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6: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城市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新型村镇;管理问题
Abstract: the village as the main human habitat, and is also a major component of ecological system. The new type of rural towns and villages fundamentally speaking, is ordered to absorb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o go out of the countryside, into the cit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occupation, to stably in city living and life outcomes. This also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hina accounted for the vast rural areas.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 this background determines that China will follow the road of urbanization with a West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of different. Study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for the new town of China's rural city of case,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city of new rural villag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也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其积极意义:当城镇逐渐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乡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农村新型村镇管理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同时,城市化促进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村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村镇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从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在农村新型村镇管理问题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深思和研究。
一、城市化进程下我国农村新型村镇管理现状
城市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农村新型村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农村新型村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但由于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农村新型村镇的发展、管理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村新型村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农村新型村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农村新型村镇建设就会无顺序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也将给农村新型村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因为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农村新型村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但实际上这样的规划方案脱离实际,导致资源的过度浪费,增加了保护环境的压力。另外还有些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农村新型村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之间的分区不够明确,农村新型村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导致迟迟未形成规模。除此之外,一些新建村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管理规划不到位导致其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从而阻碍了我国整体城镇化的进程。
城市化使一些农村新型村镇地方特色丧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在管理方面在我国农村新型村镇建设中,传统特色在逐渐淡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一些地方的管理上不重视千百年来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景观和风貌特色,盲目开发、建设。出现山地城镇模仿平原城市,而平原又追求水乡风格,导致与山比高低、与水比深浅,最终是乡村本土的原生态景观风貌遭到破坏。据了解在滇西北中甸建塘镇,其东城区建筑群的扩展,不但损坏了原有的城镇南北主线结构,并且在地方管理建设上,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藏文化的内涵。可见在农村新型村镇管理上应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是规划的本质要求。
农村新型村镇建设管理力度不够,一些重建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为农村新型村镇主管部门人员少,队伍力量不足,对村镇内的违法建设查处力度不够,也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下农村新型村镇建设的发展。
二、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在农村新型村镇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坚持农村新型村镇建设管理的基本思路:一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超前、规模适度、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农村新型村镇建设本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高管理规划建设水平。二是要坚持管理相关支撑产业发展、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农村新型村镇建设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并举,立足农村新型村镇建设区位、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的,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培育新型城镇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走产业发展带动乡镇建设,以农村新型村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形成互补发展的管理路线。三是管理上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既要扎住村镇发展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做到管理农村新型村镇建设上的统筹兼顾。从而打破均衡推进新型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逐步推进,针对矛盾的特殊性,有选择、有步骤地优先发展重点新型村镇建设,进而逐步推动一般村镇加快其发展。四是在管理上要坚持统筹各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在管理上正确处理新型村镇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
在管理上新型村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首位,决不能仅仅做新型村镇建设的表面工程,必须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发扬优势、创造特色产业,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全面推动新型村镇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走发动村民参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新路子。加强对新型村镇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使他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本村镇的实际情况,更好的建言献策,发展新型村镇的经济和文化,从而促进整体新型村镇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在培训相关管理人员的同时,也要研究、发动公众参与、走群众路线。在管理实施的各个阶段,发动村民参与,广泛听取意见。通过召开村两委、老同志、村民代表座谈会、管理规划方案公示等多种方式,了解村民意愿,促进村民共同参与新型村镇的管理与规划,从而取得群众对管理规划工作的支持,使管理更符合当地生产、生活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新型村镇建设的管理关系着我国城市与村镇发展的整体水平,所以提高农村新型村镇建设管理水平是现阶段促进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不仅有利于村镇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巫建华,李胜强,翁为民,等.《培育新型农民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一、乡村社会面对城市化的召唤:现状与问题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城市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总是与乡村社会相关联。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迁。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中国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在中国的体制下,一种称为“半城市化”的现象产生了。“半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农村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也找到了工作,但是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系统,在城市的生活、行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疏远乃至不认同的感受,处在“半城市化”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非正规就业和发展能力的弱化。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得不到法律和制度的有效保护,经常受到市政管理部门的清理和追赶;报酬低,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保证,更享受不到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权利;就业不稳定,缺乏职业经历累计和晋升的保证机制。二是居住边缘化和生活“孤岛化”。政府只允许农村人口进城工作,而没有从体制上接纳他们,流动人口也没有能力租住或购买体面的住房,他们的居住条件是非常“边缘化”的,往往居住在城市最简陋、环境最恶劣、区位最差的房子里。三是社会认同度差。其一是他们要么对城市社会不认可,或者不被城市社会所认可。更多的情况是他们不被城市认可。其二是对农村社会逐渐失去了认可或者不被认可。在这一点上,更多的是他们不认可农村社会。其三是逐渐转向对自己群体的认可,或被自己群体所认可,在这点上认可与被认可同时存在。[1]
与半城市化相对应的是,今天的中国乡村越来越陷入衰败的困境。中国乡村社会受到来自城市的强势挤压,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占有的失衡导致农民强烈的失落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剪刀差持续扩大,社会政策上的不公平使农民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农民成为没有“劳保”、“老保”的“二等公民”,“孔雀东南飞”导致的农村空巢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伦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凡此种种都表明,城乡不公平是当今中国最大的不公平,乡村社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以应对城市化浪潮的挑战。
二、城市化语境下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个基本估计
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对城市化语境下的农村、农民和农业,我们有三个基本估计:
1.农村的命运
中国正致力于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中国将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政府正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是城市的温床。在未来社会里,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将不复存在。95%的农村将聚集在数千人口规模的城镇。个别聚落虽然人口规模小,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也城市化了。与“大部制”改革同步,中国近期正在广大农村推动村庄合并,“大村庄制”将与“大部制”一起,成为中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实行村庄合并的“大村庄制”,对于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起好步”、“开好头”的重要作用。村庄合并的真正意义,还在于推动中国农村由村民自治迈入“社区化管理”,令农村变成城镇,农民变成市民。[2]
2.农民的命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兹曾说,21世纪之初影响世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信息化,一是中国的城市化。2007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45%,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经济发展的轴心转向了城市。
21世纪工农业差别将趋向消失,二元结构解体,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将不复存在,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们将能得到平等的对待,生存在小城镇的则是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者在全社会的比例大为减少。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在传统农业时代,90%的美国人生产100%美国人所需要的粮食,而在今天,3%的美国人生产120%美国人所需要的粮食。茅于轼也认为,“现在我国大约有六亿城里人、七亿农村人。在未来的三五十年中,将有大约六亿人要进城,农村只需要一亿农民就够了”。[3]
3.农业的命运
21世纪,农业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消失,只是农业生产采取了现代化的作业方式而已。人的生物性需求决定了农业存在的必然性。在三次产业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中国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中国将十分重视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国持续多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努力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
三、乡村社会的诉求和应对
基于上述三个基本估计,笔者认为,在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中国,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将非常艰巨。但是只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市和乡村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有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一,发挥新型城市化道路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统筹功能。城市化不只是一个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结构变动、人口素质提高、城市功能增强、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新型城市化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相融合的城市化,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其显著特征是,在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下,周边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城市化转型。从我国的国情看,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二是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三是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四是文化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可以发现,这四大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新型城市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统筹功能。[4]
第二,搞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并举。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发展小城镇。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该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48%和58%。在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以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发展上,小城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搞好小城镇建设,要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要以工业化为龙头,以产业集群和专业镇为载体,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工业化更多地惠及农民。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和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结构。要理顺和规范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财力保障机制。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第三,要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了一个全方位、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第四,要积极推动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城乡协调发展内在包含着城乡制度统一和权利平等的诉求。根据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逐步进行诸项改革:一是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通过给予农民工准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渐过渡,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三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5]要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要合理配置城乡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总之,21世纪城市化语境下的乡村社会变迁的趋势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将不复存在,农村逐步变成城镇,农民逐步变成市民。二元结构趋于解体,工农业差别日趋缩小,中国农民生存状态彻底改观历史时期已经到来。但农业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消失,只是农业生产采取了现代化的作业方式而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和乡村社会的区别在未来社会中转化为大中城市和城镇的区别、居民从业结构的区别。
参考文献:
[1]王春光、王芳.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现象堪忧.中国信息报,2007.10.10.
[2]中国正推动村庄合并“大村庄制”成未来政改新目标.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30.
[3]黄胜利.以更科学高效的方式推进城市化.中国经济时报,2009.1.16.
1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的必然性
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农村客运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促进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至关重要。
1.1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城乡交通资源有效连接,形成经济快捷的客运网络,促进城乡经济的相互交流与发展,使城乡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1.2城乡一体的目标要求
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客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农村居民的出行提供方便、经济、高效的服务,符合农村广大人们群众的新需求,也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1.3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以及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高品位、便捷化的交通运输。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能够农村居民提供高标准、规范化以及经济化的出行服务,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同时,也给非法营运黑车以沉重的打击,增强了人们的安全系数,符合了农村居民的要求。
2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思路
为了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出行服务,需要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发展思路如下:
2.1要从城乡公共交通整体布局来统筹
农村客运向城市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各种资源向中心城市聚集,有效提升了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不断辐射的功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但是,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需要从城乡公共交通运输业的大局出发,政府在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改进现有城乡客运经营管理模式;运营机构也要不断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合,实行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2要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客运中存在场站建设滞后、路网层次结构和建设结构不合理以及投资结构性偏差等诸多因素,不能满足公路客运网络化需求。因此,在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中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路面的硬化工作,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的发展,把公路建设和客运站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城乡运输资源相互衔接、经济快捷、畅通有序的农村客运新格局。
2.3要用多样化的手段、有效可行的模式
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就是要改革现有客运管理和经营模式,改变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各自为政的局面,从而实现客运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农村客运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搞一刀切,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人们群众的具体需求,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不断完善与规划农村客运线路,优化农村客运运行方式,探讨切实有效可行的模式。
3加快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的积极策略
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是城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形势下,需要积极探究加快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的积极策略,具体如下:
3.1因地制宜加快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
由于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同,对于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不能采用“齐步走,一刀切”的工作思路,应该因地制宜,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发展、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客流量较大的线路,可以鼓励实施公交化运营改造。对于客流量较小的线路,可以采用固定和非固定班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营,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交通运输的新需求,又避免运力的极大浪费。
3.2实行公司化、集约化经营
在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损害一些原有的农村客运车主的利益。因此,只有走公司化、集约化经营道路,才能全面保证运营双方的共同利益,有效解决利益冲突。农村客运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多种模式并存,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走城市公交发展的道路,这样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激化矛盾。在实施公交化运营改造时,可以采用收购、兼并的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对于原有的车主可以采用车辆入股、现金收购等不同方式进行改革,有效整合现有线路、车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走公司化经营的道路。
3.3实施政策优惠加快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
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方便、经济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政府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实施政府主导投入,财政进行补偿的有效机制,促进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抓实,相关部门必须联合起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农村客运采用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发展政策,为农村客运创造平等竞争的氛围。
4结束语:
总体上看,中国的城市化成就是巨大的,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很多城 市基础建设、绿化和环境卫生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中国也出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中包括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市化进程与要素空间集中过程不协调;就业压力巨大等等。此外,由于国情的差异,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还面临着土地问题和农民的迁转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除借鉴国际经验外,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的问题、原因、经验及其国情,找到切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目前,这些工作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积极且有意义的探索。其中以成都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道路”最为典型。
一、影响城市化道路的几个基本关系
从对50多年来,国际和国内城市化进程的纵横视角审视和剖析,城市化道路成功与否,取决于城市化所涉及的诸多重要关系的处理。这些关系主要包括:载体与空间关系、城市与乡村关系、人口迁移与身份转换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其中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关系的忽略或没有进行正确处理是导致“城、乡双输”的根本原因。
载体与空间关系。城市化主要特征就是要素、产业、人口等的聚集和流动。但这种聚集是分散的聚集,还是集中聚集;是就地城市化,还是流动到大都市里;是发展小城镇,还是小城市、中型城市、大城市,对城市化、对区域甚至对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市化涉及三部分内容,已城市化的部分,暂时不能城市化部分和正在城市化部分。其间,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是互利、平等,还是乡村歧视,这些都将会直接影响城市进程,也影响区域及国家的整体发展。
迁移与转换的关系。城市化主要表现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但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是否真正转换为城市人口,即其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是否得到真正的解决。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和非农化的关系即城市化同步、超前、滞后,或者相互之间是适应或不适应。这也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最终影响区域及国家的整体发展。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市化的要素、产业、人口聚集、流动是通过市场组织还是通过政府计划,或政府和市场之间怎样合作、博弈,影响城市化的效率、成本,甚至失败和成功。
二、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探源
成都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总体发展水平接近,同时内部包括发达的大都市和中小城市以及贫困的农村山区,具有典型的中国经济、社会和地理特征。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农村生产率低,城市就业压力巨大,自然条件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些都制约着成都市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些条件约束下,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成都市一度也产生了其它地区类似的问题:城乡差距拉大、自然条件恶化、耕地被大面积低补偿征用、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等等。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这些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彻底解决这些问题,2003年起,成都市成都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成都市在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中,从统筹规划着手,在城乡关系的处理上,实施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公共服务一体、城乡基础设施一体的战略部署,通过实施“三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和农村环境建设工程建设新农村,通过土地整理实现城乡双赢。在空间上,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在人口方面,重视农村向城市人口迁转过程中的失地农民以及农民工身份的转换工作,对城乡居民的住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体系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在促进产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方面,通过产业规划合理引导产业发展。在城市化市场条件创造方面,加强资金的市场配置作用,改善商务环境并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等等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成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炼
成都市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个特大型城市,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的一个典型代表和缩影,城市化面临整个中国存在的问题和特殊性,但是,其在推进城市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难题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努力。通过联系和整体分析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城市化的各项具体做法,我们可以发现: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战略构想。该战略包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三个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和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外五方面工作统筹兼顾。主攻三大事业:提升城市竞争力、集中城市化、建设新农村。通过六个以为: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四最目标:人居环境最优、创业环境最佳、城乡最和谐、综合竞争力最强。
一个完整的战略主要包括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重点、战略途径、战略阶段和战略目标。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是以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一种思想、认识和观点。科学发展观特指关于是什么正确发展以及如何正确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既不能违背精神,也不能生搬硬套。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这些思想。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原则:“三个坚持”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原则上,成都提出了三个坚持: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化和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保持相互协调。坚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外五方面工作统筹兼顾,一盘棋推进。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重点:“三大任务”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重点上,成都提出三大任务:一、在主城区实施三大环境优化战略。即优化创新环境、人居环境、创业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进而提升竞争力;在乡村向城市转化地区,实施三个集中战略即:人口向居民点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济集中,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能力。在农村地区,实施三项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路径:“六个以为”
城市化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其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成都市通过制定相关的公共政策,使城市化的六个要素担当其恰当的角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使六个方面相互促进。其对这六个方面的战略定位分别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的城市化的阶段目标:“五年四最”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阶段目标十分明确:就是用五年的时间四最目标。通过以上的努力,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到“十一五”末,建成中西部地区人居环境最优、创业环境最佳、城乡最和谐、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特大城市。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的城市化的采取的做法和实施的战略,无论是对中国其他区域或发展中国家的推进城市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城市化道路的经验启示
从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条件和实施过程来看,其战略模式和具体做法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来看,城乡分治的制度基础仍然是国内城市发展的现实约束。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的大城市大农村的发展格局势具有典型的中国特征。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是农村发展的自然约束。农业和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制约成都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与中国东部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发展模式相比,成都市在制度和资源上面临更多的约束,经济基础薄弱,因此对中国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其经验总结如下:
在空间上,根据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成都市区分了中心城区、有条件的县域和区域中心以及农村三个层次,根据发展条件和一体化的要求分别制定了不同发展措施:
提升和优化城市中心区域的产业
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度
通过“三大重点工程”推进农村全面发展
为了解决市场失灵,并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都市从制度、管理、政策和战略四个纬度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综合性的制度改革,确保市场基础作用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弥补市场失灵
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城乡一体化的保障力度
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良性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成都市从农民、土地、农业、资金、就业五个方面来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从偏好上解决了城市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对农村的忽略:
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培育城乡一体化社会基础
通过创新土地利用方案和土地整理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合理的土地保障
通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化
通过“异地”招商,提高招商积极性,运用市场规律提高政府资金效率
通过培育创业环境鼓励农村人口自我就业,通过订单式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
通过以上的整体战略规划,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载体与空间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人口迁移与身份转换的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我国城市化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
五、基于成都经验的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与总体设计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总结世界上城市化国家的教训,借鉴成都等地区的成功经验,将城市化道路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遵循因时、因地制宜,全面统筹,稳步推进,分类指导,形式多样的原则,正确处理城市和乡村关系、空间与城市化关系、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政府和市场关系,人口迁移和转换关系,走城乡一体的城市化道路。即围绕一个核心:迁转俱进;沿着一条主线:集中聚集;利用两种手段:市场组织和政府规划;依托两支基本力量:新业带动与城乡双赢。确保城市化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目标。
一个核心――迁转俱进
迁转俱进是指保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转换一体。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后,其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同时享受城市市民相同的待遇。第一,尤其对于失地农民,当其自己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土地的时候,流入城市时,其就业和社会保障,必须得到有效的转换和确保。这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城市化的核心问题。第二,当农民工迁入城市有了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政府应提供其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同时得到城市市民一样的解决。
一条主线――集中聚集
城市化本身就是资源、要素、人口、产业和经济社会活动的聚集过程。但聚集又分为集中聚集和分散聚集。集中聚集是指在规模经济许可的范围内,成规模、有重点的聚集。中国的国情和聚集经济的优势决定,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要采取集中聚集的形式。集中聚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向城市集中聚集,即适当发展大城市,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努力建设重点小城镇。二是城市发展本身的集中聚集,应因地制宜,多样发展。东部发达城市群状发展,中部城市带状发展,西部落后地区有重点的点状发展。
两个手段――市场组织和政府规划
市场组织就是通过自主决策、公平交易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市场规律作用,实现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第一,确保市场在配置资源上发挥基础性作用。第二,城市化市场组织的制度基础,要注意在城市化过程产权的明晰和保护,特别是农民土地产权的明晰和保护;第三培育市场主体,尤其培育和保护农民作为是弱势的市场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一确保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弥补市场失灵。政府管理主要是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政府战略规划、政府内部监管和政府服务供给。其中,政府战略规划是龙头。保证城市化健康发展,第一,政府要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遵循市场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的规划方案;第二,理顺和改革政府机构,培训政府的管理人员,实施规划;第三,采取相关配套措施,监督规划的实施。
两支力量――新业带动与城乡双赢
新业带动是指与先前的工业化道路不同,根据全球发展趋势,适应地方供需实际,选择发展特定的产业,带动城市化发展。第一,坚持城市化需要工业化带动,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城市化发展;第二,城市新产业选择,有利于带动城市化,就是要用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目前,发展新产业应包括劳动密集型的高科技、一般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以及非正规部门产业等。
城乡双赢,即通过发掘中心城区的核心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带动区域和周边农村的发展;通过发掘农村的核心优势,发挥农村的优势;通过市场,实现城乡分工;通过政府对农村的扶植和能力建设,通过城乡安全网的覆盖,实现农村的发展繁荣。城市的繁荣带动农村的繁荣,农村的兴旺又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城市发展,进而形成城乡共荣的良性循环,实现城乡双赢。
1农村土地流转的热点问题剖析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不仅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受到阻力,而且农村第二产业的产业升级和资产重组都会受到城乡分割的制约。我国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限制了城市及外村居民成为该集体土地的合法使用权人,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受到了诸多限制。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但在二元土地制度背景下,城市与农村土地作为独立发展主体造成城乡空间和土地等资源竞争,农村土地受到加速城市化以及城市郊区化的双重影响,出现隐性、非法流转,不仅造成土地生产要素配置问题,也阻碍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1]。
1.1农用地流转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面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土地流转是必然趋势。农用地流转是指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即在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将承包经营土地转移给他人或集中经营者[2]。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性以及二元土地制度,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受阻。1.1.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完整性和不稳定性[3]首先,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不完整性,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只能将农村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而不能通过开发用于非农业生产。并且农民分配土地地块过于零碎,现代化的机械作业方式难以推广,从而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不稳定性,不仅直接导致了农民土地收益的不稳定,还意味着未来的收益不确定,从而导致投入不足。英国土地经济学家巴斯雷通过对加纳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投资激励之间关系的研究证明,对农村土地产权保护得越好,农村土地产权越完整,农民对土地的投资也就越大。由于中国农村土地的承包期限为30年,且无续约规定,所以中国农地的投资曲线为不连续性曲线,不利于长期投资。
1.1.2农用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目前,我国农用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完善,很多农民获得的政策和市场信息十分有限,而且农用地流转大多局限在个别农民之间。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种植大户很少,在农用地需求和供给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不仅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效率、规模和收益,也阻碍了土地的合理配置。
1.1.3农用地流转机制不健全[4]目前,我国农用地流转的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较大,土地利用率较低,而且土地的使用期限没有明确确定,降低了土地使用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农用地使用效率低下和严重浪费。
1.2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必须转为国有土地以后才能进入二级市场流转。在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使用权,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宗宅基地进行住房建设,当他因离开所在集体而将住房出售时,只能出售给该集体符合宅基地申请资格的成员,宅基地的转让不能为其带来合理的经济收益。同时当他离开集体经济组织时也就丧失了其原有的宅基地福利,而这种权利的丧失既不能从集体组织得到补偿,也不能将土地向集体以外的成员让渡获得更高的价格补偿。那么,迁出集体的农民大多会选择在迁出后仍然保留房屋从而占有宅基地使用权,使本应通过交易得到利用的宅基地被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虽然农民无偿拥有宅基地,但只获得有限的产权,建设房屋只能自住而不能自由处置,出现住宅闲置以及违法违规的住宅出租和住宅出售现象[5]。
1.2.1空心村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农民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但由于农村建设用地缺乏让渡权,他们离开村庄居住却不放弃占有宅基地,让住房长期闲置,即“空心村”。“空心村”的出现,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恶化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城乡之间的流动。
1.2.2城中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城市边缘地带出现了“城中村”。“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一些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子融入城区,在此建设了很多城市基础设施。但“城中村”现有土地产权还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农民宅基地还未被征为国有土地,很多村民靠出租违章建筑为生,土地利用效率低。因此,本该高效利用的城市土地却按照农村的模式运行,造成国家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同时,也阻碍了村民的市民化,城乡统筹发展受到制约[5]。
1.2.3近郊村处于城市近郊的一些村庄,占用集体土地或耕地进行建设,将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用于商品住宅开发并向城市居民出售住房,体现了农村建设用地在城乡之间的隐性流动。国家指出,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属于违法建筑,集体土地不得用于商品住宅开发,法律法规对商品房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对该类房屋是无效的,购买者的权利将无法得到保障,而且无法办理合法的产权手续,购买后也不能合法转让过户。因此,农村居民依托无偿获得的土地非法获得土地收益,而购买住房的城市居民的住房权益得不到保障[5]。
2当前我国城市化存在问题由于我国实行城乡分治政策及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结构仍在延续,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不对等[6]。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脱节,导致城市扩张无序和农村发展受限。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背景下,城市建设往往没有和农村发展衔接。一方面,城市只是追求单方面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为了容纳更多的不断涌进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无序蔓延,造成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城市用地供给量与需求量矛盾日益尖锐。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低估了农村集体土地价值,农村没有通过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承接一些产业,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在没有产业注入的情况下,农村发展缺乏动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大量闲置,而且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剩余,这些农民又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从而造成城市建设发展用地严重不足,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荒废的恶性循环。
3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土地流转与城市化互动模式城乡二元结构弊端日益显著,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持续发展,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国家一项重大决策。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稳步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制和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土地合理流转可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第二产业高产运作。我国城市化过程要求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加快土地市场化步伐,优化土地配置,从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化水平。因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需要协调土地流转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机制,一方面,土地流转可以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必需的土地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可以辐射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土地流转与城市化的互动模式如图1。
4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土地流转与城市化互动途径通过图1可以得出土地流转与城市化互动作用的主要功能包含以下三点:城乡土地实现高度一体化;可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达到城乡融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采取合理的土地流转与城市化互动途径。本文将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提出土地流转与城市化的互动途径如下:4.1通过农用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由于农村土地产权越完整,农民对土地的投资也就越大,因此适当提高土地承包年限,可以增强农民的投资积极性。鼓励农民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将承包的土地向农业公司、农业园区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农业产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带来规模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益和土地利用效率,也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高效的农业发展基础。
4.2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流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缓解城市压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有城市用地规模已不能满足城市长远发展。而且进城务工农民逐年增多,城市住房、医疗、教育等出现严重的短缺问题,导致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在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下,这些离开村庄的农民大多选择保留宅基地,造成农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而城市建设发展用地严重不足的问题。通过建立合理的流转机制,将不具有发展潜力的空心村以及具有自然灾害安全隐患的基层村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为城市建设用地,保证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农村和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与动态平衡,从而缓解城市建设用地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既存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 相关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97-01
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必然会面对相关的综合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把握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在科学指导的观念下制定城市化发展策略。科学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以及经济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城市化内涵
城市化指的是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经济生产工业和社会服务业在发展中逐步取代传统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的转变过程。在发展中包括如人口工作职能的变化、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土地利用形式及社会区域空间的变化等多种社会形式的变化。简单的说,城市化的内涵就是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转变的一个过程。
二、我国城市化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
1.户籍制度的局限性,导致了城市发展“伪城市化”
从历史的发展层面上来说,户籍制度在控制城市人口的发展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等放方面,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社会物资紧缺的背景下,更是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农民群众真正融入城市的一到门槛。
从城市的发展规划层面上来看,大部分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允许在城市开展经济投资、允许农村农户买房落户,但是在户籍制度上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落户城市的农村户籍群众不能与城市户籍享受同等的养老、失业以及医疗保险等社会待遇。户籍制度把城市的人口划分为两类人,很大程度造成了部分农村户籍的群众缺乏归属感。同时因为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的需要不断增多,许多农村群众的土地被征用“架空”被迫失去土地,其土地已经被城市化,而农民群众自身却没有真正的融入到城市当中。户籍制度的制约所造成的这种“伪城市化”现象,必然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质量[2]。
2.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加大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来说,城乡经济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国家把发展中心和扶持力度日益向城市倾斜,这就很大程度上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剪刀差”,这种用农村群众的经济利益来换取的城市发展,必然会造成城市越来越发达,农村越来越落后的“马太效应”,城市在建设上教育、医疗、卫生以及住房等多个生活体系发展日益完善,而农户群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被朝天的平困局面依然没有多大改变,促使更多的农民百姓为了更多的经济收入,被迫离开家乡到城市寻求生计,艰辛的付出所得到却是微薄的收入。这种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以城乡经济收入为例子,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为三比一,城市居民收入三元,而农村居民才收入一元,对于这个数据的结论还是建立在比较笼统分析的得来的。通常来说,城市居民的收入难以详细的分析计算得出。所以这种收入差距会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而逐步加大,如城市建O用地不断的征用农村土地,造成农民失地的现象逐渐增多,农民没有土地,经济收入就缺乏必要的保证,城乡收入差距就很难在短时间加以调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必定会逐渐拉大[3]。
3.重建设轻规划的错误政绩观
城市化建设有着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其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如果在城市的建设中打破了这种寻去渐进的发展规律,就很有可能造成事半工倍的发展后果。就目前的许多城市发展而言,“小政府、大社会”的错误发展思想依然严重,如政府为彰显自己的政绩,出现权利寻租的现象,运用政府的权利干涉市场的发展规律。同时有些在城市的开发建设上,没有做到事先科学合理的规划,随意的上马工程投资项目,造成污染环境浪费经济资源的同时,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
三、我国城市化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就必须打破户籍壁垒,实现城市经济、教育、环境以及医疗等各项公共资源合理分配,避免因户籍门槛造成资源共享不平等,真正的使城乡发展融为一体,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2.明确政府职能、依照城市发展规律
所谓的政府职能就是政府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社会服务的工作职责。对于不属于政府职能权限的范围,政府不能够超越自己的权限。从近几年政府职责权限的发展可以知道,政府职能的转型在不断推进,城市化政府“包揽经营”的发展状况也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政府管理在认知权限上,要认清自身服务与市场发展的界限,做到该管该服务的一定做好落实好,政府不该管或者是管不了的就必须交给城市发展第三方去监管,分清政府的职责权限,还原城市的发展机理。
3.强化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实现城市建设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对城市的规划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城市历史发展而言,长期的二元化结构的发展,城市发展对农村资源的掠夺,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所以要适时的进行改革,建立高效的农村发展管理机制,用社会保障的手段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就发展[4]。
结语
城市化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力量,对促进社会经济转型有着重要意义。从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来看,所取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快速的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现实问题,如资源经济的分配、城乡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原因,使得城市化发展偏离了最初的发展目标。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认真总结好发展经验,在整体上规划好城市的发展规模,把农业纳入城市产业规模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促进城市化的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扬.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和顺园社区“村改居”的分析[D].天津大学,2012.178-179.
[2]李水山.农村城市化建设与其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6):12-15.
只有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才有可能有效地解决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难题,在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是中国农村的大趋势。
一、中国农村的现状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快速转变的过程之中,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事关改革的成败,事关中华民族的振兴。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增长过快,在我国有限的耕地上,农村人口明显过剩。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人口流动和迁移,虽然在满足了城市、乡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潜在的失业问题,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诸多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这些问题的形成,有我国缺乏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对策的缘故,也有城市发展滞后、吸纳能力有限等诸多因素。但究其根本原因,是与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的。
二、以农村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
城市化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为主体的乡村型社会形态,向一个现代工业体系为主体的城市型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实质上,城市化是一个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业生产中逐渐解脱出来,从事商业、手工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事实上,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大工业的出现,才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因。
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逐渐取代农村,成为人类居住、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一般来讲,城市化有两个基本特征。从量上来说,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农村人口下降;从质上来说,表现为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以及城市将其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和文化模式、教育方式等向农村地区传播、扩散。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建国以后,与工业现代化建设同时起步的。但是,长期以来,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更延缓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并引发出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城市和乡村被严格区分开来,更谈不上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了。
在人为的控制城乡人口迁移政策实行30多年后,问题凸显出来。不仅在经济上,在文化理念和社会观念上,都同样的扩大了城乡差别,形成了形象鲜明的城里人、乡下人差别。而农村,也因此聚集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遏制和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这样,也就产生了目前要进行的农村城市化的必要性。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之路
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的解决,在农民问题方面,主要是解决农民失业和农民盲目流动等问题;在农村问题方面,主要是解决环境、土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农业问题方面,主要是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生产工业化等问题。
目前,许多走在改革前列的农村地区,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探索出了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走农村城市化之路;第二,从实际出发,结合政策自己制定、选择发展目标,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农业走多产业发展、产业化经营之路;第三,大力发展工业、副业,创办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第四,改造生活环境,发展基础设施,提高其成员的生活水平。
对于农场来说,其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都较农村地区雄厚,更具改革发展的条件,只要认准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其城市化进程必将更快。
四、农村城市化的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农村城市化策略:1.乡村工业化。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发展农村副业,改善传统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集镇“市镇化”。完善设施不全的乡镇,增加商业、文化和娱乐设施,使之逐步具有小城镇的功能。3.农业现代化。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谋求产业化经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挖掘农村发展潜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4.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比如,大力发展乡村邮电、通讯、金融、证券、商业、饮食、服务、旅游和娱乐等,以配合、促进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促进农区工业化。
第二,农村城市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1.企业管理体制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必须做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必须加强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保持决策的民主性、合法性。
2.注意避免盲目扩张,避免走粗放式发展之路。
3.长远规划,注意城市化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协调,避免盲目的“开发热、发展热”,以免造成资源的破坏和资金的浪费。
4.注意引导农村文化建设,增加教育投资力度,增加教育方面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关键词]梅州;城市化;“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54-03
1 梅州城市化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1.1 梅州城市化发展的成效
目前,梅州在城市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2010年年底,全市区和县城建成区面积超过110平方千米,梅州市区建成区面积超过40平方千米,实际工作、生活人口约50万人,全市建制镇以上城镇建成区面积超过250平方千米,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6.5%。城镇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农民人均收入达7825元。
1.2 梅州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小城镇发展不平衡,一些小城镇规模也偏小、实力不强、特色经济不突出,难以举一方资源和产业优势,构一域经济之特长,未能形成吸纳聚集效应。
(2)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大部分小城镇缺乏科学规划,水平不高、内容不全、整体协调差,低水平、重复建设、规划趋同,布局凌乱,功能不全、辐射力不强。
(3)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各级财政较为困难,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致使城镇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影响发展。
(4)发展体制不顺,亟待深化小城镇改革。小城镇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限大多集中在上级有关部门,镇一级财政资金缺乏,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投入。
2 梅州城市化进程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2.1 关于“三农”问题的认识
“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过低、农业效益过低、农村发展落后等方面。而城市化水平滞后,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留在农业,导致农村大量的潜在失业人口,农业劳动率极低,规模不经济,农民收入很难增长;二是人地关系异常紧张,阻碍了劳动方式的创新;三是阻碍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城乡差别;四是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且制约国内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升级,特别是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五是导致部分城市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还不得不投巨资为分散居住的农民改造生活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
2.2 城市化及其必然要经历的工业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影响
(1)从历史经验看,推进工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经历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其发展无不经历工业化之路。如19世纪初的美国,“三农”问题也曾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直至19世纪下半叶实施工业化后,美国跃居世界工业“霸主”地位,崛起为世界最先进的发达国家之一。
当今我国沿海地区的繁荣,也得益于工业的发展。三十年前,苏南一带也是典型的农业型社会,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400元,整体经济实力还不如内陆的很多地方。改革开放初期他们首开乡镇工业发展之先河,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目前,苏南地区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达到富裕国家的标准,远超过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人均收入水平,苏南农村已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2)从事非农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农村土地的承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农作物产量的增长也接近了极限,过多的劳动力聚集在土地,只能勉强维持温饱,这种情况促使农民只有外出打工才能挣到钱。许多地方的农民从打工途径取得的收入,已经占了人均纯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很多农民收入中的现金部分基本上是由打工得来的。
农村中比较富裕的农民大多数都从事非农产业。作为弱势产业的传统农业,投资大、回报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因而单纯靠农业并不能使大多数农民富起来。目前,农村中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民,一般是靠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致富的,他们或到城市里从事工作,或者凭一技之长做生意等,手中的钱大多数是从农业之外得来的。中国大地上相对富裕的村,或者位于城郊、交通要道;或者靠近煤田、矿山;或者地处风景名胜区,这些地方具有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良好条件。通过充分利用本地或自身的优势,积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从而能够较快地富裕起来。
(3)城市化对发展农村产业的积极意义。首先,城市化将推动农村工业化向深度扩展。乡镇企业是农村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主要形式,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其布点分散、信息不畅、竞争力下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乡镇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搞集约化经营。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使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通过集中,一方面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城镇集中的规模效应,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会。这表现在一是城镇人口大幅度增加,发展城镇第三产业的人口规模条件得以满足,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将吸引大批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从而为农民的收入打开新的渠道,为稳定和增加城镇人口提供了保障,这为巩固农村工业化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乡镇企业的集中,使得低成本集中治理工业污染成为可能,这使得一部分污染严重但又缺乏治理污染能力的乡镇企业得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其次,城市化是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第二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但第三产业却起色不大,究其原因是缺乏城市载体。农村第二产业分散布局,社会化服务没有得到规模效应,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只能自搞第三产业。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高载体,使第二产业相对集中,第三产业才有发展的可能。最后,城市化有助于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通过规模化经营,一方面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减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市场化水平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而要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的目标,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减少农民的数量。因此就需要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让更多的农村人口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并转化为稳定的城市居民,最终保证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目标的实现。
(4)城市化使农村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但由于人均收入较低,生活方式落后,因而,长期以来农村市场表现为一种巨大的潜在市场。而要让这种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就要让更多的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并转化为城市居民,从而促使对生活必需品、耐用消费品,以及对教育、保险等的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5)城市化将有效地推动农村社会的文明建设。城市化水平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程度低,农民分散居住,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投资巨大,发展困难。如果农村人口相对集中于城镇,将有利于农村地区城镇文明的传播,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的封闭状态,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3 梅州通过城市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因素
(1)从梅州农民就业、增收的态势看,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主渠道。当前在梅州,农民就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内部消化,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二是社会空间转化,就是向城镇转移和向“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输出,即通常所指的发展劳务经济;三是在农村各产业间的分化,离土不离乡,在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打工就业。不过,由于梅州地少人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已达到饱和状态,几乎没有增加就业的空间,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这条途径的就业人数只能是逐步减少。劳务输出虽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保持一定的规模数量,但就业的空间也将随着科技的发达、产业的转移有所减少。而唯有第三条途径,为农民提供就业的空间非常广阔。从发展趋势看,最近几年梅州实施了“双转移”战略,突出以工业为主导,招商引资的力度很大,工业发展迅速,用工需求也有很大的增加。因此,推进工业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是扩大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农民增收途径主要由三大块构成,即农业收入、劳务收入、乡镇工业和民营经济收入。农业增收和劳务收入这两块目前基本上无大的潜力可挖。而只有加快发展工业这一块,让农民收入增收的形势乐观。2011年,梅州三次产业比为20.2∶41.9∶37.9,而“珠三角”及苏南等发达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一般为5︰45︰50,从这一比较中可以看出,目前梅州只是处于初级工业化阶段,远没有达到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要求,发展工业的潜力十分巨大。因此,梅州农民收入的增加,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
(2)从梅州的条件看,推进工业化的优势十分明显。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闽、粤、赣三省的交会地,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既率先承接港澳台、“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模式及其产品升级换代所带来的资金、人才、技术、产品辐射,又自然过渡沿海地区的各种辐射冲击波,影响和带动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76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工业已形成了以卷烟、电子、电力、建材、矿产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初步走上工业化的发展轨道。拥有比较坚实的农业基础,这为今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农业支持。市场容量和潜力也不容忽视,梅州拥有500万人口,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会形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业品消费大市场。
3 加快梅州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意见
3.1 扭转和克服不利于城市发展的传统观念,不再人为地限制城市的发展
首先,认为农民进城会占用大量劳动岗位,影响城市劳动就业。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居民的就业岗位,但实际上这些岗位绝大部分是劳动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卫生条件差甚至有一定危险的、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岗位;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本身也创造一些就业岗位,农民到城市生活、居住、工作,就需要增加住房、交通设施、医疗服务、娱乐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这些方面的就业岗位会不断的扩大。
其次,认为农民进城会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紧张。农民进城对城市基础设施来说的确有一定的负担,但只要在基础设施的管理、运用上进行革新,让城市基础设施进入市场,用市场经济中有偿微利的原则来运转,不仅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还会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
最后,认为农民进城会带来城市秩序的混乱。其实一个城市秩序是否混乱,关键不在于人口的多少,而在于城市本身的管理是否完善,法制是否健全。
3.2 实行“两个同步”发展
第一,城市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城市化必须以发展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为前提,绝不能不顾农业发展水平,不加强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不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维护好农民权益,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搞城市化。否则将削弱城市化的基础,影响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城市化必须和工业化同步。实现工业化能推动农业现代化,促使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工业化进程中要注意发展有利于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发展第三产业以利于吸纳农村人口、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使城市化有坚实的产业基础。
3.3 改革和完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
按照中央“放开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适度控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基本原则,来完善梅州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居住地进行户籍登记的制度,从而打通城市与农村在户籍制度方面的障碍,加快推进梅州的城市化进程。
3.4 适当调整农村土地政策
除必须坚持国家关于农村土地联产承包经营的各项制度外,应当允许农民对其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可以出租、转包、继承和有偿转让;或者作为农民的资本入股,取得相应的股权和分红。这样可以刺激一部分有可能不再依赖土地为生的农民进城工作、生活,从而加快农村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3.5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探索建设小城镇新路子
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增加投入,完善和配套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方财政较为困难,投入不足是制约梅州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积极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资金投资,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广辟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多元化筹资格局,想方设法,广开门路,增加投入。
参考文献:
[1]靖学青.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城市体系[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丘洪松,等.世界客都——梅州[M].梅州:广东嘉应音像出版社,2005.
[3]刘加洪,等.科学发展观在梅州[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梅州市统计局.梅州统计年鉴(2010年)[M].梅州:梅州市统计局,2011.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现代经济区域经济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含义着手,从城市化的几种不同类型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以及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2]。
二.城市化的三种形式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3]。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进城外来工的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
[关键词]区域的“城市性”;城市化;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001-06
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的,城市化也应该走新型道路。但是近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看,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严格讲来并没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却在政府主导下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病”。因此,搞清楚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慎重地选择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与区域的“城市性”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涉及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说,城市化是相关学科都极为关注,而含义或定义又最不统一的概念。
人口学给城市化的定义,流行的是美国人口学家威尔逊主编的《人口词典》的解释:“人口城市化即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显然,他们强调“人口城市化”。也有的人口学家直接用“城市化”替代“人口城市化”,如美国著名人口学者赫茨勒就这样说:“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向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
地理学对城市化的解释,代表性的是日本著名地理学家山鹿域次的解释,他说:“现代的城市化概念,据我看应该包括这四个方面:(1)原有市街地的再组织、再开发,(2)城市地域的扩大,(3)城市关系的形成与变化,(4)大城市地域的形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周一星强调城镇化,给出一个简洁的定义:“简单地说来,城镇化是乡村变成城镇的一种复杂过程。”
经济学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城市化,强调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和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过去一个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投入的增长。”
社会学对城市化的认识较为丰富,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L.沃思给出的定义。他指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全过程。日本社会学家矶村英一认为,城市化概念应该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特点,把城市化分解为“形态的社会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思想感情的城市化”。美、日社会学家是基于发达国家的情况而对城市化作出了这种含义深刻的定义。
也有一些学者超越学科界限,力图给出一个综合性的定义。比如,当代著名城市地理与区域规划学者约翰・弗里德曼认为,城市化作为国家或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既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即物化的实体陛城市化过程,又包括城市化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扩散过程,即抽象的、精神上的城市化过程。弗里德曼称前者为城市化I,或狭义的城市化,后者是城市化Ⅱ,或广义的城市化。
前苏联学者库采夫也从社会形态转变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定义作出一种综合性表述。他说:“城市化是社会从一种形态转向另一种形态的世界一历史性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型的人口分布逐步变成地区型为主的人口分布。”库采夫的这个解释提出了“地区型人口分布”的概念,对城市化含义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给出这样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仅突出了农村人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城市型转化,而且还强调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既着眼于农村发展,又着眼于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城市化定义。
上述对城市化含义的几种经典表述,反映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学者处在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国度而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城市化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城市化深刻内涵的认识也应该不断丰富。上述几种经典表述,是对发展中的城市化深刻内涵的科学概括,给我们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区域的城市性:城市化含义的新认识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呢?这里需要引进一个概念:区域的城市性。
所谓区域的“城市性”,表示一个区域的综合特征已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管理及观念等方面的差距很小,“二元”结构不突出。在这样的区域,人们住在乡村也能分享城市化的成果,是一个具有“城市性”的区域。
与区域“城市性”相对应的是区域的“乡村性”。乡村和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聚落,而乡村与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制度、管理与观念等方面结构特征完全不同,乡村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乡村性”,城市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城市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集聚高地,“城市性”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城市在对腹地农村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的过程中,既不断提高自身的“城市性”程度,同时又改造农村地区的“乡村性”,农村地区会逐步退化“乡村性”、生长“城帝性”。这样,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不断提高,区域城市化程度也就不断提升。
显然,“城市性”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引入“城市性”这个概念,可以从新的视角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含义,给城市化定义作出新的表达:所谓城市化,就是在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区域,城市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引入“城市性”这个概念定义城市化可以看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城市性”都处于不断提高的发展状态。在农村地区,城市化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重要的是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会发生逐渐转型,“乡村性”会逐步弱化乃至消失,“城市性”会逐渐生成乃至不断提升。在城市地区,城市本身的“城市性”也会逐渐提升,既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又表现为对周边区域带动力和辐射力的持续增强。这样,城市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的“城市性”,形成包括乡村和城市在内的城市化地区。
以“城市性”反映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对更新城市化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城市化理论所主张的是城市的“极化”发展,由此而出现了两
个重大缺陷:一是只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忽视农村地区提高“城市性”的可能性,有人甚至提出“农村消亡”的主张。实际上,只要有农业的存在,农村是不会消亡的,农村所消亡的是它的“乡村性”,成长的则是它的“城市性”。二是只强调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忽视了城市本身“城市性”的提升,有人甚至认为,当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很高程度,比如80%以后,城市化就会中止。实际上,即使到了这个程度,城市化还会持续的,因为经济社会总是要不断发展的,“城市性”的提升就不会中止,中止的应该是追求城市“极化”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实际上,中外学界已经注意到城市化发展的这种特征,不同学科的不同学者或是强调农村向城市的转型,或是强调城市的持续发展,与提升“区域的城市性”很有相似之处。从前述对城市化含义的几个经典表述中,也能看出这种相似之处。
二、两种城市化发展道路
将“城市性”引入城市化的内涵,对城市化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就会有新的认识。概括起来说,自城市化出现以来,人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志是人口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自1760年产业革命推进城市化的起步以来,世界城市化主要是走这种发展道路。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又称人口城市化,是原发型的城市化道路,工业化是这种城市化的基本推动力。由于工业化催生了工业,而工业布局又集聚在城市,城市工业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农村劳动力比较收入低于城市工人,就会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家庭人口也会随之进入城市,人口城市化率就会逐步上升。而工业化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又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也就持续发展。
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普遍出现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城市规模快速扩展,城市数量逐步增加,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发展很快(见表1)。如在1900-1980年间,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增长9.7倍,人口增长14.9倍,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数和人口数则增长更快,分别达到15.3倍和32.4倍。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虽然会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却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农村的衰退;二是“城市病”的普遍出现,发达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贫困问题。这两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促使人们深刻思考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化发展道路也逐渐开始转型,出现了一种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二)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管理与空间布局等结构向城市转型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程度的核心标志是区域的“城市性”。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人口城市化率达50%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新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就会大面积地出现。显然,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过程中孕育的,如果说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传统城市化道路,那么,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则是新型城市化道路。
考察率先进入城市化的发达国家发展史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哨然发生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比如英国,从1760年开始,到1851年,经过90年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城市化率由10%上升到50%,正好达到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起点,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走上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的国家。1850年,英国铁路通车里程就达9650公里,1870年上升到21720公里,20年间增长2.25倍,密集的铁路网将全国的城市联系起来,又扩大了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乡村城市化”。马克思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根据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发展深刻地指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与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干脆看做王公的营垒,看做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中世纪(日耳曼时代)是从乡村这个历史的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马克思在人类城市化研究史上第一次提出的“乡村城市化”,就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既是对英国这个时期城市化发展的概括,也是对城市化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
又比如美国,城市化由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换型的转变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1920年,美国人口城市化率为50%,达到了城市化道路转型的起点。美国城市化发展道路转型出现了与欧洲不同的景况,即郊区城市化。进入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化的中心,汽车制造、电气设备和房屋建筑三大产业发展很快,而这三大产业又与城市化向郊区城市化的转型密切相关。以汽车制造为例,在1914-1925年的15年间,汽车生产处于第一次扩张时期,汽车产业工人达400多万人,据美国历史学家的估计,这些产业工人可以养活3倍的人口,仅此就增加城市人口1700多万。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汽车进入家庭创造了条件,大批中产阶级已有汽车购买力,到1920年,全国登记汽车总量达2650.14万辆,占世界产量的5/6,大约每5个美国人就有一辆汽车。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美国的公路建设大发展,仅乡村公路就达300万英里,逐步形成了联结城乡的全国公路网。汽车和公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郊区生活更方便,建筑商们在郊区开发大批条件更好的住房,大批中产阶级也陆续从市区转移到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或“逆向城市化”,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相比,这是一种典型的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公路运输和信息化的发展,美国城市化进一步向乡村拓展,乡村的“城市性”增强,出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乡村城市化”,城乡差别基本消失。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发展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是城市之间空间结构的变化,出现了都市区、城市群等城市化地区,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发生了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由于交通运输快速化、经济社会生活信息化的发展,以更便捷的方式密切了相邻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经济发展联系,形成了规模不等但“城市性”程度很高的城市群或城市化地区。比如,地域广阔、人口流动自由度很高的美国,到1960年就形成了
24个人口稠密的都市区或城市化地区,每个都市区都有一个核心城市、数十个中小城市,以及几十个在核心城市1小时行车距离范围内的郊区,覆盖了美国大陆的全部国土和全部人口。由表2可见,在1960-1990年间,除了匹兹堡和布法罗两个都市区的人口负增长外,其余22个都市区人口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无论增长快慢,中心城区人口比例都很低。人口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区之外,说明美国的区域城市性程度高,是典型的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除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乃至不少发展中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样的城市群、城市带或都市化地区,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已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的普遍现象。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明显提升了区域的城市性,与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实践表明,当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时,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就开始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转变。这个特征表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具有向结构转换型城市转变的必然趋势。
第二,区域城市『生的提升是广域性的,是城市化的“泛化”发展,表现为中心城区人口向周边小城市及郊区的扩散,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变动趋向和城市化的“极化”发展完全不同。这个特征反映了城市化的社会进步性,缩小了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实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现代历史的“乡村城市化”,提升了国家和区域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居民不论是居住在城市区、郊区还是乡村地区,都能从事现代生产方式,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乃至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性变化,从而推进了社会发展。
第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是工业化,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不仅有工业化,还有信息化。因为信息化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可快速、广域地通达要素的空间联系,比工业化更有力度地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将呈上升趋势。
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2010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率为47.5%,“十二五”中期会达到50%,已达到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转换型城市化转变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走什么样的新型城市道路,就是一个必须作出科学选择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渐进过程。在我国,人口转移型城市化还会大规模地持续,但将逐渐弱化,不再成为城市化的主流。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在我国还会大规模地持续:第一,是因为我国乡村人口比重还很高,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大多超过75%,若以这个水平为我国的目标,我国还会有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第二,从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大量劳动力,加之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对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产生巨大的拉动力。第三,从中国农村的发展趋势看,农业经营规模的不断发展又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按农民人均耕地不低于1公顷计算,保持全国1.2亿公顷的耕地总面积只需要1.2亿农民,201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4亿多,会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转移。
然而,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在中国会逐渐弱化:第一,农村人口过多、过快地向城市集中,会超越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造成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早已出现的“城市病”,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有必要在规模和速度上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第二,农村发展出现的新因素,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会产生“黏性”,一些已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农村的“回流”。这种现象目前虽然不多,但表现出一一种重要的趋向,也会导致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会逐渐趋缓。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也在发生,从而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减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势头。
(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基本标志是区域城市性的提升。这种城市化已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并会逐渐强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一般说来,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0%时,就会出现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由于我国区域差异明显,城市化水平也同样存在着区域差距(见表3)。
由表3可见,2000年,城市化率超过50%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和辽宁、黑龙江、广东6省市;到了2009年,又有吉林、浙江、内蒙古、江苏、福建、重庆、山东、海南等8省(市)区的人口城市化率超过或接近50%。显然,尽管我国人口城市化率在总体上未达到50%这个“转折点”,但局部地区在2000年就进入了这个“转折点”,开始出现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区域范围会逐渐扩展,发展水平会逐渐提升。
从对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两种城市化道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乃至未来的较长时期内,两种城市化道路会在我国并存,显然,这是一种“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相对于我国过去那种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今后及未来时期应该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三)“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也可称“转移”与“转型”同时推进的“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与“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出现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三者相较而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从城市化的推动力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由工业化单一推动的。当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当然信息化与工业化也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
第二,从人口流动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方面,农村人口会就地实现城市化转型,另―方面,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会向郊区或农村地区流动。“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较为复杂,既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又有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人口流动和就地转型并存。
第三,从城市的空间结构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集中而“极化”;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相对分散而“泛化”;“双轨”发展型
城市化则两者兼有,空间结构既有集中而“极化”,又有分散而“泛化”。
第四,从城市化率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化率一般在30%以下;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高的情况下,50%的城市化率一般是这种城市化的起点;“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只有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发生时才可能出现,一般也是出现在城市化率超过50%的发展阶段。
第五,从区域的“城市性”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因为是集中而“极化”的空间结构,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因为是相对“泛化”而相对均衡的空间结构,并且出现城市化地区,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高;“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因为具有两者的共同特征,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高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但又低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总体上仍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性”。
第六,从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看,由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第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第一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产业结构大体上是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处于后进地位;由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有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会大幅度下降,产业结构大体呈现出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结构特征;“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也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也会出现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相同特征。
第七,从就业结构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发生在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占多数的情况下,就业结构也具有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小于第三产业的特征;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会大幅度上升,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会大幅度下降,就业结构出现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大于第一产业的特征;“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就业结构虽然也保持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某些特征,但是以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为主,所以,就业结构大体上是与后者相似,即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大于第一产业。
从以上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是符合中国国情,更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走出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走向人口转移和结构转换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
“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虽然是我国当前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但仍然是一种过渡性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方向将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我国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时,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将会取代“双轨”发展型的城市化,成为那个时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形式。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将会出现逐步升级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从1949到2000年的50年间处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从2000年起开始进入这个阶段,大体也是50年左右;第三阶段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在2049年前后可能进入这个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城市化率将会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进入新的、更加高级的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阶段。
[参考文献]
[1]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40
[2](美)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52
[3](日)山鹿域次,城市地理学[M]泽,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1986:41
[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0一61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产生背景以及深度影响
1.重工业优先发展下的必然。要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保证重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国家不得不把有限的剩余力量集中到重工业部门上。最可行的方式便是利用农产品统购统销,以低进低出的方式把农民的剩余转移到城市,让城市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政策,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农民开始闹粮,造成“人人谈粮食,户户要统销”的社会恐慌,许多青壮年劳力纷纷涌向城市另寻出路,城市人口激增:城镇人口从1954年的2200万增长到1955年的2500万再到1956年的3000万人,这个速度是惊人的。而城市因为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不需要很多的劳动力,再加上农村人口分享了很多对城市居民的补贴或因无法就业的农村游荡人口在城市造成的不良影响(如偷窃,斗殴等)给城市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1958年1月,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至此,中国的两元户籍制度从形式到内容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而事实上,在1954年,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中,还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所以即使中国有户籍制度的传统,但却是不限制人民的迁徙和居住自由权的。1958年的政策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衍生出来的一项措施。至1975年,宪法正式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此后一直没有恢复。这在法理上民众失去了有力的堡垒,更推进了二元户籍制的发展。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当时的户籍政策制定是这样的: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必须在迁出前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随后,更是规定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这样严格的户籍制度,特别是对农民的严格户籍限制让人匪夷所思。但是这正是因为国家坚定不移发展重工业才产生的结果,为了有效保证农村的农业生产,积累足够的剩余以维持重工业的发展,所以才因时因势而制定的政策。这样的政策有效保证了农民数量不减少,使得农业生产不至于农村人口数量的大幅下降而减产;再者,因为二元户籍制度严格控制了农民的迁徙,城市的人口得到了控制,这对国家给予城市补贴和调动城市劳动力优先发展重工业是非常有利的。可以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发展重工业才会衍生出这样的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开放之前,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后,可以说我国确实取得了很多成就,短期内迅速地动员和集中起了有限的社会能量,进而在基础设施上的建设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尤其是令西方国家恐慌的成就。例如,60年代,在国家综合实力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先后试爆了了核弹氢弹;70年代卫星上了天;铁矿工业,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所以,在初期,由于重工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而增加了城市人口。据公开的数据,1953年至1960年,城市化率增长近6个百分点,由14.85%提高至20.74%。2.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现状。1978年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理论上,在随后的1988年,“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中国主流宏观经济发展理论。据此,政府发展策略有了重大变化,即,我国不再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发展战略,转而主张逐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的加工业务来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沿海地带,发展中国经济。这样的政策,从理论上来说,实行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城市劳动力缺乏必然在城市中形成一股拉力,让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来。与之相应的是,二元户籍制度便成了绕不过的桎梏。那么,改革开放后的户籍制度是如何的呢?1985年7月的《关于城镇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是如此规定的:“农转非”内部指标定在每年万分之二。居民身份证制度也在同样的背景下于1985年9月宣布实施。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从农村到小城镇务工或者兴办第
二、三产业的人员,小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业和事
业单位聘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小城镇购买了商品房或者有合法自建房的居民,以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可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1998年7月,从原来的随母落户发展成随父落户、住宅落户等措施。2001年3月30日撤销计划指标管理。近年来,许多地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户籍制度改革,尤其是2008年以来,各地改革加速推进。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明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可以说,1978年以后,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半开放期。中央和各地方对其都进行了改革的探索和尝试,严格地说,改革的比重由中央政府主导倾向地方政府主导,各地方政府都根据本地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不突破中央总的政策框架下探索与本地相适应的出路,出现了方式多样,模式纷呈的态势。但各地改革的重点都是把握于“户口准入”的条件,以多种具体的方式接纳外来人口入户。其入户形式归纳起来有:亲属投靠准入、投资准入、购房准入、引进人才准入、居住证过渡准入、积分管理准入、优秀务工准入等等。长期以来,由于户籍限制以及和户籍制度捆绑在一起的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与福利,绝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安居乐业。虽然颁布了多项改革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1975年取消的迁徙自由规定一直没有得到恢复,也就是说,在宪法层面上,农民的自由迁徙是不受保护的;允许落户城市的户口不是完全放宽的,而是有指标有上限的,并且更多偏向于管理、技术人才或是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优势的农民。二元城乡户籍制度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很好的解决。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的掣肘(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个性表现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与它们的工业化程度密切相连。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平均的城市化率为50.9%,而工业化率不过26.1%,两率的比值是1.95(即城市化率/工业化率=50.9%/26.1%);而中国的比值是1.09(51.3%/46.8%)。中国的工业化率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高出了近一倍,拿全球的情况作为参照,不难发现,中国“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很多人认为,这个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值掌控(当然,很多时候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在什么样的平衡点,应该“因地制宜”。未达到世界的平均值也不能说明我国的“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以日本为例,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它的城市化水平也仅有60%,与我国现今50%的城市化率相差不多。但是,换一个视角,我们应该从发展速度上来说明中国城市化滞后问题。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城市化快速发展始于1960年,当时城市化率仅为28%,1990基本完成城市化,用时仅30~40年。1960-1980,韩国城市化率达到57%,20年时间提高一倍。从1980-1990,韩国城市化率达到74%。反观中国,1950年城市化率仅7.3%。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8%左右发展到现在的50%左右。笔者作为林毅夫先生的学生,有幸亲身聆听他的当面指教。林先生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模式与韩国之前的发展模式比较相似,都是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韩国从1960年到1990年的三十年时间里,城市化率从28%上升到74%,增加了46%之多,而中国从1979年到2011年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城市化水平只上升了32%左右,较之韩国的46%相差了14%之多。城市人口诸指标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化水平,通过中国与韩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比较,可以从“农民要市民化,户籍要一体化”的逻辑关系反映出,中国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苏联在解体之前,也与我国有着相似的户口制度。它在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时,为强迫农民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则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苏联解体后,虽然由于国家制度改变等原因出现了部分城市人口向农村回流的现象,但20年间,其城市化水平高达73%。(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弊端要看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推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形成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之后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上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历史的眼光看,二元户籍制度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制度:保证了生产力的全力发展。而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作为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表现,与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严重不相符,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户籍制度本身使农民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他们虽然进入城市,但农民工同城市居民相比,劳动和报酬不对等,基本生活权利和义务不对称。面临着能力与期望失衡的问题。二是这项制度在改革开放前深入人心,使得一些农民失去自信,本身在思想上就觉得自己得到城市居民资格很困难,同时造成城市居民对农民和农民工产生歧视和排斥,这种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转变的,而需要很长时间修复,无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显然,城市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内需动力,它能够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激发投资,加快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化也能均衡发展区域经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还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而经济发展的要素环境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产业与人口共同转移成为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规律。从以上分析可见,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助推力,人口和其他生产因素的城市集聚可以产生经济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显然,人口自由流动特别是农村人口的流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度进行二元户籍制改革已刻不容缓。
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出路
(一)转变观念,积极颂扬自由迁徙的法制理念人生来不应有贵贱之分,西方发达国家从人本角度出发提出的“人权天赋”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纵观当今世界上先进国家户籍管理(人口管理)制度,其核心内容体现了两个最基本的理念,即公民身份的平等化和平民化。自由迁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必然要求按市场需求实现人口自由迁徙。城市化的核心内涵是“人的城市化”,而人的自由迁徙如果受到了限制,城市化———人的城市化也就无从谈起。自由迁徙带来劳动力的流动,带来人的竞争,竞争的压力能够化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动力,也势必降低、消除制约因素带来的不公平。改革户口迁移控制制度,是实现自由迁徙的重点。(二)还原本质,强化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投入要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现状,根本的,还是要还原户籍单纯的人口管理功能,而不是将其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户籍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是“户籍”本身的改革,而是要去掉依附在户籍之上的相关的造成社会不公平的制度。自二元户籍制度产生以来,涉及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利益的权利就与其紧密相连,造成城乡之间差别显著,人被人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形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因此,要实现人的基本权利的公平和社会正义,必须还户籍以本质———人口管理。当然,有必要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另外,要改变按行政架构分配资源的制度,确立“国家有城乡,城市有大小,但人没有高低贵贱”的思想。应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按人口比例均衡地投入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城市的承载力出发,依照社会保障范围力度,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引导农民有序进城。(三)循序渐进,建立合理的改革机制和流程操作层面上,户籍管理本身的问题并不复杂,复杂的是附加在户籍管理制度上的衍生物,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些制度机制必须同步建成了、改革到位,诸如: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住房保障机制,健全医疗卫生保险制度,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培训机制,建立完善城乡教育保障机制,完善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等等。另外,还必须建立以人口信息为核心的户籍管理机制。把与人口信息系统相关的人口登记、人口统计统一起来,由政府设立专门的人口信息管理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为民政、公安、教育、劳动、卫生、银行、财政、计划生育等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人口基础信息服务。以户口登记和户口迁移为主要目标进行户籍制度重建;取消城乡户口性质划分,推进和完善身份证登记制度,加强身份证与户口登记紧密结合,通过新技术的引进,加强身份证智能化建设。加快户籍管理立法进程,推进户籍管理法治化建设。造成当前户籍管理制度诸多问题的原因,根本的在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不发达,而产生不平衡不发达的根源在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必须面对这个根源性问题。可喜的是,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实现了城融合与城乡互动,促进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十确立的发展战略。在此战略指引下,中国社会必将进入一个新纪元。
作者:戴昱吉 戴钧涛 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苏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
【关键词】城市化;社会福利;户籍制度;城市偏向
一、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福利水平状况
1.公共产品或公共资源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均。首先公共卫生发展的不平衡。其次,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由于我国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反而加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
2.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存在明显差距。(1)保障范围差异较大。从社会保障的保障项目上来说,我国城镇已普遍建立的社会保障项目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低保等各项社会保险项目,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也比较健全。而农村却只有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保障范围有限,而且保障水平不高。(2)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差距明显。2008年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205.3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保障水平143.7元,而农村平均低保标准仅为82.3元/人、月,城乡低保水平差距突显出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待遇上的差距。(3)覆盖范围差异较大。据民政部技术统计显示,从保障人数的绝对量来说,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总人数比城市多,但是农村总人口与城市总人口的比却达到8:5。(4)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国城市已经建成了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社会保障机构比较健全,管理机制比较成熟。但农村地区多头管理的现状并未改变: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由民政部负责,社会养老保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合作医疗由卫生部负责。
二、城乡福利水平差距产生的原因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下福利分配不公平。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均以“非农业人口”为重心,农民工没有被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的范围,农村非农人口无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仍可归结为身份差异带来的福利水平的差距,可以说户籍制度仍是目前城乡社会福利差距产生的重要原因。(2)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长期存在。由于我国一直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一方面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城市偏向即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使国家在财政支出、优惠政策、收入分配等方面明显偏向城市。目前城乡福利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种非均衡的发展所带来的。
三、城乡福利水平差距对城市化的影响
(1)二元分割的福利体系阻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分割的福利体系,虽然对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弱化了,劳动力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同其它生产要素一样也能自由流动,但是由于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以及社保的“属地化”特征的存在,使农民仍然被阻挡在城市大门之外。这种福利待遇上的巨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流动,也就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2)城市偏向的存在使得落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减缓。由于城市偏向的原因,国家在财政支出、优惠政策等方面明显偏向于城市,使得公共服务资源向优质地区、优质人群集中,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减少,造成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更加不平衡。由于这种不平衡性,使得落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放缓。
四、缩小中国城乡福利差距的政策建议
(1)逐步消除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二元福利体制。由于长期以来社会福利待遇和户籍制度是相联系的,再加上福利的属地化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因此,城乡福利水平的差距成为限制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2)实现全国范围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化。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医疗服务、社会援助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平等。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要努力加大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确定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使每一个居民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正规的医疗。(3)完善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要适时调整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管理体系,消除那些不适应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部门利益障碍。(4)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要把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苏志霞.中国户籍制度城乡福利分配职能辨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3)
[2]陈光正,骆正清.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支出均等化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