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桃花源诗翻译

桃花源诗翻译

时间:2023-05-30 09:28:05

桃花源诗翻译

第1篇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

再现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以《桃花源记》英译为例仝月春(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摘要:如何使中国文学更好地输出以及如何再现原文的美是译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选取《桃花源记》为例,以翻译美学为切入点,研究了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本。关键词:桃花源记;翻译美学;文化交流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文如下:方译:Allofasuddenhecameuponapeachgrove.Forhundredsofpacesalongbothbanksofthestream,thepeach-treeswereinfullbloom.Noothertreesweretobeseeninthewholegrove.Thesoftgrasslookedfreshandbeautiful.Hereandtherefallingblossomsweredancinggracefullyinathousandhues.林译:hesuddenlycameuponapeachgrovewhichextendedalongthebankforaboutahundredyards.Henoticedwithsurprisethatthegrovehadamagiceffect,sosingularlyfreefromtheusualminglingofbrushwood,whilethebeautifullygrassygroundwascoveredwithitsrosepetals.此段中原文的“忽”字凸显了桃花林的出现不仅出乎渔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意料。方译中短语“Allofasudden”被置于句首,进行了强调,林译中副词“suddenly”被置于主语后,也是强调,据此,两译者均体现了用词的“准”,适应语境的需要,即后文的“渔人甚异之”。两位译者对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处理侧重不同。在方译中,译者详细刻画,通过“freshandbeautiful”形容芳草,“dancinggracefully”,和“inathousandhues”来描述桃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动态美景,突出了“美”,即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林译则突出“精”,即精练,无拖沓,一句“thebeautifullygrassygroundwascoveredwithitsrosepetals。”简洁明了地道出桃林的全景。在字词微观方面,两位译者均向目标读者展示了《桃花源记》中蕴含的美学因素,一个强调动态美,一个展示简洁美。

2“.意”与“象”。“意象、意境运用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因此翻译审美绝对不可以忽略”。“意象”指作家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意象”蕴涵着“情”与“景”及作者的“意”与“志”,是审美的高级阶段,而“象”也指象征手法,审美者需根据“象”来理解作者的“意”,即其要表达的概念。作为译者,领悟原文中的“象”至关重要,因为“意象”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了解意象的文化所指。《桃花源记》文末提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方译:AgoodscholarofNanyang,onlearningofit,wasanxioustorediscovertheplace.Nordidhesucceed,anddiedsoonofillness.林译:LiuTsechiofNanyangwasagreatidealist.Heheardofthisstory,andplannedtogoandfindit,butwastakenillanddiedbeforehecouldfulfillhiswish.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文末提到刘子骥,实际上是在寄托自我情怀,要借其隐逸之心,抒发自己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突出了“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之意。方译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为“AgoodscholarofNanyang”,人名被略译,从审美角度来看是译者领略到了原文的“象”,即虚无的桃源,而突出“未果,寻病终”的结局,所以此处弱化了人名的翻译。林译中直接用“idealist”一词来翻译,即“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也同样表达出了桃源的虚无之意,可以说两位译者是异曲同工,都表达出了原文中的“意”与“象”。两位翻译大家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桃源之美,都传达出了桃花源的象征意义,给读者带来美感的同时,也让目标语读者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

第2篇

领导宣布桃花节开幕。

音乐声中,全场锣鼓喧天、群鸽飞翔、礼花飘舞。

百名桃花仙子手持气球涌上舞台欢呼“春来了”,放气球升空后,在舞台上摆成“春”字造型。

开场锣鼓止,节目锣鼓音乐起。

观众席里四只雄狮、两条巨龙穿行而出,跑上舞台表演,庆贺桃花节开幕。

锣鼓止,音乐起。

歌舞《春天的歌谣》。

歌舞尾声中,三位主持人上场。

连连: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张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合:大家好!

燕:(翻译)……

连连:第二届中国《连云港之春》桃花节,在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市的海州区隆重开幕了。

张波:这届桃花节,由海州区人民政府、连云港市旅游局联全主办、江苏卫视和连云港电视合承办。

连连: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正通过连云港电视台影视综艺频道向全市观众现场直播。

燕:(翻译)……

张波:古老而又年轻的海州,是桃花盛开的地方;连云港的春天,带着桃花的芬芳,从这里走向高山、平原和大海,走向我们744平方公里的美丽家园。

连连:勤劳智慧的海州人民,和全市465万人民一道,用开拓创新精神,唤来了海州大地山明水秀、莺歌燕舞,连云港市花红柳绿、无限春光!

张波:春天来了,请听春天的声音,春天的交响!

燕:(翻译大意)……

一,歌曲组合《春来了》、《春之声》

张波:锦屏山郁郁郁葱葱,蔷薇河绿水长流。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州区委、区政府特别注意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连连:如今的海州大地,春光正好青山绿水,春风扑面鸟语花香。桃花涧里,游鱼戏水;孔望山上,白鹭飞翔。听,那是不是迎春的百鸟,在放声歌唱?

燕:(翻译大意)……

二,口技《百鸟迎春》

张波:海州古城,历史悠久。秦代置朐县,东魏置海州。自古以来就是“东海名郡”、“六郡古都”。

连连:生活在海州古城里的老百姓,看见过徐福从秦东门东渡日本;看见过宋江与张叔夜在白虎山鏖战……

张波:看惯了秋月春风、世事桑沧的海州人民,如今创造了现代化的小康时光。

连连:但是,老百姓们忘不了“千年风霜千年雨”、好似“一本大书”的“老海州”!

燕:(翻译大意)……

三,摇滚说唱《老海州》

张波:哎,连连,我到过全国不少地方,可觉得咱们海州三月里桃花怒放,风光最美。

连连:那是呀。连云港市山明水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是,你知道海州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桃树、这么美的桃花吗?

张波:你给介绍介绍?

连连:那还是宋代诗人石曼卿在海州做通判的时候,常到石棚山读书,他发现山地间没有花卉点缀,就让人们用黄泥裹着桃核,往山上扔。宋代大诗人坡描绘当时的景象时,说石曼卿“戏将桃核裹黄泥,石间散掷如风雨。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大诗人欧阳修记载了这件事,说过了一两年呀,“花发满山,灿若锦秀”。

张波:古海州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许从那时候开始,海州大地就成了“桃花盛开的地方”!

燕:(简要翻译大意)……

四,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张波:连云港的海州城是桃花盛开的地方,海州城外的桃花涧,三月里是春光最美的时候。

连连:是啊,三月里,海州春风飞桃花,随风飘香到天涯,桃花流水鳜(gui)鱼肥,春雨濛濛润万家!

燕:(简要翻译大意)……

五,歌舞《桃花雨》

张波:邓小平理论和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给咱们的老海州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给咱老百姓带来了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

连连:是啊,老百姓盼的是家道富裕、国运昌盛,盼的是祥和万事兴。为咱老百姓取谋幸福的党和政府,“浩浩青史千秋万代留美名”!

燕:(翻译大意)……

六,歌曲《咱老百姓》

连连: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海州人民为实践“富民强市”的宏伟蓝图,奋发图强,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张波:看看今天的海州城,青砖红瓦流传着唐诗宋词的风韵,古老的城区焕发着现代化的青春气息。全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已经迈上了“快速崛起”的快车道,让人禁不住要“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燕:(翻译大意)……

七,歌曲《为我们的今天喝彩》、《一个中国》

连连:海州城自古以来民风民俗敦厚纯朴,民间艺术多姿多彩。

张波:是啊,我听说古海州每年四月八要逢庙会,说书的,卖艺的,舞狮的,舞龙的,踩高跷的,耍旱船的,使人目不暇接,让人留连忘返。

连连:你说的那是白虎山庙会。那可是苏北鲁南有名的物资交流集会哟。不过呢,现在离四月八虽然还有些日子,为了庆贺中国第二届“连云港之春”桃花节开幕,市区民俗队还特别为今天准备了精彩的民俗表演!

燕:(翻译大意)……

八,民俗表演《古城闹春》

张波:海州古城,是一片充满魅力的城区。在美丽的锦屏山麓,就有著名的“三山一涧”。

连连:孔望山是孔子登山观海的地方,有比敦煌早二百多年的汉代摩崖造像;石棚山留下了石曼卿、坡的足迹和动人诗文;白虎山下张叔夜登高碑下,牧童拾得旧刀枪;桃花涧不仅桃花开满山、清泉石上流,更有关于桃花女的美丽传说……

张波:这片热土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浓郁醇厚的民风乡情,更有秀丽的山水,敞开怀抱欢迎四海宾朋。请到我们海州来!

燕:(简要翻译大意)……

九,歌曲《请到我们这里来》、《喜迎门》

连连:连云港市,在天一方,东夷少昊氏族是这里的先民,他们在将军崖上刻下了“东方第一天书”历经了七千年风雨沧桑,追寻富足安康的梦想不灭;

张波:海州古城,在海一方,秦始皇所立的秦东门,在这里已经站立了两千二百多年,如今,连云港市从这里走向世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

燕:(简要翻译大意)……

十,歌舞《在海一方》

连连:古老的海州城,从历史深处走来。她置县已经有两千二百多年,设州也有一千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张波:青春焕发的海州区,向新的世纪走来。春风秋雨,春华秋实。看不够的蔷薇河畔杨柳依依,桃花灿烂;说不完的海州湾里“西游”“东渡”,“镜花”有“缘”!

燕:(简要翻译大意)……

十一,歌曲《古城春秋》

张波:三月桃花,万山红遍,这是连云港市向神州大地发送的春的信息,春的请柬。

连连:三月大地,春意盎然,海州古城是永远是桃花的季节、桃花的世界!

燕:(翻译大意)……

十二,歌曲《又见桃花开》、《公仆赞》

连连:有了代表全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人,我们的生活会像三月的桃花一样,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甜蜜的果。

张波:是啊,海州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用勤劳的双手,赢得了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又开。

连连:虽然“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但是丰收的果实需要我们用青春、用智慧、用汗水去换来!

燕:(翻译大意)……

十三,三人组合《REAO》、《和平之歌》

连连:春天张开了神奇的翅膀,带着古老而又年轻的海州城振翅翱翔;

张波:春天铺开了美丽的画卷,展现着勤劳智慧的海州人民走向富强的梦想。

燕:(翻译)……

连连:春秋代序,沧海桑田,海州城正以历史巨人的姿态,大踏步走进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挥洒春天的畅想;

张波:太平洋上,长风浩荡,连云港人展开走向世界的宏伟蓝图,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巨轮,正鸣笛起锚,扬帆远航!

燕:(翻译)……

十四,歌舞《春天的畅想》

尾声:在主题歌《又见桃花开》声中,主持人上台并与众演员谢幕。

连连: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张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第二届中国《连云港之春》桃花节大型文艺演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马上就要结束了。

燕:(翻译)……

连连:在这大好的春光里,我们祝愿海州区经济腾飞、人民富足;

张波:祝连云港市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和理想!

合: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第3篇

[关键词]景区名称;生态翻译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88-03

[作者简介]刘爱萍(1977―),女,山东平度人,硕士,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导游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桂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这就要求旅游基础设施、景区管理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要与世界接轨。作为旅游景区景点特征形象概括的景区景点名称,对景区景点的宣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是桂林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的水平,不仅直接反映译者能力的高低,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桂林这座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名称翻译不统一。如“象鼻山”就出现了三种翻译文本,“Elephant Hill”“the Elephant Hill”和“Elephant Trunk Hill”,让国外游客摸不着头脑。二是名称翻译不贴切。如把“世外桃源景区”翻译为“Shangri-La”,没有体现出桂林“世外桃源”的特色。三是名称翻译不规范。如把“漓江”翻译为“Li River”,就违背了“通名专名化”翻译规则。

旅游景区景点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划地名,它不仅具有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因此,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景区景点名称的翻译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以达到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涉外旅游发展,增强外国游客对桂林的了解和认识,将桂林打造成国际旅游胜地,是积极树立富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品牌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的翻译进行探讨。

二、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由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它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1]这一理论具体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文本的解释功能,一是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二是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三是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四是评价标准――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2]

目前,该理论共涉及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即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事后追惩。在本文中,主要运用其中的三大理论对桂林景区景点名称翻译实践进行指导。

(一)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一个比语境更宽泛的概念。语境仅仅是以使用语言为参照,不包含语言本身或语言使用。而翻译生态环境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范围极其广泛。它是由所涉文本、文化语境与“翻译群落”及精神和物质构成的集合体。可以说,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看作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是翻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1]

(二)适应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适应”与“选择”是译者的本能,是翻译过程的实质。译者不仅要适应生态环境,而且要以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适应的目的是求存、生效,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法则是“优胜劣汰”。从这个角度说,翻译可以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1]

(三)“三维”转换

“三维”转换就是指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和交际维转换。语言维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选择转换。这种转换可以发生在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文化维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它关注的是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交际维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选择转换。它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外,把翻译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三维转换”是发生在翻译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译者应如何进行翻译。

三、生态翻译学在桂林景区景点名称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概括地说,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3]而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是旅游翻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翻译实践。在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中,需要翻译成英文的汉语专有名词可谓包罗万象,很多是独具中国特色、富含诗情画意、寓意深刻的汉语景名。因此,翻译者在生态翻译环境中,不能只从一个维度进行考量,而是要灵活运用“三维”转换,将“三维”有机结合,综合考虑。

(一)关于“世外桃源”的译法

“世外桃源景区”是根据晋代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意境,结合当地的田园山水风光开发建设的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对于该景区名称的翻译共有两种,一是将其翻译为“Shangri-La”;二是将其翻译为“Peach Blossom Land”。

将“世外桃源”译为“Shangri-La”,就只是运用了文化维转换,而没有考虑到交际维转换,因此,此种翻译值得商榷。《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把“世外桃源”定义为“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Shangri-La”是指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en)里所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园。美国《韦氏大词典》将其解释为“乌托邦”式的幻想乐园。正是由于两者在文化内涵上具有相通之处,因此,译者就直接将“世外桃源”译为“Shangri-La”了。但是这种译法在交际维转换层面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Shangri-La”有两大所指,一是指在我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香格里拉县,该地是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的创作原型;二是指酒店,香格里拉(Shangri-La)是国际连锁酒店的知名品牌。因此,一提到香格里拉,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香格里拉大酒店(Shangri-La)和香格里拉县,而不是“世外桃源”的意思。

将“世外桃源”译为Peach Blossom Land,就是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综合来考虑。此种译法较为贴切,较为妥当。从语言维和交际维转换角度看,在英语中,旅游景区名称也经常用Land这个词来表达“乐园”“乐土”的意思,如美国迪斯尼乐园,就是用Disneyland。因此,用Peach Blossom Land更容易让外国人接受和理解。从文化维角度看,用Peach Blossom Land也能体现出“世外桃源”的文化内涵,能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落英缤纷、安静祥和的情境。

(二)关于“两江四湖”的译法

“两江四湖”景区是指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构成的环城风景带,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笔者发现有关“两江四湖”的译法有“Two Rivers Four Lakes”“Dreams On Water”“Water System in Guilin”以及“Guilin Water System”四种。

“Two Rivers Four Lakes”的译法直接采用了语言维转换,没有表达出“两江四湖”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环城水系内涵。“Dreams On Water”则想表达在游览两江四湖时的一种心理感受,作为景区名称不太适合。“Water System in Guilin”虽然表达出来了“两江四湖”的内在本质,但是违背了在景区名称翻译时应避免使用冠词和介词的要求。因此“Guilin Water System”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译法,既表达了“两江四湖”的文化内涵,又符合景区名称翻译的规范要求。同时,还便于冠名“桂林环城水系”或“两江四湖”的复合名词的英译,如桂林环城水系游――Guilin Water System Tour、桂林环城水系图――Guilin Water System Map、两江四湖问讯处――Guilin Water System Inquiry Office等,既简洁,又达意。

(三)关于“伏波山”的译法

“伏波山”景区是桂林市区的经典景区之一。关于“伏波山”的译法共有两种,一是把“伏波”的意译出来,于是就把“伏波山”翻译为“Wave-Subduing Hill”(制服波涛的山)或“Wave-Restraining Hill”(抑制波涛的山)。二是把“伏波”直接音译过来,将“伏波山”译为“Fubo Hill”。两种译法均来自伏波山的传说。

伏波山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此山因有一崖角突出江面,每当春夏涨水时,遏阻了汹涌的波涛,好像驯服了波涛似的,因此取名“伏波山”;另一种说法是,东汉时有一位伏波将军马援,受光武帝的派遣出征交趾,途径桂林屯兵,与敌使谈判于山下,试剑劈石,吓退敌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山上建了一座新息侯祠。新息侯是伏波将军的爵号,新息侯祠也叫伏波庙,山因庙而得名。[4]因此,这两种译法都能体现“伏波山”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根据外国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翻译为“Wave-Subduing Hill”更妥当一些。

关于桂林景区景点名称不妥当的翻译还有很多,如把漓江翻译为“Li River”,把“叠彩山”翻译为“Diecai Hill”,把“穿山”翻译为“Tunnel Hill”,把“乐满地度假世界”翻译为“Lemandi Amusement World”等,本文就不再一一分析和论证。只是想通过上述三个例子表明,在翻译景区景点名称时,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综合运用,翻译出最为贴切的景区景点名称。

四、结论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在不同的生态翻译环境中,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最大程度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旅游景区景点名称可谓包罗万象,很多是独具中国特色、富含诗情画意、寓意深刻的汉语景名,其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外宣形象,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然而,景区景点名称翻译由于错误层出不穷,历来被专家所诟病,其翻译市场的规范和整顿任重而道远。在此,我们建议,译者不妨采用生态翻译学中提出的“三维”转换法来指导旅游景区景点翻译,翻译过程中考虑具体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手段,提高整合适应度,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8.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59.

第4篇

关键词:阐释学 斯坦纳 理解 翻译四步骤

1.阐释学与翻译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哲学理论。阐释学是当代最具生命力的哲学思潮之一,阐释学与翻译研究又有着天然联系。译本是对原文的一种解释,一种阐述或阐发,一种注解诠释,而这些又都可以归结为“释义”――对原作品意义的解释。阐释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明显地体现了阐释学派的一个基本理念:真正的理解是对语篇作出“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和以译本读者为中心的两种翻译途径,乔治・斯坦纳继承并发扬了施莱尔马赫的观点,他明确指出“翻译即理解”,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际上乃是翻译过程。

2.阐释学关照下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成为后世向往中的理想圣地。该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在其思想深度和文学意境的塑造方面均体现了作者非比寻常的文学造诣,堪称文质兼美,情境俱佳的典范之作。时至今日,《桃花源记》被多次翻译,林语堂、HerbertA・Giles、杨宪益、黄俊雄、毛荣贵、罗经国等人都曾翻译过该文,其中属杨宪益先生的翻译最为使人印象深刻,下面用阐释学派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对杨的译一个简单的分析。

2.1信任

首先,译者进入的是“信任”的层面,“一项信念的投入”,读者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言之有物,有翻译的价值。杨宪益先生一生致力于把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他毕生的愿望,就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全世界。因此,杨先生及其夫人一起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离骚》、《屈原》等。

《桃花源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自然也被列入其中。杨宪益先生将翻译《桃花源记》作为向西方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窗口,认为该文是能够被翻译且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就完成了翻译的第一步骤――信任,一切翻译活动都从信赖开始。

2.2 侵入

所谓的侵入,就是侵占与发掘。指牵涉到的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维形式之间造成的冲突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侵入”一词常使人联想起侵犯、占领等具有掠夺性色彩的词。而实际上,侵入是对原文的理解,这正好反应了阐释学派中的重要思想――翻译即理解。作为翻译的第二个阶段在斯坦纳看来都是有偏见的,是对原作者意图和视阙无法避免的攻击,因为译者无法不对他的时代和背景妥协(George・Steiner 2001:87)

例如:

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文:In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the Jin Dynasty, there was a man of Wuling who was a fisherman by trade.

该句中,译者在译文中添加使用了“reign”、“Jin Dynasty” 两个词语,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更替这一历史,保留了中国古文化中的一些特有的质素,使西方读者能更多的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明的变迁。

2.3.吸收

在对原文的入侵以后便进入输入吸收的过程,即原文意义向目的语言中的移植,这是前一个步骤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原文的意思和形式必须移植规划到译语之中,用译语完整的体现原作的所有信息。阐释学认为,文本中含有原作者的视界,理解者则是有其所处具体时代氛围形成的视界。两种视界间存在着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变化引起的差距。因此,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向作者靠拢,以达到“视界融合”。

原文:黄发垂髫,并依然自乐。

译文:And all of them, whether old people with white hair or children with their hair tied in a knot, were happy and content with themselves.

2.4.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对原作进行重组,采用一定策略对之前阶段中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发生的信息丧失进行补偿,即对翻译过程中的丢失、偏差、过失进行补偿、修改,把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来的地方。

译作之所以能对原作进行补偿,是因为它能使原作在新的地区和新的文化领域里继续生存下去。西方读者对中国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知之甚少,杨宪益先生对《桃花源记》的翻译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西方读者从中了解了东晋时期人们的特殊心态、社会状况等,即通过翻译显示出了它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原作就得到了补偿。

3.小结

本文在阐释学的基础上,运用其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观点,从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分析了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系统地论证了阐释学派的观点――“翻译即理解”,其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时间的差距,历史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等因素都会成为翻译的障碍,给翻译带来困难。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的理解原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努力使自身的视域与作者所处时代的视域相靠近,做到视域融合。以期重现作品精髓,同时彰显作者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2]蒋侠,2010,阐释翻译“祥林嫂”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J],《绥化学院学报》第30卷第五期,132-133页。

[3]朱瑞君,2009,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看译者主体性―以翟理斯《聊斋志异》译本为例[J],

[4]《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92-96页。

[5]陶渊明,1988,桃花源:诗并记[M].中国文学史勘考资料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第5篇

灼灼桃花下一句是“取一朵放心上足矣”。这是一句情话,意思是尽管天下美好的女子很多,但是我只把你放在心上,我有你一个人就够了。常用来形容对爱情的专一与深情。

关于桃花的诗句有: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翻译:桃花绽开,鲜艳明亮,光彩照人,微风一吹,落英缤纷,或落在地上铺满路径,或在空中自由翻飞,美不胜收。为见那美丽的人在树旁含笑等待(此时周围的树木也含情脉脉),没有要回家的意思。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关键词]跨文化;电影片名;归化翻译;异化翻译

电影,作为第七种艺术形式,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电影把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宗教等各方面展现在人们的视听世界中。电影还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电影的片名首先会提示一部影片内容,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它包含了文字意义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人们在选择观影的时候,往往会从选择片名开始。因此,不同的片名不仅带给观众不同的心理期待,也会给电影本身带来不同的商业价值。

随着社会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电影的国际交流也变得丰富多样。然而,无论是引进还是输出的影片,片名在翻译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异域和本土文化之间的碰撞。一方面,电影片名翻译要保持原片的文化意义、主题特色和信息内容;另一方面,还要符合目的语文化特征,能够吸引观众,符合观众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

一、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错位

由于文化渊源和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西方电影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西方文明发源地古希腊和古罗马,多面临海,这种海洋文明带给人们的是开放的社会模式,勇敢、进取的民族特征。因此西方人喜欢挑战、冒险、标新立异。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大河文明带给人们的是坚忍、保守、谦虚谨慎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不同的文化价值在电影片名中的体现,需要译者在翻译片名时,必须要应对不同的文化内涵。首先要尊重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诠释它,才能缩短两国的文化差异。

然而在现阶段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却出现了文化错位的现象。例如,Rambo: First Blood, 被译为“第一滴血”。而“first blood”在英语中是“首战告捷”的意思。另一部电影Pumpkin Eater,一个译名是《吃南瓜的人》,另一个译名是《太太的苦闷》。实际上,电影片名来自一首歌谣:“Peter, Peter, pumpkin eater, had a wife and couldnt keep her.”说的是,彼得――一个吃南瓜的人,娶了老婆不养活她。结合电影故事和片名出处,后者更适合。

我国的影片在走向国际舞台的时候,也出现了片名翻译不当的情况。《霸王别姬》是借用楚汉相争这一历史事件,描写师兄弟之间感情纠葛,最后酿成悲剧的故事。翻译成Farewell My Concubine(情妇、姘妇),不但没有体现出历史文化的底蕴,与剧情也有差别。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在《原始文化》中写道“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电影片名不可避免地反映它所属的文化特征。

二、翻译理论与策略

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纽马克提出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在翻译策略层面则出现了直译、意译、加译、减译以及归化和异化翻译。

在跨文化翻译中一直备受关注的是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和异化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虽然没有明确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名称,但在翻译途径中曾经提到。是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

归化(adaption),简言之,是用和源语(source language)词语有相同使用频度,又带有某些译文色彩的词语来翻译源语文字。归化翻译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他认为,在世界各国语言和文化中,文化的相通性和相似性占90%,相异性占10%。因此,世界各国文化的共性大于个性,人类社会存在文化的共核。他提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提倡译文的自然流畅,避免读者遇到语言文化障碍。归化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中心,翻译时要尽量减少源语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转换的差异。可以说,归化是把源语本土化,我国也称为汉化(sinicization)。归化的特点就是使译文读来比较地道生动。例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说曹操,曹操到,等等。

与归化相反,异化(alienation), 就是尽量使用源语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保留源语的异国情调,体现“洋味”。正如施莱尔马赫所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 异化翻译的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韦努蒂。他认为,归化翻译抹煞了外国文本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异域文化价值观被藏匿在本国的文化价值观中,是一种巩固目的语文化的手段。因此,他提出抵抗翻译策略(resistant strategies),反对通顺的翻译(fluency translation)。这种策略,是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目的是打破目的语文化的规范,表达语言和文化差异,尊重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The garden of Eden伊甸园,等等。

三、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

为了避免两种语言和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差别,使观众在已有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影片的主题内容,根据剧情的需要,译者会对片名进行适当的改写,这种做法是通过归化翻译来完成的。

美国电影Lolita,讲述了一个中年男性与未成年女子洛丽塔之间的恋情。在大学里教授法文赖以谋生的亨勃特人过中年,自从年幼时的第一次恋爱女孩死亡以后,心里总藏着一个温柔而的噩梦。那些十几岁的年轻女子们对他有着不可以抵抗的魔法般引吸力。如果把片名译成《洛丽塔》,人们无法从片名直接看出这是关于老少恋的影片。译者根据我国宋代诗人苏轼的一句诗作,把它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句诗是苏轼曾写给一位老来纳妾的朋友,“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是白发,海棠是红颜。虽然在名称上与原名有一定的偏离,但观众一眼便能领会影片意义。

电影Notorious,描述的是1946年,佛罗里达法庭审判德国间谍约翰・赫伯曼20年徒刑。约翰迷人、热情、开朗的女儿对父亲的罪恶既反感又痛苦,从法庭回家后找来朋友以小型舞会驱除烦恼,这时一个不速之客出现了。后来得知,这个陌生人是为美国情报部门工作的官员迪普。艾丽西亚在迪普的说服下,答应为国家效力。Notorious,原意是臭名昭著,声名狼藉。根据剧情,译者把它译为《美人计》。美人计,出自《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意思是,对于用军事行动难以征服的敌人,要先从意志上打败他,用美人来迷惑他,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

另外,还有很多影片都是采用了归化的策略,例如,Love with My Father译成《天伦乐》。天伦之乐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符合电影寓意。The Wedding Night译成《洞房花烛夜》。北周瘐信有《三和咏舞诗》,诗中写道:“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这样的翻译使人们容易把外来影片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感觉亲切。

四、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异化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与渗透,现今,人们越来越渴望更多地了解异域文化。从片名就能直接了解影片大意的做法已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异化的翻译方法,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刺激了观众的好奇心和观看欲,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比如,在电影The Silence of the Lambs中lambs出自《圣经》,指上帝的臣民,在影片中是指那些受到伤害却沉默不语的任人宰割的弱小者。结合这种文化背景,片名翻译成了《沉默的羔羊》。观众看到片名会感到很新奇,有观赏的强烈愿望,并在观影前后也会思考这部电影呈现的内容和片名之间的关系。

电影Pirates of the Caribbean,描述了从布兰德船长的幽灵到杰克・巴里斯特的财宝,一幕幕趣味横生、惊心动魄的故事。译成《加勒比海盗》,使人们能够充分想象加勒比海盗的气魄和勇士的传奇,观者充满好奇,希望一睹为快。

五、电影片名异化翻译趋势

归化翻译观认为,翻译是用自身文化中已有的概念来传达异域文化。这样的译文可读性强,没有翻译的痕迹。而异化翻译则认为归化法使得原文有的语言和文化特征被掩盖,源语文化没有凸显出来。现今,世界文化的交流变得开放而有渗透力,人们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翻译作品应该在语言、文化上保存原文的差异性,才能显现它的异国韵味和文化魅力,激发观者的兴趣。

比如电影Hard Candy,片名本意是指未成年的少女,已经直接译成《水果硬糖》。电影Babel描写发生在短短11天中的不幸故事,而所有的不幸几乎源于沟通不畅。在《圣经》中babel是指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为了阻止人们修建通天塔,让人们语言不同,难以沟通,从而无法实现计划。直接译成《巴别塔》,不仅保留了异国情调,还调动了人们的好奇心。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从归化逐渐转为异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总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就是对与本民族文化有着差异或冲突的风俗、习惯、文化现象等方面有着充分正确的认识,并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在电影片名翻译中是要体现文化认同,还是呈现异国情调,是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发展和深入,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原则正逐渐被广泛使用。因为异化翻译,不仅让观众体会了异域文化特征,还传达了真实的文化信息。从这种趋势看,电影片名的异化翻译将会受到更广泛接受。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 权循莲.功能翻译理论与电影片名翻译[D].合肥:安徽大学,2006.

[3]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05).

[4] 晏小花,刘祥清.文化因素翻译的首选策略:异化[J].南华大学学报,2001(01).

第7篇

关键词:旅游翻译;呼唤性;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1功能翻译理论综述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其核心在于3个方面:翻译的实质、翻译过程的参与者以及翻译功能理论的原则。其代表人物有赖斯、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诺德等。1971年,赖斯在她的著作《翻译的批评性和限制》一书中,首先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在认同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论的同时,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形式,也就是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文,从而建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1984年,曼塔利将功能翻译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她以“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她的“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这一概念。传统的“翻译”只涉及原文的使用,她则把“翻译行为”看作是一种“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从而区分了“翻译”(translation)与“翻译行为”(translation action)两个概念。德国功能学派的最后一位主导人物诺德则对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并针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不足提出了翻译的“功能+忠诚”(functionality+loyalty)原则。总之,文本类型和翻译类型学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依据。功能翻译理论跳出了对原语文本一一对应转换的樊篱,将“翻译放到了一个综合原文作者、译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多重关系的动态的行为范畴,从文本的交际功能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2旅游翻译的特点

2.1行文用词华美

汉语旅游材料讲究四言八句,言辞华美。显得“文采浓郁”,辞藻的渲染加上汉语言常采用的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字句,使得文字力求达到音形意皆美、诗意盎然的境效,给人以美感。

2.2文化上强调“意与境混”

汉民族的写作美学一贯追求那种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高度和谐、融为一体的浑然之美,因而人们常常将景物的内在意蕴依附于其外在的表象之上,使具体的景象获得抽象的人格与情感,做到情与景相融、虚与实相生、意与境相谐,在描绘外界自然美的同时无时不在传递一种内在和朦胧之美。其语言表达常常人文色彩浓郁,物我一体,一景一物,皆有灵性,主观色彩极浓。

总之,汉语旅游材料讲究四言八句,言辞华美,文采浓郁,大多依靠华丽辞藻的渲染而不是物象的明晰展示。其语言表达常常伴有大量的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字句,以求行为工整,声律对仗,文意对比,达到意境美、色彩美、音韵美和情感美,以及诗情画意、情意盎然的效果。这极大地迎合了汉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汉语旅游文体特征和表达风格上的差异,在翻译的理解与表达过程中,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是旅游翻译能否实现其“呼唤”功能,有效达到交际目的的关键所在。

3汉语旅游材料的翻译策略

汉语旅游材料文本的多样性决定了翻译策略的多重性,常用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3.1省 译

一些旅游资料中会存在无多大实用价值的表达,若全盘直译出,会破坏译文美感,致使臃肿堆砌。为保证译文流畅,必须对原文进行删改,以有效吸引读者。

例如:她(黄河)奔腾不息,勇往直前,忽而惊涛裂岸,势不可挡,使群山动容;忽而安如处子,风平浪静,波光粼粼。

It tears and boils along turbulently through the mountains and,at some place, flows on quietly with a sedate appearance and glistening ripples.

3.2增 译

增译就是对原文中一些带有源语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在译文中,采用适当阐释或加注释的形式来明确原义,避免译语读者的误解或不解。

例如:(桃花源)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大毁于元。时兴时衰于明清,萧条于民国,渐复于解放后,大规模修复开发于1990。——《桃花源》画册

Taohuayuan(the peach flower source)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 Dynasty(256~439A.D), 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Tang Dynasty(618~709), flourished in the Song Dynasty(960~1297), and went to ruin in the Yuan Dynasty(1279~1368).With ups and downs through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368~1911), it was almost abandoned in the tim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Its restoration was made from the year 1949 an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began in 1990.(贾文波,2003)

3.3拆 译

由于汉语不可能在句型结构上与英语完全对应,翻译时必须从结构上对原文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

Carrying distant mountains in the mouth and swallowing the Yangtze River, the vast and mighty Dongting Lake stretches endlessly. It turns brilliant in the morning and gloomy at dusk. The scenery abounds in changes.

3.4改 写

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汉语讲究声韵和谐,整齐对偶,表现为大量使用四字结构和华丽辞藻。在描写景物时,喜欢用大量形容词,讲究诗情画意。因此,对景物描写中过多的言辞渲染,有可能被英语读者认为是极度夸张。英译时,不应将原文内容以及大段的华丽辞藻和平行结构逐一直译,而应根据英语景物描写的规范加以调整。

例如:西湖在杭州市区的中部,面积约6.03平方公里。沿湖四周,花木繁茂;群山之中,溪泉竞流;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湖光山色,千古风情,令多少人流连忘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真是恰如其分。[2]

Situated to the west of Hangzhou, the West Lake area covers 6.03 square kilometers. The causeways. bridges, pavilions, springs, trees and flowers in and around the West Lake make it a paradise on earth, where one can’t tear himself away.

3.5篇章整合

一些旅游资料中会出现许多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以及汉语独特的语言结构,如果按字面翻译成英语,必然使不熟悉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难以理解。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预期的译文功能,达到吸引游客的宣传效果,可酌情对那些一时无法翻译或者勉强译出却让人不知所云的段落进行重新组织,甚至可根据译人处理同类语篇的习惯加以改写。

例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塔高468米,三面环水,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3]

这是一个由散句组成,典型的汉语句子,句中短句一个接着一个。英语讲究句子结构的完整与严密。如果按常规直译,造成的结果或是不合英语语法,或拖沓冗长。因此,我们可采用改译法化零为整,将其缩合成符合英语习惯表达的译文:

Situated on the Huangpu River and at the point of Lujiazui in Pudong. The Oriental Pearl Radio and Television Tower is surrounded by waters on three sides and faces a row of buildings of variegate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styles in the Bund across the river. This 468-meter-tall tower ranks first in Asia an d third in the world in height.

综上所述,旅游翻译是架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与外国游客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有助于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为有效达到旅游材料的翻译目的,译者应以翻译功能理论为依据,从传播中国文化与实现语篇的预期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同时把握好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不拘泥于原文形式,酌情选择适当的翻译技巧,使原文的意图及内容能准确得体的再现给译文读者,进而获得他们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26~127

2 张建平、陈二春.论旅游文本的语篇功能与英译[J].商场现代化,2007(493):207~208

第8篇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来联系,如“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表示日子、天气、籍贯的判断句也可不用判断词“是”,如“今天星期五”“明天晴天”“他甘肃人”等。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指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翻译时,主谓之间要加上“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者,……也”(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也”(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者也”(主语后面不用“者”,谓语后面连用“者也”)。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者,……”(主语后面有“者”,谓语后面无“也”)。如: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5)用“乃”“则”“即”“为”等帮助判断。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6)不用“者”“也”。如: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用“是”表示判断,是较为晚起的。如:①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大家还应注意如下几种特殊的判断句:

其一,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其二,表达较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其三,解释原因的判断句。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怎样识别被动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为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不管哪种形式的被动句,我们在翻译时,都要在主语后面加“被”字。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有:

(1)“为”表被动。如: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2)“为……所”表被动。如:梅花为寒所勒。(《西湖游记》)

(3)“见”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译为“白白地被欺骗”。

(4)“于”表被动。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译:而您被赵王宠幸。

(5)“见……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不借助被动词,但意念上表示被动。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此句虽没有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今译: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

怎样识别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中也可以省略,如主语、谓语的省略。碰到省略句,我们在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习惯上用括号表示。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常见的有:

(1)省略主语。如:忠之属也。(《曹刿论战》)该句省略了主语“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种做法。今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第9篇

王作良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教学、唐宋诗词研究等。大学时代攻读英语专业,研究生以后转而专攻唐宋诗词,具有一般对外汉语教学者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知识基础。《诵古诗 学汉语》正是作者坚实的双语基础的良好体现。翻览该书,制作精美,古典雅致,契合古典与现代交相融通的学科特点。书中的插图漫画,别出心裁,饶有趣味,为该书锦上添花。全书的核心内容,更值得读者慢下步来细细品味。

全书知识性、系统性、趣味性强。全书从叹为观止的唐诗宋词中选入八十篇作为经典,分成十六组,逐一加以译介。书中的内容涉及面广,有对一年四季之首――春的咏叹,有对一天中最美的时节――黄昏的歌唱,也有登高望远,思亲怀友的佳作,更有悯人悲天,抚今追昔的爱恨交织,伴随着跌宕起伏的旋律,在字里行间跳跃、歌咏。

在每一组诗词篇章中,体系完整清晰,共由九大部分构成:作品、生词、注释、今译、英译、赏析、诗人的故事、文化背景知识、扩展阅读。作品篇幅都不长,但却有一定的代表性。生词是从作品中挑出若干个较为不易懂的字词作以注音,译介。注释部分是对个别字词再作重点解释,以求初学者掌握得更清晰。今译是将作品用现代文翻译出来,而后再译成英文。赏析部分是对作家生平的简单介绍和课文大意的讲解,特别是名句的讲解(《编写说明》)。诗人故事则多选介诗人生活的奇谈轶事。文化背景知识则是介绍诗歌体裁、历史地理、文化风俗、山水名胜等多方面知识。扩展阅读是一组相关题材的诗词,主要供自主阅读。

全书难易得当,布局合理。全书九大部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适合不同层次的汉语学习者的需要。一般初学者仅需掌握作品、生词、注释、今译、英译这五个部分就够了,中级者可以深入了解其赏析、诗人的故事两部分,至于后两部分一般可供高级者所选用。这样的编排,对于一部教材来说,是非常适用的。作者在书的“编写说明”开篇即指出:“《诵古诗 学汉语》是专为中国文化教学而编写的教材,使用对象为来华或海外汉语学习者,既可作为中、高级汉语选修课教材,也可供汉语语言短期培训、选修、课外阅读或汉语学习者自学使用。”可见作者对教材体系的安排,着实下了一番仔细的研究与思考,绝不是随心所欲、想当然的结果。这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智慧结晶。

《诵古诗 学汉语》一书作为对外汉语教材,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它将唐诗宋词中许多优秀的篇章,不少的名人轶事,用最通俗的语言译介给学习汉语的人。如作为诗词的译介来说,书中仅用了四句英文:

The sun fades away along the mountain,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

If you climb one more storey higher,

You are sure to appreciate a grander sight.

就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首名诗的风采展现出来。而对于诗词的赏析,最见作者的博士功力。所选的十六篇诗词赏析中,几乎篇篇精彩,各具特色,将诗词的神韵、内在文化意蕴传达出来。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三四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对这历来的名句,书中赏析道:“三四两句,用比喻手法写西湖之美。诗人之所以选取西施来和西湖相比,是因为西施和西湖很有渊源:一是传说中西施的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今浙江绍兴一带)之地;二是西施、西湖,开头都有‘西’字,叫起来也很自然。”清晰地将难以解说的句子,通俗地阐释出来。

中国古代诗词作家的故事,素有浩如烟海之称。择取哪些,淘汰哪些,都折射出选者的眼光与学识。《诵古诗 学汉语》作为一部对外汉语教材,可谓是做得很好的。在书的第十组,选入了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诗中的名篇,“人面桃花”的故事也很有名,流传甚广。书中用简单朴素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充满离奇的色彩。特别是说姑娘“自从前一年……病也好了。”令人读后掩卷沉思,流连忘返。读着《诵古诗 学汉语》,仿佛遨游在情感的海洋中,与古代的作家共仰鼻息。一起为王昌龄的无辜遇害而悲,为李煜的悲苦人生而泣,为崔护再遇桃花姑娘而喜,为孟郊春风得意,却落得辞官穷迫而不平,为李商隐与柳枝姑娘的失之交臂而惋惜,欣欣向往于王勃借酒酣睡而打腹稿的神思,沉醉于苏轼兄妹的才情调侃中,沉醉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这样用精心独到的眼光挑选出来的唐诗宋词精品和悲欢离合的作家人生,自然会引发汉语学习者的极大热忱与兴趣。

《诵古诗 学汉语》一书融通古今,中西兼顾,具体实际地解决了对外汉语教材建设中如何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现代文明,推介给西方读者的问题。书中对精读的十六篇诗词都作了现代汉语译文,同时配上英译,形成中英文对照的诗词文本及其鉴赏与诗人故事, 巧妙地融古今、中西为一体。选入的数十篇作品,虽然为古典诗词,但无论其内容形式还是艺术技巧,抑或是人生启迪,都仍然具有现代价值与意义。它们经过作者的编选,成为学汉语的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便捷窗口。此外,对于爱好古典诗词英译的中国读者来说,它也不失为一部既可了解古典诗词又能学习英语的双宝典。

作为一部专为中国文化教学而编撰的教材,《诵古诗 学汉语》一书有意识地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在全书的每一个地方。由于作者十数年来的古典诗词素养的积累,这些文化知识便自然地贯穿在行文之中,并且在语言的深浅处理上把握得非常恰当。

该书既要照顾汉语初学者,又要给高级汉语学习者及汉语自学者提供一定的扩展空间,因而对难易、深浅的文化知识的处理,作者了然于胸中。例如,该书第十二课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了中国诗词意象中常常提到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对于汉语初学者来说,这是两个难以掌握的词语,适宜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习者。但是作者却用了浅近的通俗语言叙述了四个故事,分别阐述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者的来历,以及它们与中国四大美女之间的关系。这样行文,难易适中,深浅相宜,适合不同层次的汉语学习者的需要。

又如介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作者有意选取了他的“铁杵磨成针”故事。李白事迹一般人初学汉语者都能了解一些,也或许听说过“铁杵磨成针”的成语,但难以知道它讲述的就是李白少年时期的故事。因而,对于整部书,整个作家,该怎么写,写什么,上哪些材料,都体现出一部教材的质量高下。《诵古诗 学汉语》一书显然很好地把握住了编写的初衷,所以在教学或学生自学过程中,都能达到预定目的。

还有如“旗亭画壁”的故事。如果单说“旗亭画壁”,很多人肯定不大知道。但作者却把它和王之涣的《凉州词》联系起来。《凉州词》是很多人都熟悉的,这样二者结合起来,自然加深了记忆与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很容易掌握,自然加强了对汉语的学习兴趣。

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诵古诗 学汉语》一书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瑕疵。一是选编的内容类型有一定重复。该书分为十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组诗词,严格上来说,在这十六个单元中,内容类型不宜重复为佳。但第四单元与第七单元,都为赠别友人诗;第六单元与第十一单元,都为思念故乡亲友诗,造成重复。二是个别语言表达还欠于规范,使用了方言口语。这对于其他力作来说,可能无伤大雅,但对于一部对外汉语的规范教材,还是稍微注意一些较好。如书中第102页说:“苏小妹长得蛮漂亮的。”“这话说得确实有点儿损。”其中的“蛮”、“损”为方言、口语词,似不宜出现在这样的教科书中。三是个别诗句的解说还欠于到位。例如第102页引苏小妹语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还未流到腮。”书中对此解释说:“苏轼是个大长脸,苏小妹挖苦他,说苏轼去年流下的一滴泪,过了一年才流到了脸的中间。”“至今还未流到腮”,书中解释为“才流到了脸的中间”,未免穿凿。“脸的中间”与“未流到腮”意思还是不能对等的。可见要做好诗词的翻译,的确是一件很苦的差事。又如第103页,书中解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时,将“闭月”典故的解说置于“落雁”之前了,但无论从词语的顺序,还是从典故中人物出现的时代顺序来说,都应是“落雁”先于“闭月”。此外,书中的个别错别字与漏译现象,则可能是作者的无意疏忽了。错别字不举例赘述。说一例漏译的:孟浩然《春晓》诗,作者在“今译”时无意间遗漏了诗歌的第二句“处处闻啼鸟”,不免有遗珠之憾。

第10篇

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客观上给汉语古诗词翻译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作为古诗译者,必须要了解这种差异,在翻译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译文符合中英文语言表达的习惯。本文试从转换意象、补充信息、调整思维习惯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 思维方式 翻译 差异 调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中国的古诗词,或质朴刚健,或清新绮丽,风格各异,出神入化。因此许多英语学者或汉学家都很醉心于汉诗英译这片园地,借以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研读一些汉语古诗词译本时,在赞叹译文贴切传神的同时,细心的读者间或会感到原诗中深远的意境和内涵到了译文中少了些许神韵。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而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思维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差别很大。总的来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而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而作为思维载体的语言和思维又是密不可分的,它是现实的抽象化,又是思维的外在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思维上的差异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申小龙教授认为:“汉语的精神,从本质上说,不是西方语言那种执着于知识性、理性的精神,而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汉语的语言思维,是一种具体思维。汉语的具体思维反映在语言组织上,就习惯用意象组合来使句子内容生动可感。”

因此,作为古诗译者,必须是一个文化人,不仅要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还要了解两个民族间思维之不同,采用灵活的翻译技巧来处理汉语古诗词英译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传达中国古诗词的意蕴和神韵。本文通过实例拟从转化意象、补充信息、调整思维习惯三方面,粗略探讨如何处理汉语古诗词英译中思维方式的差异。

二 转换意象

中西方不同的传统、风俗、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造成了许多概念及其联想上的差异,给翻译造成极大困难。有时还会碰到一种文化中特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的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比如,汉语中的“阴阳”在英语里没有合适的对应词,就很难确切地译为英文。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或价值观念与西方的不同。“阴阳”本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学说,它认为世界万物都有阴阳两面,相克相生,互相转化。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容易理解,而对西方人来说却不知所云。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理解上的困难,译者有时干脆将原来的意象转换成符合译语读者思维习惯的译语中的某一相关意象,以达到流畅地传达意义的效果。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前两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烟花三月”是一个很明显的文化意象词,对于这一词的处理,中外学者一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请看以下例句:

(1)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Ezra Pound译)

(2)In March,among smoking flowers,making your way to Yangchow.(White Pony 译)

(3)He leaves for Yang-Chou in the third moon of the spring.(见刘师舜译《中诗辑》)

(4)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 go...(John Turner译)

以上译文的一个共同点是没有将原文的意境译出,结果让人忍俊不禁。(1)中译为“烟制的花”,显然不妥;(2)中译为“冒烟的花”,这会让人不禁愕然;(3)中作者干脆不译出“烟花”;(4)中作者将“烟花”拆开译出,显然也是不妥的,因为“烟花”指的是细而柔软的春雨。

事实上翻译时易出错是源于对中国的这些民族色彩浓厚的文化意象词不了解。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前者偏模糊、形象,而后者则偏精确、实证。中国人一见到“烟花三月”便浮想联翩,梦幻般的江南美景图顿时浮现在脑海中。而外国译者在翻译时则非要将它具体化、精确化,只会导致原诗模糊美的荡然无存。《唐宋绝句选注析》说:“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其实这才是“烟花”的深层内涵,所以许渊冲教授将其译为: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

For Yangzhou in spring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

三 补充信息

在古诗词英译中,有时译文中会出现一些原诗中没有的内容或成分。这当然不是译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擅自增添的。相反,却是译者在考虑到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后做的补充,目的是使译文更加合理、精确。

1 补充文化信息,引导译文读者思维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样的一种事物在中国人和英美人的思维里,往往会有不同的联想。譬如,英语中的“cricket”和汉语中“蟋蟀”,虽然是指同一种会鸣叫的小昆虫,但却有着完全相反的内涵。“蟋蟀”在中国文化里常给人以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联想,而在英美文化中,蟋蟀根本不是这样一种忧伤的形象。相反,在英国诗歌中,蟋蟀是一种快乐活泼的昆虫。所以,在诗歌翻译中,在处理这一类有中西差异的意象时,就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思维的不同,对一些必要的文化信息进行补充。

请看柳永《少年游》里的几句词:

哀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译文为:

The ancient willows fade,

Their twigs oft broken by those friends who part;

They languish like the waist of palace maid.

柳树在汉语中通常被赋予分离、思念的联想意义。柳树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文化内涵,是因为中国汉字文化中的谐音造成的。“柳”与“留”谐音,于是就被赋予了“挽留、离别、思念”等涵义,而折柳赠别往往也成了古代人的风俗。但是“willows”在英语中却与中国文化中的“柳树”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常使人联想起悲哀与忧愁。如果照诗的字面意思直译,译文读者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很可能感到莫名奇妙:为什么要经常折柳枝呢?所以译者在译该词的第二句时添上了“by those friends who part”。寥寥数词,就将中国的这一风俗解释得清楚明了,并将译文读者的思维引导到了汉语的语境中,理解了其中离别赠柳的涵义。

2 汉英句法上的差异也需要在译文中加入一些必要的成分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其各自的语言中也有所反映。汉语语法、修辞讲究意合,与中国人偏好形象和综合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而英语语法、修辞讲究形合,与西方人偏好抽象和分析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比较而言,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并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而轻意合。而汉语则不注重形式,句法结构不完备,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中那么突出,重意合,轻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古诗词时,应注意使译文保持逻辑上的严密完整,保证其形合。

英语高度形式化和逻辑化,还表现在其严格的句法结构方面。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综合的英语句子的排列顺序,是主谓宾(SVO)或主谓(SV)。一般来讲,句子必须完备,各组成部分很少省略,尤其是主语不能省略,句际句内之间各因素也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汉语的句子结构在很多情况下以主谓(宾)顺序排列,但以词序或语义为中心,不管句子是否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而是只要表达意义就可以了。因此,汉语中一些无主语的句子在译成英语时必须加上一个逻辑主语,而靠意合的句子也须补充必要的关联词。

比如我们熟悉的古诗《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吃草低见牛羊。

英国著名汉学家及中国文学翻译家韦利(Arthur Waley,1889-1966)将其译为:

Teleg River

Lies under the Dark Mountains,

Where the sky is like the side of a tent

Stretched down over the Great Steppe.

The sky is grey,grey

And the steppe wide,wide.

Over grass that the wind has battered low

Sheep and oxen roam.

原诗的第一句没有谓语,整首诗中也没有关联词,是一首比较典型的重意合而轻形合的中国古诗。译文在第一句中加入了动词“lies ”,成为句子的谓语,并增加了“where”和“and”两个连词,使得译文行文流畅,结构严谨,符合外国人的思维习惯,又把诗的意境准确地表现了出来,可谓两全其美。

四 调整思维习惯

中国的古典诗词向来有神韵、格调、性灵、境界等的讲究,强调心境意绪的传达,常常会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诗人有感于外物,引起联想,然后凭借个人的情感或喜好来选词择句,所描绘的并不只是客观现实事物的翻版,而是通过物象表现情理,强调天人合一,客观融入主观,从而托物寄情,借景抒情。在诗人笔下,一景一物,皆有灵性,主观色彩极浓。所用的语言大多含蓄深远,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一种朦胧之美。其意象的刻画常常清晰不足而含蓄有余,常含有模糊思维的痕迹。例如用“灼灼”形容桃花的明艳,用“依依”写出杨柳的轻柔,而到底是何景象并不明说,任凭读者自己品位。因此,汉语写诗手法上的特点是藏而不露,追求一种含蓄美。

而西方重分析抽象的思维,更多地强调主观对客观的摹仿和再现。其传统的思维是天人各一,偏重理性,突出个性,强调主客观对立的特点。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英语重写实,重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符合客观理性,注重形象的鲜明可感,而最忌表达华而不实,累赘堆砌。从汉语的思维角度去看古诗词的英译文,有时确实会觉得英语的遣词用字过于平白,缺乏文采和意境的深远,这实际上是出自汉语思维的一种心理上的错觉。

苏轼《江城子》里有这么几句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作者在早亡之妻的十年忌辰,夜梦亡妻,十分悲痛,于是写下此诗。诗中第一句的译文是:

Ten years parted, one living, one dead;

“十年生死两茫茫”,这短短的一句诗,饱含了诗人的感情,把诗人悲伤、落魄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含蓄而又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出来。而上述英译文将原诗中的意思以一种很具体的方式摹写了出来,尽管使中国的读者觉得过于直白而有些不习惯,但简洁、清晰,并且符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五 结语

总之,由于中西方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必须注重突出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和倾向。在行文方式、遣词造句上善于打破汉语原文的格局,破除汉语思维的干扰,强调客观理性的风格,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连淑能,2002)。由此看来,思维是翻译的基础,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注意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译出符合西方人思维、语言、审美习惯的高质量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申小龙:《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2] 文殊等:《唐宋绝句名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年版。

[3] 许渊冲:《宋词三百首》,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4] 杨宪益等:《宋词》,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

第11篇

摘要王维之诗兼具佛家的“空”和道家的“无”。其诗静寂、壮美和幽美化合,包孕禅、诗、画三味。王维诗深契禅理,涵摄禅意,暗寓禅机,禅意宛然。因此,本文从参禅的角度着手,领略分析王维诗词翻译的三个境界。

关键词:王维与禅宗 以我观物 刹那顿悟 物我同一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王维与禅宗

禅宗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宗教,它承袭了佛教的衣钵,同时又吸纳了道、玄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尤其唐宋时期,诗歌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以禅作诗,以禅入诗成为一代风气,其中如孟浩然的“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常建的“山光悦鸟色,潭影空人心”,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都是深含禅理之作。就王维而言,诗人精通音律,于音律中涵摄禅韵。其诗“字字入禅”,善用淡、远、空、寂等字,强调“静美、澄旷、寂悦”,因而禅韵盎然。王维曾有诗道“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这些诗透露出诗人内心那种随缘尽化、心气容和的人生态度;平淡空澈、任运无心的情感心态;静寂宁澹、神与物游的处事与观物方式。由此可见,禅宗对其诗歌影响极为明显,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禅入诗和风格上的诗禅合一。

以禅入诗的表现手法,表面上根本无意表现为禅悟、禅机,绝不刻意说禅,禅意不在字面上,而在境界中,也就是所谓的“绕路说禅”的阐释方法。如他的《饭覆釜山僧》一诗所言“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文中不着禅字,但其精神意趣则是最透彻的禅,诗人已把对尘俗生活的认识和体悟提高到了“圣境”。在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对立中回复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态度上来。我们再看王维禅风禅骨的体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薄暮日已薄,禅寂日以固”。细细品来,其绝美的意境,寂寥的感觉,深刻的禅意,直抵人心。故有贺裳云:“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载酒园诗话又编》)。本文意图从参禅的角度入手,来论述王维诗词翻译中禅意之体现。

二 王维禅诗翻译三境界

唐六祖慧能大师门下“五大宗将”之一青原行思在《五灯会元》卷十七《惟信》中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从青原的禅悟中可以得知,其参禅感悟山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我观物”,第二阶段“刹那顿悟”,第三阶段“物我同一”。下面从青原参禅这三个阶段,来论述王维诗词翻译的三个境界。

1 以我观物:未参禅时,见到的山水是我们平常人眼中的山水,就是以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山水。“我”是观察的主体,山水是观察的客体。山水有着各自本身的 “质的规定性”,我与山水之间存在着对立。这是参禅者从“寻禅”到“悟禅”的一个过程:所谓“落叶空满山,何处寻行迹”,正是描写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况。

禅宗认为,境由心生,“心生则种种法生”。认为“心”可以包万物,生万境,以“心”“自性”为世间一切所从出的根源。这就是禅宗的“自性论”。也就是说,主体不仅可对眼前景物取舍选择,而且可以通过艺术想象,凭空创造出艺术形象来。禅宗的“自性论”与翻译的“主体性”不谋而合,对艺术家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极大,而将之与翻译活动相结合,也就是译者主体能动性发挥的一个过程。

那么,什么是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的文化和审美创造性。它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地说,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对译者以及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译者作为一个能动的个体,其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而译者的主体性又是由译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双语能力、翻译目的、时代背景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对译本的研究应将其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译者以及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发挥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重视。下面以美国著名汉语言学者鲁宾逊翻译的王维《鹿柴》为例,讲述译者主体能动性发挥的过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此诗中,诗人意在写静,却摄取了两个极为细微的动态意象:空山人语和夕阳返照,遂使瞬间的动感生出无限的禅寂。它表征的正是禅境之“即世间出世间”的特征。禅境追求的是在俗常生活中的顿悟成佛,它要打破在世和出世的界限,对两者采取不即不离、不粘不弃,或超越即离、粘弃的特殊立场,而其超越也就借打破或打通两者限域而实现,其最大之奥秘正在此,正在“不见人”与“闻人语”之间,在光的“曾照”与“复照”之间,更在造成此矛盾并置关系的那个“静”的神秘的永恒本体和对之直觉性的通达、妙悟,故很明显,《鹿柴》之趣也在禅境。且看译文:

By G.W. Robinson (1973)

Hills empty, no one to be seen

We hear only voices echoed-

With light coming back into the deep wood

The top of the green moss is lit again.

译者将这首五绝诗译成了一首地道的英语自由体,失掉了格律和韵,与原诗风格大相径庭,篇幅也大大加长,原诗的简练、含蓄的效果受到了破坏。此外,译者臆造出“we”,使原诗空灵之意蕴严重减损。译文最后用“top”译出原文的“上”,译诗与原诗皮相两离,原诗之禅趣或禅寂之意已荡然无存。

由此可见,凡涉及到禅境的诗句,鲁宾逊的译本多数情况下只能苍白地表达出原诗的意思。原因何在?东方人善坐,喜静乐思,常于静思渐悟人之道,心境淡泊致远。译者虽喜爱东方文化,对王维情有独钟,但对古诗缺乏中国人独有的精细体味揣摩,难以将禅境英译出来,也只是达到了青原行思所说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地步了。

2 刹那顿悟:参禅一段时间,悟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见到的山水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只是一种虚假的幻象。达到这种境界,就会以“空”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这就是禅悟的“入处”。关于“顿悟”,宋代诗人张方平说到“顿悟红炉一点雪,忽惊暗室千百灯”。此二句极为传神地描述了诗人顿悟的心理过程。“红炉一点雪”,比喻无常、虚幻或无迹可寻之境地。诗人自己的蒙昧在无量无边的佛法面前,顿时消解无遗,就像是一片雪花飞入熊熊燃烧的火炉之中迅速融化。禅宗的“顿悟刹那”的思维方法,对诗词的创作与翻译产生了一定影响。下面以雷克思洛斯(Kenneth Rexroth)于1970年翻译的王维《鹿柴》为例: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ness

Where nobody ever comes

Only once in a great while

Something like the sound of a far-off voice

The low rays of the sun

Slip through the dark forest

And gleam again on the shadowy moss.

译者将原诗的“意境”凸现于笔端,与原诗异曲同工。译文用“wildness”、“dark forest”、“shadowy moss”译出了原文中空山、深林、青苔,在由视觉意象构成的画面中,清淡浅雅的色调传达出大自然空灵恬淡的静态美,诗境在极度宁静祥和中生发,亦动亦静,动静相融,最能贴近作者洗净尘俗、性甘淡薄的禅心。第三行,用“once in a while”,来描述“但闻人语响”中的“一两声”,反衬出了大自然的静谧豁达,第四行用“something like”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意境美。“slip”一词真是神来之笔!无任何多余的笔墨,精炼隽永,正所谓“借此一字,尽得风流”,以少胜多,以不言言之,使诗歌达到一种“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境界。

3 物我同一:彻悟之后,发现以“空”的眼光看待山水,仍然是没有彻悟的表现。面对山水,无谓空与不空,让它自然自在,我则一念不起。这就是找到了“休歇处”,这就是达到了“了”的境界,此为禅境。而对于诗歌而言,通过意象点缀,意象叠加,便意境顿生,意味无穷,由“有我之境”而入“无我之境”。即“思与境偕”,物我两忘,进入无人之境,“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与禅家的“梵我合一”毫无二致。诗人的感情寄托和精神世界同宇宙万物节律同一,我之“思”消融于物之境,达到了禅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了”的境界。“了”是诗悟的最高境界,达到了“自如”的程度,随手拈来,就是好诗,此乃诗之意境。意境乃诗歌之灵魂与根本。下面以王维的《辛夷坞》为例,赏析诗人如何灵感陡升,意境突成,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首诗质朴自然,表现出诗人任运自在的超然心性。花开无人欣赏,花落无人惆怅,它自适自足地依自身的生命逻辑,自然而然地在生灭演变。它是无目的,却又拥有着无限的大目的,无意却又好象有意,无为却又无不为的永恒本体的化身。它们得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没有物我、时空之分,它的本性是寂和空。可见,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勾勒出超然绝尘、近于唯美的“无人之境”。下面来看一下许渊冲又是如何与诗人静默相契、心物相融,与原文相得益彰的。

The magnolia-tipped trees,

In mountains burst in flowers.

The mute brook-side house sees,

Them blow and fall in showers.

我们可以从许渊冲的译文中看到译者精到的选词、工整规律的韵脚。该诗翻译得紧密严谨,天衣无缝,层次错落有致,韵脚起伏跌宕。一、三行与二、四行的尾韵,使译文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后两句译文,译者将原文的“寂”译为“mute”,同时,译者通过“妙悟”,颇具匠心地创造了虽然无人,但却能“看”的独特的动态笔触,以逆笔得趣,达到了与原文境界上的高度一致。这种“以物观物”、“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的物我两忘境界,正与佛家所追求的“禅定”境界达到了天然的默契与冥合。“mute”与“see”两个词,一静一动,以静喻动,以虚生实,在极度宁静祥和中生发,亦动亦静,动为静用,终为静,此为静寂空灵之境。

三 结语

所谓“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诗悦宛然,禅悦宛然。诗人以禅心禅境入诗,另辟蹊径,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此,我们在翻译王维禅诗的过程中,应该与诗人共同进入禅的境界,体悟禅家的定会不二,性相一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真谛,从而澄观一心,腾挪万象,而后才能使译文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人间词话》,齐鲁书社,1986年版。

[2] 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

[3] 姜剑云:《禅诗百首》,中华书局,2008年版。

[4] 查建明、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

[5] 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菠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

[6] 北京大学古代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姜剑云:《禅诗百首》,中华书局,2008年版。

作者简介:

第1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音乐《天仙配》------(曲终)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渴望。

2.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与农民来往与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3.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二、检查预习

晋太元中(jìn) 缘溪行(yuán) 便舍船(shě)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shè)(yǎn)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 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清楚、流畅。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不足为外人道

3.通假字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要:通“邀”,邀请。

4.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味道)新鲜 今义: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义:妻子与儿女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今义:连词,不管

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乃:于是,就 具:都

房子 竟然 详细地

志:作标记 遂:终于 寻:寻找

所作的标记 于是,就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云、道:说 乃、遂:于是

缘、扶:沿着

6.课文翻译

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与睦相处的理想社会。

四、熟读课文,质疑探究

线索--渔人行踪。

第一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故事的开端)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 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与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对 比

只有父子之分 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与平劳动无兵火征战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与睦相处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第三节: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提示:A、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晋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桃源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B、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C、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与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渔人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地原因。)

5.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四节: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结局与尾声)

1.渔人离开是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

这里社会生活平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与睦。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