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

时间:2023-05-30 09:2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激趣教学;导入语;现实生活;课外活动

生物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中很多概念和规律让学生觉得学起来枯燥无味、呆板无趣,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让学生带着快乐的情绪去学习生物,并对其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就从注重导入语的设计、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这三个方面出发,对此论题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

一、注重导入语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决定着一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就得高度重视导入语的设计,使其精彩、生动、有趣,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并且饶有兴趣地进入对新课的学习和探索中。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各种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然后依据具体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合理、适时的选用,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时,上课一开始,我就为学生展现了几张现代类人猿的照片,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我向他们问道:“通过比较和观察,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吗?”学生声音响亮地回答:“有!”“那么,人与类人猿在进化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人是不是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如果是,又是怎样进化的?今天这节课,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一探究竟!”如此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入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中。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提出富有悬念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了探索知识的良好情境,同时也有利于我们顺利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举多得!

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感受生物知识的趣味与作用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教师常常是按部就班地安排教学活动,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教与学完全分离,本应活泼生动的教学课堂也由此变得呆板无趣。其实,生物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它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所以,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在进行这一学科的教学时,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将生物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趣味与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觉得生物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觉得富有乐趣,乐在其中。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的“消化和吸收”时,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这样的现象吧,比如有些人天天吃营养含量高的食物却怎么也吃不胖,有些人就算天天粗茶淡饭,都会发胖。还有,我们经常说胃不好消化不好,那么是不是说胃就是消化的主要器官呢?”听完我的问题,学生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摇头,“还有,我们每天吃各种各样的食物,那么食物中究竟有哪些营养成分?它们是通过人体中的哪些器官消化的?消化后的食物又都去了哪里?”……这一系列问题,因为与学生的生活极其贴近,立刻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生物知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趣味和作用,从而满腔热情、满身愉悦地投入,为这节课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三、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生物课程焕发浓厚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对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进行及时改进和完善,我们还应将其拓展到课外教学中。因为周而复始的课内教学,肯定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我们除了每周固定的课内教学,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此,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感受生物学习的无穷乐趣,进而焕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了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之后,我就把学生分成了5人一组,每一组选出小组长,并且做好分工工作,然后,让他们以组为单位,在课下对学校中的学生进行随机采访、调查,询问他们在平时都常吃哪些食物,然后,依据所学的有关无机盐、维生素的相关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小品。

又比如,在学习了“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时,我们就可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如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等等,然后要求学生将其制作成PPT课件,课堂上,选取一些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课件,要求课件制作者到讲台上进行展示、讲解;另外,我们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用具,如浸泡过的小麦、大豆、清水、喷壶、废电池浸出液、培养皿等,让学生做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有关实验。这样,我们既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总之,通过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开展,我们能有效改变学生对生物学科枯燥乏味的印象,使学生对其焕发浓厚兴趣,并促使生物课堂获得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认真钻研课本教材,积极探究学生心理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创新,使枯燥、乏味的生物教学变得精彩、有趣,让学生愿意学生物、爱学生物,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进而对生物学保持持久的兴趣,且以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投入。

参考文献:

第2篇

我区于2014年暑期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为期两年的生物骨干教师研修班。我们的指导老师,南师大任红艳老师明确提出本学期研修内容围绕一节新授课的研讨展开,作为这个班最年轻的老师,我请缨作战。

2.教学片段回录

课堂反馈练习(多媒体展示)

师:课件依次出示10个反射活动,学生区分(方式:大声齐答)。

课堂片断实录:出示到第三个反馈练习时,下课铃声响起,我加快了展示的速度。第4个反射为:人吃东西时分泌的唾液量会增多。(生答:条件反射),我一愣(以为铃声的尾声让我没听到前面的“非”字),继续练习。

3.问题与反思再教

3.1问题

问题1: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时间分配不突出,分析不到位。问题2:反馈练习的方式不能准确反映教学效果,且学生在齐答反馈练习4时回答错误教师并未给予任何纠正。

3.2反思

各位听课教师以交流点评的方式盘点了这节课上的可取之处和不足的地方,经过同行会诊式的点评,我认识到,课堂不应仅仅追求活动的形式是否灵活多样,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应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在热闹的课堂对话中要有效地、有深度地提问,以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为目的。

午自习,我针对几位专家同行的批评和疑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调查问题1:人吃东西时分泌的唾液量会增多属何种反射?

调查结果:课上28人中答条件反射15人,非条件反射3人,没有作答10人。

答条件反射的15人中有两种原因:一是若题目为吃东西分泌唾液会答非条件反射,题目中问的是增多(题目又生变式)不及细想,以为不一样,不会是非条件反射,故答条件反射,共计5人。二是有人先答条件反射,我也这样答,共计10人。没有作答10人,认为题目出示太快,刚想好,他们已经答了。

答非条件反射的3人,因为人单声薄,声音被掩盖了。

3.3对策:再反馈

反馈题1.下列反射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排尿反射 E.缩手反射 F.膝跳反射 G.红灯停,绿灯行

正解:非AEFD,条BCG

反馈题1反馈结果:28人,7个判断全正确24人,错6个2人,错2个2人。

错因分析:错6个,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概念混淆;错2个,受大脑可以控制排尿反射干扰。

反馈题2: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是( )

A.吃梅分泌唾液 B.看梅分泌唾液

C.拿到酸梅分泌唾液 D.听到酸梅两字分泌唾液

正解:D

反馈题2结果:28人中22人正确,6人错选A。

错误原因:没有在意到题目问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题目没看完就选。

补救措施1:有错的同学在各组小组长处将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三类反射对比、分析、区别。

措施2:教师重新修改教学设计准备下一个班级的教学。

3.4反思后再教:

【下午另一个班级课堂教学片段回录】

师:出示望梅止渴的典故图片,问:你知道这个典故吗?

生:望梅止渴。

师:这个典故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联系吗?

生:(停顿了几秒,举手)士兵可能吃过梅子,知道梅子很酸,听曹操说前面有大片梅林,想到了酸酸的梅子,就分泌了口水,不觉得那么渴了,这应该是一种反射。

师赞赏鼓励。然后,教师拿出几枚(中午到超市新买的)话梅,“看到这些话梅,大家是不是很容易联想到吃它的时候的酸味了呢?有的同学分泌更多唾液了吧?”

然后老师把话梅分给同学们品尝。在愉快的尝梅气氛中,师出示“吃梅、看梅、说梅”分别分泌唾液的三幅图片。

请同学们判断哪幅属非条件反射?哪幅属条件反射?

生:纷纷答第1幅属非条件反射,第2、3幅属条件反射。

师(追问):看梅分泌唾液和说梅分泌唾液这两类条件反射哪一类是人类特有的?

师(再追问):从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看,人类这一特有的条件反射与什么中枢有关?

【教学反馈】

1.学案练习:(教师巡视,关注反馈情况)

请你判断:下列反射活动哪些是非条件反射?哪些是条件反射?

(1)吮吸奶汁(2)望梅止渴(3)吃梅生津(4)缩手反射(5)眨眼反射(6)膝跳反射(7)谈虎色变(8)排尿反射(9)一朝被蛇咬,十年拍井绳(10)听相声哈哈大笑(11)谈虎色变(12)画饼充饥(13)寒冷使人打哆嗦

属非条件反射的有(填序号),属条件反射的有其中属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有 随后同桌矫正,集体矫正。

4.开课感悟

这次研讨课,让我受益匪浅。今后,应加强基本功训练,如:更好的语言驾驭能力,板书的规范性书写。认真对待每节课,关注课堂每一个学生,不放过每个教学细节中所冒出的火花,不放过教学中的每个不足和败笔,要努力营造愉悦、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做到愿学、善学、乐学,努力做一名更好地为学生的有效发展服务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第3篇

“对于松毛虫,我们能不能想出一个不影响环境的防治的办法?”学生立即会从食物链中得到启发,设计出生物防治的方案。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兴趣,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演示图片

在初中生物课本中有大量演示生物多样性的的图片,合理适时的在课堂中演示它们,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在演示时可利用PPT的带背景的文本框,将需要记忆的部分遮住,再有顺序的设置文本框的“自定义动画”,“退出”效果,演示课件时随着文本框的退出,图中需强调,记忆的部分也就逐个显示出来。

3.演示实验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实验,因为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部分实验学生都应亲手操作,不能以模拟操作完全代替学生实际操作。但有个别实验却例外,如耗时很长的“观察青霉和匍枝根霉”,我们可将整个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并且插入课件中。在播放课件时,可放大学生操作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这更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情境中是学生熟悉的同学和环境,他们还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实验的真实、可信度。

4.演示知识结构及练习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以传统的板书形式展示知识太耗时费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前可将知识结构集成课件,课堂播放,这无形之中也增大了课堂容量,以便课堂留出更多时间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另外,讲授新课时的知识结构也可保存至复习时做回顾用。

5.突破重难点

对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融合最大的肯定应该就是它能突破课的重难点。如讲“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节时,要认识到: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本节的重点。可安排“三种培养液中培养青菜植株”实验,让学生先增加感性认识。方法是:提前一个星期让学生按课本进行操作,记录自己在试验过程中存在的收获和困惑。在讲课时教师将对比实验带到讲台上,让学生亲自看一看,哪株青菜长势好?哪株青菜长势弱?同时播放三种培养液中培养青菜植株的录像片,解决学生做实验的困惑。学生通过实验与多媒体相结合完成了实验,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又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录像通过听觉、视觉和思维感官功能,使学生分散了知识难点,化难为易,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再如,动画“人体呼吸运动”可动态的展示人体呼吸过程中肋骨、膈、胸廓、空气进出肺的情况;“家兔内部结构示意图”可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家兔的内部结构;视频“细菌的形态”可把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细菌的形态以动态的方式,清楚的向学生展示,这些都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6.课后辅导

第4篇

关键词:教学资源;家庭;社会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我们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教学资源.课外教学资源可以弥补课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课外教学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一、充分挖掘家庭教学资源,巩固教学效果

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的动物与种植的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都可以成为初中科学教学的课外教学资源.初中科学教科书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时变换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五节“植物的一生”的教学中,考虑到城市孩子与大自然接触较少,对于植物一生的变化很不了解,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讲解、课件播放效果不一定很好,基于这种学情分析,笔者在新课前一个多月就布置了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家庭实验,并对其中一些细致、有恒心的学生进行了实验指导.历时一个多月,通过资料的收集、制作以及后期的整理、修改,最终产生了一些较好的学生科学观察实验报告.

二、深入调查社会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社会教学资源指的是学校空间以外(不包含家庭)的教学资源,如社区资源、自然资源、社会信息资源等.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课外教学资源.

作为城市来讲,本身拥有的自然资源与农村相比并不占很大优势.而杭州所独有的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中却拥有丰富的人文及自然资源,这种课外教学资源如果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对教学效果应该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此在进行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常见的动物和常见的植物的教学中,打破常规的课堂中展现常见动植物的教学方式,新课前利用小长假,尝试让全班学生分小组进行湿地动植物资源大调查.

学生在报告中有清晰的思路:包括成员分工及介绍,调查时间,湿地情况介绍,调查拍摄到的动植物背景资料链接,以及总结反思.甚至还有一个小组的成员把整个活动的照片和录像记录下来,最终通过家长的帮助制作成一份光碟给每位成员留作纪念.

三、及时捕捉即时教学资源,加强教学效果

城市学校除了获取知识的途径众多,信息量丰富之外,传统地认识自然的途径缺失,所以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加真实的体验一直让城市教师困惑.结合我校的特色,笔者充分抓住了机会,展开了有效教学.每年的五一前后,我校初二学生都会开展“学农”活动.在今年的此次活动前,通过充分了解,提前计划,充分利用了学农中遇到的资源.

如,在带领学生去采摘茶叶的途中,让学生睁大双眼,观察路两边的植物从叶的形态上认识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简单区分.在带领学生去农田除草的活动中,让学生小心地挖出一株完整的植株根系,在农田边的小沟中清洗干净,坐在田间地头,相互比较挖出的不同植物的根系的不同点,最终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稍作点拨总结出了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区别.在学生煮豆饭的过程中充分考验的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分工合作,知识应用实际等.在我校初一新生军训活动中,笔者也会抓住教官演示灭火自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灭火器的使用,灭火的方法,如何逃生等,让学生在毫无负担的情况下在课外补充课堂知识.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四、合理利用家长教学资源,补充教学效果

学校教师职业单一,生活环境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局限性.而我们接触的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文化素养、知识背景、经验、能力、兴趣倾向、性格特点等在无形中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家长资源以其独特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了学校教师的专业缺陷,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

科学教学中很多微观的、抽象的教学内容效果均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教师讲再多,学生也难以接受.比如,在进行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空气内容教学时,其中关于氧气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教学时往往一笔带过,而这又是近年的一个重要考点,学生在此出错率也很高,作为教师,对这一块的知识又不够专业,从网上收集的资料在教学中也大打折扣,怎样让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更为有效一直让笔者苦恼不已.在一次偶然的与家长交谈中,发现该家长的工作刚好是关于工业制氧的,于是联合家长资源,安排了一次带领学生参观杭氧集团的活动.当两位教师及十几位家长志愿者带着两班共计60人的学生队伍浩浩荡荡地奔赴参观地点时,此次活动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有其他多方面的收获.在此次活动中,当学生在听到“你们是杭氧迄今为止唯一一批接受参观的初中生”时,学生的听讲更加认真.通过参观,学生了解了比课堂内教师教学更加专业、更加规范的知识,通过实物机械的亲眼所见,加深了对工业制氧的原理等的认识及了解,也一并解决了课堂上作为外行的教师所不能解决的各种问题.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也顺便参观了杭氧的“邻居”——另一大型国企杭叉厂,收获颇丰.

此外,课堂外的教学资源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省、市、区、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蕴含了丰富的课堂外教学资源.课堂外教学资源的潜力比课堂内教学资源丰富许多,如果我们能像挖掘课堂内教学资源一样对其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相信我们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沈亚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生物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89-01

从教初中生物多年,生物学科内容不多,并且通俗易懂,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好拿分的学科。但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同时,在大力提倡为学生减负的浪潮中,初中生物学科,一般的学校在初二下半学期就被结业,学校与家长从心底就开始将此学科视为“豆芽学科”、“小副科”并赋予新名字叫非基础学科。但是,现行生物课程标准着重强调,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在实践于决策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 利用实物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素养

初中生物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并附加了章节内容的插图,方便了师生的课堂教学。但是,教材中的图与实物教具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别。再有,书面是插图毕竟是平面教具。对于植物部分更显得明显,如对“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只有通过观察不同的特征才能识别植物种类的不同。对于这些具体的形态特征,光靠图,是不能全面透彻的反应的,尤其是无根、茎、叶分化植物一章,其中淡水中绿藻-----水绵,教材中附有图,但是对水绵的形态,生活环境,不通过采集、实物观察才很难真正地掌握,真正的理解。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根据教材中的讲授的内容,制作简单的植物标本,如植物----茄科、十字花科标本,指导学生用5%的福尔马林,将学生们采集制作的标本保存,师生动手共同制作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出真知的科学素养。

2 利用实践锻炼,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教师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不重视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尤其对学生的实践不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智力的提高,所以生物课堂的实效性并不强,笔者吸取了教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强化学生的实践锻炼。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从视觉感知------到生物信息传递-----到记忆痕迹-------心理表象-----创造形象思维。

运用模型、图片、挂图等形象教具让学生感知。注重实验教学。一堂生物课,要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大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最佳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在兴趣的导引下,于大脑中形成深刻的生动形象的表象。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带领学生接触大自然,辨别生物品种,通过调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感知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对于学生难以动手实践的,笔者借助多媒体,多种生物信息的渗透,摄取表象激起学生视听兴奋点,实现对生物本质认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

3 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如,转基因食品、克隆、DNA侦破,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对“研究性学习”在兴趣上创造了验证探究的条件。尤其是那些验证性实验适合初中学生操作,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生物学科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是获取知识并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学生获取知识并实现创新,提高科学素养,需要通过实验操作。如生物七年级上册《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节,探究实验:“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最快”笔者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体验。一组学生置蚯蚓于玻璃上,一组学生置蚯蚓于硬纸板上,一组学生置蚯蚓于软海绵上,一组学生置蚯蚓于水里,通过观察很清晰地得出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硬纸板上爬得最快。原因是,蚯蚓依赖刚毛协助运动,蚯蚓在粗糙的表面才能爬的最快。这一实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动手实验。笔者在实验中做好组织引导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成就的。

4 引进时事,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对于一些难以引起学生直接兴趣的知识点,笔者就引用当前是新闻或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如,七年级下册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一课时,笔者结合当前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全球变暖的现实。同学们想:如何做可以阻止当前的状况恶化呢?学生们踊跃发言谈自己的假想-----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一位同学很有创意地说:老师能否放些氢氧化钠啊?飞机在高空无人处喷些,氢氧化钠不就能吸收二氧化碳吗?虽然这话一答案引起同学们的笑声,但是这位学生能创造地联系到前面所讲的知识点。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驱动力,与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成正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注重知识系统性,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洁;科普视野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定芳;数字科普馆建设对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第6篇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降低了,但现在的学生学习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如何在“减负”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驾驭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时效性

新课程理念改革之后,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学形式越来越新颖。丰富的手段和新颖的形式给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注入了不少的生机与活力。但是却也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想品德课堂的形式被搞得很花哨,整堂课热热闹闹,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只是动嘴,动肢体,而并没有真正做到动心,动脑。学生的思维活动仅停留在表面,不仅没有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这两大块教学目标,就连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完成也不深刻。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的教师,我想谈谈如何实现思想品德时效性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否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各个阶段采取了适合学生学习的各项策略,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能轻松地教、学生能愉快地学,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里以县教育局视导我校教师的思想品德教学成败中的经验教训为例,来探讨如何深化学生活动,提高课堂时效性。在讲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14课《生命只有一次》的内容时,因为该课教材内容是:先讲生活在线——生命的追问,即生命的出现,人类的产生。然后讲探究平台——人类生命的独特性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后讲拓展天地——放飞生命和寻访身边的动植物伙伴。教师感觉教材内容顺序的设置在教师讲解过程中脉络不够清晰,于是教师对该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教师设计了三条线:生命的出现,生命的独特,生命的放飞。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同学们从这三条线入手进行分组调查,整理材料,制作投影片,最后由学生分组展示。同学们前期准备工作结束之后,制作了非常精美的课件。“生命的出现”一组的设计是:关于生命出现的神话传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人猿进化成人。第二组是生命的独特:生物生命的独特性——我的生命是独特的。学生准备了树叶,自画像。第三组生命的放飞:主要展示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感激之心,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应该说三条线密切相连,共同说明了生命只有一次。在同学展示过程中,教师不干涉,由同学们自己主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问题。三条线都展示完了,最后教师总结。

这节课结束以后,同事们在一起对这节课做出了分析、思考和评价。评价的结果是:学生表面上参加了活动,也进行了讨论、思考,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只是简单的动嘴、动手,而没有真正的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对本节课《生命只有一次》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的思考。因为学生虽然展示大量的材料,但在设计上没有挖掘出材料要展示的内涵。在学生出现了即时性问题时教师没有进行即时性讲解,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到位时,主持的学生不会继续引导。教师的问题是,在指导学生制作课件中,只注重了课件的形式和材料的丰富,而没有重视学生的设问是否精确。当学生所提问题不合适或学生回答不到位时,教师没有进行干预或纠错。为什么精心设计的课,而且花费了学生很多时间的课件,在实际课堂教学时却效果不理想呢?

在和同事共同评价完这节课以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课堂教学的过程包括:新课的引入、课堂的讲授以及课堂小结,要加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就必须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的心理分析。课堂讲授阶段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恰当地应用提问、思考、质疑、操作、尝试、探究、讨论、交流等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阶段处于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收获、不断记忆的思维兴奋状态。在这种动手、动口、动脑的动态变化中,学生才会主动学习,打开思路。

我个人认为教学中设计学生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更不能将“活动”简单的理解为“唱一唱,跳一跳”。教学中我们虽然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只停留在直观感觉这一层面上时,就需要教师去引领和提升。总之要想使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过程活动化,关键在于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不能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而是要精心设计,精心实施。

参考文献

1 奚宇东.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M],2009.6

2 张敏娟.浅谈有效的课堂教学[J].初中教学研究,2010.10

第7篇

初中新一轮课改已十年,但大部分教师对开展活动课的认识依然不足,这就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初中历史活动课现状

1.开设情况不容乐观。现实情况是,由于中考压力和师资的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对活动课教学不重视,尤其是农村校。以龙岩市为例:据调查,30%左右的教师基本不开设活动课;50%多的教师会择内容依课时开,大概七八年级每学期开一至两节;只有不到20%的教师开展比较正常,但都不包括九年级。因为九年级面临升学压力,学生学业负担重,根本无暇顾及历史这个纯等级科目。

2.教师课程开发意识薄弱。我们的教师基本上是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本身是应试教育的速成品,再加上常年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会考什么、怎么考”十分在行,但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对如何整合主题活动课与历史知识教学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因此直接导致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与创造性。《课程标准》中“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的教学目标要真正实现就显得非常困难。

3.学生对活动课缺乏热情。有些教师在活动课实施过程中,牢牢地控制着课堂的主阵地,学生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有序的“探究”。而当学生不知该如何来准备活动课时,教师的指导又不到位,经常让学生感到“一上活动课,就不知所措!”这就导致学生对活动课缺乏热情,无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所有初中历史教师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对策

(一)不断开发课程资源,让初中历史活动课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接近

1.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深挖初中历史活动课内涵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它体现的很多是家乡历史文化,这就为深挖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内涵,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一条捷径。

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一“寻找历史”,我们利用永定地处中央苏区,是老革命根据地和客家聚居地的有利条件,摆脱了课程的刻意安排,引导学生从本校开发的有关本地的革命史和客家文化史等内容来设计本课教学。这一做法达到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培养学生查找资料与分析整理资料能力的双重目的。

2.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扩展初中历史活动课外延

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整合主题实践活动与历史活动课教学就成了推动历史活动课深入开展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永定二中历史老师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远足”来推动活动课的开展,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七年级学生徒步12公里到永定一个知青农场——西溪农场,教师们就根据课程安排,让学生去寻找农场与知青的历史;八年级学生到革命老区金砂,教师们带着学生走进革命历史博物馆、走进文物古迹、走近革命人物……;九年级学生到永定土楼群中的南溪土楼群和洪坑土楼群,教师们带领着学生走进客家人的开创历史中,认识客家人的勤劳与勇敢、聪明与智慧。回到学校后,通过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组织学生故事演讲或做活动展板等,达到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目的。这就为历史活动课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依靠中考命题,充分发挥命题对教师授课的导向作用

“中考是指挥棒!”只要有中考,人们在教学中的视线就不会离开这根指挥棒。因此,我们要真正达到初中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充分发挥这根指挥棒的作用!

2012年龙岩市初中历史中考命题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第五大题综合题(一),是根据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来进行命题的。省市县普教室的教研员和一些资深教师对这一命题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触动了老师们的神经,在改卷场上,就有不少教师在探讨如何才能把活动课上得更精彩、更有效,使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得以充分的体现。

(三)改变教与学的模式,促进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进

1.提供公共资源,解决农村学校活动课难开展的问题

在龙岩市,农村校占了多数,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教师方面,农村学校历史专业老师不足,有些边远山区甚至没有一个专业教师;学生方面,不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就是住校,这使得学生生成的经验和阅历很有限,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活动课的参与程度,削弱了课堂的实效性。因此,怎样才能保证活动课的正常开展,是摆在初中历史教师面前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一个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组织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并将其整理成册提供给上课老师,有条件的还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校园网共享。

在上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课四“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时,由于学生马上就要参加地理、生物的中考,根本没有时间准备,而大部分历史老师在下载及整合音乐方面并不擅长。因此,我们请教了音乐老师和计算机老师,合力制作出一个多媒体课件,并将教学设计及相应的补充资料装订成册。我们把它上传到教育局域网,受到了县里其他学校老师的赞扬,他们说:从此能省心省力地上好这堂课了。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历史活动课,开拓的是历史课堂活动课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索个性化的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主动的、开放的和发现式的学习方式。

第8篇

1.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20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材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如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1.2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和七年级的生物课学习中,对“传粉、花和果实的结构”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对绿色开花植物“传种接代,延续生命”的过程,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方式,学生并不清楚。其中,“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抽象,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2 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花粉管萌发和双受精过程;说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2能力目标

尝试自制学具,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提高学生的阅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花、果实与种子对于绿色开花植物“传种接代,延续生命”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认同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树立为实现梦想努力学习的决心。

3 教学设计思路

3.1线索教学贯穿始终

本节课以花的梦想为线索进行教学,花的梦想是形成果实和种子,使生命得以延续。花要实现梦想需要经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这一系列的过程。这条线索把一系列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一环紧扣一环,连贯自然,使教学内容不零乱,富有整体感。

3.2自制学具突破难点

教师指导学生亲手制作“双受精过程”的简易学具,并利用自制学具演示花粉管萌发和双受精过程,边演示边用语言描述,生动形象,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自制学具的使用使学生体会到了做中学的乐趣;让学生尝试了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不但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4 教学过程

提前一天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植物双受精”的简易学具。用橡皮管模拟花粉管,两粒黑芝麻模拟两个,圆形硬纸片模拟花粉粒;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分别制作部分雌蕊(只有柱头、花柱和子房壁)和胚珠(用黑色水彩笔标出八核胚囊),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制作是为了区分子房壁、珠被和胚囊,上课时备用(图1)。

4.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播放一组花的图片给学生欣赏,让他们感受春天的气息。不同的花虽然大小、颜色、形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教师出示“桃花的结构”Flash课件,要求学生将结构名称拖动到花的相应部位,再提问:对于一朵花来说,什么结构是最主要的?为什么?(雄蕊、雌蕊)。花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是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相隔时间较长,学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遗忘,所以这部分的复习很有必要,为下面学习作铺垫。

4.2花的梦想是线索

尽管花的大小、颜色、形状不尽相同,有的高贵艳丽,芳香四溢,有的毫不起眼,甚至还有臭味,但是它们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它们的梦想是什么呢?(形成果实和种子,延续生命)它们又是如何实现梦想呢?实现梦想是艰难的,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投影呈现实现梦想的“三步曲”:(1)开花、传粉;(2)花粉管的萌发和双受精;(3)形成果实和种子。

教师以“花如何实现梦想”为主线进行线索教学,实现梦想“三步曲”的呈现又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4.3一步曲――开花、传粉

①播放“开花、传粉”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完成开花和传粉概念的填写。由于开花和传粉知识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就已学过,所以对开花和传粉的概念,只以填空的形式进行知识回顾。

②观看传粉方式的动画,比较白花传粉和异花传粉,提问:在自然界,哪一种传粉方式比较普遍?花粉依靠什么媒介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呢?

③小结:自然界中,异花传粉方式比较普遍,有漂亮花瓣、芳香气味的植物主要靠昆虫传粉,叫做虫媒花;没有漂亮花瓣、芳香气味的植物主要靠风力传粉,叫做风媒花。

4.4二步曲――花粉管的萌发和双受精

过渡设疑:完成了开花和传粉,花儿迈开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接下来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花粉会发生怎样奇妙变化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1页图文资料及信息库中相关内容,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投影出示自主学习提纲。

4.4.1子房的结构是基础

教师出示“子房纵切结构示意图”,讲解子房。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胚珠外面的部分称为珠被,里面的部分称为胚囊,胚囊内有一个卵细胞、两个极核等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再请学生拿出自制学具,辩认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卵细胞、极核。子房的结构虽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是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后面内容的理解,尤其是果实和种子形成部分的学习,需要以子房的结构作为基础。

4.4.2带你走进微观世界

①出示有关花粉的图文资料,启发学生说出花粉适宜传播的特点(小、轻),进行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育。

②播放花粉管萌发和双受精的Flash课件,强调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花粉有许多,但只有一个可以完全萌发,长出花粉管,一个花粉管内有两个,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4.4.3利用自制学具开展小组活动

以4人一小组为单位,利用自制学具,边演示边描述花粉管萌发和双受精过程。教师提醒学生用上“长出、穿过、进入、结合”等动词,帮助记忆。然后请小组代表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小结:什么是受精?什么是双受精?教师强调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并进行板书。

提问:这样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呢?

4.5过渡设疑

师:当花完成传粉、受精任务之后,花瓣等美丽的部分便随即枯萎凋谢。人们常常为朝花夕零、昙花一现而伤感,其实花只是为结出种子而开,花败之日正是庆祝一个新生命的华诞之时。你知道花的哪些结构会凋谢吗?什么结构会继续发育呢?

教师播放“受精后花各部分凋落”的Flash课件,学生看完课件后,交流得出结论: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

4.6三步曲――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①提出问题:子房是如何发育成果实的呢?先结合图片回顾果实的结构。出示一组果实和种子图片,图中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花生果、西瓜、桃子是果实,花生米、西瓜子、桃核中的桃仁是种子。)

②在学生学会区分果实和种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桃花的子房和桃的果实图片,并推测出子房的各部分的发育情况,用连线的形式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

③播放子房发育成果实的Flas对假设加以验证。师生小结,将结论以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观察思考、探索研究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7联系生活,开放思维

有些植物只有一枚种子,例如桃,而有些植物有2~3枚种子,例如花生、蚕豆,还有些植物却有许多种子,例如西瓜,这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引导学生对平时经常见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走出教材,走进生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8情感升华,结束新课

教师播放“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过程”视频,重现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一系列过程。

师:花的梦想――形成果实和种子终于变成了现实。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今天的梦想可能就是明天的现实,为了心中的梦想,让我们调整好人生航船的方向,瞄准目标,拥抱梦想!

最后教师投影出示一首有关梦想的诗歌,与学生共勉。

第9篇

一、注重激励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是表达和交流的主要平台。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不遵守纪律……在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下,我们该怎样改变学生的现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来喜欢生物课呢?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激励艺术不容忽视。例如,我在“人体的支架——骨骼”一课教学时,先展示骨骼模型,并提问:你们想研究骨骼的什么?生1:我想研究它的头;生2:我想研究它的身体;生3:骨骼会不会生病。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给予及时表扬:同学们的求知欲真强,提出了这么多想要研究的问题。接着教师再次尝试让学生来说一说: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找书来看;可以查资料;可以用模型来研究;可以通过电脑上网。教师适时表扬,你们的方法真是又多又好。在这样一种一问一答的情境中,教学自然真切,激励于无形中。有的时候教师的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轻轻的小动作,都可能让学生终身难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成就未来。

二、尝试幽默教学,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是主角,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性、兴趣很难被激发。要改变生物教学的现状,只有做到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些学生比较熟悉且富有情趣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转微观为宏观,变深奥为简明。同时教师也可适当采用游戏实验将学生置于一种自然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变异》一课时,我在课堂上采用不同性状的组合方式,请具有相同性状的学生站立,不相同的则坐下。如有耳垂者站立,无耳垂者坐下;其中能卷舌者继续站立,不能卷舌者坐下······依此类推。最后,在五十个人的班级中,往往实验到第七、八对相同性状时,站立的只剩下一人,说明这位学生在全班中性状的唯一性。而采用另一种不同的性状组合,最后剩下的又是另外一个人,也说明他在全班学生中的唯一性。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认识了人类的一些基本性状,同时也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从而懂得了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进一步理解了基因对于特定生物的意义,为知识的灵活应用奠定了基础。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启发学生有效思考

有人说人的知识就好比是一个圆,这个圆由一个个的问号组成,问号多,圆周就相对越长,圆面积也就越大,意味着人的知识越多。知识的积累就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应当启发学生多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知识来设疑,如桂花能开花也会结果吗?黄鳝属于哪一类?海豚是不是鱼?什么是两栖动物等等。将概念与生活中的尝试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同时抛出,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主动探寻,引导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带领学生利用学校的资源,尝试开辟生物园地,生物角,通过种植、观察、记录,尝试研究营养物质与生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一些常见植物的特点,以及常见校园植物的辨认,并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针对现象问一问:为什么,怎么办,努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热情。其次我们也可以应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听见的俗语、典故、诗句来激发学生学生的热情。如在学习“动物的生殖的发育”时,教师可以以这样的诗句导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或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利用这些优美的诗句引导学生分析生物现象,利用文学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激情,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多问问“为什么?”“一定需要这样吗?”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热情,创造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片质疑问难的自由天空。

四、利用多种手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新课程的实施使口传心授的教育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课程整合是大势所趋。我们猛然发现,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土壤,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田园。在教学尝试中我渐渐感觉到: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它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化解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思维活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以疑生趣 实验与实践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156-01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孔子早已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呢?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首先,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知道生物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理、农、林、医的基础,人们的饮食起居、卫生保健都离不开它。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微观上,以细胞工程、遗传工程等代表的生物工程将有突破性的发展;在宏观上,由于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耗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因素日益困扰着人们。生物学知识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的科研工作的重点已将生物学列为高科技研究发展的重点。当代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都希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力军,无生物知识便等于无稽之谈。受过这样的教育,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世纪的迫切需要。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与兴趣。

二、运用疑生趣原则,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设疑问难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的第四节《计划生育》一节时,首先提出:①“发早财,不如生早子”这种说法对吗?②“多子多福”这种说法对吗?③人口增长的问题就是解决粮食增产的问题对吗?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质疑。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迫切要求解开疑窦的兴趣上来,然后讲授《计划生育》的知识,让学生从学到的知识中回答质疑。

又如,在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先提出问题“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身体结构有什么特征?”引起学生观察思考,再引导学生将蚯蚓放置在硬纸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体上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结论。最后还可以提问“活动结束,我们为什么要将蚯蚓放回大自然?”

三、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兴趣。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还可以巩固课堂知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单位》时,可以充分利用显微镜,组织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带进实验室,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结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时时有兴奋和满足的心理体验,能满怀激情地探索:“其它的动植物的细胞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物实验中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未知的魅力,学生必然会兴趣大增。

另外,实验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一定要对实验的有关细节加强辅导,尽量使学生实验一步到位、马到成功,让学生品尝自己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给学生学习生物带来浓厚的兴趣。

四、联系实践生活,寻求兴趣。

“兴趣的基础是需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未必能使学生的兴趣持久,现代社会处处离不开生物,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课在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的兴趣才是自然的。学好生物学,学生就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在学习人体生理卫生时,利用投影、挂图、录像或课件,让学生感受各种器官在自身的实际位置、生理特点。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针对学生坐、立、行、走姿势不够端正的现象,在学习了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经常训练,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第11篇

【关键词】科学;多媒体技术;有效教学

教育是依靠一定的教育媒体进行的有目标性的一种社会活动。实践表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学生的对学习的要求,着眼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主导—主体式的探究教育教学新模式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接纳和喜爱。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主导—主体式的探究教育教学新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网络学习环境地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实现了信息技术特别是较常用的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亲密接触,不仅促成了教学理论的新陈代谢,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更进,而且多媒体技术和科学课程在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的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有机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动机,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科学的能力,为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科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多媒体技术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处理各种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的合成技术,还可扩展到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一般就被总称为多媒体技术;二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最终形成系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多媒体系统,系统中的各种媒体互为补充,协同作用,使系统整体功能要比各个媒体功能的总和更为强大和丰富有效。本文所指多媒体技术是仅指第一种涵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有限时间里,合理地运用教材,并且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尽可能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益,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科学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教学双方互动的场所,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科学课件,以课件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一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吸引并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后发现,兴趣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倾向,更是学生成长的起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科学发展观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教师说教,学生坐在那里安静地听为主,是授和受的简单关系。这样的课堂教学犹如一潭死水,甚至会引起一小部分学生产生昏昏欲睡离开学习情境的感觉。事实也发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兴趣较难被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较难保持,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容易被打开,课堂教学和效果大打折扣。众所周知,初中科学的教学内容有不同于其它科目的优点,那就是其内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如果尝试着找回自然存在的东西的活力,原本比较枯燥的科学知识将变得有生气、有生命力。

案例一:《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上课伊始,展示一段视频(两百多只白鹭飞临某大学城的壮观场面),给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导入氛围,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有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到课堂中。基于本节课感性知识较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也较丰富,在课件设计中,建议融入了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视频,可包括鱼的洄游和大雁南飞等色彩斑阑的图片;一段斑马迁徙的视频;燕子低飞、蚂蚁堵洞、猫头鹰、老鼠昼伏夜出;牵牛花、夜来香、迎春花、夏荷、秋菊、冬腊梅等等赏心悦目的图片。采用你赏我析,我问你答,个体观察小组讨论,你质疑我释疑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整堂课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被吸引被保持着,课堂教学相当有效。

可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并运用到科学课堂教学中后,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并且还伴有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清晰明了的图文说明,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地刺激初中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并沉浸在当前的教育情境中。不仅能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保持注意力,更能主动参与理解教学的新内容。

案例二:在《动物的觅食和防御行为》一节中,课程设计了一个动手动脑的小练习,请根据动物防御行为的特点,对以下动物进行分类。可设计一个Flash课件,利用竞争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玩中学。设计为,显示分类项目和动物图片为两栏,用鼠标点击拖动动物图片放置在相关的分类项目框中,如果分类错误则该动物图片将会强行返回原来的位置,直到学生将其分类正确为止。在反复练习中,不仅动手还可动脑,即在游戏又在学习,在欢声笑语中培养了学习兴趣,也掌握了每种所列动物的防御类型。

可见,多媒体技术一旦恰当地运用于科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并促成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实现了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角色转变的。那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有启迪、有收获,就会进步了。这吻合了体现科学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评估标准之一,即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怎么学、会不会学、学的好不好”。

第二、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准确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学说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把新知识和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建立某种联系后,才能建构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当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某种科学事物或现象的表象时,却要让学生通过教师对该科学事物或现象的语言描述来达到认知消化的目的,对学生而言无异是水中花、镜中月,让人不知所云。这样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难以突破教学的难点,但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是课堂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高低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浙教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关注点从纯知识记忆转向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所谓深层理解是指学生对所学的新内容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当学生需要时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出来。但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智力年龄因素的影响,对某些知识理解不深不透,仅停留在表象的层次,难以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形成深层理解。因此如果教师在注重教学细节的前提下,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不断地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尽可能多地促成学生理解向深层递进,就有希望使课堂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用于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几个案例。

案例一:《月相》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虽然学生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能观测到不同的月相,但是对月相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却不大清楚,即使是通过两个课堂活动的操练学生也还是很难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对月相的变化规律就达不到深层理解。针对这个教学难点,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月相变化的课件,先利用课件分别依次演示每一个典型月相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同时还让学生在脑子中想象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大致的位置,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轮播一个月里典型月相的变化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两个层次的递进演示,帮助学生先建立从具体到抽象、从片断到整体的认知过程,后实现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这一难点的突破。课后许多学生反映,能真正理解了月相变化这一自然规律的来龙去脉了。

案例二:《原子结构的模型》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核外电子及其微观运动,由于微观粒子的运动人的肉眼观测不到,也无法触摸到,以往凭教师讲解、学生想象总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核外电子的运动制成相应的动画课件,在课堂中边演示边讲解,既可以认知原子的基本结构,又可一目了然地观测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规律。

多媒体技术地运用不仅仅是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对知识地深层理解。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科学课课件,可以创造性地更合理化地使用教材,实现教材地开发和再设计,能做到把过程全面科学展示出来,实现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能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处理、归纳和总结,能让学生在变中求联,在联中求变,可以做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导向,让学生的认知在“最近发展区”不断产生冲突,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状态主动地从平衡状态过渡到不平衡状态,再从不平衡状态过渡到新的平衡状态,在动态变化中不断螺旋式上升,直至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准确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第三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传统课堂教学依靠一本书,一支笔,再加一张嘴实施,但目前浙教版初中科学涉及的内容广且杂,一堂科学课的内容牵涉到的信息量很多,如果完全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因为大量的板书书写、语言描述等原因,造成课堂内容完不成,导致课堂有限时间的利用率不高,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把需要书写的板书内容,例题的解析过程,课时小结等融合到课件中,还可以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现象问题在课件中以一过性的方式展示出来,甚至还可把需要的人文历史、科学家引入到课堂中,这都能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特别是习题练习课和单元复习课如果引入多媒体技术的话,更能扩大教学的容量。只要让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较大密度的教学任务,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变化、改革和学习;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教师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资料仪器等,成为学生产生意义学习动机的促进者。提出课堂有效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更是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关注和认同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并与传统课堂教学的长处相结合,不断去探究、去研究、去优化,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完美,更有实效性,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相得益彰,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张建伟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2001(09)

第12篇

1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水中的藻类植物”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方面,它是继第一节“水中的动物”之后对水中生物的继续研究;另一方面藻类植物特征的学习又为下一章“地面上的植物”作了很好的铺垫。

教材从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海带和紫菜出发,并通过水绵的观察实验概述出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最后以举例的方式概述藻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此部分内容较少,但学生对于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因此设计了以下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

① 加入了对几种藻类标本以及实物的观察,更直观地展示出藻类植物特征。

② 在观察水绵实验中加入了对水绵永久装片的观察和另一种藻类刚毛藻的比较观察、对水绵染色后细胞核的观察以及水绵模型的制作。

③ 学生演绎“藻类植物大聚会”的小品。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综合观察比较几种常见的藻类植物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实验和模型制作,说明水绵细胞的结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和小品活动,概述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2 能力目标

熟练观察技能,尝试完成“观察水绵”“制作水绵模型”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观察、实验动手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一系列学生活动,培养观察、实验、建构模型、探求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通过小品“藻类植物大聚会”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3.1 教学重点

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2 教学难点

进行“观察水绵”的活动,阐述水绵的结构特点。

4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准备紫菜、海带、石花菜、羊栖菜4种海藻;准备“观察水绵”实验的材料用具;准备制作水绵细胞模型的材料用具;编好小品“藻类植物大聚会”的台词。

5 教学过程

5.1 情境创设引入

学生观察衣藻的模型,观看衣藻的相关视频。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衣藻的生活环境和结构特征,阐述衣藻就属于水中的一种藻类植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强烈欲望,从而引出课题――水中的藻类植物。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藻类植物都像衣藻那样微小吗?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吗?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都和衣藻一样吗?藻类植物含有叶绿素吗?能进行光合作用吗?(通过观察细胞结构阐明)藻类植物对人类有益处吗?越多越好吗?

5.2 概述藻类植物

学生活动一:观察各种藻类植物的标本,以及课前准备好的海带、紫菜、羊栖菜、石花菜几种藻类植物。结合书本P55和海带的相关视频,学生思考:藻类植物都像衣藻那样微小吗?藻类植物含有叶绿素吗?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吗?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都和衣藻一样吗?这样概述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教师活动:边设问边引导学生补充海藻的概念,简单介绍褐藻、红藻、绿藻的分类。简单阐述制作藻类植物的几个部分切片。与学生共同总结藻类植物主要特征:大部分藻类植物含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其中衣藻、小球藻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藻类,海带和紫菜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多细胞藻类。

活动意图:让学生直接观察各种藻类及标本更直观,结合视频和教师阐述更具体,师生能达成共识,初步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提出问题:下面要登场的是今天的主角――水绵,水绵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藻类?水绵生活在哪里?我们以前接触过水绵吗?还记得恩吉尔曼的实验吗?水绵的形态结构尤其是其中的叶绿体真的长得像恩吉尔曼观察到的那样吗?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问题及对证明光合作用场所实验的回顾,使学生初步了解水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过渡出下一部分内容。

5.3 观察水绵

学生活动二:通过图片了解水绵的生活环境,观察水绵,思考:水绵的颜色和形状如何?用手触摸水绵,有什么感觉?水绵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水绵每个细胞形态、结构如何?水绵有没有叶绿体,什么形状,怎样排列?水绵有根、茎、叶等器官吗?

5.3.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观察水绵的永久装片

学生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教师强调对光的注意事项及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的原则。学生观察水绵永久装片。

设计意图:对水绵永久装片的观察为接下来分辨水绵作好铺垫。

5.3.2 学生制作临时装片

学生完成活动单上制作藻类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活动单部分示意:

取 取一片洁净的___________

滴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

夹 用镊子夹__________藻类,放在水滴中,并分开展平。

盖 盖上__________。

两个学生一组,分别从1号、2号烧杯中取藻类制作成临时装片,观察后判断1号烧杯中的是水绵,2号烧杯中的是另一种藻类(刚毛藻)(图1、图2)。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显微镜的操作,同时选取一些学生制做的临时装片并通过数码显微镜呈现,引导全班学生讨论。学生最终找出水绵,判断1号烧杯中是水绵的依据是其细胞有典型结构特点:绿色、带形、螺旋状的叶绿体。

设计意图:通过水绵与另一种藻类细胞结构的观察、比较,既直观看到了水绵细胞的叶绿体结构特点,又剖析了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印象更加深刻。

5.4.3 观察水绵的细胞核

学生用碘液染色,进一步观察水绵的细胞结构――细胞核。

设计意图:这样既深入了解了水绵细胞的其他结构,又剖析了难点。

5.4.4 水绵细胞的结构

学生说出水绵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完成活动单(见图3)。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说出水绵细胞各部分结构。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剖析难点。

5.4.5 实验总结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活动单。活动单部分如下所示:

水绵是一种__________色呈丝状的淡水藻类植物,用手触摸有黏滑的感觉。

水绵是__________(单/多)细胞藻类,每条水绵由许多结构相同的长筒状细胞连接而成。水绵__________(有/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水绵细胞中有__________状的叶绿体,能进行__________制造有机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一一填写,并板书总结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设计意图:讲练结合,既是“观察水绵”这一活动的总结,也是本节的一个总结。这样既剖析了难点,又突出了重点。

5.5 制作水绵细胞模型

学生活动三:利用教师课前准备好:塑料盒、保鲜膜、绿纸条、白色小球、剪刀等材料,两个学生一组,各显身手,制作水绵细胞模型。

教师活动:将学生做好的模型实物投影展示,师生共同交流,强调水绵叶绿体的典型结构。对做的又快又好的一组同学进行奖励。

设计意图:所谓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模型制作这个拓展活动,既剖析了难点,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奖励也是为引出下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5.6 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活动三:学生代表表演小品“藻类植物大聚会”。原创台词如下:

藻类植物大聚会

紫菜:大家好,我是紫菜。今天是我的生日,家里来了很多的亲戚,可热闹了!

海带:我是海带,祝你生日快乐!水绵让我带了礼物给你。

紫菜:水绵为什么自己不来?

海带:他虽然是我们的亲戚,但他在淡水中,来不了。

紫菜:哦,我怎么忘了。还想让他给我清热解毒来着。对了,那小球藻和衣藻也来不了了哦,他们含的蛋白质可多了。

海带:没关系,有我啊,我的作用大着呢。我可以食用,还含有丰富的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紫菜:什么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马尾藻: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大脖子病”。我是马尾藻,我和海带都属于褐藻家族,我们的作用可大了,可以从我们身上提取褐藻胶和甘露醇制药、工业用、造纸用等。我还能做饲料和肥料,用处说一夜都说不完啊!

石花菜:我来了,我来了。马尾藻,你就别嗦了,我是石花菜。紫菜,祝你生日快乐!猜猜我给你带了什么礼物?

紫菜:你也是我的亲戚吗?

石花菜:气死我了,你连我都不认识了,我和你可都是红藻家族的呀,我们都可以食用,味道可鲜美了!

紫菜:哦,想起来了,你肯定也和我们一样都没有根、茎、叶。

石花菜:是啊,是啊。我身上还能提取琼脂用来做果冻呢。猜出来我给你带的是什么礼物了吧。

紫菜:肯定是果冻吧。

石花菜:答对了。

海带:紫菜,我看大家都来的差不多了,要不我们就开始生日宴会吧。

紫菜: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尽情享受阳光,发挥我们最大的功效――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吧。

大家一起说:好啊,好啊,最好再把这里的水质改善改善。

马尾藻:我看大家聚一聚就赶紧散了吧,去给鱼类做饵料,不然我们这么多藻类一直聚在一快可不得了。石花菜,你说是吧?

石花菜:是啊,我们太多,繁殖的太快对人类可就没那么多好处了,对了,人们管那叫“赤潮”还是“水华”来着?

紫菜:是“水华”。

海带:是“赤潮”。

紫菜:“水华”。

海带:“赤潮”。

紫菜:“水华”。

海带:“赤潮”……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总结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简单讲解“赤潮”与“水华”的区别。安排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引发海洋“赤潮”或湖泊“水华”的原因及治理办法,为下节课的交流与探讨做准备。

设计意图:用小品活动代替简单枯燥的呈现,使课堂气氛相对活跃,同时既很好地道出藻类与人类的关系,又强调了藻类的一些主要特征,是一个总结性的收尾。

5.7 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