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岂曰无衣

岂曰无衣

时间:2023-05-30 09:26: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岂曰无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2、译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巾:古代平民用以裹头的头巾,秦朝时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如贾谊的《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头:古代平民的头巾,以一块布从后向前在额上打结,再环绕髻后。如《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纶巾:古代冠名,又称诸葛巾,一般为军师所戴。如苏轼《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裳:古指下衣。《说文解字》注:“裙,下裳也。”古代男女都著裳,如《木兰诗》:“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隋唐以后裳成为女子的专用服装。

襦:古代上衣,有长短之分,《急就篇》颜师古注:“短衣曰襦,自膝以上。”襦有时特指短上衣,如《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裘:皮衣,古人的皮衣是毛皮在外。《说文解字》注:“表,古者衣裘,以毛为表。”裘有狐、虎、狼、犬、羊等不同的质地。如《促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袍:古代长衣的通称,也专指里面絮了乱麻等物的长衣,如《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指战袍。

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古时为穷苦人所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衣褐。”

袍泽:古代指休息时所穿之襦。古代称武人的友谊为“袍泽之谊”,即源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袖:古代衣服为长袖,垂臂时手不露出,有大袖、广袖之说。如杜牧《阿房宫赋》:“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缙绅:缙是赤白色的帛,常用作绅带,带子在腹前打结,多余下垂的部分叫绅,古代做官的人要插笏于绅带间,后来就把“缙绅”或“绅士”作为仕宦的代称。如张溥《五人墓碑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绔:前后无裆,只有两个裤筒。纨绔是古代有钱人穿的,后来把有钱人或不务正业的子弟称为纨绔或纨绔子弟。如《红楼梦》:“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布:麻布和葛布的总名,有粗细之分。按古丧服制,最粗的叫衰,如《左传・之战》:“子墨衰。”古代平民穿布衣,因此“布衣”就成了庶民的代称。如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帛:又称缯,丝织品的总名。如《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缟:又称素,是未经染练的缯帛,如《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屦、履:上古的鞋叫屦,汉以后叫履。一般用草、麻、皮、丝等制作,丝履、丝屦多为贵族所穿,如《孔雀东南飞》:“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穷人穿草屦。如《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第3篇

汉服同好只能叫同袍。

汉服同袍,汉服圈子内,人们互称同袍,这个词语来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不要说你没有衣服,我的衣服与你一同穿。也是指在现代的文化传承中,56个民族55个有传统服饰,只有汉族穿满族旗装改良的现代旗袍。汉族当然也有自己的衣服,所以穿汉服的人,叫做同袍。完全是现代人挪用的称呼,所以叫不叫,怎么叫,都看自己。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 诗词 外在 内蕴 美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1 吟诵默读,感受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国风》中的《无衣》的15句诗句中,不相同的词语只有9个,可我们在诵读时,丝毫也感觉不到词汇的重复累赘,恰恰相反,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油然而生,而这种美就是在经年之后也会萦绕在齿间心头。这一唱三叹、音韵流畅、好读易记不能不说是《诗经》中不少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首诗的平仄格式是这样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和杜甫别的律诗一样,它通篇押韵,平仄跌宕,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诵读它,如同漫步在绵延不断的山峦,又像跋涉于清澈见底的溪流,身心随音韵深浅、起伏。

读罢杜甫的沉郁,再去领略一下李白的豪放飘逸,我们会为诗人不同风格的精彩而拍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还有什么比这更洒脱不羁?不用说在古代,就是在当今,李白的潇洒也无与伦比。这就是李白,独一无二的李白。在李白这里,平仄、押韵什么的都被丢在了一边,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美。

2 研读分析,挖掘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的是秋日傍晚一场新雨后宁静、清新、恬淡的山间景色。风格明快自然,富于生活气息。“明月”、“青松”、“清泉”、“山石”和“竹喧”、“莲动”、“浣女”、“渔舟”组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画面,美丽形象、贴切生动。我们在诗情画意之中也触摸到了诗人寄托其中的高洁情怀和审美追求。

王维的山水诗如同工笔画,柳宗元的《渔翁》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丹青水墨。“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夜宿西岩的渔翁,拂晓时分“汲清湘”、“燃楚竹”,制作早餐;“烟消日出”却不见人影。家人正着急寻觅时,一声欸乃给出答案:人在青山绿水间。景和情携手同出,人与境相融共生。

山水自然美如凤头引人入胜,古典诗词佳句中蕴蓄的人文情怀也同样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请随笔者走进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悼亡词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上阕写活在人世的丈夫,写他对亡妻铭心刻骨的思念以及思念不得的空虚、怅惘和凄悲。“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下阕写离开人世十年的妻子,写她忽然回乡,写她早上起床后在窗前慢悠悠的梳妆打扮,写活了故去的人。恍惚中,“妻子根本没有逝去,她就是出了趟远门”这句被诗人反反复复肯定否定了许多次的话又凸现在脑际。醒来呼唤妻子时,半晌没有回音,回到现实中的诗人怎能不从心底流出这样的言辞:“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何处?千里之外的孤坟,一抔黄土埋葬妻子的地方。痛定思痛,痛不欲生。而读到此处,哪个读者不为之潸然泪下?

如果说苏轼的这首《江城子》让我们咀嚼了丧妻、思妻的痛切之愁,那李煜的《虞美人》则让我们吞噬了痛彻心扉的亡国之恨。亡国的哀愁有多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看似寻常的比喻,却让读者对抽象的愁绪有了具体切实而又形象生动的认识,体会到了词人真挚、炽热、深厚的爱国情怀。

3 借用活用,拓展美

“瞿塘峡从奉节县的白帝城到巫山县的大溪,全长八公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诗,可以说是歌咏三峡的千古绝唱,也可以说是我们这部交响乐最好的序曲。”这是课文《壮丽的三峡》中引用古典诗词名作的一个例子。像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数不胜数。

“岳麓山上,‘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象反复千年。爱晚亭、白鹤泉以宁静的姿势保持着百年的原貌。”(《寻觅楚风》)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把栏杆拍遍》)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西洲曲》里的诗句,朱自清凸现出的是对往日生活深深的依恋和深情的向往,而引文弥散开的莲花般的淡香,连接着作者读者,共鸣之声可捧可掬。

岂止是今人,借用、活用古典诗词名作之佳句的文学家、诗人古来就有之。而不少借用活用又超出了原作,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就是一个例子。

在她之前曾有人写过这样的句子:“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李清照的高明之处在于:走进了古人,又走出了古人。

而给学生讲授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时,本人也学填了一首《醉花阴·秋思》,拙作如下:“风挽微云天成釉,雁过当时候。捋捋好心情,阅北读南,揣海色山秀。 涛声入梦留节奏,岭上岚如绣。回首看人生,就像攀岩,又仿佛探岫。”这里,笔者想表达的心声是:古代文学家的传世佳作如同餐桌上的山肴野蔬,闻之,才知其香;食之,才知其美;品之,才知其妙。也正是有了闻、食、品这几个字,我们才能逐步咀嚼出精髓、精华,并在不断借鉴学习中,努力创造出更新更美的文字。

4 结语

诚然,超出古人谈何容易。但若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去品味、去挖掘,我们会看得更远更广,俯拾到的美也更多更新,而我们的学生也会在耳闻目濡中心灵不断得到美的陶冶。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程千帆,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

[2] 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

第5篇

一、考点梳理

“概括文言文的中心意思”,是指对文言文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判断与推理。它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难点。这类考题一般都是把人物、事件、观点等综合在一起设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其难度显然要比词句的理解高了一层,不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而且还必须了解命题者出题的思维习惯,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命题者在出题时通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内容概括中设置一两处微小的不正确表述来干扰答题者,因此,找到干扰因素并将其排除是选出正确答案的有效途径。

二、答题方法

要准确概括文言文的中心意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全面理解,整体把握。首先要从宏观上对全文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了解和认识。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基本上是人物传记。对于这类文本,最好按人物的故事设置给文章分层,分清是何人在何时、何地、任何职、做了何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哪些人,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事件各持什么态度,事件表现了主要人物的什么精神。如果是议论文要重点掌握作者的观点及支持观点所涉及的论据。这些地方都是透露重要信息的地方,一定要在阅读时重点留意和把握。只有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完整准确地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首先,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要抓住选文的关键句、中心句。关键句和中心句常常是段落总起句、段末总结句、全文中心句、作者的评述性语句等。对于这些句子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其次要抓住表提顿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等,这些词语后面的句子具有总括性,联系起来可以推理出全文的中心意思。有的要点虽然没有任何语言标志,但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就不难看出,抓住这些要点,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3.参考注释,联系背景。概括中心意思,忌以偏概全,要特别注意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情况,还要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

4.辨析差异,排除干扰。文言文阅读考点的错误题型有:夸大事实、偷换概念、以假乱真、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如果我们掌握了选项的设置模式,就会很容易排除干扰,从而选出正确的选项。

5.放回原文,查对正误。对涉及到事情的件数、行为的程度和实效方面的题目,应将其与原文的词句仔细查对。全面理解和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才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颜■说齐王

齐宣王见颜撸曰:“咔埃 咭嘣唬骸巴跚埃 毙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撸人臣也。王曰‘咔啊,咭嘣弧王前’,可乎?”叨栽唬骸胺咔拔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呶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咴唬骸坝小N粽咔毓テ耄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叽侨ピ唬骸胺蛴裆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咴傅霉椋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则再拜而辞去。

君子曰:“咧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选自《古文观止》)

1.阅读选文第1段,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该段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答:

2.阅读选文第2段,简述该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于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选自《战国策・齐策》)

1.阅读选文第1段,说说赵威后问使臣的话包含什么道理?

答:

第6篇

把《我的团长我的团》看完了,此刻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再也不用挂念那个团,那些“炮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很凝重、很悲壮、亦很欣慰。

生命可以承受之重,却不能承受生命,即使一个故事,一本小说,一部电视剧。

兰晓龙真情的文字演绎,《士兵突击》的原班人马,《集结号》特效班底的倾力打造。康洪雷带着所有人的期待,将战争扩展到了唯美的天堂,将战争的定义又一次向世人诠释……

她的魅力在于虚构的人物故事和多年前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远征军抗击日寇。拨动着观众那根悲喜交织的神经,心中常泛起阵阵酸楚的痛。剧中选用孟烦了第一人称不厌其烦的旁白作为主线,将现实与梦境穿插在一起,将“蒙太奇”的手法与电视剧风格融为一起。

死啦死啦扯着嗓门大喊“传令兵,三米之内”,迷龙在那彪忽忽的唱着二人转,不辣用湖南的调子一遍遍问着“有吃的没”;蛇屁股拿菜刀在到处找着吃的,豆饼背着沉重的机枪装备,郝兽医笨手笨脚地包扎着伤员……欣赏方言文化的同时,是否会感到暗无天日的无助?

剧中,最盛气凌人者当属虞啸卿!张口岳飞,闭口屈原;左一个民族,右一个爱国。外表更是“把自己时刻挺直的犹如一杆枪”,对部下从来说一不二。最初的出场便是那句厉喝:“我,就是你们的团长!这就是我的团,我的川军团!”在后来的沙盘推演中,永远自命精英、恃才傲物的虞啸卿彻底败给了龙文章,他终于跪在死啦死啦面前,求这位“人渣团长”告诉他攻打南天门的计谋。龙文章为了不让整个虞师人马送入日军虎口,他忍来忍去,最终还是被软化,终于拿出了自己攻打南天门的锦囊妙计。

故事的最后,“炮灰”们用一种及其惨烈的方式打破了南天门之战。以全团的生命作为代价,直接钻进日军防御的核心部位,然后等待虞师座的大部队里应外合将日军全面击溃。他们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并且在所有纪念碑、花名册上没留下任何一点血迹。

悲惨的历史,不能触摸,不能安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湎大溃退也成为抗战史上最灰暗的一幕。当后来美军寻找牺牲士兵时,随处可见中国远征军的墓地。那是一帮永久迷失在异国的灵魂,间隔着南天门,间隔着怒江,远眺着自己的故乡。

一群四处聚集的残兵,“各怀鬼胎”,也有着骨髓里的爱国与善良。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中国军人特有的坚强。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互相拉扯——好找到回家的路。那些钢铁军人的心中,始终坚信灵魂的存在……他们坚信,死去的兄弟在凝视着他们,保佑着他们。他们听到战友们在天空哭泣、欢笑,相信兄弟们在那个未知的天堂吃下了他们敬奉的一碗面,喝下了他们敬奉的一碗酒。

生命可以承载灾难,也可以承载寄托,却不能承载生命!一场浮华凋谢后,都将变成净眼尘埃。一只脚在天堂,一只脚在地狱,半个身子如同过眼云烟。他们听到死去兄弟们的召唤,好像看到了那条通往天堂的路。灵魂早已失重,但他们却能记忆感情,这就是那些被称作烂兵的“炮灰”们,这就是《我是团长我的团》。

第7篇

关键词:《诗经·齐风》 齐人 社会民俗

《诗经·齐风》展示了齐人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正如清人牟庭在《诗切》中所说:“东方之国齐为大,录齐诗而东方风俗概见矣。”笔者将从耕织与渔猎、爱情与婚姻、服饰与住行三个方面探讨《诗经·齐风》中齐人的社会民俗生活。

一、耕织与渔猎

首先,《齐风》写了齐人的渔猎生活,这类诗歌有《还》《卢令》和《敝笱》。齐国多山泽丘陵、荒野林地,野兽出没其间,打猎便成了齐人的习俗。齐人捕猎野兽,主要是为了食用,兽皮则用来做衣服,挡风御寒。狩猎方法多种多样,《齐风》涉及了其中的几种。《卢令》写道齐人训练、利用猎犬捕猎: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齐人美且偲。

卢,猎犬;令令,铃声;重环,指猎犬脖子上的铃铛大环套小环;重鋂,指猎犬脖子上的铃铛一个大环套着两个小环。猎犬装饰如此之精美,可见齐人对猎犬的重视和喜爱。《秦风·驷铁》也提到过用猎狗打猎:“輶车鸾镳,载猃歇骄。”可见,当时人们已训练狗来帮助捕捉猎物了。《卢令》虽然没有直接写猎人如何捕杀野兽,但可以推测,用猎狗追逐捕猎野兽,是当时齐人的一种狩猎方法。齐人还利用骏马追捕奔跑迅速的野兽。那些四肢有力、奔跑迅速的野兽,靠人的双腿是难以追上的,即使猎犬也无能为力,因此齐人借助快马追捕这样的野兽。《还》反复写道“并驱从两肩兮”“并驱从两牡兮”“并驱从两狼兮”。狼奔跑迅速,所以要骑马追捕;狼又非常凶猛,所以要两个人合伙追捕。

捕鱼也是当时齐人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方式。《齐风·敝笱》“敝笱在梁,其鱼鲂鳏”写齐人用“笱”来捕鱼。具体做法是:把“笱”这种只能进不能出的竹笼置于流动的溪流河水中,水中筑一坝,坝中留一个口子放笱,鱼游进笱中即被抓获。可见,笱是一种简单易用、科学的渔具,齐人把捕鱼作为生活资料的一种来源。

其次,从《齐风》来看,当时齐国的农业较为发达,种植的农作物有麻、蔬菜等。齐人种麻的水平很高。《南山》诗说:“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齐人种麻,先要把田地整理齐整,这样有利于麻的生长和收获。除种麻外,齐人还种植葛,《南山》“葛屦五两”足以为证。麻和葛都是用来纺织的,上古没有棉花,麻和葛是当时重要的纺织原料。另外,齐人还种植蔬菜。当时人们以吃野菜为主,《东方未明》说:“折柳樊圃。”“圃”,《毛传》曰“菜园也”。朱熹注:“种蔬菜曰圃。”齐人很早就起来折柳枝做菜园的篱笆,由此可见,齐人非常重视种植蔬菜。直至现在农民还在菜园四周扎篱笆,以防止鸡猪等禽畜的破坏。

二、爱情与婚姻

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齐风》中的爱情诗不多,涉及男女情事的不过《东方之日》《甫田》《著》等几首而已,但这几首诗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齐人的恋爱情怀。《诗经》中爱情诗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女性,《齐风》也是如此。

1.《东方之日》

这首诗从男子的视角描写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对爱情主动、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毛诗序》认为这首诗“刺衰也。君臣失道,男女奔,不能以礼化也”,将之与“君臣失道”联系起来显然牵强附会,但是“男女奔”一句却道出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的大意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犹如“东方之日”般灿烂,又如“东方之月”般清新,从早到晚,在“我”的房间里和“我”相依相偎,卿卿我我,亲热无比。男子对恋人的美丽、热情,不像《邶风·简兮》中的舞师般冷冷清清,也不像《卫风·氓》中的氓那样嬉皮笑脸、假装殷勤(“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而是由衷地欣赏与喜爱。这里的情爱是那么自然、健康,没有丝毫的下流与猥亵。诗中女子之大胆、主动、热情、直率,在其他《国风》中是绝对没有的。

2.《著》

这首诗写一位新娘想象着新郎的妆饰,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毛诗序》认为《著》:“刺时也,时不亲迎也。”但从诗歌本文来看恰是写亲迎。陈子展《诗经直解》:“《著》篇诗人为一贵族女子,自述于归,想望其婿亲迎之词。”闻一多也认为这是一首女子思亲迎的诗,其《风诗类钞》:“思亲迎也。充耳,男子冠饰,故知作者为女子。”这位新娘急切想见到自己的夫婿,想象着新郎的妆饰,从中看不到新娘的羞涩,看到的只是她的盼望和喜悦。其他《国风》中也有写结婚场面的诗,如《周南·桃夭》《召南·鹊巢》《唐风·椒聊》等,但这些诗都是他人所唱,或赞美新娘容貌美艳,或描写婚礼场面盛大热闹,或祝福新人婚后生活幸福,或祝福新娘多子,都不像《著》那样是出嫁本人吟唱当时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由此可以看出齐国女子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3.《甫田》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以及重逢时的惊喜之情: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前两章以“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桀桀)”起兴,用大田里野草茂盛比喻思念之情的深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第三章并没有重复一、二章的诗意,而是突然一转,猛地看见心上人出现在自己眼前,变得那么秀美,人也长大了,“未几见兮,突而弁兮”,那种小别重逢的惊喜如汩汩泉水,喷涌而出。

虽然《齐风》中只有上述几首涉及男女之情的诗歌,但我们还是能够窥见当时齐地男女之间的感情生活,体会他们恋爱时的内心世界,尤其是齐国女子对爱情的真挚向往和勇敢追求。

三、服饰与住行

服饰是人类生活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诗经》时代人类的服饰水平已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通过《齐风》可以以管窥豹,了解当时齐人的服饰习俗。

从《齐风》看,当时已有上衣下裳的区分。《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东方未晞,颠倒衣裳。”《毛传》曰:“上曰衣,下曰裳。”官家催促很紧,以至上衣下裳都穿反了。可见当时上衣下裳已有明确的区分:上衣用来保护上身,下裳用来保护下身,不能混穿。这种上衣下裳的衣服形制在其他《国风》中也有反映。《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种上衣下裳形式,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并且延续至今。

齐人对冠十分重视。男子成人要行加冠礼,《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正义》曰:“弁者冠之大号,故为弁冠也。……此言‘突若弁兮’,指言童子成人加冠而已,不主斥其一冠也。”可见,弁是大帽子。有的还要在帽子上系根带子,如“冠緌双止”(《南山》),緌,帽带,系帽的缨。帽子上系一根带子,主要是起稳固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美观效果。

齐人穿用葛编成的草鞋。《南山》:“葛屦五两。”葛,一种植物,其纤维可以制成葛布,葛屦就是用这种布制成的鞋,是夏天穿的。

除穿衣戴帽外,齐人还非常注意其他饰物的装扮作用。《著》写新郎的耳饰:

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充耳,古代饰物,在冠上之两侧悬纩当耳,叫紞,就是丝线,又名充耳。紞下缀以美玉,叫瑱。素、青、黄,是丝线的颜色。琼华、琼莹、琼英,是缀饰的玉瑱。可以想象,充耳的颜色有素、青、黄,再配上那闪闪发光的美玉,该是多么的光彩照人,鲜艳靓丽。

从《齐风》来看,齐国贵族居住条件较好,房屋结构合理。反映齐人居住状况的诗句有《著》“俟我于堂乎而”,《东方之日》“在我室兮”“在我闼兮”。堂,指阶上室外;室,指堂的后面,即屋内;闼,内室。可见齐国贵族的房屋有外室、内室,结构较为复杂,这也表现了齐人高超的建筑技术。房前的庭院布局精巧。如《著》“俟我于著乎而”“俟我于庭乎而”,著,正门与屏风之间;庭,中庭、院中。这表明齐人的住宅,大门里面有屏风,还有中庭。

齐国自开国以来就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便利的交通是商业发达的重要条件。齐人以自己的智慧,发展交通运输业,无论是交通工具,还是道路建设,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

从《齐风》看,齐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和车。《还》写两位猎手并肩驱马追猎野兽“并驱从两肩(牡、狼)兮”,《载驱》“载驱薄薄”“四骊济济,垂辔沵沵”。“载驱薄薄”,是指马车疾驰的声音;“四骊济济”,指拉车的四匹马既强壮又漂亮;“垂辔沵沵”,缰辔下垂的样子。可见,马是当时齐人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而且齐人的骑马技术、驾车技术都已达到很高水平。车是主要的陆路交通运输工具,齐人的造车水平很高,车上还装有车篷,车篷颜色鲜艳。《载驱》:“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驱,车马疾行;薄薄,车疾驱声;簟茀,指用方文竹席做的车篷;朱,这里指红漆;鞹,指经过加工的光滑皮革。由此可见,文姜出嫁乘坐的车子是多么漂亮、华丽。

《齐风》体现的齐人耕织渔猎的生活方式、女子勇敢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以及服饰住行等民俗生活、人文风貌,使我们仿佛看到那个时代齐人的日常生活,感受到齐人的喜怒哀乐,体验到齐人的辛酸劳累。

参考文献:

[1][清]牟庭.诗切[M].济南:齐鲁书社,1986.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风诗类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5]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6]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7]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第8篇

关键词:陈;句法观;价值

中图分类号:I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153-04

南宋后期的陈,字叔方,永嘉(温州)平阳县人。陈是一位在文学、语言学方面都有成就的学者,其句法观则略见于所著《颍川语小》一书中。今本《颍川语小》上下二卷,是清代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有残缺。本文所据,为《丛书集成初编》排印《守山阁丛书》本。陈防关于句法的见解,反映在《颖川语小》中的,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经纬说”,二是“奇正说”,三是“呼应说”。今分别举其要如次。

经纬说“经”与“纬”的提法,可能是对儒家典籍中经书、纬书划分的借用,借以说明句子中各种成分的主次关系。其类有五。第―类:

文有以一字自为经纬者。如《诗序》:“所美,非美然。”《论语》:“其然,岂其然乎?”句法最严洁。陈列典籍文例,多不举篇名,甚至不举书名,须略加指示,其义乃明。此处前一例文见《诗・郑风・山有扶苏序》郄玄笺:“言忽所美之人,实非美人。”忽,指春秋时郑庄公之太子忽。后一例文见《论语・宪问》。依刘宝楠《论语正义》,“其然”是已设定的指公叔子文时然后言等事实;“岂其然乎”则是以反诘语气否认关于公叔文子不言、不笑、不取的传言。“然”的意思在这里都是“如此”或“那样”。以上述两个文例分析经纬,则《诗序》“所美”之“美”为经,“非美”之“美”为纬;《论语》“其然”之“然”为经,“然乎”之“然”为纬。这是一字自为经纬的情况。第二类:亦有一字自经纬于数句之间者。“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又云:“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又:“政者,正也。予帅以正,孰敢不正?”所举例文并见《论语》,前两例出《为政》,末一例出《颜渊》。就本类而言,各句间的经纬字分别为“知”、“政”、“正”。这一类与前一类的区别,在于同一经纬字或居于一句之间,或居于数句之间。此类中的各例文,若要进一步分析经纬,则应与第三类参看。第三类:有以两字自为经纬者。“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此言复而成章。若“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则旁无一语之助,而经纬井然。前一例文,见《论语・八佾》。这里既是以两字自为经纬,则经纬字应分别为“祭”与“神”。先言“祭如在”,继而进一步说“祭神如神在”,故云“言复而成章”。后一例文,见《易・系辞上》。既是两字自为经纬,而又旁无一语之助,则“天”、“地”分别为经,“一”、“二”等分别为纬。由此而可进一步分辨前面所述第二类诸文例之经纬。如“诲汝”数句,六个“知”或为经或为纬,而以第三类义观之,则各句又自具经纬字。“诲汝,知之乎”,“诲”当为经,“知”当为纬。余仿此。第四类:又有以句之上下两字联属者。“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又云:“兼三才而用之,故曰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例文分别见《易・讼・彖传》及《系辞下》。兼三才而用之,“用”当作“两”。此一类谓上下两句用字顶真,亦别经纬。如“险”,上一“险”字在该句为纬,下一“险”字当转而为经。下文之“讼”类同。《系辞》之第一个“六”字在该句为纬,第二个“六”字在该句中则为经。下文之“道”、“爻”、“物”、“文”诸字类同。第五类;有以两字错综而成之者。如:“《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只用君、臣二字为经,以上、下二字为纬,似对不对,以尽其义。例文为《诗・小雅・天保序》。两字错综而成之,谓两字及其代表字彼此交错而成经纬关系。下报上也,“下”代指臣而“上”代指君,“上”、“下”分别为“君”、“臣”的代表字。依陈说明,“只用君、臣二字为经,以上、下二字为纬,似对不对”,则此一类乃适用于例文之后二句。后二句承“下报上”而言,“君”、“臣”为经,而其代表字“上”、“下”为纬,“下”指“下下”的后一个“下”字。“君”、“臣”、“上”、“下”于句中相互交织,故云错综。

奇正说所谓奇正,是指句子的特殊与一般。“正”指一般句子,即循平常造句法而无特殊修辞意味,且字数多少适中的基本句式。与作为基本句式之“正”相对的则为“奇”。陈说:“作文语法,浑浑正正,怪怪奇奇,前辈评之详矣。洪文敏公聚经、子、诸史句,目曰‘法语’、‘精语’者,采撷尤密,却未有考论文句之或长或短,标之为后作准程者。因摭诸书之语,叙其大略于后。”但句子之长短并非分别“奇”、“正”的唯一标准;若长句,还须看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因此,陈又说:“《檀弓》云:‘所举于晋国筅库之士十有余家。’《中庸》云:‘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诗・晋・无衣序》云:‘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家语》云:‘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老子》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此数语者虽长,而犹有句读可析,未见其为奇也。”可见句子虽长,但容易分析的仍不足为奇句,而仍是正句。陈论奇正时,所摭“诸书之语”,主要是奇句例子,约有超短句、超长句、复合句三类。第一类:凡句之短者,二字三字为奇。(中略)且如二字三字之严者,曰“敷贲”、“肇”、“才难”是也。曰“天行健”、“朋盍簪”、“由灵”、“胥南”、“乘乘黄”是也。此系超短句之类。按敷贲,见《书・大诰》;肇,见《诗・周颂・维清》;才难,见《论语・泰伯》。以上为二字句例。又,天行健,见《易・乾・象传》;朋盍簪,见《豫》九四;由灵,见《书・盘庚下》;胥鼓南,见《礼记・文王世子》,、鼓同;乘乘黄,见《诗・郑风・叔于田》。以上为三字句例。仔细分析其例文,可知陈奇句中短句的特征。此为“二字三字之严者”,严谓严洁,即紧凑。虽短至二字,但必有经纬可寻。如“敷贲”,依西方传统语法为动宾结构,但动宾结构仍可自为经纬,与《论语》“祭神”略同。或许是因为如此,陈没有将“一字句”列入此类之中。这里所举的二字三字句,有经有纬,且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此以下尚有“其稍宽者”,即结构较为松散的二字三字结构,如《书・大诰》之“弗”,《礼记・檀弓上》之“何居”,《诗・王风》之“扬之水”,《书・无逸》之“怨有同”等,陈也称之为“句”。这种“句”在今天看来,只是词组性质,其本身实难别经纬,也不一定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弗”等且不

论,即如“怨有同”,《书》伪孔传解为“则天下同怨雠之”,则原文的一般结构为“同怨”,与“弗”相似。这是与“二字三字之严者”不同的。第二类:其长有引而至于十五六字至二十字者。亦为奇。(中略)有一句而长不可去一字者。如《孝经》云:“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内则》云:“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毂梁传・昭公四年》云:“有若楚公子围弑其兄之子而代之为君者乎?”《说苑》称子曰:“鲁国之以众相凌、以兵相暴之日久也。”此系超长句之类。所谓长句,是与二字三字之短句相对而言的。古代特别是先秦两汉文言文经典作品中,单句的长短多为四五字至十来字,十数字以上者为长句或超长句。为表达需要,有时也不得不用长句。陈提出的作为奇旬之一的长句,字数之多少仅是其特点之一,另外更重要的是还有结构上比较复杂这一特点。字数虽多,但结构上句读分明即相对简单的句子,仍为“正”而不为“奇”。例如《春秋・成公二年》:“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搴。”凡三十五字一句,修辞学家以为“长者”,而陈不提。第三类:《孟子》乃有数句皆长而语复合者。“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继之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此系复合句之类。《孟子》之文,见《万章上》。所谓“语复合者”,当与今人所论复合句之“复合”不尽相同。依我们不成熟的理解,“语复合者”可能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数句之中语义之前后缝合无间,一是指数句之中句子关系的合理构筑。唯陈意在论句法形式,因而后者或是主要的。尽管如此,在分析这种具体例文时,仍然离不开语义的考察。

呼应说陈认为:“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宣以成文也。”他所说的呼应,主要是就句子逻辑上的接合关系而言的,适用于复句与句群的分析。从陈举的例子来看,其中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句的呼应,第二类为字的呼应。第一类:有三字居上而两字下应者。“予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乐骄乐,乐佚进,乐宴乐,损矣。”是也。此谓句的呼应。其例文分别见《论语》之《子罕》、《季氏》二篇。三字两字,此谓句的呼应。句之“居上”者为呼,“下应”者为应。如此看来,从逻辑上说,有呼必当有应,否则语义残缺。前一例文,“子绝四”为呼,“毋意”以下为应。这种情况,修辞学家则述为“总说”和“分数”、“分说”等。后一例文,“损矣”为应,“乐宴乐”以上为呼。第二类:有纯用“也”字呼应者。“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纵之,纯如也,嗷如也,绎如也。”然后用“以成”二字足其义。有数句纯用“之”字呼应而不假他助者。“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中略)又《庄子》云:“与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炫,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下略)”此八用“且”字,而上下呼应则用两“乎”字,语法尤紧。此谓字的呼应。前两例分别见《论语》之《八佾》、《卫灵公》二篇。《庄子》之文,见《天地篇》,陆德明《庄子音义》舷作骸。作呼应之词,陈畴称之为“字”或“助语”。在论述中,陈既出例而又明确指为呼应字的只有“也”、“之”、“乎”三字。他将作代词的“之”归于“助语”之中,依陈所说,则呼应之字实表示了句子间的关系。陈论字的呼应,都不离复合句和上下关联密切的句群。这是因为,既是呼应,则当有呼有应,呼与应或唱与和是彼此依存、相互体现的。

陈的句法说,就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有限资料,主要有上述三大方面的内容。其所谓“句”,仍与汉代以来文献分析中“句逗”之“句”相当,不是近代引进西方传统语法之后所说的“句”,当然二者也有重合的地方。以西方传统语法作比较,陈防关于“句”或“句子”的概念,有主谓宾俱全者,如所举的《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略去主语而只有谓语者,如“敷贲”、“肇”;有只为词组者,如“扬之水”及《论语》“夫子之求之也”。总之,凡应该读断而能明确表示一定意思的,都可视为“句”。应该读断,指在一个语音序列中,相对地来说应间歇较久;明确表示一定意思,指在这个语音段中,表示了一种特定的语意,但不一定表示一个完整的思想。

这种关于“句”的概念,是出于对传世文献分析的需要。传世文献特别是先秦两汉经典作品,在表达语义时往往节律性很强。如“夫子之求之也”一“句”,之所以可被看作是句子,就是因为它在行文中表现出来的节律性。这种关于“句”的概念,实际上与汉语一字一音的特点及汉语在表达上变动不拘的特点是相适应的。从西方传统语法学到近、现代语法学,人们主观上对句子的要求越来越严,对句子分析越来越细,这对于语言模型的拟就以及计算机的语言翻译等起了不小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种严格而精细的分析,却不能对日常的语言表达特别是汉语的表达作出全面的说明,更不能对汉语古典文献中的表达作出全面说明。陈关于“句”的概念及他在此基础上对句子的分析,与当今语法学家广义的语法研究,自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值得借鉴。

“经纬说”初步描写了句子成份的主次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分析具体的句子构造,也有助于说明句子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在陈唠的句法观中,“经纬说”对于句子或话语的分析最具价值。“奇正说”论述了短句、长旬和复句。句虽短,但仍可据表意及结构别出宽严;句虽长,但应分复杂与简单。这就是说,陈从表意上和结构上对特殊的句子进行了比较。“呼应说”触及了今人按谓语性质而划分的各种句式,尽管陈对“句”的理解与今不同。所论呼应句,除某些判断句外,都是复句。至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则呼句相当于主题,应句相当于述语。关于字的前后呼应之说,其主要意义在于,它将虚字纳入了句法分析范围,而不再是一种训诂说明,不再是只就虚字论虚字。

第9篇

关键词:古诗词 爱国主义 文学主题

引言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诗歌传统历史悠久,在古诗词的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一直都是诗词的重要主题。我国诗坛以及词坛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们留下的作品形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爱国主义思想表达的是一种对祖国的热爱忠诚,是牵绊着每一个国人最真挚的感情。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诗人以及词人为国家的统一、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不仅使用文学之笔表达了爱国主义的情怀,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外国侵略,表达了中国人民骨子里拥有的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久而久之,这种精神便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形成了爱国主义传统。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现代教育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古诗词的解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词主旨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古典诗词的爱国主义主题

爱国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歌作品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更表达了对国家以及民族的前途的关切之情。同时,在面对国家出现危难时会挺身而出亲身参与到斗争中,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体现。

(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祖国的大好河山给诗人以及词人很多的创作灵感,他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往往都会以祖国的山水为基础,融入自己的情感,将祖国的山水也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好像亲身游览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河流一样,从而建立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表达对国家以及民族前途的关切

爱国主义诗人和词人在创作时,往往将国家以及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民族的发展,都是与自身的命运有紧密联系的,国家的前途就是自己的前途。因此在诗歌中表达对国家以及民族的一种忧患意识。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表达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国家遭遇危难之时也是诗人和词人进行创作的高峰之时,当国家遭受外来国家的侵略时,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人以及词人不仅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愤慨,还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陆游、辛弃疾,不仅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词作,更是亲身投入到战斗之中,与金国对抗,为国立功。

二、爱国主义诗词解读

爱国主义一直都是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一)古诗词中爱国主义思想的萌芽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在《诗经》中有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篇,比如:《无衣》、《载驰》、《六月》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子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是《无衣》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了秦国人民希望可以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诗歌往往给人带来一种十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展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七雄纷争,我国的大片土地上仍然弥漫着一种刀光剑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文学达到了顶峰,当时著名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人是屈原。他不仅热爱自己的家乡,也热爱祖国的山河以及其他百姓,但是他的仕途并不顺利,遭到了排挤,最后被流放到沅湘,他的治国抱负得不到相应的施展,却一直在与黑暗的势力斗争。这才出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著名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气节。在屈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古诗词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

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我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现象,在这种相互混战的局面下,建安诗派的出现对诗歌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建安诗歌抒发了诗人们渴望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建安七子的爱国情怀以及抱负得到了深刻的展现。比如曹植在《白马篇》中刻画了一个武艺高超、性情豪迈的游侠形象,他身上的那种爱国激情也是曹植身上的爱国情怀的体现。

发展到唐代之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强盛的国力对我国的文学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太平盛世之下,越来越多的诗人开始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描绘,表现出一种豪迈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李白就描写了许多关于祖国山水的篇章,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秀美的江山,看到充满了激情的生活。同时在边塞诗人的笔下也可以看到爱国主义情怀,他们的爱国主义则是一种豪迈的杀敌必胜的情怀,比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等,这些诗句中都彰显了豪迈的斗志以及豪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唐朝也开始衰落,在这个时期,则出现了另一批忧国忧民的诗人,很多诗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治国的理念以及抱负,比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则表达了他愿意为国家献身的精神。杜甫与李白同为唐代诗人,但是由于两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在诗作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很大不同。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直面人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体现,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等等。

我国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深化是在宋朝时期。宋词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爱国主义在宋词作品中有十分深刻的体现。苏轼、陆游、辛弃疾等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他们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著名作品。在这个时代中也出现了很多爱国主义将士,他们不仅能在沙场上奋勇杀敌,也能在文坛上挥墨而作。其中陆游和辛弃疾的词作,是宋代爱国主义诗歌中的杰出代表。

三、诗词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延续至今,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有古诗词的身影。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单纯地是作者的情怀以及思想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分析,对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心理进行剖析,有助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进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待国家以及民族具有责任感。比如辛弃疾的词作对典故的运用是一个最大的特点,他所运用的典故,都与内心的情感是有很大关联的,他是用典故在讲述自己的人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辛弃疾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词人,对于一些涉及到朝廷和政治的话题,很多时候不能直接描绘,因此只好隐晦地采用典故来表达内心世界。在对古诗词进行解析时,需要对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作品主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从创作中得到灵感,便于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反映,也是对自己的人生的真实写照。只有对古诗词进行深刻的分析,才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传递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宏伟.“剑南诗万篇,半洒神州泪”――试论陆游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第10篇

关键词:识字教学;音韵美;形体美;意境美

汉字,是人类文字史上历史最悠久、充满生机的、既形象美丽又蕴含智慧的文字,是我们运用书面语言交流思想的工具。它具有音美、形美、意美。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审美化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在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去发现美的因素,挖掘美的内涵,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陶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一、借助汉字音韵美,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1.平仄中感受声调美

汉字的字音有不同的声调。从南朝时周著《四声切韵》,接着沈约撰《四声谱》,从此汉字的读音被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随着语音的变化,现代普通话的四声变为阴平(第一声,如:高、天、开、诗)、阳平(第二声,如:平、穷、神、含)、上声(第三声,如:古、走、水、努)、去声(第四声,如:对、怕、放、世)。随着这起伏变化的韵律,汉字的字音化作美的旋律在他们的心中荡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汉字的音韵很美。我们为什么说张三李四,不说张四李三?为什么说七上八下,不说七下八上?大家都知道这么说着顺口,却又讲不出什么道理。其实是因为张三李四、七上八下就是平平仄仄,这样合着音韵就是最美的。”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引领学生读音、正音、听音、辨音,细细品味中华汉字的音韵魅力。

2.音变中体味变化美

每个汉字平常的发音,像它的名字――“方块字”一样,并不十分悦耳,但是它们互相衔接成有意义的句子,念起来却清脆婉转,像一串串美丽的珠子。尤其是古诗词,以声调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每一音节的声调构成了高低起伏的变化,由于内在情气的推动,声调的高低又不仅限于此。思乡情深而又无处诉说的情感状态使声调呈现出来自心灵的跌宕,于是又影响了音节的声调。如两个“头”字,本为阳平,上扬中升调形,此处发音时夹杂些许叹息声,反呈下降的调形;“乡”字本为高平调形,此处表现为长而降的调形,这都是着上了“思乡”色彩的缘故。

汉字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它固定的读音,但是音节和音节连起来读时,有时前后音节互相影响,不按它原来的发音,而是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叫“音变”。例如“啊”字,由单元音还钩桑可作叹词和语气助词。作语气助词时,用于句子末尾,读音受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的影响而发生一种连音变化,好像在磺霸黾恿艘桓鲆簟Q生在正确掌握变调的规律中细细体味汉字的变化之美。

3.抑扬中领略节奏美

小学识字教学往往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而小学生爱读古诗,古诗抑扬顿挫的节奏更让学生回味无穷,爱不释口。节奏可以说是诗的外形,同时也是诗的生命,没有节奏也便没有诗可言。古诗的节奏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四言诗一般是二字一顿,即“― ―/― ―”。五言诗一般是二顿,即“― ―/― ― ―”七言诗一般是三顿,“― ― /― ―/― ― ―”。如《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这首诗全诗共三章,每章的内容、句式相同,只是个别词的变化,重章叠句,一唱三叹,集中抒发了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豪迈情感。从这抑扬顿挫的节奏里,我们仿佛听到了铿锵的战鼓声,雄健的脚步声。同时,我们也能品味到汉语节奏独特的魅力。教学中,在认识生字后,我配上音乐指导学生进行抑扬顿挫的朗读,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字组成的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二、借助汉字形体美,培养儿童审美鉴赏力

1.识记中欣赏图画美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中象形、指事多为独体字,是一种直观、形象、简洁的美,如日、月、火等。会意、形声多是对称与不对称的美,如村、岸等,它们的间架结构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字形优美、稳定,笔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结构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其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可以说,汉字就是美的化身。从甲骨文到篆、隶、草、真的演变,几万个汉字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构成形式,本身就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文字。如“休”是人靠在路边,表示休息;还有小土为“尘”,三人为“众”,火上加盖为“灭”,不正为“歪”等,这些都可以根据每个字的组成部分来说明表示的意义。形声字分为形旁和声旁两部分,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例如“抱、跑、炮、泡”四个字,声旁都是“包”,但不同的形旁代表不同的字义:抱东西用手,“抱”字用“扌”旁;赛跑用脚,“跑”字用“足”旁;放炮要点火,“炮”字用“火”旁;泡东西用水,“泡”字用“氵”旁。学生通过比较字义分清形旁,这个比较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感受到汉字造字的美,欣赏到汉字组合变化的美。

2.书写中鉴赏和谐美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汉字都蕴含一定的审美价值,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才能发现和体会其美之所在。通过观察,掌握每个字的整体形态,各部分的大小比例,笔画变化及用笔方法。观察时,要求学生对这些要端其形、揣其由、细细琢磨,认真体会它美在何处,然后才能心领神会,看在眼里,美在心中。哪怕是再简单的一个独体字,其笔画搭配的位置关系也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每个汉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经常指导学生观察、辨析字形,并和学习伙伴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欣赏,让学生在细微处入手,从书写汉字中领悟汉字造字的美,感受端庄的美,欣赏组合变化的美。此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自u、互评、教师评、集体评、家长评等。引导学生抓住其特点并恰当地表现出来,才能真正反映出它们自身的形式美。学生在学习正确把握和处理笔画、偏旁搭配的位置,以求整体的和谐美中,审美鉴赏能力也在逐步形成。

三、借助汉字意蕴美,培养儿童审美创造力

1.意境中品味情趣美

汉字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汉字的发展。上古神话、寓言故事、名人轶事、诗文名句等融汇、渗透了数以万计的汉字语汇中,为中华汉字平添了无尽的美感。“笑”轻松而愉快;“哭”望之而悲伤;“巧”灵,“拙”笨;“轻”令人有漂浮感,“重”一望而沉。最简单的“一”字,既表示数目(第一),又表示整个、完全(一生);既表示相同(一样),又表示专、纯(一心一意)……在不同的语境里所包含的意蕴是如此丰富多样。当“山”字出现在眼前时,我们脑海里出现的是不同的意境,品味到不同的情趣美:雄伟壮阔的泰山,高大挺拔的黄山,那是动人心魄的力量;延绵不断的群山,此起彼伏的山陵,那是山的淋漓酣畅、活泼跳宕的情态;高低不平的丘陵,农家大小不一的土堆,那是山的清纯活泼……在这样的细致品味中,自然界“山”的万种情态灵活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如“人”字,撇捺互撑,站立为人。它告诉人们做人的两条原理:(1)站起来,站起来是做人的第一步,做人应不畏困难,百折不挠。(2)讲仁爱,“人”和“仁”同音,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学生在深入理解汉字所包含的丰厚的意蕴美,对汉字产生厚实的感情,对祖国文化传统由衷热爱。

2.创新中发展个性美

汉字的美学价值也体现在汉字的极具联想性上。联想是进行审美的纽带。汉字的这一特点,在前面也能看出来,那抽象的汉字化成一幅画、一段诗、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在其中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寻美探幽。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能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孩子们面对抽象的文字,展开联想,用自己奇妙的方式去学生字,让汉字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如精灵般跳起来。他们在联想时,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立的见解,在表达中,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思维活跃,往往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

孩子们走进汉字,学习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里尽情遨游。在他们的眼里,一个个汉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通过审美化识字教学,学生不仅爱上了汉字,体味到汉字之美,更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灿烂,他们漫步在汉字之林,沉浸其中,含英咀华,去感受它的音韵美,欣赏它的形体美,品味它的意境美,去享受美感体验,纵情挥洒才思!

参考文献:

[1]蒋善国.汉字形体学[M].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

[2]王朝闻.美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1981.

[3]杨明森.教师美学[M].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

[4]张景焕.开发儿童创造力的实验研究[M].心理学报,1996(8).

[5]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6]陈振濂.书法美学教程[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7]林成滔.字里乾坤[M].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8]苏立康.小学学科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1998.

第11篇

一、寻求情感切入点,凸显“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表现之美

从本质论的角度上看,中西方美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表现”与“再现”,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强调艺术是一种“摹仿”,因此,西方最早的艺术大都是造型艺术,以肖似为美,而文学则以冷静客观地再现生活为主,因此史诗和悲剧奠定了西方文学中叙事的重要地位。与之相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以诗歌为代表的抒情性文学,《尚书•尧典》中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陆机《文赋》中又言:“诗缘情而绮靡”,这就奠定了中国式的美并不是面向外界求肖似,而是面向人心内部,目的是“言志”和“传情”,“志”为思想,“情”为情感,二者之中,诉说人生感受的“情”更是占据主要地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不管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甜蜜思念,还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慷慨激昂,不管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伤感哀怨,还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淡定洒脱,都是将“情”放在首位的,由此可见,以情感人是中国传统审美标准之一。欧美广告擅长以逻辑性较强的叙述手段作为基本构架,而中国的广告创作应该更多的发扬表现传统,以情感为诉诸点,尤其是国人更重视的亲情、乡情、爱国之情等,这种从古代文学中形成的表现传统,不但更加适合我国创作者的思维逻辑,同时也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因此,在广告创作中更多的寻求情感切入要比直截了当的推销产品更加有效。可以通过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叙事,凸显商品在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中的作用等方式作为广告的基调。如金龙鱼食用油广告中,仅仅渲染出春节将至的喜庆氛围,几个手持灯笼的孩子唱出“亲爱的爸爸妈妈在等我,等我快回家”,似乎是传统文学中游子思乡母题的再现,不需要其它的补充,便将食用油与家乡亲人的团聚联系到一起了;雕牌洗衣粉广告以孩子偷偷帮下岗的母亲洗衣服为切入,以“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为广告词,既强调了该产品的用量节省和清洁能力,又让消费者感于母女的殷殷情深;百年润发洗发水广告中,以尘世的沧海桑田做背景来衬托人世间最具戏剧性、也最感人的爱情故事,让浓浓爱意随着一瓢清水冲洗的青丝秀发细细流淌,使得此洗发水成为中国式爱情的符号性代表。这些创意看似与古典文学无关,但实际上传承的正是古代文学中“诗缘情”的表现特征,符合国人重情感求和美的传统心理,并给产品带来了附加价值。所以在广告创作中应在推介产品的同时更重视作品中传递的情感以及情感的表现方式,以情动人,这些已经形成传统的特质即使用现代的场景去表现出来,仍然可以深刻地打动人心。

二、注重意境创造,展现“温柔敦厚”的含蓄之美

虽然中国文学善于表现情感,但这种表现绝不是过分强烈的,而是温柔敦厚的,从《诗经》开始,我国文学创作就形成了这个美学传统,即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所说的“乐而不,哀而不伤”。“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虽相思而不逾矩,“抽刀断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虽忧愁而不哀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虽幸福而不狂喜,中国传统式的情感是欲语还休,深沉舒缓的。由此联系到广告创作上可知,中国式的广告并不适合直接照搬西方式过分强烈和明显的情感表达,应该适可而止,展现出“温柔敦厚”的审美特质。从表现情感的方式上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种亲近浑融的审美情感是与含蓄的形式表现紧密相连的。在中国古典美学领域,“意境”这个词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个纯粹中国式的美学概念,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和美学家用了众多文字来诠释这种美感:司空图“诗家之景,如兰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严羽“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简而言之,所谓“意境”其实是中国式情感的表现方式,并非是如西方式的直接表白,而是在形式上注重情景交融,在结构上讲究虚实相生,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在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无一不是将情感与景物紧密交织,并且以有限表现无限,构建出精妙意境的。因此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一花一物皆有情,表现分离之苦,不说心碎,而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回忆相聚之欢,不说繁华,而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苏轼悼念亡妻,将肝肠寸断之思寄予明月松冈,杜牧抚今追昔,将百年兴衰之叹付诸烟雨楼台,这种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本样貌,决定了中国式情感的表现应是含蓄传神,并且诉诸于具象表现的。另外,中国文化的含蓄之美还表现其大多采用以有衬无,以实写虚的方式。如绘画艺术中的“留白”、“点染”,总是三言两语将最重要的部分描绘出来,而更多的情感和景致交给读者去自行体会,比如杨慎的《临江仙》,一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短十个字中包含的是无限苍茫的古今之思,这与西方式的详尽写实手法完全不同。即使是叙事性作品,中国文学也同样会重视构建这种含蓄的意境之美来烘托氛围,表达感情,如《水浒传》中写景阳冈“一轮红日,厌厌的相傍下山”,林冲夜奔前“纷纷扬扬地卷下一天大雪”,只几个字就将当时的情境展现出来,同时表现人物的处境和心理。

中国文学的这种美学特征也同样可以给广告创作以启示,当前中国很多广告都是通过裸的宣传甚至重复广告词的方式出现的,虽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达到营销效果,但并不能给人美感,甚至引人厌恶。如果说西方广告淋漓极致地发挥了其开放自由的文化特征的话,中国式的广告更应该表现传神含蓄的意境美,在产品优势的宣传上,不是直接陈述,而是尽可能地以简短的场景或事物去呈现,追求“实者逼肖,虚者自出”的效果,这里的“虚”指广告的主题,“实”指广告的内容。如白沙集团的广告:宁静如镜的湖面,灰暗的天空,一个中年男子重重的脚步迈向湖边,远处,几只白鹤在浅水处嬉戏、助跑、腾空,振翅飞向蓝天;随着白鹤的腾空飞翔,画面逐渐明亮,男子凝望飞向远方的白鹤,双手并举舒展地做出飞翔的手势,伸向天空,画外音响起“鹤舞白沙,我心飞翔”。这则广告主要目的是凸显白沙集团创想、自由、向上的品牌理念,正是通过含蓄优美的意境营造展现出来,广告使用的主要意象:白沙、白鹤、湖水,既是集团所在地湖湘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在传统绘画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整个画面动静结合、错落有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给观赏者一种天人合一的美感。最重要的是,通过人心随白鹤起舞的描绘,突出了“飞翔”的企业核心,将想传达的内容含蓄地表现在短小的场景中,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另一则中国银行的广告则选取了静谧的竹林作为背景,一黑衣少女在竹林中冥想、漫步,“竹动”、“风动”、“心动”的字幕接着出现,最后,在一片青绿的竹林之前,出现“有节,情义不动”字幕。没有画外音,也几乎没有背景音乐,整个画面本身就带有中国传统的含蓄蕴藉特质,而且,在中国文化中,竹子一直是君子风骨的象征,作为银行的广告,以竹子为视觉符号,巧妙地避免了财富、金钱等俗套,强调了刚直不阿、重信重义行业精神。意境美的创造需要对古典作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李煜、王维、苏轼、纳兰性德等人的作品都是很好的例子,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反复欣赏和比较,理解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的特征。还可以尝试将经典的诗词用广告场景的方式描绘出来,再从已有的广告作品中寻找有意境的作品,对其进行分析赏鉴,这样由模仿到创作,慢慢地摸索出意境创造的方式和思路。

三、引用和借鉴古诗文,彰显“文抽丽锦”“拍按香檀”的形式之美

国学大师钱仲联在《梦苕庵论集》论及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强调必须抓住两个关键:诗词的“声”与“色”。所谓“色”,即诗词的文采与藻饰,诗人通过修辞设色,描绘生动的形象。“声”,即诗词的声调和音节表现于格律之中,呈现声韵和谐的美感。这两个方面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是缺一不可的。中国传统文学以诗词为主,最早的诗歌形式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从它产生的那天开始就注定了其形式上的美感在于辞藻华美和韵律和谐,古典文学一贯重视语言文字的锤炼,汉语之美在中国古典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先秦时期相对简朴稚拙,但刘勰也赞美其“‘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崾崾’学草虫之韵;‘皎日’、‘彗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这种质朴平易的语言风格到汉大赋时期就已演变得浓墨重彩,宋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也说:“诗至三谢,如玉人之攻玉,锦工之织锦,极天下之工巧组丽,而去建安、黄初远矣。”至唐代之后,字词的锤炼之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辞藻的表现力,风格的多样性都已十分成熟,所以文学史上一直流传着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这样精辟而美丽的佳句。除了文字本身的优美之外,古人也重视音韵的作用,现代心理学证明,声音的高低错落、起承转合与人的情感表现能够达成同构,可以说,韵律是文字的“情绪”和“个性”,字调的刚柔、长短、轻重、平仄、韵律不但能与内容结合起来更有效地表现情感和思想,更能够呈现出一种独立的音乐的美感,这一点在格律诗和词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对于广告中的文案而言,应该挖掘和发挥出汉语的美感。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引用和依托古典诗文作为软推销文案,如酒类广告可以引用李白众多关于酒的诗句,景区或楼盘也可大胆引用山水佳句,有的商品品牌名字也可嵌入诗文中,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酒)、“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电视)、“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兰空调)。这是比较浅层次的,需要丰富的诗文储备。另外一种要更难,但也更深刻,就是并非直接引用,而是借鉴和摹仿古典诗文来创造文案,这就要求创作者有较深刻的古文功底,能够驾驭文言字词,懂得基本句法,掌握诗词格律的基本要求,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给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一品黄山,天高云淡”、“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采用诗词的平仄、韵脚、声律,既有古典诗文的形式美,又精确地表达出品牌的文化内涵;青岛啤酒的藏头诗广告“青翠纷披景物芳,岛环万顷海天长。啤花泉水成佳酿,酒自清清味自芳。”更是以完整的诗歌创作为广告增加了吸引力和文化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中国银行系列广告的广告语“止,而后能观”巧妙地化用了《大学》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形式和内涵,彰显出深厚的品牌文化,达到了“文质彬彬”的审美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中国广告业飞速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的时代背景下,要想走出西方模式,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作品,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经验,以上仅尝试讨论广告创作在审美层面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吸收和借鉴,求教于方家。

作者:姜婷婷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