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鲁迅简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册>>16鲁迅自传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5、鲁迅自传
教学要点
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
2.解读鲁迅精神。
3.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
4.体会本文简明平实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重读适讲,学练结合。
2,设疑激起,自读求解,讨论总结。
教其准备制有鲁迅1898~1930年主要活动的图表(为缺省表,有若干空白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解说:这样既可唤起学生对鲁迅的敬慕之情,激发阅读兴趣,又提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
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记是敕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传记文要求写真人共事,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自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记敕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的小传。
(解说:自传文常识是一个新知识点,需要讲解。将“小传”“自传”‘’传记”等相关概念一块儿介绍,可以形成一个小体系,让学生多增加点语文知识储备。‘“题解”中不简介作者,一是因为以前教学中已多次涉及鲁迅的作品;二是因为这篇课文本方就是介绍鲁迅的。背景材料对本文教学很重要,但也未列入“题解”。这是因为本文涉及的背景材料点多面广,集中介绍难度太大,且显得知赞,并不好,会使语文课走味变形,变得像历史课。拟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酌情穿插一些背景简介。)三是研习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l)初读课文(读全篇)。
①要求:借助工具书,清除字词障碍;标出文中直接或间接表明时间的词句。
②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的依据是什么?试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依据内容上的重大变化分段落。第1段主要写家庭情况;第2段写外出求学;第3段写工作经历;第4段写著述概况。
③提问:文章这样安排顺序和段落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井然有序,能清晰地显示人物的人生轨迹。
(解说:这样安排程序,循序渐进,既有助于学生构建材内容的整体感性认识,又能对结构形式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2)再读课文(读第2、3段)。
以下是
1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4.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5.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两名学生
关键词:鲁迅;鲁迅作品;农民形象
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都是赋予极高的精神造化的,每一位农民形象都是不同的,但是综合考量鲁迅笔下所有的农民形象,可发现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在精神追求和思想意识方面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是社会最底层的悲剧人物,既具备最质朴的思想表现,又具备最平凡的人生,因此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大多笼罩着悲情的色彩,而且非常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
1 鲁迅笔下人农民形象的背景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是非常有特点的,其是当时社会的代表,而且在鲁迅的笔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背景大致分为四种:受封建迷信深深影响的农民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努力摸爬滚打确始终没有明天的农民形象、不能正视现实的农民形象以及永远服从命运安排的农民形象。
2 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分析
2.1 封建礼教下的单四嫂子
单四嫂子是鲁迅《明天》中的人物,其深受社会封建礼数的迫害,导致其一生都是悲惨的,封建社会人情的冷漠让单四嫂子不仅承受失去丈夫的悲痛,更要接受失去儿子的残酷现实,文中是这样描绘生病时的情况的“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通过这样的描述可见宝儿在单四嫂子心目中的地位,更体现了单四嫂子的孤独无助,宝儿确实走了,同时也带走了单四嫂子内心唯一的支柱,没有了宝儿,单四嫂子该如何面对明天,如何面对“虎视眈眈”的蓝皮阿五和红鼻子老拱。深受封建社会影响的单四嫂子,身边充斥着罪恶的人,而且现实的麻木、无情正在一步一步朝这个孤独无助的女人袭来,面对如此冷漠的封建社会,单四嫂子该如何生活?又该如何选择?鲁迅笔下的单四嫂子即是受封建迷信深深迫害的农民形象中的最典型的代表。
2.2 无法反抗现实的孔乙己、阿Q
鲁迅笔下的社会是现实的,而鲁迅笔下的人物更是裸的生活在现实中,在现实中,他们无法反抗,只能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孔乙己和阿Q是鲁迅作品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两个人物,孔乙己是一位读书人,但是并没有考上秀才,现实导致其无法为自己的生活呐喊,其在社会现实的压迫下,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即使是小酒馆里的人也可对其进行一番嘲讽,孔乙己生活的环境中,已经没有了科举考试,但是孔乙己仍然将自己封闭在以往的社会中,预示着孔乙己终将会被阶级的社会抛弃,注定了其命运的悲惨,文中是这样描述孔乙己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的脸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孔乙己并不是不想反抗,而是现实的无奈导致其已经没有任何力气去反抗;阿Q与孔乙己相似,也是一个被现实残害的农民,但是阿Q在被现实彻底打败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自我安慰,文中的阿Q精神上自我欺骗,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从没有想过去反抗,也从来没有表现出来反抗的意识,每一次都是用看似精神层面的话语去安慰自己,阿Q采用一种“掩耳盗铃”的精神生活方式来对自身的愚昧和无知进行模糊,鲁迅笔下的阿Q也有滑稽的一面,例如当阿Q与别人发生口角的时候,也会故意显摆一下自己的“阔”,最典型的是阿Q去小尼姑、跟着革命的队伍瞎起哄等等。孔乙己和阿Q虽然不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但是其都是受到现实社会的作用,在无奈中渐渐失去了反抗的意识。
2.3 没有明天的祥林嫂、爱姑
鲁迅笔下的女性农民形象,都是社会中最“无声无息”的人物,例如祥林嫂和爱姑,在当时的社会中,只能是过着清贫、苦闷的日子,生活的不幸让她们看不到明天的未来。祥林嫂是当时劳动妇女的缩影,她的一生都充满着悲剧和艰辛的色彩,祥林嫂虽然勤劳和质朴,但是在旧社会中也始终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丈夫去世,为逃避被卖掉的命运只能孤独的逃离现在的生活,孤独的来到鲁镇打工,后来接二连三的厄运频频发生在祥林嫂的身上,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击垮了祥林嫂的精神,鲁四爷、柳妈的行为加剧了祥林嫂沦落的程度,最终祥林嫂还是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具有反抗精神的,而且他的反抗从没有停止过,她反抗生活的虐待、反抗再次改嫁、反抗外界的讥讽,时刻为自己争取人格的权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的社会是没有同情心的,祥林嫂只能在无助和痛苦中等待死亡的召唤;爱姑是鲁迅笔下一个敢爱、敢恨、敢于斗争的农民形象,爱姑的社会背景要优于祥林嫂,所以造就了爱姑反抗的形象,爱姑的父亲在一定范围内是受人们爱戴的,而且爱姑的兄弟很多,自然提高了爱姑自认为的身价,爱姑的丈夫迷恋上一个小寡妇,在家中对爱姑进行百般虐待,爱姑的公公将一切看在眼里,确因为太过爱护自己的儿子而不管不顾,爱姑毫无顾忌的称丈夫和公公为“小畜生”和“老畜生”,爱姑宁愿搭上性命也要为自己讨回公道,但是现实的观念却给了爱姑狠狠的一击,自己的父亲、兄弟都没有帮助自己,导致自己被赶出了婆家。不论是祥林嫂还是爱姑,都游离在残酷的现实中,始终无法走向属于自己的明天。
2.4 被命运屈服的闰土
鲁迅笔下的闰土,刻画了一个受社会牵绊,最终屈服命运的农民形象,少年时代的闰土活泼、聪明、勇敢,它可以在雪地里捕获鸟儿,还可以在海边捡到贝壳,但是中年时期的闰土却给人一种苦涩的形象,少年时期的形象完全消失了,没有太多的语言,神情也变得呆滞,闰土的变化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命运的安排,闰土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注定了其平淡而凄苦的生活,闰土父亲过世后,家里的重担无疑就落在了闰土的肩上,生活的责任让闰土变成了“黑黑的脸,剃光了头,穿着草鞋或干脆赤脚”,日复一日在重复着摇船、农活和挑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即是“手脚从不停歇,是一个勤快老实的庄稼汉”,尽管闰土如此勤勤恳恳的农作,但是面对家庭的负担还是微不足道的,天灾的到来再次使闰土在命运面前“输”得干干净净,最终在疾病和痛苦中死亡。
3 结束语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农民形象的真实写照,鲁迅通过文字的形式将其刻画的淋漓尽致,一方面反馈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形和实际的社会状态,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对当时农民生活的同情和惋惜,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因此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更是戏剧性的真实反映。
参考文献:
[1] 孙建波.谈鲁迅作品中农民形象的塑造[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2] 王德林.鲁迅与农民朋友章闰水[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3] 周林妹,朱庆华.鲁迅、高晓声小说中农民生存困境比较[J].理论界,2011(07).
关键词:鲁迅与金庸;小人物;中国人
鲁迅与金庸都喜欢在小说里塑造小人物的形象,用他们来表达自己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深刻关照。他们对中国人的关照都触及本质,深入民族灵魂深处,令人警醒。对他们塑造的小人物形象的比较,能更好的理解中国国民的性格,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鲁迅与金庸塑造的不同的小人物形象
1、鲁迅塑造的小人物形象主要有农民、知识分子和小市民。
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的农民形象。其代表形象是闰土。这是中国当时最广大农民的普遍形象。
第二种是不甘命运摆布,挣扎反抗,被吞噬的农民形象。其代表形象是祥林嫂和阿Q。祥林嫂和阿Q的代表着当时农村广大的遭遇悲惨的农民形象。
第三种是适应了封建宗法制的社会生活的愚昧农民的形象。七斤一家与乡亲们,未庄的多数农民都是这种形象的代表。
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旧式文人。旧式文人也有两类,一类是封建卫道士,另一类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式文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是封建卫道士的典型代表。孔乙己和陈士成都是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至死不悟的旧文人。尤其孔乙己科举制度把他变成了百无一用的废物。鲁迅对封建卫道士们是彻底批判,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文人则既批判又充满同情。
第二种是平庸伪善的知识分子。《弟兄》中伪善的张沛君、《肥皂》中内心龌龊的四铭、《高老夫子》中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高尔础、《理水》中文化山上的学者们都是这种形象的代表。
第三种是要求进步却孤军奋战的知识分子。《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故乡》中的“我”都是这种形象的代表。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是接受了新思想的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
鲁迅笔下的小市民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他们庸俗、市侩、油滑,贪小便宜,麻木不仁,奴性十足,是围观的看客。这种形象的典型代表是《故乡》中尖酸刻薄、贪小便宜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孔乙己》中麻木不仁的看客,《药》中的愚昧无知的茶客们。鲁迅对他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憎其不悟。
2、金庸塑造的小人物形象主要是游侠和无赖。游侠包括市井游侠、儒家之侠、道家之侠,无赖则是从灵魂到行为都异化了的中国人。市井游侠是最下层的民众的代表,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典型代表是江南七怪、阿凡提、洪七公等体现着劳动人民的善良、勤劳、正直与可爱的人物。
儒家之侠是金庸小说中最光辉的形象。他们是儒家济世救民理想的现实化产物。代表形象是郭靖和萧峰。郭靖是的思想和行为都符合儒家的理想人格。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思想,正是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的转化。这种形象是崇高人格的代表。
道家之侠是金庸小说中快意恩仇的侠士形象。逍遥派三大高手、黄药师、杨过、令狐冲都是这种形象的代表。他们犹如闲云野鹤,神龙见首不见尾,随心所欲,快意恩仇。
金庸塑造的最深刻的小人物是韦小宝式的异化的中国人。这个形象深刻反映了几千年专制统治重压下中国人扭曲变形的灵魂,因而具有触及中国人灵魂深处丑恶的深度,力透纸背,发人深思。
二、鲁迅与金庸塑造的小人物形象的比较
1、鲁迅塑造的小人物大多是可悲、可恨、可怜的不觉悟者。金庸塑造的小人物大多是为正义和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理想人格的代表。
2、鲁迅与金庸塑造小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比较
(1)鲁迅与金庸都擅长在社会历史时代大背景下塑造典型小人物人物形象,但有所不同。
鲁迅通常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塑造人物形象,而金庸惯常在历史时代大背景下塑造人物形象。鲁迅总是很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社会背景下。闰土正是在兵匪官绅横行、民不聊生的社会里被折磨成木偶人的。由于这种现实时代性的代入,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刻反映社会问题,启蒙作用更突出。
而金庸笔下的人物多是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仇恨与征战的历史大背景下塑造的。如郭靖、萧峰、张无忌都是在社会大动荡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塑造出来的英雄形象。
(2)鲁迅与金庸都擅长在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小人物典型人物形象,但亦有所不同。
鲁迅笔下的人物大多是在集中于一点的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深刻描绘与刻画出来的。如《药》中的夏瑜在生死之际临难不苟,坚持进行革命宣传,才显示出这位革命者的伟大,他的被吃掉的结局也才能更深刻揭示群众的麻木愚昧和华夏悲剧的深重。
而金庸笔下的人物都是在一连串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如郭靖就是在家仇国恨、武林恩怨、正邪之争、民族之争的一连串冲突矛盾中,从一个憨厚、善良、正直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的。
日本著名学者、被誉为战后“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的竹内实于今年夏季去世。此前,他的系列作品《竹内实文集》早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相继推出。其中第六卷因涉及“”,出版过程中一度受阻。宋木文在《亲历出版三十年:新时期出版纪事与思考》中,记述了此事的一段曲折,并提出“应当由读者去辨别,由研究者去探讨”的出版原则,从而推动了此书的顺利面世。
2003年4月,当时在新闻出版总署负责相关工作的宋木文,收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程庥的来信。其中说到“受日本学者竹内实先生之托”,他正“负责中文版竹内实文集的出版工作”。因为竹内实“翻译过宋氏《中国的出版改革》一书在日本出版,而此时其十卷本文集已出到第四卷,但在第六卷即关于‘’”这一卷却遇到一些阻力。因此程庥在信中说:“现在有点事情需要帮助,竹内实先生希望向您请教”。随后又送来当时还题为《解析》的20万字清样稿。
受朋友之托,宋木文重点看了“解析”清样稿。此卷所收文章都是对“”进程中发生的人和事的观察,发表在那个年代的日本报刊上,中文编译者也是按发表时间编排的。宋木文的总体印象是,写作态度严肃而客观,“既没有像当时日本有些人士跟着‘’的调子推波助澜,也没有像有的人借‘’的混乱对中国党和政府进行攻击,而是对一些人物和事件以一个研究者和朋友的身份进行观察和分析,有些分析是深刻的,有洞察力的”。比如认为《评“三家村”》是举着鲁迅的旗子否定鲁迅:“《燕山夜话》的‘被禁’似乎标志着,依靠鲁迅的不断推动而使中国现代文学得以在世界文坛上名声显赫的‘杂文’这一文体,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已遭到了当政者的否定”,“那又怎能谈得上如其本真似地来尊崇鲁迅呢?”“似乎表明掌权者是继承了鲁迅所反对的那些东西”。
竹内实的一些分析,同“”时期党内外坚持正确意见者的观点相一致。这对一个外国研究者来说,实属难能可贵。同时,他的一些分析也“未必能与当前中国学术界主流意见相一致,甚至有可能引起读者误解”。但是,作为探究何以发生“”这种特殊历史现象的一种观点,宋木文认为“在必要时加一点注解……毕竟没什么坏处”。比如分析“女皇梦”的社会历史根源时,竹内实就提到现代中国的权力关系具有如同古代那种皇帝型、宰相型与宦官型权力相互组合,特别是皇帝型权力至高无上的印记。尽管竹内实也说这只是一种比喻,未必适当,但通篇来看,宋木文认为这反映了竹内实“在思考中国现实与历史之间联系时的一种看法,意在说明当时中国权力过多地集中于一人。对这种为探讨复杂而又深刻的社会历史问题而产生的看法,应当由读者去辨别,由研究者去探讨。这样的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学术繁荣和社会进步”。
当然,也有些因为受当时信息渠道和掌握资料的限制,竹内实对一些人和事所作的推测或判断不尽准确。对这些情况,宋木文都顺手批注在清样稿上。随后程庥又据此补写了一份审稿意见,转报新闻出版总署图书管理司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审阅时参考。其中提出对本卷文稿将再做些校订,包括将原名《解析》改为《观察》。因为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作者力求跟踪中国的动态,但对某些现象的认识尚有待深化的实际状况”。又如在《内容简介》中补充下述文字:“这些文章中对尽管谈不上全面解析,但作者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及时观察与看法,有许多是比较深刻的……一位国外研究者当时能够有如此深刻的审视和推测确属难得可贵,但也应该承认,其中某些事实的记述毕竟不太准确,一些分析还值得商榷。”因此,除对个别不甚妥当或国内读者难以准确把握的判断,进行补充性的说明或解释外,文集也纠正了某些因道听途说而导致的舛误。
可以说,“由读者去辨别,由研究者去探讨”,不但推动了《竹内实文集》第六卷的顺利出版,也诚如宋木文所言,有利于学术繁荣和社会进步。
(作者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幽默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用幽默总结语文课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幽默;课堂气氛;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5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课程教学不断改革,呆板、僵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语文知识成为主流的教学理念。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体会到语文学科博大精深的魅力。下面,从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让幽默总结语文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
幽默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来引出这堂课所要讲的内容或对象,也可以作为一个小插曲来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在这里举个例子,看如何将幽默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让笑声在语文课堂尽情飞扬。例如,教学《与小理发员》之前,教师可以讲一个有关的幽默故事来作为本节课教学的引导。有一次,在谈论关于中国边界的问题时,其他国家的一个人说:“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不假思索地回答:“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领土。”对方说:“时间太短了。”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如果700来年都被认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呢?这显然是荒谬的。”对方哑口无言。对比的运用,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力量。通过这个幽默的故事引出所要讲的课文,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然后,教师精心讲解《与小理发员》,让学生对敬爱的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习身上的精神。
二、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
幽默是让人们在笑过之后有所回味,悟出一些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关键在于幽默故事的合理性,看是不是与这堂语文课相关联,看能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比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讲一个有关鲁迅先生的幽默故事。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学校旁边的一家理发店理发。因为鲁迅先生刚来这所学校教书,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没有身着华丽的衣服,就认为他肯定没几个钱。所以,在理发的时候并不是那么认真细致。对于这种情况,鲁迅先生并没有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这个理发师非常高兴,笑脸相送。过了一段时间,鲁迅先生又来到这家理发店理发。这个理发师见状大喜,立马笑脸相迎,精心地为鲁迅先生理发。没想到,理完发之后,鲁迅先生并不是像上一次那样豪爽,而是付了准确的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理发师非常疑惑,就问道:“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付钱;这次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当然要认认真真地给。”听完这话,理发师满脸通红,羞愧无比。这个幽默故事,让学生学习到做人要本分的道理,同时又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
三、用幽默总结语文课教学
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对一节语文课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拥有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在课下不断地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要想通过幽默的方式总结一节课,就要求这个幽默故事对整节课具有整体概括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挑选或改编幽默故事,也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幽默故事的收集与整理。当然,并不是每节语文课都需要有一个幽默故事来收尾,要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比如,教学《市长》之后,教可以用下面这个幽默故事进行总结。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人。有一次,他到一个亲戚家做客时,在书房见到一本非常感兴趣的书,立马拿起书来认真阅读。亲戚见他专心致志地在读书,就把刚蒸好的糍粑端来,叫他趁热吃。答应了一声,边看边吃。因为心思全在书上,他把蘸糖吃的糍粑摁到墨盒里也未发现,结果弄得满嘴黑乎乎的。一会儿,亲戚进来看见了,大笑起来。却满脸平静地说道:“这没有什么关系,我正觉着我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呢。”用这个幽默故事来总结课文比较合适,从这个幽默故事中,学生明白学习的时候要专心致志,要学习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
四、结束语
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魅力,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幽默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语言情境,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本文从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用幽默总结语文课教学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张雪萍(1981-),女,一级教师,甘肃定西人,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晶晶.语文教学幽默运用的技巧[J].基础教育研究,2010(01).
[2]张惠鲜.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幽默艺术[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关键词】语气(モダリティ);吧
首先看看「でしょう「ましょう的语气。「でしょう的语气主要有以下两种:
(1)针对命题的语气:表示推量
如:おりのマツ子は、この小をみ、もはや私の家へ来ないだろう。私はマツ子にをつけたのだから。(太宰治『めくら草)
(2)针对听话者的语气:表示确认的请求
如:「まだいですか?
「もうすぐそこだ.それ向こうに丘がえるだろう。(田山花袋『一兵卒)
「ましょう也包含两种语气:
(1)针对命题的语气:表示说话人的意志
如:部屋の除は私がやりましょう。
(2)针对听话者的语气:表示对对方的邀请、劝诱
如:今、家へ来てテレビをましょう。
其次,从“吧”的中文解释来看它的语气(モダリティ)。“吧”作为助词使用时有针对命题的语气和针对听话者的语气两种,针对命题的语气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在句末表示同意或认可
如:就这样吧,明天继续干/これでよし,じゃ明日つづけてやろう。
(2)在句末表示疑问,带有揣测的意味。笔者认为“吧”的这一语气主要对应「でしょう
如:这班火车不会晚点吧/この列はれることはないだろうね。
以上是“吧”针对命题的语气的情况。“吧”针对听话者语气的用法如下:
在句末表商量、提议、请求、命令。笔者认为“吧”的这一用法主要与「ましょう对应。如:我们快走吧/さあ,行きましょう。
以上分别分析了「でしょう「ましょう、“吧”的语气以及“吧”与「でしょう「ましょう的对应情况。下面从鲁迅的原文与井上红梅的译文之间的对比来看“吧”翻译成「でしょう「ましょう的情况。(鲁迅在文中使用的是“罢”,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罢”作为助词使用时与“吧”等同。)
1. “吧”表示同意或认可
“养回了力气,再来罢。……”(出自《补天》)
「力をってから、またやろう……
2. “吧”表示疑问,带有揣测的意味
(1)“阿Q,你还有绸裙么?没有?纱衫也要的,有罢?”(出自《阿Q正传》)
「阿Q、お前はもっと外にを持っているだろう。え、いって。わたしは衣物もほしいんだよ。あるだろう
(2)孩子们争着告诉我说,还看见一个小兔到洞口来探一探头,但是即刻便缩回去了,那该是他的弟弟罢。(出自《兔和猫》)
子供等は先きを争って私に告げた。もう一つ小さいのが、洞の口から首を出したんですが、すぐに引んでしまいました。あれは弟でしょう。
(3)待回来时,什么也不见了,搬掉了罢。(出自《兔和猫》)
って来たにはもう何一つえなかった。び去ったのだろう。
(4)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罢,便再没有什么不平了。(出自《端午节》)
今はすっかりを更えて、いずれこの少年が子供を持つと、大概こんな大を切るのだろうと、そう思うと何の不平も起らなくなった。
(5)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出自《白光》)
子の中で福分のある者がそれを掘り当てるのだろうが、まだ一向出て来ない。
3. 在句末表商量、提议、请求、命令
(1)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出自《狂人日记》)
はを跨いで出るとくも行かぬうちに「早く食べてしまいましょうと小声で言った。
(2)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出自《药》)
大は何か知らん、重荷を卸したようになってき出そうとした。そうして老女にめて「わたしどもはもうりましょうよ
(3)“没有。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出自《社戏》)
「ありません。豆乳屋のはってしまいました。昼はあったんですがね、わたしは二杯食べました。仕方がない。おを一杯って来て上げましょうか
以上对比了鲁迅原文与井上红梅的译文中对“吧”的处理。当然,中文中的“吧”在翻译成日文时也并不全译做「でしょう「ましょう,如:
(1)“记着罢,妈妈的……”阿Q回过头去说。
“妈妈的,记着罢……”小D也回过头来说。(出自《阿Q正传》)
「えていろ、鹿野郎阿Qは言った。
「鹿野郎、えていろ小Dもまた振向いて言った。
(2)“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出自《药》)
「小栓、こっちへおいで
と大はをびんだ…「さあお食べこれを食べると病がなおるよ
(3)“睡一会罢,――便好了。”(出自《药》)
「横になって休んで御。そうすれば好くなります
(4)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出自《一件小事》)
「何でもないよ。早く行ってくれ
以上列举了中文中的“吧”译成「でしょう「ましょう之外的其他词语的例子。
综上所述,“吧”的日译多种多样,同一语气的“吧”在日语中有多种译法,本文主要着眼于“吧”翻译成「でしょう「ましょう的情况,“吧”译成「でしょう「ましょう之外的其他词语的情况也数不胜数,这将作为日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杨秀云.从“吧”看日语的「でしょう「ましょう[J].日语知识,2010(11).
[关键词]《孤独者》;鲁迅;魏晋
《孤独者》开头第一句就很特别“我和魏连受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这是一个暗示:“死亡的轮回”的沉重阴影将笼罩小说人物的命运,以及整篇小说。
小说的叙述也从“送殓”始:魏连受一直跟他的祖母生活在一起,这个祖母其实不是他亲祖母,是他父亲的继母。后来祖母死了,他从城里赶来奔丧。他是有名的洋学堂里出来的异端人物,所以村里的人都很紧张:他来了,能否按照我们的传统规矩办事呢?于是提出三个条件:必须穿孝服、必须跪拜、必须请和尚道士。魏连受来了,大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很爽气地答应了,而且他装殓祖母的时候,非常地耐心,这些都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更奇怪的是,当一切都正常进行,许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为孝子却一声没响,大家都在哭,他不哭,这就引起了“惊异和不满”,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连受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根据王瑶先生的提示,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了当年的阮籍。据《晋书》记载,阮籍的母亲死的时候,阮籍正在和别人下围棋,他的对手说,你的母亲死了,别下了,赶紧去奔丧吧。但是阮籍说,不行,我们饮酒。既而饮酒二斗,饮完酒后,举声一号,大哭一声,吐血数升,然后说,那些人都是礼俗之士,我要施之以白眼。这个细节跟小说里魏连受的表现非常接近,而且更主要的是,鲁迅曾经说过,秘康、阮籍表面看上去是反礼教的,其实他们是最守礼的。同样的在魏连受那里,他为什么那么耐心地为祖母去装殓呢?他那样放声一哭,说明魏连交是真正讲礼教的,是孝子,他是真孝,他反对的是礼俗。从这里可以看出,魏连受和阮籍不仅在行为方式上很接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接近。进一步我们在魏连受身上看到的,正是鲁迅本人和魏晋文人的相通。魏连受这个人既体现魏晋文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鲁迅本人的一些精神本质的东西。这里正好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于是,我们发现,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出的是两个感受,而且都是趋于极端的,一个是极端的异类感、一个是极端的绝望感。可以说,鲁迅是把历史上魏晋时代的文人和现实生活中他自己的异类感和绝望感在《孤独者》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受正是一个异类。小说一开始就说他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常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所以大家把他像外国人一样看待。而最让人感到异样的是他喜欢发表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这是典型的魏晋风度,也是典型的鲁迅风度。这样一个异类,与整个的社会是绝对地不相容,开始有种种流言蜚语,结果校长把他解聘,没有饭吃了。于是有一天,“我”在马路边的书摊上发现一本魏连受的书,魏连受嗜书如命,把书拿来卖,就说明他生活陷于绝境了。于是魏连受有一天来到了“我”家里,吞吞吐吐,有话又不说,最后临走的时候,说,你能不能给我找个工作,因为我还要活下去。魏连受是何等骄傲的一个人,他最后这样乞讨工作,是真被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了。所以小说情节的发展带有很大的残酷性,写整个社会怎样对待一个异端,怎样一步一步地剥夺他的一切,到最后,他生存的可能性都失去了。这是社会多数对一个异端者的驱逐――一种非常残酷的驱逐。
这种驱逐显然既有魏晋时代的感受,也有鲁迅自己的感受。小说中出现了“我”这个人物,他有个名字叫申飞,这正是鲁迅曾经用过的笔名。我们明显感觉到“我”对魏连受是非常同情的,非常理解他,然后发现“我”的命运逐渐跟魏连受的命运差不多了。“我”同情魏连受,和他来往,为他的工作奔走,这都成了“我”的罪状。于是报纸上开始有文章攻击“我”了,自然是不指名的,措辞很巧妙,一看就是“我”在挑剔,于是“我”只好一动不动,除了上课之外,关起门来,躲着,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我”也怕犯了“挑剔”的嫌疑。这个描写显然带有象征性,概括了很多人的境遇。我们也不难从中听到鲁迅的声音,“挑剔”,“躲起来”,这都是鲁迅的境遇。于是我们发现,原来叙事者“我”也是指向鲁迅自己,或者说他也是鲁迅的一部分。当然叙事者“我”和魏连受不完全一样,他更沉稳,善于用自嘲的方式来化解对外部世界的痛苦感受,他也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所以他在讲述魏连受故事的时候,有意控制自己的情感,他把对魏连受的同情收敛在自己感情的最深处、最隐蔽处,偶然闪现一点,更多的是用一种客观的打量、一种平静的讲述来讲。但是这一切,这样一种自嘲的方式,这样一种控制自己的情感、掩饰自己的写作,正是鲁迅的另一面,也是鲁迅的叙事策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小说中的“我”和魏连受,即小说叙述者和主人公,他们都是“我”的不同侧面,或者说是“我”内心的两个不同声音。
于是小说展开了魏连受和“我”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其实是鲁迅内心深处的两个“我”的对话。小说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叙述的故事中,插入了“我”和魏连受的三次对话、三次辩论。每一次讨论,都有一个主题――这种围绕一个主题来互相辩驳的方式,正是魏晋“清谈”的特点,小说写的就是“我”和魏连受两个人在自己房间里清谈,这是其它小说里看不到的。而三次清谈都不是一般地发牢骚,而是把他们现实的痛苦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三次玄学讨论:这应该是特别有意思的。
第一个问题是从孩子说起的。从表面看起来是讨论孩子问题,其实争论的是,“人的生存希望”在哪里。魏连受认为有希望,希望在孩子,人的本性是好的,只是后天的环境造成了人的坏,既然是环境造成的,就有改造的可能性。“我”认为不是环境造成的,是人的本性,人的“根苗”就是坏的,无法改造,也就没有希望。这里实际上是从人的本性这个根底上来辩论人的生存有无希望的。两种观点相互质疑和颠覆,这个讨论是没有结论的,所反映的正是鲁迅自己内心的矛盾。
第二次讨论是围绕“孤独”问题展开的。有一天,“我”看见魏连受的样子,觉得很悲凉,却装着微笑说:“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这就是说,境由心造,这种孤独处境是自己造成的,因此也可以用自我调整的方式改变。魏连受却说起了祖母:她是我父亲的继母,我跟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因此虽然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是不理解她的,我和祖母之间是不通的,但是那一天我看到祖母的孤独感时,“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小说结尾,“我”来看魏连受,又感到“我”跟魏连受有某种关系。所以在《孤独者》里,从祖母到魏连受,再到“我”,有一个“孤独者谱系”,这里没有血缘关系,却传承下来了。所以“孤独”不是境由心造,而是本体性的,是命运造成,注定如此的,而且会代代传下去。这是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追问――鲁迅总是通过一种现象进行本体的追问,刚才追问生存希望,这里又追问生存状态:这种孤独的生存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还是无可改变的宿命,鲁迅自己是矛盾的。
第三个问题就更加深刻。到最后魏连受来求“我”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我还得活几天!”说完就走了,“我”没有来得及和他进行对话,但正是这一句话像火一样烙在“我”的心上。于是就有这样一个晚上,“下了一天雪,到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我在小小的灯火光中闭目枯坐,如见雪花片片飘坠,来增补这一望无际的雪堆”,就想起了小时候跟小朋友一起塑雪罗汉,仿佛看见“雪罗汉的眼睛是用两块小炭嵌出来的,颜色很黑,这一闪动,便变了连受的眼睛。”“我还得活几天,’,仍是雄样的声音;“为什么呢?”这是“我”发自内心向千里之外的魏连受的追问。正在这个时候,咚咚敲门,一个人进来,拿了一封信给卿,打开信,是魏连受来的。这里有一种心灵感应,“我”想着他,他的信来了,而且第一句话就说:“先前,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我自己也还想活几天的时候,活不下去;现在,大可以无须了,然而要活下去……”就是回答那个问题:你为什么活?这里又提出了“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从魏连受的回答,结合他的经历大概有几层意思。第一个层次,是为自己活,为自己某种追求、理想、信仰而活着,魏连受是曾经这样活着过的,人们为什么觉得他是个异端呢?就是因为他是有信仰、有自己的追求的人。但现在他说他活着是因为有人愿意我多活几天。这就是说,他不可能为理想、追求而活着,因为理想完全破灭了。而还要活下去的动力,就来自是有人――例如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的孩子希望我活着。这个时候,我活着的全部意义就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爱我者。这是一种力量,而且是很大的力量,魏连受说,“我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因为我毕竟活得有意义:为爱我者活着。但是,现在爱我者自己也活不下去了,人们也不爱我,不再对我寄予任何希望了。到了连爱我者都不希望我活的时候,人的生存价值己经推到了零度,几乎没有价值了,已经到了底线了,但是我还要反抗,我要反抗这个不可抵抗的命运,我还要活着。这个时候,我为什么活着呢?我只能为那些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活着:你们不是不愿意我活着吗,那我就偏要活着,我就是要让你们因为我的存在而觉得不舒服。这是“为敌人”而活着,这真是太可怕了,这是一个残酷的选择。
于是,就有了最后的“送殓”。魏连受找到了杜师长,一个有权有势的人,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这样他就有权有势了,然后他以以毒攻毒的方式来报仇: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给压迫者以压迫,给侮辱者以侮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昔日的敌人纷纷向自己磕头打拱,于是面临着“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我一个复仇之神践踏着所有的敌人,我胜利了,但是我已经真的失败了。因为“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是以背叛我自己和爱我者为代价来取得对敌人的胜利。也就是说,他的复仇就不能不以自我精神的扭曲和毁灭作为代价,并且最后必然导致生命的死亡。最后“我”赶去看魏连受,只能面对他的尸体――“连受很不妥帖地躺着,脚边放一双黄皮鞋,腰边放一柄纸糊的指挥刀,骨瘦如柴的灰黑的脸旁,是一顶金边的军帽。而且有了最后的印象――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着眼,闭了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
这是死者的自我嘲笑,又何尝不是鲁迅的自我警戒?他的爱的哲学与恨的哲学,构成了鲁迅生命本体的一个内在矛盾的。鲁迅显然主张复仇,但他并不回避复仇的严重后果。他看到了为真恨而活着的复仇者,是怎样在杀伤对手的同时又杀伤了自己:这是一把双刃剑。其实魏连受最后的选择,也是鲁迅自己可能设想过的选择。鲁迅在《两地书》里跟许广平这样说过,“为了生存和报复起见,我便什么事都敢做。”按我的理解其中就可能包括魏连受这种复仇方式。
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叙事者“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受的声音互相对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讨论是极其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就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活还是不活”,这是哈姆雷特的命题,其实正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命题,在鲁迅这里是用中国的方式来思考与回答的:他看得很深很远,从历史看到现实,从魏晋时代文人看到他自己的同辈人,这样一种关于人的存在本身的追问,充满了鲁迅式的紧张,灌注着鲁迅式的冷气。
到小说的结尾,人的灵魂被拷打到这个地方已经无法忍受了,到了人所能承受的极限,于是“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这只受伤的狼,在小说中再次出现,却把那笼罩全篇的面对“死亡的轮回”的绝望挣扎的生命感受螺旋式的推向顶点。这深夜在旷野里发出的长嗥,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长嗥,无疑是魏连受的心声,“我”的心声,也是鲁迅自己的心声,可以说是千古文人共同命运的一个象征、一个隐喻。
但“我”还想从这里“挣扎”出来:这正是鲁迅之为鲁迅,他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当绝望与痛苦达到顶端的时候,他又对绝望与痛苦提出了质疑,开始了摆脱绝望与痛苦的新的挣扎――“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地路上走,月光底下。”最后他由极度的痛苦恢复到平静,更准确地说,是把这种痛苦真正内化,隐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开始新的挣扎、新的努力,永远不停留地“走”;正是这“轻松”与“坦然”,把前面所有的惊心动魄的追问,全化做了长久的回味与更深远的思索。
鲁迅当年在谈到《孤独者》这篇小说时,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那是写我自己的。”对别的作品鲁迅似乎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看小说中主人公的这幅肖像:“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对照许广平笔下的鲁迅给学生的第一印象:“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里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地竖立着,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是不难看出两者的相似――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神似。读完这两篇小说,最容易注意到的自然是鲁迅小说的“自我辩驳”的性质,这反映了鲁迅“多疑”思维的特点。他的多疑首先是指向自我的,如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先生所言,鲁迅有一种“内攻性冲动”,对自己拥有的全部观念、情感、选择,都要加以“多疑”的审视。如我们在这两篇小说中所看到的他对自己的“漂泊者”的身份与选择,以及他的“复仇”理念,都有一种坚守中的质疑。但他也绝不因为这种质疑而趋向另一极端的绝对肯定,他总是同时观照、构想两个(或更多)不同方向的观念,命题或形象,不断进行质疑、诘难,在肯定与否定之间不断往复,在旋进中将思考引向深入与复杂化。
[参考文献]
[1] 张秀琴.《论鲁迅作品的刚性美》.《北方论丛》2007.3.
[2] 杨新刚.《狂人病愈候补后怎样――感悟〈孤独者〉》.《名作欣赏》,2007.0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P77~7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学具:学生或教师收集的各种材料,像报纸、衣服标签、饮料瓶、网络调查情况。
一、在认知冲突中感知百分数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绍兴是一个旅游胜地,在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中,各大景区游客爆满,经过调查,老师得到了一些信息,出示:
师:你们认为哪个景区最受欢迎?
生:大禹陵。
师:你们都这样认为吗?
生:是。
师: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组数据,出示:后一列数据。
师:你们现在还这样认为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请学生全班交流。
生1:大禹陵相差7人,鲁迅故里只相差两人,所以鲁迅故里最受欢迎,大禹陵最不受欢迎。
生2:不对!因为他们的调查人数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比较的。
师:确实,这种思考方法不是很完善。
生3:可以算出分数。
师:能详细说说吗?
生3:算出满意人数是调查人数的几分之几?
师:你能说说鲁迅故里的满意人数是调查人数的几分之几吗?
师:现在能知道哪个景区最受欢迎了吗?
生:鲁迅故里。
师:看来绍兴确实是个历史文化名城,有这么多人喜欢鲁迅故里。
然后指上面三个分母是100的分数。
师:像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
师讲述写法:先写分子86,再写后面的百分号。然后示范百分数的写法。
请两位学生把后面两个分数写成百分数。
然后师指着三个百分数:像这种数我们叫做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
师:你会读吗?
师指着90%,一起读:百分之九十。(师板书:百分之九十)
请两位学生读一读另外两个百分数。
师:你们觉得分母化成100有什么好处吗?
生:分母统一后,便于比较。
师:对,使用百分数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比较。
二、在实践操作中感悟百分数
师出示百格图。
师:老师手上有一张百格图,如果这100格表示鲁迅故里被调查的人数,那么,你能在上面表示出90%吗?
生:涂90格。
师:这90格表示什么呢?所以9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生1:把鲁迅故里被调查的人数平均分成100份,满意人数占90份。
师:也就是满意人数是被调查人数的一百分之几十?
生2:满意人数是被调查人数的90%。
师:谁听明白了,能说一说吗?
生:鲁迅故里满意人数是被调查人数的90%。
师:谁能说说86%、84%表示什么?
生1:大禹陵满意人数是被调查人数的86%。
生2:吼山满意人数是被调查人数的84%。
说说生活中的百分数:
师: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能举例说说在哪里见到过吗?
生1:在衣服标签上,成份占百分之几。
生2:在饮料瓶上,含量占百分之几。
生3:在报纸上。
三、在自主交流中理解百分数
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请你拿出来,找出上面的百分数,并在小组内说说百分数表示的是什么意义?
学生组内交流。
师:好,现在我们请小组来汇报一下,说说你们在哪里找到了百分数,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
生1:我们是在衣服标签上找到的。羊毛含量5%,表示羊毛质量占衣服总质量的5%。
生2:我们是在饮料瓶上找到的。含碳6%,表示每一份饮料中碳的含量占这一份质量的6%。
生3:我们是在网络调查中找到百分数的。据5月的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国民认为“必须购买”的比例为69.6%,表示认为要购买的人数是被调查总数的69.6%。
师:是我们国家的,哪怕他们的民众全部都认为要购买,全部要购买,可用一个什么百分数表示?(生:100%)
师:对,哪怕100%的日本民众要购买,我们也坚决不同意,因为是我们中国的领土。
生4:我们是在报纸上找到的,10月份的消息高速超速50%,取消驾照。50%表示超过规定的速度是规定速度的50%,就要掉消驾驶执照。
师:对,以后爸爸妈妈上高速时,我们一定要劝他们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在高速上飙车。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这么多百分数的意义,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百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生1:一个部分量是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师:一定是部分量与总数量吗?我们看看这句话:老师所带的六(1)班,男生是女生的80%,这个80%中,女生是总数量、男生是部分量吗?
生2:不是,百分数应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板书,并齐读一遍。
师:这与我们以前学的什么很相似?
生: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师:以前求几倍或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后面能加单位吗?
生:不能。
师:那么,你认为百分数后面能加单位吗?
生:不能。
师:对,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
师:那么你认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
生1:它们都可以表示倍数关系。
(1)我国神舟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全部成功,发射成功率是( )。
师小结:发射成功率为100%,说明我国的航空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在卫星发射方面我国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了。
(2)小明的爸爸是个著名的牙科医生,经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达到( )。
(3)某车间经过技术改良,现在每月的产量是原来的( )。
师:这题中反映的是现在每月产量与原来每月产量之间的倍比关系,所以百分数也可以叫百分比。
(4)一本书已经看了( ),还剩下全书的( )。
师小结:这题中已经看的与剩下的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已经看的与剩下的加起来刚好是100%,师:也就是整本书。
3.下面是电脑下载文件过程示意图,图中的20%表示什么?
还要多少秒才能完成下载任务?
10秒
20%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情感挖掘;各类体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作者在摹景、状物、写人、记事中都蕴含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各种各样的文章都包含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师如果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挖掘出课文中内在的思想情感,可以对学生进行陶冶、感染和教育。
一、现代散文中品情感
散文所谓行散而神不散,在看似凌乱的思绪中其实包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我们在分析散文时可以站在作者的立场,身临其境的感悟,或许会简单很多。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了解作者创作倾向、分析文章结构、赏析艺术形象和品位文章语言这四个方面来体会,品评散文之情感。
如赏析郁达夫《故都的秋》:首先我们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结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二、古典诗词中觅情感
中国是诗的王国,中国的诗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的思想性格都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诗歌浸润而成的,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情感赏析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诗词挖掘其丰富的情感内容。
(一)建功立业
忠心报国的渴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壮志难酬的悲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二)思乡怀人
思念亲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怀念家乡:“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三)生活杂感
山水田园之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青春易逝的伤感:“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仕途失意的苦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送别
深切的友情:“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依依不舍的留恋:“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诗词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融会了作者个人的强烈感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门别类的从不同角度感受其中的情感色彩,提升鉴赏感悟能力。
三、叙述文章中赏情感
叙述类的文章主要指记叙文,包括写人和记事,但无论是写人或写事,都是以情感人,情真意切,表达作者自身感情的,而且也比较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探究隐含其中的深邃意义及强烈的情感。
如唐的《琐忆》,文章以开头第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提纲挈领,统领全文,写了七件看似细小、琐碎的事情,并且按照事件的性质,分别归入“俯首”“横眉”两部分,表现鲁迅先生关怀、爱护青年、平易近人、爱憎分明的人格特点和坚韧不拔的战斗风格。作者在刻画鲁迅先生形象时,也运用了很多的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动作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如“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运用移就和象征的手法,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鲁迅先生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步,转身扶住椅背,立定了”,逼真地写出了鲁迅在敌人面前的“居高临下”、“从容不迫”,表现了他对敌人的极端蔑视。还有在作者的书成了“官批本”之后,鲁迅先生发表了他入木三分的看法,充分体现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他的批判是独抒新见,深刻有力的。
四、说明议论中析情感
除了叙述类、抒情类的文章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外,说明文、议论文也有其内在的情感因素。在这里,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以《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为例。文章既有说明文的知识性,又具有文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找出文中具有人文性特色的内容加以分析,体会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如文题引用了明朝诗人陈辉“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诗句,第三段引用郭明章的《荔枝》和邓肃的《看荔枝》,着意渲染荔枝的颜色美,描绘出荔枝成熟时瑰丽绚烂的动人景象,包含作者的赞美之情。文中大量引用古代名人的诗文及其他参考资料,丰富了说明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行文生动、活泼,富有文艺色彩。
再来说说议论文,议论文主要是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的,而人对事物形成认识的过程中总是带有自己的感彩。只有在分析论证时充满感情,才会思维活跃,有气势,进而宣扬真理之声,净化内心灵魂。因此,我们在分析议论文时,也要挖掘文章的情感美,分析文章所包含的情感因素的美学价值,这样,我们可以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不同体裁的文章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和表现手段,把丰富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对各类体裁文章的情感挖掘力度直接影响着情感教育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2]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段落之间承上启下的连缀文字叫过渡。记叙文正确使用过渡语言,可以帮助读者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作者的思路。下面简介几种过渡法:
一、 关联词法。记叙文过渡,有时只需恰当选用一个关联词语,上下文就会贯通起来。如《哥白尼》开头写哥白尼在意大利留学九年,学习内容很广博,紧接着用一句话“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学”,这里用关联词“但是”过渡,下面重点写他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就十分自然。
二、段落法。在两个段落间写上一句或几句既能承接上文,又能引出下文的话,就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谁是最可爱的人》共写三件事,在写完第一件事后,作者写道:“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这个段落就起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 回忆联想法。鲁迅在《故乡》中写“我”回到故乡与母亲谈起闰土后,插入几段回忆,追叙“我”和闰土少年时代的友谊,先用过渡句:“这时候,我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引出少年闰土。回忆结束又写道:“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醒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故乡了。”这与前面文字衔接起来,使下文得以继续进行。
四、 内容提示法。即在上一层次结束时写上一两句对下文有提示作用的话,使上下自然联系。如《澜沧江边的蝴蝶会》,作者对大理蝴蝶会作了转述和描写后写道:“其实所谓蝴蝶会并不是大理地方所独有。”这个过渡句的提示就使下文写昆明蝴蝶盛会顺理成章。
五、 转换话题法。由一个意思转换为另一个意思,可以直接告诉读者。如的散文《内蒙访古》开头一段写了“最古老的长城”后,接着写道:“现在让我们离开赵长城谈一谈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这就明确告诉读者下文要转换内容。
六、 设问法。一层内容写完,需转换另一内容,可以设问一句,设置悬念。如鲁迅散文《藤野先生》开头写了在东京的情况后,接着用“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一句设问过渡,自然地转到下文写去仙台的情况。
七、 时间推移法。记叙文有时要把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事勾连起来,可用表时间的词语过渡。如《牛郎织女》开头写牛郎小时受兄嫂虐待去放牛,后来用“一年一年过去了,牛郎渐渐长大了”一句过渡,又写牛郎被兄嫂赶出门遇织女结婚成家的情况。
八、 空行法。一个内容写完空一行,让全篇文气在此停顿一下,给读者一个断而有续,将要出现新内容的感觉,这种笔断气连的空行,也能起到过渡作用。如《一面》、《祝福》、《二六七号牢房》等作品都是空行分层次。
另外还可以运用景物描述法、对话交代法、小标题法、序数词法等来过渡。应注意的是,过渡要自然,同时语句要简练,用词要准确。
一般来说,对林先生的研究或者说评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或30年代。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内外交困的时候----外有日本的侵略,内有国共两党的内战。许多的知识分子因此扛起救亡救国的大旗,利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其中的代表就是鲁迅先生。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林语堂先生却提倡“幽默”的小品文,当然受到鲁迅先生等激进派人士的批评,这可以看做是较早的对林先生的评价。这个时期的评价主要是一些负面的批判,这股潮流一直延续到林先生出国才平息。从那时开始,关于对林先生的评价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1949-1979,1979-1990,1990-2000,2000-至今。1949-1979被称为平静期。虽然这一时期对林先生的评价仍以负面为主,但大陆几乎没有关于林先生作品的评价,反观港澳台以及国外,我们可以看到出版了大量林先生的作品,评价也很活跃,其中主要是关于其作品的评价。以1979为分界线,林先生逐渐的走进了大陆文人的视线,然而这一时期的研究还是比较浅显的,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作品搜集上。1979年,陈金淦的《评“论语派”》(《徐州师范学报》1979年第3期)打破了沉静,首次公开的肯定了林先生具有积极的一面。后来也渐渐有其他的学者研究林先生“积极”的一面,比如林志浩和张梁,他们都在《新文学论丛》上发表文章肯定林先生的成就。这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油福建省社科院文研所所长万平近先生所著的《林语堂生活之路》,这被视为是关于这一极端对林先生研究所做的总结。但这一时期共同的特点就是:步子不大,极少参杂个人感情,所有结论都来自于史料。从1987年开始,关于林先生的研究又进了一步:其作品在大陆被大量出版,研究不再拘泥于史料搜集,而是渐渐加入理论思想,研究角读也扩大到各种层面,微观细节得到重视。其中万平近先生于1988年发表在《福建学刊》上的《从文化视角看林语堂》对林先生做了贴切的描述:“林语堂的知识涵养中包容了乡土文化、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1]。陈平原也发表著作《在东西文化碰撞中》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探讨林先生的审美观。这是比较宏观的角度,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则有施建伟发表在《文艺研究》(1989第6期)上的《林语堂幽默观的发展轨迹》和在《社会科学》(1989年第11期)上的《论林语堂的幽默观》,这两篇文章都从林先生的幽默观的形成以及发展来揭示其独特性,后来施又从横向的角度---把林先生和鲁迅先生二者对幽默观的看法进行对比,发表了《幽默:林语堂和鲁迅的比较》(《鲁迅研究动态》1989第10期)。1990-2000被认为是关于林先生研究的拓展期,大量的史料问世:施建伟的《林语堂在大陆》、《林语堂在海外》,林太乙(林先生二女儿)的《林语堂传》、万平近的《林语堂评传》等。与之前的史料相比,这一段阶段的传记内容更详实,许多内容都是首次被披露出来,视域更宽广,角度更深,研究更加系统化,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尤其是注重实用比较法使用,理论更加多样化,如加入了叙事话语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符号学理论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健的《精神的伊甸园失败者温婉的歌》、王兆胜的“林语堂三部曲”(《林语堂的文化情怀》、《闲谈林语堂》《林语堂与中国文化》)、朱双一的《林语堂和鲁迅“国民性探讨”比较论》、施萍的《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等。进入到2000年,关于对林先生的研究延续了90年代的风格,如在思想方面,进一步发掘了其在哲学观、文学观、审美观、中西文化观、宗教观、翻译观、女性观等方面的独特性,也在深层次上挖掘了林先生对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一阶段关于林先生研究的著作就比较多了,如邵娜的《林语堂女性观探源》、王少娣的《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冯羽的《林语堂对辜鸿铭的文化认知与借鉴》等。
林语堂先生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能避免的一位大师,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虽然近年来对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相比较对其他同时期大师的研究,对林先生的研究仍然不够。例如,尽管我们对其翻译成就有所研究,但还停留在浅层次,多是对某些现象的描述,而对深层次的内在的挖掘还不够。至于作品方面,则多研究《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浮生六记英译》较多,关于《朱门》、《孔子的智慧》等书的研究还较少,这些书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什么贡献?如何定位其历史地位?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万平近 《福建学刊》 《从文化视角看林语堂》 1988
[2]万平近 《林语堂论》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3]施建伟 《文艺研究》《林语堂幽默观的发展轨迹》1989第6期
[4]施建伟 《社会科学》 《论林语堂的幽默观》 1989年第11期
[5]施建伟 《福建论坛》,《林语堂研究综述》 1990年5月
[6]傅文奇 《福建论坛》,《近十年林语堂研究统计与分析》2006年5月
[7]杜运通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林语堂研究历史,现状与前瞻》 2011年10月
[8]王兆胜 《东岳论丛》,《林语堂人生哲学的价值意义及其缺憾》1998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