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

时间:2023-05-30 09:2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活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活动

第1篇

关键词: 心理活动 歌唱 影响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在声乐教学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学生歌唱的欲望非常强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舞台上,都充满着表现欲,甚至台上发挥得比台下好,他们渴望展示自己也许还并不成熟的才能;有的学生恰恰相反,他们缺乏表现欲,演唱时过分紧张,不能自制,台下唱得不错,一上台就大打折扣,以致平时所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得不到正常发挥。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歌唱心理状态所造成的不同结果。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初涉舞台的表演者身上,即使是专业表演者,一旦在重大演出时,也时常会有类似的紧张失控的心理障碍发生,当然,这一切都是消极情绪在起作用。

一、影响歌唱心理的因素

(一)情绪对歌唱的影响

情绪或情感是建立于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方面,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发声、歌唱,虽然发声器官完全正常,但当心理产生情绪异常时,很难成功地演唱一首歌曲。因此,可以说声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或支配,而前者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反作用于后者。

1.消极的情绪

在歌唱中,我们经常会存在一种被动、颓靡的情绪。有这种情绪的歌者往往在学习中不能虚心接受批评或指导,容易受困难和错误的影响,歌唱的状态不够积极,各个发声器官处于懒散的状态,更不要说整体的协调运动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歌唱者由于特别重视歌唱技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发声技巧,因此,稍稍出现偏差,就会忧心忡忡、倍感失望。如果不能及时地自我改善和调整,长此以往,人就会厌倦、松懈,甚至对歌唱逐渐失去信心和意志力。

2.积极的情绪

在歌唱的学习过程中,歌者情绪高昂的神态,热情洋溢的神情,跃跃欲试的举止,饱满、明亮的嗓音,都说明他的歌唱状态基本是积极的。当我们在歌唱中树立起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时,情绪就会随之高涨,对歌唱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这时,大脑皮层及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在兴奋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下,歌唱的生理器官会做出积极的反应,情绪越积极,歌唱欲望会越强烈。乐观、热情的精神面貌,对歌唱有着积极的影响,它的作用在于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歌唱者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达到统一,从而使歌唱活动顺利进行。在歌唱过程中,这种乐观、热情的精神状态是每个学习者都应努力达到的。

(二)性格对歌唱的影响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是通过其心理和行为所表现的经常性的、稳定的一种本质特征。人的行为方式千变万化,心理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比如:有人在舞台上或课堂上演唱很放松、自如,竞技状态一直很好,超出平时训练时的演唱水平;有人却恰恰相反,演唱紧张、拘谨,以致根本发挥不出平时应有的水平,甚至和平时判若两人,这一切无不和个人的性格有关。

一般来说,人的性格一般可分三种。

1.外向型

外向型性格的人重视外在世界,性情开朗、性格活泼,喜活动、爱交际。他们在歌唱的时候,很大胆地向观众推销自己,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具有这种个性的表演者不太容易有“怯场”心理。

2.内向型

内向型性格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在同外界的接触中,缺乏自信,比较孤僻和害羞。由于性格上的紧张趋势,他们对于受到贬低和遭受失败的反应比别人更为敏感。这种内向型性格的人一直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出错,对歌唱产生了很大阻力,他们很容易怯场,而且怯场心理矫治起来相对困难一些。

3.中间型

除典型的外向型和内向型外,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性格。这一类型的人既有外向的一些特点,又具有内向的部分特征,表面上看似外向,其实是内向,而大多数人则属于这种类型。

二、歌唱心理的训练

(一)情绪调节的心理训练

美国著名声乐理论家及声乐教师威廉・凡纳德指出:“歌唱者情绪低落时会出现音低,歌唱者心情焦急时就会发生音高。”所以,一个歌唱者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数事实证明,人是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换句话说,积极的情绪是可以培养的。

1.放松训练的方法

首先要将发声练习“内容化”,即练声要表达一定的情感,如激动、伤感,由歌者自己尽情地发挥。其次将音乐表现“理想化”,即音乐在脑海中的形象运用意念,借助想象,准确地描绘音乐意境,用这种手段使学生放松身体,放下心理包袱,调节情绪状态。

2.转移注意的训练方法

学生情绪的紧张往往由注意力的倾向性造成的,这时教师可利用外界事物作为转移对象,利用学生自身的生理过程,也可以利用头脑中的形象的转换训练,自我控制情绪,达到转移注意力倾向性的目的。

(二)塑造良好的性格

性格问题是人生中最大的盲区。一个人的性格问题对歌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一种性格都有值得改造的方面,因为每一种性格都有利有弊。外向型性格的利是活泼好动、善于交际,弊是争强好胜,缺乏稳健;内向型性格的利是沉稳而更富有内涵,弊是内敛而不利于交际。所以,塑造良好的性格是很有必要的。

塑造性格的第一步,就是认真检查自己的性格中有哪些优点、哪些弱点,然后勇敢地将弱点转换为优点,靠实际行动来扬长避短。如害怕在人多的场合发言,担心讲错了引起大家的嘲笑,要拿出胆魄来跟怯懦作斗争,不要怕一时的难堪和痛苦,也不能急于成功,因为性格的改变要靠日积月累。

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记下同学的言行和师长的教诲,并分析、比较,进行性格的自我梳理,或是制订一个工作计划,每天清晨在头脑中确定要做的事,每天临睡前例行检查“今天作业完成情况,在性格修养上有哪些可取之处,或通过一次努力战胜了哪些心理弱点”等事项,这样“吾日三省吾身”,对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将起到“性格体操”的锻炼作用,是塑造性格十分有效的形式。

(三)建立必胜的信心

信心是放松的基础。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影响歌唱的正常发挥。在演唱时,要有“破釜沉舟”的想法,充满自信,情绪积极兴奋,保持冷静,不受外界干扰,将情感完全投入到歌曲当中;可以给自己一定的暗示:“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为自己加油打气。

歌曲中,最能抒感的地方,一般就是最困难、最令人担心甚至恐惧的焦点,也就是歌曲中高音出现的地方。因此,如何调整好心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歌曲进行中,高音出现的地方都是歌曲激昂和极度兴奋的乐段,此时歌曲中高音的思想感情与我们发声的感觉一定要协调一致,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以情带声”,丰富的感情对唱高音有极大的帮助。

例如,在演唱歌剧《刘胡兰》中《借月光再看看我的家乡》选曲,是极具情绪抒发和表现力的。由平静的讲述开始,一步一步走向,旋律的发展越发曲折。歌唱表演者一定要跟着剧情发展,跟着人物的情绪变化,这样才能深深打动听众。这种感染力要求歌唱表演者具有扎实的表演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情感的演绎技巧。

(四)加强舞台实践

首先应明白歌唱艺术是必须同听众见面的艺术,培养“调控”心理的能力就应多加强舞台的实践活动,多参加一些小型的演出,珍惜每一次的演出机会,体会舞台感、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这对于“怯场”的歌唱者是非常有益的,不仅能积累经验,还会大大增强自信心。只要用心去歌唱,则不论唱好唱坏,都会得到掌声与喝彩,只要我们心态平和,声音就会自然流畅,我们就会成功。

三、心理活动对歌唱的作用

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歌唱教学与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心理学与歌唱有着密切的关系,歌唱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良好的心理又可促进歌唱发挥,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任何歌曲的感情、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良好的心理因素会令其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任何歌唱者都要以饱满的情绪、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歌曲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唱出歌曲的风格,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时代气息和精神风貌,而这一切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在相同的音乐修养和演唱技巧的条件下,心理素质的高低,对于演唱者演唱水平的发挥好坏和演唱是否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在教学,还是学习过程中,都要注意心理因素在歌唱中的作用。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就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里的“思”指的就是人的思想、思维;“行成于思”就是告诉我们心理活动是学习的秘诀,强调心理活动在学习上的主导作用,也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的一把金钥匙。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经常用感觉的方式启发学生,如在发声时要求保持“深呼吸、高位置”,初学者却不知道怎样叫“深”和“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用“打哈欠”“吸气”的感觉来解释,让学生体会“深呼吸”的状态;用“哼鸣”、“哼唱”的感觉体会“高位置”的方法。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指出:“方法是抽象的,感觉是具体的。学唱,光知道方法,自己做不到,那么方法还是老师的,你还没学到手。只有实实在在找到了具体、正确的感觉,才算把老师的方法学到了手,真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沈湘教授强调感觉的重要性,也是强调这些心理活动在歌唱教学各要素中所起的主动和主导作用。

四、结语

歌唱的过程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对于歌唱心理学的研究和运用,我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只有了解了歌唱的心理状态,掌握歌唱的心理规律,采取适合自己歌唱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歌唱学习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主动遵循心理规律,避免走弯路和倒退,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的歌唱学习、表演及教学和诸多心理因素有联系,要提高歌唱水平和教学能力,除了掌握歌唱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懂得与歌唱活动相关的心理知识,掌握这些心理因素的一般规律,以使歌唱学习活动、教学活动与表演收到更好的效果。

调整心理活动到最佳状态,克服各种心理障碍,积极投入到歌曲的表现中去,声乐学习效果才能逐步得到增强,我们的歌声才会越来越美。

参考文献:

[1]王玉美.声韵[M].黄河出版社,1999.

[2]邹本初.歌唱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1.

[3]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11.

[4]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第2篇

心理活动描写:

1、这时,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的一抬头,看见肖大名正从讲台上走下来。他立马又紧张起来。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他的十个手指头不停地搓来搓去,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滑滑的。

2、谢谢您,李老师,您那双眼睛会说话。有一次上数学课时,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而我,听着听着,思想却开小差。这时,您注意到我了,用一双平静的眼睛瞪着我,仿佛在说:“虽然你是生病的,但是也不能上课开小差”我的脸顿时火辣辣的,马上集中精神听课。

3、我望着他的身影,心里酸酸的,麻麻的,苦苦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落下来。我哭了,天啊。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嘻嘻我又来了,喜欢这种飘忽不定的概念,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天会在这个陌生的网站写出来。

其实正经算起来好像是没有争吵的,双方都是基本有事情就憋着,都不说的那种人,希望以后我们越走下去就越能解开自己吧。

喜欢是什么呢,不只是甜甜的味道吧,还有苦苦的。

我跟我最好的朋友闹掰的那段时间,因为距离的原因,我本来是想跟他讲的,但是最后我还是选择了隐瞒,因为害怕自己层层叠叠的负面能量影响到他。

那段时间好难啊,是我最想分手的一段时间了,感觉为什么事情会这么难,会这么不受我控制呢,实在是太糟糕的感觉了。

现在想想,亲密关系中,如果时刻都是甜甜的那也有点不正常了。

是在你们开始没有原来那么黏腻时对双方的理解和坚持。这才是一段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阶段啦。

嘻嘻,今天也是爱你的一天啦,我相信我们会坚持很久。

第4篇

【关键词】 磁共振;增强扫描;心理活动;护理干预

随诊医学影像的发展,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国内、国外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MRI检查安全、无创, 可多方位成像, 图像清晰、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对于微小病变发现及时, 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 但是磁共振扫描速度慢、声音大, 而扫描仪间封闭, 给患者带来恐惧。特别是平扫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 需要进一步强化扫描, 由于患者对MRI的增强扫描缺乏了解, 对自身疾病过分关注, 更容易造成焦虑情绪, 不能进行很好地配合[1, 2]。因而也给影像诊断、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不便。所以本科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疗法”, 及时有效的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并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768例临床资料患者中, 男396例, 372例, 患者年龄17~79岁。其中310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298例腹部(上腹、中腹、下腹、盆腔)占位病变, 112例其余部位(四肢关节、脊柱脊髓), 48例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包括上下肢血管、胸腹主动脉等大血管)。

1. 2 方法 病变MRI检查方法为普通平扫和增强扫描, 增强所用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广州市康臣药业有限公司)(Gd-GDPA), 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静脉注射, 剂量为0.2 ml/kg体质量。MRI扫描设备为美国GE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在所检查部位常规行T1WI、T2WI扫描后, 采用美国MEDRAD公司生产的MRI专用注射器, Gd-DTPA注射速率为2~3 ml/s, 再根据不同部位分别行冠状位T1WI, 矢状位T1WI, 轴位T1WI扫描。

2 心理活动

初行核磁共振扫描患者, 由于磁共振扫描室是密闭环境, 加上扫描时间长, 扫描噪声较大, 而且大多数患者对于MRI检查方面相关的医学知识不是很了解, 因此对MRI存在神秘感, 对检查的安全性心存顾虑, 尤其是担心检查阳性结果[3]。以上情况可能造成患者心理恐惧。若需要强化扫描时, 患者心理活动更为复杂。即将行增强扫描作为一种刺激, 对患者也是一种精神压力, 同时由于患者的暗示心理, 对自身及疾病的过分关注, 对增强药物的担心, 对高压注射器应用的恐惧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影响扫描结果[4]。

3 护理干预

3. 1 平扫前的护理 进行MRI平扫检查前, 针对以上情况, 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检查前患者或患者家属应详细填写磁共振检查知情同意书, 告知患者检查前准备及检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具体细节, 以减轻患者恐惧感。另外, 还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检查前还应认真阅读患者MRI检查申请单, 了解患者病情, 对一些疑难病例需密切结合临床, 进一步核实确认[3]。进入扫描室前, 意识清醒的患者, 填写磁共振检查知情同意书和口头确认没有心脏支架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险因素, 除去身上金属物品、磁性物品等影响检查效果的物品。意识障碍患者评估其生命体征及意识障碍程度, 通过陪伴了解有无MRI禁忌证。应使患者MRI检查安全、无害。MRI扫描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噪声, 是磁共振不能避免的, 患者不必害怕。MRI检查所需时间较长, 磁共振扫描过程要求患者保持身体不动, 身体活动会导致检查图像不清甚至扫描失败, 提前告诉患者放松静息状态下卧于检查床上, 平稳呼吸并采用支持与认知疗法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 首先运用沟通技巧[5, 6], 用自己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 以及与同事的密切配合使患者在心理上接受检查。同时尊重患者, 仔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要求、疑问并及时沟通, 用平和的语气向患者讲解, 利用自己丰富的医疗护理常识取得患者的信任, 让患者认识到检要性, 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检查。

3. 2 增强扫描前的护理 MRI增强扫描, 应用价值在于①提高病变的发现率, 发现不易或不能发现的小病灶; 注射对比剂后病灶或正常组织强化, 使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增加, 病变易于发现, 如临床疑有病变或诊断不明者, 应做增强扫描。②增加病变与周围组织对比, 使病变显示更清晰, 如病灶周围水肿时, 平扫不能区分病灶与周围水肿, 增强即能发现病灶。③有利于病灶定量、定性诊断。④对病灶治疗(或手术)后疗效的观察, 提供定量和客观的评价。⑤在MRA检查中, 可提高血管的信号强度, 增加血管和背景组织对比, 有助于小血管和静脉系统的显示, 尤其对判断引流静脉有帮助。所以 , 因病情需要行增强扫描时应全程陪护。首先, 护理与医疗人员应密切配合共同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增强扫描的目的及增强扫描的大致过程, 通过注射对比剂能有利于病变的检查, 并确定病变的性质、大小, 尤其是避免对小病灶的漏诊, 有利于下一步明确诊断及临床治疗[4];其次, 护理人员需向患者细致讲解MRI扫描中所用的增强对比剂的相关情况, 应强调该药相当安全, 极少有不良反应发生, 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轻度不良反应, 相应处置或稍事休息即可恢复。作者在MRI工作十多年来, 没有发现1例患者相关并发症。同时我们还通过患者微小肢体动作及表情, 使患者放下防卫心理和掩饰心理来面对现实。

3. 3 增强扫描中的护理 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 严格掌握药物剂量, 注射速度和注射时间。通常用药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若有过敏史时, 用药要慎重或不用, 提前对患者状况做出评估。穿刺部位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 同时避开关节、静脉窦, 严格按护理程序进行穿刺, 针头需固定, 防止因高压注射时回弹滑出而造成对比剂浪费[5]。如胸腹部扫描还应提前锻炼患者屏气, 让患者了解检查过程, 以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 顺利完成扫描全程, 腹部增强时均采用多期动态增强扫描, 设定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速度为3 ml/s进行推注, 在屏气状态下分别于15~20 s, 50~70 s, 3~5 min行FSPGR T1WI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图像进行采集。增强扫描是患者检查的一部分, 注药时准确熟练地刺入静脉, 注射过程中要严格监视患者的情况和整个注射过程, 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合理摆放患者, 尽量使患者舒适, 通过谈话等使患者放松心态并平静地接受MRI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过程中,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不良反应, 使患者心理放松。同时防止对比剂外渗。嘱患者找自己舒适正确的姿式仰卧检查床上, 通过谈话等使患者心理放松, 配合完成检查, 此阶段还应通过表情及微细肢体动作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 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 及时进行调整以得到清晰并符合要求的图像[6]。增强后的T1WI图像均获得高品质MRI图像。经影像科医师和临床医师阅片, 评价达到满意的强化要求。总之, 根据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肢体语言的干预, 与医师共同配合, 使患者心理放松, 积极配合, 共同完成扫描全程。

3. 4 增强扫描结束后心理护理 对比剂注射完成、增强扫描完成后, 作者通过交流来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 以及身体有无特殊不适, 对患者能积极配合检查表示认同和赞赏。让患者稍事休息, 观察其是否有不良反应, 简单透露检查结果, 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检查结束患者离开前, 应叮嘱患者或家属妥善保管好MRI片及诊断报告单, 以作个人疾病档案, 当作备用[7]。

4 小结

768例患者进行MRI增强检查患者的护理中感受到, 通过医护人员的配合, 了解患者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活动并及时进行处理, 使患者消除顾虑, 积极配合检查过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但仍需继续努力,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8]。

参考文献

[1] 张树森. 护理心理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03-111.

[2] 牛彦 .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 2010(9): 245-246.

[3] 宋建华, 汪启东. 磁共振在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6):843.

[4] 梁静, 胡亚兰, 赵青.对130例肿瘤患者不配合磁共振检查的护理干预 . 实用医技杂志 , 2008(22):2968-2970.

[5] 廖友芝, 刘少欣, 高焕新. MRI增强扫描患者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 护理学杂志 , 2006(1):70-71.

[6] 郭小莽. 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7(10):1859-1860.

[7] 宋辉 .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中国民康医学 , 2008(19):2337-2338.

第5篇

心理活动课是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但由于普遍缺少一种较为规范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引导,不少教师不知道心理活动课究竟应该如何上,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结合多年的研究学习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一堂有效的心理活动课要禁得住五个追问。

一、追问积极性,好课的前提

积极性就是心理活动课要关注学生心理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方式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它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学生个体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内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和活动内容的设计上,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学生所谓的“心理问题”和“矫治策略”上。此外,大部分学生是健康的,如果课堂上教师大谈特谈问题,一是让学生觉得事不关己,无须参与教学活动;二是让学生觉得教师“作践”自己,心里会自发地抵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发展空间远远比教师想象的要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发展。如果教师上课时把视角更多地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学生就会觉得上课内容和自己有关、对自己有用,并感到受到老师尊重。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体验与感悟。在这种理念引领下的心理活动课才会是好课。

二、追问主体性,好课的灵魂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的提升无法靠外部强制实现。如果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这堂课就不会是好课。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学生。这句话虽和双主体课堂理念相悖,有待商榷。但也说明如果学生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心理活动课就不会有成效。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精选“真实性”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有所想、有话说、有事做。其次,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表达、去辩论、去表演、去分享。改变学生原有的一些错误的观念、消极的体验。心理本来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没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和感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最后,要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现状有个准确、清晰、全面的了解和理解,激发学生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强烈愿望。可以说,没有自觉性也就没了主体性。

三、追问情境性,好课的保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强调将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情境中而获得理解。心理活动课要取得良好效果就需要教师创设具体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修正不合理的观念,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升华。离开了具体的情境,课堂活动就脱离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就显得比较干瘪,没有生气。

心理活动课不能就理论谈理论,就问题说问题。它既不是心理学专业课,也不是心理咨询或治疗课。它需要学生在活动中有思维的碰撞和深刻的感悟。为此,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比如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乐学;设计真实的交往情境,改变学生不良的交往观念,消除学生的人际交往偏见,提高学生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营造真实的情感情境,让学生正确面对情感纠纷,学会自我调适,掌握合理的宣泄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离开了情境性,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就没有保证。

四、追问体验性,好课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一个道德概念成为一个信念,必须经过情感体验。”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更是如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主要由感受、情感、理解、联想、感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心理活动课尤其需要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去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成长的经验。在学生个体心理品质优化的过程中,说教的作用甚微,体验成为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有学者认为体验连接了认知与行为,是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枢纽与核心。

积极的体验积累了积极的力量,并逐渐形成积极的人格。学生有了积极体验后,才能将各种外在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信念,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来自于学生自身,因此更容易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心理活动课有着特殊的教育目标,它着眼于学生的满意感和幸福感。满意与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与主观感受,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主体活动、情感体验、师生对话与经验分享。

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慢慢培养,需要学生慢慢领悟。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上,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从容不迫,给足时间让学生去慢慢咀嚼。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顿悟”。可见,学生是否有所体验与感悟是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的关键所在。

五、追问和谐性,好课的基础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对每个学生来说,其经验世界都是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学生对相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面对相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表现。心理活动课堂就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差异性,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不仅仅培养心理健康的人,还要培养个性鲜明的人。心理活动课堂要有多维活动,既要有生生交流,也要有师生对话;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思想自由碰撞。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澄清异议、提炼归纳、鼓励支持、折中等技巧促进学生进行经验分享。

心理活动课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在真诚、理解、接纳、鼓励的氛围下,学生会放下各种伪装,开始真诚地面对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自我检查、自我领悟、自我开放中自我成长。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压力,心情愉悦,师生围绕目标和谐共存,这是好课不可或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慧颖.心理活动课教学: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4):56-59.

[2]任杰.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设计与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6(7):69-73.

[3]麻彦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启迪[J].教育探索,2009(8):120-122.

第6篇

心理活动课作为一种课程形态,不仅要遵循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要求,更要凸显自身特色――以体验为主。这种体验包括心理游戏、故事、视频、情景案例及绘画等形式。无论选择何种形式,其目的都是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认知、提升。然而,在实践中,心理活动课对体验环节的设置与把握不够合理,容易出现学生体验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的现象。

既然体验环节对心理活动课意义重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必不可少,那么体验载体应如何设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呢?

一、内容积极,提供心理发展资源

体验载体的内容要正向、积极,为学生提供心理发展、成长的资源。一则故事、一段视频、一个案例,这些载体的呈现,在吸引学生进入情景的同时,也在传递一些信息。积极信息能帮助学生心灵成长,消极信息可能会引发学生的不良体验和感受。在“学会表达你的愤怒”一课中,教师采用了湖南卫视节目“变形记”中的小段视频。视频中的父子三言两语便开始冲突,双方愤怒情绪明显,接着由言语冲突变为肢体攻击。这个载体的情绪卷入效果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分享热情,大多学生都能看到这种愤怒表达方式的不足。体验生成与预设一致。

但是,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夸张的音乐和激烈的冲突使得孩子们在观看时表情凝重,视频结束后个别孩子长呼一口气。从他们紧张甚至略带恐惧的表情中,可以推断教师选用的载体内容可能碰触到其内心的某个部分。而在这种结构式活动课中,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如何干预仍然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因此,体验载体的内容不仅要满足教师的原设需求,更要成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源,帮助学生成长。

二、情境关联,唤醒学生情绪情感

体验载体构建的情境要与主题相关联。类似的情境可以唤醒学生相关的情绪情感,搭建心理联结。“换位,让交往更温心”呈现了这样的情境:兰兰和婷婷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因兰兰不小心泄露了婷婷的秘密(暗恋班里某位男生)而产生冲突,两人的友谊面临危机。婷婷若执著于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伤害,将失去一个好朋友,但如果压抑自己,勉强原谅兰兰,“被出卖”的感觉可能成为日后交往的心结,甚至成为下一个冲突的根源。

这个案例中的心理两难情境是同伴交往常见的矛盾,与主题“换位思考”契合度高,教师无需作更多的解释和引申,学生自然而然能体验到换位思考的意义。因此,具有主题指向意义的体验载体,更容易唤起相关的情绪,为下一环的活动作铺垫。

三、形式趣味,打破学生心理阻抗

从某种程度上说,体验载体的形式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会直接影响一堂心理活动课的成效。对于一些没有趣味和吸引力的体验活动或案例,学生可能会用沉默回应。相反,形式活泼、生动且符合其年龄特征和需求的载体,则可以打破学生的心理阻抗和防御。例如,“集中注意力”这一主题在中小学阶段都会涉及。教师们经常采用“抓竹子”这类注意力训练的游戏,要求学生听到“竹子”二字时完成相应动作。多体验几次,学生可能产生“体验疲劳”,没了兴趣。有位教师在一堂四年级的心理活动课中,对这个游戏进行重新设计。她用孩子们都喜欢的动画片《哪吒》片尾曲MV为载体,分别从纯视频“看”、纯音频“听”、视听觉混合“边听边看”的方式找出歌词中有几个“他”字。在那个当下,学生几乎没有阻抗地参与体验。

再如,小组讨论、分享过程中,若团体动力不充足,学生的阻抗更加明显。因此,可以尝试给学生一份提纲,加入与讨论内容相关的情绪表情图、树状结构图、思维导图等形式调动多重感官,打破心理阻抗。

四、分层体验,挖掘学生内心感受

一堂活动课,体验载体不在于多,而在于它是否触动学生内心感受。曾经有位教师在活动课中融入校园心理剧,分层次引导学生体验,利用朋辈资源,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分化不同情绪和心理需求。

在这堂主题为“亲子沟通”的课中,辅导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认知层面的体验。在播放亲子沟通冲突的心理剧片断后,要求学生分别从父亲、女儿的沟通方式分析造成冲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投射性问题“面对冲突,剧中的女儿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剧中的女儿,你会怎么做”,鼓励学生进行内归因,找出自己沟通方式的不足。

有了一定的认知铺垫,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层次的情感体验。小组内一个学生模仿剧中父亲的言语姿态,一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改变女儿的言行进而改善沟通效果。辅导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家思考“女儿主动为父亲揉肩倒水,父亲心情如何?”“父亲转变态度,女儿有什么感受?”,帮助学生换位理解亲子双方不同的情绪感受。

最后,学生根据自身经历,扮演亲子沟通冲突的情景。随着家长沟通言行的变化,孩子也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从而促进沟通的顺畅和良性互动。这样,教师利用校园心理剧一种载体,帮助学生从认知体验过渡到情感换位再到行为迁移,层层递进,挖掘内心感受。

五、设问“心理化”,抱持不同分享情绪

设问是对活动载体的提升,它可以帮助学生澄清情绪。而所谓设问“心理化”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和心理需求。例如,引导学生学会亲子沟通,不能仅仅停留在“你掌握了什么沟通技巧”的行为策略层面,而应深入体会“如果你是剧中的孩子,改变那次冲突中的行为,你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的心灵探索的意义。这类投射性问题的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想象,澄清他们在体验过程中产生的情绪。

当然,在设问和解答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学生的个体化心理感受,教师不要过度解释和引申,应采取积极关注等心理技术,抱持不同分享情绪,营造安全、支持的分享氛围。

第7篇

【关键词】 动机 暗示

著名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注意、启发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人的学习智力。”合理运用心理活动规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排解心理障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动机”合理培养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积极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心理研究证明,“动机”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学生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当学生看见众人都在玩某一种游戏时,或在进行激烈的球赛时,他不由的会产生一种参与的需要,一种想主动参与的心理,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满足了暂时的心理需要后,就会消失。这就想一个人吃饱后,对食物的兴趣就消失了。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为学习的动机。如:现代社会计算机越来越普及,许多学生由于对计算机中游戏、信息、的渴望,所产生的学习欲望。间接动机对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由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良好的间接动机上来。

二、“暗示”的妙用

“暗示”主要是指受暗示者(学生)在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暗示者(教师)讨论、表情、手势、姿态动作、服饰、环境、气氛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的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1、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暗示的成功保证。因为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暗示活动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诱导,学生必须对教师具有充分的信赖和期望,才能在暗示中获得启发,受到感染,产生相应的情绪反映。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信任学生,建立和保持与学生亲密无间、融洽协调、相互信赖的关系,使得心理暗示得以成功实施,反之,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有对抗、反感情绪,那么,心理暗示就难以实施。

2、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洛扎诺夫认为:“人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有了一种融洽的氛围后,会是暗示易吸收和巩固,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手段积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和恐惧感,消除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确保教学中暗示的有效性。

3、实施“暗示“的方法。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各种暗示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内需力。从学生活动的整体来设计教学过程,既要考虑学生的感觉、直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在重视学生有意识心理活动的同时把人的各种意识的功能调动起来,并使之相互协调。

首先,情景创设法。创设良好的情景可以有效的强化暗示刺激,在体育教学中,创设声、像、色、图文结合的课堂情景,从不同角度去刺激和感染学生,以增强暗示信息的有效传播,从而化解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如,在一次投掷沙包的练习中,我把几个鲜艳的彩带做为成绩的标志,练习中配以音乐《好小子》,小朋友的练习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练习效果非常的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情景创设法是进行心理暗示的一个不错之法。

其次,高峰体验法。高峰体验法,是指一个人最能发挥作用、最有决断力、最能专心致志时显示出的自信、幸福、狂喜、欣慰等情绪。体育教师可利用高峰体验法来实施心理暗示。如通过课堂教学的,让学生放松,大胆的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其自信,学生们点滴的进步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成绩不是那么好的学生也能表现的非常出色,因为高峰体验使得他们受到鼓励,也使得他们在自我思考、自我决断和自我展示中获得自信。

再次,体态暗示法。体态暗示是心理最常用的方法,体态暗示是老师运用眼神、表情、姿态、动作和距离的体态语言对学生加以暗示,从而起到传递、感染、调控激励等作用。体育教学中,教师平时应该常用体态暗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材料,其传递信息之快,效果之好是无可比拟的。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若教师运用体态暗示进行教学,效果则十分理想。如:课堂上利用手势、用食指放在口中做“嘘”的声示意停止等等。

最后,榜样影响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通过改变大多数情绪和态度,去暗示班中的个体,使得他们在集体的暗示中得以改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如:一学生上体育课时总是不肯开口回答问题,他说起来声音很小,更不愿意主动示范动作,学习情绪比较低落,经了解,该学生有较轻微的交流沟通障碍,我除了与家长结合教育外,在课上开展“评好搭档”、“优秀合作小组”等榜样影响活动,不久该学生得到明显的变化,现在他消除了顾虑,卸下了包袱,能积极发言,积极展示自我。

三、“注意力”的培养和作用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如学生对老师发出的指令的反映,就是学生对刺激的反映,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教学中,如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和伤害事故。注意分被动和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和个人爱好所产生。上课时,新奇的教具,显目的标志,洪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

1、在教学中,注意运用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生从被动注意引导成主动注意。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先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作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的练习,学生有了肌肉感觉,知道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又如:当学生听到那悦耳动听的自由体操伴奏声时,引起了他们对表演的注意,当看到运动员那优美、惊险的动作时,便逐渐对体操发生了兴趣。

2、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教前滚翻时,可以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总之,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教师的目光暗示,表扬、鼓励与批评、及时的纠正错误、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等。体育教师要善于学习、发现、总结和研究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各种心理活动规律,认真进行探索和实践,灵活运用和创新,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间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条件较差。该班的孩子都是农村来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比例大。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我觉得课堂中应随时掌握学生听课的心理活动,有的放矢,这对我的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1.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营造一种宽松的信任的氛围,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突出中心和典型事例,提纲挈领讲解,并辅之以练习,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老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现在的教学任务已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资料的提供者,而是学生求知和成长过程中的向导。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应热情耐心地讲解和鼓励学生,循循善诱,恰到好处地点拨,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效果。当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面感到厌倦时,他(她)既不会抑制反映,也不会顾及什么规矩礼仪,兴趣和注意力迅速转移。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差,大都是靠自身基本的感性认识去认识现实生活。鉴于此,对他们的讲课就要有明确的主题,最好要有典型和直观性很强的材料,说理有力,内容简洁,用明快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是“什么”,或者“怎么样”,不要过多的委婉迂回。譬如给他们讲“节约粮食”,可以引导他们弄清粮食的来历。再如讲“珍惜时间”,可告诉他们时间的不复返性,时间与生命的关系等,对于语文讲课中的中心和主题,有必要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或采取间断重复等方式,置之于特定的高度,使其鲜明突出,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讲课时主次分明,语体得当,同时音调和音质也是不可互略的因素。课堂上,教师用学生喜欢的语言来讲,系统地讲解教材,传授知识,要充分理解透知识,对于可能涉及到各种知识,老师讲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保证所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上课时,师生多利用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不仅仅老师要讲,学生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老师向学生提问题,学生亦可向老师提问题,还有学生间相互提问或讨论。讲课时要尽可能地抓住主题和关键,因势利导,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同时讲后还要进行小结和练习,让学生对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这种方式也可不拘泥于一问一答,学生的疑问也可作为现场讲授的内容,使师生互动能够达到一定高度。

3.讲课时所采用的语言,宜更多地采有口语,规范得体、通俗的语言能够给人以亲切感,对初中学生来说,教学中,我尽量选择适合少年心理和趣味的语体来讲,这倒不是借学生的腔调和语言,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得注意音节清晰,朗朗上口,语法和修辞切合初中生的理解力,句式要求简短流畅,避免不必要的附加成分,多有排比和反问,语势起伏跌宕。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别性,我在讲课时语言尽量清晰,简练、准确、生动,要有启发性。其次是说写并重,恰当地运用板书,情景再现地把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对教材中的发现的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老师要大力引导,特别是对与教学主题有关的问题,老师要及时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并激活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方面,以古文言文的讲解尤为突出,如《论语》和《伤仲永》这些文章。

在讲课的语速方面,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我尽量把语速控制在^慢的水平,并根据文章的内容需要适当调整。另外讲课时声调也比较重要,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与否?主要借助老师的语言,而语言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容和声调的变化来实现。语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断句或强调内容上,老师应尽可能地将感情的变化投入到文章意境中,如讲《黄河颂》这篇文章时,前面部分的语调应低沉有力,随着情节的推进,声音也随着作者的感情而高亢洪亮,提升课堂的感染力。

总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并不欣赏复杂哪怕是精髓的智慧,却喜欢一些浅显易懂的东西,一些风趣的语言,这是其智力基础有关,对于这样的一个听众群,老师在讲课时尽量不讲具体的道理,因为他们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甚至于有一套所谓的自己的标准。当然,如是在纠正他们的一些观点性的错误时,最好不要让他们觉得你是在教训他们,可不妨在语言中加点糖衣,这可能更适合他们的理解和接受。

第9篇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工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引起的外伤也日益增多。多数外伤病程进程快,患者出血多,身体承受着较大的痛苦,精神上毫无准备。由于求生欲望的驱使,患者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希望能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救治,使自己转危为安。本科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52例,现浅谈一下此类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护理。

1 术前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护理

手术对患者而言,是个很大的刺激,患者常会精神紧张,坐卧不安,害怕麻醉意外,害怕手术失败落下残疾。不少患者会问手术中是否会疼痛,手术后疼痛剧烈怎么办;担心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害怕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有的患者听到或见到过手术失败或发生医疗事故的事例,希望手术由技术水平高的医生主刀等等。手术前夜尽管服用镇静安眠药,但多数患者仍难以入睡。手术前的这种不良心理状态得不到缓解,将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耐心、有水平,用恰当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手术情况。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差异,合理、恰当地向患者解释手术前的准备,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及术后采取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精神有所放松,增加其安全感。对手术前需留置尿管或胃管的患者,需向患者说明。对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在交谈时应了解其焦虑的原因所在,应突出介绍该患者手术的有利条件,介绍手术医生和麻醉师的情况,树立医生的威信,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另外,骨科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可以介绍其询问同类手术患者情况及信息,这对术前患者情绪影响很大,可以增加其安全感。经过术前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产生信任感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很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很有益的。

2 术后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护理

术后患者最急切想了解手术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用关心、体贴的语言告诉患者一切正常,手术很成功。因为此类患者一般不采用全麻方式,手术过程始终是清醒的,所以患者始终精神很紧张,此时被告知手术很成功,患者又见到自己的家人,此时心情才放松,应该让其安静休息,保存体力。

术后患者,身体很虚弱,情绪烦躁、易怒,睡眠不好,应注意保持环境整洁、安静,病房空气清新,减少探视,减轻不良情绪刺激,治疗操作应集中、轻柔,争取患者家属配合。

随着力渐失,疼痛逐渐加剧,引起患者紧张、恐惧,应当理解患者的心情,耐心观察其疼痛反应,尽量想办法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精神放松;允许其,分散其注意力,适时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疼痛。对精神紧张的患者采用暗示疗法或放其喜欢的音乐也可减轻疼痛。

术后患者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忧郁、易怒情绪。骨科患者多数有石膏固定、皮牵引固定,活动受限。长时间卧床,使其心情忧郁,食欲不振,易激怒,不愿说话,生活不能自理。患者这种情绪障碍如不及时排除,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应该主动关心、体贴他们,通过他们不多的言谈举止,准确分析其性格、心理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及生活困难,指导患者在床上吃饭、大小便的正确方法,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渡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康复。

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持续性的消极情绪有害健康,而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幽默、健谈、豁达开朗的患者能调动患者情绪,使病房时常充满欢声笑语。护士应有意识地组织调整病房患者,组织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文娱活动,使患者的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更充实。

第10篇

艺术心理学的内涵

艺术是指通过形象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因表现手段和方式不同,通常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特点是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并独特优美而丰富多采。在我们探讨艺术的内涵时,可以将一些绘画、音乐以及与艺术有关的特殊活动当作表现和反映艺术价值的特定媒介,这样就可以从人们的情感、意识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渗透。在现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艺术越来越广泛的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激发着人们的精神需求,艺术发展的趋势将走向无限化。

心理学是指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现代心理学的产生,心理思维驱动着一切的实践活动,指导并调节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性的知识,在为人类各个领域实践活动的服务中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心理学也称“心理学美学”。研究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过程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内容包括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像和审美思维,艺术欣赏中的理解、判断和鉴赏以及艺术家的个性心理结构等。心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点的。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一种现象,如在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对画面色彩的温度感;这些都是思维的结果。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其它实践中经常发生的认识活动。

艺术作品中的心理需要

在我们对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与所被欣赏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而且主体对客体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对物质需求满足的情况下,对精神上的满足标准逐渐增加,甚至精神追求所达到的愉悦感是物质上无法超越的。这是人们拥有审美基础的情况下,所要进行的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它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审美水平。当一个人具备了艺术审美的能力,艺术家将会创造出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样才使得艺术品实现了其艺术审美的价值,才能在社会中发展其各项功能。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理解大脑对感官外界事物的功能,这样才能深入认识作为主体的人是怎么进行艺术欣赏的。首先,大脑的前期准备过程是主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信息的感知,并将这些信息储存起来。之后在进行艺术欣赏和艺术实践活动的时候,主体的大脑被丰富、大量的信息充满,就会对艺术作品产生升华与感悟,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艺术作品。在这里大脑储存信息的丰富程度,是欣赏艺术品时理解能力的关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新奇的事物,我们接触它,感知它并将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对这些事物的感悟也引起了我们的情感和行动,并在之后会因为一定的条件再次出现。

艺术实践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

心理活动是一种最基本的活动,主题进行艺术欣赏时,心理活动占首要位置,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就是人们感性层面的活动。一件艺术作品倾注了艺术家的审美与情感,当人们主动参与进艺术实践活动中,就是人们在自然而然的带着感情来欣赏艺术品。只有人们对摆在面前的艺术品放进自己的感情来欣赏,就会实现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如上所述,主体质的飞跃是一种艺术欣赏时变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大脑对所感知信息的分析能力。我们知道,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也就是主体大脑对艺术品大量信息的分析内容,包括艺术品题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所选用的体裁是否一致。大脑是脑的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而且因人而异,不同审美基础的人对艺术品的体会是不同的。

第11篇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 师生交往

一、研究背景:

心理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在新的课改条件下,教师面临新型师生关系的挑战,除了思想教育他们要找寻德育的另一个翅膀――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活动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由外化实现到内化的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相互沟通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行为,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的一种活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谈的人际交往,即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等心理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优良环境。

师生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一个缩影。师生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的交往过程。师生交往在学校内部的人际交往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良好的师生交往,可以促进师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反之,会给教育教学活动和师生情感交流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我们对全县10所川、山、城区300名学生和百名教师访谈的情况看,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

1、师生关系是朋友式,在关键时候是顾问,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

2、老师尊重、理解、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考虑他们的家庭、成绩、长相、性别等问题。

3、老师有丰富业余生活,能与学生一起从事休闲活动。

4、老师出语文明、和气,最好具有幽默感,与学生关系和谐。

5、老师开朗、乐观,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善待学生。

老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

1、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能体谅老师的苦心。

2、师生间做到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

3、与老师坦诚相见,彼此融洽、无隔膜。

4、互相理解、信任,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结果来看,师生关系问题比较受关注,而且总体关注的问题一致,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难以令人满意,学生藐视老师,在课堂上大吵大闹;教师不尊重学生、不一视同仁对待学生的现象均有发生,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疏远、缺乏沟通、师生感情产生隔膜的现象在现阶段比较严重。为此,我们开展了“师生交往 ”的实验研究,期望通过实验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二、研究范围:

在城、川、山区各选择一所学校运用心理活动课进行改善师生关系的实践。

参与学生466人,教师共12人。

三、研究方法:

1、问卷法:开学初和学期末两次对学生进行师生关系状况调查。采取的是开放性的问卷方式。主要问题是师生之间对彼此交往满意的部分有哪些?(形体语言和口语表达方面,人格方面等)不满意的有哪些?建议有哪些?一方面找到实施的措施,另一方面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2、访谈法:学期初访谈所教班级的全体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他们理想状态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怎样能够实现?主要是在问卷基础上的补充调查,目的在于找到师生关系冷漠或者隔阂的症结,以便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施措施:

1、师生走入彼此的真实情感世界:

我们采取了师生一起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师生在放松、回归“童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走入彼此真实的情感世界。这里的游戏、活动不同于学生的那种自发游戏,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活动。游戏和活动是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心理教育的目标选择设计的、有主题、有活动形式和方法、有设计方案、能控制活动的过程、能评价活动的结果。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一起玩粘年糕的游戏。师生围成两圈,随着音乐走,音乐一停,老师就要抱住旁边的几名同学这样,我们就组成一个组,然后,提几个问题,如;你们生活中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你们生活中比较困惑或比较难过的事情是什么?请各组的老师和同学先组内交流,然后请老师和同学分别发言。最后,让师生交流感受。

此游戏来目的是融洽师生感情,活跃气氛,增进师生间的初步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开端,让师生之间在交往的时候多一些了解,少一些误解,能感受到师生交往的快乐。

2、学会倾听彼此的谈话:

(事先准备好一些张纸条比如:1、我喜欢你2、你真棒!3、你很聪明4、你很漂亮5、你真好……)联系师生交往的实际情况,提出师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有时,学生抱怨老师没说清楚,而我们老师发现当我们说了很重要的话时,我们同学却根本没听,那么,现在我们师生之间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是否能正确感受对方的话,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呢?由此,引出游戏――传话,游戏的规则是这样:

(1)每一组的每个成员都站成一竖排,每两人之间的距离是一臂。

(2)每个人在传话的时候可以加手势、口形,但不允许出声。

引导师生注意观察,同时请思考,你们觉得在这次交往中,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小,几乎没有声音,但我们都能理解,这是为什么?我们在师生交往中,正确倾听的关键点是什么?请各组派代表发言。

师生总结出,学会倾听的关键有以下几点:我们在倾听的时候要面带微笑、要目光注视对方、身体稍微前倾、用心和智慧去感受对方的形体语言和口语表达。

3、尝试理解对方:

我们认为了解和倾听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但最终要达到理解的效果。生活中,我们总说“理解万岁”,证明我们渴望着彼此的理解。我们通过游戏来看看师生彼此理解的程度。

我们准备了系列成语1、春意盎然、2、三心二意3、大吃一惊4、画龙点睛5、眉开眼笑6、惊弓之鸟7、前仰后合8、掩耳盗铃9、对牛弹琴10、恍然大悟……让师生配合猜成语,制订的活动规则是:1、一人表演 ,另一个人猜成语。2、可以解释这条成语,但不许出现成语中任何一个字,否则罚下;3、每个成语的解释限制在三句话以内。通过此活动来了解师生彼此理解的程度怎么样,师生配合的是否默契。无论沟通成功或失败,让大家总结,他们沟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再加以引申,如果不是一个游戏,在生活中,如果师生交往时,我们怎样说话,才能让对方理解呢。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彼此理解呢?各组讨论并做总结发言。

最后师生总结出:在师生交往中,交往的技巧是我们要会说话,说那些让人能理解的话,说话要说到人的心坎里去,多说赞美的话。

4、以赞美增进情感: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出六月寒”,在师生交往中可能由于大家由于过高的期望值,以及太熟悉的缘故,说话变得不假思索,再加上性情和素养的问题,一句非善意的话,成为师生矛盾的导火锁。为了改变这种生活中不注意状态。我们进行了学会赞美的心理活动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请每组推荐出一个成员坐到台上来,其中有老师、有学生。然后请每个组给自己组的这名成员写赞美的话,规则是:第一、写的话要不超过三句话;第二、不许出现名字、性别和老师、学生的身份。我们收上之后随意发下去。请各组依次把条上的话读出来。请台上的老师和同学注意听,猜一猜被夸的人是谁?然后请被赞美的人站起来并谈感受。

师生在活动中表示:短短的45分钟就在快乐、融洽的氛围中走过,但我们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很长,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让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让我们师生在交往中了解,了解中沟通,沟通中理解,让我们在彼此的理解和信赖中一起享受生活的欢乐,让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绽放。

五、研究效果:

1、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们能够把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区别对待,不再是简单评价式的学生观,而是共情式的学生观,我们一项小调查表明,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认识到学生的许多问题不是思想问题,而是心理年龄段的发展问题,当老师们的观念和心态发生了变化后,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逐步上升。

2、教师的沟通技能得到了提高:

老师们普遍的的感受是遇到教师与学生的问题时老师心态平和,感觉办法更多了。在教师会上,一位班主任向我们讲述这样一件故事:计算机课上,一位学生拷贝了一张游戏盘,老师在前面讲课,就有好几位同学在自己的电脑上热火朝天地玩游戏,还通过网络发给更多的同学,引诱大部分男生一起玩。老师通过主机看到后,就将这些同学的电脑显示成了黑屏,他们不但不知悔改,还拔掉了网线继续玩。老师最后亲自删除游戏,可是当她删完最后一个时,抬头才发现刚刚删除过的游戏又回到了那几台电脑上,老师非常生气。计算机老师找到班主任,班主任对带头的学生心知肚明,但她没声张。她走进了学生家里,表扬学生的房间布置得很有特色,表扬学生爱好广泛。在不断地夸奖下,学生聊起了网络并告诉老师学生称他是电脑通,老师请他做自己的老师,帮助计算机老师维护网络安全,他愉快接受了。

家访结束,学生感谢老师在他父母面前我好好地表扬了他,没有向他父母提及计算机课上发生的事。送老师出来的时候,支走了父母他说:“太感谢您了,老师!我保证今后是不会让您失望的!”老师深深地体会到换个方式、换个环境,谈心的结果会出人意料!

3、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一个学生而言到学校不是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学期末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学生在关注老师的同时,把爱心迁移到周围人。90%同学都说在教师节那一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真诚对老师表示;在“三.八”节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他们“写给母亲一封信”表示庆祝。家长把孩子们细微的变化归功于老师。正如朱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学这种感情升华让我们感到欣慰。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更加积极向上,班级凝聚力加强。班级出现了“雷锋式”的同学,她们不但在家里照顾父母,在班里帮助同学,在校内主动为教师洗座套,在校外义务为敬老院老人服务。经过调查,在这些学生的影响下94%的同学在家里都承担了一项家务。

学生学会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减少了,非常友善,在别人有困难时、需要帮助时,他们懂得伸出援助之手,在班内、外、学校内、外都有服务意识。

4、师生之间更加自我开放。

师生之间有了初步的课外的了解和相互之间的理解,师生情感加强。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与老师交流,体会了教师工作的辛苦、劳累,懂得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师生关系前所未有的和谐、融洽。活动课后,学生的课堂表现明显好于从前。我们的一位老师颇有感慨的说,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自然就畅通无阻了。

一位学生在心得中写到:正向徐特立先生与的关系一样:“你您现在是现在是我的老师,您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学生把一个伟人和他的老师的故事比拟成自己和老师的情感。这里再次体现了师生情是人间美好的一种情感。

当然,我们在活动中注意到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科研水平与他们开展好心理活动课休戚相关,与活动效果成正比。今后,我们将在教师专业化培养,尤其是增强教师心理学素养方面多下气力。

参考文献:

《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第四章第二节,第十章,第二节,宋兴川、刘旺编著,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第12篇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生剧变的时期,他们需要更深刻地思考自我与社会,更理性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学会面对生活。高中心理活动课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提升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课堂教学作为实施高中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既是师生共同学习的中心舞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并非仅是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是偏重学生情感、意志品质、个人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不能促进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有效学习。高中心理活动课教学必须面向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这是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互动体验式教学”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互动体验式教学就是在学生体验学习的基础上,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使师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互动,让学生通过充分参与活动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在实践活动中体悟和理解、内化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性知识,最后将理性知识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生成情感、健全人格、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互动体验式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的互动过程。

“互动体验式”教学有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所揭示的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是互动体验式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心理学依据。大卫·库伯认为体验学习过程要经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到行动应用四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经历从感知者、观察者、思考者到实践者之间的角色转变。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是互动体验式教学设计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杜威认为,知识就是经验,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建立在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之上。传统教学以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主导为中心,忽视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性,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拓展知识。

二、“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操作方法

根据中学心理活动课的特点,“互动体验式”的课堂结构,可以架构为:“引入话题—创设情境—观察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迁移应用”这样六个环节。现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分述如下。

1.“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前提:引入话题

“互动体验式”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设计者是教师。因此,教师有一个启动互动体验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话题来引发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话题可以是我们咨询时了解到的学生们关心的话题,例如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习、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扰。

2.“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载体:创设情境

作为“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设计者,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情境活动。所创设的情境要围绕学习目标,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习者的个体需要,产生动机。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所提供的情境材料,要能诱导学生有感有悟,能从中获取新的认识。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学生亲历的事件,也可以是案例,还可以是名人典故或者小故事。大课堂的空间下设计情境,既要围绕主题,又要把握好时间。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兴趣原则,即要能激发学生兴趣;主题原则,情境要围绕教学内容和主题,要和教学内容相契合;具体原则,情境要有目的、有计划,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要和教学单元的内容一致;时间原则,每节课的情境设计不超过15分钟。情境设置可以利用小表演、投影或者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

3.“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基础:观察反思

这个阶段是学生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自主体验阶段。这个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他们探寻感悟或体验的方式和方法。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的反应,引导学生关注所听到、看到和感觉到的,将学生的体验由感官的表层感受引入内心深层的思考。

4.“互动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分享交流

分享交流阶段就是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辩论,互相启发,运用团体的互动,让学生个体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贡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和收获启发。团体内彼此的分享,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可以促使作为体验主体的学生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使内化进一步深入,通过个体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在交流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感悟和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从正面来指引学生的行为方向。为了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这个环节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尊重对方的观点,专注倾听,发言要围绕主题,随时聚焦和掌控好时间。

5.“互动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总结提升

这个环节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的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的总结要简短、概括力强,可以通过名言警句将本次课程的学习理论要点进行连接、提升;也可以采用与学生分享的方式,用学生分享总结的最精彩的原话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感到被尊重,同时也鼓励了学生的创新,使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

6.“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落脚点:迁移应用

迁移应用是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落脚点。它决定着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起着强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要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

当然,以上六个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师备课情况有所侧重,作灵活的调整,一切以实效为依据,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为目的。

三、“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操作策略

“互动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心理学学科特点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挖掘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切入点和操作模式。

高中心理活动课互动体验式教学如果离开心理学知识去实施,是无实效的。另外,体验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体验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是多样性的。教师应根据心理活动课学科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把学习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意志品质教育、人际适应教育、青春期心理教育、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等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融入到恰当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这样,既保证了体验学习的时效性,又保持了体验学习的多样性,使每一次体验学习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具体而言,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互动体验教学的方式。

1.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课堂上使用心理情景剧教学时要注意选题应能反映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剧情集中,反映教学主题,典型性强。整个情景剧的时长控制在八分钟内为宜。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讨论、分享体验环节,并从中归纳心理学理论知识或解决方法。

2.游戏活动。将游戏作为情境,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理解,从而达到心理成长。教学中开展游戏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有兴趣,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后的分享讨论是重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游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讨论,点出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使学生在玩中、做中、乐中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3.电影(视频)赏析。所选材料要密切配合教学主题,所截取片断要集中突出所讲的心理健康内容,典型性强。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观看前提示学生注重心理感受,不要过分注重故事情节和艺术表演。视频素材放映后,教师要组织讨论或辩论,深入分享并要学生联系自我形成心理学认识。

4.冥想。冥想是使人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体验的一种心理活动方式。冥想可以使人们放下理性认识的控制,全然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使生命的存在摆脱“我应该”的状态,全然地进入“我是”的自然状态,与真实的我在一起,去感受,去觉察,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去改变,去成长。课堂上如何使用冥想呢?先让身体放松,然后根据课程目标使用指导语,语速缓慢、轻柔。如果有条件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最终通过分享、讨论和总结、解说,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思考与认识。

5.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对测试题的回答,了解自己某一方面的心理状况,同时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在使用心理测试时,要注意测试题的科学性。指导语应提示学生按照他们的真实感觉而非理性的“应该”去完成测试。分数只是参考,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了解。分享讨论时尊重个人隐私和个人选择,不要强求每个人都表达或全部表达。

6.案例教学。围绕教学目的,把学生的心理个案加以典型化和保密处理,形成供学生讨论研究的案例。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个案分析中了解某种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思考如何解决这类心理问题,从而增加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们体验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观察所形成的意义通过行动应用来验证和理解,透过“看”与“做”的交替,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

四、“互动体验式”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互动体验式教学作为高中心理活动课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它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其特征和适用范围以及操作策略也容易产生一些错误认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以下问题:

1.防止互动体验式教学的“片面化”倾向

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了体验,仅把体验学习理解为一种新的“寓教于乐”活动,只停留在“体验”具体活动阶段,忽略了学习者个人经验的处理及转化,并没有将体验后促进其内化的“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或“迁移应用”等循环走完,结果是无法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强调“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催化、引导学习者进行反思,并建构学习经验,然后将形成与类化的概念运用到新情境中去检验,防止出现只有“做”却没有“学”的片面化倾向。

2.防止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趋同化”倾向

一些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的“统一性”,即用传统课堂讲解等方式代替学生的亲历,或者以教师个人的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互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独特的自我”特性,因为体验者的经验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个体体验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体验的个体差异正是学生个性在“体验教育”中的必然反应,也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任何问题面前的真实心态。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出现的不同的体验感受,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互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观察、认真引导,并善于捕捉最佳契机,引导学生来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持源。

3.正确认识并定位互动体验式学习的作用

体验学习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高中心理活动课的学习主题都需要用体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师要善于将体验与其他多种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依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整合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法。

总之,在体验学习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当今,互动体验式教学将成为普遍采用的心理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它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严奕峰.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2]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