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唐睢不辱使命

唐睢不辱使命

时间:2023-05-30 09:2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唐睢不辱使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何谓"句读"?古人写文章是不断句也不标点的,后人阅读时,常在一句末尾用"。"断开,叫"句";在语意未完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这就是古人说的"句读",也就是我们讲的"断句标点"。

近两年,中考语文在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除了考查学生理解实词、虚词,翻译句子,理解文意四个基本题型外,又新增了对诵读能力的考查这一题型,即"断句标点"。断句标点已纳入考纲,走进我们的视野。因此如何开展"句读"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开展"句读"教学首先应当克服畏难情绪。我们承认给文言文断句标点,必须积累和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文言词汇、句法,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历史和文学常识。但我们不能因此产生畏难情绪,乃至放弃。"断句标点"是理解文意的基础,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必修课。克服畏难情绪,脚踏实地的工作,是搞好文言文"句读"教学的前提。

其次要善于从教学实践中找寻规律。由"句读"一词的涵义可知:研究"句读",必须观察研究句首,句末和句中的遣词造句规律。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规律在哪里呢?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把它们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 根据虚词的位置断句标点。

(1) 用在句首的发语词,谦敬词,反诘,揣度等副词。

例如: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2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3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

4岂直五百里哉?(《唐睢不辱使命》)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例1中的"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例2中的"愚"表谦下,相当于"我"。例3中句首"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先生"、"您"。例4中的"岂"表反诘,有"难道"之意。例5中前一个"其"同"岂",表疑问反诘,有"难道"之意;后一个"其"表揣度语气,有"大概"之意。

(2) 用在句末的语气词

例如: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2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

3南方有鸟,其名为,子知之乎?(《惠子相梁》)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睢不辱使命》)

5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

6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

例1中的"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例2中的"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3中的"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4中的"哉",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5中的"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6中的"矣",句末语气词,表祈使。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用在句首的副词和用在句末的语气词,确定了句子的语气语调,了解了不同的语气,标号就易如反掌了。值得一提的是句首的副词不能以字解字,否则我们在句意理解上就会闹笑话。

2. 根据文言句式断句标点

例如:1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例1的"者"表提顿,"也"表判断,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句式,当然也有直接用"也"字表判断的。例2的"焉",疑问代词,相当"哪里"。在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因而它既是疑问句又是省略句,例3是个被动句,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熟炼掌握不同句式的特点,对我们断句标点也是不无裨益的。

3. 根据修辞方法断句标点

例如: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1和例2均采用了排比修辞格。排比要求结构对称。了解排比的结构特点,划分节奏就会得心应手,不会出太大偏差。

4. 根据专有名词断句标点

古汉语中,有很多特定的专有名词,平时我们要留心观察,擅长积累。

例如: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4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例1中的"孤",古代王侯自称。例2中的"寡人"封建君主自称,它们属于表示人称的专有名词。例3中的"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是表时间的专有名词。例4中的"侍中"、"侍郎"表示古代的官职名称。

5. 根据"曰"字断句标点

例如:1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第五章)

例1中的"曰"可直译为"叫做",朗读时不需停顿。例2中的"曰"可直译为"说",标点断句与现代汉语中的"说"用法相同。"曰"字是断句的标志,把握标志,才能正确断句标点。

第2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导向怎样,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与品位等都有着很深的影响。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们教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现在我就从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这一角度,来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可以巧用情境创设,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原因有四:

1.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既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内心的情感共鸣,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内驱力,使学生的智力发挥到最佳状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如果我们只单纯要求学生去读课文,根据课文中的情节去理解父子间的情感,学生肯定很难真正理解。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再现生活,为学生创设与自己父亲相处的情景。例如:让学生想一想父亲在为你排除纠纷时,是怎样做的?你怎样看待自己的父亲?当父亲责备你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只要一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自然就理解了课文中父爱的伟大。

2.情境创设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有些特别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来创设情境。例如:我在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一首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以及诗人与主人的深厚友谊,我让学生去大胆地想象诗人与朋友“把酒话桑麻”时的情境。他们除了“话桑麻”,还说了些什么,人为什么还要“还来就”等等。这样,学生通过充分地发挥想象,既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又更好地理解了诗文。

3.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课文、理解课文,教师有时让学生把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或全文表演出来,这种表演本身就是一种情境的创设。与前者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情景创设既不是联系生活进行回忆,也不是借助生活进行想象,而是亲自参与,身临其境。这种身临其境会让学生对文章更加熟悉、理解。例如:以前教《皇帝的新装》一文,可让学生先预习课文,在对课文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由课代表组织学生分配角色、排练,然后用一节课表演。学生排练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课文熟悉理解的过程,表演又是一个感染其他学生的过程。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比教师抽象地讲解效果好得多。学生在表演时,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

4.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要通过想象活动,在自身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将表象加以组合,学生往往会情绪高涨,想象力充分得到发挥。比如,上文提到的在教《过故人庄》这首诗时,通过学生的想象来完成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体验,使学生的想象得以充分的发挥,这里不再赘述。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在阅读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些事项:教师必须结合情境巧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教师创设的情境要有吸引力;也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那么,阅读教学到底该怎样具体来展开呢?

1.抓住课题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文的眼睛就是题目。它也许可以帮助学生概述课文内容,也许提醒了学生课文的重点,也许已经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抓住了课文的题目,就已经走好了理解课文的第一步。例如:教《囚绿记》,我问同学们看到标题,大家会产生哪些疑问?同学们纷纷质疑:(1)“绿”本是一种颜色,怎么能将它囚禁起来,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2)为什么要囚禁“绿”呢?(3)通过记叙囚绿的过程作者要表达怎么样的情感?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标题的深刻意蕴以及与课文内容的联系,这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之一。

2.巧用课文留白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仔细阅读初中语文课本,我们会发现,有不少地方都留下了一定的空白之处,这些空白之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如果教师能将这些空间巧妙地利用起来,那么,必定会在这堂语文课上留下非常精彩的一个闪光点,学生也会对文本的解读更加透彻、更加深入,课文留白处也将会更加的精彩纷呈。例如:在教《桃花源记》时,对于当时的社会状况,课文并没有正面说,当渔人一一说了外面世界的情况后,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而文中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就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渔人到底说了些什么,从而来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

3.抓住“关键点”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抓住教材中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炼的关键词句,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体会,又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例如:在教《鼎湖山听泉》时,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去鼎湖山为什么只写泉而不写别的?为什么作者会写那样的两颗菩提树在鼎湖山万木丛中并不出众?读到“孕育生机,滋润万物,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时,也就自然而然明确了。

4.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材;有效;重组;整合;延伸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行新课改革以后,如何扎实有效地使用教材,完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是我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在使用语文教材的过程中,究竟如何挖掘教材的实效性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处理教材和使用教材的。

一、对教材进行有效的重组

有效的重组教材,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把教材中或教材之外的有一定联系的文本组织起来有效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开展比较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合作性学习等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加强记忆和深入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为教师教学的有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学生的发展实际,突破现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局限,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以求得更好的教学实效。(1)以主旨相似作为重组依据。从思想文化内涵上的交叉点和联系点出发,在语文教材中为课文文本找出其他的类似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按主题整合,并进行有价值的分类。这样的整合使原本散乱的单篇教学呈现出了新的格局,在一个较小的平台上解决了语文教学零敲碎打的弊病,为初中语文学习呈现的崭新格局。(2)以题材相似作为重组依据。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整合同册书“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王维的《渭城曲》、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送别诗。(3)以体裁相似作为重组依据。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已经将《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和《满井游记》编为第六单元,还可与《桃花源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核舟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等文章进行比较,进一步了解“记”是古代一种常见文体,可写景可记事,还可说明和议论。(4)以作者作为重组依据。一个作家的风格自有其稳定的一面,但作家在成长及作品产生过程中都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打上时代的烙印。因而对同一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会使学生领悟到知人论世的重要性,以培养其正确的思维方式。

二、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

整合教材是指在有效的使用语文教材的实践活动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据,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建立有机的联系,使语文课程更加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增强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增强课程资源整合的能力。首先,要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若能因势利导,那么语文课堂将会充满活力和魅力。正如陈钟梁先生所说:“语文教学需要‘杂交’,教学也是一种生态,远亲繁殖有利于培育良种。”只要教师用心而且有一定能力,学科间的沟通融合就会变成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其次,语文学科要与生活相联系。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沟通课堂内外,联系教材与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才能激活学生记忆仓库中的素材,才能增强学生生活体验对语文学习的推动作用。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与校园生活联系;而《背影》《我与地坛》等就可与家庭生活对接;而《唐睢不辱使命》等则可以与社会生活呼应。在进行教材与生活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突破狭义课程教学的局限性。

三、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延伸

(一)利用背景资料丰富教材资源

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是创造,不能局限于教材提供的那些信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去查找、搜集相关材料的机会。利用背景资料可以激发学习情绪,渲染课堂情绪,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克隆”,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克隆”的资料。在课上让学生展示相关资料,加深对克隆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对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克隆有所了解。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无形中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根据教学目标挖掘教材资源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拓展延伸教材必须立足于教材本身的开放性,以教学目标为重要保证,一切围绕目标教学。以教材为活动框架,搭建学生合作探究的平台。例如:八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都借助“美味”传递出了丰厚的饮食文化,而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到民间采风去”。因此,可以通过这些教材带领学生去探究本民族、本地区的精神内涵,搞一次《舌尖上的重庆》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的语文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参加,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挖掘潜能,培养综合能力,对学生的影响极大。

作者:王方敏 单位:重庆市北碚区第四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