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踏春作文

踏春作文

时间:2023-05-30 09:2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踏春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踏春作文

第1篇

我盼望已久的春天终于来了。

清晨,耳边传来了妈妈的呼喊声:“小明快起床了。”我装作没听见继续睡。妈妈看我没反应,就直接拉开窗帘爬到我耳边说:“你听,春天来了。”我穿好衣服走出了大门。刚一出门小鸟悦耳的声音传了进来,仿佛在给我们传达春天来了的信息。我来到门前的草坪上静静地坐下,仔细的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到了正午,寒冷已经消失了,久违的温暖融化了我的心,我起来决定踏春。我来到一片小树林里,看见小树变绿了。小鸟站在高高的树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让已经死寂的树林又充满了活力。一阵春风吹过,树都随风摇曳,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沙沙的声音过后,大地复苏了,长眠地下的虫子都苏醒了,给春天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春天象征了希望,古人说过一句话“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不管过去我们做了什么,现在让我们把握希望,把握未来。

十二中初二:杨宁

第2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又是一年之中春天的开始,也是出门踏春的最佳时节。今天下午,妈妈刚从厂里回来就对我说出了她的决定:”现在已经是开春了,我们决定去‘决心水库’那边采摘野菜儿。你就去那边踏春吧。”我一听到要出去踏春,表面显出无所谓的模样,其实内心早已乐开了花,兴奋地差点一蹦三尺高。准备好一切之后,我便带着激动喜悦的心情坐车出发了。

一路上畅通无阻,天显得格外蓝,云显得格外白,太阳也格外耀眼。阳光撒在身上,格外舒服,格外暖和。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决心水库旁的公路边。我百思不得其解,质问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去决心水库呢?”“因为这里有条捷径可以直接到达长有野菜的地方。”妈妈耐心地解释道,“你就从这儿下去踏春吧。”说完,他们便都往林子深处走去。

我环顾四周,公路两旁都生长着挺脱高大的树木,如同守卫边疆的勇敢战士,个个昂首挺胸。有的树上没有一片叶子,光秃秃的,只有如尖刺一般的树枝向外伸展,整棵树就宛如一“光杆司令”,神气十足。“光杆司令”两边还有两个“贴身保镖”,站地笔挺笔挺的,一看就知道训练有素。和光杆司令相比,“贴身保镖”简直就像巨人一般;有的树又矮又胖,树叶郁郁葱葱,绿油油的,仿佛是刚出生的小生命,那么顽强稚嫩。它的四周还有几棵大树,那些大树好似是小生命的亲人,保护着它,使它免受危险;有的树光溜溜的,枝干盘旋地向上延伸,纵横交错,宛如一只桐油色的大章鱼,还有的树俨然一只又细又长的毛笔,矗立在林子外边。“这棵树可真高呀!”我注视着这只“毛笔”,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我屹立在山坡上凝视远方,远处那蜿蜒曲折的山峦,宛若跌宕起伏的一阵阵海浪,波涛汹涌。我似乎看到了大海,海上那翻腾而来的波浪泛着白花花的泡沫朝着我奔涌而来;而那些山与山之间的缝隙,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却又很明显,如同一条条错落有序的衣服褶皱,柔美优雅;半山腰还有几座高低错落的房屋,犹如镶嵌在首饰上的璀璨明珠。

正当我沉浸在欣赏风景的世界里时,妈妈他们已经采摘好了野菜,来接我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上了车。“今天踏春好玩吗?”妈妈期待地问我,我勉强地说:“很好玩。”

第3篇

不仅树上,地上也有。那一朵朵黄澄澄的迎春花也应在春风冲我们打招呼,那里面似乎寄宿着一只只小精灵。

使我们手中的相机镜头总是离不开那一地,一束花儿。

千姿百态,妩媚妖娆,使我们的一颗心沉浸在了那枝繁叶茂的花世界里了。

我独自一人躺在花林中一块石头上仰望着花儿,一双眼睛不断的寻找着成千上万朵花中最美最灿烂的那一朵。一霎间,风,吹起了山林,吹得花枝摇摆不定,让人眼花缭乱。让我怎样去寻找百花之中那一朵犹如太阳般灿烂的花儿呢?

欣赏着花,心中涌起了一阵诗意:

百花林中独仰

且寻百花之王

风起百花凌乱

如何千寻百花王

风起了,吹得树上的花瓣落了,飘飘洒洒,旋着散入四处,“落花不是无情无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4篇

一、观察生活,快乐抒写

小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其最大原因就是未发现生活之美,缺乏观察生活的眼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见闻,以积累生活素材,方能有事可叙,快乐抒写。

第一,植根校园,抒写成长乐趣。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亲切的生活,看似单调,实际上却不乏美好的事与物,如同学的友谊、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活动等。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植根于校园,留心观察,尽情抒写成长的乐趣。记得在新学期开始时,学生们自发将教室装饰得绚丽多彩,颇为别致。于是,我就让学生离开座位,从不同视角观察教室的装饰,如气球悬挂的位置、彩带的颜色搭配等,启发学生去欣赏美,并着手去重新创造美,然后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从学生的作文反馈可知,由于经过悉心观察,大多表达得生动形象,且不乏新颖独到之作。

第二,融入家庭,抒写浓浓亲情。家庭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融入家庭,观察家庭琐事,抒写浓浓亲情,让学生感悟亲情之美。不过,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学生常常觉得家庭生活平凡无奇,无甚可写。因此,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次观察作业,注意从表情、动作、语言等多个方面观察妈妈一天的生活,并以“妈妈的一天”为题(目)展开写作。经过充分的观察,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对妈妈的生活可谓观察细微,从做家务到干农活时的汗流浃背都描写得十分具体,并让很多学生真正体会到母亲的爱与辛劳。

二、体验生活,深刻感悟

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耐性,对周围的生活之美往往视而不见,观察也是走马观花,过目即忘。因此,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生活之美,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极思考,丰富生活经验。

第一,亲近自然,描绘美丽风光。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风霜雨雪、花草树木,无时无刻都经历着变化,是珍贵的取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此外,自然之美作为一种直观的美观,更能吸引童心未泯的小学生,引起感观上的享受与心理上的愉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让学生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入景动情,有感而发,描绘出心中的美丽风光。如春天来了,我就以“春天的礼物”为主题,组织学生郊外踏春,寻找一份有形的或无形的春天的礼物,于是学生尽情地投入自然,尽情地描绘春天,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缕缕春风、清脆鸟叫,都成为写作的灵感,并化作春天的礼物在学生笔下鲜活起来。

第二,走向社会,品味人间百态。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延伸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上街道,走进农户,播放视频,以品味人间百态,深刻感悟生活表象之下的美。如很多学生都感慨于别的乡村的孩子学习条件的艰苦,于是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访农户捡啤酒瓶子、废纸、纸皮、塑料(饮料瓶卖钱,向贫困的小朋友献爱心)。经过一周的时间,所得的钱虽不足一百元,但同学们的真情却值千金。当看到学生的作文中写的“当看到钱汇出去的那一刻,我的心甜蜜地哭了”“钱来之不易,一定要节约”“少一点垃圾,多一点文明”等跃然纸上的情感,不禁令人倍感欣慰。

三、交流生活,创新思维

第5篇

通常在时下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最畏惧的是作文,教师最头疼的是作文。作文难道真的这么可怕么?笔者看不然,古人登堂入室、事半功倍之说,其之所以认为难是没有打开作文教学大门的钥匙。那么,这把钥匙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只要使学生对于作文“想吃”,作文就不再是一件头疼的事,相反,还会充满了快乐。那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呢?

一、 融洽感情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现在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互动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自由、信任、关爱和宽容,就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首先要密切师生关系,从各个方面关心爱护学生。作文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它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但在课堂上,也在课堂下。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课下组织一些如参观博物馆、踏春之类的团体活动,开办作文兴趣小组,得到了学生的信赖和支持。其次要在作文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情绪也就随之高涨,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在一次讲乐景写哀,愈增其哀的写作技巧时,我举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的例子,恰这时一阵秋风至,把教室的门砰地刮目刮开,我就说:这秋风也够多情的。满班同学立即呵呵大笑起来,眼睛明晃晃的,我知道这是会心的笑,快乐的笑,它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快乐的作文世界。好的与学生亲近的老师,就要做这个快乐世界的引导者。

二、 深入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在作文中,我们要眼光向下,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的好习惯,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观察家中的人和事,自己一天的经历,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

生活是一切艺术之源。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方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只要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自然就在写作中言之有物,胸中装事,手到笔来,不再畏难,慢慢喜欢上作文。

三、 广泛阅读

读书是进步之梯,也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还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在阅读内容上,要广博结合,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既可学到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还可陶冶情操,促发创作灵感。阅读方法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名篇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读和思便相结合。读书时要求学生要做好阅读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水到渠成、自然轻松的事。

四、 欣赏鼓励

一人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肯定欣赏每一个孩子,你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现代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欣赏鼓励的神奇。教师对待学生的习作,要多表扬多鼓励肯定,少批评,忌讥讽。我在写作评语时特别注重这一点,多肯定学生的优点,表扬学生写的好的地方,委婉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效果很好。讲评时,不只注重写作文的尖子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中等生尤其是作文较差的学生,他们更渴望被老师认可。所以,我讲评的时候,对平时作文较差的学生,努力发现他们写得较好的,哪怕是一句话,一小段,都加以肯定、表扬。对较差的习作存在的问题,拿来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原因,让学生来出谋画策,看如何改进,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实践证明,这样做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有用处。叶圣陶曾说过:“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必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泛愈好。”

其实作文并不是苦事,关键在于得其门径,待寻到门路,自然则发现“其中有乐,不足为外人道也。”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只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有成效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点点滴滴地引导。

第6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生活 读写结合 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践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解读新课标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愿意写作文,快乐地写作文,就是我们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作文状态是“写,并快乐着”,那么我们语文老师的工作才算是有效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带领他们走向生活,感受生活,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学生激动,乃至沸腾,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内驱力,学生动笔就成了快事,效果也会相当出色。

(一)教师观察儿童的生活,让作文与学生的活动紧密相连

仔细观察儿童的生活,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一段时间内变换一种玩法,有些是不健康的,有些是危险的,有些也是有意义的。对于前两种应加以引导、阻止,后者可成习作内容。

(二)引导学生观察采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

儿童生活在人群中,有的人是朝夕相处的,可你让他写出文章来,却抓不住特点,“我”的父亲同“他”的父亲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浓眉大眼,工作勤奋、关心我的学习。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特色来呢?动笔之前,我先让学生先对所写的人(父亲或母亲、或老师、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先当“记者”采访方方面面的人。例如:写《我的父亲》,可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父亲小时候的情况;采访母亲,了解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丈夫;采访父亲的同事、同学,了解父亲的为人及工作情况等等,写出采访记录,再加以整理,就会写出一个活生生的,有特点,有个性的、有血有肉的父亲了。

二、“百花齐放才是春”,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指导学生多种阅读法,然后再把读与写紧密结合,学生作文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一)、欣赏美文,润“作”无声

近年来,笔者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来给学生朗读美文或者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美文。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从遣词用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拨指导,使学生不仅欣赏美文,还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美文。学生搜集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学习语言、借鉴范例的过程。

实践证明,每周一节的美文欣赏课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长期坚持欣赏美文,“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学生欣赏美文的过程是一个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过程,日积月累,他们的语感更为丰富,思想更为深邃,对文章的理解就越透,对生活也感悟得越深,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内容补白

我们的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最好范本。有的文章文笔优美,语言如行云流水般,读着是美的享受。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一切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因素,让读写紧密结合,为作文教学服务。有了教材这一模式,加上教师的精心指点,学生还会怕写作文吗?

如《草原》一文第一自然段,作者描写了草原美景后,又写了自己的感受:“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通过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与美丽。此时趁兴问学生:“如果此刻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想尝试着当一回“小诗人”。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很快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草原是一首美丽的小诗

云朵舞着洁白的轻纱 / 飘在明朗的天空

风儿吟唱着绿色的欢歌 / 拂过无边的草地

河流映出蓝天的笑脸 / 羊群点缀碧绿的草原

无需修饰 / 不用雕凿 / 草原本身就死一首美丽的诗

这种新颖别致的填补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和领悟能力。

三、“各有灵苗各自探”,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在作文教学中树立“人性化”的理念,多给孩子一些人文关怀,那么,学生作文起来就会快乐些。

(一)注意因材施教

作文教学从制定目标到具体实施,都要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区别对待。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积累不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不同,领会精神的能力不同,表达出来的文章当然就千人千面。面对差异,我们就该分层指导。

(二)细心呵护锃亮的“语丝”。

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虽显稚嫩,但颇具智慧灵光的句子,我视作是学生灵性的表达,不仅细心呵护,而且极力赏识激励。

(三)用真诚唤醒快乐

第7篇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屈家岭实验小学是屈家岭的窗口学校,因此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优良修养。我们一贯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以规范做标准,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公民,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在教学实践当中,我对如何开展卓有成效文明行为教育研究工作做了一些探索。数年来,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方法。

一、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建立文明、礼貌意识的开端

孩子们虽然在幼儿园里已经接受过文明礼貌的教育,但是在教育机构以外,有很多恶劣的现象在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尤其是影视作品中一些不雅的语言、成年人习惯性吐出的脏话,使不明就里的孩子们跟着学舌,有些甚至形成了口头禅。

针对这一现实状况,我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文明礼貌用语成为孩子们的语言。如文明礼貌歌曲演唱比赛、故事表演、墙报、手抄报、作文比赛等。经过教育和宣传,大多数孩子都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去说,怎样去做,但有些孩子却不能坚持,有些说与做不能一致。所以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和通过各种各样的监督方法、鼓励与批评并行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文明语言的好习惯。

二、文雅的行为习惯是形成文明、礼貌品格的源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让学生懂得这里的“恶”指的是哪些行为,“善”指的又是哪些行为。大善大恶孩子们大多能区分开来,但细小的行为就很少在意它的善恶了。因此,我首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时刻牢记。切实实施“规范”:一是组织学生背诵,牢记各个条例;二是真实行动,具体落实;三是典型引路,带动后进。其次学校还多次开展“文明雅行”班级评比,“文明雅士”的评选活动。以班级卫生、清洁区保洁、有无不良行为记录、集合早操的整体形象等计分为评价标准。在全校形成了不乱扔,保证校园整洁;不喧哗,保证语言文明;爱护公物,保证学校财产完整;站队有序,维护学校形象的优良风尚。

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是文明行为的基础

为帮助学生树立承担责任,关爱亲人的意识,我校以开展祖国传统文化为先导,现实生活教育为主导,成就“孝雅”行为为目的的家庭责任教育。

1.认真学习背诵《弟子规》。这是全校师生的学习任务,读懂其中的文字,了解古人的礼仪,学习古人尊老敬老的优秀品质。

2.通过写孝雅日记,记录自己每天学习的收获和自己为家庭,为家人做出的奉献。

3.开展“我能行”劳动技能比赛。促进学生学习家务、热心家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勤劳的品格。常此以往,学生们养成了以真实行动回馈父母,回馈家庭的好习惯。平时开展的孝雅活动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好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一生受益的教育。

四、爱护环境,热心环保是文明行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把学习课文与环保大计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中通晓人类的危机,在生活实践中切实行动起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热爱自然之美、珍惜自然之美,培养爱美的文雅之风,每年四月我班都会开展“寻春踏春”的远足体验活动。深入大自然,孩子们既领略到春天的美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更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强化了孩子们心中的环保意识。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意识 思维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

1.构建培养基础,树立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必须构建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1.1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促使人才的出现,不良的氛围,会影响甚至扼杀人的创新才能。只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发展和发挥,学生才可能去探索、去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尊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活动的需要,努力创建平等合作、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新发现,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为学生营造敢想、敢问、敢说的教学氛围。

1.2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专家认为“创新的出现看似突兀,却不乏过去的基础。”这里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平时,可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句、好片段;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勤写日记,自觉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可鼓励学生坚持剪贴,把自己所写的作文装订成册,并设计漂亮的封面,拟定好听的名字。通过以上举措,可有效激发学生积累知识的兴趣。

2.完善思维品质,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因而,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善于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朱熹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质疑问难蕴含着思维的火花,是创新的起点。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例:在学习《半截蜡烛》一课中,有同学提出: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祖国的独立而勇敢机智地与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但文中写小女孩娇声向德国人请求,而德国人同意了,这是不是有损于小女孩的形象,而又美化了德国鬼子的形象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问得有价值,可让大家展开讨论。有的同学与刚才问的同学有同感;有的则认为小女孩娇声地说正符合她的年龄特点,她希望以此能得到德国人同意,这说明她很灵活;有的补充说,秘密马上就要暴露了,小女孩急中生智而又镇定自若地向敌人提出请求,这不但不影响她的形象,反而更使我们敬佩她,而且小女孩提的要求合情合理。上校不知其中秘密就答应了,也合情合理。通过讨论,大家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了,小女孩在大家心中的形象更高大了。

2.2培养求异思维

人的创造能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教学《踏春寻梅》一课时,可引导大家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到春天来了?有的想了想说:“小草,不是有句古诗叫‘草色遥看近却无’吗?”还有的说:“快谢的梅花。”而且还说出了理由:“隆冬时,梅花盛开,现在梅花谢了,春天不就来了吗?”还有的说:“春风,春风把春姑娘吹来了。”像这样,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发展求异思维,大脑会越用越灵活。

2.3发展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造性的想象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很重要。例:教学《夜晚的实验》一课时,启发大家进行合理想象,你将来做一个科学家,你会利用超声波为人类作出什么贡献呢?大家兴致勃勃,有的说利用超声波制造出地震探测仪,准确探测出地震的时间、级别,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有的说要利用超声波研制出一种仪器,在癌症还未形成时就能查出来,对症下药;还有的说要利用超声波消灭害虫。实践证明,在丰富的想象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3.课堂内外延伸,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理想,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1课内活动,积极尝试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语文学科活动课,使创新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之中,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别为学生设置“欣赏课”、“说说做做课”、“畅想课”、“演讲课”、“做做写写课”、“童话课”等课型,让学生亲身实践。如在“童话课”上,可让学生根据儿童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从几句简短的歌词想象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故事发展的过程,从音乐旋律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变化体会故事中情节的变化与各种角色的情感变化。

3.2课外活动,大胆创新

第9篇

【关键词】原因;有效性;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许多农村语文老师也都意识到作业不仅具有知识功能,而且是学生构建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农村学生“烦”写作业,因作业导致厌学心理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

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读多写,这就回应了作业中的突出问题,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一、学生“烦”写作业的原因

1.教师行为:农村教师布置作业随意性大,学生语文作业的主要内容大都是生字新词、重点段落等大量知识的巩固,应用实践或口头作业少,缺少情趣。不少老师都是在下课时才匆忙布置书面作业,一刀切,很少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编拟一些适合学生的作业。另外,各学科教师缺乏沟通,作业量很大。

2.学生行为:因为农村学生学习习惯欠佳,自觉性也不强,加上作业机械单调、枯燥乏味,学生畏于权威,只简单重复的抄写,错误率高。部分学生干脆不做或少做,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构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显得很有必要。

二、怎样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1.遵守设计原则

作业布置应尽量避免口头作业,要使每个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还要知道完成作业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比如,如果作业是背诵课文,那么教师就应该对于背什么、怎样背诵提出建议。如有必要,还可以演示给他们看。作业布置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布置。让积累词语少的学生多摘抄一些好词佳句,背背好的段落;督促课外知识不丰富的学生多读一点课外书;让常写错别字的学生与别人做“逮小马虎”的游戏……

2.丰富作业类型

(1)实践型作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设计形式多样且具有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学了《海伦凯勒》一课,就让学生回家蒙上眼睛做事,看能坚持多长时间,自己是什么样的心理状况。根据实践亲身来体会盲人的痛苦,感受海伦凯勒的坚强与伟大。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就带领学生出去踏春。

(2)拓展型作业:在读写结合中,课文的字里行间就有“取值不尽、用之不竭”的说写资源。可以根据课文指导学生续写、仿写,进行语言再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如《船长》一课中的练习题:得救的人们深情地呼唤着“船长,我们的好船长,你快回来吧……” 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怎样回答?以“不是我不想回来,而是……”为开头写一段话。学生在音乐中写得荡气回肠,令人动容。

(3)自主型作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教师要打破统一、刚性的思维定势,设计不同内容的作业供学生选择。甚至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语文作业。比如,在上《黄山奇松》时,我让学生学生自主作业,作品五花八门:有用书中的方法来介绍其他植物特点的;有简单的抄词训练的;有搜集黄山的怪石、温泉、云雾的资料、图片、作抄录,并整理成小报的;有介绍其它名山大川的景色特点的;有介绍黄山遭游客污染呼吁环境保护的……

(4)开放型作业:根据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设计延伸性的作业,体现作业的开放性。教师积极寻找教材的“拓展点”以及教材与课外读物的“连接点”,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自然延伸。如学了《桂花雨》,就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教师还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报刊等查找相关的资料。

(5)综合型作业:这类作业能将理解、积累与应用、表达紧密相连,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能加强课内外的融合。如,结合学校开展的小记者活动,让学生版的各式《作文小报》、《一周见闻》、《安全小报》等新鲜出炉;让学生当广告策划人,给家乡的水果或蔬菜设计广告语,举行“小小推销员”比赛,模仿商人推销,以展示他们的才华。

3.创新作业评价

课堂教学、家庭作业、检查反馈、跟进练习应该是紧密相连的。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有检查就要有评价。过去,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在本子上留下评分和批语,这本身也是一种对话。但遗憾的是,这些都只是简单的文本符号,这种对话过于苍白。因此,我们可以创新作业评价方式,如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多元的评价方式。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更加积极地合作学习。

三、关于作业设计的反思

1.作业可合作完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自我完成,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在合作中相互沟通,互相学习,学生就能品尝到作业的乐趣和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自豪感。

2.作业应该少而精

作业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布置作业不是不可能的,作业太多也是不可取的。过多的作业会影响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少而精的作业,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达到了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3.教师要转变角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