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回族风俗习惯

回族风俗习惯

时间:2023-05-30 09:26: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回族风俗习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回族风俗习惯

第1篇

外公的开心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是外公最喜欢听的一首歌。外公是回族人,尽管服饰、语言、住所都被汉化了,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信仰和风俗。这几年,上至国家,下至老百姓,对少数民族越来越尊重了,外公可开心了!

回家做礼拜方便了

我的回族外公为了到仰山殿清真寺参加他们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实行“三分农村,七分城市”的家庭政策。可外公老家离县城比较远,坐中巴车到牛马司后,就要步行十几公里的山路。每次到老家,外公总是搞得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真难为外公了。

现在好了,国家实行村村通工程,外公老家是回族聚居村,政府优先拨款修路。路通到仰山殿后,回民们在路旁植树、栽花,可漂亮了!仰山殿的回民脸上洋溢着高兴地笑容,尤其是外公,在水泥公路通村典礼时,他激励地说:“现在从牛马司到仰山殿,十几公里的路,坐车只要几分钟就到了,一下车,就可以到清真寺,做礼拜可真方便!”外公那股高兴劲儿,能感染所有在场的人。

汉家走亲威习惯了

回话的饮食禁忌颇多,主要有:忌食自死动物,忌食动物血液。在语言上,对食用的畜禽忌说“肥”,而说“壮”,忌说“杀”,而说“宰”;忌说“肉”,而说“菜”,如“牛菜”、“羊菜”。

自从妈妈嫁到我们汉家来后,外公还没有在我们家吃过饭呢。

往常的过年,爷爷想留外公在家吃饭,可外公不肯,因为回民闻不得猪肉气味。去年爷爷修了新房,有专门的厨房,吃上了植物油。过年,爷爷还特意买了两套炊具,一套是专门用来招待外公家的客人。爷爷还在网上查了回族的风俗习惯,并把重要的抄在本子上备查。

外公到爷爷家做客,看到爷爷招待自己热情诚实,并尊重回族的传统风俗习惯,这使外公很乐意,破天荒在爷爷家吃饭。爷爷的回式招待,让外公很习惯,觉得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看到爷爷和外公的亲热劲,我端一碗牛奶走上去敬道:“爷爷、外公,祝你们身体健康,为我们民族团结,干杯!”外公开心地笑了。

第2篇

【关键词】 吸烟;烟草烟污染;学生;少数民族,回族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61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739-02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把吸烟称为“20世纪的瘟疫”。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男性吸烟率为63%,女性为4%,年轻人吸烟率正以2%~3%的速度上升[1]。一项队列研究表明,青少年早期尝试吸烟包括仅吸过几口的青少年,到了高中阶段成为常吸烟者的可能性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2]。在形成稳定的吸烟行为前,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活动来降低吸烟率的效率和效益,应该比劝吸烟者放弃吸烟要高[3]。为此,笔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小学生中烟草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回、汉不同民族小学生烟草使用状况,为贫困地区控烟研究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宁夏南部山区小学一~五年级的学生。在2007年6月进行了整群随机抽样,根据行政区域规划,在固原市原州区城、乡分别随机抽取2所学校,再在2所学校的各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共有554人,其中,城市小学生组353人,乡村小学生组201人。

1.2 工具 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并参考有关文献,结合预调查情况,自行设计问卷。经城市110名五年级小学生1个月后重测,重测信度系数r=0.796。根据重测结果修改问卷,最后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烟草使用情况(包括吸烟和被动吸烟)以及在小学生周围可能与吸烟有关的因素等15个问题。

有关青少年吸烟的定义:(1)尝试吸烟者为曾经尝试过吸烟,包括吸1支或1~2口者[4];(2)被动吸烟者为每周平均有1 d以上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15 min以上的非现在吸烟者[5]。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请班主任组织好后回避。由调查员讲清有关保密性等指导语后,当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由调查员口述,被调查者记录。所有对象均在调查过程中独立完成,如不理解由调查员当场解释。共发放调查问卷554份,回收554份。所有项目均被完全填写的550份,调查表完成率为99.28%。问卷回收6 d后,又从研究样本中随机抽取45人复核,比较前后问卷填写的一致性,一致性为99.67%。

1.4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城市组和乡村组小学生的年龄及尝试吸烟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民族结构基本一致,但城市组小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农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吸烟现状 总的来看,城市组与农村组尝试吸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被动吸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城乡小学生尝试吸烟者与被动吸烟者的民族分布比较 城市组和农村组回、汉族小学生尝试吸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被动吸烟率在城市组和农村组中则均为汉族高于回族(P值均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吸烟者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中试吸第一只烟,多数吸烟者的吸烟行为开始于少年,形成于青年阶段,从少年到成年早期,吸烟率随年龄增长持续升高[3]。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无论城市组还是乡村组的小学生均随着年级的增高尝试吸烟率逐渐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2001年对全球13~15岁在校学生的调查表明,全球学生的平均尝试吸烟率为33%[4]。而本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小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分别为26.35%和22.89%,低于上述水平,但高于1998年全国学生的调查结果[7],也高于我国许多大城市如上海、深圳、成都的小学生吸烟率[5-6]。这一切都提示应尽快对贫困地区小学生采取控烟措施。

宁夏固原地区属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回、汉民族杂居,人群接触烟草情况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青少年吸烟的行为阶段模型为从不吸烟、尝试吸烟、试验吸烟(继续吸烟,但不是每周都吸)、规律性吸烟(至少每周都吸)、尼古丁依赖(每天都吸)5个阶段,对于吸烟生理作用(消极或积极)的理解和社会宣传吸烟知识的力度决定着青少年是否会进入第3个阶段:试验吸烟阶段[8]。根据该理论,首先应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对小学生大力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教育,以防其进入规律性吸烟及尼古丁依赖阶段。其次,从城乡小学生第一支烟的来源来看,成年人应加强对家中烟草的管理;国家还应制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法律法规,形成全社会监督机制,控制儿童青少年烟草来源。第三,从调查结果来看,城市组和农村组的回、汉族小学生尝试吸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被动吸烟率在城市组和农村组中均以汉族高于回族,城乡小学生被动吸烟的来源几乎为上课时教师吸烟与在家中父母及家人吸烟各占一半,说明成年人中汉族人口吸烟状况比回族人口严重,提示与民族和风俗习惯有关;而回族小学生无论尝试吸烟率还是被动吸烟率均以城市组高于农村组,更说明城市回民的风俗习惯受汉族同化较农村严重,他们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已经很淡化。因此,应加强城市回族小学生及其家长有关禁止烟酒的回族风俗习惯教育,将会收到较好控烟效果。

吸烟不但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还殃及其周围的人,被动吸烟者受到的伤害甚至超过吸烟者本人。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和农村小学生的被动吸烟率(汉族68.33%,回族29.46%)都高于我国6个县区家庭被动吸烟率(28.42%)水平[9],而且城乡小学生被动吸烟的来源几乎为上课时教师吸烟与在家中父母及家人吸烟各占50%,还发现本地区“以烟待客”的风俗盛行,敬烟与接收敬烟被当做有礼貌的表现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因此,在该地区要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就必须转变这些不文明的风俗,对所有人群(包括教师)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吸烟以及被动吸烟的健康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此次调查研究由于人、财、物的限制,抽取样本量不够大,调查研究项目较少,未把成人及小学生对烟草的态度进行调查,是该研究的缺憾。

4 参考文献

[1] 黄吉武,主编.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6-107.

[2] BRESLAN N,PETERSON EL.Smoking cessation in young adults:age at initiation of cigarette smoking and other suspected influences.Am J Public Health,1996,86(2):214-220.

[3] 傅华,主编.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106.

[4] 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 Collaborative Group.Tobacco use among youth:A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Tob Control,2002,11(3):257-270.

[5] 梁桂玲,叶郁辉,林德南,等.中小学生吸烟态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医疗装备,2005,18(10):33-34.

[6] 郑频频,符英英,杨顺英,等.上海市徐汇区小学生控烟干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0):782-785.

[7] YANG G,MA J,CHEN AP,et al.Smoking among adolescents in China:1998 survey findings.Int J Epidemiol,2004,33(5):1 103-1 110.

[8] LEVENTHAL H,CLEARY PD.The smoking problem: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nd theory in behavioral risk modification.Psychol Bull,1980,88(2):370-405.

第3篇

关键词:民汉学生;友谊;新疆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8-0091-02

我国注重在国民教育中渗透诸如民族关系、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等内容的教育,尤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一些院校结合本地区的实情,制定了相应的民族关系方案。因此新疆民汉学生之间的交往也是备受关注,在新疆各个高校中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人居多,其次是哈萨克族和回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故我们以石河子大学为例,利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通过对石河子大学民汉学生的调查,揭示了民汉学生的友谊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多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意义

民族关系历来是我国政治社会领域的关系之一,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一些院校结合本地区的实情,制定了相应的民族关系方案。而民汉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例如民汉一体化的推送、双语教学的实施,同时各个高校也意识到民汉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据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不断促进民汉关系更好地发展。

通过对民汉学生关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为学校培养民汉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校园人际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帮助与支持”、“陪伴与娱乐”、“肯定价值”、“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与背叛”等五个维度来设计调查问卷,该问卷和提纲主要针对石河子大学的民族学生,其中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族学生;结合问卷的调查情况,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访谈样本,设定了一些访谈问题。

(二)问卷及访谈样本

我们以新疆石河子大学为调查点,以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以大一到大四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000学生,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调查中问卷以1:1的比例发放给少数民族和汉族,其中汉族学生500名,维吾尔族学生280名,回族学生为100名,其余为其他少数民族如哈萨克族等。同时根据问卷的初步调查结果,考虑了被试的民族成分和性别,故学生的访谈样本构成为: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汉族的男女生各2名,共16名。

三、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本问卷的回收率为98%,接着我们对问卷进行了excel描述性统计以及spss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分析结果。

(一)陪伴与娱乐

在民族交往中,不同民族间的相互接触是民族交往的重要途径,而接触过程中的交往陪伴也十分重要。“生活中各民族之间之所以要接触和发生交往则源于人类集团的生存本能和经济需要所致。”在全球化深入的今天,信息、文化、科技等方面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沟通提供了机会。

调查中我们得出54%的同学同意参加其他民族的聚会,他们对其他民族的聚会十分好奇。同时他们借此可以了解不同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也可以加强自身与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的交往。同时21%的学生对于和其他民族一起娱乐持无所谓的态度,26%的学生不愿意与少数民族娱乐,他们对其他民族的聚会了解程度不深,在心理上仍然不能接受与少数民族聚会。

(二)肯定价值

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当下的大学生十分重要。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程度与肯定价值是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前提,随着民族间个体成员相互接触的程度加深,个体成员间的交往程度也会向深层次发展,而这种较深层次的发展会带来个体成员间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活动的深化,以及彼此间交往行为的规范化;随着这种程度的加深,而形成自己的社会交际网络。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继而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

由表2我们可以发现,认为其他民族语言很重要以及肯定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学占72%,大多数同学有意识想去了解以及重视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肯定少数民族的价值对于民族间的交往十分重要。这有利于促进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同时可以加深不同民族之间学生的交往程度,促进民族之间的共同发展。而19%的学生对于肯定价值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同时仍然有9%的同学不同意。

(三)亲密袒露与交流

人是以个体而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就是交流,对于不同民族之间亦是如此。同时交往方式以及交往程度也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与另一民族做朋友的重要表现,故而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民族之间只有通过亲密交流联系方可促进民族共同发展。

从表3中总结出,80%的学生十分同意加强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从数据看出大多数同学对于民族之间的亲密交流是愿意的,他们认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加深民族之间的交流。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不同意的占11%。

四、影响民汉学生交往的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民族间交往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一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经济、政治、历史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然而作为民汉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群体,影响其交往的因素往往又具有特殊性。我们分析出影响民汉学生友谊发展的因素有宗教、语言、习俗、生活习惯等。

(一)文化习俗

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习俗,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一定不同,环境是容器,我们每位就是内容物。容器的好坏与形状和特性都深刻地影响着填充物,人类首先是群居类的高等灵长生物,故这个群体的文化及其社会都严格地受其影响。而在新疆这个多民族众多的地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都拥有着与汉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显得愈加困难,这一现状通过我们对石河子大学的调查得以体现。虽然其他民族与少数民族学生在一个学校,但是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了解程度不够,同时在心理上对他们的认识过于片面,故而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使得少数民族也不愿意与其他民族的学生交往。

(二)语言差异

语言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影响民汉学生交往的最大障碍。语言是民族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民族间的语言的不同,极大地影响了民汉学生之间的交往。目前,高校中汉语是民汉学生的交流语言,在我们的访谈中许多少数民族如哈萨克族、回族等,他们可以用汉语和我们进行流利的交流,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汉族学生很少能掌握维语与其他少数民族用语。因此,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给民汉学生之间的交往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语言交流带来的麻烦使得少数民族不愿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这也是影响民汉学生友谊交往的一大因素。

(三)环境

学校的课程安排对民汉友谊的交往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中通常采取汉语教学。由于教师双语能力的缺乏,少数民族课程基本仍是使用本族语言。其次少数民族和汉族基本分开上课,这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友谊发展。而学校安排的宿舍也是实行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开居住,这样无疑对学生的交往产生隔阂。

从我们的调查和访谈中发现,虽然学校为民汉学生提供了一些交流平台,但也只是简单地接触,无法进行深入的交流。故而学校应当做出调整,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加更多的交流平台为民汉学生的交往奠定基础。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调查点和调查对象的局限性,我们并没有调查其他高校民汉学生的现状,研究样本不普遍;目前对数据只是做了简单的描述性统计,针对影响因素的统计深度不够;访谈对象由于受汉语能力的限制,无法清晰地回答相关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

[1]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M].北京:民族出 版社,2005:4.

[2]陈贵萍,胡阿旭,于洪志.蒙古族大学生汉语不同文本阅 读眼动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

[3]李进,吴琼.新疆高校大学生民族关系现状调查[J].新 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

第4篇

[关键词]文化认同;新疆民族文化;新疆民族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是一种无边、无形的存在,它是一种不可加工铸造的形式做为存在实体。新疆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所以形成新疆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所谓“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现和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还是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本质所在。

一、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发展沿革

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民族文化认同是在新疆历史民族文化沿革中逐渐形成的。由于新疆民族、宗教的多样性,导致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以此为起点形成多民族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

汉朝统一西域与公元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奠定了新疆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点。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由于连年的战争,西域人民渴望有一个统一团结的民族局面,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从心理层面突出的表现出来。唐朝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西域设置的安西、北庭二府,并为新疆的民族文化治理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完备的民族的治理建设,使得新疆在唐朝的民族向心力也得到了显著地加强。这为新疆的民族文化认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元朝的强大导致西域的各民族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处于高度的发展时期。民族文化认同从表层的文化现象融合到真正意义的文化大发展。明、清时期,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得新疆民族文化呈现多元民族文化并立的局面,从而影响了多民族的文化并存且相互依存的局面。因此,在古代新疆的民族文化的多元,进一步加剧了新疆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历史的沿革是新疆民族文化的一个渊源,留给新疆民族的文化发展的空间。并由于历史的原因,成为当今分析新疆文化发展的源头。

二、当代新疆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此,当代新疆的民族文化就与新疆的民族、宗教紧密的联系起来。当今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华民族文化与新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民族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信仰的多样性等,构成了新疆地区文化的多元性。新疆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塞、粟特、古代突厥、匈奴、羌、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蒙古、锡伯、回等诸多民族与族群,都曾在西域的大地上生息繁衍。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域,历史的沿革促使十三个主体民族在新疆繁衍变化。新疆民族文化的存在相融、相存,伊斯兰文化、乌兹别克文化、克尔克孜文化、塔吉克文化、塔塔尔文化、俄罗斯文化、锡伯族文化、达斡尔文化和回族文化、汉文化等几种形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新疆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但是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的差异性

在新疆由于各种文化的传播,使这里的语言文字对外来的语言文字的接受性和认同性十分强。通晓各种语言的人在新疆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阶层,他们首先是吸收了外国词汇作为外来语,然后自己造词来补充这种外来语。现今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文字便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蒙、锡伯文字则是以回鹘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塔塔尔语、乌兹别克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语言。

2.风俗习惯的差异性

新疆民族与宗教有着天然的联系。新疆各穆斯林民族在语言文字、宗教历法、年节礼仪、饮食服饰、婚姻丧葬等传统文化方面已基本定型,如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等民族文字的阿拉伯字体化,在宗教历法方面均采用伊斯兰教历,由制定的两大祭典形成的“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已成为最重要的穆斯林节日。在新疆历史文化中由于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与中原文明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表现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新疆民族文化的认同。一方面,汉族的迁入为少数民族带来了新的农业种植技术、新的科技文化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稳定性、社会性、传承性,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也在汉族的日常生活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3.的差异性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宗教地区,不仅流行过原始的萨满教,还曾有袄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喇嘛教,以及天主教和基督教,丰富了新疆的民族文化宝藏。在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的宗教文化主要是萨满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新疆地区由于不同,就有了伊斯兰民族与非伊斯兰民族之分。

(二)新疆民族文化的内部多样性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亚欧大陆两大民族、经济、文化的必经之地。也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之处。于此同时,由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导致新疆民族文化内部的多样性。

(三)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因素

1.语言文字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使得新疆的文化丰富多彩且具有独特性。在新疆由于各种文化的传播,使这里的语言文字对外来的语言文字的接受性和认同性十分强。通晓各种语言的人在新疆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阶层,他们首先是吸收了外国词汇作为外来语,然后自己造词来补充这种外来语。现今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文字便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蒙、锡伯文字则是以回鹘字母为基础的。

2.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历史上由单一宗教到多神教并存再到有佛教衰落伊斯兰教的兴起。具体体现为新疆各民族宗教文化是新疆传统历史文化架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实行自由政策过程中,以民族政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民族政策的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

3.风俗习惯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新疆的民族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操突厥语诸民族的伊斯兰化,萨满教在思想信仰上的统治地位已被伊斯兰教代替,其原始文化的影响,主要遗留在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禁忌和民间巫术之中,特别是在哈萨克、柯尔克孜等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中,原始信仰的风习还比较浓厚。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穆斯林文化蓬勃兴起,早在喀喇汗王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文人学者们就已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阿拉伯、波斯文化的营养。在新疆的风俗习惯中具体体现在饮食习俗、接人待物习俗、节庆习俗、民间文体习俗、丧葬习俗等方方面面。

三、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发展趋势

新疆自历史以来由于民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新疆在未来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趋势的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多民族的存在和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不仅决定了新疆文化的多元特点,而且也决定了多种文化的交流与互补是新疆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认知上表现的一致性

新疆民族在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经过少数民族的干部和爱国主义的宗教人士的带领之下,表现在民族认知上表现一致性。同时表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高度认同的情感。新疆民族文化认同认知表现的一致性不仅体现在国家制定相应的民族地区的政策上,还具体体现在少数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的认知上是一致的。

(二)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感情上表现的趋同性

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等途径,以法律为准绳确定下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信仰自由。新疆各族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的传统,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新疆各族人民为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三)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行动上的表现统一性

实际上,民族政治行动上的统一性,是建立在个民族政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大前提下的,尤其是新疆的民族文化。党的民族理论及政策还是宗教理论及政策,都是以维护中国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维护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在处理宗教问题时,着眼于民族的根本利益,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着眼于把各族人民中的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其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一体共同交流。新疆的各民族文化所表现的兼收并蓄、的特点。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潮流,新疆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并且为新疆的团结稳定打下坚实的民族文化认同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正大.新疆史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张先亮、戢广南.文化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之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4):11-15.

第5篇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这一天,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的盛大宗教节日——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古阿拉伯人有每年宰牲献祭的风俗。伊斯兰教继承了这一风俗,并规定该日为宰牲节,也叫做古尔邦节。在我的家乡,这个节是一次民族欢乐的盛会。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节日食品,沐浴燃香,去清真寺参加会礼,举行宰牲仪式,以及摆出宴席,访亲问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米甫”歌舞,男女老少都在欢快的民乐声中起舞。古尔邦节的重要性如同我们汉族的春节。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开展各种活动,共同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

古尔邦节这一天,(阿尔曼江)早早提上茶砖和大块的冰糖就来叫我,我们约好一同去(木扎帕尔)家拜年,我们先去了(阿西丁)家,一进正房,浓郁的伊斯兰气氛迎面而来,色彩艳丽、图案鲜明的草原图腾文化和各种草原“古丽”绣织在挂毯上,草原暮宿草绣在周围为花边,色彩呈鲜红和土黄色,黑色线条勾勒其中,墙正中是麦加清真寺,墙上挂了很多挂毯。各种女工作品和系有鹰羽毛的冬布拉精巧地挂在周边。

房间正中的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着食品,以“馓子”为中心,四周是馕、蜂蜜、酥油,各种甜食点心,点心中大多掺有胡麻油,不但颜色好看,嚼在嘴里,甜丝丝之中透着辛辣味。四周是各种干果:乌梅、葡萄干、杏干、无花果干、山楂片、核桃、巴丹木,琳琅满目,我们早以忍不住了,于是都动起手来,各种食品吃起来都那么美味。

离开了(阿西丁)的家,我们分别又去了几位同学家,大街小巷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喜庆气氛,大街上塔塔尔和热瓦甫的激越声,和那悠长的维吾尔歌曲,让我的心伴着悠扬的歌声沉浸在古尔邦节所带来的欢乐中。

我家乡的古尔邦节二:

我的家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这儿居住的人有很多都是少数民族---回族,当然也会有汉族。每年都会有一个盛大的节日被称为古尔邦节,它是我们回族、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

记得去年过节,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全都聚集老祖母那儿,全家上下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中。看着一头头羊被阿訇宰时,我的心里真的不好受。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的节日要杀掉这么多的动物?爸爸不是常教导我们要爱护动物吗?那为什么此时却要杀它们呢?带着疑惑我问了爷爷,爷爷给我讲述了古尔邦节的来由。

原来古尔邦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害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为有此渊源,所以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有的还宰牛、骆驼,家里实在太穷的也得宰杀一只鸡。

“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是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由于古尔邦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使这些年节日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丰富多彩。

当我明白了古尔邦节的来由时,长长的叹了口气。我多么想改变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因为我喜爱动物。

我家乡的古尔邦节三:

我的家乡是位于准葛尔盆地西北缘的新疆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是个美丽而热情的城市,在这个有着30多个民族的城市,到处都能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情意。尤其是古尔邦节来临的时候,各民族之间相互“拜年”,充满了欢乐。

临近古尔邦节的时候,我们会看见许多小区单元门前拴着羊。到了节日的早晨,靠近清真寺的居民早早就可以听到聚礼的声音。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按宗教传统杀羊,然后在家里炖羊肉、烧奶茶、摆上节日美食,准备迎接客人。

这个时候,我最开心了,外公会带着我去他的维吾尔族好朋友阿乌提爷爷家“拜年”,阿乌提爷爷家里四周墙上挂着美丽的壁毯,地上还铺着地毯,各种各样好吃的食物摆在各式各样漂亮的盘子里,干果、水果、馓子、点心等等,真是又好看又好吃,还有我最喜欢的抓饭和清炖羊肉呢。阿乌提爷爷穿着维吾尔族服装,戴着精致的小花帽,拿着长长的“冬不拉”给我们弹奏一曲民间舞曲,别提有多神气了。

晚上,爸爸会带我去油建小区里的“大巴扎”逛逛,那里人可多了,热闹非凡,有卖新疆腰刀的、有卖烤全羊的,各种新疆特产应有尽有,真是目不暇接。

第6篇

一、各民族学生处人为事方面差异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对于少数名族来说,他们的汉语基础较差,学习和理解能力差一点,而回族、蒙古族和汉族等民族的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学习成绩较高。他们因为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差异,彼此产生嫉妒和偏见,从而疏远了关系。以上是少数民族特招生在普通高校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成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习惯,不能完全彼此融为一体。从多民族地区班级管理实际情况出发,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探讨一种通俗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多民族班级管理方法。

二、民族融合是处在第一要位

要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各民族的意识都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较强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健康的民族意识很有必要。因此,我们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要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了解各民族的现状、历史和特点,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思想观念。要反对民族歧视,引导学生不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开展各项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活动,让各民族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树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意识,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利用各项爱国活动,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问题和政治地位敏感的特点,感染他们热爱祖国,激励他们为中国发展努力奋斗。

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我们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是我国宗教政策尊重和保护正当的自由,绝对不是保护封建迷信和毒害人的自由。所以,中职少数民族学生班级管理中,要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宗教观,让学生看清和披着宗教外衣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界线,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四、给学生以自由适当加以引导

因为各民族生活习惯、的不同,分歧比较多,平时管理时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很多事情在班里都可以通过民主讨论,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这样才能让他们从心底里信服,比较容易接受班务决定事情。在给学生自由的同时,对同学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宗教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让学生明白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把矛盾遏制在萌芽之中。

五、多活动

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开展活动时,班主任必须制订整体计划。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从相识到相知、相爱,让他们意识到班级就是个大家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家庭才能和睦共荣。综上所述,我认为多民族班级的管理,应该做到:了解各民族的现状、历史和特点,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让他们建立健康文明团结的意识。民主讨论,及时处理各种矛盾,公平公正做好多民族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王小艳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湖北回族乡,回汉关系,和谐

 

美国社会学家密尔顿·戈登(M.Gordon)在1964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的同化》一书中曾提出7个“变量”:文化;社会交往;通婚;意识;偏见;歧视;权利分配,来具体衡量和测度族群关系。我国学者马戎根据国外有关理论,总结了8个测度民族关系的变量指标,即语言使用、宗教与生活习俗的差异、人口迁移、居住格局、交友情况、族群分层、族际通婚和族群意识[1]。本文借鉴学者们的研究,从变量分析以及政策方面探讨湖北回族乡和谐的回汉关系。

一、回汉民族居住混合杂居,有利于民族间的交往

民族居住格局是指特定区域内不同民族在空间上的排列与组合情况,它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所有成员在居住地与其他民族相互接触的机会。民族居住格局是民族交往的一种场景和变量,通过居住格局可以来观察和调节民族交往的内涵、形式及质量。同时,它作为族际社会交往的客观条件之一,决定着两个具有不同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的民族间是否有相互交往的机会,且不同民族集团成员间广泛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增强相互理解,在交流和互助中建立融洽的关系。一个特定区域(如某一省级行政区)内的民族构成(是单一民族还是多民族)、人口比例及各民族居住空间的组合状况(是相对隔离居住还是明显交错居住),可以反映民族凝聚程度、民族间交流合作的空间条件和相应的发展动力[2]。

散杂居是湖北回族的重要特点,就回族民族乡回汉族居住格局来说,基本上属于“混杂居住模式”。各回族乡的回民居住集中程度比较低,每个小聚居区域较小且都有汉族居住。就洪湖市老湾回族乡来说有回族4586人,在回族乡及下面的兴隆村、和平村、六和村三个村有回族聚居区。以兴隆村为例,其共有5个村民小组,回族组有3个,共有253户,人口有1276人,其中回族680人,从这种比例来看,回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一半稍多一点,单从数字上来看,回族与汉族在有限的空间内交错杂居或是近距离居住的可能性就很大。而事实上,笔者一行人走访时发现各回族村回民总体居住相当分散,只有几家相连的小集中区,其周围是汉族居民。这种居住格局是各民族增进了解、增强民族感情的重要环境。“空间分布上的交错穿插决定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生产者、日常生活方面接触和交往的不可避免性,从而使回汉民族关系更具有开放性、直接性、高频性。”[ 3]基于此居住格局,湖北回族乡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回民与汉族人的接触,回汉民族的交往频率很高。回汉人民的日常交往表现在娱乐、节日问候、相互帮助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错杂居格局为回汉民族交往、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是回汉关系良好发展的平台。

二、民族通婚增多,有利于回汉民族的相互了解

根据西方民族社会学理论,族际通婚是体现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惟有两个民族之间语言能够沟通,有大量的日常社会交往、价值观念彼此认同,在法律上和权利分配方面基本平等、相见时没有民族偏见和歧视行为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族际通婚”[ 4]。传统回族一直主张族内婚和教内婚,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回汉通婚的比率在不断的上升。散杂居地区由于受回汉人口比例差距、文化素质程度差异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毕业论文题目,回汉通婚的比率往往要高于聚居区。就湖北回族乡来说促进族际通婚比例上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回民传统观念的现代变迁是其族际通婚比例上升最根本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播以及农村地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观念都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不同程度地发生变迁。回民关于婚姻的思想观念变迁则表现为对自由恋爱的理解与赞同。据对湖北回族乡的调查了解到,三代之内有回汉通婚的家庭占大部分,年轻一代几乎都没有族内婚观念,95%以上的年轻人是回汉或是回族与其它民族通婚,而长辈对于现在年轻人的婚姻选择都表示支持。其次,打工热潮也是有利于族际通婚的重要条件。打工热是近年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而绝大部分家庭都被此浪潮波及。在此过程中,年轻人接触外面开放世界并融入它,他们改变的不仅是服装上更潮流,更重要的是观念的现代化,自主的选择婚姻便是最直接的体现。笔者走访中发现,没有读书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而他们往往是在工友中寻找结婚对象,家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事实上这成为中国农村大众家庭的普遍现象。

各民族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过程中观念的变革是其最重要的一环,散杂居回族民众传统的婚姻观念的变革有利于民族间的交往,民族的界限在婚姻中被越来越淡化甚至消失。现代化成为族际通婚的重要条件,族际通婚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条件也是结果,回汉通婚是以友好的回汉关系为前提的;反过来通婚又推动了回汉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互助。

三、学校教育是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

湖北散杂居聚居区由于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较少比例,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回民区没有回族学校。例如洪湖市老湾回族乡、赤壁回族镇都没有回民中、小学,回族的学生都直接进普通中小学,与汉族及其它民族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这样的教育环境反而是为各民族交往并相互理解创造了最天然的有利条件。学校里回汉师生都能彼此理解并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生活和学习上相互帮助。如此以来,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纯粹在教育中来发展和体现,民族的界限被打破,师生及同学交往超越了民族身份。与此同时,民族团结意识在教育中被发扬,也促进了民族间文化及思想的交流,有利于回汉人民从小就建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观念。此外,高等教育场所更是各民族交往、民族感情培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教育在回民的生活中日益被重视,回族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回民的传统文化在高校里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接受。回汉和谐的民族关系在教育场所被广泛的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四、回族的宗教信仰得到尊重

伊斯兰教作为回族的宗教信仰,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纽带作用,而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文化表现在生活上的风俗习惯使回族在生活中与汉族有很大的特殊性,以往的回汉民族矛盾也往往由风俗习惯上的误解而产生。但是,随着回汉人民交往的日益密切,回族的风俗习惯被理解和尊重。据笔者一行访谈及问卷的结果看,基于日常生活上的直接接触、交流,汉族人都知道回民生活上的禁忌,并能尊重他们的伊斯兰教信仰。同时,政府高度重视回族的宗教信仰,2006年洪湖市老湾回族乡筹资10万多元兴建了民族贸易货栈和清真牛肉供应点,尊重并支持回族人民的信仰传统。与此同时,承载于两个民族之上的两种文化不断的潜移默化,回族人过春节,汉族人也喜欢上回族人的清真食品,回汉文化的差异随着社会生活一体化的发展而逐步缩小,文化隔阂因为开放的文化发展空间而消失。回汉民族的交流空间在回族宗教信仰得到尊重的事实下更加开阔,回汉人们在生活中逐渐淡化了民族身份,回汉关系也直接建立在最简单的邻里之间。

五、经济发展,回汉差距缩小,是回汉关系和谐的基础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普遍提高,湖北散杂居地区的回族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与汉族相当,在工作及生产领域没有民族身份的差别对待。湖北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中三个回族村之一的兴隆村是政府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试点,所有村民都享受当地政府扶持新农村建设的福利,比如村风优良、村容整洁的建设等。村里的回民和汉族人一样主要以养鱼、种田为生计,每年的收入有三四万块钱。走访中,我们看到很多家回民都是新建的漂亮楼房,在村里依然很醒目。同时,乡政府把农民增收作为近几年的工作重心,各项促增收的措施都得到实施,主要表现在:以“民营兴水利、民主谋水利、民众干水利”的思路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1000亩为目标,继续扩大生态甲鱼养殖规模,积极支持生态甲鱼养殖协会申请绿色食品标志;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工作。此外,政府对民族乡给予资金上的扶持政策。2005年以前湖北省民宗委每年给予每个民族乡10万元,用于民族乡发展社会事业。从2006年开始,每个民族乡的民族事业费上调到20万元。在政府及回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回汉贫富差距日益缩小,回汉民族和谐的在经济基础上有了保证,能够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

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各民族平等毕业论文题目,是我们一向所坚持的原则。在湖北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政府坚持民族平等、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洪湖市老湾回族乡实行干部梯度培养,即培养老、中、青三代干部,在24个乡政干部中有3个回族干部。此外,国家对回族的优惠政策都得到落实。据统计,调查地100%地落实了少数民族子女中考加5分,高考升学加10分的政策。另外,回民商人减免税收政策的落实也使很多回民商户获益匪浅。同时,政府关爱回民生活,根据当地情况为回民发放牛肉补贴,照顾回民因牛肉价格上涨所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例如洪湖市每年拨2-3万元作为牛肉补贴基金,城镇回民每人每年7元牛肉补贴,农村回民2.5元。尽管钱不多,却体现了国家关爱少数民族民生问题的宗旨,这有利于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努力建立和谐社会的方略。

回汉关系从总体看是和谐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汉关系也会因少数个人的矛盾而成为其中不和谐的音符。特别是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回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回族的民族认同感更多地表现为民族意识的加强。尤其是在发生民族冲突、过民族特色节的时候回民的自我意识就更强烈。[ 5]个别回民与汉族人的矛盾到最后演变成回汉民族矛盾的例子已不止一个,我们应该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尤其在散杂居地区,回族是较弱势群体,回汉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善,单纯的人与人的矛盾可能会因为回族民族内聚力及被激发的民族自我意识而致使所有回族人都参与矛盾的处理,最终可能会演化为民族矛盾。这就要特别引起社会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关注,在第一时间合理地处理散杂居地区的经济、生活纠纷等问题或矛盾,坚决杜绝个人问题向民族问题转化。

此外,着重发展是民族关系长久和谐的基础。“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也是民族的发展问题,而这一切集中表现为民族物质利益的矛盾”[6]。大力扶持回族发展,搞活回族经济、重视回族教育、加快回族的现代化进程,是维持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也是加强回汉民族团结的最有效途径。

[1] 作者介绍:李亚,1986年12月17日生,女,河南南阳人,硕士,武汉长江工商学院预科部教师,助教。

注释:

[1] 丁宏主编.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132~133。

[2] 马戎. 拉萨市区汉藏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J]. 社会学研究,1990(3)。

[3] 马宗保. 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分析[J]. 第12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M]. 1999:438。

[4] 马戎主编. 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380。

[5] 马宗保. 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 银川:宁夏民族出版社,2002:111~113。

[6] 李吉和,周彩云. 我国中、东部地区城市民族关系特点刍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7)。

第8篇

关键词:回族装饰纹样;现代设计;中国传统文化

伊斯兰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它在建筑及其装饰上建立了独特的阿拉伯风格,为世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影响。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传到中国内地以后,伊斯兰风格的艺术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回族艺术文化。随着人类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在世界各个不同角落的生存和发展中,通过智慧和创新精神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发展。

正是因为这些时代进步上的变化,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除了更加理性、更加重视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的产品,更期待满足其自身的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追求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特色。艺术反映生活,而生活则离不开文化的根,文化是孕育家具的土壤[1]。如何能够从继承和发扬伊斯兰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现代装饰设计注入能量等一系列的研究理论,是穆斯林设计者的必然选择。但目前伊斯兰传统艺术在我国的传承有所缺失,文化元素仅仅体现于伊斯兰风格的传统造型艺术中,忽视了穆斯林在平日生活中文化的传承与应用。

一 中国特色回族纹样的艺术特征

(1)图案题材特征

阿拉伯式的装饰花纹,广义指所有以波状曲线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形象及其美学体系。在回族清真寺及民居的装饰艺术中,吸取并发扬了西洋棕叶卷草纹的曲线风格和萨珊王朝波斯纹样的象征性,以其特有的形象,体现了阿拉伯民族的宗教观念及审美趣味。阿拉伯纹样形态种类繁多,变化丰富,包括几何纹、植物纹、书法艺术纹等。回族审美文化中的装饰艺术,如建筑装饰艺术不仅对建筑物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也蕴含着回族特有的一些审美意趣。

浓郁、繁密、变化的特点,构成了阿拉伯装饰艺术特殊的艺术语言。借用浓郁的色彩对比、密集的层次变化以及纹样组织编排的不同,来构成变化丰富的艺术效果,其主要特点是兼具形象和抽象,而又以抽象为主。建筑和装饰用品是阿拉伯图案艺术的主要载体,而伊斯兰美学则是阿拉伯图案艺术的理论基础。

(2)色彩特征

人类创造美和欣赏美都是要从形式美开始的[2],形式美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莫过于颜色了,清真寺的色彩中代表存在的为白色一极,非存在的为黑色一极,中间色为绿色和金色。

(3)外观结构特征

阿拉伯建筑因年代和地区不同而形式各异,清真寺本身就是代表伊斯兰文化的特别建筑艺术,在中原地区,寻找完全相同的伊斯兰建筑艺术是很困难的,尽管寺院建筑的风格、布局、装饰等大都出现了变化,但其建筑仍体现或保留着伊斯兰的原则我国中原地区的清真寺几乎都以穹窿来代表,寺顶中央一座通常是圆顶,穆斯林认为它代表先知。清真寺的穹顶象征了宇宙苍穹的浩瀚与人对真主想象的无极与圆满。另外一个新鲜的阿拉伯建筑形式,是用白色的石膏柱制成的,产生一种如画的效果。

(4)图案寓意特征――在阿拉伯文字中,一个选取的阿拉伯书法纹样就是代表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寓意。

二 目前中国特色回族装饰纹样存在的问题

用现代设计的观点来看中国特色回族装饰纹样的设计,之所以没有广泛的传播开来,主要的缺陷有。

(1)缺乏系统化的设计理论体系

政治上,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朝廷对于民族政策的限制,穆斯林面对残酷的政治现实情况,在保持自己的和风俗的前提下,不得不逐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与儒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回族文化。[3]从总结的回族纹样的艺术特征来看,对于回族纹样的阐述也大都使用口述或者图片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没有系统的素材体系,不便于设计知识的传播和积累所需要的典籍。使得穆斯林在生活环境中得以耳濡目染,从而伊斯兰文化在生活中也能得到很好的传承。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设计材料等都相对单一,雕刻、印刷等这些复杂的工序都难以适应当代快时代的节奏,与现代的简约风格背道而驰,难以被大众家庭所接纳。带有一定宗教色彩的装饰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装饰艺术的发展。

(2)设计思想保守,设计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回族是由国内外信奉伊斯兰教的族裔在中国大地上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由于历史变革、社会经济状况、政府支持等状况,我国回族文化是不一而论的。从文化环境、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等来讲,文化理念都是遵从中国传统文化,重共性,求稳定。正是因为这些历史变故,出现现在所呈现于世的回族文化。明清时期,朝廷对于民族政策的限制,穆斯林面对残酷的政治现实情况,为了寻找生活的出口,伊斯兰文化必须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迎合各种时代统治者的愿望意志,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进行文化的传播[4]。伊斯兰教的地方化和民族化是一个缓慢、渐进过程。为实现该过程,客观上要求它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以适应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

三 对于中国特色回族装饰纹样的现代化研究的思路

以现代设计为参考依据,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根据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和审美观念,掌控市场的流行趋势,使得回族纹饰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确保其生命力[5]。回族装饰纹样的研究包含理论研究、技术研究等,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

(1)倡导简约的设计风格

简约并不简单,回族装饰艺术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思想提炼出精华,并与现代社会发展状况相联系,立足于市场,走向国际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回族文化装饰艺术。

(2)装饰元素符号化

从伊斯兰建筑及装饰文化中提取其造型元素,并且加以抽象和简化,并且运用构成的方法进行重组,使其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便于人们的接受。打破原有的宗教色彩规律,不仅仅是黑色、白色、绿的选用,降低宗教给人们带来的庄严感。

(3)材料多元化

不再单纯的依附于砖雕和木雕等笨重的材料,选用现代材料更便捷,比如改良木材、新型木材、有机玻璃等材料的运用。中为西用,古为中用,新时代需要新的文化形式,不仅仅国内需要,国际也需要。不管加强中国特色回族装饰文化的发展,不仅使得回族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还是得中国文化不断多元化方向发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回族装饰纹样将在中国文化中寻找适合的元素,使得平衡发展,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参考文献

[1] 蒋绿荷.家具与民族文化之研究[J].专论与综述.2002,06-0016-04.

[2] 王一川.美学与美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17页.

[3] 邱玉兰、王振生:中国伊斯兰建筑[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第9篇

关键词:西北区域;民间民俗艺术;概观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180-02

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古代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重要交汇处。在历史上,西北地区是联系中原和中西亚、欧洲大陆的纽带,在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两汉、魏晋开始直至隋唐,不断延伸、扩展、繁荣的“丝绸之路”,曾一度成为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必经通道,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形成

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形成与中国西北地区的地缘特征有关。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佛教石窟艺术、岩画艺术、地画艺术、彩陶艺术堪称西北艺术的代表。在这里,有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石窟群,如新疆的古龟兹石窟、莫高窟、榆林石窟、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陇东南北石窟等等;还有充分体现丰富艺术价值和文化精神的岩画遗存,这些岩画遗存因其分布广泛、数量巨大而在世界岩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蕴藏着重要原始社会信息和原始艺术要素的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大地湾地画也出现在西北甘肃的秦安。然而,更令人感叹的是这里的彩陶艺术,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了中国彩陶数量的大多数,而且还代表了中国彩陶发展的最高水平。诸如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彩陶、大地湾文化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半山文化彩陶、马厂文化彩陶、齐家文化彩陶、辛店文化彩陶,作为原始文化和史前艺术的重要遗存,这些彩陶艺术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位置和意义;另外,西北还有许多与宗教有关的建筑艺术,如金碧辉煌的寺庙、各式各样的佛塔,它们已经成为西部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西北地区地域面积辽阔,约30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1.7。在行政区划上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五省(区)。在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除汉族以外,聚居着蒙、藏、回、维吾尔、哈萨克、裕固等4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回族、藏族、维吾尔族人口最多,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习惯、和风俗民情,因此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审美理想,而由此产生的民间民俗艺术样式更是千姿百态,呈现出极为鲜明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地缘特色。可以说,地理单元的独特性与相对封闭性,造就了西北地区一方天地的文化品格;历史的连贯性与延续性,又延伸着本区域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由于历史悠久和民族众多,形成了兼容开放、成分复杂、质直朴素、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特征。

二、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

民俗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具有模式化、群体化和能够世代传承的特点。可以说,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传承特点的传统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模式化了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的规范体系。民俗艺术的一个重要内涵,即它必须是反映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并具备各兄弟民族所独有的不同精神风貌和不同的艺术风格的艺术。凡是民俗艺术都与民族所独有的语言文字、风土人情有关,缺少了“民族的”这一特点,我们的民俗艺术就“俗”不起来。现代民俗学认为,民俗不仅是原始初民的遗留或残余物,而且是各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映,是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体现了民族的文化特质。因此,西北民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内容和形式都与西北区域社会风俗习惯、民俗事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西北民间民俗艺术渊源流长,丰富多彩。它根植于西北民间,是西北地区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信仰、传说、风俗等方面的形象反映。它凝聚了西北世代相传的民风民俗,是应该地区人民群众根据生活的要求而创作,又为人民群众所广泛使用的艺术形式,带有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是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本质特点;大众化、通俗化是西北民俗艺术得以延续的内涵。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强大生命力正在于它和人民大众的紧密联系,正在于它的内容表现人民大众的劳动生活和思想感情,正在于它的表现形式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同西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佛教艺术、彩陶艺术、地画艺术等相比较,我们对西北民间民俗艺术的研究始终薄弱。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西北五省(区)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我们发现西北民俗艺术就是结合西北地区民众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而演变的一部史话。它的产生、发展及其艺术规律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的根源就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西北民间民俗艺术既是民俗和民族文化心理的产物,又是民俗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再现。

西北五省(区)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文化遗存,其民俗艺术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有独特的地域特色。纵观西北地区民俗艺术的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丰富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艺术景观。

从形式、种类的角度上划分,西北五省(区)的民间民俗艺术大致可分为民间绘画类、剪纸工艺类、刺绣工艺类、染织编结类、雕塑雕刻类、陶艺瓷器类、民间玩具类、皮影木偶类、戏剧脸谱类、其他工艺类、民俗建筑与人文景观、民俗艺术活动十二个种类,共约300多个工艺品种。2000年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倡导之下,西北五省(区)先后成立了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小组,开始注意保护和开发民俗文化产业,使得西北地区一大批民俗艺术得到了有效地保护。政府拨专款用于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举办民间美术展览,命名多个民间艺术之乡。如仅陕西省就命名了24个民间艺术之乡;甘肃省庆阳市也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庆阳的环县被命名为“皮影道情之乡”。与此同时,西北各省还积极开展民间文化传承人(艺人)的调查登记工作,目前仅陕西一省就已经有1.2万多位艺人登记在册。这些举措极大刺激了地方民俗艺术的再生,唤起了群众创作民间艺术作品的热情,对推动民俗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西北民间、民俗艺术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

诚如上述,民间民俗艺术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所以这就给西北五省(区)的民间民俗艺术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在民间民俗艺术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也大大拉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些有特色的民俗项目逐渐成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也成为当地广大农民群众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西北是民俗文化富足的地区,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宣传西北地区的民俗文化,而且可以使更多的人通过民俗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脱贫致富。这种文化驱动成为了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前,西北一些省份及县域利用该地区特色民俗产品项目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例如,甘肃省庆阳市以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传统为基础,连续举办的三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就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在2002年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中,仅香包一项销售258万多元,协议引进资金24.7亿多元。在2003年第二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共签约项目489个,签约金额137.18亿元。2004年的第三届香包节,庆阳市向外推介项目较前两届更进一步,共签约项目537个,签约资金84.5亿元,商品交易额达到975万元。目前,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对外合作交流的有效载体和招商引资、提速发展的良好平台,成为庆阳走向世界的桥梁。

除庆阳外,甘肃环县道情皮影产业的开发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1年,环县县委、县政府作出开发皮影产业的决策,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皮影)保护传承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重点实施的项目为:规范皮影戏班100家,组建3―5个代表环县道情皮影艺术最高水平的示范戏班;做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准备工作;每两年举办一次皮影艺术节等。 2002年8月,环县成功举办了“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目前,共开发出皮影工艺品两大类(礼品、装饰)22种,制作工艺精细,是馈赠、收藏、室内装饰的高档艺术品;年生产“龙影”牌皮影影件1万件左右,年产值50万元,产品投放市场,供不应求。同时,还生产皮影挂毯、服饰、口杯、磁带、光碟、画册、桌历、挂历等相关产品。目前,全县有皮影戏箱底近百件,坚持常年演出的戏班60多个,有8个戏班曾经进京和出国献艺;皮影演出中介机构已成立,与北京中美同济文化传播公司签约,皮影戏班已赴北京、青岛、广州等市演出。环县道情皮影至此登上了其辉煌的舞台,成为推介宣传环县的有效载体,扩大了环县知名度,树立了环县新形象。

由此推论,如果西北县域的民俗艺术都能像庆阳、环县这样在政府的支持下推出自己的特色品种,并以此为轴心向周边辐射,形成有影响的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率的提高,那么整个西北地区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民俗文化昌盛的崭新局面,必然会更快地到来。庆阳、环县的民间民俗艺术发展方向就是西北地区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其他地区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结婚;仪式;宴席

一、婚礼前悉心的准备过程

结婚前三天就算是整个结婚仪式的开始了。第一道程序是送喜帖和喜果:送喜帖和喜果之前,亲戚朋友会根据和主家关系的亲密程度来上礼钱或者送礼物。管事人会搬一张桌子放在大门外面当账桌。我询问站在旁边的一位长辈,为什么要把桌子放在外面,人来人往的这么乱岂不是影响做记录。他告诉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公开性。原因有两点:一是让主家对管事人帮忙收礼钱做记录放心,桌子周围会坐着好几位有威信的帮忙人。二是让旁边的人看清楚帐的明细,以辨别上礼钱的人与主家亲疏远近的关系。当然也不排除炫耀的因素。主事人做完详细记录之后,根据账本记录的名单写喜帖。写完之后会让主家亲戚中的小伙子去送,有时候新郎亲自去送。不论上礼钱的多少和礼物是否贵重,只要账本上有记录的人都会收到一封喜帖和一份喜果。在把喜帖递给上礼人时还要再叮嘱一句:结婚时一定过去参加宴席。一方面是提醒上礼人别忘了结婚日期以免耽误;一方面是表示客气、道谢的意思。

举行婚礼前几天的另外一道程序是接嫁妆。送嫁妆的人完全是女方这边的亲属与朋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主要是负责往车上搬运嫁妆,一种是女方的长辈,主要是代表女方的家长,要求必须是能说会道,懂得许多礼节的成年人。而男方这边负责接嫁妆的人也是这样构成的。这是一个礼俗。?

二、婚礼前一天的最后准备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是最忙碌的时候,大家相互帮忙给主家整理一下琐碎的事情。把主家的院子收拾整洁;认真检查礼单;准备明天宴席所需的饭菜,大家再相互提示有没有遗漏的事情,主家的院子里呈现出一派忙乎乎的景象。礼单上面记录着所有主家亲戚朋友的名字,明天新郎把新娘接来后要拿出来读这些名字,以便让新娘拜礼。同时还要找几个有威信的长辈,商量好明天的细小礼节,以免失了礼,给主家丢了面子。一般都在院子上面搭一个大帐篷,在院子中间布置好桌椅,明天的婚宴直接在院子里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了浓郁的乡情,另外也增强了人际间的交往,甚至突破了民族的界限,回族和其他民族也友好往来,和谐相处。

三、婚礼当天的隆重仪式

(一)到新娘家接亲的仪式

结婚这一天,一大早,大家就开始准备迎接新娘的到来。要在正屋摆放礼品、糖果、瓜子、香烟之类的,用来招待送新娘的贵宾。沿途在很多拐角的地方都放着红纸,或把下水道井口都用红纸糊上,为了图吉利。老百姓认为下水道口是污秽的地方,在这么圣洁的日子,以免它玷污了这个仪式。负责接新娘的贵宾由女方的叔叔和媒人领着进了正屋,女方家倒上茶、递上烟,大家先聊会天,女方家人在院子里布置好一块地毯,要让新郎向女方家亲属拜礼。当然这个环节并不是一个严肃的环节。女方家亲属在新郎拜礼期间是可以和新郎开玩笑的,故意刁难新郎与他嬉闹,但是新郎一定要恭敬。大体是这样的:由一个人念着礼单上的名字:“三大娘的一礼,二婶子的一礼”新郎就要鞠躬拜礼。拜礼完毕之后,新郎要去新娘房间给新娘戴上戒指献上鲜花,然后合影照相。整个过程是看不到新娘的父母,根据当地风俗,新娘的父母这时候是要避开的。因为嫁女儿会让他们感到伤感,以免让这一幕扫了大家的兴。出房间时周围的人开始在他们身后撒一些糖果,一直撒到他们走进婚车。

(二)新郎家举行婚礼的仪式

婚车快到新郎家时,已经有很多人守候在门口了。新郎新娘刚一出车门,就被新郎的朋友围着“抹黑脸”(把煤灰抹到新娘新郎脸上)。新郎护着新娘赶紧往家里赶,但还是没能夺过他们的“攻击”。一阵嬉闹之后,新郎新娘跑到厨房洗了洗脸,这时阿訇和几位有威信的长辈都到了。洗完脸后,新郎新娘走到正屋一块给阿訇道:“色俩目”。接下来就是阿訇念尼卡哈,在新房里待上十几分钟后,新娘这时要拿上个衣服包裹“回门”。俗称回娘家,以前是三天回门近几年都是当天回门。新娘子回到家里待上一会儿然后换一身衣服就可以回婆家了。待新娘子回来后,要开始认婆家的亲戚了。待大家坐好后,新娘子给这些长辈一一端茶,由婆婆给介绍应该如何称呼这些长辈。介绍完后,这些长辈要掏“认亲礼”的,一般是二百块钱。待这些亲戚认完之后,就到了新娘子行拜礼的时候了。差不多和新郎在新娘家行拜礼时的场景一样,也是在一片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三)热闹而有序的婚宴

行完拜礼之后,就该开始婚宴了。有专门负责管事的人分配任务,有的负责提菜,有的负责拿馒头送餐具。帮忙的人中小伙子一般都提菜,年长些的负责指导查看还有没有遗漏的事情。

婚宴分三批进行,第一批吃饭的是远道而来的贵客和新娘家的亲属。待他们入座后,宴席开始。宴席的内容是镇上特色的“清真十大碗。”宴席上的客人是男女分坐的,给宴席上的女客人送上第一碗之后就开始送馒头直接吃,而给男客人送上第一碗后是不送馒头的,因为送馒头就意味着该吃饭了,他们还没有喝喜酒所以不能送馒头。在宴席的菜上到一半左右的时候,新郎要过来向宴席的客人敬酒。这时大家都会相互推让,新郎尽可能让客人多喝几杯,以表热情,而客人这时就会说些祝福的话语。新郎要给每个桌上的每一位客人都要敬酒,所以场面甚是热闹。新郎敬酒的同时,新郎的长辈也要向客人敬酒,以此对大家都来参加婚宴表示感谢。当敬酒几轮完之后,大家也喝的差不多很满意的时候,开始送馒头。一般三十分钟左右第一轮的客人吃完后就离开了。

送走第一拨客人走后,第二批的客人又开始入座了,这些大多都是新郎家里的亲属朋友。第二批宴席进行的时候,大家就会明显的轻松一些,毕竟第一批有不少娘家客人,所以大家都要顾及礼节彼此都要恭恭敬敬。第二批客人虽然是新郎家里的朋友,但是新郎也要去敬酒的,不同的是长辈不必去敬酒了。这时候大家也喝的比较随意,没有那么拘束。

最后一批客人就是负责整个宴席的帮工,一般都是新郎家辈分比 较小的年轻人和厨师。最后一批的宴席时间明显长了很多,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忙活了一天,累的也够呛,这时都吃的比较随意,再加上是最后一批了,大家索性就放慢了节奏,一边聊天,一边好好的享受这顿佳肴,传出阵阵欢笑和嬉闹声。婚宴在祥和、热闹中慢慢拉上了帷幕。

四、总结与思考

回族的婚俗既是一种民俗文化,更是一种新家庭组成的重要仪式。回族的婚礼仪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它不仅宣告了一个新的婚姻的成立,这个婚姻更是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此外,回族婚俗还传承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内聚力。回族的民俗生活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融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元素,体现在回族的婚丧嫁娶等习俗里,这也体现了回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回回先民不断调适与本土化的结果。这也是民族主体自觉的“文化适应”。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锡伯族文化

一、相关概念的综述

对于文化这个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它的理解是不同的,学术界也对文化这个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现在被人们普遍比较接受和理解的认为: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文化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又是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那民族与文化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民族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化是有华夏族的中原文化、东北白山黑水间的渔猎农耕民族的“女真满洲文化”、北方大漠草原的匈奴、突厥、回纥、契丹、蒙古族的“游牧狩猎文化”,西部与南部高原区的吐蕃、南诏、西夏、的“羌藏山岳文化”等汇聚而成的。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居住地域、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都有彼此交叉、彼此相通的特点、从而形成各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景。

文化是有民族性的,民族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一个民族的特征在很大程度表现在这个民族的文化之中。我们可以从各民族的大量的生活现象的比较中领略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各民族的人们长期生产、生活的产物,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因为任何文化的形成主要是由各个民族与自然和社会的内在关系决定的,文化作为民族的一个特征,与特定的民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直接相关,正如草原文化是草原民族在游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逐渐形成一样。可以说,除一些个别的文化现象以外,任何系统化的文化或者文明的产生,都是与特定的民族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应当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

二、察布察尔县锡伯族文化

“察布查尔”锡伯语为“粮仓”之意,是全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位于新疆西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麓,伊犁河以南辽阔的河谷盆地。整个县境犹如一把打开的折扇,由南向北展开,美丽的伊犁河宛如镶在扇边的玉带,环绕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北面。

锡伯族的文化拥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在伦理道德方面锡伯族提倡尊老爱幼;互助合作;重视教育,爱好学习;勤劳勇敢、忠于职守;崇尚整洁。在语言文字方面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锡伯族的文学艺术也有着自己的特点,锡伯族文学在在本民族文学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满、汉民族的文学精华,并且口头传诵的民间文学在锡伯族文学中占据主要地位。锡伯族的民族体育方面,由于锡伯族自古是“打牲部落”,所以好骑射。察布查尔县就称之为“弓箭之乡”。

在察布察尔锡伯自治县里,无论我是去锡伯族家庭中做客还是去当地政府调研,我都能感受到锡伯族人热情、开放。通过对锡伯族人们交流我知道,锡伯族是非常愿意和其他民族交流的,也非常愿意其他民族的人们来到这里学习锡伯族的文化。在调研过程中,我对锡伯族农民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和民间艺人家庭都进行了调研了解。在这些家庭中,在民间艺人家庭中我了解到,他们虽然很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是他们不会强迫自己孩子们也必须学习,他们说:“我们的孩子愿意学习我就会教他们,如果不愿意不会强迫的,如果有别的民族的人想来我这里学习锡伯族的民间艺术我也会认真的教他们学习,我这里就曾经来过外地的人和国外的一些学者来了解和学习。”

在饮食文化方面,我在这里的几天发现,这里的锡伯族在早餐的时候都会吃锡伯族大饼、奶茶、凉拌小菜(小菜喜欢吃茄子和韭菜),中午一般吃的比较随意,到了下午一般都会吃的比较好,如韭菜盒子、抓饭、面条等。他们说一般锡伯族中午吃的不会很丰富,到了晚餐的时候会好好的吃一顿。在服饰方面,虽然锡伯族现在穿的和汉族差不多,但是自己观察可以发现,好多锡伯族人们还是喜欢穿锡伯族刺绣的布鞋,在县城里还是有很多的锡伯族服饰店,在店里我们看到有很多的人来购买或者订做锡伯族服饰和布鞋。跟店家交谈后知道,这里大部分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手工做的,如果你想订做一套锡伯族服饰最好是提前两三个月预定。

在语言文字方面,在这里的锡伯族基本上都是会讲锡伯语和汉语的,并且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非常好。无论我走到哪里,如果是都会讲锡伯语就会用锡伯语进行交谈,如果一方不会就会使用汉语交流。由于这里还居住着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其他民族,所以一些锡伯族还会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在这里的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一部分人们还会使用锡伯族语言。所以在这里交流你不会觉得语言不通。在居住的环境中,我发现我去的家庭中,家居布置大部分已经汉化了,但是这些家庭中依然会保留锡伯族独有的“炕”,炕的一边会与烟道互通,当冬天的时候会烧火,以便取暖。在房子上方会有一个横梁,当家里有小孩的时候就会帮一个摇床来让孩子在上面睡觉。

三、总结

通过这次的实地调研,我感受到了锡伯族的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有一些体会。首先,虽然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锡伯族的生活可能会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生活习惯也会逐渐的汉化,但是还会保留着锡伯族独有的民族特色。如上述以外,在婚丧嫁娶、清明节和锡伯族节日期间还是会按照锡伯族的风俗习惯来进行。我认为这样很好,既能保留着传统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其次,在察布察尔锡伯自治县居住的锡伯族,我发现虽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随着长时间的交流,每个民族之间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例如锡伯族也会吃维吾尔族的抓饭、拌面,按照哈萨克族的方式冲泡奶茶,一些锡伯族也会使用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我认为这是民族融合的一种表现。不仅仅在这里,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会相互的学习和吸收对方的文化。这是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促进民族间的关系。

最后,我认为不仅仅是锡伯族,其他的民族也应该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对待本民族以外的文化,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除了本民族自己的力量以外也可以吸收其他民族的力量,让中国各民族都共同来保护、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2013-2014年度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31120。

参考文献:

[1]罗树杰.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M].民族出版社,2005年9月.

[2]《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概况[M].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

第12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预科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殊形式,是保证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特殊有效措施。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相关精神,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尤为重视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改革,其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以下简称‘民理课’)被列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公共必修课。民理课的开设对于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树立民族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问题的认知能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基本情况

预科教育是民族高校的一个特殊层次,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特殊教育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举办预科教育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落实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而采取的战略措施,体现了国家扶持民族高等教育的政策,为少数民族子女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架起桥梁。

依据教民[2005]5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是党和国家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特殊政策措施,是高等学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做好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

民族高校预科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预科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学生。②生源地较为分散,主要为中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③民族成分多。预科学生包括了国内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分,包括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普米族等。④民族文化差异性大。预科学生来自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南方与北方、西南与西北等各地的少数民族在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上都有较大差异。

上述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特点,以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2015级预科生为例,表1中数据显示2015级预科生(共498名)来自新疆、云南、、海南、黑龙江等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新疆预科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25.98%,湖北、广西、贵州等省市自治区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生源分布较为分散。

表2中数据显示2015级预科生分属40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预科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19.35%,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民族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此外,还包含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如珞巴族、门巴族。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少数民族预科生民族种类众多,生源地地理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差异性非常普遍。

二、民族高校预科开设民理课程具有紧迫性

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上述特点,为在预科教育中开设民理课程提出了基本而迫切的要求。民理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核心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普及少数民族的一般知识,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各民族共同开创祖国疆域、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共同反抗外来侵略、各民族血浓于水的民族关系等基本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平等观、发展观,自觉形成“四个认同”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成为推进宣传和实践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新一代。可见,民理课程正是切合了民族预科学生教育与培养的需求,在民族高校预科学生中开设民理课程,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于偏远的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历史差距,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水平、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导致预科生很容易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产生民族自卑感,进入民族高校后难以快速适应校园文化生活,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过程中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差异造成隔阂、误解,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民理课的开设对于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认同,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建立民族自信,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民理课教育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大学生民族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少数民族预科生通过民理课的学习对于民族理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现阶段民族工作等内涵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克服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性引起的自卑感,更正对于民族问题的错误认识,消除由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各种矛盾,增强本民族及与其他民族的心理认同。

三、民族高校预科民理课程教学的重点

民族高校预科开设民理课程,其教育教学的重点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

作为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归属心理,中华民族认同是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心理的升华,是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心理,是民族观的具体体现。民理课教学的主要宗旨即为通过对于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核心思想的解读帮助学生增强中华民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