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鼓励的名言

关于鼓励的名言

时间:2023-05-30 09:2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鼓励的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鼓励的名言

第1篇

1、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2、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3、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4、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5、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6、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7、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8、平时没有跑发卫千米,占时就难以进行一百米的冲刺。

9、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10、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要想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就要真正让学生作朗读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多给学生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和感情上的支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成才,都能朗读的最好,只要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比如在教学《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时,教学是分四步开展了朗读活动。首先,初步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多字漏字,在读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让学生同桌互查,方式可以是“同桌相互把自己最难读并读得最好的小节读给对方听,还可以同桌相互指定小节读”。让学生在自主练读中做到通读;其次让学生自由速读课文,要求读熟练、流利,并找一找各小节中最重要的句子和词用符号画出来,从读熟练、读流利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次,就是理解课文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怎样读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就怎样去读”。读完后,分小组读给同学听,并说一说这样读的好处。这样课堂上有了书声朗朗,议论纷纷,学生在互读互说中取长补短,共享读书的快乐,同时又加深了对语文的感悟;最后,让学生汇报朗读,让学生读一读自己想读的小节,并说一说这样读想表现什么,通过朗读掌握了文中的哪些语句?并动员其他同学参与评价,参与补充,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依据,细细感悟文中的语言文字。同学们通过这四步朗读,自行探索,自主交流,不需要老师做过多分析,慢慢地从感知到感悟,从朗读到加深理解,使同学们享受到读得快乐,获得了悟的幸福。

二、创设读悟反馈情

书让学生自己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要想让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就必须读而能问、问而能答、答而能悟、悟而能知,做到这一步就要多用正面的,积极的语言鼓励强化学生。比如经常对学生说“你很聪明”、“你学习真有方法”、“你朗读的真棒”、“老师相信你会读好的”等;而少用反面,消极的语言,比如“你看看人家某某同学”、“你真笨”等等,这样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自暴自弃,而百害无一利。

三、读悟输入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时,总是针对问题给予启发性的回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以读为根本,训练感悟。让学生的朗读自由充分,教师就应该舍得花时间、花力气让学生在读中自悟、在悟中自读。如学了课文《准时登录表演》中你受到的启发是什么?有的学生用朗读来表达,有的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有的用手来比划,有的用笔来画图等等,这样最终绝大多数学生“无师自通”。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素质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过去我们总要求学生“求同思维”,恐怕学生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因循守旧,不敢标新立异。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独立思考,培养好奇心,创造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四、读悟鼓励

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和反应,应及时评价和鼓励,生命之间是无法比较的,无论哪一名学生朗读到什么程度,感悟课文是如何深刻,只要他们是尽心去读,去悟了,老师都要欣赏学生的闪光点,这样,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永远都是最好的、最优秀的。也许,有的学生现在还不让你满意。但是要学会等待和忍耐。以一颗诚挚的心,感谢生活,感谢学生给与我们的一切……

五、读悟运用

儿童的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与人们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际,可有效的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第3篇

一、善待美丽的“错误”,携来特别的爱

如果教师能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差错,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学生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间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这将是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学生错误的暴露和呈现,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而不应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观点、错误认识,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顺应”他们的认识,掌握其错误思想的运行轨迹,对“症”下药,让正误思想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认识冲突,产生“头脑风暴”。学生可以自私,学生也可以自我,我们有义务去影响他们,但是无权去命令他们按你的模式去生活。在工作中,有时当师生矛盾激化时,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师与生的很多想法不是对等的,学生出现错误就理论上是必然的,教师去引导施教是天职,因此,不能去顶、去争、去压,而应以宽阔的胸怀、和谐的包容,去做真诚的教育。用爱去教会学生爱,用宽容去教会学生宽容。每周一次的班队课是德育建设的思想阵地,充分有效地利用班会时间是班级建设的最好途径,在班会课上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自我设计的活动中,学生能够自由充分的发展他们的爱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因而对于培养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我设计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这样将确保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频繁交往,又利用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创造班级文化,形成同类价值意识、价值取向,而且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创造的愈多,积累得愈丰厚,学生个体才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融入班级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取向中,获得创造的自由,发展的自由。

二、赏识美丽的“窗户”,携来一米的阳光

当我们自己施教于学生的时候,不要忘记,学生也在呵护着我们。今生今世,教师所得的最大的快乐,还是来自学生。班主任在“教育人生”中展示的人生态度、敬业精神、情感生活、人际关系、人格特点等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些娇艳的小花中,总有一些是纤细、敏感而早熟的,只要稍不留神,他们就会刹那间“花容失色”,枯萎凋零,也许我们在“辛辛苦苦、孜孜不倦地抹杀人性”却浑然不觉呢!难怪有人说:当一名好老师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看来我们教师面对活生生、有灵性、有自尊的孩子,真的要“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像一个诗人那样体验,像一个哲人那样思考”。

开学的第一天,她由爸爸牵着来报名,一张端庄的脸蛋,弯弯的眉毛,高高的鼻梁,一双忧郁的大眼睛,看上去很可爱。“她一定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我心里琢磨着。谁知她的爸爸把我拉到一旁低声说:“老师,我们家平平生下来是个半哑,语言有障碍,4岁时已做过一次手术,现在能说话,但口齿不清楚,希望你多照顾些……”我望着她那双忧郁的大眼睛说:“你放心吧!我会尽全力的!”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注意她。她总是趴在桌子上,不爱和别的同学讲话。课堂上,无论多么有趣的内容,也提不起她的兴趣。她总是默默地坐着,从不举手。我知道她怕开口,生怕别的同学嘲笑她。身心的缺陷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样下去,她会变得孤僻、自卑。“我要鼓励她,一定要鼓励她振作起来!”每时每刻这个念头都在我脑海中回荡。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她生病了,扁桃体发炎,我在班上讲了她小时候的故事。小朋友听了很感动,平时最调皮的小晔惭愧地说:“老师,我再也不嘲笑她了!”中午,我带领小朋友们去她家探望,她先是哭了。我给她讲张海迪、桑兰的故事,她忧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多美呀!就像一朵绽开的桃花!但我又看到了她那双忧郁的眼睛里充满了希望之光……我用我的爱心让一朵鲜花重新开放,我打开了那扇美丽的“窗户”,我的鼓励、赏识便是投向那扇窗里的一束阳光。

三、期待美丽的“书香”,携来鲜亮的阳光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一个优美良好的环境才能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教室布置时,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显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美。让教室的每一面墙会说话,黑板的左上方开设了“古诗文诵读角”、“名人名言”和“表扬栏”;在黑板的右上方开设了争星栏,“比一比,谁的星星最多”;在雏鹰中队角的栏目中开设了“学生习作”、“书画小能手”、“成长的足迹”等学生喜爱的小天地,并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布置。从学生读书的心情出发,力求温馨、舒适、甜蜜,可适当运用鲜花、音乐、书签等。让老师的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班级中征集“凡人名言”(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的读书名言,在学生当中根据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感受征集关于读书的名言,把这些优美的名言制成漂亮的书签或者是读书卡片贴在教室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营造班级书香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班上建立起图书角,每天上午晨会十分钟,班级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相信这样的班级文化一定是书香四溢、花开满地!窗外,鲜亮的阳光照耀着盛开的花朵。我打开窗子,花儿的馨香弥散到教室的每个角落。期待美丽的“书香”,这一刻,孩子们沉醉于书香,携来了鲜亮的阳光!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第4篇

一、做一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学生喜欢老师,那么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这门课。所以平时我要求自己做到,对学生要有爱心有耐心有童心,在交际上做学生的榜样,慢慢的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多锻炼他们有意识去说。

二、要消除学生胆怯的心理

我发现:在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面对同学说话时,大多数学生有羞涩感,有时怕出错,怕被别人笑话,以致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让学生成功表达就要帮助学生战胜内心的恐惧,{去内心恐惧的心理,树立一种自信乐观的心态,让他们乐于、勇于、敢于表达自己的心里话。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应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去除害怕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说,变被动说为主动说。一般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与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认真分析其害怕的原因,鼓励他们说,同时勇敢面对困难,战胜自己。其次是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深呼吸;大声朗诵;在无人处反复训练;在演讲前给自己鼓气加油……努力消除学生胆怯的心理。

三、要加强口语方面的训练

1、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学生听得多了,相应的也积累了大量的词语及有意无意的去模仿说话人的语气语调,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在学习生活中,要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同他人交际。

2、要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朗读,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朗读可以帮助积累词汇、句式。同时,朗读时要做到不漏字错字,要求抑扬顿挫……朗读时可以领读,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在教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我领读然后让学生轮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3、要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口头作文。教师从文章的中心、语言、选材、结构等方面定下几个要求,然后从不同的方面让学生组织语言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构想。

书面作文。就是把一些学生的佳作及名人的范文找出来让学生读,让学生从修辞、写法、语言、内容等方面进行评讲,发表意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说话机会,把自己的理解或意见表达出来。

4、师要上好口语交际课

第5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读书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苏校长亲自挂帅。活动伊始,学校教导处、语文教研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议,确定了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及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对于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制订了关于读书活动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并由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活动开展不久,全校便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创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策划,全体学生积极投身读书活动中

经学校研究决定:每周拿出两个自习师生共读一本书,间周进行一次聊书或系列丛书赏析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即平日积累词句的读书笔记本),从原有的好词积累丰富到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学期结束进行“优秀读书册”的评比展示,评出优秀的作品,奖励好书一本。每月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所读书的内容,喜欢的人物,喜欢“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书,对句,对名言,格言,警句的理解与感想,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选出合适的推荐书目。如一、二年级推荐的分别是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注音版《小猪唏哩呼噜》和《小木偶奇遇记》这两本书;而高年级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了离学生比较近的《大林和小林》、《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第七条猎狗》等,目的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保证阅读质量,教师一般在学生阅读之前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有足够的阅读兴趣。其次,因为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一样,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书,并利用晨会或班会等时间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借助各种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形成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1、个人活动:全校学生做好摘录、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2、班级活动:在班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全班汇报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开展“班级读书之星”的评选。

3、全校活动:在学校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校读书之星”、“学校书香家庭”的评选。

四、家校携手,家长与孩子一同幸福在共读时光

第6篇

一、 多管齐下, 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的帮助,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提倡亲子阅读,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读书小屋”每周推荐一本好书,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特级教师支玉恒说:“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帮助学生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我们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课外阅读益处很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尤其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心灵会日渐纯净,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三、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1.不动笔墨不读书。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记录阅读的篇目、时间、字数、摘录好词佳句、展示心得体会,学会积累,学会与文本对话,学会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会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以保证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

2.集中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同一读物,便于教师指导。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并不是一件易事。我引导阅读漫画集《父与子》,它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幽默、温馨,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感人至深。我请孩子们谈体会,谈各人发笑的角度,从而理解“各人笑各人的所笑”正是漫画集所独具的魅力。

四、有机整合,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

2.保证阅读时间。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五、搭建展示平台,提高读书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积极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增强阅读实效,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我喜爱的名言”交流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名人故事会”,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参加“读书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弟子规》精读”等各种读书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读书、交流、展示的积极性。根据学生表现,每个月组织评选一次“书香少年”,评选一次“明星家长”,在班级墙报上给予表扬,并颁发奖状,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由于在阅读的每一环节,我都关注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大多数同学踊跃阅读,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作品也开始见诸报端,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真正做到“我喜欢,我阅读”。

第7篇

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用“自己的思想”去教学,实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作为教师,要激起学生求知的愿望,首先必须自然,因为凡是自然的事情都是无需强迫的。

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如果思想走不动了,那么我们成长的路就不会延伸太远。

与李文艳老师共事近20年,她给我的印象如一株向日葵,微笑、坚强,坦然而大方,沉静而不张扬。二十几年的数学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其间经历各种困难,收获各样的荣誉,她总能平和、从容地面对。

做班主任,我清晰地看到了她身上的稳重、大气和宽容。“不怒自威,亲而不犯”,她将班主任工作做到了这样的境界。认识她的时候,她就是班主任,今天她依然没有离开这个岗位,但我很少看到她跟学生发脾气、训斥学生,一个蹙眉,一个眼神,作业本上几句肺腑的话语,学生已能心领神会,她留给学生的是做人的尊严。

听她的数学课,我能感受到优秀数学教师应有的灵气。有序和谐的课堂,干净利落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方法,不包办代替,不自言自语。点拨、追问、等待、启发、再点拨、再期待,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外行的我才发现,原来数学课也可以上得这样美。

跟她做朋友,交流的言语或许不多,但大家都能察觉到她来自心底的真诚坦荡,那应该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从青年到中年,一年又一年,她用自己深深的教育情怀教书育人,她让人性的光辉洒进学生的心田,她用真情,用知识,用智慧,去赴一场又一场和学生们的美丽约会。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八中学副校长 董小菊)

早在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就明确地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俗话说:一笔难写一个“人”字,就是说做人很难。但是陶行知先生简单的两句话就讲清楚了怎样教人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道理。要实现陶先生所说的这两句话,作为教师,就要抓住教育的根本,掌握真理,教人求真。用求真教育点亮学生心灵之灯,让每一朵心灵之花盛开。

一、为师身正,以坦荡之心育人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将孔子关于君臣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至理名言引申到教师育人上:如果教师自身端正,作出表率,不用下命令,学生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教师自身不端正,而要求学生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学生也是不会服从的。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上行下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会首先身体力行。每次集会,我都是第一个到场,以规范的姿态给学生以示范,教给学生什么是守时;每次课间操,我一定早早站在操场,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与学生共同活动,告诉学生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每一节课,我都会认真准备,用自己的学识魅力引领学生,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敬业。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以自己的品行感化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正大光明,心怀坦白,言行正派,以坦荡之心育人。

二、品读名言,教学生走近真知

优秀的名人名言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真知真理。通过收集、品读名人名言,让学生们从名言中感悟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激起心灵的震撼。此时,名人名言被赋予了深刻的教育内涵,成为催人奋进的动力。

我在班上进行了名言教育。新学期开始,每天早晨由班长在黑板上抄写一句名言,学生进行记录积累。为了鼓励学生将这项活动坚持并做好,最初,我让学生每月评选出抄写积累最认真的同学,结合班内评比,以“加星”的形式进行表扬;为了让这项活动不流于形式,更有实际价值,每两个月让学生总结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名言,并在周记上记录: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对你影响最大?你从这句话中受到那些启示?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可以如数家珍地讲出几句名言。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第二个学期,我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去收集名人名言,轮流抄写在黑板上,与同学共享。另外,还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介绍该名言的背景和教育意义,这样,学生亲历名言的收集和教育过程,对名言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的教育作用更大。品读名言,既是对真知营养的吸收,又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格;既是一种文明的习惯,又是构建道德大厦的基石。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品读名言,让学生走近真知。

三、讲求诚信,让学生品尝真实

为人处世,要做到真实可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从一定意义上讲,诚实守信其实就是求真。

班里总有一些懒惰的学生,他们不愿动脑思考,不愿动手练习,经常抄袭作业,有的甚至考试作弊,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其实,他们也希望自己得到好成绩,可是不肯付出努力,虚荣心促使他们选择作弊来达到他们理想中的成绩。其实,内心里,他们也有一种抑制这种坏习惯蔓延的愿望。为此,我和学生们商量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我们决定在班里设置一个“诚信宣言”专栏,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诚信宣言,以小组为单位张贴。有的学生写道:“我承诺:做到作业独立完成,不会的问老师和同学;我承诺:不抄袭,不作弊,独立思考;我承诺:真诚对待同学,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每一项活动的顺利开展,都需要有相关的制度作保证。在这项活动进行之前,我与学生共同商定此项活动的目的和监督方式,即:对违规的学生采取全组一起扣分的惩罚形式。强烈的集体意识制约着学生们的行为,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早晨到校抄作业的人不见了,变成了学生共同讨论的场景。过一段时间以后,个别学生出现了思想松动现象,他们试图寻找机会偷懒,有作弊想法的学生也逐渐冒头。这时,我会适时地提醒,对这些学生非常有用。教师的提醒给他们敲响警钟,他们对自己的错误想法也感到很惭愧。几次过后,他们就会逐渐改掉那些坏习惯,兑现自己的诚信宣言,成为一个诚信的人、真实的人。更可喜的是学业的诚信也迁移到做人的诚信。诚信使学生尝到受人尊重,被人重视的甜头。诚信,让学生品尝真实的可贵。

四、学会合作,使学生拥有真心

学会合作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及生存必须掌握的技能。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员,遇到矛盾或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解决它、战胜它。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助人为乐是合作的前提。在合作中,学生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因为,人与人的交往是一种心的交流,只有拥有真心才会得到认可。

每次考试过后,都会在班里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们两三人一组,或站或坐,有的专心讲解,有的专注聆听,不时能听到压低嗓门的询问声,整个班沉浸在一种有序的合作互助氛围中。合作互助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彼此之间的互补性,学会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如何学习,自觉地改进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班里每项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生都会以真心相待,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小组值日时,大家抢着干脏活累活;考试过后,会有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主动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真心帮他们解答问题,不让小组成员掉队;同学生病,大家就会自发去他家看望,给他补课。

合作互助不但在平衡学生心理、调节心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智力和良好品德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合作互助中,学生学会真心相待。真心相待,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并会以行动回报。

第8篇

一、倡导生活札记,以生活积累促进语言积累

我对刚进初一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设置了“你喜不喜欢写作文,为什么?”一栏,结果令人吃惊,只有23.7%的学生喜爱写作,竟有76.3%的学生并不喜欢写作。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没有东西可写(68.2%);2.没有什么兴趣(19.7%);3.有一种恐惧感(12.1%)。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无东西可写是学生不喜欢写作的主要原因,从问卷后与对写作兴趣选择缺乏兴趣和有恐惧感的学生沟通结果看,无兴趣作文和怕作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针对这一现象,我把学生生活积累作为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初始环节来抓,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把眼光投向自然、社会和人生,捕捉现实的真情实感。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留心体验生活,深切感悟生活,并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生活札记本”,把平时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认真地记录在“生活札记本”上。久而久之,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人生体验丰富了,写作也就“发于心而形诸于外”。学生真正成了作文的主人,认为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二、优化课外阅读,以知识积累促进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七~九年级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在“实施建议”中进一步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初一刚进校时,我发现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表现很不尽人意。调查表明,许多学生主观上想从课外书籍中吸取营养,但在内容选择上缺乏针对性,大多看的是作文书、武侠书、漫画书、卡通书,还有部分学生干脆不进行课外阅读,一心只读教本。这反映出学生在课外阅读的“面”和“量”上都存在偏差。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依照《语文标准的》“附录”中提出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和教材“附录”中的建议,推荐并要求学生每学期读两本名著。

在七(上)年级时建议学生读《水浒》《爱的教育》(假期读);在七(下)年级时,建议学生读《鲁宾逊漂流记》《三国演义》(假期读);在八(上)年级时,建议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强化熟读背诵,以口训积累促进语言积累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里,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强化口语训练着手,落实课标的要求。

一是抓古诗词背诵赏析训练。《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七年级(下),我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必背古诗50首的要求,学期初先把50首古诗词的目录提供给学生,每个学生选一首,学困生优先选择较易背诵的古诗,不允许重复;具体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抓到位:

1.课前充分准备,要求轮到的学生不仅会背,而且能基本理解诗歌内容;

2.利用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时间让轮到的学生先背诵,再作简单的赏析,并接受同学提问和评价;

3.课后要求全班同学把当天推荐的古诗写在古诗积累本上并在一定时间内背下来。

经过一学期(七年级下)推荐古诗活动,学生既积累了知识,又受到了文化和审美的熏陶。

二是抓名言警句主题演讲训练。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材料。本学期(八年级上)我把课前口语训练主题定为“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让学生演讲,并积累名言警句。要求学生在演讲时结合自身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学生为了作好演讲,选择了很多句子进行思考,从中学到了不少名言,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

四、丰富语文活动,以实践展示促进语言应用

第9篇

1、组织学生开

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让书香飘逸校园”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三、实施办法

1.组织领导。为使读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设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

2.宣传发动。运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展开宣传读书活动,做到人人知晓。

①向教师宣传:教工会议上让全体教师知道并要发挥老师的力量把这次活动搞好。

②向学生宣传:利用班会课发动学生参加读书活动。

3.活动保障

(1)学校图书室按时开放,充分利用图书室的书籍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建立班级图书角。

(3)发动学生互相换书。

(4)鼓励学生个人购书。

三、活动安排:

1、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三月份):各班组组织开展关于读书活动的主题班会,进行宣传、发动,组织、讨论和落实。如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讨论: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课外书为宜?②在什么地方读书?③读些什么书为好?④怎样读?等等。让学生真正做读书的主人。

2、第二阶段(四至五月):为读书活动开展网阶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为了保证学生阅读落到实处,本期特推出“六个一”活动。

清晨一诵:每天10分钟晨读时间组织晨诵活动;

午间一读:每天中午30分钟自由读书时间;

晚间一记:低年级学生以口语交际或日记形式,中高年级学生以日记随笔、摘抄、作文等形式,记录、表达自己的读书体会;

每周一课: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节读书课,开展读书活动;(一、二年级利用每周的地方课;三至六年级利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进行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比如:浏览读、快速读、精读法、重点读、边读边批注等等。或者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每班一集:每学期各班将学生读书心得、读书笔记整理成册,并教会学生保存好自己的读书笔记,定期阅读,也可以将学生摘录的名言名句编撰成册,供学生阅读交流;

每月一评,每月各班组织一次阅读总结评比网活动,评出当月“读书之星”,报送教导处进行考核,对考核过关的“读书之星”学校进行表彰。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每学期开学初要求学生每人购买一本书。同学与同学之间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3、第三阶段(六月初):为总结评比阶段。

第10篇

一、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当今时代可称之为“读图时代”,读图的简易、快捷,使学生更愿意以读图的形式获取知识。但许多学生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欣赏影视图片作品时,因为声音、图像等一切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缺少思考,更缺少想象,他们只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必然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的思考想象空间。而阅读文字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我们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阅读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能增加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能改变人生的终点。总之,阅读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明白。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用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明白阅读能影响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阅读可以让人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即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能提高自我写作能力。抱怨写作没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得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必须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只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把阅读行为化作自我内驱力――主动阅读,为提高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感兴趣了,才会产生乐于接触并力求参与其中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在“问题驱动”下,学生会进入“主动介入”的状态,这正是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的最佳心境。从字斟句酌这些浅层次的阅读,到对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感情质疑的高层次的阅读,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目、动脑。鼓励学生多疑、善问,正是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一个突破口。

除了激发学生兴趣,还应优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教师平等的态度、亲切的微笑、积极的鼓励和真诚的点拨,加上流畅的语言,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表现欲,适时地给予他们一些表现机会,对推动他们主动阅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当代学生要读的作品委实太多了,这就需要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建立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浏览性的泛读法。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2.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阅读,必须养成随时记笔记的良好习惯。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所谓“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体会,那就更要善于思考了。因此,有了“要做笔记”的愿望,必然会促使你专心阅读。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自然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

四、要求学生重视阅读感悟和体验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强调阅读方法,归根到底是为了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只是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的分析。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就是为了纠正长期流行的理性化阅读分析的偏差。

第11篇

一、激发兴趣,形成英语学习的良好动机

众所周知,兴趣最具有动力作用,以转化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既然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如此关键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1.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语言教学资源。随着多媒体设备走进我们的课堂,互联网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教学资源。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我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在讲授高一《英语》Unitl,Friendship时,我组织学生课后观看了电影《金氏漂流记》(Castauay)。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也让学生通过影片中主人公的经历,了解到友谊的重要性。

2.课前3分钟英语演讲。每节课前3分钟安排―个演讲主题,让学生上讲台演讲。学生从确定演讲内容、收集相关信息、写好演讲稿到最后脱稿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性。我班组织了主题为“I have a dream”的英语演讲赛,学生模仿马丁・路德・金的语音语调演讲,别有一番兴致。

3.设英文图书角。图书角的所有书籍或报纸都来自班上的学生和老师捐助。广泛阅读英文原著或英文报纸,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了,自然就提高了英语的学习兴趣。电影系列《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的上映,吸引了很多学生。J.K.Rowling的原版小说也成了学生追捧的热门书籍。我从书市买来这些书放在图书角,让学生轮流借阅,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让他们从英文原著中感受到英语语言之美。

二、树立自信,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和学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理念的倡导下,英语教师应采取肯定、积极、富有激励性的方法评价学生。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一个学生经常受到鼓励就会增强自信;生活在表扬的荣耀中就会追求上进,学会感激。评价用得恰当,平庸的学生也会聪明起来。

1.激励评价。教育心理学家盖杰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我们要对学生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励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心理上获得满足,也能积极促使学生反思自己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2.抓住闪光点,善待后进生。许多学生都认为英语是一门难学好的课程。尤其到了高中阶段,一些学生因为成绩差而放弃了学英语。这时,教师的关心和鼓励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一旦找到了自信,就能产生良好的英语学习效率。

三、扩大视野,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使命感

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美文的鉴赏能力,还应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借鉴健康的西方文化思想。

1.挖掘教材,进行课堂德育教育。现在的《英语》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要挖掘出来,如必修2:Unitl Culture Relics中的内容涉及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精深的文化,我在介绍中国灿烂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拼搏。

2.充分利用国内外人事关系,拓展国际视野。时事本身就是一个极易引发中学生兴趣的激发点,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之外,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如在讲授The Olym Pic Games这个单元时,我搜集了许多关于奥运会的图片和介绍赛事的英语文章, 提供给学生欣赏阅读。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德育人

一个人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他以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提升一个人道德荣誉感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育德的课程必须把提升学生的道德感和塑造其品德作为终极目标。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更要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品德的塑造。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实际意义

刚刚小学毕业走进初中的学生在思想和知识上都还处在有待开发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初中生思想和观念都还不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非常朦胧,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不仅如此,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开始产生叛逆心态,很容易在缺乏教师道德和思想的指引下步入歧途。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做人做事都能有一个好的指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宗旨是加强对学生正确品行与道德素养的培养。通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增强其对法律法规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实施道德教育是新课标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教师的首要责任。

二、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德育人作用的具体做法

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应该在学生树立道德观的阶段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作为专门育德的思想品德教师更要把激发学生积极道德情感和帮助学生提升道德素养作为其首要义务。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用来培养学生正确品行和积极道德观的方法有许多,以下三种具体做法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手法。

1.以情动人

大家都知道,人的情感易受周围人的感染和牵引,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正确道德品质时可以采用真实感人的案例去影响学生情绪,引发其关于道德的思考和反省。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把讲课的内容用极富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话语读给学生听,让其领悟教学内容的精华,在思想上受到感染和鼓励。例如,教师在讲授湘教版初一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二课“直面挫折”这篇文章时可以引用自己曾经的某个受挫经历,通过讲解教师自己何时遇到了何种挫折,当时自己是如何的悲痛和无助,又是如何在自己的教师或家长的鼓励下走出困境,勇敢解决问题。这种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教育人的方法是最具感染力,最能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时要多引用自己、身边人和一些名人的事迹来给学生启发,引导他们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以理服人

我们经常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句名言来强调以理服人的重要性。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同样可以引用这一准则来给学生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要经常针对学生困惑不解的难点进行说理,通过引用经典的格言警句或名人名言来用道理分析问题,用一套极具真理的说辞在思想上影响学生,以理动情。例如,在湘教版初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一节“感悟生命”这一课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引用许多关于生命的真理来指引学生对生命有更为准确的认知。在如今这个以理服人的大环境下,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要用理性的方式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要用道理的讲解帮助他们解惑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以景激情

情景教学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法,能帮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悟真理,吸取人生哲理。思想品德教师同样也可以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中来。教师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真实的场景给学生描述场景中人物的经历和体验来告知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有置身其中的真实感,从而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习惯和树立正面的道德思想观念。情景教学法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感染和画面衬托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将做人做事的道理穿插在故事里,将故事中人物的结局好坏做一个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情感浓厚的音乐来让学生体验曲子的基调,感知音乐故事里人物的悲喜,例如可以通过播放“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来鼓励学生自强自立,这种极富趣味性的音乐教学法能很好地感染学生的情绪,引导其模仿音乐故事里人物的做法;科技的进步使得课堂教学更为高效和便捷,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图表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探索和感知图画里人物的故事,进而影响学生思想和情绪。情景教学的方式因为真实感人可以被教师加以利用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合理有效地使用场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品行的塑造上。在具体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和教学工具来通过讲故事、说道理和刻画场景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让他们在真实的事件中体会人生的哲理,从而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真正做到以德育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