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正月十五元宵节诗歌

正月十五元宵节诗歌

时间:2023-05-30 09:2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正月十五元宵节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正月十五元宵节诗歌

第1篇

关键词:李清照 乐景哀情 反衬手法

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祖皆有盛名,父亲李格非是著名文学家,官至礼部员外郎,后被定为“元佑党人”而罢官,有“苏门后四学士”之称。她自小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后又觅得佳婿,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伉俪情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研究,诗酒唱和,生活美满。然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自此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生活的宕变,在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中反映十分明显,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永遇乐·落日熔金》。她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通观古今女性作家,对文学的贡献,实难找到第二人。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永遇乐》是在描述作者自己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它具体写于哪一年,已不可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期宋金双方已暂停交战,南宋首都临安出现一片歌舞升平的所谓的繁荣景象。遇到逢年过节的日里,人们又可以热热闹闹地游乐了。这首词虽写元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十分深沉地反映了作者在历尽沧桑以后的晚年的寂寞悲凉心境。

词的上片是在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哀苦心情。

开篇写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日落了,一团金红亮丽的火球倏忽而逝,晚霞的余晖铺满了天边。暮色苍茫,逐渐笼盖了四野。如此良辰美景,正是过节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铺垫出喜庆热烈的节庆气氛。

然而“人在何处”,意境陡转。人们都知道,这样晴朗的元宵,正是看灯的好机会,可以痛痛快快玩它一个晚上了。可是,她却别有心事。看了这天色,突然涌出了“我如今是在什么地方呵”的询问。点出了自己如今的处境:“独在异乡为异客”,四处飘零家何在?这处境和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人在何处”这一问,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在似曾相似的美景前产生的迷惘与痛苦。这真是情怀惨淡的一问,是曾经在繁华世界度过多少个热闹元宵,而今却痛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天涯沦落人特有的问,更是国破家亡之后一个孤独的弱女子满怀哀怨愁苦的问。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初春柳叶才刚出芽,因为天气较暖,傍晚雾气低笼,柳便似罩在浓烟之中;此时梅花已开残了,听见外面有人吹起笛子,因想起古代羌笛有《梅花落》曲,但由于自己心情忧郁,所以听起来笛声凄怨。虽然春色很浓,她心里却浮起又一个疑问:“春意知几许?”言下之意:不管有多少春意,自己还能去欣赏吗?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这三句好像是一组的对话。“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是邀请诗人外出的人说的:“元宵佳节,还碰上的好天气,到外面玩玩吧!”可诗人却用一句似有理似无理的话来回答:“天气太暖了,暖得不正常,难道不会忽然来一场风雨吗?”但这句话正好反映了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劫之后心怀世事难料、横祸随来的疑惧心理。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香车宝马”如实写出这些朋友的身份。她的朋友,她称之为“酒朋诗侣”,她们并不粗俗;以“香车宝马”相迎,又知必是富贵人家的内眷。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次第岂无风雨?连发三问,三问皆是极度反衬之下的迸发,有惶惑,有苦情,有自闭,可以看出词人心态起伏波折极大。冬日临安天气晴好,阳光灿烂,应是极不容易,换做常人早就出门晒太阳了,但词人颠沛多年,心态孤寂,纵是风和日丽的初春时节也难振作精神,反而连发三个悲情之问。当然也会有谢绝好友相邀共庆元宵之举。怅望远去的宝马香车,勾起的往日记忆涌上了心头。

下片自然展开回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宋代不论官方民间,对元宵节都很重视,是一年一度的灯节。李清照在汴京过了许多年元宵节,印象当然是抹不掉的。

如今虽然在临安,却还“忆得当年全盛时”,自己年纪还轻,兴致极好,“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认真热闹过一番。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撚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从记忆中又回到现实里来。今昔对比,禁不住心情又凄凉又生怯。“风鬟霜鬓”四字原出唐人小说《柳毅传》,形容落难的龙女在风吹雨打之下头发纷披散乱。李清照在词里换了一个字,改为“风鬟霜鬓”,借此说明自己年纪老了,头上出现白发,加上又懒得打扮,因而也就“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天壤之别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结尾处好象很平淡,却又横生波澜,在平淡中却包含了多少人生的感慨!诗人的满腹辛酸,一腔凄怨,通过这平淡而几近委屈的一句,以人之欢声笑语,衬我之落寞零落,反而显得更加沉重了。诗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诗人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

第2篇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蛇类阴森恐怖?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八千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的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

龙是怎么形成的?

龙是怎么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有从鳄、从蛇、从蜥蜴、从马、从猪、从闪电、从虹霓等说法。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难以捉摸的,他们不能将云、雷电、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能运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将鱼、鳄、蛇、蜥蜴以及猪、马、牛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们看来,云、雷电、虹等在天上弯转都和雨相关,差不多是一类;鱼、鳄、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亲近,大体上也是一类;猪喜欢水,马、牛等也都离不开水――河马、水牛更是水中物。云团滚滚翻卷,变化万方;雷电叱咤长空,霹雳千钧;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还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长短参差,阴森怪异的鱼、鳄、蛇、蜥蜴等等。这一切令古人感到神秘,觉得可怖可畏。于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个“神物”主管这一切,总领这一切,支配这一切,排演这一切。这个“神物”应该体型很大,且能大能小;肤色是多样的,且能明能暗;还应当是有头有尾,能起能卧。擅爬会游,弯转曲折,快速行进;总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于变化的、天上可飞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种种“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着特别特别密切关系的。

该怎么称呼这个“神物”呢?人们发,雨水降临时。乌云汹涌,电光闪闪,相伴随的是“隆隆”的雷声;海潮涨落,龙卷风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发出“隆隆”的声响;而鳄、牛、蟒蛇等动物的吼叫,也和“隆隆”声接近;而“隆隆”声本身具备着粗壮、雄浑、深沉和悠远等特点,给予人的感觉是恐怖、壮烈、崇高和神秘。于是,人们就取其声,将这个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以“隆”这个音呼之了。

造字的时代到了,需要给这个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个符号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象形为之。那么,让这个神物像什么形好呢?有人说像鳄,就造了几个像鳄的“龙”字;有人说像蛇,就造了几个像蛇的“龙”字;还有人说像闪电,就再造几个像闪电的“龙”字;另有人说身子像鳄像蛇还像闪电,头却像马像牛还像猪……于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样的“龙”字。后来,逐渐演化,直到最后简化成在这个“龙”。

因此,可以说: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

龙的分类

对于龙的分类研究,古人很早时候就已经开始注意了。或按照某个身体部位有无分类,或按照龙的颜色分类,或按照形式不同进行归类。早在三国魏时,张揖《广雅》就将龙分为四类,并谓“有鳞日蛟龙。有翼日应龙,有角日虬龙,无角日螭龙”。此外,《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须弥藏经》把龙分成五种:象龙、马龙、鱼龙、虾蟆龙、蛇龙。王大有《龙凤图集》(1988年)认为中国是龙的家族,以苍龙为干系,螭龙为枝系中居首者,其次是鱼龙和玄武龙。其他各枝:有鳞为蛟龙,有翼为应龙,有角为虬龙(有角的小龙),无角为蟠龙,一足为夔龙,龙头鱼身为鱼龙,一身首尾各一头者为并逢龙,无翅而飞者为龙,一头双身者为肥遗龙。还有双头龙、窃曲龙、象鼻龙、饕餮龙、玄武龙、天鼋龙、烛龙、马龙、卷草缠枝龙(草龙)、凤尾龙、返祖龙、盘龙、蟠龙、云龙、青龙、白龙、赤龙、黑龙、黄龙等,约四十多种龙。庞进编著的《八千年中国龙文化》(1993年)一书把龙的家族分为烛龙、应龙、蛟龙、虬龙等29类,并对每一种龙引经据典进行了描述和梳理。

“龙文化”的影响

诗歌是我国文学中出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春秋战国时兴起的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以热情真挚的语句、丰彤荟蔚的修辞表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强烈的忧国’隋怀。在另一组诗《九歌》中,屈原将民间祀神的巫歌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注入了自己诚挚的情感,使诗句充满了奇幻瑰丽的浪漫色彩和慑人魅力。诗中描写的仙人大都有驾龙的神车,因而诗中有不少涉及龙的诗句。

汉以后,赋体流行。由于得到汉代帝主特别是汉武帝的倡导,赋体发展很快,但同时内容与风格上却变得绮丽空虚、百般铺陈,成了歌功颂德的文体。汉及汉之后瑞符之说大行,而瑞符又以龙为最,于是龙成了赋歌咏的主要题材。唐宋时期的赋中也不时出所谓的“龙赋”,但大都空洞无物,有的纯粹是一种阿谀,艺术上也无大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大家手笔的龙赋别有一番气象,如白居易的《黑龙饮渭水赋》。尽管完全是诗人的想象,但给人栩栩如生、神态毕之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宋王安石作《龙赋》,以龙喻人,别开生面。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一首,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这类龙诗在内容与艺术上都没有多少可取之处。倒是一些描写与“龙”有关的自然象和民俗活动的诗有较高的艺术性。如宋欧阳修的《百子坑赛龙诗》,主要写民间祈雨,诗人先写降雨情形。然后写祈雨得验、农民万分欢欣的场面:“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合,狼籍乌乌争残余。”场景活灵活。再如陆游的《龙挂》诗:“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进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龙卷风那种令人惊悸的气势和破坏力跃然纸上。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中国小说源于“志怪”与传奇,而志怪、传奇又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渊源的关系,因此神话中的龙也就进了小说。明代神魔小说兴盛。小说对龙的描写及其情节多掺加了佛、道的内容,其中的龙往往是作者谴责、戏谑、嘲讽的对象,如《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西游记》中的“魏征斩径河老龙”、“孙悟空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等。

清代的小说实主义艺术倾向强烈,出了《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以神魔为角色的小说急剧衰落。龙遭到冷落,只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十余篇与龙有关。然多为掇拾乡间市井之语,加以艺术加工,因蒲氏文笔精练生动,描写神韵盎然,也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