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江城子原文

江城子原文

时间:2023-05-30 09:2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江城子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埃德加•爱伦•坡 苏轼 悼亡诗 比较

“死亡是最高的美学命题”,虽然死亡意味着肉体生命的结束,然而死亡这个话题,却因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反复吟咏,某种意义上令爱情获得了永恒。本文选取埃德加•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和苏轼的《江城子》两首悼念亡妻的诗,这两首悼亡诗,虽然国别时空不同,但都是中外悼亡诗歌的典范。笔者在主题、表现手法、意象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对两首诗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安娜贝尔•李》和《江城子》有着相同的主题

两首诗都是悼念亡妻的诗歌作品,表现着诗人感人至深的爱情诉求。爱伦•坡一生历尽坎坷,这首诗是他一生的绝笔。这首诗堪称世界文学史上最美的、最打动人心的爱情绝唱。诗中安娜贝尔•李的原型被认为是坡的妻子弗吉尼亚。诗人以回忆开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海边一个王国里”,住着诗人和他的爱人安娜贝尔•李,他们的爱情如此之深,引起“天堂中的六翼天使”的妒忌,天使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夺走了他爱人的生命,让她那些“高贵的亲属”抬走了她的遗体,诗人却发誓不让任何力量把他爱人的灵魂和他的灵魂分离。每晚他都会睡在安娜贝尔•李的墓旁,伴着潮水的起落,星星月亮都会让诗人想起自己的爱人,这种忠贞不渝的爱令人动容。

苏轼的《江城子》是诗人悼念妻子王弗所作。苏轼19岁时和16岁的王弗喜结连理,恩爱至深。可惜王弗27岁时就去世了。苏轼痛失爱侣,精神上的创伤可想而知。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此年正月二十日,他与爱妻王弗梦中相逢,创作下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诗。“十年生死两茫茫”,夫妻恩爱虽被生死阻隔,可是过去生活的场景确是“不思量,自难忘”。诗人将千里孤坟的凄凉、对妻子的思念、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在一起,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全诗表达的主题跟《安娜贝尔•李》相同,都是对已故爱人痛彻心扉的思念之情。

二、两首诗运用相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同样的主题

两首诗作者都是将梦境植入诗中,在梦中表达对亡妻的哀思,以求得到爱的延续。“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虽然梦是虚幻的,却成为诗人的精神动力。《安娜贝尔•李》开篇便把人带入一个遥远的、梦幻般的世界,“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用过去式讲述了一段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使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意境美和虚幻之美。诗中苍白的月光、苍茫的大海、孤寂的坟茔这些如梦似幻的意象的描写反映出爱伦坡的创作主张:即主张诗歌脱离现实,在纯粹的梦幻和怪诞想象世界中追求心灵的宁静。诗人在梦中在明澈的月光下和安娜贝尔•李相会,“因为月亮的光总叫我梦见/美丽的安娜贝尔•李。月光带着诗人在梦中寻找爱人,梦安慰了诗人悲苦寂寞的心。虚幻的想象和凄清的梦境让诗闪烁着灵异动人的色彩。从梦的角度出发使诗笼罩上奇幻而又唯美的色彩,形成了异乎寻常的风格特色。

苏轼的《江城子》也不是写清醒时的楚痛,而是以记梦之由表达十年来的生死难忘之情。以梦中回乡――梦中相见――梦后伤感为主线,诗人随着潜意识的引导,恍惚又看到了爱妻“小轩窗,正梳妆”,仿佛看见王弗沐浴晨光对镜理妆。紧接笔锋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一任泪水涌流。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恍惚,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伤感,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在梦中,诗人的诗魂摆脱现实的桎梏,尽情地表达伤逝和哀痛。

三、两首诗入梦的意象不同折射出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论一开始就带有宗教神秘色彩,认为是神给予了诗人灵感,是神让诗人迷狂。《安娜贝尔•李》中的“天堂中长翅膀的仙子”即六翼天使,来自圣经《以赛亚书》第六章第二节。六翼天使是所有天使九阶中的最高位,即赞美上帝的天使。再如,诗中第五节的“无论是天上的圣使,/ 还是海底的恶魔, /都不可能把我灵魂,分割于/美丽的安娜贝尔•李。”这种宗教思想也来源于《圣经•新约全书》中的《罗马书8:38-39》,原文是:“因为我深信无论是生,是死,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教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里的。”在西方,夫妻之爱常被看作是沟通一个人与上帝的桥梁。

而苏轼的这首词,意象选择带有极普遍的特征,以平常语出,从细微处见真情。入梦的意象乃是平淡的家庭琐事。如“小轩窗,正梳妆”这一典型的生活片段,一幅恩爱夫妻平居的生活画面进入到梦中。诗人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意象,从“身边事,儿女情”这些细处着眼,表达对亡妻的爱。朱光潜先生说过:“中国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江城子》中所传递出的夫妻相敬如宾的恩情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这是与古代婚姻的特点相关联的,古代的婚姻不是自由恋爱的结合,真正的爱情只是在婚后的相互扶持中产生的,爱情也带有浓浓的亲情成分在里头。中国诗教传统是“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在这种文化氛围,诗人别无选择,只能通过人伦亲情来表达悼亡之情。

四、结语

文学是反映真实的、富于想象的语言艺术。它至少包含三个要素:真实(truth)、想象(imagination)和美(beauty)。一个作品有了这三种品质,它就可能有感人的力量和永恒的价值。《江城子》和《安娜贝尔•李》皆反映了真情实感,富于想象和美感,诗人用语言文字使自己对亡妻的爱得到了见证,并永存世间。这两首诗犹如两朵不同风姿的花朵,盛放在诗坛,并将因为有万千读者的钟爱而不朽。

参考文献:

[1]金道友信. 关于爱和美的哲学思考[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3.

第2篇

背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在孩子早上起床穿衣时,我把昨天她诵读时的录音(有时候也是我自己的录音)放给她听,等她洗漱好,基本上也听了好几遍了,再练习时就流畅多了。像《师说》,这篇文章没什么生僻字,就是文章的句段联系不太紧密,孩子多听几遍就基本上能脱口而出了。

我把复习的环节控制在10分钟之内,在开始讲《前赤壁赋》时,先介绍了苏轼其人。

抓住“苏轼”的名字开始讲。苏老泉给自己的孩子取名“轼”,绝对不是一般的含义,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不管是面对平静的海面,还是汹涌翻滚的大江大海,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航员”。“轼”的含义就是古代的马车上最重要的横木,没有它,车就会散了架。苏轼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人。其实,对于文学阅读者而言,整个宋朝如果没有苏轼,宋史也会显得苍白不少呢。因为对于苏轼,我的学生已经有过不少的接触。之前学过他的《江城子》《临江仙》《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但那是作为诗人的坡,今天要讲的是作为哲学家的坡。

我跟学生们说:“在所有中国的诗人里,尽管我特别喜欢李白、杜甫、屈原等名家大士,可是,最令陈老师敬佩的是苏轼。如果非要按我喜欢的诗人排名,那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苏轼。”

学生们很奇怪,纷纷问我原因。

于是,我开始跟学生们分享个中缘由。我讲坡平生的辛酸历程,讲他的“佛学在心,道学在身,儒学在世”之情怀,讲他的诗、文、书、画、工(精通工务,非一介羸弱书生气之人可比,因此即便是兴修水利这样的事务也能名流千古,杭州的苏堤就是明证),讲“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一性情耿介君子在世上享受完属于自己的人生,居庙堂之高也好,处江湖之远也罢,总是那么乐观。不像时下的某些读书人,书没有读几本,事没有经一点,动不动就“我要跳楼,我要自杀”。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我们的学生啊,就是要有这样的故事人物活在心中。幼而循齐,缺少这个向圣贤看齐的熏习过程,心灵是难以空远宽大的。而教师不要畏惧跟学生海聊的时光呀!要知道在这个初次的港湾,多少学生得经由教师的判断力而从此不再迷航!我们现在动不动就反对教师讲,甚至强硬地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话的句数,多一句都不行,这不是笑话吗?课堂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是须讲的时候一定要讲,不必讲的时候,多一句都唆。

在学生们会心的笑声中,我严肃地告诉他们:将来有一天,你要是遇到你的知心朋友,不妨也像坡一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果你能把《前赤壁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前出师表》,甚至《太史公自序》《阿房宫赋》等名篇散文信口诵出,那么就连你的对手也绝对不敢小觑你。

第3篇

学生怕写作文,学生厌写作文,这是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会碰到的棘手问题。如何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及提高写作水平确实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下面仅就自己作文教学谈几点体会:

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言语的过程,他是从看到的语言向说出的语言(大声的或无声的)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的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读者的思想。因此,培养阅读能力,对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作文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着重从下述两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1.1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帮助学生加强阅读的科学性和目的性。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朗读(出声)与默读的能力。要促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特别是在“正确”上下功夫,在他们自己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课文层次结构与中心思想等问题,看学生是否掌握课文,抓住重点。接着是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速度。在阅读中,提出问题,促使他们理解和思考。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中一些段落的语言逻辑关系和组织语言的方法,进而进行语言的训练;如在讲《风景谈》就应突出读写结合的这一重点,教师在讲课时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文章共描绘了几幅画面,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接着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找出第二个问题:哪几幅画面运用了绘形、绘声、绘色的描法,明确答案后,要求学生重点朗读这些片断。并进行习作练习:“学习本文多角度立体描写的手法,描绘一种运动物体(如火车、长跑运动员)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场面。”事实上,班上一位女同学写长跑运动员的场面就特别成功。这样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1.2 帮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广泛的课外阅读,并要求学生作读书笔记,定期上交。而且师生之间定期进行交流。在课外阅读课上,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给学生推荐、提供一些好的作品,给学生朗读,并在适当之处,嘎然而止,让学生们自己去想象故事将怎样发展。我曾给学生读过选自《读者》的几篇文章:《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一壶“救命水”》……在关键处停下,让学生续写结尾。这样,经过引导、激趣,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渐渐提高了。这些看似寻常的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极大帮助。

2 教育学生,学好知识,丰富表象

知识丰富的人,想象的天地广阔;一般说来,学好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写作打下基础。一块划了些平行线痕迹的圆岩石,对一个无知的人和一个知道一百万年前冰河曾在这岩石上划过的地质学家,能激起同样多的诗意吗?事实上,一个从未做过科学探讨的人对于他四周的诗意大部分是茫然无知的。表象贮存越多、越丰富,越容易产生想象。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看一些公园、名胜、动物、植物、模型、图片。电视、电影也要适当看。司马迁写《史记》以前,走了许多地方,看过许多名山大川,这对他描写宏伟的历史画卷——《史记》,起到了丰富表象等重要作用,因此他才能把《史记》里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事件写得惊天动地,终成“千古绝唱”。于是语文课堂上,当讲到《景泰蓝的制作》和《古代的服装及其他》时,我就带领学生去商厦看“景泰蓝”、看唐装,丰富学生的表象。讲到《天山景物记》时,则带领学生去游常山。面对坡祈过雨的‘雩泉亭’,同学们浮想联翩,有的同学还触景生情吟起了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由于贮存了丰富的表象,有的同学在作文里记下了这次活动,而且写得相当不错,文中妙语迭出:什么“男同胞们嘲讽我们女生是‘九十老太’,我们回敬他们个‘利比亚难民’(形容爬山的狼狈形象)”呀,“当时的体力只允许我背负一颗简单的心”啊……该生还借鉴了《游褒禅山记》先叙后议的写法,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人生好比这爬山,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春风得意,逍遥挺进,更多的是像我等芸芸众生,只能咬牙瞪眼,艰难行走;也并不是所有爬上山的人都能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体会。”“人生就是一座山,活着就是爬山,爬山的目的不在于山顶的无限风光,而在于爬山的过程你领悟了多少。人生的目标不在于永驻辉煌,而在于活着的时候你体验了多少。”这样,学生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的现实生活素材。使构思和想象的基础更厚实更富有特色,从而使作文再上一个新台阶。

3 多听

学校充分利用每晚7:00~7:30这一时间。开设新闻收视课,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作为语文老师,应充分利用新闻收视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和督促学生练习写作动态新闻,写时事短评。看到感受较深的新闻,“情动于中”,发而为文,或日记,或周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然通过读、看、听建立了素材库,还要适当点拨写作技巧和方法。职业中专课本记叙文单元要求学生写复杂的记叙文,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所谓复杂,就是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恰当运用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及各种修辞,多角度、多侧面地来写。所以学了老舍《我的母亲》以后,就要求学生仿写《我的母亲》,训练学生运用我们讲过的这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从多种角度描写母亲;学了《黄鹂》、《故乡的榕树》就要求学生在习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这一表现手法,使用描绘性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这样,分化写作训练点,让学生先掌握某一方面的技巧,再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在《写作什么》一文说:“希望诸位记者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的生活,写作固然要伏在桌子上,写作材料却不能够单单从伏在桌子上取得。离开了写作的桌子,上课、看书、游戏,刻刻认真,处处努力,一方面本来应该这样做,另一方面也就开凿了写作材料的来源。”、“上课、看书、游戏”,同时“多闻窗外事”,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确实是迅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

第4篇

一、兴趣来源于需要。

人对于客观外界事物需要与否和需要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兴趣的有无和兴趣的浓厚程度。这就告诉我们,只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到所学的内容需要知晓,需要掌握,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所以,教师深入备课,使所教的课程,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这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措施。比如初中生最富于幻想,想象力又是作文过程中活跃的心理因素。他们的思想、推测、假设能力也需要得到开发、利用。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能从学生发展想象力的需要出发,就能够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我在这方面有过尝试。我让学生把杜甫的《春夜喜雨》、《石壕吏》改写成散文,把《陈涉世家》从文言文改写成记叙文。通过这类写作,学生依据一定材料发挥想象,形象地再造场景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增强。我让学生在学习《孔乙己》后,补写《孔乙己窃书》,学生可以在原著的主题、情节、环境、人物性格所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有的学生巧妙的设计了丁举人与孔乙己曾经同窗学习。丁举人出于对同窗的怜悯,让孔乙己去抄书,但是孔乙己偷了他的书时,他却狠狠地让人打断了孔乙己的腿,还说是看在同学的份上,否则就要送官府。由于这样作文顺应了初中学生发展想象力的需要,学生作文的兴趣普遍较浓。

二、兴趣来源于生动的实例。

用生动有趣的实例去说明知识的定义,用感性去补充理性认识是不可缺少的方法,这两点又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如果离开切实可用,再生动也是一种摆设,也是一种花腔,或者说是向学生耍花拳绣腿,学生也不会感兴趣。但是光考虑切实可用,不用感性去补充理性认识,缺乏生动有趣的实例去说明知识的定义,讲课就成了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例如古诗中很多地方“用典”,如果不给学生讲出历史典故,那么学生难于理解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老师讲出了汉武帝时期,魏尚因为在对匈奴作战中多报了杀敌人数而被免去了官职,后好友冯唐在汉武帝前说好话,汉武帝才改变了想法,派冯唐拿着节符到云中赦免魏尚。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原来苏轼这样说,其实是委婉的表达了自己想要重新得到朝天重用的思想。

生动的实例,讲解起来既切实可用,从需要出发,又生动形象。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深刻难忘。

三、兴趣与成功紧密相连

兴趣和成功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人在从事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对于形成、巩固和发展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由于经常性的成功,就可以使人的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兴趣就易于形成和巩固。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我把优秀的习作在评讲课时,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特别好的文章,还打印出来,放在学校的橱窗里面。一个乡下的学生,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作文印成铅字时,他就会感到说不出的高兴。还放在学校展出,学生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学习作文的兴趣就越来越浓厚了。对于写作中有亮点的学生,我也一一点出他们的名字,说出好的地方。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关注他的,和他是相知的。毕竟知心也是温暖的来源之一。

四、兴趣来自于对满足感的克服

自满是淡化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初读阶段最容易产生这种心理。学生初读之后,了解了全文的轮廓,把握了中心意思,不少学生容易获得我“全懂了”的内心体验。有了满足感,就没有兴趣学下去了。从教学角度看,如果教师讲授长时间停留在作品文字表层意义的分析,也就是教师与学生是处在同一思维平面上,这就会强化学生的“满足”心理,甚至会造成课堂凝固的心理氛围。要排除这种满足感,其办法就是用可望而又不可及的思辨性强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并没有全懂的内心体验,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我在教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时,就设计了四个台阶式的问题来启迪各类学生的思维。首先向学生提出了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接着提出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然后进一步提出,奥楚蔑洛夫善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是什么,最后提出,是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这四个问题有易到难,形成了提问的梯度,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也跟着爬坡。,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江阅读逐层向前推进。

五、兴趣来自巧妙的技能训练

第5篇

[论文摘要]从文献考据学角度,对“信息”一词源流加以考证,指出并修正当前学术界存在的一些误读、误判。通过探究“信息”一词在我国古典文献中的详细出处,提出“信息”一词最早辞源出自唐朝崔备的《清溪路中寄诸公》中这一论点。进而对“信息”一词的内涵、发展、演变进行剖析并得出结论: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会产生信息,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由接收者感知、分析、判断出的消息、情报、数据、指令、信号等当中所包含的内容。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爆炸”、“信息革命”的时代,信息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之而来则是对“信息”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并渐成显学,出现了诸如“信息学”、“信息管理学”、“信息传播学”、“信息法学”、“信息哲学”等一系列成熟或半成熟的学科。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亦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当然在这些成果中,也存在不少学术争议,如关于“信息”一词的辞源等。本文力图从文献考据学角度出发,对“信息”一词的起源、发展及内涵做一定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修正当前相关学术成果中关于“信息”一词的误读、误判。

1、“信息”的源流

在研究信息科学时,一般都会提到“信息”一词的起源。对于起源问题,目前在学术界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其一为“李中说”,即许多学者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认为“信息”一词出自唐代诗人李中《碧云集·暮春怀故人》中的“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关于“李中说”也有两个版本,一为“南唐李中主”;二为“中唐诗人李中”。其二为“陈寿说”,即司有和先生在其专著《信息管理学》(以下简称“司文”)一书中提出的新观点,认为“信息”一词出自陈寿《三国志》中的“正数欲来,信息甚大”。

关于此两种观点,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的王英玮老师已经在《“信息”一词源流考》中有过论述,现将其考证结论总结如下:

“信息”一词早在唐代就已经被人们普遍利用,而李中为五代十国时的南唐诗人,因此“信息”辞源绝非可能出自李中的《碧云集·暮春怀故人》一文。(笔者注:王老师在其文“几点结论”中所写的“南唐(后唐)诗人李中”的说法有误,南唐并不等同于后唐。后唐(923-936)在南唐之前,为李存勖所建。)

司有和先生批驳“李中说”的考证基本可信,但关于南唐的立国时间记述有误,南唐的立国时间为937-975年而非902-929年。

“司文”中的“正数欲来,信息甚大”引语中的“数”为讹文,应当为“叔”,“正叔”乃北宋学者程颐之“字”。该引语中所说“信息”一词,实际上出自北宋学者朱熹的《二程外传》而非陈寿的《三国志》,所以并不早于南唐李中诗句中所提到的“信息”一词;《三国志》中也并不存在“信息”一词,“司文”中的引语实为误引。

“信息”一词的辞源,当不晚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即公元502-557年。其依据为:清代学者严可均编纂的《全梁文·卷五十二》中有“信息”一词的记录,原文为:“玲珑绮构,无风自响,不拂而净,耽耽肃肃,信息心之胜地……”。

笔者根据王英玮老师的研究思路曾仔细核对其考证结果,对于以上四点总结只同意前三点,而最后一点不敢苟同。经考证所谓“信息心之胜地”等语,其实早在唐代的《艺文类聚》第七十七卷中《内典下·寺碑》中就有记载,原文摘录如下:“梁/王僧孺/中寺/碑/曰:……威风铿锵,如鸣更戢;旁攀镂槛,斜登钿砌;煜爚金铺,玲珑绮樽;无风自响,不拂而净。耽耽肃肃,信息心之胜地;穆穆愔愔,固忘想之嘉所……”根据文章含义分析及骈文写作规律,可以看出文中“信息心之胜地”句读读法为“信/息心/之/胜地”而非“信息/心/之/胜地”,应该是和下旬“固/忘想/之/嘉所”相互对应的。所以此处表面上虽然出现了“信息”二字,但实际上“信息”一词的本义并没有出现。所以王英玮老师关于“信息”辞源“当不晚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的观点就失去了其论据,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

“信息”一词的最早辞源根据目前研究成果及笔者收集掌握的资料,早在南唐李中之前的唐朝就有六位诗人用过信息一词,分别为崔备(生卒年不详,建中二年(781年)进士及第)、杜牧(803—853)、陆龟蒙(?一881年)、马戴(生卒年不详,会昌四年进士及第)、唐彦谦(生卒年不详,晚唐,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光启末,贬汉中掾曹)和鱼玄机(843?—868),根据其生活年代考察可知崔备出生最早。因此可得出,目前有据可查的、最早使用“信息”一词的文献当为崔备《清溪路中寄诸公》中的“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沉”。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和第九十九回分别提到张辽和司马懿口中说出的“信息”一词,虽说《三国演义》是明朝人写的汉末三国时期的文学故事,但根据人们对《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评价,我们可以揣测张辽和司马懿能说出“信息”二字也是可能的。如果以此推测,“信息”一词在汉朝时人们就开始使用了,当然这样的推测不足为史实依据。

2、“信息”的发展

2.1 “信息”一词在唐诗宋词元曲中由微渐广

“信息”一词在唐代出现之后,并没有立即得到广泛使用。据作者现有资料统计,在唐代只有六位诗人各使用过一次,五代时一位作者使用一次。但是到两宋以后,这个词语的使用就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但使用的人数大量增长,而且被同一作者多次运用,例如苏轼、杨万里、黄裳、史达祖、柳永等就反复使用。据粗略统计,两宋期间使用该词语的作者就有九十多人,使用次数达一百一十余次。元朝立国时间虽然短暂,但该词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继续沿用。参见史药房的《水龙吟》、尹志平的《江城子·义州作》和王实甫的《西厢记》等作品。

2.2“信息”一词在明清时期得到广泛使用

明清时期,“信息”一词不仅如唐伯虎这样的文人墨客、风流才子喜欢使用,如在其《题画三首》诗词中有“迂疏任是傍人笑,要探梅花信息难”之句。就连江湖豪杰如鲁达、武松;闺阁儿女如凤姐、黛妹;市井小民如四儿、五娘;奴才丫鬟如赖大、平儿;甚至是神仙鬼怪如孙猴、黄狮等,也都在广泛使用,习以为常到脱口而出。这一点在《水浒传》、《红楼梦》、《七侠五义》、《三国演义》、《三言二拍》、《聊斋志异》、《西游记》等小说人物对白中可得到映证。例如《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官秦卿夭逝黄泉路”中有:贾母便唤进赖大来细问端的。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从引文中可以看出,“信息”一词十分自然地出于赖大之口,说明它在当时民间口语中已经普及,而不仅仅是文人笔下“高雅”之词语了。

2.3“信息”一词至现代已拓展到社会各个领域

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问世,申农(.E.Shannon)、维纳(Norbert Wiener)等人把“信息”一词从普通用语转变成为具有特定意义的科学术语。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随着贝尔、奈斯比特、托夫勒等人把“信息”融合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成熟社会”等学说更使“信息”成为描述与预测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社会众所瞩目的事物。目前,“信息”一词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术语或技术名词,而是社会共有的、普遍化的术语,它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了。

转贴于

3、“信息”内涵

3.1“信息”通常泛指“消息”、“音讯”、“情况”等

例如李清照的“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此处泛指故国家乡的消息、音讯或情况。又如《水浒传》第六回“九纹龙剪迳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中——智深道:“兄弟,须要分手。洒家投东京去,你休相送。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去。他日却得相会。若有个便人,可通个信息来往。”——这里的“信息”是泛指九纹龙别后的音讯、消息。这是“信息”内涵的泛指,也是其最普遍、最通用、最主要的含义,直到当今信息社会这层含义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3.2“信息”特指“消息”、“音讯”、“情况”等

例如《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中——(张)辽又曰:“(关羽)但知玄德信息,虽远必往。”操摇首日:“然则吾养云长何用?此事却难从。”——此处的“信息”特指有关刘备“去向”的消息,而不是指其它的消息,这是“信息”一词内涵的特指。

3.3“信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情报”的含义

例如《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司马)懿月 :“蜀兵千里而来,利在速战;今来此不战,必有谋也。陇西诸路,曾有信息否?”——这里的“信息”,就不仅仅是一般的“消息、音讯、讯息”的意义了,它已经具有了军事情报的含义,这是“信息”内涵的扩展。

3.4“信息”有时也代指“书信”

例如宋代程公许《去岁重阳日得彦威信附六月间二小倒及从弟倒》诗句:“万一邮传通,庶几信息闻”。再如宋代洪皓《次观表文韵》诗句:“江左四年无信息,欲传尺素羡双鱼”。再如宋代方千里《六丑》诗句:“远水沉双鲤无信息”。这里的“信息”均是代指“书信”或其内容,这是“信息”内涵的外延。

3.5“信息”在不同学科中的差异性

影响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种:

申农认为:从通信角度看,信息是数据信号等构成的消息所载有的内容;从实用角度看,信息是指能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但事先又不知道的消息、情况等。

维纳认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信息是系统的组织性的量度。

克劳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体。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ISO: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而在日常用语中,信息仍然是消息、情报、情况、资料、知识等的总称。

纵览各家观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会产生信息,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由接收者感知、分析、判断出的消息、情报、数据、指令、信号等当中所包含的内容。而我们图书情报界所研究的“信息”主要指文献信息,它是指依附于一定载体的消息、情报、数据、新闻、知识、思想等的总称。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类社会逐渐从工业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社会中的“信息”就像农业社会的土地工业社会的资金和技术一样,将会成为人们竞相争夺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信息就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财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未来。

“信息”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我们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中使用“信息”这一概念,那么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信息的内涵是什么呢?

各种人等对信息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信息就是消息,传递信息就是传递消息。这有一定道理,但不太准确。信息和消息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信息是消息的具体内容,而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一则消息可能包含丰富的信息,也可能只包含有限的信息。有人认为信息就是信号,信号与信息是密不可分的,但两者不能等同。信号可以承载信息,也可以传递信息,人们在使用信号这一概念时更强调传递信息的信号物理属胜,而不是其所传递的内容。同一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承载和传递。如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将知识通过声音信号传递给学生,也可以通过视觉信号传递给学生。有人是从信息的功能出发给信息下定义的,如信息科学的创始人申农就将信息定义为熵的减少,即信息可以消除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