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界地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世界地理 教学体系
世界地理课程是由世界自然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两门课程组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课程,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区域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师地理教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面向新世纪复杂的区域发展问题,为了避免过去分为世界自然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两大课程时的人地两大要素系统相互脱节的弊端,形成自然与人类经济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适应21世纪区域自然——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经济体制市场化,产业信息化和区域一体化的需要,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进行世界地理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实为当务之急。
1 明确分区地理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示例
在义务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了解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这些区域和国家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熟悉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并具有根据一定的地理事实材料,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认识一个地区或国家地理特征的能力。
2 认清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主要关系与原则
2.1 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关系。当前,世界地理课程教学用的教材,还是刘德生主编的《世界自然地理》和陈才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教材,人地两大要素相互脱节,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再加上世界政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超过了教材本身修订出版的速度,客观上造成了教学内容相对复杂、陈旧、落后,跟不上学科发展,教学课时压缩、教学内容重新调整的需要。因此认为,只有处理好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的辨证关系,只有充分地研究教材体系,积累丰富的世界地理理论知识,才有助于形成适合师专地理教学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2.2 教学体系与相邻课程体系的关系。世界地理包括世界自然和经济地理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由区域自然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属于地理学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到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中国地理学的强烈影响。在现在和未来,随着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发展,这种影响还会越来越大。由此,能不能说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能取代世界地理,能不能只学中国地理而放弃世界地理。但是,尽管这些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毕竟不是一门学科。世界地理虽包括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许多内容,而它们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有很大的差别。
2.3 理论引进与理论创新的关系。随着学科的发展与分化组合,世界地理学作为区域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引进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世界地理教学体系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毕竟不是地理学,而是经济学、生态学的一部分。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引进上述学科的目的,在于借鉴这些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精髓,结合世界地理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吸收并发展它,为完善世界地理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服务。但是,当前存在着对世界地理的研究不深,对外来理论和方法与世界地理的创造性结合不够。因此,在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应遵循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转贴于
2.4 教材体系建设与方法论建设的关系。目前,在世界地理教学改革中,还只是用系统论的思想对原有的世界自然和经济地理两本教材进行改造,而没有形成新的教材体系。原有的专科“世界地理”教材,尽管是包括自然和经济两要素的综合,但基本上还是先讲自然,后讲经济,没有把自然和经济两大要素形成有机的整体。在教学方法上,虽然注重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老的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但现代技术方法运用落后,缺乏时代性和先进性,与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差距。因此,在课程教材体系和方法论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教材体系与方法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3 世界地理课程的基本理论
国内外对世界地理学课程基础的探讨尚未达成共识。欧美多数学者和国内部分学者强调区位论或人地关系论为世界地理的理论基础,原苏联经济地理区域学派和国内部分学者则强调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近几年,许多学者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区域地理学发展的关系,尝试把该理论引入到世界地理理论基础之中,还有学者提出并论证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地域运动论同为学科理论基础。有了这些理论,为现代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与益处。
4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范围、面积大小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也有差异,但是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说,都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综合体。在教学中要用发展变化的、综合的观点去分析分区地理与国家地理特征,这对于他们独立地去获取地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对一个区域(或国家)地理位置的分析,一般要从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不同地区(或国家)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是有区别的,要抓其位置上突出特点,不可一概而论,以偏概全。而对人文地理特征的分析,更要注意其综合性,一般从人口数量、民族构成,经济性质、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部门及其分布,以及城市职能、交通状况,环境问题等。在分析中应注意“综合”、“发展”两个方面,抓住突出特点形成空间概念,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将其认知规律转化为学习能力是最为重要的。
5 结语
世界地理课程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这给课程教学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为了迎接机遇,战胜挑战,加强课程教学体系研究,是促进地理学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地理学发展的力量来源。尽管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世界地理学的教学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建设的基本内容,但进行世界地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探讨还只是开始,还需要持续地进行实践、总结和交流,并进行补充和完善,需要注意方法、技术手段对科学体系的改造,探讨实现理论——方法——实践一体化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宣增益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教程[M].中信出版社,2004
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是死海。那里的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00米。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死海长80公里,最宽处为18公里,表面积约
1 020平方公里,最深处可达400米。死海位于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冬季气候温暖,夏季炎热。湖水年蒸发量平均为1 400毫米,因此湖面常常形成浓雾。
死海水含盐量极高,且越到湖底越高。由于盐水浓度高,游泳者极易浮起。湖中除细菌外没有其他动植物。涨潮时从约旦河或其他小河中游来的鱼进入死海后会立即死亡。
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澳大利亚联邦简称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的西南部,东北临太平洋,西、南濒印度洋,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其海岸线总长
36 735公里。澳大利亚内陆地势大部低平,平均海拔300米,科西阿斯科山为最高峰,海拔2 228米。
最深的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是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
2 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主海沟底部有较小的陡壁谷地。1957年,苏联调查船测到了10 990米的深度,后又有11 034米的新记录。
风力最大的地区》》
南极不仅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每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的天数有300天,年平均风速19.4米/秒。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法国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风暴强大的原因在于南极大陆雪面温度低,附近的空气迅速被冷却收缩而变重,密度增大。而覆盖南极大陆的冰盖就像一块中部厚、四周薄的“铁饼”,形成一个中心高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陡坡地形。变重了的冷空气从内陆高处沿斜面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的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
最长的河》》
尼罗河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全长6 650公里,年平均流量每秒3 100立方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最远的源头是布隆迪东非湖区中的卡盖拉河的发源地。该河北流,经过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边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尼罗河干流就源起该湖,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流穿过基奥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称艾伯特尼罗河,该河与索巴特河汇合后,称白尼罗河。另一条源出中央埃塞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士穆汇合,然后在达迈尔以北接纳最后一条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总称尼罗河。尼罗河由此向西北绕了一个S形,经过三个瀑布后注入纳塞尔水库。河水出水库经埃及首都开罗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后,分成若干支流,最后注入地中海东端。
最长的山脉》》
雄据七国的安第斯山脉长约9 000公里,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的3倍半。这里山势雄伟,绚丽多姿,是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安第斯山脉属科迪勒拉山系,这个山系从北美一直延伸到南美,全长
18 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山系。安第斯山脉有许多海拔6 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南部山脉中的阿空加瓜山是安第斯山的最高峰,海拔6 959米,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 723米,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南美洲多火山,它们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这里共有40多座活火山。安第斯山脉孕育了无比巨大的铜矿,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地下铜矿,深入地表以下1 200米,庞大的地下坑道总长超过2 000公里,采矿的自动化程度极高,地下生活设施完备。
最大的风浪区》》
好望角是指南非开普敦省西南部开普半岛南端的多岩石海岬。因其位于来自印度洋的温暖的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来自南极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汇合处,因此这里多暴风雨,海浪汹涌。
最大的内陆湖 》》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位于辽阔平坦的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西面为高加索山脉。整个海域狭长,南北长约1 200公里,东西平均宽度320公里,面积约386 400平方公里,比北美五大淡水湖加在一起还要大出一倍多。里海湖岸线长7 000公里。有130多条河注入里海,其中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和捷列克河从北面注入,3 条河的水量占全部注入水量的88%。整个里海平均水深184米,湖水蓄积量达7.6万立方公里,湖面年蒸发量达1 000毫米。数百年间,里海的面积和深度曾多次发生变化。里海为沿岸各国提供了优越的水运条件,沿岸有许多港口,有些港口与铁路相连,火车可以直接开到船上渡到对岸。
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大部分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小部分在刚果共和国境内。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盆地南北均为高原,东部为东非大裂谷,缺口在西部即刚果河下游和河口地段。赤道线从盆地中部通过。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有多种珍贵树种和热带作物。盆地边缘矿产丰富,盆地中水资源充沛,因此,人们称刚果盆地为“中非宝石”。
最大的三角洲》》
“世界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课程,其研究内容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较好地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世界地理”课程从总论到专题,涉及大洲、地理大区、数十国的自然和经济,研究内容多、范围广,加之近些年全球自然与社会经济文化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使课程的内容日益庞杂。课程合并之后内容缩减,课时减少,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为协调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矛盾,推动“世界地理”的教学改革,诸多学者进行了多样化的研究与实践。赵媛、陆亚中提出将教学重点放在地理事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区域综合分析上;葛岳静、王静爱以学生小组活动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式等学习方式为参照,设计了一系列知识竞赛、课堂讨论、模拟区域经济合作论坛、模拟考题等教学环节;仇奔波从教育理念创新、课程结构创新、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不同维度探讨了“世界地理”课程改革策略与方法;娄昭、李宪荣从教育理念、课程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不同角度,提出世界地理课程改革的对策与方法。本文在上述学者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索“世界地理”课程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自我提高的基本内容,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1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必要性
全球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进行数次革新。其原因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环境变化与社会经济问题日益凸显促使“世界地理”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全球变暖、陆地生本文由收集整理态系统多样性减少、陆地水资源日益短缺、沙漠化和森林草原退化、自然灾害的负面作用加强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石油经济、世界财富增长、世界贫富差距扩大、国际经济关系不断调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众多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制转轨等问题延展了世界地理课程关注的内容,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通过课程的内容、传授方式、传授渠道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教学内容与全球环境与社会经济变化保持一致;二是“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资料的稀缺,有必要通过课外或其他途径丰富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是杨青山、韩杰、丁四保主编的“世界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除之前刘德生教授主编的《世界自然地理》和陈才教授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之外,新近出版的有郑胜华、潘海颖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韩中安主编的“世界地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杜德斌、冯春萍、李同升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000年以来,新出版的教材有四部。申玉铭教授采用问卷调查的办法对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进行调查,发现世界地理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旧、偏、繁突出,时效性较差、教学内容宽泛,探究性不强、与中学教材的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对该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适度更新已是当务之急。
2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内容构成
本文以通用的杨青山、韩杰、丁四保主编的“世界地理”教材为基本分析蓝本,将“世界地理”课程按照教学和学习内容进行划分。整部教材包含绪论、总论、七个大洲、大洋共10个章节,大体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全球自然地理环境部分。主要阐述各组成要素的主要特征、分布格局和类型分区,包括全球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全球陆地自然带、全球海洋等专题;②全球经济活动空间部分。该部分着重讨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即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包含人类活动的地域格局、制造业(钢铁、汽车)、金融与区位、跨国公司地理、投资与贸易等专题;③地理大区主要包括东南亚、中亚和西亚,以及欧洲地理分区、非洲地理分区、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地理分区等部分。由于各大区的重要性不同,因而内容的多寡也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校和教师取舍也有所不同;④国家部分。主要包括日本、韩国、印度、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埃及、南非、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由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仅挑选部分国家进行讲述;⑤世界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金融危机、荒漠化等问题。五个部分基本上覆盖了全部应掌握的知识。
3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因授课时数相对有限,课堂讲授内容遂亦有限,因而需要通过课堂授课、课外辅导、自学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依照“世界地理”教学目标和知识能力要求,本文将该课程教学划分为三个模块,即课堂模块、课外模块和自学模块。三个模块相互联系,同步进行,使课程教学摆脱依靠教材及有限的教材限制,提高课程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课堂模块是基础,是其他两个模块的先导;课外模块和自学模块是课堂模块的辅助、补充和提高。课堂—课外—自学三维一体的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立体式课堂—课外—自学模块构建示意图
31 课堂教学模块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确定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并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归类为课堂教学模块。如下表所示。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模块划分及模块包含内容
章节 课堂模块 课外模块 自学模块
转贴于
绪论 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学科特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地理科学体系基本内容、发展历程 世界地理在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续 表
章节 课堂模块 课外模块 自学模块
世界
总论 地理环境结构及分布规律;全球人类活动格局,地球表面形态、各自然地理要素及综合体特征,自然地理环境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 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世界民族与文化分区的基本格局 人地关系时空变化对全球环境影响及引发问题;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灾害问题
亚洲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和地域差异,亚洲的工业化与地域格局,日本和印度的经济地理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 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点,亚洲的居民、国家和分区;西亚石油经济绘制亚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区域性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与问题;日本工业走廊;经济比较
欧洲 欧洲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征及成因;欧洲人口、民族和文化特征;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 政治地图演变进程;经济地域格局形成与扩散,现代经济地域格局;绘制欧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欧共体,欧盟,鲁尔区,英国和法国能源资源比较,欧洲近代技术发展进程
非洲 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及成因;人口地理特征及分布规律;社会动荡、经济落后和居民贫困成因 政治地图演变;优势产业构成及布局;分区概况,绘制非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非洲的单一经济结构改造;矿产资源地位
北美洲 北美洲自然地理特点;美国人口、民族与种族、文化和城市等特征,美国产业及布局特征,美国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美国城市经济地域系统演化,墨西哥资源环境和经济状况、主要产业及布局;绘制北美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美国产业结构变化、对外贸易特点;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
南美洲 南美洲自然地理的基本特点,巴西自然条件的特点、经济改革成就与问题、主要产业及其布局 各国经济改革成就与问题、产业布局,经济地域差异;绘制南美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自然地理环境对南美洲经济影响;南方共同体市场;巴西的体育经济与文化
续 表
章节 课堂模块 课外模块 自学模块
大洋洲 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地形结构、矿产资源,半环状的自然带结构及形成原因,经济开发进展 大洋洲自然地理特征,大洋洲政治地图;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和贸易;绘制澳大利亚专题地图 大洋洲“地理发现”;新西兰自然和人文、经济概况,大洋洲畜牧业、旅游业
南极洲 南极洲的自然条件,南极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南极洲的生态系统 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人类在南极洲科学考察和探索的历史进程,南极洲保护的相关法律文件
世界
大洋 四大洋自然地理特征,洋流成因;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 海洋划分与地理分布特点,海洋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32 课外模块
在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范围之内,但不是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以及训练、提高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的部分,归类为课外模块,如上表课外模块部分所示。课外模块是在充分运用学校教学和科研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研习平台,将以往课堂内解决的问题在课后解决,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33 自学研习模块
自学模块具有较大开放性,该模块既包括教学大纲要求了解和知晓的内容,又包含补充和更新知识、课程教学深化和提高内容,以及通过组成科研小组,进行相关选题研究的部分,如表1自学模块所示。该模块的实现途径是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及外部网络的支持下,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用大量的网上信息资源来弥补教科书的信息滞后性。同时,利用网络教学,能更好地体现地理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既能进行整体协作教学,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将传统的学习模式和现代的学习模式有效结合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4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路径设计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设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将原有的全部内容进行相应的模块划分,再确定每一模块具体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以检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其次在进行模块化改革过程中,要获得必要的外部支持,比如国家宏观层面课程改革政策、经费支持;所在学校政策、经费或相关部门支持等,这是保证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最后要建立必要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内容更新机制,以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具体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路径示意图
5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
“模块化”课程建设,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教学任务的细分,在满足知识与能力并进的基础上,易于进行教学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实现规范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本文笔者所在学院“世界地理”模块化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处于探索阶段,诸多环节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实际教学进行检验目前对“世界地理”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51 合作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最初将“世界地理”课程划分为自然地理部分和社会经济两大部分,由两位教师分头承担,而后进行总结,现将按照课程章节划分为总论、大洲、大洋部分,由三位教师分头承担,三位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所承担的章节。这样每位教师均能够保持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得到学生的一致肯定。
52 网络互动教学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本文笔者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和互联网资源,在为学生提供大量资源的同时,丰富了课程内涵。学生在通过网络资源获得大量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授课的压力,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一、课程标准简析
1.“区域地理要素”的呈现体例分析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没有规定必学的区域,但规定了学习的区域要素。这些要素是认识一个区域的基础。“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世界地理中,要素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分别有大洲、地区和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尺度的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学习作了引导。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比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比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这种安排主要基于不同尺度区域自身的特点和开展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具体操作上如果只选择一个大洲学习,对该大洲材料的组织必须包括课程标准中“认识大洲”的所有条目;如果选择一个以上大洲学习,材料的组织可以包括所有条目,也可以只包括其中的若干条。但总体上所有条目都必须在大洲的学习中体现。一个地区材料的组织,可在“认识地区”的标准条目中选择适当的要素进行。因为要求至少五个地区,这五个地区可以有不同的要素组合,同样,最终五个地区的学习要能覆盖全部条目。“国家”材料的组织与“大洲”和“地区”相同。
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则采用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分为“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和“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在组织区域材料时,可在这三个板块中选择合适的条目组合,但也要覆盖所有要素。由于受时间和组织材料的限制,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很难像世界地理那样每一区域的学习内容包含或基本包含课程内容标准的各条目。受世界地理“认识区域”教学惯性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教学应按地理尺度大小安排教学顺序,每一尺度区域的教学内容应涵盖课程内容标准三个板块的全部要求。
2.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
“认识区域”是学习中国地理知识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是地理现象、事件成立的背景及前提,是学生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的载体和具体内容。本部分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这三个板块的内容是一紧密联系的整体,只有很好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并按此思路引导学生进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分析,才能较好地掌握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
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本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是学习区域地理首先要把握的内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在此部分课程内容标准为“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对本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辩证的优劣分析,这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要求。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是指它的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主要从海陆位置角度来描述。某一区域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是分析本区域其它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通过对地理知识空间分布的学习,学生应能建立一定的空间概念,并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的能力。本部分有四条内容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从地形、气候、产业、人口、城市等各方面,认识某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是显性的,与之对应的空间联系是隐性的,因此,空间联系的观念是在学习空间分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不只是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因果关系上有密切联系,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区域联系的内容贯穿在整个认识区域的学习过程中。
地理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区域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因此,认识区域间和认识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就成为区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一个区域内部也是存在差异的,当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成更小的区域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差异时,这种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可看作是区域间差异。本部分内容标准的表述为“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由于区域尺度大小不同,所以比较的范围既包括区域内,也包括区域间。不同区域比较的是同一地理要素,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和人文的各要素。
区域的发展模式与区域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科学评价区域发展的地理条件,才能选择合理的开发和发展模式。认识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地理区域的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是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协调发展的道路,这种可协调发展表现在两大空间尺度上,一是全球可持续发展,一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可看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特定区域中的体现。本部分的目标线索:区域环境―区域发展―人们生活。所谓区域环境,实际是指区域内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效应。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既包括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包括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主要指该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城市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变化等。区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学生认识区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呈现的要素较多,一些教师不能吃透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的整体要求,主要存在两种教学倾向:一是严格按教材来确定学习的区域和区域学习内容;二是对每一选学的区域均按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经济发展的条目进行呈现。
3.对选择区域要求的理解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所以课程标准并未规定学习哪些具体的区域。《课标(2011年版)》明确规定:“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至少要选择九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选)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取舍教材中选择的区域,唯教材马首是瞻;而一些教师却只选择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和本省级行政区五个区域进行教学。
二、教学建议
1.“案例教学”的思路
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的均为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均应通过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为此部分教学中必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教学中有一定的差异。世界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地理要素的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学习了某一尺度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生就应能以此方法分析同一尺度其它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标准则是以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教材中呈现的区域都是为实现某一条或某几条内容标准而服务的,学生形成总的中国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需要建构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方法建构,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它区域综合的地理环境特征。当然,教师在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每一个区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应贯彻“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思想与方法。
2.确定选学区域的要素组合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所列要素是教师组织区域学习材料的基础,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区域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由于“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中,学生很难在一个尺度的区域学习中通过认识“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方面的要素特征而构建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分析的方法需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建构,每一区域的学习均为区域某些地理要素的组合,所选区域的组合,要涵盖本单元的所有“标准”,但也要避免出现“用区域逐条解释要素”的现象。
一、要重视抓好课前、课中、课后这学习的三部曲
地理学科的学习跟其他学科一样要求课前一定要预习。但是,地理学科有其特殊性: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有许多地理知识都能从地图上反映出来。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不仅是看教材上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看图,教师在课前就需要指导学生看图上有什么地理事物、有什么地理信息、可以得出什么规律或者结
论等。
课上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图,做好必要的笔记。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在读图时,是从哪里入手读图,注重了哪些地理事物,从地图上得到了哪些地理信息或者哪些规律性的结论,同时要求学生反思自己在预习时是否也从地图上获得了这些地理知识。
每次课后一定要再认真复习看书,把重要的地理事物的位置牢记在心,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及时让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
二、要牢记最基本的地图和基本的地理知识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这就要求学生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和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而两者之间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有些重要的地图,要求学生必须用大脑记住它们。比如,在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要求学生脑海里面要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联系地球形状才能记忆地球平均半径,赤道的长度;经纬线特点;自传、公转方向、周期;地球五带的划分。学好地图还必须记地图三要素;在世界地图上记住七大洲的位置、名称、轮廓;四大洋的位置、名称;各大洲分界线名称位置;世界两大山系名称及位置;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等,也是要求学生记住的。
对于学习中国地理而言,要求学生记住我们周边邻国在那个位置是那个国家、我们国家四大海域名称、位置;还要记住我们国家的五种基本地形的分布及其位置、名称等。
三、注意看地图的“形状特征”
如,湖南、江西两省的形状像一对兄妹,河北的形状像耳朵,而越南的形状像一根扁担挑两筐等。考试中,看图填空部分有些学生竟看不出地图画的是哪个国家,哪些省份,以致失分,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看地图的形状特征。
摘要 新编地理教材,突出人地关系,图像系统增多,增设了“读”、“想”、“做”栏目,有利于教学 改革,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关键词 地理,教材教没,能力培养,主体
* * *
人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是一套既便于改革又利于学生学习的教科书。教材从内容、结构,形式 都进行了大胆改革,体现了地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突出了环境和发展问题,资料新颖,图像丰富,具有直观 性,可读性,趣味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何根据教材的特色,摸索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值得 探讨的。
1 突出人地关系,删繁言简,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能力要求
新教材的内容设置不同于以往单纯着眼于地理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侧重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的传授。而 是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需要出发,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阐明人地关系,人文地理比 重增大。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地区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促进社会进步。及利用自然过程中出 现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例如:生活在炎热气候条件下的埃及人民,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所淤积 的肥沃土壤,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埃及古代文明。现在埃及人民,在尼罗河上建筑了阿斯旺水坝,利用水力 发电,发展现代工业,还带来了防洪、灌溉、养鱼、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但大坝建成后,尼罗河水不再泛 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渍化加重,三角洲受海浪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等一系列问题。教材较好 地表述了当代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重大而纷繁的问题。体现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精神。
新教材在突出人地关系的同时,还在内容上进行删繁就简,去粗取精,选择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国家作典型 分析。改变了世界地理教材“分洲列国志”,罗列地理事实的单调写法,新教材世界地理讲述的国家由原来28 个必学减少为15个必学,要求记忆的世界地名由原来448个减少到280个,大大减轻了学生记忆地名的负担。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科特迪瓦一节后,学生认识到该国经济的崛起不同于西亚北非国家石油致富,而 是因地制宜,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广泛种植和加工可可,一跃而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创造了非洲的奇 迹。另一方面因经济过分依赖可可,导致了经济发展曲折,表明了单一经济风险极大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深刻 地认识到科特迪瓦乃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发展农产品多样化的必要性。可见选择有鲜明地 理特征的国家作典型分析,学生的分析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转化的能力大大提高,达到了减 轻学生负担,提高能力要求的目的。
一、对于历史:
1、 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或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纲的内容。因为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
3、 注重整理笔记,抄录书里。我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把笔记记到书里是最好的,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切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二、对于地理:
地理关键是地图。认准了地图,才能从地图所给出的中再更广阔地延伸。
1、 世界地理。我把世界地理的那两本课本翻了许多遍,把里面每一区域和可能考的地图都剪切下来。然后随时随地浏览,比如美国的农作物分布图,在熟悉地图后,再根据地图延伸,比如美国,熟悉农作物分布图后,就可以延伸到为什么要这样分布,气候如何,交通如何等等
2、 中国地理。这是非常具体的地理,要求我们专心记课本文字材料。我在地图方面也是用填充的办法,比如降雨量,山脉,河流等,自己一一描上。而在文字叙述方面,要按照书本,因为书本的表述是最专业的。
三、对于政治:
1、整理知识点:看书要整理,而且要仔细。比如有年就考了市场经济某一特征的具体说明,在课本有具体阐述,但是由 于不是大黑体部分,大部分同学没能完整背答出来。对于客观题,我的意见是多做多得分。因为客观题占分值大,所以要相当谨慎。而这个是要通过扎实的基础 和熟练的运用来达到的。
修订工作组: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指导,突出地理课程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公民方面的独特价值,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根据实验区的调查结果,修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原来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以及“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实施建议”的基本组成等均保持不变。
《江苏教育研究》: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之前,我们首先想了解,在现代社会,开设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意义何在?
修订工作组: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溯到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上来。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恰恰能“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因此,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本源。
《地理教育国际》开篇写道:“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意识到,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地理教育的起点,当然要把“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负责任的公民”作为自己的本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规定内涵的五大特征。三大课程基本理念中,“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其中“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就是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公民。
综合起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就是要培养活跃的、负责任的、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这是教师实施课程的最终目的,应该一以贯之。
《江苏教育研究》:据悉,这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在体系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在各部分内容上变化较大,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修订工作组:好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国家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首先,审视课程标准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情况。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在课程标准中体现时代精神。在课程标准中,这一点突出体现在“课程性质”的“思想性”中。同时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把“和谐”的概念引入地理课程。其次,注意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例如在修订后的“前言”中,提出地理课程有助于“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生存能力”。再次,进一步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是进一步阐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仍将地理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的基础课程”,不同的是补充了5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以便帮助地理教师更好地把握义务教育课程的性质并在教学中予以体现。“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来的6条理念精简为3条。地理课程总目标中增添了一小段文字:“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
三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删减了一些内容,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例如,在“课程目标”部分,删去了原第二条目标中认识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降低了教学要求。删减某些与初中其他学科有交叉和可能重复的内容也达到了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的目的。减轻学生不必要学习负担的另一种做法是删减或修改一些实验区教师反映教学难度较大、审议组也提出同样问题的标准内容。降低教学要求难度的另一个方式是调整行为动词的使用。例如,“中国地理”部分,将“……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的行为动词“说明”修订为“认识”,稍微降低了一点要求。
关键词 GoPubMed PubMed 信息分析
AbstractGoPubMed is the latest,conducting intelligent search tool to PubMed.The text analyzes the papers published by Jiangsu Institute of Hematology,indexed into PubMed by using GoPubMed.
Key WordsGoPubMed;PubMed;information analysis
GoPubMed是德国Transinsight公司开发的生命科学语义搜索引擎,其网址为:省略/。其2008年12月推出的4.0版获2009年度德国Red Dot设计大奖:传播设计领域(图形用户界面与交互工具)之至尊奖(the best of the best)。该引擎是基于知识和语义计算处理的智能检索系统。其数据源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PubMed完全一样,其本身并没有数据库,其原理为将读者检索提问词提交给PubMed,接收PubMed的检索结果,利用GO(gene ontology,GO-基因本体)和MESH(医学主题词表)对检索结果进行提炼,利用算法从中提取GO术语和MESH主题词,自动生成临时基因本体和医学主题词表,从而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类,读者可以根据这些分类快速找到需要的文献[1]。
GoPubMed统计分析功能具有对所有检索结果或单独对分类类目中的术语在PubMed中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的统计分析,提供的4W分析(What,Who,Where,When)可以直观地提供给我们包括对检索到文献从年代分布、核心著者、核心期刊、著者分布的可视化地图。
资料与方法
由于GoPubMed的数据源取自PubMed,故我们研究的对象论文为江苏省血液研究所(Jiangsu Institute of Hematology)发表的被PubMed收录的论文。
研究方法:使用GoPubMed检索引擎,输入检索词“Jiangsu Institute of Hematology”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
图2 Who分析显示核心作者
图5Who分析的研究者合作关系网络
图6When分析的发表文献时间分布和趋势
图8Where分析的世界地理分布
结 果
检索出相关文献323篇。What分析:显示该所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主要为白血病、基因表达、骨髓移植、抗原电泳实验、淋巴胚前体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等(图1)。
图1 What分析显示研究方向
Who分析:该所的核心作者:阮长耿教授-资深作者(Senior Author)(图2)。
核心作者群:阮长耿教授、薛永权教授、陈子兴教授。其他高产作者还有潘金兰、岑建农、白霞、王兆钺、沛、吴亚芳等(图3)。
的核心期刊:依次为中华血液学杂志(77篇),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45篇),中华医学杂志(20篇),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8篇),中华内科杂志(17篇)等(图4)。
该所研究人员的合作关系网络图,见图5。
图4Who分析的核心期刊
When分析:该所发表文献时间分布和趋势(图6)。
Where分析: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研究成果的世界地理分布图(图7、8)。
图7 Where分析的国家和城市分布
讨 论
GoPubMed是优秀的智能检索工具。不仅可以对一个研究机构发表的文献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研究方向、核心作者、研究趋势等,还可以针对某一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该课题领域的最新相关情况。必将在医学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一 按时作息,早上8:30起床,晚上10:00左右上床;
二 每天用2小时认真完成语数外三科的作业;
三 每天阅读课外书1小时并做摘抄;
四 讲究文明卫生,注意文明言行;
五 生活要自理,积极做好人好事及力所能及的家务;
六 不挑吃穿,不乱花钱,学会节约用钱,用钱有计划;
七 学会如何招待客人;
八 为家人讲些笑话或故事,带给家人快乐;
九 了解世界各国历史,国旗的来历,了解世界地理以及气候的变化;
十 为下学期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准备好学习用具;
十一 坚持写日记。
关键词: 青海省高考 地理知识点 试卷分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第Ⅰ卷1~11题为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第Ⅱ卷的36题、37题及选做题(三选一)42、43、44题为地理题,分值分别为22分、24分、10分、10分和10分,共56分,地理试题共计100分。对2013年的地理试题进行分析,旨在把握新课标实施工作以来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以促进中学地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一、高考地理改革前后的变化
2013年新高考地理学科和往年相比有两大变化,即考试内容的变化(普通高中新课程)、试卷结构的变化(增加选答题、取消了跨学科综合题)。与旧大纲比较具体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命题指导思想来看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2.从考核目标与要求来看更全面、具体,增加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较高要求。如:“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等。
3.从考试范围和内容看,新大纲分为必考部分、选考两大模块。必考部分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三部分,增加的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考试内容变化较大。另外,必考内容中虽然没有明确初中内容,但考试范围与要求中还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新考纲内容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选考内容,青海省选考内容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二、地理试题统计分析
1.试题的地理科学要素知识分析
从地理科学要素知识考核情况来看,本套试题主要考核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空间的变化、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等多方面的知识点,其分值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区域地理的分值最高,约为52%。通过对地理科学要素知识考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套试卷重点考查学生掌握中学地理主干知识的情况及对多个地理要素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详情见表1、图1)。
2.试卷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分析
通过对本套试卷的地理试题人文地理知识考点和自然地理相关知识考点的统计分析,得到自然地理知识约为64+10(选做题:42题)分,分值比例为93.3%,人文知识约为26+20(选做题:43、44题)分,分值比例为6.67%(详情见表2)。
3.试卷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分析
对本套试卷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发现,2013年青海高考试卷中,中国地理知识78+30(选修题:42、43、44题)分,约占90%,世界地理知识点12分,约占10%。由此可见,本套试题中与区域地理联系十分密切,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详情见表3)。
4.试卷中地理感性和理性知识分析
地理感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和地理数据。这些地理感性知识是直观的、具体的,是通过人们对地理事物的直接感知获得的。本套试题中,地理感性知识分值占37.5%,其中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的内容分别占6.67%和30.83%(详情见表4)。
地理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这些地理理性知识是抽象的、概括的,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经过思维过程整理、加工后形成的。本套试题中,地理理性知识分值占62.5%,其中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的内容分别占31.67%和30.83%(详情见图2)。
5.试题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分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它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而不能游离其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人文性。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
在本套试卷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值分别占36.36%、48.86%和46.67%(详情见表5、图3)。
三、结语
一、我国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1. 研究美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到90年代基于标准、生活化地理为地理课程教材编写依据,体现美国地理教材内容选择逐渐由注重理论向突出实用转变;内容组织由注重表述向重视探究转变,内容表达更加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地理实验设计与过程强调多样性、实用性、探究性与层次性,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包括概述、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地理观点等。实施过程中重视地理课程对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性、凸显地理核心技能培养、地理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等特点。美国中学地理教科书虽未材,但注重通过地理活动以获取经验、强调体验式问题解决,并采用专栏形式组织内容,有助于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和学生地理素养。美国生活化地理课程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州对课程标准执行参差不齐、内容标准操作性不够强、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深入了解、地理课程地位不高等。
2.研究英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分为教学目标与说明、关键阶段1~4学习计划、地图三大部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特别强调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地理教育国际(草案)》明确提出“地理教育最主要的是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等系统地理知识为主,区域地理比重相对较少。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反映当前世界地理教育发展新趋势。
从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可以看出世界地理课程发展具有以下趋势:世界地理教育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向发展;综合考虑地理教育整体设计以照顾不同能力学生差异;突出能力培养和重视野外实习,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及时反映地理科学最新成果,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目前,英国中小学地理教育“正处于危机时期”。造成地理教育危机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末英国地理教育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受内外因素影响。内部因素:地理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甚至出现大量非专业教师任教。外部因素:官方教育政策过度重视考试成绩以及文化重建主义影响;中央政府加强对学校的监控和管理;国家地理课程文本不够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教育系统内部国家课程政策、地理教师和学术团体之间没有达成协调一致关系。
3.研究德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德国作为传统教育强国,地理学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德国的实科中学、综合学校与完全中学等各类学校都开设地理课程。从5~13年级均有地理课,其中学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为必修课程,课时较多,中学高级阶段则为选修课程,课时相对较少,且整个中学阶段连续开设地理课程强,课程地位较高。中学初级、中级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穿插专题地理,中学高级阶段以专题讲述人文地理为主,结合区域地理实例。德国地理教材编写由地方负责,类型多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贯通,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专题相互穿插,实用性强。但地理教材使用有限期,5年后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更新、修改和完善,出版供应新的教科书,利于提高教材质量。
4.研究加拿大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加拿大地理课程融入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由于加拿大只有指导性教学大纲,尚未材,教育部只对中学课程设计提出最低限度要求和原则性规定,其目的在于给学校留有余地,使校长和教师能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具体设计。因此,加拿大地理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特点:课程设计权利交给学校和地理教师,以多元文化角度开发地理课程;借助多种资源创设丰富学习情境;学习方式多元化并以体验学习为主;以质性评价为主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这些都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5.研究日本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日本于2003年4月全面使用新编地理教材,教材内容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且教材版本多达20余种。目前日本地理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突出时间与空间概念,强调地理事物发展过程;重视学生自身体验,强调学生调查、考察及分析与综合能力;重视区域性与区域联系;加强“近邻国家”学习,内容表达丰富鲜活;由近及远,结合身边事物学习世界地理知识。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最新的《高中地理学习指导要领》,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构成、课程处理建议等,将地理分为A和B,这三部分在A和B课程中各具特点,其中课程目标注重态度、能力等多维目标达成;注重过程、方法与能力培养;注重现实感与爱国心培养,课程内容更多体现生活气息、突出实践运用;重视知识联系、注重综合性学习。这些特点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二、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特点及研究中存在不足
通过对国外部分发达国家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现状相关文献研读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地理课程改革呈现如下特点:地理课程内容组织重视地理经验学习,突出地理实用价值,特别强调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理课程目标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地理课程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且地理课程开设年限较长;地理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参与度,教学方式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2003年我国新课程施行以来,加强对国外地理课程改革探索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对国外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研究,对地理课程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深入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国外中学地理整体研究,对具体某一地方或某一教学过程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对国外地理课程的质性研究分析,而对量性研究分析较少;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研究方法更多集中在历史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未能很好对其深入研究。
三、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交流与合作逐渐加强,人类科技也在快速发展,地理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地理课程改革应进一步加深对地理课程开发研究、地理教材设计与编写、地理教学与评价改革等方面研究。为此,可作如下探讨。
*逐步提高地理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课程中地位,促进中学地理课程连续性,解决九年级与高三年级未设置地理课程的问题。
*进一步修订地理课程标准,特别是对地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应进一步深化,使地理课程标准更具操作性。
*编写地理教材过程中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以生活中地理知识为主,鼓励多版本教材发行,处理好教材使用与教学考试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