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基础

时间:2023-05-30 09:2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学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学基础

第1篇

一、学业负担概念辨析

对于学业负担,不同的学者对其理解也不同。童星(2015)提出学业负担主要包括内显指标和外显指标:内显指标通常指学生为了完成其学习任务所付出的时间及劳动;内显指标值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和兴趣程度。谢维和对学业负担的看法与童星不尽相同,他认为学习负担主要是由心理负担造成的,要关注学生的心理负担,并且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刘和荣是从教育哲学角度来看看待学业负担的,把学业负担和课业负担分别开来,课业负担问题相对表面化,学业负担指当代中小学生在学校里承担的学习任务、履行的学生职责和由于学业、生存及发展竞争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同时也包括其所付出的身心发展代价。马建生主要采用学业负担的广义概念: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我要求下所承担的所有学习任务。

学业负担总体来说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定量的学生负担有助于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消化知识,促进知识的吸收。学习负担本身不是问题,只有当学习负担过少影响学生学习或是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学生发展才成为问题。当前我国学习负担的主要问题是学习负担过重,以学习负担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搜索,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是关于基础教育学习负担过重,对基础教育进行减负提出的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条明确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业心理压力,保证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二、学业负担过重负责主体研究

关于学业负担过重形成原因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是以项贤明先生为代表,认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教育问题。引起这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是教育政策或教育教学方法的失误,而是教育领域以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失当;一种是以许蔚萍为代表,认为基础教育学业负担过重问题首先是教育问题,其次是才是社会问题,解决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是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第三种是以童星为代表,认为基础教育学业负担过重虽然是发生在教育领域的问题,背后却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制度等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学业负担过重是社会、教育、政治、文化、经济、管理等多个因素影响造成的,但学业负担首先应是社会问题,其次是教育问题,然后才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成。

教育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从教育目的来看,学业负担过重首先应是社会问题,是受教育者为满足社会需要接受教育。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高等教育进行扩招,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和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在薪资方面的差距,导致社会的焦点都在普通高等教育上,但是普通高等教育毕竟名额有限,能进去的是少数,因此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须步步为营,努力学习,任何一个阶段的失败或者失误都可能导致他们失去受高等教育机会。同时现在的家长从学前教育开始就把重心放在孩子教育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使得这些家长不断给子女施加学习压力。

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也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社会还是分层了,分为弱势家庭和优势家庭。弱势家庭想要促进阶级流动,更多的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以便于找到更好的工作,从而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父母学生自身也会给自己更多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

许蔚萍在其《学业负担过重是教育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中也指出社会问题是引起教育问题的重要根源,既然社会问题是是教育问题的根源,所以学业负担过重首先应是社会问题,只有根源问题解决了,才好解决由根源问题引发的其他的问题。如果只是从教育层面去解决学业负担过重问题,而不解决根源问题社会层面,只是治标不治本。

三、从社会层面对学业负担过重进行减负

首先要改革传统选拔人才方式。在社会大部分人眼中,只有接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高考是选拔人才的一个手段。但是高考是倾向于是应试教育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并没有全面的选拔人才。同时我国也并没有很好的区分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无法迎合社会的需要。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好的职业教育同样可以给人好的就业机会。因此我国应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使得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必备的技能,获得就业市场的青睐,这可以有效改变高考挤独木桥的状况,极大地缓解因为高考竞争过大带来的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其次转变社会和家长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给予学生适当的期望。我國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除了知识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该是道德、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家长和社会给予学生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更多的心理压力,更多的学习负担。素质教育提倡创新,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家长和社会以及学校应更多的沟通,更好的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对学生在学业上和心理上同时进行减负。只有从源头社会层面解决了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才能更好的从教育层面及经济管理层面解决学业负担过重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绩效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背景情况

随着计划经济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和完善。2011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将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引入到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中。所谓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引入绩效理念,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效益性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作为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经费的预算绩效管理也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将绩效的理念贯彻于学校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促进学校增强责任意识,改善教育管理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等,已成为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课题。现在,已有地方利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学校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参考依据,使得学校提出的年度预算科学合理,部门编制的年度教育预算更加贴近学校实际需要,并更能合理保障学校预算执行的制约。

二、推进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学校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我国基础教育经费大都来自于公共财政投入,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往往只关注教育公共支出的规模,如每年教育经费的投入量、增长比率等,却忽略了教育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和产出的效果。学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教育经费支出责任的落实、有利于提升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有利于节约教育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比较缓慢,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增量渠道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的空间受到约束,必须把工作重心转到盘活教育存量资金、优化教育支出结构上。如国家对中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了改革,实行全免费教育,与实施前相比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虽然增幅较大,但所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免费教育、兑现教师的绩效工资等支出,实际新增可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增量并不大,学校只有通过强化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才能实现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校公共服务效率

基础教育学校的职责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与培养,就其功能而言是提供教育服务产品,完全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使学校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和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学校向社会提供合格及优秀人才。

三、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从2003年财政部出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起,基础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经历了十多年的摸索,直至今日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仍只是起步阶段,在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和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应用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基础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不能快速发展。

(一)推行教育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热度

教育主管部门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预算管理的影响,产生偏面的认识,往往只关注教育预算的投入量和教育经费的增长比率,却忽略教育经费在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效益和效率;学校领导往往从本单位的利益出发在年初安排经费时想方设法地多争取经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则更多关注支出的合规性和相符性等,却很少去关注教育预算目标完成的质量、时效、教育支出成本和项目完成的效果所产生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影响等,使得教育经费浪费、使用效率不高现象时有发生;学校会计人员也因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性、复杂性等特性,对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的主动性明显不足,再加上自身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限制很难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职能缺乏人才

基础教育学校会计人员很多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过系统的财务、管理、经济、金融等方面的教育,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接受传统预算管理理念,短期内很难适应当前的预算管理模式;有些学校存在会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学校财务要求不孰悉,更谈不上参予绩效管理;现有会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

(三)实施教育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不高

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管理和绩效评价管理,其中绩效评价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学校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在绩效目标、评价指标设置和评价标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绩效目标方面,存在立项依据不充分,部分学校在申请项目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和学校的工作目标、重点工作相结合,项目与学校的工作职责之间匹配不够清晰;预期绩效目标在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上不够细化和量化,成本支出缺少相关的测算过程,申请资金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二是评价指标设置不够全面,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新鲜事物,尚属起步阶段,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设置处于模索之中,目前很难设置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来满足不同层面、性质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需求。三是绩效评价范围有待拓宽,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目前教育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仍集中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层面,缺乏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四是绩效评价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能适应绩效管理的要求。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求评价人员要有过硬的财务本领,还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工程建设、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超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当下这种复合型高级人才并不多。

(四)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够

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自评,由学校自行组织力量自评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自评,并出具相应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分别报送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从目前出具的评价报告看,往往只停留在发现问题层面,一评了之,评价结果应用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财政部门在安排预算资金时,往往只考虑当年的绩效预期目标、事前绩效评审等因素,而很少将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预算资金安排的参考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之间缺乏有机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力度不够,反馈和公开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学校项目往往将评价结果直接反馈给个别相关人员,领导、教师和其他业务部门人员都不清楚评价结果,社会公众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更是无从了解,绩效评价结果无法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学校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对绩效评价好的学校缺乏相应的奖励,包括对会计人员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还有对学校层面上的奖励。

四、推进教育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一)大力营造实施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氛围

2014年,新《预算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共财政预算收支中的绩效管理要求,为我国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奠定了法律的基础。学校要加强新《预算法》的宣传和培训,使学校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有初步的了解,思想上接受预算绩效的理念,行动上支持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

(二)加快学校管理会计人才更新与培养

采取各项措施,通过不同渠道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仅要使会计人员能在会计核算和管理方面能独挡一面,同时要加强管理学、经济学、财务和金融理论方面知识的培训,使会计人员成为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应当加快调整现行会计教育体系,重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立足于国际水准,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为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合格的后备人才,并尽快把人才充实到一线岗位。

(三)全面落实学校预算绩效管理

学校要成立以校长负责、总务、教研、基建、教师代表参予的预算绩效管理小组,促进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联动,按规定编报绩效目标;对预算执行进行绩效跟踪,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评价小组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一定金额以上的项目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出具的自评报告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检查、指导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编制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对下属学校预算的执行进行绩效跟踪,汇总、归集学校执行中存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报同级财政部门;按规定组织下属学校做好绩效自评工作,配合财政部门开展财政评价和再评价工作。

(四)进一步落实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教育主管部门要对下属学校上报的绩效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将汇总的评价结果上报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结果要在学校公开网站上公开,接受全校教师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建立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弄虚作假骗取、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除追缴专项资金、取消以后年度专项资金补助外,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个人的法律责任。

作者:王以斌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教育局

参考文献:

[1]李海南.预算绩效管理是适应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J].财政研究,2014(03):46-49.

[2]李亚楠.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系实施绩效预算的可行性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09):104-106.

[3]姜玉中,魏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1):24-25.

第3篇

[关键词]教育冷暴力 问卷调查 分析

关于什么是教育冷暴力?笔者认为:所谓教育冷暴力是在基础教育学校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非暴力手段进行的有意和无意的不公平对待, 致使对方的精神和心灵上感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我们对基础教育学校是否存在教育冷暴力、存在的方式、对师生的危害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于2012年8月16日对143名来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教师42人,女教师101人;小学教师9人,中学教师134人;年龄分布,其中20-30岁的19人,31-40 岁的62人,41以上岁的13人,未标明年龄的50人;农村教师65人,城镇教师69人;校长和副校长5人,学校中层干部17人,其余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现将调查结果及分析分述如下。

一、基础教育学校存在教育冷暴力吗?

问卷第一部分针对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存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 ,由两个问题组成,第一个问题我们是这样设计的,“以下对教育冷暴力的描述中您认为最贴切的是”,选项:A“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以非暴力性手段对学生惩罚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教师通过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或其他非暴力手段,不公正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灵上受到侵犯和伤害。”、B“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以非暴力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的行为,致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受到侵犯和伤害。”、C“所谓教育冷暴力,是指学校教育中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以冷淡、轻视、嘲讽、疏远、放任和漠不关心等非暴力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从而造成对学生人格、心灵和精神伤害的行为,其实质是精神暴力。”、D“在基础教育学校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非暴力手段进行的有意和无意的不公平对待, 致使对方的精神和心灵上感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考虑被试的答案正不正确,同时教育冷暴力到目前为止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学术界也还没有较统一的意见。本次调查只是反复强化冷暴力的概念,为测量教育冷暴力存不存在的结论作铺垫。第二个问题就是“您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是否存在教育冷暴力现象”,问卷统计结果是:8人认为不存在;85人认为存在,但比较少见;48人认为普遍存在;4人认为非常严重。实际占94.4%的老师认为基础教育学校存在教育冷暴力。

二、教育冷暴力存在的方式调查

我们针对学生与老师相互之间施加教育冷暴力的方式设置了30个问题进行调查,其中有25个问题是明确地指向教育冷暴力的表现形式,我们对这些问题选项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教师施加给学生的冷暴力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以上九项调查内容,实际上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事,根据教育冷暴力目前的定义,应该属于教师施加给学生的教育冷暴力方式。从统计数据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A项是表明施加的教育冷暴力方式不存在,E项是被试认可教育冷暴力存在的方式之和,且SUM(E)>SUM(A),而且有E∈(56.7%,80.5%), A∈(43.4%,18.9%),说明其普遍性。其次,从SUM(C+D)看,“班级或学校制定一些规定无视学生个体需要”、“教师对某些同学漠不关心”、“调座位让其一直坐在后排或很偏的位置上”、“对成绩差的同学板着脸对其他同学却很温和”依次排列前四位。这个排列,可以深度解读为学校及部分老师仍然严重地存在“以分为本”,没有以人为本。因为很多学校许多学生管制定集中指向考试成绩上,上课老师漠不关心的和坐在后排或很偏的位置上的学生大多考试成绩不十分好。最后,SUM(A) > SUM(C),即教师施加的教育冷暴力不多,从总体来看是乐观的。

(二)学生同伴中相互施加的教育冷暴力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八个学生群体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调查,我们假定这八种表现形式是学生中教育冷暴力的表现方式。从老师的视角看学生同伴之间的教育冷暴力现象有下列情况:首先,被试同样认可学生同伴之间普遍存在教育冷暴力,且SUM(E)>SUM(A),E∈(79.1%,91.7%), A∈(8.4%,21%)。其次,SUM(C+D)看,“散布谣言、说别人坏话、讽刺、挖苦同伴”、“成绩好的同学看不起成绩差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看不起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同学”、“干部子女看不起普通家庭子女”依次排列前四位。说明三个问题,第一,同伴之间的排斥现象严重;第二,教师中的“以分为本”在学生中也有表现;第三,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仇富仇官”现象在学生时代就产生了根源。最后,SUM(A)<SUM(C),说明学生同伴之间施加冷暴力非常严重。

(三)教职工之间相互施加教育冷暴力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教职工之间相互施加冷暴力方面,我们设置了以上八个问题进行调查,同样假定这八个问题是教职工相互施加冷暴力的主要方式,包含了学校领导与教师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统计结果如上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以下问题:首先,被试同样从客观上认可自己同伴之间普遍存在教育冷暴力的事实,且SUM(E)>SUM(A),E∈(74.9%,91%), A∈(25.2%,9.1%)。其次,从SUM(C+D)看,“普通员工感受到在单位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同事间爱背地里议论某个同事”、“单位的规章制度没有经过职工讨论通过就执行”、“领导没有公正公平对待员工且过分激烈地指责”依次排列前四位。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最容易产生教育冷暴力;第二,单位制度缺陷是产生教育冷暴力不可被免的原因;第三,同伴之间互相排斥也是产生冷暴力的重要原因。最后,SUM(A)<SUM(C),说明同伴之间施加冷暴力也非常严重。

我们调查了学生、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教育冷暴力现象,对学生施加给教师的冷暴力本次没有涉及。从调查的结论看,教育冷暴力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于我们学校工作之中。

三、教育冷暴力的危害调查

我们设计了选择题问卷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方法对被试进行了调查,将结果及分析分述如下。

(一)教育冷暴力对学生的危害

首先,教育冷暴力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发展。有133人占93%,认为学生长期的受老师嘲讽、侮辱等言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同伴的欺凌、调侃等生活环境氛围的不友好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心理安全感,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与抗拒心理,会导致他们学业不良或厌学,甚至辍学。其次,教育冷暴力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132人占92%,认为对孩子人格形成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其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形成“退缩性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另外一种是形成“爆发性人格”,即孩子受到这种“冷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本人健全人格的形成,甚至还会危害社会。最后,教育冷暴力直接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发育。有127人占89%,认为受冷暴力的学生通常可能影响生理正常,由于心理刺激所产生的影响伴随有失眠、忧郁、易疲倦、不思饮食等导致学生精神上的痛苦,致使身体素质下降。

(二)教育冷暴力对教师的危害

首先,教育冷暴力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有136人占94.4%,认为教师受到来自学校领导的不尊重、同事的排挤、学生的不信任,将严重地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缺少实现个人成长与提升个人价值的机会,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出现职业倦怠,情绪上会波动较大,进而加剧了教育冷暴力的出现。其次,教育冷暴力影响教师幸福生活。有130人占91%,认为受到冷暴力的袭击时,感到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在增加,而体会到的教育工作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却在减少,这难免容易造成教师心理的失衡,使工作生活没有幸福感。最后,教育冷暴力同样影响教师身体健康。有136人占95%,认为教职工之间的教育冷暴力行为将影响教师的人际和谐,增加心理压力,教师缺乏领导关心、同伴支持、学生信任等易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直接影响教师身体健康。

从调查结果分析看,教育冷暴力对老师的专业、学生的学业发展都有较大的消极影响,对师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说明教育冷暴力危害极大。

四、结论:学校应该预防和控制教育冷暴力

教育冷暴力以不同方式存在于学校教育活动中,并且危害很大,所以,学校必须预防和控制教育冷暴力在育人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特作如下建议:首先,在校外,学校领导集体要为学校工作创造一个优良的政治生态环境,让老师有工作的自豪感,让学生有学习的自信心,让家长对学校育人工作成效放心。其次,在校内,为教师职业素养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为教师普及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老师教育技能,保障教师心理健康,避免职业倦怠,促进老师专业发展。再次,加强家校的沟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努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最后,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制订预防教育冷暴力的一系列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教育冷暴力对师生的危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促进学校教育活动按教育规律健康发展。

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立项项目-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研究(CJF012068)”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勇.警惕“学校冷暴力”的危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6期,31-33

[2]田丽.关注学校冷暴力[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10期 ,56-59

[3]代旭旭.对中等职业院校教育冷暴力现象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94-96

第4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9月底由教育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央电化教育馆、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教育局承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上,p3d数字模型教学系统全面展示了由创新的3d技术打造的互动教学方式(见图1),获得了领导和参观者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p3d数字模型教学系统是利用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 )技术创建的交互式三维教学模型,能以极其逼真的高画质三维视觉效果呈现在师生面前,同时拥有强大的交互功能,模型可灵活旋转、缩小、放大和拖拽。通过交互式操作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三维模型,使观察者可以便捷、形象地了解模型,实现了人与数字化三维模型实时互动的效果。

p3d数字模型教学系本文由收集整理统在教学实践中,面向基础教育,以科学精确的细节刻画和教学方法独特的观念解决方案为特色,提供给教师和学生鲜明的视觉支持;进行科学知识的口述和书面的说明,帮助教师解说复杂的教学知识,并借助3d动画介绍奇妙的科学现象,有效促使学生形象具体地理解科学知识,极大地增强了对知识点的记忆、专注和参与程度,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一种加强感性认知科学知识的有利条件。

其功能具体表现为:

(1)沉浸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p3d数字模型所创建的三维虚拟环境中。

(2)交互性——使学生对模拟环境内物体可操作的程度如同从现实环境所得到自然反馈的程度(包括实时性)。

(3)构想性——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应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可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不仅可再现真实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构造客观条件难以发生的环境。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表现自然科学系统的结构和动态,进行演示、探索教学,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供他们体验和观测的环境并改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

所有的模型均具备交互特性,借助投影仪、电脑鼠标、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式液晶屏和平板电脑等输入输出设备,可以在图像里进行无限可能的自主操作,还可以利用p3d简便的绘图工具,直接在图像和视频上自如涂写,并能够编辑保存成图片形式以便彰显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其应用范围包括普通课堂,生物、地理、化学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生机房等,可以部署在整个校园网

络之中。

p3d数字模型目前应用的学科有:

1.生物

具备引人入胜的人体内部旅行功能,提供的虚拟现实三维图像(见图2),由三个独立并重叠的图层为组成元素(肌肉、骨骼和内脏本文由收集整理),可以有灵活的组合展示方式。此外,通过精细的三维图像和视频来展现身体的不同部分和生理过程,从而对人体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

将晦涩的科学话题表现得易于解释,例如细胞分裂的过程、dna双螺旋上的氮氢和氧氢桥结构、dna的复制,我们的身体如何被有害的病毒和细菌感染及自我防护的过程。

将众多不同种类的动植物通过栩栩如生的三维交互式模型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同时更惊奇于地球上不同的生命形式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地理

体验完全的交互式三维地图(见图3)——在地球同步轨道旋转观察和球体投影图投射的切换展示,模型表现了当太阳在春分秋分和东至夏至的时候地球上不同区域和一年中不同时间的夜间阴影,将抽象的知识点表现得易于理解和深刻。

3.化学

第5篇

关键词: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师资;本硕连读

作者简介:陈钢(1947—),男,湖南双峰人,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张丽娜(1984—),女,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制度的研究”(GJA114007)成果,主持人:李梦卿。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068-04

国外许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实施主体——教师。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是职教师资队伍中的一个特定群体,其自身素质的优劣是保证高素质人才产出的关键。合适的职教教师培养方式是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内涵化提升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探讨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进而探索出解决职教专业课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来源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专业课师资得到了有效的充实。截止到2009年,我国高职专任教师达到34.6万人,占高职教职工总数的66.9%,中职专任教师达到68.2万人,占中职教职工总数的70.4%(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来源主要有四个:第一,来源于工科院校和综合院校的毕业生,这一比例大约占70%以上。这类毕业生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任教,还有一部分是进入企业后又转入职业院校;第二,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受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分布的限制,这部分来源的教师在不同地区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三,来源于中专和技校,这部分教师一般是先进入企业工作,后来又通过电大或者夜大等接受学历教育后进入职业学校,这类教师多就职于中职学校;第四,其他行业、专业转行而来,这部分教师多是跨专业转行任教,比如说某老师原本是图书馆管理学专业的,因为学过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后由学校安排担任计算机理论课教学,还有一些是物理专业转任到电子电工教学等。从以上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来源看,目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的来源还比较单一,不利于职教师资队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凸显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师资培养的不足。

二、目前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

(一)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很难兼顾专业知识教育与师范教育,其结果是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不牢固,师范素质欠缺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末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师范教育,它是一种集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师范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教育体系,主要由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校中的二级学院组成。它与普通高等师范教育的区别在于,它是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师资或相关专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相比它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办学特色。目前,全国共有此类院校4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承担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有32所,主要承担在职中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以下简称职技师范)有8所,招收本科生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30多年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为我国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职教师资,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需要的教师既要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指导职业技能又要能懂得职业教育原理和方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很难兼顾专业知识教育与师范教育,其结果是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不牢固,师范素质欠缺。

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来看,目前8所职技师范院校,除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提出还要适当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外,其余院校的办学层次趋同——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推进或发展研究生教育(见表1)。职技师范作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阵地,重点为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双师型”特征的教师,特别是在当前职业教育内涵化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素质要求更高的情况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更要突出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原则。四年制本科教育要培养双师型(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教师,与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普通师范院校以培养基础教育的师资的定位相比,职技高师要求学生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都强,在学时是常量的情况下,这种定位更多的是停留在宣传层面上,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此目标。[1]另外,本科四年制教育,学生真正学习的时间只有三年半(最后一学期往往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学生还要兼顾应聘找工作),这样,在学时教育是个常量的情况下,要保证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都强,从人才成长过程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分析,这种定位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生可能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都弱。

资料来源: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搜集整理而得。

(二)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操作能力,也缺乏职业教育相关的师范知识

在我国,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办学类型定位上多属于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而较少进行实践操作,师范性知识更是很少涉及。因此,这类毕业生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缺乏师范知识。这类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以后,一方面感觉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尤其是难以运用于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感觉师范技能匮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也主要来自于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硕士和博士,但是,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多是高中的佼佼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比较强,本身的自学能力也比较强;另一方面,这些硕士博士在大学学习期间受自己老师的熏陶,熟悉大学的教学方式,毕业后,虽然角色转换了,但是所处的环境没有太多变化,再加上老教师的传、帮、带,因此,此类学校的新教师师范知识缺乏不是很突出,但是职业学校不同。职业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更需要专门的教育教学知识。

一方面,从教育特点来看,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学校环境是不同的。由于办学层次和学校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特点等的不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它独特的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这些都是普通高校的学生不曾亲历过的,他们所接受的大学的文化氛围熏陶不易适应中职学校;其次,中职学生处于青年初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影响和刺激下,中职学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相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职校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很难把握;第三,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中考的高中落榜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有厌学心理,他们缺乏学习的动机和目标,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情绪的养成。因此,中职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要求更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基本知识,深入了解中职的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从教学特点来看,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获得实际的职业工作能力,实践和操作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教学上提倡“以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的角色与教学方法面临重大转变,这些特点与普通中学和一般工科大学、综合大学不同,专门的学习、训练是较快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有效途径。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基本无法从事职校的教学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规模、体系、模式上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目前的教育依然是注重理论教育,培养出的依然是学术型人才。尽管近两年有关专家和学者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其根本原因,是这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缺乏专业背景,致使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基本无法从事职业学校的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生源的限制。以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来源为例,在四届共44名在校生和毕业生中,有21人本科专业是教育学,比例约为47.7%;18人本科专业是英语,比例约为40.9%;3人本科专业是心理学,比例约为6.8%;1人本科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比例约为2.3%。虽然这一调查结果不能代表全国所有学校的情况,但是也算是冰山一角,从中可以看出,报考这一专业的研究生主要是文科出身的学生,而具有理工背景的学生只有极个别。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培养出的学生掌握了职业教育理论、具备了较好的教育理论素养,但是基本上无法从事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特别是本科是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更难,由于没有专业支撑,进入职校只能做辅导员、教务人员,而对职业学校目前最需要充实的专业课教师队伍显得无能为力。

三、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解决职教师资培养的途径

(一)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达48所,按平均每年每校培养5~10名硕士计,每年将有240~480毕业生。这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将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将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教育的研究、管理人才”,而不是教学人才,即不是“师资”,他们学习的职业教育理论也难有用武之地。即使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也很难受到职业学校的欢迎,因为这种类型的人才很难进入职业教育的微观世界,具体问题必然涉及专业(职业),他们的知识、能力结构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在现实情况中,中等职业学校一般不为专门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人员设置岗位,高职院校即使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对专门的纯理论研究人员需要也是很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主要的应是职教界,但这样的培养目标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职教界(中、高职业学校)的就业产生了困难。

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职业技术教育学可以发展成两个大的方向,以综合性大学、工科或专业院校及技术师范院为主,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以师范大学为主,延续职业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这可以使“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要想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成职业学校专业课的师资,必须要有专业基础,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招生、培养制度。

(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本科学生报考

目前要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命题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这一考试制度严重限制了招生范围,让一大批具有专业背景和职业技能知识的工科生和其他专业毕业生望而却步。在本科阶段具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优势的是师范生,而大批的师范生和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报考,势必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因为文科生对职业和职业教育的认识模糊,对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即使是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也只是停留在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上,这样在缺乏专业背景的情况下,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也缺乏方向,选题也不切实际,缺少应用价值。因此,要打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生源限制,必须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扩大招生自主权,适当调整考试内容,放宽生源条件,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理工科学生和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生产、技术人员以及优秀的高职毕业生报考。

(三)以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

通过以上对现有职教师资培养方式的不足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很难兼顾职教教师所需的双师素质,基于此,笔者提出一条解决职教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以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本科阶段解决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与普通本科不同点在于普通工科本科往往进行较系统的理论设计训练,而此时的本科教育则注重实际操作训练。(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要进行机械零件,刀具,机床等课程设计,最后要进行毕业设计,而此时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本科阶段强调机床的操作,工艺的制定,机器的拆卸等实践能力。)硕士阶段解决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职业教学技能及专业实践的学习。与普通教育学硕士教育的不同点在于普通教育学硕士往往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而此类的硕士教育不仅注重职业教育学理论的学习,更多的是结合教育实习让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以及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去。

1.必要性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促使我国的教育重心明显提高,各级各类教育都在注重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面对这一形式,也在加强质量化发展,对职教师资的要求也明显提高,许多高职高专、中职中专及技校也纷纷要求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但如前面的分析,一般的硕士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因此,立足于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的双素质人才显得尤为必要,可以弥补技术师范本科生和普通硕士从事职业教育的不足。

2.可行性分析。首先,根据职教师资任职资格的上移,而出现的高职高专、中职中专以及技校对教师学历要求的缺口,不仅为以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提供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行性。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是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具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硕士生,满足当前职业学校对教师的素质和学历要求。

第二,目前职教教师数量的缺口也为这一教育模式提供了可行性,根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见表2),高职高专生师比为24.4:1,中职生师比为24.6:1,普通本科生师比为13.2:1。这表明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和中职的生师比远远高于普通本科,而且这与教育部要求的职业院校合格生师比16:1也相差较大。由此可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缺口很大,采用这种模式培养大批双师素质教师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数据来源: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

第三,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都有提高,很多学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职业学校,这样就为这种教育模式提供了生源支持。

第四,从我国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大学的类型(见表3)来看,综合性大学、工科或专业院校及技术师范院校占一半以上,这些学校都具有举办各自应用专业的师资和物质条件,不仅具备培养以专业为基础培养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的综合实力,使人才的“双师”素质得到培养。

3.实施探讨。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趋势。以专业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这类人才的培养是一新生事物,如下问题需要考虑。首先,国家学位委员会应认可这种本硕连读的培养制度,政府教育部门要在适当规范的前提下改革招生制度,给予该类学校适当的招生自主权。二是对培养计划需逐步完善,尤其是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教育学知识三方面的比重如何确定,还有探讨完善的过程。三是导师的问题,需要按照这一模式培养出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懂职业教育理论的导师,这需要一批懂专业的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研究,这对综合性大学、工科或专业性大学、技术师范大学不难办到,但需要国家教育部门方针、政策的引导。目前这类导师在某些职业技术教学硕士点已存在,因一些职业教育方面的导师是以前某些专业教师转变过来的,本身就具备两方面的知识,只是这类教师数量较少。在目前这方面导师不足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双导师制,一个主导师,负责职业教育知识,另一个副导师,负责专业知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社会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技术教育对其专业课教师的素质和层次要求都明显上移,高校以往的学科化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式已无法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培养学术性和应用性双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力度,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术型和技能型双型人才的培养,进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要】俄罗斯的教育理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其现代教育学中产生的个性化目标教育理论突出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强调“以人为本”的宗旨。文章阐述了个性化目标教育理论产生的基础,注重个性化、区分化的教学理念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个性化目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018-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面上项目“俄罗斯个性化目标教育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2512335)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在俄罗斯的学校实践中,个性化目标教育是处于尝试实验阶段的教育理论,其基础是发展性教育学。俄罗斯教育科学中有各种解决发展、个性化目标问题的观点,前苏联、俄罗斯的许多教育家都研究了发展性教学问题。

一、前苏联及俄罗斯历史上各种发展性教学观点

上世纪30年代Л.С.维果茨基(Л.С.Выготский)研究了教学与发展问题,证明教学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是后来研究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基础。他指出: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二者依据“最近发展区”建立联系,孩子在与成年人合作中完成将来必须独立完成的行为,形成向内化心理转变的交互式心理过程。发展的内在变化是心理发展年龄周期的基础,总体上决定孩子的意识、对待环境的态度、内在和外在生活,这一时期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心理变化是新生成现象。不同社会状况和心理发展年龄段产生的新生成现象是Л.С.维果茨基(Л.С. Выготский)心理学理念。幼儿和妈妈的心理一致性是认识未来发展的源泉。学前班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活动,言语能力迅速发展,5岁前已经掌握15000个词汇。与幼儿期相比,该阶段意识发展达到较高水平。

Л.В.赞科夫(Л.В.Занков)重视小学阶段个性心理发展。对所有学生实施针对性、系统的发展性原则,包括差生在内的个性化教学。诊断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活动的发展状况,是个性化发展教育的重要前提。他提出教学的人文观点,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个性化发展教育的科学前提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体验世界的情感价值和创新活动经验;依靠学生的自主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激励学生自行探索新知识、掌握知识的方法;以“最近发展区”以及学生个性特点为目标实施教学;保障教学过程中学生取得成就,形成正面情感。自我活动原则指自由创新地达到教学目标;自我组织原则指自主活动的最高水平,学生探索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性原则指组织教学过程的目标是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最近发展区”。

Д.Б.埃里克宁(Д.Б.Эльконин),В.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А.Н.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始于上世纪50年代。 认为活动决定孩子的发展,学前阶段(3~6岁) 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强调孩子在参与游戏过程中,成为有意识行为的个性化主体,完成在成年人那里观察到的、由于力不从心而与成年人一起开展的活动。3~4 岁的游戏是模仿成人行为的课程活动,在分角色游戏中,5岁的孩子开始复制成人的社会劳动功能,6岁便希望遵守成人准则,追求社会价值活动。学龄前成年人不强迫孩子做游戏,孩子按照愿望以游戏主体在游戏中自我改变和自我发展。7岁的孩子产生了自我实现需求,上小学后不再是游戏的主体,产生了新的社会角色—学生与主导性活动—学习活动,需要组织专门的教学活动。

И.С.列尔涅尔(И.Я. Лернер),М.Н.斯卡特金(М.Н. Скаткин)认为: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为相互制约的教学统一体是发展性教学的条件。将创新活动及对待世界的情感价值经验列入教育内容中,这是最有成效的个性化发展教育。В.В.克拉耶夫斯基(В.В. Краевский)强调个性化发展的基础是人对世界的情感价值体验。利用研究、启发和问题式教学能够掌握创新活动及情感道德经验,这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传统的发展性教学,目的是形成个性的认知能力。Д.Н.鲍果亚夫列恩斯基(Д.Н. Богоявленская),Н.А.门琴斯卡娅(Н.А.Менчинская),А.А.留博林斯卡娅(А.А. Люблинская),Е.Н.卡巴诺娃雅--乜列尔(Е.Н.Кабановая-Меллер),С.М.邦达林卡(С.М.Бондаренко),Г.Д.吉利洛娃雅(Г.Д.Кирилловая),Н.Н.鲍斯别罗娃雅(Н.Н.Поспеловая),И.罗姆坡赛尔(И.Ломпшер)认为:发展性教学是形成思维过程的手段,研究了形成学生与发展其创新思维相关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分类程序的方法,发展性教学、形成学生创新思维的必备条件是:发展抽象理论以及思维的具体要素,个性化、区分化和问题教学。З.И.卡尔梅果娃雅(З.И.Калмыкова)指出:形成有效思维的方法是启发式教学,主旨是发展学生的具体、抽象及对比能力,使其创新思维发展过程达到工艺化。Л.М.弗里德曼(Л.М. Фридман)注重诊断性检查学生的能力、心理过程、天赋、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状况。

二、对发展性教学观点的分析

依据Л.С.维果茨基(Л.С.Выготский)提出了心理学、年龄周期学说,А.Н.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提出了年龄新生成现象、主导性研究活动学说,Д.Б.埃里克宁(Д.Б.Эльконин)研究了与主导性活动项目变化相关的儿童心理发展变化。В. В.达维多夫(В. В. Давыдов)认为小学阶段以主导性学习活动为基础,学生产生理论意识、思维,发展相应天赋、学习需求、动机。教养和教学是人发展天赋必备的因素,他们的发展性教学体系已固化到现代俄罗斯学校实践中。

发展性教育理论的基础是哲学逻辑及人的心理活动概念、思维的理念、意识、思维类型及其发展,目的是发展个性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个人,这些目标通过形成理论思维基础来实现。小学的传统体系是形成学生的经验式思维,教学中思维过程拘泥于比较、相同特点的定义、概念分类的对比、“认识具体感知客体”等。经验式思维理论通过比较感知材料,突出事物的共同特征概括内容。В. 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在揭示经验知识的特点过程中,强调了这些特点是在比较事物和概念中形成的。比较从形式上突出了事物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必须将个别事物分类。经验式知识依靠直观概念通过观察构成,体现事物的外部特征。传统教育中教师为观察创造条件,学生划分现象的本质与非本质特点,然后借助术语固化在意识中,通过观察和感知学习材料学会概括。将这种概括方法归于形式逻辑思维程序,凭经验的概括并没有展示事物、现象及其内部各方面联系的本质特点,因此事物的外部特点呈现本质。

В.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Д.Б.埃里克宁(Д.Б.Эльконин),В.В.列坡津(В.В.Репкин)的研究表明:经验思维并不是儿童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是知识目标教育的特有权利。向个性化目标教育转变要求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活动依据理论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В.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呈现了师生合作的集体分角色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初始的总体关系,观察在研究的教学材料框架内部分关系。学生借助符号形式模式表达初始的总体关系,这是所学内容的抽象化过程,“继续分析教学材料时,学生揭示初始关系及其规律性练习,学会概括内容。”

教学活动的使命是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决定掌握事物的客观依据,发展性教学促进学生顺利掌握知识、能力、理论思维,发展个性的创新潜能。Б.Д.埃里克宁(Б.Д. Эльконин)- В.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研究了发展性教学的内容和工艺学,儿童认知兴趣质的变化,解决问题的兴趣的产生以及教学材料的理论性规律等。个性间关系表明公开交往、组织能力、交往的价值、友谊、组织性、自主性都影响孩子的发展,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指标和条件。

Н.М.特鲁诺娃(Н.М.Трунова),Н.Э.佛金娜(Н.Э.Фокина),Н.С.耶夫拉诺娃(Н.С.Евланова)研究了小学生的道德概念、道德判断和道德现象的能力,划分了人类行为动机,在冲突中有意识的行为选择,即道德责任感。М.Э.鲍茨玛诺娃(М.Э.Боцманова),А.В.扎哈洛娃(А.В.Захарова)研究了反思及个性品质的自我评价,分析行为的能力及道德关系。研究表明存在一定的教学活动教养功能,在小学生的理论思维发展与道德范围之间有相互联系。В.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认为实验教学中呈现了理论知识元素以及教学活动的个别成分,包括与学生的反思、分析和计划相关的教学行为,对小学生的理论思维、记忆产生一定的影响,个性间关系、道德关系,对于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三、结论

第7篇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支撑,任何一种职业成为一门专业的核心都有其赖以存在的学科做基础。步入大学行列的小学教育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在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重大缺陷,即缺乏支撑其自身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这必将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围绕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核心问题、关键所在作一初步思考。

 

一、明确学科建设价值: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

 

学科建设是大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重视与加强学科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在目前的初等教育研究领域,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学科建设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学术界也难以听到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声音。这样,明确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就成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与必要条件。

 

(一)有助于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角度看,专业是以学科为背景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分类方式,专业建设需要学科建设支撑。但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十年建设缺乏相应的学科建设支持,这样,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深层的理论问题。

 

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能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学复合型小学教育工作者”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分科选修的“2+2”培养模式;二是“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基点,为21世纪的小学培养高层次优质、合格的科研型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特色鲜明”为培养目标的“分方向”培养模式;四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小学师资”为目标的“2+大文大理”的培养模式。

 

一定意义上讲,这四种培养模式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现实的小学教育需要、办学机构自身的现有优势与经验,相比而言,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审视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达不难发现,定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并不明晰。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是建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建构。不仅如此,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其他主要方面,如专业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也都需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支持。

 

(二)有助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是由中等师范学校、专科学校升格与师范大学合并形成的,虽然形式上完成了向大学的转化,但在文化层面上还主要为中师文化,如教师注重教学技法、教学操作,缺乏学术意识、科研意识与能力,学术氛围淡薄,等等。这种状况难以胜任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因而必须要进行文化的改造,使之大学化。

 

初等教育学院文化的大学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有效的措施与长期的努力。在文化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传承中师文化的精髓,又要突破中师文化的限制,其重点是培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精神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而学科建设恰恰是大学文化精神集中而具体的体现,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因而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将促进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三)有利于推动初等教育学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学并不是教育学中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那么初等教育学科能否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呢?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肯定性论证。如谢维和教授从学科涵义的角度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

 

他认为学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内部具有一整套概念、范畴、原理,内在联系非常密切,具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的学科;另一类是以现实生活中某一领域作为其学科基础,不同类型的知识运用于该领域,并形成稳定的联系,具有其核心价值、核心信念、核心理论的学科,如环境、教育、生命、海洋等学科。从这个意义上看,初等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有学者从历史、现实和学科自身发展三方面求证了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

 

初等教育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不仅取决于逻辑的论证,而且还有赖于其自身的建设。由于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仅有短短的十年,这期间集中探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问题,学术论文相对较多地集中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有关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论文却屈指可数。因此,要通过重视与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推动其独立为二级学科的进程。

 

二、建立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

 

建立初等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所在。其中,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等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着力研究这些基本问题。

 

(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学科建立的标志之一。初等教育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其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小学教育是对小学儿童简单的读写算基本技能、生活经验和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小学教育的特性主要在于“奠基性”与“方向性”,即为人的发展奠基,为人的发展确定方向。

 

正如朱小蔓教授所指出的,小学教育是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进行的非定向、非专门的教育,是为社会所有行业培养人才打基础。它的知识、技能不是为了选拔、升学、择业,而是尽可能为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谢维和教授认为,教育的两大功能,一是让孩子转变,从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转

 

变成成熟的人,适应社会的人;二是把握好转变的方向。在中学、大学阶段,方向性体现在转变过程,而小学阶段的转变性体现在方向性上。可见,小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专业的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性。

 

小学儿童与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两个基本点。小学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小学儿童的生命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小学教育要遵循小学儿童生命成长规律,并实施他们可接受的教育,确保他们成长的方向性,这是小学教育的特性所在,应建立与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理论。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另一主体,是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直接影响者。

 

一定意义上讲,小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小学教师专业的特性。小学教育是不同于中学分科教育的综合教育,小学教师专业特性也就体现为综合性,因而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以综合为主,并有侧重。从现实情况看,制约小学教育的关键不是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而是他们的文化修养与观念,所以培养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点。顾明远教授认为,以往中师培养重视教师的技能,相对忽视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

 

(二)研究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对学科本质属性及功能分类的界定,是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学科体系的结构、层次和构建学科体系的方法,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它同时也是一门学科是否独立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理论上讲,一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可以从纵横两个向度来定位。

 

所谓纵向定位是指将这门学科作为其上位学科的分支之一所具有的性质;横向定位是指在本门学科的学科群中所处的位置。据此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也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定位。初等教育学既具有理论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学科的性质。从现实的角度看,初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到底是怎样的,还需要初等教育学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丰厚的学术资源和遗产。从教育史上看,近代以来许多中外著名教育学家大都始于对小学教育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普通教育学理论。顾明远教授认为,建立初等教育学科必须以教育学为基础,初等教育学科大部分基础理论来自于教育学,但还必须要认清小学生的特点。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要依据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来探索自身的规律。

 

朱小蔓教授指出,小学教育是以问题为本,以工作对象为基础,回到问题的整合性去解决问题。因此,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三)探索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的构建是学科独立、成熟的重要标志。学科体系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潘懋元教授曾指出,高等教育学可能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也如此。其中,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基础理论研究是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初等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建立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三个立足点,一是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科基础,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都应建立在此基础上;二是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建立学生理论;三是养成教育理论,小学阶段主要把握儿童转变的方向性,把转变体现在德育、养成教育中。这三点构成整个初等教育学科的支撑与核心理论、核心信念、核心价值观念,要在这三个基础上整合建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

 

关于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或学科群的确立,借助教育学学科体系或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以小学教育的自身性质而言,主要内容有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社会学、小学德育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学、小学艺术教育学、小学管理学,等等。

 

构建初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视角可以是多方位的,其中,立足小学教育自身发展逻辑,直面小学教育实践是两个基本方面。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克服简单移植普通教育学的框架、模式或其他学科结构体系而缺乏自身独特性的研究思路与做法,而应积极探寻初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边界等,形成本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与独特学科体系。

 

小学教育实践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源泉之一。目前小学教育实践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在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境与挑战,这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当代研究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回应的问题。所以回到小学教育实践中,了解当代小学,直面小学教育的现实问题,以“问题研究”为一个主要向度,研究现实的小学,总结、提炼小学教育的经验,注重揭示小学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是构建初等教育自身独特学科体系的主要途径。

 

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其关键所在。目前,从我国各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教师总体情况看,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较弱,这反映了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意识与能力还比较薄弱,也是制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就成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增强学科意识

 

对学科建设,学术界有着多维度、多层面的理解。从学位点建设角度看,主要指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从一门学科的角度看,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概念体系、逻辑体系、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问题。从学校的角度看,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简言之,学科建设涉及学科体系的建设、学术队伍的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是其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

 

但目前,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比较薄弱。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历史很短,自1997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增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至今,仅仅十年的历史;二是作为大学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由中师等一些专科院校升格而形成,虽然在形式上成为了大学的一员,但在实质上还没有完成大学化。三是到目前为止,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缺乏学科意识,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则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因此,初等教育学界应加大学科建设的宣传力度,明确学科建设的内涵与价值,营造学科建设的气氛,增强教师的学科建设意识。

 

(二)造就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梯队

 

学科带头人是学术梯队的组织者和“领跑者”,选择和造就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又要重视自身的培养。目前而言,还需要吸引有志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教育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人员投入进来,同时在初等教育科学建设的过程中培养、造就其各学科方向的带头人。

 

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组织保证,也是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组建学术梯队时,需要考虑梯队成员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使之更为合理;需要整合院内外、校内外的人力资源优势;需要培养年轻的学术骨干力量。

 

(三)以科研带动,以学位点为平台

 

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需要以科研来带动。相比而言,初等教育学院教师的教学意识比较强。教师比较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注重教案的写作与规范,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教学活动等,这些是中师的良好传统,需要发扬。但作为师范大学的成员,教师的学科意识、科研能力则必须加强。一定意义上讲,将小学教师的学历培养由中师提升为大学,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培养小学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但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需要通过真实的科研过程才能增强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为此,初等教育学院应制定一系列向科研倾斜的政策,鼓励、支持教师申请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产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创设一系列的有效方式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其中初等教育学位点的创建是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研究生的培养,既可以为本学科培养专门的人才,又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初等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问世。通过学位点的建设,强化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凝练学科方向,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

 

(四)借力而行,加强横向合作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借鉴多种学科建设的经验。无论是已经成熟的学科,抑或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还是正在起步的学科等,其中,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最为值得借鉴。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过,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学科,将这些学科中的宝贵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不得要领的。当然,学科借鉴不等于简单的知识移植或想当然的理论演绎,借鉴也不能代替自身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通力合作。虽然已有学者呼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但“孤掌难鸣”。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赢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需要聘请教育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为顾问,建立兼职专家库,不定期地开展专家咨询、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等活动。依托现有的小学教师委员会等学会,将初等教育学界组织起来,制定初等教育学科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提供条件;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并应持续下去,推动全国性的初等教育学科建设。

第8篇

[关键词]教育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之间其实是相通的,因而将教育学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价值,因而高校应该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用教育学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革新,不断进步。

一、教育学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教育学中发展出来的,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进行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研究,虽然两者从研究对象上看存在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而且教育学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实践当中,具体来说教育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离不开教育学理论。教育学主要是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认识,这些认识构成了教育学理论,也可以说教育学理论属于认识理论的一种,而这种理论也是在近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教育习俗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原有的教育习俗认识在教育生活经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和认识,这就会使得教育习俗认识之间产生矛盾和歧义,并且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丰富,这些传统的教育习俗认识也不能够解释很多教育活动中的问题,这就促使科学教育学体系和理论诞生,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认识论的部分主要就来自于生活习俗和教育理论当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来自于日常家庭和学校教育生活当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也往往通过借助于日常的习俗认识来进行,而这些日常教育习俗就是教育学理论诞生的基础部分。并且随着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学校和家庭也逐渐受到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会采取一些教育学理论上的方法,这些都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一部分。在高校中,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基础教育阶段有了很大提升,因而日常教育习俗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更应该借助于现代教育学理论来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现代教育学理论为基础来构建思想政教育理论框架。

(二)、教育学理论能够帮助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教育学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得到的解决教育方面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因而对于解释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如此,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科学解释,教育学能够清楚明确教育问题,这是教育学理论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属于教育问题之一,因而教育学理论也同样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明确界定。再者,教育学理论能够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解释,包括通过专门的术语、概念来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解释,这时日常语言所做不到的,作为教育问题中的一部分,教育学理论也能够运用专门的语言或概念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而且这种解释是建立在科学根据基础上的,而不是根据直接感性经验判断出来的,这就使得运用教育学理论解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带有了科学性和理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部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层次提升了一个等级。正是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不断的科学及时,才促进了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教育知识的增长,对于更加有效解释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更高价值的,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学理论的应用

(一)、培养坚定正确的教育态度教育态度是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体现,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态度能够不断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推动教育工作者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当中,也能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而消极的教育态度则会阻碍教育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教育态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影响。而积极正确教育态度的培养与教育学理论是分不开的,教育学理论的学习对于养成积极正确的教育态度,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都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多多积累自身的教育学知识,在用教育学理论来支撑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树立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信念,让自己能够积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这样才能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理论素质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各项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教育学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理论素质,通过对教育学理论的不断学习能够不断丰富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让教师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学理论的学习不仅能够让教师掌握教育方面的基本问题和概念,而且也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来面对和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断用自身的观点和见解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方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关键。再者,深入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能够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往往是依靠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自身经验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这种方法是比较片面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从多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论证和思考,也没有将自身经验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结合起来,使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因而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学习和浏览教育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了解有关一个教育问题的各种观点和流派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一个教育问题进行不同解释,从中体会教育问题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观念和观点中找出最适合当前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并且学会将自身的经验和教育理论高度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走出经验主义教学的怪圈,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开阔自身的理论眼界,接触更多国内外的教育学理论和流派,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好理论基础。

(三)、运用教育学理论研究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对多种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对现有的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整体性探究,而后通过归纳、整理形成相应的理论,在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中非常常见,也是现代教育学研究者比较推崇的一种研究方法,而这种方法也同样适合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中的基础课程,包括很多学科方面的内容,像是心理学、哲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内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跨学科的体系,而质性研究方法的基础就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对于涉及如此多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非常有价值的,质性研究方法本身也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借鉴。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进行研究,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关注,而质性研究方法也是关注于人的价值,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相通的,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于突出人思想价值研究主体,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层次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质性研究方法强调意义建构和深度解释,强调对研究对象从整体上进行研究,这一点非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需求,通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能够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深层和最基本的教育问题,通过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探究,能够不断深入行为和思想之间,揭示人的思想与行为之间的本质关系,同时研究人的思想行为来分析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从中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和认识,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质性研究方法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展和理论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三、结语

教育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础,其不仅能够解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教育问题,而且还能够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因而教育学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非常高,高校应该充分认识教育学理论的价值,将其更好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小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评《当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优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5,(17).

〔2〕牛倩.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J〕.当代教育科学,2015,(17).

〔3〕张龙.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现实意义及条件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4〕宋俊成.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内容分析:文本与范式〔J〕.高等农业教育,2015,(07).

〔5〕张凡.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2,(04).

〔6〕王翠.关于人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探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05).

〔7〕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结构探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

第9篇

目前高校教师教育的公共教育学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要求,遭遇的困境主要有目标困境、地位困境、认同困境、教学困境和评价困境[4]。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当

公共教育学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定位其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是影响着师范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动机和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但在很多本科院校中,对于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是模糊不清就是不当,如有的学校将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为师的意识和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这个课程目标很容易引起歧义,我们培养的是学生为什么“师”的意识?创新型教师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这些都没有明确界定,不免被教师和学生认为公共教育学主要就是学习教育学理论。不仅不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更不符合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价值理念。

(二)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师的知识分类一般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提倡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虽然教师的理论性知识仍然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被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其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认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7]。创新型教师培养的三大理念之一就是实践取向,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公共教育学教学内容时应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应注重将教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强化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环节。但现在大多数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仍然按照传统教育学理论进行编排,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用思辨式理论来解释理论造成学生对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教条认识,缺乏如何运用相应的教育学理论阐释基础教育中的教育现象和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型教师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和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培养创新型教师基础课程的公共教育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校课堂已经广泛应用,但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使用的多媒体手段教学仅仅是板书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学生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单一的讲授法虽然具有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的优点,但教师的“满堂灌”很难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影响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最终还是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机械呆板

教学评价是对公共教育学教学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进行检验的重要标准,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现代教育提倡使用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顺应现代教育潮流发展,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培养创新型教师过程中应注意课程评价的目的、方式、内容和主体的多元化。现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评价往往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形成性评价,即平时成绩,一般占总分的20%-40%;另一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一般占总分的60%-80%,评价内容往往以笔试为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由此可见,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而对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不够重视。此外,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往往只是教师自己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而学生没有参与,这就会造成教师教学评价尤其是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会有失偏颇。

二、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创新型教师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以往的各种教学问题,对公共教育学课程进行以培养创新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探寻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我们认为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一)树立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教学目标

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因此,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角度,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应改变以往定位不当和模糊不清的弊端,还应明确树立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目标定位,即在公共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创新思维能力,既善于与人合作,又具有独立个性,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只有让师范生体会到公共教育学对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意义、教育意义、自身发展意义和教师职业意义,才能真正摆脱公共教育学教学困境。

(二)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体系

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关于创新型教师实践取向的教育理念,公共教育学的课程体系应在重视理论性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实践性知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调整和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体系,突出创新型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应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师范生来调整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注意与师范生所学专业知识和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融合。另外,还应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能力训练,并可以增加教育见习和教育体验活动,并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经验来反思教育,让学生深入中小学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和教育体验中切实体会基础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

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单向传递,“课堂不再只是传播知识、形成技能的场所,而是一个创造意义的地方,教与学的过程是意义建构、分享与创造的喜悦之旅”。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活动实现公共教育学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对教育学理论的程序化和技术化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转向以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和社会文化属性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教学模式和将教师教育经验和学生学习体验相互融合、基于创新共同体发展的学习模式。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和情境的形式进行教学呈现,学生在对话与体验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对创新型教师培养的意义和对教育意义的整理理解。

(四)实行综合、多元的教学评价手段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理念与精神,公共教育学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对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的运用,不仅关注对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前的诊断性评价和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因此,要建立综合、多元的公共教育学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创新素质的掌握程度。首先,明确评价目的,在进行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所教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前期初步了解,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知识基础来调整和组织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评和互评,调动学生的评价积极性;再次,在期末考试时,应以开放性和实践性知识考查为主,帮助学生综合检验自身理论掌握情况;最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改变学生课程总成绩结构,变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结构为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结构,三者的比重为30%、30%和40%,从而将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

(五)提升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的素质

创新型教师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这要求在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理念与精神指导下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一方面高等院校应重视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的培育,加强对公共教育学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鼓励教师进行校内外教学经验交流,为任课教师教学素质提升提供系统的支持。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应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学生观。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按照基础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课程目标组织多种形式教学,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教学反思和素质提升。

三、结语

第10篇

学硕招收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学学硕招收方向很多,专业课都是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有全国版大纲,但是并没有全国版大纲,根据统考大纲以及历年统考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目,备考同学可参考: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师大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

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学科发展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32

Review of Domestic Teacher Educ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ZHANG Yun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This study collected the domestic field of teacher education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of teac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egmentation and introduced teacher education at all stages of Discipline System research situation.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some thoughts to echo to enhance teacher education or orient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spirations of two subjects under a discipline of pedagogy.

Key words teacher educatio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0 前言

根据文献记载,国内“教师教育”一词是由“师范教育”一词演变而来,演变的催动因素包括对国外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借鉴。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进入教师教育研究领域,本世纪初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把教师教育专业提升到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的高度,为后继的研究提供二级学科应有的各方面的支持与保障。笔者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研究资料,并以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三次重大会议为分界点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阶段综述和讨论。

1 教师教育学科构建阶段性成果综述

1.1 发展阶段划分及其依据

笔者按照研究发展的时间序列对文献资料进行了阶段划分。第一阶段为“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至“第一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第二阶段为“第一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至“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

“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6年12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主要议题是“教师教育学科创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历史必然”“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指向”“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方法路径”等。①在此次研讨会之前,虽然国内有一些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研究资料,但这些资料过于零散,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构建主张或观点。会议过后,国内教师教育的学科构建正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诉求,从而明确了若干研究方向与原则。

2011年10月,“第一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如何在21 世纪培养教师”。 ②全球教师教育峰会虽然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承办,但每届都会邀请国外知名教师教育专家学者参会并介绍其研究成果。于是,此峰会也成为了国内教师教育研究领域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研讨会。此次大会在一定程度上承继了“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关于学科构建的理论脉络,同时也是对两次会议之间的这段时期有关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研究成果的展示。

2014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了“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并取得了诸多成果。此次大会的主题为“教师教育质量与学习:实践、政策与创新”。③此次峰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些转向,比如关注教师教育政策等。同时,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方面,此次峰会所展示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了此方面的研究正在经历深层次的转型。

1.2 第一阶段研究综述

此阶段,国内众多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对教师教育学科的构建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研究思路。

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在教师教育研究的以往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讨论并提出了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些内容,包括课程建设、学制建设④等方面。同时,朱旭东教授从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角度指出“教师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存在于大学组织中,无疑需要有学科制度作为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⑤

南京师范大学杨跃教授从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现有二级学科的构建思路提出厘清教师教育的哲学等理论基础,把握其性质特点、发展线索等,是确立教师教育的专业性质等方面的题中之义。另外,杨跃教授主张构建学科的首要任务是其知识形态的重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师教育学科制度的重建。⑥

南京师范大学李学农教授则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提出了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原因,即“要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在高等教育中就必须有开展专业化教师教育活动的专业;专业又是以学科为基础的,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建设教师教育学科就是最急迫的任务”。⑦

在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研究第一阶段的中后期,理论界出现了“教师教育学”这一全新的概念,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者开始采用此名称对教师教育加以研究,例如上海师范大学陈永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杨天平教授等。

在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研究方面,陈永明教授从教师教育的内在逻辑和发展历程的角度提出了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主张。他从四个方面对教师教育学科构建设想加以论述,即教师教育的专业实践导向、学科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学科队伍建设。⑧杨天平教授则是从概念界定的角度指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概念是‘教师教育’,它既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也是该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种差’”。⑨此外,杨天平教授也提出了一些学科构建的主张,例如通过科研等途径,号召专业研究人员,组建研究团队,完善教研制度等。此外,依据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教师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也是一条可行路径。⑩

1.3 第二阶段研究综述

此阶段的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研究较之前一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更加关注研究的理论深度,更加关注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研究的系统性等。

上海师范大学王健在某项国家级专项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重点应放在学科制度与课程体系上,基石是学科队伍与研究水平。 接着,他提出把“专业的教师”作为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这项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研究在理论深度上迈上新的层次,也对教师实践活动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云南师范大学杨林等人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对省属高师院校的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角度表明了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重大意义,即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及教师专业化的现实要求……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使命……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关键支撑”。 同时,杨林等人主张实施“综合集成战略”,以学科的高度关联性实现省属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学科的协同创新。

杭州师范大学肖正德教授根据系统论理论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 肖正德教授首先把“教师教育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教师教育哲学与历史、教师教育活动与过程以及教师教育政策与管理。第一部分分解为教师教育哲学和教师教育史,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五个小部分;第二部分分解为教师教育课程论、教师教育教学论以及教师专业成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九个小部分;第三部分分解为教师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师教育管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小部分。此学科体系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为现有研究成果提供了归类标准以及为后继研究提供了可能路径。然而,作为现代教育学理论基础之一的心理学并没有出现在此体系架构中。虽然教育心理学这一领域中有诸多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成果,但作为一种变革式的新型学科,“教师教育学”需要教师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必要的实践性支撑。

2 对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若干思考

综上所述,国内教师教育专业的研究人员大多是从学科队伍的构建、学科重点项目的拓展等方面对教师教育学科构建进行了诸多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构想。然而,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的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

笔者个人也支持把教师教育提升为一门二级学科,其中的原因可以引用朱旭东教授在2014年初接受《教师教育论坛》编辑部主任陈兰枝的采访时的回复。从朱教授个人的角度来讲,他希望教师教育在学科体系中有一定的地位。如果没有这种地位,就难以提高中国教师教育的质量,也难以推动此项事业的发展。

然而,笔者并不赞成目前国内的某些研究人员对提升教师教育学科地位的诉求过于激进。一门学科的构建既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需要时间与空间的推进与转换。此外,笔者从学科“顶层设计”的反向思路的角度认为,教师教育学科构建不是要为了“构建”而构建,而是需要从教师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上加以把握。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焦点应该投向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实践,而不是埋首于文献中做纯粹的思辨。通过研究相关的实践问题,逐步抽离出问题本质,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研究模式,从而构建教师教育学科框架。

注释

① 杨跃,周晓静.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7(7):95.

② 第一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EB/OL].31会议网,2011-10-28.

③ 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EB/OL].全国教师教育学会,2014-1-20.

④ 朱旭东,周钧.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1):6-11.

⑤ 朱旭东.六所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的价值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14.

⑥ 杨跃.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理性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1):1-5.

⑦ 李学农.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4):35.

⑧ 陈永明,王健.“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J].教育研究,2009(1):53-59.

⑨⑩杨天平.呼唤现代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7):30-32.

王健.教师教育的学科化建设及其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2):92-93.

王健.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探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4.27(8):12.

杨林,李辉,茶世俊.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价值、目标与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45(3):92-96.

第12篇

一、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

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科学把握,是理性进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与其他教育学科相比,成人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近年来其发展速度却相对较快,可谓教育学领域的新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成人教育学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愈发突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系着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效果。1993年我国第一个成人教育学硕士点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起步。之后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相继设立成人教育学专业[1],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队伍不断壮大。但与此同时,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中也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生源结构复杂;第二,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第三,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管理不规范;第四,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五,研究生师资问题紧张;第六,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就业前景偏狭。这些发展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前进与发展。

(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重大,因此理性分析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究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课程不体系、培养评价单一化的问题。基于此,需采取多元化的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研究生个体多样化的学习和就业需求。[2]要实现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需努力实现学科培养的综合化、导师指导的多样化、学制的弹性化、学位要求的弹性化等措施。此外,采取动态培养的模式,可以顺应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动态发展、科学发展的趋势,使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在“多元互动”的教学体系中实现生生互动、知行互动与学研互动的发展。进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要强化学术定力和学术自信,提升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学科基础,并不断开拓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形成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新方向。[3]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可以以研究生就业为向导,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三)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影响着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课程设置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成人教育的现实需求,制约着成人教育发展的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真正深入成人教育科研工作中去,而且需要研究生能够将自身的教育理论与技能应用到成人教育实践中去,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教育问题与困难,并最终将创新的元素植入成人教育学,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促进其学科体系发展的独立性、创新性,走出“普教化”的影响与束缚。但是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偏理论轻实践,学校对研究生的实习与实践重视力度不够,专门的实践性课时少之又少,制约着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课程安排以教育类课程为主,选修课范围狭窄,“移植性”突出,不利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兴趣与个性的发挥,造成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体现出成人教育学的社会需求导向特征。

(四)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学习研究

由于成人教育学专业没有本科教育,所以对于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在短短的三年完成由本科生向研究生阶段的转变、应试性向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由通识人才向专业人才的层次转型[4],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是存在一定困难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专业基础薄弱、专业信仰缺失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缺乏的内在原因,导师引导力度欠缺、专业建设不完善、学术氛围不浓郁是研究生兴趣缺乏的外在原因,这些现实困境导致研究生专业学习中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基于此,研究生应深入专业学习内部,树立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导师应转变教师角色,培养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学校应强调研究生的实践学习,强化专业理论学习与成人教育学实践的联系;学术界要加强成人教育学专业教材建设,为研究生提供切合的教学内容。其次,在激发与培养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将专业学习质量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目标是保证研究生学习质量的根本;坚忍不拔的学习品格是保证研究生学习质量的源泉;深沉严谨的学习风范是研究生保证学习质量的应有之义。

(五)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学科,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成人教育的发展历史尚短,且无可供直接借鉴的经验,目前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发展阶段,因此成人教育学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成人教育学专业的招生处境尴尬,因为本科阶段没有成人教育学,因此招考报名的多为教育学或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甚至有部分跨学科的学生,造成研究生群体学科背景混杂、学习基础差别较大的现状。另外,研究生导师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不明确等,也是研究生需要面对的发展境遇。基于此,首先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其次需结合学科发展规律,针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特殊性,改进研究生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走出一条成人教育特色显著的学科发展新路子;再次需优化研究生师资队伍,提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与素养;最后,要做好研究生的招生、就业规划工作,将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为扎扎实实的科研工作者、教学实践者,真正面向社会需求,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正视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客观基础——理性对待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成人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毫不夸张地说,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状况决定着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因此理性对待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发展现状,是研究生培养的客观基础。首先要科学对待成人教育学在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培养研究生的专业信仰与专业自信;其次要理性对待成人教育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发展是制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再次要规范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的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最后需立足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前景不明确的现实,分析可能的就业途径与就业领域。唯有在理性分析以上几点研究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生培养研究,才能使研究更具客观性与针对性,把握正确的研究基点,坚持科学的研究方向,辅之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势必有助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科学化发展与进步,为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奠定基石。

(二)重中之重——科学分析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与改革的重中之重,唯有科学分析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概念不清、实践盲目、改革收效甚微等问题[5],才能推进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反思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内涵。任何有价值的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实践的理论概括,又是对应然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期盼与实践。[6]其次需理清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价值。建立理论模式的最终目的在于科学规划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发展,如果建立的培养模式能够积极推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实践的发展,那就是科学的、有价值的培养模式。反之,就需要及时调整培养模式,重新界定培养模式的价值。最后需采取动态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时展的需求与社会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具体需求,动态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及时创新,使研究生培养模式走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前列,指导研究生专业发展的实践。对培养模式的科学分析与动态调整,能够引领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新发展,应当把培养模式的分析当作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工作的重点来突破。

(三)关键环节——宏观把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始终是困扰学科建设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现实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更是制约学科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7]可以说课程是影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宏观把握,找出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因素,可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提供重要思路。反思我国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可知,专业课程设置的时代特色不显著,缺乏创新性、灵活性及动态性,制约着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基于此,首先要更新课程设置理念,要依据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为成人教育学课程注入新的课程元素,促进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思路的转变,开阔研究视野;其次要更新课程旧有框架,拉大学科涉猎范围,离开就成人教育谈成人教育的研究范式,体现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时代性、新颖性;最后要对现有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成人教育学课程设置的空白点,将最前沿的学科发展理念与内容,及时补充到成人教育课程发展体系中来。唯有对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宏观把握,坚持增、删、补措施的三合一,才能探索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新常态,展现出成人教育学应有的活力。

(四)应有之义——客观解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

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自然离不开对研究生学习能力的客观解读,立足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探讨,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应有之义。显而易见,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信仰缺失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生发展的实践中,如何破解这一发展现状,促进研究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要进一步夯实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普及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为其后期发展奠定学习基础;其次要培养研究生的学科自信,明了本学科在教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举重轻重性与无可替代性,逐步形成专业认同,从而找出研究生对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的兴趣点;最后,导师的学习指导必不可少,研究生导师要积极引导研究生的科研学习,协助研究生走出学习困境,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提升科研水平与学科专业素养,促进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壮大成人教育学发展力量。唯有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能力持续不断地提升,才能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与实践,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现实素材。

(五)必然路径——积极回应研究生的已有问题