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医学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无论是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和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主要采取“基础课-临床课-医院实习”的教育模式。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是每个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或医务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医生的摇篮,基础医学教育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同时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也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医学知识有限,学生和老师与患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在医患关系调节方面的作用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既对获取医学知识正处于极度渴望的阶段,又苦于缺乏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他们与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医学生不同,不会涉及有关患者隐私等方面的利益冲突,在与患者沟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他们可以在医患之间构建医学知识和互信的桥梁,从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寻求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能途径将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1.1构架知识的桥梁
对医学专业知识的正确认知是医患有效沟通的基础。患者医学知识匮乏,不清楚医生的诊断,不了解医生的用意,就很容易产生误解。患者饱受病痛折磨,带着毕生积蓄,甚至是四处筹措的医药费,来到医院寻求帮助,对医疗期望值往往过高,由于不了解医疗风险,将责任归咎于医生。比如湖南湘潭市产妇羊水栓塞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医疗意外,如果患者家属对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的危险性有所了解,也就不至于爆发冲突。另一方面,目前医生接诊量巨大,任务重,很难有充分的时间为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而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老师和医学生肩负着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将正确的医学知识和可能的医疗风险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系统科普,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构架知识的桥梁,为医生和患者有效交流提供基础。同时医学生在充当医学知识桥梁作用的过程中,也必然经历一个“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有助于解决医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面对实际问题以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学活用,加快医学生的成长。
1.2构建医患信任的桥梁
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医疗投入相对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医疗乱象”的发生,例如“收红包”、“大处方”等现象,患者不信任医生,有的患者只信任资历深厚或者自己熟识的医生,时刻提防甚至排斥其他医务人员。而有的医生为了规避医疗纠纷中的责任,也会相应的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放弃高风险手术、过度依赖医疗仪器、开具不必要的检查、出现过度医疗等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医患关系的恶性循环。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医学生走进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可以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和患者长期接触,建立联系,关心其心理感受,一方面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同时防止把病人当作疾病的载体,只见“病”、不见“人”,为以后医学生步入医生岗位后建立互信、互通、互容的医患关系奠定感情基础。
2.具体对策和方法
2.1建立健全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
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水平和沟通技能的培养,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它决定未来医生的职业态度、行为举止,必将为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医患沟通理念的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存在只注重临床带教,把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养成寄于临床实践阶段,忽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培养等现象,是很不可取的。在当前医患关系的新形式下,医学院校必须在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学、伦理学、人文科学等非生物学知识的课程比例,在原有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和政策课程基础上,增设沟通技能、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等课程。要切实避免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理论脱离实际,生硬地进行概念、理论、原理的灌输,同时要打破与其他学科的“壁垒”,将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纳入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中,特别是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中及早地渗透人文课程的教育内容,进而使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医学学科的人文性,增强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能力。
2.2改革现有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单一以课堂讲述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医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掌握广博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LBL、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以及RBL(resources-basedlearning)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教学模式,注意多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手段。例如应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SimMan综合模拟人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模拟病房和模拟医院等,加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基础和临床有机结合,用一切手段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为学生营造自主、独立、创造性学习的教学环境,为医学生顺利完成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2.3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学分制度,开创培养健康医患关系的新机制和途径
基础医学从解剖学中脱胎,通过不断发展,衍生出病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并促进了药理学与法医学的发展。在各类医学科目中,具有主干的地位和纽带的作用。随着基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也得到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因此,文章即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中,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进行分析。
1.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渗透的核心教学思想
基础医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医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培养一名高级临床医师,必须把基础医学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为临床医学解决问题。一个临床医师没有雄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就不能在医疗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开拓,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基础医学同临床医学的联系。如在讲述生物化学氨基酸分解代谢内容时,介绍了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脱羧生产γ-氨基丁酸(GABA),GABA是一种大脑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谷氨酸脱羧酶的辅助因子是VitaB6,由此说明VitaB6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又进一步解释,指出在应用VitaB6治妊娠呕吐时,有可能造成新生儿抽搐症,这是由于孕妇长期服用VitaB6造成胎儿对VitaB6的需要量增加,出生后出现“戒断现象”,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惊吓表现,而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VitaD缺乏症。这样学生对VitaB6的知识有了更多的认识,为以后的临床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都必须认识到学科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加强交流。
2.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几点不足
2.1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专业的划分也逐渐细化。基础医学,在当前已经被细分为生物学、胚胎学、解剖学、寄生虫学等诸多学科。不仅使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工作的难度。而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两者,也随着科目的不断细化,而逐渐分离。教学实践表明,这种细化划分的方式,虽然能在某一科目领域,深化教学效果。但在总体上,不利于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这方面讲,这种教学法,略显得不偿失。
同时,由于科目的过细划分,导致课程内容在不同科目的教学中,出现大量重复现象。不仅浪费了较多学习时间与精力,同时还因内容简略,导致学生难以透彻理解。
2.2缺乏具有临床经验的理论课教师
综合性大学中,通常开设有各类医学专业。但这些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培养目标不同。临床医学,其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医生,这是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如生物化学、生理学等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该专业教学的教师,应在临床和基础医学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研究。而最为理想的情况,就是选用在职医生,作为基础医学教师进行授课。然而,受到各种因素条件的限制,导致当前各院校,还不具备这种条件。从而造成讲授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师,虽然在医学院毕业,但多数不具有在职医生的身份。如此一来,无法更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联系。并且,还影响和限制了科研和教学的思路。
2.3缺少创新的教学方式
临床上所面对的患者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变化较快,医生平日里所掌握和储备的医学知识,未必能完全覆盖临床上各种变数。因此,在实际治疗当中,还会对医生的应变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等,提出诸多挑战。传统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完全凸显,所以依旧没摆脱灌输式教学的影子,无法充分提高和挖掘学生的应变能力。
3.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渗透式”教学法
3.1加强与新的医学知识相互联系
每门基础课程都能解释一些临床知识。我们从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医学生物化学的特点是在讲透一般生化基本理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与医学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过去的生物化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解释的临床医学知识并不多。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的迅速发展,有许多医学难题在分子水平上得以阐明。比如,发现了控制肥胖的ob基因;发现了调节肿瘤细胞生长的癌基因、抑癌基因;找出了许多基因突变导致某些酶或蛋白质功能丧失而扰乱了物质代谢等等。实际上,在生化教材中与临床医学联系的例子很多,有些还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例如: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脂肪代谢紊乱与高脂血症、酶学在整个医学领域的应用等,因此联系临床医学贯穿于整个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引用医学实例要恰当,不要“喧宾夺主”。内容要精选,不要生搬硬套,要以基本理论知识服务临床为目的。
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并通过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讲授的一门学科。
3.3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作为主导。将相关知识通过问题引出,并加以串联。首先提出问题,而后针对问题,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建立假设。由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他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最后在针对问题予以解决。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问题处理方法的记忆程度。同时,还提升了学生搜集资料,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将来的临床治疗中,面对各种疾病时,都有着较强的处理和应变能力。
结束语
基础医学对临床医学专业具有指导作用,是每个医生所必须掌握的,也是继续深造、终生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的基础。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应完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加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联系,选择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1整合课程内容,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的基础,是为学生将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和临床工作服务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医学知识体系中的两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医学又被分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等课程,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大大增加。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过度的分开甚至将基础医学课程割裂开来是不科学的;过细的课程分割、过分的强调某门课程,不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基础医学课程中部分教材内容存在大量多次重复的现象,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反映有些内容感觉上是听了五、六遍,但都未讲明白,建议相同的知识由某一学科的教师专门讲授,把知识讲明讲透,避免多而不精、不深的弊病,不要做无意义的重复[3]。浙江大学医学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一门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包括基础医学导论和基础医学各论1-4)”,教材的总字数由430.9万字下降到285.5万字,课时由405学时降为320学时。这样做避免或减少了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节省了师、生的精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值得借鉴[4]。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医学院的解剖学科和妇产科学改变传统上前基础后临床医学教育的教育模式,打破基础与临床的界限,将二者有机结合,创建了“临床解剖学和妇女健康(ClinicalAnatomyandWomen’sHealth)”课程[5]。目前我校将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原来按课程的十几个教研室整合为五个学科群,加强了课程间的交流,我们以人体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进行了有机整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效率,效果良好。同时,也在加强课程内的改革,如生化课程将原来相关联的但分散的数个实验整合为一个生化大实验,对学生建立整体的思路有明显的帮助。
2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基础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的医学基础课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培养医学生。这和综合大学中的一些类似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的教学目的不同,不能互相替代,基础医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而应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学科中要有既懂基础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教师,美国一些学校40%以上医学基础课的教授是在职的临床医生。我国大多数医学基础课的教师毕业于医学院但不是在职的医生,这种状况在教学思路和实际教学及科研中限制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和结合[6]。医学课程来源临床实践,医学基础课程是为临床服务的,体现在两个方面:是后续的临床课程的基础知识;也是将来临床工作的依据。但我们常常注意了前者、忘了后者,忘了或很少向学生介绍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局部解剖学(Regionalanatomy)是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阐述人体器官的解剖关系,局部解剖的熟悉程度决定一个外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掌握局部解剖才能使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得心应手,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减少并发症,使手术获得较好的效果。外科手术学(Operativesurgery)是专门研究手术的技巧、方法、条件的科学,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科大学将上述两门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局部解剖学与手术学”课程[7]。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解剖学教研室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PBL专题(包括胸前壁、腋窝局解与乳腺癌手术,胸腔纵隔局解与冠心病,腹股沟区局解与腹股沟疝,结肠上区局解与肝移植,盆腔局解与直肠癌,四肢局解与骨关节损伤,腮腺区局解与颌面外科,颅脑的断层解剖与颅脑CT/MRI,颈部局解与甲状腺手术,心血管系统与心血管疾病)”[8]。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邀请临床大夫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章节,将临床的最新成果和临床经验带进基础医学课堂,不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9]。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临床解剖学和妇女的健康”课程中,学生解剖尸体、参与了教学和关于妇科解剖与妇女保健的临床相关会议,该课程强化了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基础学科概念和技能[5]。在部分局部解剖的教学中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给学生授课并示范性解剖,当学生感受到局部解剖与临床实际应用(尤其是外科手术)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明白“成功手术的过程应是没有错误动作与多余动作的解剖过程”时,他们的学习目的进一步明确了,枯燥的解剖学课程变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要我学”真正变成了“我要学”[10]。
3合适开展PBL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首创了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研究性教学法,该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等过程,提高了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科学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11]。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增加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基础医学的相关课程中采取适当的研究性教学,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的策划、指导、促进、评价和鼓励下,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小组内学生的充分交流与沟通,小组成员的协作与团队的集体智慧,解决学习过程中一个个问题,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既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又实现了基础医学各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学科间知识的交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PBL教学法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将PBL教学法引入我国,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课程都开始尝试应用PBL教学法[12]。但我国的医学教育是在高中毕业后进行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后的精英教育有许多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不完善,其医学知识几乎为零,这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阶段开展PBL教学的困难。我们有计划的组织了相关教师在不同层次(课程组/学科群/基础医学部/基础与临床间)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并在部分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开始了研究性教学的尝试与探索。我们的体会是,结合我校的实际,可以在基础医学的有关课程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PBL教学。
4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
按理说,有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就可以做一个合格医生了。但一个成功的医生还应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向人们传达健康知识,还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美国哈佛医学院(HarvardMedicalSchool)的“病人、医生”课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医学院“病人、医生和社会”课程都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这是因为医学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在医学实践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是密切结合、难以割裂的;同时,学习期间的情境如与今后运用知识的情境相同,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13]。医生的工作基础就是和患者沟通合作,医生手中的手术刀和处方只是工具,而与患者的成功沟通并赢得患者的配合,是一个成功医生最重要的技能。除了专业知识,医学生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交际和合作能力,美国的医生除了看病、手术,还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向社会各界的人们传达健康知识,同时也赢得了人们对医生职业的尊敬[14]。
5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益的。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加强平时的考核(课堂提问、小测验、实践考试等),促进学生平时的学习;实行考、教分离,加强学生的考前复习,复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非常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加强口试、实验考试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需要学生能简单的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正确、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彻底改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局面;有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有利于引导和督促教师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教与学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效果[15]。
【关键词】教学改革;西医诊断学;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28-02
西医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1]。因此,诊断学的学习至关重要。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如何进一步提高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医院校,培养学生现代临床诊断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针对目前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将整合理念融入到诊断学教学中,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使医学生的医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构建自己的医学资源框架,更好适应临床的需要,现进行如下总结。
1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课时设置时间较少,教学内容较繁杂,以致于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选择性的讲授,许多内容不能进行深入讲解。且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临床实践,使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不能灵活的应用于临床,从而导致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
1.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由于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因此在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基础医学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多是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中的综合运用,如果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将很难保证的诊断学的顺利学习。
1.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中医院校中,诊断学教学模式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且讲授内容更新较慢,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不能被很好的开发。加之考试的内容以笔试为主,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死记硬背,从而使所学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2整合理念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诊断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正确的临床思维是确立正确诊断的基础。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是确立正确诊断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诊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医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生理、病理、免疫、生化、病理生理等知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典型症状、体征及理化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推理,学会将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异常情况的出现进行有机的整合贯通,加深学生对其异常情况出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讲授发热症状时,通过天气炎热出汗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复习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在体温调节失衡的状态下,引导出发热的发生机制。然后通过发热临床病例分析,讲述发热的病因、热型及伴随症状。最终对发热症状全部内容进行综合,给出临床病例的最终诊断。
1基础医学综合实验的必要性
教学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统一。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实验教学仅局限于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要求,不利于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系统观、整体观的建立;实验内容重复,也无形中造成了学时、实验试剂和动物的浪费。而且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普遍以传授式、演示式为主,培养的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而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可以将机能与形态学科实验整合,衔接正常与疾病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医学知识体系,建立临床思维模式。这种综合性实验培训有利于医学生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从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变,逐渐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从而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这种改革也有利于建立一支具备多学科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全科教师”。
2基础医学综合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法
2.1教学对象:
选择河北北方学院2012级法医专业本科大三学生共25人,他们已经系统学习了基础医学各门课程,具备了开展综合性实验的知识储备,法医专业学生全程管理及就业指导工作均在基础医学院完成,便于开展后期毕业生发展状况及用人单位对学生认可度跟踪调查。学生共分成5组,每组5人。
2.2前期准备
组建由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构成的多学科教师团队,对医学本科生实验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归纳整理出包括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3项综合性实验,以及部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2.3组织实施
2.3.1综合性实验:由多学科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3项综合性实验:以家兔实验性肺水肿为例,第一环节:由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通过制作肺水肿动物模型,使学生熟悉家兔的解剖结构并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包括药物注射、静脉插管、输液和局部解剖等操作;通过Pc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压力换能器的使用,观察家兔肺水肿时呼吸、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典型体征,复习巩固生理学知识,并对病理生理学所讲肺水肿的发生机制有了深入理解。第二环节:由组织学和病理学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肺的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各组学生完成组织取材、固定、包埋、浸透、切片和染色等制片的全过程,观察并讨论病变标本大体及光镜下的病理改变,这一环节不仅能督促学生复习正常肺组织镜下结构,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眼和动脑能力;学生采集机能学指标和形态学图片后,经过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小组讨论等环节完成综合性实验报告。
2.3.2自主设计实验:学生两人一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后进行自主实验的选题和设计,书写开题报告、设计技术路线并逐步完善实验方案,经教师认可后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进行实验,自主干预、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方案,最后以多媒体演示文稿方式进行交流答辩,指导教师予以指导和评价。
3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的考核方法与结果
3.1考核方法
参考评价模式,即: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和团队合作等占20%,操作考试占20%,实验报告占20%,自主性实验设计与答辩占40%,利用综合指标评定学生的实验课最终成绩。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统一做问卷调查,包括20个问题以及学生意见和建议调查表。
3.2考核结果
3.2.1综合性实验结果:按以上考核方法综合评价,平均分数为83±7,其中90分以上占28%(7/25),80~89分占44%(11/25),70~79分占24%(6/25),60~69分占4%(1/25),60分以下0%。
3.2.2问卷调查结果:取得认同较高的问题。同时,学生们还提出了经过认真思考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综合实验部分环节需要占用较多时间,经常会与其他活动冲突,希望安排统一的实验课;觉得综合性实验很好,但是项目少,希望多开展一些;希望开放更多的实验平台,以满足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的需求等等。
4基础医学综合实验的教学效果与反思
4.1实验资源一体化
本研究利用已经建立的实验平台,将实验的不同阶段安排在不同实验室,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完成各个阶段的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耗材和实验仪器的利用率,减少了重复购置,降低实验动物消耗。
4.2实验教材一体化
教学内容的重组整合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工程。通过该项目的研究,结合实验教学实践,集中各学科专业教师集体讨论意见,组织了《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指导》编辑工作,该教材的面世将对医学生实验改革甚至医学生课程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3知识体系一体化
实验准备阶段,将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实验内容精心整合与设计,多次修改与讨论,把形态教学的系统性、直观性和机能教学的推理性、可操作性等多方面总体设计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课程内容紧密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原则。从学生综合实验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这种形式深受学生喜欢,教学效果也较好。事实证明,综合性实验既可以将原有分散的基础知识串联起来,不仅实现了锻炼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培养科研素质的目的,还能够系统性提高理论水平,使知识体系一体化。
4.4教师队伍一体化
1教育者
1.1教师角色转变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在教授基础医学课程时采取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其优点是有利于节省教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但也有明显的不足,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上课无精打采、打瞌睡的现象常见。PBL教学的特点是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灌输”转变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合作性的自我指导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灵活的知识体系,发展可持续性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1]。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有其必要性,而其中如何改变教师的角色,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更是重中之重。PBL教学理念的精髓就是自我导向式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依靠学生自身去努力。目前国内的PBL教学往往走入另一个误区,过于注重形式,仿佛贴上“小组学习”“分组讨论”的标签就是PBL了,教学的随意性太大,使得学生和教师的目标都变得迷茫。此外,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再加之PBL本身的多变,每位老师对PBL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PBL就成了比较难以接受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全国教育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才有可能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1.2教师专业素质
一般来说,基础医学教师的学历和理论水平较高,大多都是直接从医学院校毕业就上岗,实践经验相对欠缺,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李丽萍[2]认为在PBL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引导、促进和分享3个方面。赖亚曼等[3]提出在PBL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传道者”和“授业者”,而是“医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医疗人才类型改革的参与者”,这二者是PBL教学模式下医学院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教师能力等原因所限,在实际执行过程中PBL教学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主要原因是采用PBL教学模式后,就再也不能告诉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另一方面,名义上是学生讨论,但实际仍然是教师掌控着主导权,所谓的PBL教学变成了在老师掌控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二是夸大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作用,放任自流,让学生自由发挥,没有围绕问题,深入探索其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PBL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拿捏好参与的“度”十分重要,也是一个很费思量的问题。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于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因而对教学的策划与管理,学习资源的组织与提供,教学结果的评价与拓展等方面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学习资源的组织和提供方面,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教师在组织和提供学习资源时具备发散思维,多角度考量。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学大多采用的是“大班制”,而PBL通常要求分小组进行讨论,如果按照国外模式须6~7人1组,且每组都有1位带教老师。与传统教学相比,1个班级被拆分成几个小组,对教师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这种情况下开展PBL教学存在很大的难度。如何打破以往的固有的知识体系,重新组织、构建新的适应PBL教学模式的知识体系,这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受教育者
2.1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却一直都是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一种“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不利。而PBL教学通过采取分组讨论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PBL在国内的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由于国内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一直经历着被动教育模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突然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模式,往往难以适应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律性差的学生不仅不能起促进学习,反而会起纵容作用,因此,就要做好这些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其次,在PBL教学中,课堂是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讨论的内容需要同学们在课下查找资料,作为现阶段的医学生,课程安排本来就十分紧凑,再加上基础医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多,涉及的医学术语多,对于刚接触医学知识的医学生们课后的查找资料困难增大,花费时间,增加了他们的课后负担;再次,PBL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而现实情况是国内学生的医学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自主探讨通常不能深入,例如在分组讨论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下,很多同学只能掌握本组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对于其他组内容掌握并不全面,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学习一环紧扣一环,慢慢深入,如果前面内容掌握不牢固,后面的内容学习起来就更加吃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逐渐丧失主动探索的兴趣。
2.2评价方式制定
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导向作用。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方式,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目前国内不少学校虽然采取了PBL教学模式,但是评价方式都还是沿用传统的书面考试形式为主,以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为例,考试成绩中以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为主,占60~80分,平时实验成绩和课堂作业成绩占20~40分,这种知识导向型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表现的培养,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教育中介
3.1教育材料
目前,基础医学教学使用的教材通常都是侧重于传授知识,这对于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实行PBL教学过程时,师生交流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教材,学生课后复习也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对于PBL教学模式来说,问题是学习的触发器,但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尽心设计出来的教学问题具体到基础医学教学时,会面对很多的固定理论和概念,没有太多可以灵活运用空间,这也增加了编写PBL教学教材的难度,如何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和学习兴趣的教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2管理形式
医学院校的行政管理一般都按学科划分,以系或教研室为单位,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可以很好匹配,却不适合PBL教学。遗憾的是现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合理可行的管理办法,有些学校为PBL教学改革设立专门的工作组,由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教师组成团队,负责课程设计和组织管理,但问题在于工作组并没有被赋予行政管理权,配套的激励机制也没有建立,使其在跨学科协调方面没有抓手,面临的困难较多。而且国内高等教育大环境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以及医疗环境中的趋利现象,使很多基础学科的教师乐意去做科研,而不愿意从事教学工作。
4解决对策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基础医学中实施PBL教学的效果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4],但是PBL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备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及的很多优点,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实施PBL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4.1加强教师的培训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教师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基础医学教师相对学历高,英语水平高,督促老师阅读一些关于PBL教学的文献,尤其是国外的一些相关文献,学习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定期组织一些讨论会,大家共同学习,促进对PBL教学更进一步的认识,从根本观念上扭转教师对PBL教学观念的认识。只有观念认识改变了,才能进一步实施PBL教学。其次教师要适应新的角色。PBL教学虽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教师在学习中只是引导者。实际上教师在PBL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引导需要掌握合适的度,不能走极端,这个“度”需要学习需要实践。课前学习资料需要老师花费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准备,寻找合适的材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需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这需要老师在掌握扎实的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涉猎学科外的大量相关知识,比如临床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等。最后要从实际出发,寻找合适的PBL模式。每种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不能生搬硬套,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目前很多院校没有足够的教师执行国外模式的PBL教学,但是可以从实际出发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基础医学教育,黄文君等在生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病例分析法,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PBL教学有所不同,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对讲课的内容进行了改变,并且在考核中也应用了病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重点和方向[5]。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很大的提高。
4.2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配合,改变学生一直以来形成的被动地位至关重要,首先,学生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也需要对学生进行PBL教学的相关培训;其次,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参与PBL教学过程,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与之相关技能。如何快速有效查阅自己所需资料,提高查阅资料的总结分析能力,并借助讲座的形式给同学们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积极参与PBL教学过程。
4.3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
真正的PBL教学是不分学科的,所有医学知识完全交融,因此,不仅需要学生有知识整合运用的能力,也需有要跨学科的师资合作管理机构,及相应的协调管理机制和激励政策。另一方面,改变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状况,完善分工和待遇管理,对于那些教学有激情,思维灵活敏锐,深受学生喜欢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真正建立起一批从事PBL教学的精英队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PBL教学改革已从初期的探索试行阶段进入总结反思和完善规范的阶段,PBL模式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有待于进一步的客观评估[6]。但我们也应考虑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汲取知识的一种捷径,一味依赖PBL模式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上面临困难,也不利于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因此,需要不断进行经验总结,探索出一整套适合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需要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
作者:薛金凤 田晶 卢慧玲 吴秋慧 单位:桂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刘儒德.问题式学习———一条集中体现构建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5):53-56.
[2]李丽萍.PBL教学中教师角色功能定位与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1):17-19.
[3]赖亚曼,李伟明.PBL教学模式下医学院校教师素质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8,11(7):1143-1145.
[4]车春莉,郭庆峰,张一梅,等.PBL教学模式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26-127.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医学高职高专教 育起步较晚,而且没有规范的模式供借鉴,使得医学高职教育很 难把握“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其课程体系设置、 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的不合理性曰益凸显,存在的问 题如下。
1.1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首先,在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分 配上,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总数占总课时比例过大,学生负担较 重,导致后续的专业课课时相对不足,限制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开 设。其次,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基础单独进行教学的传统模 式,各课程为了保证自身的完整性、系统性,而忽视了与相关科目 的联系,造成了课程之间知识内容的重复,基础与临床相脱节,忽 视了基础医学课程的实用性和相关性。最后,目前医学院校采用 的教材基本上还是通用基础医学教材模式,虽然近年来出版的教 材已经重视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但是也只是浅尝辄止,不能满足 教师授课的需要。
1.2教学方法由于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新兴学科的不断涌 现,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曰益膨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 重的教学内容,致使教师授课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 输式教学方法,这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忽视了对于学 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满足不了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 的需求。
1.3实验教学目前,大多数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实 验教学仍然是按学科设置实验室,实验课由各教研室独立负责, 实验室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实验技术人员知识面窄,教学科研 能力不高。不同学科的实验室之间有实验设备陈旧、重复配置、资 源浪费等现象。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联系不够紧密,并且以开设 验证性、简单性实验为主,缺乏护理内容相关的综合性和设计性 实验。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认真,缺乏求知探索精神。 总之,以学科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使人体的系统知识被人为 分成诸多学科[3],实验教学没能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团结 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 任务。
2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
鉴于目前高职护理基础医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课程整合是当 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课程整合应当及时转变基础医学课 程的教学理念,实现基础医学课程的整体优化,以适应新的现代 医学模式和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当重视 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在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与护理操 作、健康指导等有关的实用性内容。通过课程整合,以生命过程或 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相关课程系统化,一方面增加了基础与 临床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减 少不必要的重复,更有效地利用有限学时,完成教学任务[4]。课程 整合的指导思想是: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 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按照人体系 统逐一学习基础医学知识[5]。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帮 助学生理解,加强记忆,符合学习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3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与设想
3.1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基础医学课程课时所占总课时比例过大,这是许多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基础医 学课程的学时数首先要有所减少,同时也要保证减少后不会影响 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护理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其基础医 学课程课时占到总课时的20%左右,值得效仿。在保证基础理论 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减少学科之间内容重复的部分,删除 老化、过时的知识,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学科之间的衔 接与有机融合,避免基础医学课时过多而限制专业技能的培养。在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基础医学与护理专业知识 的合理衔接,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可以让学生较早地接触专 业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实验教 学方面,应该适当增加实验课所占比例,因为实验课是医学教学 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所 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首 先,可以将实验室按照学科特点进行合并重组,取消与护理关系 不大的、验证性的陈旧实验,如生物化学实验中的蛋白质沉淀实 验、酶作用的影响因素实验等,而应该增设如DNA提取、血糖和 尿糖测定这样的综合性、技术性、实用性的实验。并且可以开设一 些由学生自行设计操作的实验,使实验室能够真正成为培养学生 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实训基地。
3.2编写出版整合课程教材随着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科学的 进步,各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各门课程的教科书内容越来越多, 而这些课程之间又缺乏足够的联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沉重的 负担。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将来从事的是临床护理工作,要 与时倶进,需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探索出版基础医学 整合教材,这些教材能够结合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全 面发展、学以致用的原则,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 合,最大限度地体现护理专业特点。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出版了一 些基础医学的整合教材,如《正常人体功能》,涵盖生物化学和生 理学;又如《正常人体学》,主要涵盖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 理学等。为了与理论教材相适应,应当制定相应的实训课程标准, 编写实验指导,设计综合性、自主性的实验项目,出版配套的实验 教材。
3.3 创新基础医学教学方法 我国基础医学教师多采用传统的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课程整合带来的教学学时数减少, 为不减少教学内容并保证教学质量,这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 体教学手段,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和直观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 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应当适度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PBL教学法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学会如何学习和综合医学 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使学生能够尽 早接触专业知识,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 的主体,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模式的创新
1.1开放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人才培养要求了,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提出就弥补了这一缺陷,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理念,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开放式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目前社会最需要的。
对于基础医学课程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当今社会学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就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讲到一些临床知识时,仅仅依靠教材的图片和知识点,学生对这种临床症状很难有一个较为直观的理解,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去医院实地学习,让学生观察在医生给病人看病时时怎么样询问病人,怎么样给病人确诊以及对于这种情况又是如何处理的,病人在看病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通过这种实地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加深,也让学生在以后运用相关知识时会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
1.2分层教学模式
大学阶段,由于学生从各个地区进入到大学,其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的宽度都是不同,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承认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个体差异性进行不同方法的教学,使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学习的积极性,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例如,教师对于医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对医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在完成基本任务之后,可以自学一些临床知识,对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益无害的,而对于基础知识一般,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也让学生对医学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逐渐培养其对医学知识的兴趣。
2教学手段的创新
2.1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就是教学手段改革中的一大创举。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网络和视频技术,将事先做好的课件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有解剖的知识,教师在教学当中只是按照教材的知识要点进行讲解,学生很难对这么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记忆也不会深刻,而教师又不能每节课都进行活体解剖的展示。因此,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大创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到每一个步骤,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
2.2情景教学
基础医学知识有的部分不可否认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对于学生来讲只能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没有积极性。
教师针对这部分的知识就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方式。通过情景的模拟和演练,就能使学生很好地记住和理解知识要点,当学生再遇到这个问题时就能够回想起当时课堂上的情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讲解临床对病人进行询问时的要点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让两个学生进行表演,然后教师在观察“医生”问诊过程中的不足与优点,分别加以评价,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感到课堂气氛的轻松,也能够很好地将知识理解,从而学会运用。
2.3实验教学
基础医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使学生将教材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平台,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对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观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实验教学,调整课程结构,使学生在学习了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使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3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这种时代潮流了,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的人才,现代社会重视人的个性,鼓励个性化,鼓励创新,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势在必行。而对于基础医学这门医学基础的学科来讲,更是非常重要的。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医学人才较少,专业人才更是稀缺,因此,加强我国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非常必要,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专业人才的必经之路。
4结语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进行,我国教育事业的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将来我国教育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了基础。针对基础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也在积极的进行改革,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发展,我们就要不断的在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展的人才,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现质的飞越。
作者:申冬冬等
参考文献
[1] 杜克莘.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实践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
[2] 包定元.开放式教学一体化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
[3] 丁文龙,李稻,陈红.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
医学职业类院校现有的计算机教学都是以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主体,教授Word、Excel、PPT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其授课过程既枯燥无味,又抽象难懂,与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没有直接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国内外对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研究已较为深入,新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融合计算机教学与基础医学教学的课程改革的尝试尚属首次。
一、实验材料
学院计算机教学课程中相关软件,如Word、PPT等;基础医学课程中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等课程中所用电子文档、图片等);计算机实验室;研究对象为本院护理专业2013级3-10班学生和计算机、解剖、生理、病理学任课老师。
二、研究内容
(一)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
在教务科的帮助下编写新的计算机课程。
1.将基础医学知识融入计算机授课过程中,使计算机教学成为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计算机课程作为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课程中配备一定的基础医学教师,在计算机和基础医学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使用Word、Excel、PPT等软件对基础医学信息进行处理,以此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掌握,起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
2.整合课程资源,整理出融合计算机教学与基础医学教学的校本教材
通过计算机与基础医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将基础医学,包括解剖、病理等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图片、动画或电子文档的形式融入计算机课程中,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计算机教材。
3.改革考核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在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利用现有医学资料,通过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制作一定的医学文件和软件,以此作为最终的计算机考核成绩。
(二)新课程的实施
将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引入教学过程中。
我们将2013级3-10班学生随机分成两组。3-6班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计算机教学方法。7-10班为实验组,使用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授课。即计算机课程作为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课程中配备一定的基础医学教师,在计算机和基础医学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使用Word、Excel、PPT等软件对基础医学信息进行处理,以此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评价方法
学期末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一是学生期末成绩,二是问卷调查(包括学生问卷和老师问卷两部分)。
三、分析讨论
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现将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优势分析如下:
(一)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前就能明确学习目的,能做到学有所用,在学习过程中又无形中巩固了基础医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新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掌握所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单个专业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和自学的能力。
(三)学生成绩提高
应用新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授课,不仅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直观、具体,容易识记,而且在学生复习和预习等自学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缩短授课课时,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两门课程的授课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授课效率。
关键词 生命科学馆;核心能力;多媒体教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68-02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已由防病治病为主逐步向以维护和增进健康、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主转变。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行思考和付出实践是其重要职责。医学院校建立生命科学馆,展出基础医学形态教学的人体正常和病理标本,这一融生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医学教学基地,对推动医学教学改革,服务社会实施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 医学院校建立生命科学馆的意义
大学的校魂是人文教育。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激发学习热情的最好方式。生命科学馆通过展出人体解剖标本、病理标本、组胚、病原学标本,打破传统基础医学各学科界限,实现基础医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形式的创新。多学科标本、视频和电子书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同一场馆体现,多元化、综合化体现人体结构和功能由正常到病变的演变,实现基础医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形式的创新。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和应用研究,有助于塑造医学生职业发展应具有的良好职业素养和健全人格,自觉遵守从医职业道德。生命科学馆将基础医学知识交叉整合、融多学科为一体,形成基础医学形态教学的公共平台,通过开放式学习和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改革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医学行业人才。同时,生命科学馆实行对社会开放,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的身心素质,服务于健康城市建设,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2 生命科学馆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搭建了基础医学形态教学平台,实现了基础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基础医学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整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包括场馆的设计、多媒体教室和科学馆视频、电子书等基础医学资源库的建设,其中可以组织学生查阅大量与展馆内容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与生命科学馆设计目标相契合的各展区展板的内涵建设,有助于发现学生的知识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展馆的标本其中一部分是校内教师组织学生成立解剖兴趣小组来自行制作完成的,其过程可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也都得到同步提升和锻炼,并增强爱惜生命和献身医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命科学馆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及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应用必然带来学生开放式学习、第二课堂活动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1)在解剖学、病理学等实践课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直接可以进入科学馆,在同一场馆学生可以将正常人体的结构和病理异常的大体结构进行比对,通过纵向思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基础医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2)促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引进的开放式解剖学辅助教学系统,微电脑人体大、小循环演示仪,生理机能测试系统,LED医学健康教育视频等,可以给予学生对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直观立体的学习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3)教师在授课中设立疾病与人体结构、致病因素的各种问题,采用PBL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学生通过对场馆展出内容的认真学习和领会,得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一系列教学改革中,思维思考能力、自我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同一场景下,实现医学基础知识的对接,打破传统基础医学学科界限,凝练核心课程中的关键知识,将其融会贯通,集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于一体,为学习者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医学基础形态课程教学和职业素质教育共融 生命科学馆将生命的结构和生命的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了解生命和探究生命之中,进行生命价值的讨论和思考,拓展了医学基础教育实践基地的内涵。1)生命科学馆实现了人文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人文精神,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医学知识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的结合。2)“医乃仁术”是从医人员医学求善的人格典范。生命科学馆中人体结构的展示和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领悟医学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教育引导学生将医学从善的人文价值体现在“以患者为中心”的信念中。通过人生命价值的至上性教育,引导学生选择医学事业就意味着必须有责任、义务、奉献和担当。3)在生命科学馆中各种疾病小常识穿插其中的展示,无不蕴含设计者关于“诠释生命、了解医学、维护健康”核心思想的表述,使人们了解生命的真谛,知道医学的奥秘和掌握健康维系的方法。并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合美学、人文和基础核心课程,利用丰富的实体标本、文字材料和电子资料,揭示人类健康和疾病两种状态下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力求让学习者在身临其境中体会人类生命之奥秘,感受生命之珍贵,理解医学在维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将医学基础形态教学与生命教育两者融为一体,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涵养了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生命的本质之时,升华为生命意义的领悟,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尊重生命并爱护生命。同时,对学生进行医护人员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教育会对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在健康教育服务社会中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围绕健康城市这一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生命科学馆特有的丰富内容决定了其具有服务社会、提高全民科普和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电子触摸屏内的各学科知识链接,不同层次的参观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感性认识的背后寻找更深奥的理性认识的答案,让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都可以找到他们需要的人体的奥秘及健康知识。科学馆建成后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宣讲团和志愿者服务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为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展馆的解说和简单的咨询活动,以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抗压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3 关键问题
1)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能否达到很好的统一,满足开放式教学和对社会公众开放的需要,真正使学生的思考、创新和学习能力提升,有助于促进社会民众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需求。
2)如何融入生命的教育,从了解生命的本质到提升、明晰生命的价值,形成独具特色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基地。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从多方面、多角度为实现医学院校培养技能型医学人才的目标,教育广大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媛媛,李超彦,李占生.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立和开放[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116-117.
[2]周红,令狐彩桃,曾柱,等.生命科学馆的医学人文价值调查分析[J].医学人文教育,2012(5):59-60.
[3]刘湛,牛家锋,李松奇,张从海.人体生命科学馆建设初探[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4):81-82.
[4]李逸凡.认清职能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43-44.
[5]陈园.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及其途径[J].企业导报,2011(11):210-211.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设想;卓越医生教育;
作者简介:徐昌水。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电生理与药理学。
自1866年美国医药传教会在广州开设第一所医科学校——广州博济医学校开始,国内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一直沿用由基础医学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国外医学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医学生。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完整性,便于教学实施与组织管理,节省人力和财力等优点,但学科之间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过多交叉重复或互相矛盾[1]。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峰会推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形成一个医学整体概念[2]。为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培养目标,综合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提出几点设想。
1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存在弊端
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所学的基础医学课程学科门数较多,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以及医学免疫学等课程[3],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临床专业课和临床实习三段式医学培养教学模式。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为求本身的完整性,较少考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医学专门综合型人才而不是学科带头人。因此,各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如有些解剖学和组织学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上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时还是会重复组织结构的内容,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互相脱节等现象,如单独讲病理生理学知识时,老师对前面学习过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后面的临床专业知识就不会讲授,严重影响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4]。
2课程整合是教学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虽然从未停止过教学创新,但片面强调专门化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培养,造成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医学整体概念的状况,与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对21世纪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5-6]。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多方面整合,主要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和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7]。普通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8];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9]。
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整合设想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过分强调各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各学科知识相对独立、零散而缺乏联系,学生不能从整体上对一个器官系统进行认识和理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淡化学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克服了“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弊端[10]。因此,根据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按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理学与病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等方式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组建为《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课程融合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三大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医学整体概念[11]。
3.1重组后的三大课程体系理论的教学内容
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各模块所含学科共性的研究内容,如《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学》主要介绍人体基本组织与形态结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理功能及其调节、病理学研究方法、组织、细胞的适应和损伤、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疾病概论及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内容;《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生物进化与遗传、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主要介绍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与分类,以及各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各论部分按照人体器官系统进行综合和重组而系统教学,如《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与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与感官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等8个教学单元,从人体的正常形态与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各系统的病理形态与功能改变以及临床疾病联系进行整合讲授,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地理解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的联系,早期接触临床。
3.2各学科实验课合并重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传统的单学科实验采用学生完全按照实验指导手册的要求,简单重复实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2]。结合医学培养目标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原则,对原有的实验课合并重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如《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整合课程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形态发育学实验,主要综合原有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以及病理学大体实验等,观察从正常到异常的结构改变;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功能综合性实验,主要整合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各系统的功能综合性实验(如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呼吸衰竭,血压调节和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心、肾功能衰竭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整合课程实验将开展从细胞形态结构到分子生物学的综合性实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整合课程实验将从人体寄生虫与微生物形态结构到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整合为一体。这些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实验,重视学生的实验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早期接触科研[13]。
4“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意义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淡化学科,其各论将形态、结构、功能、病理、病理生理等课程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各系统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学科内容融合渗透与衔接,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系统。如学习呼吸系统时,从呼吸系统的大体结构、形态、呼吸系统生理学知识(功能)、呼吸系统病理学(针对呼吸系统各种肿瘤及非肿瘤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理诊断要点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将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密切结合)到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病理生理学改变),从结构发育、功能到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系统性讲授,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连贯、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所学知识记忆扎实、理解透彻、应用自如,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减少了学时,同时减轻了学生负担。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根据人体的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的学科界限;实现了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基础与临床等多方面课程融合;避免了学科间知识点的重复和脱节;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了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张根葆 单位:皖南医学院基础部
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反思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计划的弊端,提倡多学科融合的横向或纵向课程体系。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国外一些知名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胆地打破了传统医学教育板块结构,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把整个基础医学教育分为人体结构、器官代谢及功能、药理、遗传和胚胎及生殖、微生物与人体防御、人体神经系统及行为、人体系统病理生理学等七个部分,侧重进行各基础医学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将所有课程分为形态学课程(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机能学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以及涉及内外环境相互影响的课程(免疫学、微生物学、基础药理学等)并分别组合成模块,集中授课,较好地发挥了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促进作用,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将14门传统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正常人体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6个新型学科群课程,改变了学科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分割过细的状况,整合了学科之间的知识,课程内容体现融合与交叉,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贯通。浙江大学医学院从整体上改革基础医学教学课程体系,将基础医学课程按人体系统进行整合为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和基础医学各论二大部分,使医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更符合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十年来,国内绝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完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医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出发,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打破学科界线,将传统分散在各个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实验课内容,进行了融合与优化,尽管各校进行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都组成了涵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的五个方面的实验教学课程模块:即人体解剖学、形态学、机能学、分子医学、病原学课程。各实验教学课程模块根据教学目标重新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学指导,减少验证性实验,组成以综合性实验为主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加强了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的联系。新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块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涵,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医学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现行的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在基础学科的教科书中,基础的味道愈来愈浓,也愈来愈“纯”,与临床的联系却愈来愈少。由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强化的专业取向使他们无意与临床教学交流与合作,习惯或拘泥于传统学科范畴;一些基础医学教师在长期的理论课讲授中愈来愈缺乏相关临床知识的呼应、丰富与延伸;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造成了前期基础与后期临床相脱节、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状况,加之学生的认识有限,对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有所忽略。根据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2001)“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提出的“课程计划应该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整合”的要求,加强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结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形成新的医学教学模式,对提高医学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基础课和临床课有机结合起来,是医学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近年来一些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将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学等形态学课程以及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机能学课程分别组合起来集中授课,授课中有目的地渗透临床医学内容;在后2年的临床医学课程教学阶段,又再次联系组织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来学习,以加深对疾病发展和转归的认识。在与临床联系比较紧密的基础医学课程(如解剖、病理、病生、药理等),适当邀请临床教师讲授某些章节是有必要的。例如,聘请外科医师讲授解剖学课程,聘请临床医师或从事药学研究人员讲授病理生理学或药理学课程。这样,临床医师可以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带进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应充实和丰富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知识,基础课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掌握临床医学的新知识和新成果,克服基础和临床知识之间的脱节,使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活泼,引入入胜。基础医学教师如果长期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不接触患者,就不可能联系临床进行教学。就目前我国大多数普通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现状来说,基础医学教师参加一定的临床见习或实践是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广泛倡导的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应用“案例教学”或“病例讨论”式教学.目的就是要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临床工作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基础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改进教学方法,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为提高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改革传统的“填鸭式”和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医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关心的话题。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PBL教学法(problem一basedlearning),即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法倡导的是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学生就学习遇到的问题自己组织发言和讨论,老师作必要的引导和答疑解惑,充分给予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改革了广泛性的理论教学为针对性的讨论式理论教学。该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随后逐渐被很多高水平大学所采用。目前,PBL教学方法在我国很多高等医学院校得到广泛开展,近些年来,无论是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还是基础医学教育相关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PBL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占了大量的篇幅,这种“以问题为引导的学习模式”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培养其创造与开拓能力,这是医学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要素。课程改革和PBL教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的难点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在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课程体系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模式上以教师为中心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据主导地位,要使教师从“以学科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实现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的重要前提。尽管如此,国内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就如何开展PBL教学法因各校在教学条件、教师资源、学生数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如省属普通医学院校因扩招学生数量大、教师不足,要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实际上具有很大的难度,更多的是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启发式”、“案例式”等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分小组讨论形式、师生双向交流互动式教学多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或在学生的第二课堂开展。无论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人文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在传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中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学习被动、能力受限和综合素质不强等问题,基础课教师常常强调的是课程内容多、学时不够,教学任务重等等原因,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都知道,基础医学教育的改革应符合医学教育的目标,医学院校培养的五年制医学本科生将来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为临床服务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良好医德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课程在课堂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融入人文思想,揭示专业知识和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人文思想内涵,在医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做到教书育人。任何专业知识都包含有科学性和思想性,无思想性的知识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提升课程内涵时,既要提升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内涵,也要提升专业知识的思想性内涵。由于我国现行的基础医学教育体系中分科过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础与临床的脱节。学生到大学三年级还没有接触医院,没有接触患者,更不会看病识病,可以考虑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增加社区医疗服务等第二课堂内容,促进他们在社区医疗服务中体验人文精神,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早期进入医师角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利用开放实验室,提供创新实践平台等途径,达到提高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在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其发展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多门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替前进,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因此,对基础医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型知识结构必须要向综合型转化,必须具备扎实的本学科基本功和相近学科、相关学科、跨学科的交叉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基础医学教师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总之,面对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基础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借鉴国内外基础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