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用建筑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时间:2022-11-07 03:0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用建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用建筑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进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该建筑物的装修用料和方式也越趋多样化,并随着用电负荷及煤气耗量的加大,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就成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现依据作者在设计监理工作中的体会,针对高层民用建筑物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提出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中欠明确或不完全相同的细节之粗浅见解,以供同行们讨论和指正。

一、设计依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因此,首先明确设计依据:

1、要掌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系统设计规范、设备制造标准、安装施工验收规范及行政管理法规等五大方面的消防法规,并注意了解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中的正面词:“必须”、“应”、“宜”、“可”和反面词:“严禁”、“不应”、“不得”、“不宜”的含义。

2、要结合高层民用建筑物的功能、用途及属于哪级保护对象和防火等级,并认真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宽严程度及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批意见。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设置部位

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敞开或封闭楼梯间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并每隔2~3层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

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走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走道相通,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也是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或流过,宜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走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走道相通,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也是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或流过,宜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

电缆竖井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一则是恐怕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二则是恐怕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为防止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及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分别在建筑上和在电线或电缆的选型上提出详细的具体规定,但考虑具体实施的难度及现状,对电缆竖井装设火灾探测器是十分必要,并配合竖井的防火分隔要求,每隔2~3层或每层安装一个。

电梯机房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其一电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二电梯机房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其三电梯竖井存在必要的开孔,如层门开孔、通风孔、与电梯机房或滑轮间之间的永久性开孔等;其四在发生火灾时,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容易威胁电梯机房的设施。为此,对电梯机房设置火灾探测器是必要的,并对电梯竖井之顶部宜设置火灾探测器。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针对各楼层的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应作为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选部位。此外,对一般电梯前室也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在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大厅、过厅、餐厅、多功能厅等)及主要通道等处,都是人员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应在这些公共活动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次在主要通道内按“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米”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3、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

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都是人员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应在这些公共场所按“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的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米”及“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米”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其次在公共卫生间的场所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

针对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有防火门分隔及人声噪杂。故应在这些前室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及对一般电梯前室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此外,疏散楼梯间也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人声噪杂,就此间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用于火灾应急广播播放疏散指令是十分必要的。

4、火灾警报装置的设置

针对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否需要设置火灾警报装置?作者在具体实施及现状等方面认为也应装设火灾警报装置,但在控制程序应是:警报装置应在火灾确认后,采用手动或自动的控制方式统一对火灾相关区域发送警报,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警报装置工作,迅速联动火灾应急广播及向人们播放疏散指令。

火灾警报装置的设置位置,作者在具体实施及现状等方面认为应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位置相同,其安装高度应为距地面1.8米的墙壁上。

5、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消防专用电话分机的设置,应按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包括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消防值班室、保卫办公用房等部位装设消防专用电话分机。特别是对消防电梯和普通电梯之轿厢内都应设专用电话,要求电梯机房与电梯轿厢、电梯机房与消防控制室、电梯轿厢与消防控制室等三者组成可靠的对讲通信电话系统,即通常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电梯监控显示盘(包括位置指示器、方向指示灯、对讲通信电话、故障指示灯等功能对电梯的运行进行监视及控制紧急情况下的运行)。

消防专用电话塞孔的设置,就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位置也应装设消防专用电话塞孔。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消防联动控制

1、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应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且应显示启泵按钮的位置和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此外,对消火栓设有消火栓按钮之电气装置,其电气装置的工作部位也应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状态(即设置消防水泵的工作指示灯)。

2、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对自动喷水和水喷雾灭火系统应控制系统的启、停,且应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和显示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安全信号阀的工作状态。此外,对水池、水箱的水位也应进行显示监测;为防止检修信号阀被关闭和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作者认为应采用带电气信号转换的控制信号阀进行显示监测系统的控制信号阀之开启状态。

3、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对其它系统或设施的控制及显示功能应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所提出的具体规定。

第2篇

关键字:民用建筑裂缝修补

裂缝修补主要以恢复结构材料的防水性及耐久性为目的,也有从维护人身安全及注重美观的角度而进行修补的。在满足修补的前提下,必须考虑经济性来决定修补的范围及修补的规模等。

一、修补设计

修补设计原则上应根据第四章是否需要修补及补强加固的判定结果,进行恢复己开裂结构件的机能及耐久性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当的修补材料、修补工法以及在选择修补时间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设计。

进行修补设计时,应考虑如下事项:

(1)根据是否需要修补的判断结果,设定修补范围及规模,还应

按需要再度调查现场。

(2)掌握开裂原因、开裂状况(裂缝宽度、深度及型式等),建筑物的重要性及环境条件(一般环境、工厂地区、盐类环境、温泉地带、寒冷地带及特殊用途)。

(3)为了明确规定修补目的及恢复目标,考虑(2)中的环境条件,选定最适于修补的修补材料、修补工法及修补时间。选择修补工法,可按开裂现场及开裂原因参照表6.1所示内容决定。另外,当构筑物处于盐类等苛刻环境时,应选择比普通环境条件高一个等级的材料及工法。如有可能,裂缝最好在稳定后再作修补;对随环境条件变化的温度裂缝,则宜在裂缝最宽时处理。

混凝土建筑物及构件的修补恢复目标将视竣工时的初期性能、建筑物的耐用年限、开裂原因、劣化程度及劣化范围等而异,另外,保修年限也不尽相同。

通常,可将修补恢复目标分成如下三个阶段:

①恢复到与健全构件同等性能。因水泥的水化热、碳化、千缩而产生的裂缝等,是作为搞清开裂原因而进行修补的对象。希望保修年限定为10-15年。

②恢复到不妨碍使用的程度。当由钢筋腐蚀、碱性骨料而导致的裂缝及由此产生的劣化度比较明显时,或者开裂原因是多方面的,又不能将所有原因都搞清楚时,年限定为5-10年。

③恢复到能够确保人身安全的程度。一般针对以确保人身安全而进行的应急修补工程。

(4)必须充分研究修补作业所必要的机械材料、脚手架及工程现场对周围人群的安全保障。

二、修补工法及特点

2.1表面修补法

常用的方法为涂覆法,增加整体面层,压抹环氧胶泥,环氧浆液粘玻璃丝布,表面缝合等。

(1)涂覆法:混凝土表面出现数量较多的表面裂缝时,采用手工或机械喷涂方法,将修补材料涂覆于混凝土表面,起到表面封闭作用。涂膜厚度在0.3~2.5mm之间,厚度大者适应裂缝变化能力强。选用修补材料时应考虑使用条件(室内、室外、环境温湿度变化,介质腐蚀情况)以及裂缝活动情况等,例如,要求耐磨的地坪可选用环氧沥青涂料,聚氨酷涂料,聚氨酷沥青涂料等刚性涂料,不稳定的裂缝修补可选用聚氨酷弹性体,橡胶型丙烯酸酷涂料等弹性涂料。

(2)增加整体面层:混凝土表面裂缝数量较多,分布面较广时,常采用增加一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整体面层的方法处理。多数情况下,整体面层内应配置双向钢丝网。有条件时,宜采用喷射法施工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整体面层。

(3)压抹环氧胶泥:对于数量不多,又不集中,缝宽>0.lmm的裂缝可采用此法处理。

(4)环氧浆液粘贴玻璃丝布:一般采用环氧树脂胶料或环氧焦油胶料,粘贴1~2层玻璃丝布。

(5)表面缝合:在裂缝两边钻孔或凿槽,将u形钢筋或金属板放入孔或槽中,用环氧树脂砂浆等无收缩型砂浆灌入孔或槽中锚固,以达到缝合裂缝的目的。

2.2局部修复法

常用的方法有充填法,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法等。

(1)充填法

用钢钎、风镐或高速转动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最终凿成V形或梯形槽,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或聚氯乙烯胶泥、或沥青油膏等材料封闭裂缝。其中V形槽适用于一般裂缝修补;梯形槽用于渗水裂缝修补;环氧砂浆适用于有结构强度要求的修补;聚氯乙烯胶泥和沥青油膏仅适用于防渗漏的修补。

(2)预应力法

用钻机在构件上钻孔,注意避开钢筋,然后穿入螺栓(预应力钢筋),施加预应力拧紧螺帽,使裂缝减小或闭合。如条件许可时,成孔的方向应与裂缝方向垂直,见图2.2(a)钻孔方向不与裂缝垂直时,宜采用双向施加预应力,见图2.2(b)。

(3)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

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梁等构件,由于运输、堆放、吊装不当而造成裂缝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类裂缝有时可采用凿除裂缝附近的混凝土,清洗、充分湿润后,浇筑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养护到规定强度的修补方法。修补后的构件仍可使用在工程上。用这种方法修补己断裂的构件应特别慎重。此外,修补前应检查钢筋的实际应力和变形状况。修补混凝土宜用微膨胀型。修复工作必须十分仔细认真,否则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将导致失败。

2.3灌浆法

将水泥或化学浆液灌入混凝土缝内,使其扩散,固化。固化后的浆液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与混凝土能较好地粘结,从而增强了构件的整体性,使构件恢复使用功能,提高耐久性,达到堵漏防锈补强的目的。

用于结构修补的化学浆液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环氧树脂浆;另一类是甲基丙烯酸甲酷液(简称甲凝液)。用于防渗堵漏的化学浆液主要有:水玻璃、丙烯酞胺、聚氨酷、丙烯酸盐等。这些不溶物可充填缝隙,使之不透水并增加强度。

虽然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工法多种多样,但我们不能只知其一、只用其一,而应牢牢掌握每一种方法,以一变应万变,做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尽量实现修补最优。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001

[3]曹可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建筑结构,2002,(8)

第3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州的人均国民经济产值1997年已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2名,并成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文化、政治及金融中心,特别是近几年房地产的开发,供电负荷猛增,使变电站的分布越来越密,并逐渐深入到市中心人口稠密区。为此,在城区建设变电站就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城区房地产的开发和旧城改造,使深入市中心的变电站越来越多,其建设难度也越来越大,主要面临下列几个问题:

a)用地紧张,站址难觅,即使能征得用地,面积也非常小,设计难度大、要求高。

b)征地拆迁费用非常昂贵,已远远超出建变电站的费用,致使每千伏安造价很高。

c)市中心往往为繁华的商业用地,有着极高的商业价值,特别对于广州这样的城市来说,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和宝贵,如仅建1座3~4层的变电站,则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d)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要求高,建筑的格调与景观和环境要融为一体。

e)防火、防爆、防噪声的要求特别高。

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对变电站进行设计时,就必须综合考虑,全面衡量各方面的利与弊。为解决这些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特别是如何降低造价,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考虑在地下建变电站,地面上进行物业开发,不失为一种新的途径、新的思路。

2基本技术原则

由于变电站建设在繁华的商业区,对消防、噪声的要求特别高,因此,在这种特殊环境中建地下变电站,就必须确定以下几点作为主要设计原则:

a)简化接线,尽量采用线路-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形式,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分段开关设备自投。当1台主变或1条线路故障时,可保证不间断供电。

据了解,香港已投入运行多年的地下变电站,也是采用线路-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方式;但变压器高压侧不设开关,只设负荷开关,且负荷开关装在SF6气体绝缘变压器上,成为一整套装置。多年的运行表明这一做法是成功的,不仅节省了投资,且可减少占地面积。

b)设备选型宜小型化,以减少占地面积,使整体布置趋于紧凑合理。

c)全站设备无油化,包括主变压器采用进口的SF6气体绝缘变压器。这样全站无易燃、易爆物,既能简化消防系统,又可将火灾的影响局限在地下,而不致影响到地面。

d)简化总体布置,尽量减少挖方量,减少设备布置层数,以方便运输和安装,简化消防、通风系统,同时为将来的运行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

e)按无人值班站考虑,设“四遥”系统。

通过以上几项措施,简化设计,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从而为地下变电站结合地面民用建筑的建造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下面以一个100kV终端变电站为例进行阐述。

3变电站建设规模及主设备选型

3.1建设规模

由于变电站地处繁华市区的负荷中心,其负荷密度相当高,故应尽量提高主变压器容量。考虑到10kV开关拒的容量一般为3150A,最大不超过4000A,所以主变压器容量取50MVA为宜。如确需采用63MVA的主变压器容量,也可将2台开关柜并列运行,当然需要设置平衡保护。为此,可按表1规模考虑。

3.2主要设备选型

a)主变压器选用进口的SF6气体绝缘、三相双卷风冷有载调压变压器。

b)110kV设备采用GIS,或组合式电器。使采用的负荷开关可直接与主变压器组成一整套装置,使设备布置更简明紧凑。

c)10kV高压开关柜可选用合资厂生产的中置式手车柜,或采用XGN型箱式固定封闭开关柜,内装真空开关。

d)无功补偿装置选用干式成套电容器装置。

表1110kV地下变电站推荐考虑规模

名称规模

主变压器3×50MVA

110kV出线回路数3回

10kV出线回路数3×12回

无功补偿6×4200kvar

e)变电站用变压器、接地变压器选用干式变压器,且可将两者功能合为一体,以减少设备用房。

f)蓄电池选用阀控式全封闭酸性电池。

g)二次设备全站采用微机保护装置,同时装设综合无功自动调压装置。

当然上述的设备选型只是根据地下变电站建在城市商业区的特点进行的,主要从节省用地,满足消防,方便维护的角度考虑,也可作适当的修改。

4总体布置与建筑结构的考虑

鉴于征地情况的千变万化,不可能给出一种特定的模式,这里我们仅讨论总体布置方案的一些原则性要求,以说明地下变电站的技术可行性。

首先,要考虑的是大型设备的运输通道。而且,既要考虑地下部分通道,也要满足地面上运输和消防通道的要求,同时还有垂直通道的要求。一般地面上可利用公路或规划路等;垂直通道则可在人行道、绿化带上预留吊物井,井口设可拆装盖板,平时盖上板,必要时掀开盖板,即可进行吊装运输。如吊物井设在绿化带上,则该通道还可以作为通风系统的风口。

其二,应考虑一次主设备间的连接。由于采用了简化接线,变压器高压侧设备的连接较易解决。110kV如采用负荷开关与ST6气体绝缘变压器整套设备,则只需将电缆引出即可。而主变压器低压侧与10kV高压开关柜之间既可用电缆,也可采用母排连续。当然采用电缆具有灵活方便的优点,但由于电流大,使电缆的截面和数量也随之增大,并使电缆与高压开关柜的连接难度增大,有可能加多一个过渡连接柜。这将使本已有限的空间更为困难。母排则具有载流量大,连接直观的优点,但一般要求变压器与高压室靠近布置。在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则难以采用。

其三,应考虑地下变电站的结构与地面上民用建筑结构的协调关系。既要满足地下变电站的工艺要求,又要满足地面上民用建筑间隔和采光的合理性。特别对高层建筑,整幢大楼的电梯井简力筒位于中央,应注意其对地下站布置的影响。协调关系的好坏,是整个项目的关键,也是我们进行设计的重点,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综合建筑的经济性。

众所周知,主变压器室和10kV高压室占的空间最大,也是变电站的核心部分。因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其运行维护的方便性,使布置清晰,便于操作、便于巡视,梁柱结构简单,且能满足上层民用建筑的合理性要求,使间隔合理,采光充足,不产生暗间。上层民用建筑的功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或为写字楼,或为商住楼等。一般,裙房可考虑首层为商铺,第2~4层为停车场。

其四,尽量使设备布置在1层,使之清晰明了,紧凑合理,便于电缆的敷设连接,便于运输安装和操作维护。

最后,应根据站址周围的环境来确定地面上民用建筑的功能,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应考虑与环境的协调,增强城市建筑的美学效果。

曾对广州地区某站进行了方案研究。该站总用地面积1512m2,可用地面积1100m2左右。总体方案布置:地下为变电站,主变压器、高压室分布在南北两侧,中间设大楼的电梯井,其它如控制室、电容器室布置在东西端。除主变压器在-8.00m层外,其它设备均布置在-5.50m层,下方设电缆层以利电缆敷设。变压器低压侧采用母排连接。站内设U型通道,另外在东北和西北角各设1个楼梯专供地下变电站平时巡视维护和疏散人员用。整个站的布置清晰明了,紧凑合理,既便于运输安装,也便于操作维护。地面上首4层为裙房;第5~28层为住宅,每层的建筑面积488.9m2,分为6户。间隔有两房一厅和三房一厅,面积由55.2~81.4m2不等。由此可见,采用地下变电站与民用建筑合建的形式,技术上是可行的。

5消防、通风及噪声处理

5.1消防系统

变电站常用的灭火装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水喷雾灭火系统、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以及移动式或手提式气体灭火器。

地下变电站的上部为民用高层建筑,地处繁华的商业区,所以对消防的要求特别高。这一点在我们进行设备选型时就已经充分地考虑到了。由于采用无油化设备,如变压器为SF6气体绝缘,10kV高压柜采用真空开关,变电站用变压器、接地变压器为干式变压器,以及采用干式电容器等,使得全站无易燃、易爆物,从根本上解决了消防难题,从而相应地简化了消防系统,也提高了防火的安全性。为此,可不再设水喷雾系统和固定式灭火系统,只需在各电气设备间配备移动式或手提式CO2灭火器。当然,楼层走道分层设置CO2气瓶,并设安全指示灯或指示牌,便于火灾时人员疏散。

站内各电气设备间、电缆层均应设置火警探测器,可采用感温感烟探头、线型感温电缆等。由于地下站环境潮湿,尚应考虑探测器的防潮功能。

控制系统应具有监视、自动、手动、远动等功能,且可将报警及控制信号通过RTU传输到调度中心或消防部门。

5.2通风系统及噪声处理

地下变电站的通风系统与地面站不同,其设备的散热通风必须依靠机械通风。主变压器是全站最大的热源,有水冷和风冷2种冷却方式。由于水冷方式的复杂性及给运行维护带来的困难,一般尽量采用风冷方式。

为此,可考虑采用由地面绿化带自然进风,流经各设备用房,然后由排风机通过风管将室内的热空气抽至室外。主控室和10kV高压室可设空调。

值得注意的还有对噪声控制的要求。由于所有设备均放置在地下,而混凝土墙及楼板本身已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因此只要在进、排风口采取消声措施,就可有效降低噪声。

降低噪声的主要措施:

a)采用低噪声轴流风机;

b)进出风井处设置厚片式消声器;

c)进出风口处设绿化带吸声;

d)降低风管的设计风速。

另外,还可通过加装吸音材料来降低噪声。一般,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均能满足环保要求。

另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是电磁干扰问题。首先,在设计中,我们应尽量避免选用对外电磁干扰大的设备,如空芯电抗器等。其次,在地面层设置好的屏蔽层,以减少对外界的电磁干扰影响。除此之外,还可采用一些屏蔽电缆以免受电磁场的干扰。

6综合利用的经济性

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知道,为满足消防要求,我们选用SF6气体绝缘变压器和小型化、无油设备,从而使部分设备需从国外进口。为此,设备购置费成倍增长,整个地下变电站的投资约为常规地面站的2倍及以上。但综合利用后,将地面上民用建筑产权出售,则可收回投资。曾对广州地区某站进行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对1个110kV终端站(规模如前所述),其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总用地面积1512m2

总建筑面积15231.6m2

裙房2280m2

住宅11733.6m2

地下站1218m2

建筑密度37.7%

容积率10.0

土方量9744m3

变电站投资6386万元

工程总投资9580万元

住宅等销售价9520万元

在征地费用不变的情况下,虽然地下站比地面站的费用增多约3400万元,但考虑在地面上建1幢28层的商住楼后,收益与支出基本持平。

7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可知,对土地的综合利用,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效益明显:既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城市景观,优化城市环境,也能有效降低工程费用,并可以很好地解决消防和噪声污染问题。

第4篇

在发生地震时,地震源向地表传递地震波,建筑物受地震波的影响,特别是对民用建筑物影响,会出现建筑物摇动、结构发生振动、变形、甚至倒塌。所以,消能减震技术在建筑物的应用是缓解地震灾害冲击的重要选择。消能减震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把地震灾害直接与建筑物的能量降低、减弱,把建筑物基础结构支撑点、剪力墙等构件设计成耗能部件,基础结构与建筑上部结构分离,通过耗能杆和阻尼器,防止地震能量向建筑物上部输入,达到保护建筑安全的目的。

2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消能减震技术措施

民用建筑的消能减震措施非常之多,有对地基进行特殊处理的,有设置抗震装置的,也有对建筑结构上层进行设计的等。但在实际运用中,一个建筑物有可能都应用了以上几种措施,有些会更多。但总的来说,建筑物的消能减震设计关键还在于地基采用的特殊减震材料和建筑隔震层的设计。

2.1建筑消能建筑材料的应用

消能减震材料的应用主要作用于建筑的地基,地震对建筑物的直接作用也是地基,所以建筑物要达到消能减震的最佳效果是在地基上做一些主要的设计,这样也是最能达到效果,也是最直接的处理手段。建筑地基的隔震,通常是通过铺设一些特殊的材料来削弱地震时的地震波,把地震产生的能量吸收一部分,达到消除地震波对上层建筑的破坏。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消能减震措施都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主要的材料是粘土和砂子,或者在地基上直接使用粘土和砂子垫层。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国际上很多建筑物把沥青作为消能建筑的材料,并且达到很好的效果,现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建筑基础设置减震装置和隔离层的应用

减震装置和隔离层这种消能减震措施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在地基与建筑上部连接之间,减震装置的设置可以对地震能量降低2/3左右,通常采用的办法有摩擦滑移隔震、粘弹性隔震等,应用比较灵活,对材料没有局限,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建筑隔离层与隔离装置相比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它减震的效果在2/10左右,它的作用无法参与到建筑设计的整体中去,因此减震效果明显差一些。但它适用于旧房的减震改建,施工简单、易操作。所以两者都是我们设计者值得关注的,充分体现它们的区别和作用是关键。

3对于建筑物消能减震技术的主要措施

3.1消能减震技术应用的加固措施

近年来,自然灾害对建筑的损坏受到大部分人的关注,也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随着这种安全意识的加强,民用建筑抗震加固是人们迫切的需求。消能减震的应用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在地基部分采用特殊材料处理之外,还需要设计减震装置甚至是减震层来削弱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力,确保能有效的对抗地震等自然灾害。针对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我们一定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基础条件等因素来完成相应的工作。

3.2在建筑物性能和需求的消能减震措施

在建筑物的消能建筑设计方法上,我们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基本性能和消能需求等作出有效的设计措施。而混合消能支撑系统(VD-BRB系统)是我们选择的最佳措施,它的主要设计方法是在建筑物的底层配置防屈曲消能支撑,并在其它的建筑层配置粘滞阻尼器。所以在我们对建筑物进行消能减震设计的过程中,要精确进行结构验算,在保证建筑物变形的最大限度、结构的最大承载力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用最有力的数据来判断消能减震技术的可行。如果可行,就需要我们确定阻尼器的数量和最大优化它的布置方式,保证结构达到预先验算的结果;如果不能满足建筑物性能和需求的,需要我们及时调整方案,增加阻尼器的数量和布置方式进行消能减震加固。所以混合消能支撑系统(VD-BRB系统)是建筑物面对不同的性能和需求时,可以实现有效的管控,因为它的变量只有阻尼器的变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应用。所以它的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混合消能支撑系统(VD-BRB系统)有比较高的性价比;

2)对地震波能力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和削弱消耗,降低建筑本身对抗的风险;

3)可配置子阻尼器合理的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发挥作用;

4)采用改进的基于性能和需求的消能减震方法进行加固设计比较便捷。

5)阻尼器的应用有利于改善结构薄弱层的抗震性能;

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排烟系统防火阀选择

0引言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消防工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消防系统之一的防排烟系统(笔者认为,只要是因防火需要设置了阀门,那么阀门所在系统都应看作是防排烟系统的一部分,即广义的防排烟系统包括所有的风系统),其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火灾时人员能否安全疏散,火灾能否有效控制(近年来的实验及历次重大火灾都证明,烟气是火灾中的第一杀手)。因此更好地掌握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方法便成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不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笔者在各种刊物上见到不少关于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方面的文章,内容涉及面很广,但感觉在某些问题上总是有多种解释,观点很难统一。本文就防排烟系统防火阀门的选定谈一些看法,希望得到同行指正。

1阀门选定

1.1地下车库通风系统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分两种情况:一是排风排烟共用,此时风机人口阀门选用带联锁功能的防火阀(280℃);二是平时不用,火灾排烟时使用,此时风机人口必须选用排烟防火阀(280℃,常闭)。有人曾建议两种情况都使用防火阀(280℃),虽然这样做功能上能达到要求,而且还可以省掉一个报警系统控制模块,但防火阀为常开阀门,如果发生火灾时因电器、机械原因防排烟系统不能运行,烟气就会从风管不断扩散到其他区域,而且防火阀对风机的保护作用也不如排烟防火阀,因此不能用防火阀代替排烟防火阀。另外对于多个防烟分区共用一个排烟系统的情况,目前是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设计的,每个防

烟分区设一个排风(烟)支管,排风与排烟合用,这样系统简单,联动阀门少,系统可靠性高,但当排风系统按上部排1/3风量,下部排2/3风量设置时,排风、排烟系统就必须分设支管(可合用风机),因为排烟口必须安装在接近顶棚的高度(下部排烟效果不好),此时必须在通风管上再接出若干排烟支管,在支管上设排烟防火阀,通风支管与主管连接处设防烟防火阀,平时打开防烟防火阀,关闭排烟防火阀,火灾时关闭防烟防火阀,打开着火区的排烟防火阀,这样做排烟效果好,但阀门较多,风管较复杂,层高较低时不好布置,需每个阀门都设一个控制、监视模块,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否则系统可靠性无法保证。

1.2特殊用房通风系统

特殊用房主要是指发电机房、高低压配电室等需设气体灭火装置的房间。这些房间通风系统设计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阀门的选定上。由于气体灭火系统动作后要求通风系统能再次启动排除灭火气体及火灾产生的烟气和毒气,因此要求通风系统所接阀门要有复位功能,目前具有这种功能的阀门有如下几种:a)带远控功能的防烟防火阀。这种阀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关闭速度快,可手动复位,从功能上讲可以满足系统要求,但这种阀带有70℃熔断器,如果阀门受烟气影响导致熔断器动作,则手动复位功能无法实现。b)全自动防火阀。目前这种阀门主要分两种,一种采用继电器电磁铁操作机构,内有一台复位电机,当温度继电器探测到温度大于70℃时(也可接受联动信号),电磁铁动作,关闭阀门,当室内温度降到正常温度后(40℃以下),继电器动作(或接受消防控制中心电信号),复位电机工作,打开阀门,通风系统工作,这种阀门价格便宜,关闭动作迅速,但执行机构可能被卡住,而且采用继电器控制已较落后,已不能满足智能建筑的要求;另一种是记忆温控式,这种阀门的最大构造特点是控制器和执行器可分开设置,控制器可接受火灾探测联动信号,输出驱动电源,执行器(主要为一台可逆式电机)通过齿轮箱驱动阀门动作,另外阀门还外接温度探测器,当温度大于70℃时,探测器也可输出信号到控制机构,使阀门关闭,因此该机构灵敏可靠,操作方便,但选用时应注意电机动作时间不能过长,因为气体灭火系统动作时要求房间处于封闭状态,因此阀门动作必须在气体灭火系统动作前完成,房间内探测器动作信号反馈到火灾报警控制器(气体灭火系统设独立的报警控制器)后或按动手动放气按钮后,控制器会有一个延时以保证气体释放前人员能及时疏散,这个时间一般是10-15s(控制器最大延时为30s,但一般不会调到这么长),所以在选用这种防火阀时,一定要注意阀门的动作时间不能大于巧s,另外这种阀门有时会出现调整不到位现象,这并非产品质量问题,而是电位控制器未调整好,它对调试者的技术要求要高于普通阀门。1.3加压送风及走廊排烟系统

目前这两个系统在阀门选用上已基本统一,都是选用多叶送(排)风口,主要在联动上有一些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不论火灾发生与否,只要手动打开送(排)风口,就能联动风机启动,理由是一旦报警系统失灵,就能联动风机启动。笔者认为无此必要,首先,从联动控制流程上看,只有火灾得到确认后才能启动风机,对现代建筑而言,即使报警系统失灵,还有安防系统、巡更系统、火灾显示盘等各种手段可确认火灾,而且流程上也表明,风机启动时,消防电源已切换,电梯已迫停,防火卷帘已降下,这也说明风机启动时,火灾已得到确认[21,另外,如果报警系统失灵,报警主机也将不能工作,此时即便阀门输出信号到主机,主机也无法发出联动信号,更谈不上风机启动了;其次,在有人误拉动手动开启装置时,如果不经确认就启动风机,则会增加一些无谓的误报,扰乱正常的秩序;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必须在阀门开启后再打开风机,气流会对阀门产生阻力,情况严重时会出现阀门开不到位甚至打不开的现象。

1.4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一般都选用防火调节阀(空调风管穿越防火分区时选用防烟防火阀,但这种情况十分少见),对这些阀门,部分人认为可不纳人火灾报警系统,理由是《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没有规定。但要注意规范中所涉及的都是联动动作流程,需要设控制模块或智能探测器才能完成,而对监视规范中并未明确规定。笔者认为,防火调节阀不需做报警联动控制,但必需设监视模块,使阀门能受主机监视,当阀门熔断器动作后,防火阀输出信号到监视模块,模块再输出信号到报警主机,这样可以使控制中心监视到空调系统防火阀的动作情况,这对防止火灾蔓延、确定灭火方案是很重要的。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空调系统的防火调节阀的作用就是防火隔断,阀门的执行机构动作后仅仅反馈信号到消防控制中心,根本不起报警作用,试想如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都对火灾失去作用的话,又有何必要依靠空调系统的防火调节阀对火灾进行预防呢?某些资料对防火调节阀提出了太多的功能要求,既要能接受电信号关闭,又要能联锁空调风柜关闭,还要有信号反馈功能,这样只会使控制系统复杂化,同时也增大了工程造价,笔者认为合理的空调系统防火调节阀工作流程为:火灾发生一发出报警信号一火灾确认一停市电并切换到消防电源(此时空调系统停运)一烟气扩散,防火阀熔断器动作,阀门关闭一输出关闭信号到消防控制中心火灾报警主机和图文系统上。该流程实用、可靠,而且相关造价相对较低。

2结语

各类防火阀门的正确运用是通风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条件,随着楼宇自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带动包括防火阀在内的各种建筑设备的更新换代,只有及时掌握并应用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工程的综合效能。

参考文献

1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第6篇

0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程在不断的加快,这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建筑物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就有所提升,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严格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保障建筑行业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

1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

首先,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施工现场的核心所在,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主要是施工人员的选择,施工人员所受教育程度以及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在某一建筑工程项目中标后,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规模和特点选择施工人员,并且要设立项目经理部,对每个施工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合理的安排,还要激发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其次,对施工设备的管理[1]。施工设备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对施工设备进行合理安排,比如高层的建筑施工中对于塔吊型号、塔吊臂长的选择等,不仅要保证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还应该考虑到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随时的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避免发生事故。最后,对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也就是说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也就是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采购人员应该严把采购原料大关,选择质量好的、合格、价格最低的原材料,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节约成本,无论在运输过程中,还是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都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有损坏,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2探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加大了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所以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要时刻警惕其出现的问题,建筑的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第一,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上文能够知晓,建筑材料在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有的建筑施工现场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做得并不到位。比如采购人员忽视了对材料供应商的调查[2],不了解材料市场的行情,使得购买回来的材料不能物尽其用,还损失大量资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并没有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还给建筑项目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第二,施工现场人员的素质较低。人员是建筑施工的关键,但是目前很多的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建筑企业并没有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导致管理人员缺乏质量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难以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甚至影响了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综合效益。第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质量管理方面,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建筑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并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正确指导,质量管理都是根据之前的经验进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出现突发事件后,难以凭借之前的经验进行处理。那么这就给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带来威胁。此外,还有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对现场质量的检测,并没有对施工现场的材料以及成品进行全面的检查,或者是检测结果存在虚假情况,进而难以实现对建筑材料和成品的质量控制。

3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完善措施的探讨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现场的质量管理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给建筑的质量带来了威胁,甚至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必须要严格的对待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第一,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合格。为了保证施工原材料的合格,采购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进场验收以及现场检查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采购的时候采购人员应该对市场环境进行考察,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进行原材料采购[3],并在原材料的运输过程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加强对进场原材料的检测,以及进行现场验收,从而保证材料的合格。第二,提高对施工现场人员综合素质的管理。建筑企业领导应该定期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做得好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实施奖励。此外还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选择综合素质高的施工团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第三,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对于工业和民用建筑而言,质量是其根本,同时也是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重大目标,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检查竣工交付的建筑工程质量,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在施工之前,应该积极的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大对质量检查、监督的重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奖罚措施。第四,加大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监控。建筑企业应该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项目进行全过程监控,也就是在项目实施前进行预防控制,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扼杀在萌芽时期,在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等方面进行质量管理,这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工程竣工交付之后[4],应该对建筑物的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对已经完成的部分进行多次检查,在发现质量问题后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避免以后再次出现同样错误。第五,加强施工进度的控制。控制施工进度也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在项目实施初期严格编制进度计划时,就应该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计划,妥善安排施工的每一步骤。还应该在建筑企业招标的时候,根据相关具体情况确定建筑物的计划工期,并提供合理的计划安排,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建筑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施工的每个阶段都按照计划完成,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建筑行业必须要加以重视的。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对各方面的管理,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全面保障建筑物质量的安全,为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建华单位:延安市宝塔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第7篇

【关键词】 测量技术 民用建筑 特点 应用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民用建筑多种多样,且在城市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民用建筑主要包括学校、医院、以及民用住宅楼,这些建筑作用重大,对建筑质量的要求高,其外观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在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中,测量活动要求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把需要建造的民用建筑的平面位置以及高程位置运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进行测设,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说测设的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工程之中,也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的民用建筑的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低层建筑也有高层建筑,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所要求的测量精度以及测设的方法是不同的,我们在测设的过程中不能够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所设计的建筑物的自身特点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选择一种最合适最科学的测设方法。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越来越多的民用建筑物不仅仅从质量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外观造型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民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我们所测量的数据是否科学合理,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是否准确无误,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我国民用建筑的外观以及质量的好坏。

2、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测量是施工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建筑施工测量关系到了整个施工过程,因此测量工作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显而易见。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能够保证定位的精度。建筑物的定位精度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只有经过准确的测量定位,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施工精度,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为施工提供准确的资料。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很多资料,如:图纸资料、施工的范围、定位资料、放线资料、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这些资料都要准确无误,否则会导致质量问题,延误工期。而这些准确的资料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资料的准确无误是工程质量的一大重要保证,有着重要作用。

(3)竣工验收的测量。在工程竣工之后,还应该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材料报告者应该要以实际工程测量作为依据,保证拟定的内容要符合工程的标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行。

3、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概述

3.1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内容

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测量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民用建筑施工前要建立符合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

(2)在民用建筑施工时要不断地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的测量与记录。

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合理确定测量机械设备的的安装位置。

(4)当民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要注重竣工后的一系列测量工作。

(5)在民用建筑施工的工程中要注意对附近的一些比较高的建筑物进行实时观测,以确保施工安全。

3.2对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几点要求

对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测量就是要求我们要按照工程的设计要求来对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进行正确的标定,从而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我们知道建筑施工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它们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相互无关的几个部分,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我们必须做好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的工程之中不断的进行各工序的测量工作。对于建筑施工而言测量工作是前提与保障,测量工作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工作。首先应根据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设计要求可以制定多个不同的测量方案,再根据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特点,选择确定最合适的测量方案,确保测量精度。

4、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

4.1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技术难度较大

我国民用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民用建筑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外观造型差异较大,特别是一些民用高层建筑, 施工测量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精度要求,因此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技术难度较大。另外一方面,有一些民用建筑的外观比较奇特,施工环境和周围环境因素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受施工环境和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高空测量的控制网不太稳定,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困难和不稳定的因素,严重影响测量的精度,再加之高层建筑楼层比较高对于一些测量设备的安装工作也带来了不方便,也增加了测量难度。因此,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技术难度较大。

4.2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较高

建筑的施工测量精度和建筑物的高度是有关系的,建筑高度越高其测量时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的精度越难以保证。所以在对高层民用建筑进行施工测量时会很容易出现误差,我们需要做的是要努力克服不利的影响因素,把误差不断的缩小,并且控制在允许的精度范围之内。除此之外,一般而言在民用建筑施工时都会采用流水施工,这样是为了提高施工的速度,加快施工的进度。采取这种流动的施工方法对测量技术的要求更高,当然对精度的要求也会更高。

5、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举例

5.1民用建筑物的定位工作

在建造民用建筑时,就是在规定的建筑区域内新增加一些建筑物,一般来说民用建筑的设计图纸都会很明确的标明新建筑物的具置、相对位置,以及和原有建筑物的关系。下面以下图所示进行分析说明。

如a图所示,我们可以采用延长线法来进行定位工作,图中A'B'是AB的平行线,我们可以在B'的位置安置经纬仪并且标出A'B'的延长线E'F',之后我们分别在E'和F'安置经纬仪,分别在E'和F'测设直角,就可以定出EG以及FH的位置。如b图所示,我们可以利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定位工作,定出图中A'B'的延长线,测量出S的值,测量出E'E的距离以及EF的距离,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出E和F的位置了。最后我们可以测设出G和H的位置。如c图所示,我们要建造的民用建筑物是平行于道路中心线的。通常测设该民用建筑的方法是先定出道路中心线的位置,然后用用经纬仪来测设道路中心线垂线,这样我们就可以定出建筑物的位置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要将所测设建筑物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和设计的长度进行比较,要控制其差值不能超过两千分之一,如果一旦超过则需要测量员复查,以保证测设精度。

5.2民用建筑物的放线工作

我们一般是根据已经定位的基础线来确定民用建筑物的放线位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各个建筑物的轴线交点进行比较详细的测量。之后我们可以利用交点桩的位置,画出基槽的边界位置。我们知道,在具体施工时,角桩以及中心桩都是要被挖去的,所以我们在挖槽工作开始之前,要把各个位置的轴线合理的延长,作为以后施工的依据。

5.3对民用建筑基础施工的测量工作

5.3.1民用建筑施工基槽开挖的测量工作

我们在基槽的开挖之前,必须注意基槽的标高以及相关的尺寸是否正确,并且要考虑合理放坡坡度和放坡距离,以防止发生坍塌事故,保证安全施工。首先设计好基槽的挖土宽度,然后根据设置的基础轴线放出我们要开挖的边线。其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基槽开挖完毕,验槽合格并浇筑好基础垫层之后,我们可以利用控制桩或者中心钉的位置,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垫层上。

5.3.2注重基础墙标高的测量与控制工作

在砌筑基础墙时,可以在民用建筑物的各个转角处,用水准仪标出其标高,然后计算出所砌砖的具体高度。并且在基础墙的施工工程中不断对标高进行复核,保证基础墙标高位置的正确,从而做好基础墙标高的测量与控制工作。

6、当代测量新技术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测量技术的发展,在测量技术方面一些新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断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式。其主要的新技术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新型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等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2)当代先进的数字化自动测绘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 GPS 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摄影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5) GIS 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6)当代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

7、提升民用建筑工程测量质量的办法

上述分析可知:地处城市繁华段的民用建筑,往往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外观造型复杂,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更高,施工更繁琐严谨,加之工程测量关系到建筑物的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所以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借助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技术方法,来提升工程测量的质量。

7.1提高计算机的利用。通常大型建筑由于结构复杂, 所以图纸绘制的难度大,施工测量的计算量大。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平面不规则建筑的施工放样与数据计算,使用传统的绘图技术和计算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因此提高计算机的应用,借助计算机绘图软件快速绘图或利用设定好的程序进行合理计算,受到广大业内人士的青睐,因为此法不但计算精确高效,绘图准确整洁,而且还能快速完成,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极大地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

7.2利用测量新技术。对于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且施工条件复杂的建筑群,因受现场通视等条件影响,在布设控制点和控制点的使用受限制时,采用GPS 技术进行控制点的随机布设,施工时既可避免由于不通视所带来的困扰,又可免除控制点间联测等工作;而且GPS 技术每定一点时间不超过40min,点位精度可达到±3mm,一步定点既可确保点位精度,又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测量新技术还有很多,比如数字化成图技术可以解决复杂建筑人工绘图的繁琐重复; GIS 技术完全实现了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流程等等,不同的技术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个人觉得抓住优势占为己有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8、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加强城市及农村的基础建设。随着基础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就直接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更多的建设工程不断的向高空以及地下发展,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日后发展的趋势。各种民用建筑业向着高层的趋势发展,这不仅仅是建筑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符合现代社会的潮流,建筑的外观造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建筑测量的工作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的,也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的民用建筑的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所要求的测量精度以及测设的方法是不同的,我们在测设的过程中不能够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所建筑物的自身特点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选择一种最合适最科学的测设方法。不断的加强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使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赵伟 张小牛 孟浩文 网络化--测量技术与仪器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论文] 《电测与仪表》 PKU -2000年7期

[2]许树楷 谢小荣 辛耀中Xu ShukaiXie XiaorongXin Yaozhong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期刊论文] 《电网技术》 ISTIC PKU -2005年2期

[3]王波 陆进军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励磁系统调节性能分析方法及其系统实现 [期刊论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ISTIC EI PKU -2012年3期

[4]裘祖荣 石照耀 李岩QIU ZurongSHI ZhaoyaoLI Yan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 [期刊论文] 《机械工程学报》 ISTIC EI PKU -2010年14期

[5]马洪强 高贺毕 志献 高超声速飞行器相关的摩擦阻力直接测量技术[期刊论文] 《实验流体力学》 ISTIC EI PKU -2011年4期

[6]高瑀含 安志勇 王劲松 于秋水Gao YuhanAn ZhiyongWang JinsongYu Qiushui三维面型精密测量技术 [期刊论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ISTIC EI PKU -2011年11期

[7]郭文川 朱新华Guo WenchuanZhu Xinhua 国外农产品及食品介电特性测量技术及应用 [期刊论文] 《农业工程学报》 ISTIC EI PKU -2009年2期

[8]唐军武 田国良 汪小勇 王晓梅 宋庆君 水体光谱测量与分析Ⅰ:水面以上测量法 [期刊论文] 《遥感学报》 ISTIC PKU -2004年1期

第8篇

关键字:民用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民用建筑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1、民用建筑设计的通则概要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 号文的要求修订而成的。其主要技术内容是:①总则;②术语;③基本规定;④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⑤场地设计;⑥建筑物设计;⑦室内环境;⑧建筑设备。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设计原则,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建筑突出物,建筑布局,室内环境;增加了术语,平面布置,建筑幕墙和室内外装修以及建筑设备等内容。其最精彩的部分有:①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绿化环境、组织有效自然通风、护结构隔热和设置建筑遮阳等综合措施;②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平面空间组织、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③建筑物的东、西向窗户,外墙和屋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和隔热措施;④建筑物的护结构,应进行夏季隔热设计,并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⑤间歇使用的空气调节建筑,其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其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重质材料。

2、主要影响因素

民用建筑是为人们生活提供活动场所而建造的房屋,不同的人对民用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民用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人民生活“工作”“娱乐”生产等物质功能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美观要求,因此在设计民用建筑工程时,不仅要符合民用建筑物质精神双重属性,还要满足很多因素。民用建筑设计的主要应I 型昂因素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方针政策。建筑类法规和规范是我国建筑设计的表达方式,也是国家有关部门颁发并作为建筑行业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自然条件的影响。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温度“日照”风雪等气候条件及“地形”地质条件和抗震烈度的制约等等。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民用建筑时,要与各地气候特点相适应;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是民用建筑由图纸变为建筑实体的根本保证;使用性质的影响。为满足民用建筑在使用性能上的要求,规定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民用建筑中综合有关技术知识,进行合理设计与计算并最终选择合理性设计方案。

二、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

1、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的重要性

在全球都节约资源的前提下,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减少资源浪费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必要在民用建筑设计时候重视其经济实用性。尤其是在对于户型的合理安排和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方面,必须在保证民用建筑自身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建造出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民用建筑。设计是民用建筑项目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方案的好坏将关系到民用建筑成本的高低与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另外还会影响完工后建筑物品的经济效果。因此民用建筑项目一般会有很多个备用选择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其进行技术的经济等可行性分析后,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在建筑设计行业都了解的一点是:提高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是十分重要的。提高经济实用性就需要设计者在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时,认真考虑到经济性和实用性,也就是需要进行计算数值的指标,搜集到所有与其有关的精确数据,然后对计算出来的指标数值进行定量分析,其次选择设计方案时要将施工的可行性、经济实用性等纳入考虑的范围之中,还应在质量较优的前提下使建设费用最低,并且要保证设计与施工的速度一致,这样可以避免施工中途停止,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建设成本,从而提高其经济实用性。

2、提高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的措施

(1)提高建筑物空间的利用率

在确保民用建筑长宽比例恰当合理的设计平面的前提下,以住宅为例,由于功能日趋繁复,对使用空间的要求不断提高,直接导致了在设计时,住宅的面积容易偏大。因而设计师在进行平面的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实际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提高建筑本身的经济实用性。建筑物的经济实用性也会受到外墙大小的影响,在一般的情况下,若是建筑物的层高和层数不变的话,外墙面积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建筑物本身的宽度和长度,长宽最接近的时候建筑物的经济适应性是最强的。同样面积下,周长越小,建设所需要的费用也会越低,建筑物的经济实用性也会越强。

(2)根据顾客经济情况设计不同的建筑结构

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面积户型还有单元的组成要适宜在对一个地区的民用建筑进行设计之前,必须真实地了解那个地区的家庭组成情况、经济情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当地人需要的民用建筑,合理分配不同面积的户型比例,使得各种套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购买群体的需要。只有这样,人们才会乐于买这样的房子,民用建筑物的经济实用性才会得到提高。

(3)根据经济状况设计不同住宅的高度

在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建筑物的层高和层数的过程中根据计算得出,层高越高,平均的建设费用也会随之增多。设计人员应该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适当地降低层高,合理地选择层数。建筑物的容量是直接和层数挂钩的,在建筑物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层数越多,房子的数量也会越多,建筑物的容量也会增加,人均的费用也会随之降低。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最终找出一个最合适的方案。

(4)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对建筑物采用不同的材料

根据需求结构方案必须合理在现在进行民用建筑建设的时候,结构形式有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还有砌块结构和装配式大板结构等。这些不同的结构,适用的范围也不同。必须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采用坚固的能够降低建筑物自重的材料,积极地关注新材料,多和结构设计人员、造价人员沟通交流,合理地设置户型内部隔墙的结构,减少建设的整体费用,使经济实用性得到提高。

三、民用建筑设计的项目管理

1、 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首先,要严格执行合同,熟悉合同条款明确目标。围绕此目标深入展开,制定最高效、最经济的项目管理计划。然后要做好设计计划调整的时间准备,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到业主提供的文件资料或其它条件,进行调整选择新的时间节点。最后要掌握设计方的职责范围! 项目管理动态化,确定动态的目标管理要体现相对性而非固定性。

2、 项目管理的计划

民用建筑设计存在很多差异,例如,专业差异和技术经验差异等。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必须针对这些差异,采取对应的预控措施,切实保障管理目标的达成。项目管理的计划包含的方面有:①编制项目的人工时定额,人力资源安排合理化。建筑项目设计的专业分工可分解为若干工作项,工作任务完成需要人工与时间结合合同计划,在人员时间安排方面实现合理搭配,然后还要考虑到人员数量及专业技术水准等多种因素,确保工作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合理的完成目标任务。②确定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定额,编制恰当合理的设计节奏和设计进度计划。不同的民用建筑在设计校核和审核时间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具体到存在项目设计经验差异的各设计阶段,其设计时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项目设计必须动态地把握好设计节奏,以保证计划可顺利完成预计目标,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进行再次的修改。

总之,在经济化的年代中,房地产开发商要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在保证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结构安全的状况下,节约资源,运用最为经济实用的建筑材料,合理地开发新型的经济户型,让自己以及消费者双方都可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故民用建筑以其经济实用性必会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李少华. 浅议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A].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4:4.

[2]蒋江萍. 浅论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06:92-93.

第9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5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民用建筑为人们提供了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环境,包括住宅、别墅、公寓等住宅建筑和用于公共活动如教育、办公、科研、文员研究、体育、医疗、司法等等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的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的配套设施,保障了建筑的用水需要,同时也解决了建筑的排水问题。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的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常常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加强民用建筑的给排水工程质量成为发展和提高建筑质量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一、民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不按标准选择施工材料

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尽量减少施工成本,在冷水管或者是热水管等建筑塑料材料的选择时,常选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经过长时期的使用,就会导致塑料管老化,引发渗漏和滴漏的现象,甚至因为塑料化学成分被分解从而导致水污染。对于使用者的健康造成恶劣的影响,这种行为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却丧失了信誉,使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低下。

2、管道堵塞问题

由于给排水工程施工复杂,而且难度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之中稍加不注意便会影响到给排水管道日后的使用。在管道使用过程之中,对于一些垃圾处理的不到位,以及施工过程中对于工艺要求的不达标都会造成管道堵塞。管道堵塞将会严重影响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出现管道堵塞便需要将堵塞管道截掉,采用新的管道来代替,这不仅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变,在再次返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将更加的复杂,而且成本投入方面也会提高。

3、管道渗漏问题

在给排水工程当中管道渗漏现象较为常见,通常这类问题多数是由于建筑工程当中没有选用质量合格的管道材料,没有合格的质量便很难承担地下复杂的环境。长时间下去必然会导致管道局部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整个给排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另外由于给排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温差较大,那些伸缩性适应性有所欠缺的管材因为超出自身的承载力而出现问题。

二、民用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把控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

管理现代给排水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首先要对原材料和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对其进行检验、接受,合格才能入场。不合格的坚决不接受。此外,要对材料数量进行清点,并根据不同型号归类存放。设备入场前要对其进行三证检查,并需在进行安装前严格依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严密性与强度的复验。等全部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而任何不合格的材料、器材均不予入场,更不可以枉自使用。

2、要预防和解决堵塞问题

要预防管道堵塞的问题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在安装管道时,尤其是立管安装中断后,用麻袋缠好管道的断口,当管道井内的立管安装断开时,要在管道井的上面盖上厚的木板,以防止大碎片进入;其次安装排水管道时,不仅要按照图纸,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对管径有疑问可以提出质疑并且可以提出变更设计。最后加大对施工作业的指导和管理。通过预防来避免管道的堵塞,如果发生了堵塞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解决:首先如果是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废物导致的堵塞,可以去掉管道,更换管材管件之后另行安装。如果是系统堵塞就要分层分区的搜寻堵塞点。其次使用手工工具或特殊机器来疏通使用过程中的堵塞。

3、管道周围楼板与墙面渗漏的预防

预防这一问题必须首先加强对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的质量控制。其次,严格执行管道预留孔洞和套管之间缝隙的填塞规范,严格施工。在对预留孔洞和管道缝隙进行填塞处理之后要实施地面存水实验。

4、认真细致地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在现代给排水工程项目要进行施工前,必须对其工程项目的设计图进行审查,并且对其它相关专业的图纸也要仔细审看,标出设计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错误,进而在图纸会议审核中进行讨论解决。而在此次工程项目中所运用的新工艺与新技术需对其进行技术审评,看其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而对于现代给排水工程项目设计里的空间布局也需作一定的审查,以确保空间能够容得下施工设备。若不能满足设备安装要求,那么需对现代给排水工程项目空间局部进行调整。

5、合理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

在管理现代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时,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同对施工的质量及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确保现代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的正常开展,节约成本,缩短施工时间,需对施工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而对于施工方案的优化主要有对施工平面图的布置的优化、对施工顺序的安排的优化、现代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方法的确定的优化。

6、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监督

给排水的质量监督和其他专业的质量监督一样,即不再是之前一抹黑的无重点的全面检查,而是针对工程特点分阶段的、有重点的巡回抽查,同时监督人员的职能由检查管理转为监督执法,而不再是工程建设的质量检查员,这样更能增强参建单位在工程中的责任意识,对于具体的检查内容,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只对涉及安全、使用功能的建筑材料和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或处罚。

三、建筑给排水的发展

1、给水设计发展方向

对于酒店、学校、办公楼等其他公共建筑,都应该设置带有延时自闭阀的蹲式大便器,为了能够方便检修给水管道,每一个单体的建筑都应该设置户外控制阀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底层的住户发现下水管道发生淤塞冒水现象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关闭给水的总阀,将排污量降到最低,将事态控制在有效控制的范围之内。在安装室外阀门的时候,要注意安装的形式。

做好给水管道的一些保护措施,例如:保温措施、遮光措施,从而保证了给水管道可以正常的运行,我们可以加大研发新型的给水管道的力度,去解决常用的给水管道使用中存在的一些易受外界的环境的改变造成破裂的现象,新型的管道应该相应具有比较强的伸缩能力、抗压能力或者柔韧等特性。

2、排水设计

我国通用的给排水的标准图集中对圆形的钟罩式地漏的存水量比较小,水分蒸发的时候能够破坏水封。所以可以在楼房承建粪便污水排水系统的地漏部分,设置可以和排水系统相应配套的存水弯,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串味的现象。

3、建筑节能给排水

我们需要大力的推广国民的使用以及节水型卫生器具以及配水的管件。这样的节水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但是一套比较质优的节水设备可以对节约水资源产生巨大的节能作用,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节水水箱、淋浴喷头、自动控水系统等。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维修和物业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为了确保民用给排水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安全、稳定、高效的作用,故民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吴汉信.民用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对策.[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9期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工程;工程施工;施工质量;质量控制管理

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的住房满意度,以及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度。加强对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用户的各种各利益,意义重大。

1 民用工程施工质量对建筑质量的重要性

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工程勘测 设计、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竣工验收、保修服务等等。除了竣工验收、保修服务外, 其余的因素可以说都是为施工做准备,因此,施工的质量是最终建筑成品的关键。施工的质量 是由施工活动引起的,它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方法和技术途径,按照设计图纸和说明的要求,使 产品得以实现的全过程,是建筑物的物质形成过程,也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实施过程。 民用建筑直接用于人的居住,办公,或其他用途,直接关系到人的安居乐业,可以说民用建 筑的施工质量即是经济上的要求,也是政治上的要求。只有把好质量控制这个关键环节,强化 施工质量,才能控制住产品质量,否则再好的设计、再合理的投资决策、进度计划,也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建筑产品。

2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施工质量因素

2.1 材料因素

在材料验收方面:对材料的外观、性状、数量、尺寸等进行核查,不能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在材料质量方面:每种材料都应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对于设计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应严加查验,不能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应做好材料的抽样复查工作;在材料的存放方面:要根据材料的性质,由专人进行保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应有相应的预案存档。

2.2 人员因素

要保证能正确的指导技术工作业,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熟记相应的规范,并能正确理解它,同时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对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明确的方案可以提出。对技术工的作业情况和工程进度,要有准确的了解。技术资料的完善,也应本着从实从准的心态进行,切勿弄虚作假。

对于技术工,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是首要目标。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技术工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于一些平常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尽量做到能自己解决。

监理是工程建设中比较特殊的一群人。由于身份特殊,容易被某些想蒙混过关的施工人员送好处拉拢。因此,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严重破坏;二是不注意采集时节,影响野生药用植物正常生长繁殖和药用植物正常成熟,品质明显降低,造成极大浪费;三是管理无序,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2.3 施工技术因素

工程本身都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每一环节的设计与具体实施都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缺乏了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程的质量必然难以保证,而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也要有相应技术的支持。

3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保体系的完善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由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负责在其承包施工的工程范围内建立,并统一协调管理。各分包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分包工程的范围、特点,以及总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的具体要求,建立相应的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子体系。目前,有的施工单位由于自身质保体系不完善,缺少专职检查人员,导致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混乱,具体工作没人管,出现互相推诿,最终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亟待扭转。

3.2 严格管理制度的执行

当前,我国在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公司制度制定后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许多施工单位也面临这样的难题。公司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的结果,是一个单位甚至一个行业广大从业者智慧的结晶,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就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坚决,要使制度给人以真正的约束,让所有员工慢慢习惯自觉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某些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程人员,应按过错程度,犯错次数,认错态度等综合考虑后给予惩罚,而且要严格执行,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3.3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管理法律知识等基本技能,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并对工程施工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只有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建立管理方法的创新工作中,才能有效改善国内工程管理方法较落后的现实。

3.4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建材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或选择使用不当,均会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事故。建材设备应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采购,应选择国家许可认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既可以控制材料的质量,又可降低材料的成本。针对目前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要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用于建筑工程上。对于进场的材料,应按有关规定做好检测工作,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3.5 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

施工质量检验方式主要有自检、互检、专业检验和交接验收,即前后工序或施工过程进行施工交接时的质量检查。 施工质量检查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监督检查等。施工质量检查的一般内容包括施工依据、施工结果、整改落实等。施工质量检测试验简称“测试”,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执行建设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的重要内容。工程检测试验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所提供的检测、试验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建筑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与影响因素我们知道,搞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昌盛、民族振兴;工程质量,人命关天,质量责任,重于泰山。民用建筑施工过程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由于人员管理的因素导致施工管理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的管理中,除着重对质量进行控制外,要加强人员的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是从施工准备开始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控制,关键在于侧重结合建筑企业施工的特点,列出产品实现的各个过程和每个过程的主要活动,并规定相应的资源配置,具体操作中,要对每道工序、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

[1]齐文宇、孟子良.中国民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与未来[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第11篇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内部;防火;分区

随着现代设计水平的迅速发展,建筑业承担的功能愈加强大,功能繁多的高层建筑层出不穷。民用高层建筑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高层建筑日益发挥作用的今天,高层火灾事故造成的重大事故也是不可估计的,因逃生不及,伤亡惨重,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尽管设置有逃生通道,但是人们在混乱状态下,安全疏散通道发生挤踏事故不计其数。高层民用建筑的分区设置成为逃生和减少损失的有效方略。

1.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特点

高层民用建筑功能承载较大,装饰工程量大,区域内易燃物较多。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危害较大,一旦火势控制不得,面临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都不可估量。高层民用建筑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比非高层民用建筑小得多。一类高层为1000,二类高层为1500;在社会舆论层面,民用建筑还有某些政治和商业意义,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较大。

高层建筑空间结构复杂,火势会因各种原因迅捷蔓延,在空间和时间上速度较快。受灭火技能束缚,扑救的难度较大,消防车到达时,控制高度也只能在50米,人员疏散难度较大。火势在高层以后,随高度蔓延速度会加快,一旦受风力和风向影响,更有可能殃及附近间距距离较近的建筑物。

一旦发生火灾,不但会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还有可能对办公和通信等大楼的相关设备造成损害和干扰,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有可能产生某些政治影响。

2.有标准和实际存在的设计缺陷

从我国颁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来,几番局部修订都是在实践中的得出的教训。除了有合乎标准的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安全出口外,还明确规定设置消防扑救登高面和环形消防车道,在高层建筑火灾的基本设计要求中,及时总结防火设计实践经验,以进一步将新技术、新工艺投放到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的预防中。

现代建筑的实际设计中,考虑到设计安全标准问题,对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划并不完全符合规范。在消防设计上,为了达到设计美观效果,高层建筑大多设有幕墙,且多数消防登高面为玻璃幕墙,消防登高面一侧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计不合乎规范,为追求商业价值,往往将出口设计到非登高面的另一侧。在消防车道设计上,为追求立体面效果,追求经济利益,将消防车道设置到背街的一面。即便是足够消防车通行的环形车道在设计上也不能满足消防车辆的要求。环形消防车道与私底下车库的交叉处设计问题,往往出现较大的坡度和倾斜面,尤其是高层建筑受用地的限制,设置的车库出入口坡度更大,影响消防车车道的正常行驶。高层建筑临街面往往受幕墙局限,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在遭遇火灾幕墙倒塌以后,对消防车的吸水供水扑救工作极为不利。一些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唤醒消防车道往往考虑宽度,对车道的空间设置严重不足。

3.高层民用建筑内部防火分区改进措施

3.1防火分区划分

在现代高层民用建筑架构中,依据功能划分成不同的级别。从建筑的使用功效考虑,实施不同的划分方法。对功能为餐饮和住宿的高层旅馆和高层公寓楼而言,处于人流较少和内部空间相对密闭的环境之内,设置防火墙时,可以考虑设计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这样一旦发生火情,就能将火势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而一些人流密集的高层办公楼、商超和展厅等建筑,受功能局限,需要有较大的连通空间,以移动防火卷帘系统实施防火划分,还必须在两侧设自动喷水喷头,一方面对火灾蔓延区实施降温阻隔,以阻断灭火程度,防止烟雾中有害气体致人员中毒,为人员疏散提供充足的时间。

在防火分隔设置上面,对高层民用建筑重点部位的防火分隔还要做到更加精密。尤其是竖向管井的耐火能力和密封性能必须独立设置。竖向管井的井壁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燃烧体,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建筑物的高度超过100米时,楼板处要以不燃烧体作为防火分隔,建筑中的相关孔洞都要以不燃烧材料实施密实。

在高层建筑中,导通墙体之间的缝隙及易成为火灾蔓延的途径。尤其是输送可燃气体的管道。一旦穿过防火墙,在消防实施火灾处理时,就会给人员急救和物质造成巨大的破坏。管道的设置必须符合消防通道设置,以不燃烧和非燃烧材料代替燃烧材料。以选定具体的分区,减少损失。

3.2内部消火栓系统设置

在高层民用建筑之中,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必须保证同一楼层的任何部位都要有相邻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柱。在空间上,放置到走道楼梯口等可控制部位,尤其是周围不可以堆放杂物影响功效。

3.3防排烟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内部防烟区划分,由挡烟垂壁、隔墙和挡烟梁等组成,对烟气的蔓延具有阻隔作用。在防火分区内,对电梯、楼梯等烟气蔓延的重点部位实施单独划分防烟分区,避难层无论面积大小都要单独划分防烟分区并设置独立排烟设施。尤其是防烟分区一定不能跨越楼层,在设计之初,可考虑楼层分层设置。为使安全通道达到合理安全疏散人员的目的,必须设置机械式防排烟设计,压力控制在25―50Pa.

3.4楼层内部消防安全用电

消防设备安全用电,包括消防电梯、水泵、机械防排烟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疏散指示标志等,用于灭火救援和人员疏散等途径,安全用电电容量必须满足电量可控最大负荷。

3.5安全通道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火灾事故发生后,最困难的是人员疏散。生命重于泰山,疏散通道成为最有利的条件。通道的设置,一定要从其功能分区考虑,包括人员、人们心理和体力状况等。除了要求路径简洁外,还要有明确的标识和供电设施。

3.6防火分区划分要诀

防火墙分隔是设置防火分区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以耐火极限判定防火卷帘,分割耐火极限,防火门窗要以甲级为标准,并实施自行关闭。不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加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火水幕带分隔。

建筑楼层之间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时,最大允许面积设置上限。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灭火系统的灭火面积不可叠加计算。

地下室部位要作为消防分区的最重要部位加以重视,不但有利于人员疏散,还要利于扑救,防火分区的控制面积不应超过500平米。

为了防止建筑发生火灾时通过玻璃幕墙造成大面积蔓延,在设置玻璃幕墙时,墙体的材料应用岩棉、矿棉、玻璃棉、硅酸铝棉等不燃烧材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缝隙处应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4.结束语

城市高层民用建筑的扩大,在带来一系列便利的同时,也相对产生了困境。防火区的分割划分和设计改进,都要基于建筑内设和人员安全疏散为必要条件。在相关的方法研究之中,作为民用高层建筑防火分区系统,要定要综合考虑各系统方面的因素,才能最终将火灾后损失降至最小,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对人员的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1]王璐. 对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问题的探讨[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9(S2).

第12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建筑节能;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民用建筑节能的认识及必要性

民用建筑也就是指人们生活所需要的房屋建筑,家用电器、取暖设施、空调等日常所用的这些装备设施都是民用建筑日常运转所需要的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因之得到了福利,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受到了正面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上去了,对于住宅的要求也就加大了,于是,对民用建筑的需求增加了,这确实是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在另外一个力一面来看,民用建筑增加了,相应地在这方面的能源消耗也会加大。我们都知道,全世界的能源在不断地减少,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用于开发新能源的技术还并不先进和成熟,这就形成了一个很严峻的能源问题。目前,还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民用建筑的能源利用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也就是高耗能低利用。因此,能源节省在民用建筑这一块还是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二、民用建筑节能的现状

1、民用建筑节能中取得的成就

1.1建筑节能的技术开发与产品体系初步形成

很多国家的民用建筑节能开始于采暖地区,先从这一个方面做起,等待技术成熟了,再推广到其他的能耗设施上。首先是在保温技术上取得的进展是突破性的,采用了外墙外保温技术;供热采暖方面的温度控制技术也成熟了很多:另外,太阳能热水器的普遍应用更是节省了很多能源,充分的利用了太附能这一能源。这些取得的进步对于民用建筑节能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1.2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

为了更好地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与国家上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为此,也开辟了很多的建筑节能的国际科技的合作渠道,加强与先进国家先进技术团队的合作。

2、民用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2.1民用建筑节能相关建设各方的责任主体意识不强

由于工程建设的部分业主、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等相关责任主体对能源短缺的危机意识仍没有整体的观念,总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没有认识到能源短缺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要可持续的发展经济,不能仅仅依靠“开源”,还要积极的“节流”。一些业主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其所建的工程没有把建筑节能列入施工范围,相关的建设责任主体甚至逃避建筑节能的施工监管,认为建筑节能不会影响到房屋的结构质量,以可有可无的态度来对待。如一些办公楼工程,建设业主往往在招投标时为节约造价就把节能的项目剔除掉,对建筑节能的意识认识不足。还有一些项目工程已施工完毕,施工、监理单位甚至连节能计算书都没有见到,导致现场使用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与节能计算书不相符。

2.2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欠缺或不足

节能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导现场节能施工的理论文件,一些施工现场仍存在部分未编制节能专项施工方案或建筑节能专项方案没有针对性,没有材料指标、细部及施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不能指导现场的施工;方案与设计文件不符;方案未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或审批流于形式;方案未与相关工程变更相同步;一些监理单位未编制节能监理实施细则,没有材料送检计划、质量交底等资料,无法对工程节能监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性文件。甚至有的节能专项施工方案直接从网上下载而来,工程名称与工程地点都出现明显错误,更别说指导施工了。

2.3施工现场对节能材料把关不严

进场的节能材料需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施工现场往往为了赶进度对材料进场复验检测报告未出、即使用或不按要求进行复验即使用;现场材料堆放随意性大,无明显标识且出厂合格证等相关质量控制资料不齐全;材料的实体质量与送检合格的不一致或以次充好不符合设计的指标要求等。目前市场上节能材料五花八门,时常有“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发生。另一点就是节能材料检测周期较长,施工企业不会提前把材料进场见证取样送检,往往材料进场复验检测报告未出来就开始使用了。

2.5节能施工现场的实体质量差

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墙体裂缝、保温达不到要求。原因有:砌体材料或龄期不符合规范规定或湿砖上墙;使用专用砂浆砌筑;墙体材料混砌及细部未按要求进行施工;外墙板料的预埋或后置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后置锚固件未进行锚固力现场拉拔试验,保温板的铺设及细部处理不符合规范规定;使用外墙浆料保温未按厂商提供的配合比拌制,现场随意掺加水且掺加水泥和砂;未按要求留置同条件保温砂浆养护试块或试件无标识,保温层施工中采用普通砂浆打饼和冲筋,或墙面未做找平层用保温浆料替代找平层,找平层的厚度、平整度、垂直度较差;抗裂加强网与砂浆施工不当,墙体各基层处理未使用专用的界面剂,抗裂砂浆无配合比设计,现场随意拌制,加强网的细部设置及材质等不符合要求;门窗节能工程未按设计要求进行,如擅自变更门窗材料及尺寸,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未采用增强发泡剂等弹性闭孔材料填充,表面未用密封胶密封,有膜的玻璃反向安装;屋面节能及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的一些细部、节点构造不符合规范要求,居住建筑的梯间、公共区的照明未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调关或降低照度等节能控制方式。

三、民用建筑节能的对策

1、完善建筑节能市场机制

建筑节能领域是市场机制尚不完备的领域,缺乏利益驱动。从最终消费者来看,建筑能耗与消费群体的经济利益缺少直接关系,同时市场对节能建筑需求不足,与非节能建筑相比,价格较高的节能建筑很难形成竞争优势,进而无法形成基本的利益驱动,导致建筑节能市场运作难以启动。政府应对建筑节能市场失灵进行探究,从政府、开发商、银行及金融机构、业主等市场主体提出对策建议,实施激励政策,进而培育建筑节能市场,发展建筑节能产业。

2、完善对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市场主体的监管制度

加强建设工程节能质量的政府监督管理,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强化参建各方建筑节能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检测、监理及竣工验收备案等各环节的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及建筑节能标准,完善建筑节能资料管理,设计文件、图审合格证、设计回复、节能计算书等资料要第一时间交接给施工、监理企业,使建筑节能标准与时代同适应。

3、加强对建筑节能材料及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管

首先,作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监管。应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审批情况进行审查监督,重点检查方案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审批程序的完整性。其次,作好施工过程节能变更的监管。工程全过程均应将设计变更列入监管重点,所有涉及建筑节能效果的设计变更均应由原图审机构审查合格,出具相应部分的施工图审查报告书,并在变更的设计文件上加盖审查专用章方可生效;第三,加强对所用节能材料及设备的监管。把好节能材料设备的报验资料,所用的材料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及合同约定的要求,如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是否齐全、有效,并与实物相付,尺寸、外观等符合要求,进场复验报告的项目、参数及抽样批量是否与相关验收规范相符。第四,加强对实体施工质量的监管。重点检查其是否按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施工的工艺是否符合要求,隐蔽工程要做到随做随验,相关的现场试验是否有进行检验等,如对墙体保温工程要重点抽查其涉及安全的环节:自保温墙体的拉结、顶砌和构造柱、压顶梁的设置,外保温板的粘结、锚固等,实体抽查保温层厚度问题,按照《无机保温砂浆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34/T1503-2011)要求不允许出现负偏差。验收前应完成围护结构节能构造实体检验及保温板与基层的粘接强度现场拉拔试验,后置锚固件锚固力现场拉拔试验以及饰面砖粘接强度现场拉拔试验等。

4、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所提及到的“节能建筑不节能”的问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节能意识还有着需要改善和加强的地方。首先足政府的相关部门,他们作为节能建筑的建设的监督者应该提高自身对节能建筑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认识到节能建筑对整个社会所起到的作用,就会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加强自身的监督工作力度:其次,节能建筑的开发商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环保节能的意识,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影响到节能建筑的正常使用,避免出现建筑节约能耗不符合政府标准的情况:再次,就是建筑居民自身节能意识应该得到加强,通过政府的节能政策的倡导,居民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注意到能源消耗应该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对建筑节能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在新时期有了很大进展,同时城市居民在商品房选择过程中也将建筑节能作为一项主要标准,所以我国建筑行业以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这样才能在新时期有效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这对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皮波.探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28+31.

[2]刘超.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建设,2014,0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