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赠刘景文古诗

赠刘景文古诗

时间:2023-05-30 09:2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赠刘景文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赠刘景文古诗

第1篇

秋天的诗

李嘉昀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在长满莲花的池边,有一棵大枫树。到了秋天,枫树的叶子红了,北风轻轻吹过,枫叶轻轻地落了下来。

小蜘蛛拿了一片叶子,它给自己铺了一张床。它上了床,看见了美丽的秋景,它就背起了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小青蛙拿了一片叶子,它把叶子放在水上,就开始冲浪了。它一边冲浪一边背起了“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小老鼠也拿了一片叶子,它站一叶子也开始背“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第2篇

关键词:诗词鉴赏;抒情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0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对诗词的鉴赏作了两点要求:一是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其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其中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的判断和用法为难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常把三种抒情方式(即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相混用。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中学语文课内及课外的古诗词实例分别谈谈他们的具体用法和区别。

一、借景抒情

这种表达技巧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技法,它又叫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这类诗从题材上说属于写景诗。诗中的景物无不寄予着作者的情感。有些意象还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如杨柳、杨花、子规、西风等。

例一、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出春涧的幽静。其中花落的细微之声唯其心境洒脱、内心闲静方能觉察。

例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描写了高猿长啸,秋风猎猎;水清沙白,鸟群回旋的精美画图。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小小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沉郁悲凉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眼前景与心中情交融相洽。

二、借物抒情

这种表达手法是中国传统诗学"赋、比、兴"中的"兴"即"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这类诗是咏物诗,它通过对物的描写或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在创作时常常把感情寄托在对事物的爱憎中,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例如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清明时节,杨柳青青,柳絮飘飞。草熏风暖,梨花淡白如雪,于东栏独自惆怅。,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借物抒情和借景抒情都是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但它们一个用的是物,一个用的是景,这就相当于一朵浪花和一片大海之间的区别。

三、借物喻人

这类诗也是咏物诗。古人常说"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往往偏重抒情、言志,诗人借助某种事物的特点,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品格、精神等,一般分为喻己和喻他两类。

(一)借物喻己

例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一首咏物寓志之作,以梅花象征自己的清高孤傲和不屈不挠、经得起挫折的品性。上阕梅花的存在环境比喻诗人当年的境况:因坚持抗金而触怒当政的主和派,所以"寂寞开无主"。虽然年纪已老,但抗金之志不衰"已是黄昏独自愁"。下阕写梅花经历严冬的考验,不与百花争春,即便花瓣凋落和入泥土,可香气却不消失,以此比喻自己孤高执着的品性。作者把自己刚劲不屈的孤高气节注入梅花的形象,做到了物我合一。

(二)借物喻他

例如: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伞似的叶子和根茎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年已五十八岁的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第3篇

【关键词】创作背景 流派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语言凝练,蕴含情感,意境深远,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性情陶冶、审美观培养的极好教材,更是学生学习语文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对初中语文教材里编选的几十篇“古诗词曲”,既要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明确古诗词曲教学的作用,又要紧扣“文学史”这条主线。笔者结合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搞好古诗词教学,浅谈如下思考。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的意境美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难点,它既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对作品内容及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又要立足现实联系学生实际,联系时代依托整个作品来领悟品味;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意象,并揣摩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来进行品味意境。同时要把握主人公的处境,做到这些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仅仅五句二十八个字,却写了九种事物,而九种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谐地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特别是用“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明丽反衬“断肠在天涯”的凄苦之情,起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让学生进入诗词意境,体会游子思乡的悲凉心境。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南渡后,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离。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北宋灭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抓住“格律和流派”

诗词曲的体裁特点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格律,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格律上的嬗变”。虽然,这不是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就教材为我们选录的这些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品来看,着眼点也正在“格律”上。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这几十篇作品的整体,让初中学生了解和掌握些简单的“诗词格律”知识,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诗经》的语言以四言为主,到“汉乐府”已初步发展成了五言诗,通过教材注释了解了什么叫“汉乐府”。到唐代已经产生了十分成熟的近体诗,讲究平仄对仗,用韵:有五律、七律、五绝。五律的代表作有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七律的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五绝的代表作有李白的《秋浦歌》等,七绝的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出塞》等。词的格律常识是什么,教材上基本没讲,教师也可适当补充。宋词的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入梦令》,辛弃疾的《西江月》。唐诗、宋词还有流派之分,教材没有明确要求,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以有助于学生欣赏这几十篇作品,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唐诗有边塞派、山水田园派等,前者的代表作品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者的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宋词有豪放派、婉约派等,两者的代表作品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李清照的《如梦令》。

四、掌握积累古诗词的方法,体会诵读古诗词的乐趣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著名学人说过:“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可见,积累有多重要。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词,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多背古诗词呢?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发现,就是掌握学习方法。我们认为必须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中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古诗词的方法。:

(1)表演背诵法。

古诗词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与古诗词的情感产生共鸣,促使学生背得快,记得牢。

(2)归类背诵法。

它是根据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色、或叙述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等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这样能促使学生从某种角度上把握古诗词的脉搏,从而达到流畅记忆的目的。例如,按四季时令进行分类,从《村居》、《春晓》到《所见》、《小池》;从《山行》、《赠刘景文》到《梅花》、《江雪》。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朗朗童音背过了灿烂的春天,缤纷的夏天,金色的秋天,绚丽的冬天,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此外,还可按诗的不同内容,如“爱国”、“送别”、“感恩”等,进行分类背诵,这样为大量的背诵奠定了基础。

总之,古诗词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教师一定要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和意境美,给予古诗词教学更多的时间、空间,并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规律,使初中古诗词教学实F有效,课堂真正由低质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范娜.试析中学生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的“核心素养”[D]. 重庆师范大学 2015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背诵;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改革至今,语用已经成为教学思路的常态。然而,学生在语用的路上,却频频出现“语言断路”的现象。追根溯源,学生语汇储存量的匮乏缘于对背诵的不够重视。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尝试探究背诵指导策略,呼吁要让学生多背诵,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巧背文,促记忆

人教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科书后的“思考练习”中经常要求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相关语句”。笔者认为这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因为喜欢,所以有意强制自己背诵;因为是有意识的行为,所以内在驱动力强烈;因为求知渴望强烈,所以寻求捷径,而背诵的捷径只能是对记忆规律的掌握。

俄国伟大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曾称:“记忆是人一切智慧的根源。”[2]由此可见,记忆的智慧端口就是背诵这条通道。那么,如何才能尽善尽美而又巧妙地挖掘智慧的源头,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精品”呢?

1.语境重塑

语言环境重新拼接是增强记忆力的前提,当某种欲望驱使大脑神经刻意去执行某段文字的识记时,注意力便会高度集中,尽可能地调动已有的知识结构重塑文段意境,以最快的时间背熟,且长久存储。倘若碰到特别生疏的语句,应多尝试几次,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观潮》第四自然段描写近观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景象,学生们在背诵这段时多次出现“断链”现象,笔者利用动感课件协助学生们自行搜索 “巍巍长城”与“战马奔腾” 的熟悉画面,再与“横贯江面”“浩浩荡荡”的文句两相拼接比照异同,记忆的欲望立马让学生们的脑海中浮现出大潮的壮观场景,从而背诵也就顺畅了起来。

2.断篇求忆

记忆的保鲜期有长久的和短暂的。诸多学生对部分内容的残留记忆不会长久,经常性地在“提现路上”堵塞不通。此时,教师不能一时心急扼杀了学生的背诵兴趣,而应该帮助其打开记忆仓库的大门,有方向地搜索记忆深处的只言片语,间接地回忆出原文,以保持其背诵的积极心B。

3.熟背默写

一段文字经过理解消化自然能成为学生知识宝库的囊中之物;经过熟读熟背,系统地形成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此时此刻,只要多阅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下来;只要记忆的闸门一打开,提起笔来一默写,自然会“下笔如有神”;不管“对背”或“提背”,检查的结果总会令人满意,学生的记忆能力更会令你大开眼界。

不过,通过背诵积累的大量材料要想长久地储存并适时运用,一定要根据识记程度对遗忘过程的影响,注意安排有效的复习才不会让学生的记忆仓库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林。

二、复读文,促理解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背诵古文时,因为常受时代文字的限制,学生难懂难背的概率高,教师再多的讲解也是“隔靴搔痒”,毫无益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内化语感。多遍读书,需要诵读者有感情地理解投入,才能促进诵读者边读边想的能力,而随着诵读次数的增多,诵读者的理解能力也顺理成章地“扎根”在层层递进的情理之中。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五绝古诗背诵时,由于正值知识系统构建初期,无法瞬间悟透其中的诗韵,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趣诗意,才能在浑然不觉中得以理解直至张口即背。

《赠刘景文》是苏轼同好友互勉的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其诗境不是二年级学生能轻易触及的情感高度。就朝代背景及诗人处境就已是学生探知的“隔热板”,更别说理解诗中暗藏的苏轼对刘景文身处绝境的同怜与劝慰。貌似悲寂凄凉的“荷尽”与“菊残”,只为衬托那股“傲霜斗雪”的气节,最终在诗人的笔锋转角处呈现一片灿然如锦的秋末冬初的 “橙黄”“橘绿” 图,以告知对方“莫为眼前难而困,应就未来且奋进”。

背,难;解,难上加难。笔者采用了“复读”至诵的策略来帮助学生渡过此难关。①师范读,声情并茂的语感为学生奠定情感基调,让诗有意境;②自由读,尽管未能立马悟通诗意,至少读有停顿;③对对子读,找出上下两行诗句中对仗的字或词:“荷尽――菊残”

“擎雨盖――傲霜枝”“已――犹”“无――有”等,读得稍有节奏;④空间读,在诗文注释与课前预习所搜集的材料帮助下,边读诗句,边想象其中的丰富画面,试着半背读诗,读出其明显的意思;⑤放手读,在笔者课前精心配制的动感课件引领下,让学生自行凭图脱文试背……通,则顺背;不通,则多引导再读。反反复复地读,反反复复地试背,苏轼劝慰刘景文的诚心也在渐渐的思维探路中形成了自我的记忆屏幕。

三、牢诵文,促规范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这难免会影响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运用。笔者推荐指定学生所背的都是经过认真选择和精心锤炼的脍炙人口的一些文质兼美的、催人上进的名篇。低年级三字、四字识字口诀,高年级律诗及古代文言文, 中高年级科学小品文及名人成长故事、童话故事等,皆出自中外名家笔下,无论何种体裁,都朗朗上口,讨得学生喜欢。日夜阅读,长期熏陶。无形中,不断的诵读牵引着学生的内化语言达到标准,无声无息地做到了文从字顺的规范用语。

四、细品文,促思维

文本背诵与思维感知始终是相斥的,会背未必悟通。学生在背诵文段时,应该细细品味文本,弄明白每个文段的表达顺序,搞清楚文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落实朗读详尽字词时的语感处理,在不断的探究悟读中,文本的思路才会渐渐转化为学生的思路,需识记的内容才会熟络于心。但是在背较长文段时,常常无法一蹴而就、轻易悟背,因此,必须学会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寻找文字间的层次感与空间感,把长文读成短文,把长句读成短句,甚至只读成一个词或一个字。在此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再次在脑海中“画大树”,由字、词、句画回原文这棵“大树”。

如背诵《猫》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三“品”文本。一品,理清并列篇章风格:古怪与可爱;二品,捋清文段总分构段特点:从“老实、尽职、贪玩”中读出“古怪”,从“淘气”中读出“可爱”;三品,文句表达:长文变短。当学生仅读成“古怪”一词时;再回溯文本“老实”“贪玩”“尽职”“温柔可亲”“胆小又勇猛”“可爱”,最终顺着“任凭……也”“非……不同”此类关联词在脑中进行“添枝加叶”,让这般古怪性格的“大树”重描完整。这样归纳概括的次数越多,背诵的熟练程度也就越高,越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果说,人们的头脑是贮藏知识的宝库,那么,背诵就是往宝库中输送宝物的有效方法。当代著名作家巴金在介绍写作经验时,说他十二三岁时就会背几部书,其中包括有222篇佳作的《古文观止》。 [3]可见,有效的背诵方法的确能成就学生们的整体素养。因此,我们要呼吁背诵,也要相信“背诵”必能让学生大展语用而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省玲.朗读与背诵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版),2011(1).

[2]汪绪荣.以形式多样的背诵强化英语教学效果[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版),2010(9).

第5篇

一、语文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运用直观,形象认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指出:“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而是自觉地从表面现象中发展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并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儿童往往由于知识经验贫乏,表象储存量少,利用率低,影响了思维的深刻性。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应利用直观教学,丰富学生表象,使之由表及里,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

(1)运用图象直观

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学生对小壁虎的尾巴是怎样挣断的理解有困难。老师可制作“蛇咬住小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挣,尾巴就断了”的活动幻灯片,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更直观地就能理解小壁虎的尾巴是怎样挣断的。接着,老师把小壁虎断尾巴借尾巴长出新尾巴的过程再通过幻灯演示出来,学生便能深刻理解小壁虎的尾巴特点及作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2)运用实物直观

如教学阅读课文《燕子妈妈笑了》一文,如何让学生较快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呢?课前我们准备好冬瓜和茄子各一个。引导学生观察认识:①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逐个出示冬瓜及茄子)②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独自观察,记在心里)然后学习课文,边学边结合用实物对照,让学生自我检查自己的观察与小燕子的观察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教学,使课文内容变得浅显易懂,学生记忆牢固。

(二)巧设练习,灵变通,培养学生的思维性

思维的灵活性就是善于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如,变换角度,训练思维的多项性辨别正误,训练思维的缜密性;举一反三,训练思维的变通性。在读书练习中,把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类似的课文学习之中。如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方法:① 联系句子理解字词。②串解句子的意思。③熟读背诵。④概括整首诗的意思。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山行》等。

(三)狠抓阅读,高频快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深刻性和思维灵活性的集中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做到听话能迅速做出判断和反映,说话能迅速表达,对答如流,读写速度快,思维敏捷,效率高。(一)训练速读。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等等。(二)引疑争论。在阅读的教学中,训练学生能及时敏捷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简明扼要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教《小壁虎借尾巴》,当学习课文最后时,可问学生:“同学们想想看,小壁虎以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尾巴吗?”教师紧扣课文重点。引疑争论,情趣颇浓。有的说:“小壁虎还会去借的,如不去那它就没有尾巴了。”有的说:“小壁虎不会去借的,因为谁都不肯借给它。”这时有位同学站起来反驳:“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都不对,小壁虎尾巴再断了它不会去借的,因为它本身会长出新尾巴。”通过这样的设问引辩,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快速敏捷性,还可开展引导概括、开展竞赛等训练,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另外,加强实践,独立思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可以从观察图象、说话写话、课内外结合来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阅读理解中教与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一)分析综合法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则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加以研究的方法。分析综合的阅读,依据课文的不同体裁、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应当稳定地保持“综合――分析――综合”的程序,即从课文的整体出发,分析课文内在的逻辑联系,把课文分解成若干段落,接着分析研究课文的各个部分要点、特征与相互联系,最后又回到整体,认识课文的中心。简单地说就是“总――分――总”的理解思路。如《古井》这课怎样引导学生阅读呢?先是通读,自学生字词,初知大意。后是细读,读懂每句话将词与句放在上下文中理解,特别是那些重要的词句。如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的儿女。”这是一句既精彩而又至关紧要的话,一定要仔细理解。可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井像母亲呢?又为什么说泉水像乳汁呢?然后在学词学句的基础上,再概括段意并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这样做,就能从整体上抓住重点的句和段,理解文章的中心,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受到启发,突现综合的理解过程。

(二)归类比较法

归类,是把事物按不同性质分门别类做出归属;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活动或从归类到比较,或通过比较进行归类,但都是建立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例如《舍身炸碉堡》一文中有两处关于枪声的描写。第一次是“嗒嗒嗒……突然,从一座桥上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第二处是:“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阅读时,可把这些描写找出来。思考:作者为什么两次写到枪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只要仔细读文章,综合起来想一想,归到一起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两次枪声都说明敌人的炮火非常猛烈,战斗的形式十分严峻。但是“嗒嗒嗒”表示因子弹没有击中物体而发出的清脆响亮的声音。“扑哧扑哧”则表示子弹击中物体所发出的沉闷的声音。子弹直接打在身边,说明的处境十分危险。通过这样归类与比较,就容易使学生认识到,两次枪声的变化,战斗形式也在变化,但更主要的是,从生死攸关的时刻仍坚持“匍匐”前进,向前“猛冲”的勇往直前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那英勇的形象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三)演绎归纳法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由理论到确定事实的推理方法。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理论的推理方法。例如《詹天佑》一课的中心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全文都是围绕这句来选择材料,展开情节的,而“杰出”又是中心句中的中心词,抓住它,能帮助我们领会全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以达成新知的理解过程,这就是采用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当时,清政府修筑京张铁路受着帝国主义的欺负,国内又缺乏工程技术人才,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嘲笑,况且工程又十分艰巨,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这需要有多么“杰出”的胆识!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以及设计人字形线路的例子都说明了詹天佑作为一名爱国工程师,具有“杰出”的智慧。詹天佑身体力行,深入现场,与学生、工人同甘共苦,始终坚持野外工作,白天测路线,晚上绘图、计算,工作极其艰苦。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詹天佑“杰出”的高尚品质。又如《群鸟学艺》一课,写了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习搭窝的经过。可采用归纳法,归纳各种鸟的学习态度,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6篇

一、以“诵读”为引线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诵读法已经成为理解诗词含义、掌握诗词主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让学生反复大声朗读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领悟诗词的含义,而且还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和道德取向。

首先,从形式来看,诗词讲究韵律美,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押韵使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通过诵读,学生能充分感受诗词的美妙,体悟其中的审美价值,从而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其次,从内容来看,诗词主要有写景、状物、抒情等几类,用精炼的语言概括现实生活,从艺术的角度赋予生活浪漫的气息。诗人对现实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受到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要重视诵读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经常诵读。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时,首先,教师可以进行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感受这首诗的情感。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诵读。随后,再以诗的形式和内容两条线索展开,让学生谈谈诗的韵律美、绘画美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抓住古诗,还要关注作者及创作背景,这对把握主题有重要作用。这首诗前两句对比秋天“荷花”的凋零和“”的坚挺,后两句话锋一转,引出“一年好景君须记”。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告君之句的醉翁之意是什么?通过多次朗读可以发现,诗人意在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遇到挫折不气馁、奋发向上的主题深深地感染着学生,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以“鉴赏”为深入点

诗词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积淀下来,以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和深刻的内涵内蕴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品格。诗词鉴赏不仅是充分发掘诗词多重含义、丰富文学要义的方式,也是探讨诗人思想情感、研究历史的深入点。鉴赏诗词意在通过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诗词的价值,并能在鉴赏中体会其中的人文情怀,例如古人对生活的看法、内心的修养及为人处事之道。

以“鉴赏”为深入点的诗词教学不仅能延长学生对诗词情感的体验,还能开拓思维,提升感悟。因此,教师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词的构词艺术、创作特色及思想情感,帮助他们充分感受诗词的多重艺术魅力。诗词鉴赏一般可从语言风格、行文技巧、主旨、艺术手法等方面展开,主旨是鉴赏的核心内容,必须首先弄清主旨。例如在《赠汪伦》一诗中,全诗以叙事的手法展开,并运用对比的手法(桃花潭水的千尺深和汪伦对我的情意)来突出“我”和汪伦的情谊。通过分析,学生能够把握诗的主旨,感受到二人之间的深厚情意,并反思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谊,由诗词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这就是鉴赏的升华。

鉴赏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研究诗词的热情,教师就必须不断创新鉴赏的形式。诗词的美不仅在于韵律美,还在于意境美。以王维为代表的诗人将“诗”与“画”完美结合,使诗词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此为突破点,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画插图,体会诗的绘画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不仅运用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早春图,还赋予此画鲜明的色彩,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可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来绘画,其意义在于鼓励学生用生动形象的图画表达抽象的诗词,在此过程中,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再三咀嚼体会和感悟内在含义,在绘画的同时掌握内涵,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鉴赏把学生的认知从表层深入到了内在,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对诗词基础知识(如诗词的朗读、翻译等)的掌握,更侧重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文化内涵。

三、以“探究”挖掘内涵

传统语文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常常使诗词学习陷入一潭“死水”中,课堂失去活力,“活水”难以引入,更不要说激起新的思维“涟漪”。探究法的提出意在倡导教师打破这一尴尬局面,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决定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探究要求教师能够独辟蹊径,引导学生以全新的形式深入探究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诗词的价值。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领悟诗词多义性内涵,还能通过合作培养合作意识、领导意识和服务意识。

从探究的内容来看,教师要不断引入新鲜的元素,以新颖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古诗词的内涵,以便学生能从中借鉴有价值的思想。教师可以将诗词与音乐、美术、戏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全新的感受,使学生领略诗词在不同形式中的生命力,汲取其中别样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学习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旧诗新唱”,通过旋律让学生感受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和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进而引发自己对“背井离乡”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以艺术为载体的人文精神,感悟诗的哲理,体悟生活。

从探究的形式来看,要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合作探究,以综合展示的形式来呈现探究成果,以师生共同打分的形式来评价活动,通过合作―展示―评价这个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仍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围绕古诗背景、情景再现、主题深入等环节展开。在活动过程中,各组学生要发扬合作精神,既要着眼于个体的能力,又要考虑到整个小组的利益,协调个体和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合作在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集体意识。由浅入深的探究活动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更是对学生的耐力和毅力的挑战。诗词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培养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在生活中能勇敢地面对挫折。

探究诗词要敢于突破常规,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表现自我。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创作背景、历史发展及诗人的思想情感,发现诗词中隐藏的内容,充分感受诗词的价值和时代赋予的新的内涵和意义,从而体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四、结束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