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27: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海高原一株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zuowenku白云飘飘网欢迎你投稿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美丽而又普通,娇嫩而又妩媚,随手折一枝柳条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我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枝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翠柳了。叶子,是那样的绿,是那样的青翠欲滴,是那样的柔顺和流畅。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柳,我是那么的神奇,是那么的稳重、粗实和坚硬,叶子是深沉、苍翠的绿。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柳,我在生长期时,有幸飘到了有着丰富肥料的土壤,我为了吸收更多的营养,将根扎得更深了。很快,又有许多的柳絮飘到了这里,也在这里长出了它们的幼苗。可是有一天,居然刮起了大风,我的那些伙伴们因为还没来得及把根扎的足够深、足够牢,不幸被连根拔起,而我有幸活了下来。在冬天里,我被冻死了一次又一次,但是,我却有又苏醒过来了;在夏天,持久的干旱将我一次又一次的渴昏,我用意志和他斗争;雷电来了,将我的枝条一次又一次的打断,但我也用意志和他斗争,一次又一次的抽出新枝,因为我知道无论灾难打倒我多少次,我只要比它多赢一回,我就是胜利者。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柳,风再大,我不怕;雪再大,我不怕;天再旱,我不怕;雷再多,我不怕……我已经变得十分稳重和成熟。任何灾难,我都能轻松应付。我不是娇生惯养的家花,我有松树般坚忍不拔的品质;我不是名门子弟,我是自学成才的华罗庚;我不是……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柳……
晋城市实验小学六(五)班
于露凯
zuowenku白云飘飘网欢迎你投稿
天,黑黑的,寂静而沉默;月,弯弯的,朦胧而灰暗;树静静的,深沉而苍劲.
这一切都使我联想到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树.我想象着,它应该是这样的:树干弯曲,树皮干燥,但它给人一种十分蓬勃之感.它长得很茂盛,每时每刻都努力的吮吸着水份,无时无刻不为生命奋斗着,抗争着。它很绿,绿得苍茫。
也许它是孤独的,没有战友和它并肩作战;也许它是快乐的,它能享受到生活最高境界的美丽;也许它是幸运的,最起码它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也许它是满足的,它认为命运给予它的已经够多的了,接下来要靠自己去争取。
我又在想,这一株柳到底经历了多少次惊心动魄的挑战:电轰,雷击,狂风,暴雨......平凡的生命使做不到的,但是它呢,它是不平凡的,它是神圣的。
“生一千次不死,死一千此不倒,倒一千次不朽”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华山自古一条道,是的,成功只有顽强拼搏这一条道路。
1.(板书:一株柳)大家对柳树都不陌生,经常在哪里见到它?柳树不仅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活在很多古诗词中,谁能背一些写柳的诗词或者句子?生活中的柳、古诗词中的柳,给你什么印象?
2.(板书:青海高原)谈谈你对青海高原的见闻和感受。
3.齐读课题。有什么想说吗?
【设计意图】柳树生长在雨水充沛的江南水乡,土地肥沃的广袤平原,它们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历来是柔美的文化符号。课文中的这棵柳树却生长在荒凉贫瘠的青海高原上,生存环境的巨大反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导入,意在引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淀与文本意象的强烈冲突,激发阅读期待。
二、整体把握,初读感知,走进文本
1.自学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反复自读课文,利用拼音和工具书,在读中识字,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义。
(2)出示词语,正确认读,理解词义,读出词的意境。
第一组:广袤无垠青石嶙峋悲壮和苍凉简洁而开阔持续的干旱严酷的寒冷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
第二组:浓密苍郁深沉粗实而坚硬巍巍然撑立伫立唯一独立的风景壮丽的风景顽强抗争毅力韧劲
第三组:望而生畏不可思议神奇崇拜敬畏
【设计意图】第一组词语描写了高原的恶劣环境,给人荒凉、沧桑之感;第二组词语塑造了柳树的形象,反映了柳树的精神;第三组词语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直接倾吐了对柳树的敬重崇拜之情。
(3)各学习小组分自然段朗读展示,教师随机正音,指导读好长句子。
2.理清层次,把握结构。
(1)谈初读感受,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板书:神奇)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它的神奇?教师引导归纳:从恶劣的生存条件、奇特的高大、传奇的生命历程、与灞河之柳的比较都可见其神奇。
三、深入品味,合作探究,亲近文本
1.出示学习任务:①当“摄影师”,拍摄柳树的形象及生活环境,拍出它的风骨。②当“作家”,猜想柳树的传奇生命历程,创作一段感人的故事,写出柳树不屈的灵魂。③当“辩论家”,展开愿做灞河柳还是高原柳的辩论。
2.自主选择,自由组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一项学习任务。有相同学习任务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与发言人。
3.紧扣文本,自主探究。
“摄影师”组:学生独立研读文本,圈画重点语句,批注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每个人独自构思,设计拍摄方案;再次研读文本,在文中寻找依据,解释自己的设计创意;课外查找资料,修改设计方案。
“作家组”:学生独立研读文本,圈画能触动自己心灵的语句、段落,轻声读一读,思考并写出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编写一段故事(可以写整个生命历程,也可以截取一个细节、一个片段);再读文本,检验自己创作的故事是否合情合理,能否突出柳树的精神;课外查找相关资料,修改作品。
“辩论家”组:确立自己的观点:独立研读文本,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找重点语句);课外查找相关资料,准备更有说服力的材料;写一段辩论开场词。
--题记
读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我的心情久久不得平静,眼前还不断浮现出那一株柳树,那一株待在青海高原的柳树。那茂密的树叶、生铁铁锭色的杆枝、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站姿,让人感觉到它的刚毅,它的坚强。
它与生长在灞河的柳树多么的不同啊!灞河的柳树有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温度,而高原的那株柳却生长在寸草不生的冻土上,待在严寒酷暑的地方;灞河的柳树极易生长,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可以生长起来,而高原的柳树经历过多少风雪雷电才保住了生命;灞河的柳树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高原的那株柳树十分粗实、坚硬,透露给人的是一种顽强的精神。
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高原风雪、雷轰电击,被冻死多少次、劈断枝二干多少次,它起却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难道你遭受的打击比这一株柳树还重?
每当我们遭到挫折的时候就想想这株柳树吧!相信你会振作起来的。人生的一点挫折是必然会有的,只要你去与它抗争,就会成就一片绿阴。
PS:今天刚学了这篇课文,凑和着看吧!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七自然段,描写了柳树与恶劣的生存环境的顽强抗争,表现了它坚强不屈的可贵精神。听过不少教师的执教,总感觉“柳树”的根基扎得不那么深厚。
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课堂基本上分三步走:先对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进行渲染,再引导学生想象“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对柳树的种种摧毁,最后试图提炼出柳树的精神。
诚然,学生最后似乎也能说出类似于“坚强不屈”之类的词语。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充其量是贴贴标签而已。学生过多地关注了环境之恶劣,摧残之残酷,淡化了对柳树本身形象的感悟,难以触及柳树的精神层面,又何谈对柳树精神的体悟?这株“柳”苍白无力,又何以在学生的精神原野上植下根来?
为深栽这株柳,笔者试图抓住柳树这一主人公,引导学生在想象它与环境抗争的过程中丰盈它的形象,进而感悟它的精神。
二、实录
播放狂风呼啸、雷电交加的声音,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
师:你眼前有什么?
生:狂风拼命地摇撼柳树的身子,柳树的腰都要被折断了。
生:一个雷击,把树枝都给劈断了。
师:你是否还听到了柳树的声音呢?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高喊——“我决不会向你们低头的!”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高喊——“你们劈得断我的枝,劈不断我的根!”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师:你们知道柳树的心声!教师给大家配上狂风呼啸声、雷轰电击声,请三位同学代表柳树大声呐喊!
(狂风呼啸,雷电轰鸣,“柳树”高声呐喊)
师:请用四字词语来赞美柳树!
生:勇于抗争!
生:不畏!
生:顽强不屈!
生:不屈不挠!
(请学生将以上词语写在柳树图片的旁边)
师:狂风过后,雷电停后,柳树已经奄奄一息。这时,你们是否又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生:我一定要活着!我一定要活下去!
师:这强烈的求生欲,来自哪里?
生:来自它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渴望。
师:除了这,还有别的原因吗?
(学生一时有点茫然)
师:对柳树来说,它生命的意义何在?
生:伫立在高原之上,成就高原的一番独立的风景。
生:孕育后代,争取为高原酝酿一大片的风景。
师:原来,在柳树的心中,怀揣着这么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师:请你再用上四字词语来赞美柳树。
生:热爱生命!
生:志存高远!
生:满怀希望!
师:为了心中的希望,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柳树挺过了无数次的灾难,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真是——
生:坚韧不拔!
生:百折不挠!
生:永不言败!
(请学生再将以上词语写在柳树图片的旁边)
师:此时此刻,你还觉得这仅仅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吗?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师:大家的眼里分明写着深深的敬意!请你把无限的敬意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生读得声情并茂)
学到这里,你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柳树令人“望而生畏”呢?
生:因为这柳树让人十分敬畏。
师:你发现“望而生畏”的意思变化了吗?
生:它原本的意思是看了令人感到害怕。在课文中是说看了令人感到敬畏。
三、随感
让我们回顾这段文字——“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很显然,“冻死”与“复苏”,“被劈断”与“重新抽出新条”,“一次又一次摧毁”与“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前者只是曾经,假如重前者而轻后者,显然是本末倒置。
再看上述教学片断,我们发现,随着教学的层层铺展,一株根深叶茂的柳树跃然于我们的眼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柳树在狂风暴雪中、雷轰电击时呐喊的声音,并让学生代柳树高声呐喊。在狂风呼啸、雷电轰鸣中,柳树那不屈的声音更显其英勇无畏。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风雪、雷电过后,柳树勉励自己的话语,继而探寻柳树起死回生的动力源泉,感悟柳树珍爱生命、在逆境中仍满怀憧憬的美好品质。这样,柳树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断得以凸显,学生心目中柳树的形象也渐趋丰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柳树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硬汉也好,英雄也罢,都是来自于学生水到渠成时自然而真切的感悟。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时再回首“望而生畏”中的“畏”,还有谁会理解为“害怕”呢?至此,在学生精神原野上深深栽下了一株枝繁叶茂、坚韧不拔的柳树。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6-0053-01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由惊奇和问题开始。”那么,到底该于何处确立这“惊奇和问题”的“开始点”?又要将这份对“惊奇和问题”的探究引向何处呢?我在阅读课堂教学的一些细节上“吹毛求疵”,有了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思考,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研究。
一、让小小标点放光芒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虽说只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但是作为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可不仅仅是表示停顿和语气。我曾执教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中《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二课时,对一处标点符号的处理感触颇多,摘录如下:
案例:《青海高原一株柳》(精读第7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这是一株怎样神奇的柳树呢?请默读课文第5节~9节。如果有句子、词语,甚至是标点符号,扣动了你的心弦,请用笔记录下你的感受。(学生默读,批注后,开始交流)师:请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你的阅读感受。生1:“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这句中的三个“多少”表现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师:来,读出你内心的感受来――(生读)对于这一句,谁还能从句式方面谈谈?生2:这句话中有个分号,分号前后是两个并列的小句子,读来很有气势。(该生感情饱满地朗读了此句)师:的确很有气势!这个长句子是包含了两个并列短句,所以中间使用了分号。那如果我把句尾的句号也改成分号,你们猜猜后面还该有怎样的句子呢?(学生思考,指名说,出示“经历过 ,又 ”,学生思考填空,教师提示: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原气候的资料以及课文第6节的有关语句)生3:经历过多少场持久的干旱,旱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生4:经历过多少次动物的啃食,被啃掉的树皮又重新长出来。生5:经历过多少次被人砍去枝干,又重新抽出新的枝条。师:是啊,这株高原之柳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多少挫折与磨难啊!这么多的想象都是由小小的分号和句号引发的。生6:老师,我觉得句尾的句号应改为省略号。因为这株柳树所经历的磨难应该不只是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还应有很多。(生点头)师(吃惊地):天哪,你居然会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作者实听了该有多么高兴啊!这一小小标点的改动带给我们的收获或许更多呢!你是不是有了一些感想?生7:我觉得课文也不都是完美的,我们也可以想一想、改一改。生8:不仅仅是课文,我们要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师(吃惊地):天哪,你的话更让我吃惊。因为你说出了我们科学不断进步的动力所在,那就是――怀疑。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先是抓住一个“哦”字,引发学生猜想,奠定了全课的感情基础,再引导对那一处句号进行了“吹毛求疵”的探究,通过两次改动:句号分号省略号,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三种符号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作用,还对其在表现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方面有所体悟。
二、让小小环节更精彩
记得,我曾听过一节《蜗牛的奖杯》(苏教版第四册)第二课时,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师: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你想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呢?生1:小蜗牛,你不应该骄傲的,那就不会和奖杯长到一起了。生2:小蜗牛,你不应该这么爱炫耀的。师(微笑点头):孩子们,你们看,小蜗牛如果不是太骄傲,那么可能现在还在到处飞呢,而不是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了。生3:老师,小蜗牛应该把奖杯交给妈妈保管,再出去飞的。生4:还有办法的,我想小蜗牛也可以把奖杯换成奖状呀,这样长到一起去了也没关系的,还是飞得起来的。师:哦,大家有这么多的好办法,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不能骄傲呀!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们看到执教教师采用了让学生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故事的寓意。显然,当后来孩子们说出与文本寓意相偏离的见解时,教师的处理是牵强的,没有将探究的思维触角引向深入。
课后讨论时,我对这一环节进行“吹毛求疵”:“如何处理,才能更智慧地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下去?”许多其他老师也说上课时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处理方法也大多如此,因为新课标中提出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我回想起课上听到孩子的“妈妈保管法”和“奖状替换法”时,真的觉得好笑。显然在孩子的心中,问题不在于小蜗牛很骄傲,以孩子的心理来说,得了奖炫耀炫耀,舍不得它让人偷走是正常的,可以用其他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小小心灵对周围世界提出自己真实看法的初现,如果予以扼杀,势必影响孩子探究的积极主动性,但不纠正又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于是,我就建议教师课后找到提出“奖状替换法”的孩子,表扬了他的新方法,让他顺着这一思路编个故事。他很兴奋,第三天,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中蜗牛让森林大会发给它一张奖状,然后每天带着这奖状到处炫耀,别的小动物都夸它了不起,它非常高兴,越来越爱飞行,后来成为蜗牛的一个种类――飞天蜗牛。
参考文献:
榕树,又称“不死树”,因为它生长快,寿命长。福州,俗称“榕城”,在“榕城”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叫官坂的小镇,那儿的榕树也有不少,千姿百态。我的故乡就在官坂。
漫步在通往中学的路上,宽阔的水泥大道两旁尽是黄土堆与民房,不禁使人有一种特殊的伤怀。日落,余晖映射在黄土堆旁土坑里,水面如一面光滑的镜子,折射出落日的光辉。天,和黄土堆的颜色大致相同,都是一种淡淡的土黄。空中满是凝滞的云团。水泥路的灰白色和夕阳的金黄色配合在一起,映入眼帘,晚霞好似七彩的流苏,围绕着落日,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壮丽之感。
不知不觉,一株参天大树展现在眼前。这株榕树约有三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几十平方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又坚硬。树叶绿得苍郁,清楚地显示出这株榕树的饱经风霜。
生长了五百多年的榕树!对眼前这株榕树我简直到了望而生畏的地步了。走近一看,布满苔藓的树干、树枝上支撑榕树母体的气生根,一条一条,在夕阳落山的情境中,如同一个个初生的婴儿紧紧依偎着母亲,拥抱着,在妈妈的怀里沉沉入睡......远远望去,给人以强大的视觉与心灵震撼。
想想看,这株榕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活了500多年了,经受过多少风吹雨打,雷轰电击呀!不管天气怎样恶劣,它都顽强地生存下来,这难道仅仅是因为榕树的寿命长吗?难道仅仅是因为榕树生长快吗?
几百年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是打雷还是闪电,这株榕树都活了下来,一回又一回绝处逢生,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终于成为了小镇一方奇丽、壮观的风景。
家乡的“不死树”!
(看来实的《青海高原一株柳》给小作者的震撼颇深,要不如此精辟之文怎可能出自一小学生之手?
林秀芳老师荐评)
一、 循形析义,有效防止学生写错别字
学习汉字是小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学生稍一疏忽就会写错字、用错字。如何从根本上、在课内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生字教学只有依据汉字表意的特点,采用循形析义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有效性。如“暴虐”的“虐”字,学生最容易写错的是虎字头下面的部分,部分学生错写成向左开口。虽然反复纠正,其效果并不理想。作为教师还不能理解学生:我都讲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写错呢?如果教师从汉字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出发,分析“虐”字字形是由“虍、 ”组成的,“虍”即老虎,“ ”是“ 爪”演变来的,表示虎爪扑向外,“虐”字的字形是老虎伸爪抓人,字义是残暴。如果“ ”写成“ ”,就是老虎把爪子收回去,显然不合字义了。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牢牢记住了“虐”的正确写法,还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高原风雪如同豺狼虎豹似的残暴无情地要虐杀青海高原一株柳,加深了学生对青海高原一株柳顽强生命力的感悟。这样,由于不了解字形表示的意思而写错字、写别字的现象就会减少,只要我们循着字形分析其意思,就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
二、 循形析义,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习《钱学森》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理解文中“魂牵梦绕、袒露、心迹、前额、劈波斩浪”等词的意思。其中“袒露”所在的句子是这样的:钱学森“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联系上文,学生们不难找到,钱学森向留学生袒露的心迹是: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联系课文,学生理解“袒露”的意思为“表露、表白”。我觉得这样的理解不准确,也远远不够。于是,我从汉字字形上启发学生,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里解释“袒”是形声字,意思是“衣缝裂开”,后来引申有“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意思。“袒”组成的“袒露”一词在这里仅仅理解到“表露、表白”之意不到位,不能很好地体现钱学森爱国的赤子之心。于是,我要求学生结合老师所讲的再思考,应该怎么理解“袒露”?学生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有学生发言:“袒露”的意思是钱学森把想回国的小秘密告诉了同学,在同学面前没有隐瞒。我点头并期待着。几秒钟后,又有同学站起来说:“我们学过的《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中有‘千年的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一句,里面有‘’一词,当时学‘裸’字我们了解,是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意思,文中‘’的意思是‘山岩没有任何东西遮盖暴露在外’。‘袒露’的‘袒’也是衣字部,‘袒露心迹’是钱学森对同学清清楚楚地直接说出自己想回国的想法,丝毫没有隐瞒。”听到这里,我觉得学生真正理解了“袒露”的意思,我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上面的例子中,学生一开始对“袒露”的意思理解不到位。但通过教师的引导,从分析“袒”“裸”的字形中,了解这两个字都有“脱去衣服,露出身体的一部分”的意思,“”是“暴露在外,没有遮盖”的意思,那么“钱学森袒露心迹”肯定是毫无保留、毫不掩饰的。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综合、概括这一系列过程,学生准确地理解了“袒露”一词的意思。这样理解词义的过程,不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由疑问开始,触发学生思考。从学生思维的轨迹看,他们与自己知识体系中已有的“”一词的意思进行比较,最后得出“袒露”的准确意思,也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当然,因为汉字从产生至今,其形体是不断演变的,有些汉字现在的字形已经不能反映最初文字构形的意图,所以,运用汉字的循形析义法还需依据其较早的字形。这要求语文教师有扎实的汉字文化解读的功底,课余要研读《说文解字》,并对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多有涉猎,方能左右逢源,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汉字的循形析义法。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语文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课程理论纷繁复杂,课堂技术花样翻新,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观、育人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改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如今,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理性反思的关键时期。当技术理性进行到一定的高度,我们需要再次回归到课堂教学,关注课堂教学实践的真正发展。
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语文教师是千方百计地致力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提高,希望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有一个满意的理解,在回答阅读题时有一个理想的答案。然而,令众多教师感到不解的是学生的满意答卷总是出现在“我讲过了”之后,更多的希望总是一次次地变为失望,在失望之余又感叹学生在阅读时为什么总是存在着些许不足。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生的视野不够宽阔。二是语言表达与大脑理解思维不一致。
二、内涵诠释:什么是视觉思维
所谓视觉思维,即借助于视觉,以视觉意象为操作单元,在观看、构绘和想象三方面能力的相互作用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这里的视觉意象包括直观的知觉形象、记忆意象及想象意象或心理意象。
三、深度思考:怎样强化视觉思维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完整的语文阅读,要经历披文、缘意、学文的过程。教学中,紧密链接“感受——解读——演绎”的思维过程,从语言入手,领悟思想,再回归到语言,真实实现“知识——能力——方法”的转化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大量素材,它们都有同样的特点:学生只需构绘出文字所描述的图景,通过观看、想象,将视知觉的“理解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感受到视觉思维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妙用时,学生自然养成了视觉思维习惯。下面,笔者就几个方面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视觉思维促进教学。
(一)平衡意象,刺激内在张力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得出—个结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状态。弗洛伊德在解释他自己提出的“愉快原则”时说过,他坚信,一个心理事件的发动是由一种不愉快的张力刺激起来的。这个心理事件一旦开始之后,便向着能够减少这种不愉快的张力的方向发展。视觉意象是视觉思维的“细胞”,视觉意象的积累是视觉思维的基础。 设计适合学生视觉思维水平的情景或意象,让他们多多体验,提高对内在张力刺激的敏感度,这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和提高解题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构绘图像,搭起学生视觉思维的台阶
1、置换比较,诱发视觉冲突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新知识会超出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能力的范围,新的境况与原有心理图式不能重叠,领悟力无法抵达新的知识层。这些地方正是教学重点和突破的地方。抓住重点词语,采取内外对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现实意象,进行对应、比较,发现现实中的意象与记忆中的形象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之处,从而引发视觉冲突,产生新的“陌生”的视觉意象(心理意象),并伴随着一种直觉顿悟感,赋予眼前的人、事、物更为丰富的内容,而对眼前司空见惯的现实形象产生新的陌生的感觉,获得对语言新的感受。
常见置换比较有换词比较法、换位比较法、填词比较法、省词比较法等,反复经历这样的观察过程,可以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陌生的眼光”),在平凡中见新奇,消除“无物”感,既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又学到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
2、类比切入,引发多向联想
其一,让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背景中呈现,通过不同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多向性联想。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把柳分别呈现在如下场景中:干旱、高原风雪、雷轰电击,灞河边,让学生反复观察着同一株柳,自由地展开联想。学生心里极快地闪现出很多个既清晰又模糊的视觉意象,当“一株柳”与某些情景结合起来,就被附上了丰富的情感内涵,眼前的一株柳竟变得如此亲切而富于鲜活的生命色彩。
其二,让不同的事物在同一个背景中呈现。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从安静的学习氛围中,观察同学的表现,写字的姿势与节奏的和谐、思考问题的神态与举动等等,可以抽取出“专注”的视觉意象。又如“友好”意象可以从日常交往行为中提取,“关切”意象可以在互相帮助的举动中归纳。由于背景具有暗示作用,在学生视知觉中,背景似乎被忽略了,与背景氛围协调具有共情性的事物特征就显得异常突出,而与之无关的特征则被无意识地舍弃了,学生的归类意识、提炼话题的能力就能得到加强。
(三)交替演绎, 培养视觉思维习惯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视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视觉思维往往以逻辑思维为起点,长期的逻辑思维也往往以直觉思维为起点,直觉地发现了问题的存在,才会引发逻辑论证的进行。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培养能力必须借助对知识的学习,而不同的知识对能力要求是不同。这就需要在对某一种视觉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有针对性地选择知识内容。设计学习任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不能超越学习者知识能力太多。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意象库,将观看、想象和构绘相互作用的视觉思维训练,灵活、恰当地融入每一节课,最终加强视知觉思维能力,缩短学生的知觉与思维的作用时间,正如霍尔登的警告提醒我们,科学如同艺术一样,只有当它从直接的感性知觉跨越到形式化的结构式样,并且能够持续不断地将二者作任意转换或保持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时,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 把握学生易忽略的地方
苏教版语文第7册第20课《诚实与信任》,许多老师在执教的时候,往往会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1~3小节,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诚实?平心而论,仅仅这样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因为这只完成了“诚实”这一部分的体悟,那么“信任”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不妨这样去设计:在学生们感受到“我”的诚实的时候,不妨进行一连串的追问,他在干什么?(找人)找谁?(小红车的主人)找到了没有?(没有一个人)他知道那个人是男是女吗?(不知道)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不知道)那他为什么还是写了个小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当时他坚信什么?
这就从细小处入手,追深、追透,追出那个“信任”。由此可见,在细微处引领学生走向深处,这是突破难点的很好途径。
二、 抓住学生即兴生成的时机
在教学苏教版第10册第4课《游园不值》一诗时,有许多老师往往重视对“满园春色”的想象,但忽略这个“出”字。如果教者能够抓住这个“出”大做文章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就是另外一番风景了。我们不妨别出一格,从那容易忽略的“出”入手,引领学生去感受真正的春意盎然:你们能够把这个“出”组成其他的词吗?这时候学生的发言应该是非常踊跃的。
可能是挤出。那么,老师可以用适当的评价加以点拨。教师不妨这样去点拨:好一个“挤”字,写出了杏花的迫不及待,道出了春天脚步的快。
可能是探出。教师适当地引领:你把这株杏花当作人来写了,写出了杏花对春天的好奇,也写出了人们探索春意奥秘的心情。
也可能是伸出。老师可以适当地评价:虽然平淡,也可以从部分看出整体,那杏花就是一个试春者。
当然,在老师这样的点拨引领下,学生还会想出其他的许多,如“钻出”“冒出”“露出”等,教师就应当引领学生去辨析,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悟到春色之动人,从而欣赏到那“关不住”的“满园春色”,真正让学生热爱富有生命力的、阻挡不住的春色。
三、 注重在多项表象生成时引领
有些教师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时候,很可能抓住出现在眼前的那株神奇的柳树,由衷地发出一声——“哦”。在这里有许多老师会重视对这个“哦”的指导:有的老师会指导学生读出ó,千方百计引领学生读出对那株柳树的好奇,这种引领是难能可贵的,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的老师会引领学生读作ò,这也是不可多得的,也能够引领学生读出对柳树的赞美。这时候,学生就对那株柳树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表象。那么,引领学生真正地去认识并且真正地感受到这棵柳树生命力的顽强,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如果读作ó,这是好奇的,就让学生带着好奇去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如果是读作ò,这是赞叹,就让学生带着赞美去挖掘。在以上两个不同表象的引领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就能够让这些表象重合形成以下的形象:“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99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在这里通过“哦”的不同读音,引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产生出各种不同的表象,然后再进行深层次地研读,从而让表象逐步的统一,树立起心中永恒的形象——那就是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资源已被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都有切身的体验,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教学,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世界。可以利用优美动听的音乐,创造怡人的氛围;利用多姿多彩的画面,留下鲜明的印象;利用多姿多彩的画面,留下鲜明的印象。我们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中优秀的声音、画面、文字,能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
关键词:网络资源 语文课堂 教学应用
科技的进步使网络资源已被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都有切身的体验,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教学,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描述语文多媒体课后的感受:忘不了!忘不了你鲜明的形象;忘不了你动人心弦的音乐;忘不了你激情四溢的讲述;忘不了你对我们的拳拳教诲!下面就自己利用网络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资源,为小学语文教学增色添彩的点滴做法与大家交流,以期共勉。
一、利用优美动听的音乐,创造怡人的氛围
学生只凭借文本和教师的讲解接受毕竟有限,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数不尽的优美歌曲、扣人心弦的旋律。恰当的使用如痴如醉的音乐,会拉近师生的距离,给学生学习创造了舒心的环境,学生容易接受。新课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随着音乐走进课文的情境中,便于接受和理解内容,也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如:在教学《长江之歌》伊时,我播放激昂的《长江之歌》的伴奏,并饱含热情的示范朗诵课文,学生的情绪被感染了,眼里含着激动的目光,脸上泛着微微的红晕。又如:教学《二泉映月》时,先把同题目曲子带进课堂,学生听着《二泉映月》,感慨的说:“为什么这么悲伤呀?”把学生的注意力调到了“悱而启”的程度,他们就特别的想知道阿炳为什么那么悲愤?表达了什么情感呢?其次,在教师讲到激情激高昂时,播放相应的音乐,能渲染气氛,升华感情,加深理解。在探讨《月光启蒙》“飞向诗的王国”段落时,使学生回味着《感恩的心》,写出了让听课老师热泪盈眶的感谢母亲的话语。还可以在新课结束时,以音乐收尾,小结内容。例如:我在《钱学深》的新课结束时,一曲高歌《我的中国心》,一段爱国感情的传承,给学生留下回味的余地。
二、利用多姿多彩的画面,留下鲜明的印象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可以聆听教师的讲解,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但是都没有多姿多彩的画面留下的印象深刻。当学生的理解有困难时,当有学生没有见过某些物品时,出示形象的画面,会比其他的说明、讲解、回忆更直观,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尤其是山区学生学习《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这类课文时,少而精的画面会让学生惊叹,会在脑海中刻下深深烙印,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利用广博的文字资料,扩充丰富的知识储备
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而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能大量的阅读到课外书籍的,农村方便阅读的并不多。因此,就要在网络环境下的40分钟内加强学生知识信息与课堂的高度融合,学生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比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适当补充有关“柳”的成语,有关柳的古诗,俗语等;学生都走进中华悠久的文化深处去了?在《金字塔》一课时,渗透有关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介绍,狮身人面像的来源,修筑历史等资料,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使语文课成了学生揭秘的探讨课,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因此,只要我们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中优秀的声音、画面、文字,能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意蕴悠远。
关键词:高效语文课堂;文本切入点;原则
一、切入点
何谓“切入点”呢?切入点是组织和突破教学的关键环节。切入点的教学策略汲取了古代战事策略“擒贼先擒王”的思想精华,遵循并符合“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顺序。教学中只有准确选择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点而动全文”,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最大的显现与提升。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寻找文本的切入点呢?
二、找准文本切入点,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1.从文章的题眼切入
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我就以“发愤”这一题眼为切入点,贯穿起整个教学。首先理解词义是“振作起来,努力去做”,这说明司马迁写《史记》经历了从振作到不振作再到振作的过程;接着,就直奔写“发愤”这一重点部分,体会司马迁内心的转变和发愤的动因;最后,联系文本,结合生活,体会司马迁怎样发愤的。这样,“发愤”成为串起课堂颗颗闪亮珍珠的红线,使得课堂熠熠生辉。
2.抓重点词语切入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这句话中“神奇”一词展开教学。学生围绕“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这个问题进一步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描写这株柳树“神奇”的语句,从而品味出这株柳树在高原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命力却如此顽强的特点。
3.抓重点句子切入
如,苏教版国标版第九册《黄果树瀑布》中有:“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莫高窟》中有:“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些句子作为整体突破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去读书,去发现,效果会很好。
4.课文插图切入点
如,教学《草原》第一课时,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优美的草原风景,在尽情地欣赏画面之后,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表达的时间,质疑、赞美、渴望将溢于课堂,接着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学生会感到“草原”景美、人美、文也美。依景学文,依文赏景悟情的教学会如行云流水。
5.利用矛盾因素,找准教学切入点
如,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既可以抓住爱大黑骡子,又要杀大黑骡子,这“爱”与“杀”的矛盾冲突,又可以抓住坚持杀大黑骡子,而他身边的饲养员、警卫员坚持不杀大黑骡子,这“杀”与“不杀”的矛盾冲突来切入文本,细心品读,从而体会人物形象。
三、找准文章切入点应该遵循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所选择的切入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因此,切入问题的提出,在于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要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目标性原则
选择切入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这就是切入点选择时的目标性原则。有效切入的目标定在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要求教师选取的切入位置应尽可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切入位置是与此相关的点,有利于文章的展开分析,并且经过层层深入的探究,落实学习目标,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地学习文本,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启发性原则
所选择的切入点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启发。一个好的切入点就是以引导提示的方法开拓学生创作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使他们摆脱成人的思维模式及现实的束缚和局限,表现出他们超自然的、客观的自由,从而创造出学生心目中绚丽多彩的奇妙世界。因此,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4.自主性原则
有的教师想得很简单,以为切入口突破点找到了,讲深讲透就行了,其实不然。教师的讲不能代替学生的学。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内容我讲了很多遍,你们怎么还不懂啊?”于是埋怨学生不用功、笨,其实这是教师的失职。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自主、合作、探究,它们是学习过程中相互融合、三位一体的特征,如果学习自主了,它同时必定是合作、探究的;如果是学习合作的,它同时必定是自主、探究的。那文章中需要重点研读和深入研讨的部分,就只有采用自主的方式让他们通过对学习意义的自我建构,才能真正有所得。
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深入钻研吃透教材,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从而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