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7: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再别康桥配乐朗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用好背景材料,理解内容情感
背景是诗歌的前奏。学生在诗歌学习之前,首先要去了解本诗写作的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内涵。诗歌是跳跃性很大的文学,人们往往难以清楚把握诗歌的主题,当了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之后,学生就会对照背景材料,心中豁然开朗。同样,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诗歌就是一具腐烂的诗歌遗体,没有灵魂,诗歌就是无病。例如,我在进行《再别康桥》教学时,很费一番功夫:《再别康桥》是九年级下册的一首新诗,也是学生首次接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作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情感,我做了如下尝试:
1、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我利用诗歌进行课堂精妙导入。我朗读一首短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位著名的女性建筑学家的诗,让学生猜作者是谁,出示《林徽因传》中关于徐志摩在英国结识美丽聪慧并与之相爱的才女林徽因的内容,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引出作者,也为学生理解这首诗做了一个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生动的诗歌画面
在我出示课件简介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深情的朗读了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并希望学生展开想象,眼前浮现一幅幅画面: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康河中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3、赏析诗歌中美景,体味浓郁的文化氛围
康桥的自然美景让徐志摩钟情,而浓郁的康桥文化氛围使他沉浸其中,他受到了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罗素等大家的影响,从此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以上内容,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康桥的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也了解了诗人在这里受到的文化熏陶。
二、反复朗诵,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我在教学古诗时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我国很多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诗词的画面美和音乐美。在《再别康桥》学生朗读后,学生便能体会出诗人在即将离开母校前,在夕阳西沉的黄昏,他来到康桥徘徊,在熟悉的坏境中,诗人的眼里,一切是那么美好,曾经给了诗人那么多快乐幸福灵感,也许就此一别再也见不到了,诗歌第一节中连用“轻轻的”末尾一节连用“悄悄地”表达出的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和轻柔的感情里那层淡淡的哀愁。
三、通过诗歌赏析,理解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材料,反复诵读,进行赏析,体味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诗歌教学的流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再别康桥》教学中,当学生诵读了诗歌后,然后进行赏析:康桥在作者的眼里、心里是那么美,在中间几小节通过他熟悉的那些景物营造出美的事情。学生很容易找出“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接着,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描绘成一幅;体会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体会出宁静和谐的意境,“依恋―沉醉―欢欣”以及“夏虫为我沉默”隐含诗人无奈伤感的愁情。理解了中间几小节后,再读末尾一节,如何理解“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包含的内容情感有学生认为:这说明作者很潇洒的走,想抖落“离愁别绪,也有人认为是诗人不愿打扰心中喜爱的康桥的宁静和谐。
四、提升内涵,升华诗歌主题
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诗词的思想美。例如,《再别康桥》教学结束后,在理解到以上内容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从徐志摩在剑桥学习时曾林徽因相爱却没有结局的经历,我们又可以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呢?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作出如下理解:诗人回到的校园,眼前此情此景是那么熟悉,但爱人和那段生活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如西天的云彩,飘然远逝了。来到康河边,柔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夕阳中,它好像昔日恋人的飘逸长发。康河水曾倒映了恋人美丽的身影,如今只能做一条水草,才能与她厮守。回想过去与爱人在康河徜徉的一幕幕,诗人内心多么快乐幸福。夜幕降临,星光灿烂,闪烁的星星像恋人明亮的眼睛,也像她清脆的笑声化成跳动的音符,在晴朗的夜空中出现,诗人不禁想要放歌。然而回到现实,昔日的欢乐已尽消失,诗人因黯然神伤而沉默了,夏虫沉默,康桥也为诗人的感伤而沉默……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情感也可以理解成:对昔日恋人的追忆和深深眷恋的感伤之情。
关键词:诗歌教学 诵读 联想 想象 意象 意境 诗歌创作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我四川省全面铺开,如何把新课程理念用在教学中,这对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许多困难、困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感受·鉴赏”的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要达成这一目标需做很多工作,而诗歌鉴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诗歌知识以及较强的分析、欣赏能力,而这些往往是目前多数学生所欠缺的。因而研究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就尤为必要。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下的现当代诗歌教学谈点自己的拙见。
一、诗歌教学要注重诵读
在教学中,诵读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明确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掌握语速和语调,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而略带一丝惆怅、惜别。朗读时节奏要轻柔、缓慢,语调要舒缓、低沉。
二、诗歌教学要抓住想象和联想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诗句间的跳跃性很大,这种跳跃性常表现为情感的断裂,因此教诗歌时,就应尽量调动学生,力求通过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用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去演绎诗人的情感和诗歌体现的社会生活。这对发展学生想象力更为给力。例如:戴望舒的《雨巷》最适合想象和联想,在教读时,让学生闭上眼睛,趴在桌上,听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展开联想去想象丁香般的姑娘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的美,去想象美丽而哀婉的相遇,从而体会全诗营造的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又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师播放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联想去想象蓝天白云、潺潺小溪、岸边垂柳、河上康桥。然后把自己当成诗人,置身康桥,想象故地重游、乍逢即别,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三、诗歌教学要重视对意象和意境的解读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的,它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便是所谓的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因此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并加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诗歌作出多义性的解读,从而进入诗人创造的意境。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了“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清潭”等意象,这些意象既柔美轻盈,精致淡雅又深富意蕴,已形成一个色彩鲜明、匀称柔和的境界。
四、诗歌教学更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诗可以言志,可以传情,也可以写人生。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品读诗歌,感悟人生”。当然有了感悟还不够,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每个青年都是诗人,学生时代更是青春勃发,诗情洋溢的时期。教师鼓励写诗是一个关键,教师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可以让学生拿起笔,描绘生活,赞美青春,歌颂生命,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对理想的憧憬。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热情高涨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把诗歌创作的要求提出来。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学能写出了一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向鲜明的诗歌。可以把其中的精品读给全体学生听,并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的墙上。甚至鼓励学生投稿,我校有《墨池》文学报,班上有个学生写了一首诗歌,我略加点拨后,发表在该报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印刷出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这更加激起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总之,诗歌教学,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要让学生了解触发诗人抒情的那些因素(社会关系、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所见所闻),看清诗人抒情凭借的对象(人、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领悟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艺术形象,与诗人的感情共鸣而逐步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诗人的思想及诗歌的主题、内涵,从中受到熏陶,融通诗意,触发创作之灵感。一句话,只有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阅读、理解、创作诗歌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诗歌是一种精品语言艺术,它以无与伦比的美感冲击着读者的心灵。在进行诗歌阅读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提到“诗歌三美”这个概念。虽然“三美”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其中“音乐美”这一项是少不了的。
诗歌本身具有的节奏、韵律感使得它与音乐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我国早期的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礼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实际表演中,诗歌总是用来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的,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音乐对于诗歌诵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感动听众、使韵律更和美等方面。因此,很多语文教师都喜欢在诵读诗歌的时候配上音乐。
首先,配乐诵读不适合反衬,应尽量选择和诗歌情感主题相符合的音乐来伴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比如,戴望舒的《雨巷》,很明显是一首节奏缓慢、情致绵长的诗歌,如果配上雄壮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或者像今年世界杯主题曲《旗帜飞扬》那种激情四射的背景音乐,不读的大脑晕厥才怪,还是老老实实地从班得瑞演绎的轻音乐《梦花园》中选个曲子吧。当然,可以选别的曲子,但是韵律一定要和谐。再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配上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或奥立维尔・图森的《海边的星空》,也可以配上中国的古筝名曲《彩云追月》的前半部分。
其次,配乐诗朗诵的时候,要注意诵读和音律和谐。背景音乐找好了,不见得就能达到配乐朗诵的最佳效果,这个需要对照音乐好好练习。不然,如果读的节奏和背景音乐格格不入,就会感觉像有人老在打岔一样,搅得心烦意乱,血流加速。有的教师说,课上短短的时间,给学生配乐的话大多是起来就读,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要相信学生的乐感,他们的乐感比教师想象得要好;第二,教师要课前练习好,给学生做好示范;第三,不妨多给他们点时间,多体会几次,多练习几次,酝酿好了再起来展示。其实,如果坚持的话,平时多练习几堂课,再配乐朗诵的时候,学生就轻车熟路了。就像江南水乡的船娘们,乘着小船在绿水中荡漾,假若给这美景再添点歌声,那么糯软香甜的俚语民谣随口而唱,自然听得如醉如痴。
再次,诗歌诵读品味和配乐之间的主次关系一定要分清,可不能在课堂上一味杂糅。乐助诗兴,琴添茶韵,但是诗还是诗,茶还是茶,可不能喧宾夺主,变了味。具体要求如下:其一是背景音乐声音小点,可比似有若无大一点即可;其二是该伴的时候伴奏,不需要的时候就停下吧。曾经有个教师在讲公开课的时候,整堂课一直有音乐在当背景,初听如天籁,再听如嚼蜡,最后只觉耳中有万只蚊蝇齐飞,直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还有个教师在一堂课的背景音乐上,连换了好几个曲子,而且风格还不大一样,把上课之初好不容易营造的氛围冲淡得七零八落,意境全无。配乐,只是辅助,不能成为课堂诗歌阅读教学的主体。
当然,纯粹的诗歌朗诵晚会除外,这个时候诗歌和音乐的主次区分不是那么清晰,应该是水融的。就像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的《新年新诗会》,细细揣摩,会很有收获的。虽然教学不能在短时间内把诗乐融合得那么好,但是通过音乐把情绪带入诗歌,把情感烘托得更浓郁,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这些方面还是能做到的。
乐可助诗兴,琴可添茶韵。阅读教学的准备工作,对于有些散文和诗歌而言,配乐朗诵是条不错的途径,各位教师可以试试。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相互沟通的桥梁。课堂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也一贯主张,学生应该从语文操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能读书求知,自主学习,发挥聪明才智。
一、善于创设优美的课堂教学情境
语文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借助于语言、动作、环境和现代教学设备等手段创设出相应的情境氛围,以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将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天造地设、水融的和谐,达到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教师范读,让学生在听中生情。例如,在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先创设一个适合朗读的情景,学生有了听读的兴趣和听读的精神准备和气氛之后,再按朗读课文的要求范读课文。在范读中,要注意语调的把握,酝酿一种人到晚年无依无靠的凄凉心情,进入李清照这一角色。教师的朗读把学生带到了一种悲戚凄凉的氛围中,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初步产生了一种悲切的情感,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也就水到渠成。学生完全沉浸在李清照“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绪中了,起到了一种以声宣情的作用。
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牵情。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理解了秀丽多情的康桥是诗人心灵的家园,是诗人心中的圣地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照片制作课件,配上音乐,让朗读较好的同学尝试配乐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味,体会一种朗读的兴趣,也体验到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浓浓情意。
图文结合,让学生在画中激情。教学《沁园春・雪》这课,可以先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播放背景音乐,使学生走近当时的历史,走进主人公豪情满怀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同时用大屏幕出示当时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白色雪景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边听配乐朗诵边欣赏图片边想象品味,将广袤无垠的原野雪景与主人公的豪情壮志结合起来,使学生迅速入境。随着乐曲的节奏韵律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语脉变化和整体思路,从而达到进入角色,进入文章的情境的目的。
二、着力营造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标背景下,要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增加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促使教学活动轻松、愉快完成。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还给学生充分阅读与思考的时间。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首先是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沟通交流的过程,学生阅读作品,本质上是通过解读文本,从而最终理解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观察、独特感受、独特思考。我们必须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与文本里的人物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人物的境遇、欢乐和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文本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得到平时没有触及的心灵深处的满足。
例如,苏轼的词以豪迈旷达见称,他的散文《赤壁赋》同样体现了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怎样理解苏轼的这种旷达之情呢?在学习《赤壁赋》时,不急于讲解,而是先设计两个问题:①首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②作者的感情由乐到悲的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通过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最后才加以点拨,让学生理解这是借景生情,因为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里飘。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个“乐”字时,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再结合主客的对话进一步理解这情这景,既有历史人物的业绩,也有古战场的空寂,更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不断消长,作者感情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达到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感人的魅力。学生透过文本对这意境的分析,不但明白了苏轼不甘于苦闷而力求解脱的思想,也从苏轼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中,感悟到了大自然所包含的生命真谛。
教师与学生对话,要以平等的心灵对待学生。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体。教师,无论从心灵,还是知识方面,未必就比学生高尚、高明。教师和学生都是阅读文本的主体,在课堂上,师生间应该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走近他们,真诚、主动地去和学生对话、交流。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屈子赋离骚、陶潜诗田园、杜工部、李青莲、坡、辛稼轩,千古诗人各领数百年。古代诗文诵读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风尚,辽宁省灯塔市(以下简称“我市”)也借着这股东风,先后举办了:“第一届小学语文学术年会”“中秋诗文诵读会”“新年诗文诵读会”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种把古诗文诵读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做法,深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语文知识的积淀,还增强了表演能力,一举多得。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它要求我们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少年时代记忆的内容往往能终生不忘,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让每一名学生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让他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河中游弋,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诵读得法对于这项工作来说,非常重要,与圣贤同行,与经典同在,我们做好了准备。
一、让诵读之花开遍校园
辽宁省灯塔市沈旦堡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近年来一直在校本课程中采用课外阅读以及古诗文诵读作为主要内容,自编教材,为不同年部的学生定下不同的诗文内容,每当晨读和午读时间,校园内都充满了悦耳的读书声。
(1)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热爱诗词,才能读出韵律,背出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诗歌的背景资料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如背诵杜甫的《登高》,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为抒情。学生只有了解了杜甫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才能激起兴趣,学习诗的内容。还有些诗,是有故事的,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张继赶考落榜,返乡途中作诗《枫桥夜泊》,没想到这首诗却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2)正音。这是读好诗文的先决条件。古代诗文博大精深,在阅读课外诗文篇目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准音节,利用字典、课外书等工具,把音读准,正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这样才能在读中体会诗词的含义。
(3)诵读悟情。课外诗文的诗意不必像课内诗词那样逐字逐句地的理解其中的深意,我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品读。以多种形式练读,如小组读、指名读、读名句比感情、轮读等做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个别难懂的地方,只需教师点拨即可。
(4)背诵展示。在熟读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在多样背诵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语感的熏陶,在班级内开展朝代及诗内容连线比赛,以及小组抽签背诵经典诗文比赛,这样可使学生对一些名词佳句印象深刻,对已经背诵熟练的古诗进行复习巩固,不易混淆。
二、让诵读新风吹向舞台
我市及我校都对诗文诵读活动异常重视,所以在诗文诵读表演方面,也需要教师下足工夫进行编排。首先,表演形式要配合诗的意境展开,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在诵读中提升自身素质,积累语文素养。如表演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咏酒的诗篇,极具个性,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气势潇洒。于是我编排学生进行饮宴场面的表演,配合气势恢宏的吟诵,效果非常好;再如表演徐志摩的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于是在表演中,我加入了配乐与舞蹈的元素,两位女孩在透明伞下翩然起舞,更加烘托出了那淡淡的离愁。其次,表演中的朗诵比普通的背诵、吟诵更难,除了要做到字正腔圆,还要配合诗歌的感情,或高亢、或委婉,尺度很难拿捏。因此形式要多样,如吟诵曲调隽永的宋词,适合单人表演,而边塞诗适合铿锵有力的齐诵,我还把太极潇洒扇的武术表演融入到边塞诗的朗诵中,学生朗诵时能配合动作发力,韵律感强,创意独特。
关键词:营造环境 提供资源 指导方法
阅读可以开智、立德、修身。所以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让文本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学生牢牢吸引,成为21世纪向学校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重视学习体验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升腾的憬悟则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阅读教学的实践逐步形成。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离不开自身炅动而创新的教学设计,离不开学生发散并聚拢的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和谐共创的脑力劳动过程,仅有教师的自觉的思维行动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兴趣动脑筋,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出一种被吸引的积极活跃的状态。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学生和老师自古以来似乎就有主次之分,以往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而权威,老师一讲到底,学生注目静听。为消除师生间的这种紧张焦虑之感,我尝试按性格排座,内向的学生与外向活泼的组成一组,讨论时‘自由围成一圈,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内心最大的困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毫无拘束地质疑,鼓励他们与课文对话。与同学交流,跟老师讨论,在全班争鸣,打破了一个老师接受全体学生提问的传统局面,变成一组学生面对一组老师乃至整班学生面对全班老师的局面,学生交流的信息量陡然增加,视野瞬间开阔,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学习能力
二、预设贴切的教学情境
1,使用媒体,引人情境
我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借助课件中康桥美丽的外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作者,在康桥漫步,驻足,流连,从而激发起学生与作者感情的共鸣,达到诗歌赏析的最高境界。然后利用事先准备的配乐朗诵,让学生再次在深情款款的诵读中感悟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更多地利用学校在每班装置的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和同事合作制作课件,引导学生从文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组物像或画面,再现课文情景,使他们在不同的文本内容中寻找不同的人生体验,以指导未来的生活与工作。
2,借助问题,展现情境
学生是鲜活的群体,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和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更是逐渐增强,仅靠多媒体创设的直观性教学情境,不但激发不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而目也不利于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满足不了更高层次美的追求。这时候,我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
此外,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启迪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增强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抓住文中精美的语言让学生深入分析、领会,体验课文的内部的抒情基调与和谐氛围。
三、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
1,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略作区别。诗歌和散文的意境很美,我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再去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及形象,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连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超前设疑
针对《孔乙己》一文中蕴含的深刻社会内涵,我这样进行课前设疑:
悲剧往往催人泪下,有人说,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那么孔乙己这个悲剧呢?这种设计抓住了课文的文眼,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撞击学生心灵,让学生在课前就能通过莎士比亚、易卜生、孔乙己的纵横比较,加深对孔乙己悲剧的认识。
3,指导学法
【关键词】教法学法语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82-01
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不爱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不像理科那样难,没有挑战性,课上不认真学习。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教学实践浅谈笔者的一些尝试。
一 将掌握知识与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改变以往的教师串讲和少数学生参与实践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客体为主体,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通过看图说话和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把听说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如在教学《故都的秋》一课时,先指导看图――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回答题目――图文对照,用自己的话讲解图意――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情感――按照板书复述课文。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课文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2.强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侧重朗读训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听朗读录音、教师范读、然后学生仿读的方法,易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学生的表情朗读,将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溢于言表,从而使读者、听者在情感上产生交流和共鸣。无论是读者还是听者,都会被文章内容所感染,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眼、耳、口、脑并用,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赋予文章新的艺术魅力。如在指导《再别康桥》的朗读时,先是学生自读,让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初步体验作品的情感;之后是个别朗读,让学生展示自己朗读的个性;再次是名家范读,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在剧中对这首诗的朗诵。让学生找出自己和名家朗读的差距,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情感;最后是配乐朗读,为这首诗的朗诵配上《人间四月天》的主题音乐。在缠绵、惆怅而又带有轻灵、飘逸的音乐中,教师进行示范朗诵,读出音韵美,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带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一种设身处地的感受,对诗歌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达到了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二 让改进教法和指导学法相得益彰
1.以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法,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学法的动态展开。教师在导学、导思、导练中使教的过程成为学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法,能够举一反三。同时,重视揭示规律,总结学习过程。
2.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职学生的学法,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做保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思想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创精神,这些精神不仅在学法指导中具有很大的能动作用,而且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 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双轨同步
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双轨同步,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切身体会,课外活动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新路。
为了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课内、轻课外”的现状,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投入到各项活动中。
第一,鼓励学生参加校内社团活动。班级大部分学生参加到书法、绘画、街舞、文学等社团,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在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锻炼。
第二,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城市,了解周边的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发展了思维。
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鼓励学生订阅合适的报纸、杂志。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时间,带领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借书、看书,让学生闲暇时有事可做,指导学生阅读,并把遇到的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抄录下来,作为素材积累,为写作做准备。
第四,利用早读课时间开展三分钟表演,内容包括故事、笑话、诗歌、歌曲、小常识等。也可以一条信息或模仿某位电台主持人及某个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1.学案内容的层次性
班内学生良莠不齐,知识目标有轻重主次之分,因此学案编写也得分层次。A级为最基础的,如字词、作者及背景信息、文体常识、借助课后注释疏通并理解文章大意等,所有学生必须掌握;B级:如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理解的重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紧扣“独”字抒情写怀以及诗中作者的情感。这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掌握即可;C级为课外拓展性阅读题目,供有能力的学生做。
2.学案编写需集体合作、集思广益
所有问题先由一人拟写,再经过教研组集体讨论,确保每一个问题都三思、三讨而后定,学案是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教研是最好的方式。
二、采用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因时代久远,疏通困难,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有不少学生甚至害怕文言文。可是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找到文言文中的“趣点”呢?比如《兰亭集序》,我认为,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书法成就——“行书第一”。在讲解文本时,可以先展示《兰亭集序》的书法帖图片,介绍这篇字贴在书法史上的价值,进而引导学生欣赏字贴中的向背、偃仰、牵丝、萦带以及枯与淡之妙,并让学生用毛笔试着摹写,这样短时间之内就可让学生对书法产生一些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文章的渴望了。再如,学《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时,可先让学生看影视作品《鸿门宴》,使其先对其中人物及故事情节有个大致的了解,再引导其读文本内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很轻松了。
2.诗歌教学
在学习《再别康桥》《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播放配乐配画面的朗诵,让其边欣赏优美的画面,边聆听悦耳的音乐,使其沉醉于诗歌的美好氛围中。当他们被这种美所吸引时,就会主动走进诗歌,去理解、去剖析、去赏读。遇到困惑时,或小组合作,或教师引导,帮其解惑。如学习柳永的《雨霖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词中的“借景抒情”,课前可让学生对比聆听《离别的车站》(赵薇)和《走西口》民歌,这两者都是“直抒胸臆”,通过对比,学生很好理解。而且学生跟着唱,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
3.小说戏剧教学
对于小说戏剧教学,可以用表演作为“趣点”,很受学生欢迎。如我们班的短句《鸿门宴》《祝福》《雷雨》《林黛玉进贾府》等,都是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的,学生很喜欢表演,或许他们不需要老师的指导,我们只需给他们一个锻炼和展示的平台。而在一演一评中,故事情节清楚了,人物形象鲜明了,主题点拨一下理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
三、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使人思路开阔,擅于创新。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使其参与到整个教育活动中;作为学生,也只有在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主动地探索、轻松地获取新知。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展示课给学生提供了平台。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展现自我,在同学心目中留下很好的印象。如若教师能适当地鼓励、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或者对表现好的小组以小小的物质奖励,可极大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视野,注重积累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阅读是借助感觉器官,通过思考来理解文字、句子、文章所表达内容和意义的一种有声和无声的智力活动,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读”是感性认识,文章应先“读”为快。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君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有所读才能有所思、有所得,“读”的地位尤为重要。但目前阅读教学中“以讲代读”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读”的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须确立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地位,以读为本,先读为快。而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笔者认为需从阅读主体的主观、客观两方面努力。
一、主观因素,即让学生愿读
愿读是从阅读主体的主观心态出发。新课标规定“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读”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兴趣往往是读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须着力启发学生“好读”“乐读”的浓厚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融情于读,寓情于教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课文,用课文之情去激发学生之情,唤起学生“读”的兴趣。例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采用配乐朗诵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先让学生深呼吸几次,闭目片刻再打开录音机,随着优美的乐曲范读课文,音乐的美、情感的美、语调的美与课文内容的美交织在一起,深深地拨动了学生们心灵的琴弦,深深地吸引他们入情入境,学生受到情境感染不由自主地吟读起来。接着,师生围绕课题设疑质疑,让学生主动默读或朗读,自主合作探究课文思路和主旨,体会情感。在此基础上,师生又围绕重点语段,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联系生活体验设疑质疑,组织和引导学生饱含激情地反复诵读,分小组合作探究并深入品味语言,使师生达到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愉悦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客观因素,即让学生会读
会读是从阅读主体的客观条件出发,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读”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能力。“读”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①细吟慢读。挑选最精彩的片断、文段,让学生慢慢地低声吟读,悉心领会其意义、气势、节奏和韵味,与作品达到心灵上的交往形成共鸣。②高声朗读。文章之美,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美,是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意境美的大综合。只有让学生高声朗读,充分熟悉作品,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对文章进行深层把握而体验文章之美。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女。”朗读起来节奏明朗,韵律协调,音乐之美、意境之美令人陶醉。任何讲解都苍白乏力,只有反复诵读,才能领略月色中荷塘里那如诗如乐的美景。③读给人听。不但自己诵读,还可以把最好的片断有声有色地读给人听,读时应全身心投入作品的美妙境界,要读得抑扬顿挫,极富感情,这既能很快吸收书中的精华,又能训练思维,积累语汇,提高口才。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要领,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例如《长江三峡》中描写巫峡的一段文字十分优美,朗读时要读出巫峡的秀美,就要注意朗读的抑扬顿挫。开始一个分句应读得较为舒缓、平直,第二个分句语调应逐渐上扬,重音应落在“迂回曲折的画廊”上,然后恢复平缓语气,到“突然”处,语调再次上扬、语速加快,以表现作者的惊喜,到“特别好看”一句,语气达到顶峰,应读得昂扬开阔,感情充沛。作者的感情起伏以及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在朗读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实施新语文课标教材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界同仁再次响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口号,这无疑是一剂疗治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顽症”的良方。在阅读教学中充分确立学生“读”的地位,指导学生“读”好文章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新课标教学改革的有力实践。
【参考文献】
[1]肖守兴.唱好“读”这出重头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07).
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对他而言是味同嚼蜡了;如果老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涵泳、去感悟、去思索,其如三更不是打钟之时,这种牵强附会、机械理解的错误,那我们就不要指望语文课能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
笔者在诗歌教学中有一些想法,抛砖引玉,以期方家指正。
一、美读法――以读带讲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这些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这个东西靠老师的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为什么不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呢?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要教育学生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呢?在琅琅读书声中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朗朗读书声中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永、李清照的婉约。
美读不同于朗诵,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有强烈感情的倾注。如果一字一板,平平正正地朗诵,就不能将作品的内涵借助疾徐抗坠的音节在相当宽广的限度里表现出来,更别说把味诗歌的“三美”了。
二、专题法――以点带面
学小说分析人物时,要抓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同样,学诗歌有没有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可言呢?当然是有的。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应该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用来自学了,教师不能一首接一首地教完就算完成任务,更应该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比如“意象”。首先给学生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完后,思考:全诗给你什么感觉?语感好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全诗笼罩着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感彩,但是它们被作者“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辑”(组合在一起)后,就不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了,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意象,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比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阳光普照般的母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惆怅而达观的思想表现。有时,我们能看到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有关,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潺潺”;“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意象不但有传统的色彩,而且有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臧克家的“老马”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但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它不同于曹操笔下的虽已伏枥仍志在千里的“老骥”,也不同于曹植笔下那“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白马”。同时,诗人们用意象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再重复由于“柳、留”音近而折杨柳枝送别的习俗,别出心裁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柳的意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三、活动法――以练带学
且不说楚辞乐府的辉煌灿烂,也不说唐诗宋词的登峰造极,单说多灾多难的近现代中国,也涌现出无数极富创新精神、取得卓越成就的诗人,甚至在那专制黑暗的动乱年代,对生活抱有信心和希望的人们也在手抄,在传诵。黎明曙光来临的时候,诗人们高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海子《亚洲铜》)。物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浮躁的人类却不愿意去聆听那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那就让我们以校园为阵地,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吧。
自己做的饭菜再难吃,也觉得香。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都是学生很好地挖掘和品尝清泉的做法。甚至我们可以更大胆一些,把写诗和朗诵比赛揉入月考和期考中,作为考试成绩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想写好古典诗词,必须掌握一定的平仄、韵律、对仗等基本知识,这样就逼得学生自己去学,去掌握,无疑比老师单纯的灌输效果来得强。写出来,再按意境高低、技巧强弱等评奖,优秀作品搞展览或者出成专辑,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前我搞过诗歌朗诵比赛,朗诵篇目古今中外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选定好内容后,绞尽脑汁想与众不同,有的跑很远的地方买音像资料,有的不辞辛苦去借道具。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来的高涨热情、创新精神,让老师大跌眼镜。这本身表明:我们的学生就如同宝矿,有多少潜能等着我们去挖掘啊。
关键词:音乐 语文教学 运用
一、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是语文教学和音乐教学结合的实践者
《诗》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这些诗歌当时都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是文学和音乐结合的最完美的形式。《诗》成书的时代正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一生又酷爱音乐。他在齐国与乐师们论乐,听到《韶》乐,他说:“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把《诗》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势必关注《诗》中的音乐因素,孔子的课堂上一定是书声朗朗、歌声悠扬的。孔子是大教育家,他们的课堂就在河边,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唱歌。歌词是文学的,曲子是音乐的。由此可知,音乐和文学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常常使两者融为一体。在孔子的课堂上音乐与文学相融,分离是不可思议的。
二、音乐应用于语言教学具有科学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新课标的这个要求告诉我们,可以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手段辅助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新课标还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把审美教育作为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音乐对审美意识的构建起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提高人的美的鉴赏力和美的创造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
据此,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将音乐引进语文课堂,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中学教材中作品与音乐关系密切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版本很多,新的、旧的、普高的、职高的,基本上都少不了《诗经》《汉乐府》中的优秀作品,以及《琵琶行》《蜀道难》等经典的篇章。《诗经》中的音乐因素和文学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汉乐府》实际上是带有音乐性质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体;《明湖居听书》听的就是音乐效果;《琵琶行》中再现作者心路历程、生命流程的是音乐流程。因此,要读懂这些文章离开对音乐的理解是很难实现的。现代诗文中很多都可以作为配乐朗诵的典范,如《致橡树》《再别康桥》《泪珠与珍珠》《我与地坛》等。
四、音乐与语文结合多样效果
一)课前序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真正的参与,应该是思维的参与,情感的投入。每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时代特点、生活气息、人物性格以及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与课文相一致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作品。
同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沁园春.长沙》把磅礴的革命气概和壮观的景物融为一体,体现了豪放的诗风。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同志以天下为已任的博怀,可以用贝多芬著名的《英雄交响乐》作为学习这首诗的前奏。波澜壮阔、排山倒海、激情澎湃的音乐体现了和人民的坚强意志、英雄性格。音乐预热了课堂气氛,学生产生了激起奔放的热情,形成了学习这篇课文最佳的情绪状态。
(二)背景音乐,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声音中蕴涵着的丰富情感魅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让悦耳的音乐吸引学生投入情感,与课文中的文学形象产生情感共鸣,为一些课文朗读添加一些背景音乐,在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方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孔雀东南飞》和《梁祝》是我国艺术苑囿中的奇葩,“焦刘”的悲剧和“梁祝”的悲剧惊人的相似。不同的只是它们分别以不同的艺术样式表现。我们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先让学生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视》。音乐时而委婉起伏,时而渲染惊恐不安的情绪;时而如泣如诉,悱恻凄绝,催人泪下;时而充满幻想,清澈柔美。迷人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送别”的缠绵,“殉情”的悲切和“化蝶”的美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遭遇联想到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联想到诗歌中的人物性格。悲剧产生的社会背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解读音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借助音乐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作为“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音乐欣赏课。音乐走进语文课堂是一个大文章,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必然会出现多姿多彩的局面,而音乐的参与必然会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新意。
六、配乐朗读,调动情绪,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
音乐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手整合。两者表达的情感方面的整合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情感作为切入点,用音乐去进行对学生情感上的熏陶,给学生以美的体验,美的探索和美的成长。两者所体现的人文性方面的整合语文学科是最具有人文性特点的学科。课本中入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很强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积极评价
进入到高中阶段,各个学科对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能力要求大
大提高,而语文恰恰是其他各科的母科,我们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增强自己的接收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迫在眉睫。因此,一线语文教师就必须摆脱照本宣科的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方式,代之以还原学生学习主体地
位的新型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让同学们提升学习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效率。“合作探究”的新型高效学习方式,它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开展交流互动和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本文联系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通过
“合作探究”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根据学生实情,构建小组模式
实际上,合作探究是一种小集体互动交流学习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对知识的接收能力,然后根据实际学情及一定的原则将学生统筹划分成几个等阶的学习小组,并一一细化每位组员之间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习目标展开探究与学习。搭配过程中,要注意岔开各组员的认知层次,这样可以让优秀生带动后进生,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具体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语文基础状况,这样才可以充分做到合理搭配,优势互补,才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为了达成固定的学习目标,我们还可以将学生根据认知层次和学习内容分成同质
结构。这样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某层次学生共同生疏的知识点开展讲解和分析。当然,这两种组合方式不是我们随机选配,更不是信手拈来,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择优选用,这样才能保障语文课堂高效、优质地进行。
二、设置对应目标,进行计划交流
合作探究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目标进行重点探究,掌握学习的难点和重点,然后完成能力提升目标。合作阶段还要完成合作目标,合作之前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教材所涉及的资料,在查阅期间,可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的目的。每个小组在给定的学习目标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和探讨,形成固定的合作模式,形成组内的共识。
比如,我们在教学《雨巷》这首诗时就可以先播放朗诵名家的配乐朗诵录音,让大家感受浓浓的情愫,然后分层次提出对应目标的问题:(1)油纸伞和丁香花是诗歌的重要道具,丁香花的样子怎
样?(伤春)(2)听完大家的朗诵说一说自己的整体感受?从哪些意象中能够感到?(低沉伤感,充满愁绪;我、丁香、愁绪、太息般的眼神)(3)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一下诗歌中描摹的情景和情愫。
如此设置问题直指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有计划的交流互动
逐步了解诗人的情怀和诗歌表达的情愫,有层次地完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任务。
三、完善合作流程,萃取学习重心
合作是为了对知识进行构建,对问题进行探讨。因此合作探究后的交流和汇报,是探究的结晶部分。此阶段也可以叫做信息提取阶段,学生要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然后交流自己查阅到的资料,展开讨论,最后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和具体的探究结果,准备在汇报时宣读。在此期间,老师是一个导演,是一个策划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学生在探究和交流时,老师应该给予一些必要的点拨和指点,把学生的探究和讨论引导到正确的轨
道上,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圈点课文的重点内容。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例如,《再别康桥》的讨论交流阶段,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关于徐志摩的资料交流出来,他的性情和他的多情善良,都在本诗中体现出来了。学生把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实物一一列出,进一步理解了诗歌中的意境美。这些意象融入了诗人的美好情怀,体现了一颗美好的诗心。有的同学还把自己喜欢的诗句也有感情地朗诵出来了。
四、教师辅助探究,积极评价善后
合作探究的载体是学习小组,其目的是对知识的积累。探究
前,老师要辅助各组同学明确自己负责的讨论目标,并能在进行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结果后及时扩大到最后的成果展示中去。然后经过教师进行确认和评价,形成知识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逐渐形成了分析、理解、判断的能力,更进一步形成了学生的探究思路,深入了解知识的内涵和形成规律。在问题的探析中,老师应该做一个具有敏锐观察能力的人,善于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闪烁的思维火花,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
鼓励,使之发扬光大,形成求异、质疑、探讨、思考的能力。
上文是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利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来提高高一语文课堂效率的探索与研究。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合作探究是小集体的学习组织交流学习活动,我们一定要控制适当的人数,这样才能保障充分交流和互动;然后我们一定要以生为本,体察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设置对应的学习计划和知识目
标,而不能单纯为了调整教学节奏而实施,让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和空谈,那样就与高效课堂的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了。
参考文献:
[1]李秀丽.浅谈高中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N].学知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