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逆城镇化

逆城镇化

时间:2023-05-30 09:2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逆城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逆城镇化

第1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公司;逆城镇化;新型郊区生活状态;机遇

我国城镇化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逆城镇化也逐渐到来。所谓逆城镇化,是指城市中心人口为了逃避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问题而向远郊乃至乡村流动的居住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一现象非常普遍,即住在郊区,城里上班。逆城镇化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的产物,即可以享受乡村的悠闲,又不会与城市发展步伐相脱节,在乡村可以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品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们不再满足于一般的乡村居所,而需要提升总体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这一需求给景观设计公司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创造美,是景观设计公司的责任。

一、景观设计公司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客户群体持续扩展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开始转向已经具有了良好交通条件的郊区农村,在环境适宜的郊区或者是因为城镇化发展所产生的“空心农村”建设新家园。这些人开始渴望通过改变周边生活环境来提升生活品质,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回迁潮”。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中西部一些大城市在内的地区,都开始出现了这种逆城镇化的发展潮流。而顺应逆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庞大的向乡村扩散的人群就成为了景观设计公司的新客户群体。

(二)施展空间逐渐增大

原本居住于城区的居民在迁移到郊区或者乡镇农村之后,并不满足于一般乡村的生活状态,而是希望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准甚至获得更好的生活居住体验。最基本的是包括医疗、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最主要的是大部分在逆城镇化过程中回归“乡村”的人是奔着美丽的生活环境去的,如典型的度假村,独家别墅再到现在流行的新型都市农庄、乡村别墅等。这些项目无一例外的是具有优美的环境,投资商在把这些项目推向市场的时候,都会把景观环境作为其主要卖点。所以景观设计公司在这一新的发展形态中,会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以擅长旅游景观和旅游地产景观设计为特点的明昊设计公司,其作为涉足旅游景观设计多年的资深公司,已经看到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特征,做到了握住城镇化与逆城镇化的发展脉搏,实现了调整公司方向、融入到社会形势中去的目标。位于昆明郊外的山水・天使湾项目和山水湖畔是明昊设计团队注重为居民打造“第二居所”,满足都市人避开都市喧嚣,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休闲度假的高端逆城镇化项目。下面以此为例,来分析在我国逆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公司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提升。

二、设计公司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坚守设计原则――实现人居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无论是城镇化还是逆城镇化,设计行业所遵守的实现人居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原则不能改变,这既是保护环境、让人类拥有更好居住生活体验的根本,也是避免再次产生种种城镇化问题的保障。在“山水・天使湾”的设计中,明昊设计团队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设计的基础,在高度落差达50米的坡地上设计了五层绿植景观带,避免了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态破坏,也为建筑的稳定性打下了牢固的根基,更让不同种类的景观植物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居住环境。利用太阳能照明、中水灌溉植物的低碳环保措施降低了生活成本,实现了资源保护。山水・天使湾实现了依托阳宗海的美丽湖畔,打造高端的湖畔庄园景色,满足都市居民在这里享受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回归设计本质――让环境与生活充满美感

设计行业最根本的追求在于运用智慧打造一个充满美感的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更为舒适健康。在逆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改变当前众多设计同行一味求新奇、求突出的目的,回归到设计美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是赢得客户信赖的最佳途径。在“山水湖畔”的项目设计中,明昊设计团队以回归设计本质的要求,打造了“坡地溪谷阳光、湖畔七彩庄园”的设计主题,将洒满溪谷的阳光与汇聚七彩之美的环境呈现在居住者面前,让他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生活与居住的美好体验,不仅让客户感到舒心,而原本荒芜的土地也仿佛经过神手点化,成为了人间又一美景。同时,项目的整体布局按照“七彩”的设计理念,完成了以不同颜色为划分的主题庄园,比如黄色的“金穗庄园”、绿色的“锦葵庄园”等,让不同的客户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样回归美感的设计因为合乎地势、合乎生态的要求,与一味追求新奇突出相比反而兼具新颖性与实用性,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设计效果,让住腻了城市钢筋混凝土楼房的人在这里找到七彩的软景色彩。

(三)提升设计层次――兼顾各方群体利益

第2篇

关键词:健康城镇化 河南省 评价 主成分分析

河南省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3.2%提高到2013年的43.8%,年均增长1.58%,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尽管河南省近年来的城镇化发展迅速,但是省内各地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不平衡,2012年,郑州市的城镇化率最高为66.7%,周口和驻马店最低,仅为33.4%(见图1)。此外,河南省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等(魏后凯等,20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出六大主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呢?健康城镇化有没有客观的评价指标呢?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文深入剖析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涵,通过构建河南省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河南省18个地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而找出各个地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改进方向,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镇化进行了定义。通常可以概括为空间结构转变、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变三个层面。首先,空间结构转变方面,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的过程,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第二,经济结构转变方面,城镇化的过程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一方面,实现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巴曙松,2013);第三,社会转变方面,城镇化是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过程,反映在新的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因此,对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涵的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空间结构转变方面,评价城镇化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增长的效率,即人口转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总人口)、城镇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等指标(李明秋等,2010)。

第二,在经济结构转变方面,城镇化的过程是劳动力从低附加值的第一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健康城镇化体现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指标上,包括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指标(徐林等,2014;景普秋,2011)。

第三,在社会转变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镇原有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可能会变得紧张,因此,健康城镇化还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上,包括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等指标。

第四,在空间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变方面,随着城镇人口数目不断增长,城镇原有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也会变得不足。因此,健康城镇化还体现在城镇公共服务供给指标上,包括人均教育经费、万人拥有医生数、养老保险覆盖率等指标(张春梅等,2012)。

第五,在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变方面,城镇化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健康城镇化还体现在环境改善指标上,包括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单位能耗GDP等指标。

为了全面评价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质量,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更加科学地制定健康城镇化发展目标,构建健康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必要。

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界定的城镇化健康发展内涵,在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人口转化效率,还要考虑城乡协调程度;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质量,还要考虑社会发展中的公共服务供给;不仅要考虑城镇化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完善,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改善。

研究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比性的原则,从人口转化、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改善五大方面构建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由于评价的对象为河南省18个地市,各个地市规模不同,因此,评价体系中没有使用总量指标,均采用人均指标和比率指标。指标体系共选取了20个三级指标,其中17个正向指标,2个逆向指标,1个中性指标,为了便于进行主成分分析,把2个逆向指标求导数后加入到指标数据。

(二)评价方法和数据选取

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由于研究选取的评价指标较多,指标所反应的信息很可能出现重叠相关,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避免主观赋权法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从众多指标中选取能够解释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描述总体情况。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求解变量相关矩阵的特征方程,得到m个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代表m个主成分所解释变量的方差,从而对评价体系的大量指标降维,能够归纳出能解释数据样本的绝大部分信息的新变量即主成分来科学、客观、系统地评价综合性指标。其计算步骤如下所示:建立n个区域p个指标的原始数据矩阵Aij=(i=1,2,…,n;j=1,2,…,p);计算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Mjm;求特征值λm(m=1,2,…,p)和特征向量Lm(m=1,2,…,p);计算各个主城分的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及各主成分的权重Wj;根据主成分得分矩阵Xij=(i=1,2,…,n;j=1,2,…,p)计算主成分综合评价值,即:(i=1,2,…,n;j=1,2,…,p)。

如表1所示,指标体系共选取了20个具体指标,其中17个正向指标,2个逆向指标,1个中性指标。为了便于进行主成分分析,把3个逆向指标分别求倒数加入到指标数据。评价数据来自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13》,部分数据进行了整理。

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一)提取主成分

运用SPSS17.0对表1的指标体系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经计算,KMO值为0.77,设计的指标体系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如表2所示,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5个主成分,前5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依次是38.30%、17.81%、13.70%、7.91%和6.22%,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83.94%,因此,保留前5个主成分能够概括指标体系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设为F1、F2、F3、F4、F5。

(二)主成分得分排名

表3为提取的5个主成分载荷矩阵,其中,X1、X2、X3、X4、X6、X7、X13、X14在第一主成分F1上有较高的载荷值,反映了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情况;X8、X9、X12、X17、X19在第二主成分F2上有较高的载荷值,体现了城镇化健康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质量情况;X15、X16、X19在第三主成分F3上有较高的载荷值,体现了城镇化健康发展中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情况;X9、X10、X19在第四主成分F4上有较高的载荷值,体现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公共服务供给情况;X17、X20在第五主成分F5上有较高的载荷值,体现了城镇化健康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情况。

根据5个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归一化处理,得到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综合得分公式:F=45.63%F1 +21.22%F2+16.32%F3+9.43%F4+7.41% F5,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三)健康城镇化区域差异分析

河南省18个地市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总分如表4所示,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郑州、济源、三门峡、焦作、新乡、鹤壁、许昌、安阳、漯河、平顶山、信阳、濮阳、洛阳、开封、南阳、周口、驻马店、商丘。图2显示了河南省省辖市在社会发展因子、基础设施建设因子、公共服务供给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城乡协调因子的得分情况。

总体来看,各城市间的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得分差距较大,其中,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综合得分位列第一,济源市的健康城镇化水平也很高。三门峡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和许昌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这些城市各个主成分的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健康城镇化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安阳市、漯河市、平顶山市、信阳市、濮阳市、洛阳市和开封市的健康城镇化评价得分偏低,这些城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和商丘市的健康城镇化评价得分最低,这四个城市处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按照各城市的综合得分排名,可将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分为四类。

一类城市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高(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得分大于0.8),包括郑州市和济源市。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健康城镇化评价得分位居全省第一。但是,随着郑州市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使得郑州市的人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占有率降低,郑州市在F2和F3主成分的得分较低。因此,郑州市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济源市的健康城镇化评价得分仅次于郑州,但济源市的F3和F4得分均较低,在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

二类城市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得分大于0.2小于0.8),包括三门峡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许昌市。三门峡市健康城镇化评价得分中仅有F3排名第13位相对靠后。焦作市的F4和F5排名相对靠后。新乡市的F2排名在第14位相对靠后。鹤壁市的F4排名相对靠后,在第16位。许昌市的各项指标排名比较适中。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焦作市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新乡市需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门峡市、焦作市、鹤壁市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

三类城市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得分大于-0.3小于0.2),包括安阳市、漯河市、平顶山市、信阳市、濮阳市、洛阳市、开封市。其中安阳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和濮阳市的F5排名相对靠后,在城镇化发展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信阳市的F1和F3排名分别为第15位和第14位,需要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洛阳市的F2和F4排名分别为第18位和第17位,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开封市仅有F4排名第一,其它各项指标排名均靠后。

四类城市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低(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得分小于-0.3),包括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和商丘市。南阳市和周口市的F5排名分别为第1位和第3位,说明两个城市在城镇化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相对较好。周口市和驻马店市的F5排名相对靠前,说明两个城市在城镇化发展中公共服务供给情况相对较好。商丘市各项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后,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因素,研究在对城镇化健康发展内涵界定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口转化、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环境改善五大方面,构建了涵盖20个指标的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以期找出各地城镇化健康发展中的不足,为提升河南省各地市乃至全省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参考。总体来看,河南省各地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市应该从自身的区位、资源禀赋与城市发展定位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战略,从而提升各个地市乃至河南省全省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

(二)讨论

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数据的自然属性把20个指标归纳为5个解释程度超过80%的主成分,分别命名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社会因子、城镇化健康发展基础设施因子、城镇化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因子、城镇化健康发展生态环境因子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城乡协调因子,有效的实现了评价指标的降维,提供了更加直观、更加清晰的认识河南省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并没有考虑各个城市的农民市民化成本(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基础设施等成本)。此外,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本文也没有考虑在城市生活的城镇户籍人口和非城镇户籍人口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差异。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加入这些指标,这也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R].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2013

2.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尔西著,顾朝林等译.城市化[M].科学出版社,2009

3.巴曙松.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4.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5.Zhun JunJiang,Lin Boqiang.China s Energy Deman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J].Energy Policy, 2012 (49)

6.Wang S Y,Zhu D J,Zang M D.Step out the Paradox of Livable City Studies:Conceptual Model and Path Choice[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1.20(1)

7.李明秋,朗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12)

8.徐林,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的“星系”模型及其评价体系[J].公共管理学报,2014.11(1)

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逻辑斯谛曲线;聚集-扩散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9日

城镇化是由传统农村社会转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流。城镇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上新高度,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依据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和城镇化理论,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已经逐渐清晰。

一、城镇化发展阶段规律

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逐渐演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累积来完成,所以是长期任务,其发展也具备阶段性特征。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在1975年研究了世界各国城镇化过程,并将城镇化轨迹概括为生长理论曲线,即著名的逻辑斯谛曲线。根据该曲线的描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要经过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城镇化阶段划分的主要标准是城镇化率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各阶段的特征有差异。(图1)

(一)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化初期阶段是指城镇化率由10%提高到30%左右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城镇特征主要是城镇人口规模小,城镇化率起点低,城镇数量少,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经济特征是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薄弱;农业比重较大,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产品商品率较低,农业提供的生活资料不够丰富;工业以简单的资源型或加工型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刚刚起步,主要是商品销售业。

(二)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的中期阶段是指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70%左右的阶段。该阶段城镇特征为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数量、城镇人口和城镇用地迅速增加,城镇建设速度明显超过前一阶段,城镇职能逐步综合化,当城镇化率超过50%,也被认为基本实现了城镇化。经济特征为工业发展迅猛,经济规模迅速膨胀,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非常突出,工业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加工业为主,但随着科技发展,工业技术含量逐渐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为满足激增的城市人口对生活服务的需求,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逐渐兴起和发展;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及现代化水平在这一阶段也大大提高,农产品产量充足、种类丰富,为人口的非农化提供了食物保障。

(三)城镇化后期阶段。城镇化后期阶段是指城镇化率超过70%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城镇特征为城镇化率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全社会人口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人口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在经历了上一阶段农业人口向城镇大规模转移的过程后,从事农业的绝对人口数量不多,几乎不再有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城镇化并未停顿,而是更多体现在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建设质量的提高上;这一阶段另一突出的特点是城镇人口向郊区转移和分散,也被称为“逆城镇化”,以出现逆城镇化倾向的发达国家情况看,它们的城镇化率没有下降,所以不能说逆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反向运动,只是由人口集中在城区和大城市的集中型城镇化转变为人口向郊外和卫星城迁移的分散性城镇化,是城镇化不同类型的转换。经济特征为已经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服务业成为这一阶段城镇化的产业基础,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服务形式、管理模式、经营业态等都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变化,科技在服务业领域得到较大程度的利用;工业的现代化水平较高,生产的发展主要不再依靠劳动力的增加,工业剩余大量劳动力在城市内部调整。

二、城镇化空间推进规律

(一)城镇化的空间发展遵从梯次推进规律。城镇化的过程,是先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一个或若干个点,通常是小城镇。这些点的发展有快有慢,有大有小,经过若干年,快者、大者成长为中心城市,进而成长为大城市、特大城市;慢者、小者成为小城市、中等城市;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围城市,形成一个城市圈或城市带;若干城市圈、带相联系,形成全国的城市网络体系。这就在空间上形成城镇化的梯次推进格局。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经过一二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从点到线再到面逐步推进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从17世纪发展纺织业起,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城市的数量、规模不断增加。城市发展从英格兰的中部、东南部开始,先后形成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大城市。此后,英国的城镇化又向英格兰北部、爱尔兰、苏格兰推进。美国的城镇化从东北部开始,逐步向南、向西推进。

我国的城镇化也遵循这一规律。19世纪中叶,我国现代意义的工商业城市从东部沿海开始形成,渐次向内地推进。直到今天,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城镇化水平较东部地区仍落后很多,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的地区差异也会像发达国家一样逐渐缩小。

(二)城镇化的聚集-扩散效应是梯次推进的原因。聚集是城镇化最明显的特征,城市不仅集中了人口、资金、技术等生产必备的要素,而且城镇化建设使其在交通运输、通讯设施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都比周围地区具有优势,聚集效应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在规模效应机制作用下,各种要素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也迅速膨胀,从而为进一步的集聚做好准备。城市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成为区域的增长点。聚集效应在城镇化的初期和快速发展阶段非常明显。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存在密切的联动关系,这种关系带来了城镇化在空间上的梯次推进,而正是城镇化的扩散效应所起的作用。

扩散,是物质和文化在空间的转移,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进行,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工业、科学和技术、资本、信息、商品、服务、文化和思想。就形式而言,在世界范围内,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向城市化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扩散,而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则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向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也就是大城市向周围边缘地区的扩散。

城镇化扩散的另一个现象是随着工业化阶段的变换,一些老工业城市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而进行产业调整,由此出现工业生产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城市活力减弱,人口外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些以制造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的城市和地区,如美国的匹兹堡和克利夫兰、英国的谢菲尔德和利物浦、法国的里尔、比利时的列日等,都出现了因工业老化而导致的城市化扩散。

城镇化的扩散效应有两种解释:一是聚集在产生规模和经济效益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人口的过度聚集,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土地和住房的价格昂贵、贫富差别拉大和不安全等社会问题严重。所有这些,使得生产企业和人口逐渐向边缘地区转移,出现了扩散的过程;二是当城镇化步入相对稳定的成熟阶段后,城市更多是向周边地区释放其能量,以点带面,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全面提升,即由聚集走向扩散。

三、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规律

工业革命以来的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伴而行。工业化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技术装备和原材料,为人们提供日用工业品,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直接动力。而城镇化反过来又推动工业化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基础与动力。城市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城市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1975年的一份有关研究成果中说到:“在一个连续均衡的国民经济中,城市化可能表现为因果链条上的各类事件的最后结果,即以导致工业化的贸易和需求的变化为开端,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就业的源源不断转移为结果。”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可以从聚集经济、规模化和专业化这三个工业化典型特征入手分析。

工业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不仅需要生产要素在一定的地域集中,还需要人口集中、资本集中和消费集中等,而这一集中的过程也就是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所以可以说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工业化带来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集中,从而加速了城镇化。生产规模的扩大不仅造成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还推动了生产体系的专业化,导致地区和城市生产的专业化。城市生产专业化意味着城市经济形象以及在区域劳动地域分工中地位的确立。实现了生产专业化的城市,必然与其他城市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要求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充分发育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及服务业市场,开辟大量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德国的鲁尔地区、法国北部地区、美国的大西洋沿岸等地区都是在工业革命中随着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形成的城市密集地区。

(二)城镇化推动和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扩大了本地的商品消费市场和劳动力人才市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一方面扩大了城市消费市场的规模,扩大了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而这种市场的扩大,带动了工业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众多的城市人口,拥有不同的生产技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劳动力资源,为不同工厂招收雇用不同工种的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城镇规模的扩大使其成为工业产品的流通中心。城镇人口的集聚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各种工业产品的流通在城镇中变得更加活跃,保证了工业再生产的持续进行。城镇的中心地位有利于发挥向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使工业品的流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城镇化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外部条件。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兴建了大量的公用生产设施,例如公路、水厂、电网、排水管道、通讯系统、煤气供应网络等等。共同集中使用这些设施可以使这些设施的建造和运营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实现最低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城镇化,还创造了多种其他的软环境,为工业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的建立与使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信息的传播,都给科学的发明和技术的创新创造了条件。而发明与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又形成强大的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力量。首先,城镇中集中了地区高等教育机构和各种科研机构,作为理论和技术创新的基地,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创新发展的源泉;其次,各类中等教育及多种职业教育等机构,为工业培养各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最后,城镇也为就业者提供了干中学的机会,使劳动者可以在企业内部的培训和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的工业技能。

第4篇

    在农村学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流动日益频繁以及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学校究竟应当怎么布局”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要“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许多人把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定位在“城镇化”上了,有人把城乡教育一体化直接等同于农村教育城镇化,甚至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直至“消灭农村教育”的观点。

    有学者提出,“农村教育的希望不在乡下在城镇”、应“推进农村初中县城化”。论证逻辑无外两条:一是市场选择逻辑。他们借用“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徙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使移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是拉力,而流出地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推力。既然城市学校好、农村学校差,那么“离村不离乡”、“进乡(镇)不进城”的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设计就没有前途。二是国际经验逻辑。他们认为,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是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衰落相伴而生、此消彼长,既然城市化是发展趋势,那么农村教育的萧条与衰落就是不可逆转的。

    许多县级政府大量撤并乡村学校,在县城周边大搞“教育园区”建设,一些市县甚至明确提出对农村学校“不予重点建设”,资金几乎全部投放到了县城和主要集镇,使县域教育“过度城镇化”。农村百姓不得不选择进城陪读,结果导致“城镇学校人满为患”和“农村学校门可罗雀”并存的现象。反过来,农村学校的破败又成为市县政府撤并学校的理由。

    农村教育城镇化之反思

    首先,我不否认“乡校衰败”的事实,但这能否成为“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理由倒是可以存疑的。农村学校为什么会衰败?农村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进城上学?最本质的原因恰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2009年人类发展报告《跨越障碍:人员流动与发展》中所说,“当今世界上机会的分配是极不平等的。这个不平等是人员流动的一个主要驱动力”。“乡校的衰败”说明的正是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的不平等状况,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不能完全套用于中国。且不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后又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趋势,仅就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而言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既要解决城市化问题,还要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而且,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新型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许多产业完全可以向农村聚集与转移,城市与乡村融合的田园城市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简单地把城乡教育一体化等同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做法,不仅导致城镇超大规模学校和超大班额现象,还使居住偏远的农村弱势群体承担了教育集中化所带来的额外交通、食宿成本,这既损害了农民兄弟的教育利益,也违背了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当前之所以会出现农村教育过度城镇化的倾向,背后的经济诱因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教育城镇化拉动的是进城陪读家长的房租和县城周边的房地产。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方向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前提假设是农村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否则就不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而是农村教育城市化了。而要发展农村教育,则必须推进城乡教育的双向一体化,即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达到一定阶段后,通过破除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和机制障碍,推动各类教育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双向流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要素合理流动和城乡教育互动发展。为此,需要建立城乡教育双向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首先,要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的入学权利,强化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的资源配置机制。《意见》重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是政府的法定责任,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由于农村人口的居住地点较为分散,撤并地处偏远的村小和教学点不仅是对农村儿童就近入学机会的剥夺,而且还额外增加了学生的上学距离和时间成本,导致学生交通不安全机率增加、自主活动时间和课外活动参与时间减少、被迫辍学可能性加大。有人认为,那些进城陪读的群体已经实现了就近入学,但他们究竟是因为在县城找到了工作而进城陪读,还是不满意村庄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进城陪读?对于那些负担不起陪读成本的家庭来说,谁为他们的子女接受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负责呢?所以要强化村小和教学点的师资配置、经费投入、设备配置,制定符合教学点实际的督导评估标准,努力提升村小和教学点的办学质量。

第5篇

城镇化土地制度金融创新问题与建议

一、引言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十三五规划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人口的城镇化当作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了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二、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制度与供应问题

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的土地制度是一种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在这个前提下,两者的附属权益是不一样的。而且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在有公共利益需要时可以收归国有。这样以来,导致我国的广大农民处于劣势地位,城镇化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同时,在现有土地管理制度下,土地利用率低,土地供应不足,难以保证城镇化的土地需求,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

2、地方财政和土地市场泡沫

过去十多年的传统城镇化,是以土地扩张为特征的,忽视了城镇化的内涵。正是城镇化带来的土地扩张和1994年以后的分税制改革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助长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方式实现更多收入。而且地方政府人为控制土地供应,导致了企业高杠杆购地、土地市雠菽。正是居高不下的土地价格,也助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房价攀升,导致更多的房地产泡沫,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3、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业户籍转为城镇户籍的人口总量越来越多,但是大量农民工流动到城镇,却没有获得城镇户籍。在城乡关系演变过程中,农民工早已脱离了农业生产,但仍没有获得市民资格,而且社会中存在对农民工的歧视现象,这也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与此对应,市民享有的社会保障等权利非城市户籍者是无法同等获得的。这些差异的存在也使得广大农民同胞不愿意到城市生活,究其根源还是我国的城镇化忽视了人的同步发展,忽视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4、盲目粗放发展带来继发问题

中国所经历的城镇化过程,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质量水平比较低。在无序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土地供给短缺、优质耕地被占、环境恶化,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说明盲目无序扩张,使很多城市只追求外表的繁荣,忽视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而且,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对城市有明显的偏倚,使城乡差距越拉越大。所以,应该摆脱传统的城镇化道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1、借鉴国外经验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以上,国外城镇化经验告诉我们,当城镇化率达到50%―60%时,社会矛盾往往集中爆发,大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不足、贫富差距拉大、住房短缺、交通拥堵、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应该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或缩短出现这种状况的时间。当前,我国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上述诸多问题。值得借鉴的发达国家在推进城镇化的策略方面主要有产业服务化、城市群建设、逆城市化和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我国应该结合具体国情,有所甄别。

2、城镇化需要做好城镇规划

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关系,建立城市之间的整体协调机制,编制统一的城市规划,建立合理完整的城镇体系。当前土地的城镇化速度远远高于人口的城镇化和城市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超越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地方政府缺乏长远眼光,城镇化建设中城镇不断扩大用地规模,建设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城镇化率当作主要政绩指标,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镇化的建设规律,缺乏科学发展观指导,进而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阻碍了城镇化的正常发展。

3、政府加强金融创新

有研究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应的是政府数以万亿计的投资与花费。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对政府来说将是一个巨大投资缺口。同时,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质的提高,势必会加大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过去与现在,资金来源都是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当前,应该首先改变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作为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加强金融创新,实行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完善金融扶持政策。例如:税收融资、公私合作、发行市政债券等。

4、以人为核心,提高质量和水平

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融合、协调、同步发展。总理更是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针对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应该把人口的城镇化当作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我国的城镇化,注重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当然,城镇化并不能解决有关发展的一切难题,应该客观看待。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都取得了重大进步,与此同时,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也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条件。但是,城镇化带来的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很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在关键时刻,有必要去寻求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支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盛培宏.城镇化视角下土地制度改革[J].特区经济,2013-07-25.

[2]王妍蕾.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

第6篇

以湖北省为例,利用前期研究得到的湖北省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和湖北省城市率作为研究数据,构建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度模型,基于以上模型测算协调度系数,最后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收入差距;协调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00702

1引言

2014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0.473,这一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在2008年达到峰值0.491后连续5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我国城镇率不断提高,于2011年历史性的突破了50%,最新数据显示这一增长势头仍在延续,至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城镇化率与基尼系数这种“你升我降”的单调变化关系,证实了刘易斯、拉尼斯(1954)等人提出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村、城镇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观点,上述观点也逐渐为国内学者所接受,李实、赵人伟(1998)、陆铭、陈钊(2004)苏雪弗(2005)、姚耀军(2005)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得到相似的结论,即中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已有的研究重在阐述中国城镇化建设与收入差距的作用关系,属于经验分析,未能给出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下所对应的收入差距合理区间,缺乏规范分析。日本学者山田浩之(1981)通过研究世界城市发展过程,将其分为城市化、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国民收入和产业结构,由此会产生不同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合理区间。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处于集中城市化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减少,但其是否落在合理区间内,与当前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否协调一致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利用前期研究得到的湖北省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和湖北省城市率作为研究数据,构建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度模型,基于以上模型测算协调度系数,最后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2数据与模型

2.1数据

实证结果表明,1991-2012年间,静态协调度长期处于0.9以上水平,是湖北省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基本适应的写照。但同时也应注意到1993、1994、2006、2007年协调度均低于0.9,出现了两者变化趋势不相适应的情况。

4政策建议

基于第三部分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为推进湖北省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言献策。第一、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缩小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结论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缩小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而且两者发展趋势总体协调,所以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可行的。第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警惕收入差距扩张。2007、2008年各地房地产建设蓬勃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湖北省城镇化建设,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极速扩张,形成如图1中所示两者发展不协调的局面,因此,应适度推进城镇化建设,使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人民群众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彭定,王磊.财政调节、福利均等化与地区收入差距――基于泰尔指数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3,(5):2128.

[2]彭定,刘嘉琦,邵忠.武汉市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性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67373.

[3]彭定.中国区域基尼系数的测算及其非参数模型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5):914.

第7篇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产城融合;产业结构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park

under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Wang Shao-hui

(Jiaozuo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Jiaozuo, Henan 454000)

【Abstract】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in a shop,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urba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industrialization. China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building of industrial park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to ensur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s, some suggestions to facilitat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teractio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Keywords】industrial; urbanization; interaction; production integration of the c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1.前言:

从世界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化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是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城镇发展比较缓慢;第二是加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城镇高速发展;第三是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超过70%,城镇进入稳定发展期。据有关部门公布我国2012年城镇化率52.6%,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铺相成的,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目前,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本文通过剖析当前大力发展工业化过程中尤其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在快速城镇化下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议。

2.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业结构发展规律是从第一产业为主过渡到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城镇化水平越高,二、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的比例越高,城镇化由粗放低速走向提质增速阶段。

美国五大湖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产业结构演变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关系。19世纪初至19世纪的上半叶,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城镇化进展缓慢。1850年,第一产业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达到50%左右,城镇化仅为9%。1865年南北战争之后,五大湖工业区成为重工业完整的区域,工业重型化促进了人口增长,赋予了城镇化活力。1865年到1890年,芝加哥的人口增长10倍,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了30倍。1870年,五大湖工业区城镇化率达到30%。1920年,拥有的大城市占全国10大城市的一半,城镇化率达75.7%。之后,五大湖区工业发展走向衰退,逆城镇化的郊区化开始显现,产业结构由工业型逐渐升级为服务型,中心城市制造业外迁,很多大都市区成功地由制造业中心转变为管理咨询、商务、法律、贸易、旅游等服务业中心。

3.我国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力发展工业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但过量的工业园区建设已与我国的国情格格不入,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盲目的工业区的建设必定把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距离拉的更大,也将阻碍二、三产业发展,减缓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以下为总结的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大肆圈地现象严重。由于政府招商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大,甚至没了底线,使得土地价格非常低,一个很小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占地小则几十亩,大则几十公顷,投资强度底下,围墙内零星散布几个厂房,杂草丛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几年后,用地性质突变为居住或其它用地,大肆搞违章建设。

(2)工业园区遍地开花,严重浪费国家资源。有些地方为了实现所谓的“筑巢引凤”,要求乡镇甚至村庄规划兴建工业园区,并将此列入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范畴。大量的工业区、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大量的农田被侵占,大量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指标被侵占,严重浪费国家土地资源。

(3)产业定位模糊,特色优势不明。不少地方的工业园区都是“小而全”的综合型工业园区,产业定位模糊,招商引资没有主攻方向,产业趋同化现象比比皆是,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的生命力往往几年就面临夭折的危险。

(4)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业园区把企业引入后,往往缺乏应有的给水、排水、电力、热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很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企业运作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弥补基础设施的缺口,致使企业在后期的正常运作和科技创新中难以为继。

(5)粗放式生产,环境污染严重。很多入驻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拉动的,有的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相悖,是与营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相悖。

4.我国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规划不科学,眼光不长远,与中心城区的关联度不大。整体布局不科学,工业区围住城市,“众星捧月”;各功能区联系不紧密,布局不合理,次生危害隐患较大;产业链条断,基建投资大;只顾眼前利益,无视长远发展,就工业区论工业区,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不畅,基础设施难共享;职工生活不便,上下班钟摆式交通。

(2)工业园区的政策性干预过强,长官意识强烈。工业园区的选址往往是领导们简单的一次圆桌会议就敲定了,没有论证,没有推敲;道路今天20米明天40米,一类工业随时改为三类工业;领导换届,规划重调,位置不对,整体搬家。政策性干预和长官意识使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

(3)为彰显政绩,招商引资具有盲目性。为了不影响领导的仕途升迁,彰显政绩功勋,招商引资具有盲目性。大小企业随便进,污染不污染没人管,达标不达标无人问,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4)资金严重不足,园区基建投资欠账过多。园区建设中存在“重签约,轻服务”的现象,工业园区建设前期投入大,短期内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而政府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工业园区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欠账过多,制约园区建设开发进度和质量。

5.针对快速城镇化下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

基于以上提到的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了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保证工业园区建设良性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对工业园区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5.1因势利导,搞好产业规划。

政府要学会观察和思考本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从大局出发,把权利尽量下放给规划师,合理布局宏观层面的产业布局;考虑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因势利导,与其它地方展开错位竞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条,减少能耗,把生态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工业园区建设中去。

5.2产业集聚发展,减少对土地的浪费。

产业结构类似的工业园区集聚起来,项目相似的企业集聚起来,企业之间设施可以共享,协作可以更紧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方便,生产链条拉的更长,相关的市场会应运而生,产业的竞争力无形中得到提升,既发挥集聚化和规模化带来正效应,又能避免“遍地开花,不结果”工业园区过于分散造成的土地浪费现象。

5.3产城融合奠定城市的组团式发展。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也就是要求工业园区是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工业园区不是孤零零的厂房企业,必要的居住、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配套齐全;与城市的其它组团有机分割,是城市的一个特殊功能区,为组团式发展的城市骨架和城镇化达到稳定状态产业结构的过渡奠定基础。

5.4降低工业用地的供应量和使用年限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52.6%,日本在1947年-1975年的城镇化加速阶段,城镇化水平从28%提高到75%期间,平均每年提高1.67个百分点的水平,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我国从城镇化率52.6%达到75%,需要21年,即到203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5%的稳定发展期。之后,工业发展走向衰退,逆城镇化的郊区化开始显现。产业结构由工业型升级为服务型,产业向管理咨询、商务、法律、贸易、旅游等服务业转型。

短短的20年我国产业就要转型,土地的使用应多考虑项目是否节能、环保和市场竞争力等条件,限制目前工业土地的盲目供给。另外,目前工业用地使用年限为50年,20年后的30年时间里,企业大多数在凋敝在下滑,建议把工业用地的使用年限调整为30年,期限到后,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考虑是否延续,避免大量的工业用地在高度城镇化的情况下闲置或转变用地性质带来各种麻烦的现象发生。

5.5工业区的骨架结构形态要适应高度城镇化的需要

工业园区的布局形态尤其道路骨架应该考虑高度城镇化的使用的转变,现在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往往次干道多,主干道和支路少或者没有,很少的公共绿地和供生活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二、三十年后我国城镇化将达到稳定发展期,产业结构由工业型升级为服务型,愚认为,那时的工业园区就是城市的一个综合生活组团(也可能担负城市的特殊职能),所以现在的工业园区的道路骨架应该具备主、次、支健全的道路系统和停车场、广场、绿地等设施,该设置的中小学、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也在规划中加以考虑,为后期的用地性质的转变提供方便。表现在规划图纸上应该有一个工业区的用地布局图和一个作为综合生活区的用地布局图,两个图纸上用地的划分应该有个关联性,以便远景的用地性质和用地边界的转变衔接。

5.6工业用地开发强度的控制

建议对工业用地在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中设定下限指标,比如容积率大于1.2,建筑密度大于60,根据工业项目确定其投资强度,比如三类化工企业按每亩地投资4000万以上控制等等,另外,控制办公区用地面积占工业总用地面积的比,禁止建设集中花园和专家公寓等措施,杜绝随意的扩地、圈地现象,浪费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

结语:我国工业园区的建设关乎工业化、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只有保证工业园区的良性健康发展,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才能加快缩小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顺利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童中贤、佘纪国、熊柏隆.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与战略创新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10.9.

[2] 王红梅.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以河南为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7.

[3] 桂国庆、陈勤、倪云飞、刘文胜、秦宗煌.城镇工业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企业经济,2005.04.

[4] 骆江玲.城镇化研究综述.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篇

关键词:世界;城镇化;历程;经验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23日

一、世界城镇化历程与特点

(一)城镇化进程阶段性明显。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可以视为世界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开端,所以世界城镇化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两个世纪有余,整个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是1800~1900年,这100年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初期,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逐渐增加,但增速非常缓慢,世界城镇化率由1800年的5.3%提高到1900年的13.6%,100年仅提高了8.3个百分点。这一阶段也没有形成城市体系。第二阶段是1900年至今,可视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世界城镇化率为46.6%,比1900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这100年城镇化增速是上100年的3倍。进入21世纪,世界城镇化保持快速发展,2008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到2011年,世界城镇化率提高到52%。

(二)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在地域和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也是伴随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显著特征。工业化起步于欧洲国家,所以欧洲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也较其他国家快,随着时间的推进,城镇化在各地域的差异明显。根据2011年版《世界城市化展望》数据,2011年较发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比例为78%,而这一比例在欠发达地区只有47%。从国家的城镇化率的比较上也可看出这种不平衡,新加坡很早就实现了城镇化,2000年以后其城镇化率即为100%,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2011年分别达到82.4%、79.6%和91.1%,而孟加拉国、柬埔寨和斯里兰卡的城镇化率还都在30%以下。

二、典型国家城镇化进程

由于国情、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的不同,各国城镇化进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甚至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剖析国外典型的城镇化进程,从中可以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一)英国。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现代工业的国家,产生了一批最早的工商业城镇。1851年英国城镇化率达到5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镇化的国家,从1760年产业革命算起,用了90年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仅为6.5%。英国在早期实行的是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模式,随着社会矛盾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骤然加剧,产生了地区间和社会内部发展严重的不均衡和大小城市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英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和建立相应组织机构的方式对城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干预,并创造了一种用城市规划来合理布局城市的新方式。

(二)美国。相比较西欧国家,美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1790年美国在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城镇化水平仅为5%,到20世纪70年代,其城镇化水平稳定达到70%。大都市区在美国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为代表的三大都市带的GDP占全美国份额的76%,这是美国多年推行大都市区经济的结果。美国大都市区产业发展代表了产业转型的方向,大都市区的产业转型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造就了美国“新经济”的奇迹。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美国城市人口由紧凑型向分散型转变,形成了蔓延式扩张的城镇化方式。这种方式降低了人口的密度,对缩小城乡差距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人口在地域上的扩张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强调减少盲目扩张,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三)日本。日本城镇化进程比西方国家晚了百余年,但其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城镇化水平从1920年的18%增长到1946年的53%,到2011年,日本城镇化率已达91.1%。日本城镇化在空间上采取的是高度集中型模式,即首先对少数几个都市圈进行集中开发。这也是由日本的国情决定的,其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可供开发的空间有限。高度集中的城镇化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也使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但由于存在人口和经济在地域分布上有过密与过疏的问题,使得日本大都市和农村在发展上都有乏力的表现:一是大都市内人口拥挤、住房紧张、地价昂贵、居民生活压力大等;二是农村存在劳动力不足、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日本大规模地发展卫星城市,引导人口与经济要素向都市圈外疏散。

(四)韩国。与日本模式相似,韩国也是以大城市为主导来推动城镇化。1965年韩国城镇化率仅为32.4%,到1980年就达到56.9%,到1990年城镇化率为73.8%,到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83.2%。以“工业为主、大企业为主、大城市为主”的政策是韩国为了追赶发达国家采取的办法,优先发展大城市,使得人口和产业向少数大城市高度集聚。目前,韩国城市人口的近60%集中在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特别是以首尔为核心的首都圈,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2%,但一度集中了韩国近一半的人口、近60%的制造业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种过度集聚发展也成为韩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韩国政府通过实施地方都市圈战略,形成能够与首都圈相抗衡的区域,来达到扩散人口、产业和机构的作用,从现实情况看,这种战略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五)拉美地区。拉美地区的城镇化是从19世纪殖民地时代开始的,1930年城镇化率达到32%。20世纪50年代后,拉美地区就进入了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城镇化率从40%提高到目前的80%,比欧洲水平还高,位居世界第二。拉美国家城镇化是典型的过度城镇化类型。“过度城镇化”对拉美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年来,很多学者将“过度城镇化”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称为“拉美陷阱”或“拉美化”。这些问题包括:城镇化率远远高于工业化率,导致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和两极分化情况严重;住房紧张与贫民窟问题突出;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政府服务不均等。这些社会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案例。

三、世界城镇化经验与教训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历史,已达到高度城镇化的国家,在城镇化的区域推进上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也都有或大或小的失误,我们应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一)城镇化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不但要以工业化为推动力,还要以农业的现代化为基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是所有发达国家都在进行的事情。一是有利于三次产业合理构成,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始终立于坚实、发达的农业基础之上,这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居民生活质量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二是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之所以不理想,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忽略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牺牲农业的城镇化,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反还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

(二)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要相适应。城镇化的国际经验表明:过度城镇化不能带来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也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目,还会产生严重的“城市病”,是不健康的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也不利于现代化的实现,因为它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育不全的城镇化;只有同步城镇化,才是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有序、良性发展的模式,可以避免或缓解、消除“城市病”。

(三)城镇化要遵从市场调节,也要在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下推进。市场机制对于城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城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就来源于市场机制。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城市规模体系的升级都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形成的。但是城镇化的国际经验也显示出:城镇化完全由市场调节,会使农村人口无序地涌入城市,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城镇化是盲目的且缺乏控制力的;市场的作用还不能保证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非盈利性自然垄断部门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项大变革,城镇化过程应该有合理的防治人口过度膨胀的机制。而宏观调控是避免和消除“城市病”的良药。在欧洲城镇化进程中,法律先行得到政府重视。英国在很早的时候就通过了制定法律来管理环境,之后还在公共卫生、治安以及贫民聚居等方面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这样就使得政府进行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有法可依的。

(四)城镇化应集约利用土地,避免过度郊区化。国际经验表明:城市不是越大越好、越集中越好、越多越好。城市过少、过大、过于集中,容易产生“城市病”;城市过多、过小、过于分散,就会影响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城市必须正确布局,集中与分散必须恰当结合,使大、中、小城市结构合理、搭配适当。即使是美国这样一个土地等各种资源条件较好的国家也在反思其占地多、能耗高的城镇发展模式。对于我国来说,应根据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走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调控下做大较密集的城市开局,城市必须成为紧凑的城市,与开放的生态空间相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企业;城镇化;角色定位

研究背景

纵观世界发展史,城市化已成为经济增长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助推器,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新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率有了很大提高,到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突破50%,初步形成了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格局。

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居民与企业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中,政府是城镇化的主导力量,居民是城镇化的主力军,市场是城镇化的重要调节手段。而企业作为市场中的重要主体,连接政府与居民的重要媒介,直接体现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城镇化中行为主体的研究多集中在政府角度,对企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研究很少,对企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定位问题的研究则还没有展开。部分学者分析了非国有经济和部分行业企业对城镇化的作用,也有部分学者分析了企业和城市相互作用的机制。刘清平(2001)认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非国有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朱磊(2002)提出城市行为者的概念,认为居民、企业、政府均是“城市行为者”,城市化是城市行为者空间行为的结果。在分析城市行为者和城市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城市发展处于集中城市化阶段,提出企业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行为主体,并分析了企业行为影响城市发展的3 个层面。刘亮(2013)认为金融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中小企业发展、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农民市民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李粉山、全立荣(2013)通过SWOT分析认为国有房地产企业在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很多优势,在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进度上,在尽快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和就业环境上,都具有很大的示范推动作用。

企业行为对城镇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

企业行为是建立在对利润的追求上,企业利润高低与经济发展形势、企业所在行业、以及城镇区位因素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企业会随着一定区域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而改变其行为。当城镇的供给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供需差异会促使企业通过迁移、投资和改变运输行为等行为减少这种差异。这种行为会直接影响企业对材料、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的需求,进而改变城镇区位发展,居住、生产及商业区位的吸引力,而这种改变又会形成新的区位要素供需差异,再次促发企业行为的改变。如此循环反复,企业行为会形成对城镇发展的影响机制,并且这种相互关系会持续作用。

图:企业行为对城镇发展的影响机制

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为企业带来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生产向城镇的集中可以为企业带来集聚经济效益。企业向城镇的集中,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享受到由于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节约,从而实现资金周转、商品流通、劳动力培养、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集中运行,从而获得效益;另一方面,城镇提供的技术、信息、人力资源、市场等条件,有利于企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对于集聚经济效益的追求,构成了企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企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重要主体,在城镇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

(一)企业投资成为国内投资的重要来源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推广,企业的自主经营权逐步扩大,企业投资逐渐成为国内投资的重要来源,在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明显加强。国内外企业通常选择区位条件好、交通、供电、供水等配套设施完善,有一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城镇的开发区、工业区投资建厂,进而带动了资金、生产资料、人口等向城镇聚集,进一步促进了城镇建设和发展,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二)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国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和创造就业被认为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经济作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道路,率先发展的东南沿海地区企业迅速增加,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促使内地劳动力向沿海地区的大量转移。在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特别是2000年后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对于集聚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企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投资与促进就业直接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而企业在税收、产业联动等方面也间接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虽然企业在城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主要是被动的接受政府的引导或市场的调节,没能对自身有一个良好的定位,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中重要主体的作用。

企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企业应该同政府、居民形成良性的伙伴关系,在新型城镇的规划、开发、建设过程中,摒弃过去被动接受的局面,主动与政府、居民沟通,逐步发挥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主体的作用。为此,企业应该重新定位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

(一)城镇化的规划参与者

过去的企业大多是城镇规划的被动接受者,而在当前许多城镇面临产业升级,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推动下,企业应该在地方政府对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下,主动参与到城镇产业规划、空间规划中,使城镇发展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通过合理布局各项生产和生活设施,满足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提高城镇的环境品质。

(二)城镇化产业升级的推动者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因此,不仅要依赖政府的引导,更要依靠市场这一无形的手,通过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转型。企业应该逐步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通过政府的引导,政策、资金的支持,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推动自身技术的进步。

(三)民生问题的关注者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民生。城镇化的核心在于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因此,企业应该把目光聚集在民生问题上。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继续发挥拉动就业的作用,教育、房地产、医疗、金融等行业的企业,应更多关注民生,协调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保证企业稳定健康高度的发展。

(四)城镇化转型的探索者

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多年走过的城镇化道路,走出了一条速度快,规模大的中国式道路。尽管成绩斐然,但中国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一样突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中国未来必须进行城镇化的转型,突出发展模式的转变,强调增长动力的转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政府共同探索城镇化建设中的模式转型。

结语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继续推进,未来的城镇化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是也充满了新的机遇。企业应该主动参与到为新的城市人口创造高效率、包容性城市环境的建设中,在新型城镇的规划、开发、建设过程中,作为城镇化的规划参与者、城镇化产业升级的推动者、民生问题的关注者、城镇化转型的探索者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发挥重要作用。如何真正提高城镇化质量,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更需要有责任、有抱负的企业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杨现领.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2]李粉山,全立荣.浅析国有房地产企业如何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J].经济视角,2013(04):119-121

[3]罗钊明.企业该扮演什么角色[N].经济日报,2013-10-05

[4]刘清平.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几个相关问题的认识[J].桂海论丛,2001(04):45-47

[5]刘亮.金融业在支持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13(15):111-112

[6]胡士杰,朱海琳.论政府在城镇化动力机制中的角色与作为[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3(02):57-60

[7]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

第10篇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国外经验;民族特色

一、国外城镇化建设经验与特色

(一)城镇规划:美国经验

城镇的科学规划是展现一个城市风貌的重要标志,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在城镇化建设中尤其注意科学规划的作用,使得城镇建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布局:

1.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资金来源。美国的城镇布局通常都经由政府详细规划,建设资金主要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来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高速公路,而地区工业等的引进和发展则依靠州和城镇的地方政府来筹资建设,开发商则主要负责社区内部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

2.因地制宜,注重发展的长远性。首先,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也不尽相同,美国城镇依据区位划分为了三种:大都会边缘区的城镇、郊区城镇、农业地带城镇。总体特征表现为依据区位条件和产业特色创造出优美的人居环境和有利的投资环境。其次,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交通、通讯等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为将来的城镇的发展和扩张保留了一定的余地,避免将来的重复建设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二)城镇发展:日本经验

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如何让城镇化模式的生命力得以延续?日本的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探索:

1.维持传统风格,保留原始风貌。日本在小城镇的建设对于古建筑保存尽力做到完好无损,既传承了地方的历史渊源又体现了地方建筑的风格和特色,构成了地方人文资源的精华部分。

2.保护农民收益,实行农产品限价制度。城乡差距的客观存在阻碍了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日本的主要做法在于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在日本水果、蔬菜、大米等价格都相当的高,使从事农业的农民收入相对城市居民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充分地协调各产业的发展,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建设。

(三)城镇未来:欧洲经验

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小城镇建设以欧洲居首,它的城市化进程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目前为止已然跨越了300多年的历史。德国、荷兰、卢森堡、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的小城镇建设都已比较成熟,其模式和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被复制的:

1.城镇规模较小,空间尺度较好。欧洲社会总体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成熟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接近于负增长,加上对移民的严格控制,欧洲总体的人口密度表现为比较低,人口压力的并不大。在欧洲,一般城镇的人口规模在万人左右,同时将生产经营性的活动基本剥离于城镇生活,将生产与生活功能进行分离,为城镇创造出优美的人居环境。

2.城镇建筑整体化,保留民族特色。人们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遗迹的追溯,都对小城镇建设的整体性、功能的齐全性和风格的独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洲小城镇在独立式、聚居式的房屋构建上形成了整体的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当完善,尤其重视对社区公共场所的建设,将历史元素与现代生活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赋予了城镇全新的活力。

二、我国民族地区对国外经验的借鉴

我国城镇化进程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曲折前行,城市化率由最初的12.5%到2013年已达到了53.73%,而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率则远远不足。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小城镇的发展模式成了相对现实的选择,有助于缓解城市“过密化”和农村“过疏化”问题。

(一)协同构建基础设施建设

从整体上把握建设目标和方向,对不同民族地区城镇化地域进行统筹安排,提出大致规划,同时给予资金扶持;而基于对本地区地理区位和人群分布情况的了解,地方政府必须同时负责筹集资金和实施城镇的具体规划,而整体的工程和配套设施则由具体的施工队伍来建设,同时地方政府负责监督和管理工程的质量。

(二)正确选址,避免大拆大建

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证实了地理区位对经济发展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性,贫富差距固然普遍存在,民族地区经济情况仍旧堪忧,城镇化战略在提升农民自身创富能力,改善创富条件上大有可为。而决策的正确性能避免二次决策的发生和错误,节省建设成本和行政成本,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三)建设生态城镇、特色城镇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我国的生态屏障地带,生物多样性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是是不可逆的。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自然资源优越,在善于利用和管理的前提下,将会创造出更有价值的财富。同时我国民族差异化和融合过程中所带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构建和突出特色城镇可以通过利用民族特色和的风俗习惯形成特色城镇,进一步发现针对民族地区的特色,开发出一系列的特色城镇游,在旅游放松的同时感受不同的文化冲击,加大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加深双方相互之间的了解和理解。

三、结语

一种模式的选择必然会经历产生、发展和成熟的阶段,城镇模式的选择也是如此,在经历了产生和发展过后必然会走向成熟。欧洲经验表明:正如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和分散效应一样,城镇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如雨后春笋般的效应,随后恢复理性,平稳发展。国外这些发展模式固然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模式都是依赖特定的国情和政治经济背景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同时美欧及日本等国的发展经验也不无自身的局限性,如日本的土地私有制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城镇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在总结学习和不断创新中改进和完善民族地区自我的发展道路,利用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稳步建设和发展城镇化道路。(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王永作.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长春:经济问题,2000,11.

[2]刘景章.三农问题:日本的化解与中国的借鉴[J].广州:暨南学报,2003,09.

[3]姜长云.城镇化与“三农”问题[J].北京:农业经济问题,2003,02.

[4]谢扬.中国农村发展与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N].中国经济时报, 2006-03-16(8).

第11篇

城镇化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城镇化主要是指某一国家和地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生产力增强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其社会结构由传统农业乡村型社会转变成第二、三产业的城市型社会的过程,通常也被叫做城市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可以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拓展农村的发展范围,增强城乡的互动与交流,为农村人口创作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劳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运用,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1、基本定义

城镇化又有城市化之称,所谓城镇化,是指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变革的过程中,社会结构由农业向非农业过度。城镇化进程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与再城镇化。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城镇化发展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汇集,产生集聚效应,还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还能扩大市场发展,形成工业模式向创新型工业化转化;城镇化建设在区域协调性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快速发展时,能够吸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程务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有效解决人地紧张这一现实问题;城镇化还能在促进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他还在城乡结构优化以及社会协调性发展中具有积极意义。

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1、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

据相关资料分析发现,城镇化发展中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多种多样,每一种的影响力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其中,劳动力与资本作为城镇化发展中的基本要素,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对经济水平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资本又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种,建设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意义与物质资本相比较低,物质资本更能提高经济效益,它的带动作用高于人力资本。城镇化在资本投入以及资本投入所起到的带动作用,相对于劳动力投入来说,前者的带动作用较大,这主要就是因为在城镇化建设发展中,大多的农业人口进城参与城市建设,农民获得一定经济收入后,会选择在城市定居,因此,农村人口会逐渐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所以会导致上述现象发生,而且这种趋势在短时间内会呈持续发展态势,对经济发展产生一种长期影响,同时也导致人们对城镇建设和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此外,城镇化发展中的明显变化就是农业人口逐渐转变成非农业人口,原有农村人口的知识储备较薄弱、综合素质较低,因此,大量农村人口转移会使人口的整体素质提升较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镇知识资本的实际积累。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可以积累大量的物资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第三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所以,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可以在促进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释放需求的基础上,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并且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镇的设施建设,实现生产制造以及投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

1、加强资本积累

在经济发展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应该不断加大各资本要素的积累。同时,资本积累还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发展的要求,所以资本积累在城镇化发展建设中非常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愈演愈烈,城镇化发展建设需要对技术、资本以及信息等要素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它们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城市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和贡献,及时发现城市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并且结合城市经济发展情况找出具体的解决策略。要合理控制城镇化的实际发展速度,城镇化发展步伐如果太快,很容易产生大量的农村失业人口和失地农民,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城镇化发展情况,合理控制和调节城镇化发展步伐,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

2、发挥城市具有的辐射作用

在城镇化发展中,城市的工业、文化以及物质等水平占有着重要地位,影响着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建设,城市中的文化和物质会逐渐朝着农村地区进行渗透和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思想进步,而且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会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发生一定的改变和提升。城市中除了物质和文化会影响城镇化发展外,工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反哺作用,工业的快速和高效发展能够给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使得农村发展拥有大量的资金和物质基础,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此外,工业发展能够推动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在城镇化发展中利用价格机制、补贴以及服务的调整推动农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从而推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在城镇化发展和建设中,应该要正确的认识到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并且注重工业发展和提升,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提高农民参与度

我国开始城镇化建设时,相关部门的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应处理好城镇化与“三农”之间的关系,片面、绝对的城镇化指的是消灭农村和农民户口,全面的、新时期的城镇化即指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福利,从而实现农民和城市居民在教育、养老、就业以及医疗等方面的政策一致性。与此同时,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时,应强化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为乡镇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确保农民稳定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经济利润。除此之外,社会力量还应提供及时的帮助,减少城镇化建设的压力和矛盾,实现农村经济有序发展、持续进步。

4、弱化社会矛盾

城镇化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会随之扩大和增多。农民工占城市人口的比例较大,但是大多数农民工尚未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在医疗保险、生产安全以及劳动薪水等方面。城镇化过程中,经常出现土地强行占用等现象,少量的补偿金未能弥补经济损失,农民利益得不到及时的保障。此外,在房屋拆迁方面,拆迁方与被拆迁房屋用户之间的沟通较少,强拆、钉子户等现象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城镇化建设中所出现的种种矛盾,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领导者不能坐视不管,应切实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交流和沟通,在此基础上,制定能够满足双方利益的方案,同时,工作人员应深入调查、分析已经存在或者潜在的社会矛盾,公正执行相关法规、条例,促进城镇化进程持续进行、发挥城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结论:总而言之,在当前时展背景下,虽然我国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各个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农村和城市经济水平逐渐拉大。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城市化的发展和建设,并且正确认识到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文化、物质以及人力等资本的积累,加大农村设施建O,满足农村人口的发展需求。同时,发挥城市所具有的辐射作用,注重工业发展,从而为农村发展创造更多的资金和物质支持,推动农村快速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鹏宇,毕天平.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24.

[2]高天跃,李静.试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财会学习,2016(12):204.

[3]董雨珊.关于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19.

第12篇

城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urbanization”,最早源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这个名词已被国外多数学者所接受。但在国内还存在另一个词――城市化,加之我国城市设置标准和过程模糊的影响,逐渐使行政区划概念的“市”和“镇”与实际城镇化根本不同,使得“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含义逐渐产生差异并形成混乱,对我国目前正在深入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形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在“城市化”与“城镇化”两个词中,用哪个词比较好,目前在理论界有多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城镇化即是城市化,二者内涵没有本质区别,但城镇化更为科学和贴近中国国情,用城镇化比城市化好;二是认为城市化才能反映本质,小城镇作为城市的初级形态,并不具备完整意义的城市属性。城市化不仅是具体的有形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抽象的无形的过程,强调外延的城镇化,不能完全表达城市化的抽象含义;三是认为城市化与城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不同的现象。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过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县域范围内的城镇集中的过程;四是认为城市化是总括的概念,城镇化是城市化的某个阶段或者某个部分的现象。城市化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而城镇化不包含建设大中小城市,城镇化是城市化的一部分,城镇化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的起始阶段。

城镇化和城市化概念上的分歧与城镇化发展路径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理论界存在城镇化发展的三条路径:小城镇重点论,主张重点发展中小城镇,通过乡镇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他们一般采用“城镇化”概念;大城市重点论,认为中国城市化道路应该以大城市为重点的,则普遍采用“城市化”一词;多元城市化论,认为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因而不区分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差异,常常混用。《城镇化规划》提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表明我国官方的“城镇化”概念是坚持多元城市化论的,认为城镇化是指城市从数量、规模、分布、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并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的过程。

二、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模式问题

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存在两种路径,一种是内生发展路径,或称自然形成模式;另一种是外生发展路径,或称政府驱动模式。而且,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路径还存在一种路径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为城镇化决策的制定者或者政府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城镇化内生发展路径的主要特征在于,在城镇化的整个过程中,城市的形成过程是自发的,基本上不借助外部因素的作用。虽然内生发展路径强调内在因素在城市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但是实际上外部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城市的内生发展路径中,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是存在的,但内在因素起主要作用,外部因素起次要作用,而且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

城镇化的外生发展路径是指,本来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甚至还处于不利地位的区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前提下,政府有意识地根据现有条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刺激城市的发展,创造或强化其比较优势,从而吸引居民进入而实现的城镇化发展过程。这种发展路径下,政府通过有关政策和优惠措施,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大大提高了居民迁移选址的吸引力。城市也通过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力地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在城镇化的外生发展路径中,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通常是在政府的有意扶持下,通过政府部门的人为设计、强力支持而产生的,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从表面上看,城镇化的两种路径似乎截然不同,但是两种发展路径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它们适用的条件不同,其次,二者起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同,第三,二者所实现的现实目标不同。但是,城镇化的内生发展路径和外生发展路径之间区别不是绝对的,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这两种发展路径都存在区位优势;其次,二者都对城市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都是城市发展规律的表现,归根到底,城镇化的外生发展路径不能够完全独立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第三,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发展路径可以同时起作用。

三、选址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城市在选址后,由于落脚成本、不可分性和城镇建设的不可逆性,出现选址的“路径依赖”,这种情况在政府驱动模式下的城镇化过程中变得尤为突出。就城市化过程的具体主体而言,每个进入城市的人都有明确的动机、意向,甚至带有特定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城镇化内在的客观规律通过人们的共性选择而具体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客观的经济过程,它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不是一个人为可以随意控制的过程。

城市的选址不仅与自然禀赋和社会环境有关,而且与城市潜在的居民的迁移决策有关。居民的迁移决策趋同是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因此,城镇选址是城镇化过程的起点,这对政府制定城镇化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镇化只有着眼于满足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才能推动而不是延缓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然而,政府驱动模式下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萨伊法则的情况,即供给能够创造其本身的需求,认为只要将城镇的基础设施和住房等建好了,就自然会有居民迁入。一般来说,居民迁移过程就主体而言,是一个重大的理性决策。每一个进入城市的人都有明确的主体性,他不仅有明确的主体动机、意向,有的甚至带着某种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因此,城镇建设选址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要素。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其影响深远。

因此,政府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以下四个方面:(1)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安排,提供高效的制度框架,保证经济和政治环境的稳定性;(2)建立公共研究和培训机构,形成知识网络,完善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优良的发展空间;(3)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积极引导各种资源向有利于特定城市发展的方向转化,同时要根据城镇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合适的措施,从而为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4)由于可能存在的政府失灵或者政策失灵,为了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政府的政策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好地推进城镇化更有效率的发展。

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理论表明,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过程是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变的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过程,它使社会资源从低效率空间配置到高效率空间,因此,城市化过程是产业发展及其空间演变和资源在空间优化配置的过程。

新型城镇化需要发现和培育城市发展的长期动力和城市发展的核心能力。以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城镇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是工业化引导大量的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为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城镇化的良性内生增长模式,注重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协调联动,为城镇长期、稳定、有序、健康发展注入内在活力。三是通过信息化、高新技术使用和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四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工业化、产业化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力资本。在该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背景下同时关注城市的发展水平、持续水平和资源能力的协调水平三大维度,从而形成真正的长期发展驱动力。

城镇化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在政府驱动的城镇化模式下,中央政府要高度重视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把综合国土规划作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注重加强区域协调的机制化建设,保证规划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地方政府要与中央政府的宏观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在实施中央的城镇化宏观战略时,一定要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鼓励和支持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行为;要理顺其职责和所能够控制的资源,明确城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这一“自然历史过程” 首先表现在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结果,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开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城镇化的客观性、自然性和规律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地看,城镇化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农业生产率的发展,较高的农业生产率使得农村出现劳动力的剩余及其转移,因此,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是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带动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农业现代化中,农业人口收入不断提高,为城镇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机会;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要素条件。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在空间的集中,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中的集聚,促进了城镇交通、住房、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农业人口的减少并非完全由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其中还包含了农业人口的绝对过剩和农业人口收入较低的因素。我国要提高农业生产率,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不是朝夕之功。这不仅要求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农业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而且还要确保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而这些方面不是城镇化本身能够解决的,涉及到包括土地制度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必然要求社会制度随之变革,这正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律的内在要求。

六、城镇化与金融制度安排问题

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约束是一个现实的障碍。地方政府为了弥补用于支持城镇化进程中的收入来源不足,大量高价出让土地来满足支持城镇化的资金需求。这导致一对矛盾:一方面地方政府土地收入依赖而使得地价飞涨,政府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地价飞涨在增加了城镇化的市场成本的同时,也对城镇化过程本身存在“挤出效应”,城镇化带来的规模效率不抵城镇化带来的“高成本”(不仅包括经济成本)。如果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上升过快,超过了中国现有收益率的提升速度,那么,福利成本、资金成本、城市运营的行政成本等都快速上升,将导致城镇化的规模效应被高成本所吞噬,直接影响着产业的竞争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面临着挑战。我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金融资本,是被政府控制或强力干预的,因此如何选择资源合理配置机制事实上决定了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发展状况,要控制城市化成本过快上升,政府可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安排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城镇化过程的自然历史过程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受价值规律约束并体现价值规律要求的“看不见的手”。市场价值规律支配着物价的涨落,支配着资源运动的方向和规模,同时支配着城镇化的进程。资金流入城市,与此伴生的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以及城市人口的流动,无不受价值规律的制约。从政府驱动模式下,政府要充分重视金融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就是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维护正常竞争秩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这就是要把资源配置权交给市场,通过市场竞争选择最有效的投资领域和资源使用主体。只有激发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