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

时间:2023-05-30 09:2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文化遗产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

第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创意产业 结合

检 索:.cn

Abstract :Give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old as the core of the word new vitality, new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s a shortcut. I think the present cultural industry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grow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people, the contradiction and the backward material culture industry. Our environment is badly in need of especially deep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new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ful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ulture, while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is more and more public attention,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it is widely concerned, will combine the research of the two major cultural concept down two different forms, points out, a new way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ombination

Internet :.cn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共性与异性思考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些在老一代的记忆中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一代年轻人的眼里就像只剩断壁残垣的圆明园无法真正吸引新的价值观成长下的年轻人。但仅仅只将其博物馆化,也违背了它活态的特性。求新、求变、求发展,所以将其与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开辟发展的新途径。文化创意产业的输出方式包罗万象:影视、动漫、音像、表演等传媒方向,视觉、手工艺、雕塑、环艺、广告等设计方向,软件和计算机等高新科技方向。存在形式:地方相关特殊文化特色通过相关开发合作文化创意产业化方式再开发、推销知识附属产业。主体人群基础:画家、作家等的艺术人才。存在目的:解放人的创造力,给拥有创新思想的人更多的机会,并且将创新思维转变成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输出方式:口口相传的传统史诗艺术、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民俗活动及礼仪活动与节日庆典、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自然与宇宙的地域文化空间和亲身实际、手工技艺及相关地域文化空间。存在形式:被各个不同群体、团体、有些时候也为个人所视为其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的各种亲身实践、表演、表现等形式而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空间体系和手工技艺及形成的特殊环境背景。主体人群基础:父子(以家庭为基础)、或者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已经达到三代以上的,传承的时间已经超过100年的民间手工艺的能工巧匠、本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人、各个宗教仪式和特定民俗礼仪文化的主持人、民族民间地方文化典籍和相关资料的保存者等。综合以上两种不同的概念,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存在内在共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间与文化的沉淀,一种动态的积累,需要动态的保护,商业化的保护,它其实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升华。我一直认为终即是始,旧即是新。来自民间,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似被时间所淘汰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其实它与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文化,新兴领域可以进行极好的内在连接。两者都是以文化宣传,文化输出为目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口头表达分别对应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音乐、表演艺术。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在文化全球化下促进了地方文化多样性和激发民族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则完全依赖于国人的创新,也可提高文化素养,开阔眼界 。一个注重传承保护,一个重点在经济的新开发。不过两者共同在于人为本位思考重心,“文化产业”以人为发展基石,解放和发展人的精神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性文化发展基础,它强调的是人所拥有的相关手工技艺、精神技艺,其特点是如江河入海般活态流变。所以两者互相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的更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素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也存在着内在差异性:比如文化创意产业并没有特定的具体的文化知识产权,它需要广泛深刻的文化知识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具体深入的文化题材资源但却没有具体把它推广的方法。所以,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为其提供一种新型的,功能化的保护形势。用一颗发现的心,创意带动保护,产业带动传播。带动地区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珍贵的活态基因,历史素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民族辨识力。特别是,在经济、文化、人文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不仅使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也使新的文化产业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功能性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保护与传承,代表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民俗特性,代表中国自己的价值观,虽然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在以产业形式进行文化推广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国内一直误入文化软实力,认为影视、书籍等具象传媒代表软实力,实际上其核心竞争力是内在独特文化价值观,具象符号没有实质意义,其背后支撑的价值观这才是根本所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中国文化软实力,意义十分重大,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高度与民族意义,增加重视度。比如,大热荧屏的甄执中多次出现的古琴演奏技艺,就是一次完美的对接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度,转化成具体影响就是古琴培训班人满为患,还有其中出现的蜀锦也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几个画面就为蜀锦做了一个最好的宣传保护。再比如东阿阿胶桂圆羹不知让多少人口水大流。其实山东东阿阿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外因甄执而重又走进人们的视野。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就是将无形的文化,有形的表现出来。再比如云南省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以一颗艺术的心、用发现与创新的眼睛,精心调研,悉心感受,分析整理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故事”这个最具民族性与文化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原生态的完全保留与艺术升华完美结合,演员全部为云南原住民,用最民族的表现与沟通方式让世界为之着迷,也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完美体现。而这一切形成的重点与创新,就是发现了“民族神话故事”这个最剧民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遗产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风貌、民族历史,还有民族传统歌舞艺术、民族服装服饰艺术、民族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全景呈现,无可争议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新的方向,同样的,少数民族神话故事概括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性的文化感染力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开发点,成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方向。这一成功案例在两者合而为一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如何把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新颖的创意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进行活态地重现,以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的表现形式“旧瓶装新酒”。让身处新时代的普通民众惊喜的发现寻寻觅觅的创意产品、创意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在始终坚持原生态、原真性的原则之外,云南印象大胆的融入了现代化的艺术表现元素、形成了云南文化的活态表现与活态保护的新的标杆,这一创新后来别中国其他多个地方借鉴运用,都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效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是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创造性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化科技结合起来了, 将立体舞台表演特别是人的作用大大提高,使得文化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完全有机交融在一起,成就了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保护的成功实施案例。

三、以天津为例具体分析结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影视与表演的方式结合相得益彰,经济利益与文化宣传双赢,但这只是第一步,深入挖掘深层次的结合才能真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开发周边产品,结合地方,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方向,才能将两者的经济文化地位彻底提高。以天津为例,天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4项。丰富的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结合影视宣传与表演的宣传力量进行周边的产品开发利用,将之与位于天津开发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结合,以创意产业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联盟的输出方式为动漫开发与网络游戏研发、广告设计、会展设计、设计创意开发及文化用品制造、影视制作、文化版权交易、文化旅游等方方面面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将天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串成一条天津旅游线:传统音乐类旅游地点第一站为北辰区祥音法鼓,传统戏剧类旅游地点第二站位于天津评剧院,第三站在宝坻区,当地的文化馆剧场,传统美术示范基地旅游地点第四站是天津西青区的杨柳青,当地的画社众多,还有年画博物馆具体地点在杨柳青的繁华地带杨柳青年画一条街、第五站是在古文化街的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还有临近的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鞋店及其博物馆,第六站是天津传统酿酒文化特色站是义聚永酿造酒文化博物馆,第七站是天津传统中医药文化展示地是达仁堂中药文化展馆、还有位于河北区的隆顺榕厂区展览回廊。而设计创意可以于传统美术示范基地结合;文化旅游可以和所有基地合作;影视结合可以借鉴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具体结合中津门蔡氏贡掸与影视的结合。曾几何时,蔡氏贡掸,鸡毛掸子,早已经因功能退化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它的历史,它曾经的繁盛与尊贵,都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成了一种旧的不合时宜的。勉强传承,只是依靠政府的扶持,脱离了民间,远离我们的生活。但一部戏,改变了一切。《行走的鸡毛掸子》将扎掸手艺人的魂,将我们逝去文明的骄傲呈现了出来。剧中的“火驹”“墨龙”和“玉兔”灵性十足,好似拥有自己的灵魂,美的惊心动魄。这三把出自天津蔡家的传奇掸子将津门蔡氏贡掸带到大家面天津独特的软实力挖掘并且通过影视的方式展现出来。影视开发后可以结合网络开发相应的软件,比如将蔡氏贡掸的制作过程通过手机网络游戏的方式展现文化用品的开发以天津地域文化作为卖点,将蔡氏贡掸的符号提取后制作成文化产品等。

结语

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文化创意的角度思考,我们发现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创新的变化而焕发新的时代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旧时怀念也有新的经济文化意义,古老文明更能激发我们的创新与活态思考,用创意带动传统文化进而形成产业化生产,是我们在新形势下的新思考,也是对古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保护形势,活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活化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心,结合思考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胡娟、朱练平.文化创意产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3.

2 郑鑫.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互摄关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3 刘宇,张礼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本位基因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

第2篇

关键词:玉林地区;庙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65-03

一、玉林地区概况

(一)区位地理

玉林地区位于广西东南部,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东与梧州市、广东省茂名市相邻,南与北海市、广东省湛江市毗连,西与钦州市、南宁市交界,北与贵港市接壤,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海珠三角经济区以及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玉林现在所管辖的区域包括:玉州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和福绵管理区等。自秦始皇开灵渠后,贯通了南北水上交通,船只经容县境内的绣江、北流境内的北流江、玉林市的南流江后可直至合浦。这对交通运输便利和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地形地貌

玉林地区的地形属桂东南丘陵地貌,四面环山,丘陵起伏,境内有出自桂南十万大山余脉的大容山,由钦州趋玉林至北流大里乡内,在五代十国后被封为“南方西岳”。玉林地区面濒南海,属北部湾腹地,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较为充沛,但由于雨量的季节分配和地理分布不均,常会发生“春干、夏涝、秋旱、冬枯”的现象。

(三)原始居民

玉林原系百越民族居住之地。先秦时期,玉林地区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是百越民族分布的地区之一,居住着西瓯、骆越等部族。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设立了南海、桂林、象郡来对岭南地区进行管辖,后赵佗管辖岭南后把原来的桂林郡分为玉林郡(即今天的兴业县)和苍梧郡,设玉林郡时,当地以骆越人为主。秦汉后,大量北方人迁入岭南,后当地的原住居民由于战乱、历史政治等原因,一部分外迁,一部分则被汉族同化。

二、玉林文化

一个地区的文化会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一地的文化代表着当地人的群体意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意识和方式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影响人们行为观念的风俗和习惯。百越文化、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是玉林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三种文化相互交融,成为具有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

(一)百越文化

百越文化是玉林地区的本土文化,如上文所提,玉林地区的原住居民为西瓯、骆越部族。百越文化因其带有浓郁的南疆色彩使其文化具有神秘的特点。最早开发玉林地区的是壮族先民,直到明清壮族人民还遍布广西全省,其主要聚居在各个山村之中,或呈汉壮杂居状。《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一载:“玉林郡、古西瓯、骆越所居。”古代容州的居民仍有“獠人杂居,鼻饮跳足好吹葫芦签击铜鼓,席设弓弩,及宋南渡后,北客避地者,多衣冠礼乐,并同中州。”玉林地区丘陵多,森林密,再加上奇形怪状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独特的百越文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神崇拜民间信仰文化。玉林的民间信仰以祖先崇拜为主,以鬼灵崇拜、图腾崇拜为辅,佛、道、儒三教并存。这种多神崇拜信仰主要体现在节庆、庙会和神诞当中,有时同一个节庆活动会有多中宗教活动进行。而每到中国的重大节日,这里的人们都会祭拜祖先鬼神。

(二)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是玉林的主流文化,广义来说,广府文化包括岭南都会文化、南流江文化、玉商文化、大容文化等。秦汉以后,大批汉人南迁。秦始皇曾南迁一万五千名女子到南越,后赵佗建立南越国,鼓励中原人与当地骆越、西瓯部族的人通婚,这对玉林地区的文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北宋末年,博白、容县等地又迁入了不少中原人,特别是倒了明清时,中原人南迁形成了一个。随着大量汉人南迁,汉族文化逐渐与当地的百越文化融合,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于是汉文化成为玉林地区的主流文化,而当地的原住民在长期与汉人的交往中,语言、文化、习俗也与汉文化融合,使得原住民和汉人的差别也逐渐缩小。总的来说,玉林地区的广府文化是以农耕稻作文化为基础的多元文化,文化宽容度较大,各种文化得以和谐相处,在当地经济贸易发展后,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物质生活的使用价值。

(三)客家文化

北人南迁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玉林地区的客家人也由此而来。玉林客家人的祖先多来自赣中南、闽西、粤东北等地区,这些地区人迹稀少、森林茂密,有利于躲避战乱但是生存环境恶劣。在客家人建设自己家园的同时,他们特别注意保护华夏正统文化的传统、文化、语言和习俗,在与百越族相处的时候又能从中汲取精华,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玉林地区客家文化。《广西客家》中记载:“博白庞氏,唐以前迁来……丁口二万五千有奇”明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客家人迁入玉林,其中陆川、博白两地迁入最多,其次为兴业、北流、容县等地。据统计,今天玉林地区的客家人约有260多万人。

三、玉林地区的庙会

高有鹏在《庙会与中国文化中》从祭祀性质上把中国的庙会类型分为三种,即:原始神庙会、宗教庙会、世俗神庙会。原始神是指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口中所流传的原始神灵,包括:、女娲、伏羲、炎帝、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这些原始神记载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原始神有创造世界和发展世界的能力,所以常常被看做保护神而被人们进行供奉;宗教利用庙会文化丰富的表演宣传形式,结合本教的道义在民间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世俗神庙会则在民间广泛存在且影响深刻,世俗神庙会分为:自然神庙会、植物神庙会、动物神庙会、圣贤神庙会、祖师神庙会、生神庙会、祠庙会,这一现象可以用“万物有灵”的理论来进行解释。

玉林地区所管辖的兴业、北流、陆川、博白、容县等地都有各自的庙会种类繁多,每个庙会都有其不同的祭祀时间、祭祀对象、祭祀仪式以及和祭祀有关的故事传说。现将玉林地区庙会的相关资料整理见表1。

由表1可知,玉林地区的庙会主要是世俗神庙会,其中又以圣贤神庙会最为兴盛,其次是以宗教庙会,之后是原始神庙会。圣贤神庙会多以本地的圣贤人物为主,提倡的是一种人文伦理的传统精神,如:庞奶庙会是为了歌颂庞八娘娘一生勤劳的品质。玉林庙会的时间多集中在三四月、九十月和十一二月这三个时间段,这几个时间段对应的刚好是农耕开始时、农作物收获时和一年结束将要时,人们把庙会活动安排在这几个时间段进行,一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刚好是农闲时,人们有时间也有需要进行这样的活动来娱乐一下自我和神灵,来寄托一下对未来的希望。对各路神灵的祭拜目的多是为了祈求家人平安、人丁兴旺。玉林地区降水丰富,但是分配不均,所以有的地方的求雨庙会很兴盛,虽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一庙会活动也仍在延续着。玉林地区的庙会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民间故事传说,民间故事传具有特定的自然环境或者相关的社会事物,它们以口头流传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又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修改创造,成为民间文化中联系人们情感之间一条无形的纽带,而这种文化又与庙会文化融合,成为一种定时、定点的具体的民间文化形态延续至今。玉林地区的庙会文化保留了玉林地区传统的民间文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对自身的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如上文所提,玉林地区曾是西瓯、骆越部族的居住地,骆越遗风文化与本地文化的融合而形成具有当地特点的文化,以及陆川、博白地区的客家文化使得玉林地区的庙会文化更具有地域性和多元性。

四、玉林地区的庙会的现状

玉林地区庙会的规模有大有小,影响有近有远,以玉林寒山庙为例,这个庙会最初是人们为求雨而形成的,与其相关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宋代,人多时可达三到五万人,并且仍在兴业、北流等地流行着。但也有一些庙会由于针对性较强,受众面较小,参与的人员有限,缺乏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开始逐渐在民间消失。例如,仁威公祠庙会是为了纪念丘家六世祖丘金峰,他保卫祖宗事业因而受到了丘家祖孙的敬仰。这个庙会流传于陆川县面滩乡,在正月十六至十八日时,丘家子孙都会前来祭拜,其代表性传承人为丘法荣,这位老人如今也近70岁了。

庙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因地制宜,使本土文化的闪光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满足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保证文化部门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和资料收集。由于一些乡镇对本土的一些民间文化没有保护意识,使得一些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失去可以存活的土壤。因此,提高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也十分的重要。

参考文献:

〔1〕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

〔2〕赵彦行.玉林文化概观[M].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129.

〔3〕丁伟志.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玉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6.

〔4〕周少明.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5〕李克.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资料汇编,内部资料・玉林卷.

〔6〕李克.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资料汇编,内部资料・陆川卷.

〔7〕李克.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资料汇编,内部资料・博白卷.

〔8〕李克.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资料汇编,内部资料・兴业卷.

第3篇

一、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中,设境激趣,创设适宜的环境,适宜的场合,适宜的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所述意境之中,与作者和书中主人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等形式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从而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意境。如教学《草原》一课时,可播放配乐朗诵或美妙的音乐,让学生陶醉于课文描写的场景中。这种情景熏染,让学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认知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第二,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技巧,精心设计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做到问题设计巧妙、科学、学生易于回答。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3.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有时是枯燥乏味的。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创办一些有趣的活动,如用多媒体演示猜字谜、成语接龙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积累字、词的兴趣;运用录音进行朗读背诵,阅读理解训练;创建诗词协会,举办读书节,开展阅读能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竞争的激情和成功的快乐,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

1.让学生树立多读书、读好书的意识。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提高语文素养要从多读书,读好书开始,也只有多读书、读透书,从中汲取营养,才能“下笔如有神”。

2.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除上好阅读课外,还要把图书馆的好书推荐给大家,敞开图书馆的大门,延长开放时间,拓宽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开阔视野,自由地遨游,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

3.在练笔中提高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习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课外的一些练笔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只注重平时的读写积累还远远不够,要加强课外积累,鼓励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三、在有效的课外阅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内阅读的必要补充,是学生课内阅读的迁移运用。有效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视野开阔,见多识广,不但可以提高语文成绩和阅读鉴赏能力,而且更好的开发学生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它比课内阅读的形式更开放,如:找一些与课文同步的相关课外文章或者是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让他们在比较中阅读,在比较中提高;从课外书中抄一些好的篇章、句子、段落等,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在阅读古今中外名篇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152-0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高中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这意味着语文教学要渗透传统文化。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化缺失

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的历史积淀,民族性是其鲜明的特征之一,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性。不同国家的语言都在传承、发展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中国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和精神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文化的传播又主要通过语言文字途径。通过对汉语的说明与演绎,引导学生进入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意境里,就更加显得重要。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压力,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不能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现在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作文中常常出现一些网络用语,这样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习和辨别能力。二是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知识。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学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即使学一点古代作品,也是为了应付试卷上的文言文试题。使得本来就很薄弱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加微乎其微了。三是语文的基本能力太差。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现在的学生中被轻易的抛弃,甚至恶搞演变成低俗文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化意义

首先,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热爱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厚植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离开了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就失去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重视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度开掘与积极弘扬已成为世界各国母语课程所达成的一个共识。

德国教育家普朗格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的传播就是把文化的有益部分转化为个人的主观精神。语文总是镶嵌在文化之中,当代教材的文化包容,一直是支配着古人也影响着后世的文化模式和精神原则。在文化意识高度自觉的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1.要热爱本国的母语。从语言的层面关注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一个重要思想:教育学生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爱自己的文字,爱这些语言文字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爱写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伟大作家,爱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兴起的汉字文化学、语言文化学的研究表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

2.追求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语文教育负有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的一生打好“精种基础”的底子。因此,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感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高中时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幼年时期,求真向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学生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熏陶。为此,高中语文教学呼唤着文化的浸润,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培育精神以终身受益。

其次,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形成开放的文化胸怀,也是时代的要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化自然也就呈现出多样化。中国经历改革开放30年,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是文化多样发展的理想,以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我们应具有的文化包容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应具备开放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主张用多元文化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养成新的国民素质和文化品格。同时,开放的文化观有利于促进文化的整合,促进本民族的文化繁荣。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途径

1.教育观念的转变。新课程将语文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它以充满文化足迹的经典作品为血脉而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并且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体现着教育的本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对汉语的认识开始,突出汉语自身特点,从对汉语自身的特点说明与演绎出发,引导学生来体会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

要在中学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转变中学阶段传授知识而不管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到提高学生文化品味的高度来认识。其次,还要转变以文言文代替古代文化典籍的观念。我国历次制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都只提到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其实,我国还有不少优秀的文化遗产,是用古代白话记录并保存下来的,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白话小说等等,都是古代白话作品。事实上,这部分内容,在任何一套语文教科书里,都占有不小的分量。

2.教材的编写。中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有主要的一环,就是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要拓宽选材的范围。要根据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许多过去认识不清的东西渐渐为人们所认识,所理解,就可以吸收到教材中来。在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既可以编进必修课教材,也可以编进选修课教材,还可以是课外自读教材。在选文的形式上,既可以是古代作品的原典,也可以是现代学者用现代文写的介绍传统文化知识的文章。中学生有必要读一些介绍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读物。

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高职英语;中国文化;渗透

一、高职学生在外贸行业工作情况现状

笔者通过对在外贸公司工作的国贸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和外国客户打交道存在不自信的状态,导致较少的交流和沟通,甚至在一两句的寒暄之后变得无话可讲,不能和外国客户自主地交谈。尤其在外国客户表露出对中国产品的独特内涵感兴趣时,他们却未能恰当地用英语介绍这些中国元素。这种不自然的交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僵局。

二、国贸专业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国际贸易专业的高职英语教学主要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为主。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不高,尽管英语对国际贸易专业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们一方面觉得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吸引不了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学习的内容和他们以后从事的工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使他们认为学与不学差别不大。许多学生对欧美文化兴趣较浓厚,却对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知之甚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偏重欧美文化的熏陶和渗透。学生们更关注的是信用证、询盘、单证的写法、产品的英语描述等内容,对于出口产品的中国元素蕴涵以及延伸出来的文化价值关注较少,形成知识的缺憾。“英语学习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母语基础上,我们对英语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已有的母语文化为基础的思维模式上。忽略了母语文化,实际就丢失了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1]100-103教师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思考分析,“要弥补这种不足,就必须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大量融入母语和目的语的相关文化知识,使他们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实现中西文化的接轨。”[2]152为减小学用落差,达到学以致用,高职英语的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刻不容缓。

三、高职英语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流并不是一种单向的交流。在吸收英语国家语言知识、文化、风土人情等的过程中,也同样担负着向对方传播中国文化的任务。否则,双向的交流就很难进行下去,而英语学习者也会成为只会说几句英语的文盲。”[3]159-160跨文化交际是一项双边的活动,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交际的质量和效果。而以往中国的对外贸易工作人员着重迎合外国客户的风俗习惯、文化禁忌等方面,失去我们自身的话语权,导致了中方贸易人员在交际中的不自信,也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文化素质和中华民族优良的精神面貌。许多外国客户对中国的文化有着较浓厚的兴趣,他们也渴望通过贸易往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他们对于英语的发音偏颇不怎么计较,却无法容忍中国人犯文化上的错误。

(一)学生跨文化交际良性发展的需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4]1当今的高职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之外,其母语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构成优秀职业人的重要方面。对外的贸易往来,除了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之外,中国人的远见卓识、举手投足的优雅修养,也成为中外贸易往来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成功的英语教学必须立足于本国的母语文化学习,“引进来”与“走出去”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5]78-81当教师在教授学生尊重外国客户的风俗习惯之余,也应教授学生中国的社交礼仪及传统习俗,鼓励学生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寻找其异同点,并关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力求地道真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提高我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需求

中国的对外贸易产品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而这些都是产品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工作人员只有深入了解对外贸产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挖掘整理其背后承载的民间故事、历史文化、名人轶事等中国元素,才能使外贸产品富于文化积淀,形成产品特色,从而增加产品的多元价值,增强国际贸易产品的竞争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渗透相关的中国文化十分必要。这些文化,可以是具体产品文化内涵的英语表达,也可以是待人接物的中国风范,也包括中外文化产品的异同点和中外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礼仪和各自的禁忌等。只有做到知己知彼,高职学生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三)优化学生的本土文化观念,反“文化殖民”的需求

国内的许多知名学者表现出对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失语的忧虑。甚至有的学者把中国文化的失语症上升到我们被“文化殖民”的程度,这完全不是危言耸听。这么多年我们学习欧美的语言和文化,强调语言表达的地道和纯正,甚至有些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有西化的趋势。随着反“文化殖民”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师是时候反思自己的教学并试图做出相应的调整了。为了留住传统,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不卑不亢,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现中国文化的丰厚底蕴,优化学生的本土文化观念刻不待时。贸易产品的文化蕴涵很多都是当地文化的映射。中国地广人多,各地的产品、民俗、文化传统等都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教师将出口的产品性质、文化内涵导入英语课堂,从而优化学生的本土文化观念,响应当前的反文化殖民,使学生更加有文化自信,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从容。

四、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途径探索鉴于以上的问题,笔者试图从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适度地选择并巧妙地加入部分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时应立足于教材,选择贴近时代,贴近专业、贴近行业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进行渗透。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选择和国际贸易产品相关的文化,着重挖掘产品承载的中国元素及文化内涵。这些内容可以是某种产品固有的文化积淀,也可以是产品相关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产品信息,甚至是产品的包装文化,老字号产品的网站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相关信息等。例如,教师可以从旗袍的常规介绍引申到丝绸的发展、嫘祖的传说、养蚕的故事、蚕丝生产技艺(养蚕、缫丝、制绵)、旗袍的刺绣、纹样图案、中式盘钮扣、满族人的传统服装、丝绸之路的系列故事等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信息,教师可以将其设计成听、说、读、写、译等内容,渗透进课堂。较简单的故事传说可以设计成听力的内容,较难一点的说明性、介绍性的内容可以设计成阅读理解,对某一专题内容的讨论可以设计成口语,词条和短语可以设计成翻译,产品的描述可以设计成作文等。

(二)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地选取,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并结合地方文化,从而开发校本课程。“教材中不仅要体现多元文化元素,更要大力宣扬中国文化,体现中国元素,这也是职业英语教材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69-72编写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教材是减小学用落差、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1.校本课程内容适当融入当地的文化与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尽量贴近学生今后的工作环境。立足传统文化,面向对外贸易产品的内涵挖掘,并形成一定的系统,这样的教学才会生动具体,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如果在教学中加入本土文化内容,教师再对教学步骤进行精心设计,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的距离感必然会缩短。”[7]54-56中国的产品带有浓厚的传统地方特色,而且各地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的地域文化包括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中州文化、湖湘文化、江浙文化、蜀文化、巴文化、赣文化、徽文化、闽文化等。教师开发的产品信息应紧密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饮食、民间艺术、民间建筑、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使学生具有浓烈的归属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对教学内容更有兴趣,较易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浙江文化有“丝绸之府”和“鱼米之乡”之称。浙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被称为“浙江经济”。浙江有许多特色产品,如丝绸、杭绣、越窑瓷器、金石篆刻、鸡血石雕、桐庐剪纸、蓝印花布等,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将当前的高职英语与浙江文化相结合,建立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语料库,在“浙江经济”这个强大的背景下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浙江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职英语的教学。2.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专业和具体开发校本课程,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应加强传统文化素质的修养,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并具备甄选优质的、贴合学生专业的英语表达,适当地分析、整合和加工,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选择的能力。这些都和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英语表达的坚实基础分不开。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自我的学习达到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加强。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甄别、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灵活机动地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并通过教学效果来检验成果。然而,这些教学技能并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验、分析、调整,方能逐渐获得。

(三)面向国际贸易专业开设选修课

教师在注重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课时的合理分配之外,还应注意在质和量上加强对学生中国文化的渗透,开设面向特定专业的选修课,在行业英语中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当前世界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外国作家撰写的与中国文化相关、蕴含中国元素的文学作品,有些是小说,如《骨》、《吃碗茶》、《女勇士》、《接骨师之女》、《望岩》等华裔美国作家作品;有些是国外媒体拍摄的中国的纪录片,如BBC拍摄的《中国春节》,《美丽中国》和《中国人要来了》等系列片;有些是电影,如《花木兰》、《功夫熊猫》、《喜福会》、《喜宴》、《面纱》、《刮痧》、《少女小渔》、《推手》等。教师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使学生“浸入”到这些作品中去,深入领略中外文化的内涵、冲击与融合,开阔其国际视野,从而增强其文化修养,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开设供师生互动的网络在线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教学采用网络平台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实施简便,信息反馈及时。如学校在教室的电脑上开通桌面云,为老师开辟网络存储空间,教师将资料直接存在服务器。这对教师而言,开展课堂教学乃至开设网络在线互动平台,与学生做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通过平台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慕课、微课视频、小短剧、PPT课件、电子文本资料等,同时在线解答学生的提问。这是一条深受师生欢迎、又易于操作的学习途径。与此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显得尤为重要。当教学和反馈变得更加便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时,第二课堂的学习便成为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尺度。为适应目前的大数据时代,教师的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亟待进一步加强。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化活动

教师在课堂之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活动,如组织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的英译本、中国文化知识竞赛、志愿者服务、博物馆、展览馆参观、聆听专家作的相关讲座等。教师定期举办相关的知识竞赛,如国贸知识竞赛、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竞赛、与产品信息的英语传递相关的竞赛等活动,将活动设计成网络、口语、书面等方式进行,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巩固拓展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学习和吸收。

第6篇

传播学是将人类传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浙江人杰地灵,民俗风韵浓厚,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浙江自古以来与日本的关系源远流长。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浙江正以开放的态势向世界展示自己,准确、恰当地翻译浙江民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阈对浙江民俗文化的日译策略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

传播学;浙江民俗文化;日译

一、引言

浙江拥有“文化之邦”的盛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浙江丰富的民俗文化风情,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为了能更好地让世界、让日本了解浙江民俗文化及其内涵,笔者认为必须从传播学视阈来探讨浙江民俗文化的译介。民俗文化翻译关系到国家形象,而民俗翻译的质量对传播效果又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民俗文化,尤其是地域民俗文化的翻译一直没有引起翻译界的高度重视,翻译中除了语言本身的问题外,译文不能很好地保存与传播当地的民俗风情与特色。鉴于此,本文以浙江省内各个文化场馆、景点介绍及外宣资料的日译文本为考察对象,进行日译策略研究,从而将浙江民俗的日译做到准确、到位,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乃至于世界。

二、传播学理论与民俗文化翻译

传播学是将人类传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传播研究的5W经典模式。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及传播效果这五个紧密相关的链条[1]。它旨在探索及发现社会信息体系的规律及性质[2]。自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创立成为独立学科之后,发展迅速。历经多年,传播理论已发展成熟。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递、交谈和融合的过程[3]。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个性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障碍。其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更是如此。民俗文化翻译的传播主体是民俗文化译者和译本的出版推广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传播主体不仅决定了传播的起始与发展,更决定了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对传播主体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传播者对传播过程的控制、传播者所受社会文化因素的控制等。民俗文化翻译传播媒介或传播渠道,是介乎传者与受者的信息载体。因其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民俗文化翻译传播内容是大众传播的核心,而信息内容分析也成为传播研究的重要部分。合适的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得以为传播对象接受的关键。民俗文化翻译传播对象在传播过程中地位显著,起接收信息的作用。若传播活动中没有传播对象,信息传递将失去意义。民俗文化翻译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民俗文化翻译和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是让目的语读者正确认识中国民俗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民俗文化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使之成为连接文化交流的纽带,显得尤为重要。

三、浙江民俗文化特征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风俗习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传承的珍宝。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5]。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的浙江,创造了辉煌的吴越文化。境内有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以及南宋王都的历史,让浙江这块宝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积淀。地处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省会城市杭州,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七大古都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形成了深厚的海洋文化和旅游文化[6],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出现过坡、白居易、王羲之、吴昌硕、、金庸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文化名人,遍布全省各处的许许多多富有影响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记载着大师们留给这片故土的丰富文化遗产,并有丝绸、茶叶、服装、南宋官窑等各类博物馆百余所和各类文化交流展馆[7]。浙北杭嘉湖地区,至今一直是丝绸的主要产地。浙江这块宝地,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文化、稻作文化和桑蚕文化,被誉为“丝绸之都”和“茶叶之乡”。各地星罗棋布的水乡村落中,至今仍保存有许多明清时代,甚至更早期的古建筑、古民居,为人们所向往。浙江以独特的民俗文化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四、浙江民俗文化的日译策略

(一)照搬或照搬+注释所谓“照搬”就是直接照搬原文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介绍南浔宣传册中的百间楼、南浔史舘、古石桥、小莲庄等民俗人文景观,具有民俗特色的建筑楼名称等,这些名称中的“楼”“舘”“桥”“庄”等关键字基本概括了这些建筑物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名称在日语中,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都是相通的。因此在日译过程中,可以采用照搬的方法,读者完全能够从字面上理解这些名称的意思。如果直接照搬后会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时,可以采取“照搬+注释”的方法进行补充翻译[8]。

(二)直译或直译+注释所谓直译,就是在转达原文意思的时候,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尽量同原文一致。其理想的目标是做到“神”“形”兼备。根据传播理论,决定翻译策略的主要因素是翻译目的。在浙江民俗文化日译中,译者需传递浙江区域文化的信息,让目的语读者真正了解浙江民俗文化的精髓。例(3)中的谚语描述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地形特点。为了信息传递的高效与真实,译者将源语言文本的全部意境译入目标语文本中,最终的译本没有改变源语言文本的基本信息。因此,译者将它直译为:“三歩で一つのアーチ、五歩で一つの橋”,这样既保证了原汁原味,也让目标语读者阅读时才不会心生困惑。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直译更多地保留了原汁原味,并且因其直率性、简洁性,而被广泛运用于民俗文化翻译中。例(4)中的“世外桃源”出自清孔尚任《桃花扇》中的成语,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吴越国的都城杭州,就是“世外桃源”这样一个城市。译者在这里没有照搬,也没有意译,而是采取了对源语进行“直译+注释”的翻译方法,将“世外桃源”译成“世外の桃源”并在后面附括号进行解释。这样既保留了源语言文化特色,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不仅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还能从括号的说明中读解到其真正的内涵,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文化的效果。可让目的语读者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浙江民俗文化的独特含义,又保留文化意象。

(三)音译法音译是根据源语言的发音进行的翻译。音译的目的是在遵守语言学规范的同时传达源语言文化。因此音译被频繁使用于民俗文化气息浓重的术语翻译中,特别是餐馆、戏剧及地点的名词翻译。在民俗文化日译中,若译者无法用相近的日语表达去匹配民俗文化特色时,音译是不错的选择。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源语言固有的意义以及对多义词等的精确表达,在译文中或多或少都有所缺失。音译不能达意,但能营造一种异国情调。对浙江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浙江特色饮食的词语翻译,若目标语中缺少相近词语及相近表达的词语,运用音译法可避免逐字翻译或直译带来的误解,保证译文可读性。例(5)中的“东坡肉”,例(6)中的“瓜子”等,分别直接取其中文发音译为“トンポーロウ”“クアズ”。音译不仅能省去直译菜名的冗长与繁琐,更能保持作为浙江菜的民俗特色与原汁原味,保存了作为浙江菜的那一份特别和韵味。

(四)意译法意译是指不拘泥于源语文字的表层意思,不用源语的表达方式,根据大意对源语句子的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化和调整来进行翻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当直译很难翻译出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的句子、可能会给人造成困扰、不明白翻译过来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不能很好达到传播目的时,需要运用意译策略。(7)苏堤全长2.8公里,北宋坡(1037-1101)于1089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后用湖泥堆积而成。“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株杨柳间株桃”就指春季的苏堤。民俗文化日译传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情况,取决于目的语读者对民俗文化译本传达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涵信息的反映。例(7)中描写的是春季苏堤的优美景象。“间株杨柳间株桃”本身的意思是苏堤两岸边一棵桃树一棵柳树相间种植的人文景观。例(8)是介绍杭州民俗文化中每年在钱塘江边观潮的习俗,其中的“弄潮儿”本身的意思是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精湛水性”喻指游泳水平十分高超。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译者没有从字面上直接进行翻译,而是分别大胆冲破表面意思,通过深层理解和不断推敲,真正理解其内涵的实质意义,抓住“神”,采用意译策略进行了准确的翻译。将“间株杨柳间株桃”意译成“桃と柳が整いそろっている。”将“弄潮儿”意译成“挑戦者”,将“精湛水性”意译成“巧みで、完壁な水泳術”。以目的语读者熟悉和习惯的思维方式翻译出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浙江民俗文化的内涵,达到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自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适当减译减译,指从全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在译文中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语言单位的翻译方法。减译不是删掉原文的某些内容,而是为了避免内容重复、文字累赘,使译文更加简练,更符合目的语的习惯。(9)赛龙舟是杭州民间传统水上体育活动之一,常于端午这天进行……届时龙舟上彩旗飘扬,鼓手敲起震天锣鼓,划船的人分坐两边,一边呐喊,一边飞快地划动木桨,疾行如飞。汉日语表达习惯上有很大差别,汉语描写具体、详尽,不少惯用的华丽辞藻本身并无实际意义,而是为了一种修辞、声韵以及渲染的需要,而日语不像汉语那样对事物的描写偏于详尽,而是往往采用点到即可,恪守一种客观理性的表达方式。因此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如果对汉语这类修饰语在译文中一字不漏地进行直译,就会使译文因语义重复而显语句臃肿,以至达不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例(9)减译了“分坐两边”“划动木桨”等词和句节。例(10)译者考虑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为使译文简明扼要,将原文中引用的诗句进行了删减,在对民俗文化的日译过程中,必须根据目的语表达的需要,对那些过于繁多的修饰之词进行删减,使译文不仅不失其信,而且内容更加简洁明了,更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从而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真正达到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

五、结语

本文将浙江省内各个文化场馆的介绍及外宣资料的日语翻译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日译策略研究和探讨,发现民俗文化翻译中最常用、最有效的策略是照搬或照搬+注释法、直译或直译+注释法、音译法、意译法、适当删减法。但也发现了在翻译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删减过多,失去文化特色;缺少必要加注,读者难以理解;误译和漏译等。由于篇幅关系,问题部分没有展开,将留作今后研究的课题。总之,在当今大力传播中国文化的战略背景下,民俗文化的翻译不是简单的字符转换,而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活动。将带有浓郁浙江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准确翻译到位,达到真正的文化传播目的并非易事。在翻译过程中应坚持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力求最大限度保持原有文化的原汁原味,遵循翻译原则,对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民俗文化翻译的传播目的。

[参考文献]

[1]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金慧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蒋红红.民俗文化文艺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5]潘宝明,朱安平.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6]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浙江省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0,(2).

[7]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旅游宝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8]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品味杭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第7篇

关键词 语文;高中;教学探讨

一、当前高中教育背景分析

当前受高考的压力及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高中语文教育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很少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即便有的考得高分,也往往只能“玩”语言文字。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脱离社会生活,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的现象。

二、联系生活实践,具体方法对策

从以上对教育背景的认识来看,高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时一定要注重联系生活实践。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联系社会,讲解课文

语文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实践的切入点。在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新教材中《内蒙访古》一文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告诉学生这一消息。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

再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可以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强,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

2.关注社会,开展语文活动

语文教育的形式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教师可以开展各种语文活动,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让学生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例如,语文课上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教师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再如,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记得,在我开展类似活动的课上,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学生们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师要加强引导!

3.注重观察社会,写作反映生活

高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切忌虚情假意。现在很多学生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导致“三股文” 盛行。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要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8篇

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 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新教材中《内蒙访古》一文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告诉学生这一消息。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

二、 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 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 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雨却无休止地下,买瓜的老板难觅,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天气奇好,瓜价攀升”,“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抱瓜上车”。“车开走了,老忠拿着钱,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同事说,结尾这一问,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

是啊,“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复杂了――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这些,但其中的关注民生,思考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我将这篇作文打印出来作为范文,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并高度地评价作者直面社会,积极思考的眼光。在学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应和良好的影响。

第9篇

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 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有关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等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二、 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 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雨却无休止地下,买瓜的老板难觅,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天气奇好,瓜价攀升”,“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抱瓜上车”。“车开走了,老忠拿着钱,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同事说,结尾这一问,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

是啊,“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复杂了--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这些,但其中的关注民生,思考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我将这篇作文打印出来作为范文,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并高度地评价作者直面社会,积极思考的眼光。在学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应和良好的影响。

第10篇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高层互访和政策沟通强力助推平台建设。企业作为建设的生力军,依市场规则运行,整合国际国内市场要素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海外多元文化背景下寻求生存发展,传播中国文化和“义利”价值观,推动多方和谐共赢。本文就“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企业发展和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一带一路;企业;生存发展;文化交流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成为全球发展合作的重要实践平台。“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以真实的创业故事,展示中国精神风貌,传递中国价值。

1推动倡议落实,展现大国使命担当

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要契机,积极开展双多边合作,促进各国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构筑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合作关系。共建“一带一路”顶层框架确定了五大方向,中国按照合作重点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主体框架,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有序推进陆路和海上合作。中国政府致力于国际扩大产能与投资合作,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促进运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拓展金融合作空间,打造新型合作平台和创新融资机制,促进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稳定的融资环境;通过科教文卫、旅游、救灾援助和减贫,深化人文社会及其它领域交流合作。高层互访和政策沟通强力助推“一带一路”落地,中国开展广泛的外交活动,作为实现国家利益、塑造国际形象、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路径。至2019年11月,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政府鼓励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国门,对接建设规划,推动项目建设。中国国有大型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铁路、公路、港口、电力、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和运营方面,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全球领先地位,纷纷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变革,欧盟“构建未来铁路系统联合行动”,日本超高速磁悬浮计划、美国“超级高铁”设想等技术不断涌现。中国高铁具有起点高、集成度高等优点,且独立开发了核心技术“高速铁路芯片”,在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技术,但参与国际竞争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与其他高铁强国同台竞技的能力;电力基础建设方面,国家电网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设海外机构,扩大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力,在国际标准制定等领域也取得了成效;信息通信建设方面,“六廊”布局为电子信息产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依托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一个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正逐步实施。在“设施联通”的建设实践中,企业展示已取得的高科技成果,改变了中国以往生产效率低下的形象。“一带一路”平台提供“外交+政策+资金+技术”全方位支撑,着力为“走出去”的企业解“困”,而面对经营中的“难”,企业积极寻找对策,探索本土化的有效管理模式,开展与东道国的深度合作。

2共享发展成果,传递“义利”价值观

企业家是“有眼光、有能力、敢于创新的人”(Schumpeter,1934),企业家以“最能动、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造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Knight,1921),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开拓市场,他们付出时间和精力,承担强大的压力,期望获得财富增长、实现个人价值,也扮演着融合国际关系的角色,塑造着中国的国际形象。企业家精神可以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也存在于政府和非盈利机构(Drucker,1985)。企业家的动力不仅仅在于寻求利润,更不在于垄断市场而忽视大众的价值。企业应该有适当的合理的利润。找到与东道国利益的交汇点,满足共同的“利”,通过构建新的商业利润模式获取竞争优势,其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成为分享价值的过程,企业因而拥有更加开放、更加长远的视角。简易化的、真实有价值的交易,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清醒认知行为后果都有助于友善关系的建立,与沿线国家合作,区域的竞争应当更加规范有序。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重新理解利益相关者,把股东利润转化为利益攸关者的价值,进而形成社会资源。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足等挑战,企业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生态治理经验,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建设和运营管理,有效提升沿线各国对绿色环保的支持度、参与度,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从而树立中国在全球生态建设中的良好形象。中国儒商获利之后,往往有赈灾济贫、兴修水利、修筑道路等“义举”,慈善行为造福一方。中国中铁等企业为驻在国人民提供物资帮助,利用公司专业特长,义务修桥修路,帮助当地解决居民饮水、排污等民生问题,无偿为当地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海外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可能还要面对能源、难民求救、传染病控制等问题,企业应当与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处理好关系,分配好相关的经营利益。

3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不尽相同。中国经济几十年快速增长,企业粗犷式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惯性,在国家合作中,要了解所在国国情,尊重当地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立足地方资源禀赋,认清发展优势。沿线国家人民希望通过经济贸易往来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稳定,中国愿意将自身发展形成的经验和基础,与各国的发展意愿和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海外企业通过错位发展推进区域间联动,释放发展潜力,降低发展的低效性、脆弱性。工业园区模式。建设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形成聚集效应,便于有针对性地提供诸如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也便于东道国政府提供海关、商检、税务等机构“一站式办公”服务。产业链模式。“区位品牌”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控制成本,提高产品和企业的附加价值。通过产业链向上游下游延伸,摆脱低利润制造环节,稳定合作关系,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有助于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差异化竞争模式。通过产品精准定位,占有专有市场份额,抵御替代品威胁。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由过去“薄利多销”转变为“品牌优势”竞争,提高边际收益。抱团出海模式。民营企业把握大型国企基础建设的时机,“借船出海”,布局制造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业配套,资源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得到最大利用。随着海外经营经验的积累,企业以产业集群“抱团出海”,实现制造业的国际分工转移,成熟民营企业以品牌输出或者资本运作的方式融入当地经济。线上线下贸易并重。网络时代电商业务量快速突进,打破时空界限,实体企业与互联网交易平台链接,实现信息时代全球资源调配。

4加强人文交流,多元文化和谐共生

中国农业文明,人们依赖土地,生存环境相对稳定封闭,崇尚儒家“和合”文化。海洋环境造就的商业文明国家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注重个体意识与价值,强调契约和法治精神。不同的文化之间只存在差异性,没有好坏之分,不同文化主体在解决问题时选择的差异可能带来矛盾冲突,也会带来管理创新的机遇(Trompenaars)。要把文化差异看作是组织发展的有利因素,通过文化协调配合产生新的管理方式,从而发挥出文化多样性的潜在优势(NancyJ.Adler)。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在国家层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与沿线国家共同举办“国家文化年”,举办国际文化博览会、国际艺术节等人文交流活动,实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援外文化修复等项目,在沿线国家设立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孔子学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应在掌握投资目的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确定双方合作模式。海外企业开展跨文化管理,不能仅仅从企业的层面考虑问题,还要上升到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人文交流,要在中外员工中培育共建共享、为实现目标而合作奋斗的价值理念,建立长期的跨文化管理导向,探索消除文化分歧的方法。强化文化共性。“人性化”题材关注人的日常行为、思想和情感,较少受政治、地区、人种等因素的影响,是人类基础层面的共性话题。企业应寻找与沿线国家文化的相似性,减少隔阂与阻力,营造和谐融洽氛围。利用细节建立关联。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驻在国员工生活,在海外项目中开展共品文化等活动,介绍中餐、汉语、中国功夫等中国文化,在日常交往中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加强人文关怀。不同国家劳工对于工作节奏、工作效率认识不同,劳工争议解决程序和敏感程度各异,企业应尊重善待员工,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依靠并且成就外籍员工,让海外员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生活。“走出去”的企业要以宽广的视野布局海外市场,拥有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和跨国经营团队尤其重要,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是关键所在。

第11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道统一” 人格 情感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总是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首位,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的需求。实际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的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而“文以载道”、“读书明理”这些古训给我们的启示是:语言教学与“达理”、“明志”的思想教育活动应该统一起来。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将正确的思想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除了能掌握良好的语言技能外,还能具备完善的人格素养,从而可以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中生存发展,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下面,笔者就自身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举例说明。

1.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在“Martin Luther King”这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马丁・路德・金的生平和事迹。他在坐牢、拷打和贿赂各种逼迫利诱之下始终坚持非暴力手段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他的梦想以及为正义、和平而战的抗争精神一直感染着全世界人们。同时他所代表的很多的价值观对学生也是一种显性文化的教育,对他们的人生观也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平时为人处世的方法,探讨了两个话题:“How can we students shoulder our responsibility?”“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world peaceful?”经过讨论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背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明确他们的政治责任感,比如“国家强盛”、“世界和平”等。

2.追求高尚的品格

《新视野》第一册第十单元课文“Being Honest and Open”中“My grandparents believed that you were either honest or you were not.There were no middle ground.”(一个人要么诚实,要么不诚实,两者之间没有折中而言。)主要探讨了做人的道理――正直是道德的界定标准,判定自身行为的心灵标尺。结合本课,笔者在课堂上设定了一个话题“Cheating on exams”,就大家所熟知的作弊这种发生在身边的现象进行讨论。

通过讨论,大家深刻意识到品德是公众衡量一个人的永久标准。如果在二十岁就被人给贴上一个不道德的标签,往后经历的路将会是一片荆棘。所以在人的一生中,道德品格要么成为一个人的财富,要么是他前进的绊脚石。一个立身严谨、道德高尚的人即使不能成就非凡事业,也不至于完全失败,因为大家会信任他、帮助他;相反一个性格卑劣的人,也许他能力很强,可以取得一时的得意,但绝不会成就大事业,赢得人们长久的尊重。所以学生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

3.确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新视野》第二册第九单元课文“A Never Be a Quitter in Face of Life”中讲述了作者在母亲的“Get yourself up and make something of yourself.”(起来,做个有出息的人)话语鼓励下,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不断地设定向前迈进、向上攀升的人生路线,凭借自己的刻苦坚持、积极进取最终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另外课文B“From Hardship Comes Success”同样以实业家约翰・叶的人生经历告知人们:只有乐观向上、自强不息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4.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

在讲述《新视野》第三册第四单元课文“Five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时,除了学习、了解美国文化的象征符号,同时还对于中国文化的象征进行了概括总结。比如长城、龙、瓷器、武术、中药这些世人熟知的中国元素。从中学生再次回顾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感受到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归属感。

5.摒弃错误的人生观

《新视野》第三册第一单元课文“The Expensive Fantasy of Lord Williams”中我们学习了一个警察局的官员如何贪污公款以达到个人目的的故事。Williams,一个国家公职人员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下一步步地走向犯罪的道路,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罚。“金钱”与“权力”是教学中讨论的主题:如何看待金钱?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笔者给出一个题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f you have a $1,000,000 lottery ticket?”全班同学分成多个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同学集中小组意见在班上作中心发言。还设若干位同学作评判,评出最佳用钱方案。有的小组认为如果有了这笔钱,将做房地产生意,赚更多的钱;有的认为拿这笔钱去买房子、汽车,好好享受;有的则认为去周游世界;有的认为把一部分钱捐建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受教育。结果,最后一种方案最受全班同学赞同。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观,抵制“拜金主义”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并指出: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就第二个主题,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学习有关法律、正义和社会的理论,从而了解在法治社会中权力不再是人治社会中的狭隘的官僚权力,而是人民赋予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就是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正确行使职责,摒弃权力意志主义。

6.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6.1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

如新视野第三册第四单元课文“Engelbreit’s the Name,Cute is my Game”中讲述了女主人公Engelbreit如何经历了生活中的挫折最终实现她的美国梦的故事。在课文教学中,从分析词汇入手,如对fateful,ill-fated,disappointed,crushed词汇的准确理解,共同感受女主人公所面对的生活中的挫折,进而让学生讨论他们自己所能想象的各种应对措施。并且从女主人公身上学习面对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Every road leads to Rome”,成功之路并不只有一条,只要坚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能一步步地迈向自己的成功目标。同时在今后的人生中学生会记住这样一句名言:“成功是指最终实现了目标,但并不意味着从不受到挫折。成功是赢得了整场战争,而不是赢得了每一场战斗。”每个人总会经历许许多多的失意与挫折,但当这些降临到你身上时,千万不要放弃。

6.2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新视野第四册第五单元课文“Roommate Conflicts”讲述了大学室友之间发生的冲突。通过课文自学阅读,让学生写作文来记述与身边室友之间发生的点滴事情,从而审视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学会在处理周围人际关系时保持理性,学会容忍,掌握灵活应变和妥协的艺术,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总之,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善于把握所教授课文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使语言教学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染和熏陶学生的人格,还要使学生把这种思想内化为自身的情感,由他们自己在生活中再生情感,从而达到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Jane Willis & Dave Willis.语言教学的挑战与变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材;人文教育;知识观念

伴随着中学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入,其教育现状的不足之处也愈益凸显。语文教学作为学校知识教学体系的三足之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其大多内容围绕应试而展开,削弱了对教材中人文因素的挖掘,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本文基于此现象,对教材中人文教育进行阐发和梳理,使得教育研究者对人文教育有更明确的认识。

一、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内容概述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

早在古代,中国和西方已有“人文”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易经》。《易经》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1]显然,早期的“人文”一词是与“天文”相对的概念。可见“人文”在提出时就已经表明其一个功用就是化成天下,即通过对于人性和社会各个阶级的观察考究,把握内在联系,通过施行的一系列总的教育来教化民众,直至化成天下。可见,我国古代“人文”的核心是对人的教化以期实现社会大化而成。西方的“人文”最早出现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古希腊以其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民主为西方近代文明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文献典籍。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者把人性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人开始成为独立的个体,脱离了神的枷锁而存在,在这一时期“人文”内容大大丰富,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立性,人性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二)人文教育的内容

人文教育内容就是塑造培养人性,提高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作为独立体的认识自身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上述三种关系延伸出来的人文教育内容就包括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是指人对于自身生命体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一些理念信仰。道德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语文教材中道德教育事例形成道德观念,教师并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外化为具体的外显的道德行为的过程。生命教育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对于生命体的正确态度与认识,这里生命体不仅包括人类还包括自然界中有生命的其他物种,并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语文教材中人文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

(一)人文知识

陈思和先生认为学校教育分为技术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技术知识是外加于人的知识,而人文知识是指对于人本身生命体的一种熏陶,它不是显性知识,而是隐藏在文学读本中的人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来获取的知识。通过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本身的存在和价值意义,体验生活,追求人生理想。如七年级上册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所体现的思想一是如何去克服困难,转危为安,二是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的引导教导孩子。这篇课文就透过这个小故事体现人生的哲理,它是人文教育内容的体现。

(二)经典阅读

经典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名作,还是它之后时代的名作。在语文学习中尤其重视经典选读,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也都是各时代的经典名著。中国有史记载文明达四千年以上,历经千年沧桑,垂范后世的经典更是女数不胜数。中国著作,远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诗经》,到中原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近至近当代《新闻两则》。各种题材繁多,诗如李白杜甫等之作,或雄浑或飘逸或低沉或沉痛;赋如司马相如等名作、词如苏轼柳永之语、曲、小说,新闻等众多。此间文言文,白话文点缀其中。语文教材是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所以都是以“本国”精典为主,恰当的引用外国的经典名著,如契诃夫、莫泊桑等人的作品[2]。取材精准,用之有度。经典文选是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经典学习,对于名人、伟人的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其思想闪光融入学生个人思想体系,正确引导学生培养情操,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

(三)文化意蕴

语文人文教育中应重视文化意蕴,教材编写中力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代的技艺成果。初中是中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材应承担起培养学生性格、性情,使学生走入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中,增强学生的本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这种文化传统包含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土人情、律令职官、天文地理等方面。语文涉及题材应精而广,博而深。

三、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 学习《走一步, 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领会在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让人无法预料的困难与挫折,但是应该学会“走一步,再走一步”,再大的困难都会被解决;学习《散步》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领悟家庭中亲情的可贵,培养学生对亲人关爱的珍惜;学习《老王》《信客》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体验生活在最低层的普通人民的淳朴、善良和默默无闻的美好品质;学习《背影》这

篇课文,就是要学生学会与父母相处,要记得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对他们时刻怀着感恩之心。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塑造的人格所具有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学生在人格上的感染与精神上的启发。比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指导学生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了解孩子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代表对父亲进行告白。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和家长的感情,与此同时还能让每个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