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7: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陈情表练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民国;高中语文教材;“语文知识内容”;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71-02
一、两版高中国文教材选文通览
(一)民国高中国文教材选文特点
民国教材版本较多,本次选用的是教育总署编审会出版的版本,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使用度较广。本书(教育总署编审会出版,以下没有说明的都是指该教材)与初中国文相衔接,计分六册,共高级中学三学年国文可精读及讲授文章法则之用。本书教材,务取思想积极,内容充实,以振发精神矫正虚浮者为主;至体制完整,文辞明达,亦堪为写作之模范,而有助国语新文学之创造。
1.选文内容。本书选材,顺文学史发展之次第,由古代以至现代,选取各时代中主要作家之代表作品,使学生对于文学源流及其发展有一个系统的概念。其各册教材之支配如次:第一册秦以前,第二册汉至隋,第三册唐、五代,第四册宋、金,第五册元、明,第六册清及现代。
2.选文编排。总览民国与现行大陆的高中语文教材,其差异还是比较多的,受当时特定的时代环境和教育背景的影响,教授内容和教授思路方法都存在迥然不同的现象,而其中的文言文经典篇目的选择可以说有共同之处,之后将会以民国教材与大陆苏教版中都选用的文言课文作为分析对象,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两者的差异。
(二)大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特点
1.选文内容。邓瑛博士在博士论文《台湾翰林版与大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比较研究》中曾做出这样的统计,大陆现行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选文中文言文只有38篇,在五本必修教材中的113篇课文中只占了33%,这样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大部分的比例是现代文,各类小说、散文诗歌,选文体裁多样。粗略翻阅,已经选用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也是散文性质。这表现出教材选文对文言文方面不够重视,与民国时期的大多数文言文选文有很大不同。
2.选文编排。苏教版《高中语文》的每一个专题一般由导语和2―3个板块组成。导语对专题内容作扼要介绍,每个板块再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专题的人文内涵,同时提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具体要求。为了增加积累,整合知识,拓展学习领域,培养应用能力,每个专题都开设了“积累与应用”栏目。在每册教科书中,还设置了选教或自读的内容,以增强选择性。
二、两版国文教材课后材料的比较――以《项脊轩志》为例
观察发现,除选文及其架构编排上两者存在差异之外,在文章的课后材料的设置上存在更大的距离,在此以民国教材第五册和大陆苏教版必修五都选择的选文《项脊轩志》为例,试图通过比较不同教材在课后材料上的设计来表现民国与现行大陆版高中语文教材语文知识教育意图上的差别。
首先看看民国版教材对课后材料的设置,很特别的是这里的课后材料与我们一般设想的提出一些问题完全不同,民国教材选文之后根本就不存在课后习题。民国版教材第一册“编辑大意”中这样提到:本书为教学双方之便利,课文之后,列有以下三项内容:(1)题解――说明内容、解释题语、叙述文体源流及介绍课文出处等。(2)作者略历――略述作者生平、著作、文章特色及其派别与流派等。(3)注释――解释深奥词语、典故、人名、地名、年号及事实须加说明者。民国版《项脊轩志》中的“注释”标注了“洞然”、“冥然”等一些较少使用的词语的意义,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使学习者更好地体会选文作者的内心感受。
其次看看大陆现行必修五中选择的《项脊轩志》,本片选文与《陈情表》、《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旧日的时光》、《箭与歌》、《别离》共同组成一个单元篇章,名为“此情可待成追忆”。通过阅读卷首语可以看出本选文主题是“情感的篇章”。对于课后的文本研习,本册编者将《陈情表》与《项脊轩志》放在一起讲解,以下是文本研习的内容(部分):“表”和“志”是古代两种文体,我们曾学过《出师表》、《核舟记》、《岳阳楼记》等,请结合《陈情表》和《项脊轩志》的内容,说说“表”和“志”的文体特点。可以从上面的内容中看出,这里的课后题设试将《陈情表》与《项脊轩志》结合起来考核,分析热萆系闹魈夂粲Γ也研究了语体上“表”和“志”的区别。
综上所述,民国与大陆现行苏教版高中国语教材在课后材料方面差异较大。民国教材没有大量的提问内容,大致只包括对选文内容的简要助读材料,提供一点简要的注释;现行大陆苏教版语文教材课后文本研习内容则比较丰富,一般是将连续的两三篇课文结合着找出在文本内容和语体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一起出4―5道问题以供思考。
三、两版国文教材之“语法论”知识内容比较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奥诀――王荣生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这样一个观点。“语文知识内容”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以语文教材选文为载体,展现语文知识是一般的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而在民国版和现行大陆苏教版高中国文教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除了通过选文形式展现出来,即以选文为载体展现语文知识,还有部分知识是直接以条条框框的形式展现的,也就是接下来要阐述的内容。以下将从语法论角度来探讨两版教材的设计差别。
在民国版的高中国文教材中,各册之后,备有讲授文章法则之教材;其分配如次:第一年讲文法,注意于语体与文言之异同及古文法之特例,以为学者解读古书之助。第二年读文章之组件与体式,使学者对于体制获得更明确之认识。第三年注意对修辞及辩论术,前者说明遣词造句之方式、词格之种类、风格之形成,以增进学者欣赏文学名著之知识;后者叙述辩论之方式与技术,使学者得由分析综合以养成其推理之能力。
关于这样纯粹的理论性知识的内容,在现行大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还没有直接出现,大多是出现在课文的鉴赏阅读中。其实本质上来说,民国与大陆的教学内容完全是不同的,民国注重语法、语体的教学传授,而在大陆,更多传授的还是阅读技巧、鉴赏技巧、写作技巧等,基本上没有提及语法方面的问题,只有一些教师会在讲课过程中提及一点,学生也不会有系统的认识。
所以,翻遍苏教版教材,也不会有与上述民国教材所出现的相似的内容。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除了选文的编排,还特设置了写作教学的部分于每个专题范文之后。专题的写作部分由“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组成。每册教科书对一些重要的写作观点还有专文阐述。比如,在苏教版必修五当中每一章之后的写作指导,讲的是“写作指导说明要说得清清楚楚”、“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写作指导学会分析”、“写作指导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又如第二章,即上述提到的《陈情表》和《项脊轩志》所在的“此情可待成追忆”的单元中,通过讲述提出文章要写的“真”,在写作实践中提出“我的心因 而高贵”、“幸福的n钟感觉”、“友情”为话题和标题的写作练习。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民国与现行大陆苏教版高中国文教材在教授的课程内容上有交叉处,但在选文编排上存在很大差异。不能评论何者更好,何者不佳,只能说不同的编排与构架适应不同的学情,依据学情适时调整教材也是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关于“单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体的定义,雷秋山老师在《新教材的单元教学》一文中作了比较具体的介绍。
“单元教学,简言之,就是以单元为教学单位的一种整体教学。具体而言,单元教学就是按照不同的文体形式,以文章的内容、或以文章的结构、或以文章的表现手法等特点为基础,根据人们一般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划分出不同的层次,然后按照每个层次的要求组合文章,这就是一个个的单元;再以每个单元为一个教学单位,以文章的共同特点为出发点,分别提出每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协调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培养关系,利用三类课文,采用训练途径,完成既定任务的一种整体教学模式。”
从这段雷老师对“单元教学”的概述中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式的基本特点。“单元教学”是一种整体教学,它依据某一种分类标准而划出层次来组合文章,形成单元。根据“单元教学”的特点,可以看出在新课标“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指导下,对语文教学中已经形成固有的文本分析模式套路,“单元教学法”给出了一种新的文本研习模式。即需要学会根据文本的个性,巧选教学素材,巧组教学单元,甚至打散原文前后的顺序,抓住专题的核心,突出重点;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主动去辨别和分析不仅是文本内部,而且跨越文本,建构起文本与文本的视野融合,真正带出语文的气韵和旋律,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熏陶,提高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二、“单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以“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为例
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采用了类聚的单元组合原则,同一单元内或单元之间文章归类就依循这个原则,而“单元教学”理想状态的发挥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而定出主题,然后进行自由组合,达到一种纵横捭阖而又圆融无碍的境地。然而,基于教材编排文章体例的有限性、收入文章的数目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时间等等现实的限制,这种完全理想化的状态一时还不能实现;但是,从具体的可操作性上,“单元教学法”有着很大的发展活力和弹性空间。本文以“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中的课文为例进行“单元教学法”的尝试。
“单元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就可以在以单元为一个系统的域内,进行文本的比较对参性阅读和学习研究。一旦面临着以单元为基础的学习范围,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便需要进行一些辨别。这就使得阅读进入文本与文本之间,以及跨文本间的阅读比较视野。而比较本身就可以跨越到方方面面,比如涉及题材、体裁、立意、人物、结构、风格、语言、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等,我们都可以逐一进行比较。
因此,从不同的方式入手,便有不同的比较分类和视角。例如:从内容着眼,可分为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从所选的材料着眼,可分为同体比较和异体比较;从所选的材料的写作时间着眼,可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如果从比较的范围来看,有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比较,单元内的比较,练习的比较,题材的比较,文体的比较等等。这就使得一种无限可能的多样性和课程在固定时间内的统一性产生一种对立,因此,这里就存在一种教学的中心和尺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备课中,去体会教学大纲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提出一个讨论和比较的中心线索。
在语文单元教学中,首先,需要确认对问题的比较是一种求同比较还是求异比较。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和题材的具体情况,可以突出某些方面的比较点。结合“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在进行单元教学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比较方向。
1.语文基础知识点的串通比较分析。可以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字、词的归纳总结,可以是通过句子的异同比较分析其句法现象等等。找出该单元的共同的语文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
2.文章写作特色的比较分析。可以是某一写作特点的比较分析,也可以是对写作特点的整体比较分析。比如《陈情表》《项脊轩志》都是文言文,都表达了感人的亲情。但是《陈情表》是对上陈情,有一个特定的交际环境,文中作者着力描画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情,被征召后的左右为难、忠孝难以兼顾的两难,打消对方猜疑心理。其中情感表达的层次性、曲折性以及分寸感的把握十分到位。《项脊轩志》平静地描述了记忆中和三位亲人的细节,不经意间流露感情。巨大的情感波澜藏在文中今昔对比中。
3.教材单元内部篇与篇之间的整体比较。教材编写者将同一主题的课文编在同一个单元,它们在内容、形式、写作特色等方面都有可比性,通过求同比异,进行整体的比较分析,这样既省时,又加深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具体到“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中,这一专题重点在“情”字上,揭示本专题的基本内涵就是感受、认识、理解人类所具有的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这里有令人难忘的亲情,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有温馨动人的友情,展示了人的情感领域的丰富。这个专题分三个板块:“如泣如诉”“执子之手”“旧日时光”,分别对应着亲情、爱情、友情。第一板块选了《陈情表》《项脊轩志》,第二板块选了《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第三板块选了《旧日时光》《箭与歌》《别离》。
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从文章的选辑来看,可以说照顾到了古今中外的文章,既有中国古代的作品也有西方的文章;其次,从体裁上也尽可能的多样,从文言到白话,从散文到戏剧、诗歌等等。那么,通过选出的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来做一个比较,同时从这些比较得出的答案中去总结某种规律或提出某些看法,这样可以形成一种学习的互动。
我们先用求同的思维找出一些相似点。
1.都是表达一种感人至深的、丰富高尚的感情。
2.都是被历代记忆与传诵的出自名家的成熟作品。
3.都是通过内容和体裁的恰切,来使表达的情感得到回旋和深化。
再用求异思维比较不同点,见下表。
以上只是为了比较而列的一个表格,其目的是通过这种异同的比较,从对比中让学生们认识到生命中“情”的多样性与动人性;也可以让学生们体悟到情的表达有很多方式,那种咏唱式的诗歌式的感天动地的爱情、离别之情固然让人感慨无限,而看似平淡的语言却也可以蕴含洋溢出无穷的深情感言。在经过这一轮的异同比较之后,我们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深一步的启发,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
(1)这种情在每篇文章中是如何发生与展开的。这其实涉及让学生去思考和不同的人事相联系而产生的情以及产生情的历史时空环境。
(2)如何恰当地表达这几种情。这涉及让学生去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去体验、珍惜、升华回应这一情感,这是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一种情感教育。
(3)是否可以自己回去找出一些抒发感情的文章,在题材上、流派上或表达风格上与这些有区别并具有代表性的。
(4)人类的情感还有哪些,在这些情感中,为什么单单这样的情感在文学作品中被吟咏得最多,甚而有人认为情是文学永恒的话题,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经过这种细致的阅读和对比,学生理解了单元内课文的某种共性,就可以集中落实教学目标,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一个知识系统下对文章及知识点进行鉴别、分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导向对文章的差异化的对比理解和接受,使得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得到相应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简约
简约是公认的艺术通则,对于教学艺术也是一样。语文教师并不一定要用多媒体才能完善自己的教学,学生也不一定非要进行看似热闹的合作探究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真正有味道的语文课堂,反倒应该是最简约的。简约中见内涵之丰盈,简约中见教学之生命力,简约中张扬教者的个性之美。不仅如此,学生亦会在简约中深悟,在简约中提升。“繁华落尽见真淳”,对原生态的简约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探寻应该成为每个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精神诉求。
笔者试以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简化环节,提升张力,使繁冗复杂的语文阅读教学回归简约教学的轨道,真正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简约”与“深度”齐飞,既有不枝不蔓的教学过程,简约丰盈的教学内容,又不缺少充满智慧的课堂张力。
一、明确目标,删繁就简
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导向作用,在教学之后有评测作用,没有目标就没有准确和高效。而跟数理化等科目的教学目标比起来,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可谓尴尬之至,字、词、句、读、析、写,似乎什么都可以教,似乎又什么都没教。教时没有着力点,教后没有明显的效果。语文阅读课的“高耗”“低效”这些年来没有随着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而得到有效的改变。不可否认,对于一堂教学目标都不够明晰、精当、合理的语文阅读课,何谈高效?如何拨开重重迷雾,探寻语文课堂教学的柳暗花明?当务之急是要净化语文教学纷繁无绪的教学目标,涤荡华丽空泛的教学内容,真正明确教什么,切切实实给语文阅读教学“瘦身”。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瞄准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整合。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而一节课40分钟,要想扎实有效的落实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有所悟,教者有所得,就必须对繁杂的教学目标进行净化。
在进行《陈情表》教学中,可以试着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适当整合。将教学目标明确为“通过对古今异义词和典故的理解,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和“通过对文章情理的分析,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使学生在对古今异义词和典故的理解中体会作者孤苦心酸的情感以及忠孝难两全的处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削减,得渔失鱼,有失却无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不混”“学不乱”。
二、纯粹内容,雅致丰盈
新课改层出不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无的放矢地将语文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强行打断,引入过多花哨的形式,使得教学过程繁乱复杂,课堂气氛热闹非凡,但也让语文课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本色,失去了自己的特点,最终变成了“只有热闹是他们的,最终却什么都没有”。保持纯粹的语文味是语文课起码的底线,应将不是语文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剔出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阅读教学也难以幸免。很多语文阅读课变得教学内容异化,教学环节表演化,真正属于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的吟咏赏析、积累和感悟却被抛至一边。比如,上《荷塘月色》,将所有与“荷”有关的诗歌、散文、电视视频都搬进来作为教学内容;讲《宝玉挨打》时,引入父母、孩子间如何消除代沟问题作为讨论。这些一股脑倾泻到阅读教学中的杂乱无章的教学内容,冲掉了阅读教学该有的内容和意义。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有自己明确的教学内容,它应该是实实在在、不可替代的。它应该是不仅能告诉学生课文讲了什么,更能够让学生在反复接触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文字的美妙,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习的历程充满着生命成长的张力。
在讲授《琵琶行》中第二段描写音乐的文字时,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作者摹写音乐的高妙,学会将抽象化不可触不可观的声音用文字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很多教学内容来完成这一目标,比如,与《听颖师弹琴》的对比,《高山流水》试听赏析,反复诵读,可将教学内容设置为对三个问题的解决:(1)大量地使用比喻;(2)运用留白、烘托得艺术;(3)对琵琶女弹琴全过程的描写。在引导学生赏析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将其与提到的三个问题对接,这样明确而间接地教学内容,更容易让学生体会琵琶女演奏中贯穿的情感和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三、适度拓展,提升张力
语文课提倡简约,删繁就简,但并不全盘否定一切语文课本以外的内容和形式,没有拓展的语文课是单薄的、孤立的;但过度拓展,将语文本色抛之脑后的拓展同样是丧失意义和价值的。
如,在教授《陈情表》时,教师将教学重、难点设置为概括段落与全文意思并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常见的文言现象。他分四个环节来突破:(1)教师通过文本解读梳理文本内容;(2)引大量历史资料和社会现象来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的孝情;(3)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来培养“孝”的意识,并设置读写结合的拓展练习;(4)回到文本结合重、难点深化总结。显然这份教学设计花费了教师很多的心思,并且教学过程包含大量拓展,但这样富有层次看似精心的设计真的能达到三维教学目标吗?在拓展2、3环节过后,学生真的还能回到最后一个环节吗?在这样看似对“完整目标”和“完美过程”的追求中,恐怕教学效果并不是提升相反会大打折扣,这全因拓展安排繁复,学生余力不足,整堂课被教师推着拓展,推着前往一个设置好的程序,却使得学生丧失了真正体会和领悟的空间。
因而,在拓展的时候,要坚持最优化原则,精心选择有针对性、科学化、趣味化、思想性的资源,填补学生的认知空白,于简约处见丰盈。精心选择的每一个文本都成为课文的补充和镜子,它们与课文互相参照,彼此联系,形成一个巨大的体系,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飞扬,也保证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和智慧张力。
崔峦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繁华落尽见真淳,洗去铅华见本真”,语文课也应这样,不需要太多的花哨,只需要踏踏实实地带着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名师透视:语文教学智慧篇[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09.
[2]陈海峰.简约课堂,魅力语文[J].辽宁教育,2008(05).
[3]张祖庆.张祖庆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09.
有些学生写作文时总感觉无材料可写,好不容易凑成800字又好似无病,甚至连自己也“不忍卒读”。究其原因: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生活缺少热情,不会用文字表达。像这样的作文,按病情轻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一、有物无文,疾在肌肤
文章有内容但无文采,虽病得最轻,对文章质量来讲影响很大,语言要靠文采才能流传久远。对于有这样问题的学生,首先要检查他的知识储备,理清句子成分,辨别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种类等等,如果不足要补充。这些知识如果都掌握了而作文还是无文采的话,症结就在不会运用。
同学在品味生活中别样的风景时写到:“我继续散步。走着走着,走到了田野边的小路上。这里的空气十分纯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其间加了:“田野里的稻穗朝我点头哈腰,路边的野花微笑着欢迎,翩翩起舞的蝴蝶前来采蜜”文章顿时增色不少。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反复修改文章,力求文辞通顺;指导他们有意识地运用修辞手法,情感因文辞的渲染更加深刻,人物经文辞的润色而更加丰满;指导他们锤炼文字,模仿前辈优秀文章,不断完善表达,使文章情美,形美,声美。
二、有文无物,疾在肠胃
文章形式华美而内容空洞,写出这样文章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基本功应该很扎实,只不过他们并不了解写作的真谛,写作它应是灵感突现时的兴会来临,它饱含深情。像花粉黛石用来美化容貌,可顾盼生情却来自美好的丰姿;辞藻用来美化语言,而文采艳丽却依靠性情的真挚。情理是文章的经线,文辞是情理的纬线,经线正了纬线才能织上去,这是写作的根本。有同学用优美的文辞记录下了秋天:“在纯净的天空下,太阳照在水亮亮的亭顶上,金光闪闪,透出一派古朴来。梧桐叶忽悠忽悠的落,落得轻盈。枫叶一树一树的红,红的耐看。一簇一簇的,竞相怒放。”在如此美景中加入了惜秋之意,真挚感人,在自然中留下了情感的印记:“我拾起一片花瓣一闻,啊!清香淡雅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引导他们做生活中、阅读中的有心人,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感受周围的客观事物,通过用心观察,感受生活中、阅读中的美,感受其间的人、事、物、理,从而激感。“真情”从“实感”中来,要像黛玉那般“多愁善感”,如无惜花之意怎会有葬花之举,如无怜花怜人之情怎来葬花之词,“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有了丰富的情感,事理积累后,要指导他们模仿优秀范文练习写作。写人物,可以参照的《我的母亲》通过事件刻画人物性格;写景色,可以参照沈从文的《边城》,文字简洁流动,富色彩;说观点,可以参照鲁迅的《拿来主义》,观点清晰,论证透辟;作说明,可以参照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简明扼要,科学准确。
三、无物无文,疾在骨髓
既没有真情,又没有文采,这样的文章,读之味同嚼蜡,看过一遍之后也不知道它要表达的是什么。写出这样文章的人,语文功底很差,而且对语文不重视且缺乏兴趣,通过几次习作就可以把他们区分出来。对这样的学生,关键要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让孩子们在作文中说真话,述真情”。但单调的范文教学,单纯地写作规律教学让孩子们索然无味,在一次作文练习中出现好几个跳入水中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题材,细细一问,纯属虚构。写作的源头还在于做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发达的网络通讯所提供的正面积极的新闻去引导学生关注周遭,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然后用自己的体验勇于表达真情实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人,敢说敢为的人,用文字去留住记忆,留住美丽。
在课外,鼓励他们多读文章,必修课本上的,课外读本上的,文摘上的。不带功利性地读阅读,别作分析、解剖,别让他们却步,不要让优美的文章看起来面目可憎,让阅读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进而成为一种习惯。有句话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用别人饱含泪水与温情的文章来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他们的心也会愈益温厚。他们会更深刻地体会亲情、友情、爱情。当他们喜欢阅读时,自然上课会认真听讲,《陈情表》通过恳切言辞,把祖孙之情演绎得催人泪下;“荆轲刺秦王”通过一连串动词,把刺杀过程刻画得惊心动魄,润物细无声,有一天他们会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等着作文本发下来,期待老师肯定他们进步的评语。
仁化县仁化中学
语文教学在各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亦为重要。教师可利用课本剧表演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进语文教学有效性,打造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课本剧由于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再加上新颖的形式、新鲜的内容、新奇的手段、演出比赛等,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爱好、特长、能力。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与教育界新提倡的“愉快教学”十分吻合,它不会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而产生心理抗拒,相反,在整个课本剧表演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和W习乐趣。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期笔者都会组织一两次课本剧表演,开展相关一系列的活动。笔者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小组,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剧本编写的要求,在课文中找出要改编的篇目,讨论编写剧本。在改编过程中笔者及时为学生答疑,学生改编的积极性很高。常会为一个细节的处理争得面红耳赤,由于他们兴趣大,改编的速度很快,在批改过程中,笔者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而且他们能够大胆创新,传统剧、方言组、现代版,花样翻新,出人意料。剧本写好后,笔者就组织学生排练、演出。要求把剧本内容高质量地表现出来。在排练过程中,学生认真严肃,常常利用休息时间练习表演,十分投入。他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显其能,配合默契。他们准备充分,考虑周到,设计细致,其用心之良苦令笔者非常感动,也令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学生身上蕴藏着不可低估的潜力。
通过课本剧表演,可以增进学生对课文人物形象的深层理解。在教学课文《雷雨》(节选)时,为了让学生演好《雷雨》这部剧,使学生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笔者让学生通过初步阅读剧本来把握,一开始全体同学义愤填膺,一致认定周朴园的形象定位应是一位十足的伪君子,缺乏人性。但经过几次排练之后,扮演周朴园的同学认为,周朴园也有柔情的一面,从而引起了学生们的关注和讨论。学生又是上网查资料,又是带着问题四方求教,通过共同阅读剧本,揣摩人物,学生对周朴园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玛蒂尔德的形象也十分的动人,她确实迷恋过上流社会,她以为“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也梦想着“宽敞的客厅”、“精美的晚餐”、“漂亮的服装”,她又是多么“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然而,当厄运降临时,她毅然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迎接命运的挑战。在信用与破产之间,她选择了信用,选择了人格与尊严,体现了崇高的人性之美。
通过课本剧表演,可以提高学生阅读难懂课文的积极性。在学习《长亭送别》的时候,学生将戏曲唱词改编为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文。戏剧常识和戏剧语言的知识,学生过去不愿学习,现在开始主动学习了。《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情表》、《段与鄢》等文言文篇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观摩电影和话剧,将文言文改编为通俗自然、简练明确的口语表达,适合舞台表演。在改编的过程中,对于枯燥的文言文,学生也有极大的兴趣去阅读钻研,掌握相关知识。这样既积累了文言文知识,又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可谓一举数得。《阿Q正传》、《宝玉挨打》、《祝福》等课文的课本剧编演,促进了学生重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在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记叙性强的课文,都可以被改编成新颖生动的课本剧。可以说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课本剧理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活跃的组成部分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课本剧表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课本剧表演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这样才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
关键词:阅读教学资源;引导;调动;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172—01
目前绝大多数高中学生,必须用大量时间攻克数理化难题,还有练习册、习题集。可以说,学生们没有时间读书,因此也不可能接触更多的文字材料,他们的阅读面相当窄,除了语文教材几乎没有课外阅读,即使有也是纯粹消遣性阅读。所以,长期以来,写作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困境。教师似乎使尽浑身解数,却无法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产生质的飞跃;学生搜肠刮肚,却写不出让老师满意的作文,甚至连学生自己也不满意:师生都对作文失去了兴趣。
其实,我相信:学生是深爱汉语文的,是有写作的激情的,但都为没有足够的积累而饱受煎熬。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阅读教学资源转化为学生作文的素材,而要实现这种转化,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引导学生积累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本身就是情文并茂的佳作。如朱自清的《背影》、李密的《陈情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文,传递出的都是浓浓的亲情;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唱出的是都是深厚的友情;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孔晓的《高原上的红盖头》、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等,歌咏的都是真挚的爱情。《烛之武退秦师》和《荷花淀》,演绎的是深明大义的爱国情怀;《荆轲刺秦王》和《赵氏孤儿》,演绎的是慷慨悲壮的侠义情怀;《归园田居》和《饮酒》组诗,吟唱的是闲适恬淡的隐逸情怀。屈原在流离颠沛时,高唱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苏轼在大江赤壁旁,吟咏的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旷达;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边,抒发的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忠愤……课文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社会、关注历史的窗口,是学生个性、思想、情感、价值观发展的最主要依托,即使考试阅读的材料也是很好的素养提升依托。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至情付诸文章中,那么在阅读时,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积累自己的语感,沉淀自己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事实上,情感积累丰富了,语感真切了,写作时真情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就会生动感人。
学生作文素养的提升,还有赖于对课文观点的积累。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出相应的观点,便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当然,更多的观点,还有赖于挖掘。特别是叙事性文章,更要教会学生从文中“挖掘”。 读《鸿门宴》,要从刘邦和项羽的角逐中,挖掘出“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读《老人与海》,要从桑蒂亚戈与鲨鱼的搏斗中,挖掘出“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的尊严;读《烛之武退秦师》,要从烛之武的抉择中,挖掘出“人的价值在于关键时候的作为”的内涵;读《五人墓碑记》,要从“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叙述中,挖掘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境界……以上课文,都可以作为作文的例证,因为高考作文论题很多仍是评说思想作风、方法道理的,前人的文章可以借鉴,并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我们的语文书其实就是个材料或者说论据的大宝库,关键你要会挖掘才行。语文书中有几百篇课文,我们学好了,读通了,领会了,作文“金库”也就有了不少宝藏了。
但是,积累情感和观点,并不是语文教学全部,而只是基础,是奠基。积极的做法是,将这个结论储存起来,建立起自己的一个立意的文件夹,用这些立意来统辖在生活中或学习中接触到的事件、材料,更要学会用课文的观点分析生活现象或文字材料。
其实,一个认真读了书的高中学生,应该是有了一定的积累。他们的积累虽不足以写出大作家那样的煌煌巨著,但要写出千字短文,应该绰绰有余。他们都拥有了十几年的人生阅历,他们都正拥抱着诗一样的青春年华,他们正处身于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他们都阅读过几十甚至上百卷书……不会写作,关键是没有打开思维的闸门,不能调动自己已有的积累,所以才会文思枯竭。
关键词: 文言文现状分析;思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80-0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入选的文本都是千百年来的名篇佳作,其厚重和丰富不言而喻。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并未提高,反而呈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阅读能力日渐低下的窘迫局面。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陷入教学目标单一,片面强化字词积累的困境。学生的学为考试简单应付,教师的教为巩固基础疲于奔命,二者陷入恶性循环。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到底是持一种怎样的心态,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哪些无法跨越的困难?教师的文言文教学策略到底应当怎样调整,才能从教学的困窘局面中走出?进而改变学生学习的现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希望本文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1.文言文学习现状的思考
1.1学生的畏难、不自信等主观心理因素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文言文距离我们的年代较远,时间的距离也成了学生的心理距离。其实词、虚词、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句式倒装等内容确实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从考试的角度,文言文的得分往往比较不理想,很多学生在答题时连蒙带猜,挫折感倍增。而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更多地通过练习的方式来实现,这加重的学习任务有时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畏难情绪降低了学习效率。
1.2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兴趣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布卢姆在《教育评价》中曾经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同学。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除了高考考试的需求,绝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基本没有兴趣。在这种功利化目的的驱动下,学生根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感受文言文之美,更不用说认识和学习文言文中古人优秀的品质和智慧文化的结晶,拿高分是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全部动力。同时,从实用的角度而言,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失去了交际传播的功能。学生缺乏运用的意识,一旦离开考试的指挥棒,或者离开校园,文言文基本不会在他们的生活中继续。
1.3教师重字词积累,轻文本内涵的教学方法降低教学有效性。很多学者批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味强调字词,忽略文本内涵。虽然自主自发阅读的能力,需要有培养的过程,但是并不意味着"以言代文"、"以讲代学"的教学误区。钱梦龙老师曾说过:"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作为教师确实不能只着眼于高考要求,只关注考纲中的考点,而忽略文本的深刻内涵;只注重字词积累让教师陷入教学目标单一的局面,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其教学有效性可见一斑。
1.4文言文的社会基础薄弱,缺乏使用的文化氛围影响学习积极性。从客观原因上分析,大环境的缺失是文言文学习的致命伤之一。作为一种语言,一旦失去交际的功能,它的生存就变得举步维艰。同时,文言文文本的阅读氛围较淡薄,书店里与之相关的书籍不多,有读书习惯的人中阅读文言文文本的人少。在这生活节奏加快,网络阅读泛滥,游戏娱乐充斥的时代,能静下心来阅读文言文文本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的汉字简化了,成语用得少了,语法被弱化了,文言文生存的空间日渐狭小。
2.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2.1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的情绪和不自信的心理。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首先要让学习主体觉得自己的付出会有收获,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把它学好。这份底气和信心才足以支撑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习。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把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文言文字词句式语法中解放出来,感受一份来自文言文的简单美好。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文言文学习的信心首先可以让学生从获得成功体验开始。比如说选择阅读的文本可以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发现学生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美,降低学生的畏难的心理防线,让学生做到不排斥,不畏惧,进而能慢慢喜欢。
2.2关注字词的积累,更关注文本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文言文中蕴涵着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其语言也是千锤百炼、文才斐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争取能更多扩展文本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而感受文言文学习之乐。比如《荆轲刺秦王》其故事性很强,学生对于秦王朝时代的故事大多比较感兴趣,不妨从故事入手,串起全篇的字词教学;《陈情表》中的祖孙感情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妨引导他们从自己生活的情感体验出发,感受李密的赤诚之心;《孔雀东南飞》是个凄婉缠绵的爱情故事,不妨联系当今的爱情速食或者爱情功利主义做一个比较分析;《劝学》的开篇极富文采也朗朗上口,不妨多诵读,感受节奏之美等等。
叶圣陶老先生说:"古书非读不可。"选入我们教材的文本,无不蕴含着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离不开优秀文章的阅读熏陶,因此教师不可忽视文本内涵。
2.3将文言文学习和课外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文言文水平,单靠课内几篇课文是不够的,课外阅读的补充势在必行。如果可以将文言积累、课外阅读和学生的兴趣联系在一起会更好。比如当下很多电影取材于古代文本,《画皮》、《赵氏孤儿》之后,《画壁》也随之而来,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阅读训练是否可以考虑从《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浅易趣味的文本入手,进行文本的阅读扩展。
参考文献
[1]潘宝红.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教研天地.2007.02
标准已经设定好了,对于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来说,理解这一标准并不难,可是能够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达到这一标准,实在是不简单。就单讲如何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平心而论,就很难做到。关于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升,就更加困难了。
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语文课都会或多或少地带上应试的烙印,使得学生缺少丰厚自己语文素养的机会。同时,就现有教材来说,虽然是以主题为单元来编选的,但是过分注重了文本的文化内涵,而忽视了学生解读文本的实际能力,并且有些文本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不甚明显,语言价值也不大。同时,阅读与写作分为两个不同的序列,各自为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往往重视阅读训练,忽视写作指导。三年高中学习完成,除了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学生在语文阅读与写作上的素养提升并不大。
对此,我们做出的改变是,结合我校实际,借助于推进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主题读写的实践研究”,自己编选以主题为单元的读写结合的教材,一主两翼,读写联动,提升语文课的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中的主题读写,是指根据本校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和心灵发育的实际需要,筛选确定主题,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及读本为主,以其他优秀作品为辅,围绕主题编排适合本校学生的读写材料,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来构建学生的读写知识框架。
在编选之前,必须要对编选材料的主题首先加以确定,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确定几个主题、哪些主题比较适合,这些都值得研究。我们教研组骨干教师认真研究了苏教版必修、选修教材和读本,研究了其他版本的教材,研究了近年各地高考阅读与写作中常出现的主题,起初确定了“挚爱亲情”“乡土之恋”“热爱生命”“山水哲思”“历史情怀”“成长励志”等主题,并编选了精读篇目和泛读篇目。在此基础上又经过研讨,并请专家指导,最终确定了“永恒的眷恋(挚爱亲情)”“诗意的栖居(山水哲思)”“昨夜星辰(历史情怀)”“慢慢走,欣赏啊(艺术审美)”四个主题。以“永恒的眷恋(挚爱亲情)”主题为例,我们编选的目录如下:
阅读与鉴赏 必读
1目送 龙应台
2儿女 朱自清
3弟弟啊,弟弟啊 绿原
4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阅读:用文学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
选读
1给儿子 陈村
2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3我不是一个好儿子 贾平凹
4穿{布衫的女人 蔡一鸣
5一碗阳春面 [日]粟良平
6致橡树 舒婷
7初恋 周作人
8怀念红狐 刘志成
9古代诗词两首
江城子 [北宋]苏轼
鹊桥仙 [北宋]秦观
10陈情表 [西晋]李密
荐读
图书推荐
《我们仨》 杨绛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周国平
《葡萄牙诗人十四行诗》
[葡萄牙]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
影视作品推荐
《下辈子还做母子》
《刮痧》
《泰坦尼克号》
其他文艺作品推荐
《朋友》(流行歌曲)
《父亲》(油画)
表达与交流
真实再现,真情流淌:学会表达
其他主题也是按照这样的体例编选。
主题读写重点在高一年级推行。课型分成精读、泛读、写作。精读课型就相当于苏教版的文本研读课型。在教授精读课的同时,准备泛读课,教师提前两周布置主题泛读课的预习,主要从内容情节复述、文章主旨情感、主要写作手法和几篇文章的综合比较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并作为作业分别写出赏析文字。课后泛读完成后,安排一到两课时进行泛读交流,一个或几个学生担任主持人,每个合作小组上台展示,学生以必答、抢答、讨论争鸣等方式,复述文章内容情节,赏析文章主旨情感和主要写作手法,综合比较几篇文章的异同,老师为相关小组的赏析打分,并在最后的五分钟对学生争论的问题进行点拨解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精读与泛读之后进行写作指导与训练,写作题材围绕阅读主题,每次写作有一个写作技巧的训练点。四个主题的写作训练点分别是“真实再现,真情流淌:学会表达”“特征鲜明,感悟独特:学会写景”“写清过程,写出波澜:学会叙事”“细节传神,心音共鸣:学会描写”。
主题读写的开展,为我校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些变化。在教方面,教师备课更辛苦了,尤其是泛读课的备课容量非常大,首先自己要深入研读泛读篇目,寻找相关资料,对泛读内容作全方位的准备和研究,预设学生产生的重大疑问,为最后的集中精炼的说明作准备。上课时,要随时控制和调整生成性的课堂秩序。课后,要完成主题泛读课的教学再设计和课后练习设计,还要从实际使用者的角度对《主题读写材料》进行评价,综合使用情况适当增删,为下一年的修订服务。当然,经过系统地研究课程理念,研究教材,再系统阅读学生课外读物,教师的底蕴厚重了,而在完成这样一项大的工程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教师更专注的专业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项研究,改变了教师语文教学的思维方式。比如过去教师总是花上几课时的时间,将教材的课文分析个水落石出,而现在教师少讲少分析,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读。不只是读课文,还读与课文类似的文章,进而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进行文化专题式的研究性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分享。
关键词:中职;应用文写作;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126-02
通过大量的听课实践,笔者将中职应用写作教学现状按教学效果分成了三个层次:(1)教师没有安排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导入环节,而总是按照教材中“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分类—结构—写法—注意事项—范文与分析—练习”的结构形式讲解,学生学习积极性很低,睡觉、玩手机现象较多。(2)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确定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的导入环节,学生能比较配合地完成文体知识的学习。(3)教师按照项目教学法等行为引导教学法教学,学生在学习文体知识方面很活跃,且能较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教学内容,但在写作实践环节,依然表现得不够积极和主动,而是停留在抄袭范文的层次,极少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独立进行写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主导地位。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实施层面对教材进行改造,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用教学方法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三条途径,与广大同仁切磋。
利用好“首因效应”,以
《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导入课
为载体,培养学生兴趣
目前,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佳,若能利用好“首因效应”,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导入课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兴趣,对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效至关重要。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显著的影响作用。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便是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有的学生有“实用主义”思想,只有他们真正认识到学好应用文写作对自己未来生活的重要意义,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有的学生属于“亲其师,信其道”类型的,当他们对任课教师心怀敬意甚至有所崇拜时,就能对其所教课程产生兴趣。
鉴于此,在《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导入课上,教师需要让学生信服《应用文写作》课是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课程;需要让学生信服《应用文写作》课是有用的课程,让学生感受到讲授《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的教师是值得他们喜欢和信服的人。
那么,在《应用文写作》的导入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条据(借条、欠条)为例,特别是联系当今社会上因为条据撰写不规范引发的法律纠纷,让抱有“实用主义”思想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发生兴趣;教师还可以讲述历史故事的形式,与学生共同学斯的《谏秦王逐客书》、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让学生充分在历史情境中体会到应用文的确是“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善恶忠奸”,感受到应用文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在讲解这些的过程中,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气、犀利透彻的分析、深入浅出的导入等,让学生喜欢上教师,进而喜欢上这门课程。
以行动导向范式为
指导,遵循认知规律
传统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顺序一般是先介绍文种的写作理论知识(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分类—结构—写法—注意事项),然后附上一两篇例文作说明。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按教材的顺序实施教学,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是因为课前没有任何激发学习动机或提高学习兴趣的铺垫的教学,对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目的普遍不明确的中职学生来说,无异于“饱汉面前摆着美肴”,激不起任何“食欲”,又何谈教学效果;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写作理论知识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例文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按照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便是先给学生进行理性认识,然后再进行感性认识,违背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效果自然不好。
行动导向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论汲取融合现代心理学思想精华而形成的一种新思潮,它以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行动实践,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行动能力、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系。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鉴于此,在应用文写作课中,任何一个文种开讲之前,必须花足够的心思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讲授任何一个文种时,必须跳出应用文教材提供的教学程序,遵守学生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重新组织教学材料恰当安排教学流程。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讲解某一文种的一般流程:(1)设置文种应用的情境。在生活中,不是根据学的文种知识编造应用文,而是根据现实中的问题先选择合适的文种,再以文种的理论知识为指导,联系实际,撰写出格式规范、合乎情境、能解决问题的应用文。因而,分析情境,选择好适合的文种是首要问题,而先给定情境,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2)解析例文。包含分析例文中描述的情境与例文的文种之间的联系,探讨该文种的适用情境;分析例文的结构,讲解该文种的组成部分;透析例文深层的逻辑规律;点评例文的语言特点,如语体风格、惯用句式、惯用语等。(3)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学生口述理论知识。(4)学生根据给定情境,撰写合适的应用文。(5)学生优秀作品析评。(6)学生自评,小组评价。(7)总结。
因材施教,综合采用
多种教学法保证教学效果
在已发表的论文中,如邱惠湖的《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方法探究》,张凝婕的《激活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策略探讨》等,论述了精讲法、对比法、情境教学法、典型范文分析模仿法、病文修改法等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其他角度谈一谈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学有法”的心得。
选择好案例 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备受推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样的案例教学,如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接近的案例或是最近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学生会更有兴趣。例如,在讲授《招标书》时,选择学校近期要开展的操场塑胶工程为案例背景;在讲授《贺信》时,选择写给其母校江苏省大浦中心小学百年校庆时的贺信为案例进行分析;在讲授《申请书》时,选择中职学生免学费的申请、中职学生生活补助金的申请等为案例进行分析。所以,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本土性。
运用好比较 心理学认为,某一事物的特性总是在同其他事物的比较中显示出来的,这是比较原理。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可以使用比较原理学习类型相似的文种。在训练学生写作启事和海报时,先说出两者的相同点——都是向社会公众发送信息、引起公众注意以及获得公众的协助、认同,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都注重宣传效果,文字都力求准确、鲜明。接着把两者的不同点通过列表的方法从适用情境、内容、公布方式、制作形式、使用对象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两种文种的异同,为今后在实践中能准确地应用打下基础。
教好“万法归宗” 应用文最本质的特点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写作实践。如请假条,是写作者为让领导批准预期的假期,借条是证明保留借条者与写借条者存在借贷关系,便于日后讨债……应用文实用的目的,决定了应用文的材料取舍、结构布局、语言风格。这是应用写作万法归宗的“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反复结合不同文种的情境及对应例文说明并讲解应用文主旨、材料、结构、语言之间的关系,那么将会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应用文写作技巧,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0-262.
[2]崔景责.心理学视野中的德国职教行动导向教学范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7):25-31.
[3]姜大源.指导优先原则与建构优先原则的特征及其融合——关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及其思辨[J].职教通讯,2005(2):5-8.
[4]邱惠湖.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方法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98-99.
[5]谢志生.谈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导入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101-102.
[6]张凝婕.激活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策略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113-114.
关键词:自学能力;兴趣;激励
纵观语文教学,长期以来,教学点是封闭型的,重课堂轻课外,为分数,为应试,为升学,教师对学生指手划脚,不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其结果是锁住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自觉地压抑了自己的声音,习惯于服从现有的精神套路:他们的学习有太多教条八股的影子,他们的学习里有太多老师嘱托的痕迹,他们的学习里很少有自己独创的东西……充其量不过是生活的拷贝,技巧的克隆!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教育界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世纪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是要学生学会学习。伴随《课程标准》的颁发实施,语文中考题型的更新,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学理念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特殊学习能力。它是学习者独立掌握知识,获取技能以及独立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它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组织能力,自我检查能力和评价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教师教学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信息时代具有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一个人一生不断发展的基本功,也是素质教育在个人能力开发上重要的目标。因此,初中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特点,在教学中培养他们自学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自学的环境
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一个具有理性思考能力同时又充满激情的老师,引领一群思维活跃而且拥有话语自由的学生,在极具语言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美好因素的文本中畅游。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都能平等、自由的对话。在对话的碰撞中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引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强烈向往……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是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和未发生教学。要实现这种交往,就需要营造和谐互动,便于交往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认真看、注意听、自由地想、无拘地问”,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除了有知识技能方面的交流,还要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信息交流。师生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能否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的鼓励,无私的信任、尊重的情感等信息,以消除学生畏惧、紧张的心理,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作为。还有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为走向成功而搭桥铺路。
在语文教学时,可根据语文特点,教师借助课本,通过典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伊芙找海龟》的阅读片断中,有一段伊芙寻找小海龟的描写:“听了妈妈的话,伊芙双膝跪下,翻起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发现了小海龟……。”这段描写中“翻起”、“拨开”、“发现”词,学生经过阅读了解到其与后面名词搭配的准确性以及小伊芙是经过了仔细寻找的。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对语文就有了更为生动的认识,油然而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的火花。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抓住课文出现新问题、新矛盾,再紧扣语文知识实质,精心设计好问题,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迫切思考的需要,吸引学生高度注意。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提问”,第二步“导之有疑,教以善问”,也就是说教师应提供大量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能在师生、同学讨论和辩论中悟出道理、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执教《陈情表》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李密向来被认为忠臣孝子。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忠与孝的?”,请学生发表他们各自的见解。有的认为李密对晋朝的忠是被迫的,是假的;也有的认为他的忠是“愚忠”;更有人认为他是见风使舵的人,并非真正的忠义之人。这样看来,通过课堂讨论,促使学生自己对“忠”、“孝”的看法进行探讨,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自“入木三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情绪都被调动起来,有了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的欲望。除此之外,还可以把讨论的范围延伸到教材之外,讨论人生及人生道路,这一点,也就是教学中育人的功能。如在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教师可以提出“顺境使人成才”,“逆境使人成才”两个辩题,让学生回去准备,然后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这样既能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与动机,鼓励学生个性表达,还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等人生问题产生极大的指导作用。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这就可避免地出现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牵牛”状况。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角色。《新课标》提出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摆正教师主导作用。这样,教师就面对着从知识提供者过渡为一个“导演”、“设计者”、“引导者”的挑战性问题。“教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教学是“讲授——接受”的单一模式,这模式最缺乏的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学习方法的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学获取知识”,即获得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授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独立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2]语文界老前辈叶圣陶一直主张“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把“教学法”转化为“学法”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有效的经验以供学生学习参考,这很有必要。常用的自学方法有:
1、朗读法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读”字。大、小声朗读,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大胆开朗的性格,注意力的集中,语感的培养,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领悟到文章的意境、情境而为之动容。朗读力度不够,容易使学生读漏字,要么读错字眼,要么读断句子,语感转弱差,领悟力变低,长此以往,愈演越严重,将会出现“哑口无言”的可怕局面。如果这样,自学能力将只是一纸空文。有这样一个例子,在《再别康桥》的教学过程中时,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可细看之下,趴在桌上昏昏欲睡的学生比比皆是。幸好他及时发现,赶快要求学生齐声朗读,不然呆会鼾声四起,后果将难以想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名篇佳作不少,朗读是起步,更不失为写作的奠基石。
2、圈点法朗读时,要求学生在相应的地方作上相应的记号,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如重点语句或叙述关键语句用长直线(———),短直线划出生字词,“------”划出优美描写的句子,“。。。。。。。”圈点号圈出难以理解的文字和句子等等。[3]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学会根据情况进行选择,达到把长文读短、厚书压薄的效果,同时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眉批法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上自己每一次阅读时的感受与心得,包括对文章肯定性、欣赏性的见解,也包括质疑性、否定性的揣摩,更包括疑惑性、拓展性的想象,均可记下。心境不同,下次阅读同一文章时,定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收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和对祖国语言的崇拜。”多读、用心地读、真心地写,这样结合,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
虽然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学法指导,但这些指导往往是零碎的、松散的、不成体系、不够系统化。这样,学生在独立学习、综合内容时,往往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因此,帮助学生把所用的知识消化吸收、掌握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就必须有一定的范例练习,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有所收获。这就需要教师在安排学生独立学习前寻找、提供与课文内容或结构相近、写法相似的范例。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学生已明确了该文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写法、主题后,再安排《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有关片段,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定会得心应手。多次类似强化训练,便能增强学生自信心,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势头来。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独立学习时间、内容是否跟学生水平、自学能力的差异相吻合的问题。安排时间的长短、内容的难易均要有梯度。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自主一番,自选文章,自定水准,自我评定或针对某文章、某段落自问自答,适时提醒学生注意逐步提高自己,并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各种不同体裁、不同结构的文章。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满足初中生的学习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调动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参加自学式实践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引导学生去适应学科,而是让学生投入学科,掌握各门学科特有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认识到学习成绩不是教师的恩赐与馈赠,而是靠自己主观努力的结果;使学生不仅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义务,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地学习,在学习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动态,及时释疑解惑,最后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采取有意识地按学生座位或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至六名,指定或推选一位有组织能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让他负责组织同组同学交流自学情况,一起探索自学中的难题。譬如组织本组同学“想一想”、“议一议”,而后确定本组的统一意见或疑难问题,以便在班级中交流、讨论。这样,既可加强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也可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评价能力。班级讨论是小组讨论后仍无法解答的有价值难题或精华所在,由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解答。班级交流,可采取各小组轮流讲课的方式,也可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话题可以从阅读中发现的文章的语言、内容、写法、逻辑结构等方面入手,各抒己见。这样不仅能解决疑难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他们展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成果以及个人风采,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体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4]班级讨论交流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对上台同学的表现“品头论足”,修正、补充。对于有个性的见解应多加表扬,创造性的思维加以肯定、推广,达到示范作用。以此为契机,从中可以解决语文教学中的若干难题,比如教师对作文进行全批全改而学生又不够重视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鼓励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教师指导,学生自改;互读互评和集体读评,然后修改;读改、互改、冷改,进而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立批改的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完善激励机制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激励,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第一、分数激励。在平时的学习评价上,要充分发挥分数的激励功能,在给成绩时,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进步情况进行衡量,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个好的分数。第二、评语激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关心爱护学生,特别要以赞赏的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所以在写评语的时候,不是吹毛求疵找寻学生的缺点,更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为人所知的细小的闪光点,并极力加以适时适量的表扬和鼓励。第三、评奖激励。根据初中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采用多种类型的评奖活动。如可分别设立“优秀奖”、“进步奖”、“希望奖”等等,要面向全体学生,让班级学生人人参与,还要尽量扩大获奖面,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获奖,促使他们由学习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第四、成果激励。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校内、班内学习园地或黑板报上进行展示,向广播站、电视台投稿或推荐向报刊发表。当然,在班级内可以以某些方式进行奖状或是笔记本之类的物质奖励,效果更是立竿见影。
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一些非常鲜活的作品,诸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小麻雀》、峻青的《海边仲夏夜》、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鲁迅的小说《故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等等,无一不是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对自然和生活的真实记录、生动描写、深刻感悟,无不充满着灵气和活力。因此,让学生回归生活,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把课间十分钟、把活动课还给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感知现实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提升对知识的求知欲,自主学习,自觉学习。
《本领恐慌》一书中说到:“只有自学才能最好地培养学习者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才能最好地锻炼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才能获得许多最根本最重大的效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让学生主体作用得以体现。具备自学能力之后,学生才能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技术,跟上时展步伐,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师本身也不能忽视自己的自学的锻炼。
参考文献
[1]张鹏举,《引导学生向自学方面发展》,《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P58
[2]胡惠颜,《培养初中生自学的能力》,《中学教学》,1999年第10期,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