诗人用灵动的语言,给“风”画像,据此我们对“风”应该有所了解。通过“痛”“暗疮”这两个词语,我们对“风”已有了一定的把握。最后一节,诗人采用“卒章显志”的写法,揭示诗旨,原来,如此让人惶惑不定、让人措手不及、让人心有所失的,正是“人世艰涩不堪的内心”啊!生活,让诗人对复杂诡秘的世态人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然而能够用如此灵动的语言和才思,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和认识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尽管有迷茫,有困惑,有艰涩不堪的世态人心,有突如其来的困难挫折,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丝毫不减,他前行的步伐始终是坚定有力的。由于诗人对生活的一贯用心,对诗歌的执著追求,使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从1998年开始,田世荣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在《甘肃日报》《北方文学》《飞天》《星星》《诗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优秀的诗作。
今夜/西域月色融融/从屋脊上婀娜起舞/我在烛光下独品一杯雪水/苦难破门而入/站在我身后的影子里
我重新放下杯子/此刻杯中的雪水仅剩一半/我始终注视墙壁那边摇曳不定的风景/右手拿起开锁的钥匙/左手举杯/递给影子里那张干渴的唇
我知道风逝雪融/旭日东升这只杯子一定在我手上空着/打开盖
然后拧紧/这只沉重的杯子/足够让我在西域的箭镞下/愉快地疼痛一生
《怀中的雪水》一诗发表在1998年第10期《飞天》上,预示着田世荣已迈上了诗歌创作的大道。从此,他不断有诗歌见诸于《飞天》《星星》《诗刊》,引起了诗歌界广泛的关注。
“今夜/西域月色溶溶”,诗一开篇就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辽阔、遥远、幽静、寂寞的氛围。此时此刻,诗人在烛光下独品一杯“雪水”。我想,这里的一杯雪水,绝非一杯清水,它是西域的“雪水”,有特定的含义在。后面,作者由烛光下独品“雪水”的诗人自身形象分划出另一个“苦难”和自己的影子合二为一的形象。“苦难破门而入”,足见其来势汹汹。然而,诗人既未慌不择路,也未措手不及。他始终注视着“墙壁那边摇曳不定的风景”,“右手拿起开锁的钥匙”,“左手举杯/递给影子里那张干渴的唇”。此处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身处苦难而镇定从容的形象。手法新颖高明,感情深沉真挚。诗人身处西域,形单影只,但是在诗人的内心深处,并非只有苦难,只有孤单、寂寞,他以西域的“雪水”,灌溉“影子里那张干渴的唇”,“这只沉重的杯子/足够让我在西域的箭镞下/愉快地疼痛一生”。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痛并快乐着”来概括此诗,但诗人热爱西域、在这片土地上勇敢面对苦难并愉快生活下去的感情和志向,我们不难看出。
巴丹吉林的边缘地带/沙声如水水声如诗/爱情的神鞭如期抽打心中的山脉/疼痛酽如月色烈于夜中的琴声
手握祁连雪烧成的杯盏/于沉默中饮下记忆/马背上形色各异的虹/年关一样/比我一生的祝辞还要丰富
永远根须居住于一块石头/怀揣绿洲深处的酒/拥有一条坚硬深刻的路/这是我要告诉朋友的一切/至于戈壁/我终生感到苍凉/却无法如青草一样轻易舍弃
这首《拥抱戈壁》,抒写的是诗人热爱戈壁的情怀。“巴丹吉林的边缘地带/沙声如水/水声如诗”,读这样的句子,我对戈壁竟然有些神往了。八个字,两个比喻,将戈壁写得如此优美。若是一个对戈壁畏之如虎的人,心中岂能有这般诗情画意?戈壁也有富于痛感的爱情,“马背上形色各异的虹”白有其瑰丽之处。正因如此,诗人要告诉朋友的一切,便是:“永远根须居住于一块石头/怀揣绿洲深处的酒/拥有一条坚硬深刻的路”。田世荣在生活或者诗歌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拔剑四顾心茫然”,他心中是有路的。要不,他怎么能在诗歌创作上最终取得成功呢?
永远像一个人/站在褐色的风里/见面时总是跟我冷冷地握握手/然后点燃各自的香烟/灰烬/弹于石缝/烟雾/还给漠风/烟蒂/捏在各自指尖
永远像一个人/站在褐色的风里/分手时
总要等我先开口/老兄/冷啊
《嘉峪关》发表于《诗刊》2001年第9期,诗中采用拟人的写法,而且将嘉峪关拟成了一个诗人。“永远像一个人/站在褐色的风里”,嘉峪关,不但像一个诗人,而且有了几分哲学家的风度。现在,两个诗人见了面,好,握手,抽香烟,飘于漠风;弹烟灰,落于石缝;捏烟蒂,各在指尖。如此将嘉峪关写得独一无二,独具人格魅力,非有大手笔不可也。“分手时/总要等我先开口”,既幽默,又冷峻。“冷啊”,看来这个工业城市,除了烟雾,还冷得紧。此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气质,也写尽了一个城市的独特之处。若无细致入微的体验之功和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是断难写出如此奇妙之作的。
灵魂的孤灯/不需要谁来守候
仅仅作为一种暗示/让天空更广/让所有的目光困倦/让一个貌似强大的收获/都变得渺小单薄
盘旋真像一粒粮食的一生/落下/比精神的精神/还要令人刻骨
关键词:历史角度;李白;诗歌意识;人格;美学欣赏
盛唐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始终充斥着儒家思想文化,而李白作为这一时代的士大夫,他的诗歌以及人格无不带有儒家文化的思想缩影。但纵观李白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求仙问道,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因此李白与道家思想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李白的诗歌当中,体现着李白儒道两家的思想文化人格。
一、儒家文化对李白人格和诗歌的影响
儒家美学的基本精神是追求完美的人格,兼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在李白的身上体现着儒家文化人格的缩影,也是驱动李白整个诗歌创作和生命历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对李白的人生进行了描述,用“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说明李白从小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李白在人生历程中不断的通过学艺来提升自身的。在李白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曾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在李白的诗歌《南陵别儿童入京》表明了李白在生命的过程中游历四方,不断的积累人生的经验,一旦有了实现理想的机会,就表现出一种快乐自由的心态。儒家文化中的孟子对李白人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主题崇尚生命的力量。在李白的身上正是闪耀着道德人格的光彩。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李白通过“白…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 ”来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抱负,并且具有坚定的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意识。李白的这种主体人格一旦显现,就爆发出对外界事物无限的道德力量,将自然万物的真善美看穿。在李白的诗歌中将黄河以及自然界万物的丑恶看的非常清楚“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二、道家文化对李白人格和诗歌的影响
李白的人格除了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受道家宇宙自然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本体论。在李白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将天地万物比作虚无的道,说明天地之间充满着阴阳二气。这些都代表着李白对老庄思想的深刻领悟。李白的道家文化是在自然万物宇宙观念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他的许多诗歌都表现着宇宙的意识,如在《赠僧崖公》中“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能。”《赠僧朝美》中的“高价倾宇宙,余辉照江湖”都表明了李白站在宇宙的角度,表达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赞美。
在李白的文化人格中将道家的思想作为人格思想的基础,将庄子哲学中的逍遥精神作为自身追求的精神境界,这也正是李白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庄子同样把道家思想作为基础,追求逍遥的思想境界。在李白的《金门答苏秀才》中追求时空上的生生不息,将自身的精神进入到空灵自由的境界当中。在《独坐敬亭山》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追求摆脱人世间的人际关系,追求个体的生命价值,也就是这样的人格思想,才使得李白在现实中排除异己和世俗的牵绊,实现自我的超脱,追求自身的个性和理想。李白的一生也正是由于这种逍遥自由的精神境界才能勇于追求自身的理想抱负。在李白的诗歌中给人一种自由洒脱的气质,这也是李白的道家文化人格的体现。
三、李白的政治人格以及诗歌意识
政治理想是李白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虽然向往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但也常常羡慕法家的治世之道。李白的政治理想表现的铺张扬厉,但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缺少现实的合理性。在李白的《明堂赋》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的政治图景,但与现实的实际不相符合,显得过于理想化。在李白的诗歌中不乏对当时政治的主张和见解,但历史观和政治观相对比较落后,与盛唐的经济状况相比,李白诗歌中的政治主张与盛唐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明显的不相符。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依据道家的庄子思想构建的个人政治理想图景,以自身假定的思想加以润色表现现实的政治。
李白的政治空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美学阐释,因此意义也会大不相同。虽然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一种空想,但却蕴含着当时那个时代特定的理想图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不乏有着自己政治抱负的天下名仕,但谁都不能否认空想的政治理想蕴含着无穷的思想资源。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思想的精华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多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下产生的,因此李白的空想政治也具有多样性和美学价值。与其说李白在展示一个空想的世界,不如说通过李白的空想政治透漏出李白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急于诉说现实的超越心情。
总之,从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文化人格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形成一种空想的政治理想抱负,表现出对现实理想的超越和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李白将自己对自由的追求转化成诗歌,以诗歌的无穷魅力展现对自由无限向往和追求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现着无限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蕴。
参考文献:
[1]孟修祥.论李白诗歌的节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23-28
[2]朱谷强,刘筱华.埃兹拉・庞德对李白诗歌的西化[J]. 外国语文,2010,06:35-39
[3]房本文.唐人选唐诗中李白诗歌异文刍议[J].文学遗产,2012,03:59-67
正因为如此,古代诗歌鉴赏也成为了高考的必考题型。作为高中生,了解、学习进而鉴赏一首诗歌,需要从哪些角度进行呢?怎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歌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人手,检测一下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
一、能够迅速抓住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吗?
阅读任何一首有文字难度的诗歌。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都可能会对具体诗句产生一些模糊的认识,阅读答题的困难往往是:1 对诗句中的古代文化常识不理解;2 对古代文言字词不熟悉;3 对诗人的身世、诗歌的写作背景不了解;4 对诗歌中的一些有特殊含义的事物(如典故、古代诗歌意象等)不明白;5 曲解诗句;6 未耐心、仔细揣摩诗句等。这些因素都会妨碍同学们对一首诗歌的内容、情感的理解。
但有些文学素养好的同学却可以通过:1 对作品注解仔细阅读;2 平时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3 平时对主要诗人的身世、背景有了解;4 对诗歌常见意象的积累;5 紧紧抓住诗句本身。不做无关联想;6 耐心仔细地阅读诗歌来顺利克服这些阅读障碍等,在阅读一、二遍后迅速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整理出整首诗歌的内容、情感。
[例题1]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 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 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 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答案]B、D。
[解析]阅读时要注意理解关键词句“迥”“高”“围”等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采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斯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句一气相贯,既可显出楼高望远,更可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例题2]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案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里的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很多同学在做这道题目时。会错误地认为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道世、不得志的思想。这是主观武断的看法。
二、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诗歌的艺术技巧、语言风格吗?
这是理解鉴赏的高级阶段。要求同学们在读懂诗歌主旨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对诗歌的创作有进一步的理性判断分析。要做好这一步工作。必须有相当的有关知识的积累,包括:1 古代诗歌常用的各种修辞手法;2 各种衬托、结合手法(悲喜衬托、动静衬托、虚实衬托、点面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结合等);3 篇章构思技巧(如象征、借古讽今等);4 怎样分析关键字、词、句(如动词、形容词等)的表现力;5 常见的表达方式。要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要熟悉这些术语,还要知道鉴赏的几个步骤,最好再掌握一些典型的例子,以帮助你理解判断。
[例题3]
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答案解析]这是一首初春小雨的写景诗。读来清新动人,笔法细腻,耐人寻味。韩愈以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十分讲究炼字造句,细致逼真地描绘了早春微雨后的长安景色。如首句一个“润”字非常恰当地形容了春雨下得可贵及时。句末一个“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句用对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刚刚萌发时的特征。
[例题4]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摘要】在高考散文题目中,考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准确、深入的理解散文内容、情感和主旨,可以说是语文考题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总结了快速理解散文内涵的两个方法,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高考散文阅读中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可以让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抓住文章内容、情感,准确深入的把握散文主旨。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文学作品阅读选了当代著名作家张承志的散文《大河家》。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意蕴丰厚。紧切时代,读后给人以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启迪。
在考场上怎样去解读这一极富人文内涵的作品,很快的抓住作品的内容与主旨,准确的完成文后试题是摆在考生面前的现实问题,而学生对此往往感到很棘手。我通过课堂讲析此题觉得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对快速准确把握散文内容主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借用解读诗歌“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文章思路、结构,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把握散文内容主旨
在诗歌阅读中有一个解读主旨的基本方法“以意逆志”,是说在理解欣赏诗歌时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就是说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内容的真正内涵,然后根据 意象和内容去推测诗歌的主旨。把这个方法借用在散文阅读中就是通过整体阅读分析文章思路、结构,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把握散文内容主旨。从写作的角度讲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根据写作意图和表现主旨的要求,如何选择组织材料,如何使写进文章的材料条理化、有序化、整体化,这都要作通盘的考虑、妥当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置,这一思维的过程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楚了。通常是从各段内容的综合归纳入手,有主句的段,把主句画出来,内容相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议论性的文章讲究观点和材料的关系,阅读时要注意分析推理过程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画出各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归纳出每段的要点,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每一个凝聚点。
《大河家》这篇散文共十四个自然段,在初读文章后,我们很快能看到作品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大河家的相关情况和大河家一个已八十岁的老人韩三十八。一到九自然段写了如下内容;大河家这一村镇与黄河的关系;它虽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是年年放浪在大西北黄土高原 之家的必经之地;它在地理上起着枢纽作用,不露痕迹的沟通着中国;我对这儿的依恋;它是大西北一个极其普通的贫穷而又热闹的集镇;它地处甘青两省交界,沟通了回藏两族人民,促进了两族间物资的流通;这儿以摆渡为主的交通方式;这儿人的生存方式和壮美的黄河之景这九个内容。
十到十四自然段主要写了韩三十八这一生活在大河家已八十的老人,分别写了韩三十八早年当过护兵,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冒着九死一生回到家中,后来干尽了渡口一切的营生,他一生历经坎坷、四处漂泊。但他把黄河看做他的家路,只要找到黄河,他便能回到他的家。这种坎坷的人生经历,这种与黄河的特殊关系,使他爱黄河,对黄河百看不厌,他视黄河为自己生命的安全港湾,人生坐标。因此他对生活就能做到从容不迫,淡定从容。由此我们看到散文抒写了一个中国最底层,最原始的村落,它的偏疏、不为人知,但它又有着重要的地理沟通作用,它朴实、神奇、平静,景色壮美,更有一个最平凡的人对黄河的一种最纯朴、最独特的感悟。
二、“知人论世”关注作者、时代,抓住作者情感,把握作品主旨
对作品内容的准确把握是进入作品的第一步,而这往往是浅层的、表面的、狭隘片面的认识。而要对作品有一深入的、本质的、全面的认识就要关注作者,把握作者情感倾向,“知人论世”的去解读。诗歌阅读中的“知人论世”是说在吟咏、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朋友。在考场我们不可能对作者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但是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把握、了解、感知作者的人生经历、处境、思想情感,进而去把握作品的主旨。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一瞬起,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就实实在在感到了黄河对他听不见却感觉得到的真情呼唤,便迫不及待地与黄河在纸上神交。抓住作者在国外两年的游历,结合作品对大河家地与人的叙写,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于母亲河——黄河的热爱、崇敬之情。在作者眼中黄河不止浇灌了两岸的土地,滋养了两岸人民,提供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也不止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见证了几千年的中华历史,她更是中华儿女生命的安全港湾,是人生的指南针,也是我们生命的根。有了这个根我们就不怕人生的种种磨难,历经坎坷,四处漂泊而能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这样我们就抓住了作品的主旨。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散文的解读就要抓住高考阅读所要考查的学生分析、理解、概括、归纳、鉴赏评价的能力点。通过分析,理解散文的结构、脉络,“以意逆志”抓作品有形的、字面的内容;然后“知人论世”与作品中作者的处境,经历、情感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并以我们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联想、想象就能全面深入的把握作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