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目建设基本流程

项目建设基本流程

时间:2023-05-30 09:27: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建设基本流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目建设基本流程

第1篇

摘 要 在建设期间会发生大量的工程建设行为,而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这一阶段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薄弱环节。内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对于投资大、周期长、工艺流程复杂的项目投资而言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何解决项目建设进度、质量等与内控制度体系合规性要求,规避建设风险,本文从项目建设的特点、项目建设与内控制度体系不同步的表现,提出了围绕项目业务发展,从顶层设计同步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期内控体系建设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项目建设 内控制度体系 顶层设计 业务权限手册

一、项目建设的特点

(一)项目前期时间长、前期费用大

本文项目是指按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需要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从项目筹备、立项、取得“路条”、最后被核准需要较长的时间,短则二、三年长则六、七年,或者项目没有被核准取消了。项目核准需要各种需要独立、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出具相应合格的报告,如环境评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选址意见书、资金落实情况等,出具相关报告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二)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

项目建设工艺流程复杂、设计施工要求高,往往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规模大。由于建设项目一般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多个专业,投资额大,这就要求项目建设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

(三)项目建设意义重大、涉及面广

项目投资建设一般具有较大的经济利益或战略目标,同时受到各级政府的机关部门的监管,对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税收缴纳、解决就业等各个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企业自身商誉和整体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四)具有一次性和单向性

表现为投资建设地点一次性固定,建成后不可移动。项目投资额大、影响大、涉及面广,一旦开工后就朝着目标单向进行,不可逆转,不能重头再来。工程项目建设一旦开工建设并完成,不可能重新施工设计、改变用途。

(五)组织机构不太健全

项目建设从筹建期到建设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前期可能机构单一、人员少、业务量小,一旦项目被国家机关主管部门核准,项目建设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大量专业性人才。

二、项目建设与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不同步的表现

(一)项目业务发展先于内控制度建设

在项目建设阶段,可能受进度计划、上下游产业链统筹、各级部门对重大项目的要求等各种原因需要加快进度安排,在实际项目业务发展建设过程中,按照有利于加快项目建设、简化各种手续开展业务,事后再建立内控制度加以规范,或者只是在某个节点上凭以往经验开展项目建设最终也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内控制度建设落后于项目业务发展,有人认为建设期在某些环节上建立内控制度是对项目业务发展的阻碍,在本来项目建设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复杂、拖延项目建设。

(二)重项目建设轻内控制度建设

在项目建设阶段,以如何实现安全施工、高质量完工、如期建成投产为目标,重视项目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的控制和管理。事事以项目建设为出发点,轻视内控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没有固定或专业的人员或机构开展内控制度体系化的建立。

(三)各种管理规定相对独立、分散

在项目建设接受不同上级部门或地方政府的监管,建设期也有如《项目管理手册》、《项目执行计划》、《HSE体系》等不同侧重点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其实也就是内控制度体系的一部分,只是侧重点不同,分散在不同制度体系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

(四)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不全面、不系统

建设期由于组织机构不太健全,人员不可能完全到岗,部门之间职责没有清晰界定,在内控制度体系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不同部门根据本部门职责范围在国家法规或上级企业的要求建立了内控制度,但不全面、不系统,最后造成内控制度形式多样、不同制度间冲突或矛盾点多。

(五)项目建设管理与内控制度建立的灵活衔接

企业在建期间往往处于事务繁杂、工程、进度、费用、安全齐抓的情况,各单项工程交叉作业,业务界面很难划分清楚且制度不健全。没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岗位、人员及各流转环节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内控很难有效开展。使项目建设在赶进度保质量的情况下能够建立符合相关法规监管的内控制度体系,需要灵活衔接。显然,现在二者的衔接还是不够的。

三、项目建设期建立内控制度体系顶层设计的几点看法

(一)高管层高度重视

从建设期开始顶层设计内控制度体系,应从“顶层开始”。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建立和有效实施,需要高管层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项目建设开始,将高管层关注的重点制度化,规范化并有效的执行下去。首先要建立一套能够推动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能自上而下贯彻管理层的意图。2006年财政部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促进内部控制的统一和规范,引导企业提高认识,建立和健全内控制度体系,从而有利于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这为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依据。

(二)围绕项目业务发展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统筹全局

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要按照严格、详细、具体的原则,以不同行业、不同业务板块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操作实施细则。由于项目建设期的特点,必须进行深入的按业务板块、项目业务发展周期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内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有重点、有目的的专项调研工作,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内控管理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内控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工作思路,上下结合,合理有效地制定制度。从项目业务发展为始点,项目业务发展中的关键点为控制点,以项目业务发展需要为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需求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在顶层设计时上下互动,才能有效的解决项目建设期实际业务与内控的矛盾。

(三)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应具备模板化、周期化特点

建设期具有期间性,经历了筹备期、建设期后到运营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建设期时间紧、任务重。对项目建设的筹备期和建设而言,能够获得模板化和具有建设周期性的内控制度体系,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避免建设期多走弯路,能够资源共享、也有适用于不同的监管需要。在项目建设初期具有模板化的内控制度,对于项目建设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性和可执行性。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应该以项目业务发展的周期性,建立不同阶段的内控制度体系模板,在大原则相同的情况下允许不同项目有差异化的内控。

(四)建立业务权限手册作为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深入落实

2006年6月6日,国资委公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一时间,风险管理成为央企及地方国企关注的重点,内控体系建设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着力点。国有大型企业陆续都建立了一套适合本项目业务发展和特点,又符合国家法规的内控制度体系。内控制度体系一般由基本制度、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配套流程图和关键控制点组成,但比较“文字”化,不利于执行者和审计人员查阅。建立业务权限手册,要以项目业务发展全过程为闭环的理念开展内控制度体系建设,项目业务发展为需求引导内控制度建立,解决建设期项目业务发展先于内控制度建设的问题。建立业务权限手册,是在内控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再一次优化和整合,是真正落实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的真正体现。

(五)树立全体员工对内控制度体系的遵从意识,形成一种企业文化

把内控制度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础,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真正“落地”的保障。不管建设期在项目建设阶段在进度、投资或其他各种关系上多么具有特殊性,都应该自上而下培养全体员工的对内控制度的遵从意识,在日常操作上具有“红线”文化的理念,有制度的按制度办,制度规定不行的就一定不能逾越。建设期内控制度应在全面性、系统性、可执行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建立。内控制度体系建立不仅需要管理层参与,更应该全员参与,须由每一位员工自觉地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因此要着力培养全体员工的内控制度遵从意识,特别是管理层,不能出现凌驾于制度之上的任何人。

(六)建立内控制度信息管理及沟通机制

一个良好的内控制度体系应确保企业内每一个员工都能清楚地知道其所拥有的权力和承担的责任,树立每一个员工都应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负有责任的观念,促使他们团结合作,主动实施并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为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信息化管理,建立能够充分的反映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实施的成效沟通渠道。

(七)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监督和考评机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是内外部监管的需要,也是有效控制项目建设投资成本、正确反映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对项目建设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和考评,是克服“两张皮“的强有力手段,是检验内控制度体系是否“行”的重要部分。

四、结语

同步建立和健全建设期内控制度、理顺项目建设与内控制度体系的关系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项目建设期,建立和健全内控制度建设应达到顶层设计的效果,在整体关联性和具体可操作性方面规范项目投资建设、投产运营,为竣工审计、验收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第2篇

从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效果出发,在本中心原有制度基础上,吸取众多外部协作单位原有成功的管理经验,把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的工作程序、目标要求,统一到相应的管理标准之中,用《项目建设管理规定》来规范和管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摒弃原来各个单位按自行的管理方式、管理习惯、各行其是的做法。现行的管理标准较好地实现了要素完善、管理要求明确,标准实施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良好的总体要求,确保了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

1.细化决策管理

在《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别重视项目初始阶段。该规定在项目决策与项目立项这两项关键工作程序中作出的各项细化要求。如,在项目提出与决策阶段,强调按本中心的理事会章程规定实施决策管理,实行理事会决策制、专家委员会咨询制、中心主任负责制等基本规定与要求,严格按照上述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进行决策。在项目立项阶段,应在中心内部对需建设的总体策划和先期设计方案作评审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这避免了以往项目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作太多的修改、变动、调整,以致造成不必要的返工、浪费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2.明确各个参与部门职责

对本中心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专业所(室),按照分工承担的相应职责、权限和工作任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同一项工作有多个部门和专业所(室)参与时,将主办、协办和衔接接口等等方面相应的职责与要求,作了明确规定,避免了管理缺失、出现盲区或出现重复、矛盾和扯皮等现象的发生。

3.项目各阶段的制度细化

对相应的原有项目建设制度中较多条款与规定,提出了补充完善、优化简化、改善可操作性等等要求,从而使标准与原制度相比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鉴于项目建设中经常会碰到的因主客观条件和情况的变化(例如原材料或某品牌设备采购遇到困难,影响项目的质量与进度)而出现施工现场采取必要的变更等情况,《项目施工现场变更实施细则》作为《项目建设管理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许多具体的规定,避免了因情况变化导致施工现场出现管理失控、计划混乱等情况。如项目结束后验收及向专业所(室)交接,原来条款不够完善,规定不够明确细致,现在增加了《项目内部交接验收实施细则》,做到了验收要求具体、明确,分工细致。交接环节更是从专业所(室)接手后能立即投入新项目的操作运行出发,既规定了非常实在的工作流程,也对主要配套设施的交接提出了一项项具体要求与记录,避免了遗漏各种缺陷、追责困难、整改难以落实等烂尾现象的发生。

4.建立后评估制度

对项目建设完成后的后评估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对实施的每一个建设项目作出科学的评估评定,为以后项目获取更多的经验与教训,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为本中心今后投入的每一个项目比以前有进步有飞跃,为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提供良好条件。

二、成果

第3篇

关键词:农业基本建设;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专业人员监督申报过程

受传统观念影响,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过程中,仅仅重视工程技术人员与农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忽视财会人员的意见。而由于财会人员没有参与前期的预算编制工作,不了解项目投资的构成和具体建设内容,就不可能准确、全面、客观地做出会计核算体系,就难以保证项目资金地合理调配,甚至影响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财会人员的职业素养难以保证

由于大部分财会人员认为,在农业基本建设中没有享受到足够的尊重和待遇,所以很多高素质财会人员不愿意从事农业基本建设财会工作,导致农业基木建设项目会计和财务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专业能力不强。

(三)项目建设资金的不确定性增加核算难度

由于项目建设资金受当地政府财政实力影响,而制约当地财政收入的因素多种多样,不确定因素太多,难以保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在资金无法按时到位的情况下,农业基建项目会计就会以项目配套项目的方式进行核算,而国家对相互配套的项目没有明确规定,却对项目的审计工作要求专账审计,导致项目核算结果充满不确定性。

(四)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做保障

完整、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化管理项目建设,有效推动项目各环节的正常开展,尤其是对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性提供保障,防止财务漏洞,最终确保项目资产的完整性。部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单位不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缺乏会计基本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秩序,造成会计档案资料管理不到位、材料收集不齐全、保存不完整等许多问题,最终影响项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针对问题探析应对策略

(一)建立财会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建设机制

一个项目的实施,分为前期筹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竣工及验收阶段三个步骤,为保证项目资金的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全面客观,应该允许项目建设的财会人员从前期筹备阶段就紧跟项目建设各环节工作的开展,建立完整的财会人员全程参与农业基本项目建设的制度,以利于财会人员全程完整收集相关资料,对项目资金实施流程控制,建立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体系,保证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为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

财会人员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强弱,对项目建设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直接影响,为保证财会核算工作的准确、完整、及时、全面、有效,结合工程施工进度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至关重要。所以,农业基本项目建设的财会人员质量应从几个方面抓起:首先,立足长远进行精心挑选;其次,要重视对财会人员业务能力的不断强化训练;再次,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操守。

(三)完善配套项目资金筹集与核算制度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其资金主要由中央拨款、地方配套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其中,配套和自筹资金是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较难处理的部分,财会人员在管理相应资金的过程中,注意收集国家对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的相关文件,注意将有关项目的各种资金都纳入核算范围,做好预算、专户、专账核算等管理工作,确保既能发挥资金的集中优势,又能对自筹资金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合理运用,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保障。

(四)规范化管理基建项目各项工作

按照相关基建法规,结合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在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的基础上,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审批控制、决策控制、预算控制、跟踪审计控制、环节控制、接触控制、网络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支付控制、竣工决算控制等制度,实现科学管理和资金的安全使用,并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依法办事,促使基建会计核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秩序,实现规范化管理基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三、结语

能否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真正为民所用,福泽百姓,做好项目建设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人们应善于积累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肖红勤,新会计制度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经贸.2013(18)247-248.

[2]赵玲,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研究[J]中国经贸.2014(8)145-146.

[3]张剑林,行政事业单位基建并账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5(17)37-37.

第4篇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工作的规划

建筑工程质量的评价工作要与工程项目建设完成以后的质量验收工作进行区分。在实际的施工质量评价工作当中,只有极少的实际工程质量的抽样调查行为。

工程质量评价工作更多的是建立在建筑实体观察和数据报表的核对方面进行的。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工作的切实有效,完善和规范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设施工表格申报和填写工作意义重大。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质量的评价工作需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三个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分别是建筑项目建设的相关材料(包括土地申报和项目申报等等),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的相关材料(安全施工资格证明、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产品生产证明等等),其他材料数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记录和质量验收记录以及具体施工过程当中需要的材料,比如工人的技术资格证等等)。

由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评价工作涉及到的审核材料和内容复杂且多样,为此需要在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工作进行以前,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审核重点,制定有计划、有步骤的审核步骤和规划。

2听汇报和查看工程实体工作的具体内容

2.1 听汇报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完成以后,工程将会进入验收阶段。在这个阶段,工程质量评价单位要对工程申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具体建设过程的描述作仔细的听取工作。要求申报单位将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立项开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各项工作进行有顺序的、完整的汇报。对于申报单位的汇报内容,质量验收者要对其中几点进行进行着重听取和分析。

(1)建设单位项目立项的过程。对于建设单位项目理想过程中,设计、申报、审核的各个环节做仔细的听取工作。对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功能规划作出基本认识。同时,重新审核项目的合法性。(2)施工单位的汇报内容。对于施工单位的汇报听取工作,主要对施工单位的建设资格和项目建设的设计和各项标准进行听取。通过施工单位方面的汇报,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规模、特点、难度进行理解。对施工采用的技术、设备、相关工艺进行记录和掌握,以用于工程实体的验收工作当中。(3)工程设计和勘察单位。结合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的汇报,对于建筑施工的总体设计进行初步的评估,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项目进行记录。同时对项目建设的设计标准和建筑的功能实现进行初步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工程实体的考察工作当中。(4)监理和业主单位。听取监理单位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当中的评价和浏览监理单位的检测记录。在工程实体考察当中对施工效果和监理单位的工作效果同时进行评价。同时听取业主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结果的评价,以及对建筑功能方面的使用效果评价。

2.2 查看工程实体

通过听取申报单位的汇报内容,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单位需要对工程建设的结构功能具备大致的了解。随后制定详细的工程实体查看流程。通常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评价单位对建筑物的结构功能排除必要检查项目以外,其他为抽样检查。出样检查的比例基本为建筑整体的40%左右为宜。

建筑物工程实体的查看内容主要为建筑物外立面、屋面、室内、地下室及其他建筑构件的查看。对于外立面的查看工作主要观察建筑物外观线条和平面的流畅性和平整程度。同时观察外置设备和器材的完整程度和布设比例。对于建筑物屋面的查看工作主要针对电气线路、管道铺设以及其他设备的建设质量。观察要细致,同时需要记录在案以供整体评价时作为参看材料。对于室内的查看主要为粗装修和室内墙面、地面、顶板的建设质量检查。对于地下室及其他构件的查看主要针对消防安全方面进行。

3查阅工程技术资料对建设总体作出评价

3.1 工程技术资料的审查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资料的审查要分为几个部分。其中最基本的是对工程建设中各个项目内容建设相关的施工证明和批文的审查。确保工程施工的整体流程合法正规进行。同时检查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记录材料,现场施工责任制度、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同方案等等。检查材料的主要目的是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设规范进行项目建设。

3.2 工程技术资料的分类

针对审查过程中建筑项目的不同建设内容和阶段,将审查的技术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地基材料。地基是项目建设的前提工序,通过审查地基建设的相关材料,对地基建设的承载力、地基强度、抗震能力等等进行记录和审查。(2)结构工程。主要针对建筑物主体结构中混凝土柱和钢筋的建设标准进行审查,同时审查建筑物主体的验收报告。(3)装修报告。对建筑物内的装修记录进行审查,同时审阅装修验收的各项指标记录。(4)消防电气工程。对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和电气铺设的设计和验收材料进行审查。结合我国消防安全的相关规范和电气设备建设的相关规范,审查的主要目的在于项目建设的安全性。

3.3 总体评价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总体评价,要参考听、看、查过程中的各项材料记录进行整理和审核,评价单位根据项目整体建设的流程和建设结果对建筑物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要以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为主要参考内容,以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工程特点、创新内容为补充内容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的总体评价。在肯定建筑物建设质量的同时,还需对建筑物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记录,同项目单位进行协商,共同寻找解决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的评价工作需要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报表和记录进行审核和实际观察工作。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评价工作的主要参考材料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这两部规范。对于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评价要做到听、看、查的全面进行。提高评价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断的熟悉各项标准和规范,才能够确保对工程施工建设质量评价的公正可靠。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港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及新港区航道扩建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国际客运中心搬迁部分新建2个3万总吨客滚泊位、1个2万总吨客滚泊位和1个3万总吨客运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旅客130万人次,滚装车辆8万车次,集装箱7.5万teu;建设客运站区、旅客服务区及

地下车场共计12.26万平方米,国际航运服务中心7.4万平米。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工程总投资估算18亿元。

新港区航道扩建工程建设7万吨级航道长4722米,有效宽度180米,水深-14.6米,3万吨gt客运航道2500米,有效宽度160米,水深-9.1米。新港区航道扩建工程总投资30347万元。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工程码头部分前期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已审查通过,现在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待图纸完善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施工、监理招标,预计于2008年10月份开工;陆上客

运站区、旅客服务区及航运服务中心部分环评工作即将完成,可研报告已经送审,客运站详规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单体设计方案已确定。

新港区航道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已经审查并获得批复,目前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待施工图完善后,按照国家有关建设程序进行工程招投标开展施工。

(三)项目自查情况

项目按规定办理了有关审批手续,土地、规划、环保等手续齐全,编制并执行项目预算;按规定设定项目法人,各项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按时到位、投资控制严格;资金设单独账务使

用,管理规范、正当安全;由于项目暂未开工,招投标暂未开展,有关工程管理情况暂未落实。

二、*市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碳纤维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新建3k(1k)原丝250吨及碳纤维100吨、12k(6k)原丝2500吨及碳纤维1000吨的生产线各一条,建设地点位于*市工业新区,新建厂房面积44842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3896万元。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目前,项目所需厂房及仓库等配套设施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毕,并于2008年5月5日正式纺丝,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远远超过预期目标,为早日实现碳纤维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正在对纺丝生产线进行设备改造和工艺调整,计划于10月全线贯通试车。

(三)项目自查情况

项目按规定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土地、规划、环保等手续齐全,编制并执行项目预算;按规定设定项目法人,各项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开工条件已落实到位,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控制在预算

内,工程质量达标、进度在计划之内,建立了合同管理制且执行良好,工程实施了监理招标,建立了监理制度和流程;项目资金按时到位、投资控制严格;资金设单独账务使用,管理规范、正当安全;

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0.6亿元,新增利税5.12亿元,新增利润3.92亿元。

(四)项目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为ccf-1级pan基碳纤维产业化项目,部分关键设备(如氧化炉、低温炉、高温炉等)均引进国外设备,由于碳纤维是制造航天航空、军工产品的基础结构新材料,长期以来,碳纤维生产技术

一直控制在日本、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手中,其关键设备也是少数企业生产,因涉及国防、军工,设备生产国严格控制设备出口,所以该项目设备无法招标。

三、*威高血液净化制品有限公司合成膜透析器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新建厂房9785.2平方米,引进具有国际化先进性的聚砜合成膜透析器生产线和配套的封灌组装生产线,形成年产合成膜透析器170万支的生产能力。项目总投资17500万元。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目前,土建施工已全部完成,净化装修完成70%,各种管道安装完成90%。8月11日,512头中空纤维纺丝线系统设备已经进入厂房,正在安装

;血透封灌线系统已经到港,正在报关;两套系统预计10月下旬安装调试完毕;将按照合同规定进行验收。定制购买的国产设备部分已经交货,所有设备预计9月中旬前交货安装完毕,将根据合同要求的

指标进行验收。

(三)项目自查情况

项目按规定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土地、规划、环保等手续齐全,编制并执行项目预算;按规定设定项目法人,各项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按规定执行招投标制度;开工条件已落实到位,建设规

模和建设标准控制在预算内,工程质量达标、进度在计划之内,建立合同管理制且执行良好,工程实施了监理招标,建立了监理制度和流程;项目资金按时到位、投资控制严格;资金设单独账务使用,

管理规范、正当安全;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总额1.80亿元,新增利税总额0.74亿元,新增利润总额0.54亿元。

四、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总占地800亩,建设厂房31万平方米,

年产800万条轿车、轻卡及200万条全钢载重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总投资32.22亿元。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项目的启动资金已经到位,工程图纸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全钢子午胎车间、1#炼胶车间及原材料库的基础施工已经完成,从国外进口的串行密炼机、复合挤出机、钢丝裁

断机、x光检测机等部分关键工艺生产设备及配套购置的成型机、硫化机等部分国产工艺设备已经委托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进行公开招标(相关招投标手续正在办理),其中部分设备已经完成设备采

购合同的签订。

(三)项目自查情况

项目按规定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土地、规划、环保等手续齐全,编制并执行项目预算;按规定设定项目法人,各项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按规定执行招投标制度;开工条件已落实到位,建设规

模和建设标准控制在预算内,工程质量达标,建立合同管理制且执行良好,工程实施了监理招标,建立了监理制度和流程;项目资金按时到位、投资控制严格;资金设单独账务使用,管理规范、正当安

全;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约50亿元,新增利税8亿元,新增利润5亿元。

(四)项目存在的问题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及银根紧缩,轮胎行业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钢材、水泥等资源紧缺、价格居高不下等一系列因素,三角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为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预计

第6篇

[关键词]交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监督问题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事业的基本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增多。对于这方面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其建设的周期也在不断加长,因此在资金上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对其的投资效益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在交通基本建设上,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经济效益问题。因此,相关财政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一、交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以及监督的现以及问题分析

(一)招标不够规范,没有高效的监督机制

在实际的交通基本建设工作过程中,一些项目在对外招标过程中,其招标流程以及招标规则不是很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相关部门的工程的预算带来不利影响,为财政管理带来阻碍[1]。例如一些单位对部分项目招标后,在工程中增加工程量,或者使工程施工有所变动,因为在招标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在这类工程的招标额上可能会出现与实际金额之间的较大差距。同时,在招标过程中缺乏高效的监督机制,使得招标市场缺乏透明性。

(二)预算文件编制以及执行中存在问题

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一些单位对这类工程并没有进行预算的准确编制,这样就会导致在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相关费用方面资金计算不够合理,使其金额与实际要求相差甚远;另外,一些单位由于只考虑自身利益,在对预算进行编制的时候没有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操作、这类预算编制常常会出现资金超标准、超预算等情况,造成不能及时对资金进行交付的现象。

(三)筹集交通基本项目建设资金的渠道单一

由于我国曾长期运用计划经济的原因,使得交通基本项目建设方面的资金受到影响,在我国,交通基本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非常单一,特别是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因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一般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其交通基本项目的建设的资金一般由国家投资。在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投资后,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四)只注重项目建设的投资,忽略绩效评价

在交通项目建设上进行投资,其回报周期较长,因此国家往往对其投资建设方面非常重视,但是在这类项目建设上常常会出现各方面原因,对其投资缺乏较为成熟的绩效评价机制[2]。在一些情况下还会还会出现有投资,没回报的现象,导致国家资产浪费。

(五)重视会计核算忽略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

在我国,很多建设单位在财务方面过于重视会计审核,而轻视财务管理。这种现象在交通基本项目建设方面普遍存在。同样受到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单位对于财务管路不是很重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只遵循“记账”“算账”“报账”等古老的工作体制。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建设单位,甚至只注重上级单位的拨款,对于建设资金没有任何的筹划和投资概念。另外,一些企业在你资金管理上没有科学的审计和监督机制,轻者造成资金浪费,重者出现对资金的挪用、占用等现象。

(六)交通基本建设投资方式较为粗放

财务管理的最大目标应该是实现价值最大化。但是我国很多交通基本建设单位却存在筹资最大化的思想问题,这一观念是错误的[3]。交通基本建设单位一般会受到行政方面的影响,在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往往会有丰富的政治色彩。这就 直接导致我国在交通基本项目建设投资上方式较为粗放,使得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预测结果难以左右投资方式。很多地区的在交通基本项目建设上还当其是基本的政绩来完成,过分追求面子工程,很少从财政管理的角度进行考虑,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其交通建设的任务也越来越多,相关部门虽承担的职责也就越来越重,对于交通基本项目的投资额度也越来越大,但是当今,这些重要的项目工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基础建设在资金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建设单位的财务监督不能充分的发挥其职能,同时,社会等方面对其的监督力量微乎其微。建设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应该改对财政资金进行有效监督,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部门因为机构改制,没有正确的认识审计部门,甚至遭到部门换撤。

二、交通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及监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招标管理和监督机制

建设单位在对外招标时,应该讲承包商的基本情况调查清除,对其诚信程度,和技术水平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其资质进行科学预测,最后在做出慎重选择。与此同时,和可以成立专门的招、投标领导组织机构,对竞标企业进行科学评价,对竞标企业的注册资金、财务报表、现金流量等列入招标标注之内,增加投标企业的透明度。对商业信誉、财务状况等良好的企业优先考虑。企业内部应设置完善的招标监督机制,以免企业内部人员与承包商传统,导致不合格的承包商竞标成功。

(二)做好项目的立项和筹备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准确额预测出相关的项目经济效益和收益情况。有关部门应当仔细的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当下市场状况,科学研究财务管理的可行性,根据研究结果确定项目资金来源。同时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日后的收益情况进行科学预测,保证在投资后有一定的偿还债务能力,使得资金预算计划更加科学合理。

(三)创新融资思路,开阔融资空间,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在新时期下,交通建设方面的额任务异常繁重,使得经济的发展速度迅速。这就导致项目建设越来越多,但建设资金不足矛盾产生。这使得交通管理部门的眼里增大。作为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开拓新的融资渠道,打破纯传统的思想观念。在收取交通规费的同时,还可以向银行进行贷款,在向银行贷款未还清期间,可以讲交通规费的收取权,抵押给银行,因此作为其他项目建设长期融资的保障。同时,还可以进行民间资本的引用,可以像其他行业一样,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行交通运输业的建设,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它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交通基础项目建设的融资方式,但这种方法还需要政府进行大力监督和管理,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只有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才能使这种方法有效的被运用到交通基础项目建设中去[4]。

(四)加强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价

在对交通基础项目建设的投资上,要注重建成后的收益。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其积极筹划,分析,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方案。工程项目完工后,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使投资获得最大收益。相关管理者,应当根据税收筹划基本理论,如果在筹划过程中,计划完全成功,就能实现少纳税或者无纳税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难以达成这一目标,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对筹划的设计与相关成本效益原则不符。因此,在对方案进行设计时,不能将降低税收作为减小负担的首要目的,而是将成本和收益进行对比,最终决定筹划方案。税收筹划成本可以被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成本,对成本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同样要对有形与无形的收益进行详细计算,然后将这两方面的收益通过综合性的手段进行对比,这样才能设计出最为科学合理的筹划方案,为纳税人提供更加充足的经济收益。

(五)免税方案

1.保险费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均属于免税保险。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向相关部门缴纳一定的保险金额,帮助员工降低个人所得税,从而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金额,结合国家相关法律从应纳个税中被扣除。

2.住房公积金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与个人每个月缴纳年度平均12%的住房公积金,所纳税金额也可在应缴个税中被扣除。

结束语

目前,我国交通基本项目的财务管理以及监督机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建设单位与国家的共同努力。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然后研究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其一系列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使我国交通基础项目建设工作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敬胜.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浅思[J].新经济,2015,05:63-64.

[2]邬红林.基本建设项目财务核算与管理问题探讨[J].广东建材,2011,06:179-180.

第7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跟踪审计;建设资金;管理应用

一、引言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投资力度,公立医院为了改善就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疗需求,提升竞争力,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自有资金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一方面促进了公立医院发展,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公立医院建设资金的管理风险。由于公立医院的建设资金具有投资周期长、投入资金量大、控制环节多、管理专业性强等特点,如何管好、用好有限的建设资金,提高公立医院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已成为当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广西A医院尝试着将跟踪审计应用到建设资金管理中,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资金活动进行审核和监督,有效地完善项目管理、控制投资成本、提升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二、跟踪审计在公立医院建设资金管理中的应用

1.案例背景

A医院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经自治区发改委批复立项,项目投资近2个亿,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2014年8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该建设项目作为广西当年扩大内需重点工程,倍受自治区各级领导的关注,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A医院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人员由医院基建管理部门、设备科、信息科、保卫科、财务科和审计科组成,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决定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对该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强化建设资金的管理。

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完善跟踪审计管理制度流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实时动态的审计模式,要保证跟踪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建设资金管控效率,首先要在制度和流程建设上做文章。A医院根据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卫生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通知》(卫规财发〔2009〕39号),健全和完善了医院《基建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管理办法》、《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管理流程》和《建设工程项目签证审批流程》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管理流程涵盖建设项目投资立项及可行性研究、招投标、设计、施工和竣工结算各阶段。在制度中明确了项目管理部门和跟踪审计单位的职责,使各部门各司其职,为跟踪审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管理流程见图1)。(2)做好跟踪审计单位的招标。为了保证跟踪审计质量,降低审计费用,A医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委托审计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了一家资质高、信誉好、取费合理、有跟踪审计经验的社会中介机构负责该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跟踪审计单位与医院项目管理办、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方协调工作,在跟踪审计活动中起到了基础技术作用。(3)签订委托跟踪审计协议,明确审计任务。A医院与跟踪审计单位签订委托跟踪审计协议书,对双方责任和义务、审计时限和审计范围、取费标准和质量要求、项目审计组审计人员的配备、奖励和处罚条款等内容进行约束,明确了具体的跟踪审计任务,包括:参与工程主要材料的市场调查与了解;审核各类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和采购合同,参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相关合同履行过程的管理;分析各类招标项目投标价的合理性分析;参与工程量的确定,审核工程款支付申请,提出建设资金使用计划建议;参与提出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建议;参与施工过程各项工程设计变更、签证的审核;针对隐蔽工程的现场查看和验收;审核工程索赔费用的计算过程和依据,参与施工过程各项工程索赔的处理;参与审查项目进度计划,协助医院进行投资分析、风险控制等。

三、跟踪审计在公立医院建设资金管理中的应用成效

A医院在社会中介机构跟踪审计的助力下,该建设工程变更签证核减金额2028万元,核减率达19%,在医院建设资金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跟踪审计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公立医院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更为公立医院规范建设资金管理、节约建设投资成本和防范建设项目投资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有效地控制了建设投资成本,降低投资风险。跟踪审计通过关口前移,使审计活动渗透到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好建设资金和建设质量关,强化了建设资金运用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建设投资成本。同时,通过实施跟踪审计,也促进医院项目管理部门重视项目建设的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堵塞了管理漏洞,促进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提高责任意识,从而降低了建设资金的投资风险。(2)促进了医院建设项目管理廉政建设。医院通过完善跟踪审计制度和管理流程,从源头上构筑起预防腐败的防控机制,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招投标、隐蔽工程验收、变更工程签证等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进行跟踪管理,有效地约束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从而促进了医院建设项目管理廉政建设。(3)提升了医院建设资金管理的审计质量和效益。医院引入专业的跟踪审计机构对建设资金使用实施跟踪管理,不仅分担了医院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压力,也加强了审计与医院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同时,医院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防范了审计风险,也促进了医院建设资金管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益的提升。A医院应用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的资金活动实施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继续总结经验和完善管理。由于公立医院的建设资金管理复杂,项目建设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多,属于舞弊行为的高发领域,因此,医院应正视跟踪审计过程中的缺陷以及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加强对跟踪审计质量的监督评价,使跟踪审计得以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公立医院建设项目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苏国民.医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问题和对策.卫生经济研究,2012(04).

2.黄晓萍.医院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探析.中国内部审计,2011(04).

第8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市场(产品或服务)供求分析及预测(量化分析)。主要包括本项目区本行业(或主导产品)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现有生产(业务)能力调查与分析、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等。

四、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原则上应是具有相应承担能力和条件的事业单位)。包括人员状况,固定资产状况,现有建筑设施与配套仪器设备状况,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等。

五、项目地点选择分析。项目建设地点选址要直观准确,要落实具体地块位置并对与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基础状况、建设条件加以描述,不可以项目所在区域代替项目建设地点。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具体地址位置(要有平面图)、项目占地范围、项目资源及公用设施情况,地点比较选择等。

六、生产(操作、检测)等工艺技术方案分析。主要包括项目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主要技术工艺流程与技术工艺参数、技术工艺和主要设备选型方案比较等。

七、项目建设目标(包括项目建成后要达到的生产能力目标或业务能力目标,项目建设的工程技术、工艺技术、质量水平、功能结构等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及总体规模。

八、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建工程(水工工程)、田间工程、配套仪器设备等。要逐项详细列明各项建设内容及相应规模(分类量化)。土建工程(水工工程):详细说明土建工程名称、规模及数量、单位、建筑结构及造价。建设内容、规模及建设标准应与项目建设属性与功能相匹配,属于分期建设及有特殊原因的,应加以说明。水、暖、电等公用工程和场区工程要有工程量和造价说明。田间工程:建设地点相关工程现状应加以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说明新(续)建工程名称、规模及数量、单位、工程做法、造价估算。配套仪器设备:说明规格型号、数量及单位、价格、来源。对于单台(套)估价高于5万元的仪器设备,应说明购置原因及理由和用途。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仪器设备,需说明是否具备使用能力和条件。配套农(牧、渔)机具:说明规格型号、数量及单位、价格、来源及适用范围。大型农(牧、渔)机具,应说明购置原因及理由和用途。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依据建设内容及有关建设标准或规范,分类详细估算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并汇总,明确投资筹措方案。

十、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根据确定的建设工期和勘察设计、仪器设备采购(或研制)、工程施工、安装、试运行所需时间与进度要求,选择整个工程项目最佳实施计划方案和进度。

十一、土地、规划和环保。需征地的建设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附国土资源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证明或项目用地预审意见。需要办理建设规划报建以及环评审批的,附规划部门规划意见书以及环保部门环评批复。

十二、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项目建成后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运行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人员配置等;同时要对运行费用进行分析,估算项目建成后维持项目正常运行的成本费用,并提出解决所需费用的合理方式方法。

十三、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本次储备项目要突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分析,充分说明项目实施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业基础等方面的作用,并进行量化。同时,对项目实施所能带动的仪器设备、水泥、钢材等原材料需求增量,劳动用工和就业增量要进行科学的评估测算。

第9篇

为防范办照、办证过程中的廉政风险,该局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坚持公开透明。按照《省工商局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的规定,将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权限、时限、程序、收费标准和依据、举报电话等向社会公开。在公开的内容上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认真落实行政许可结果、行政处罚结果、享受优惠政策结果、服务承诺结果等“四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公开方式上,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选择网络、新闻媒体、设立公示栏、印发便民手册、设置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等多种形式公开,切实方便群众知情、办事。二是推行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以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为契机,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将工商机关行政审批项目在网上实现互联互通,使审批事项能够在网上办理,真正做到“一门受理,网上流转,全程监督,公开透明”。通过电子监察,加强对审批项目的实时监督,使整个审批流程公开透明,发现问题及时预警纠错。三是加强办证窗口规范化建设。要求注册大厅必须做到一个“窗口”对外,实行一条龙服务;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倡导引导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等延伸服务事项。

突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着力防控用人风险

由于工商部门实现省以下垂直管理,因此,做好选人用人风险的防控是该局十分关注的一项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把住“六关”:一是民主推荐关。实施公平公开的民主推荐制度,凡民主推荐票数未达到规定得票率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二是干部考察关。考察干部时坚持广泛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干部考察工作,对考察过程进行监督;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对民主测评中没有得到多数干部群众支持的不得作为提拔任用的对象。三是廉政审查关。人事部门对拟提拔使用干部在提交党组会研究之前书面函询纪检监察机构,由纪检监察机构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进行廉政审查,凡未经廉政审查或经审查廉政方面存在问题的,不予提拔重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四是会议决定关。各级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充分发扬民主,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作出决定。五是公示试用关。

突出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的规范,着力防控项目、资金风险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属垂直管理体制,系统较大,每年都有一部分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该局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坚持党组集体研究的原则。凡重大工程项目、政府采购项目、大额资金的使用都必须经党组集体研究决定,同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必须有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参加,对决策过程以及执行情况实施监督。二是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分配使用行为。制定出台了《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对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及立项、基本资金管理、项目建设标准、项目工程招标、项目设计、项目开工审批、项目施工管理、工程竣工验收、项目建设财务管理、项目建设审计、项目建设档案管理等全过程进行规范。为加强省局对系统基本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的管理,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工商系统基建项目补助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为确保专项补助资金分配的合理和公正性,省局成立了有纪检监察机构参加的专项补助资金分配领导小组,从制度层面上有效地防控了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风险。三是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防止暗箱操作搞私下交易;招投标结果在第一时间向全局干部职工公示,以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省局近年来对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发现,个别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为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在全系统推行了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取消了省局机关和直属机构的会计岗位,由计财处对各单位的财务实行统一收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本文作者:王曦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第10篇

    一、开工前跟踪审计

    工程开工前,内审机构可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审查与评价,对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施工设计、招投标及合同签署等内容进行审核,重点评价工程项目工作的内部流程设计、职责分工、内部控制是否完整、有效等。

    (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基建规章制度越是健全完善,工作流程越是完整有效、岗位职责越是明确合理,工程质量控制、造价控制、进度控制越是有保障。内审机构首先要审查基建内控制度的健全完整性,以及审查工作流程的完整性有效性。健全有效的基建制度为基建各部门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管理作用提供保障。

    (二)建设程序审计

    建设程序是国家对建设项目的重要管理控制流程制度,是国家对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领域的制度,保证建设行为的合法性,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为按期、保质完成项目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建设程序的合规合法也是国家审计及社会审计重要内容,内部审计是以服务工程为目的,也应该关注建设程序。建设程序审计重点包括以下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齐全。

    (三)对工程建设资金的审计

    资金安全也是跟踪审计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审查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建立,资金使用、拨付的审批和监督机制是否完善,建设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合理、是否专户存储,是否能满足项目建设当年应完成工作量的需要。

    (四)招投标审计

    基建项目招投标管理情况是政府各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确定工程造价是否合理的依据之一。为顺利通过最终工程造价决算审核,内审机构开展招投标审计可重点督促完善招投标管理体系、业务流程及管理流程等方面。

    内审机构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核招标方式是否合规,招标程序包括资格预审、招标方式、开标、评标等过程是否合法、合规;评标结果是否按项目隶属关系报各主管部门备案;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内容是否与投标书承诺内容一致,检查投标保证金的财务处理是否合规;招标机构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标底编制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检查投标保证金的财务处理是否合规等。

    (五)合同审计

    有效的合同管理可减少和消除企业管理和经营风险,内审机构可重点关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过程及合同管理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制度与流程的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中标条件相符;合同的执行及变更情况;合同管理情况的审计主要审计管理制度、管理台账、管理机构是否完善。

    二、施工过程中跟踪审计

    为实现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进度管理的有效监督与控制,内审机构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进行审核能起到控制与促进工程管理的作用。

    (一)造价控制审计

    工程造价主要由合同、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等决定,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审计的工作重点是审查合同执行情况及工程中间量变更的管理及控制流程是否有效。内审机构主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进度款拨付、材料价款及其现场变更签证等内容进行监督控制。

    1.工程进度款拨付的审查。在跟踪审计过程中,首先审查工程进度款拨付的工作流程是否有效,是否能达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逐级制衡、控制造价的目标。

    2.材料价款审查。材料价格确定要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区分。材料若为建设方自行购买,则要对材料购买各环节内部控制的严密性进行审查。如果合同为统包价,材料价格跟踪审计主要以材料选择是否与合同承诺一致予以确定。

    3.变更签证的确定。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内审机构要审查是否有明确的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流程。其次,审查根据变更的提出方是否有相应的控制流程,同时,审查控制流程中工程现场监督和工程量的核实工作有控制环节及控制措施。变更签证单的内容决定了签证流程的不同,只有发挥监理、造价咨询机构监督、鉴证职能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

    (二)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审计

    工程质量审计是跟踪审计最重要的环节,是“免疫系统”功能最好的诠释。首先审查工程质量管理是否完善,参建方有否有控制质量的有效措施,管理流程是否健全有效。内审部门主要审查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环节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审核质量控制措施、进度控制措施是否真实有效,重点审查和评价设备材料验收是否合格、中间环节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措施落实是否有效。

    三、工程竣工后跟踪审计

    工程竣工验收后,此阶段内审机构要严把审核质量控制关,重点关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是否有效履行职责。审计首先要查看工程结算流程是否合理有效,就争议费用是否存在有效的沟通机制,其次要对施工方提请竣工结算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查。

第11篇

一、区重点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成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外经局

(二)主要职责

(1)对重大项目(占地10亩以上或投资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项目)引进落户前进行论证审核,确保项目质量;(2)收集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梳理汇总分送各相关责任单位落实解决;(3)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特别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会诊”,明确解决方案,高层协调解决;(4)牵头组织开展加快项目建设的各类专题活动;研究制订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机制和办法;(5)督导重点项目推进问题的解决,建立有关考核办法,确定有关奖惩事宜。

(三)基本运作流程

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受理重点项目推进的各项具体工作。重点建立六项制度确保高效运转:

一是集中申报制。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和部门、单位将本地、本单位的符合前述条件的重点项目,不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及时归类建档。

二是审核确定制。领导小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一定方式对上报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把关筛选。凡经研究符合条件的,待领导小组确定通过后,立即纳入全区重点项目管理体系,并及时组织实施。

三是统一代办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项目落户的程序,组织精干力量统一收集代办,全程负责项目落户的向上报批,避免多头向上报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他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围绕项目的落户,配合实行“保姆式服务”,实现全区项目建设的“流程再造”。

四是详细台帐制。对全区重点项目的策划、洽谈、跟踪、签约、落户、开工、竣工、投产、改扩建等情况,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建立全面详细的台帐,每月向领导小组汇报一次。

五是高层协调制。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由项目单位以书面形式报送到区重点项目办,一般每周一报送一次。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进展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原因、责任单位关于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见、问题协调所涉及的单位和部门等。区重点项目办收集到上述问题后,分类梳理汇总,并甄判进行初步协调,分送相关责任单位征求意见,确定属于需要高层协调的,呈送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召开重点项目协调会,相关单位参加。协调会原则上每月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酌情随时召开。

六是考核奖惩制。领导小组关于项目建设所达成的各种决议、方案,一律由重点项目办安排专职人员形成纪要,交由区委办、区政府办把关后下发。区委办、区政府办、外经局加强监督落实。对落实不力延误项目建设的人员或单位,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规定提出惩处意见,交由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对推进项目有功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

二、区委财经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成人员

(二)主要职责

区委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委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提出全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思路,研究制定全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组织、协调全区重大财经工作,讨论其他有关经济工作等重要事项。具体职责包括:(1)分析研究全区经济运行状况,把握财经工作发展方向,及时提出改进财经工作的意见建议;(2)定期听取区财政局关于区资金使用情况汇报,并研究确定全区重大项目及资金的安排;(3)检查、督促财经收入支出、重大项目投入、财经机制体制落实等。

(三)基本运作流程

区委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由组长或组长委托副组长召集并主持。领导小组会议的议题,须事先由区政府牵头讨论酝酿,形成初步意见,报领导小组组长审定后上会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会议研究的意见,整理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组长签发,分送到相关领导和部门单位。凡纪要涉及资金或其他需要区长签批的,由区长负责签批。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确定的事项和工作,有关部门、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抓紧办理和落实。必要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形成报告报送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不直接受理各部门、各单位和乡镇场、街道、园区关于日常财经工作的请示和报告。但涉及财经运作的重要决策和重大财经问题、重大建设项目的请示或报告,应抄送领导小组。

三、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成人员

(二)主要职责

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全区“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人事改革和全区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管理、考核评估、跟踪调研、经费筹措、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

1、负责区管干部(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同时纳入管理范畴)“公推优选”的组织实施。(1)掌握全区区管干部和学校党政班子成员的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为区委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2)制定“公推优选”的实施方案,确立“公推优选”的选拔范围和标准、操作流程和绩效考评体系,并负责“公推优选”工作的组织实施。(3)负责对通过“公推优选”选的干部的跟踪考察。

2、负责全区教师队伍的培养、选拔和对外选聘名师专家工作。(1)制定并落实全区教师队伍教育培训规划,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2)建立有利于现有教师脱颖而出的选拔、考评机制和优秀教师引进和使用的机制。(3)负责选聘区外名师和专家担任我区各类学校兼职教授或教学顾问的组织实施。

3、负责各类人才的引进、培训、交流、使用和考评。(1)制定并落实全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领导、协调全区人才工作有关政策、制度的研究、制定与完善工作。(2)组织开展人才工作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特别是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向区委提出人才工作的政策性建议。(3)及时掌握全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4)对全区各类干部、职工和人才的对外公开招聘工作,进行审核把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5)代区委、区政府联系和掌握一批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人才;审核向上级党委、政府人才评选活动推荐的专家人选,并提请区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审议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开展的人才及人才工作重大奖项。

(三)基本运作流程

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特殊情况可酌情随时召开。会议召开之前,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向各有关单位收集议题,然后提交领导小组研究讨论。通过后,该提交区委常委会讨论的,送区委办提请区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后组织实施;可自行确定的,立即付诸实施。同时,对工作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四、区资产经营管理办公室

(一)组成人员

对区属资产分三步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即清理、管理、经营。根据部门职责,在摸底清查阶段,区资产经营管理办公室暂设在区监察局;之后的日常规范管理阶段,区资产经营管理办公室则设在区政府办;涉及经营的,将有关资产委托区城司或区属其他有关单位、部门经营。一般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二)主要职责

(1)对区属土地、房产等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理,界定产权,登记建立台帐,并进行价值综合评估;(2)成立相应的评审机构,通过统计、稽核等手段,对区属项目投资及土地房产等资源的经营管理情况、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跟踪监督;(3)对被认定的区属土地房产、品牌商标、户内外广告等各种有形、无形资产,进行经营管理或授权经营管理;(4)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全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5)根据法律法规,履行出租人职责,对国有资产经营单位的经营业绩实行考核奖惩,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6)牵头组织对全区国有资产的调拨、转让、出售、拍卖、报损、报废等处置行为,负责收缴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和产权转让等收入。

(三)基本运作流程

资产经营管理办公室的运作按照“三阶段四环节”的模式进行。三阶段:一是清查摸底阶段;二是规范管理阶段;三是委托经营阶段。四环节:一是调查摸底,二是自查自报,三是清理整顿,四是规范管理(含经营)。实施步骤是:办公室成立之后,组织城调队对辖区范围内的所有国有和集体资产进行调查,摸清家底。之后,要求各单位自查自报,对瞒报、漏报的,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区国有和集体资产台帐,界定权属,对所有资产进行“阳光操作”,公开出租、出让。属不良资产的,酌情采取合适方式处理。同时,建立区属资产的经营管理和监督考核奖惩办法,在全区组织实施。

五、区产业发展办公室

(一)组成人员

(二)主要职责

(1)制订全区三次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审批各乡镇场、街道产业规划和布局安排;(2)搞好产业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和服务工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3)审核区内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安排,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4)介入重大产业项目的接洽、跟踪、服务和推进,扩大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渠道:(5)引导和指导各产业协调发展,组织同产业企业组建行业协会,提高产业的竞争力;(6)承担区“扶持企业稳步发展协调中心”的职能,抓好当前形势下扶持企业发展的有关工作。

(三)基本运作流程

产业发展办公室成立之后,着手制订全区的产业发展规划(近、中、远三期规划),经广泛征询意见和科学论证后实施,并切实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产业发展办公室每年初需作出全区产业发展的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有关工作结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各地在引进项目或安排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时,必须事先征得产业发展办公室的同意核准,意见一致即可实施。需报请区委、区政府研究批准的,应及时报区委、区政府研究审定。

六、区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委员会

(一)组成人员

(二)主要职责

负责对全区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协调指导、考核评比。(1)改革我区现有城市管理体制,提出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2)制定全区推进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意见,对全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和经常性调度;(3)规划建设特色精品街区和打造文明精品社区;(4)构建集城建、市容、市政、环保、卫生、执法、交通秩序管理一体化的网络平台,加强对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5)加强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拓展市民参管平台,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6)建立全区城市管理综合目标考评体系,并组织考核评比和表彰工作。

(三)基本运作流程

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特殊情况可酌情随时召开。会议召开之前,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向各有关单位收集议题,然后提交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待通过后付诸实施,并负责对工作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跟踪抓好落实。

七、区重大决策咨询小组

(一)组成人员

(二)主要职责

(1)对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组织开展调研,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2)对区委、区政府出台的重大决策,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事前调查论证、出谋划策,并对决策实施的全过程掌握动态、加强监督;(3)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把脉问诊”。

第12篇

我国的医疗机构是由一系列开展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构成的。医院、卫生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形式,此外,还有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医疗机构。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也进一步加,医院信息系统已成医院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环境。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它必须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更新、不断充实。

【目录】

第一部分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背景信息

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四)项目的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

第二部分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背景

二、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国内外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现状

(二)国内外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技术发展趋势

(三)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四)产业关联度分析

(五)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市场分析

三、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优势

一、组织优势

二、技术优势

涉及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项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等。

三、市场优势

四、模式优势

五、其他优势

第四部分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产品规划

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先进性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三)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规划

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地

(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五)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二、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二)土建总图布置

(三)场内外运输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三、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案

四、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节能方案方案

五、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消防方案

六、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生产劳动安全方案

七、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其中节能分析章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9]2787号)要求进行编写。

第六部分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三、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四、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七部分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九、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八部分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财务效益评价

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

二、经济效益评价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行业影响分析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三、社会效益评价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第九部分 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企业营业执照

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文件(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省级分行以上)文件或已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节能、土地、规划等必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