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感情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人情文化;消费种类;消费意愿;影响
[中图分类号] F713.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35-02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重人情、讲礼节,可谓是好传统。适当的人情消费无可厚非。然而,随着不良风气的弥漫,讲关系、讲面子的人情消费愈来愈严重,一些人为了充阔气或是获得利益而颠倒了人情消费的本质,甚至让人背上沉重经济负担。“婚丧嫁娶”、“小孩满月”、“金榜题名”这些存在在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人情消费,都是对中国人情社会的充分展现。根据资料显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情消费已经占到家庭收入的38%,人情文化对我国居民消费意愿的影日趋明显。
一、人情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出现的人情文化是社会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生存关系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中的整体化文化理念,分别表现为消费者在购物结构和购物行为等方面的价值理念,是消费者在长此以往的购物行为中所形成的一种逐渐固化的理念,是影响消费者购物行为和购物喜好的一种意识标准,换言之可以称它为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然而从小接受的育和普世价值观,国人在购物行为中也产生了不少礼数共性,比如“礼尚往来”、“人情往来”等。通过观察,“人情消费”在国人的购物生活中占比不小,是我国消费者在消费中表现出的突出现象。人情文化可以合理解释国人诸多行为表现方式,更是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意愿。
人情消费是基于居民自觉情愿的基础上因其人际关系而并非个人所需的非间接给予其他人的支出,民间多用随礼或是随份子来形容。现代社会生活里,人情往来活动越来越多,人情消费可以保持和推动人和人之间的良好社会关系。从维系感情、人情往来的方面来看,人情是居民从情感作为出发点、社会关系作为渠道维系关系平衡的一种行为。人情是一种相对来说脆弱的情感,它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基于彼此互利和有偿交换的,也可以说和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另外的方面可看出,人情并非感性产物,而是综合了利益、资源、关系等多重方面的理性计算,在遵循基础伦理道德的前提下,通过交换礼品实现人情交际的创建和维护。在我们国家,人情是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粘合剂”,具有很大的弹性变化,人情交往对象包括亲戚、好友、同学、同事等等,甚至还存在于不相干的而有利可图的社会对象中。在人际交往中,人情被奉为一种社会潜性规则,也是一项资源互换互利的有效途径。
二、人情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消费意愿的表现方式
消费意愿在某种程度上很大的影响着居民能否实施购买动机以及购买形式。消费意愿体现了购买者个体购买某特定商品的自发性计划的强烈程度,它被看做是购买者能否产生购买动机的主要衡量指标而非间接影响消费行为。消费意愿可被分为四个维度:消费总量、消费种类、消费时间和消费档次。消费总量意愿代表着购买者总消费支出意愿,是花费的所有支出的月均总和。消费种类意愿体现在购买者愿意为某类商品所付出的金额数量。消费时间意愿指的是购买者希望尽早的得到某种商品的强烈度。而消费档次意愿是购买者对购买的商品的档次(低、中、高)的渴望程度。
(二)消费意愿受到人情文化的影响程度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域的文化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作为在独立生活环境中成长的购买者受其生长环境中的习性和文化影响,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购买心态、购买行为。在偏远乡村,“红白喜事”是反映当地人情消费方式的渠道之一。研究表明,村民在红白喜事的随礼时,有他们既定要遵守的“乡土人情”,衡量其在村里的地位和势力,权衡与自己的关系亲疏程度,也结合之前的人情往来具体情况来给出礼金。经济形势的发展、生活层次的提升、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情的表现方式也更加丰富。不单是类别增加,人情交际的金额数目也在不断增加。人情交际的范围也不局限于往常,过去更多的是以血缘、姻缘关系为主要范围,现如今人情交际还向地缘、业缘呈发展态势。在都市中,人情消费比在乡村的同比要更多。无论是参加婚礼、祝贺孩子周岁还是恭喜考入了好学校、搬进了新家等等都会根据自身情况给对方准备一份礼金,礼金数额相对于农村自然会是高很多。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奉行礼尚往来,也就是说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还要求有相对应的回报。那么,我们先收到别人给的人情礼物或是礼金,等到相应合适的时候,再给别人等量对的甚至更多的回礼。如此偿还人情的行为在很大一方面会刺激消费的增长,人情消费已日益成为居民的一项重要支出,而且支出的份额呈增多趋势,支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基于消费者个体之间会存在差异,每个人在维系和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时会权衡自身的实际收入情况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程度。笔者将着重分析研究人情文化对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针对消费意愿,可剖析为以下四个维度:消费总量、消费种类、消费时间和消费档次。其中消费档次划分成低、中、高三档。在我们的研究分析里,消费种类遵照我国统计局规定的消费支出种类为依据,将消费种类归纳为13项:食物、衣服、住宅、保养/保健、通讯、娱乐、医护、其他种类商品与服务、教育培训、旅游、人情支出、数码产品(手机、电脑、相机等)、家用电器(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我们假设其最初都会产生正相关影响,即人情文化对(a)食物、(b)衣服、(c)住宅、(d)保养/保健、(e)通讯、(f)娱乐、(g)医护、(h)其他消费、(i)教育培训、(j)旅游、(k)人情支出、(l)数码产品、(m)家用电器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意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影响。
(三)消费意愿的测量
我们把平均月入额设置为控制变量,从表1可以看出,人情文化对于消费总量(实际)、消费总量(计划)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因此人情文化对于消费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关系影响,人情文化对于购买者购买高档物品有明显的关系影响,然而对消费者消费中档商品和低档商品没有明显的关系,因此假设只在部分程度上合理成立。把平均月收入设置为控制数量,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食物、衣服、住宅、保养保健、通讯、娱乐、医护、其他消费、旅游、人情支出、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等各自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154、0.155、0.150、0.141、0.177、0.154、0.017、0.197、0.180、0.178、0.094、0.060。D-W值都大于1.6而小于2,即都在2左右。这说明,这些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数值没有严重的序列自相关现象。VIF值都小于1.1,其说明以下模型中各自的自变量彼此没有突出的共线性问题。由此说明,以下回归模型的假设可行,能够成为接下来解析模型中独立变量系数的统计参考值。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人情文化对教育培训的回归模型中,变化后的判定系数是0.004,所以,人情文化对教育培训的解释能力可以忽略。所以,假设不支持。通过表2中的数据能够看出,在0.01的明显标准上,人情文化对于假设4中的(b)衣服、(c)住宅、(d)保养/保健、(e)通讯、(f)娱乐、(k)人情支出等的影响通过了明显性检验,得出假设项成立;不过,人情文化对于假设中的(a)食物、(g)医护、(h)其他购买、(j)旅游、(l)数码产品、(m)家用电器等的影响却没法通过明显性检验。
三、居民消费意愿受人情文化的影响综述
其一,消费总量受人情文化的影响变化。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日增高,人们的观念也与时俱进的发生了很多改变。人情消费被贴上了越来越重的功利标签,更多的时候人们更愿意通过物质赠送的方式来表达和衡量人际关系。因而,人情消费的范畴、种类也不同以往,过去的婚礼、祝寿、得子等送人情礼发展到如今搬家、高就、参军、拜师、就业甚至是求医、职场打点等更多方面,在官员和商人中人情消费则更甚。以上这些人情消费的范畴、种类等的增多直接导致了消费总量的增多。其二,消费档次受人情文化的影响。高档物品的消费受到人情消费的影响更甚。当然这和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友人之间重感情等因素也是息息相关。佳节假日和一些特殊日子被认定为沟通感情、维系人脉的好时机,中国人的理念中,小一辈的为了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孝心,通常会挑选档次高、质量好的礼物作为消费对象。更多体现在职场中职员对领导的礼品选择,朋友之间关系亲密的如此人情往来,自然就会选择以质量更好甚至达到某种虚荣心,以精美的包装的高档次礼物为首选。然而人情文化对于中、低档商品的消费影响不是很大,基于以上的分析,中、低档的礼品不再作为人们人情交往的商品首选,所以没有受到正相关的影响。其三,研究显示,人情文化对居民消费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即可认为,在发生人情消费行为的时候,大家更多会依据送礼对象做出因人而异的挑选,最终决定更为合适的消费内容,而不是一味地贪图潮流和时髦。最后,居民消费类别受人情文化的影响。从数据统计可以得出,人情文化对衣服、保养保健类的消费意愿有着相当明显的关系。在国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中,在很多人情交往的社交场合,穿着得体被认为是对他人的尊重、是礼仪的表现。为了出席特定的或是重要的社交场合,购买者会特意定制或购买服装以及做保养保健等来表现场面上的礼节和风光。另外,人情支出、通讯、娱乐受人情文化对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源于我国居民好讲究人情往来,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乔迁新居、孩子满月、生日寿辰、金榜题名等,大家都会相互送礼来表达情感,这些都是人情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现代生活中,城市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联络感情、维系人情的方式已经不局限于必须见面,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发达让电话、微信、短信的运用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在如今文化产业逐步兴旺的情况下,社会风气里尤其是年轻人当中更是奉行“娱乐至上”。同学聚会、朋友聚会不再是拘泥于吃饭喝酒聊天这些简单往常的人际交往方式,也会通过在KTV唱歌、玩桌游等娱乐方式沟通感情、加深情感交流,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在信息通讯和娱乐方面的消费。
毋庸置疑,人情文化对于促进我国国民消费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丰富了居民生活的多样化和活力化。不过凡事必有两面性,有积极向上的作用就必然有不利的消O的影响。凡事讲究适量、适度,一旦过了合适的度,积极的人情消费就容易变成攀比消费和不正风气的消费。也有不少死要面子、盲目攀比、穷摆阔气的情况存在,变成了人情消费的负能量。很多家庭因此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债。有的因为不合理的人情消费造成家庭关系不和谐、伤感情,让本该和睦愉快的事情变巧成拙。也有的因不当的人情消费,受贿行贿,最后落得牢狱之灾。
只要积极健康的对待人情消费,其积极作用还是大于消极影响的。人际交往、人情消费,也应该坚持“绿色健康”的概念。遵守“低碳往来”,不讲求盲目物质攀比,讲求心意,既社会风气蒸蒸日上、不浪费资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更近、却又不失礼仪之风。这是“世风日上”,不攀比、不浮夸,社会能更多重视和关注精神的纯洁、情感的细腻、心灵的感知,让崇尚清新成为社会主流,让人情文化成为居民消费、娱乐、教育、社交中给予自己和他人希望的人文文化。
[参 考 文 献]
[1]袁丹洁.消费文化是消费的知识化和理论化形态[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报,2000(1)
[2]邓向阳.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建设[J].理论月刊,2012,9(12):356-359
【秘籍传真】在高考作文统一评分标准要求下,考生很容易被评分标准束缚住手脚,陷入模式化写作、套作的怪圈。具体说就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情感表达,忽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忽略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独到的认识与发现,只陈他见,只用他例,人云亦云。本组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考生的自我生命体验、感悟和认知。考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自我认识等方面出发,细致观察,生动描叙,使得文章因强烈的真实感而给读者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因对人生社会的观察和思考的独特性和强烈的现实感的表达而吸引读者眼球,撞击读者心灵,引发读者思考。
【综述】
由上面两篇满分作文,我们可以总结出使文章“感情真挚”的方法。
一、体察真情。首先要善于体验自身所承受的真诚的关心、爱护,观察周围生活的闪光点、动情点,能够发现、鉴别人间的真善美,并有着这类情感的丰厚积淀。这样,才有可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袒露在读者的面前,才有可能与读者产生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这就要善于感受、挖掘、积累身边及生活中的真情。
二、巧妙传情。文章要打动读者,打动阅卷老师,不光选材要注意情真、情美、情浓,还要注意表达技巧,表达得好,可以使动人的题材倍增其情。反之,本来有浓烈感情的材料也变得寡淡了。为此,在构思文章时,既要选题材(承载浓郁深情的),又要选体裁(个人擅长的);既要谋划全篇,又要规划局部。叙,则简明扼要;描,则浓墨重彩。文章如果既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又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既没有线索可寻,又没有章法可依,平铺直叙,详略不分,那么读者必然不堪卒读。为此,在记叙描写中还要运用恰当表现手法,尤其要注意:
1.细节显情。其实细腻的细节描写,从来就是很能打动人的。2.以景衬情。景物描写若能与人物感情结合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从而增强感染力,收到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三、文采彰情。“感情真挚”和“富有文采”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感情的文采只能是矫揉造作、无病之。没有文采的感情往往也很难具有穿透力、征服力。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消除作文讲究感情真挚就不必追求文采的误区,一定要消除语言“有文采”高不可攀的思想,认真品读有文采的精美时文和语言有特色的高考优秀作文,确立适合自己实际的语言目标,掌握方法,认真训练,在较短的时间就能使文章展现出亮丽的语言色彩,从而把真挚的情感表达得更加隽永深沉,更加酣畅淋漓。当然,我们不能为追求文采而滥用词藻和修辞,我们只是说,作者披情入文,读者披文入情,情文并茂,作者和读者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人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饱含情感和人文性的优势,适时有效地让学生自由表情达爱,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世界。
1.热爱语文,“亲其师而安其学”。学生总喜欢把对教师的好恶带到相应的学科中。《学记》“疾其师而隐其学”,意为讨厌他的老师就不学该老师传授的知识,那么,“亲其师而安其学”则是喜爱他的老师而学该师传授的知识。作为教师,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喜爱。
热爱语文是语文教学最质朴的要求,也是学生贴近语文、感受语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乌申斯基说:“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深处,不仅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母语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热爱语文,进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这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品质的重要内容。
2.唤醒情感,“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现实生活诸多复杂因素导致了孩子的积极情感日益静默、沉睡。因此,情感教育的第一步便是唤醒情感、激感。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心摇”是主体对“物色之动”这一客观现实的情感反映。“物色之动”是外界刺激,是引起人情感变化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即情境。情感的情境性特征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开辟了由境入情的路径。从教学实际出发,可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氛围,以触动、唤醒学生的某种情感。教学《观舞记》时,我和着音乐做了几个与文本吻合的舞蹈动作,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不少同学也跟着扭腰、送臀。我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声音和肢体语言,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场景,使意象可感可知。在视觉、听觉上给他们以强烈而新鲜的刺激。
3.陶养情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情感的小苗要茁壮成长,必有一块沃土,取之不尽的文学作品便是情感肥沃的土地。“文章不是无情物”,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从作品中吸取并体验情感,以情陶情,以情养情。
要想真正进入文本的情感,需“读书百遍”并“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著名语言大师索绪尔曾说:“词语的声音变化本质是属于心理的,心理的变化是由情感引起的。”没有深切的内心体验,学生无法用声音来展现作者的情感世界。“朗读”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体验。在朗朗读书声中,以自己的经验积累为起点,积极能动地进入文本,重新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怀,物我交融,达到共鸣。朗读可让学生形成语感,在读中熏陶、吸取作品中内含的精神美与情感美。
4.抒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之树郁郁葱葱,我们便期望它开花结果。当心中的情感涌动、澎湃时,借助语言、文字、行为等,使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迁移外化。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借助口头言语抒发读者体验的内心情感,简言之就是“谈情说爱”。说,是情感的输出、物化,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转换为外部的有声语言。作为情感表达方式之一,主要是学生在理解文章后整体性的交流评述,如诵读、独白、对谈、论辩。阅读中形成涌动的内心情感,借助“谈、说”使内在的情感得以外显和释放。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借文字迁移,即写作。写作是个体对生活的反映,是个体认识与情意的自我表达。文字表达不受课堂时空的限制,为读者留出了自由抒写和尽情抒发的天地。学生的情感因此而得以拓展,自身的情感也因此而更加细腻、美丽。
【关键词】以人为本;自主合作;为情而文;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73-02
应试教育的樊篱,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脱离生活实际的被动写作,感情虚假的无病,注重结果的单一评价等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效率低下。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目标,审视并解析这些新观念,对我们进行作文教学改革,重新构建作文教学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1 以人为本,为人而文,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作文是什么?为什么要作文?许多学者、专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表述,有人认为,学生作文是运用语言准确、有条理里的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有人认为作文是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出来。对此,《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则进行了集中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课标》的表述确立了新的作文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是为了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这是写作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需要,通过写作滋养自己的德性、陶冶自己的情操、启迪自己的智慧,这是写作的内在价值。概言之,只有当写作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成为学生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的主体性才会真正发挥,作文教学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主要是为应付考试服务的,因为作文分值大,所以教师教、学生学都是围绕考试进行的,考试拿高分变成了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因此,要扭转作文教学的局面,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将作文与学生的成长融合起来,以人为本,为人而文,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 自主合作,为情而文,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一部分
“以人为本,为人而文”的作文教学必须采取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生活之水,做真情文章。
2.1 自主合作,积极主动作文: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积极主动构建的。因此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长期以来,由于作文目标的错位,学生为老师作文,为家长作文,为考试作文,写作的时间、地点,立意、内容,结构、技巧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限制。带着镣铐跳舞,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使学生勤于作文,乐于作文,就必须提倡学生自主作文,自由作文,自动作文,让学生自由选题,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到做人的道理。让作文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手段,把作文当作自己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2.2 引生活之水,做真情文章:曹雪芹有句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叶圣陶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他的《中学作文教学导论》中把观察生活作为学习作文重要的基本功,他用诗化的语言告诉我们,“文章不应当是硬做出来的,而应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为了给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材料,亲自带学生融入大自然:春天去双台河领略自然风光,秋天率学生辛集市里到小河里摸鱼,冬天去郊外冰河上打雪仗;然后再确定《春到双台河》、《摸鱼》、《打雪仗》这样的作文题目。学生有了生活的体验,写起来就水到渠成,其乐无穷了。上述名言事实充分地说明了:生活是写作之源,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而应试教育几乎关闭了学生参与生活的大门,更不用说主动关心社会人生,积极投入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了。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是提高学生写作的有效办法。《课标》就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3 注重过程,多元评价,让学生从写作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协作的新区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写作教学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为了纠正这种偏向,《标准》涉及了写作过程中搜集资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各个环节。关于什么是写作过程,刘锡庆把它揭示位是写作主体的一种“物――意――文”的综合、转换过程。也就是说,写作过程就是主体如何发现“物”――如何将“物”转换成“意”――如何将“意”形成“文”这样一个过程。
目前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教媒体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已走入课堂教学,这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显示了它巨大的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课文能力、审美能力有着很好的效果。
一、借助多媒体,巧设情境激趣
教师在备课时,应设计出最佳的教学媒体使用方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对于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他们对多媒体展示的图像和声音效果很感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恰当地播放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可以在教学时,请学生欣赏一段美景,学生被优美的独特景色所吸引,情感正处于最佳状态,老师再通过充满感情的语言启迪,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愉悦地、主动地学习知识。
二、借助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有些语文教材内容属于叙事、写景、抒情的记叙文,画面感、形象感较强,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将教材中语言描述的画面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就更能突出直观、形象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他们接受、理解。采用直观、形象的场景再现,播放的乐曲,结合老师的感情朗读,学生自然会被熏陶感染。有些课文可以为学生展现画面使学生有一种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身临其境之感。
三、借助多媒体,培养审美情趣,拓展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便可借助多媒体来激发学生表现美的热情,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训练其表现美、创造美的技艺。
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你恰当地运用它时,你会发现:原来语文教学可以更美的。只要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教材,就一定能抓住教学重
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 阅读教学 情感教育
一、以情激情
所谓“以情激情”,是指教师要通过自己对教材内容的感受、理解与加工、提炼,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展现教材中蕴藏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该策略依据的主要心理学原理是情感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首先,教师要做到“以情激情”,必须深刻体验和理解教材的情感。语文教材中选编的作品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都是作家生命体验的凝结,是他们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阐释,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承载的情
感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因为,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其次,教师要做到“以情激情”,必须学会借助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语言去激活学生,去感染学生,去打动学生。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怀情而教”,运用贴切的语言表达教材的情感,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简洁、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具体地讲,教师要用充满人情味的语言导入课文,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描绘的情感世界,与作品表达的情感相互沟通,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境界,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和谐共振;教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分析作品,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互融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直接展现作品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点燃学生的激情,叩击学生的心弦,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感情体验,进而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二、以境育情
所谓“以境育情”,是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通过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和培养健康情感的目的。情感具有情境性,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首先,教师要做到“以境育情”,必须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过程,是师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是灵魂与灵魂对话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做到“以境育情”,必须善于营造和创设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情感活动的学习情境。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必须创设“煽”情的氛围与环境。
三、以理促情
所谓“以理促情”,是指教师要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不良的消极情绪,促使他们学会用理智调控感情。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带入作品创设的特定情境中,使他们在“寓情于理”中产生对客观事物或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与审美评价,进而在情感上产生“移情”或“共鸣”,最终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并获得美的享受。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认知信息反馈,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比如,实施鼓励性评价就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四、以趣激情
所谓“以趣激情”,是指教师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深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情操、激越的情感,生动活泼的语言,将课文中浓烈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意兴盎然,情绪昂扬。为此,教师要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巧妙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精神振奋,乐学好学。比如,课开始时,教师就可以或制造悬念,或讲讲故事和笑话,或引用诗文与格言,将学生带入恰当的教学情境;课进入时,教师就可以或引导学生抢读抢答,或引导学生揭示尖锐矛盾,或组织学生热烈讨论,将学生带入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中;课将结束时,教师就可以或画龙点睛,或反馈拓知,或存疑启思,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引向深入,拓展到课外……总之,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把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这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拙见。
1充分发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操
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从作家的创作实践来看,情感在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刘勰《文心雕龙》中早已有过深刻而全面的论述,他把文学称为“情文”,认为创作必须抒发作者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在这方面《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无疑是做了表率。他写《红楼梦》先后增删五次,批阅十载,以诗自序说“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都是血”。这字字是血,就凝聚着作家的感情。可见作家在创作时都是把自己个人的感情强烈地渗透到作品中去,这就使得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都渗透了浓浓的感彩,形成以情动人的巨大感染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选入初中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是至情美文:《背影》一文中浓浓的父子之情,《藤野先生》中深深的师生之情,王勃送杜少府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挚的朋友之情,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愁肠百结的思乡之情,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强烈的报国之情……这千丝万缕、“扯不断,理还乱”的情感,怎不教人心潮澎湃,忘情其中,反复诵读,乐此不疲呢?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课文中这些情感因素,使学生得到一次次情感的洗礼,从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2充分投入教师的情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工具”。它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求得新的发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倾注自己的情感。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往往因为喜欢、崇拜某一老师而对他所任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努力将它学好。这不禁使人想起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结晶,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自己,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教材就像一个万花筒,大千世界,包罗万象。那些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走进了语文课堂。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走进文章所描写的境界:从沈复的《童趣》中感受到孩子们特有的童真;从丰子恺的《竹影》中体会几个少年对艺术的渴求;从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欣赏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一身的凛然正气……教师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倾注满腔的激情,必会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 、反复诵读,感受作品语言魅力
语言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教这首小令时,笔者没有立刻进入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由于这首小令前三句是景物的排列,景物的特点也很明显,所以学生就会或多或多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就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这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这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这时候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后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体会出这首小令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这些恰恰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 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吟咏,学生把握了它的感情基调,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领略了文章的韵味,省去了许多环节。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烦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 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具体方法有:(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理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像《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课文,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引导学生进入“意会”境界;(2)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学生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让学生的感受达到准确、细腻、真切,使学生受到感染,引发感情,而后有节奏、有感情地投入诵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作品语言特色
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对语言材料从整体上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言感受,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学习其中的语言奥妙。如在《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品读“看”、“怅”、“怡”等词来感受作品的语言特色;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全篇,想象诗人笔下的人是雄姿英发、气概豪迈,秋景是活泼、美好、壮丽;最后,笔者让学生把这些内容与当时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看,引导学生理解所表达的诗人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如果缺乏总体感知,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三、揣摩咀嚼,品味作品语言
叶老说:“一 篇作品只读一 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这句话点出了咀嚼、推敲的重要性。而语感的会意性就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就必须揣摩、体味。首先,具体品味语言还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人们常说:“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我们学习语文,一 定要把生活中的“一 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越真切,遇到一 篇文章,便会引起你的共鸣,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深切。如《我与地坛》的第二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亲身经历母爱的生活,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作者当时传达出来的对母亲深深地沉痛的悼念。其次,品味语言一定要驰骋想象,意会言语,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因此教学中教师一 定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如《致大海》、《雨巷》、《春》等散文诗歌,让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 幅幅画面,尽情驰骋于想像之中,才能感受文学意境。
四、从实践中强化语言能力培养
从一 定程度上说,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要使学生自己进行实践,使他们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使其在不断地运用语言中,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促进语言能力的形成。可以通过课前演讲、口头作文、书面作文训练和课后故事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审美教育特点方法
一、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的一致性
1.《中学语文大纲》中明确地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自然世界美不胜收,人类社会美不尽言,宇宙是美的空间,生活是美的世界。对美的揭示、领悟、创造,离不开语言文字――阅读材料。因此,我们阅读的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学世界。美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我们阅读材料,几乎都与人的美化有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顺理成章的事。
2.寓教于乐是语文教学的优选手段,而它正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首先,美育和阅读都有感性形式的吸引力,其形声色味等因素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其次,都具有感情的感染力,以情动人,理见其中。情感的感染是精神愉悦的重要内容,只要有感情的共鸣就能达到陶冶品行的目的;再次,对人的态度是充分自由的,不强迫,不枯燥,教者生动活泼,听者轻松愉快;最后,所产生的作用是情不自禁的,感情共鸣,褒贬随成,美便情不自禁化入心灵。
二、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
1.形象性。这是由阅读对象决定的。形象性首先来自于语言文字本身,其次来自于语言文字所展现和塑造的形象,再次来自于作品整体呈现的意象。审美活动实际上是对艺术形象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不是抽象的概念的认识,而是具体形象的认识,是通过艺术形象的感受、联想、想象进行的。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一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生气盎然的童年乐园,与三味书屋的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形成对比,读者在这种形象化的对照中体味到了文章的意蕴。
2.情感性。阅读审美的情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审美主体的情感性。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无不充满着感情。“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说的就是由于感知到自然景色的变化而引起人的情绪活动。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没有感情的参与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欣赏。
(2)审美对象的情感性。审美对象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阅读中大量文章无不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从作家的创作实践来看,情感在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早已有过深刻而全面的论述。他把文学称之为“情文”,认为创作必须抒发作者强烈真挚的感情,“为情而造文”(《情采》);认为“情”是作家创作的前提,“情动而辞发”(《知音》)。
3.愉悦性。人们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往往为其所感动、所倾倒,感到整个心理功能的活动都处于自由、和谐的状态,全身心都沉浸到一种无比愉悦的精神境界中,这就是审美的愉悦性。审美的最终结局或效果就是为了获得这种特殊的快乐。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一件艺术品,当人们看它的时候真正地能够唤起人们的愉悦,才能算是一件美的作品。宋代欧阳修说他读梅尧臣的诗时感到“陶畅酣达,不知手足之将鼓舞也”。阅读教学就是要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思想情操美、理想境界美、艺术形象美、文章的结构美、语言形式美、谋篇布局美、风格情调美等探幽访胜,采珠撷宝,从而受到感动,得到启示。
三、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1.美读――领受情境美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美读像一根神奇的指挥棒,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多方面地感知作品的内容,获得初步的审美享受。
2.寻线――体察文思美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课文作者在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提炼加工、著笔成文时,需要精心地构思,合理、巧妙地剪裁、组材,纵横捭阖,各极其度。作者总是顺着一定的思路布局谋篇的,学生只有遵循这条路,才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美学趣味及艺术匠心。
例如《驿路梨花》所写的山间茅屋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作者构思时以小茅屋的主人为红线,选择了最佳的表现角度――“我”在驿路的所见所闻;截取了最佳的时间阶段――夜行投宿不定期一晚一晨;设计了最佳的组合序列――借瑶族老猎人之口引出梨花姑娘的传闻,又借梨花妹之口引出解悬念和误会的消释,读者享受到一种柳暗花明的美感和豁然开朗的快意。小说的标题托梨花显旨,主人公借梨花命名,景物描写多以洁白无瑕、馨香四溢的梨花为衬托,结尾引陆游的梨花诗点睛,将风物美、人情美、仪容美、心灵美和谐统一于“梨花”的艺术形象之中,突出了雷锋精神处处开花、代代相传的主题。
3.入境――理解意蕴美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写文章,胸中必定有一个境,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作品写出来总饱蘸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
4.悟文――明悟语言美
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了些什么,还要让他们明悟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会这样写。
例如《荷塘月色》以“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和“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所独具的明艳、亮丽的风采和薄雾中的荷花所特有的朦胧、迷离的神韵。文中运用了“亭亭”“脉脉”“蓊蓊郁郁”等20余个叠词和“袅娜”“参差”“苍茫”等十来个双声叠韵词,其韵律感赋予散文以音乐美,其摹状性又增强了作品的形象美。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旧中国一个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企望从月夜荷塘清丽幽雅的景色中寻求解脱的淡淡的喜悦和哀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长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情感,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浓厚的情感可以使人与人和谐共处,让人与人在爱中交往。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作为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的情感要真挚到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要到位。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让不同时代的人才辈出,体现在语文课上不同的作者因为所处的年代不同,对同一个文字也会有不同的诠释,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博览群书,站在作者的年代给学生讲解渗透情感,让学生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从而解读文本领会文章内涵。而在山区,本来条件就有限,彝族学生的课余生活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加之语言障碍,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困难重重。师生之间要建立情感,除了在生活中多关心学生,用行动来打动,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以景激情。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如用仅有的一些现代化教具,做到视听结合的直观教学来创设情景,可以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相通、相知,让语文中单独的文字成为生动的音符,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发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感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情文并茂的精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不同程度地或明或暗地蕴涵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进行语文教学,能够使课堂或“情绪激昂”或“兴高采烈”或“悲凉凄苦”,让学生在特定的刺激情境中产生自己的主观体验,进而陶冶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高尚情操。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的血和泪凝集而来的,是感情的海洋。冰心说过:“文章写到了有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他所描述的人、物、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他是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浓厚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语言。”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极富感情的内容,引导学生历经分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感染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叩开他们的情感之门。如教学杨朔的《荔枝蜜》,我按“事——景——人——情”逐层剖析,使学生深入感受文章的主题:热情歌颂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奉献精神,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崇高的情感之中。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逐步向成熟过渡的,他们喜欢模仿,教师也可通过生动的表演和直观演示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观念,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强化教育效果的目的。
三、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众所周知,世上万物都是相通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策略之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只强调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优美的散文在断章取义中失去了灵性,充满意境的诗歌在平铺直叙中失去了灵动的色彩,充满时代感的说明文只是解读立论、破论……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就能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
四、以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心灵
古人云:“情乎于辞。”语文课,始于情终于情,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饱含热情,力求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语情”中感受到作品的美,激发对作品的情趣,这时,学生的学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会把语文课只看作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一种享受。良好的教学语言是触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也是学生口头能力的提高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迁移。教师应尽量用新颖、优美、恰当的词汇,语言力求新鲜、生动、洗练,既有情有味,又有艺术性。这样,学生就爱学乐学,在教师优美的语言氛围中自觉地融入到语文教学情景之中,情感也就必定潜移默化地获得影响。如《春》的朗读教学时教师要运用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出坚韧的春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艳丽的春花等,使学生既感受到生意盎然美好春光,又充满奋发向上的情怀。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释放自己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进行交流、渗透,要多鼓励,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了解、关心学生,尽量与他们达到情感上的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爱屋及乌”,学好语文。积极的情感是照亮学生全面发展的光源,而语文是充满情感的沃土,只有师生心心相印、情感相融,才能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陶冶情操,让学生在情感的跳动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所谓的“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是指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文章所要传达与抒发的思想感情,带领学生积极有效地涵咏和咀嚼文章具有的感染力、表现力以及语言艺术。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王荣生教授也指出:“散文是艺术,描绘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重在冶情;读者阅读散文,以‘悟意审美’为目的。”
可见,“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应该是散文教学的“标准”和“尺度”。
一、何以“缘情而入文”
请看当代作家莫怀戚先生的散文名篇《散步》。
本文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寄寓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的使命感。
对于“散步”与文中所记叙的生活场景、小事,绝大多数学生都曾有过相同或类似的经历。由此,就可以把生活中的“情”与文中的“情”对接起来,从而让学生自然地体悟出尊老爱幼、珍视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看似平平淡淡的话,就把母子相互“听从”、母子心灵相通与母子情深意切状写出来,从中可以想象出作者与母亲之间那种理解、默契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天然的、自发的,没有一点的“外力”作用和“利益”使然。这就是文章流溢出的人间真情,世间至爱,母子连心。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许多学生被文章的亲情所感动和感染,个中原因,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又是一个特写的温馨一幕:两对母子,说说笑笑、不紧不慢地谈论着趣闻、生活和未来,这正是一个被亲情大爱笼罩着的“家庭之乐图”,也正是作者要向我们读者展现的“风景画”。
“科学是通过思想直截了当地对理智发生作用;艺术则是直接地对一个人的感情发生作用。”别林斯基的话可谓精辟至极。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可以想见,这样的话语,只能是充满亲情的母亲对儿子、或是密友对挚友的要求与“命令”,作为儿子和朋友,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奉命”以待,绝对不会借故推卸担当,这是何等的依靠,又是何等的美丽!
本文其他句段依然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定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实际上,诸如《背影》《我的母亲》《我的老师》等课文,都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式”进行施教——通过情感的领会,学生就会更深入地走进文本,品词析句,进而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与情感。
二、怎样“披文以入情”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这对散文教学来说,更为确当。文字是情感的载体,我们要很好地领会文章浓烈炽热的情感,当然离不开对带有“体温”“心跳”的文章和文字的品读与赏析。
有人说,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质朴自然,因此,常用“余音袅袅的洞箫、明净无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和“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做形象化的比喻,这实在是非常正确、贴切的。
就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来加以说明。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句运用拟人、叠词等手法和句式,将小草的顽强生命力与初春之际春草的特点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其情态是那样地逼真,富有动感与质感。尤其是“钻”字,用得何等生动传神而易之不得;“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春草又是何等的流光溢彩、生机盎然、生命勃发。
读了这样赏心悦目的文字,眼前就如同呈现出郁郁葱葱的“春草图”,又如何不让人顿生热爱、喜欢、沉醉的愉悦之情?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言的功能,语言的精妙之所在啊!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对教学来说,亦然。
在《春》的结尾,作者以三个比喻总写春天,给人以生动、新颖之感。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个比喻朴实而清新,将春天是全新的,以及春天具有强大旺盛的生命力贴切地描绘出来。同时,“刚落地的娃娃”,白白嫩嫩、虎头虎脑、没有任何瑕疵与缺点不足,有的只是无限的希望与美好未来。这又怎能不激起学生、读者对她的喜爱、憧憬之情呢?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简洁地写出了春天是醉人的美,是活泼生动的流动风景线。自古以来,小姑娘就是美的代名词,所以,有谁会拒绝这样的美丽,而不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她呢?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表明了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是值得我们信赖与期待的。
这几段,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作者依次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无不给人以希望与美的分享。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二、在吟咏中体味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三、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举个例子,《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在描写“荣禧堂”时,特意介绍了“乌木联牌”的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如果仅是“死盯着”这两行文字,大意无非是:座中贵人和宾客佩戴的宝饰珠玉明如日月,光彩照人,礼服上的图饰美似烟霞,绚丽夺目,一派富贵气象!但是如果联系语境,发掘“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意义,我们就会悟解到,这幅对联不只是写贾府的大富大贵,而且提示了贾府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建立的广泛的政治联系,所谓谈笑尽显贵,往来皆达官,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炙手可热的政治权势。而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盛景象,正暗示着小说盛极而衰的结构。这些就是联语体现出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四、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我们发现,创造性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五、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