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桃花源诗翻译

桃花源诗翻译

时间:2023-05-30 09:2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桃花源诗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桃花源诗翻译

第1篇

1.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一词作注时说:“[外人] ,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就是说与下文“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一样,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2.我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当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不同的人;而“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两种“外人”所指不同。

3.理由如下:

《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应视之为桃源文化与世间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如果“此中人”的衣服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又如何碰撞得起来?

文中的“外人”所对应的主体不同,前一个是对应于桃花源外的世人――“渔人”,后两个是对应于“桃花源中人”,前一个“外人”当然不可能同后两个“外人”一样。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的小记,诗中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对应的一句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法”是说仍沿用先秦时的方法,这二句是说礼法衣裳都保持了先秦古风。自然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所处的东晋不同。

如果将《桃花源记》搬上舞台,有什么样的导演会将“桃源中人”的发型服装等设计得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即“渔人”)一模一样呢?

关键词:《桃花源记》、“外人”、不同、初中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一词作注时说:“[外人] ,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这里的“下”指的是下文中的“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也就是说,文中的三个“外人”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认为这样注释是错误的,文中的“外人”所指不同。

按照教材中的注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应当翻译成: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人女人的衣着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桃花源内外的人衣着“完全一样”,显然是不符合陶渊明所追求的仙境――“世外桃源”中“世外”之原义的。

我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当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不同的人;而“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两种“外人”所指不同。

其理由如下:

一、从文气贯通上讲不通

据文意,“渔人”初见桃林而“甚异之”,好奇心驱使他“欲穷其林”;当“林尽水源”之后,“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此时的“渔人”感到更加惊异,于是“便舍船,从口入”;穿过山洞之后,乍一见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以及大片的良田美池桑竹之时,自然是又惊又喜;此时忽然见到其中往来耕作的男男女女,顺理成章应当会给“渔人”一次“更大的”惊异,如果“渔人”见到的“桃花源中人”(似乎可以称之为“仙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也就是“桃花源中人”穿着的衣服同“渔人”日常见到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一样,则司空见惯,何惊之有!若不令“渔人”再次惊异,则文气嘎然中断。

另外,下文即有“见渔人,乃大惊”句。桃花源中人的衣着既然已经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一样,见到与自己衣着一般无二的“渔人” 也许会因为是陌生人而感到奇怪,怎么会“大惊”?故而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渔人”理应不同,此处的“外人”应当是指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同的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代表――“渔人”意料之外的人。

《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应视之为桃源文化与世间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如果“此中人”的衣服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又如何碰撞得起来?

二、从情理上讲不通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是站在“渔人”的角度,用“渔人”的眼光去评价的,“渔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代表,他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角度出发,判定“桃花源中人”为“外人”,一定是指“桃花源中人”与“渔人”自己这个“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同的人,也就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迥异的人,我们今天也常常把与自己不相类属的人称作“外人”,就是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忽然见到外国人时,称其为“老外”,在“老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中国一无所知时,他们的衣服怎么会同我们一样呢?

而后文的“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站在“桃花源中人”的角度,用“桃花源中人”的眼光去评价的,理所当然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了。

“桃花源中人”避秦时乱而寻觅到这个“世外桃源”,并与外界完全隔断,因为“遂于外人间隔”,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因为安居乐业,不愿受到“外人”的干扰,才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于文中的“外人”所对应的主体不同,一是对应于桃花源外的世人――“渔人”,一是对应于“桃花源中人”,前一个“外人”当然不可能同后两个“外人”一样。

三、与陶渊明自己的注解相悖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中只是选了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而舍弃了后面的“诗”,其实,作为诗人,陶渊明是将“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作为一个整体去创作的。正规的选本如中华书局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作《桃花源诗并记》“并记”二字特意用小字标出,说明“记”是“诗”前的小记,二者是一个整体,“记”是附注,“诗”才是本体,二者珠联壁合,相辅相成。

诗云: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在《桃花源诗》中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对应的一句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解为“俎豆衣裳犹古法、俎豆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法”是说仍沿用先秦时的方法,这二句是说礼法衣裳都保持了先秦古风。

陶渊明吸取了《老子》“小国寡民,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思想,着力揭示出桃源民俗文化的特质:礼法、服制仍保持先秦古风,意味着古老美德的保持。如果同桃源外喜好奢侈的风气一样,古风何在?美德何在?且陶渊明说:“悉如外人”的“悉如”是完全一样的意思,如果序文说桃源中人的衣着完全同当时桃源外的人一样,诗中又说“犹古法”、“无新制”,岂不自相矛盾?

四、与后人的旁证不合

唐代的王维非常推崇陶渊明,王维有一首仿陶渊明《桃花源诗》的《桃源行》,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

由“居人未改秦衣服”,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衣服已经与“秦衣服”有了很大的不同,王维在此特意强调了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仍然是秦代的式样,定然不会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东晋时代的人衣着完全相同的。

通观《桃花源诗并记》全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桃花源中人”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相类属的“另一类人”,无论是行为习惯、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还是衣着打扮都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着很大差异的。

陶渊明虚构《桃花源记》这个故事是有所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年战乱纷起的环境中,针对世风日下,社会动荡,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构想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争、人人各尽所能地劳动,人们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融洽友好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中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种本质的不同必然会在他们的衣着上有所体现,陶渊明是不会让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相同的。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简单问题,如果将《桃花源记》搬上舞台,有什么样的导演会将“桃源中人”的发型服装等设计得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模一样呢?

我们完全可以用“极化归谬”的方法来论证一下:

我们设定一位西装革履的现代“渔人”有幸进入“桃花源”,他发出“桃花源中的人穿的衣服全部同外人一样”的感叹。这里的“外人”会是现代“渔人”眼中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现代人吗?桃花源中人的衣服会同我们的这位现代“渔人”完全一样,也西装革履吗?显然,说“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并与“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相同,是完全错误的。

第2篇

将其翻译成土家族现代的“五句子”就是:娇艳的桃花,闪耀着火苗一样灼人的光华。在这美丽的春天,姑娘就要出嫁,将建造一个温馨的新家。

多么诚挚的婚礼祝福啊!如此朴实的语句数千年来,打动了千万人的心扉。如果优美地唱给新娘听,新娘何其幸福。桃花,桃花,美丽无比的桃花,象征亲情、友情、爱情的桃花――几乎可以象征一切美好情感的桃花,功不可没。

千百年来,人世纷扰,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许多高洁之士向往内在的安宁,留下了许多关于桃花的名篇。

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纵横阡陌上的袅袅炊烟,一如《桃夭》和谐美妙的祝福,穿透数千年风雨,至今仍是我们的梦境,在我们的向往中定格,久久不散。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仙李白与汪伦深厚的友情,在依依送别时,在宛如桃花酒般浓烈的氛围中,在跨越千年时光后,在我们心头,依然得到醉人的升华。

岁岁桃花开,年年人不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千年来,崔护有名的桃花诗句,错过的姻缘,让人遗憾千古。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桃花处处开放。《水浒全传》内,桃花山下,上演土匪周通无理抢亲的闹剧,在侠义人物鲁达的干预下,无果而终,让人捧腹近千年。《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将相传奇。《西游记》中的天宫蟠桃树“三千年一开花”,让我们想象其花期该有多长!《红楼梦》中袭人姓“花”,其命运更是被作者曹雪芹“规定”为桃花的性格而得善终。

现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有个桃花岛,岛主是武功奇绝、桃花一样风流潇洒的黄药师。他的女儿黄蓉更是了得,桃花一般容颜秀丽,精灵古怪。

当代,唱起桃花歌,莫过于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

笔者就出生“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桃花源记》“武陵源”武陵山余脉的一个半山腰,而且出生“在那桃花盛开的时候”――农历阳春三月。在我的故乡,每到春天,有三种鲜花漫山遍野――洁白的樱花、粉红的桃花、鲜红的映山红,次第开放。桃花颜色比樱花浓,比映山红淡,花期却最长,而且会结出大而好吃的果实――樱桃小,吃多了头闷疼;映山红干脆就没有好吃的果子――仙桃花、六月桃花、血桃花、甜桃花、野桃花,一树树,象大朵大朵粉红色的云彩,飘满嫩绿的山野,生机勃勃,让人心花开放。

我曾写过这样一首散文诗:

第3篇

问题举例:

1.《伤仲永》

在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中,对"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中"泯"字的解释,把"泯"解释成了"完全"。而对全句的翻译则为:"才能完全消失,如同常人。"然而"泯",在古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消失",并没有"完全"的意思。而且结合全句及全文的意思,作者要强调的是仲永才能的消失,"然"在此处可以翻译为"......的样子",按课文注释中对"泯"字的解释,"泯然"应解释为"完全的样子"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因此,"泯"只能解释成"消失"不能解释成"完全"。

同样在本文中,把"贤于材人"的"贤"解释成了"胜过、超过",其实"胜过、超过"应是"贤于"二字的合解。单独的"贤"应是形容词。

2.《木兰诗》

在《木兰诗》一文中,对"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中"思"和"忆"的注解。课文注释为:"何所思:想什么。""忆:思念。"这样的注解过于肤浅,且使整个意思显得嗦、含混。这四句诗用了两个复沓手法。前两句是父母所问:女儿啊,你叹息什么?是不是有了儿女心事了?后两句是木兰回答:爷娘啊,女儿可不是有什么儿女心事啦。"在这种铺垫的基础上,自然引出了下文写木兰的叹息,突出了木兰"昨夜见军帖"、为父年迈弟年幼而自己身为女子而叹息,为能不能替父从军而忧虑了。基于上述考虑,这两个词的注解,应该是:"思、忆:同义,指男女情爱之事。"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很多年来不少人大都按语文课本的注释讲解为:"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它们既然容易辨认,但联系下文"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岂不显得互相矛盾?实际上这里作者为了简练含蓄采用互文的手法,雄兔举脚扑朔而双眼迷离;雌兔双眼迷离而举脚扑朔,意思是雄兔和雌兔脚都扑朔,眼都迷离。正因为如此,所以两兔跑着的时候就分不出雄雌来。

3.《桃花源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落英缤纷"中"落英"一词,书下的注释为"落花。一说,初开的花。""意象"的概念萌生于汉代,发展于晋代,是说内在的抽象的心意(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外在的具体的物象(象)来表达。《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的序文,作者借这一虚构的美景来委婉曲折地展示作者的美好理想。作为诗文大家,陶渊明截取的生活景象不可能是颓废伤感的"落花",而应是蕴含美好的初蕾,即"初开的花",这才吻合作者的心境,以"象"达"意"。且已有研究者指出,屈原的"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中的"落英",它的意思是初始的也即刚绽开的鲜嫩。因此,应将"落英"一词的书下注释改为"初开的花。一说,落花。"

4.《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文中,"曾不吝情去留"一句,书下注释对"吝情"的解释是"舍不得",此说一是没解释清楚"吝"的意思,二是和全句也不谐调。如将"吝"解释为"感到为难",却很好。"吝情"是"感到难为情"之意,"不吝情"是"不感到难为情"。全句应是省略句"曾不吝情(于)去留","去"是离开;"留"是留下、留宿。去留,是偏义词,意思是去,离开。全句的意思是"对离开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来表现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5.《岳阳楼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浮光跃金"一句,书下注释为"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把"金"理解为"金色"。从表达的角度看,"浮光跃金"与"静影沉璧"是一组对偶句,"金"与"璧"词性应相同,该是名词。"静影沉璧"是比喻句,是"静影如沉璧",那么"浮光跃金"也应是比喻句,是"浮光如跃金"之意。不论从具体语言环境还是生活实际,"金"应理解为"金子","浮光跃金"应注释为"水面上浮动的月光像跃动在湖面的金子"

再如,本文中"岸芷汀兰"一句,书下的注释为"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这句话运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翻译时,应前后句互为补充,否则就把意思理解错了。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同理,"岸芷汀兰"的"岸"不仅有"芷",也有"兰";"汀"不仅有"兰",还有"芷"。全句的注释应为"岸上、小洲上的小草和兰花。"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训练 有效方法

阅读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活动,学生能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初步获得文章的基本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可见,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将其综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师生对话,设疑激趣

在新课标指导下,课堂教学要注重“以生为本”,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他们对新鲜事物仍充满着好奇。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一点,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我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个简短的视频:在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树叶茂盛的桃花林中,走来一位诗人,他满怀愁绪、愤慨无奈,于是他只能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引发学生根据播放的内容联想一个成语,即“世外桃源”,然后说:“下面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看看世外桃源的美好,亲身感悟那美好的世外桃源。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1)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描绘桃花源的美好?(2)作者为什么要创设这样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它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吗?有什么寓意吗?(3)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学生带着问题与好奇来阅读课文,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下,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阅读也更加认真了,还能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将自己的疑惑解开,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种阅读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阅读训练的效率与质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在课下的时间里也能自主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理解,分析体验

要对阅读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就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而不思则罔”,在阅读时如果只是一味地为了读而读,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作用。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而不是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掉一个,将之前读过的内容都忘掉了。要在阅读并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形成一种阅读模式,养成科学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海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领会这篇文章的内容,我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将课文分成了三幅不同的画面:第一幅为风卷云集,海燕在空中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为暴风雨迫近,海燕勇敢地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为暴风雨降临,海燕呼唤暴风雨。这三幅场景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以暴风雨逐渐逼近为线索,按照海面上的景象变化而逐步展开。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分层梳理,能够较好地理解文章层次,并能体验到暴风雨来临时海燕的迫切心情。另外,海燕的行为与海鸥、海鸭、企鹅等也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突出。让学生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逐步分析与体验,能让自己更贴近作品,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有利于挖掘文章主旨和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三、反复朗读,心口并用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通过阅读,用作品展开对话,是对作品观点态度的一种再理解和再创造。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能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缜密,情感体验更丰富,表达得更准确、更生动,便于学生准确地掌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情怀。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其文字简练、对仗工整、内涵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朗读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味;朗读可以促进记忆,通过熟读而能够背诵,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还能提高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时,我提倡采用反复朗读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宋代陆游的诗《游山西村》时,我就让学生先进行反复朗读,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文章注释,将这首古诗翻译出来,我再对重点诗句加以剖析,学生对诗的理解像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方面,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山泉在溪流中川流不息,草木越来越茂密浓郁,蜿蜒的山路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辨认。正在迷惘不知所措之时,突然看到前面的几家农舍,坐落在花木之间,诗人豁然开朗。另一方面,它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人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令人回味无穷。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可以从中领悟到生活哲理――不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坎坷难行,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乐观、坚强、勇于前行,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光明与希望。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学生能够在阅读时形成惯性思维,有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鉴赏阅读,感情升华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章优美、形象、生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认真思考,并充分展开想象,感受作者的写作意义,让学生将自身的活动经历和生活所感融入作品的境界之中,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例如,在讲《背影》一文时,在学生了解了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后,我让学生再认真仔细地读几遍课文,并对重点句子进行分析,说出自己的见解。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一系列的事情,如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等,父亲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学生在认真鉴赏与分析后,能够理解父爱的无私与伟大,并能通过这些具体的小事,联想到自己的父亲默默无闻地为自己做的那些事情,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真切体会着父爱的无私。另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诵咏吟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积累阅读素材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其阅读素质。

总之,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拥有强烈的阅读动机与兴趣;要对文章进行细致的剖析,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并对重点段落及语句进行鉴赏,使其情感得到升华。另外,想要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在课堂上进行文章的分析与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多读书,多揣摩文章的意境,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情境。在语文阅读训练中,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遵循正确的教学规律,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达到事半功倍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

谈及道教仙家胜地,声名最著者当推“洞天福地”。洞天福地之说在早期道经《道迹经》、《真诰》中已现端倪,观念之形成亦不会晚于东晋;盛唐时高道司马承祯编集《天地宫府图》将之系统化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与七十二福地;唐季杜光庭于《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中称:

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则有灵宫秘府,玉宇金台,或结气所成,凝云虚构。或瑶池翠沼流注於四隅,或珠树琼林扶疏於其上。神凤飞虬之所产,天泽马之所栖。

就中景观,非凡世所有。考洞天福地之源,其初为山中洞府而非宫观类建筑。《释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古人以成仙之人当居崇山之上,推想其处所则深藏岩穴洞窟之中:

吴大帝时,蜀中有李阿者,穴居不食,传世见之,号为八百岁公。(《抱朴子内篇・道意》)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也。久在于东阳谷口,携弟子登崖穴处。御六气,守三一,冬夏不改其服,颜色日少。(《云笈七签・洞仙传》)

洞穴是山体中岩石的空区,多生于岩崖深处洞口亦较为幽闭不显。它的这种空间特征跟“壶”腹大口小、中空的构造是可以相照应的。洞者,通也,洞天福地连通另一番玄妙境界――《晋书・许迈传》记载茅山洞天说:“余杭悬山近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门,潜通五岳,陈安世、茅季伟常所游处”。洞天福地虽可与地理名山所在对应了了,但世上可寻见者不过略当于壶体口径的部分,其广大腹地区域并非存于凡尘的时空维度之中:“乍标华於海上;或回竦於天中,或弱水之所萦,或洪涛之所隔,或日景所不照,人迹所不及,皆真经秘册,叙而载焉”(《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非仙缘道行具足者是不得窥其口径的。

其实在《神仙传》壶公故事之中,“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唯长房楼上见之”,壶公亦对长房言:“卿可教,故得见我”――这种隔凡断俗的幽闭性已了然矣。作为后世小说杂记中仙家福地代称的“桃源仙境”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武陵渔人亦是在极偶然中得见了世外桃源的入口: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行文清晰细致地刻画了一个隐蔽狭隘的“壶嘴”状仙源入口,由此渔人到达了壶中腹地一方与世隔绝的理想净土。不仅如此,渔人去后重来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桃源仙境“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陶渊明《桃花源诗》)。

“桃花流出武陵洞,梦想仙家云树春”(唐刘商《题水洞二首》其一),古人眼中的桃花源绝非仅仅一块平凡的避世安身之地,更是仙人怡然长驻的福地洞天;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将“桃源山洞”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三十五:“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天。在玄州武陵县,属谢真人治之”。

诸洞天福地虽记述各异并分出不同的高下层级,归旨却无不同:藏于山深的洞口为仙源入径,向道之人通过勤敬不懈的修行活动最终进入到洞天之内的博大神仙境界中。这种自外而内、由窄入宽的壶状形态及特点正是与道教洞天福地的宗教期望相契合的,可以说将“洞天福地”之“福”训为音近之“壶(瓠)”未为不可;五代高道吕岩在《赠罗浮道士》诗中即言:“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壶天”亦是常见的道教仙境的代称。

究道教“壶天”之典,亦出壶公故事。仙传记载卖药翁壶中藏有一时空特异的绝妙所在,“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后汉书・方术列传》的相应篇章亦记述壶内“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壶中天地”自是仙气氤氲,金丹玉液、碧桃红树、水榭琼楼乃至羽士仙姬无所不该,俨然玄都帝乡之景致;而居此之人则过着仙家真人的自在生活――个中情景恰是道教长生长乐的神仙境界之写照。南宋高道白玉蟾在武夷修仙传道的止止庵即建在一处壶天胜地:

上有天鉴池,可以通弱水,下有升真洞,可以透蓬莱。若武夷千岩万壑之奇,千山万水之胜,莫止止庵之地若也。云寒玉洞,烟锁琪林,紫桧封丹,清泉洗玉,猿随羽客,鹤唳芝田。铁笛一声、草仙交集,螺杯三饮、步虚泠泠。盖可以歌太空紫虚之洞章,吟玉灵羽翮之仙曲。然则尘埃不碍眼,古今皆一时,而绛幔虹桥之事,犹宛然矣。奇哉,青草青,百鸟吟,亦可棋,亦可琴。有酒可对景,无诗自咏心。神仙渺茫在何许?武夷君在山之阴,孤舟只棹归去来,琼花满洞何处寻。岂非止止庵清绝胜妙处也?

庵堂坐落于武夷三十六峰第一峰九曲溪头第一曲,地属山间谷地――它背倚幔亭峰,面对虎啸岩,左为天柱峰,右临铁板嶂,居前则有溪水流注于南;四山环绕一水抱流所成之风水佳地,形貌外密中宽、地呈椭圆,宛在壶中。恰如壶里暗藏福乡逍遥地之仙话,此地亦天地灵气之所钟,仙蕴扰扰:始有太姥元君结庐,次有张湛、后有毛女鱼道超、鱼道远,晋人娄师锺、唐人薛邮,宋人李淘真、李铁笛、李磨镜,奇人异士,世有所出。于是白真人亲书“止止壶天”四字在此,可谓良有以也。

又东岳泰山中路回马岭下有明代所建“升仙阁”,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拓建更名为“壶天阁”,亦取道家“壶天”之意,门洞石匾“壶天阁”三字为乾隆帝登岳时所题。此阁楼为跨道式建筑,立于高台之上,西有九峰山,东对十峰岭,北靠山体,周遭环翠接天余脚下一席之地,宛似壶中窥天。嘉庆年中有泰安太守崔映辰题联曰:“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又泰安知府廷璐题联云:“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壶天之道意仙蕴可谓了然矣。

但是古今有志于求仙学道者对一方壶天的孜孜求索非仅限在身外,唐宋以降的内丹家们亦转觅之于一身之中,譬为修成金丹的境界。道教内丹之学秉承中华文化传统中天人同构的思想,将人自身看作一微型宇宙,以身为鼎炉,以心为神室,运神为火候,煅炼体内精、气,结此精气神三宝还成金丹,不腐不朽与道长存。是以内丹家们无须再跋涉山水搜索灵药,出于明代的经典丹著述《性命圭旨》中有炼丹口诀:“天人合发,采药归壶”,并附《采药归壶图》一图;经文说解云:

盖欲炼此丹,虽以药物为主,欲采药物,当在根本用功。何谓根本,吾身中太极是也。

天地一阳来复,而吾身之天地亦然,内以采取吾身之阳,外以盗取天地之阳,则天地之阳有不悉归于我之身中而为我之药物乎?

此所谓“采药归壶”者,“壶”即是吾身也;同书中还收有一首与“壶”相关的喻道诗,诗中以冰壶来譬喻此身元神之所居:

第6篇

【关键词】:古诗英译文化信息遗漏

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要传递的不仅是出发语的语义信息,还要传递其所附着的文化和语用信息。但是以出发语作为母语的诗人在创作时其意向读者,通常不包括外国读者,尤其不包括非本族语的读者。因此在本族语交际双方认为是不言而喻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其他文化的读者来说却常常不知所云。诗歌是语言最凝练、最精粹、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积键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别这就往定了英译诗歌时必然会文化信息的遗漏。文化信息遗漏,是指翻译中由于文化因素所引起的某种文化中的文化形象,文化涌义等的损失。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文化之间的交流。因而,在文化进行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信息遗漏的现象。本文将就唐诗宋词英译中出现的这类现象通过实例进行探讨,同时还给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力求在古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一、归化造成的文化信息遗漏:即以读者为中心,直接用目标文化来取代出发文化

这种翻译虽然有助于给译文读者在理解上扫清障碍,但是由于翻译尤其文学翻译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文化交流,所以一味归化势必靓弱文本的文化魅力,限制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视野。请看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对《好了歌》第一小节的处理:

世人都晓神仙好,MenallknowthatSalvationshouldbewon,惟有功名忘不了。Butwithambitionwonthavedone,古今将相今何在,Where二thefamousonesofdaysgoneby,荒象一堆草没了。

IngrassygravesTheylivenow,everyone.《好了歌》主旨是,凡人只有看破了红尘,当了和尚或道士,修成正果,成了神仙,才是最自由快活的。第一小节是要人们看清功名利禄到头来全都是一场空,这体现的是道家“虚无”“无为”的观念,完全符合玻足道人的身份。但是英译过后西方读者看到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基督文化,承认“原罪”,执着于精神就赎。因此在英美读者那里本来完全不同的两种宗教如今成了“同门”,归根结底这都是归化惹的祸。

二、删译造成的信息遗漏:即有时译者为了语篇连贯,故意删除一些文化信息

汉诗颇多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有些译者由于不能识破和把握其中奥秘,冒然侧除相关的文化信息造成文化缺失。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有一句“霉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HerbertAllenGiles把它翻译成"Thecrystaldewisglitteringatmyfee.Themoonsheds,asofold,hersilverylights这里Giles将“今夜”“故乡”剐去,看似损失的只是一两个字,而实际上却丢失了源语言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今夜”点明了时令,指出写诗的时间是在白霉节的晚上“故乡”突出了作者对月亮的主观感受,进一步衬托出思乡之情。所以这两个词理当译出。同样,许渊冲对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翻译也进行了剐译:"Dimmorningdreamtobebutterfly,Pamorousheartpouredoutincuckoo’scry."许译明显剐去了两个体现中国鲜明文化特征的文化主角。读完译诗英美读者可能会迷惑,是“谁”晓梦迷蝴蛛,是“谁”春心托杜鹃。原诗因为用典凸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浩叹;通过庄生(哲学家的迷惑)望帝(封建帝王的悲哀)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的出场,阐明了人生无常,梦幻飘渺的道理。但如果译者只是空洞的向译文读者呈诉两个没有主角的事件,他们则很难发现这两者有何关联,甚至还可能对几百年前中国诗人的逻辑思维质疑起来。

三、意译典故造成文化背景的信息遗漏请看下面一段秦观《踏莎行》的翻译:

雾失楼台,thetowereachlostinthemist,月迷津度,theferryveiledbythelunarlight,桃园望断无寻处。’fheancientidyllichavenisentirelyoutofsight.可堪孤馆闭春寒,

howcanIbearspringcoldinalonelydwellingroom,杜鹃声里斜阳暮?Hearingthewanderingcuckoo’svoiceinthesundowngloom?释寄梅花,Mumeflowerssenttomeposthaste,鱼传尺素,

andletterstoofromkinsfolkandfriend,砌成此恨无重数。pileagonyonagonywithoutanend.郴江幸自绕郴山,ChenriveryoualwayspassMountChenwithyourwindingflow,为谁流下萧湘去。

ButwhereforeshouldyoufallintotheXiaoxiangbelow?这首诗有一些关键词如“津度”、“桃源”、“释寄梅花”、“鱼传尺素”都蕴涵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涉及到中国佛道文化和文学故事。但是翻译时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只能采取意译即译出诗人的本意,向译文读者隐瞒与此相关的文化背景,这样做当然会削弱原诗含蓄式的审美效果,但是依笔者看来这却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就拿“津度”这个词来说吧,它本来是一个佛家术语,佛语称普渡众生为济水的津梁,津度也就是指获得救赎的渡口,所以诗人暗用短短两个字的典故所表达出的迷茫和仿徨的心境决不是一个“ferry”就能替代的。原诗中“桃源”一词能让读者迅速地联想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所虚构的那个世外仙境,以及自然地想起那脍炙人口名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口口”,意译成“theidyllichaven”之后,译文读者当然就不会知道秦观在这里提到桃源一方面因为它是避难之所,另一方面还因为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今湖南郴州市)很近的缘故。至于原诗中的“释寄梅花”和“鱼传尺素”分别涉及到两个历史故事。如果直译读者则不得要领,加注解释又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不得不意译,但降低了译诗的文化含量。

四、对文化信息遗漏现象的处理方法

对遗漏文化信息的处理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尽力在目标语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展示来源语文化,但同时也要承认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不可译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不得已要“忍痛”舍去一些东西。这种情况下的“舍去”并不意味着胡乱删去或抛弃原文中的文化形象和涵义,而是为达到翻译的目的,即实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采取的文化亏损处理。

根据文化信息遗漏的不同原因,本文将分三部分来介绍其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针对由对同种事物不同称谓所引起的文化亏损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迁就目标语,采取“舍”的方法。例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鹊桥仙》

Cloudsfloatlikeworksofarts;

Starsshootwithgriefatheart.

AcrosstheMilkyWaytheCowherdmeetstheMaid.

在这个例子中对“银汉”(即银河)的翻译为“MilkyWay",是迁就了目标语的说法。当然,译文中出现了文化信息遗漏,因为“河”与“路”还是有区别的。但是译文已经将原文的大意传达出来了。如果一定要把银河译作"SilverRiver",那么就一定要加注释进行解释,否则英美读者就会不知所云。

第二种是针对同种事物不同涵义所引起的文化亏损进行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也是以“舍”为主,只要将其意译出即可。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此涵义对全诗起较大作用,可以在译文中保留原来的形象,然后通过加注释进行说明。例如: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王维:《洛阳女儿行》

Hecherisheshisdarlinglovesomuch

Ashimselftoteachherdances;

Andgivesawayhiscoralinsheerspite

Sincehisemeraldentrances.

InChineseliterature,an"emerald"connotesagirlofgreatbeautybut(Alas!)

fromalowlyfamily.

王维的《洛阳女儿行》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嫁入豪门的故事。在诗中,“碧玉”指的是小家碧玉,即出身不高的美貌女子,这是来源语读者很容易领会的,而“碧玉”一词在目标语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涵义,然而这个词在诗中起着较大的作用。因此译者则将这个词保留在译文中,然后再通过注释来使译文读者易于理解领会。这不失为处理这类文化亏损的一种好方法。

第三种是针对由典故所引起的文化亏损的处理。由于由典故引起的文化亏损较多,对其处理方法也可分三类:保留形象加注释;用意译而舍弃其形象;通过同位语等方法既传达其义又保留其形。

第一类方法,即保留文化形象,然后再通过加注释来帮助译文读者理解,是一种以“取”为主的处理方法。请看下例: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镇:《》

AroundthecottagelikeTao’sautumnflowersgrow;

Alongthehedge1strolluntilthesunhangslow.

Tao你an(365-427)wholovedthechrysanthem.

以上便是第一类方法的例子之一。此诗中出现了一个典故“陶家”,在翻译中如舍去则会破坏原诗的意境,然而用意译的方法又较难处理,很容易破坏原诗的整体的形美和音美。因而译者采取了这种方法。

第二类方法,即采取意译的方法而舍弃原来的外形,是一种以“舍”为主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译者对原诗词有一个较深的理解,能较好地把握诗词中典故的用意及其精髓。不然容易造成既失其形又损其意。当然,运用此方法而取得较好效果的例子也有很多。请看下例: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Wheresongstressknowingnottheefofconqueredland,

Stillsingsthesongscomposedbyacapturedruler’shand.

《花》指的是南朝陈后主叔宝所作的艳歌《玉树花》,后来通常用来指亡国的靡靡之音。译者虽然舍弃其原来的外形而采取意译,但是已经较好地将原诗作者的意思,心情和意图表达出来。

第三类方法,即保留其原形又通过同位语和介词短语等方法来传达其意的方法,是一种以“取”为主但同时兼顾译文读者的理解感受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加注释,“最好能做到使读者不看注也能看懂大意,读了注可以加深对我国一些人名、地名、历史、典故的了解。”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由典故引起的文化亏损的方法。请看下例: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Whyneedthe伍angfluteplaininasongofPluckingWillow?

SpringbreezeswouldnotbewaftedouttheJadeGatePass.

诗中提到的“杨柳”指的是古代歌曲“折杨柳”,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杨柳树。译者采取了这种既保其形又传其意的方法,既保留了原来的文化形象,又使读者明白其所指,不至于将一支曲子误认作一棵树。

第7篇

一、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是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 故事激趣

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蕴含丰富的哲理,涉及大量的人物、历史故事。上课时,可联系相关的历史故事进行教学,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出师表》时,可以联系刘备、诸葛亮的历史故事;学习《论语》时,联系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对一些情节较明显的课文,可以采用让学生编故事的形式,事先布置学生分好组,看看那组编得最好,最符合课文的原文意思。

(二) 视频激趣

近年来,拍摄了很多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影视作品。如学习《木兰诗》时,可以把电影《花木兰》的有关片段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感觉到这些事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好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样,由此激发学习兴趣。

(三) 音乐激趣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配相应背景音乐朗诵,甚至可以音乐的形式以唱带学。

二、加强诵读 培养语感

在教学中应加强诵读练习,通过反复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意,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 教师范读

1.读准

文言文中有许多多音字和异读字及通假字,教师在范读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读音的区别。如《桃花源记》一文的“便要还家”的“要”读“yāo”而不是读“yào”。

2.读顺

文言文诵读中,除了注意多音字、异音字、通假字的读音要读准外,还要注意诵读时节奏的划分,否则读起来就不顺畅,甚至感觉有点别扭。如《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应该读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不是读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 学生诵读

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教材标好多音字、异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把握诵读的节奏。然后让学生多读几遍,可采用齐读也可用自读的方式,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慢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可以分句读、段读、篇读,通过细细品味作者写这文章的真情实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掌握方法 举一反三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要指导学生学会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可以用“直”“ 留”“调”“增”“删”“猜”六个字来概括:

“直”就是对照注解和借助工具书进行直接翻译。

“ 留”即把人名、地名、国号、年号等专用名词都保留下来,不翻译。

“调”对于有的句子成分排列顺序跟现代汉语的成分排列顺序不一致的,翻译时要注意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

“增”文言文由于高度简练,很多句式是省略句式,翻译时应补足。

“删”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可以不译,如“之”“也”等。

“猜”指导学生“猜译”。根据文言文所反映的时代和上下文语境,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猜测其意思。

四、合作学习 激发激情

第8篇

【关键词】:望文生义 音韵学 连及 互文

学习古汉语,应具备一定的古汉语语法和修辞知识,切不可望文生义,而贻笑大方。窃以为“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部分词语的解释上,犯有此忌。

1、忽视古汉语音韵学类

八年级下册对《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不毛”课下注解为:“不长草木的地方”。“不毛之地”即为荒凉的地方,此种解释似乎说得通。但稍加琢磨,就发现问题了:“毛”的本义为动植物表皮所生丝状物,《诗·小雅·小弁》:“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又指农作物,如《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之不毛之地。”再看一下辞源对“毛”字的解释:“不长五谷,指土地贫瘠。”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可知,“不毛”即“不苗”。“毛”与“苗”为明纽双声,肖豪对转,二者音近义通。因此,“不毛之地”当译为:不长禾苗或不长五谷的地方,而并非不长草木的地方。

2、忽视“连及”修辞法类

连及也称“连文”、“连言”、“连语”、“连类而及”,这是古人在行文时,为了凑足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习惯。连类而及之辞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际意义,所以由连类而及造成的复音词都是偏义复词。

八年级下册《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恐深。”“肌肤”一词课下无注解,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翻译为:“你的病已到了肌肤里”。在此,“肌肤”被理解为联合词语了。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时就指出“君之疾在腠理。”“腠理”即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组织,“君之疾在肌肤”说明他的病情较之“腠理”已加重(深)。

如果吧“肌肤”理解为肌肉和皮肤,那蔡桓公的病究竟是加重(深)了还是减轻了?再联系后文看,蔡桓公的病是逐渐加重(深)的,“肌肤”的“肤”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肌肤”的意义只在“肌”字上。“肌肤”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肌,即肌肉。这里所用的就是连及的修辞方法。

九年级上册《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中“东南隅”亦属连及,就是东方的意思。七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的“远近”,亦属此类情况,“忘路之远近”就是“忘路之远”,忘记了路有多远。

3、忽视互文修辞法类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遇到这种情况切不可将上下两个句子生硬的割裂开来,机械的翻译。

七年级上册《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课下注解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从词性角度看,“端”是形容词而不是动词; “视端容寂”,在这里是互文见义,“视端”与“容寂”互相呼应,彼此渗透。“端”不仅形容“视”,也形容“容”。“寂”也同样如此,就是说“端”和“寂”都是来形容面部表情的。“视端容寂”应理解为“面目端庄而平静”。

八年级上册《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里的“歌者”、“行者”合在一起泛指各种行路的人,他们有的歌,有的休。而并非教师用书所译:“……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九年级下册《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教师用书译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优厚,却毫无功劳。”功与劳本来是有区别的,“以言曰劳,以力曰功”(《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序》),我们对触龙的言论,不能将“功”与“劳”强行分开,这里用的是互文的方式来表达的,较为正确的翻译应为:“他们地位尊贵,俸禄优厚,却毫无功劳。”

教材对学生有着范本的功能,编纂者相对教师而言是学术权威,尤应注意做有本之学,否则不仅是贻笑大方的问题,而是造成了教坛的混乱,最终是贻害于莘莘学子。

参考文献

1、古汉语音韵学述要(修订本) 何九盈 著中华书局 2010-11-01

第9篇

关键词:文学;翻译;风格

作者简介:彭霞媚(1978-),女,天津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233-02

风格,也可称为格调,黄雨石先生在其《英汉文学翻译探索》[1]中曾有所论述:风格“主要是指由于各个作者(或作者笔下的人物)的性格的不同,语言习惯不同,知识水平、才智、思想感情状况等不同,而在他们各自的语言文字中所表现的特点。简单地讲,爱用文言词或喜用口语,爱用长句或喜求简洁,盛气凌人或心平气和,严肃论争或诙谐谈笑等都可以构成不同的文字风格。”

所谓风格,也就是作家的写作特点。毋庸置疑,不同的作家,风格自然不尽相同;纵使同一位作家,由于各种原因,也可能有不同的风格。作为目标语言和译入语言之间联系桥梁的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本文只涉及文学方面的翻译)更要注意原文作者的风格。在力求保全原文意义并做到明白通畅外,还必须尽可能地重现其写作的风格。但必须指出的是,重现原作者风格并不意味着译者将自己的风格也加进去,相反地,译者永远都不应有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中最好只体现原作者的风格,体现书中人物的风格。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做到原文雅,译文也要稚;原文俗,译文也要俗,一律只提倡“雅”,也是不可能的。鲁迅先生在谈翻译时特别强调要注意异国情调,也就是所谓的“洋气”,即要保存原语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不要全盘“中化”。但是翻译也要特别注意其中的某些“土气”,即视原文人物的不同性格及文化层次等适当使用不规范的文句或者运用俚语。这样原作者对该角色的塑造在译入语中才能不失其精神。例如:

“I kept it from her after I heard on it,”said Mr. Peggotty, “going on nigh a year. We was living then in a solitary place, but among the beautifullest trees...”

译文为:“起那时俺听了消息后,”辟果提说,“瞒着她快一年了。俺们那时呆的地方挺背,前后八方的树林子说不出的最漂亮……”

原文里辟果提先生的话错误百出,说明他所受的教育不多,不是上流阶层的人物,译文尽可能地把表层结构的这一特点作了如实传达。假如把译文中划线部分改为“我听到那消息后”,“我们当时住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周围有十分美丽的树……”,这种译文虽然通顺,但与原文风格不一致,已丧失原有的“土气”,不利于再现辟果提在原文中的形象。

一、不同风格的翻译样例

18世纪英国翻译家泰特勒在《论翻译原则》[2]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翻译应该是原著思想内容的完整再现;二是译文的风格和手法应该与原著属于同一性质;三是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由此可见,必须掌握作者在原文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和写作风格,只有这样,翻译时选词造名才有依据。词名的选择和安排都以能否比较圆满地再现人物形象与写作风格为标准。这样即使同一句话,由于人物的身份和作者风格的不同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译法。如More haste,less speed.如果是出自一个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物之口或出自一个风格淳朴的作家之手,就可译为“越快、就越慢”。但若出自于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物之口或出自一个风格文雅的作家之手,则最好译为“欲速则不达”。同样地,若要翻译文风较为艳丽的作家如李煜的作品时,就应该以艳丽的文笔与之相应。以李煜的《菩萨蛮》为例:

蓬莱院团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鸳鸯梦。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译为:An angel enclosed in paradise,

There in her room,hushed with silence,she sheep at noon,

With jade trinket and cloudy hair flung over the pillow,

Her embroidered gown suffusing exotic fragrance.

I enter stealthily,but the tinkling of my jade ornaments,

Awakens her from her dream of two lovebirds.

Slowly her face becomes gracious with smiles.

She gazes in my eyes with infinite gentleness.

与艳丽的文风相对,则是质朴的文字。翻译此类文章时,为保持原作简朴的风格,就要注意用字的简约明快,要在简易处下工夫。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开头几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对此段文字,John Turner译为:During the reign period T’ai-yuan(376-396)of the China dynasty,a man of Wuling who plied the fisher’s trade,losing all amount of distance as be made his way along a certain brook,suddenly came on a grove of peach-trees in blossom which fringed the shore some hundred paces,no other trees interspersed,where on scented grasses fresh and pleasing to the eye lay fallen blossoms in gay profusion,at sight of which the fisherman was much amazed.

若抛开原文,只就译文本身而论,自是含义清晰,达到了描述的效果。但与原文相比,陶渊明单纯自然的文风传达得不够到位,而且多为长句。虽然这可能是由于英语语言本身的规律,不可能完全达到原文的简洁质朴,但是译者在翻译时却特意使用了层次繁多的复杂结构,以长句为主,这就与原文风格相去甚远了。

对此段方重先生也有如下译作: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Shao-Wu of Easten Tsin, there was once a native of wu-lin, who lived on fishing. One day he rowed up a stream, and soon forgot how far he had gone. All of a sudden he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For hundreds of paces along both banks of the stream, the peach trees were in full bloom. No other trees were to be seen in the whole grove. The soft grass looked fresh and beautiful. Here and there 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gracefully in a thousand hues. The fisherman was beside himself with amazement.

方重先生的译文质朴纯净,与陶渊明简约朴素的风格相近,这样的译文才能使读者对陶渊明的风格有正确的认识。不会使读过译作的读者对陶渊明的风格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印象。

同样,在翻译后现代主义小说时,译者则应如实地将原作者描绘的那个混乱无序的世界反映出来,因为在作家眼里,世界根本就是无意义、非理性、非规范的,因此在翻译原文不通不顺的地方时,也无须将其整理再创造为合理有序的文字,而只需以“荒诞”对之。否则,后现代主义的风格也就消失殆尽了。比如冯内古特(Kun Vonnegut)的《时震》(Timequake)时,译者就面临着这个难题。虞建华先生(《时震》译者)在谈到翻译此类后现代主义作品时,举了文中一首诗的翻译为例。原文和译文分别如下:

When the tupelo, 当这棵水紫树,

Goes poop-a-lo, 劈啪一声倒伏,

'll come back to youp-a-lo. 我扑啪回到了你处。

虞先生说该诗“是作者对艺术的刻意嘲弄,故意创造出与读者期盼完全不同的,没有意义也没有意境的‘诗歌’(或曰‘反诗歌’)……译者以荒诞对之,保持文中那一份非理性和非规范的特点,不求合理,不求通顺。如果你觉得这首所谓的诗的译文除了强行押韵外,文理不通,莫名其妙,生硬牵强,低劣愚蠢,那么,也许译文就达到了目的。作者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3]

自从有了翻译实践活动,就有了意译、直译之争。但无论如何,翻译都不能拘泥于一个单词,一个词组而逐字、逐词翻译,即不能只求表面上的相似,而应先贯透文中的风格,然后灵活进行翻译,力求译文不仅达意且能传神。如前所述,不同的作家、诗人有不同的风格。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力求保持原作风格也是对译者的一个基本要求。否则,翻译也就达不到理解、沟通的作用了。因此,保持原文风格,使其不在译文中走味,是翻译界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翻译错了个别字、词都不算犯了“大错”,但若是译者随意以自己的风格改变了原作的风格,则是“罪不可赦”了。比如说提到了海明威,读者就会马上想起他的简洁洗练的新闻稿式的风格,如果把海明威的作品译成了文字华丽、结构复杂的文章,那么海明威的风格在读者心目中就走了样;提到斯威大特(Jonathan Swift),读者若能立刻想到他的讽刺、针砭时弊的风格,译者也就算是达到了目的;同样,提及乔伊斯(James Joyce),读者则会回想到他的大篇幅的无标点的意识流手法。现以《尤利西斯》的一个典型的意识流的片断为例:

... and then I asked him with my eyes to ask again yes and then he asked me would I yes to say yes my mountain flower and first I put my arms around him yes and drew him down to me so he could feel my hearts all perfume yes and his heart was going like mad and yes I said yes I will Yes.

金隄先生[4]将此段译为:于是我用目光叫他再求真的他又一次问我愿意不愿意真的你就说愿意吧我的山花我呢先伸出两手搂住了他真的我把他搂得紧紧的让他的胸膛感到我的芳香扑鼻真的他的心在狂跳然后真的我才开口答应愿意我的愿意真的。

这是《尤利西斯》中最有名的片断之一,这一章中有40页无标点文字,记载布卢姆太太莫莉半夜醒来后在床上的“内心独白”。金隄先生的译文生动再现了这一场景,使得中文读者体会到了乔伊斯的写作风格以及他的《尤利西斯》的艺术性。可以说,译文达到了传达信息、沟通交流的目的。

二、结束语

雨果在谈到伏尔泰等大师的艺术手法时曾讲过的一段话:“拿掉这件简单而微小的东西:风格,那么从伏尔泰,帕斯卡尔,拉·封丹,莫里哀这些大师身上还将剩下什么呢?”[5]雨果的这段话将风格的重要性阐述得淋漓尽致。同样地,在翻译外国作品时,保留原文作者地艺术风格也同样重要。去除了原作者独到的风格,则其作品会变得面目全非,伟大作家或诗人的伟大之处也就遗失殆尽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译者之“罪”可谓大也。

参考文献:

[1]黄雨石.英汉文学翻译探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2]Tytler,A.F.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London:Dent,1790.

[3]郑克鲁.普鲁斯特的语言风格.外国文学评论,1992,(2).

第10篇

一、统一中考复习单元重组的标准

单元重组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目标明确,标准统一。在认真分析学情、梳理复习内容、研究中考要求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按文章体裁进行单元重组的标准。

按文体进行单元重组可组成相对独立的语文知识复习体系和语文能力发展体系,为达成中考复习目标服务。这样做符合学生应考的心理特点及复习规律,学生能按新的单元系统地进行自主复习与训练,从而巩固和完善所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语文能力,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小说单元的重组。小说是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理解掌握小说三要素的相互关系是初中生应具备的小说鉴赏能力。小说单元的重组便于学生集中强化复习,能完善学生有关小说方面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积累素材,借鉴小说的写作技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中考复习以文章体裁组元的实施

根据文体组元标准,笔者把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复习内容重新编排为文学作品、非文学作品和文言文三大模块,并细分为十个单元。具体实施如下:

(一)文学作品

第一单元:诗词

单元复习目标:背诵;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品味诗词的语言特色。

以《诗人谈诗》为纲,涉及文本有《冰心诗四首》《天上的街市》《词二首》《现代诗二首》《有的人》《歌词二首》《组歌两首》《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古代诗词三首》《七律・》《古诗四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诵读欣赏中的诗词。

第二单元:小说

单元复习目标:归纳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艺术手段的作用;体会小说的丰富内涵。

以《小说家谈小说》为纲,涉及文本有《孔乙己》《范进中举》《故乡》《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草》《伟人细胞》《甜甜的泥土》《三颗枸杞豆》《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父母的心》《窗》《热爱生命》《七颗钻石》《皇帝的新装》《安恩和奶牛》及名著赏析中的《西游记》《水浒传》《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文训练:注重细节描写。

第三单元:散文

单元复习目标:体会散文的不同风格;反复品味散文意蕴深长的语言。

以《散文家谈散文》为纲,涉及文本有《春》《济南的冬天》《夏》《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画山绣水》《蔚蓝的王国》《飞红滴翠记黄山》《绿》《雪》《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月迹》《柳叶儿》《枣核》《繁星》《错过》《散步》《背影》《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囚绿记》《享受生活》《送行》《给我的孩子们》《为你打开一扇门》《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及名著赏析中的《朝花夕拾》。

作文训练:抒发真情实感。

第四单元:剧本

单元复习目标:了解剧本所展示的矛盾冲突;欣赏人物语言;注意舞台说明。

涉及文本有《威尼斯商人(节选)》《市长(选场)》《江村小景》《一厘米》《(节选)》。

(二)非文学作品

第五单元:新闻、演讲

单元复习目标:了解新闻体裁及演讲稿的特点。

涉及文本:

(1)新闻:①消息:《三个太阳》《录音新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新闻两篇》。

②通讯:《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始终眷恋着祖国》《一双手》。

(2)演讲:《悼念玛丽居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五篇。

第六单元:记叙文

单元复习目标:把握中心意思;梳理记叙线索,注意详略;了解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作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涉及文本:

(1)叙事文:《往事依依》《十三岁的际遇》《社戏》《斜塔上的实验》《老山界》。

(2)记人文:《我的母亲》《童年的朋友》《一面》《我们家的男子汉》《藤野先生》《生命与和平相爱》《我的老师》《台阶》《呼兰河传(节选)》。

作文训练:重视立意构思。

第七单元:说明文

单元复习目标: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常用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文语言特点。

涉及文本:

(1)事物说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松鼠》《松树金龟子(节选)》《国宝――大熊猫》《苏州园林》。

(2)事理说明:《宇宙里有些什么》《沙漠里的奇观现象》《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叫三声夸克》。

(3)科普介绍:《在太空中理家》《奇妙的克隆》《送你一束转基因花》《环球城市・风行绿墙》。

(4)专题:《长城》《汉字》《广告多棱镜》《气候物象》《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文》。

第八单元:议论文

单元复习目标:抓住中心论点,了解论证过程;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揣摩议论文的语言。

涉及文本:《事物的正确大答案不止一个》《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成功》《创造学思想录》《学问和智慧》《论美》《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三)文言文分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目标:读懂、读通、读透文章;归纳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句子翻译字字落实;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观点。

第九单元:文言文中的寓言、说明文

涉及文本:

(1)寓言:《古代寓言二则》《黔之驴》《愚公移山》。

(2)说明文:《梦溪笔谈二则》《黄鹤楼》《于园》《活板》《核舟记》。

第十单元:文言文中的记叙文、议论文

涉及文本:

(1)记叙文:《赵普》《晏子使楚》《人琴俱亡》《陈涉世家》《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幼时记趣》《三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口技》《送东阳马生序》《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有效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158

一、引言

文言文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新课程背景下,怎么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水平成为了教育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良好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与基础。文言文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板块,尤其需要教师引起重视。怎么才能保证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接下来就来重点探讨。

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方法

1.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创新。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进行教材的处理时,总是想着一下子将教材中所有有关的知识内容全部都教给学生。所以,在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时,总是想着面面俱到。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课堂气氛沉闷,让教学任务不能及时完成,结果就是走马观花,让学生什么都没有学透。教材内容很丰富、复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选择性的教学。学会利用教材,也是教师教学方法中的一部分。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创新,是当下教师需要意识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某老师在进行《六国论》的教学设计时,就对教材做了大幅度的删减处理,将传统的突破口和教学重点放在了课外,让学生们自行解决,只留下了一个知识点当作自己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就让课堂的教学目的显得更加的明确,重点更为突出此种教学方式在操作上也更为集中和简单,一节课就集中突破一个难点,让课堂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2.善于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性。文言文的教学在传统上几乎是以字和词为教学核心,最常见的解释字、词的方法便是翻译加串讲。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的接受,这样老师教得累,学生听得更累,最后导致的是教学效果极差。此种教学手段的劣根性就是教师对于自身定位的偏差,没有足够的角色意识和主体意识,导致学生难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进入到学习和思考的境界中。想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激发起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只有主动学习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众所周知,老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有一些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们自觉主动地完成,比如对于一些文言虚词、实词、句意及用法的理解等等。这种学习活动可以组织学生们自行完成。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怎么制作文言文学习的卡片,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制作卡片,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评比,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奖励。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一些课堂问题得以轻松地落实。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好处及重要性,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

3.教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例如对学生感兴趣的篇章,如《木兰诗》《水调歌头》和《桃花源记》等,教师要精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对一些枯燥的晦涩的文章,如《惠子相梁》、《墨子》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等,教师可以选择泛读,让学生掌握大概意思即可,不必深究。

4.教师要带领学生诵读。文言文大多韵律优美,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和李清照的《武陵春》等,教师经常带领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浓重的文化学习氛围,从中体会文意。

5.教师要恰当布置作业。课堂时间较短,要学好文言文,还需要学生在课下仔细揣摩。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文章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或者让学生分析文言文的重点片段,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

6.教师要创造学习文言文的环境。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老翁、老妇、差役和杜甫,还原文章所描绘的情节,帮助学生融入文中的情境,领会文中人物语言的意思。这样寓教于乐,创造出学习文言文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充分贴近人物生活。学无定法,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7.感受文言文的博大情怀。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历代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的反映,它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所以文言文的精髓主要表现在“文”上,重在体会其思想感情。情感是文章的灵魂,相关读者只有读出了思想情感,才能看穿读者的心灵,沿着文字进入作者的灵魂。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载体。文字具有模糊性、隐喻性、形象性和意会性的特点,它作为传达情感和塑造形象的工具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将体会情感当作教学的核心与重点,是对文言文学习的一种深入手段。文言文的教学不能只简单地停留在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和识记上,还应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和高度。这样可以让学生直接与古人对话,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文言文的学习,既需要学生认真诵读。从文章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需要教师耐心指导,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安辉.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o7).

[2]凌青.另样的文言教学课堂――以文言课本剧促有效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8).

第12篇

一、 语境分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辐(车轮上的辐条)腐而轮败”(选自《终不知车》,2009年江西课改区中考题)一句中的“败”是“败坏”的意思。根据该句中的“而”表示并列,可以知道“腐”和“败”的意思差不多。再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句中的“亡”应是“逃亡”的意思。

二、 修辞觅义法

即根据句中所用修辞推断词义。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表达意思,有些词语因修辞而词义有变化,在理解词义时,要注意考虑到修辞的因素。

例如:“布衣不完,蔬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选自《后汉书》,2011年扬州中考全真模拟题)句中的“布衣”是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平民,因此应译为“平民百姓”。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那就译错了。

再如:“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岳阳楼记》)一句借“金”比喻月光;“静影沉璧”(《岳阳楼记》)一句借“璧”比喻水中的月影;“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一句借“千里马”比喻人才,借“伯乐”比喻慧眼识人才的人。

三、 语法分析法

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每个词语都充当句子不同的成分,如主语、宾语常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通过对句子成分的分析,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它的词义不同,词性不同,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2012年扬州中考模拟题:

①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③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④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①句中“绝”是“停止,动词”,②句中“绝”是“与世隔绝,形容词”,③句中“绝”是“非常,副词”,④句中“坚”和“锐”前面是一个动词,所以,“坚”和“锐”都是名词,分别解释为“铁甲”“武器”。

四、 温故知新法

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中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帝问其诗,浩然再拜”(选自《新唐书》,2007年连云港中考题)一句中,“再”已学过的义项有“两次”“第二次”等意思,“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句中的“再”是“两次”的意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一句中的“再”则是“第二次”的意思。根据这句话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帝第一次见到浩然,也就是第一次拜,所以句中的“再”应该解释为“两次”。

再如:“不服绵纩(纩:kuàng,丝绵絮)”(选自《阮孝绪传》,2011年舟山、嘉兴中考题)一句中的“服”是“穿”的意思。从后面“绵纩”,我们可以推测“服”是动词。此处就是联想到已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朝服衣冠”的“服”字来进行推断的。

五、 通假推断法

即根据通假关系来推断词义。本来,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例如: “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2011年山东潍坊中考题)一句中的“然”通“燃”,解释为“燃烧”。再如: “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选自《战国策·燕策》,2009年扬州中考题)一句中的“反”通“返”,是“返回”的意思。

六、 成语求义法

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2011年扬州中考题: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①,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②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①欹(qī)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不可名状(

第1题“不可名状”中的“名”,联想到成语“莫名其妙”,由此推断,它是“说出”的意思。同样,“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中的“名”也是“说出”的意思。

再如:解释“扪烛而得其形”(选自《日喻说》,2006年扬州中考题)句中的“扪”,联想到成语“扪心自问”,而“扪心自问”中的“扪”是“捂住”的意思,对于蜡烛而言,可以推断出它是“摸”的意思。

七、 同位见义法

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推断词义。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通过对已知词语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断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例如:“彼竭我盈,故克之。”(选自《曹刿论战》,2012年扬州中考模拟题)“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由彼此相对可以推知),已知“竭”是“枯竭”,可推知“盈”是“充盈”。

再如:“求全责备”“化险为夷”两个成语中,“责”与“求”相对,“全”与“备”相对,而且可以判断它们是同义关系;“夷”与“险”相对,而且是反义关系,“夷”就是“不险”,就是“平坦、平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